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炭地质局管理岗位调研
⑴ 山西煤炭地质局下属的“煤炭地质环境资源调查院”怎么样求详解!
1、山西省煤炭来地质资源环境自调查院隶属于山西省煤炭地质局,地处省会太原市,成立于1978年
2、现在地质单位都不错,可能个别差别大点,刚毕业进入,不要没事关心人事,把自己工作做好,没事学习考证,升职是很快的,靠自己干,差不多三四十就可以副科了,2015后国家没有事业编了,事业单位就改为国企了,怎么改收入不影响,你都到副科了还那么关心工龄啊,
⑵ 我是暖通的应届毕业生,刚签了中国煤炭地质总局水文地质局,待遇不知...
中国煤炭地质总局水文地质局
技术员 2001-4000元/月
进行水文地质勘查、环境灾害评估、工程地质勘查、煤田地质勘查等
暖通的刚进去也在这个范围了
⑶ 地质矿产调查研究工作程度
(一)基础地质研究
1)1958~1961年北京地质学院与山东省地矿厅共同组队完成的1∶20万临淄、临朐、潍坊、高密等10幅综合区调地质测量工作包括了辖域全部,首次在辖域建立了地层、构造和岩浆岩系统,并发现多处矿产地,此次调查开创了新中国地质调查之先河,为以后开展辖域研究奠定了基础。
2)1965年山东省地质局805队进行了1∶20万高密、日照、赣榆幅区调修编工作,1969年底编写了1∶20万高密、日照、赣榆三幅区域地质测量报告,并编制了相应图幅的地质矿产图,1970年出版,涵盖辖域东部。
3)1977~1983年山东省第四地质队先后完成了1∶20万山东省昌潍地区构造体系图和1∶20万山东省胶莱盆地地质图,对本地区的构造体系划分、盆地成因与构造演化进行了较深入的研究。
4)1990~1997年由山东省区域地质调查队(后改称山东省地质调查研究院)完成了1∶20万临朐、高密等幅区调,其工作范围覆盖了辖域,该轮1∶20万区调工作,采用了新的填图方法,初步建立了岩石谱系单位,进行了多重地层划分,利用构造解析理论,对沂沭断裂带等构造的几何学及动力学进行了研究,为认识构造性质提供了重要借鉴。
5)1986~1998年,山东省地质调查研究院及山东省第一地质队、第四地质队等单位先后完成了相邻地区的1∶5万区域地质调查,其基础地质研究程度较高,促进了当地经济发展。
6)2001~2005年,山东省地质科学研究院完成了含本区在内的1∶25万潍坊市、青岛市幅国土资源大调查工作,工作中充分运用了三大岩类填图方法体系及有关的新理论、新技术、新方法,遥感技术、计算机制图及一些新的测试技术,在基础地质研究方面取得了可喜进展。
(二)矿产调查及综合研究
1)1955年中央燃料工业部煤矿管理局提交“山东省坊子煤矿矿井地质报告”,提交A1+B+C1+C2级1035.057万t;1973年山东省煤炭工业局坊子煤矿编制了“1∶2.5万坊子煤田地质图”;1975年山东省煤炭工业局地质勘探大队第一勘探队提交了“山东省坊子煤田南店勘探区详查(最终)地质报告”,提交B+C1+C2级地质储量8012.40万t。属小型矿床。
2)1960年山东省昌潍专员行署地质局第二地质队提交“山东省潍坊市于家庄铅矿地质勘探报告”,提交铅金属储量C1+C2级963.20t。属小型矿床。
3)1960年地质部航测局902队完成了山东中部及东部航空物探(磁及放射性)工作报告,涵盖辖域。
4)1962年地质部石油局综合研究队曾在辖域进行过以找油为目的调查工作,对新生代地层研究有开拓性进展。
5)1970年山东省地震局地震队完成山东潍坊-临沂地区沂沭断裂带地震地质报告,涵盖辖域。
6)1973年山东省冶金地质勘探公司第一勘探队提交了“山东省潍坊坊子软质黏土矿地质勘查总结报告”,提交C+D级地质储量39.98万t。属小型矿床。
7)1980年山东省地质科学研究所完成了“鲁西震旦系寒武系下统五山组地层划分与磷矿远景探讨”的研究工作,对震旦纪地层进行了详细研究,建立土门群。并对其含磷性进行了有益的探讨。
8)1985年山东省第四地质队对望留地区进行矿点检查,估算膨润土储量约35万t。
9)1980~1993年,山东省区域地质调查队、物化探队等单位进行了全省范围的1∶20万物探、重砂及化探调查,提交了重力、磁测和重砂、化探报告,圈定出了异常区。
10)1988年山东省第四地质队完成了“潍坊市地质系列图及说明书”的编制工作,较为全面地反映了潍坊市有关地质、矿产、旅游、岩石、水文等自然资源状况及工程地质、环境地质、灾害地质、地貌等应用地质资料。工作区域包含坊子区幅。
11)1988~1989年,山东省地矿局第七地质队在五图-郑母地区进行了蓝宝石砂矿调查,并提交了“山东省昌乐县五图-郑母地区蓝宝石砂矿调查报告”,由山东省地矿局鲁地发[1991]406号文批准。在区域内发现蓝宝石砂矿点多处,原生矿点两处。
12)1989~1991年,山东省第七地质队在五图鞠家村地区进行了蓝宝石砂矿详查,并提交了“山东省昌乐县五图矿区鞠家村矿段蓝宝石砂矿详查地质报告”,由山东省地矿局鲁地审字[1992]90号文批准。在不足5km2范围内共圈出蓝宝石工业矿体5个,共求得刚玉总资源量20469590.080g(其中蓝宝石资源量422961.741g,非宝石级刚玉2046628.339g)。该报告提交的资源储量范围在该次工作区范围内。
13)1990~1991年,山东省第七地质队在五图辛旺地区进行了蓝宝石砂矿详查,并提交了“山东省昌乐县五图矿区辛旺矿段蓝宝石砂矿详查地质报告”,由山东省地矿局鲁地审字[1992]8号文批准。在1.4km2范围内共圈出蓝宝石砂矿体2个,共求得刚玉总资源量7222823.084g(其中蓝宝石资源量1007818.097g,非宝石级刚玉6215004.987g)。报告提交批准的资源储量范围在该次工作区范围内。
14)1991~1994年,山东省地质局综合研究队,进行了潍坊市农业地质背景调查,论述了该市农业生态环境,工作范围涉及本区。
15)2000年由山东省第四地质矿产勘查院针对营丘镇汶河官庄石棉矿做了一普查工作,对该石棉矿区石棉矿资源量进行了初步估算,共求得石棉矿物储量14076.30t,属特大型矿床,开发远景较好,目前尚未开发。
16)2005年5月,核工业东北地质局二四八大队在县内明河地区开展了铁矿普查工作,编制了“山东省昌乐县明河矿区铁矿普查报告”。在2010年,由山东省物化探勘查院又在该区相继开展了高精度磁和相应的钻探验证工作,提交了“山东省昌乐县明河矿区深部及外围铁矿详查报告”,2011年批准新增资源储量59.6万t,其中(332)31.0万t,(333)28.6万t,由鲁国土资字[2011]202号文批准备案。
17)2006年12月,山东正元地质资源勘查有限责任公司在五图煤田区开展了五图煤矿深部详查报告,编制了“山东省五图煤田五图煤矿深部详查报告”。提交褐煤二号资源量(332+333)2704.7万t,(332)占总量的27%。
18)2009~2011年由山东正元地质勘查院对县内君求官庄地区进行了金矿普查工作,于2011年编制了“山东省昌乐县君求官庄地区金矿普查报告”,通过本次工作,大致查明了区内成矿地质条件,在区内发现由沂水汤头断裂控制的蚀变带,大致查明了蚀变带规模、产状;通过物探扫面工作,发现物探视极化率异常带2个;综合分析地质、物探成果,利用槽探、钻探工程对矿脉进行了揭露控制。
19)2009年7月,李洪奎、杨永波、杨锋杰出版了《山东沂沭断裂带构造演化与成矿作用》,对沂沭断裂带构造演化进行了较为详细的研究,并对带内蓝宝石矿床的成矿机理进行了探讨。
尽管前人在昌乐辖域做了大量的工作,因各自需要不同,工作重点各有侧重,对坊子中生代盆地、昌乐-临朐新生代盆地的成因、新生代火山活动与沂沭断裂带的关系、沂沭断裂带与地震作用之关系、生态农业与可持续发展等尚需进一步研究。
⑷ 省煤田地质局是什么单位,在职的公务员有必要考这个么
以贵州省为例,煤田地质局主要从事煤炭资源勘探、水资源勘探、地球物理勘探、地形地质测量、化验测试、地质灾害治理、煤矿地质咨询、矿山安全评价、制图印刷、机械加工和煤层气、页岩气检测等业务。
贵州省煤田地质局三队工作范围涉及大、中、小型固体矿产勘查及其钻探施工,测绘,储量核实,水文地质补勘,矿山扩建论证,压覆评估,恢复治理,矿山储量动态监测,环境工程设计和污染治理,工程监理,煤层气、页岩气勘查研究和开发利用;
煤层气注入/压降试验,钻孔瓦斯压力测试,地质找水,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地质灾害治理工程勘查和施工,地质灾害防治工程监理,水文地质、工程地质、环境地质调查,各类土地规划编制,桩基基础施工。
(4)煤炭地质局管理岗位调研扩展阅读:
煤田地质局全局主要负责组织并实施全省煤炭以及煤层气勘查、煤田预测、煤田地质研究工作;负责全省煤田地质系统的资产经营管理和国拨地勘事业费管理。
负责制定全省煤田地质发展规划;负责拟定煤田地质系统改革方案,指导其所属单位的改革与发展;承担国家和全省基础性、公益性、战略性地质勘查项目研究工作。是一支具有9个甲级、10个乙级、7个丙级勘查资质等级的地质专业化队伍,同时具有非开挖和建筑基础两个一级资质等级 。
⑸ 我是2011届的小硕,被分到甘肃煤田地质局的下属单位煤炭地质勘查院,请问该单位的待遇怎么样烦请详细介
我比你早毕业来几年的硕源士,是在另一个省份的煤田地质局,号称全国规模最大的,呵呵。我们这的地质勘查院收入倒是不错,前几年好光景的时候一年10多万。项目来源局里给一部分,自己申请一部分,再就是整点市场项目。估计你们单位也是这个模式,现在光靠政府出资,地勘单位根本活不了
⑹ 浅议如何做好煤炭企业调研工作
现代社会,信息已成为企业科学决策的重要因素,而及时索取客观真实的信息离不开调查研究。在煤炭企业发展过程中,调研更是集员工智慧、提出工作思路、解答疑难问题、促进企业发展的有效方法。如何做好调研工作,如何抓住重点, 大兴调查研究之风,深入实际、深入基层,调查了解真实情况,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取得有价值的调研成果,对推进煤炭企业安全发展有着重要作用。
一、充分认识调研工作的重要性
调研工作作为科学决策不可缺少的程序和方法,是煤炭企业实现安全生产、科学发展的重要前提和基础。调查研究是实事求是工作精神的具体体现。只有通过深入调查研究,才能了解真实情况,真正抓住主要矛盾。没有充分的调查研究,就难免出现瞎指挥,导致工作失误,影响工作的开展。当前,煤炭企业安全形势日益严峻,面对各种新情况、新挑战,需要充分了解情况,掌握第一手材料,有效地处理好工作中的各种现实问题,抓住主要矛盾,及时加以解决。同时,调研本身是一个认识不断深化的过程,通过调查研究,可以修正和改进我们的工作,提高理论水平和工作能力,提高决策的科学性。
二、要解决好调查研究的主题定位问题
主题定位,即围绕什么中心展开调研的问题。选准调研的题目,对调研工作至关重要,主题定位的准确与否,在一定程度上决定调研工作成败的关键。一是要抓住煤炭企业生产经营中的难点、热点。调研本身不能为企业创造出直接的经济效益,但却能通过对热点、难点问题进行及时、超前的深入分析,找出其产生的原因,总结经验,从而提高企业整体管理水平。二是紧盯领导决策。调研是为领导科学决策服务的一种有效方式。如果我们把“想领导之所想、想领导之未想,谋领导之所谋、谋领导之未谋”看作是对调查研究工作的形象概括,那么企业调研工作也应时刻围绕领导的思路来确定主题。三是应侧重于超前性和战略性问题。所谓超前性和战略性的问题就是指能代表一定源流和趋势的事物和现象,如企业安全生产、科学发展、成本控制、班组建设等关键问题,抓住这些主题开展调研,调研成果比较容易让领导接受和采纳。如今市场经济时代,形势千变万化,新的观念不断产生,这要求调研人员不断加强自身学习和修养,能够从纷繁事物中,及时捕促到具有重要指导意义的苗头和迹象,抓小放大,超前运作,展开调研,这样的调研成果必然会具备较强的应用价值。
三、要解决好调查研究的有序性问题
没有规矩,不成方圆。调研作为一项比较复杂繁重的劳动,如果能遵循特定的工作程序,抓住调研的主要问题,遵循科学规律,则能获得事半功倍的效果。如果一味地强调“快”字,讲究速成,则难免有时会有所疏漏,调研工作的盲目性也将随之增加,最终影响调研成果质量和水平。调研工作都要按照确定调研主题、列出调研提纲、开展深入调研和广泛的材料搜集、重新调整写作提纲、筛选调研素材、分析写作这六个环节。在主题确定后,应列出调研提纲,调研者要扑下身子,深入基层,按照提纲开展广泛的调研工作,越是深入基层,越能搜集到第一手资料,越能发现事物的本来面目,为下一步分析写作打下坚实基础。同时调研人员应进一步明确写作提纲,并筛选相应的素材,这样在综合分析、动笔写作时就会如鱼得水、水到渠成。
四、要解决好调查研究的准确性问题
调查研究必须准确真实地反映客观存在。要保持调研的真实性,就必须注重从以下几个方面下工夫。首先应保持个人情感的中立性。“当局者迷,旁观者清”。调研过程中,调研人员应作为一个旁观者,要克服一切表面干扰,把藏在隐处的东西显性化。如果调研人员将自己的喜怒哀乐自觉或不自觉地注入调研工作中,则很容易导致调研成果不能真实地反映出客观事物的本来面目。其次应保持调研对象广泛代表性。受客观条件的限制,调查研究有时难以对所调研事件进行全面系统的调查,只能选取个别当事人进行认真详细的询问,这就要求所选的人员必须具备一定的代表性。否则,很容易导致“一叶障目,不见森林”的现象发生。第三要保持调查的连续性。一次调研往往并不一定能找出问题的症结。要想把问题弄明白、搞清楚,必须有一个严肃的工作态度,不怕麻烦,不耻下问,所有疑难之处都搞明白之后再动手写作,这样才能确保调查报告的高质量。
五、要解决好调查研究的深刻性问题
所谓深刻性就是指调研的质量问题。提高调研质量,保持调研的深刻性,就必须做到以下三点:一是努力挖掘深层次的矛盾。调研的目的就是透过现象看本质,通过深入细致的调研,搜集到许多丰富翔实的素材,通过分析、比较、综合和归纳,总结出具有独特见解的经验和规律性东西,才能把握事物的本质特征,达到调研的目的。坚持做到不唯上、不唯书、只唯实,一切用事实说话,努力触及深层次的矛盾,挖掘出调研对象的本质。正所谓“拨开云层见红日,吹尽黄沙始见金”,达到这一步,调查报告就可以说成功了大半。二是站在一定的高度分析问题。调研工作要出成绩,必须善于站到一定高度去发现和分析问题。调研获得的原始资料往往代表一部分人、一个部门在各自立场上的看法,带有一定的片面性和狭隘性。调研人员不能站在一定高度,就容易片面地反映问题,影响领导的决策。因此只有从全局的高度出发,认真听取意见,高瞻远瞩统筹兼顾,才能收到较好效果。三是提出解决问题的办法及建议。一篇优秀的调查报告,不但应总结出成绩和经验,而且应对调查中发现的问题,有针对性地提出有价值的工作思路和方法,为领导提供决策依据。这样,才能体现出调研工作的创造性和实用性,也正是调研目的所在。
六、要解决好调研成果的应用和转化问题
调研报告是调研工作的最终成果,是调研工作者的心血结晶。如果不能及时运用,那么不但不能充分发挥调研工作对领导的决策辅助作用,还会挫伤调研人员工作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因此必须予以高度重视。首先,应该建立起向企业领导班子定期汇报制度,提高管理层对调研成果的重视程度。其次,调研人员可及时将有关调研成果提供给不同层面的领导参阅,扩大调研成果的影响力。第三,调研人员可以将调查报告发到各基层单位,进行讨论学习,以促进其不断改进工作水平,提高企业管理水平。只有发挥好调研成果的作用,实现调研成果的转化,才能促进煤炭企业更好地发展。
⑺ 煤田地质局是干什么的
以贵州省为例,煤田地质局主要从事煤炭资源勘探、水资源勘探、地球物理勘探、地形地质测量、化验测试、地质灾害治理、煤矿地质咨询、矿山安全评价、制图印刷、机械加工和煤层气、页岩气检测等业务。
贵州省煤田地质局三队工作范围涉及大、中、小型固体矿产勘查及其钻探施工,测绘,储量核实,水文地质补勘,矿山扩建论证,压覆评估,恢复治理,矿山储量动态监测,环境工程设计和污染治理,工程监理,煤层气、页岩气勘查研究和开发利用;
煤层气注入/压降试验,钻孔瓦斯压力测试,地质找水,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地质灾害治理工程勘查和施工,地质灾害防治工程监理,水文地质、工程地质、环境地质调查,各类土地规划编制,桩基基础施工。
(7)煤炭地质局管理岗位调研扩展阅读
煤田地质局的内设机构职责:
1、地质科技处
加强国家相关的行业法律、法规等政策研究,负责地质勘查规程、规范及相关技术政策的贯彻工作;参与编制本系统煤田地质及科技工作长远规划;负责地质勘查项目的技术管理工作。
2、工程安全处(质量管理处)
负责钻探技术的管理和技术创新推广工作;抓好安全生产管理工作,负责各类责任事故的调查处理工作;负责各项资质管理工作;负责大型设备的调研、采购、验收、转移和报废、使用管理工作;协调各单位的市场信息工作,提供相关的技术和信息服务;负责质量管理和评审工作。
⑻ 中国煤炭地质总局改革发展情况调查报告
中国煤炭地质总局主要从事煤炭资源勘查工作,长期担负着为国家煤炭工业发展提供资源保障的重任。中国煤炭地质总局拥有一大批基础理论扎实、工作经验丰富的煤炭地质勘查和管理专家,掌握了我国煤炭资源的聚集和赋存规律,馆藏了全国50年来煤炭地质资料,形成了世界一流的煤炭地质勘查技术体系。中国煤炭地质总局除对全国煤炭资源勘查和煤炭地质行业实施统一归口管理外,还承担国家地质项目、煤炭资源勘查规划等行业管理和指导及地质技术标准制定和修订工作。
一、经济发展状况
(一)队伍基本情况
截至2006年末,中国煤炭地质总局所属煤炭地质局、专业局、在京单位等二级单位共计18个,下属48个野外地质队,共有职工35319人,其中在职职工17440人,离退人员17879人。在职职工中:地质勘查从业人数5632人,其中,技术人员4646人,高级技术人员546人,中级技术人员937人;工程勘查与施工从业人员4078人;其他产业从业人员7730人;本期劳动者报酬34287.23万元。
(二)经济发展情况
截至2006年末,总资产为28.64亿元,比2005年的24.45亿元增长了4.19亿元,增长17%。其中:生产性资产原值7.65亿元,比2005年6.45亿元增长1.20亿元,增长18%。总负债16.77亿元,资产负债率58%。
2006年实现总收入25.29亿元,较2005年19.37亿元增长5.92亿元,增长31%。其中:地质勘查业收入9.87亿元,较2005年7.15亿元增长了2.70亿元,增长38%。工程勘察施工收入6.08亿元,较2005年4.59亿元增长1.49亿元,增长32%,其他产业收入9.35亿元,较2005年7.63亿元增长1.72亿元,增长22%。2006年所有者权益为11.86亿元,较2005年9.52亿元增长了2.34亿元,增长了24%。
(三)从事公益性地质工作情况
长期以来,我局一直从事公益性地质工作,地质工作管理体制改革以来,公益性地质工作大幅度减少。2006年,我局实施公益性国土资源大调查项目5项,完成投资额420万元;实施战略性矿产资源补偿费项目10项,完成投资额3530万元。
(四)从事商业性地质工作情况
地质工作管理体制改革以来,我局积极开拓商业地质市场,2006年承揽社会地质项目180多项(其中非煤地质勘查项目40多项)。全年完成钻探工程量179.2万米,地震物理点28.9万个,电法物理点3.9万个,提交各类地质报告10件,新探明煤炭储量59.1亿吨。
(五)矿业开发情况
为了保持经济发展平衡性,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实现经济跨越式发展,我局在“十一五”规划中提出了矿业开发的目标,部分单位在探矿权运作和通过联合、股份制等方式实施探采一体化方面,进行了有益的探索。目前,矿业开发正处在前期地质工作和可行研究阶段。
(六)工程勘察施工情况
工程勘察是煤炭地质单位发挥核心技术发展起来的延伸产业,现已发展成为煤炭地质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柱产业,2006年工程勘察施工完成经营收入6.08亿元。
二、改革取得的主要经验
中国煤炭地质总局按照国家对地勘单位改革的要求和国资委对中央企业改革的要求,紧紧抓住国家加强地质工作的有利时机,积极探索适应于市场经济发展要求的新体制、新机制,促进了煤炭地勘单位的改革发展。(一)加强地勘队伍建设,整合优势资源
根据地勘市场发展需要,各地勘单位积极筹措资金,先后引进了一批先进的技术和装备,提高了技术和装备水平,提高了复杂和特殊地质条件下的施工能力;通过组建中国煤炭地质总局勘查总院及各局勘查院,整合优良资源,把技术、人才、装备集中起来,形成了一支能够适应不同地质市场需求、专业突出、结构合理、人员精干、装备精良、技术知识密集型的地质勘查专业队伍,提高了煤炭地质单位的市场竞争能力。
(二)实施“大地质、大市场”战略,拓展地质工作服务领域
各单位根据区域经济发展和矿产资源状况,一方面,积极争取承担国家地质勘查项目;另一方面,加强对已掌握的地质资料的分析研究,以市场为导向,加大了以煤炭为主、多种矿产资源共同勘查的力度,在努力发展商业性地质市场的同时,根据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大力发展矿山地质、水文地质、工程地质、环境地质、灾害地质、城市地质等延伸产业,拓宽了地质工作服务领域。
(三)实施事企分体运行,积极稳妥地推进企业化改革
我局首先在地勘队一级单位实施事企分体运行,在内部划分为事业、企业两大部类,在管理体制、管理职能、人员、资产、经费、财务核算和薪酬制度上分开,实行不同的管理方式和运行机制。在此基础上,各地勘单位组建“大公司”,模拟企业运行,推动了地勘单位企业化发展。
三、“十一五”战略规划要点
(一)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提高经济效益为中心,坚持地质勘查主业,坚持煤炭地质事业,坚持以人为本;加快企业化改革进程,加快企业规模建设,加快科技创新步伐,加快构建煤炭资源勘查新体系,加快企业文化建设,加快“三个文明”建设相互促进、协调发展,推进煤炭地质经济跨越式发展。
(二)主要经济指标
煤炭地质经济在优化产业结构、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提高效益的基础上,经营收入、利润总额、职工人均收入以年均15%左右的速度增长,到“十一五”末,经营收入、利润总额和职工年人均收入分别达到33亿元、7000万元和3.2万元,力争达到40亿元、8200万元和3.5万元,经济指标均比“十五”翻一番。
(三)主要任务及工作目标
(1)建立煤炭地质勘查新体系,建设创新型地质单位;
(2)突出发展主业,实现做精主业,带动做强,从而做大的战略目标;
(3)以建立现代企业管理模式为目标,完善现代企业管理体制;
(4)建立以企业为主体、以市场为导向、以人才为支撑、产学研结合的科技创新体系,确保煤炭地质综合勘探、高分辨率地震勘探、航测、遥感、地理信息和特种勘探技术国内领先、国际先进水平,实现1~2项地质勘查关键技术的突破;
(5)构建煤炭地质和谐单位,企业品牌建设取得新进展,职工整体素质显著提高,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取得新成果。
四、关于加强行业管理的几点建议
地质勘查工作涉及的服务领域宽广,也决定了其行业管理的特殊性和复杂性。地勘行业旧的管理体制改革之后,新的管理体制尚不完善,在体制转变的过渡时期,应努力探索行之有效的行业管理办法,建议在以下几个方面加大工作力度:
(一)加强行业法律法规和地质勘查工作规程规范的制定
一是应进一步完善有关地质勘查方面的法律法规以及各类地质工作的行业标准、规程、规范等等,加大执法监督的力度;二是应加强地质勘查规划和管理工作,加强对规划和计划执行完成情况的指导、检查和监督;三是加强矿业权设置和商业性地质工作市场的管理,严格审批控制和市场准入制度。
(二)加强原工业部门地勘队伍的专业化建设
原工业部门的地勘队伍在不同矿产资源勘查中发挥了重要作用。由于不同地质工作的特点不尽相同,特别是矿产资源勘查工作的标准、规程、规范等有很大差别,因此,应就如何在新形势下进一步发挥各工业部门地勘队伍的作用,如何加强工业部门地勘队伍建设进行深入研究。
从煤炭资源勘查来讲,进一步规范煤炭资源勘查市场,提高地质勘查工作程度,为煤矿建设和生产以及国家煤炭资源储备提供后备基地,为煤炭资源战略规划提供科学依据,是煤炭地质勘查工作的当务之急。《国务院关于促进煤炭工业健康发展的若干意见》明确提出,煤炭工业健康发展要建立五大新的体系,并从资金支持、矿权管理、队伍建设、市场准入、勘查规范等方面,对加强煤炭资源勘探工作提出了指导性意见。完整、科学、可靠的煤炭地质资料是构建煤炭资源开发监管等五大体系的基础;对煤炭赋存状况及开采技术条件的地质评价是构建资源开发监管体系、煤炭供应体系、安全生产保障体系的前提;煤炭水、工、环地质手段是构建煤炭循环经济体系的保证。要做好这些基础工作,必须建立一支精干高效、装备精良的煤田地质队伍。所以,建议在加强煤炭地质勘查项目管理、建立和完善煤炭地质勘查标准化体系、推进煤炭地质科技创新等方面,进一步发挥我局的作用。我局将在国家煤炭行业和矿产资源主管部门的领导下,积极负责地协助做好相关工作。
(三)积极稳妥地推进地勘单位改革
从地勘单位历史和现状看,对地勘队伍改革不应简单地认为就是转企,改革过程中应区别不同情况,因地制宜,因时制宜,分类指导,分步实施。地勘单位经济基础差、发展资金短缺、技术装备不足、结构调整困难大等问题,并未从根本上得到解决,绝大多数地勘单位离开事业费的支撑,都难以生存,地勘单位的企业化改革还需要一个较长的过程。希望加强对地勘单位改革理论与实践的研究,为地勘单位的改革给予必要的外部环境和条件,帮助其解决历史遗留问题,加大对国办发37号、2号、76号、4号等文件及配套文件的落实力度,并在资金、技术装备等方面出台一些新政策,形成有利于地勘单位改革、发展与稳定的政策体系。
(中国煤炭地质总局地质处)
⑼ 山东省地矿局大地质工作实践与展望
伊丕厚
(山东省地矿局,济南250013)
作者简介:伊丕厚(1955—),男,硕士,研究员,现任山东省地矿局副局长。
1 大地质工作的内涵
1.1 大地质工作的战略思路
所谓大地质,是相对于传统的按照国家计划进行的单纯的地质勘查找矿工作而言的,是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到一定水平,资源环境的制约作用凸现,地质工作的体制发生了根本性变化——管理体制的属地化,资源配置的市场化,经营的企业化等客观条件下形成的。它要求地质工作必须突破原来的被动局面,主动融入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格局中,更加紧密地与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相结合,更加主动地为经济与社会发展服务。说到底,大地质战略,就是主动服务的战略。
当前,我国经济社会发展面临着重大转型,资源的瓶颈作用和环境的制约日益明显;国家安全与公共安全面临重大挑战,重大自然灾害、突发特大公共事件时有发生,因此,地质工作必须走在应对这些问题的前沿,才能体现其价值,地质工作的内容不断向生态环境地质、城市地质、灾害地质、海洋地质、农业地质等领域扩展,解决国家、区域、地方等不同层次的经济社会问题。
1.2 大地质战略基本布局及成效
从全国的情况看,以国土资源部为统领、以中国地质调查局为核心、以各区域地质调查所(中心)为支撑的国家地质工作的框架初步形成,以地质大调查为中心的战略性、基础性、公益性地质工作对整体地质工作的导向作用显著。一批具有重大社会影响的农业地质、城市地质、环境地质、海洋地质项目,取得了积极成效,如浙江、江苏、广东、山东等省开展的区域多目标农业地球化学调查项目;北京、济南、南京等重点城市开展的立体化综合城市地质调查项目;环渤海经济区生态环境地质调查项目、三江平原生态环境地质调查项目、华北地下水资源调查等。
以各省属地化的地勘单位为主,立足于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发挥地质勘查主力军的作用,紧紧围绕地方政府的中心工作,在提供资源保障的基础上,着力为一批重大工程决策、重点建设项目做好地质先行工作,拓宽了地质工作的服务领域。以山东省为例,2004年山东省地矿局地质勘查工作取得了新的突破,经营收入首次超过1亿元大关,达到1.0756亿元,同比增长83.7%。其中,地热调查、论证及地热井施工,收入3000多万元;建设项目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132项,收入1500余万元;供水水文地质勘查及水井施工收入3500余万元,环境地质调查及其他收入2500万元。此外,全年探明地下水供水水源地6处,提交地下水允许开采资源量21×104m3/d,提交地热田4处,提交地热水可采资源量 20×104m3/d。完成环境地质调查面积 25000km2,完成农业地质调查面积12000km2。
2 取得的初步进展
近年来,大地质工作在理论方面的探讨不断深入,实践上也卓有成效。以山东地矿局为例,属地化管理以来,部署实施了一系列旨在推动大地质工作的地质勘查项目,取得了较好成效。
2.1 城市地质勘查
完成了山东省济南城市多参数立体化综合地质调查、日照市奎山地区生态环境保护与地质灾害防治调查等城市地质勘查项目。通过这些项目的实施,基本查清了所在城市的资源及地质环境条件,为城市发展规划提供了地学依据。其中,《山东省济南城市多参数立体化综合地质调查报告》是全国第一个城市多参数立体化综合地质调查成果,济南电视台、《济南日报》、《济南时报》、《齐鲁晚报》等30多家新闻媒体对调查成果进行了系列报导,在济南市和省内外影响较大,许多企事业单位和济南市民就此提高了对防范地质灾害和保护生态环境重要性的认识,已有6家建设单位就地基安全、地质灾害防治和泉水保护等问题向山东省地矿局进行了咨询。
2.2 环境地质调查
完成了山东省巨野煤田开发前环境地质背景调查、黄河三角洲地区油气资源开发的环境地质问题调查评价等环境地质勘查项目。其中,《山东省巨野特大型煤田开发前环境地质背景调查报告》在对现状煤田区生态环境地质背景调查的基础上,对煤田开发后引发的诸如地面塌陷等地质灾害进行了定量预测,并提出了因地制宜、有的放矢的防治对策。该成果对于煤田区的地质灾害防治提供了科学依据。《大众日报》曾头版对该成果进行了报导,社会效益显著。
2.3 海洋地质调查
开展了黄河三角洲海岸侵蚀与岸坡稳定性灾害防治勘查等海洋地质勘查项目。《黄河三角洲海岸侵蚀与岸坡稳定性灾害防治报告》运用长达近30年的系列遥感数据对黄河三角洲的淤积和侵蚀进行了定量研究。结果显示,1996~2004年间造陆面积出现负增长,陆地面积蚀退60.64km2,平均每年蚀退面积7.58km2,入海沙量小于每年2.78×108t时,黄河三角洲处于侵蚀状态。上述结论将对黄河调水调沙工程及黄河三角洲海岸带保护具有重要现实意义,新华社、《中国日报》(英文版)等10余家新闻媒体对本成果进行了系列报导。
2.4 地下水水源地勘查
在勘查难度逐年增大的基础上,山东省地矿局水工环地质工作者依靠先进的理论技术方法,继续保持地下水水源地勘查主力军位置,为国家及山东省大型企业里能集团、兖矿集团等找到了理想的大型地下水供水源地。同时,也为地方缺水城镇居民供水找到了理想的地下水供水水源地。
鲁南地质工程勘察院在嘉祥地区发现了我国极其罕见的岩溶水富水地段,单井单位涌水量达3.3×104m3/(d·m),现已建成4.5×104m3/d的集中供水水源地,解决了山东省重点建设项目——山东里能集团煤炭地下气化发电示范工程(总装机容量2.1×106kW)的供水问题,同时结束了当地10万群众饮用高氟浅层地下水的历史,为提高当地居民的生活质量做出了重大贡献。
山东省第一地质矿产勘查院在贫水的平阴县低山、丘陵区,采用新技术、新方法寻找到能够集中供水的中型水源地——前寨-凌庄水源地,并成功打出了4眼优质高产水井,初步试验出水量高达1.2×104m3/d,解决了平阴县城区13万居民生活饮用水源问题,改变了长期以来黄河水是平阴县城区居民唯一生活饮用水水源的局面,提高了居民生活用水质量,为平阴县人民做了一件大好事。
2.5 地热地质勘查
实施了济南北部地热田地热资源勘查评价、临沂市地热地质勘查、日照市地热地质勘查、遥墙机场地热资源调查、鲁西经济区(黄河以南)地热资源综合调查、山东省临沂市蒙山地热普查、山东省定陶县地热地质普查、山东省曹县城区地热普查等地热项目21项,合同金额1270万元;在东营、滨州、惠民、陵县等地施工地热井13 眼,合同金额1550万元。其中济南北部地热田地热资源勘查评价在基本查明地热地质条件的基础上,计算评价可利用地热资源量3.652×1018J,折合标准煤1.247×108t、电能1158MW,达到大型地热田规模;计算评价地热水可采资源量7.9×104t/d,可以布置地热井39眼。
2.6 农业地质调查
开展了嘉祥县、沂南县等农业地质勘查项目。这些项目的实施为名特优农产品的种植区划提供了地下水及土壤背景条件。
2.7 地质灾害勘查及防治
目前,局属单位有地质灾害防治勘查甲级资质的3家、乙级资质的6家,在山东省17个地市都开展了这项工作。据统计,全年共完成“枣庄至临沂高速公路”、“国电博兴超超临界大型发电厂”、“大唐东营超超临界大型发电厂”、“邹平职业学院”、“济南市奥体中心”等国家和省级大中型重点建设项目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173项,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为建设项目免遭地质灾害危害和地质灾害防治提供了科学依据,为山东省的经济建设与国民经济发展及社会稳定做出了重要贡献。
开展了济南市东部产业带及周边地区环境地质保护与地质灾害防治调查,青岛市浮山地区地质灾害防治勘查,青岛、泰安、临沂、枣庄、菏泽、威海等地市的地质灾害防治规划,为山东省建设项目的防灾减灾工作做出了重要贡献。
在山东省首次开展了矿山地质环境影响评价工作。新建、改扩建矿山地质环境影响评价在去年试点的基础上,今年取得突破进展,完成莱州、泰安、济南、枣庄、临沂等地金矿、石灰岩矿、铁矿、煤矿矿山环境评价项目200余项,为山东省矿山地质环境的恢复与治理创造了条件。
2.8 地下水及地质环境监测
各市地下水及地质环境监测站继续开展了全省范围的地下水及地质环境监测工作,所提供的监测资料和监测报告为国土资源主管部门提供了主要的地下水合理开发利用以及地质灾害防治依据。如:国土资源主管部门发布的山东省地下水水情及地质灾害通报、汛期地质灾害气象预报等正是基于17个市地下水及地质环境监测站提供的地下水及地质环境长期监测资料。
2.9 建设项目水资源论证
开拓实施了建设项目水资源论证工作,包括兖煤菏泽能化有限公司巨野煤田万福矿井及选煤厂水资源论证、山东巨野新汶矿业集团龙固矿井水资源论证、兖矿菏泽能化有限公司2×106t/d及2×105t/d甲醇工程水资源论证等,所提出的供水方案为这些项目的立项建设奠定了必须的水源条件。
3 大地质工作展望
经过地质工作者50年来的辛勤劳动,山东省地质勘查工作程度达到了一个较高水平。基础性地质调查及浅部的地质勘查工作已基本结束,下一步工作的目标是深化实施支撑山东省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以“矿产资源保障工程、生态地质环境支持工程和走出去战略”(“两工程一战略”)为中心的大地质工作。结合山东省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十一五”规划的目标任务,展望山东省的大地质工作,应着力抓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3.1 环境地质综合调查
开展山东省新一轮1∶50万水文地质、工程地质、环境地质综合调查,更新区域水工环地质图系。开展1∶10万重点生态保护区和风景名胜区地质环境调查,包括“两湖(东平湖、南四湖)一河(黄河)”、高速公路两侧、黄河三角洲等地区,面积16000km2。开展1∶25万水文地质与环境地质综合调查,包括鲁北平原地下水可持续利用调查,面积45000km2;鲁中南地区水文地质环境地质综合调查,面积50000km2;山东省平原地区地下水污染与脆弱性调查评价,面积65000km2。
3.2 地质灾害调查
加强重点地区突发性、缓变性地质灾害调查,突出地面沉降等区域性地质灾害和矿区、风景名胜区突发性地质灾害预测预警。继续开展县、市地质灾害调查与区划,做好矿山地质环境影响评价工作。
1∶10万地质灾害调查:包括全省平原区地面沉降专题调查,重点工作区为德州、滨州、东营、菏泽、济宁等城市,面积约25000km2;泰安、枣庄、临沂等城市岩溶塌陷防治调查,面积约6000km2。
1∶10万县(市)地质灾害调查与区划:包括章丘、兖州、滕州、胶州市等49个县(市、区)地质灾害调查与区划,面积约40000km2。
1∶5万典型矿山地质环境保护治理调查评价:包括肥城煤矿区、济宁-兖州煤矿区、招远北部金矿区、平邑石膏矿区、巨野煤矿区、济南北部煤矿区等,面积约5000km2。
1∶5万重大建设项目地质环境影响调查评价:包括海阳、乳山、荣成等核电站和石油储备基地项目及青岛、济南等城市建设项目等。
3.3 海洋地质调查
通过近海与海岸带资源及生态环境地质调查评价工作,重点查明海岸带演化规律、港口城市区域稳定性条件、沿海湿地资源特征、海(咸)水入侵等海岸带生态环境地质问题。
开展1∶25万沿海海岸带海洋地质调查,调查区分为黄河三角洲海岸带、莱州湾南岸海岸带、烟台-威海海岸带、环胶州湾海岸带、胶南至日照海岸带五部分,面积约33000km2;开展1∶5万重点港口规划海洋地质综合调查评价,包括东营、烟台、威海、日照等,面积约10000km2。
3.4 城市地质调查
重点对山东半岛城市群、济南都市圈、鲁南城市带等进行城市地质综合调查。主要解决山东省大城市(群)发展、扩张面临的环境工程地质稳定性、水环境、地质灾害和其他环境地质问题及水源地供水安全等。
开展1∶5万城市地质综合调查评价及1∶2.5万城市供水水源地安全性勘查。主要调查区包括:济南、青岛、淄博、潍坊、烟台、威海、济宁、东营、日照九市城区及影响圈,面积约9000km2。分析全省17个地级以上城市附近的水文地质条件,评价地下水资源潜力,建立城市应急后备供水水源地,提高饮用水安全保证程度,构建水资源战略储备及保障体系。
3.5 农业生态环境地质调查
以县域为单元,开展山东省特色农产品生产基地农业生态地质调查评价。重点查明规划区的农业地质背景和生态环境地质问题。
规划调查区包括:胶东半岛水果-绿茶基地、鲁中南小杂粮-调味品基地、鲁西北-黄河三角洲进京蔬菜基地、鲁西南-南四湖冬小麦基地和鲁北麦棉基地,规划调查区总面积约33000km2。
3.6 地质环境监测
地质环境长期监测:继续开展山东省17地市地下水、地热、矿泉水水位、水质、水量和水温长期监测。
专项地质环境问题监测:监测的重点为重点城市和经济开发区、重要旅游区、重大建设工程和主要矿区。重点规划监测区有:地面沉降监测区,包括济宁、德州、菏泽、滨州等城市,面积约2000km2;矿山地质环境监测区,包括济宁-巨野采煤沉陷区,莱州-招远、烟台-牟平金矿塌陷区等,面积约3000km2;岩溶塌陷监测区,包括泰安-莱芜盆地,临沂-枣庄断陷盆地,面积约3500km2;海水入侵监测区,包括莱州湾、胶州湾,面积约1500km2。
矿山环境恢复治理监测:针对山东省矿山生态环境特点,重点开展煤炭、铁矿、金矿等矿区地质环境监测和预测预报,主要油气开发基地落地油污染调查与水土监测,煤、金矿山矿渣与尾矿堆放对水环境的影响监测等,为矿山环境恢复治理提供基础依据。
4 措施建议
4.1 充分认识大地质工作在山东省社会经济发展中的基础地位,切实加强组织领导
大地质工作在山东省现代化建设进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做好大地质工作对树立地勘部门在政府与社会中的良好形象亦十分重要。因此,应加强对大地质工作的组织领导,并在体制、队伍结构等方面进行改革,形成合力,建设一支作风硬、人才多、技术精、装备良的大地质勘查队伍。
4.2 利用多元化渠道,加大大地质勘查资金投入
发挥国家、省、地方政府和企业等多个方面的积极性,加大对大地质工作的投入。在尽可能多地争取国家投入的基础上,通过省财政资金、矿产资源补偿费和专门地质勘查基金及企业等多个渠道争取资金。
4.3 依靠科技进步和创新,实现大地质勘查新突破
根据大地质勘查工作的特点和山东省的实际情况,近期要建立和完善对地观测、信息、地面和地下探测、地质灾害监测与治理四大技术体系,加速高科技人才的培养,争取出现一批具有省域特点的大地质新理论,使山东省大地质科学技术发展走在全国的前列,为地勘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建设“大而强、富而美”的新山东做出更大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