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质局爆破
1. 中国有几家一级爆破公司与地质灾害甲级有几家
海南有一家,海南省地质局爆破公司,地质灾害那就太多了
2. 常见的矿山爆破事故有哪些
(1)意外爆炸事故 1)对爆破材料的管理不善,致使爆破材料受到严重撞击和挤压。 2)静电导致电雷管发生意外爆炸事故。如接触爆破材料的人员,违反规定身着可以产生静电的工作服。 3)杂散电流。如电机车牵引网路的漏电电流,或动力、照明线路漏电电流,通过管路、潮湿的煤、岩壁导入电雷管脚线时。 4)电雷管脚线或放炮母线未扭结成短路,连接发爆器前与漏电电缆相接触时。 5)各种爆破材料都具有一定的爆轰敏感度。当一处进行爆破作业,有可能引起另一处炮眼爆炸。或爆破时未将爆破材料箱放到警戒线以外的安全地点。 6)未按《煤矿安全规程》有关规定处理拒爆或处理不当时。 (2)炮烟熏人事故 1)装药前不清理炮孔、使用过期变质的炸药、违章使用可燃物封堵炮孔,会造成炮烟中一氧化碳、氮的氧化物含量增加,而导致人员炮烟中毒。 2)掘进工作面爆破后,尚未吹散或排除炮烟就急于进人工作面时。 3)风筒距掘进工作面太远、风筒漏风造成风量不足,不能及时吹散炮烟;或因装药量过多,爆破时产生的炮烟过多,通风机不能在规定时间内将炮烟冲淡或排除时。 4)采煤工作面爆破时,回风巷道内作业人员距爆破地点近,不采取任何措施又不能及时撤退时。 5)单巷道长距离掘进工作面爆破后,炮烟长时间浮游在巷道内,致使人员慢性中毒。 (3)爆破崩人事故 1)爆破母线过短、安全距离不合适、躲避处选择不当时,造成飞煤、飞石伤人。 2)《煤矿安全规程》规定:爆破前,班组长必须亲自布置专人在警戒线和可能进入爆破地点的通路上担任警戒工作;警戒人员必须在安全地点警戒;警戒线处应设置警戒牌。未能严格执行以上有关警戒的规定,导致误伤进入爆破区的人员。 3)《煤矿安全规程》规定:发爆器的把手、钥匙或电力接线盒的钥匙,必须由爆破工随身携带,严禁转交他人;不到爆破通电时,不得将把手或钥匙插入发爆器或电力接线盒内。事故发生往往是由于执行制度不严,工作管理混乱。当工作面有人工作时,或发生拒爆后爆破工沿线路检查时,另有他人用发爆器通电起爆,造成崩人。 4)通电以后发生拒爆时,未按规定的等待时间而急于进入爆破区,造成崩人。 5)未能防止杂散电流,造成意外爆炸而崩人。 6)未按《煤矿安全规程》规定的程序和方法操作处理拒爆或处理不当时,致使拒爆突响崩人。 7)拒爆处理后未仔细检查爆堆,造成崩人。 (4)爆破崩倒支架事故 1)支架(柱)架设质量不好。如采煤工作面支架(柱)的迎山不够,楔子打得不紧,或上顶有空没刹紧,或将它们打在浮煤、矸上;如掘进工作面的支架,帮、顶背得不实,柱脚浅,岔角过大或过小,或没加撑木、拉条、防倒器等,爆破时支架被崩倒。 2)炮眼排列方式与煤层硬度、采高不相适应,有大块煤崩出造成支架被崩倒。 3)炮眼角度偏斜,炮眼浅,装药过多,炮泥装得少、质量差,爆破时将支架崩倒。 4)采煤工作面的炮道宽度小,太靠近支架,爆破时崩倒支架。 (5)爆破造成冒顶事故 1)采掘工作面顶眼的眼底距顶板距离太小或打入了顶板内,爆破时造成冒顶。 2)采掘工作面遇有地质构造,顶板松软破碎,未采取少装药放小炮的办法,而照样爆破。 3)顶眼装药量过大,爆破时对顶板冲击强烈,造成冒顶。 4)一次爆破炮眼数超过作业规程的规定,空顶面积大,支架又未能及时跟上;或在一炮一放时,未执行崩倒即扶的规定而造成冒顶。 5)炮眼的角度不合适,爆破时崩倒崩坏支柱,造成大面积空顶,支架不及时跟上,造成冒顶。 6)全部陷落法采煤工作面老顶未冒,煤帮顶板出现大的裂缝,直接顶板爆破时,撤打放顶支柱时间、顺序和距离不合理,亦能造成冒顶。 (6)拒爆 爆破时,通电后出现放炮不响的现象,即为全网路拒爆。爆破后由于某种原因造成的部分或单个电雷管拒爆的现象即为瞎炮。 产生拒爆或瞎炮的原因有: 1)炸药变质。 2)电雷管电阻丝折断,雷管变质或雷管质量差。 3)装药、装炮泥未按规定进行操作,雷管脚线折断或绝缘不良,造成不通电或电流短路。 4)连线的雷管数超过发爆器的起爆能力。 5)发爆器的电流小或有故障,不能引发电雷管。 6)混用了不同品种、不同厂家或不同批生产的电雷管。 7)发爆器与爆破母线、母线与脚线、脚线与脚线间连接不实,造成电阻过大、断路或与潮湿的煤、岩壁相接,造成短路、漏电;或连线时漏连、误接,使电雷管不能正常起爆。 (7)放空炮 炮眼内装药,在爆破时未能对周围介质产生破坏作用,而是沿炮眼口方向崩出的现象称为放空炮。 放空炮的原因为: 1)眼内炮泥的充填质量不好。如以煤块、煤岩粉和药卷纸等作充填材料或充填长度不合规定,致使炸药爆炸后的爆破力克服了炮泥最小抵抗线的阻力,而由炮眼口即阻力最小处冲出,产生放空炮。 2)炮眼的间距过大,炮眼方向与最小抵抗方向重合,两者都会使爆破力由抵抗最弱点(炮口)冲出,造成眼壁和炮眼口不同程度的破坏,产生空炮。
3. 什么是地震勘探爆破技术
地震勘探是地球物理勘探中的重要方法之一。它是以岩石的弹塑性为基础,利用炸药的爆炸能量对介质作功,使浅层激发层位产生地震波,在沿测线的不同位置用地震勘探仪器检测大地的振动,并把数据记录在磁带上,以探明矿产目的层位在地下的赋存形态,为矿山企业安全生产提供可靠的地质技术资料。
地震勘探爆破的机理是:炸药爆轰时,对周围岩土的作用称作爆破作用。在药包爆破作用下,由于药包周围介质岩性的不均质性和各向异性及药包爆炸反应的高温、高压、高速度等复杂因素的影响,人们目前只能通过爆破产生的宏观现象,对爆破作用分为爆破内部作用和外部作用。
(一)爆破内部作用
当埋置在距地表很深处的药包爆炸时,药包的爆破作用只局限在地面以下,在地面没有显现出爆破作用,这种条件下的爆破作用叫做内部作用。通常按岩石被破坏的特征,可将爆破作用范围内的岩石划分为三个圈。
1.压缩圈。在压缩粉碎圈内,由于岩石直接受到药包爆炸的巨大压力和高温作用,如果岩石是可塑性的,就会遭受到压缩而形成空腔,如果岩石是弹脆性,就会遭受到粉碎。
在此圈内内,由于岩石遭受到压缩或粉碎性破坏,能量消耗很大,爆破作用力急剧减小,所以压缩粉碎圈得范围很小,其半径不超过药包半径的2-3倍。
2.破碎圈。围绕在压缩粉碎圈以外的一圈岩石,虽然受到的爆炸作用力较压缩圈中的岩石小得多,但受到岩石结构性破坏,生成纵横交错的裂隙,岩体被割裂成块,此范围叫破裂圈。破裂圈的范围大约为药包半径的8―10倍。
3.震动圈。在破裂圈以外的范围内,爆破力的作用以衰减到不能使岩石结构产生破坏,而只能引起岩石颗粒产生弹性振动。这一圈叫做震动圈。震动圈的范围很大,直到爆破作用力完全被岩土所吸收为止。
(二)爆破外部作用
当药包埋置深度不大,接近地表时,药包除了使岩石破裂和震动外,被破裂的岩块由于碎胀而在地表隆起,或被抛离地表并形成一个爆破坑――爆破漏斗。爆破作用已显现在地表,这种情况叫做爆破的外部作用。也就是炸药爆破后的能量分解为爆破内部作用和爆破外部作用。
4. 工程爆破有哪几种方法
爆破来工程中,根据爆破目的、炸药自在介质内装填方式、形状和大小而采取的不同方法。
传统方法有:裸露爆破法、炮眼爆破法、深孔爆破法、药壶爆破法、硐室爆破法、水下爆破法、水压爆破法、预裂与光面爆破法、拆除爆破及空气间隔爆破法、特殊爆破法等。
在铁路、矿山、水库等大型工程中,爆破技术的作用很关键很重要。采矿修路的开山挖隧道,城市对旧建筑物的拆除,都会用到爆破技术。随着经济的发展、工程建设的增多,爆破引起了人们更多的关注。
(4)地质局爆破扩展阅读:
学科领域:
从技术自身手段来看,创新是爆破技术发展的源泉和动力。爆破涉及到高等数学、结构力学、爆破力学、材料力学、建筑学、工程地质学等多学科和领域,要不断吸取和融合这些领域的最新成果。
在爆破器材、钻孔技术、测量技术、安全技术等方面都发展很快,高精度非电雷管、电子雷管、现场炸药混装车等,有的已在水利爆破工程中试用,有的需要进一步推广。
爆破技术已经走到精准爆破的阶段,要求在爆破理论、提高炸药能量的利用率、计算机爆破模拟技术、安全性研究等方面更加深入,这些对优化设计、提高爆破效果有重要的意义。
5. 请问爆破开挖一次爆破的进尺应该是多少米
和地质条件(围岩等级)、开挖断面、开挖方法相关;
如采用钻爆矿石法,钻爆设计会根据隧道情况设计方炮眼深度,炮眼深度一般在1-3米,炮眼利用率按90%计算,所以循环进尺一般在1-3米左右。
6. 矿山爆破引发地质灾害归哪个部门
矿山爆破引发地质自灾害归国土部门管理。
编制和组织实施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土地利用年度计划、土地整理复垦开发规划和其他专项规划、计划。指导和审核地方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矿产资源规划,组织编制矿产资源、海洋资源、地质勘查和地质环境等规划以及地质灾害防治、矿山环境保护等其他有关的专项规划并监督检查规划执行情况。
7. 什么样的地质层不适宜爆破,为什么有什么规范依据
华为U8800,ME525,M9,HTC G7三星I8500当中哪部手机好用?高手给评测一下这几部手机
8. 爆破方法地震勘探
就是人工制造小型地震(利用爆破方法),对仪器接收到的地震波及其反射波等进行分析,根据波速等参数确定地层特性,地质构造。优点快速,设备简单对断层及其破碎带比较敏感,判断较准确。
9. 工程爆破和地质关系
关系可以说很密切
个人感觉,最重要的一方面:地质人员对各种矿石非常了解,岩性不同决定硬度不同,对爆破效果影响很大。
此外,地理裂隙、断层、节理、地下水、岩石氧化程度等等都能作为工程爆破的重要参考条件。
10. 爆破技术的地下爆破
不同于露天和水下爆破,通常是在一个狭窄的工作面上进行钻爆作业,因此,它的特点是装药量少或使用低威力的炸药,多炮眼,装药量分散,爆破作用力均匀分布,属于前述松动爆破的情况,最大限度地减少对围岩的破坏程度,技术上的要求比较严格。地下爆破从技术上可分为两种:一是起掘进作用的掏槽爆破。其目的是在只有一个临空面的条件下,首先在工作面中央形成较小但有足够深度的槽穴,这个槽穴是整个地下坑道、隧道等施工开挖中的先导。掏槽爆破的炮孔布置方法很多,必须根据地质构造、断面大小和施工机械等条件,确定良好的掏槽眼(孔)的布置形式。二是要使地下坑道造成一定横断面形式的成形爆破。这种布孔法称周边孔,也称刷帮爆破。爆破的作用力是在两个临空面上均匀分布的,除了要使炸落的岩石块度均匀,便于清渣,抛置不太远,不致打坏支撑等以外,还应保证坑道开挖限界外的围岩受到最小的破坏,以减少超挖的数量。
随着地下工业的发展,为开挖地下飞机场、库、厂房等大面积空间的工程,使地下爆破技术也逐渐向大规模的大钻孔爆破技术发展。但目前地下大爆破技术经验较少。自从光面、预裂爆破技术应用于地下工程以后,促进了锚杆喷混凝土支护技术的发展,每次爆破的超挖量减少到了最低量,围岩的稳定性大为增加,使地下工程收到很大的经济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