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原地质局
A. 年度太原市国土资源局晋源分局地质灾害应急抢险演练方案
太原市国土资源局晋源分局
(2011年7月)
主办单位:太原市国土资源局晋源分局
时间:2011年7月22日
地点:晋源街办风峪沟程家峪村东北山体崩塌
参加人员:晋源分局应急抢险指挥部及各小组人员
一、应急演练的目的
通过演练,提高我局应对突发地质灾害的应急反应能力,在临灾时能科学规范、协调有序、快速高效地开展地质灾害应急响应工作,进一步检验分局地质灾害应急响应机构内部各小组协作配合的实战能力。努力减轻地质灾害造成的损失,确保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
二、应急演练的任务
拟设场面:区某镇某村地质灾害隐患点,遭强降雨,发生山体滑坡、崩塌,共50户148余名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受到严重威胁,分局立即启动《突发地质灾害抢险实施方案》,成立单位指挥机构和现场指挥机构,协助当地政府划定地质灾害危险区并设立警示标志。提出应急处置的对策和措施,并快速组织危险区的群众撤离到安全区域。
三、操作步骤
1.9:00分所电话报告局值班室:7月22日早8:50,因连续强降雨,我区晋源街办程家峪村发生崩塌地质灾害,经初步了解,灾害区周边有50户148人,现场有部分房屋倒塌,目前伤亡情况不明。报告完毕。
2.值班室工作人员立即通知王海全局长、杨爱凤副局长:“今早8:50接到晋源国土所报告,7月22日早8:40,因连续强降雨,我区晋源街办程家峪村发生崩塌地质灾害,经初步了解,灾害区周边有50户148人,现场有部分房屋倒塌,目前伤亡情况不明。报告完毕。”。
3.9:05,王海全局长命令办公室主任胡剑敏:
(1)向区政府汇报,并建议区政府启动Ⅳ级突发地质灾害应急响应,同时向市局报告。
(2)通知我局应急指挥机构、各应急小组组长9:20分到分局四楼大会议室集合待命。
4.9:10,办公室分头电话通知:
(1)立即向区政府、市局报告:“报告区政府……”“报告市局……”。
(2)通知副局长王春光、杨爱凤、段俊生,纪检组长孟晋原,局长助理杨润贵及各应急小组负责人:“请各位领导及各应急小组负责人9:20到分局4楼大会议室集合待命”;
(3)通知各应急车辆司机立即备车在机关大楼门前待命;
(4)通知办公室立即做好抢险救灾后勤保障的有关工作,将所需食品、矿泉水等按车配置发放。
(5)通知矿管科武军、地籍科张秀斌、测绘科郝翠生、服务中心马海龙立即准备相关地质资料。
5.9:20分,分局4楼大会议室召开应急动员会。
杨爱凤副局长:“报告总指挥,接分所报告,我区晋源街办程家峪村地质灾害隐患点发生崩塌地质灾害,威胁附近村庄50余户148人生命财产安全,目前伤亡情况不明。根据《突发地质灾害抢险实施方案》,建议启动我局突发地质灾害抢险方案。请总指挥指示。”
王海全局长:“同意启动我局地质灾害抢险实施方案。按照《实施方案》的各项要求,命令各应急小组马上进入应急工作状态,密切注意灾情发展,发现情况,随时报告。”
杨爱凤副局长:“现场各应急小组注意,9:30分整装到局门口院内列队集合,听候指令。”
6.9:30,整队完毕,副总指挥杨爱凤要求各小组负责人报告列队情况。
调度联络组王玉忠报告:“调度联络组人员全部到位”;
紧急抢险组胡铁臣报告:“紧急抢险组人员全部到位”;
技术资料组武军报告:“技术资料组人员全部到位”;
后勤保障组胡剑敏报告:“后勤保障组人员全部到位”;
信息发布组张秀斌报告:“信息发布组人员全部到位”。
现场总指挥杨爱凤副局长:“报告总指挥,现场应急各小组集合完毕,请总指挥下达指令。”
总指挥王海全局长:“立即赶赴灾害现场,出发。”
7.9:35,各应急小组按顺序乘车向目的地出发。
8.9:50,抢险人员抵达现场。各应急小组分别进入应急响应工作状态。
9.现场抢险
(1)调度联络组组长王玉忠带领组员郑重、牛新中、曹海俊、秦成变、荣俊峰、王增平向抢险车辆驾驶员分发号牌等(每车两个,贴于前挡风玻璃右上侧和后窗中间),负责现场三道警戒线的布置,牛新中和曹海俊负责第一道警戒线(某村东停车场入口处),秦成变和荣俊峰负责第二道警戒线(灾害现场),郑重和王增平负责第三道警戒线(某村西),指挥车辆依序到达指定地点,负责现场的联络工作。
冯俊科、李建荣负责引导车辆按号牌顺序停于指定停车位。
秦成变和荣俊峰负责将“滑坡现场,房屋掩埋处”标牌插于指定位置,郑重和王增平将“地质灾害危险区严禁进入”标牌插于指定位置。
(2)紧急抢险组
组长胡铁臣带领组员携带应急抢险装备到大楼前列队集合。
(3)技术资料组组长武军带领组员携带《晋源区地质灾害易发分区图》、《程家峪村1:10000地形图》、《突发性地质灾害抢险实施方案》、《地质灾害监测点台账、基本信息表》。
(4)后勤保障组组长胡剑敏组织将矿泉水搬至车上。
调度联络组组派2人留于某村东警戒,疏导车辆停于临时指定停车场;并于某村上游道路距现场1公里处设警戒线,专人把守。技术资料组提供有关技术资料,紧急抢险组胡铁臣组织抢险人员立即开展抢险救灾工作。
(5)信息发布组组长张秀斌携组员郝翠生、王鑫进行现场拍摄,组织发布信息。
10.10:30,各应急小组向总指挥汇报应急演练情况。
调度联络组王玉忠报告:“报告总指挥,调度组已封锁通往危险区的道路,警戒工作有条不紊进行,请指示。”
总指挥王海全命令:“立即撤离受威胁群众实施抢险!”
紧急抢险组胡铁臣报告报告:“报告总指挥,紧急抢险组已将受威胁群众全部撤离,并已妥善安排到安全地带,没有人员伤亡,请指示。”
技术资料组武军报告:“报告总指挥,技术资料组通过现场勘查,现已基本查明某村滑坡的成因、规模大小、诱发因素等情况,根据仪器监测结果显示,该滑坡变化已趋稳定,险情已基本消除。建议指挥部召开会议,研究应急响应结束的有关事宜。”
11.10:50,现场指挥部召开会议。
12.11:00分,应急总指挥王海全局长宣布演练结束:“通过此次演练,提高了我局应对突发地质灾害的应急反应能力,在临灾时能协调有序、快速高效地开展地质灾害应急响应工作,进一步检验分局地质灾害应急响应机构内部各小组协作配合的实战能力,演习达到预期目的,我宣布:演练结束。”。
一、具体分工
因本次演练预设场景为晋源分所所在地,故晋源分所不参与7月22日在局机关的统一集合,由晋源分所指派四人负责现场两道警戒线的布置,每两人为一组,对程家峪村东停车场入口处和灾害现场设立警戒线,孙涛和王鼎负责引导车辆按号牌顺序停于指定停车位。赵治国负责将“地质灾害危险区严禁进入”标牌插于指定位置。秦成变负责将“滑坡现场,房屋掩埋处”标牌插于指定位置。
二、参演人员及乘坐车辆
(一)参演人员
王海全、王春光、杨爱凤、段俊生、孟晋原,杨润贵、胡剑敏、王玉忠、高宏俊、胡铁臣、张秀斌、郝翠生、冯俊科、杨健、李有生、李建荣、秦本兴、吴斌斌、武军、常秀明、王增平、孟庆勇、李昕、赵治国、曹超颖、李永强、李国伟、马海龙、张俊、闫建兵、焦冠、秦成变、荣俊峰、曹海俊、郑重、牛新忠、王鑫、孙涛、黄文忠、王鼎。共40人。
(二)人员分组
(1)调度联络组组长王玉忠带领郑重、牛新中、曹海俊、王增平开展工作。
(2)紧急抢险组胡铁臣带领冯俊科、杨健、李建荣、秦本兴、吴斌斌、常秀明、孟庆勇、李昕、曹超颖、李永强、张俊、焦冠、秦成变、荣俊峰开展工作。
(3)技术资料组武军带领高宏俊、马海龙开展工作。
(4)后勤保障组胡剑敏带领黄文忠、王鼎开展工作。
(5)信息发布组张秀斌带领郝翠生、王鑫开展工作,按照演练流程,同步跟踪摄录,工作结束后,将所录所摄的相关内容整理编辑后,刻录光盘送局领导观看。
(三)车辆乘坐
1号车:晋ABQ538,王海全、杨爱凤、孟晋原
2号车:晋AFW993,王春光、胡铁臣、马海龙、李国伟
3号车:晋AHA976,段俊生、高宏俊、郝翠生、武军
4号车:晋2Q699,杨润贵、王玉忠、焦冠、曹海俊
5号车:晋AN3049,荣俊峰、牛新忠、郑重、孙涛
6号车:晋AY3411,胡剑敏、黄文忠、王鼎、王增平
7号车:晋AZ5550,秦本兴、李永强、秦成变、张俊
8号车:晋AZ5540,李建荣、冯俊科、常秀明、曹超颖
9号车:晋ACE266,杨健、孟庆勇、李昕、吴斌斌
0号车:晋ACD200(摄像车),闫建兵、张秀斌、王鑫
(四)演练服装
参演本次演练的工作人员统一着迷彩服。
(五)抢险装备
总指挥王海全佩带“抢险总指挥”袖章,携对讲机、喊放器各1部。
副总指挥王春光佩带“抢险副总指挥”袖章。
副总指挥杨爱凤佩带“抢险副总指挥”袖章,携对讲机一部。
副总指挥段俊生佩带“抢险副总指挥”袖章。
副总指挥孟晋原佩带“抢险副总指挥”袖章。
紧急抢险组胡铁臣带领抢险人员携带10把军用铁锹,并负责将铁锹发放至具体参与抢险的人员手中。
各组组长佩带袖章。
注意事项:
(1)各分所人员将应急抢险装备全部携带车上以便演练时需用;
(2)参与演练人员应全程注意人员、行车安全,调度联络组需做好全程协调指挥工作;
(3)所有演练人员要准时到达,不得迟到,如有特殊情况需向总指挥请假;
(4)演练时应妥善保管所用装备,结束后交由各组组长,由组长统一交回局地质灾害应急指挥中心;
(5)参与演练车辆要保持清洁;
(6)演练全程服从总指挥安排部署,严禁擅自行动。
(7)调度联络组需与太古公路收费站做好协调工作,以保持车辆有序顺利通行;
(8)其他未尽事宜在请示现场总指挥后执行。
地质灾害应急抢险演练流程
主要操作程序:
1.晋源分所电话报告局值班室;
2.分局值班室工作人员报告局领导;
3.王海全局长电告办公室主任胡剑敏;
4.召开应急动员会:
(1)杨爱凤副局长报告局长,建议启动我局突发地质灾害抢险方案。
(2)王海全局长同意启动我局地质灾害抢险实施方案。
(3)杨爱凤副局长命令现场各应急小组列队集合,听候指令。
5.各应急小组分别进入待命状态。
(1)各小组负责人报告列队情况。
(2)抢险车辆号牌发放。
(3)分组上车就位,出发。
6.应急处理。
(1)一是晋源分所设现场警戒线,插警示牌,二是调度组指挥车辆依序就位,三是调度组插滑坡标志牌,并专人职守。
(2)紧急抢险组胡铁臣组织抢险人员立即开展抢险救灾工作。
(3)技术资料组现场提供技术支持。
(4)后勤保障组组长胡剑敏提供物资保障。
演练照片
B. 你好,你在太原煤炭地质局工作吗哪里待遇怎么样
给你说吧,不能说完全是骗人单位,听对面的煤炭设计院说他们最近效益不错版,但是待遇权我就不知道了,因为我最后去要回了协议没有签这家单位,我觉得首先没有野外补助什么的这就苦了一点,其次他以前是山西煤炭工业厅成立的事业单位叫山西煤炭地质公司,我觉得现在他和煤炭工业厅没多大关系,其次吧我去和他们人事的谈过,现在邮箱吧自己部门名字改成什么研究所什么的,我大概就知道这些了,其他的你自己看看想想,你是那个学校的学什么?
C. 有知道中国冶金地质总局三局(太原)冶金岩土勘察总公司的吗在山西的实力怎么样和山西同类勘察单位比
实力不错,待遇看自己能力,自己写报告做项目挣钱,能进去挺好的,现在工作不如以前好找了,比冶金三局好些的单位也就是一些设计院或地矿局、煤炭局下属的事业单位了,事业单位主要是福利待遇养老好。
D. 太原的地质风貌,人文风情
太原,是一座具有2500多年悠久历史的中华古城,2003年迎来了她建城2500周年的辉煌庆典(公元前497—2003年)。以其悠久的历史、灿烂的文化、丰富的资源而闻名天下。太原很大很大,与全国任何一个城市相比,包括著名的古都北京、西安、杭州、苏州、开封、洛阳在内,都毫不逊色。唐代大诗人李白曾经盛赞太原“天王三京,北都其一。”“雄藩巨镇,非贤莫居。”历史文化是古城太原最大的一笔精神财富。太原积淀了丰富的历史文化遗产,如“晋祠”园林,称得上是华夏文化的一颗璀璨明珠;建于明代的永祚寺,“凌霄双塔”是中国双塔建筑的杰出代表;龙山石窟是中国最大的道教石窟,被专家传为世界之最;始建于北齐、毁于元末明初的蒙山大佛,堪与巴米扬大佛和乐山大佛相媲美!此外还有隋末唐初建造的佛教名刹崇善寺和富有民族特色的道教寺宫纯阳宫、多福寺等文物古迹。 迎泽大街、南内环、龙城大街夜景太原位于山西省境中央,太原盆地的北端,于华北地区黄河流域中部,西、北、东三面环山,中、南部为河谷平原,全市整个地形北高南低呈簸箕形。地处南北同蒲和石太铁路线的交汇处。海拔最高点为2,670米,最低点为760米,平均海拔约800米,地理坐标为东经111°30′~113°09′,北纬37°27′~38°25′。区域轮廓呈蝙蝠形,东西横距约144公里,南北纵约107公里。 黄河的第二大支流——汾河,自北向南横贯太原市全境,流经境内约100公里。市区东有太行山阻隔,西有吕梁山作屏障,坐落在两大山脉间的河谷平原上。太原旅游资源丰富,悠久的历史给太原留下了众多的名胜古迹,较为著名的有晋祠、天龙山石窟、永祚寺、纯阳宫、崇善寺、窦大夫祠等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3处和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32处。名山、石窟、寺院、庙宇、湖泊、森林、温泉、溶洞、峡谷、河流、古建筑、古遗址、名人故居、历史文化纪念地、博物馆等旅游资源的丰富以及高品质的文物的集中,在国内也是非常少有。其中晋祠圣母殿内宋塑侍女像栩栩如生,姿态各异,在海内外享有盛名。天龙山的北朝石窟及隋唐造像、崇善寺明代藏经、纯阳宫关羽立马铜像,在中国文学艺术史上均占有辉煌的一页。此外,唐太宗李世民撰写的“贞观宝翰”《晋祠铭并序》碑文,是现存最早的唯一完好的唐太宗行书碑。太山、天龙山、龙山、蒙山等名山见证了太原城2500多年的沧桑岁月。 太原市积淀了丰富的文化遗产,如称得上是华夏文化的一颗璀璨明珠的“晋祠”园林、建于明代的永祚寺、 双塔寺、中华傅山园、晋祠园林中国双塔建筑的杰出代表“凌霄双塔”、被专家传为世界之最的中国最大道教石窟龙山石窟。 晋祠 在太原市西南25公里悬瓮山下晋水发源处。始建于北魏,为纪念周武王次子叔虞而建。1961年被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叔虞封唐,子燮因晋水更国号,后人因以命祠名。晋水主要源头由此流出,常年不息,水温17度,清澈见底。祠内贞观宝翰亭中有唐太宗撰写的御碑《晋祠之铭并序》。祠内还有著名的周柏、隋槐,周柏位于圣母殿左侧,隋槐在关帝庙内,老枝纵横,至今生机勃勃、郁郁苍苍,与长流不息的难老泉和精美的宋塑侍女像被誉为“晋祠三绝”。 天龙山石窟 在太原市西南40公里天龙山腰。四周山峦起伏,山头龙王石洞泉水荡漾。石窟分布在天龙山东西两峰,东峰8窟,西峰13窟。各窟的开凿年代不一,自东魏至唐,历魏、齐、隋、唐四个朝代。以唐代最多,达15窟。石雕体态生动,刀法洗炼,具有丰富的质感。宋代改名圣寿寺,寺宇已毁。寺前蟠龙古松苍翠蔽日。 永祚寺双塔(双塔寺) 永祚牡丹(双塔寺)在太原市东南郊郝庄村南。本名“永祚寺”。只因其寺内那两座”巍峨壮观,耸入云端的古塔,引人瞩目,才被世人习呼为双塔寺。明万历三十六年(1608年)高僧福登奉敕建造。现存寺内主要建筑,全为砖构。八角十三级,高54.7米。塔内有阶梯踏道,可登顶层,凭窗远眺,太原风光历历在目。人们出入太原,双塔首先映入眼帘,成为太原的标志。寺内牡丹遍地,传为明代所植。 龙山石窟 在太原市西南20公里的龙山山巅。满山林密叶茂。石窟开凿于元初,道人宋德芳于太宗六年(1234年)主持营造龙山石窟及昊天观。现庙宇残坏,石窟尚存,共8龛。各龛雕像数额不等,共40余尊,大都保存完好,雕工朴实,衣着庄重,与佛教石窟艺术风格截然不同。 纯阳宫 在太原市五一广场西北隅。又称吕祖庙。创建年代无考。明万历二十五年(1597年),晋藩王朱新扬对宫内重新规划,规模空前。清嘉庆年间(1796-1820年)增筑后院巍阁3层,景观宜人。该院整个建筑布局,类似八卦形式,为国内少见。 窦大夫祠 在太原市西北20公里上兰村、汾河峡谷左侧。祠内古柏苍翠。晋国大夫窦犨封地太原,曾开渠兴利,后人在此立祠祀奉。历代都留有碑记。现存山门、献亭、大殿等都是元至正三年(1343年)重建,局部还保留宋金时期风格。其中献亭甚大,后檐柱,用大殿明间廊柱代替,结构简练而严谨,为金元建筑中所罕见。祠旁清泉自烈石山苍崖下涌出,水温较低,人称“寒泉”。“烈石寒泉”为太原名胜之一。 多福寺 在太原市西北24公里崛围山之巅。山势陡峻,松柏遍野。为太原著名风景之一。取自“多子多福”之意。寺在山顶小峪之中,极富古刹风趣。寺始建于唐贞元二年(786年)。唐人李克用、李存勖(后唐庄宗)父子曾到此佛焚香,寺况空前。宋末毁于兵火,明洪武年间(1368-1398年)重建,后又多次重修。唯寺前山巅砖塔,仍是宋代原构。寺旁小屋,是明末清初思想家傅山读书处。 童子寺燃灯塔 位于龙山之上,始建于北齐天保七年,金天辅元年毁于战火,明嘉靖元年重建。相传有两名童子在此山中隐修时,见山石气势不凡,遂在这里雕造了一尊高57米的佛像,寺名也是由此而来。 晋阳湖 位于太原市晋源区西南董茹村一带。晋阳湖由汾河西干渠引入,水质良好,湖水面积48平方千米,水深平均4米,最深处8米,夏季最高水温达33℃,冬季为5℃~15℃,常年不结冰,是华北最大的人工湖,素称“中国北湖”。 崛(山围)山 崛(山围)山位于太原西北24千米处,这里松柏围裹,郁郁葱葱。春天,山花争艳;深秋,遍山红叶。“崛(山围)红叶”是太原八景之一。 蒙山大佛 蒙山大佛位于太原市西南约20千米处,系北齐高洋帝于天保二年(551年)开凿的高达63米的摩崖石刻大佛,也称西山大佛。它脚下埋着的寺院,曾是佛教净土宗早期道场。 崇善寺 原名白马寺,位于太原市上马街中部南侧,即在火车站附近,是一处隋末唐初创建的佛教寺庙,历史上称之为“三晋名刹”。寺内的大悲殿,是一处标准的明代建筑,内塑有千手千眼11面观音、千钵文殊菩萨和普贤菩萨,塑像高达8.5米,风格、造型都很别致,而且色彩绚丽,衣纹线条流畅。这三尊塑像,是不可多得的明代艺术品。 北朝壁画 北齐娄睿墓,在太原市晋源区王郭村西南1千米处。 20世纪80年代初,娄睿墓壁画的出土,曾在中国考古学界引起过一阵轰动。在墓道、甬道的两壁和墓室的壁面上均绘有壁画,出土时大部分保存完好,现存壁画71幅。整个壁画组成了一幅人间生活场景与神怪传说合为一体的壮阔画面。 晋阳古城遗址 晋阳古城遗址位于今太原市晋源区古城营一带。遗址面积大约20平方千米,分西城、东城、中城、太原府、晋阳宫城、大明宫城、仓城、罗城等。晋阳古城建成于春秋末年(公元前476年),毁于宋初(979年),历时1500余年,是中国北方重要的政治、经济、军事重镇。其遗址被列入中国十大遗址保护范围,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现正在开发保护中。 汾河景区 汾河公园是太原城市建设的民心工程,建成于2000年10月。景区长6000米,宽500米,蓄水260万立方米,绿地130万平方米,各种灯饰达7000余盏。园内波光粼粼,花团锦簇,芳草如茵,风景秀丽,是太原最亮丽的一道风景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