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地质大学 » 重点研发计划启动地质大学

重点研发计划启动地质大学

发布时间: 2021-03-12 05:51:54

❶ 1896年,我国出台了863计划,形成了什么文件

你的提问是错误的,应为1986年。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863计划)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项高技术发展计划。这个计划是以政府为主导,以一些有限的领域为研究目标的一个基础研究的国家性计划。 1986年3月,面对世界高技术蓬勃发展、国际竞争日趋激烈的严峻挑战,邓小平同志在王大珩、王淦昌、杨嘉墀和陈芳允四位科学家提出的“关于跟踪研究外国战略性高技术发展的建议”和朱光亚极力倡导下,做出“此事宜速作决断,不可拖延”的重要批示,在充分论证的基础上,党中央、国务院果断决策,于1986年3月启动实施了“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863计划)”,旨在提高我国自主创新能力,坚持战略性、前沿性和前瞻性,以前沿技术研究发展为重点,统筹部署高技术的集成应用和产业化示范,充分发挥高技术引领未来发展的先导作用。朱光亚是863计划的总负责人,参与了该计划的制定和实施。 2016年2月16日,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首批重点研发专项指南发布,标志着整合多项科技计划的国家重点研发计划从即日起正式启动实施,意味着“863计划”即将成为历史名词。

❷ 国家863计划是指什么

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863计划)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项高技术发展计划。这个计划是以政府为主导,以一些有限的领域为研究目标的一个基础研究的国家性计划。
1986年3月,面对世界高技术蓬勃发展、国际竞争日趋激烈的严峻挑战,邓小平同志在王大珩、王淦昌、杨嘉墀和陈芳允四位科学家提出的“关于跟踪研究外国战略性高技术发展的建议”和朱光亚极力倡导下,做出“此事宜速作决断,不可拖延”的重要批示,在充分论证的基础上,党中央、国务院果断决策,于1986年3月启动实施了“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863计划)”,旨在提高我国自主创新能力,坚持战略性、前沿性和前瞻性,以前沿技术研究发展为重点,统筹部署高技术的集成应用和产业化示范,充分发挥高技术引领未来发展的先导作用。朱光亚是863计划的总负责人,参与了该计划的制定和实施。
从科技部例行新闻发布会上获悉,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首批重点研发专项指南已于2016年2月16日发布,这标志着整合了多项科技计划的国家重点研发计划从即日起正式启动实施。这也意味着“863计划”即将成为历史名词。

❸ 国家重点氢能汽车产业项目启动有何意义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国家燃料电池发动机及商用车产业化技术与应用重大项目今天在济南启动,重点突破氢燃料电池关键技术。该项目由潍柴动力联合12家企业、高校及科研院所共同参与。未来3到5年,将打造全球技术领先的千亿级氢能汽车产业集群。

使用氢为能源的最大好处是它能跟空气中的氧,产生水蒸气排出,有效减少了其他燃油的汽车造成的空气污染问题。

HICEV一般内燃机为基础改良而成,要实现并不困难,困难之处在于如何降低成本及达至安全,以及安全地解决氢气供应、储存的问题后才可以推出市场。

❹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是973计划吗

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973计划)旨在解决国家战略需求中的重大科学问题,以及对人类认识世界将会起到重要作用的科学前沿问题,坚持“面向战略需求,聚焦科学目标,造就将帅人才,攀登科学高峰,实现重点突破,服务长远发展”的指导思想,坚持“指南引导,单位申报,专家评审,政府决策”的立项方式,以原始性创新作为遴选项目的重要标准,坚持“择需、择重、择优”和“公平、公正、公开”的原则,坚持项目、人才、基地的密切结合,面向前沿高科技战略领域超前部署基础研究。
从科技部例行新闻发布会上获悉,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首批重点研发专项指南已于2016年2月16日发布,这标志着整合了多项科技计划的国家重点研发计划从即日起正式启动实施。这也意味着“973计划”“863计划”即将成为历史名词。

❺ 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973计划)的介绍

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973计划)旨在解决国家战略需求中的重大科学问题,以及对人类认识世界将会起到重要作用的科学前沿问题,坚持“面向战略需求,聚焦科学目标,造就将帅人才,攀登科学高峰,实现重点突破,服务长远发展”的指导思想,坚持“指南引导,单位申报,专家评审,政府决策”的立项方式,以原始性创新作为遴选项目的重要标准,坚持“择需、择重、择优”和“公平、公正、公开”的原则,坚持项目、人才、基地的密切结合,面向前沿高科技战略领域超前部署基础研究。从科技部例行新闻发布会上获悉,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首批重点研发专项指南已于2016年2月16日发布,这标志着整合了多项科技计划的国家重点研发计划从即日起正式启动实施。这也意味着“973计划”“863计划”即将成为历史名词。

❻ 面向2030,科技创新助力中国社会发展将有哪些“大动作”

面向2030,科技创新助力中国社会发展将有三方面的“大动作”:

1、服务科技创新“三步走”:树立社会发展科技创新工作新标杆

聚焦重大民生关切、大幅增加科技供给、创新链条向转移转化延伸……细数近年来社会发展科技创新领域的成就,徐南平介绍,我国社会发展科技创新的“四梁八柱”已初步建立,将有效推动科技创新与社会发展深度融合。

“改革开放30多年来,我国社会建设总体布局在不断调整完善。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确立了‘五位一体’总体布局,社会发展和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性日益凸显,社会事业和民生问题在国家战略布局中越来越重要。”徐南平表示,“去年,全国科技创新大会发出进军世界科技强国的号召,确定了科技创新‘三步走’战略目标,提出面向经济社会发展主战场,将社会发展科技工作摆在国家科技发展全局更加重要的位置,为社会发展科技创新提升了信心。”

“三步走”战略目标的提出,为社会发展科技创新工作树立了新标杆。徐南平说:“去年全国科技创新大会对发展的内涵进行了深入解析,为社会发展科技创新提出了新目标。科技部将按照‘抓战略、抓规划、抓政策、抓服务’的要求,谋求新方法,着力推动社会发展科技工作由科研管理向创新服务转变,实现整体推进和重点突破。”

2、健康、美丽、平安中国”新图景:科技创新织就保障亿万群众生活的幸福网

“我们的衣食住行基本都将得到解决,那么老百姓的需求是什么?”徐南平说,“需要更好的空气、更洁净的水、更健康的生活和更安全宜居的环境,这些都与社会发展程度密切相关。”

徐南平表示,“科学研究既要追求知识和真理,也要服务于经济社会发展和广大人民群众,经济发展与社会发展互为支撑,社会发展不仅是民生改善和环境保护,也是更高层次的经济发展。要把握好社会发展科技创新的新内涵,在保持经济增长的同时,更重要的是树立‘以人民为中心’的社会发展科技创新工作新理念,实现从服务‘小众’向服务‘大众’的转变,织就保障亿万群众生活的幸福网。”

“十三五”期间,科技部将围绕“健康中国、美丽中国、平安中国”的重大需求,关注科技与经济、社会、民生等发展相结合,通过抓规划,系统布局重大专项、重点研发计划等,落实规划明确的目标和任务。

“一系列民生工程,都离不开科技创新的强力支撑。健康、美丽、平安中国的新图景正在铺展。”徐南平说。

3、创新推动社会发展“新路径”:科技赛场必须有“一招鲜”

根据国家重点研发计划总体部署,科技部在社会发展领域启动14个重点专项,与“十二五”863计划和支撑计划经费投入相比,增幅约为37%。

科技部还将启动中医药、防灾减灾、食品安全3个重点专项。与此同时,已分批启动了“深海空间站”“健康保障”和“京津冀环境综合治理”等3个“科技创新2030—重大项目”。

“中国要想成为世界科技强国,在科技赛场竞争必须有‘一招鲜’,必须在若干领域创新水平处于世界前列。必须瞄准原创性、颠覆性和解决重大问题的技术创新,前瞻性和引领性地部署重大任务。”徐南平表示,一是优势领域要变得更强,比如水稻,我国杂交水稻育种在国际上处于领先地位,未来要进一步引领该领域的发展;二是战略必争领域一定要强,比如海洋科学领域,要实现海洋强国战略,跻身世界强国之列;三是引领未来发展的重要领域要超前布局,比如生物技术,一定要做大做强。

徐南平认为:“科技创新及其成果要面向经济社会发展主战场,转化为经济社会发展第一推动力,转化为人民福祉。科技部在服务好创新主体、服务好地方、服务好部门的同时,将以‘国家可持续发展议程创新示范区’为平台,进一步推进科技成果转化落地,更好推动社会发展领域科技创新的发展。”

❼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限项是怎么规定的

项目应整体申报,须覆盖相应指南方向的全部考核指标。

申报单位根据指南支持方向的研究内容以项目形式组织申报,项目可下设课题。项目应整体申报,须覆盖相应指南方向的全部考核指标。项目申报单位推荐1名科研人员作为项目负责人,每个课题设1名负责人,项目负责人可担任其中1个课题的负责人。

项目的组织实施应整合集成全国相关领域的优势创新团队,聚焦研发问题,强化基础研究、共性关键技术研发和典型应用示范各项任务间的统筹衔接,集中力量,联合攻关。各推荐单位加强对所推荐的项目申报材料审核把关,按时将推荐项目通过国家科技管理信息系统统一报送。

(7)重点研发计划启动地质大学扩展阅读: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的相关要求规定:

1、申报单位在接到专业机构关于进入答辩评审的通知后,通过国家科技管理信息系统填写并提交项目正式申报书。正式申报书受理时间为30天。

2、专业机构组织形式审查,并根据申报情况开展首轮评审工作。首轮评审不需要项目负责人进行答辩。根据专家的评审结果,遴选出3-4倍于拟立项数量的申报项目,进入答辩评审。

3、专业机构受理项目预申报。为确保合理的竞争度,单个指南方向只有1家申报的,该指南方向不启动后续项目评审立项程序,择期重新研究发布指南。

❽ 徐建的人物成就

1. Holbourn, A., Kuhnt, W., and Jian Xu, 2011. Indonesian Throughflow variability ring the last 140 kyr: The Timor Sea outflow. In: Hall, R., Cottam, M.A. &Wilson, M.E.J. (eds) The SE Asian Gateway: History and Tectonics of the Australia–Asia Collision. Geological Society, London, Special Publications, 355, 283–303, doi: 10.1144/SP355.14.
2. 徐 建, 李建如, 乔培军, 2011. 有孔虫/Ca温度计研究进展——盐度影响及校正. 地球科学进展. 26 (9), 997-1005.
3. 徐 建, 2010. 壳体大小对浮游有孔虫生物地球化学记录的影响. 矿物岩石地球化学通报. 29 (2), 109-118.
4. Jian Xu, W. Kuhnt, A. Holbourn, M. Regenberg, and N. Andersen, 2010. Indo-Pacific Warm Pool variability ring the Holocene and Last Glacial Maximum, Paleoceanography, 25, PA4230, doi:10.1029/2010PA001934.
5. Jian Xu, Kuhnt, W., Holbourn, A., and Andersen, N., 2009. Upper Ocean variability in the Indo-Pacific Warm Pool ring the late Holocene, early Holocene and Last Glacial Maximum. Eos, Vol. 90, Number 52, 29 December 2009, Fall Meet. Suppl., Abstract PP13D-1439.
6. Jian Xu, Kuhnt, W., Holbourn, A., and Andersen, N., 2009. Upper Ocean Hydrology in the Indo-Pacific Warm Pool ring the late Holocene, early Holocene and Last Glacial Maximum. Earth Science Frontiers (地学前缘), Vol. 16 (Special Issue), 224.
7. Jian Xu, Holbourn, A., Kuhnt, W., Jian, Z., Kawamura, H., 2008. Centennial Changes in the Thermocline Structure of the Indonesian Outflow ring Terminations I and II. Earth and Planetary Science Letters, 273, 152-162, doi:10.1016/j.epsl.2008.06.029.
8. Kuhnt., W., Holbourn, A., and Jian Xu, 2007. SE Asian and Australian monsoonal control on Indonesian Throughflow variability. Geophysical Research Abstracts 9, 05491. SRef-ID: 1607-7962/gra/EGU2007-A-05491.
9. Jian Xu, Kuhnt, W, Holbourn, A., Andersen, N., Bartoli, G., 2006. Changes in the vertical profile of the Indonesian Throughflow ring Termination II: Evidence from the Timor Sea. Paleoceanography, 21, PA4202, doi:10.1029/2006PA001278.
10. Jian Xu, Kuhnt, W., Holbourn, A., and Andersen, N., 2006. Variability in the Vertical Structure of the Indonesian Throughflow ring the Last 140 kyr: Evidence from the Timor Outflow. Eos Trans. AGU 87 (52), Fall Meet. Suppl., Abstract PP31A-1725.
11. 郭建卿, 陈荣华, 赵庆英, 徐 建, 孟翊, 李秀珠, 2006. 南海北部表层沉积物中浮游有孔虫分布特征与环境意义. 海洋学研究. 2006, 24(1), 19-27.
12. Jian Xu, Wang, P., Huang, B., Li, Q., Jian, Z., 2005. Response of planktonic foraminifera to glacial cycles: Mid-Pleistocene change in the southern South China Sea. Marine Micropaleontology. 54, 89-105.
13. Holbourn, A, Kuhnt, W., Kawamura, H., Jian, Z., Grootes, P., Erlenkeuser, H., Jian Xu, 2005. Orbitally paced paleoproctivity variations in the Timor Sea and Indonesian Throughflow variability ring the last 460 kyr. Paleoceanography. 20, PA3002, doi: 10.1029/2004PA001094.
14. 徐 建, 汪品先, 黄宝琦, 翦知湣, 2004. 南海南部普林虫与“中更新世革命”. 地球科学——中国地质大学学报. 29 (1), 7-14.
15. Wang, P., Tian, J. Cheng, X., Liu, C., Jian Xu, 2004. Major Pleistocene stages in a carbon perspective: The South China Sea record and its global comparison. Paleoceanography. 19 (4), PA4005 doi: 10.1029/2003PA000991.
16. 赵泉鸿, 翦知湣, 成鑫荣, 刘志飞, 徐 建, 夏佩芬, 2004. 更新世撞击事件对海洋环境的影响–南海ODP1144站的高分辨率记录. 微体古生物学报. 21(2), 130-135.
17. 徐 建, 翦知湣, 2003. 南海南部粉红色Globigerinoides ruber冰期旋回及影响因素. 海洋地质与第四纪地质. 23 (4), 59-64.
18. 陈荣华, 徐 建, 孟翊, 汪东军, 刘传联, 黄宝琦, 张富元, 2003. 南海东北部表层沉积中微体化石与碳酸盐溶跃面和补偿深度. 海洋学报. 25 (2), 48-56.
19. Chen, R., Jian Xu, Meng, Y., et al., 2003. Microorganisms and carbonate lysocline depth and CCD in surface sediments of the northeastern South China Sea. Acta Oceanologica Sinica. 22 (4), 597-606.
20. 刘志飞, 徐 建, 田军, 汪品先, 2003. 南海第四纪冰期旋回中的碳酸钙泵. 科学通报. 28 (9), 962-968.
21. Liu, Z., Jian Xu, Tian, J., Wang, P., 2003. Calcium carbonate pump ring Quaternary glacial cycles in the South China Sea. Chinese Science Bulletin. 48 (17), 1862-1869.
22. 陈荣华, 汪东军, 徐 建, 孟翊, 刘传联, 赵庆英, 张富元, 2003. 南海东北部表层沉积中钙质和硅质微体化石与沉积环境. 海洋地质与第四纪地质. 23 (4), 15-21.
23. Wang, P., Tian, J., Cheng, X., Liu, C., Jian Xu, 2003. Carbon reservoir changes preceded major ice-sheet expansion at the mid-Brunhes event. Geology. 31 (3), 239-242.
24. 汪品先, 田军, 成鑫荣, 刘传联, 徐 建, 2003. 探索大洋碳储库的演变周期. 科学通报. 48 (21), 2216-2227.
25. Wang, P., Tian, J. Cheng, X., Liu, C., Jian Xu, 2003. Exploring cyclic changes of the ocean carbon reservoir. Chinese Science Bulletin. 48 (23), 2536-2548.
26. 徐 建, 黄宝琦, 陈荣华, 张富元, 2001. 南海东北部表层沉积中有孔虫的分布及其环境意义. 热带海洋学报. 20 (4), 6-13.
27. 赵泉鸿, 汪品先,成鑫荣, 王吉良, 黄宝琦, 徐 建, 周震, 翦知缗, 2001. 中新世“碳位移”事件在南海的记录. 中国科学(D辑). 31 (10), 807-815.
28. Zhao, Q., Wang, P., Cheng, X., Wang, J., Huang, B., Jian Xu, Zhou, Z., and Jian, Z., 2001. A record of Miocene carbon excursions in the South China Sea. Science In China Series D: Earth Sciences. 44 (10), 943-951. 1. 西太平洋边缘海区浮游有孔虫壳体稳定同位素和微量元素比值及古海洋学意义.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研究计划《南海深海过程演变》2011年学术研讨会暨研究计划启动会议. 2011.1.26~27. 上海. (展板)
2. 帝汶海区上层水体古海洋学记录揭示间冰期西太平洋暖池范围扩大. 第一届深海研究与地球系统科学学术研讨会. 2010.6.28-2010.7.1. 上海. (摘要)
3. 墨西哥湾盆地深水区区域地质及油气地质特征. 中国南海深水盆地油气成藏与勘探学术研讨会. 2010.04.26-28. 海口. (口头报告)
4. Upper Ocean variability in the Indo-Pacific Warm Pool ring the late Holocene, early Holocene and last glacial maximum. 2009 AGU Fall Meeting. San Francisco, Dec. 14-18, 2009. (Poster)
5. Upper Ocean Hydrology in the Indo-Pacific Warm Pool ring the Late Holocene, Early Holocene and Last Glacial Maximum. The 1st World Youth Earth-scientist Congress. Beijing, Oct. 25-28, 2009. (Oral and Poster)
6. 末次冰期以来西太平洋暖池地区表层海水温度和氧同位素变化及其古气候学意义. 中国古生物学会第十次全国会员代表大会. 南京, 2009.10.14-17.(展板)
7. 热带气候过程与海洋微体生物化石记录. 西北大学地质学系第四届“研石”研究生学术论坛. 西安, 2009.10.29. (口头报告)
8. 热带气候过程与海洋微体生物化石记录.陕西省古生物学会2009年会. 西安, 2009.01 (口头报告)
9. Centennial Changes in the Thermocline Structure of the Indonesian Outflow ring Terminations I and II. 9th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Paleoceanography. Shanghai, China, 3-7 Sept., 2007. (Poster)
10. Indonesian Throughflow variability over the last two glacial cycles: Comparison between SO18460 and MD01-2378. Meeresforschung mit FS SONNE, Statusseminar 2007. Kiel, Germany, 14-15 Feb., 2007. (Poster)
11. Variability in the Vertical Structure of the Indonesian Throughflow ring the Last 140 kyr: Evidence from the Timor Outflow. 2006 AGU Fall Meeting, Paper Number: PP31A-1725. San Francisco, USA,11-15 Dec., 2006. (Poster)
12. 南沙海区第四纪海水表层温度与全球冰量的关系. 深海973项目2005年年会.三亚, 2005.1. (口头报告)
13. Quaternary abnormal planktonic foraminiferal records in Southern South China Sea. European Geosciences Union 1st General Assembly, EGU04-A-07627. Nice, France, Apr. 25~30, 2004. (Abstract)
14. Comparison of Quaternary upper-ocean water changes between southern and northern South China Sea: a see-saw pattern. The micropalaeontological Society Calcareous Plankton Spring meeting (Joint Nannofossil and Foraminifera Group meeting). Copenhagen, Danmark, May 2004. (Oral Presentation)
15. 南海南部浮游有孔虫冰期旋回及其影响因素. 中国海洋学会2003年学术年会暨首届中国海洋青年科学家论坛. 厦门, 2003.11. (展板)
16. 南海南部第四纪上部水体结构变化及与北部的差异性比较. 中国深海研究战略研讨会暨中国大洋钻探第四届学术讨论会. 北京, 2003.11. (口头报告)
17. 南海第四纪古海洋学研究:ODP1143和1146站浮游有孔虫群对比. 深海973项目2003年年会, 厦门, 2003.1. (口头报告)
18. Response of planktonic foraminifera to glacial cycles: Mid-Pleistocene change in southern South China Sea. Sino-German Youth Workshop on the Western Pacific Marginal Seas. Shanghai, China, Sept. 2002. (Oral Presentation)
19. 南沙深水区第四纪浮游有孔虫对冰期旋回的响应. 中国古生物学会微体古生物分会第九次学术年会. 大连, 2002.8. (口头报告、展板)
20. 南沙海区第四纪表层海水温度与温跃层变化. “东亚古季风的海洋记录”重大项目中评估会, 北京, 2002.1. (口头报告、展板)
21. Planktonic foraminiferal assemblages and their glacial-interglacial variations since mid-Pleistocene in the southern South China Sea. ODP Leg 184 Post-Cruise Meeting and Asian Monsoon Symposium. Beijing, 2001.5. (Oral Presentation)
22. 南海南部陆坡第四纪浮游有孔虫对环境演变的响应. 中国大洋钻探第三届学术会议, 上海, 2001.3 (口头报告、展板)
23. 1144站粗组分分析及微玻陨石富集层.“东亚古季风的海洋记录”重大项目年度学术评议会, 上海, 2000.5. (口头报告、展板) 2012-2015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晚第三纪重大冰盖生长期南海深部洋流变迁. 批准号: . (主要成员)
2012-2015 国家自然科学面上基金项目:低纬海区有孔虫壳体Mg/Ca特征及对古温度重建的应用. 批准号: 41176044. (负责人)
2012-2013 西北大学大陆动力学国家重点实验室自主课题研究基金项目:激光剥蚀ICPMS分析有孔虫壳体生源方解石Mg/Ca特征及其古海洋学应用. 批准号: BJ11052. (负责人)
2010-2012 高等学校博士学科点专项科研基金:早全新世印尼穿越流古海洋学变化及对ENSO的响应. 批准号: 20096101120025. (负责人)
2010-2012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科学基金项目:末次冰消期印尼穿越流的古海洋学变化及其影响. 批准号: 40906032. (负责人)
2010 国家科技重大专项课题子课题《国外深水盆地大中型油气聚集区与南海深水区的类比及数据库建立》,《墨西哥湾盆地区域地质及深水区石油与天然气地质》专题. (负责人)
2009-2010 西北大学大陆动力学国家重点实验室自主课题研究基金项目:早全新世印尼穿越流的古海洋学变化. 批准号: BJ081347. (负责人)
2007-2009 德国研究联合会(DFG)项目: Holocene and Last Glacial Maximum thermocline reconstructions in the Indo-Pacific Warm Pool. Code-Word: Indo-Pacific Thermocline. Grant number: DFG Ku649/28-1 (设计书撰写人、项目执行人)
2005~2007 德国联邦教育与研究部(BMBF)项目: Sonne-185 “Indonesian Throughflow” Variability and Australasian Climate History in the last 150 000 years. Code-Word: SO185-VITAL. Grant number: BMBF 03G0185A.(主要成员)
2005 德国研究联合会(DFG)项目: Paleoproctivity fluctuations in the western Timor Sea over the last 450 000 years: Relation to Indonesian Throughflow and West Pacific Warm Pool variability, eustatic sealevel, and East Asian monsoon system. Code-Word: Indonesian Throughflow. Grant number: DFG Ku649/14-2.(主要成员)
2002~2005 《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规划》“973”项目“地球圈层相互作用中的深海过程和深海纪录”项目第5课题(学生身份参与)
1999~2003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项目“东亚古季风的海洋记录”二级子课题(学生身份参与)
2010.11 西北大学地质学系青年教师讲课比赛三等奖
2005.4 同济大学优秀博士学位论文
2003.12 德国DLR(Deutsches Zentrum für Luft- und Raumfahrt)奖学金资助
2003.11 中国海洋学会2003年学术年会暨首届中国海洋青年科学家论坛“优秀论文”奖
2003.11 巴斯夫(中国)有限公司 “同济-巴斯夫”优秀博士研究生奖学金
2001.4 同济大学优秀毕业研究生

❾ 多少家科研单位共议东北粮食产区农业污染问题

2018年8月22日,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东北粮食主产区农业面源污染综合防治技术示范”启动会在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召开,旨在形成我国东北地区面源污染综合防控技术模式,促进东北粮食主产区农业面源污染控制和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东北粮食主产区农业面源污染综合防治技术示范”项目属于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农业面源和重金属污染农田综合防治与修复技术研发》重点专项中第9个项目。国拨经费1578万元,由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土壤肥料与环境资源研究所牵头,有26家参加单位,其中课题主持单位有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吉林农业科学院、辽宁省农业科学院、中国科学院、中国农业科学院、北京师范大学。

启动会当日,以中国农业科学院梅旭荣副院长为组长的项目专家咨询组7名专家、农业农村部科技发展中心林友华处长、黑龙江省科技厅张冶处长、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来永才副院长、项目组成员以及项目牵头单位相关成员参加会议。

“项目针对我国东北粮食主产区农业面源污染控制与治理的关键科技瓶颈问题,充分依托‘十一五’、‘十二五’相关工作基础,针对东北粮食主产区冻融型氮磷流失及作物秸秆等面源污染问题,开展冻融型旱田氮磷流失污染阻截技术、水田栽培施肥一体化氮磷负荷消减技术、农田有毒有害化学污染防控技术、农田排水污染减排与循环利用技术、秸秆和畜禽粪便资源化高效利用技术与装备等关键技术研发和优化集成,构建水稻、玉米生产区面源污染控制技术模式,形成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技术体系,形成东北地区面源污染综合防控技术模式,培训技术人员和农民,进行技术示范推广,为东北粮食主产区农业面源污染控制和推进农业绿色发展提供技术支撑。”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土壤肥料与环境资源研究所相关负责人称。

热点内容
鹿特丹港国家地理 发布:2021-03-15 14:26:00 浏览:571
地理八年级主要的气候类型 发布:2021-03-15 14:24:09 浏览:219
戴旭龙中国地质大学武汉 发布:2021-03-15 14:19:37 浏览:408
地理因素对中国文化的影响 发布:2021-03-15 14:18:30 浏览:724
高中地理全解世界地理 发布:2021-03-15 14:16:36 浏览:425
工地质检具体干些什么 发布:2021-03-15 14:15:00 浏览:4
东南大学工程地质考试卷 发布:2021-03-15 14:13:41 浏览:840
中国地质大学自动取票机 发布:2021-03-15 14:13:15 浏览:779
曾文武汉地质大学 发布:2021-03-15 14:11:33 浏览:563
中国冶金地质总局地球物理勘察院官网 发布:2021-03-15 14:10:10 浏览:8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