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地质大学 » 青海大学毕业于华东地质学院

青海大学毕业于华东地质学院

发布时间: 2021-03-07 15:14:46

Ⅰ 青海大学怎么样

青海大学坐落于青海省省会——“夏都”西宁市北郊,是一所国家重点支持、清华大学对口支援、教育部和青海省共同建设的地方多科性大学。

青海大学前身为青海工学院,始建于1958年。1960年11月青海工学院与青海农牧学院、青海医学院、青海财经学院合并为青海大学。“文革”初期青海大学被撤销。1971年恢复成包括工、农两大学科在内的青海工农学院。1988年更名为青海大学。随着高校布局结构的调整,1997年10月青海畜牧兽医学院并入,2001年1月青海省农林科学院、青海省畜牧兽医科学院、青海财经职业技术学院整建制划归,2004年青海医学院并入,组建成新的青海大学。

学校校园占地2850亩,校舍建筑总面积60万平方米,其中教学及行政用房20.3万平方米。固定资产总值为6.09亿元,教学科研仪器设备总值为 7357万元,学校图书馆面积1.18万平方米,藏书115万余册。公开出版《青海大学学报》、《青海大学医学院学报》、《青海畜牧兽医杂志》、《青海农林科技》等学术期刊。学校下设医学院、农牧学院、财经学院、化工学院、农林科学院、畜牧兽医科学院、附属医院等7院29系(部);有畜牧研究所、作物育种栽培研究所等12个专业研究所;有“国家农作物种质资源长期库青海复份库”、“国家油菜改良青海分中心”、“青藏高原农业分析中心”、“青藏高原农作物新品种品质测试中心”和欧盟援建的“马铃薯病毒检测中心”等5个国家级实验研究中心;有“高原医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高原生物技术‘省部共建’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有高原动物疾病、化工原理、先进材料与应用技术、春油菜育种、水利水电、高原建筑材料、基础医学、高原医学研究中心、临床医学实验中心、草地生态环境、信息技术研究与应用、基础化学、药学等15个省级重点实验室以及基础工业教学示范中心“省级教学实训基地”。

学校现有55个本科专业、23个硕士点、2个博士点。学科专业形成了以工、农、医、管四大学科为主、其他学科协调发展的格局,其中,有农学、动物医学、动物科学、草业科学、水利水电工程、机械制造及其自动化、化学工程与工艺、基础医学、预防医学、藏医藏药、工商管理、土木工程、园艺、区域经济学等14个 “省级重点学科”和3个“省级医学重点学科”。

学校现有教职工3728人,其中,教学及教辅人员1197人,专职科研、医护人员1454人;正高职称235人,副高职称776人,中级职称1200人。专任教师中有博士32人、硕士289人。专业技术人员中有享受政府津贴专家27人,新世纪优秀人才2人,入选国家“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 1人,全国杰出专业技术人才2人,教育部青年教师奖1人,全国及省级优秀教师7人,“省级教学名师”1人,省级骨干教师13人,省级名医12人,省级首席医学专家5人,省级自然科学与工程技术学科带头人37人,省级优秀专家7人,省委、省政府领导联系的高层次人才9人。学校面向全国25个省区招生,现有全日制在校生11102名,其中,本科生8231名,硕士研究生320人。

五年来,学校共取得各类科研项目433项,其中,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973) 项目、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863)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国家社科基金等30项,省部级项目291项,科研总经费11619.12万元;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国家发明专利9项,“青海省首届科学技术重大贡献奖”1项,省部级科学技术奖18项,在国内外各种刊物上共发表学术论文4000 余篇。

学校在接受清华大学、西北农林科技大学、中国地质大学对口支援的同时,先后与美国麻省理工学院、日本高知大学、新西兰澳克兰大学等国外知名高校建立了良好的校际协作关系。

近年来,学校先后获得“全国党建和思想政治工作先进学校”、教育部“依法治校示范学校”、“青海省文明单位”、“全国大学生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先进集体”等荣誉称号。

Ⅱ 谁知道东华理工大学副校长们的简历

副校长:徐跃进 教授

徐跃进教授,男,1958年出生于江西抚州,1984年毕业于华东地质学院放射性地球物理勘查专业并留校工作,公共事务管理(MPA)硕士研究生。多年来一直从事法律教学、公共事务管理和研究工作。公开发表与交流论文20多篇。历任系团总支书记,院团委副书记、书记,院保卫处副处长、处长;1994年任院长助理,1995年任学院副院长,分管后勤、保卫和校办产业工作。所分管工作和部门先后20多次受省、市、区奖励和表彰。

副校长:孙占学 教授、博士

孙占学教授,男,1962年出生于江西修水,1982年毕业于华东地质学院放射性水文地质专业并留校任教。1988年获工学硕士学位,1995年获中国科学院地质研究所理学博士学位。历任系主任、院长助理等职。多年来从事地热学、铀成矿水文地质学等方面的教学、科研工作。在国际国内学术刊物上发表论文40多篇,出版专著3部;获省部级科技进步奖3项。为中国核工业总公司部级"112育才工程"学术技术带头人培养对象、江西省高校中青年学科带头人,全国优秀教师,核工业部劳动模范,并享受国务院颁发的政府特殊津贴。

副校长:刘晓东 教授、博士

刘晓东教授,男, 1963年2月出生于江西省上犹县,1982年7月毕业于原华东地质学院,同年留校任教。获南京大学矿物学、岩石学、矿床学博士学位。历任教研室主任、驻京办事处主任,材料科学与工程系副主任、主任兼研究所所长等职;2004年5月任东华理工学院副院长、党委委员。主要从事铀、金矿床地质、高放废物地质处置和矿物材料的科研、教学等工作。先后主持和参加国际合作项目、省部级科研项目20多项,获省部级科技进步奖2项;出版学术专(译)著3本,国内外刊物发表论文50多篇。曾赴日本从事研究工作一年,多次参加援外专家组工作,并应邀赴国外组织或参加过十多次国际学术交流会议。现为江西省高校中青年学科带头人,省级重点学科带头人;2003年起受聘为科技部国际合作项目评审专家、国际原子能机构咨询专家。兼任核资源与环境省部共建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主任。

副校长:花明 教授、博士

花明教授 男,汉族,1955年9月生于江西崇仁,硕士生导师。1978年毕业于江西大学政治系,分配到抚州地质学院(现东华理工学院)任教,历任党委宣传部干事、副部长、部长,党办院办主任、院长助理等职,2004年5月任东华理工学院副院长、党委委员。1982年至1983年在厦门大学进修,1996年至1997年南昌大学硕士研究生主要课程学习结业。2001年至2004年在职攻读美国南加州大学远程教育工商管理博士研究生,获博士学位。
花明教授长期从事政治经济学、经济管理科研和教学工作,承担国家级课题2项,主编、参编教材、学术著作5本,在国内外公开发表论文30余篇。是中国核工业总公司优秀德育工作者。

副校长:汤彬 教授、博士
汤彬教授,男,1964年3月出生,湖南岳阳人,教授。1983年毕业于华东地质学院放射性地球物理勘探专业,获学士学位,现在成都理工学院攻读博士学位。1983年7月毕业留校任教,1994至今,从事计算机应用专业的教学科研工作,现任硕士研究生导师,1999年被聘为成都理工大学和南京理工大学博士研究生导师。江西省和中国核工业总公司中青年学科带头人,江西省第7、8届政协委员,中国地质学会、中国地球物理学会、中国核学会会员和江西省自动化学会理事、江西省计算机学会、江西省遥感协会(常务)理事。主要从事计算机网络、数据库应用、计算机图形图像处理、核技术应用等方向的研究。公开发表论文60余篇。历任信息工程系主任,信息工程学院院长兼软件学院院长、核应用技术研究所所长。2006年2月任副校长。

副校长:郭福生 教授、博士
郭福生教授,男,1962年12月出生,江西宁都人,中共党员。1983年毕业于中山大学地质系,1996年获华东地质学院工学硕士学位,2004年获中国地质大学(北京)理学博士学位,2000年晋升为教授。历任华东地质学院地质教研室主任、支部书记,东华理工学院地球科学系主任、地球科学与测绘工程学院院长,东华理工大学党委组织部部长兼人事处长、校长助理等职,2009年1月任东华理工大学副校长。
长期从事区域地质、铀矿地质、沉积岩、地貌景观与旅游开发研究,发表论文40余篇,出版教材和专著6部。获国防科学技术奖、国家级和省级教学成果奖6项。先后被评为江西省高校学科带头人、江西省教学名师、江西省优秀研究生导师、江西省百千万人才工程人选、江西省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享受江西省政府特殊津贴。2008年被江西省人民政府授予“龙虎山世界地质公园申报工作先进个人”称号。兼任全国丹霞地貌旅游开发研究会理事、江西省地质学会理事、江西省旅游文化研究会理事。

下面这个超级厉害
副校长:陈晓勇 教授、博士
陈晓勇教授,男,1961年9月出生,浙江诸暨人。1982年毕业于武汉测绘科技大学大地测量专业。1991年获同校摄影测量与遥感专业博士学位后,赴日本东京大学从事博士后研究工作。1993年任日本亚洲航测株式会社综合研究所主任研究员。1999年任亚洲理工学院(联合国主办的研究生院,位于泰国曼谷)遥感与地理信息科学系副教授,并于2004年担任系主任。受聘于武汉大学、吉林大学、青海大学、中国测绘研究院的兼职教授与博士生导师。
主要从事地球信息科学的理论研究和应用技术的开发工作,在国内外学术刊物及会议上发表论文100多篇。曾获1991年度全国百篇优秀博士论文奖,1998年度日本测绘界最高奖“日本测绘奖”。2009年1月任东华理工大学副校长。

副校长: 聂逢君 教授、博士

聂逢君教授,男,1962年出生于湖南祁阳,1984年毕业于华东地质学院放射性地质与勘探专业并留校任教。1989年获中国地质科学院理学硕士学位,2000年获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工学博士学位,2000-2002年于中国地震局从事博士后研究工作并出站。2006-2007年赴加拿大留学一年。历任教研室副主任,长江学院副院长、常务副院长等职。长期从事铀矿地质、石油地质等方面的教学与科研工作。近年来,主持完成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核工业总公司、大庆油田、胜利油田等科研项目十余项,在国际国内学术刊物上发表论文40余篇,出版专著2部。荣获国防科工委优秀博士称号,入选江西省百千万人才工程,为江西省高校中青年学科带头人,受聘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博士生导师。

Ⅲ 青海大学就业率好吗

青海大学就业率挺好的。

2019 届总毕业生人数为 4061 人,其中男女比例1.04:1,青海生源54.79%。博士 6 人、硕士 464 人、本科生 3472 人、专科生 119 人。初次就业率为 91.11%。

在三江源生态保护、高原农牧业、高原医学、藏医药学、盐湖化工、新能源新材料等方面形成了鲜明的学科优势和办学特色,培养了一大批应用型人才,为青海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


(3)青海大学毕业于华东地质学院扩展阅读:

学校占地3000余亩,面向全球和全国31个省、市、自治区招生,在校生28000余人,其中研究生2039人、本科生25000余人。学校有教职工5196人(含附属医院2950人),专任教师1354人,专任教师中有博士424人,硕士以上学位人员占95.9%。

学校坚持开放办学,不断加强对外交流与合作。在清华大学、西北农林科技大学、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华东理工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北京化工大学等高校的大力支持下,学科专业、师资队伍、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等方面取得了长足的发展和进步。

先后与美国、英国、澳大利亚、新西兰、日本、韩国、台湾等2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高校签署了交流合作备忘录,开展务实合作。

加入了“丝绸之路农业教育科技创新联盟”,入选“高等学校学科创新引智计划(111计划)”,启动了新一轮清华大学—奥克兰大学—青海大学“三兄弟”模式合作项目,持续推进国际交流与合作。

Ⅳ 青海查查香卡铀矿床

刘林冯伟宋宪生宋哲李卫陈擎

(核工业二〇三研究所,陕西咸阳712000)

[摘要]介绍了查查香卡铀矿床勘查过程和矿区地质特征,系统总结了该矿床铀资源调查评价中取得的主要成果,提出了区域性北西西向断裂构造破碎带+奥陶-志留系滩涧山群变质火山岩+华力西-印支期中酸性岩浆-热液活动的“三位一体”成矿机理,认为查查香卡铀矿床具有形成铀多金属矿的良好前景。

[关键词]查查香卡铀矿床;成矿机理;铀多金属;潜力

查查香卡铀矿床属青海省乌兰县赛什克乡南柯柯村管辖,位于乌兰县城南的南坡,海拔4000~4200m。矿床南部有109国道,由398km里程碑向西北方向进入县级公路到达查查香卡农场,行程24km。由查查香卡农场北东有汽车便道行驶20km可直达矿床(图1)。矿床的西部及西北部从乌兰县或德令哈横穿牦牛山,到达查查香卡农场。

图1 查查香卡铀矿床交通位置图

1—城镇;2—铁路;3—国道;4—县级公路;5—河流;6—湖泊;7—查查看卡铀矿床

1发现和勘查过程

(1)第一阶段:矿床发现与初期勘查(1969~1971)

1969~1971年二机部西北一八二队对查查香卡地区进行了初步勘查。

1969年由二机部西北一八二队第三分队在1∶2.5万伽马普查中发现了17、18两条异常带,从而为查查香卡铀矿床(原324小型矿床)的发现提供了重要线索[1]

1970年通过1∶10000伽马详查、1∶2000伽马详测、槽探系统控制长2000m,手掘硐探4个,确定324地区中段为主要矿化段[1]

1971年机掘硐探1个,手掘2个,钻孔3个,控制深度200m,控制长度500m,了解了324地区中段深部矿化,发现1个工业矿孔。

1969~1971年完成的工作量见表1[2]。发现工业矿体13个,单个长35~70m,厚0.75~3.5m,品位0.054%~0.073%,平均长49.7m,平均品位0.062%,埋深0~50m;后备矿体26个,单个长35~210m,厚0.7~5.0m,品位0.035%~0.046%,平均长70.5m,平均厚1.83m,平均品位0.038%,埋深0~100m。

表1 1969~1971年完成的工作量统计

(2)第二阶段:停滞期(1972~2008)

根据核工业部三局南昌会议精神,遵照“富、近、浅、易”原则,结合324小型矿床的具体情况,经青海652大队研究,核工业部三局批准,1972年撤出324地区。

(3)第三阶段:评价期(2009~2012)

2009~2012年中国核工业地质局核工业二〇三研究所在本区开展了铀矿调查评价工作。

2009年在查查香卡324地区中段施工探槽10个,长度387.1m,发现4个地表工业矿体。

2010年在324地区中段施工了4条勘探线,5个钻孔,完成工作量1853.21m。发现2个工业铀矿孔,2个铀矿化孔。

2011年在查查香卡324地区完成实测地质剖面12条,约8.94km,发现4~5条铀异常带;完成1∶2000地面伽马能谱测量11条、面积12km2;施工钻孔10个,完成工作量3179.76m,发现1个工业铀矿孔,1个异常孔。

2012年在查查香卡地区完成1∶2000地质剖面4条,长度7.01km,发现Cu、Au等金属矿化;1∶1万激电测量60个点3条激电测深剖面,显示可能为两条金属硫化物异常带。表层矿化较弱,向深部500 m左右可能有较好多金属矿化;施工5个钻孔,完成1883.44m,发现1个工业铀矿孔、1个异常孔,在C76钻孔中见到两层黄铁矿化层(16.5~4.3m)。初步确定查查香卡矿化带为铀、多金属矿化带。

根据地表槽探圈定了4个工业铀矿体,钻孔在矿化带中部查证发现了4个工业铀矿孔、2个铀矿化孔,铀矿体5~7层,累计厚度10.82~8.12m,品位0.05%~0.25%。同时发现了该区铌、稀土等多金属矿化,且与铀呈正相关关系。在铀矿体周围发现铌矿体3个、矿化体11个,控制矿体长200~357m,厚2m左右,品位0.0883%~0.2498%。还发现有稀土矿化,圈定矿化体5个,主要为铈、镧、钇等矿化。

2矿床基本特征

矿床位于丁字口-埃姆尼克山-牦牛山新元古代-早古生代岩浆弧带与赛什腾-锡铁山-哇洪山新元古代-早古生代缝合带的结合部,夹持于泽日肯和陶力古隆起之间托莫尔日特蛇绿混杂岩带中。

2.1矿区地质

查查香卡铀矿床属赛什腾山-阿尔茨托山铀成矿带乌兰南山铀成矿亚带。位于柴达木北缘残山断褶带东段,华力西期下义山花岗闪长岩体外接触带中(图2),矿化赋存在奥陶-志留系滩涧山群(OST)变质火山岩中,受北西向挤压破碎带控制,长约9km,宽约2km。

矿床内主要矿化围岩为奥陶-志留系滩涧山群变质火山岩,主要以各类绿片岩为主,夹云母石英片岩及大理岩。地层产状北西西向。岩浆岩主要有华力西期中粗粒花岗闪长岩、条纹状混杂岩、中细粒闪长岩、条带状闪长岩等;脉岩有中细粒石英闪长岩脉、闪长斑岩脉、辉长岩脉、斑状角闪正长岩脉、石英脉等。

矿化赋存于北西向斜长角闪片岩挤压构造破碎带中,其中富矿地段复合于斜长角闪片岩之早期北西向构造带上,长2km,宽数米至百余米,倾向北东,倾角65°;矿后局部有北东向构造叠加,石英脉沿晚期北东向构造充填。该区伽马异常带断续长9km,呈北西向展布,在其中2km长的范围内,铀、钍矿化较好,矿化断续长几十米至几百米,宽几十厘米至十几米;该矿床同时为多种稀土元素的成矿区,主要有铌、铈、镧、铱等矿化[2,3]

图2 查查香卡铀矿床矿体平面展布图

2.2含矿岩石岩性特征

查查香卡矿床围岩为碎裂斜长角闪片岩等(图3),近矿围岩蚀变强烈,主要有钠长石化、赤铁矿化、绿泥石化、碳酸盐化。铀含量较高,坑道口碎石一般为(200~300)×10-6,最高达878×10-。6 矿化岩石为灰黑色碎裂闪长岩,灰黑色,块状,主要成分为角闪石,镜下鉴定为斜长角闪片岩,岩石呈纤维状变晶结构、片状构造,说明矿石经过了一定的动力构造变质作用,片理化发育,岩石较破碎;矿石主要成分为角闪石(70%)、斜长石(20%),少量黑云母(3%)、石英(3%)、方解石(4%),此外还有微量的绢云母、阳起石和绿帘石等;岩石中大量角闪石呈不规则纤柱状晶体,彼此嵌连而平行排列,大小为(0.12~0.15)mm×0.11mm,组成较为密集的条带,角闪石不同程度遭受阳起石化蚀变;斜长石双晶不明显,局部有挤压破碎,具绿帘石化、绢云母化现象。

2.3铀矿化带特征

查查香卡铀矿床可以划分为西、中、东3段[2]。西段有3条异常带,长500~900m,宽2~10m,一般为(100~200)×0.1258nC/kg.h,最高大于1000×0.1258nC/kg.h;中段异常断续长200m,宽几十米至百余米(由多条带组成),一般(100~300)×0.1258nC/kg.h,最高大于1000×0.1258nC/kg.h(图4);东段异常断续长3000m,一般(50~150)×0.1258nC/kg.h,最高大于1000×0.1258nC/kg.h。

铀矿化主要分布于含矿构造带闪长碎裂岩(或糜棱岩)及碎裂闪长岩中,富矿地段为碎裂岩或糜棱岩,岩石破碎强烈、弱硅化、片理发育;碳酸盐呈细脉或星点状分布多的地段矿化比较好,其他多为贫矿化地段。

镜下见沥青铀矿充填交代黄铁矿现象,铀矿化以浸染分散状或吸附形式存在于含矿岩石中。矿化基本有3种表现形式:碳酸盐成细脉状沿岩石片理充填成条状构造或呈星点状分布于含矿岩石中,一般矿化较富;白色长石-石英-碳酸盐脉成细脉状沿片理分布于含矿岩石中;岩石片理化发育,为黑绿色或紫色,肉眼看不到脉体,但矿化较好。对所采集的查查香卡矿床矿石、含矿岩石和围岩进行的铀钍、U4和U6分析表明,查查香卡矿床铀矿化蚀变碎裂岩的铀含量为0.1022%~0.11011%,而围岩斜长角闪片岩的铀含量较低,为(15~18)×10-6;微量钍分析表明,矿化岩石中钍含量比较高,为(2916~659)×10-6,而围岩的钍含量较低,只有116×10-6,矿床中铀以原始富集为主。另外通过矿化岩石U4和U6含量的对比也可以看出铀的富集特征,矿化岩石 U4的含量分别为0.10674%和124×10-6,而U6含量分别为0.10436%和9310×10-6, U4相对U6含量要高,U4+/U6+比值分别为1∶1.55和1∶1.33,铀以U4为主,U6含量较低。对矿化岩石和非矿岩石的化学全分析表明,矿化岩石碱性元素中的Na2O含量为11 89%~2139%,非矿岩石Na2O 为0.174%, Na2O富集程度达2155~3123倍,说明查查香卡矿床有钠交代铀矿床的一些特征,可以与北祁连冷龙岭碱交代铀成矿带进行对比,显示了成矿特征的相似性[4]

图3 查查香卡铀矿床纵剖面图

1—碎裂闪长岩;2—闪长岩;3—正长岩;4—斜长角闪片岩;5—碎裂斜长角闪片岩;6—斜长角闪岩;7—碎裂斜长角闪岩;8—角闪岩;9—碎裂角闪岩;10—辉绿岩;11—铀矿体;12—块段编号

图4 查查香卡铀矿床8号勘探线剖面图

3主要成果和创新点

查查香卡铀矿床经历了两个阶段的勘查,即1969~1971年的初步勘查和2008~2012年的调查评价。前一阶段主要为地表调查和槽探揭露,认为:①矿化主要分布于构造挤压破碎带闪长碎裂岩及碎裂闪长岩中,富矿地段为碎裂岩或糜棱岩,岩石破碎强烈,片理化发育,肉红色长石和碳酸盐呈细脉或星点状,其分布多的地段矿化最好;②岩石蚀变较强,主要有绿泥石化、绿帘石化、阳起石化、碳酸盐化、钠黝帘石化、钠长石化和弱硅化等;③区内成矿构造主要表现为片理化、碎裂岩化及糜棱岩化带,走向为NW W,倾向NNE;④由地表到深部钍矿化逐渐变贫,而铀矿化则相反,由地表到深部逐渐矿化增强;⑤根据伴生元素分析结果认为324地区属多种稀有金属成矿区,铀、钍、铌、铈、镧在矿化岩石中的含量明显高于非矿化岩石。

2008年以来,核工业二〇三研究所通过在柴达木地区实施中国核工业地质局和中国地质调查局铀矿调查评价项目,对查查香卡铀矿床进行了调查评价和研究,主要成果如下:

3.1通过对查查香卡异常带中段槽探揭露和钻探查证,圈定了铀、铌、稀土矿(化)体,初步估算3341铀、铌资源量

根据槽探圈定了4个工业铀矿体、6个矿化体,钻孔在矿化带中部查证发现了4个工业铀矿孔、2个铀矿化孔,矿床接近中型规模。

在铀矿体及周围发现铌矿体3个、矿化体11个。发现了该区铌、稀土等多金属矿化,且与铀呈正相关关系(图5),铀与铌、稀土元素伴生。按铀矿床伴生组分综合利用,圈定了13个矿体,圈定5个稀土矿化体(主要为铈、镧、钇等)[5]。

图5 查查香卡铀矿床铀、铌、稀土元素含量关系

3.2大致查明查查香卡铀矿床区域构造位置,属于古隆起与蛇绿混杂岩带的结合部,为断裂破碎带与多期次岩浆活动区

矿床处于丁字口-埃姆尼克山-牦牛山新元古代-早古生代岩浆弧带与赛什腾-锡铁山-哇洪山新元古代-早古生代缝合带的结合部,夹持于泽日肯和陶力古隆起之间托莫尔日特蛇绿混杂岩带中。

异常带位于泽日肯隆起与托莫尔日特蛇绿混杂岩带之间,受加里东—印支多期次中酸性岩浆活动和北西西向断裂构造破碎带控制[5]。长约9km,宽约2km。

3.3大致查明查查香卡铀矿床的含铀建造奥陶-志留系滩涧山群为一套蛇绿混杂岩,具有轻稀土元素富集特征

奥陶-志留系滩涧山群以各类绿片岩为主,部分为角闪片岩类,少量为变余中基—基性火山岩、火山碎屑岩夹云母石英片岩、大理岩,局部夹含放射虫硅质岩、海绿石砂岩及细碧岩等。绿片岩、角闪片岩恢复原岩为一套海相喷发沉积的中基—基性火山碎屑岩。总体上该层位为一套蛇绿混杂岩。

滩涧山群斜长角闪片岩稀土元素分析结果显示(图6):在完整岩石中,稀土配分型式为右倾型,富轻稀土,∑Ce>∑Y;稀土元素总量与铀矿化程度成正比,即稀土元素总量越大,铀矿化强度越大[4]

图6 查查香卡地区斜长角闪片岩稀土元素配分型式

3.4大致查明查查香卡地区构造-岩浆活动具多旋回特征,铀矿化主要受印支—燕山期岩浆热液活动控制

区内可划分出吕梁、四堡-晋宁、加里东、华力西、印支-燕山和喜马拉雅等6个构造-岩浆活动旋回(表2)。断裂破碎带及华力西期、印支-燕山期中酸性岩浆活动为区内Cu、Au等多金属、U等矿化提供了空间和物质来源,其中印支-燕山期是铀矿化的重要阶段。

3.5发现了查查香卡地区有铜、金多金属矿找矿线索

地表调查中,在查查香卡地区含铀异常破碎带中发现了Cu、Au等金属矿化,见有孔雀石、铜蓝和明金[5],Cu含量0.6825%, Au含量560×10-9。矿化与石英脉、强褐铁矿化蚀变带关系密切。激电测深剖面发现了2~3条激电异常,与地表发现的控矿构造蚀变带相吻合,向深部500m左右可能有较好的金属矿化。钻孔中发现了2层黄铁矿化层,埋深在330.5~342.5m、396.6~400.6m之间,厚度分别为12.0m、4.0m。

表2 查查香卡地区构造、岩浆作用、变质作用与成矿作用一览表

3.6总结提出了查查香卡铀矿床“三位一体”成矿模式

综上所述,查查香卡铀矿床位于托莫尔日特蛇绿混杂岩带与由达肯达坂群和吕梁-印支期基性-中酸性岩浆岩组成的泽日肯隆起的结合部位,赋存于奥陶-志留系滩涧山群变质火山岩,受北西西向的区域断裂构造破碎带控制。印支-燕山期的酸、碱性岩浆-热液活动是区内重要的铀成矿作用。

控制查查香卡铀矿床的断裂破碎带是区域性长期活动的断裂带,发育于奥陶-志留系滩涧山群中,形成于加里东末期,于华力西期又有活动。断裂带内基性、中性和酸性脉体发育,铀矿化与正长岩脉、石英脉等关系密切,反映出该断裂带既是铀成矿溶液的导矿构造,亦是铀成矿的容矿构造。与成矿构造相邻的达肯达坂群(铀含量(30~40)×10-6)和滩涧山群(铀含量(15~18)×10-6),在华力西期—印支期中酸性岩浆活动中,地层中的铀不断活化向断裂带中迁移、富集,多期次的岩浆-热液活动的叠加形成了铀矿床。

综合分析认为,查查香卡铀矿床形成于区域北西西向断裂构造破碎带、奥陶-志留系滩涧山群变质火山岩与华力西-印支期岩浆-热液联合控制的“三位一体”[5,6]成矿模式,具备形成铀多金属矿床的条件。

4结束语

已有的地质调查表明,查查香卡伽马异常带断续长9km,经对中段2km长的范围内铀资源评价,铀资源量接近中型规模,铌资源量340.6t(按铀伴生铌的资源量1052.6t)。铀矿体呈扁豆体产出,往深部有钍变贫、铀变富的趋势;平衡系数1~117,地表偏镭,地下基本平衡。初显良好的找矿潜力。

查查香卡矿化带尚发现有较好铜、金等矿化线索,其北侧有与之相平行的已发现赛坝沟、托莫尔日特金矿床的托莫尔日特构造带,因此查查香卡铀矿床具有形成铀多金属综合矿床的可能。

因此,查查香卡铀多金属矿有待开展预查和综合研究等工作,可望达到大型铀多金属矿床规模。

参考文献

[1]核工业西北182队第三分队.324地区1971年地质工作总结[R],1971.

[2]核工业西北182队第三分队.324地区1972年工作设计专题报告[R],1972.

[3]孙圭,赵致和.中国北西部铀矿地质[M].核工业西北地质局,1998.

[4]傅成铭,权志高,周伟.青海查查香卡矿床铀、稀土元素矿化特征及成矿潜力分析[J].铀矿地质,2011,27(2):103-107.

[5]刘林,宋宪生,冯伟,等.青海省柴达木盆地北缘鱼卡—查查香卡地区1∶25万铀资源区域评价[R],2010.

[6]刘林,冯伟,陈擎,等.柴达木东北缘铀成矿地质条件及找矿远景研究[J].东华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3.

我国铀矿勘查的重大进展和突破进-—入新世纪以来新发现和探明的铀矿床实例

[作者简介]刘林,男,1964年生。1987年7月毕业于华东地质学院,研究员级高级工程师,现任核工业二〇三研究所青海地质勘查院院长。1987年至今在核工业二〇三研究所工作,长期从事铀矿地质工作,近期主要承担柴达木盆地北缘预测评价及查查香卡铀矿床勘查工作。

Ⅳ 青海大学的介绍

青海大学(Qinghai university),简称青大,是位于青海省省会——“夏都”西宁市北郊,始建于1958年,回1是清华大学、西北答农林科技大学、中国地质大学等国家重点高校对口支援,教育部和青海省共同建设的“211工程”大学23,先后与美国麻省理工学院、日本高知大学、新西兰澳克兰大学等国外知名高校建立了良好的校际协作关系4。国家“中西部高校综合实力提升工程”14所重点建设大学之一5,“卓越医生教育培养计划”、“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卓越农林人才教育培养计划”改革试点高校67,“中西部高校联盟”成员单位8,中国高校传媒联盟理事单位之一9,“西部计算机教育提升计划”高校之一10。2015年12月学校官网显示,学校占地2916.19亩,建筑面积64.09万平方米,有71个本科专业,学校面向全国31个省、市、自治区招生,在校生27052人。其中,全日制硕博研究生1276人,普通全日制本科生17946人。教职工4350人。教职工3728人。1112。

Ⅵ 青海大学怎么样

简介:青海大学坐落于青海省省会——“夏都”西宁市北郊,是一所国家重点支持、清华大学对口支援、教育部和青海省共同建设的地方多科性大学。 学校校园占地2850亩,校舍建筑总面积60万平方米,其中教学及行政用房20.3万平方米。固定资产总值为6.09亿元,教学科研仪器设备总值为7357万元,学校图书馆面积1.18万平方米,藏书115万余册。公开出版《青海大学学报》、《青海大学医学院学报》、《青海畜牧兽医杂志》、《青海农林科技》等学术期刊。学校下设医学院、农牧学院、财经学院、化工学院、农林科学院、畜牧兽医科学院、附属医院等7院29系 (部);有畜牧研究所、作物育种栽培研究所等12个专业研究所;有“国家农作物种质资源长期库青海复份库”、“国家油菜改良青海分中心”、“青藏高原农业分析中心”、“青藏高原农作物新品种品质测试中心”和欧盟援建的“马铃薯病毒检测中心”等5个国家级实验研究中心;有“高原医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高原生物技术‘省部共建’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有高原动物疾病、化工原理、先进材料与应用技术、春油菜育种、水利水电、高原建筑材料、基础医学、高原医学研究中心、临床医学实验中心、草地生态环境、信息技术研究与应用、基础化学、药学等15个省级重点实验室以及基础工业教学示范中心“省级教学实训基地”。 学校现有55个本科专业、23个硕士点、2个博士点。学科专业形成了以工、农、医、管四大学科为主、其他学科协调发展的格局,其中,有农学、动物医学、动物科学、草业科学、水利水电工程、机械制造及其自动化、化学工程与工艺、基础医学、预防医学、藏医藏药、工商管理、土木工程、园艺、区域经济学等14个“省级重点学科”和3个“省级医学重点学科”。 学校现有教职工3728人,其中,教学及教辅人员1197人,专职科研、医护人员1454人;正高职称235人 副高职称776人,中级职称1200人。专任教师中有博士32人、硕士289人。专业技术人员中有享受政府津贴专家27人,新世纪优秀人才2人,入选国家“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1人,全国杰出专业技术人才2人,教育部青年教师奖1人,全国及省级优秀教师7人,“省级教学名师”1人,省级骨干教师13人,省级名医12人,省级首席医学专家5人,省级自然科学与工程技术学科带头人37人,省级优秀专家7人,省委、省政府领导联系的高层次人才9人。学校面向全国25个省区招生, 现有全日制在校生11102名,其中,本科生8231名,硕士研究生320人。 五年来,学校共取得各类科研项目433项,其中,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973)项目、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863)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国家社科基金等30项,省部级项目291项,科研总经费11619.12万元;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国家发明专利9项,“青海省首届科学技术重大贡献奖”1项,省部级科学技术奖18项,在国内外各种刊物上共发表学术论文4000余篇。 学校在接受清华大学、西北农林科技大学、中国地质大学对口支援的同时,先后与美国麻省理工学院、日本高知大学、新西兰澳克兰大学等国外知名高校建立了良好的校际协作关系。 近年来,学校先后获得“全国党建和思想政治工作先进学校”、教育部“依法治校示范学校”、“青海省文明单位”、“全国大学生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先进集体”等荣誉称号。
法定代表人:朱伯清
成立时间:2015-07-28
注册资本:2300万人民币
企业类型:有限责任公司(自然人投资或控股的法人独资)
公司地址:青海省西宁市城西区学院巷8号2幢1-2层

Ⅶ 现在青海大学怎么样

青海大学来(Qinghai university),简称青大,是位于自青海省省会——“夏都”西宁市北郊,始建于1958年,是清华大学、西北农林科技大学、中国地质大学等国家重点高校对口支援,教育部和青海省共同建设的“211工程”大学,先后与美国麻省理工学院、日本高知大学、新西兰澳克兰大学等国外知名高校建立了良好的校际协作关系。

Ⅷ 我在青海省西宁市青海大学

青海省西抄宁市青海大学

青海大学(Qinghai university),袭简称青大,位于青海省省会西宁市

教育部与青海省人民政府“部省合建”高校,国家”世界一流学科建设高校“,国家“211工程”重点建设大学,14所国家“中西部高校综合实力提升工程”高校之一,“卓越医生教育培养计划”、“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卓越农林人才教育培养计划”改革试点高校,中西部高校联盟成员,中国高校传媒联盟理事单位,入选国家建设高水平大学公派研究生项目、新工科研究与实践项目、西部计算机教育提升计划、国家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全国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示范高校,中国政府奖学金来华留学生接收院校,清华大学、西北农林科技大学、中国地质大学、华东理工大学、北京化工大学等重点大学对口支援高校。

Ⅸ 青海大学在哪,大约有多少学生。

青海大学坐落于青海省省会——“夏都”西宁市北郊,是一所国家重点支持、清华大学对口支援、教育部和青海省共同建设的地方多科性大学。

学校校园占地2850亩,校舍建筑总面积60万平方米,其中教学及行政用房20.3万平方米。固定资产总值为6.09亿元,教学科研仪器设备总值为7357万元,学校图书馆面积1.18万平方米,藏书115万余册。公开出版《青海大学学报》、《青海大学医学院学报》、《青海畜牧兽医杂志》、《青海农林科技》等学术期刊。学校下设医学院、农牧学院、财经学院、化工学院、农林科学院、畜牧兽医科学院、附属医院等7院29系 (部);有畜牧研究所、作物育种栽培研究所等12个专业研究所;有“国家农作物种质资源长期库青海复份库”、“国家油菜改良青海分中心”、“青藏高原农业分析中心”、“青藏高原农作物新品种品质测试中心”和欧盟援建的“马铃薯病毒检测中心”等5个国家级实验研究中心;有“高原医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高原生物技术‘省部共建’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有高原动物疾病、化工原理、先进材料与应用技术、春油菜育种、水利水电、高原建筑材料、基础医学、高原医学研究中心、临床医学实验中心、草地生态环境、信息技术研究与应用、基础化学、药学等15个省级重点实验室以及基础工业教学示范中心“省级教学实训基地”。

学校现有55个本科专业、23个硕士点、2个博士点。学科专业形成了以工、农、医、管四大学科为主、其他学科协调发展的格局,其中,有农学、动物医学、动物科学、草业科学、水利水电工程、机械制造及其自动化、化学工程与工艺、基础医学、预防医学、藏医藏药、工商管理、土木工程、园艺、区域经济学等14个“省级重点学科”和3个“省级医学重点学科”。

学校现有教职工3728人,其中,教学及教辅人员1197人,专职科研、医护人员1454人;正高职称235人副高职称776人,中级职称1200人。专任教师中有博士32人、硕士289人。专业技术人员中有享受政府津贴专家27人,新世纪优秀人才2人,入选国家“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 1人,全国杰出专业技术人才2人,教育部青年教师奖1人,全国及省级优秀教师7人,“省级教学名师”1人,省级骨干教师13人,省级名医12人,省级首席医学专家5人,省级自然科学与工程技术学科带头人37人,省级优秀专家7人,省委、省政府领导联系的高层次人才9人。学校面向全国25个省区招生, 现有全日制在校生11102名,其中,本科生8231名,硕士研究生320人。

五年来,学校共取得各类科研项目433项,其中,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973) 项目、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863)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国家社科基金等30项,省部级项目291项,科研总经费11619.12万元;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国家发明专利9项,“青海省首届科学技术重大贡献奖”1项,省部级科学技术奖18项,在国内外各种刊物上共发表学术论文4000余篇。

学校在接受清华大学、西北农林科技大学、中国地质大学对口支援的同时,先后与美国麻省理工学院、日本高知大学、新西兰澳克兰大学等国外知名高校建立了良好的校际协作关系。
近年来,学校先后获得“全国党建和思想政治工作先进学校”、教育部“依法治校示范学校”、“青海省文明单位”、“全国大学生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先进集体”等荣誉称号。

Ⅹ 青海大学有什么好专业

水利水电工程,土木工程,中医工程,机器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等都挺不错的,有些专业大二以后在于它合办的清华大学中念呢!

热点内容
鹿特丹港国家地理 发布:2021-03-15 14:26:00 浏览:571
地理八年级主要的气候类型 发布:2021-03-15 14:24:09 浏览:219
戴旭龙中国地质大学武汉 发布:2021-03-15 14:19:37 浏览:408
地理因素对中国文化的影响 发布:2021-03-15 14:18:30 浏览:724
高中地理全解世界地理 发布:2021-03-15 14:16:36 浏览:425
工地质检具体干些什么 发布:2021-03-15 14:15:00 浏览:4
东南大学工程地质考试卷 发布:2021-03-15 14:13:41 浏览:840
中国地质大学自动取票机 发布:2021-03-15 14:13:15 浏览:779
曾文武汉地质大学 发布:2021-03-15 14:11:33 浏览:563
中国冶金地质总局地球物理勘察院官网 发布:2021-03-15 14:10:10 浏览:8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