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地质大学 » 内蒙煤田地质局储开智案

内蒙煤田地质局储开智案

发布时间: 2021-02-28 00:38:18

1. 内蒙煤田地质局内蒙古煤田地质局勘测队(测绘院)待遇如何,发展空间大吗

单位还行吧,至于发展空间不知道你说的是哪方面?到一个单位发展情况跟自己还是有很大关系,这几年地勘单位都在招人,所以来了后肯定要跟在你所谓的师兄后面干上几年的

2. 内蒙古煤田地质局勘测队副队长邹铭娴不顾国家政策,强行向职工收钱给正队长司宏奋买金条.

你应该向有关部门举报,或是更有效的方式是通过新闻媒体。。。

3. 内蒙古煤田地质局104勘探队的企业宗旨

近年来,在“以地抄质勘袭探求生存,以矿业开发求发展”的战略思想指导下,在上级主管部门及社会各界同仁的支持帮助下,104队广大干部职工积极发扬“诚实守信、吃苦奉献、学习创新、和谐发展”的企业精神,在承担各类社会地质、政府项目的基础上,先后登记注册了一处煤炭矿权和多处多金属矿权项目,经过积极工作已经初见成效,为把我队打造成一支以地质勘探为基础,以非煤矿权发展为支撑的综合性、多元化勘探队伍而努力,未来充满着希望,望社会各界同仁,有识之士与我队共同协作、创造更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4. 内蒙古东胜煤田呼吉尔特矿区母杜柴登井田综合补充勘探

(1)概况

内蒙古自治区东胜煤田呼吉尔特矿区母杜柴登井田位于鄂尔多斯市境内,行政区划隶属鄂尔多斯市乌审旗图克镇管辖,西南至乌审旗57千米。井田位于鄂尔多斯高原的东北部,海拔高程为1278.50~1302.60米。井田内气候特征属于干旱的温带高原大陆性沙漠气候。地表全部为风积砂,各居民点之间多为沙石便道。东部边界以外有G210国道和包茂高速公路呈南北向通过,交通便利。

2010年8月至2011年8月,山东泰山地质勘查公司(山东省煤田地质局第一勘探队)开展勘查工作,勘查矿种为煤炭,工作程度为勘探,勘查资金3100万元。

(2)成果描述

含煤地层为下、中侏罗统延安组。主要可采煤层为2-2中、3-1、4-1。次要可采煤层为4-2中、5-1、5-2、6-2上、6-2中。

2-2中煤层:埋深579.65~807.27米,厚度0~3.40米,平均1.39米,一般不含夹矸,可采面积39.03平方千米,点数可采性指数为0.74,面积可采性指数为0.66,为对比可靠、大部可采的较稳定偏稳定煤层;灰分(Ad)9.06%,全硫(St,d)1.24%,挥发分(Vdaf)35.84%,发热量30.42MJ/kg(Qgr,d),煤类为不黏煤(BN31)、长焰煤(CY)。3-1煤层:埋深614.80~870.59米。厚度3.40~7.63米,平均5.06米,一般不含夹矸或局部含1层夹矸,可采面积59.59平方千米,点数可采性指数为1.00,面积可采性指数为1.00%,为对比可靠、全区可采的稳定煤层;灰分(Ad)7.12%,全硫(St,d)1.01%,挥发分(Vdaf)35.68%,发热量31.11MJ/kg(Qgr,d),煤类为不黏煤(BN31)、长焰煤(CY)。4-1煤层:埋深655.46~944.81米,厚度3.40~4.88米,平均3.72米,一般不含夹矸,个别点含1层夹矸,可采面积59.59平方千米,点数可采性指数为1.00,面积可采性指数为1.00,为对比可靠、全区可采的稳定煤层;灰分(Ad)6.52%,全硫(St,d)0.60%,挥发分(Vdaf)34.59%,发热量31.40MJ/kg(Qgr,d),煤类为不黏煤(BN31)。

母杜柴登井田埋深在标高370~510米范围内共获得煤炭资源量11.03亿吨。其中:探明的内蕴经济资源量(331)7.09亿吨,控制的内蕴经济资源量(332)1.56亿吨,推断的内蕴经济资源量(333)2.37亿吨。资源储量已通过评审。

(3)成果取得的简要过程

项目自2010年8月18日开始,至2011年8月12日结束。共完成三维地震物理点17228个、施工面积34.87平方千米、控制面积22.8平方千米;瞬变电磁测线258条,物理点15675个;直流电测深19条,物理点104个;钻探26孔,工作量22616米,其中水孔15个,工作量13109米,抽水试验15次,留设长观孔7个。另外还完成了地应力测试、流速流向测定、岩石力学测试、煤质化验、瓦斯测试等工作。采集各类样品1032件。2011年度完成钻孔16个,钻探工作量13913米。其中水文孔5个,工作量4406米,抽水试验5层次。

5. 内蒙古自治区煤田地质局怎么样

虽然我不是这方面的专家
但是我是内蒙人。
内蒙现在的煤田很多
全国山西完了就数内蒙了。
所以我觉得你说的那个单位是个好单位

6. 内蒙古煤田地质局104勘探队这个单位怎么样!待遇之类的问题帮忙介绍一下

地勘公司最次了,经理顾自己,机长 比贪污,苦了一线人,收入低于后勤

7. 内蒙古自治区煤田地质局属于国家事业编可以调入另一个事业单位吗

1、事业单位是可以来调动,需要自想上级申请,而且也需要另外的事业单位统一接收你才可以调动;
2、聘用制干部聘用时间已满三年并具有下列情况之一的,允许调动:
( 一 ) 工作需要;
( 二 ) 解决夫妻两地分居、照顾家庭困难;
( 三 ) 政策规定需要随调随迁的;
( 四 ) 其它特殊原因需要调动的;

8. 关于内蒙古自治区地勘单位改革发展调研报告

2007年5月30日~6月4日,国土资源部地质勘查司王赤兵副司长率领调研组一行四人赴内蒙古自治区就地勘改革发展进展情况进行了深入调研。调研组在深入赤峰地勘十院、地质二中等单位进行点上调研后,赴呼市就内蒙古自治区地勘改革新进展情况进行了面上的调研。现将调研情况报告如下:

一、内蒙古自治区直属地勘单位企业化改革的基本情况

内蒙古自治区直属地勘单位企业化改革(以下简称内蒙古地勘改革)是2005年3月由内蒙古自治区党委、政府将地勘单位列入直属事业单位改革试点而推动的改革,同年4月12日自治区人民政府批转了《自治区地勘局、有色地勘局、煤田地质局推进内部企业化改革的意见》(以下简称《改革意见》),对自治区人民政府直属地勘单位企业化改革作出全面部署。

(一)内蒙古地勘改革的背景

随着我国工业化、城镇化建设快速发展,资源需求迅猛膨胀,内蒙古自治区实施资源转换战略,大力发展能源、化工、电力等优势特色产业,努力推进资源优势向产业优势转变,经济建设呈现出持续高速发展。然而,与此大环境产生的巨大反差是自治区内地质找矿主力军———国有地勘单位却处于体制转型、观念滞后、视野封闭、经济实力不强、企业化改革举步维艰的困境,根本满足不了自治区经济发展提供资源保障能力的需要。2004年,地质矿产局、有色地勘局、煤田地质局共有二级单位42 个,职工26793人,其中离退休人员12710人,下岗人员6394人,国有净资产54921万元,人均仅有20499元,地勘费35535万元,人均13000元,三个局预算外经营性收入50100 万元,人均18670 元。资产水平、市场经营收入水平以及职工收入水平远远落后于全国其他省(区、市)地勘单位。三个地勘局的情况,引起了自治区党委和政府的高度重视,先后委派政府调研室、党委政研室、自治区机构编制办公室、财政厅、人事厅和国土资源厅等部门,围绕地勘单位深化改革的主题进行考察调研,决定在内蒙古地质矿产局、有色地勘局和煤田地质局开展企业化改革。

(二)内蒙古地勘改革的特点

内蒙古地勘改革的特点体现在:政府推动、全员参加、目标明确。即:第一,从这次改革方案的制定,改革思路的确立,到改革方案的组织实施都是在自治区党委、政府的直接领导下推进的;第二,改革是以自治区内三支省级地勘局为单元、全员参加的,改革面比较广;第三,改革的总体目标是按现代企业制度要求组建三个集团公司,企业化经营的起点较高。

(三)改革的基本原则和主要内容

基本原则:一是坚持事企分开的原则和企业化改革的方向。通过划开离退休人员和剥离地勘单位社会的职能,精干主体,壮大主业,使地勘单位轻装前进,集中经力搞经营,一心一意搞发展。二是坚持尊重历史,照顾现实的原则。体现老人老办法,新人新办法,确保职工的合法权益。三是坚持统筹兼顾、稳步推进的原则。先从内部改革入手,转换经营机制,实行企业化经营,逐步向现代企业过渡。四是坚持原则性与灵活性相结合的原则。为扶持地勘单位的发展,维护职工利益,改革在保留事业单位的牌子、性质和人员退休事业的基础上进行。

主要内容:一是将三支地勘队伍所属学校的人员、资产、经费,下划到所在地管理;二是离退休人员与在职人员经费分开管理;三是在职人员经费包干,自负盈亏;四是扩大用人自主权;五是地勘单位内部要实行企业化管理,整合优良资产,发展优势产业,适时组建企业集团;六是国土资源厅要加强对地勘单位的领导和管理。

(四)内蒙古地勘改革的政策保障

内蒙古自治区党委、政府给予地勘单位企业化改革政策支持,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三不变”政策。即改革后地勘局的事业牌子不摘、地勘费基数继续保留和使用,截止到改革时在编在册职工,改革后的事业身份不变。这项政策是内蒙古地勘改革得以推动和成功的关键,不仅解决了改革的定位问题、历史遗留问题和身份问题,更重要的是为改革顺利推进构建了一个得以安生的“避风港”。

(2)矿业权的取得和流转政策。过去和现在由国家、自治区出资并由地勘单位勘查形成的矿产地,在有偿出让时按评估价款10%提取勘查基金,统筹用于支持地勘工作,并随着企业化改革的深入逐步提高比例。所提取的勘查基金由自治区财政列收列支,专款专用。在企业化改革的过程中,地勘单位申请出让或转让已取得的国家出资勘查形成矿产地的探矿权、采矿权,符合规定并经批准,其价款的部分或全部转增为国有地勘单位的国家资本金。

(3)财政政策支持。一是积极争取中央财政的支持,今后凡属中央财政安排的对属地化地勘单位的政策性补贴,继续用于地勘单位;二是由自治区政府财政每年安排的地勘项目,在同等条件下优先安排自治区地勘单位承担。三是将从2005年地勘经费预算中切出的1600万元专项资金分别归还原渠道,纳入经费基数。

(4)离退休人员经费管理政策。即将离退休人员与在职人员分开管理,经费单列,专项核拨,离退休人员管理工作仍由各地勘局承担,不再新增管理离退休员的机构和编制。这一政策为地勘单位企业化经营减了负。

(5)养老统筹和住房政策。在改革前,地勘单位在编在册正式职工的养老保险、住房改革支出,与自治区其他事业单位同类人员同等对待,同步实施。

二、内蒙古地勘改革的新进展

(一)成功地剥离了地勘单位办社会职能

在国土资源厅、财政厅、机构编制办公室的协调下,按改革方案要求,三个地勘局先后与学校所在盟市签订了协议,成功地将6所学校成建制地移交地方管理,另外2所学校因某些原因尚未移交,目前正在商谈中。

(二)实现了离退休人员与在职人员经费分开管理

为确保离退休人员老有所养、老有所医,根据“离退休人员与在职人员分开管理,经费单列,专项核拨”的改革要求,2005年已将三个地勘局12710名(其中:离休335人,退休12305人,退职50人)离退休人员经费(共计23486万元,占地勘费的67%,人年均1.85万元)划出单列管理。另外,2005年以来新增政策性调资、补贴、遗属生活费等近5000万元已由自治区财政追加拨款;355名离休干部自治区政府已同意纳入自治区本级离休干部医疗保障统筹管理。离退休人员经费单列后,离退休人员管理工作仍由各局承担,不再新增管理离退休员的机构和编制。

(三)完成了在职人员经费包干、自负盈亏的制度构建,执行情况良好

按改革财政补助方式,三个局原有的在编在册人员以2005年地勘事业费预算为基数,在分别扣除离退休人员经费和学校划转经费后,剩余部分实行定额管理包干使用,自负盈亏。经测算,三个地勘局2005年地勘事业费预算基数为37136万元,剔除离退休人员经费和学校划转经费后剩余13298万元,在职人员人均9653元。另外,对企业化管理的地勘单位,不再核定事业编制,原有的事业编制以2004年底在编在册实有人员为基数实行注册管理,减少一人相应减少一名事业编制;新进人员按企业员工签订劳动合同,不再核定事业编制和经费。地勘单位的内设机构及其领导职数自行调整,改革前的局、处级干部实行注册管理,新聘任的领导干部不再确定行政级别。

(四)内部事企分开,以转换经营机制、建立现代企业制度为重点,组建了三大集团公司,运营良好

在自治区地勘单位改革领导小组的统一部署下,地矿、有色和煤田三个局相继拟定了集团公司的组建方案。2006年5月8日,自治区政府正式批准成立内蒙古自治区地质矿产(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内蒙古自治区有色地质矿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内蒙古自治区煤炭地质勘查(集团)有限责任公司。2006年7月28日,三大集团公司相继正式挂牌运营,标志着内蒙古自治区地勘单位企业化改革运行到位并进入一个崭新的阶段,地质勘查工作也将开始走上市场化、企业化、集团化的发展轨道。目前三大集团公司正在着手办理工商注册登记手续,不久将完成集团公司工商注册登记。

(五)地勘单位内部企业化管理能力明显加强

以增强发展活力,进一步调整优化产业结构,突出地质主业,利用现有设备、人才、技术和矿业权优势,参与资源开发建设项目为主要企业化运作方式的内部企业化管理能力明显增强。一是通过改革运行机制,转换经营机制,积极探索建立现代化企业制度和现代产权制度,规范法人治理结构;二是大力推进“三项制度”改革,实行生产经营责任制,竞争上岗,绩效挂钩;三是收缩分离辅业,放开搞活小企业,将闲置或效益差的资产、企业,通过出租、拍卖、转让等形式进行处置,进一步整合资产各类生产要素,优化资产质量,集中力量发展优势产业和比较优势产业。

(六)地质勘查工作得到加强

内蒙古地勘改革2年来,在市场经济改革大环境特别是地勘改革政策和国家财政资金的大力支持下,三个地勘局共同承担国家、自治区和社会地勘项目1500多个,总资金达20亿,取得了较好的找矿成果,煤炭新增加各级储量1200多亿吨,新发现和新探明了一批铁、铅、锌、铜、银和地下水后备基地。另外,在矿业权运作、勘查开发一体化上也取得明显进展,涌现出地勘十院、煤田104队等勘查开发一体化的典型。

(七)地勘经济增长迅速,职工收入普遍提高,发展后劲明显增强

内蒙古地勘改革2年来,2005年三个集团公司(地勘局)实现总收入20.73亿元,增长239.6%;实现利润1.6亿元,增长22倍;新增经营性资产8187万元,增长10.6%。2006年在2005年基础上又翻了一番,实现经营总收入36.62亿元,同比增长了76.66%;实现利润4.1亿元,同比增长156%,上缴税费2.8亿元;新增经营性资产6.1亿元,同比增长79.4%。职工人均年收入1.95万元,增长42%。局属地勘单位经营规模和经济效益整体有了提高,有9个单位的经营收入过亿,有18个单位的经营收入在5000万元以上;有4个单位实现利润超过了5000万元,有15个单位实现利润超过千万元。

三、内蒙古地勘改革初见成效的经验、问题

(一)内蒙古地勘改革初见成效的经验

(1)内蒙古地勘改革初见成效的根本原因在于自治区党委、政府和分管领导的高度重视、全力支持和政策保障,以及地勘单位主管部门——国土资源厅的组织协调得力、上下沟通及时。

(2)政策给得足、用得好。“三不变”和相关政策确保了内蒙古地勘改革的顺利推进。另外,在政策应用上,自治区国土资源厅起到了“润滑剂”的作用,只要是政策允许的,在规定范围内国土资源厅均大力支持并“开绿灯”。同时,良好的厅局关系是内蒙古地勘改革取得成效的基本保证。

(3)政府投入加大,拉动了社会资金,取得一批勘查新成果。

(4)寻求了一条改革发展的路子——勘查开发一体化。

(5)地勘经济得到快速发展,职能收入明显改善。

(二)内蒙古地勘改革存在和遇到的问题

(1)经济发展不平衡。不仅三大局(集团公司)层面上存在这个问题,而且同一局(集团公司)内部地勘单位之间也存在这个问题。

(2)产业结构单一。突出表现在内蒙古煤田地质局。

(3)在对地勘改革的认识和观念还上不尽统一。

(4)固有体制性、结构性障碍仍未化解。

(5)历史遗留问题未解决或根本解决。比如住房问题等。

(6)人才问题。普遍存在人才断层和人才难引进的问题。

(7)在改革中遇到亟待解决的问题主要表现在:矿业权问题、享受税收优惠问题、住房货币化问题等。

四、对内蒙古地勘改革的认识、思考和体会

(1)政府强化领导和推动、国土资源厅的有效组织以及各国有地勘单位自身的努力,使自治区地勘单位和职工初步分享到改革所带来的成果,充分证明内蒙古自治区地勘单位改革的道路是正确的。

(2)各级政府、领导干部和职工的思想观念的转变是内蒙古改革初见成效的催动力。特别是地勘职工对改革的承受心理和思想观念都发生了较大的变化:在思想认识上,由过去的怀疑、不理解到积极参与和支持;在发展上,由过去的“要钱”到现在的“要矿业权”、“要政策”支持;经营上,由过去要吃饭到现在要发展;等等。可以说是观念、认识上的质的变化。

(3)内蒙古地勘改革严格讲仍是一种内部的企业化改革,不是真正意义上的企业化改革,内蒙古地勘系统自己称之为“关起门来搞改革”。因此,对全国地勘改革来讲,有其特殊性、地域性和局限性,不具克隆性、效仿和模式推介。但我们认为,内蒙古地勘改革有全国地勘改革的共性,可供其他省(区、市)地勘单位改革借鉴,特别是一些改革措施、经验和政策措施。

(4)内蒙古地勘改革两年来,三大集团公司发展开局良好,运行顺畅,但集团公司注册后,真正按现代企业制度运作任务十分艰巨,要做的工作还很多。比如:如何构建法人治理结构,如何明晰产权,如何合理设置股权,特别是如何进行资本经营和规模化、集团化等。为此,建议内蒙古地勘改革要在自治区政府和主管部门领导下,在明晰产权的前提下,充分吸收国内外集团公司组建的经验,把三大集团法人治理结构建设好,一旦条件成熟时可考虑三大集团公司的整合问题,以实现规模经营和建立现代企业制度。

(5)国土资源厅作为三大集团公司的国有资产授权经营的出资人,如何管好企业资产、监督企业经营行为、考核企业绩效等也有待深入研究。

(6)三大集团公司的关系、管理方式、机构设置等发展到一定程度以后的生产要素有效整合,还有待研究。

(7)勘查开发一体化是地勘改革发展一条较为长远的路子,但要确保其长远,一是必须做好矿业权经营,不断增强矿业权意识、资本意识、市场意识,抵御风险能力和政策风险能力。二是正确处理好各种关系,如公益性和商业性地质工作二者的衔接、协调问题;矿产勘查和开发的统筹关系等。

(8)要处理好事业与企业关系。内蒙古地勘改革走的是“一块牌子”的“双轨制”改革之路,虽然前提是要求事业与企业分开,但并没有做到严格分开,仍是事业体制下的企业化改革,在具体运行中会遇到许多难处理或相互矛盾的事情和问题,如果处理不好会直接影响企业的发展和改革成效的取得。

9. 内蒙古煤田地质局局长莫若平是怎样人

人一般 还可以

热点内容
鹿特丹港国家地理 发布:2021-03-15 14:26:00 浏览:571
地理八年级主要的气候类型 发布:2021-03-15 14:24:09 浏览:219
戴旭龙中国地质大学武汉 发布:2021-03-15 14:19:37 浏览:408
地理因素对中国文化的影响 发布:2021-03-15 14:18:30 浏览:724
高中地理全解世界地理 发布:2021-03-15 14:16:36 浏览:425
工地质检具体干些什么 发布:2021-03-15 14:15:00 浏览:4
东南大学工程地质考试卷 发布:2021-03-15 14:13:41 浏览:840
中国地质大学自动取票机 发布:2021-03-15 14:13:15 浏览:779
曾文武汉地质大学 发布:2021-03-15 14:11:33 浏览:563
中国冶金地质总局地球物理勘察院官网 发布:2021-03-15 14:10:10 浏览:8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