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地质大学 » 参观地质大学博物馆

参观地质大学博物馆

发布时间: 2021-02-28 08:31:27

A. 中国地质大学博物馆的镇馆之宝

中国地质大学逸夫博物馆是目前国内规模最大、现代化程度最高的大学博物馆,是国内排名第二的地质类博物馆,也是中南地区规模最大的自然类博物馆。2005年4月30日对社会开放以来,该馆引起了社会各界特别是广大青少年的浓厚兴趣。地大逸夫博物馆之所以引人入胜,除了标志性的建筑、通俗易懂的展示内容和现代化的展示手段外,很重要的一点就是有一批珍贵罕见的馆藏精品。该馆馆藏各类地质标本30000余件,其中自然界极为罕见的珍品近3000件,其中不乏镇馆之宝,在世界上和国内都位居前列。
恐龙化石珍品——黑龙江满州龙
黑龙江满州龙是一类大型的鸭嘴龙,体长10.50m,体高6.1m,嘴巴象鸭子是其最大的特征。它属于素食龙,牙齿小而多,前肢细小而后肢粗壮。该恐龙骨架产于黑龙江省嘉阴县,生活在6500万年前的白垩纪末期。因其含有50%的真化石,在世界恐龙化石中占有重要地位,构成了地大逸夫博物馆的显著标志。
鱼龙化石之王——梁氏关岭鱼龙
鱼龙是海洋爬行动物,和恐龙生活在相同时代。地大逸夫博物馆的梁氏关岭鱼龙属于大型鱼龙,体长8米多,形似鱼雷。该鱼龙化石产于我国贵州关岭,生活于2.2亿年前的三叠纪晚期,其长度和完整程度在世界上位居第一。更为奇特的是,在这条鱼龙化石上还发现了它的皮肤化石,这在世界上是首次发现。
世界海龙之王——黄果树安顺龙
黄果树安顺龙是海龙的一种,属于海洋爬行动物。该化石长5米左右,体态修长,当年的游泳姿势一目了然。化石产于我国贵州关岭,生活在2亿年前的三叠纪晚期。从化石的长度和完整程度来说,地大逸夫博物馆的海龙化石在世界上位居第一。
如花似画的奇观——海百合化石
海百合化石因其外形似“百合花”而得名。但它不是植物,而是棘皮动物大家庭中的一员。一个理想的海百合由根、茎和冠三个部分组成,但大多数化石不完整。地大逸夫博物馆的海百合化石产自贵州关岭,距今2.3亿年,特征清晰,保存完整,面积达15平方米,为世界之最。而且整个造型如花似画,令人叹为观止。
自然界神奇的造化——辉锑矿晶簇
辉锑矿是一种金属硫化物矿物,是提炼锑的最重要的矿物原料,造型美观的辉锑矿晶簇可作观赏石。在地大逸夫博物馆的矿物岩石展厅,有一块产自我国江西德辉锑矿晶簇标本,造型优美,针状或柱状晶体长而完整,可谓神态天成,在世界上位居首位。
矿物世界的奇葩——孔雀石
孔雀石是一种含铜的碳酸盐矿物,翠绿色。大量产出时可炼铜,质纯色美者可作工艺雕刻品的材料及装饰品,粉末可作绿色颜料。在地大逸夫博物馆的地球奥秘展厅,有一块产于我国广东阳春石碌的珍贵的孔雀石标本,块大色美,造型奇特,令人惊叹不已,在我国排名第一。
43亿年高龄的岩石——变成砾岩
在地大逸夫博物馆的地球奥秘展厅,有一块年龄达43亿年的岩石,叫变成砾岩,产自澳大利亚,是目前世界上最古老的岩石。它保存了地球形成初期极为宝贵的信息,见证了地球幼年时期惊天动地的变化,因而非常珍贵。
再现恐龙下蛋的特点——恐龙蛋化石
恐龙是卵生动物,靠生蛋孵化繁殖后代。在地大逸夫博物馆的生命起源与进化展厅,
有一窝非常奇特的长形恐龙蛋化石,产于我国江西,距今约7000万年。蛋化石数量达20枚,分为3层,放射状排列,真实地反映了恐龙下蛋的特点,这在世界上也极为罕见。
争奇斗艳的名贵宝石——五皇一后
在绚丽的天然宝石家族中,最为婀娜多姿、光彩夺目的是钻石、红宝石、蓝宝石、祖母绿、欧泊和珍珠,它们被誉为珠宝玉石界的“五皇一后”。 在地大逸夫博物馆的珠宝玉石展厅,以“五皇一后”为代表的名贵宝石陈列,在国内处于一流水平,它们流光溢彩,争奇斗艳,令人流连忘返。

B. 中国地质大学博物馆的展馆介绍

生命起源与复进化展厅引入了多媒制体展示技术,自行研制了“恐龙的奥秘”等科普软件,并在展厅中设置触摸屏,引起了观众的浓厚兴趣。
地学陈列展览包括地球奥秘展厅、生命起源与进化展厅、珠宝玉石展厅、矿物岩石展厅以及矿产资源展厅。生动而丰富的展示内容配合新颖而独特的展示形式为观众打开了地球46亿年沧桑巨变的宏伟画卷、地球生命38亿年进化的历史长廊,展示了精美绝伦的珠宝玉石世界、五光十色的矿物岩石天地以及与人类生存息息相关的地下宝藏,讲述了人类与大自然和谐协调发展的重要性,告诉人们保护环境是每个人的神圣职责。其展示内容融科学性、知识性、通俗性和趣味性于一体,展示形式包括声光电技术、模拟仿真技术、信息化展示技术、互动技术以及相关高新科技手段等。此外馆内还设置了宝玉石礼品厅、宝玉石工艺品柜台以及休闲服务区,可满足游客休闲和购物的需要。

C.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博物馆哪几天是免费的

高考完之后,有那么几天是对外开放,叫“校园开放日”,是为了给即将上大学的同学们查看学校的机会。那个时候是免费的。望君采纳

D. 中国地质大学博物馆对外开放吗

本人就是西安科技大学地质工程专业毕业生,博物馆位于临潼校区图书馆一层进门左手边,但是不对外开放,不过有时候可以事业单位组织且通过校领导的同意方可进入,其他专业学生可能只有大一刚开学的时候进去参观一下,我们专业有实习的话说经常进入的。主要为矿物岩石类。

E. 中国地质大学博物馆的参观指南

中国地质大学来不仅地学学科全源国一流,而且校园风景宜人,有一批富有鲜明特色的旅游景点,与博物馆交相辉映,引人入胜。
宝玉石一条街:集观赏、购买于一体,在武汉市享有盛誉;现经过征名活动,中国地质大学附近的珠宝一条街定名为:武汉.珠宝谷。
化石林:位于校园东区,含1.5亿年前的硅化木70余根,是华中地区最大的迁地保护木化石林;
攀岩壁:位于学校西区体育馆内,是亚洲最大的室内攀岩壁;
地大隧道:贯穿南望山,连接学校南北两区。
拓展中心:是进行户外体能和技巧训练的有利场所 。

F. 实习三 参观学校博物馆

一、目的

通过观察矿物、岩石、古生物化石等标本,开阔视野,加深对地球物质组成的认识,初步了解古生物和地球的演化历史,为学习后续课程、系统扎实地掌握地球科学知识的基本概念及基础理论打好基础。

二、要求

(1)参观各类矿物、岩石及化石标本,初步认识三大类岩石在颜色、矿物成分、结构、构造等方面的差异,简要地了解生物的分类与进化过程。

(2)重点观察一些常见的矿物,对比不同类别矿物的颜色和形态特征,分析同一种矿物在颜色、单体及集合体形态等方面产生差异的原因。

三、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博物馆简介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博物馆历史悠久,馆藏标本系统齐全。现馆藏标本总量55000余件,其中展出标本6000余件。博物馆的前身为北京地质学院陈列馆,始建于1952年,主要陈列矿物、岩石、古生物化石等地质标本。建馆初期,标本主要继承了北京大学地质系、清华大学地质系、天津大学(北洋大学)地质系、唐山铁道学院地质科的收藏,追溯藏品在这些院校的收藏历史,则已逾百年。这些藏品大部分是由几代地质学者于20世纪上半叶在各种艰苦的野外环境下采集、积累起来的。建馆后,大多数新增标本为本校师生在科研、教学实习等野外工作中采集的标本,以及校友、国际友人等馈赠学校的标本,也有一些购买的精美标本。

目前博物馆所收藏的数万件藏品除了采自国内各地之外,还有来自美国、英国、法国、德国、意大利、捷克、瑞典、前苏朕、伊朗、日本、越南、印尼、澳大利亚等世界五大洲40多个国家的标本,馆藏标本来源之广是国内高校博物馆中少有的。

博物馆建馆的主要目的是为地质类专业的教学服务,因此,在展室的划分、展品的选择和陈列方式上基本遵循相关专业教科书的内容体系。目前拥有与结晶学、矿物学、岩石学、矿床学、古生物学、地史学等地质课程教学配套的较为完整和系统的标本体系。

馆藏标本中还有一些珍奇标本,如:来自地外的FeNi陨石、采自地球之巅———珠穆朗玛峰顶的奥陶纪灰岩、采自太平洋洋底水深约5000m处的钴锰结核、来自南极大陆的岩石和地表苔藓、长达20多米的马门溪龙、小仅1m多的鹦鹉嘴龙、海洋爬行动物———腹中有小龙的鱼龙、中国最完整的准噶尔翼龙头部化石、鸟类化石、整窝恐龙蛋化石,等等。

1999年,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博物馆被中国科学技术协会确定为全国科普教育基地,成为青少年科普教育的课堂。

学校博物馆位于逸夫实验楼的10~12层,分为四个展厅:10层分为地球科学展厅和恐龙展厅;11层为地球和生命演化历史展厅;12层为地球物质成分展厅。

地球科学展厅 以地球动力学和地球系统科学为主线,重点展示地球的内外动力地质作用。展厅布展的指导思想为:通过标本、模型和图文展板等展示手段的有机结合,将地质作用的产物和地质作用过程之间的关系展现出来,使参观者对地质学的研究内容和意义有所了解。展示内容分为两部分:一部分介绍内动力地质作用,包括地球的起源、地球基本特征、板块运动、褶皱、断裂、火山、地震等;另一部分介绍外动力地质作用,包括风化、流水、地下水、冰川、风、海洋等以及人与自然资源、环境、灾害的关系。

恐龙展厅 是一个科普风格较为明显的展厅,以恐龙为主角,介绍生物与地球演化的中生代断代史,展示形式也是将图文展板、恐龙及其他脊椎动物化石、中生代的地层、植物与无脊椎动物化石标本展柜、多媒体设备等密切结合。展示标本中有长达20多米的马门溪龙、小仅1m多的鹦鹉嘴龙等多种恐龙化石,还有著名的关岭动物群的海洋爬行动物———腹中有小龙的鱼龙化石、形似“龟”的豆齿龙和幻龙等、辽西动物群的鸟类化石,以及其他一些珍贵的标本,如产于河南西峡和广东南雄的整窝恐龙蛋化石、中国最完整的准噶尔翼龙头骨化石等等。展示内容分为:什么是恐龙、尚未成主角的早期恐龙、恐龙称霸、新兴力量的悄然崛起与恐龙绝灭四大部分。

地球和生命演化历史展厅 是一个糅合了地史学与古生物学内容的综合展厅。展厅以图文展板、各时代的地层与化石标本展柜、多媒体设备等形式,展示了地球46亿年来生物圈与岩石圈的协同演化历史,内容分为:如何了解地球与生命的演化历史、生命与地球演化的一般规律、岩石圈的形成与生命的源头、陆壳的生长与生物的出现、泛大陆旋回与早期的生物、泛大陆裂解与海洋生态系统繁盛、新泛大陆形成与生物圈形成、现代生物圈的建立与人类出现等八大部分。本展厅还按照教材分类体系,由低级到高级,陈列和介绍了原生动物、海绵动物、古杯动物、腔肠动物、软体动物、节肢动物、苔藓动物、腕足动物、棘皮动物、半索动物和脊索动物等各门类的主要特征和常见化石标本。

地球物质成分展厅 展出内容主要由“矿物世界”、“岩石天地”、“矿产资源”和“能源资源”四个主题组成,展出了与结晶学与矿物学、岩石学、矿床学等地质专业课程相配套的系统标本。“矿物世界”重点介绍矿物的物理化学性质及识别矿物的方法,矿物的分类及其特征,相应地展示典型的矿物晶体模型和各种矿物标本。矿物的分类基于《结晶学与矿物学》和《系统矿物学》教材,展示标本的种类较齐全。“岩石天地”从三大岩类划分主要结构构造等特征显微图片和野外照片标本展示,深入地介绍了三大岩类的特点。“矿产资源”介绍了矿产资源的分类及在我国的分布,展示不同成因矿床的典型标本以及国内著名超大型矿床的地质特征和标本。“能源资源”主要介绍石油、天然气、煤炭资源的形成过程和在我国的分布等。展厅中还专题陈列了石英、石膏、方解石、金属矿产和非金属矿产的大型标本。

目前博物馆正进一步丰富陈列内容,努力反映地质学的最新研究成果,增强趣味性,不仅为教学科研服务,而且要面向社会开放,普及地球科学知识,为合理地开发和利用自然资源,保护人类赖以生存的地球发挥积极的作用。

四、思考题

(1)请说出三种以上具有立方体晶体形态的常见矿物的名称。

(2)石英(水晶)有哪几种颜色?

(3)请说出四种以上呈放射状或纤维状集合体形态的矿物的名称。

(4)早古生代、晚古生代、中生代和新生代的代表性化石分别是什么?

G. 中国地质大学逸夫博物馆本校学生家长参观用门票吗

不需要门票
只要在门卫那登记一下就可以
然后在逸夫楼10楼博物馆那登记一下就好了
不过要注意是从周一到周五每天下午2:00-5:00
周二周四下午不开放
开放时间好像是这样的,不过周一周三周五下午比较保险!

H. 中国地质大学逸夫博物馆需要门票吗

需要门票。
门票价格:
1、成人40元/人/次、学生20元、团体参观优惠;内
2、60-64岁老人凭有容效证件半价优惠;
开馆时间:
冬季(10月-4月)上午8:00-12:00 下午14:00-17:00
夏季(5月-9月) 上午8:00-12:00 下午14:30-17:30
双休节假日 9:00-17:00

I. 请问中国地质大学博物馆门票多少,学生证有用吗

50元整,学生证半价,地大学生证免费

J.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博物馆对外开放时间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博物馆

开放时间:
每周一至周五(上午8:30到11:30;下午2;30到16:30);周六周日及节假日(上午9:00到17;00)
地址: 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逸夫楼10层

热点内容
鹿特丹港国家地理 发布:2021-03-15 14:26:00 浏览:571
地理八年级主要的气候类型 发布:2021-03-15 14:24:09 浏览:219
戴旭龙中国地质大学武汉 发布:2021-03-15 14:19:37 浏览:408
地理因素对中国文化的影响 发布:2021-03-15 14:18:30 浏览:724
高中地理全解世界地理 发布:2021-03-15 14:16:36 浏览:425
工地质检具体干些什么 发布:2021-03-15 14:15:00 浏览:4
东南大学工程地质考试卷 发布:2021-03-15 14:13:41 浏览:840
中国地质大学自动取票机 发布:2021-03-15 14:13:15 浏览:779
曾文武汉地质大学 发布:2021-03-15 14:11:33 浏览:563
中国冶金地质总局地球物理勘察院官网 发布:2021-03-15 14:10:10 浏览:8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