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地质局
1. 武汉市具有什么地质特征
武汉市的地质特征如下:
1、位置
武汉地处长江中下游平原,江汉平原东部,是国家区域中心城市(华中)、副省级市和湖北省省会。位于东经113°41′-115°05′,北纬29°58′-31°22′中国地理经济中心——武汉,最东端位于新洲区徐古镇将军山村,最西端位于蔡甸区侏儒街国光村,最南端位于江夏区湖泗街道均堡村,最北端位于黄陂区蔡店街道李冲村,形似一只自西向东的彩蝶。在中国经济地理圈内,武汉处于优越的中心位置,犹如围棋棋盘上的天元,被誉为中国经济地理的“心脏”。
2、面积
中国最大的城中湖——武汉汤逊湖截至2014年末,武汉全境面积8494.41平方公里,为湖北省面积的4.6%;市域周长977.28公里,7个中心城区面积863平方公里,建成区建成区面积552.61平方公里。拥有公园74个,其中免费开放68个。公园绿地面积7016.89公顷。人均公园绿地面积11.06平方米。建成区绿化覆盖率 39.09%。森林覆盖率27.31%。
3、水域
国家5A级景区——武汉东湖风景区武汉是全世界水资源最丰富的特大城市之一,水域面积占全市市区面积的1/4,构成了武汉气势恢宏、极具特色的滨江、滨湖水生态环境。
武汉全境水域面积2217.6平方公里,覆盖率26.10%,人均占有地表水11.4万平方米,人均占有地表水量居世界大城市之首,是全世界水资源最丰富的特大城市及中国最大的淡水中心。境内5公里以上河流165条,水面面积471.31平方公里。
武汉现有大小湖泊166个,被称为“百湖之市”,在正常水位时,湖泊水面面积803.17平方公里,居中国城市首位。汤逊湖是亚洲最大的城中湖(面积达47.6平方公里),面积33.9平方公里的东湖在中心城区退居第二,梁子湖是全国生态保护最好的两个内陆湖泊之一。武汉湖泊志记录了武汉市一百多个湖泊的风貌。
4、湿地
武汉金银湖国家城市湿地公园武汉湿地资源居全球内陆城市前三位。截至2010年,武汉市湿地面积3358.35平方公里,占全市国土面积的39.54%,其中天然湿地面积1561.86平方公里,人工湿地面积1796.49平方公里,享有“湿地之城”的美誉。
现拥有国家住建部批准设立的金银湖国家城市湿地公园和国家林业局设立的东湖国家湿地公园、藏龙岛国家湿地公园,以及沉湖、杜公湖、后官湖等湿地公园及湿地保护区。
5、气候
武汉气候图武汉属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区,具有雨量充沛、日照充足、四季分明,夏高温、降水集中,冬季稍凉湿润等特点。
一年中,1月平均气温最低,为3.0℃;7月平均气温最高,为29.3℃,夏季长达135天;春秋两季各约60天。
初夏梅雨季节雨量较集中,年降水量为1205毫米。武汉活动积温在5000℃~5300℃之间,年无霜期达240天。
2.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的地质学是研究什么的将来就业都干些什么谢谢啦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
地质学[本科]
专业名称及代码:地质学 070601 本专业覆盖原国家教委1993年颁布的专业目录中的地质学(070601)、构造地质学(070602)和古生物学(070603)三个专业。
专业培养目标:培养学生具有地质学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技能以及与地质学相关学科的基础知识,具有较好的科学思维、素养和创新意识;具有进行地质学科学研究、教学和管理的初步能力。培养的学生能成为科研机构和高等院校中从事基础研究和教学工作的高水平、高层次人才,并能进入硕士研究生阶段学习;也能在地学及相关领域的生产部门从事技术开发和技术管理工作。
专业培养要求:本专业学生具有较好的数学、物理和化学等自然基础科学知识,具有能听、读、写、及对外交流的外语水平和一定的计算机运用能力。在牢固掌握结晶学与矿物学、岩石学、构造地质学、地史古生物学、地球化学、地球物理学等地质科学理论的基础上,学习有关资源、工程、环境、地质灾害以及与人类可持续发展等方面的知识,初步掌握与地学研究和工作有关的鉴定、测试、分析的技能和手段。本专业将在地球动力学(构造地质学)、地球表层学(地史古生物学)、地球物质科学(矿物学、岩石学、地球化学)等方向有所侧重。
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方面的知识和能力:
1、掌握现代地质学的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
2、掌握国土资源调查和区域地质测量的工作方法、技能以及从事这些工作的组织能力;
3、掌握岩矿鉴定、测试的基本技能和岩矿分析的一般技术和方法,具有对矿物学、岩石学、 地球化学和矿床学等地球物质科学进行研究的初步能力;
4、掌握对古生物和微体古生物进行制样、分析和初步鉴定的技术,并具有对地球历史演化进行初步研究的能力;
5、掌握地质构造分析的基本理论和工作方法,初步具有将其用于解决地质灾害、地质环境、地质工程和地质资源等问题的能力;
6、掌握地质数据的采集、处理、综合研究和成果解释等方面的一般技术和方法;
7、掌握资料查询以及获取信息的基本方法,具有资料归纳、整理和综合分析并加以正确表达的能力。
主干学科:地球动力学(构造地质学)、地球物质科学(矿物学、岩石学)、地球表层学(古生物地史学)。
主要课程:普通地质学(地球科学概论)、结晶学及矿物学、晶体光学及造岩石矿物、岩石学、构造地质学、古生物地史学、地球化学、地球物理学概论、资源科学概论、地理信息系统、专业英语。
主要专业实验:自学选题课程、黄石专业实习、构造模拟、岩石薄片分析。
主要实践性教学环节:根据本专业的培养目标与基本要求,为了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与技能,培养学生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主要设置了以下实践环节:地质认识实习、教学实习二次、地层学现场教学实习、毕业生产实习、毕业论文等。
学制:本科四年。
授予学位:理学学士。
3. 我在中国地质大学(武汉) 学地质工程好不好 以后就业怎么样 待遇呢 和信息工程相比起来
这么说吧,资源勘查工程是地质类专业,在国内,地质类专业当然数地版大最强,而武汉的权师资力量强于北京,所以,中国地质大学(武汉)的这个专业是相当不错的!
至于就业问题,不用担心,毕业后都是抢手货,我现在在一个省地矿局工作,资源勘查工程干是事情虽然苦点(干地质都一样),一些二本学校的毕业生拿的工资都过得相当滋润,何况地大学生。
4.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地质调查研究院怎么样
简介:中国地抄质大学(武汉)地袭质调查研究院(以下简称地调院)是中国地质大学(武汉)直属二级单位,全面负责管理中国地质调查局及其各大区项目办委托(或招标)中国地质大学(武汉)组织实施的和参加实施的中国地质调查局及其各大区项目办委托(或招标)其他地调项目实施单位的地质调查项目(以下简称地调项目)。为了适应新一轮国土资源大调查的需要,根据《中国地质调查局地质调查项目实施单位资质要求暂行规定》精神,经中国地质大学(武汉)研究决定,成立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地质调查研究院(地大发[2000]21号)。自2000年5月起,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地调院正式以学校下设的直属二级事业单位开始运作。中地大(汉)发[2000]21号、地大发[2004]023号、人字[2000]25号文和人字[2001]18号文分别聘任了地调院相关管理人员。
注册资本:100万人民币
5.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资源勘查工程专业毕业的本科生一般都到哪些单位就业
网络中提到的地质资源与地质工程是国家重点一级学科是正确的,一级学科是回大类,答一级学科下面可以有好多二级学科,以地质资源与地质工程这个专业来源,包括了上述网友提到的地质工程等,也还有资源勘查工程等专业,再比如环境科学与工程这个一级学科下面,可以分为环境科学、环境工程等二级专业,地质学也是一个一级学科,包括构造地质学、水文地质学等二级学科。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在地质资源与地质工程、地质学这两个学科大类是比较厉害的
6.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哪些专业值得读
地大的特色专业当然是地质类的学科。当然还有珠宝鉴定,也是名声在外。谁叫地大外有整整珠宝一条街呢。珠宝以后的就业市场也非常好。
接下来要推荐一下其他不那么热门的专业,但是在地大里也非常不错的优势专业了:
1. 计算机学院
计算机学科树立“理论扎实、技术过硬、特色鲜明”的办学思想,注重理论教学与实践训练的有机结合,确立“国内一流、国际知名”的学科。建有3个学科方向:计算机软件与理论、计算机网络与信息安全、计算机应用技术(特色学科方向)
计算机是目前中国学生选择专业的大方向之一,未来前景十分可观。不少同学毕业后会选择出国继续深造,CS专业也就是Computer Science 专业深受广大同学的欢迎,在国外特别是美国对口就业机会也非常多。如果能力够强也可以继续留在美国工作。计算机专业在国内就业形势也非常好,可去腾讯等公司实习。
计算机学科排名靠前,且就业前景良好,未来薪水可观。
7. 中国地质大学中北京和武汉有什么区别
一、学校的地址不同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位于湖北省武汉市洪山区鲁磨路388号;中国地质大学(北京)位于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二、学校的规模不同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截至2018年10月,学校占地面积1421758平方米,校舍面积815074.58平方米;设有19个学院,65个本科专业;有16个一级学科博士点,33个一级学科硕士点,13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有工程硕士、MBA、MPA等10个专业学位授予权,其中工程硕士专业包涵14个工程领域;有教职员工3122人,全日制在校学生26103人。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截至2019年3月,学校有17个教学单位,42个本科专业。有2个国家一级重点学科,14个省部级重点学科。有13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16个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33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14个工程硕士领域,11个类型的专业学位授权点。在职教职工1400余人。有中国科学院院士9人,俄罗斯外籍院士6人。全日制在校生15000余人。
三、学校的影响力不同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系国家“211工程”、“985工程优势学科创新平台”重点建设,国家“双一流”世界一流学科建设高校,列入国家建设高水平大学公派研究生项目、“111计划”、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中国政府奖学金来华留学生接收院校、首批高等学校科技成果转化和技术转移基地,是国家批准设立研究生院的大学,高水平行业特色大学优质资源共享联盟、地球科学国际大学联盟、“七校联合办学”重要成员,被誉为“中国地球科学的最高学府”。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是教育部直属、国土资源部共建的以地质、资源、环境、地学工程技术、资源产业经济为特色,理、工、文、管、经、法等多科协调发展的全国重点大学。是国家首批“211工程”、"985工程优势学科创新平台”重点建设高校,位列国家“双一流”世界一流学科建设高校。入选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111计划”、海外高层次人才引进计划、中国政府奖学金来华留学生接收院校、新工科研究与实践项目。
是中国地球科学高层次人才培养的摇篮和地学研究的基地。是北京高科大学联盟成员高校、国家建设高水平大学公派研究生项目60所合作院校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