合恩角的自然地理环境
Ⅰ 合恩角的地理位置在哪
合恩角,位于南美洲的最南端,通过这里的经线是大西洋和太平洋的分内界。从地图上看,容南美洲大陆恰似一个锋利的锥体,直插南极大陆,合恩角就是锥体的最尖端。高395米,它的右面是浩瀚的大西洋,左面是一望无际的太平洋,它宛如一位威武的斗士,屹立在茫茫的两大洋的前哨,距离火地岛以南约113千米。它的北面是比格尔海峡,南面直到南极半岛,有一条宽约900千米的水道,称作德雷克海峡。
Ⅱ 巴塔哥尼亚的地形特征
(1)以山地(高原)为主(2分);(地势)西高东低(2分) (2)位于板块交界处,岩石版破碎(2分);纬度高,冰权川侵蚀作用强(2分);地处西风带,沿岸风浪大,海水侵蚀作用强(2分)。 (3)东部:位于西风带背风坡,降水少,形成了温带荒漠景观。(2分)西部:位于西风迎带风坡,温和湿润,所以形成了森林景观。(2分) 分 析: (1)图中西部等高线密集,海拔高,东部稀疏,海拔低。当地地形以山地高原为主,地势西高东低。 (2)其海岸线破碎的原因可用内力与外力作用来分析。因处于板块交界处,地壳运动活跃,岩层破碎,易遭受外力侵蚀。处于盛行西风带内,风大浪大,海浪侵蚀明显。处于盛行西风迎风坡,降水丰富,流水侵蚀作用强。纬度较高,冰川作用强。 (3)地形影响东西部景观。东部:位于西风带背风坡,降水少,形成了温带荒漠景观。西部:位于西风迎带风坡,温和湿润,所以形成了森林景观。 考点: 地形特征的描述及地形对自然地理环境的影响、海岸地貌及成因
Ⅲ 拉丁美洲的地理环境
拉丁美洲全称:拉丁亚美利加洲。
拉丁美洲是指美国以南的美洲地区,地处北纬32°42′和南纬56°54′之间,包括墨西哥、中美洲、西印度群岛和南美洲。拉丁美洲是一个政治地理概念,就美洲居民的语言而论,英语和拉丁语占统治地位,由于本区都隶属拉丁语族,因此,美国以南的众多国家,被称为拉丁美洲国家,这个地区被称为拉丁美洲。
拉丁美洲东临大西洋,西靠太平洋,南北全长11,000多公里,东西最宽处5,100多公里,最窄处巴拿马地峡仅宽48公里。北部有墨西哥湾和加勒比海。面积2 056.7万平方公里。人口5.77亿人(2008年)。主要是印欧混血种人和黑白混血种人,次为黑人、印第安人和白种人。
所属国家
拉丁美洲共有三十四个国家和地区:墨西哥、危地马拉、洪都拉斯、萨尔瓦多、尼加拉瓜、哥斯达黎加、巴拿马、古巴、海地、多米尼加、牙买加、特立尼达和多巴哥、巴巴多斯、格林纳达、多米尼加联邦、圣卢西亚、圣文森特和格林纳丁斯、巴哈马、圭亚那、法属圭亚那、苏里南、委内瑞拉、哥伦比亚、巴西、厄瓜多尔、秘鲁、圣基茨和尼维斯、玻利维亚、智利、阿根廷、巴拉圭、乌拉圭、伯利兹、安提瓜和巴布达。还有仍处于美、英、法、荷统治下的十多个殖民地。 拉丁美洲是指从墨西哥起的西半球南部的整个地区。它东濒加勒比海和大西洋,与非洲大陆最短距离约2494.4千米;西临太平洋;南隔德雷克海峡与南极洲相望;北界墨西哥与美国界河布拉沃河(即格兰德河),与美国为邻。它包括北美洲的墨西哥、中美洲和南美洲大陆。在历史上,这一地区主要是拉丁语系的西班牙和葡萄牙等国的殖民地,故称拉丁美洲。此外,加勒比海上的西印度群岛与拉美具有相同的历史遭遇,在地理划分上,习惯地把它同拉美划在同一范畴,统称拉丁美洲和加勒比。 从地理位置上看,拉丁美洲和加勒比的范围东起南美洲大陆的最东端、巴西东北部的布朗库角(西经34°46′),西至太平洋沿岸墨西哥和美国交界处(西经117°09);北起科罗拉多河墨西哥和美国交界处(北纬32°42′),南至南美洲大陆最南端的弗罗瓦德角(南纬53°54′)。而与弗罗瓦德角隔麦哲伦海峡相望的火地群岛
最南部的合恩角,则处在南美洲的最高纬度上(南纬55°59′)。这就是说,拉美陆地是从北纬32°左右到南纬55°左右,跨越南北两个半球,但其大部分处在南半球。它的主要部分处在赤道线下和南北两条回归线之间。赤道线穿过厄瓜多尔首都基多以北几千米处和亚马孙河入海口巴西的贝伦市不远的地方。南回归线穿过南美洲大陆第一大工业区圣保罗以北的郊区;而北回归线则穿过墨西哥湾,在靠近哈瓦那的纬度上。可以说,除乌拉圭外,拉美和加勒比地区国家均处在或部分地处在南北两条回归线之间。 拉美大陆半岛较少,主要有与中美洲交界的墨西哥的尤卡坦半岛(18万平方千米)、墨西哥北部的加利福尼亚半岛(14.3万平方千米)、南美洲北部的瓜希拉半岛(1.4万平方千米)和智利南部的泰陶半岛(1万平方千米)。拉美地区岛屿较多,岛屿面积约39万平方千米,主要分布在加勒比海北部、东部和南美洲大陆南端的沿海地区。加勒比地区岛屿由大安的列斯群岛、小安的列斯群岛和巴哈马群岛组成,其中最大的岛为古巴岛,位于大安的列斯群岛中,北距美国佛罗里达半岛180千米,面积11.086万平方千米。南美洲大陆南端沿海岛屿主要有隔麦哲伦海峡与大陆相望的火地群岛和位于南大西洋和南极洲之间水域的马尔维纳斯群岛(福克兰群岛),后者西距阿根廷领土500多千米,现今为阿根廷与英国有主权争议的岛屿。在亚马孙河入海口处有世界最大的由河水冲积形成的马拉若岛,面积近5万平方千米,植物生长繁茂,被认为是世界最大的生态旅游胜地,当地的一种长红色羽毛的鸟是当地的特有动物。此外,拉美一些国家在远离陆地的大西洋和太平洋上有一些群岛和岛屿。
在大西洋上,距巴西本土1100千米有特林达岛和马丁-瓦斯岛,距巴西本土900千米有圣佩德罗-圣保罗岛,距巴西最东端布朗库角345千米有被巴西辟为国家海洋公园的费尔南多-德诺罗尼亚岛。在太平洋上,有距南美洲大陆最远的智利的复活节岛(距智利海岸3700千米),岛上有上千尊每个重90吨的“毛阿依斯”人头巨石雕像以及至今未能破译的文字符号,给这个小小的岛屿增添了扑朔迷离的神秘色彩;距大陆600千米的胡安·费尔南德斯群岛,其中的马斯地岛是美洲最古老的陆地之一,因据传是《鲁宾逊飘流记》故事的发生地而久负盛名。此外,在太平洋上的重要岛屿还有智利的萨拉-戈麦斯岛;在距厄瓜多尔海岸900千米正处在赤道线下有加拉帕戈斯群岛,那里多种复杂的气候条件、起伏多变的地形地貌,形成了独特的多样化的生态环境和物种,为英国著名科学家达尔文的物种进化论假说和《物种起源》提供了重要依据。 人口与种族
拉美地区林业资源丰富,是森林覆盖面积较大的大陆。南美洲森林面积达920万平方千米,占全洲总面积的50%以上,约占世界森林面积的23%。墨西哥、中美洲和加勒比地区各岛屿的森林面积合计约70万平方千米。这一地区的热带雨林是现今世界最大的、保存最完整的,总面积550万平方千米,其中 330万平方千米在巴西境内,占地区热带雨林面积的60%,其余40%分布在法属圭亚那、苏里南、圭亚那、委内瑞拉、哥伦比亚、厄瓜多尔、秘鲁和玻利维亚境内。拉美地区动植物资源也极为丰富,据统计,亚马孙热带雨林中的动植物品种之多是世界上独一无二的,仅植物品种就多达8.6万~9万种。生长着许多可供食用、药用和具有经济价值的资源,例如红木、檀香木、桃花心木、香膏木、蛇桑木、肉桂、金鸡纳树和各种椰树、棕榈树等;在安第斯山区和中美洲生长着一些名贵的云杉、雪松等经济林;沿海地带还生长着耐盐碱的红树、栲胶树等;在河漫滩地带生长着抗涝的树种和其他植物。 拉美和加勒比地区海岸线绵长,东西有两洋环抱,又面临墨西哥湾和加勒比海,渔业资源丰富,有许多天然渔场,如秘鲁、智利沿海,墨西哥湾和加勒比海,巴西沿海以及南大西洋等海域都是世界重要的渔场,盛产沙丁鱼、金枪鱼、鲈鱼、鲭鱼、鳕鱼以及多种虾类。捕鱼量居世界前列。此外,拉美地区内河盛产淡水鱼,其种类多达2500~3000种以上。
Ⅳ 南美洲的地理位置
南美洲位于西半球南部,除大陆西北通过巴拿马地峡与北美洲相连外,均为大洋环抱。东濒大西洋,北滨加勒比海,西临太平洋,南隔德雷克海峡与南极洲相望。 全洲总面积1797×104km2,约占世界陆地总面积的12%,其中岛屿面积仅15×104km2,不及全洲总面积的1%,为除南极洲外岛屿面积最小的一洲。主要岛屿如大陆西南近海的智利群岛,南端的火地群岛,东南面的马尔维纳斯群岛(福克兰群岛),北部近海的特立尼达、多巴哥岛等,均属大陆岛。远离大陆西北部的科隆群岛(加拉帕戈斯群岛),系海底火山喷发堆积而成,但自然地理景观与南美洲西岸荒漠地带一致,列为南美洲属岛。 大陆北宽南窄,略似三角形。北部瓜希腊半岛顶端的加利纳斯角,位于12°25′N,是大陆最北点;大陆南端的弗罗瓦德角,位于53°54′S,是大陆最南点,而火地群岛最南部的合恩角则达55°59′S。大陆东、西两个极点分别是巴西东端的布兰科角和秘鲁西北端的帕里尼亚斯角,它们所处的经度为34°46′W和81°20′W。南美洲南北跨 66—68个纬度,南北最长距离为7150km;但大陆的主要部分位于10°N至南回归线之间的热带范围内,5°S处大陆最宽,达5150km。南回归线以南,大陆显著收缩,40°S处大陆宽仅600—700km,50°—55°S之间则在400km以下,因此南美洲属亚热带和温带纬度的部分相当有限。 大陆轮廓比较简单。全洲大部分地段山脉走向与海岸平行,形成平直陡峭的崖岸,缺少大半岛和海湾,海岸线总长约28700km。太平洋岸,特别是10°—33°S的一段,是典型上升断层海岸,陡崖逼临深海,沿海平原和岸外大陆架几乎不存在,深达6000m以上的秘鲁海沟和智利海沟离海岸很近,有的地方甚至不足100km。哥伦比亚和厄瓜多尔西岸,因近期略有沉降,受到海侵,岸线比较曲折,瓜亚基尔湾是南美洲太平洋沿岸最大的海湾。41°S以南的智利南部海岸属峡湾型,这是南美洲海岸最曲折的地段。北部加勒比海沿岸的西段,南北向山脉与海岸正交,海水沿山间纵谷侵入,形成向陆深入的海湾,如达连湾、委内瑞拉湾等,这是所谓里亚斯型海岸;东段也表现下沉海岸的形态,但略具达尔马提亚型特征。整个大西洋岸,除巴西东岸外,基本上以下沉海岸为主,岸外有较宽的大陆架,其中大陆东北岸和30°—40°S的一段,均系平直低浅的溺谷型海岸,河流河口部分往往形成三角港; 40°S以南,则为背靠高原崖壁的海侵海岸,具有一系列小型海湾和三角港。至于巴西东岸,其北段具有上升的潟湖型海岸特征;南段基本上体现了上升断层海岸性质,断崖陡峭地拔立于大西洋岸南美大陆的纬度位置、形状、轮廓等方面,与非洲大陆比较相似,这决定了两大陆地理环境各组成要素均以热带类型为主。但另一方面,由于在地形结构方面截然不同,海陆位置也有一定差异,因而两大陆的地理环境又各具独特性,例如非洲大陆突出体现了炎热干旱性,而南美大陆则表现了温暖湿润的特性,它们在自然景观类型的分布、排列方面也有显著不同。
Ⅳ 加拉巴哥岛的地理位置
太平洋东部岛群,行政上属厄瓜多尔,由19个岛及附属小岛及岩礁组成,位于厄瓜多回尔大陆以西1,000公里答(600哩),跨赤道两侧。陆地总面积约7,994平方公里(3,086平方哩),散布在约59,500平方公里(23,000平方哩)的海面上。
位于太平洋东部的赤道上,它是由7个大岛,100多个小岛组成,面积约7500平方公里。现在它是厄瓜多尔共和国的一个省,离厄瓜多尔本土1000公里。于北纬1°40′~南纬1°25′和西经89°14′~92°01′之间。
其中以巨龟和大蜥蜴闻名世界。海狮,海豹,企鹅等寒带动物,也常在这里的海边出现
气候特点是雨量较少、湿度低、气候凉爽、水温不高。高等植物约有700种,其中约40%为当地特有的种属。植物与中美、南美洲有较近的亲缘关系。干燥低地覆盖著空旷的仙人掌林。海拔较高的过渡地带覆盖著森林,主要树木有腺果藤树、醉鱼树和番石榴。过渡地带上面的潮湿的森林区中为Scalesia属植物林(一种古代遗留下的植被),矮树丛密布。无树的高地上只有蕨类和草类。
Ⅵ 加拉巴哥岛的地理、环境、乌龟
加拉巴哥岛
总面积1797×104km2,约占世界陆地总面积的12%,其中岛屿面积仅15×104km2,不及全洲总面积的1%,为除南极洲外岛屿面积最小的一洲。主要岛屿如大陆西南近海的智利群岛,南端的火地群岛,东南面的马尔维纳斯群岛(福克兰群岛),北部近海的特立尼达、多巴哥岛等,均属大陆岛。远离大陆西北部的科隆群岛(加拉帕戈斯群岛),系海底火山喷发堆积而成,但自然地理景观与南美洲西岸荒漠地带一致,列为南美洲属岛。
大陆北宽南窄,略似三角形。北部瓜希腊半岛顶端的加利纳斯角,位于12°25′N,是大陆最北点;大陆南端的弗罗瓦德角,位于53°54′S,是大陆最南点,而火地群岛最南部的合恩角则达55°59S。大陆东、西两个极点分别是巴西东端的布兰科角和秘鲁西北端的帕里尼亚斯角,它们所处的经度为34°46′W和81°20′W。南美洲南北跨66—68个纬度,南北最长距离为7150km;但大陆的主要部分位于10°N至南回归线之间的热带范围内,5°S处大陆最宽,达5150km。南回归线以南,大陆显著收缩,40°S处大陆宽仅600—700km,50°—55°S之间则在400km以下,因此南美洲属亚热带和温带纬度的部分相当有限。
大陆轮廓比较简单。全洲大部分地段山脉走向与海岸平行,形成平直陡峭的崖岸,缺少大半岛和海湾,海岸线总长约28700km。太平洋岸,特别是10°—33°S的一段,是典型上升断层海岸,陡崖逼临深海,沿海平原和岸外大陆架几乎不存在,深达6000m以上的秘鲁海沟和智利海沟离海岸很近,有的地方甚至不足100km。哥伦比亚和厄瓜多尔西岸,因近期略有沉降,受到海侵,岸线比较曲折,瓜亚基尔湾是南美洲太平洋沿岸最大的海湾。41°S以南的智利南部海岸属峡湾型,这是南美洲海岸最曲折的地段。北部加勒比海沿岸的西段,南北向山脉与海岸正交,海水沿山间纵谷侵入,形成向陆深入的海湾,如达连湾、委内瑞拉湾等,这是所谓里亚斯型海岸;东段也表现下沉海岸的形态,但略具达尔马提亚型特征。整个大西洋岸,除巴西东岸外,基本上以下沉海岸为主,岸外有较宽的大陆架,其中大陆东北岸和30°—40°S的一段,均系平直低浅的溺谷型海岸,河流河口部分往往形成三角港;40°S以南,则为背靠高原崖壁的海侵海岸,具有一系列小型海湾和三角港。至于巴西东岸,其北段具有上升的潟湖型海岸特征;南段基本上体现了上升断层海岸住质,断崖陡峭地拔立于大西洋岸之上。
南美大陆的纬度位置、形状、轮廓等方面,与非洲大陆比较相似,这决定了两大陆地理环境各组成要素均以热带类型为主。但另一方面,由于在地形结构方面截然不同,海陆位置也有一定差异,因而两大陆的地理环境又各具独特性,例如非洲大陆突出体现了炎热干旱性,而南美大陆则表现了温暖湿润的特性,它们在自然景观类型的分布、排列方面也有显著不同。
Ⅶ 巴拿马运河在修建过程中可能遇到的不利自然因素
冻土广布,气候寒冷;多高原山地,多地质灾害。
巴拿马运河由美国建内造完成,1914年开始通航。现容由巴拿马共和国拥有和管理,属于水闸式运河。从一侧的海岸线到另一侧海岸线长度约为65千米(40英里),而由加勒比海的深水处至太平洋一侧的深水处约82千米(50英里),宽的地方达304米,最窄的地方也有152米。
(7)合恩角的自然地理环境扩展阅读
1914年8月15日巴拿马运河正式通航,极大地缩短了美国东西海岸间的航程,比绕合恩角缩短了1万4千8百公里。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美国利用运河将航空母舰送去补充几乎被毁灭的太平洋舰队。航空母舰虽然能够通过运河,但是需要先拆除航标,腾出航道。
巴拿马人接管运河后采取了一系列的先进技术和管理办法,运河的运营效率大大提高。但随着全球经济的发展,世界贸易活动以及货运量的大幅增加,越来越多的超大型船只投入运营,巴拿马运河现有通航条件已不能适应发展的需要。
巴拿马运河船闸只有304.8米长、33.53米宽、12.55米深,只能允许巴拿马型船在几乎贴着墙壁的情况下通过,超巴拿马型船则必须绕走南美洲的合恩角。
Ⅷ 大西洋的地理环境
地球上第二大洋。位于欧洲、非洲与南、北美洲和南极洲之间。北以冰岛-法罗岛海丘和威维尔-汤姆森海岭与北冰洋分界,南临南极洲并与太平洋、印度洋南部水域相通;西南以通过南美洲最南端合恩角的经线同太平洋分界,东南以通过南非厄加勒斯角的经线同印度洋分界;西部通过南、北美洲之间的巴拿马运河与太平洋沟通,东部经欧洲和非洲之间的直布罗陀海峡通过地中海,以及亚洲和非洲之间的苏伊士运河与印度洋的附属海红海沟通。太平洋西南以塔斯马尼亚岛东南角至南极大陆的经线与印度洋分界(东经147°),东南以通过南美洲最南端的合恩角的经线与大西洋分界(西经68°),北经白令海峡与北冰洋连接,东经巴拿马运河和麦哲伦海峡、德雷克海峡沟通大西洋,西经马六甲海峡和巽他海峡通印度洋大洋东西较狭窄、南北延伸,轮廓略呈S形,自北至南全长约1.6万千米。大西洋的赤道区域,宽度最窄,最短距离仅约2400多千米。
大西洋的面积,连同其附属海和南大洋部分水域在内(不计岛屿),约9165.5万平方千米,平均深度为3597米,最深处位于波多黎各海沟内,为9218米。
大西洋东西两侧岸线大体是平行的。南部岸线平直,内海、海湾较少;北部岸线曲折,沿岸岛屿众多,海湾、内海、边缘海较多。岛屿和群岛主要分布于大陆边缘,多为大陆岛。开阔洋面上的岛屿很少。主要的岛屿和群岛有大不列颠岛、爱尔兰岛、冰岛、纽芬兰岛、古巴岛、伊斯帕尼奥拉岛及加勒比海——地中海中的许多群岛,格陵兰岛也有一小部分位于大西洋。在几个大洋中,大西洋入海河流流域面积最广,流域面积达4742.3万平方千米。主要河流有圣劳伦斯河、密西西比河、奥里诺科河、亚马孙河、巴拉那河、刚果河(扎伊尔河)、尼日尔河、卢瓦尔河、莱茵河、易北河以及注入地中海的尼罗河等。
地理分区
根据大西洋的风向、洋流、气温等情况,通常将5°N作为南、北大西洋的分界。大西洋在北半球的陆界比在南半球的陆界长得多,而且海岸蜿蜒曲折,有许多属海和海湾。
Ⅸ 大西洋的地理环境怎么样
大西洋是世界第二大洋,也是跨纬度最多的大洋。大西洋古称阿特拉斯海,它起源于希腊神话中的一位名叫阿特拉斯大力士神。
1.大西洋概况
大西洋是世界第二大洋,也是跨纬度最多的大洋。大西洋古称阿特拉斯海,它起源于希腊神话中的一位名叫阿特拉斯大力士神。
海洋概况
从地理位置来看,大西洋位于欧洲、非洲与北美、南美之间。大西洋北接北冰洋,南接南极洲,西南以通过合恩角的经线(西经67°)与太平洋为界,东南以通过厄加勒斯角的经线(东经20°)与印度洋为界。大西洋包括属海的面积为9431.4万平方公里,不包括属海的面积为8655.7万平方公里;包括属海的体积为33271万立方千米,不包括属海的体积为32336.9万立方千米;包括属海的平均深度为3575.4米,不及太平洋和印度洋,不包括属海的平均深度为3735.9米。目前,已知大西洋最大深处为9218米。
英语中大西洋“Atlantic”一词源于希腊语词,意思是希腊神话中擎天巨神阿特拉斯之海。按拉丁语,大西洋称为Mare Atlanticum,希腊语的拉丁化形式为Atlantis。原指地中海直布罗陀海峡至加那利群岛之间的海域,以后泛指整个海域。据有些拉丁语的文献资料显示,大西洋也称为Oceanus Occidentalis,意思是指西方大洋。
古时候,关于大西洋的知识均被记载于托勒密地图里。1440~1540年间,大西洋上的几乎全部岛屿以及大洋的陆界基本测绘清楚。1819~1821年间,发现南极大陆及其周围的岛屿。1770年,B.富兰克林组织编绘的北大西洋海流图(主要描述了湾流的路径)制版付印。此时,大西洋的岛屿及陆界、海流图都已经被确定下来。
自19世纪以后,人类已经开始进入对海洋学调查研究阶段。在各国组织的调查中,较重要的有英国的“挑战者”号(1872~1876)、“发现”号(1925~1927和1929~1938)、俄国的“勇士”号(1886~1889)、德国的“羚羊”号(1874~1876)和“流星”号(1925~1927)等考察活动,以及美国海岸及大地测量局对湾流的调查等。这些海洋学调查研究对大西洋的研究有着重要的作用。
20世纪70年代以来,为了更进一步了解大西洋,人们开始着手于联合研究、实验等多方面。比如,人们对大西洋进行了海-气相互作用联合研究、多边形-中大洋动力学实验、全球大气研究计划大西洋热带实验和法摩斯计划等专题调查和海上现场试验。这样以来,人们对大西洋有了更多的了解和认识。
2.大西洋的地理环境
在大西洋自然环境中,大陆棚面积较大是大西洋海底地形特点之一。主要分布于欧洲和北美洲沿岸。此外,大西洋自然环境还包括气候特征。
地理位置
大西洋地处欧洲、非洲与南、北美洲和南极洲之间。北以冰岛-法罗岛海丘和威维尔-汤姆森海岭与北冰洋分界,南临南极洲并与太平洋、印度洋南部水域相通;西南以通过南美洲最南端合恩角的经线同太平洋分界,东南以通过南非厄加勒斯角的经线同印度洋分界;西部通过南、北美洲之间的巴拿马运河与太平洋沟通;东部经直布罗陀海峡通过地中海,以及苏伊士运河与红海沟通。
从整体来看,大洋东西狭窄、南北延伸,轮廓略呈S形,自北至南全长约1.6万公里。大西洋在赤道区域,其宽度最窄,最短距离仅有2400多公里。
大西洋东西两侧的岸线大致平行。南部岸线平直,内海、海湾较少;北部岸线曲折,沿岸岛屿众多,海湾、内海、边缘海较多。岛屿和群岛主要分布于大陆边缘,多为大陆岛。因此,大西洋在开阔洋面上的岛屿比较少。
大西洋是几个大洋中入海河流域面积最广的,其流域面积达4742.3万平方公里。主要河流有圣劳伦斯河、密西西比河、奥里诺科河、亚马孙河、巴拉那河、刚果河(扎伊尔河)、尼日尔河、卢瓦尔河、莱茵河、易北河以及注入地中海的尼罗河等。由此可见,大西洋的入海河流域面积较为广泛。
从大西洋的风向、洋流、气温等方面来看,通常以北纬5°作为南、北大西洋的分界。此外,大西洋的北半球陆界要比南半球陆界长得多,而且海岸曲折,有许多属海和海湾。
海底地形
大西洋的平均深度为3300公尺,其最深的地方是波多黎各海沟为8380公尺。洋底地貌的突出特征是有一条纵贯南北呈S形的海岭,宽达1610公里,称为大西洋中脊,它是环球海岭(72450公里)的一个组成部分。中脊两侧海盆平均深度在4200-6300公尺之间。北大西洋有北亚美利加海盆、圭亚那海盆(西侧)和加那利海盆、维德角海盆(东侧)。南大西洋有巴西海盆、阿根廷海盆(西侧)和安哥拉海盆、开普海盆(东侧)。这些海盆充分说明了大西洋海底地形。
大陆棚面积比较大是大西洋海底地形特点之一,主要分布在欧洲和北美洲沿岸。超过2000米的深水域占80.2%,200~2000米之间的水域占11.1%,大陆棚占8.7%,比太平洋、印度洋都大。大西洋海底地形的第二个特点就是,洋底中部有一条从冰岛到布韦岛,南北延伸约15000多千米的中大西洋海岭,在赤道地区被狭窄分水鞍所切断,一般距水面3000米左右,有些部分突出水面,形成一系列岛屿。由此可以看出,整条海岭蜿蜒呈S形,将大西洋分隔成与海岭平行伸展的东西两个深水海盆。
从东西海盆来看,东海盆要比西海盆浅,一般深度不超过6000米。我们知道,西海盆较深,其深海沟大部分在西海盆内。在南半球,中大西洋海岭主体向东、向西还伸出许多横的山脊支脉,如伸向非洲西南海岸的沃尔维斯海岭(鲸海岭),伸向南美洲东海岸的里奥格兰德海丘。在中大西洋海岭南端,布韦岛以南是一片水深达5000米的地区,被称为大西洋-印度洋海盆。南大西洋最深的地方是南桑威奇海沟,其深度达8428米。然而,中大西洋海岭的北端则相反,海底逐渐向上隆起,在格陵兰岛、冰岛、法罗群岛和设得兰群岛之间,海深不到600米。在大西洋东部地区,特别是在北半球的热带和亚热带,有许多水下浅滩。
3.大西洋的气候特征
由于大西洋向南北伸延、赤道横贯中部,所以气候南北对称、气候带齐全是大西洋比较显著的气候特征。同时受洋流、大气环流、海陆轮廓等因素影响,各海区间气候又有差别。大西洋赤道带属于低气压带,又是南北信风的辐合带,在这个地区,风力微弱、风向不定,因而称无风带。
大西洋气候特征
由于大西洋赤道带是低气压带,所以上升气流较强盛,多发生对流性云系降水。此地带年降水量多达2000毫米,是大西洋中的多雨带。副热带是高压带,气流以下沉辐散为主,云雨稀少,天气晴朗,蒸发旺盛。一般降水量500~1000毫米。在大西洋高压中心,即大洋东部亚速尔群岛附近海域,年降水量只有100~250毫米,远远小于蒸发量,因而此地带为大西洋中的干燥带。
从副热带高压带下沉流向赤道低压带的气流称为信风带。北半球为东北信风,南半球为东南信风。信风风向稳定、风力较大(3~4级),成为大西洋中重要风带,也是大洋表层洋流形成和维持的动力。从副热带高压下沉流向副极地低压带的气流,称盛行西风带,是中高纬度强大的行星风带,也是南北纬40°~60°西风漂流形成的动力。此外,西风带还经常与来自极地的冷空气相汇,形成锋面和气旋。在这种锋面和气旋的作用下,就会产生多变天气和较多降水,尤其冬季常常带来暴风雪,给高纬海区造成狂风巨浪,严重影响航运和海上渔业、石油工业生产。北半球60°以北的高纬海区(主要是东部)受暖流和气旋影响,年降水量可达1000毫米左右;相反,在南半球60°以南的海域,由于受干冷的空气和没有暖流调剂的影响,其降水量就很少,一般在100~250毫米。
大西洋与太平洋上的气温分布基本相似,都是沿纬度方向延伸,从赤道地区向高纬递减。赤道地区气温最高。年均温25~26℃,气温年变幅很小(一般不超过3℃)。南北纬20°附近,最热月气温达25℃左右,最冷月为20℃左右。南北纬40°附近,北大西洋因受暖流影响,气温高于南大西洋,最热月为20℃,南大西洋只有15℃,最冷月分别为13℃和10℃。南北纬60°附近,北大西洋的暖流增温效应更为明显,最热月气温达10℃,南大西洋则为0℃,最冷月分别为0℃和-10℃。由此可知,北大西洋上的气温要比南大西洋上的气温高。
与此同时,由于大西洋东西沿岸受寒、暖流的不同影响,就会造成南北纬30°间的大洋西部气温高于东部约5℃左右。北纬30°以北的大洋东部气温高于西部约5~10℃,而南纬30°以南,因陆地变窄、海域宽阔以及西风漂流影响。因此,大西洋东部和西部之间的气温差并不是太明显。
大西洋南北气候有较大的差别,东西两侧也有差异。气温年较差不大,赤道地区不到1℃,亚热带纬区为5℃,北纬和南纬60°地区为10℃,仅大洋西北部和极南部超过25℃。大西洋北部盛行东北信风,南部盛行东南信风。温带纬区地处寒暖流交接的过渡地带和西风带,风力最大。因此,在南北纬40~60°之间多有暴风,在北半球的热带纬区5~10月常有飓风。大西洋地区的降水量,高纬区为500~1000毫米,中纬区大部分为1000~1500毫米,亚热带和热带纬区从东往西为100~1000毫米以上,赤道地区超过2000毫米。大西洋水面气温在赤道附近平均约为25~27℃,在南北纬30°之间东部比西部冷,在北纬30°以北则相反。由此可知,在大西洋范围内,南、北两半球夏季浮冰可分别达南、北纬40°左右。
大西洋全年气温变化都不是很大,赤道地区年温差不到1℃。此外,副热带年温差为5℃,中纬地带年温差为10℃,但仅在西北部和极南部超过20℃。海水平均温度为17℃,稍低于太平洋。大西洋的含盐度要高于太平洋,平均为35.4。
在北大西洋中,北纬15°~30°之间为副热带高压带,向南为东北信风带。北纬40°~60°之间为盛行西风带。在南大西洋,到热带高压带位于南纬30°附近,盛行西风带从南纬40°几乎延伸到南极洲。在南北纬度5°~20°的大西洋面上,每年7-10月多飓风。夏季在纽芬兰沿海常有海雾;冬季在欧洲大西洋沿岸多海雾;非洲西南沿海四季多雾。由此可见,大西洋洋流南北各成一个环流。
大西洋的北部环流主要由北赤道暖流、墨西哥湾暖流、加那利寒流组成。南部环流由南赤道暖流。巴西暖流、西风漂流、本吉拉洋流组成。此外,由于墨西哥湾流是大西洋中最强盛的暖流,所以对欧洲西北部的气候起着明显的调剂作用。
4.大西洋的海洋资源
大西洋中的海洋资源相当丰富,主要有矿产资源和水产资源可供人们利用。大西洋是世界第二大洋,其海洋资源也相当丰富。
海洋资源
在大西洋中,主要的矿产资源有石油、天然气、煤、铁、重砂矿和锰结核等。大西洋两岸边缘的海盆中有两个油气带,就是东大西洋带和西大西洋带。
大西洋中的西大西洋油气带主要包括如下:
1.在委内瑞拉有两个油田,即马拉开波湖海底油田和特立尼达岛之间的帕里亚湾油田。已探明储量40.2亿吨,天然气8624亿立方米。近几年,油田的年开采量近1亿吨,天然气高达50亿立方米。
2.墨西哥湾海底油田。这个油田主要分布在西南部的坎佩切湾和美国得克萨斯州和路易斯安那州沿海。据有关人员探明坎佩切湾石油储量近50亿吨(1978),而美国的墨西哥湾大陆架区石油储量为20亿吨,天然气储量3600亿立方米。
大西洋中的东大西洋油气带包括如下:
1.北海大陆架油田,据探明它的储油量超过40亿吨,天然气为3万亿立方米(1977)。近年来石油年产量达1亿多吨,天然气年产量近1000亿立方米。北海油田的开采极大地改善了北欧国家的能源条件。然而,由于北海海域秋、冬季多风暴,而且多阴雨,从而给海上钻探、开采带来很大的困难,并且提高了采油成本。
2.几内亚湾一带的海洋油区主要是尼日利亚,探明储油量约为26亿吨。此外,在大西洋西岸的加拿大、巴西、阿根廷的近海大陆架也相继发现油气资源。同时,在近海陆架油田的部分已经投产。
海底煤炭也是大西洋的重要海洋资源。海底煤炭主要分布在英国东北部苏格兰的近海和加拿大新斯科舍半岛外侧的大陆架。英国的海底煤藏量不少于5.5亿吨,每年采煤量达2000~2500万吨。此外,在西班牙、土耳其、保加利亚、意大利等国沿海海底也发现有煤的储藏。在北美加拿大的纽芬兰岛东侧,人们发现了世界是最大海底铁矿,估计储量超过20亿吨,现已开采。波罗的海、芬兰湾也有海底铁矿。大西洋还有重砂矿,美国、巴西、阿根廷、挪威、丹麦、西班牙、葡萄牙、塞内加尔等海岸外都有发现。大西洋深4000~5000米海底广泛分布着锰结核,总储量约1万亿吨,主要分布在北美海盆和阿根廷海盆底部。大西洋的矿产资源的富集程度和品位都比不上太平洋和印度洋。
此外,大西洋还有着丰富的生物资源,最主要的是鱼类。大西洋鱼类捕获量约占大西洋中海洋生物捕获量的90%左右。大西洋的渔获量曾居世界各大洋第一位。60年代以后,低于太平洋,退居第二位。但是,在单位面积上,其渔获量达250千克/平方千米,仍居世界第一位。其中捕获量最多的是东北诸海域,即北海、挪威海、冰岛周围,年渔获量约占大西洋总渔获量的45%,单位面积产量平均达830千克/平方千米,大陆架区域约1200千克/平方千米。其次是大西洋西北海域,渔获量占总渔获量的20%,单位面积平均渔获量690千克/平方千米。在纽芬兰、美国、加拿大东侧的大陆架海域,是世界大洋中单产量最高的渔场,单位面积产量平均达1500千克/平方千米。
此外,加勒比海、比斯开湾、安哥拉、纳米比亚的沿海地区也是重要的捕渔区。大西洋靠近南极洲的海域是磷虾和鲸的重要捕获区。大西洋海域捕获的主要鱼类有鲱鱼、北鳕鱼、毛鳞鱼、长尾鳕鱼、比目鱼、金枪鱼、鲑鱼、马古鲽鱼、海鲈鱼等。这些鱼主要分布在大陆架和岛屿附近陆架区。开阔水域特别是热带海域尚有帆鱼和飞鱼。西欧和北美沿岸区盛产牡蛎、贻贝、海扇、螯虾和蟹类。目前,大西洋沿海一些国家正在积极发展人工养殖贻贝、沙噀等软体动物。
在大西洋中,生物带形成了5个水层,自洋面至洋底分别为:
1.海滨底栖带,它的最大深度在60公尺以内,包括各种近岸的动物和大部分海藻;
2.亮带,它的最大深度在180公尺以内,属于阳光能够照亮的部分,栖息在该带的生物包括大量浮游动植物,提供海洋中营养物质的90%;
3.中深带,它的深度在200~900公尺,是抹香鲸和乌贼的生活带;
4.深洋带,它的深度在900~4000公尺,为黑暗带,是发光动物栖息带;
5.底栖带,它的深度在4000公尺以下,栖息著结构原始的动物。
渔业
大西洋的渔业资源也相当丰富,在西北部和东北部的纽芬兰和北海地区为主要渔场,盛产鲱、鳕、沙丁鱼、鲭、毛鳞鱼等,其他还有牡蛎、贻贝、螯虾、蟹类以及各种藻类等。海洋渔获量约占世界的1/3~2/5左右。此外,南极大陆附近盛产鲸、海豹和磷虾,海兽的捕获量也相当大。
大西洋上的渔场占世界一半以上。高产区主要在南北美沿岸。纽芬兰岸外地处湾流与拉布拉多洋流汇合处,是世界上最富的渔场。20世纪后半期的过度捕捞,使几个传统渔场造成鱼荒,在北大西洋尤为严重。因此,大西洋的渔业也受到严重破坏。
5.大西洋的交通运输
大西洋在世界航运中占据着极其重要的地位。它西通巴拿马运河连太平洋,东穿直布罗陀海峡、经地中海苏伊士运河通向印度洋,北连北冰洋,南接南极海域,航路四通八达、十分便利。同时大西洋沿岸几乎都是各大洲最发达的地区、经济水平较高的资本主义国家,贸易、经济交往频繁。因此,大西洋在世界环球航运体系中起着重要的环节和枢纽。
交通运输
全世界有2000多个港口,而大西洋沿岸就占3/5,其中不少是世界知名港口。每天在北大西洋航线上的船只平均有4000多艘,拥有世界2/3的货物周转量和3/5的货物吞吐量,是世界航运最发达的大洋。下列是大西洋中5条主要航线:
1.连接欧洲与北美间的北大西洋航线。
2.连接欧洲与亚洲、大洋洲间的远东航线。
3.连接欧洲与墨西哥湾和加勒比海间的中大西洋航线。
4.连接欧洲与南美间的南大西洋航线。
5.从欧洲沿非洲大西洋岸绕到开普敦的航线。
北大西洋航线是世界上最繁忙的航线,因为世界商船的1/3以上航行都在这条航线上。海运的主要货物是石油和石油制品,其次是铁矿石、谷物、煤炭、铝土及氧化铝等。沿岸主要港口有:欧洲的格但斯克、汉堡、鹿特丹、安特卫普、伦敦、利物浦、勒阿弗尔、马赛、热那亚、的里雅斯特、康斯坦察、敖德萨等;非洲的亚历山大、达尔贝达(卡萨布兰卡)、蒙罗维亚、哈科特港、开普顿等;北美洲的纽约、费城、巴尔的摩、诺福克、坦帕、新奥尔良、休斯敦等;南美洲的马拉开波、图巴兰、里约热内卢、布宜诺斯艾利斯等。其中最著名的鹿特丹海港是世界上最大海港,最高年吞吐量高达3亿吨。
20世纪70年代,北大西洋海底已经接通电缆,其总长达20万千米,其中16条是连接西欧与北美间的海底电缆。此外,大西洋上空也是联系西欧、北美、南美和非洲之间的交通要道。
航运
大西洋的海运比较发达,东、西两侧分别经苏伊士运河及巴拿马运河沟通印度洋和太平洋。海轮全年均可通航,世界海港约有75%分布在这一海区。其中有前面所提到的大西洋五大航线,以及连接西欧、北美、南美和非洲之间的电缆。这些航运都给大西洋带来了非常便利的交通。此外,在大西洋沿岸还分布有很多有名的港口。因此,大西洋成为世界上最繁忙的航线。
大西洋的航运业也相当发达。西部通过中美巴拿马运河,直通太平洋;也可绕过南美南端合恩角,穿过德雷克海峡或麦哲伦海峡,到达太平洋。东部穿过直布罗陀海峡进入地中海,穿过苏伊士运河经过红海,抄近路到达印度洋;也可绕过非洲南端的好望角,进入印度洋。大西洋与北冰洋之间的联系比其他大洋都要方便,而且还有多条航道相连通。
此外,大西洋还有多条国际航线,与欧洲、美洲、非洲的沿岸国家相联系。其中,大西洋的货运量居各大洋第一位。尤以北大西洋更为繁忙。联系大西洋与北海的多佛尔海峡和英吉利海峡,是世界海上交通最繁忙的地方。大西洋沿岸港口很多,主要有波士顿、纽约、巴尔的摩、新奥尔良、哈瓦那、阿姆斯特丹、哥本哈根、威尼斯等。这些港口为大西洋的航运提供了很大的方便,也有利于各大洲之间的贸易交往。
Ⅹ 好望角在哪里合恩角在哪里都是什么地方
好望角位于非洲最南端,大西洋和印度洋的交汇处,地理坐标34°21′S,18°30′E处。合恩角在南美洲最南端,太平洋与大西洋交汇处,麦哲伦海峡南侧的火地岛南端,濒临德雷克海峡,地理坐标55°59′S、67°16′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