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省煤田地质局一五九队概况
⑴ 省煤田地质局是什么单位,在职的公务员有必要考这个么
以贵州省为例,煤田地质局主要从事煤炭资源勘探、水资源勘探、地球物理勘探、地形地质测量、化验测试、地质灾害治理、煤矿地质咨询、矿山安全评价、制图印刷、机械加工和煤层气、页岩气检测等业务。
贵州省煤田地质局三队工作范围涉及大、中、小型固体矿产勘查及其钻探施工,测绘,储量核实,水文地质补勘,矿山扩建论证,压覆评估,恢复治理,矿山储量动态监测,环境工程设计和污染治理,工程监理,煤层气、页岩气勘查研究和开发利用;
煤层气注入/压降试验,钻孔瓦斯压力测试,地质找水,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地质灾害治理工程勘查和施工,地质灾害防治工程监理,水文地质、工程地质、环境地质调查,各类土地规划编制,桩基基础施工。
(1)贵州省煤田地质局一五九队概况扩展阅读:
煤田地质局全局主要负责组织并实施全省煤炭以及煤层气勘查、煤田预测、煤田地质研究工作;负责全省煤田地质系统的资产经营管理和国拨地勘事业费管理。
负责制定全省煤田地质发展规划;负责拟定煤田地质系统改革方案,指导其所属单位的改革与发展;承担国家和全省基础性、公益性、战略性地质勘查项目研究工作。是一支具有9个甲级、10个乙级、7个丙级勘查资质等级的地质专业化队伍,同时具有非开挖和建筑基础两个一级资质等级 。
⑵ 贵州省金沙县安洛煤矿详查
(1)概况
勘查区隶属于金沙、黔西、大方三县,区内经326国道至金沙县,直线距离版约16千米。经326国道至大方县权,直线距离约58千米。经县道及乡道可至黔西县及百里杜鹃管委会,直线距离分别为16千米及20千米。区内交通方便,年平均气温15.1℃,年平均降雨量1057.0毫米,属于亚热带气候。
2010年2月至2011年6月,贵州省煤田地质局174队开展了勘查工作,勘查矿种为煤矿,工作程度为详查,勘查资金投入2156万元。
(2)成果描述
勘查区区内可采煤层为4、5、9、13、15号,均属无烟煤。原煤灰分平均值均处于21.96%~29.96%之间,均为中灰—高灰煤,硫分属中高硫—高硫煤,均为特低挥发分煤,13、15号煤层属中热值煤(MQ),4、5、9号煤层属高热值煤(HQ)。矿区共探获总资源量2.72亿吨:控制的资源量0.71亿吨,推断的资源量1.86亿吨,潜在资源量0.15亿吨,资源储量已通过评审。
(3)成果取得的简要过程
1957年11月,对该区地质和煤炭资源分布情况有了初步了解。2010年6月提交了《贵州省金沙县安洛勘查区煤炭普查报告》,并通过了北京中矿联咨询中心评审。
⑶ 贵州省煤田地质局怎么样
简介:贵州省煤田地质局于1959年3月经中共贵州省委批准成立,1980年转由原煤炭工业部管理,1998年8月,随国有重点煤矿下放到贵州省管理,为省政府直属事业单位,正厅级建制。
⑷ 贵州煤田地质局局长是谁
贵州省煤田地质局局长 高弟
⑸ 贵州省煤田地质局一四二队怎么样
贵州省煤田地质局一四二队,本省范围内,当前企业的注册资本属于一般。
通过网络企业信用查看贵州省煤田地质局一四二队更多信息和资讯。
⑹ 地勘单位在地质找矿新机制实施中已经显示主力军的作用
西藏自治区地勘局凭借技术、设备、人才的优势,在提高西藏自治区地质工作程度上发挥了重要作用,尤其是我国最大的铜矿——驱龙斑岩型铜矿的评价,带动了整个冈底斯成矿带铜矿找矿工作,奠定了冈底斯成矿带作为我国乃至世界重要铜矿带的地位。发现和评价的多龙斑岩型铜矿,证实班公—怒江成矿带是西藏自治区另一条重要的多金属成矿带,为开展整装勘查提供了重要依据;同时在大陆动力学、成矿机制、成矿理论、找矿方法和技术等方面,将取得一批原创性成果。
在贵州省整装勘查工作中,国有地勘单位确实成为主力军。一方面,整装勘查总体规划方案及8个重点整装勘查区块项目设计、施工,均由国有地勘单位承担(其他整装勘查区也是如此);另一方面,省地勘基金安排的其他项目也由国有地勘单位承担。地勘单位人才、技术、信息均得到有效的发挥,在整装勘查中的主力军作用得到充分的体现。以省地质矿产勘查开发局为例。配合《贵州省“358”找矿战略行动计划》,他们制定了地质找矿五年计划,提出了“235”地质找矿目标:两年(2012年)取得找矿重要进展,三年(2013年)实现找矿重大突破,五年(2015年)建立勘查开发一体化新格局。通过任务分解、责任落实、制定保障措施,实施地勘单位、地方政府、大中型企业合作的“三位一体”机制,推进地质找矿战略突破行动。在铜、锰、金、煤、磷、铅锌等优势矿种的整装勘查和潜在矿产资源勘查工作中承担了60%以上的地质找矿工作量。其他各大地勘单位与贵州省地质矿产勘查开发局情况类似。在务正道地区,贵州省有色金属和核工业地质勘查局也投入了近2/3的技术力量。在煤炭的整装勘查区,贵州省煤田地质局发挥了主要作用。
青海省地质矿产勘查开发局是青海省规模最大、专业门类齐全、技术力量雄厚、装备精良的地质勘查队伍,近年来承担着青藏专项基础地质、物化探调查项目的80%,矿产调查评价项目的60%,水工环调查项目的50%,青海省勘查基金各类项目的50%的工作。在青海省实施的“358”地质找矿行动中,提交煤3亿吨、铁矿石3亿吨、铜铅锌1700万吨、金400吨、钾盐3亿吨的资源量目标中,由该局勘查提交的钾盐占100%,金占90%,铜铅锌占80%,铁矿石占40%,煤占20%,可见其找矿责任之重大、任务之艰巨,充分体现了国有地勘单位地质找矿中的主力军作用。他们在实施地质找矿战略突破行动中实行探采一体化体制,成效显著。以所属局一院的五龙沟金矿开发为例。该矿发现于20世纪80年代末,在持续开展地质调查和矿产勘查中不断扩大远景和增加查明资源量。20世纪90年代,对部分矿段地表氧化矿体进行开采堆浸,形成的采矿能力被青海省地质矿产勘查开发局列为“十一五”时期三大支柱产业之一。2006年开始筹建“都兰金辉矿业有限公司”,2006年9月在都兰县注册成立,该公司以现代企业模式运作,投入建设资金1.58亿元,于2010年全面投产。两年来已生产金矿粉折合金属量600余千克,实现产值1亿余元,计划到“十二五”时期末,年生产金2.7吨,实现年产值8.2亿元,年利润2亿元。
“十一五”时期,黑龙江省地质矿产局共承担地质勘查项目4039项,其中矿产勘查项目501项;发现和提交矿产地33处,其中大型矿床7处,中型矿床13处。共探明资源量金67.73吨、钼124.74万吨、铁矿石1亿吨、铅锌42.65万吨、铜6.3万吨、煤5.55亿吨、晶质石墨矿42.24万吨。近年,该局加大了地质找矿新方法、新技术的研究和应用,先后在宁安市的英城子、黑河市的三道湾子和争光地区找到了岩金矿;在伊春市的铁力鹿鸣、逊克县的霍吉河地区找到了钼矿;在大兴安岭新林区塔源二支线、呼中区白卡鲁地区找到了铅锌多金属矿,实现了地质找矿的重大突破。
青海省有色地质勘查局在“三江”成矿带北延段和西秦岭成矿带地区,承担各类地质项目240个,完成地勘投入6.18亿元,累计圈出1:5万水系沉积物测量综合异常501处,发现矿化线索58处,划定找矿靶区46处。新发现矿产地9处、基地16处,提交可供开发矿产地10处。5年间累计新增资源量为金98吨、铁矿石3亿吨、铜铅锌206万吨、银1092吨、钴2万吨、钨101万吨,充分显示了主力军的重大作用。
⑺ 贵州省地质勘查行业改革发展情况调查报告
为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加强地质工作的决定》(国发〔2006〕4号)(以下简称《决定》)精神,准确掌握我省地质勘查行业的现状,认真做好地质勘查行业管理工作,根据国土资源部《关于加强地质勘查行业管理的通知》(国土资发〔2006〕288号)、《关于开展地质勘查行业调查工作的通知》(国土资发〔2007〕25号)文件要求,我厅对省内当前地质勘查行业的基本情况、改革发展情况进行了摸底调查,形成本报告。具体内容如下:
一、地质勘查行业队伍基本情况
(一)地质勘查单位概况
截至2006年度,我省共有地质勘查单位54家,国有地勘单位50家,占全省地勘单位的93%,在我省的地质勘查行业队伍中占有绝对重要的地位。其中省地质矿产勘查开发局下属17家;省煤田地质局下属10家;省有色地质勘查局下属7家,此三局所辖的地勘单位占全省地勘单位总数近70%,在我省的地勘行业中有着举足轻重的重要地位。所有地勘单位中具有地质勘查资质最高为甲级的单位15家;具有地质勘查资质最高为乙级的单位23家,均为国有地勘单位。全省地勘单位在职职工9906人,其中地质勘查的从业人员7402名,专业技术人员4157名,其中高级技术人员377名,占专业技术人员的9%,中级技术人员904人,占专业技术人员的22%,离退休人员13230名。在职职工人均年收入约1.35万元,离退休职工人均经费1.58万元。
2005年度我省共有地勘单位50家,地勘单位在职职工9913人,地质勘查从业人员7235名,专业技术人员4215名,其中高级技术人员338名,中级技术人员746名,在职职工人均年收入约1.23万元,离退休职工人均经费1.56万元。2006年度与2005年度比较,新增4家地勘单位,均为国有地勘单位;在职职工和专业技术人员人数变化不大,高、中级技术人员共增加了197人,增长率达11%;在职职工人和离退休职工收入有所增加;具有地质勘查资质最高为甲级的单位增加1家,具有地质勘查资质最高为乙级的单位增加9家。2006年度较2005年度我省地勘单位在数量上有所增加的同时,技术力量和技术水平也有了较大的增强和提高。
图1 贵州省地勘单位人员情况及构成
(二)地质勘查资质概况
我省地质勘查单位目前共有11类、169个地质勘查资质。资质主要集中在区域地质调查、水文地质工程地质环境地质调查、固体矿产勘查、勘查工程施工和岩矿鉴定与岩矿测试等五个专业,共138个,占资质总数的82%。资质数量较少的是气体矿产勘查、遥感地质勘查、选冶加工试验和地球化学勘查等四个专业,占资质总数的5%。(具体类别分级及数量如表1)
与2005年度相比,我省拥有地质勘查资质总数增加了30个,其中甲级增加5个,乙级增加26个,丙级减少1个,增加的资质中有3个甲级和9个乙级是4个新增地勘单位所有,其余增加的两个甲级和17个乙级是原地勘单位新增和升级所得的;另新增了气体矿产勘查类资质。除地球化学勘查、遥感地质勘查两类资质各减少了一个外,其余各专业类别的资质数量都有所增加,其中水文地质工程地质环境地质调查和固体矿产勘查类资质数量增长最快,分别较2005年增加了8个和7个,其余增幅较平均,为3个左右。我省2006年度地质勘查资质不仅仅是在数量上体现了较大增长,更重要的是从质量上看增长的资质都是乙级以上的较高级别,并且新增的气体矿产勘查专业资质,丰富了我省地质勘查资质类别,呈现出整体提高的良好势头。虽然只有少量地勘单位的资质数量和类别减少或降低,主要原因是专业技术人员不达标,但这足以说明今后继续抓好地勘人才建设仍是我省地质勘查行业发展的重要内容。
表1 地质勘查资质类别、分级及数量
二、国有地勘单位经济发展状况
我省的国有地勘单位数量占了全省地勘单位数量的93%,国有地勘单位的改革发展情况,基本上代表了我省整个地质勘查单位状况。省地质矿产勘查开发局、省煤田地质局和省有色地质勘查局三局所辖的地勘单位共34个,占全省地勘单位总数近70%。因此这三个局的发展状况基本上代表了我省国有地勘单位,乃至全省地勘单位的发展状况。
图2 贵州省地质勘查资质情况(按等级和专业)
(一)国有地勘单位概况
截止到2006年12月31日,我省共有国有地质勘查单位50家。国有地勘单位拥有资质165个,占全省地质勘查资质总数的98%,包含了我省所有甲级和乙级的地质勘查资质(共38个,具体情况见表1)。目前国有地勘单位有在职职工9784人,地质勘查从业人员7319名,其中技术人员4082名;高级职称技术人员347名;中级职称技术人员865名,在职职工人均年收入1.34万元,离退休职工人均经费1.58万元。与2005年比较,新增地质勘查单位4家;新增地质勘查资质14个,其中甲级3个、乙级9个、丙级2个;在职职工增加25人;地质勘查从业人员增加179名,专业技术人员减少57名(退休),高级技术人员增加33名,中级技术人员增加167名,离退休人员增加805名;在职职工人均年收入约增加0.12万元,离退休职工人均经费约增加0.02万元。
(二)国有地勘单位经济发展状况
2006年度我省国有地勘单位总资产为436908万元,生产性资产原值119063万元,总负债219298万元,所有者权益217628万元;省地质矿产勘查开发局总资产为136589万元,生产性资产原值16133万元,地质勘查专用仪器设备净值2010万元,总负债66779万元,总收入100180万元,总支出100180万元,所有者权益69810万元;省煤田地质局总资产为29300万元,生产性资产原值5955万元,地质勘查专用仪器设备净值2610万元,总负债14584万元,总收入21902万元,总支出18091万元,所有者权益14716万元;省有色地质勘查局总资产为28941万元,生产性资产原值12044万元,地质勘查专用仪器设备净值1127万元,总负债13675万元,总收入17794万元,总支出17218万元,所有者权益15267万元。与2005年度比较总资产增加8.4%,生产性资产原值减少了1.7%,地质勘查专用仪器设备净值增加了27.4%,总负债增加了10%,总收入增加10.67%,总支出增加了12%,所有者权益增加了6.4%;我省国有地勘单位的经济整体稳步提高,总的资本量尤其是地质勘查专用仪器设备净值有较大增长,在今后的发展中要更注重对成本的控制和对生产性资产的投入和积累。
图3 贵州省地勘单位经济运行情况
(三)从事公益性地质工作的基本情况
我省的公益性地质项目主要集中由省地质矿产勘查开发局、省煤田地质局和省有色地质勘查局三局开展。这三个局是我省进行有关地质工作最主要的技术支持部门,尤其是省地质矿产勘查开发局,一直是我省地质行业的龙头,承担了绝大部分的公益性地质工作。
省地质矿产勘查开发局:2006年度,在省内完成国土资源大调查项目19项,获国土资源调查资金927万元;国家资补费项目3项,国家财政专项项目1项,获省矿产资源补偿费662万元,中央财政专项资金80万元;省外完成了新疆矿产调查评价项目,内蒙古重力调查项目,获取资金170万元。同时完成了我省贵阳、遵义等5个主要城市地下水环境监测工作;配合政府部门开展地质灾害防治,成功预报地质灾害13起,对33处地质灾害开展了应急调查,编制多部针对我省的防治地质灾害的报告、方案等,完成和新开展了29个县的地质灾害调查与区划工作等;开展了针对解决我省矿山地质环境问题规划和立项论证工作;完成了围绕解决我省工程性缺水问题的相关方案、报告及技术标准的编制;争取到了9个矿山地质环境恢复治理项目,4处国家地质遗迹保护工作等一批国家环境地质工作项目。
省煤田地质局:在煤层气勘查项目中获中央财政补助资金80万元,威宁县金斗勘查区煤矿普查项目获中央矿产资源补偿费210万元,“贵州煤炭资源保障能力分析”项目获贵州省地勘基金50万元。
省有色地质勘查局:获中央矿产资源补偿经费180万元,中央矿产资源补偿经费项目420万元,地方矿产资源补偿经费项目170万元。
贵州省核工业地质局:获贵州省放射性矿产资源调查项目,2006年项目资金10万元。
(四)从事商业性地质勘查工作的基本情况
2006年度省地质矿产勘查开发局实施商业性地质勘查项目十余项,收入13426万元;省煤田地质局实施商业性地质勘查项目11余项,完成钻探进尺13200米,收入5303.98万元,省有色地质勘查局商业性地质勘查收入2922.45万元;六枝工矿(集团)恒达勘察设计有限公司商业性地质勘查收入1105.8万元;盘江煤电集团勘测有限责任公司商业性地质勘查收入105万元;贵州西能物探技术有限公司商业性地质勘查收入381.58万元;贵州宏福建设工程有限公司商业性地质勘查收入98万元;中国建筑材料工业地质勘查中心贵州总队商业性地质勘查收入376.53万元;中化地质矿山总局贵州地质勘查院商业性地质勘查收入614.04万元。2006年度我省商业性地质勘查总收入近2.5亿元。
(五)矿产开发基本情况
我省2006年度进行矿产开发有一定收益的国有地勘单位是省地质矿产勘查开发局,其开发方式主要是自主和合作开发矿山两种,矿种上以金、锰、磷等我省的特色优势矿种为主。自主开发矿山规模小,收入不高,合作开发矿山主要是贞丰水银洞金矿。矿业开发收入18640万元。省有色地质勘查局在安哥拉国签订了卢卡拉和曾扎铁锰矿合作经营合同,该合作项目已取得探矿权,探矿权面积5432平方千米,预测铁矿资源量10亿吨,锰矿资源量2亿吨。此项目的实施,标志着我省对外地质勘查工作开始起步。其余国有地勘单位2006年度基本无矿产开发收入或未开展矿产开发工作。
(六)工程勘察施工基本情况
在工程勘察施工方面,我省国有地勘单位拥有多项资质。如省地质矿产勘查开发局就拥有建设部和其他部门颁发的各类工程勘查施工资质46个。管理较规范,如CS14钻机和RPS3000型地热钻机等等一些新设备、新工艺、新技术得到较好的推广应用。具有较强的工程勘察施工方面的势力。所进行的项目包括:岩土工程勘查、岩心钻探工程、桩机施工、桩基抽芯、水源井施工、地下热矿水施工、地震物探孔施工等一批较大型的项目。以省内项目为主,省外项目有参与三峡地质灾害治理;浙江温州桩基施工;在西藏与西藏地矿局合作开展了岩心钻探工作;在杭州、海南、重庆等地开展测量工作等。2006年度实现总收入约3.4亿元,比2005年度增长近0.4亿元。
(七)其他产业基本情况
我省可以通过多种经营方式创收的国有地勘单位,都是原来规模较大,人员较多,实力较强的单位,成立多种经营企业,开展多种经营方式进行创收。如省地质矿产勘查开发局、省煤田地质局、省有色地质勘查局、六枝工矿(集团)恒达勘察设计有限公司、盘江煤电集团勘测有限责任公司、贵州省核工业地质局、中国建筑材料工业地质勘查中心贵州总队等。所从事的基本是与单位本身特点相关联的产业。如机加工(地勘设备维修);地质灾害治理及煤矿安全评估等煤矿技术服务;旅行社;测量;房地产开发;印刷及物资贸易、物业管理等其他产业。2006年度各国有地勘单位基本未对多种经营企业投入,多种经营的总收入为3.06亿元。
三、地质勘查行业改革取得的主要经验
近年来我省地质勘查行业在改革发展中队伍不断壮大,适应能力与实力不断增强,整个行业得到了较好较快的提高。获得的经验总的来说,主要是要做好“抓三、突二、一保障”。
“抓三”:一是抓好科学的管理和监督。始终坚持以制度建设为科学、规范的管理重点,以制度管行业;以制度管队伍;以制度管事;以制度管人,并对制度的遵守、执行情况进行及时、严格的监督,保证地勘队伍发展的有序性和科学性;二是抓好各级政府对地质勘查行业有关政策、文件精神的落实。国家、省等各级政府出台的地质勘查行业有关政策、文件,是对地质勘查行业的改革、建设和发展最为重要的指导。只有结合我省实情,认真落实好各级政府对地质勘查行业有关政策、文件精神,才能保证地质勘查行业在改革发展过程中有明确的方向,有章可依;三是抓好地质勘查行业的市场化建设。主要是抓好各种市场准入资质、资金、技术、设备、基础设施规范市场化操作、管理规程等的建设以及地质勘查行业的市场信息的交流等。
“突二”:首先是突出明确地质勘查行业的中心任务。坚持以地质矿产勘查为地质勘查行业的主业,以立足为我省经济、基础建设服务为重点,同时积极向外拓展;再有是突出各地质勘查队伍的自身特点和优势,加强队伍建设,增强其自身实力和竞争力。例如一直以来作为我省地质勘查行业龙头的省地质矿产勘查开发局,2006年度通过其内部资源的调整,新成立了贵州省地质调查院,拥有区域地质调查等3项甲级资质、两项乙级资质和两项丙级资质。成为了该局下属17个地勘单位中资质最多、等级最高的一个。贵州省地质调查院的成立使省地质矿产勘查开发局具有了承担更大型和更多种类地质勘查项目的资格,增强了市场竞争力。另外如贵州省核工业地质局、中国建筑材料工业地质勘查中心贵州总队规模相对较小的地勘单位,职工人数加在一起三百多人,通过发展其优势地质勘查专业,贵州省核工业地质局的放射性地质矿产勘查;中国建筑材料工业地质勘查中心贵州总队的建材非金属矿产勘查,2006年度实现总收入3312.9万元,人均10万元。
“一保障”:就是保障给地质勘查行业一个良好、有序、和谐的发展空间。
四、国有地勘单位“十一五”改革发展的设想
(一)总体思路
根据《决定》的要求,按照《贵州省“十一五”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纲要》、《贵州省地质勘查规划(预审稿)》等等有关文件的工作重点,结合我省地质勘查行业的实际情况提出本设想。在“十一五”期间,国有地勘单位仍将是我省地质勘查行业的核心,为我省的发展提供地质勘查技术支持的绝对力量。在这五年中,国有地勘单位要立足于做好服务我省经济、基础和社会的建设和发展,同时放眼国内外地质勘查行业的发展状况和市场需求,不断加强学习和对外交流,提高自身综合实力,进一步完善国有地勘单位的体制建设,实现我省的国有地勘单位持续和谐地发展。
(二)具体内容
1.围绕“把我省建设成为我国南方重要的能源和优势原材料工业基地”的目标开展工作
为满足“十一五”、“十二五”电煤基地、煤化工基地建设对煤炭资源的需求,同时满足我省煤炭资源的战略储备,促进我省煤炭工业的可持续发展,尽快把我省建设成为南方重要的能源基地的要求,积极参与煤炭资源勘查,提升现有煤炭矿山工作程度,挖掘潜力,努力发现新矿源,增加现有煤炭储量,提供更加准确有效的地质勘查工作。为进一步加快磷化工发展,建成如织金磷矿区等大型、超大型矿区、磷化工业集团,把我省建成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大型磷化工基地,部署好地质工作。为建立黔中铝工业基地,从而进一步把我省建设成全国重要的铝工业基地,加大铝土矿勘查等各项地质工作。
2.加强公益性、基础性地质工作的开展
重点是加强地质灾害的防治、宣传和地质环境调查监测;加快水资源的勘查、开发规划,提高供水能力,缓解缺水对我省经济建设、生产生活造成的影响。开展石漠化治理工程相关地质工作,推进我省生态建设。为我省的道路、工程建设等提供可靠的地质技术保障。做好其他地质环境规划,旅游开发等有利于我省建设发展的地质工作。
3.促进资源保护和合理开发利用
协助省及其他地方各级政府做好煤、磷、铝、锰、金、铅锌等我省重要、优势矿种及其他矿产资源的勘查规划工作,力争在重要矿种的资源储量上有所突破,延长矿山寿命,增加探明资源量;做好矿产资源合理保护、利用和滥采、非法盗采矿产资源的规划及管理惩治工作。
4.进一步抓好商业性地质工作,促进多种经济的发展
通过多种手段,多条道路加强省外、国外项目的申请和合作,拓宽国有地勘单位的发展空间,加强国有地勘单位的生存能力。
5.加强自身建设,深化改革
配合政府和相关管理部门,按企事分开的原则,稳步落实国务院有关地质勘查队伍管理体制改革的方案。通过抓好管理、人才、技术水平、市场准入资质等队伍建设,深化改革,确保国有地勘单位的可持续发展。
五、对策建议
(一)目前我省地质勘查行业存在的主要问题
近年来我省地质勘查行业有了较快的发展,地质勘查队伍尤其是国有地质勘查队伍的管理体制改革取得了积极进展,为我省经济社会的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但是,当前我省地质勘查行业也存在如下问题:地质勘查行业的现状与我省经济社会发展对地质勘查工作的要求之间还存在一定差距;在对地质勘查行业进行管理的各级行政部门之间,行政管理部门与管理对象之间,管理对象内部还存在管理体制不够顺畅;按国务院有关要求的以企事分开的原则推进国有地质勘查队伍改革仍需不断深入;由于政府的配套政策尚未落实和其他原因,一些有利于地质勘查队伍改革发展的优惠政策未完全落实到位;国有地勘单位负担较重,例如2006年度离退休数达13230人,比在职职工多出3324人,所需经费近2.1亿元。地质勘查单位存在活力不足、投入不够、人才缺乏、功能不强等问题。
(二)解决问题的对策建议
1.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按照《决定》的要求,构建地质勘查行业改革发展的新机制
按照政事分开、政企分开、事企分开的原则,大力推进地质勘查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建立政府与企事业单位合理分工、有机结合、相互促进的地质勘查体系。明确行政主管部门与地质勘查事业单位之间的职能。各级行政主管部门做好依法行政,为地质勘查行业的发展创造良好的法制和政策环境。地质勘查事业单位则为政府、为行政主管部门做好技术业务支持。理顺各级行政主管部门之间;行政主管部门与地质勘查单位之间和地质勘查单位内部的管理体制,做到责任明确、管理科学有效。按照统一部署、分类推进、逐步深入、择机到位的原则推进国有地勘单位改革。
全国的国有地质勘查队伍刚经历了管理体制转换的重大调整,不宜再连续对其实施大手术,在稳步发展、逐渐深入的前提下,按照国家统一部署推进国有地勘单位改革。
2.加强地质勘查工作的主要任务
主要是突出地质矿产勘查这一核心任务。借助国家西部大开发的有利时机,按照省政府将我省建设成为南方重要的能源基地、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大型磷化工基地以及全国重要的铝工业基地的发展方针,切实做好我省煤、磷、铝等优势矿产和金、铅锌、锑等其他矿产的勘查、规划和综合研究。同时加强基础性、公益性地质工作的开展,充分重视矿山地质工作,强化地质环境调查监测预地质灾害防治工作。
3.健全公益性地质勘查工作体系
首先是抓好公益性地质勘查队伍的建设,保障公益性地质勘查队伍的发展需要,采取有效措施(如2006年度省地质矿产勘查开发局通过其内部资源的调整,新成立了贵州省地质调查院,拥有区域地质调查等3项甲级资质、两项乙级资质和两项丙级资质。成为了该局下属17个地勘单位中资质最多、等级最高的一个。使得省地质矿产勘查开发局具有了承担更大型和更多种类地质勘查项目的资格,增强了市场竞争力)保证其队伍的人员精干、装备精良、实力强大。再有公益性、基础性的地质工作要积极引入市场竞争机制。
4.切实将有利于地质勘查单位发展的有关优惠政策进一步落实到位
近年为顺利实现国有地质勘查单位的管理体制转换,国家出台了一系列的优惠政策。但由于地区差异等各种原因,优惠政策并未完全落实到位,如职工住房、福利,地勘单位用于充实设备的资金等问题较明显。切实把有利于地质勘查单位发展的有关优惠政策进一步落实到位,将有利于拓宽地质勘查单位发展空间,解决好地勘单位财政负担,提高地质勘查单位职工的生产、生活水平。
5.抓好地质勘查行业的信息化建设,加强对地质勘查行业的数字化管理,更好地实现资源的全社会共享
进一步建立地质勘查行业管理的数据库,并以此为基础,丰富管理的数字化指标,实现对整个地质勘查行业更加及时、准确和更加科学的定量化管理。建立统一的地质信息交流平台,在平台上实现全省、全国乃至全球地质信息共享,实现全省地勘单位技术、人力、设备等综合资源的共享,打破地域、专业限制和行限制业,促进地质勘查行业内及地质勘查行业与其他行业间的交流,势必带动我省地质勘查行业的整体进步。
(贵州省国土资源厅地勘处)
⑻ 煤田地质局是干什么的
以贵州省为例,煤田地质局主要从事煤炭资源勘探、水资源勘探、地球物理勘探、地形地质测量、化验测试、地质灾害治理、煤矿地质咨询、矿山安全评价、制图印刷、机械加工和煤层气、页岩气检测等业务。
贵州省煤田地质局三队工作范围涉及大、中、小型固体矿产勘查及其钻探施工,测绘,储量核实,水文地质补勘,矿山扩建论证,压覆评估,恢复治理,矿山储量动态监测,环境工程设计和污染治理,工程监理,煤层气、页岩气勘查研究和开发利用;
煤层气注入/压降试验,钻孔瓦斯压力测试,地质找水,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地质灾害治理工程勘查和施工,地质灾害防治工程监理,水文地质、工程地质、环境地质调查,各类土地规划编制,桩基基础施工。
(8)贵州省煤田地质局一五九队概况扩展阅读
煤田地质局的内设机构职责:
1、地质科技处
加强国家相关的行业法律、法规等政策研究,负责地质勘查规程、规范及相关技术政策的贯彻工作;参与编制本系统煤田地质及科技工作长远规划;负责地质勘查项目的技术管理工作。
2、工程安全处(质量管理处)
负责钻探技术的管理和技术创新推广工作;抓好安全生产管理工作,负责各类责任事故的调查处理工作;负责各项资质管理工作;负责大型设备的调研、采购、验收、转移和报废、使用管理工作;协调各单位的市场信息工作,提供相关的技术和信息服务;负责质量管理和评审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