泉州地质局怎么坐车
Ⅰ 泉州湾地区生态地质环境状况及保护开发
刘百灵
(福建省地质工程勘察院,福州350002)
摘要:在对泉州湾地区生态地质环境现状评述的基础上,论述各种生态地质环境问题的危害性,分析其形成主要因素,预测其发展趋势,进而提出保护与合理开发的对策。
关键词:泉州湾;生态地质环境;生物资源;发展趋势;保护与开发
泉州湾位于福建东南部,地处晋江和洛阳江入海口交汇处,属溺谷型港湾。港湾周边分布有泉州市、晋江市、石狮市、惠安县,区域经济比较发达。查清泉州湾地区生态环境、地质环境的历史与现状,结合城乡社会经济的发展规划,预测该地区生态环境地质状况的演化趋势,对于建设生态型港湾以及周边地区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1 社会经济状况
泉州湾周边地区人类工程、经济活动极为强烈,海湾周边分布有泉州市、晋江市、石狮市等新兴工业城市,为“闽南金三角经济开发区”的一部分,并逐步发展成“大泉州-半小时城市群”。据有关资料,泉州市的城市战略定位为“工贸旅游的港口城市”。其发展目标为到2005年,城市化水平达43%,实现宽裕型小康;到2010年,城市化水平达50%,人均国民生产总值达5000美元,基本实现现代化。
2 地质环境条件
泉州湾为溺谷型海湾,其周边地貌形态主要为海积平原和红土台地,海岸多为土质岸、泥岸,并且多有防洪防潮工程保护。泉州平原大部分高程3~5m。海湾地区地层主要为第四系全新统、更新统地层,岩性特征如下:
(1)第四系全新统长乐组冲积层(Q4cal),岩性主要为粘土、中粗砂。
(2)第四系全新统长乐组海积层(Q4cm),岩性主要为淤泥、淤泥质土。
(3)第四系更新统龙海组冲积层(Q3lal),岩性主要为粘土、中粗砂、含泥砂砾卵石等。
(4)第四系更新统(未分)残坡积层 ,岩性为残坡积粘性土、砂(砾)质粘性土。
区内主要有北东向的长乐—诏安断裂带和北西向的永安—晋江断裂带通过,为活动性断裂,泉州湾周边多次发生地震,与上述活动断裂有密切的联系。
3 生态环境地质状况
3.1 海湾淤积
3.1.1 淤积历史与现状
宋、元朝时期,泉州港为世界“四大港口”之一,为“海上丝绸之路”的起点。当时,泉州湾为一深水良港。其后,由于人类工程经济活动逐渐增强,水土流失现象随之增大,加上其他自然因素的作用,泉州湾逐渐出现淤积现象。
20世纪60年代以来,泉州湾的淤积更为显著。20世纪70年代未到21世纪初,晋江出海口到金鸡水闸段的河床,每年平均淤高约0.2m。到目前为止,河床已平均淤高4~5m。现在该河段仅在高潮位时才能乘潮通航。处于洛阳江口的原后渚港区,1996年的遥感解译与20世纪70年代的地形图相比较,原来10m等深线已消失,现在的2m等深线取代了原来的5m等深线位置,零米线每年向主航道延伸近20m,淤高速率约6cm/a,原后渚港已报废。新后渚港目前也是仅能靠疏竣维持运行,濒临报废;据1998年遥感解译和近期实测,蚶江—水头的河道大片潮滩已连成一片(图1);白奇渡口西侧潮滩,30年来淤高约2~3m,淤高速率达10cm/a,向江心淤宽约100m,淤宽速率约3~4m/a,该处淤积面积达11.7km2,淤积趋势极为显著。
图3 废水排放量图
(2)周边大规模工程经济建设,产生的废弃物直接排入泉州湾,也使水环境受到影响。
(3)围垦造地,使泉州湾纳潮量减少,对污染物的稀释、扩散能力减弱,造成污染物聚集。
(4)海域养殖的不科学、不合理性,如高密度养殖饲料投放残余等,均影响水环境质量。
3.3 生物资源
3.3.1 生物资源现状
泉州湾地区地理条件优越,气候宜人,给生物资源的生存与发展提供良好的环境条件,泉州湾现有生物种群丰富,据有关部门调查统计,泉州湾目前的生物种群数量约有2200余种[2]。沿岸高等植物有5l科143属191种,还有浮游生物186种、底栖生物169种、潮间带生物177种、水产物种339种[3]。
近年来,由于受水环境条件恶化等影响,部分生物数量有所下降,较明显的是红树林的衰减,潮间带红树林原在洛阳江口一带广泛分布,但20世纪80~90年代以来,其分布面积锐减,现在仅小范围分布于洛阳桥东侧。红树林能为海岸带生态系统供应充足养分,对海区具有“解毒”功能,其衰减的结果对区内水产养殖和野生水生动物生存环境造成极为不利的影响。
而另一种外来生物——互花米草,由于具有极强的生命力和适生性,其繁殖能力极强,已侵占了大片滩涂资源。在造成其生长区水环境缺氧的同时也产生促淤现象,已对水生生物的生存环境起到极大的破坏作用,致使大量海洋生物窒息死亡,影响了泉州湾的捕捞和海水养殖业的发展。
泉州湾为泉州市梭子蟹的养殖基地和福建省的缢苗的重要产地,随着海湾淤积扩大,水环境质量下降等,将给养殖业带来严重危害。
3.3.2 影响生物资源分布的主要因素
(1)水环境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生物物种生存和分布,是影响生物资源最主要因素。优良的水环境质量,为生物的生存和发展提供了良好的环境;恶化的水环境,使生物生存环境受到破坏。生物受环境污染,又通过食物链,使其他生物也受到污染,形成恶性循环。
(2)人类工程活动也是影响生物资源的一个主要因素。人类工程活动造成水污染、噪音和生存空间的减小等,直接影响生物资源的生存和分布。
(3)其他因素,如外来物种的不当引进,造成生态系统的改变(区内主要表现为互花米草的泛滥成灾),生物物种和分布也随之改变。
3.4 湿地生态环境
泉州湾河口湿地位于晋江和洛阳江的入海口地区,是晋江和洛阳江与海域携带来的泥沙沉积形成的,湿地底质类型以泥沙质、泥质为主,属于典型的河口滩涂湿地,为我国亚热带河口滩涂的典型代表。湿地内水域开阔,滩涂集中,面积10万公顷以上,又属于南亚热带海洋性季风气候区,良好自然地理、气候条件,滋养了丰富的水生动植物,这里浮游生物、底栖生物、潮间带生物等种类繁多,生物多样性丰富和有利的环境气候条件,也吸引了许多鸟禽类在此栖息繁衍[3],由此构成了一个生机勃勃的生态环境。
良好的生态环境一方面基于优越的自然条件,同时也受到人类活动的影响。长期以来,该区人类活动频繁,特别是近年来,大规模生产建设如铁路、高速公路等修建在近河口区穿越晋江和洛阳江,加上滩涂海产养殖业的发展,以及近岸生产生活废水、废物的纳入,已经对该河口湿地生态环境造成相当程度的破坏,造成湿地生物种群减少,如前所述红树林分布面积锐减等。鉴于现状及成因,应及时采取有效保护措施。虽目前泉州市在泉州湾河口湿地部分区域建立了自然保护区,但因缺乏有效管理,湿地环境恶化威胁仍然存在。因此,应加大保护力度,如逐步减少近岸污染物纳入,加强沿岸红树林的保护和恢复工作,规范滩涂海产养殖作业,使整个泉州湾河口湿地的生态环境得到显著改善,恢复良好的生态功能。
3.5 海平面相对升降
3.5.1 泉州湾海平面相对升降状况
福建沿海海平面总体以上升为主,但局部区域又有所区别,泉州湾周边以大面积的红土台地分布为特征,显示出地壳长期处于间歇性稳定性抬升,根据福建省地震局地壳形变观测资料(1972~1980年),泉州湾地区地壳抬升速率约4mm/a,根据有关资料,泉州湾邻近的厦门验潮站经均衡基准订正后海平面变化速率为3.4mm/a[4],可见泉州湾地区海平面变化表现为相对下降(即地壳相对抬升),其速率约0.6mm/a。随着全球气候逐渐气候变暖,海平面绝对上升速率增大,泉州湾地区地壳相对抬升将速率逐渐减小。
3.5.2 海平面相对下降的危害
泉州湾地区海平面相对下降,则地壳表现为相对上升,海平面相对下降是一个缓慢的过程,平时难以觉察,但长期的积累,足以对泉州湾地区经济建设、城市市政建设、人民的生产和生活带来多方面的影响。一方面海平面相对下降直接表现近岸潮滩逐渐出露,海域水深变浅;另一方面由于海平面相对下降使侵蚀基准面下降、外延,造成淤积范围的外延扩大,又使口门淤积区出现侵蚀冲刷,形成错综复杂的海湾冲刷和淤积现象。泉州湾航道水深逐渐变浅,从而影响港口工程的使用以及防洪工程基础遭受冲刷破坏,影响工程的抗灾能力等现象与海平面相对下降有一定关系。
3.5.3 影响泉州湾海平面相对下降的主要因素
区域地壳变形是相对海平面下降的一个重要因素,虽然影响海平面上升降的因素如地球温室效应、气候变暖、海水温度增高、南极、北极及高山冰川、冰盖的消融等现象将继续存在,但泉州湾地区地壳抬升速率较大,大于其海平面上升速率,从而形成区域海平面相对下降。
4 生态环境地质变化趋势
(1)由于晋江、洛阳江流域水土流失还较严重以及港口工程的建设、水闸拦水、海平面相对下降等影响因素的存在,泉州湾的淤积还将继续,若影响因素得到改善,淤积速率将减小,直至达到冲淤平衡。
(2)随着晋江、洛阳江流域经济活动的日益加剧,废水等排放持续增加,将使其水环境恶化。但如确实采取严格的环保措施,对废物、废水等进行无害化处理,则水环境将好转。
(3)生物资源的生存直接与水环境和人类工程活动相关,随着水环境的好转,人类工程活动得到规范控制以及湿地资源的保护,生物资源的生存环境将得到改善,生物种群将逐渐扩大。
(4)泉州湾地区的地壳还将持续上升,但由于全球温室效应的增强,海平面上升速率也将增大,相对海平面下降趋势将渐趋缓,甚至达相对海平面上升趋势。
5 保护与合理开发利用
针对泉州湾地区生态环境地质问题现状、发展趋势及主要影响因素,结合社会经济发展规划,区域资源保护与开发利用应遵循“治根治本,保护性开发利用”的原则。
(1)采取减少淤积物来源的措施,加大晋江、洛阳江流域水土保持工作。特别是晋江流域水土保持工作是当务之急,对流域内矿山开采、农业生产活动以及城镇建设进行有效监管,防止水土流失危害的加剧。同时加强绿化工作,提高森林覆盖率,蓄水保土,改善流域生态环境。
(2)围垦造地、堤防建设应进行合理规划、科学论证,以利改善泉州湾水动力条件。
(3)加强环保工作,加快、加大工业和生活废弃物处理力度,提高废物集中无害化处理率。
(4)控制人类活动区域,规划人类活动的范围,设立自然保护区,规划养殖区等。
(5)加强农业用农药、化肥的施放管理,禁止施用有剧毒、难降解的农药化肥。
(6)加强水上作业中船舶的油类渗漏、排放等有效管理。
(7)引进外来生物物种时应进行科学论证,预测利弊。
(8)建立泉州湾自然保护区,特别是加强对河口湿地的保护工作。对泉州湾进行功能区划,如在洛阳桥至后渚港区设为核心保护区,后渚港至蛏江区设为建设、生产区,环泉州湾地区为禁猎外围保护区。同时在区内进行生产建设时,特别是临海建设项目应进行必要的环境评价及必要的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等工作。
6 结束语
泉州湾目前主要的生态环境地质问题有海湾淤积、水环境质量下降、生物资源系统的破坏等。针对其主要影响因素,应进行相应的保护与合理开发利用。
参考文献
[1]王人骏.晋江河口水域中COD自净特征及其成因.台湾海峡,1996(1):48~53
[2]马敬能.中国生物多样性保护综述.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1998
[3]黄国勇等.泉州湾河口湿地鸟类的种类组成与分布.台湾海峡,2002(2):228~233
[4]陈宗镛,周天华等.中国沿海平均海平面变化.北京:科学出版社,1994
The Ecological Environment Geology and Protection Development in Quanzhouwan Region
Liu Bailing
(Geological Engineering Exploration Faculty of Fujian Province, Fuzhou 350002)
Abstract: On the basis of the evaluation on the current statement of eco-environment geology in Quanzhou Gulf , the thesis discusses the problems of the current statement of eco-environment geology , analyses the main formation factor, forecasts the trends of its development,then put forwards the reasonable policy on protection and development.
Key words: Quanzhou Gulf; Eco-environment geology; Biomass; Develop trends; Protection and development
Ⅱ 想知道: 泉州市 洛江区197地质大队 在哪
高速桥旁边就看得到哈。就是东辰商厦,浅紫色的楼层,省东南197地质大队。旁边是洛江交警大队。
Ⅲ 泉州地区地质灾害有哪些类型主要发生在哪些区域
地震,滑坡
滑坡在山区,地界交接处等地形比较复杂处。地震在地界板块交界处,地壳运动活跃,易产生地震。
地震.因为在沿海地区属于地震带.
Ⅳ 泉州市突发性地质灾害应急预案编制初探
陈向阳1戴全福2
(1福建省水文地质工程地质勘察研究院,漳州,363000;2泉州市国土资源局,泉州,362000)
摘要编制地区突发性地质灾害应急预案是《地质灾害防治条例》的明确要求,也是地方地质灾害防治管理的重要手段之一。本文在编制《泉州市突发性地质灾害应急预案》过程中对应急预案的特性进行了探索,并初步提出一个较为完善的突发性地质灾害应急预案应具有全面性和预见性、统一性和程序性、协调性和灵活性、权威性和强制性、开放性和可扩展性的特点。
关键词地质灾害应急预案特性
前言
目前,各地都在针对经济社会生活中可能出现的紧急状态订计划、做预案,以期能在突发事件发生前做好充分的准备工作,在事件中协调、有序地采取应对行动,在事件后尽快恢复秩序。
所谓的应急,是指需要立即采取某些超出正常工作程序的行动,以避免事故发生或者减轻事故后果的状态,有时也称为紧急状态。而应急预案则是经一定程序事先制定的应对突发性灾害的行动方案。
泉州市是福建省地质灾害的高发区,据统计,1990~2002年平均每年发生129.1处地质灾害,共造成117人死亡,占本市因自然灾害死亡的22.33%,由于泉州市地质灾害的群发性、突发性特点表现十分明显。对泉州市特别是山区人民群众的生命和财产安全造成了巨大的损失,如2000年6月18日,惠安县辋川镇后任村居民屋后发生突发性滑坡,造成了9死1伤的严重伤亡事故。2000年6月17日~19日安溪县发生地质灾害187处,8月23~26日发生地质灾害286处,两次灾害数量占该县灾害点调查总数的79.76%。针对泉州市地质灾害的这种群发性、突发性的发灾特点及其造成的严重灾情,泉州市今年发布了《泉州市突发性地质灾害应急预案》(以下简称《应急预案》),希望能在发生突发性地质灾害时提高快速反应能力,尽力降低灾害损失。
1应急预案的特性
在编制过程中,我们认为一个较为完善的突发性地质灾害应急预案应当具有以下几个方面的特性:
1.1全面性和预见性
泉州市地质灾害大都具有突发的特点,事件的发生往往不以人们的意志为转移,全年的各个时期都可能出现突发性的地质灾害,因此在对本地区所面临的地质灾害威胁进行认真的分析研究后,《应急预案》将全年地质灾害的应急准备分为四种状态,见表1。
表1地质灾害应急准备一览表
在应急准备时,既要注重那些已经出现灾害前兆的地质灾害隐患点(通过“地质灾害防灾明白卡”及“地质灾害避险明白卡”的发放达到预警目的),又应该对那些不曾发生但却可能发生的事件(如地质灾害次生灾害),尽可能地考虑意外的情况,设想各种复杂的可能。如我市地质灾害多发生在山区农村,这些地方多数交通、通讯条件较为不便,抢险救援力量、装备等较为薄弱,因此《应急预案》规定当地人民政府、基层群众自治组织应首先在第一时间组织、动员基干民兵组织及受灾地村民抢险、自救,并根据地质灾害的实际情况,通过地质灾害防治领导小组请求当地驻军、武警部队等力量参与地质灾害的抢险救灾。在地质灾害易发区、危险区(点),应开展地质灾害抢险救灾的基本知识培训,并进行训练演习。在临灾应急状态时,应组织有关人员值班管理,保证救援力量可随时投入抢险救灾应急工作。
1.2统一性和程序性
应急反应统一指挥和应急处置的程序性是非常重要的。因为指挥的混乱、失当,反应延误都可能造成灾情的扩大,所以首先应保证突发事件发生时的统一指挥权。《应急预案》制定时首先明确了泉州市突发性地质灾害应急指挥机构为泉州市地质灾害防治领导小组,并成立了抢险、评估、治安、通讯、宣传、物质保障等10个专业小组,这些小组在地质灾害应急时都具有其独立的应急任务,每个小组由特定机构领导,并指定若干辅助机构。同时《应急预案》还制定了事件发生时的调查、报告与应急处置的基本程序,并根据地质灾害可能的危害程度、灾情等因素建立统一的地质灾害分级标准,详见表2。
表2地质灾害危害程度、灾情分级表
注:1.危害程度采用受威胁人数和可能的经济损失两个指标评价;
2.灾情分级采用死亡人数和直接经济损失两个指标评价;
3.表中只要两个指标达到一项,即可作相应的灾情和危害程度判定。
1.3协调性和灵活性
协调性包含两个方面的含义:首先预案要与上一级政府乃至国家的应急反应计划相协调,落实上一级政府和国家对应急反应的总体要求以及各项有关的措施。其次要与同级各部门的应急反应计划相协调,以便在事件范围涉及不同辖区时联合行动。与协调性相关的是要有统一的预警信号并保障各有关单位通讯、联络的畅通。
灵活性是指由于泉州市突发地质灾害在发生时其规模、影响范围、灾害损失的方式等各有不同,因此,应急预案的制定应当具有一定的灵活性。《应急预案》强调对紧急事件既要作出统一的、协调的反应,同时也根据应急工作的实际情况在遇到不同类型和规模的地质灾害紧急事件时,可视情况启动全部或部分专业组的职能。这种组织结构方式使执行各职能的专业小组专长得到发挥,同时能保证这样一种应急体系在组织结构上具有最大限度的灵活性。
1.4权威性和强制性
应急反应关系到公众的安全和整个社会的稳定。因此,在落实预案的过程中应树立预案的权威性,应急预案应由同级政府发布,在预案的编制过程就应以相关的法律法规为依据,正因为如此才可保证预案的执行具有强制性的属性。如在紧急情况下,可以强行组织避灾疏散,就是预案强制性的最好体现。
1.5开放性和可扩展性
开放性是指预案的制定应当吸收社会各个方面的参与,听取他们的意见和建议。我市对地质灾害的防治还存在多头管理的现象,特别是那些需要有关部门、机构、组织(如交通、建设、水利、旅游等部门)配合才能加以实施的措施,一定要充分沟通和交流。第一,开展经常性的宣传、教育活动,使公众认识到地质灾害的严重威胁,了解地质灾害应急反应机构的职能、责任、工作程序,争取公众的支持和监督,为公众在事件发生时寻求相应的帮助提供方便。第二,要建立公共的地质灾害信息发布机制,用及时、准确、权威的信息稳定公众的情绪,消除他们的恐惧,引导他们配合应急行动,传递正确的自我防护知识,切断谣言的传播,维护社会的稳定。同时,密切关注媒体对突发性地质灾害事件的反应,发现偏差及时纠正。第三,要有对预案进行事后评估的机制,发现问题及时修订,使其不断完善。
扩展性是指应急行动应当特别注意与上一级政府和国家的应急反应计划、与各类非政府组织如,红十字会、志愿者组织、慈善机构等相关计划相互衔接。一方面可以利用上述单位的技术优势弥补本地的不足,另一方面可以通过各种渠道充分利用一切可利用的资源。
2结语
综上所述,一个完善的突发性地质灾害应急预案并不是独立的,它和其他部门的应急计划(或预案)是应对社会经济生活突发性事件的有力保障,是地方统一的灾害综合管理框架的一部分,它能使我们在遇到各种突发的紧急情况时迅速启动预案,按程序执行对策,使地质灾害的应急反应能及时、有序、高效地进行。
Ⅳ 泉州市大地岩土地质有限公司怎么样
简介:泉州市大地岩土地质有限公司成立于2003年09月08日,主要经营范围为丙级:工回程测量答:控制测量等。
法定代表人:林培贞
成立时间:2003-09-08
注册资本:500万人民币
工商注册号:350500100039407
企业类型:有限责任公司(自然人投资或控股)
公司地址:泉州市丰泽区闽东南地质大队院内
Ⅵ 泉州城的地理地质
泉州市复地处低纬度制,有濒太平洋,形成亚热带海洋性季风气候,温暖湿润、雨量充沛、四季常春,年平均气温19.5℃~21℃。但自然灾害较为频繁,主要为旱、涝、风害等。
泉州依山面海, 境内山峦起伏,丘陵、河谷、盆地错落其间,地势西北高东南低,山地1000多万亩,耕地217万亩,山地、丘陵占土地总面积的五分之四,俗称“八山一水一分田”。其中陆域面积11014.78平方公里(包括金门岛),约占全省陆地面积的9.08%;海域面积11360平方公里,海岸线总长541公里;大小港湾14个,岛屿208个。
Ⅶ 从泉州到漳州市龙海市九湖镇林下村地质大队该从漳州哪个高速出口出近
漳州金日蛋糕速递提示您,你说的是第七地址大队吧。单纯要最近的高速专出口的话,漳州南属最近,但可能需要在高速上多跑几十公里!如果您是从沈海高速过来的话,最好的办法是从漳州出口出,然后沿着迎宾路--江滨路--西环城路--207省道就可以了!若需生日蛋糕可以淘宝搜索“漳州金日蛋糕速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