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质大学地调院
『壹』 中国地质大学长城学院刚入学是否可以随便调专业
当然可以啊
我是09年的
我的同学
是通知书没下来时
给学校打电话
问学校录取她没时
顺便改的专业
只要你考上了就可以啊
也可以报到时
改的
不过
要学专业
尽量学他的特色专业吧
比如
地质啊
宝石啊
『贰』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地质调查研究院怎么样
简介:中国地抄质大学(武汉)地袭质调查研究院(以下简称地调院)是中国地质大学(武汉)直属二级单位,全面负责管理中国地质调查局及其各大区项目办委托(或招标)中国地质大学(武汉)组织实施的和参加实施的中国地质调查局及其各大区项目办委托(或招标)其他地调项目实施单位的地质调查项目(以下简称地调项目)。为了适应新一轮国土资源大调查的需要,根据《中国地质调查局地质调查项目实施单位资质要求暂行规定》精神,经中国地质大学(武汉)研究决定,成立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地质调查研究院(地大发[2000]21号)。自2000年5月起,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地调院正式以学校下设的直属二级事业单位开始运作。中地大(汉)发[2000]21号、地大发[2004]023号、人字[2000]25号文和人字[2001]18号文分别聘任了地调院相关管理人员。
注册资本:100万人民币
『叁』 关于印发《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地质调查资金管理办法》的通知
(中地大京发〔2012〕117号)
各单位、各部门:
现将《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地质调查资金管理办法》印发给你们,请认真学习并遵照执行。
附件: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地质调查资金管理办法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2012年12月24日
附件: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地质调查资金管理办法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为了规范我校地质矿产调查评价专项资金和国土资源调查专项资金(以下统称地质调查资金)的管理,提高地质调查资金使用效益,确保地质调查资金使用安全,根据国家相关管理办法,结合我校实际,特制定本管理办法。
第二条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地质调查院受学校委托负责地质调查项目的具体管理工作,财经处对项目资金进行会计核算。
第三条 地质调查项目视同学校的科研项目,相关资金按项目核算,专款专用,任何单位、个人不得截留、挤占、挪用。
第四条 项目预算中,按照规定应当实行政府采购的相关支出,需编制政府采购预算,并按照政府采购制度有关规定执行。
项目预算一经下达,必须严格执行,不得自行调整。如确需调整项目预算,必须按规定程序报批。
第二章 地质调查资金的管理
第五条 地质调查资金必须全额汇入学校指定的银行账号,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准将其汇入其他银行账号。
第六条 地质调查资金的管理实行项目负责人负责制。项目负责人按项目下达部门的有关管理办法和学校的有关财务管理规定,负责编制项目经费预算,并按规定和预算使用经费。项目负责人应自觉接受有关部门及其委托机构的监督检查,提供项目执行情况和有关资料,负责结题决算,按有关规定及时办理地质调查项目结题及结账手续,并对地质调查资金使用的真实性、有效性承担经济和法律责任。
第七条 地质调查研究院负责地质调查项目的立项、登记和合同管理、资金分配,结余资金管理;指导项目负责人编制项目经费预算,不定期检查经费使用情况,审查项目决算;做好经费管理的其他有关工作。
第八条 财经处会同地质调查研究院制定地质调查资金管理的相关管理办法,负责地质调查资金会计核算,监督、指导项目负责人按照项目经费预算或合同约定,以及有关财经法规在其权限范围内使用地质调查资金;负责编制有关决算报表,负责结余经费的核算。
第九条 审计处负责对地质调查资金的使用情况、地质调查项目经费决算进行审计。
第三章 地质调查资金的开支范围
第十条 地质调查资金按项目核算成本费用。对地质调查项目在执行过程中所发生的所有直接费用、间接费用和管理费用进行核算,主要包括:
1.人员费:指从事项目工作人员的工资及社会保障费用,如项目工作人员所在单位基本支出由财政拨款安排,则由所在单位按照国家规定的标准足额支付,不得在项目经费中重复列支。在编在岗教职工依据预算按月领取项目补贴,并承担纳税义务;长期聘用人员(包括返聘人员),根据商定的标准和签订的用工合同,依据预算按月发放。
2.办公费:指购买按财务会计制度规定不符合固定资产确认标准的日常办公用品和专业书刊等支出。购买办公用品的单张票据超过800元需要提供商品明细。
3.印刷费:指项目发生的报告印刷、出版、制图费用及其他印刷支出。
4.邮电费:指项目发生的信函、包裹、货物等物品的邮寄费及电话费(含野外卫星电话费)、电报费、传真费、网络通讯费等。鉴于目前教师从事项目研究工作主要在野外和家庭,项目支出中可以列支家庭电话发生的与项目相关的电话费、传真费、网络通讯费等。
5.水电暖费:指项目实施过程中发生的水费、污水处理费、电费及供暖费等。按水电暖消耗数量和实际价格结算,由学校在年底按照实际发生分摊入项目研究成本。
6.交通费:指项目实施过程中支出的各类交通工具(含畜力等)的租用费、燃料费、过路过桥费、保险费、安全奖励费等。对于野外租车按照《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地质调查研究院地质矿产调查评价项目租车管理规定》执行。对于私车公用,野外用车参照项目租车管理规定执行;市内用车与租车合并考虑,按照预算中交通费支出总额控制。
7.差旅费:指项目工作人员开展野外工作、业务调研、学术交流等所发生的住宿费、差旅费、伙食补助费、杂费等费用。项目业务调研、学术交流等出差,按照国家和学校有关规定执行,出差范围与项目研究所涉及区域一致;对于缺少住宿费并且没有依据的火车票等,确认属于项目组成员的,在差旅费列支,不再发放出差补助。
8.会议费:指项目相关专题研究、学术研讨、设计审查、成果验收及组织培训等活动而发生的会议费用。
9.专用材料和燃料费:指在项目实施过程中耗用的原材料、专用管材、专用工具、低值易耗品、技术资料、实验室用品、野外应急药品及简单医疗器具等,以及相关大型仪器设备、专用装置等运行发生的可以单独计量的专用燃料费等。
10.咨询劳务费:指项目支付给单位或个人的咨询、劳务费用,如专家咨询费、临时聘用人员和野外雇工费、翻译费、评审费等。学生劳务费,以及临时聘用人员和野外雇工费,列明个人信息、项目工作内容、时间等,经本人签字,地质调查研究院审查属实后列支。
11.委托业务费:指项目实施过程中委托外单位进行研究、测试、施工、加工、软件研制等工作发生的费用。严格按照中地调函〔2010〕343号文件要求,技术方案中明确受托单位及工作内容、经费额度;更改委托单位,经费额度少于等于总经费10%的需报地质调查研究院同意并备案,大于10%的写出书面申请报请项目委托单位并备案。
12.设备使用和购置费:指项目实施过程中,租赁外单位仪器设备以及购置专用仪器设备发生的费用。已由其他资金安排购置或现有仪器设备已能满足项目工作需要,则不得在项目经费中重复列支。对于设备价格较大,多个项目可以共用的设备,可以分别预算、联合采购、共同使用、学校监管。
13.维修费:指项目实施必须开支的固定资产(不包括交通工具)修理和维护费用,网络信息系统运行与维护费用。
14.其他费用:指项目实施和研究过程中发生除上述费用之外的其他支出,包括土地及青苗补偿费、招待费、劳动保护费、人身意外伤害险、必要的出国费、不可预见费等。
第十一条 下列费用不得列入项目支出:
1.归还贷款本息。
2.投资性支出、捐赠及赞助。
3.各种罚款、违约金、滞纳金等支出。
4.与项目无关的其他支出。
第十二条 项目经费支出应控制在预算核定的额度内,按规定费用开支范围和标准对项目进行成本核算。不得虚列、多提、多摊费用;不得扩大开支范围,提高开支标准。
第四章 地质调查资金的差旅费报销
第十三条 使用地质调查资金出差的人员,按教师和学生两类标准报销相关费用。
出差分野外出差和非野外出差两种情形。
第十四条 野外出差指项目任务书或合同有野外工作时间或任务;工作地在县级以下的乡镇、村庄或无人区、山区、极地、高原、戈壁沙漠、海上等。其他均视为非野外出差。
第十五条 野外出差补助采用定额包干的方式,结余归己,超支不补。
包干范围仅限于个人或者分摊发生的住宿费、伙食补助费和公杂费,对于野外期间发生的各项检查、验收,与地方部门协调等发生的费用,不在包干之列。
第十六条 教师野外出差补助包干标准按工作地区分类计算:
1.一般地区野外包干标准300元/人·天。
2.高寒(西藏、青海、新疆等)、艰苦地区(宁夏、甘肃、内蒙古、云南等)及地区调整系数大于等于1.4的其他地区,野外补助标准400元/人·天。
有分歧的地区由地质调查研究院比照地区调整系数进行确认。
第十七条 学生野外出差补助包干标准由项目负责人视具体情况在下列范围确定:
1.一般地区野外包干标准100~300元/人·天。
2.高寒(西藏、青海、新疆等)、艰苦地区(宁夏、甘肃、内蒙古、云南等)地区调整系数大于等于1.4的其他地区,野外包干标准100~400元/人·天。
第十八条 非野外出差的,教师伙食补助标准每人每天50元,学生伙食补助标准由项目负责人在不超过每天50元标准内自定;住宿费和公杂费在合理范围内凭票报销。
第十九条 交通工具的选择,由项目负责人自定,但乘飞机的不享受途中补助,乘坐火车的不再计发应坐卧铺而未坐卧铺的奖励。
往返途中夜间连续乘坐汽车超过6小时的,发给伙食补助15元,乘坐车船超过12小时的,每满12小时加发20元补助。
第五章 其他有关报销规定
第二十条 报销票据时间在春节期间的,计算补助标准天数减少7天。
确有证据表明一直进行野外作业的不扣减。
第二十一条 临时聘请、雇佣的野外工作人员,可以领取劳务、雇工费,不发放补助。
第二十二条 购置设备按学校固定资产管理办法办理固定资产入库登记手续。
第二十三条 凡项目组及个人提取的人员费、劳务酬金、评审费等应按国家有关政策,依法交纳个人所得税。
第六章 地质调查资金的核算
第二十四条 资金到账后的核算程序
1.项目负责人与地质调查研究院确认项目经费中的外协费,将扣除外协部分后的经费登本或立新本,地质调查研究院根据本办法中资金分配比例开出地质调查资金分配表,交财经处经办人员。
2.财经处经办人员对地质调查资金分配表和有关单据进行审核、分配、入账。
第二十五条 项目资金日常使用由项目负责人按国家和学校有关规定执行。
第二十六条 项目野外租车及外协费(包括测试、加工、设备租赁等)支出应与对方签订合同或协议。
第七章 地质调查资金的决算
第二十七条 地质调查项目按计划完成后,应进行经费使用情况总结验收。
第二十八条 项目资金结转和结余资金按财政部有关规定处理。
第八章 相关管理部门日常费用处理
第二十九条 学校有关管理部门及人员因地质调查资金的日常管理工作发生的费用(包括工资),按成本核算原则计入地质调查资金项目中。
1.学校行政管理、后勤服务等,以及院系行政人员为项目研究提供服务发生的各项支出,由人事部门、后勤服务部门等核算出应分摊的成本,列入项目研究成本。
2.地质调查研究院作为地质调查项目的专门管理机构,其运行发生的费用主要包括新上项目前期工作、质量管理、安全管理、能力建设、成果宣传报道,日常管理、经费核算、项目竣工决算和业务交往等相关支出,其费用根据分摊原则,摊入项目研究成本。
第九章 附则
第三十条 本管理办法经2012年9月24日校务会议审议原则通过,自2013年1月1日起实施。上级有关部门有新的规定出台,以上级规定为准;学校原有管理办法如与本办法不符的,以本办法为准。
第三十一条 本办法由地质调查院、财经处负责组织实施并解释。
『肆』 中国地质大学长城学院刚入学是否可以随便调专业
嗯,你的分数够提档不?如果够的话就可以补报志愿啊,理科专业好点儿的是地质专业,还有机械制造及其自动化,土木工程也不错噢~ 嗯,刚来的话,说实话调专业还是比较难的。
『伍』 您好,我是地大(北京)研究生,搞物探的。明年毕业,我想了解下江西物化探怎么样,地调院如何
江西省整体工资待遇都很低。只能说一般吧,虽然是省直属事业单位。这里搞物探内的也就近两年招的容地大(武汉)本科的十来个,但单位主要还是赣州地校的居多,目前暂时没有硕士学历的。本科和大专的工资待遇也没有区别,扣除住房公积金每月到手3000来块钱吧,你硕士学历的过来应该待遇会高点吧,但估计也就高个几十、百把块吧。相对于物化探来说,地调院要好很多。另外你可以考虑一下赣西队,就整个地矿系统下面的大队来说,赣西队实力最雄厚(最有钱),听说最近又涨工资了,起码比物化探高1000——2000一个月。江西省每年有2次(上、下半年各一次)省直事业单位考试,下半年在11月分左右,有很多单位你可以选择,具体你可以关注下江西人事考试网。
『陆』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研究生院接收法学调剂吗
校外调剂:
记住一个原则:别挑肥拣瘦,既想去好学校又想找好专业。一般鱼与熊掌不能兼版得,权就自己拿主意。此外,有几点小经验:
1)多打电话给想要调剂的院校的招生办,并发动你的一切人际关系探听虚实。如果连打电话咨询的勇气都没有,那么就是自作孽不可活了;
2)你的本科老师如果关系好,他手上会有不少好资源,装得可怜一点、上进一点,找他们帮帮忙吧;
3)有些学校对外宣称没有调剂名额了,实际上都还有不少。一来是准备自己人校内调剂的,二来是给一些有关系的人预备的。如果你有人脉,记得挖挖看。
4)调剂申请可以同时申请多个,因此要广撒渔网。先地毯式搜索,找到了所有和目标专业类似的专业院校,再在其中选择可能开通调剂、或者有可能接受自己的名单,最后再给他们的招办一一打电话,不要害怕被拒绝,天无绝人之路,总会有几家表示可以开通调剂的,然后就是添申请表了。
同时,对于其余的院校,也要跟进,不能放弃。做到了这个苦功夫,才能从中选到最适合自己的。
5)虽然国家没有明确提出,但院校是有等级的,也就是大家熟悉的:34所(一流),A区,B区,通常从上至下可以调剂,即报考的学校越好,你的成绩越好,调剂的希望就越大。
『柒』 武汉地大调剂满足院线是什么意思
就是除了过国家线之外,你要满足。地大的院校线就,是他们院校自主划的线,化的复试分数线。
『捌』 中国地质大学招收区调研究方向委培硕士学位研究生始末
顾德林
(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20 世纪 90 年代,随着我国国民经济建设迅速发展的需要,以 1∶ 5 万区域地质调查为主的基础地质研究任务日趋繁重。为缓解当时区调队伍中较高层次的中青年技术人才的短缺,使新颁布的行业标准 《区域地质调查总则 ( 1∶ 50000) ( DZ/T001—91) 》更好地实施,不断提高区调图幅质量和区域地质研究水平,原地质矿产部直属单位管理局和教育司委托中国地质大学 ( 北京和武汉) 招收区域地质调查研究方向的代培硕士学位研究生,先后共招两期,分别于 1996 年、1999 年毕业。这些毕业生在区调行业为提高我国区域地质研究水平和区域地质调查质量起着重要作用。这次招收委托代培硕士学位研究生的实践,为中国地质大学招收大批委培生提供了经验,亦为中国地质大学后来招收工程硕士研究生打下了基础。
一、招生背景
新中国成立后,由于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要,我国陆续开展了 1∶ 100 万和 1∶ 20万区域地质调查工作,当时采用的填图工作方法基本是学习苏联的。局部地区也开展了1∶ 5万区域地质填图,其工作方法也是从苏联学来的。随着地质科学的发展,欧美地质科学和地质填图方法都处于国际领先水平。1986 年,原地矿部设立了 “1∶ 5 万区调中地质填图方法研究”项目,并列入部 “七五”重点科技攻关第十六项 ( 编号 86016 -02) ,开展我国花岗岩、变质岩、沉积岩发育区的 1∶ 5 万区调填图方法研究并委托原地矿司 ( 后改名直管局) 负责织组实施。项目研究的指导思想和目标是: “把当代地质科学领域中的新理论、新观点、新技术和新方法运用到区域地质调查中,改革传统的区调填图方法。在既充分借鉴和吸收国外有关的先进填图方法,又包容我国自己的研究成果的基础上,通过选择典型试验区进行填图实践和研究,突破目前地质填图方法的技术难点,总结和创立一套适合我国特色的花岗岩区、变质岩区和沉积岩区地质填图方法,以填制出新一代的地质图,赶上和达到世界先进水平,进一步提高我国区域地质研究程度和水平。”经过 4 年广泛、深入的研究和典型区专题实践,提出了一套适用于沉积岩、岩浆岩和变质岩区的 1∶ 5万地质填图方法体系,其最大特点在于: 把当代地层学、沉积学、岩浆岩石学、变质岩石学、变质地质学和构造地质学等学科的先进理论与 1∶ 5 万区域地质填图紧密结合融会贯通,在学术理论上和 1∶ 5 万区域地质填图的实践上都具有深远意义和实用价值。在项目进行的后期,这套填图工作方法在全国 1∶ 5 万区调填图中推广,同时原地矿部按照新填图方法制定了 1∶ 5 万区域地质调查的行业规范——— 《区域地质调查总则 ( 1∶ 50000) ( DZ/T001—91) 》,全国区调行业学习新方法、应用新方法形成了热潮,我国的基础地质研究和区域地质调查质量正向着新的水平迈进。
“区域地质调查是有计划有步骤地通过系统的地面地质填图、遥感地质解释、地球物理、地球化学、同位素年龄测定、岩矿测试、古生物 ( 包括微体古生物) 鉴定等综合研究手段,阐明区域地质构造、地层、岩石、岩浆活动等基本特征及其与矿产的关系,为矿产普查提供方向和依据,为工农业建设、科学研究和教学等提供可靠的基础地质资料。”这是一项既具专业性又具综合性的工作,要求进行区调工作的技术人员要具有扎实的基础地质理论和较强的综合研究能力,还要具有较多的野外工作经验。但在 20 世纪 90 年代初期参加区调工作的部分技术人员技术水平不够理想,基础地质理论掌握较弱,吸收国内外先进理论和技术较慢,综合研究能力较差,且野外实践经验较少。
“七五”末,原地矿部决定,到20 世纪末完成200 万 km2面积的1∶ 5 万区调。要完成这一战略目标是相当困难的。为实现这一目标,原地矿部直管局加大了部署。不但省区调队进行 1∶ 5 万区调,有些勘探队亦进入区调行列,进行 1∶ 5 万区调。同时一些地质院校也参加 1∶ 5 万区调工作。我有幸自 1989 年开始,步入 1∶ 5 万区域地质调查工作,为了尽快掌握地质填图方法和管理要求,经常参加一些 1∶ 5 万区调项目的设计审查、野外验收和最终验收,学习新、老区域地质调查方法和区域地质调查管理。同时亦了解了这些单位参加区调工作的技术人员的基本情况。
二、筹备和招生
1992 年秋,部直管局区调处在西安召开秦岭造山带填图经验交流会,我参加了会议。会间原地矿部直管局区调处陈克强处长征求我对当时区调工作的意见时,我谈了两个问题,其一是勘探队进行 1∶ 5 万区调的图幅质量问题; 其二是参加 1∶ 5 万区调的部分技术人员的素质有待提高,特别是较高层次中青年技术人才严重短缺。陈处长问我有什么办法解决第二个问题时,我说 “你出钱,我出力,培养一部分较高层次中青年技术人才,然后由他们再带动他们的队友,逐渐提高区调技术人员的素质。”我解释为: 采取委托代培硕士研究生的办法培养区调队的项目技术负责和填图组组长,这些学员毕业后回原单位参加1∶ 5万区调工作,可以担任 1∶ 5 万区调项目技术负责,或者担任项目负责人,甚至可担任区调队的区调质量管理工作。难题是培养经费问题,但也有解决的渠道。例如国家下拨给地矿部 1∶ 5 万区调地勘经费平均费用为 28 万元/幅,而拨给地质院校的地勘费为 22 万元/幅,其余 6 万元是作为人工费扣除了。可将院校参加区调的图幅经费扣除的人员工资部分( 每幅图 6 万元) 作为培养经费。招生名额请部教育司向教育部申请增加委培生名额。陈处长当场就和我讨论了具体工作步骤和招生单位。我提出,中国地质大学 ( 北京和武汉)是地质矿产部的直属院校,由我们先招生试点,待条件成熟 ( 资金和招生名额) 后再扩大到其他院校。中国地质大学 ( 北京) 主要招收北方的学员,而中国地质大学 ( 武汉)则招收南方的学员。当晚,我和参加会议的索书田老师草拟了招生简章和培养方案。回京后,我向区调所所长谭应佳教授、系主任吴正文教授和教务处做了汇报,他们都同意和支持这项工作,中国地质大学区调所和教务处对招生简章和区域地质调查研究方向委托代培硕士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进行了充分讨论和修改,并向部教育司提出招生申请。期间,陈克强处长到部教育司和直管局就委培生的招生和培养经费的落实做了大量具体工作。
经过多方努力,于 1993 年 6 月 20 日地矿部直管局和教育司联合向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地矿局 ( 厅) 发出 《关于招收区域地质调查研究方向委托代培硕士学位研究生函( 地直函 [1993] 052 号) 》,文中强调: 随着我国国民经济建设迅速发展的需要,以 1∶ 5万区域地质调查为主的基础地质研究任务日趋繁重。为缓解现有区调队伍中较高层次的中青年技术人才短缺,使新颁布的行业标准 《区域地质调查总则 ( 1∶ 50000) 》 ( 编号 DZ/T0001—91) 更好地实施,不断提高区调图幅质量和区域地质研究水平,上一个新台阶,经研究,从1993 年8 月起,由中国地质大学 ( 北京和武汉) 招收20 名区域地质研究方向的委托代培硕士学位研究生。经费由部 “八五”后 3 年新增该校 4 个图幅 ( 北京和武汉各 2 个图幅) 的费用基础上,每幅再增加 6 万元 ( 共 24 万元) 解决。文件的两个附件是招生简章和区域地质调查研究方向委托代培硕士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
附件一:
招生简章
经地矿部教育司批准,部直管局同意,中国地质大学 ( 北京) 和中国地质大学 ( 武汉) 于 1993 年招收区域地质调查研究方向委托代培硕士学位研究生各 10 名。
研究方向: 区域地质调查
学制: 2 ~3 年
招生对象与条件: 各地矿局 ( 厅) 区调队技术骨干。本科毕业,具有 4 年以上 ( 含 4 年) 实践经验,工作能力强,有一定外语基础,身体健康,年龄 45 岁以下。
招生办法:
1. 由两名高级职称同行专家推荐,经省地矿局 ( 厅) 及所在单位政审合格、批准。各个省局 ( 厅)推荐 2 名。
2. 推荐由各省局 ( 厅) 向两校统一办理,并随寄体检表,本科 ( 含函授本科) 毕业证书复印件及推荐书,政审材料,于 1993 年 7 月 10 日前寄往校教务处 [东北、西北、华北及山东省报名材料寄中国地质大学 ( 北京) ; 中南、西南、华东 ( 除山东省) 报名材料寄中国地质大学 ( 武汉) ]。
3. 被推荐者参加由学校单独命题的入学考试,考前参加外语、数学、政治及专业基础的补习班。入学考试合格者,录取为委托培养硕士研究生,入学时间由 1993 年 8 月算起。
4. 经费: 在校期间的培养费、完成生产与学位论文各项费用及野外津贴等全部费用,由部 “八五”后 3 年新增给学校的 4 幅图的费用基础上,每幅再增加 6 万元,即按 28 万元/幅全额下达。学生在校期间的工资、书报费、医疗费、探亲费、福利等待遇由原单位负责。
中国地质大学 ( 北京) 中国地质大学 ( 武汉)
一九九三年六月十四日
附件二:
区域地质调查研究方向委托代培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
一、培养目标
具有扎实的岩石、地层、构造及矿产等基础地质理论,系统掌握区调中的新理论、新方法、新技术,熟练运用一门外国语阅读专业文献,具有区调生产、科研能力及组织管理能力,德、智、体全面发展的高级区调人才。
二、学制与教学安排
学制: 两年半
教学安排 ( 见下表)
教学安排表 ( 委托代培研究生) ( 初定)
第二学期末进行专题报告。
学位进修生第一学年在校学习,修满规定的课程并取得相应的学分。
三、研究方向
根据委托单位需要及区调图幅的具体情况,围绕总的培养目标,设立岩石学、地层学、构造学及矿产等研究方向,初步拟定为:
岩石学方向:
1. 沉积岩岩石学 2. 变质岩岩石学 ( 含显微构造) 3. 岩浆岩岩石学
地层学方向:
4. 地层古地理学 5. 沉积古地理学 6. 生物地层学
构造学方向:
7. 区域地质力学 8. 岩石流变学 9. 遥感构造地质学
10. 区域构造学 11. 构造地质学
矿产地质方向:
12. 金属矿产 13. 非金属矿产
四、课程设置
硕士学位必须修满 30 ~ 32 个学分,其课程设置分公共必修课、学位必修课、选修课及读书报告。具体课程设置如下:
公共必修课 ( 13 学分)
1. 马列主义理论课 90 学时 4 学分
2. 第一外国语 160 学时 6 学分
3. 应用数学 60 学时 3 学分
学位必修课 ( 7 学分)
1. 1∶ 5 万区调规范及区调管理 20 学时 1 学分
2. 沉积岩区地质与填图 20 学时 1 学分
3. 花岗岩区地质与填图 20 学时 1 学分
4. 变质岩区地质与填图 20 学时 1 学分
5. 现代构造学 30 学时 1. 5 学分
6. 地质构造变形分析 30 学时 1. 5 学分
选修课 ( 选满 8 ~10 学分)
1. 算法语言 80 学时 4 学分
2. 应变测量与分析 30 学时 1. 5 学分
3. 显微构造学 30 学时 1. 5 学分
4. 岩石流变学 30 学时 1. 5 学分
5. 地层学新理论、新方法 40 学时 2 学分
6. 沉积岩专题 30 学时 1. 5 学分
7. 岩浆专题 30 学时 1. 5 学分
8. 岩浆动力学 30 学时 1. 5 学分
9. 变质岩专题 30 学时 1. 5 学分
10. 金属矿产地质专题 30 学时 1. 5 学分
11. 非金属矿产地质专题 30 学时 1. 5 学分
12. 现代测试方法简介 20 学时 1 学分
13. 岩石化学在区调中的应用 30 学时 1. 5 学分
14. 遥感在区调中的应用 30 学时 1. 5 学分
15. 物探方法在区调中的应用 20 学时 1 学分
读书报告 ( 2 学分)
在学习期间必须完成 1 篇读书报告。读书报告围绕论文选题作文献综述。读书报告公开宣读,通过后取得 2 学分。
五、野外地质调查、科学研究与学位论文
参加 1∶ 5 万区调图幅的踏勘、剖面测制、填图及专题研究与野外验收全过程。加强实践性环节,结合专题研究,广泛收集资料,参加样品测试与成果分析处理,在此基础上完成学位论文的编写。
中国地质大学 ( 北京) 中国地质大学 ( 武汉)
一九九三年六月十四日
文件下达后,各省开始报名,由于当时正处于地质行业最不景气的时期,加之正值夏天,区调技术骨干正在野外工作,报名工作直到 9 月中旬结束。材料到达后,中国地质大学和区调处一起进行了审查,最后确定 8 名学员入学。他们是青海区调综合地质大队 2名,甘肃地质科学研究所 1 名,甘肃第一地质队 1 名,河北区调研究所 2 名,辽宁区调队1 名,黑龙江第一区调大队 1 名。这 8 名学员都为男生,都是 20 世纪 80 年代的本科毕业生或函授本科毕业生。在原单位都参加过 1∶ 5 万区调工作,有些还参加过 1∶ 20 万区调,大部分都为项目的正、副技术负责人,个别为填图组组长,野外地质调查经验丰富。学员于 1993 年 9 月中旬入学。至此,中国地质大学第一届委培区调研究生班招生工作圆满结束。
三、培 养
1. 补课
按照部教育司批准的区域地质研究方向委托代培硕士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 ( 以下简称培养方案) ,学员入学后就应编入硕士学位研究生班按课表进修硕士生课程,但这些学员尚未进行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当时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科目有外语、数学 3、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由于这批学生长期从事野外地质调查,外语、数学由于长期不用而生疏,其专业知识虽然都在用,但让他们完整地答题还是有一定困难的。为了确保这些学员能通过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我们调整了教学计划,专门安排基础课教员对他们进行外语、数学补课,并根据他们的需要,进行了专业课和专业基础课辅导。经过学员和老师们 3 个多月的共同努力,这些学员都顺利地通过了硕士研究生的入学考试,真正取得了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的资格。
2. 导师选择
导师的安排采取学员选择和安排相结合的原则,考虑的因素包括学员想侧重的专业和实习地点的安排。当时中国地质大学正在进行的 1∶ 5 万区调的图幅共 5 幅图,其中由宋鸿林、李志忠两位教授负责的河北省 1∶ 5 万兴隆幅和六道河幅,区内除主要为中、新元古代的沉积地层外,还有变质岩区,构造也较复杂; 另一个测区在山东省中部,沂水县城以北地区,共 3 幅 1∶ 5 万图幅,区内水、火、变齐全,沂沭断裂带 ( 郯庐断裂的山东部分)在测区内通过。这 3 幅图区调,由我负责,聘请游振东教授当顾问,陈建强副教授、苏尚国老师参加图幅工作。最后河北兴隆项目安排 3 位学生,由宋鸿林、李志忠两位教授任导师; 山东沂水项目安排 5 位学生,由游振东教授、陈建强副教授、顾德林副教授任导师。
3. 课堂教学
由于第一学期没有进行学位课中基础课 ( 外语、数学、计算机语言等) 的学习,不能中途插班上这些课。1994 年春天即区调研究生班第二学期开学后,考虑到夏天的野外实习都是参加 1∶ 5 万区域地质调查,我们给安排了专业学位课,如 1∶ 5 万区调规范及区调管理、三大岩类区地质与填图、现代构造学及地质构造变形分析等。由于这批学员都参加过 1∶ 5 万区调工作,上这些课时采用教员主讲,提出问题,大家讨论,教员总结的方法,或者请学员介绍参加过的 1∶ 5 万区调图幅成果和工作方法,大家进行讨论,指出不足,提出工作建议,收到良好效果。
第一届区调研究生班的第三学期和第四学期,主要安排课堂学习。按照培养方案要求,集中学习了公共必修课、部分学位必修课和选修课。为了扩大学员的知识面,要求学员尽量多听一些选修课。
4. 生产实践
野外生产实践分为河北队和山东队两队,以下仅记述山东队情况。
野外实习是学员进行理论联系实际的最好时机。在野外实习前,我们要求学员根据自己的专业侧重和导师的意见,查阅该专业的研究方法和研究现状及存在问题,尽可能带上参考资料。1994 年 6 月初,我们出发去山东进行第一次生产实践。本队由教员 3 人、硕士研究生7 名、本科生7 名 ( 本科生出发时间为6 月底) 组成。实习时间共3 个月,完成约 2 幅图的生产任务。这次野外工作不仅仅是生产,而是现代地质理论和 1∶ 5 万区调填图工作方法野外讨论、研究和实验的过程。
由于这些硕士生大都有生产实践经验,因此,实习开始就要求他们阅读测区前人工作成果,在充分野外踏勘后进行讨论,讨论的主题包括: ①区内存在的主要问题,这些问题解决的途径和可以作为专题研究的题目; ②工作部署的原则及工作布置; ③不同岩类区采用的工作方法和注意的问题; ④测区的填图单位划分。通过讨论,大家对测区内的填图单位划分、存在的地质问题、解决的途径、采用的工作方法都统一了认识。填图的过程实际是大家学习新的 1∶ 5 万地质填图工作方法过程,因此填图路线采用平行路线穿越的办法,路线上遇到什么岩类就用什么岩类区调填图工作方法填图,回到室内集体连图,如果遇到大片图连接困难时,就组织有关的填图组集体到野外追索和讨论,这样做主要是现场再次统一认识、统一工作方法,保证全队采用同一填图单位,确保图幅填图质量。
在全区路线填图结束后,要求所有参加填图的人都阅读地质草图,确定专题研究题目( 这些专题既是学员的学位论文,又是项目的专题研究内容) ,并根据各人专业侧重不同进行分工,各人根据自己专题的题目设计研究内容和野外收集资料的地点和路线,这样便于全队的工作安排。在实测地质剖面阶段,全队所有的人都参加实测剖面,但分工时除保证每一位学员都要参与不同岩类区的剖面测制外,还要兼顾各人的研究专题有所侧重,这样既保证了学员对不同岩类区工作方法的全面学习和全队生产任务的完成,又能保证各得其所,保证论文资料的收集齐全。野外结束前,要求各位学员进行小结。小结内容包括测区地质构造特征和专题研究的资料两部分,在专题研究部分要求提出室内研究工作内容和下一步计划。这样做的结果会使学员在室内学习阶段能结合自己的论文,做一些实际工作。
第二次野外生产实践是在 1995 年夏天。野外工作之前,组织学员阅读测区成果草图,查阅测试结果,在熟悉全区地质构造特征的基础上,要求学员做好野外工作计划。野外工作主要根据学员工作计划,安排学员专题研究,进一步收集学位论文资料,进行必要的路线追索、取样等精细观察。
在第二次野外生产实践的后期,我们请游振东教授进行野外指导。一方面请游老师对我们近 3 年的工作进行审查,特别是对前人的工作成果有较大改变或我们工作中有重大发现的地段; 另一方面请游老师对典型地质现象进行讲解和指导,并对变质岩区填图工作方法中的一些问题进行答疑。学员们普遍反映受益匪浅。
第二次生产实践的最后还安排一项重要任务是参加我们项目的野外验收。这一次出席我们项目野外验收会的专家有山东省地矿局地科处处长、区调管理专家、局区调质量监控组成员、中国地质大学科技处何科昭处长和专家赵崇贺教授,山东省地矿局的专家都是山东地质通,且对 1∶ 5 万区调填图工作方法及区调工作管理都有丰富的经验,因此要求学员把参加野外验收过程当做一个学习过程。既接受他们的质量审查,又学习他们先进的填图工作方法,也可当做我们的外聘老师的一次现场教学。会议期间,学员们和老师们一起认真听取专家们的意见,回答他们提出的问题,还主动请教问题,收到了较好的效果。
5. 学位论文和答辩
第二次生产实践后学员都转入室内研究和学位论文的编写。我们给学员提出如下要求: 其一,确保使用的资料的真实性,无论使用自己收集的资料还是使用别人收集的资料,都要进行认真审核,确保每一个数据、每一张插图都是真实的。其二,做各种测试和鉴定,凡是能自己动手的则自己动手,特别是岩矿鉴定需要自己观测。即使已有鉴定报告也需要自己检查一下,其目的是保证第一手资料的准确性和完整性。其三,不要写成区域地质调查报告式的论文。区域地质调查报告是通过野外点、线、面的调查收集的资料,通过综合研究和科学总结而写成的,其地层、岩石、构造、矿产、地质发展史等章节齐全,面面俱到,而且可以有不同的观点。论文则要求就某一科学问题进行论证或讨论,最后得出一个恰当的科学结论。其四,论文要精简,如果经过适当修改就可以在科学杂志上发表就更好。经过近半年的努力,每一位学员都完成了一篇论文。
硕士学位论文的答辩实际上也是一个教学过程,而对于这个班来说,也是委托培养单位对培养效果验收的过程。因此,我们聘请中国地质科学院区调处 ( 原地矿部直管局区调处) 原处长陈克强教授和当时的处长其和日格教授参加他们的答辩委员会 ( 后因陈克强教授有重要会议而未能出席) ,答辩委员会主席分别由吴正文教授和谭应佳教授担任,答辩委员还有邱家骧、周珣若、宋鸿林等教授。正式答辩前由各位导师主持,讲解了答辩的准备工作、答辩的注意事项等,并进行了试答辩。答辩时,学员们宣读了论文的主要内容,在回答答辩委员会和参会者提出的问题时,都能综合各方面的问题,引经据典,有理有据地做了回答,答辩委员会表示特别满意。最后都以优秀的成绩通过了论文答辩。
四、第二次招生
第一批学员毕业后,部教育司和直管局都很满意,并同意招收第二批 ( 第二届) 区域地质研究方向的委培硕士学位研究生。1996 年暑期进行招生,所有招生程序和第一届相同。这次中国地质大学也招了 8 名学生,其中内蒙古自治区地矿局第一区调队 2 名,内蒙古自治区地矿局第二区调队 1 名,山西省地矿局区调队 1 名,山西省地矿局 214 地质队1 名,山东省地矿局区调队 2 名,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科学研究所 1 名。这 8 名学员都为男生。都是20 世纪80 年代中、晚期 ~90 年代早期的本科毕业生,都参加过或正在从事 1∶5万区域地质调查工作,个别学员担任过 1∶ 20 万区域地质调查或 1∶ 5 万区域地质调查项目负责人或技术负责人,都希望进一步学习和提高地质理论和地质工作方法。
第二届区域地质研究方向委培硕士学位研究生的培养方案和第一届相同,培养过程也基本相同,只是生产实践和学位论文编写工作安排有所不同的。“九五”期间,中国地质大学共承担了 8 幅 1∶ 5 万区域地质调查工作,地点都在内蒙古自治区,其中固阳地区 3幅,多伦地区 5 幅,大部分学员的生产实践都安排在这两个队,个别学员因原单位也承担着区调任务,且是项目进行中途来参加学习的,就将他们的生产实习地点安排在原单位的原项目。其中仅一名学员随导师的科研项目进行生产实践和学位论文的编写。学员的学位论文取材相对分散,部分学员论文取材于中国地质大学承担的在内蒙古自治区的区调项目; 另一部分学员论文则取材于原单位已经完成或正在进行的区调项目。经过 3 年培养,都以优秀或优良的成绩毕业。
五、效 果
中国地质大学两届区域地质研究方向的委培硕士学位研究生毕业后在区调行业发挥着重要作用。例如青海省一位学员还没有毕业就被局人事处选中,调局地科处负责全省的区调工作管理,后任地调院副院长和青海省地质科学研究所所长。甘肃省的一位学员毕业后经过一阶段实践,调任地矿局地科处处长兼地调院总工,后任地矿局副总工程师等职。河北省两位学员毕业后正逢我国 1∶ 25 万区调试点工作,他们都参加了 1∶ 25 万承德幅区调试点项目,其中一位任项目负责。辽宁省学员毕业后被任命为省地矿局区调队总工程师。山西省一位学员在地调院专门管理区调项目,另一位学员参加青藏空白区 1∶ 25 万区域地质调查项目,任项目负责人,成绩显著,被评为山西省劳动模范……。后来部分学生又攻读了博士学位,向更高层次迈进。现在,大部分学生都工作在区调工作第一线,为提高我国基础地质调查和研究水平而努力工作。
区域地质调查研究方向委托代培硕士研究生招生和培养为中国地质大学在培养在职工作人员高层次学历方面积累了一整套方法和经验,也为后来招收工程硕士学位研究生打下了基础。
『玖』 中国地质大学跟中国地质科学院联合培养是怎么回事跟单独培养有什么区别
联合培养一般是:你的挂名导师是中国地大的,但实际跟的导师是地科院的,以后毕业专答辩还是属回地大的。其实没什么区别,地科院招生名额少,所以他们很多带联合培养的。感觉比你在地大读更好,地大一个老师带一堆学生,地科院导师带的学生少点
『拾』 国家地调局与地质大学联合培养的研究生好吗
嗯,一般联培的研究生的话会在两张都有一个导师去指导你,那么我觉得从这个角度来说还是可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