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地理环境的二层次是什么
① 中国历史地理环境有哪些基本特点
地理环境基本特点
地形,西高东低有3级阶梯,山脉大多呈东西走向,
第一版阶梯有柴达木权盆地,第二阶梯有塔里木盆地准格尔盆地四川盆地,第三级阶梯有东北平原,华北平原,长江中下游平原。
地理环境造成的气候特点:
(1)气温,南北温差大,越往北气温越低。
(2 )降水,从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递减。
(3)自然资源,总量大种类齐全,人均资源占有量少。
② 影响中国地理环境的三要素是什么
中国,东半球、北半球,
北回归线横穿我国南部,大部分领土位于中纬度温带地区,南部一小部分位于低纬热带地区,无寒带,南北跨度近50度,约5500千米,因而我国的气候类型复杂多样,加之,我国东部濒临最大的洋——太平洋,又位于最大的大陆板块亚欧板块的东部,因而,我国的经度地带性差异显著。夏季,我国受太平洋上的东南季风和印度洋上的西南季风影响,且由于在太平洋上形成的热带气旋引发台风,因而降水增加。我国南北跨度大,因而,会造成雨带的季节性移动。冬季,受蒙古西伯利亚冷空气影响,南北温差较大。由于气候的原因,也影响了我国植被分布的不同。
我国处于地中海—喜马拉雅山地震带和环太平洋地震带上,加之我国复杂的地形分布和季风影响,多发地震,造成滑坡等,加上降水成为泥石流。因而,我国的自然灾害较多。
中国西高东低的地势又导致河流的流向,气候又影响了河流的同行能力、含沙量、结冰期等诸多水文条件。
值得一提的是西藏高原的雅鲁藏布江大峡谷,渭河平原,四川盆地、云贵高原。
我国南方地区有色金属分布较多,加之水利丰富,冶金业发达,加上南方降水多,容易形成酸雨。北方矿场资源丰富,尤其是赏析煤矿,但要知不合理采矿也会导致地震。
我国的地理位置,有益于我国对外发展经济,且临海有大陆架,大陆架有丰富的资源,如舟山渔场、南海石油。
与多个国家接壤,有利于东亚地区的稳定,可以加强合作,共同促进的发展。中俄的输油管道就是很好的印证。
③ 中国的地理环境结构是什么
中国属于内陆环境复杂,多大陆性气候三阶地势
④ 中国地理环境的二层次是哪二层次
我记得是第一、二级阶梯的分界:西起昆仑山山脉,经祁连山山脉向东南到横断山脉东缘。第二、三级阶梯的分界:由东北向西南依次是大兴安岭、太行山、巫山、雪锋山。
⑤ 中国地理环境的二层次是哪二层次
中国地理环境的2层次是指自然地理环境和人文地理环境。。
⑥ 中国的自然地理环境
中国的自然地理环境
自然环境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物质基础,当然也是人类意识或精神形成的基础。地理环境对人类和人类社会有一定的决定作用,虽然这种作用不是唯一的也不是最终的。随着生产力的提高和生产方式的多样化,人们开始能动地利用地理环境,于是地理环境对人类具体活动的决定作用就逐渐减轻。生产力越发达,人类对地理的利用能力程度越大也越深,但这一切都是以地理环境所提供的条件为前提的。
中华民族栖息生活在北半球的东亚大陆,太平洋西岸。中国的领域广大,腹地纵深,为中华文化的滋生繁衍提供了广阔的天地。在远古时代,中国境内就有分布广泛的人类活动。自公元前21世纪,我国历史上第一个奴隶制国家——夏朝建立。夏朝活动的领域以山西、陕西、河南交界处为中心。史书记载:“芒芒禹迹,亘为九州,经启九道”1,反映了夏朝已经统治了范围不小的地区。到了商代,其统治区域以今河南中部偏东黄河西岸为中心,东至海,西至今陕西,北达今河北,南抵湖北一带。西周初年的封国,古史称有“一千八百诸侯”。周王不断分封,其统治区域南至长江以南,西至今甘肃,东北至今辽宁,东至今山东,形成一个规模宏大的奴隶制国家。
经过商、周二代约13个世纪的发展,到公元前221年,秦始皇建立起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国家。公元前210年,秦朝的疆域北起河套、阴山山脉和辽河下游流域,南至今川西高原和云贵高原,东至海。此后的历代中原王朝的疆域虽然时有盈缩,但基本的趋势是逐渐扩大,逐渐巩固,不少王朝都拥有过今天中国以外的疆域。如从西汉中期至西晋末年的400多年间,朝鲜半岛的东北部曾经是中原王朝的正式政区。自西汉中期到唐朝末年的千余年间,今越南北部都是中原王朝的一部分。唐朝和元朝的北界远达今俄罗斯的西伯利亚,唐朝的西界一度直抵中亚的威海。
乾隆二十四年(1759年),清朝最终奠定了今日中国疆域的基地,形成了一个北起萨彦岭、额尔古纳河、外兴安岭,南至南海诸岛,西起巴尔喀什湖、帕米尔高原,东至库页岛,拥有1000多万平方公里的统一国家。
1840年,帝国主义打开了中国的大门,用武力迫使清朝政府签订了一系列不平等条约,攫取了中国的大片土地,甚至连条约都不签订,凭借实力造成侵占的既成事实。但中国人民进行了不屈不挠的斗争,使国土免遭更大蚕食。饱经沧桑,惨遭分离的台湾同胞,1945年才回到中国的怀抱,在20世纪末香港、澳门相继回归祖国。
由于中国幅员辽阔,地形复杂,东临世界上最大的海洋——太平洋,西南耸立着世界屋脊——青藏高原。高低悬殊的地势以及东亚大气环流系统共同作用下,形成了中国特有的复杂而多样的气候,世界上有的气候类型,中国大部分都有。
从农业生产观点来看,从气候资源光、热、水的状态来看,中国气候有以下主要特点:一是光、热资源丰富。中国大部分领土属温带,亚热带区域也不小,最南部伸入热带,最北部伸入亚热带,全国各地的太阳幅射和热量都可满足各种农作物生长发育的需要。二是水分分布不均。中国东南部受夏季风的强烈影响,一般降水量1500毫米以上;而西北内陆区受大陆气团控制,降水量一般在400毫米以下,这是东南部为农耕区,西北部为畜牧区的自然基础。三山地气候居多。我国是一个多山的国家。广大山区的气候条件对农业来说有有利的方面,即有多种垂直气候带,气候类型多样,利于发展多尺度、多层次的立体农业,发展林、牧、果、药等多种经营。
以上特点,有史以来并没有太大的变化。但是受全球性气候变化以及人类活动对自然环境的影响,中国的气候状况还是有一定的变化。如温度和湿度的变化,这两方面的变化对农业生产的发展、民族的迁移、人口增长和文化的传播等都起了或大或小的作用。
中华文化的滋生地不仅领域广大,而且地形、地貌繁复,多条大江大河纵横,为世界其它古文化区所罕见。
除了山地、高原、盆地、平原、丘陵五种我国最重要的常态地貌类型以外,我国还有类型繁多的特殊地貌分布,如冰缘地貌、海岸地貌、冰川地貌等。其中冰缘地貌,仅青藏高原和大兴安岭北段,类型就有45种以上,比前苏联和美国多一倍,成为世界上冰缘地貌类型最多的国家。如此复杂多样的地理环境,为中国传统自然经济的多元化和中华文化的多样化提供了优越的条件。
我国地处地球的北温带,既无严寒,又无酷暑,气候宜人,众多的江河湖泊,使广阔的土地可垦可耕,供人们衣食。因此,与世界上各古老文化相比,中华文化产生和延续有一个得天独厚的优越环境。同埃及文化囿于尼罗河流域,巴比伦文化囿于两河流域相异,中华文化滋生地不是依托一个江河流域,而是拥有黄河流域和长江流域两个大的区段。
中华文化最重要的发祥地是黄河流域的中下游地区,即中原地区。在新石器时代,这片七、八十万平方公里的黄土高原和冲击平原,在古代曾是林茂草肥、自然生态环境良好的地域,气候温暖,雨量充沛,可供人类居住和农作。据土壤专家研究,黄土是一种有很强自肥能力的土壤,又具有较好的保水性能,适于种植粟和谷子这类耐旱作物。中原的东部是华北大平原,这片由黄河泛滥冲击而成的平原,土质疏松肥沃,含有丰富的腐植质和各种植物生长所需要的氮、磷、钾诸元素,是一片适宜种麦、黍、谷、粟、稻五谷的沃土。由于土壤细腻疏松,在生产工具简单、铁器还未运用的情况下,易于清除天然植被和开垦耕种。因此,黄河中下游一带便成为华夏先民生存和繁衍的最适宜的地区,华夏先民在这块富饶而美丽的土地上生活觅食、狩猎、放牧,进而发展农业,最早形成了大片的农业区。在中国占主导地位的传统文化,无论是物质的,还是精神的,都是建立在农业生产的基础上的,因此,中原地区最早成为中国古文化的中心。
长江流域也是中华文化的重要发祥地之一。据考古学家论证,长江流域是中华新旧石器文化遗址发掘数量仅次于黄河流域的地区,长江为孕育中华文明作出了巨大贡献。长江是我国最长的河流,流经10个省、市、自治区,全长6300多公里,居世界第三位,亚洲第一位,并且流量大,流域面积广,资源丰富。当黄河流域因战乱频繁、大批文人学士和劳动力为了避难举家南迁,以及垦伐过度、气候转向干冷等原故导致农业渐趋衰落之际,长江流域后来居上,以巨大的经济潜力成为人们粮食、衣被、财赋的主要供应区。可以说长江与黄河共同哺育了中华古老文明。至于岭南的珠江流域、闽南滨海地带、云贵高原、台湾、海南岛,更增添了这一回旋区间的丰富性和广阔性,中华文化延绵不辍,没有出现埃及、巴比伦等古文化那样的中绝现象,与这种优越地理环境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
中国作为一个幅员辽阔的泱泱大国,各地的自然条件千差万别,因此,人们采取了不同的生产方式。中国历史上早就出现了农业、牧业、狩猎、养殖、捕捞、采集、冶矿、手工业、林业等各种产业,成为了各地不同的物质基础。与不同的生产方式相适应,各地的经济、政治、制度也不尽相同,各地的发展也不平衡。人们形成了不同的生活方式与思想观念。一般来说农耕民族依恋土地,重农轻商,居安思稳,保守平和。游牧民族迁徙不定,重牧轻农,勇猛好斗。生活在近海滨的人民视海洋为财富的来源,致力于渔业和盐业的开发生产,易于接受外来文明。西域的一些绿洲小国本身土地资源有限,但因位于东西交通的必经之地,所以很早就以商业发达著称于世。地域的差别,使中华文化多样性的特点非常明显。山海兼备的齐鲁文化相异于“四塞之地”的秦文化,地居中原的三晋文化不同于南方的楚文化,同在长江流域而分处上游、中游、下游的巴蜀文化、楚文化和吴越文化又各具特色。至于在湿润东部发展起来的农耕文化与在干燥的西部发展起来的游牧文化,更是大相径庭。这些文化类型的形成当然更直接受人文因素的作用,不过,地理环境的多样性、复杂性毕竟是中华文化多样发展的重要基础。
从整体地理环境说,按著地理环境的差异,人类可以粗略划分为大陆民族与海洋民族。典型的海洋民族国家,人们生活的空间相对比较狭小,利用海洋漕运之便,往往商业比较发达,人员交往和流动也比较方便。又由于内地活动空间有限,回旋余地不大,故容易造成向外拓展的动机。
中国自古以来就是一个大陆国家,虽然有着漫长的海岸线和众多的沿海岛屿,而其与海洋为伍的人民,究竟占全部人口的少数,其人民本性仍然是大陆性格的。
中国的地理位置比较优越,大部分领土处于北温带,气候温和,雨量充沛,为发展农业提供了最适宜的条件,在黄河中下游很早就形成了大片的农业区,形成了独具特色的黄河文明。与西方的大海文明即蓝色文明相比,黄河文明是一种大陆文明。占主导地位的传统政治思想是建立在农业生产基础上的。
中国是一个素称“以农业立国”的国家,从新石器代起,一直到夏、商、周三代,统治者都高度重视农业的发展。究其原因,地理、气候环境是一个极为重要的因素。这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中国古代文化是一个典型的农业社会文化。并由此带来了中国文化的一系列有别于游牧文化和商业文化的基本特徵。
中国整体地理环境的格局恰与海洋民族所处的地理环境相反。
中国有极为广袤的疆土,其内部平原广阔,特别是黄河、长江两流域平原毗连,没有明显的天然屏障可以阻隔,因此在政治、经济、文化以及军事上都较海洋诸岛易于统一,所以历史上强悍的游牧民族南侵,中国纵使丧失了首当其冲的黄河流域,仍有广大退路可供回旋。其它古文明地区沦亡于外族的入侵,即一蹶不振,独中国能对边族潜移默化,始终保持著自己文化的独特风格和完整系统,并使之绵延不绝。
中国有较易于隔离的地理环境。东面临海,西北横贯漫漫沙漠,西南有世界上面积最大的青藏高原,平均高达四千至五千米。在生产技术不发达的古代,这些都可以说是地理上的阻绝地带,给予农业民族无法突破的限制。这种一面临海,其它三面陆路交通极不便利,而内部回旋余地又相当开阔的环境,形成一种与外部世界半隔绝的状态,使中国没
⑦ 中国地理环境影响的具体介绍
环境是人类赖以生存的所有因素和条件的综合体。环境与发展已成为当今国际普遍关注的重大问题。环境地理学是一门新兴的地理学与环境科学交叉的边缘科学,它是从人地关系的整体思路出发,研究地球各圈层的环境变化以及它们与人类活动之间的关系的。本书是供研究生用的该学科的基础理论著作,内容丰富、全面系统。全书共分十章,分别介绍了地球环境演化与环境问题的产生;环境地理学的学科范畴、形成和发展;大气环境、水环境、岩石圈表生环境、土壤和生物环境的环境变化及其与人类活动的相互作用和影响;自然的和人为的地球化学异常引发的疾病的产生与防治;21世纪面临的重大环境问题;资源与环境可持续发展以及环境地理学的研究方法等问题。本书主要可供中国科学院各研究所及有关高等学校环境科学、地理学、地球化学、土壤学、生态学以及相关学科的硕士、博士研究生作为教学参考书,也可供有关科研部门和高等学校的科研人员及管理干部参考。《中国科学院研究生教学丛书》序前言第一章绪论第一节环境、环境系统和环境问题一、环境的概念和分类二、环境系统三、人地关系与环境问题第二节环境地理学研究的对象、内容、任务及学科地位一、环境地理学研究的对象、内容和任务二、环境地理学的学科地位第三节环境地理学的形成和发展一、环境地理学的形成二、环境地理学的发展历史三、我国环境地理学研究进展参考文献第二章大气环境第一节大气基本性质一、大气的组成二、大气的能量三、大气的水平运动第二节大气污染化学一、大气污染物二、烃三、光化学四、二氧化硫化学五、气溶胶化学第三节湍流和湍流扩散的基本理论一、大气湍流的基本概念二、湍流运动方程三、湍流扩散的基本理论第四节影响污染物在大气中散布的其他过程一、烟气抬升理论二、干沉积对污染物扩散的影响三、大气污染物的降水清洗过程第五节几种典型下垫面上的大气扩散一、城市大气扩散二、山区大气扩散参考文献第三章水环境第一节水圈与水环境一、水圈的结构二、地球水环境的基本特点第二节地球水资源一、地球上水的分布二、全球水循环三、人类活动对水循环的影响四、水资源利用第三节天然水的基本特征一、天然水的物质组成二、天然水的理化性质三、天然水的化学分类四、影响天然水化学组成的自然环境因素第四节天然水物质组成的人为变化一、水体和水体污染二、水体污染物的来源和种类第五节水体的自净过程——污染物在水环境中的迁移转化一、水体的自净作用二、水体自净机制及共影响因素三、污染物在水环境中的迁移转化参考文献第四章土壤环境第一节土壤圈一、土壤形成的影响因素二、人类活动对土壤形成的干扰三、土壤分布第二节土壤理化性质一、土壤物理性质二、土壤化学性质第三节土壤物质循环一、影响土壤物质循环的自然因素二、土壤物质循环的人为影响三、生物地球化学过程和模式第四节人类活动对土壤环境的影响一、土地利用对土壤环境的影响二、污染物对土壤环境的影响三、工程建设对土壤环境的影响第五节土壤环境保护一、土壤自净能力与土壤环境容量二、土壤环境中污染物的迁移转化三、土壤退化与土壤环境保护参考文献第五章生物环境第一节生物圈一、生物圈的形成二、生物圈的特点与范围第二节生物与环境一、生物与环境关系的基本原理二、生物群落的结构与演替三、生物的环境制约第三节生态系统一、生态系统的组成二、生态系统的结构三、生态系统的功能四、生态系统的类型第四节生态平衡一、生态平衡的含义二、生态平衡失调的因素三、维持生态平衡的途径第五节环境污染的生态效应一、污染物对群落结构与功能的影响二、大气污染对生态系统的影响三、水体污染对生态系统的影响四、土壤污染对生态系统的影响第六节生物监测一、环境质量的生物评价与监测二、监测生物及指标的选择三、生物监测的基本方法第七节环境污染治理的生物技术与生态工程修复一、环境污染治理的生物技术二、生态工程修复参考文献第六章岩石圈及其表生环境第一节岩石圈及其组成一、岩石类型及其化学组成二、表生带后生过程的特点第二节风化壳及元素表生迁移一、风化壳的地带性特征二、表生带元素迁移与富集三、影响表生带元素迁移的因素第三节人类活动对表生带的影响一、人类活动——表生环境变化的强大地球化学营力二、人类活动影响的主要领域三、人类活动影响的途径和规模第四节矿产资源开发对表生环境的影响一、采矿对地表形态的影响二、采矿对土壤环境的影响三、采矿对水环境的影响四、采矿对生物群落的影响五、采矿对景观美学的影响参考文献第七章地理环境与人体健康第一节人与环境的关系一、人体中的元素二、地理环境与健康三、化学元素与人体健康第二节原生环境引起的地方性疾病一、环境异常二、地方性疾病的地理流行特点三、自然疫源性疾病四、生物地球化学性疾病第三节人类地球化学活动的健康效应一、环境污染的健康危害二、物理污染的健康影响三、化学污染的健康危害四、生物性污染的健康影响第四节地理环境的改造与优化一、生态风险评价二、人类生存环境的优化参考文献第八章全球环境问题第一节世界环境问题回顾一、发达国家环境质量趋向改善二、发展中国家环境质量继续恶化三、我国环境保护的成就及存在问题第二节21世纪的主要环境问题一、全球气候变暖二、臭氧层耗损三、酸雨四、生物多样性减少五、森林生态功能降低六、淡水资源危机七、耕地资源的损失和破坏第三节环境地理学在全球环境问题研究中的作用一、全球环境问题研究的特点二、环境地理学研究的作用参考文献第九章资源、环境与可持续发展第一节可持续发展的内涵一、可持续发展的由来二、可持续发展的内涵三、申国可持续发展及实施对策第二节资源、环境与可持续发展一、资源开发利用与可持续发展二、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第三节区域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制定与管理一、区域可持续发展战略的模式系统二、区域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制定三、区域可持续发展战略的管理参考文献第十章环境地理学研究方法第一节地理环境野外调查与观测一、地形图与遥感资料的应用二、环境背景野外调查三、地理环境摄影与素描第二节环境监测一、环境监测的特点与原则二、环境要素野外监测第三节监测的质量保证和分析方法一、监测的质量保证二、环境分析方法第四节环境信息数据处理与计算机模拟一、环境信息数据类型二、环境信息数据的简缩、转换及标准化三、环境信息计算机模拟第五节环境地理制图一、环境地理图的编制与表示方法二、环境地理背景图三、环境地理现状与质量评价图四、环境地理规划图第六节环境地理信息系统一、环境地理信息系统的内涵与特点二、环境地理信息系统的设计三、环境地理信息系统的应用参考文献
⑧ 中国的地理环境的基本特征是什么还有形成原因。
我国地理环境的特点,最突出的是:
1)季风影响显著,范围广阔。季风环流使东亚大气运行发生明显改变,也大大改变了气候要素的组合形式与分布规律。季风的强弱和影响的范围,各年不同,各月不同,但季风在一年中的交替和南北推移,对我国自然景观的形成和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我国东部和西部的差异以及东部季风区自然地带的南北递变,在很大程度上受季风的控制。我国亚热带有着广阔的面积,从南到北跨纬度12°之多,我国的亚热带植物在世界同类植物中所占面积也最大。广大亚热带地区不像世界同纬度许多地区那样表现为荒漠或草原,由于受季风的影响,在高温季节降水丰沛,气候温暖湿润,成为世界上著名的农业发达地区。
2)地形复杂,高原、山地和丘陵占有很大比重。青藏高原雄踞我国西部,高原上耸立着许多著名的高大山系,位于中尼边境的珠穆朗玛峰,海拔8848.13米,是世界第一高峰。海拔在3000米以上的高山高原,占国土面积的25%。我国东部有广阔的平原,其间也散布着许多中山、低山和丘陵。在自然地域分异中,水平地带与垂直地带犬牙交错。不同水平地带内的山地各具不同的垂直带结构,从而加深了我国自然条件的复杂性和多样性,使我国自然地域分异具有世界罕见的独特性。特别是青藏高原平均海拔4 500米,面积约为国土总面积的1/4。它的存在极大地破坏了通常的水平地带结构。高原上的土壤、植被既与同纬度低海拔的水平地带不同,属于垂直地带性的高寒类型,又与同纬度的山地土壤植被有明显区别。而类型相似的土壤植被在高原上分布的海拔界限也远比同纬度的山地为高,植被的旱生性也比同纬度的山地强烈。
3)独特的自然发展历史,土壤、生物资源丰富。在我国,某些从地质时期(主要是新生代)承袭下来的因素,在现代自然界中仍具有相当重要的作用。由于第四纪冰川作用远没有欧洲、北美同纬度地区那样广泛、强烈,生物演化受到的影响较少,所以生物种属(包括特有种属)特别繁多,地理成分复杂,分布亦比较混杂。古代红色风化壳分布范围很广,主要分布在长江以南,但甚至在大兴安岭还可见到。在现代土壤中也可能反映古代红色风化壳的残留特征。对历史过程中遗留下来的许多自然痕迹,必须和现代自然过程比较才能获得合理的解释。
4)人类活动使自然界发生深刻的变化。我国历史悠久,长期的人类活动在很大程度上加速或延缓了自然景观的演变过程,强烈地改变着自然面貌。
几千年来,我国劳动人民开垦草原,砍伐森林,疏干沼泽,圩湖筑垸,围海造田,修塘筑堰,开河修渠,在祖国大地上开拓了十多亿亩耕地,培育了许多作物和牲畜品种,建成了都江堰、大运河等驰名中外的水利工程。解放以来,广大人民群众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发展生产,改造山河,使过去经常泛滥成灾的黄河、淮河、海河等重要江河得到了治理,修建了许多水库、分洪、滞洪和水利枢纽工程,发挥了防洪、灌溉、发电、运输等多方面的综合水利效益。营建了大面积防风固沙林与海防林,为国民经济建设作出重要贡献,同时也使祖国的自然面貌发生重大变化。
但是,人与自然环境的关系是复杂的,在利用自然的过程中,由于带有不同程度的盲目性,也使生态系统的平衡遭到破坏,从而导致自然环境的恶化。例如,黄土高原水土流失严重,生产力低下,固然有其自然因素,但和历史上砍伐森林、滥垦草原、破坏植被等人为因素也直接关联。严重的水土流失,又引起黄河下游的河流演变与洪水泛滥,造成华北平原的旱、涝、盐、碱、风沙的危害。乌兰布和沙漠、毛乌素沙地和浑善达克、科尔沁等地沙丘的出现,也是人类活动破坏草原使草场退化,风沙漫延的结果。不合理的砍伐,过度的捕猎,使森林资源、野生动物大为减少,甚至绝迹。二三百年前祁连山“野牛出饮,数以千计”的情景,已不复见。大兴安岭的黑貂、麋鹿(又名四不象,Elaphurus dividianus)也已绝迹。我国林木种类丰富,但森林覆被率只有12.98%,和世界许多国家相比,和经济建设对木材的需求相比,仍然有很大的差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