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山大学地质学女教授
『壹』 中山大学地球科学系
学校隶属关系:国家教育部
学校所在地:广州市新港西路135号电话:系办公室020-84113619,84112390,84112171系主任:020-84111068
邮政编码:510275传真:020-84112390
网址:http://gs.zsu.e/
一、地质类本科专业设置
地质学专业
地质学是研究地球的结构、物质成分、运动和演化历史及相关科学技术问题的学科,与人类生存环境和社会经济发展密切相关,承担着支持、维护和改善人类生存系统的任务。
根据学科发展和市场经济的需求,现在重点培养如下方向的人才:①基础地质、地球化学方向,面向地质地球化学理论,为国内外硕士、博士点提供优质生源;②地球科学信息化技术方向,面向信息时代,培养地球科学与计算机应用结合的人才;③岩土工程方向,面向城市建设和各类基础工程,培养从事岩土工程科学研究、工程设计、地基基础处理和施工监督管理方面的人才;④矿物材料与宝玉石方向,面向建材、冶金、化工、宝玉石(含金银贵金属)等行业,培养矿物材料研究与开发利用、宝玉石资质鉴定与商贸方面的人才。此外,系里鼓励部分优秀学生辅修其他专业。毕业生主要去向有科研、教育、国土资源规划与管理、路桥规划设计、城市建筑工程、地质资源调查与管理、环境保护、宝玉石贵重金属质检、经济实业等部门。一部分继续攻读更高学位或出国留学。
主干课程包括:高等数学、大学物理、普通化学、地球科学概论、环境科学概论、古生物与地史学、矿物学、岩石学、构造地质学、地球化学、土力学与地基基础、岩体力学、水文地质学、城市地质与环境地质、宝玉石学、计算机应用基础、计算机图示化技术、数据库、计算机网络技术等。
二、研究生学科专业设置
1.硕士研究生专业设置
(1)矿物、岩石、矿床学
方向1:宝玉石学(含矿物材料)
方向2:矿床地球化学
方向3:环境地球化学
方向4:旅游地质资源学与生态地质
方向5:地球信息工程
方向6:珠宝市场评估与营销
方向7:非金属矿物材料
(2)构造地质学
方向1:大陆过程及其信息处理
方向2:活动构造与基础工程
(3)第四纪地质学
方向1:地球表层与环境
方向2:海岸带沉积与古环境
方向3:湖相沉积与环境演化
方向4:生态环境演化
方向5:环境考古
(4)岩土工程
方向1:岩土力学及工程应用
方向2:软土工程
方向3:地基处理
方向4:环境岩土工程
方向5:现代岩土工程检测与分析
方向6:建筑地基基础优化设计
2.博士研究生专业设置
矿物、岩石、矿床学
研究方向有:成矿流体地球化学;环境地球化学;特殊地质环境与巨量成矿物;环境地质、生态地质与区域;构造与花岗岩成因学。
三、教师队伍现状
中大地球科学系是中国综合性大学中最早创办的地质学教学和研究机构之一。许多院士和知名学者曾在我系执掌教鞭,为社会各界输送了一批又一批优秀人才。现有教职工37人:其中教授9人,副教授9人,讲师6人,助教2人,实验室人员中,高工1人,工程师4人,技术工人1人,党政人员5人。其中,45岁以下的教授5人,具博士学位的中青年教师16人,许多中青年教师是由法国、加拿大、德国、澳大利亚和日本留学回国的博士。
本系下设5个学科组:地球信息工程学科组;地球化学学科组;宝玉石与矿物材料学科组;陆地与海岸带环境变化学科组;岩土工程学科组。一个实验室中心:地球科学实验教学与测试中心。
中山大学地球科学系创建于1924年。朱家骅院士、谢家荣院士、冯景兰院士、斯行健院士、乐森院士、孙云涛院士、杨遵仪院士、陈国达院士以及O.Jackel,A.Heim,P.Misch等许多国内外知名学者都曾在此执掌教鞭或学习,为我国地球科学事业输送了大批人才。
系内现设有宝石矿物材料研究所、宝玉石研究鉴定中心、岩土工程研究所、地球环境与地球资源研究中心、大地构造与花岗岩成因学研究所、第四纪古环境研究中心、岭南考古研究中心及地质陈列馆等机构。拥有岩矿综合实验室、成矿流体实验室、高温高压实验室、岩土工程实验室、考古和地质年代实验室、微体古生物实验室、第四纪环境实验室、工程防震实验室、放射性环境测试等教学和研究实验室。本系非常注重学生学习环境的改善,注重学生实际能力的培养。除专业实验室外,建设有现代化水平的计算机工作室,供学生使用,并正在建设地球信息系统实验室。在国内同行中较早建立了独立的地球科学系网站(网址:http://gs.zsu.e/)。本系学生除了可以享受学校的各类奖学金外,本系内还设有Diffendal奖学金、谢家荣奖学金、陈其瑞奖研金和高盛奖学金。
四、“九五”以来科学研究简况
近十年来,承担和完成了国家级、省部级和地方委托科研项目100多项,科研经费1000多万元。项目包括国家重点科技攻关、科技部973项目、国家攀登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等46项。涉及矿床成因、资源与环境评价、矿产资源规划、花岗岩成因、矿物物理、矿物材料、宝石学、环境与灾害地质、水文地质、新构造分析、大型工程地壳稳定性和地基稳定性评价研究等一大批科研项目,取得重要的研究成果,获省部级以上科技成果奖十余项。
五、国际交流与合作
本系国际科研合作与交往频繁,与美国、加拿大、英国、法国、德国、日本、澳大利亚、芬兰等国家以及港、澳、台地区的大学和科研机构保持着密切的联系与合作。与美国地球科学信息中心联合创办的中国第一个电子学术刊物《Journal of Geoscience of China》(计算机网络版,http://www.geosciences.net),并建立了相应的专业网站《中国地学信息网》,促进了我国地球科学领域科研成果与国际间的交流。
(撰稿:郑卓)
『贰』 中山大学的地质学怎么样教育质量好吗有什么特色吗
回答一来:
中山大学的地质自学不能说很厉害,但是绝对也不会很差,全国高校目前就15所大学的地质学拥有一级学科博士授权,中大便是其中一所。在最新一轮教育部学科评估中,中大的地质学排在12位。
回答二:
中大的地质系现在传统地球科学的基础上融入了信息元素,分别发展了环境地质学及地球信息技术方向,目前重点发展的领域如下:
l 经济地质学
l 地球系统动力学与第四纪地质学
l 地质信息技术
l 环境地质与工程地质学
l 宝玉石与矿物材料工艺学
『叁』 女生读中山大学地质学好吗
看你对自己的职业规划怎样了,如果是为了中国矿产勘查贡献自己的力量,弥补专中国无杰出女地质属师的空白可以考虑;抑或是对此兴趣颇深,喜欢钻研世界各类矿床,对此行业此领域有原始的好感。做地质很苦,而且要短期收益很小,即便是去了有色地调中心或中矿集团之类的企业,安安稳稳可以,想达到前面提到的两点期望不是不可能,只能说很难!
『肆』 中山大学地质学考研要考数学吗
如果决定考研来,一定源要亲自去搞清楚这些事,考哪些科目,难度如何,招生人数如何,分数线多少,建议题主最好到要报考的学校或是学校官网去认真了解这些事情,虽然耽误了一点复习时间,但是这是对于复习来说更重要的事。自己确实听到或看到想要报考学校的招生信息才是最可信的。
『伍』 中山大学有地质学吗
有地质学复。
中山大学地质学专业介制绍
地质学主要研究地球的起源、演化、结构与动力学过程,解决人类社会经济发展中遇到的资源与环境重大问题。毕业生在矿产资源勘查、评价、开发与矿权交易,宝玉石评估与贸易,减灾防灾,工程勘察设计及过去全球变化研究等领域大有作为。
主干课程包括:高等数学、大学物理、普通化学、地球科学概论、矿物学、岩石学、构造地质学、地史古生物学、地球化学、地球物理学、矿床学、工程力学、土力学与基础工程、岩体力学、水文地质学、工程地质学、环境地质学、遥感地质学、地理信息系统、宝玉石学、地质实习等。
该系非常重视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目前已经建立了完善的地球科学省级实验教学中心,在湖北三峡、安徽巢湖、湖南湘乡和广东等地设立了多个野外实习基地。
『陆』 中山大学的介绍太不准了吧 没有一个院士
怎么可能,中山大学是华南最高学府的老牌
一、1948年3月中央研究院首届院士
人文组:
吴敬恒(吴稚晖)
国立广东大学筹备处成员,1926年6月初学校政治研究班教授,筹备国立中山大学
特聘委员
胡 适
国立广东大学筹备处成员,1944年3月聘为国立中山大学研究院文科研究所历史学
部名誉导
周 览(周鲠生)
国立广东大学筹备处成员,法科委员会委员国立广东大学教授。
王世杰(王雪艇)
国立广东大学筹备处成员,国立广东大学教授。
冯友兰
国立广东大学文科哲学系教授兼系主任,国立中山大学文史科哲学系教授。
郭沫若
国立广东大学文科史学系教授兼文科学长,学校东方学报社编辑部主任,校务委员
,
校评议会成员,1926年6月初学校政治研究班教授,筹备国立中山大学委员会委员
。
傅斯年
国立中山大学文科史学系教授兼文科主任,文史科主任并依次兼哲学系、史学系、
中国语言文学系主任,学校政治训育部委员,创办语言历史学研究所为主任并依次
聘为
教授、顾问,1935年和1944年两次被聘为学校研究院文科研究所历史学部名誉导师
。
顾颉刚
国立中山大学文史科史学系教授兼系主任,语言历史学研究所教授兼代主任,
1927年11月在语言历史学研究所内成立中国第一个民俗学会并于1928年4月开办中
国第一
个民俗学传习班,1935年和1944年两次被聘为学校研究院文科研究所历史学部名誉
导师。
个民俗学传习班,1935年和1944年两次被聘为学校研究院文科研究所历史学部名誉
导师。
赵元任
国立中山大学语言历史学研究所教授、顾问,1935年被聘为学校研究院文科研
究所中国语言文学部名誉导师。
董作宾
国立中山大学文史科副教授,1944年3月被聘为学校研究院文科研究所历史学 部名
誉导师-
?
陈 垣
国立中山大学语言历史学研究所顾问,1935年被聘为学校研究院文科研究所历 史
学部名誉?
师。
陈寅恪
国立中山大学研究院文科研究所特约教授,1944年3月被聘为学校研究院文科
研究所历史学部名誉导师,1952年至1969年为中山大学历史系教授。
杨树达
1944年3月被聘为国立中山大学研究院文科研究所中国语言文学部名誉导师,
1948年春至1949年5月为学校文学院中国文学系教授。
数理组(含地学):
数理组(含地学):
姜立夫
1952年至1978年为中山大学数学系教授。
朱家骅
国立中山大学自然科学科矿物地质系教授兼系主任,创办两广地质调查所为所
长,创办全国高校理科第一个地理学系,依次担任国立中山大学委员会委员、副校
长兼教?
主任、校长。
谢家荣
国立中山大学自然科学科矿物地质系教授,与朱家骅一起创办两广地质调查所。
生物组(含心理学):
汪敬熙
1927年秋创办心理学系、心理学研究所于国立中山大学文史科,为教授兼主任,后
转归理浚
袼状鞍嘟淌凇*?
罗宗洛
国立中山大学理科生物系教授。
二、教师在1949年后陆续当选的院士
二、教师在1949年后陆续当选的院士
郭沫若(同上)。中国科学院哲学社会科学部主任。
冯友兰(同上)。
陈 垣(同上)。
陈寅恪(同上)。
杨树达(同上)。
谢家荣(同上)。
罗宗洛(同上)。
罗常培国立中山大学文史科中国语言文学系教授兼系主任。
王 力国立中山大学文学院中国语言文学系教授兼系主任,文学院中国语言文
学研究
所教授兼系主任,中山大学语言学系教授兼系主任。
陈望道国立中山大学文学院中国文学系教授。
吴玉章国立广东大学兼教法语课。
李 达国立中山大学法学院政治学系教授。
王亚南国立中山大学法学院经济学系教授兼系主任。
胡世华国立中山大学理学院数学天文系副教授。
朱物华国立中山大学理学院物理学系教授。
卢鹤拔国立中山大学理学院物理学系教授。
林尚安1952年至今,中山大学化学系讲师、副教授、教授。
朱 洗国立中山大学理学院生物学系教授。
斯行健国立中山大学自然科学科矿物地质系讲师兼两广地质调查所技士,国立
中山大
学理学院地质学系教授。
乐森(王寻)国立中山大学自然科学科矿物地质系讲师兼两广地质调查所技正,
国立中山
大学理学院地质学系教授。
孙云铸国立中山大学理学院地质学系教授。
杨遵仪国立中山大学理学院地质学系教授兼系主任,两广地质调查所所长。
高由禧1986年至今为中山大学大气科学系教授。
王之卓国立中山大学工学院土木工程学系教授。
陈永龄国立中山大学工学院土木工程学系教授。
林为干
陈焕镛国立中山大学自然科学科植物学系教授兼系主任,国立中山大学农学院
林学系
教授兼植物研究室主任,国立中山大学农学院农林植物研究所主任,国立中山大学
研究院农
科研究所农林植物学部主任,国立中山大学理学院植物研究所主任。
梁伯强国立中山大学医学院教授兼院长,医学院病理学研究所主任,国立中山
大学研
究院医科研究所主任兼病理学部主任。
三、学生在1949年后陆续当选的院士
中国科学院院士:
丁 颖国立广东大学前身广东高等师范学校毕业。学校创办后一直在农学院任
教授,
依次担任过农学系教授兼主任,国立中山大学农学院稻作试验场及在各地所设稻作
试验场主
任,国立中山大学农学院院长等。
许涤新1926年考入国立中山大学。
李国平1933年7月毕业于国立中山大学理学院数学天文系。
周立三(周祖豫)1933年7月毕业于国立中山大学理学院地理学系。
周廷儒1933年7月毕业于国立中山大学理学院地理学系。
赵善欢1933年7月毕业于国立中山大学农学院农业专门部,长期任教于农学院
为副教 省
⒔淌凇*?
黄秉维1934年7月毕业于国立中山大学理学院地理学系。
陈国达1934年7月毕业于国立中山大学理学院地质学系,长期在该系任教,担
任过两
广地质调查所技正,地质学系副教授,地质学系教授兼系主任。
杨 简1934年7月毕业于国立中山大学医学院,长期在该院病理学研究所任教,
从助
教直至教授,是梁伯强教授的学生。
教直至教授,是梁伯强教授的学生。
蒲蛰龙1935年7月毕业于国立中山大学农学院农学系,并长期在该系任教。从
助教到
教授,1952年院系调整后不久,调入中山大学生物系任教授,创办昆虫学研究所,
曾担任
中山大学生命科学院院长,中山大学副校长、顾问等
黎尚豪1939年7月毕业于国立中山大学理学院生物学系。
张作梅1941年7月毕业于国立中山大学工学院机械工程学系。
叶叔华(女)1949年5月毕业于国立中山大学理学院天文学系。
陆启铿1950年毕业于中大数学系。
席泽宗1951年7月毕业于中山大学天文学系。
庞雄飞1949年秋考入国立中山大学农学院。
梁栋材1955年7月毕业于中山大学化学系。
中国工程院院士:
莫伯治1936年7月毕业于国立中山大学工学院土木工程学系。
莫伯治1936年7月毕业于国立中山大学工学院土木工程学系。
刘 筠1953年毕业于中大生物系。
林浩然1954年7月毕业于中山大学生物系并留校任教,从助教直至教授、系主
任。
梁春广1961年7月毕业于中山大学物理学系。
四、师生被外国科研机构聘请的院士
黄尊生国立广东大学文科教授,曾创立世界语学会,国立中山大学文学院教授
,曾任
学校训导长。当选为世界语学院院士。
罗宗洛(同上)。前苏联农业科学院通讯院士。
江静波1952年至今为中山大学生物系教授。法国自然史博物馆通讯院士。
丁 颖(同上)。前东德农业科学院通讯院士、前苏联列宁农业科学院通讯院士
、前捷克
斯洛伐克农业科学院荣誉院士。
简浩然1934年7月毕业于国立中山大学农学院农化系,后被聘为国立中山大学
农学院
副教授、教授、代院长,美国纽约科学院院士。
斯洛伐克农业科学院荣誉院士。
简浩然1934年7月毕业于国立中山大学农学院农化系,后被聘为国立中山大学
农学院
副教授、教授、代院长,美国纽约科学院院士。
黄秉维(同上)。罗马尼亚科学院通讯院士。
席泽宗(同上)。国际科学史研究院通讯院士。
此外,还有台北院士:
汪厥明1939年至1945年为国立中山大学农学院农学系教授。
陈(般水)1930年7月毕业于国立中山大学文科中国语言文学系。
参考:http://bbs.szu.e.cn/bbsanc.php?path=%2Fgroups%2FGROUP_9%2FSYSU%2F004%2FM.956074389.B
『柒』 中山大学的地质学怎么样
国内开设地质学专业的大学不多,中山大学的地质学在教育部官方最新的学科评估中排名第12名,实力还算可以的:
『捌』 中山大学地质学研究生就业怎么样
同学,我要告诉你的是就业不光是看大学的名气,主要是看你自身的能力,如果回你有真答本事,没有找不到好工作的理由,当然选择中山大学确实对你就业有很大的帮助(在珠三角就业),因为珠三角经济圈对中山大学学生的认可可以说与清华北大差不多,究其原因,中山大学是广东省最好的学校,素有华南第一学府之称,经过80几年的办学,现在中山校友遍布广东的各行各业,校友就是一大优势,相信你也明白这个道理。
再者,中山大学的地质学确实也不错,从建校起就一直设有该专业,考中山不会让你失望的。
『玖』 中山大学地质系在哪个校区
你好,中山大学没有地质系,但是有地质学专业,该专业属于地球科学系;地质学本科生前两年在珠海校区就读,后两年迁回广州南校区就读,研究生则一直在南校区就读。
『拾』 中山大学地质学专业是否四年均在珠海市就读呢
是的,中山大学的地质学类(含地质学、地球信息科学与技术、地质工程专业)属于其地球科学与地质工程学院,该学院现在四年都在珠海校区就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