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质大学李晶
① 低孔低渗砂岩储层裂缝预测及双孔双渗地质建模研究——以大北气田为例
肖香姣1,2 姜汉桥1 王海应2 魏 聪2 赵力彬2 程 华2
(1.中国石油大学(北京)石油工程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北京市昌平区 102249; 2.中国石油塔里木油田分公司,新疆库尔勒 841000)
作者简介:肖香姣,女,高级工程师,主要从事高压气藏、凝析气藏开发研究。E-mail:xiaoxitlm@petrochina.com.cn。
摘 要:裂缝发育程度决定着低孔低渗储层的渗流和产出能力,但由于裂缝发育机制的复杂性,故裂缝 的描述及预测一直是裂缝性油气藏开发中的重点和难点。目前,裂缝的预测方法很多,但在实际应用中都存 在其局限性。构造应力场分析法既严格考虑了裂缝的成因机制,又能较好地与油气生产实际和应用相结合,是裂缝定量预测的一种有效方法。本文针对大北气田储层构造裂缝发育的实际情况,以单井裂缝描述及分布 特征研究为基础,从构造应力场数值模拟出发,通过模型转换建立了与储层地质模型网格完全对应的有限元 分析模型。然后,结合区域古构造活动与岩石力学实验的研究成果,通过连续介质三维有限元数值模拟对储 层构造应力场进行了预测与分析。通过优选岩石破裂准则和建立应力场数据与裂缝参数的计算模型,对大北 气田的储层裂缝进行了定量预测。在此基础之上,利用构造应力场分析法的裂缝预测结果作为约束条件,通 过随机模拟方法建立了符合该气田气藏地质特征的双孔双渗三维精细地质模型,为该类气田的开发方案设计 等研究提供了依据。
关键词:低孔低渗;裂缝预测;构造应力场;双孔双渗;地质建模
Research on Fracture Prediction and Dual-permeability Geological Modeling of Low Porosity and Low Permeability Sandstone Reservoirs—Taking Dabei Gasfield as An Example
Xiao Xiangjiao1,2,Jiang Hanqiao1,Wang Haiying2,Wei Cong2,Zhao Libin2,Cheng Hua2
(1.Key laboratory of Petroleum Engineering,Ministry of Ecation,China University of Petroleum,Changping,Beijing,102249;2.Tarim Oilfield Company,PetroChina,Kora,Xinjiang,841000)
Abstract:The degree of fracture development determine the ability of fluid seepage and proction in low porosity and low permeabilty formation.Because of the complexities on the formation mechanism of fracture,the fracture reservoir are the keystone and difficulty of development.At present,there are many methods for fracture prediction,which also have many limitations in application.The method of fracture prediction by analysing tectonic stress field,in which the formation mechanisms of fracture is considered strictly,as well as the proction practice of the oil-gas field and practical application is well combined,is a effective way to forecast fracture quantitatively in the reservoir.According to the reality that the fractures are well developed in the reservoir rocks of Dabei Gasfield,a finite element method analysis model consistent with the geologic model grid of the reservoir is built by model conversion methods,starting from the numerical simulation of tectonic stress field,based on the single well fracture description and the study on fracture distribution characteristic.And then,the reservior tectonic stress field is forecasted and analysed by 3D finite element numerical simulation for continuum model,combined with the research results of territorial paleostructure and rock mechanics experiment.According to the classical rock-craking principle and the calculation model between the tectonic stress field data and fracture parameters,the quantitative prediction of structural fracture in reservoir rocks of Dabei Gasfield is concted.On this base,a fine 3D al-permeability geologic model suitable for the geologic features of this gas field is built through stochastic modeling controlled by the results of fracture prediction with the methods of tectonic stress field analysis,and they provide reference for the study on gasfield development design of this kind of gas field.
Key words:low porosity and low permeability;fracture prediction;tectonic stress field;al-permeability; geological modeling
裂缝型储层油气藏在我国占相当突出的比例,其产量占整个油气产量的一半以上,在我国油气生产 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因此,进行裂缝特征和分布规律预测研究,对增加储量的动用程度、改善开发 效果、提高我国裂缝型油气藏勘探开发的整体水平均具有重要的现实及长远的战略意义。
低孔低渗储层中裂缝的发育不仅为油气的储集提供空间,而且有助于连通不同类型的储集孔隙,是 控制油气富集和产能的主要因素。在含油气盆地勘探过程中,随着勘探深度不断深入,低渗透裂缝性油 气藏的比例也会随之增加。如何有效地描述和预测裂缝分布,建立合理的双孔双渗地质模型,对提高我 国裂缝型油气田勘探开发水平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以大北气田为例,在单井裂缝描述的基础上,开展 了低孔低渗砂岩储层裂缝预测及双孔双渗地质建模研究,为该气田开发方案的设计等研究提供了 依据[1]。
1 研究区概况
大北气田位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阿克苏地区拜城县,东距拜城县县城28km,南距拜城-阿克苏公 路16km,南部与大宛齐油田相距7km。该气田位于克拉苏构造带的大北-吐北段,东邻克拉1-克拉2 段的克拉-克深区块,西为博孜段,由北至南横跨克深区带、克深南区带、拜城北区带。东西长约 60km,南北宽25~35km,面积约1500km2,呈向南凸起的微弧形背斜构造(图1)。
图1 大北气田地理位置及井区构造位置图
大北气田储层为白垩系巴什基奇克组辫状河三角洲和扇三角洲砂岩,埋深大,基质孔隙度<6%、 渗透率<0.1×10-3μm2,属特低孔低渗储层。在勘探评价阶段,仅有11口探井和评价井,井距2~ 5km,地震资料品质较差,储层裂缝发育。
2 单井裂缝描述及分布特征[2]
2.1 裂缝产状
大北气田产层巴什基奇克组为低孔低渗砂岩储层,裂缝发育。岩心观察统计结果表明,大北气田裂 缝以高角度斜交缝和垂直裂缝为主,其中大北1井高角度斜交缝约占60%,低角度斜交缝和垂直缝其 次;大北101井、大北102井和大北202井主要以高角度斜交缝和垂直缝为主,占全部裂缝的75%左 右;大北104井约70%的裂缝为垂直缝,25%为高角度斜交缝。
成像测井解释结果表明,大北气田巴什基奇克组主要发育NW-SE走向和EW走向的有效裂缝,其次为NE-SW走向裂缝,从西向东裂缝走向具有逐渐从NE-SW向近EW向偏移的趋势。基于成像 测井资料识别出的高导缝其倾角多分布在50°~90℃范围内,其峰值为60°~80°,即裂缝以高角度斜交 缝为主,垂直缝次之,低角度斜交缝和水平缝不发育,与岩心识别裂缝结果一致。
2.2 裂缝发育规模
按发育规模可将大北气田裂缝分为宏观裂缝和微观裂缝。岩心宏观裂缝约占20%,大北202井裂 缝开度最大,平均值为1.16mm。大北102井和大北1井次之,平均值为0.63mm。大北101井和大北 104井裂缝开度最小,平均值为0.53mm。微观裂缝约占80%。整体上看,大北1井和大北2井微观裂 缝开度较大,平均值分别为0.1761mm和0.1736mm;大北101井和大北102井微观裂缝开度较小,平 均值分别为0.0514mm和0.0591mm。各井微观裂缝开度相对大小关系与宏观裂缝基本一致。
大北气田巴什基奇克组6口取心井中,观测岩心长度共45.91m,裂缝共232条,平均裂缝线密度 为5.05条/m,平均面密度为6.8m/m2。利用7口井的成像测井资料在巴什基奇克组共识别出597条天 然开启裂缝,井段总长度共1228.3m,平均裂缝线密度为0.49条/m。总体来看,岩心识别的裂缝线密 度远大于成像测井(前者的分辨率高于后者)。大北104井取心段裂缝最为发育,平均裂缝线密度高达 16.7条/m,大北202井次之,平均裂缝线密度为8.91条/m,大北1井、大北101井和大北102井裂缝 密度较低。成像测井解释结果表明,大北103井裂缝最为发育,裂缝线密度为1.06条/m,其次是大北 101井、大北202井、大北201井、大北104井、大北3井,裂缝线密度范围为0.2~0.8条/m,大北 102井中裂缝不发育,裂缝线密度小于0.1条/m。
3 储层裂缝分布预测
3.1 裂缝成因及期次
通过野外露头调查、岩心观察和测井解释资料,确定大北气田储层裂缝以构造缝为主[3]。结合薄 片,裂缝包裹体、热史-埋藏史研究结果,通过对裂缝产状、充填特征和交切关系进行分析,可以推断 大北气田大致发育4期构造裂缝。第1期是同沉积(同生-准同生)裂缝;第2期为高角度裂缝;第3 期为具有 “二元” 或“三元” 充填结构的高角度(或网状)裂缝;第4期为与第2期裂缝走向近于正 交的高角度开启裂缝。其中,第3期和第4期为有效裂缝。第4期裂缝是最重要的有效裂缝,形成于喜 山运动中晚期构造挤压,是裂缝定量预测的对象[4,5]。
3.2 应力场预测裂缝思路[6~10]
利用研究区已有的地质、地震、测井、钻井等资料,建立研究区的有限元分析模型,并确定相应的 边界条件、反演标准;结合对研究区构造应力场演化的研究及岩石力学三轴实验结果,确定模型的力学 性质、加载方式、约束条件及岩石力学参数;利用有限元力学分析软件Ansys对储层构造应力场的大小 分布进行数值模拟计算。在此基础上,根据岩石破裂准则,开展裂缝分布定量预测研究。
3.3 预测模型的建立
目前,三维有限元结构模型大多数是根据研究区储层的构造顶底面数据,通过网格自动剖分来 建立。由于该法所建模型与地质构造模型中的网格非一一对应,不利于数据的前后处理,计算结果 不能直接用于储层裂缝建模。为此,通过解剖Ansys有限元分析软件[11]和Petrel地质建模软件的网 格组成系统,编制了相应的模型转换程序,实现了大北气田储层地质构造模型向三维有限元结构模 型的精确转换,如图2、图3所示。综合岩石力学实验和测井解释结果[12,13],确定构造应力场数值模 拟所用的力学参数。在此基础之上,对有限元力学模型进行约束和加载,便可得到储层构造应力场的分 布规律。
图2 地质构造模型—有限元结构模型节点转化示意图
图3 大北气田101断块储层地质构造模型和有限元结构模型
3.4 预测结果
根据模拟结果,结合经典破裂准则[14],建立应力应变与裂缝孔隙度渗透率之间的定量关系,实现 裂缝形成初期的定量预测[15~18]。结果显示,大北101断块裂缝集中分布在南部边界断层附近的构造高 点上(图4和图5)。
现今应力场下虽然不会形成新的裂缝,但是对早期存在的裂缝会有改造和演化变迁作用[21]。因 此,需要对古地应力场下形成的裂缝孔隙度和渗透率进行修正。最后,根据岩心观察统计和测井资料解 释结果,对各层各井的裂缝各项参数的计算结果进行验证,如有矛盾,需检查修改应力场模拟的边界条 件或应力-裂缝参数定量关系,直至裂缝预测结果与实际统计结果吻合。
图4 大北101古裂缝孔隙度分布图
图5 大北101古裂缝东西向渗透率分布图
4 双孔双渗地质建模
4.1 建模技术流程
通过三维地震解释、野外露头和单井岩心、薄片、测井资料等综合分析大北地区的构造、沉积和储 层发育特征,利用Petrel软件建立储层三维构造模型和沉积相模型。在此基础之上,结合地质认识,通 过随机模拟方法建立储层的属性(基质和裂缝)模型[20,21]。由于地震资料品质较差,储层基质模型主 要考虑了露头、岩心和测井等资料,然后利用沉积相控随机模拟方法实现。储层裂缝模型,主要是将构 造裂缝的预测结果(Ansys),通过模型转换导入地质模型作为裂缝约束模型(Petrel),再利用随机模 拟方法实现。
4.2 储层属性建模
4.2.1 基质属性建模
储层物性的空间分布在很大程度上受控于沉积相的空间分布。因此,在沉积相分析的基础上,根据 野外露头、岩心和测井资料,统计分析不同相类型的储层物性参数特征和分布规律,最后分相进行随机 模拟,建立各相储层基质属性参数分布模型[22]。根据以上原则,采用序贯高斯方法模拟基质孔隙度分 布。在对渗透率进行模拟时,首先对其进行对数转换,使其接近正态分布,然后以孔隙度作为约束,采 用序贯高斯方法进行模拟。图6为建立的基质孔隙度和渗透率模型。
图6 大北气田储层基质属性参数模型
4.2.2 裂缝属性建模
裂缝属性参数建模主要以大北7口成像测井拾取的裂缝孔隙度、渗透率参数为基础,结合露头区裂 缝的发育特征,利用储层有限元构造裂缝的预测结果作为平面约束,采用序贯高斯方法对裂缝孔隙度、 渗透率进行模拟。图7为建立的裂缝孔隙度和渗透率模型。
图7 大北气田储层裂缝属性参数模型
4.3 模型可靠性评价
4.3.1 储量检验
根据有效储层下限标准,取孔隙度大于3.5%,渗透率大于0.055×10-3μm2的网格为有效网格,并参与储量计算,采用容积法分断块计算模型储量。断块储量互有增减,但差别均不大,整体误差小 于1%。
4.3.2 属性参数检验
对模拟结果进行统计分析,对比输入参数的分布特征,分析模型是否能较好地反映原始输入参数的分 布特征。将基质和裂缝属性参数的模拟结果与原始数据分布直方图进行对比,发现孔隙度和渗透率的分 布形态与输入数据基本一致,模型可行度高,符合气藏的地质特征,已应用到大北气藏试采方案研究。
5 结论
(1)由于低孔低渗致密性储集层以构造裂缝为主,采用地质力学原理和方法,通过应力场数值模 拟来定量表征裂缝具有较好的应用前景。
(2)通过应力场模拟与储层地质建模网格单元的对应性研究,实现了不同软件间的模型转换,使 得有限元构造裂缝的预测结果可直接应用到地质建模中,实现了基质网格和裂缝网格的无缝对接。
(3)综合岩心、成像测井和有限元构造裂缝的预测成果,建立了大北气田稀井网条件下符合地质 特点的双孔双渗地质建模,为开发方案设计打下了很好的基础。
参考文献
[1]刘卫丽,王秀娟,程洪亮,等.三维裂缝预测与渗透率建模研究[J].世界地质,2008,27(3):270~274.
[2]汪功怀,杨希翡,王乐之,等.户部寨构造低渗致密砂岩气藏裂缝描述与预测研究[J].江汉石油学院学报,2003,25(3):117~120.
[3]张明利,谭成轩,汤良杰,等.塔里木盆地库车坳陷中新生代构造应力场分析[J].地球学报,2004,25(6): 615~619.
[4]曾联波,漆家福,王永秀.低渗透储层构造裂缝的成因类型及其形成地质条件[J].石油学报,2007,28(4): 52~56
[5]刘洪涛,曾联波.喜马拉雅运动在塔里木盆地库车坳陷的表现[J].地质通报,2004,23(7):13~15.
[6]Xinmin Song,et al.Integrated Characterization of Natural Fractures.Paper 64776 Presented at the 2000 SPE Annual Technical Conference and Exhibition.2000,9:3~6
[7]周新桂,邓宏文,操成杰,等.储层构造裂缝定量预测研究及评价方法[J].地球学报,2003,24(2):175~180.
[8]李淑恩,张绍辉,岳奎,等.构造应力场数值模拟分析技术及其应用.油气地质与采收率,2001,8(6):38~40.
[9]唐湘蓉,李晶.构造应力场有限元数值模拟在裂缝预测中的应用[J].特种油气藏,2005,12(2):25~28.
[10]沈国华.有限元数值模拟方法在构造裂缝预测中的应用[J].油气地质与采收率,2008,15(4):24~26.
[11]ANSYS Theory Manual[G].ANSYS Help System,Release 10.0.2005.
[12]丁原辰.声发射法古应力测量问题讨论.地质力学学报,2000,6(2):45~52.
[13]丁原辰,邵兆刚.测定岩石经历的最高古应力状态试验研究.地球科学,2001,26(1):99~104.
[14]戴俊生,汪必峰,马占荣.脆性低渗透砂岩破裂准则研究[J].新疆石油地质,2007,28(4):393~395.
[15]邓攀,魏国齐,杨泳.储层构造裂缝定量预测中地质数学模型的建立与应用研究[J].天然气地球科学,2006,17(4):480~481.
[16]王瑞飞,陈明强,孙卫.特低渗透砂岩储层微裂缝特征及微裂缝参数的定量研究[J].矿物学报,2008,28(2): 215~220.
[17]季宗镇,戴俊生,汪必峰,等.构造裂缝多参数定量计算模型[J].中国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0,34(1):24~28.
[18]季宗镇,戴俊生,汪必峰.地应力与构造裂缝参数间的定量关系[J].石油学报,2010,30(1):68~72.
[19]黄继新,彭仕宓,王小军,等.成像测井资料在裂缝和地应力研究中的应用[J].石油学报,2006,27(6):65~ 69.
[20]陈烨,蔡冬梅,范子菲,等.哈萨克斯坦盐下油藏双重介质三维地质建模[J].石油勘探与开发,2008,35(4): 492~498.
[21]霍春亮,古莉,赵春明,等.基于地震、测井和地质综合一体化的储层精细建模[J].石油学报,2007,28(6): 66~71.
[22]于兴河,陈建阳,张志杰,等.油气储层相控随机建模技术的约束方法[J].地学前缘,2005,12(3): 237~244
② 冰川的资料要和李四光有关联
试论第四纪冰期与环境的关系
摘要:第四纪是地质发展史中最新的一章,自然界在此时发生了一系列重大事件,其中最引人注目的是第四纪冰期的出现。第四纪冰期的出现,明显地改变了地球的自然面貌,无论大陆和海洋,都发生了一系列巨大的变化,即冰川还对陆地表面进行塑造,引起全球海平面的升降以及海陆轮廓的变化。同时,对生物界影响最大的,表现为喜冷生物群的发展的分布区的扩大。第四纪冰期与间冰期的交替,直接影响地球的气候变冷与冷暖波动。
关键词:第四纪冰期 生物界 海面升降 气候
1冰期与间冰期的特征
冰期 ice age 具有强烈冰川作用的地史时期。又称冰川期。冰期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冰期又称大冰期,狭义的冰期是指比大冰期低一层次的冰期。大冰期是指地球上气候寒冷,极地冰盖增厚、广布,中、低纬度地区有时也有强烈冰川作用的地质时期。大冰期中气候较寒冷的时期称冰期,较温暖的时期称间冰期。大冰期、冰期和间冰期都是依据气候划分的地质时间单位。大冰期的持续时间相当地质年代单位的世或大于世,两个大冰期之间的时间间隔可以是几个纪,有人根据统计资料认为,大冰期的出现有 1.5 亿年的周期。冰期、间冰期的持续时间相当于地质年代单位的期。 在地质史的几十亿年中 ,全球至少出现过 3 次大冰期,公认的有前寒武纪晚期大冰期、石炭纪-二叠纪大冰期和第四纪大冰期。冰川活动过的地区,所遗留下来的冰碛物是冰川研究的主要对象。第四纪冰期冰碛层保存最完整,分布最广,研究也最详尽。在第四纪内,依冰川覆盖面积的变化,可划分为几个冰期和间冰期,冰盖地区约分别占陆地表面积的30%和10%。但各大陆冰期的冰川发育程度有很大差别,如欧洲大陆冰盖曾达北纬48°,而亚洲只达到北纬60°。
2第四纪大冰期总体印象
2.1第四纪大冰期冰川分布
根据地质记录,大约在晚第三纪即距今1400~1100万年前冰期即已开始,但到第四纪才出现冰期和间冰期交替的现象。在冰期最寒冷时期,北半球高纬地区形成大陆冰盖,格陵兰冰盖把格陵兰和冰岛全都覆盖了;劳伦大冰盖覆盖了整个加拿大,并向南延伸到纽约和辛辛那提一带;斯堪的那维亚冰盖达到北纬48°,几乎把欧洲的一半都掩埋住,冰盖最大厚度约达3000m;西伯利亚冰盖占据了西伯利亚北部,大约达到北纬60°;许多高山地区,如阿尔卑斯山、高加索山、喜马拉雅山等都出现了较大规模的山地冰川。在南半球,南美南端、澳大利亚东南部、新西兰等地也都发现第四纪冰川的遗迹。这些冰川曾经发生过多次进退,并且每次活动都遗留下具有特色的冰川堆积物。第四纪冰川活动历史就是根据冰碛物的研究结果而恢复的。
2.2第四纪冰期划分与对比
欧洲阿尔卑斯山区是研究第四纪冰川的典型地区。1909年,德国A.彭克和E.布吕克纳根据阿尔卑斯山冰川沉积物研究结果,划分为恭兹、民德、里斯、玉木4个冰期和3个间冰期(表1)。其后,世界各地根据当地冰川沉积物研究的结果都划分出相应的冰期,并与阿尔卑斯山冰期对比(表1)。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经过对欧洲阿尔卑斯山冰川沉积的研究,认为典型的4次冰期是距今70—80万年以来发生的冰期,在这4次冰期之前又划分出多瑙和比伯两次冰期。 在30年代,李四光根据对庐山冰川遗迹的研究,把中国第四纪冰川划分为鄱阳、大姑、庐山3个冰期。近年对中国西部新疆、祁连山、西藏、云南等地高山冰川进行了深入研究,在3000m以上的高山地带发现距今约1万年的冰川遗迹,如遗留在高山顶上的冰川湖,称这次冰期为大理冰期。第四纪冰川是客观存在,气候曾经出现多次寒暖交替也是事实。但对中国东部是否普遍存在过第四纪山地冰川,当前还存在着争论。
表1 北半球第四纪冰期对比
地质时代 中国东部 西马拉雅山地区 阿尔卑斯 北欧 美国
全新世Q4 冰后期 冰后期 冰后期 冰后期 冰后期
晚更新世Q3 大理冰期
庐山-大理间冰期庐山冰期 珠穆朗马冰期 玉木冰期
里斯-玉木间冰期里斯冰期 威契色尔冰期
埃姆间冰期
萨勒冰期 威斯康辛冰期
桑加蒙间冰期
伊利瑙冰期
中更新世Q2 大姑-庐山间冰期大姑冰期 加布拉间冰期
聂聂雄拉冰期 民德-里斯间冰期民德冰期 霍尔斯廷间冰期
埃尔斯廷间冰期 雅茅斯间冰期
堪萨期冰期
早更新世Q1 翻阳-大姑间冰期翻阳冰期 帕里间冰期
希夏邦马冰期 贡兹-民德间冰期
贡兹冰期
多瑙-贡兹间冰期
多瑙冰期
比伯冰期 玛诺间冰期
埃尔伯冰期 阿夫东间冰期
内布拉斯加冰期
3第四记古气候概述
3.1 第四纪古气候
第四纪气候以全球变冷为最突出特征,表现为冰川作用的盛衰和气候的移动,即冰期和间冰期的更替。地四纪冰期鼎盛时,全球大陆有20%~30%的面积为冰川覆盖,据R.F.弗林特估计,总面积达44.38×10 平方公里,而现在仅有10%的面积被冰川覆盖。第四纪古气候变迁的主要因素是温度的降低,但气温的下降值与维度和海拔高度有关。冰期时,高纬地区温度降低最大,中纬度地带的气温比现在平均低8 ~12 ℃,低纬地区降低最小。在相同纬度地区,大陆气候区,气温下降值大,海洋气候区,下降值小。第四纪全球温度并非直线下降,而是波动式的周期性变化,因此,表现为冰期与间冰期的周期性交替。
冰期时各大陆的气候条件及冰川规模并不相同。位于海洋性气候区的欧洲和北美,温度低,湿度大,有利于冰川的形成和发展;在大陆气候控制下的亚洲大陆北部,气温虽然非常低,但湿度小,属与干寒气候,不利与冰川的形成和发展。中纬度大陆内部,冰期时因反气旋强盛,湿度小,降水稀少,风力作用占优势,因而形成的是大面积的沙漠和黄土,即现代中纬的沙漠黄土带,冰川不发育。
冰期发展的各个阶段,气候条件也有所不同。初期温度开始下降,相对湿度增高,出现湿冷气候,冰川急速发育。当冰川发展到最盛时期,地面被冰雪覆盖,反射加强,蒸发减弱,温度继续下降,湿度相应下降,降水量也随减少,于是出现典型的干冷冰期气候。冰期末期,温度逐渐升高,冰川开始消融,相对湿度仍然很低,出现干凉或干温气候。冰期时气候带向低纬方向移动,在山岳区向山麓依动。
3.2 中国东部的第四纪古气候
我国东部的气候虽然长期处在东亚季风控制下,但在第四记期间由于受全球性冰期与间冰期的影响,冬夏季风的极峰位置发生周期性南北移动,多次出现冷暖干湿交替现象.冰期,亚洲内陆冷高压势力增强,冬季风加剧,极锋南界移至西南太平洋和南海一带.此时我国东部正处于冷高压的前锋地带,温度低,湿度小,缺少足够的水分,难以形成冰川,广大地区植被稀疏,地面裸露,在盛行的西北风作用下,有利于风尘的搬运和堆积,形成大面积的黄土.有些地方冰缘现象发育,如河北阳原虎头梁顶黄土期的融冻褶皱,九属于晚耕新世晚期的冰缘现象.东北地区湿度略高,冰缘冻土十分发育,猛犸象,披毛犀喜冷动物群广泛分布.
间冰期,亚洲内陆变为低压中心,西伯利亚的冷高压势力减弱,极峰位置北移,一年之中夏季风占优势,太平洋暖湿气流长屈直入到大陆内部,控制了东亚大陆的气候变化.气候温暖湿润,有利于河湖发育,植物繁茂,繁殖了喜暖的犀牛,象等动物群.这个时期南北之间的气候差异减弱.
综上所述,我国东部在特定的季风环境中,第四纪期间的气候是严寒与干燥同时出现,潮湿与温暖同时存在,但在冰期和间冰期的最盛期更增强了他们的大陆性和海洋性,使气候环境或更加严酷或更为适宜,
3.3中国西部的第四纪古气候
我国西部深居亚洲大陆内部,大陆性干旱气候占统治地位,又因地势起伏剧烈,气候垂直分带明显.第四纪以来高山地区被山岳冰川覆盖,至今高山上仍有山地冰川.青藏高原高寒地区发育了永久冻土层.喜马拉雅山南坡,降水丰富,海洋性冰川发育,冰川到达山麓地带.各大盆地发展成干燥沙漠气候,形成盐湖和沙漠.
西部高山冰川作用的特征有以下几点:
(1) 古冰川分布只限于山岳地区,并被大型的沙漠盆地所隔开;
(2) 由于冰川所在纬度及隆起高度不同,接受的降水量不同,冰川发育规模也有差异;
(3) 古冰川类型与现今的高山冰川大体相同,主要是冰斗冰川,山谷冰川和覆盖冰川,但古冰川规模远比现在大;
(4) 高山冰川在第四纪期间从未全部消融,只有规模大小之。
西部冰期与间冰期划分及其气候特征
(1)希夏邦马冰期:发生在早更新世,其雪线的现代高程位于6200~7000米。
(2)帕里间冰期:在海拔4000米高度分布有湖相沉积,代表凉爽到温暖湿润气候。
(3)聂聂雄拉冰期:发生在中更新世,冰川规模最大。
(4)加布拉间冰期:发生在中更新世晚期,主要有湖相沉积,据孢粉分析,植被变化为针叶混交林—松栎林—松,木兰混交林。推测当时年平均温为5~7℃,降水量1000~1500毫米。湖盆周围有残留的红土风化壳。属于温暖湿润气候。
(5)珠穆朗玛冰期:发生在晚更新世,冰川遗迹保存完整,又两次大规模发展阶段。
(6)冰后期:早期教温和,晚期教冷,并有小冰期发生。现年的年平均气温为0℃。
4 第四纪海面变迁
4.1第四纪海面变迁及其原因
许多地质迹象表明,第四纪期间大洋面的位置并非永恒不变,它时而升高,时而降低,从而引起了多次沧海桑田的变迁。海面升降改变着海陆间的轮廓,世界上许多大陆架时隐实现,有时升出水面成为陆地,有时隐没在海底为广阔的浅海,这种变迁在地质历史上层出不穷,沟通亚洲与北美大陆的白令海峡,在第四纪期间就曾多次出露水面成为两大洲之间的陆桥,成为新旧大陆生物群交往重要通道。
引起海面变迁的主要原因,一是构造运动,一是气候波动,这两种因素对海面变迁的影响并不完全相同,但有时互相交叉又互不易区分。
冰期,大洋中的部分海水以冰川形式固结在陆地上,不能随正常的大气循环及地表径流回到海洋,因此水体减少,水层减薄,导致洋面下降.间冰期,气候转暖,冰川消融,大量融水回到海洋,海水体积增加,水层加厚,导致海面上升.这种海面升降变化是全球性的,而非局部性的,而且具有同时性的特点,海面升降的幅度也相近似.但因各地区构造运动的干扰,同一时期海面升降的标志高度相差悬殊.就目前的研究,第四纪晚期海面下降的最低点比现今海面约低130米,海面上升达的最高点比现今海面大约高10米左右。
4.2 中国海域的海面变迁
中国东部各海域自更新世以来曾发生过多次海面升降,特别是晚更新世初以来,沿海平原普遍发生过三次明显的较大规模的海浸和海退.这些沧海桑田的变化,无论在大陆上或海底都留下了一系列遗迹。东部平原的海相层主要分布在各大河流下游及三角洲地区,如华北平原,苏北平原及长江下游平原,都有若干海相沉积埋藏在平原深处,其分布范围可从现在海岸向内陆延伸近百公里,甚至沿河谷上塑数百公里。从微体化石分析,东部地区大体平行于海岸线排列的白洋淀—微山湖—洪泽湖—太湖等湖泊,第四纪期间都曾程度不同地经受海浸影响,我国东部诸海域的海底广泛地遗存着陆相或滨岸相沉积层及相关的生物化石,表明这里曾经历了数次海退而出露在海面以上成为陆地。
4.2.1 渤海海面的变迁
渤海周围既有构造上升区,也有大范围的下沉区,河北平原就是新生代以来的主要沉降区,组成平原的第四系有陆相沉积层和海洋沉积层,晚更新世以来渤海发生至少发生过三次较大规模的海拔浸和两次海退,其中以距今15,000年前的海退规模最大,海面下降的幅度可达-130米左右,三次海退的命名是根据海浸所达到的最远而定的。
沧州海浸:发生在晚更新世早期的一次海浸,海岸线可达沧州附近,北段可达白洋淀以东地区.自西向东谁深逐渐加大,在黄骅以东的高湾至南排河一带水深达10~20米。山东莱洲湾西岸水深达40米。
献县海浸:这次海浸范围较大,海相层分布广泛,向西可达河北献县一带。海相层厚度达20余米,黄骅县的歧口至盐山县城为主要沉积区,向西逐渐变薄,至献县附近尖灭。在山东莱洲湾一带的博兴,恒台,该海相层也广泛分布。
黄骅海浸:此次海浸发生在全新世,海浸范围,在辽东湾北岸达到盘山地区,渤海湾西岸可达宝堤,天津,文安,黄骅地区,莱洲湾西岸到达广饶地区。当时的海面比现今的海面高2~4米左右。
4.2.2 黄海海面的变迁
第四纪期间黄海海面变化的形式各地不一,在隆起的基岩海岸有高出海面的阶地,在沉降海岸平原深处埋藏有海相层,在广阔的浅海底上有淹没的陆相沉积及于其相关的生物化石。晚更新世,黄海同渤海一样,经历了若干次海面升降过程。全新世的海浸,海水向陆地伸入100~200公里,南黄海的岸线可能位于洪泽湖~高邮湖一线,水深达30~40米。
4.2.3 东海海面的变迁
杭州湾以南的东海沿岸地区,第四纪以来为褶皱隆起带,更新世海浸不明显,全新世海浸规模扩大。更新世晚期,东海发生大规模海退,当时的海面下降到-150至-160米,大陆架变成陆地,一些大型的哺乳动物曾群居于此。
5第四纪冰期时的生物界
5.1第四纪冰期时生物的演变
在第四纪时期,主要受气候波动即冰期与间冰期多次更替的影响。有些哺乳动物随着气候条件的改变而发生迁徙,并为适应新的环境而发生变异;有些则不能适应气候条件的变化以及自身的演化而绝灭;同时在新的环境中,也有新属,新种的出现。在各大陆之间,陆生哺乳动物区系因气候变化发生交流,最明显的是第四纪冰期所引起的海退,各大洲之间出现陆桥,从而成为动物迁移的通道。欧亚大陆和北美大陆之间的白令陆桥是动物群交流的重要通途,使东西两大陆的动物群存在着很多相似性,这种情况一直延续到近代。例如。马类起源于北美,通过陆桥移到了欧亚大陆,而象类则通过陆桥从欧亚大陆迁到了北美大陆。
第四纪冰期气候的出现,加速了植物群的分化和演变。草本植物高度繁荣,它们多由木本植物演化而来,生态类型也发生了很大变化,一年一枯一荣,利用种子或根部延续生命。第四纪植物逃避恶劣气候的另一途经,就是大规模迁徙,即随着冰期与间冰期的更替,植物群发生频繁的迁徙。植被带的迁徙有三个方向:一是受纬度方向控制,沿着南北方向迁移,这是全球性的移动;第二是受经度方向的控制,沿东西方向的迁移;第三是受地形高度的控制,在山岳地区植物群做垂直方向运动。在北半球第四纪冰川鼎盛时期,大陆冰盖和永久冻土区的范围扩大,植物带发生显著移动,北方耐干寒的植物向南迁移,喜湿热的植物带向低纬方向压缩。间冰期气候转暖,植被带又向高纬方向移动。全球各个地区由于自然地理环境的不同,植物迁移的距离和方向并非完全一致,迁移过程中也并非所有的属种皆能回到原来的分布区。
5.2我国第四纪冰期植物群的特点
总的来说,第四纪冰期我国的植物群主要是由云杉、冷杉、松等组成的寒温带针叶林,这种针叶林在第四纪各次冰期中所达到的南界各有不同,南北各地造林树种也不一样。但是这种森林不是生长在冰盛时期,而是出现在盛冰期以前和以后,即在冰期来临和结束时期。盛冰期中很多地区为干草原或不毛之地,间冰期中,则以亚热带,暖温带阔叶林为主,但各次间冰期中,造林树种也不相同,北方各地孢粉组合中温带树种偏高,南方的则以亚热带树种为主。不论寒温带针叶林或是亚热带阔叶林,其南北界线各冰期间冰期都有差异。总之,我国第四纪冰期植物群,随地势,气候和地区不同,各有其不同的发展过程和阶段,决不是全国统一的,更不是第四纪以来都于现代差不多。
6.结论
总结以上所述,我们可以了解到第四记冰期的出现对环境起了一系列的影响。首先冰期出现导致气候变冷,又因间冰期的交替出现,使气候出现冷暖波动。由于冰期和间冰期的更替,导致生物迁移和海平面变化。植物随冰期和间冰期大陆冰盖的进退,发生周期性南北迁徙现象,植被移动范围最大可达纬度30°。冰期来临时,地球表面大量水分以冰的形式积累在大陆冰盖和山地冰川中;间冰期时冰盖和冰川融化,大量的水回归海洋。而生物的迁移也因海域变迁发生连锁效应。因为在冰期内,许多浅海滩露出海面,甚至使原来为海水隔绝的大陆或岛屿有部分相连,为生物迁徙提供了条件。
本论文在张志沛、姚改焕老师的指导、帮助下完成,特此感谢!
参考文献;
[1].曹家欣.第四纪地质[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3年.136~184
[2].中国地理学会冰川冻土分会.中国科学院兰州冰川冻土研究所.中国第四纪冰川冰缘学术讨论文集[M].北京.科学出版社.1985年.90~109
[3].刘鸿雁 第四纪生态学与全球变化[M].北京:科技出版社,2002年.64~87
[4].李四光.第四纪冰川[M].科学出版社.1975年
[5].景才瑞,刘会平.论中国的第四纪冰期与间冰期[J].成都理工学院学报1999年.
[6].张京生,李向海.中国第四纪冰川研究的里程碑—《中国第四纪冰川与环境变化》[J].2006年.
[7].刘时银,永建,李晶,上官冬辉,张勇.中国西部冰川对近期气候变暖的响应[J].2006年
---------------------------------------------------------------------
李四光
李四光,原名仲揆,1889年10月26日出生,古生物学家、地层学家、大地构造学家、第四纪冰川学家、地质学家。蒙古族。湖北黄冈人。1919年和1927年分别获英国伯明翰大学硕士和博士学位。曾留学日本和英国。早年加入同盟会,参加辛亥革命。曾任北京大学地质系教授、中央研究院地质研究所所长。1949年10月19日,尚是漂泊国外之时,他已被任命为中国科学院副院长。归国后,他长期担任着政府地质部部长和中国科学技术协会主席。李四光历任第二、三、四届全国政协副主席,地质部部长,中国科学院副院长,中国科学技术协会主席,世界科学工作者协会副主席。
他是中国地质学的先驱之一,创立了地质力学,并为中国石油工业的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早年对蜓科化石及其地层分层意义有精湛的研究。提出了中国东部第四纪冰川的存在。用力学观点研究地壳运动及其与矿产分布的规律,建立了新的边缘学科“地质力学”和“构造体系”概念。毕生倡导以力学观点研究地质构造的发生、发展及组合的规律,认为各种构造形迹是地应力活动的结果,建立了“构造体系”的概念,创建了地质力学学派。提出新华夏构造体系三个沉降带有广阔找油远景的认识并为大庆、胜利等油田的发现所证实。开创了活动构造研究与地应力观测相结合的预报地震途径。晚年发表的“天文、地质、古生物资料”对我国学科大交叉的倡导产生深刻影响。对中国地质教育、地质科学和地质事业的发展作出了巨大的贡献。1955年选聘为中国科学院院士(学部委员)。著有《地球表面形象变迁的主因》、《中国北训之科》、《中国地质学》、《冰期之庐山》、《地质力学概论》及文集《天文、地质、古生物》等。1971年4月29日,李四光因病逝世,享年82岁。
李四光,出生于湖北省黄冈县回龙镇下张家湾村的一个乡村教师家庭。童年随父亲入村塾读“四书”、“五经”,学写诗文。他勤奋好学,爱好劳动。由于常听父亲讲甲午中日海战,中国惨败,清政府腐朽无能、丧权辱国的故事,他从小就萌怀着满腔的爱国热情。他暗下决心,长大后一定要为中国争气,学会造船,打败帝国主义的侵略。1902年,两湖开办新学堂,李四光离开家园,到了省城武昌,考入西路高等小学堂。由于他每次考试成绩都名列前茅,因此学习未满两年,没有毕业就被湖北省选派官费留日深造。1904年7月,到达东京,入宏文书院习日语。
1905年8月,由孙中山先生亲自主盟加入中国同盟会,成为第一批会员中年龄最小的会员。孙中山见其年轻,勉励他要“努力向学,蔚为国用”。从此李四光更加坚定了刻苦学习,报效中华的决心。1907年7月,考入大阪高等工业学校舶用机关科,学习造船机械。初步实现了他为祖国学习造船的心愿。1910年7月,毕业归国,任武昌湖北中等工业学堂教师兼工场场长。第二年秋夏之交,参加清廷举行的留学生回国第六次廷试,成绩优等,获“工科进士”称号。同年10月10日,武昌起义成功,推翻了清政府,武昌成立了鄂军都督府,李四光先任都督府理财部参事,后被选为湖北省实业部部长,1912年改为实业司司长。不久,袁世凯窃权,篡夺了革命果实,辛亥革命失败。李四光怀着郁闷的心情,愤然辞去了实业司司长的职务。计算自己年龄还不太大,不如再读书10年,准备一份力量。1913年7月,获临时稽勋局通知,官费保送留英学习,入伯明翰大学。考虑到为祖国造船,不能没有钢铁,要钢铁就得先搞冶炼,因此先学了采矿一年,又感到采矿离不开地质,再又决定转到理科地质系,开始专攻地质学。走上了“科学救国”的道路。
李四光在英学习期间,在导师W.S.包尔顿(Boulton)教授的指导下,他一面博览群书,一面实地调查,不仅在学术上造诣日深,而且在文字语言上提高也很快。英、日、德、法各国文字,均可运用。他视野辽阔,信息敏捷,基础知识深广。1918年6月,在伯明翰大学通过了毕业论文《中国之地质》的答辩,获自然科学硕士学位。
毕业后,他婉谢了国外的高薪聘请,1919年考察欧陆地质后,接受了国立北京大学校长蔡元培先生的聘书,于1920年5月,回到了北京,出任北京大学地质系教授,他一面为祖国精心培育人才,一面积极参与北京大学一些重要的校务活动。在不少重要的科学研究工作中,取得了创造性的成就。他声誉日著,很快成为当时北京大学的名教授之一。1927年冬,应蔡元培邀请,南下到上海,参加中央研究院地质研究所的筹建工作。1928年1月,中央研究院地质研究所成立,李四光任所长,一直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时为止。抗日战争爆发前,仍兼任北京大学地质系主任和教授。
1934—1936年,根据中英两国交换教授讲学的协议,应邀赴英讲学,在伦敦、剑桥、牛津、都柏林、伯明翰等8所大学,讲授中国地质学。讲稿整理后在伦敦正式出版《中国地质学》,此书除英文版外,还有俄文译本和摘要汉译本。学术界给予很高的评价。英国李约瑟(JosephNeebham)博士称作者为“最卓越的地质学家之一”。1936年回国途中过美国,在他的学生朱森协助下,对美国地质做了一次由东到西的实地考察。回国后住在庐山做第四纪冰川研究工作。第二年“七七”事变,全国燃起了抗日烽火。李四光率领中央研究院地质研究所同仁,辗转内迁。
1938—1944年夏,基本上以桂林良丰为基地,依靠广西地方当局的支持,开展了广西地质的调查研究,填制了广西地质图。并多次长途跋涉考察南岭东段地质,考察川东、鄂西、湘西、桂北和贵州高原等地的第四纪冰川遗迹。撰写了大量的学术论文。其间还创办了桂林科学实验馆,亲任馆长,为战时研制必要的科研实验器材和仪器。1944年11月,日军入侵,中央研究院地质研究所再度搬迁重庆。由于旅途过度疲劳,李四光病倒在沙坪坝,幸医疗及时,愈后健康显著减弱。1945年4、5月间,应重庆大学、中央大学联合邀请,向两校地质系师生作《地质力学之基础与方法》的学术报告。这是他20多年来研究地质力学的第一次总结。1945年8月15日,日军宣布投降,全国人民无不欢欣鼓舞。但是,不久出现了内战阴霾,李四光为此忧心忡仲,焦虑不安。
1946年秋,离开重庆东下直抵上海养病,未去南京,此时他有祖国虽大,似乎难觅容身之地的感触。待到1948年2月,借出席在伦敦召开的第18届国际地质学会,偕夫人许淑彬乘船再度赴英,并经挪威接受奥斯陆大学授予的哲学博士学位。1949年10月1日,李四光在英伦海峡之滨得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喜讯,特别兴奋。立即准备起程回国,为了摆脱国民党驻英大使馆的阻挠,独自化名先行,经巴黎至巴塞尔,等候夫人一道至意大利登轮,在海上漂泊数月,1950年4月6日经叶剑英派人接应,由香港到达广州,终于回到了祖国。5月6日到北京,及时地会见了中央领导周恩来、董必武等同志,作了长时间的交谈。
李四光回到新中国后,除担任中国科学院副院长外,还任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国委员会委员。在中华全国第一次自然科学工作者代表大会上,被选为中华全国自然科学专门学会联合会主席。9月,中国地质工作计划指导委员会成立,李四光任主任委员。1952年9月,中华人民共和国地质部成立,李四光任部长,直到1970年地质部改为计委地质局时才离职。1958年9月,中国科学技术协会成立,李四光被选为主席。同年12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69年4月,出席中国共产党第九次全国代表大会,被选为第九届中央委员会委员。1970年8月,任中国科学院党的核心小组第一副组长和国务院科教组组长。1971年4月29日逝世,享年82岁。
③ 中国矿业大学有哪些教授的课是必须要去蹭的
矿大北京有很多比较知名的教授,但是身为管理学院的研究生,当然还是介绍一下我们管院的教授,比如丁日佳教授、安景文教授、李百吉教授、徐向阳教授、童磊教授等。但是我还是想着重介绍一下李百吉教授。
除了李百吉老师还有其他很多很优秀的教授,今后有时间再给大家一一介绍啦,感兴趣的同学们快去蹭李老师的课吧~希望大家可以喜欢上李老师哦!
④ 相声演员李菁的师傅是谁
相声演员李菁的师父是梁厚民。
梁厚民(1940年—2017年),男,1940年出生,河北玉田人,著名快板书演员,从小喜欢文艺,曾演过笛子及箫独奏、民族舞蹈、评剧、京剧、话剧、山东快书、相声、快板、快板书等。
1963年毕业于北京矿业学院地质系。先后在北京农村文化工作队、北京文工团任演员。1969年在北京曲艺团任快板书演员。1985年拜师高凤山。1963年以快板书为主要擅长曲种。曾任中国曲艺家协会会员、北京曲协理事、崇文政协常委、北京大学中文系兼职教师、北京对外友协理事。
(4)地质大学李晶扩展阅读
梁厚民荣誉成就:曾获全国优秀短篇曲艺创作奖、中青年优秀表演奖、第二届中国曲艺节牡丹奖、北京市文艺调演荣誉奖、北京市新编曲艺调演获奖并获北京市委表彰名册等。
梁厚民主要作品:主演主创的主要节目有《大闹药王庙》、《炒电车》、《奇袭白虎团》、《犟姑娘》、《争夺》、《百年大计》、《西安事变》、《倔闺女》、《幸福属于谁》、《人间真情》等快板书40余段,均在电台录音、电视台录像,录制唱盘。
⑤ 东北大学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是统考还学校自己命题啊
计算机专业考研都是全国统考,指定四本教材:《数据结构》(C语言版)回 严蔚敏 吴伟民 编著 清华答大学出版社 《计算机操作系统》汤子瀛等主编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出版社 《计算机网络(第五版)》 谢希仁 编著 电子工业出版社 《计算机组成原理(第2版)》 唐朔飞主编 高等教育出版社
你可以在网上下一份2011年的大纲看一下,重点考查考生掌握相关基础知识、基本理论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除了这四本教材,建议你看一下C语言的教材,否则数据结构复习起来会有点困难。
没有基础不怕,那就早点做准备。
考研重在坚持,祝你成功!
⑥ 08年那一届兰州一中北大入取名单
2008年兰州一中高考录取情况
姓名
录取学校
张智星
清华大学
何怡鸥
清华大学
刘雪凌
清华大学
戚翔
清华大学
王美雁
清华大学
项顶
清华大学
曾仁沁
清华大学
赵熹
清华大学
毛雅宁
清华大学
马若云
北京大学
李丹
北京大学
崔晓锐
北京大学
张恺惟
北京大学
陈忻蔚
中国人民大学
陈坤
中国人民大学
刘冰
中国人民大学
刘宏剑
中国人民大学
朱国超
中国人民大学
单 珊
中国人民大学
邵铂涵
复旦大学
张亮
复旦大学
张子颖
复旦大学
潘滢浩
南开大学
李婧
南开大学
刘蒙先
南开大学
李蛟
厦门大学
张月
厦门大学
高 俊
厦门大学
王亚菲
厦门大学
马 琳
厦门大学
姜雪婷
厦门大学
李玉洁
厦门大学
周家骥
厦门大学
米 婧
浙江大学
马昱欣
浙江大学
贾麟
浙江大学
刘翼帆
上海交通大学
王晓晨
上海交通大学
李奕霖
上海交通大学
吴娜
上海交通大学
刘 钊
同济大学
陈瑞焘
同济大学
刘宇星
同济大学
杨 洋
同济大学
周家仪
同济大学
高源
南京大学
马杰
南京大学
闫张航
南京大学
李海涛
南京大学
李丹
中山大学
徐勇
中山大学
张曦蒙
中山大学
张露尹
中山大学
舒华章
中山大学
李建潼
天津大学
熊吉征
天津大学
王泽田
重庆大学
杨沛东
重庆大学
李兴
中国科技大学
张硕
中央财经大学
刘昱君
中央财经大学
赵文芳
中央财经大学
施 越
中央财经大学
李晶
中央财经大学
李奕珊
德国汉堡音乐学院
汪子敬
中央音乐学院
张鹤昀
中央音乐学院
任燊
中央民族大学
高凡丁
中央民族大学
吴霄航
中央民族大学
陈彦君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
汪思泓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
赵汭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张逍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李 纯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欧阳瑞洁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董玉冰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刘益华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王励扬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马 千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张 鹤
北京交通大学
胡柳昀
北京交通大学
王昊
北京交通大学
孙夏旭
北京交通大学
朱珺瑶
北京交通大学
高莹
北京交通大学
杨博欣
北京邮电大学
赵羿博
北京邮电大学
杨舒君
北京邮电大学
姜媛媛
北京邮电大学
李泽远
北京邮电大学
顾茹雅
北京邮电大学
高 欣
北京邮电大学
净山
北京邮电大学
郭存然
北京邮电大学
高旸
中国农业大学
刘淦
中国农业大学
孟庆午
中国农业大学
丁瑞
中国农业大学
贺钰曦
中国农业大学
姚萌超
中国农业大学
张 倩
中国农业大学
范 虹
中国农业大学
王镜淞
中国农业大学
黄馨莹
中国农业大学
韩 雪
北京理工大学
安琪
北京理工大学
张葛仡男
北京理工大学
毛颖轩
北京理工大学
肖晶
北京化工大学
赵 津
北京化工大学
刘山
北京科技大学
徐呈亮
北京科技大学
贺涓
北京科技大学
宦凌云
北京林业大学
李 黎
北京林业大学
晁 石
北京体育大学
郭煜坤
北京外国语大学
马笑曦
北京外国语大学
陈园豆
北京印刷学院
任典
北京印刷学院
朱家彤
中国传媒大学
薛蔚琦
中国海洋大学
周子然
中国海洋大学
王丽丽
中国海洋大学
金文博
中国矿业大学
钱 宇
中国矿业大学
李堃
中国矿业大学
王晨琛
中国民航大学
马源涛
中国民航飞行学院
张峻溢
中国青年政治学院
张岳鹏
中国人民公安大学
朱 尧
中国药科大学
肖雄
中国政法大学
贾 芃
中国政法大学
池忱
中国政法大学
张 好
中国政法大学
王 青
国防科技大学
姚博
国防科技大学
芦露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
康斯琦
湖南大学
陈 爽
湖南大学
王戎斐
东南大学
张塬
东南大学
陈雪瑞
东南大学
王金晖
东南大学
李 睿
中南大学
史汉宁
中南大学
赵江涛
中南大学
林 浩
中南大学
刘阔
中南大学
武斌
中南大学
朱 迪
长安大学
郑 茜
长安大学
魏潇
长安大学
王 婧
长安大学
苏 欣
长安大学
张文君
长安大学
单 双
上海财经大学
王钰
上海财经大学
王诗玥
上海大学
尹占伟
上海大学
鲁晓楠
上海大学
康 博
上海大学
万江园
哈尔滨工业大学
刘亦然
哈尔滨工业大学
李涧青
哈尔滨工业大学
龚 旻
哈尔滨工业大学
马琳娜
哈尔滨商业大学
屈煜赟
哈尔滨商业大学
赵亚楠
哈尔滨商业大学
王佳星
华东理工大学
梅 园
华东理工大学
王 玎
华东理工大学
严春
华东理工大学
朱昌明
华东理工大学
陈柯宇
华东师范大学
刘倩佼
华东政法大学
赵元欣
华东政法大学
马谦
华东政法大学
张琛晨
华东政法大学
代 旻
华南理工大学
李 琼
华南理工大学
宋波
华南理工大学
苗 硕
华南理工大学
黄悦新
华南理工大学
杨泽星
华南理工大学
王 青
华南理工大学
姚 瑶
华南理工大学
宋 倩
华南理工大学
刘颖
华南师范大学
邓博文
华中科技大学
曹诗洋
华中科技大学
丁国辉
华中科技大学
谈存锋
华中科技大学
魏鄞舟
华中农业大学
马融
华中师范大学
乔海柱
吉林大学
闫立东
吉林大学
陈柏言
吉林大学
石皓伟
武汉大学
郝圣
武汉大学
许洪玮
武汉大学
梁亚雄
武汉大学
王田
武汉大学
侯宗琪
山东大学
康婉愉
山东大学
王 璐
山东大学
李彤玥
四川大学
赵 鸿
四川大学
王润词
四川大学
何小龙
四川大学
宋波
四川大学
刘几嬴
四川大学
郭云霏
四川大学
郑子斐
四川大学
朱旭雯
四川大学
王柑琪
四川大学
魏奕
四川大学
郭 锋
西北工业大学
卢婧
西安交通大学
郑吉阳
西安交通大学
王 超
西安交通大学
高倬婧
西安交通大学
索菲娅娜
西安科技大学
裴 钰
西安音乐学院
李海萍
西安音乐学院
何东阳
西南交通大学
杨 徉
西南交通大学
宁冠宇
西南交通大学
魏文琦
西南交通大学
曾俊岳
西南交通大学
康 健
西南交通大学
陈安琪
西南交通大学
芦子惠
西安音乐学院
王彤
西安音乐学院
孙少刚
西安邮电大学
陈洁钰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马怡山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周 正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李敖
西北政法大学
唐 潇
西北政法大学
何娇颖
西北政法大学
樊文博
西南财经大学
吴钊
西南财经大学
刘若云
西南财经大学
郭业朋
南京财经大学
郝思静
南京师范大学
王昊鹏
南京邮电大学
徐汕
南京政治学院
俞竣川
第四军医大学
白 帆
第四军医大学
习 羽
电子科技大学
苏柏铔
电子科技大学
许嘉颖
东北财经大学
刘 毅
东北财经大学
韩相宜
东北财政大学
高浩森
东北大学
周小琨
东北大学
乔世俊
东北大学
倪翔
武汉理工大学
王 力
东北林业大学
张欣
东北林业大学
杨一楠
东北林业大学
罗 茜
东北林业大学
任俣丞
东北农业大学
赵冉
东北师范大学
宋嘉胜
东方航空大学
韩冰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王若屹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张霭彤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强大元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钱晓蓉
四川师范大学
辛 源
四川外国语学院
刘冀钊
兰州大学
孙嘉锐
兰州大学
蒋涧桥
兰州大学
梁可
兰州大学
韩博宇
兰州大学
王一茹
兰州大学
陈子玫
兰州大学
赵爽
兰州大学
梁 霄
兰州大学
胡 妍
兰州大学
王 叶
兰州大学
胡田田
兰州大学
赵阳
兰州大学
贾东于
兰州大学
王鸿宇
兰州大学
高 悦
兰州大学
王一杰
兰州大学
康钧超
兰州大学
王少桐
兰州大学
冯小童
兰州大学
张 悦
兰州大学
徐永腾
兰州大学
涂培君
兰州大学
徐士茗
兰州大学
任 壬
兰州大学
李皓
兰州大学
张继文
兰州大学
汪泽皓
兰州大学
张帆
兰州大学
赵琛
兰州大学
赵晓晖
兰州大学
戚玉
兰州大学
王安伦
兰州大学
王灿
兰州大学
高健斐
大连工业大学
张颖
大连海事大学
马士雄
大连水产学院
李垠洁
大连外国语大学
张爱迪
大连医科大学
赵雯璐
上海电力学院
张钟元
上海电力学院
顾逸飞
上海东华大学
栾蓉
上海东华大学
刘潇
上海东华大学
万 瑄
上海东华大学
刘 霖
上海对外贸易大学
李怡婕
上海对外贸易大学
彭欣逸
上海对外贸易学院
张馨予
河海大学
冯照阳
河海大学
安 冬
河海大学
师江凯
集美大学
胡 菲
集美大学
王劼媛
江苏科技大学
李书心
上海工程技术大学
康晓欢
上海海事大学
郑海娇
上海海事大学
费文思
上海海事大学
李 斐
上海海事大学
李亚伦
上海海事大学
丁 珊
上海海洋大学
王亦冰
上海海洋大学
陈星弛
上海海洋大学
康亦青
上海海洋大学
张静原
上海金融学院
李媛
上海理工大学
邢 菲
上海理工大学
席堃
上海理工大学
杨卓圆
上海理工大学
万晓峰
上海理工大学
郑云天
上海外国语学院
张一凤
上海音乐学院
张兆龙
上海音乐学院
刘倩
上海应用技术学院
刘向
上海应用技术学院
宋悦
上海应用技术学院
李美珍
烟台大学
苏 磊
烟台大学
张卓君
浙江工商大学
夏瑗
浙江工商大学
王 颖
浙江工商大学
颜维君
浙江工商大学
陈 昕
浙江海洋大学
刘亚鑫
浙江理工大学
夏 彬
浙江师范大学
李昀珊
浙江师范大学
鲁彦岐
浙江师范大学
吴安琪
宁波大学
王 璇
宁波诺丁汉大学
吴思琪
宁波诺丁汉大学
廉奇睿
古巴哈瓦那大学
张郁馨
深圳大学
李月良帆
深圳大学
李佳玮
深圳大学
张恺悦
天津财经大学
陈翰石
天津科技大学
周韦名
天津科技大学
何昆霖
天津科技大学
蒋超平
天津科技大学
田蕴娜
天津商业大学
齐家媛
天津商业大学
朱欣娅
天津商业大学
王怀庆
天津商业大学
高 洁
天津商业大学
刘益彤
天津商业大学
孙榕蔓
天津商业大学
杨 蕤
天津商业大学
丁瀚
天津商业大学
曹媛
天津师范大学
刘 晨
天津师范大学
龚诗淼
天津师范大学
巴凯先
天津理工大学
邓梦洁
合肥工业大学
田颖斐
合肥工业大学
田 园
天津城市建设学院
柴垠洁
天津工程师范学院
杨 彬
天津工程师范学院
谭潇
天津工业大学
张 睿
天津工业大学
沈瑞翔
天津军事交通学院
刘志鸿
天津军事交通学院
孙 舰
天津军事交通学院
徐 垚
天津军事交通学院
毕家玮
天津外国语大学
刘 斐
天津外国语大学
程海强
天津外国语大学
拓瑞
天津外国语大学
张晗
天津农学院
田雪
天津农学院
顾鹏
长春大学
马瑞
海口经济学院
罗 超
河北工业大学
张晓芃
河北科技大学
赵煜
河北师范大学
雷 乾
河北医科大学
陈建宇
解放军电子工程学院
孙亿
解放军国际关系学院
陈一桐
解放军理工大学
郭鹏
解放军信息工程大学
伦泽华
解放军信息工程大学
吴明轩
长春理工大学
贲 欢
湖北工业大学
张晶
湖北经济学院
叶入源
湖南师范大学
孙升辉
华北电力大学
张雅卿
华北电力大学
石 润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
范路珂
重庆工商大学
白 晶
重庆工业大学
胡筱昕
重庆海联大学
王慧婷
重庆师范大学
杜珲
重庆师范大学
史文芮
重庆师范大学
陈思同
重庆医科大学
张群立
天津医科大学
许如清
苏州大学
江楠
华侨大学
周雯惠
华侨大学
王珂煜
华侨大学
侯然
华侨大学
韩 笑
广州大学
潘霄
安徽大学
王晓宇
哈尔滨大学
刘盈妤
空军航空航天大学
郑璐婷
山东财政学院
毛晓彤
山东工商学院
刘 彤
山东经济学院
杨莉
山东科技大学
王亚婷
山东科技大学
武鲁强
山东理工大学
杨 静
山东林业大学
王文婷
山东师范大学
刘超
昆明理工大学
徐倩雯
西北师范大学
张力文
西北师范大学
郝 楠
西北师范大学
王星砾
西北师范大学
李文琪
西北师范大学
刘 红
西北师范大学
陈诗阳
西北师范大学
张 军
西北师范大学
汪 茜
西北师范大学
李 皎
西北师范大学
蒋宗言
西北师范大学
王志成
兰州交通大学
田 疆
兰州交通大学
朱晶晶
兰州交通大学
宋瑶
兰州交通大学
赵健乔
兰州交通大学
令宜凡
兰州交通大学
邹中翔
兰州交通大学
宋 阳
兰州交通大学
关世泽
兰州交通大学
王婧婷
兰州交通大学
黄韵迪
兰州交通大学
侯郁心
兰州交通大学
张晓通
兰州交通大学
程 晨
兰州交通大学
司琼琳
兰州交通大学
王尚荣
兰州交通大学
杨广智
兰州交通大学
吴 燕
兰州交通大学
凤 凰
兰州交通大学
成 洋
兰州交通大学
曹佳宁
兰州交通大学
沙凌霞
兰州交通大学
吴自奋
兰州理工大学
王彬
兰州理工大学
杜津昊
兰州理工大学
马阳
兰州理工大学
李霄
兰州理工大学
席少辉
兰州理工大学
刘路遥
兰州理工大学
达晓伟
兰州理工大学
钱 隆
兰州理工大学
李欢
兰州理工大学
张 宇
兰州理工大学
万腾
兰州理工大学
李宇航
兰州理工大学
张 晨
兰州理工大学
孟虹如
兰州理工大学
吴 邯
兰州理工大学
张一珺
兰州理工大学
李琳
甘肃农业大学
买雅雯
甘肃农业大学
贾潇雅
甘肃农业大学
王 晶
甘肃农业大学
陶 更
甘肃农业大学
杨雅心
甘肃政法大学
赵晗晓
甘肃政法学院
杨 莉
甘肃政法学院
胡潇
甘肃政法学院
李雪蓉
甘肃政法学院
黄百庆
甘肃政法学院
魏文婷
甘肃中医学院
张文晗
兰州商学院
林柏罗
兰州商学院
杨木
兰州商学院
卫钰婷
兰州商学院
徐以楠
兰州商学院
郑 婷
兰州商学院
甘雪薇
兰州商学院
董 瑶
兰州商学院
刘怡兰
兰州商学院
杜林俊
兰州商学院
侯希
兰州商学院
陈静远
兰州商学院
王琰琳
兰州商学院
许莉骅
兰州交通大学博文学院
段琨
兰州交通大学博文学院
马 凯
华中农业大学楚天学院
伊梦祺
兰州理工大学技术工程学院
火阳
兰州理工大学技术工程学院
史忆文
兰州商学院长青学院
杨 莹
兰州商学院陇桥学院
王玉蕴
兰州商学院陇桥学院
高思宇
甘肃电大
陈 军
甘肃工业职业技术学院
水淼
常熟理工学院
李清浣
常熟理工学院
李 翔
成都大学成都学院
梁兴盛
成都体育学院
杨 骐
滨州学院
张继匀
广东嘉应学院
严浚夫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
周 阳
广东肇庆学院
郝珈立
安徽财经大学
马静
聊城大学
韩 茹
临沂师范大学
何婵
洛阳军事学院
方媛
洛阳师范学院
贾懿劼
南方科技大学
穆文婕
南方医科大学
陈大伟
南通大学
谢明明
青岛理工大学
吕 晟
青岛农业大学
马继生
青海民族学院
王婧祎
陕西中央学院
郑炜豪
沈阳大学
姚 芮
沈阳航空工业学院
张文丁
沈阳建筑学院
李培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
潘 越
首都经贸华侨学院
董姗姗
四川西南航空专修学院
武灵雨
太原科技大学
王 锴
潍坊医学院
杨千惠
温州医学院
王捷
武汉工程大学
王 芫
武汉军事经济学院
贺鑫玺
武汉科技学院
汤鑫
西北民族学院
王家杰
西北师范大学知行学院
陈 琛
西南林学院
苏沐青
西南民族大学
谢理哲
徐州空军学院
王俊达
中国地质大学长城学院
张 铎
北京财经专修学院
徐秋晨
北京工商大学嘉华学院
李彦达
嘉兴学院
张 馨
嘉兴学院
王欣然
嘉应学院
吴昊
台州学院
王畅
江汉艺术学院
胡天奇
重庆大学城市科技学院
魏晓珺
重庆大学城市科技学院
霍晋云
重庆大学城市科技学院
曹睿实
云南林学院
王 朔
枣庄学院
边小莉
浙江金华学院
张文婷
黄冈师范学院
张 皓
兰州城市学院
杨杜斌
兰州城市学院
常峻哲
兰州城市学院
杜伊欣
兰州城市学院
闫龙
兰州城市学院
何宏胜
兰州城市学院
王瑞轩
兰州城市学院
李洁
河西学院
刘有庆
陇东学院
邹昊轩
天水师范学院
杨洋
张掖医学专科学校
曹原
定西师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