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所厉害的地质大学
⑴ 河北地质大学属于五大传统地质院校吗
河北地质大学的前身河北地院属于五大传统地质院校。
建国初期五大地质回院校
①北京地答院(现中国地质大学(北京)+中国地质大学(武汉));
②成都地院(现成都理工大学);
③西安地院(与西安公路交通大学等学院合并为现在的长安大学);
④长春地院(现并入吉林大学);
⑤河北地院(现石家庄经济学院)
2016年3月,经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批准,石家庄经济学院更名为河北地质大学。
⑵ 能考上哪5所211高校,不比985大学差
这五所学校分别是:中国地质大学、长安大学、北京林业大学、北京交通大学和北京科技大学。
高考的竞争力往往都是很强的,若是能够考上双一流的高校,那自然是做最好的。
但是每个人的实力都是不同的,有成绩优异的,也有差强人意的。
除了在备考期间会为高考成绩担忧之外,在考后还会为选哪所大学而迷茫,下面来介绍一下这5所211大学,非985却遥遥领先,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第一所:中国地质大学。中国地质大学简称大,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直属,以国土资源部共同建设的地球系统科学为主体,科学、前沿科学、新兴交叉学科协调发展的全国重点大学。
在中国地质大学,其中地质命名可见其不公正。 各方面综合实力强大,地质学科研究深入,并与其他学科协调发展,社会地位高,影响力大。
北京科学技术大学的实力也是不可估量的,比较来说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和科学技术学院有一定的差距,但也有自己的优势和发展潜力。
这五所211大学不是985、 但遥遥领先,发展潜力很大,填补志愿学校也是不错的选择。
⑶ 中国地质方面比较牛的老五院是哪五所学校现在分别叫什么名字
北京地学院,长春地学院,成都地学院,河北地学院,西安地院,北京地院现中国地质大学(武,京),长春地院被吉林大学吞并,河北地院改名为石家庄经济学院,成都地院改名为成都理工,西安地院被并入长安大学
⑷ 地质院校有哪些
原来的福建地质学校和赣州地质学校也不错,不知道还存在。
⑸ 地质大学出过什么杰出人士或名人
杨遵仪教授(1908.10— ),男,广东揭阳人,中共党员,九三学社社员,1939年任教授,1980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博士生导师,著名的古生物学家。1933年毕业于清华大学地学系,1939年获美国耶鲁大学理学博士学位。长期从事地质学特别是地层学和古生物学的教学和科研工作。先后执教于中山大学、清华大学和北京地质学院。历任中山大学地质系主任兼两广地质调查所所长,北京地质学院副总务长,专修科主任,水文系、石油系、地质测量及找矿系、地质系主任;中国古生物学会副理事长、中国地质学会常务理事、北京地质学会副理事长;《中国科学》、《科学通报》、《古生物学报》的编委,《地质学报》、《地层古生物论文集》的副主编和《Stratigraphy and Paleontology of China》 的主编;九三学社中央顾问;美洲地质学会终身荣誉会员,美国耶鲁大学Sigmay Xi荣誉会员;国际地科联地层委员会冈瓦纳地层分会委员。
主编了《古生物学教程》、《古生物学》和《古生物地史学》教材。其中1980年与郝诒纯教授合作再次主编的《古生物学教程》获国家教委全国高校优秀教材一等奖。与程裕淇、王鸿祯教授合著的《The Geology of China》由英国牛津大学出版社出版,中外学者四人合编的《Permo——Triassic Events in the Eastern Tethys》和《晚古生代―早中生代环太平洋事件及其全球对比》(英文)先后由英国剑桥大学出版社出版。还著有《贵州中部中、上三叠统腕足类》;合著《南祁连山三叠系》(1983)、《华南二叠—三叠系界线地层及生物群》(1987)、《桃李满天下》(1993)等9部专著和60余篇论文。
80年代初与殷鸿福、张克信、吴顺宝等合作研究《全球二叠-三叠系界限层型(GSSP)浙江省眉山剖面》去年被定为国际“金锤子”获2001年国内科技十大新闻。
参加编著的《中国地层概论》获地质矿产部科技成果一等奖,主持的《南祁连山的三叠系》获地质矿产部科技成果二等奖,《华南二叠—三叠系界线地层及生物群》获国家教委科技进步二等奖。
1991年被评为全国优秀教师,1991年起享受国家政府特殊津贴,1997年获第五届李四光地质科学荣誉奖。同年还获得何梁何力科技进步奖。被录入《中国科学家传记大词典》和《中国科技名人录》。
王鸿祯教授(1916.11— ),男,山东苍山人,中共党员,1950年2月任教授,1980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民主促进会会员,博士生导师,中国科学院资深院士,著名的地质学家和地质教育家。1939年毕业于北京大学(西南联合大学)地质系,1947年获英国剑桥大学哲学博士学位。历任北京大学教授兼秘书长、北京地质学院副院长、武汉地质学院院长;中国古生物学会理事长,国际地科联地质科学史委员会副主席、第六届全国人民政协委员、第七、八届全国人民政协常务委员、中国民主促进会中央参议委员会副主席,中国地质博物馆名誉馆长,中国地质学会及中国古生物学会名誉理事、中国民主促进会顾问。
研究领域包括古生物学、地层学、古地理学、前寒武纪地质学、大地构造学和地质学史。在地层古生物和古地理方面,建立了四射珊瑚的系统分类和演化阶段,将沉积相与构造背景相结合,区别不同的古地理格局与古构造框架,主编出版了《中国古地理图集》;提出了层序地层的分类级别体系及其与天文周期之间的可能联系,出版了《中国层序地层研究》;在大地构造方面,提出了构造名词体系和中国及全球的构造单元和构造阶段的划分,提出了以泛大陆为准的大陆聚散周期,进行了全球古大陆再造研究,提出了地球演化中可能曾发生阶段性有限膨胀的设想,由此形成了全球构造活动论和历史发展阶段论相结合的地球史观。地质学史方面,提出以学科史和学科思想史为主要研究方向,主编出版了《中国地质科学五十年》。发表论文180余篇,出版专著、文集、图集和教材20余种。曾获国家自然科学一等奖,何梁何利基金科学技术进步奖(1994),李四光地质科学奖特别奖(1996)。
赵鹏大教授(1931.5— ),男,满族,辽宁清源人,中共党员,1980年任教授,1993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博士生导师,俄罗斯自然科学院院士、国际高等学校科学院院士(1995),地质勘探学家、数学地质学家。1952年毕业于北京大学地质学系,1958年在莫斯科地质勘探学院研究生毕业并获副博士学位。长期从事矿产普查与勘探、数学地质的教学与科研工作。现任中国地质大学校长,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名誉校长,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委员及地质勘探、矿业、石油学科评议组召集人,中国地质学会副理事长、中国地质学会地质教育研究分会会长、矿产勘查专业委员会副主任、数学地质专业委员会名誉主任,九屇全国政协委员,湖北省学位委员会副主任,国际定量地层委员会表决委员,IAMG杂志《不可再生资源》(Nonrenewable Resources)编委及IAMG杂志《计算机与地学》(Computers and Geosciences)通讯编委,《中国地质大 学学报——地球科学》主编。曾任国际地质数据委员会亚洲地区代表、国际数学地质协会专门委员。
⑹ 中国最好的地质大学前十
这怎么排啊?地大(武汉)、地大(北京)都说自己是NO.1,那北大、西北、南京、成都理工是吃素的?
按录取分数算的话:1.北京大学 2. 南京大学 3.吉林大学 4.中国地质大学(北京)5.中国地质大学(武汉)6.兰州大学 7.长安大学 8.西北大学 9.成都理工大学 10.石家庄经济学院 11. 东华理工大学,我眼中只有这几所学校的地质学是正统。
两个地大的选择,个人认为本科还是我们武汉要好些。
全国有四个地质学基地班分别在 北京大学 南京大学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肯定有,北京不清楚)西北大学。
吉林大学、长安大学、成都理工、石家庄经济学院、东华理工这几个学校要么是合并了以前的XX地质学院,要么是XX地质学院和XX学院合并出来的,或者干脆是XX地质学院直接更名而来的(毕竟前几年地质不怎么吃香)。
入学教育的时候,老师说:“我们学校因为有研究生院,所以每年有15%的学生保研其中25%是外推的。学校通常是不会把地学院的外推的,因为我们的地质学是NO.1 出去了还不如就在本校。”
其实地质学是很好的专业,以前我家就反对我报地大,不过老师说学地质的不一定是搞地质,像我们武汉地大,地质学、勘查技术与工程、((⊙o⊙)…不好意思还有一个忘了)是全国第一,地学院的其他专业像地球化学是全国前三,工程学院的地质工程、岩土工程是全国前五,资源学院许多专业是全国前十。这些专业其实都很不错,老师说要是我们本科学地质研究生的时候再学地质工程这类的专业,也是很有“钱”途的。
⑺ 各省市实力最强五所大学
各省市实力最强五所大学明细如下:
北京本科高校
01北京大学
02中国人民大学
03清华大学
04北京交通大学
05北京科技大学
天津本科高校
01南开大学
02天津大学
03中国民航大学
04天津工业大学
05天津科技大学
河北本科高校
01河北大学
02河北工业大学
03燕山大学
04石家庄铁道大学
05华北理工大学
山西本科高校
01山西大学
02太原理工大学
03中北大学
04太原科技大学
05山西农业大学
内蒙古本科高校
01内蒙古大学
02内蒙古科技大学
03内蒙古民族大学
04内蒙古工业大学
05内蒙古农业大学
辽宁本科高校
01大连理工大学
02东北大学
03大连海事大学
04辽宁大学
05大连大学
吉林本科高校
01吉林大学
02东北师范大学
03延边大学
04北华大学
05长春大学
黑龙江本科高校
01东北林业大学
02哈尔滨工业大学
03哈尔滨工程大学
04黑龙江大学
05佳木斯大学
上海本科高校
01复旦大学
02同济大学
03上海交通大学
04华东理工大学
05东华大学
上海本科高校
01南京大学
02东南大学
03中国矿业大学
04中国药科大学
05江南大学
浙江本科高校
01浙江大学
02宁波大学
03浙江工业大学
04杭州电子科技大学
05浙江理工大学
安徽本科高校
01合肥工业大学
02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03安徽大学
04安徽理工大学
05安徽工业大学
福建本科高校
01厦门大学
02华侨大学
03福建农林大学
04集美大学
05福州大学
江西本科高校
01南昌大学
02江西理工大学
03华东交通大学
04江西农业大学
05江西师范大学
江西本科高校
01山东大学
02中国海洋大学
03中国石油大学(华东)
04青岛大学
05山东科技大学
河南本科高校
01郑州大学
02河南大学
03河南科技大学
04河南理工大学
05河南工业大学
湖北本科高校
01武汉大学
02华中科技大学
03中南财经政法大学
04武汉理工大学
05中国地质大学(武汉)
湖南本科高校
军国防科学技术大学
01中南大学
02湖南大学
03长沙理工大学
04湖南师范大学
05湖南科技大学
广东 本科高校
01中山大学
02华南理工大学
03暨南大学
04汕头大学
05深圳大学
广西 本科高校
01广西大学
02桂林电子科技大学
03广西医科大学
04广西师范大学
05广西民族大学
海南 本科高校
01海南大学
02海南师范大学
03海南医学院
04海南热带海洋学院
05海口经济学院
重庆本科高校
01重庆大学
02西南大学
03重庆交通大学
04重庆邮电大学
05重庆医科大学
四川本科高校
01四川大学
02西南交通大学
03电子科技大学
04西南财经大学
05西南民族大学
贵州本科高校
01贵州大学
02贵州师范大学
03贵州财经大学
04贵州民族大学
05贵州医科大学
云南本科高校
01云南大学
02昆明理工大学
03云南农业大学
04云南师范大学
05云南财经大学
西藏本科高校
01西藏大学
02西藏民族大学
03西藏藏医学院
陕西本科高校
01西安交通大学
02西北工业大学
03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04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05长安大学
甘肃本科高校
01兰州大学
02西北师范大学
03兰州理工大学
04兰州交通大学
05西北民族大学
青海本科高校
01青海大学
02青海师范大学
03青海民族大学
宁夏本科高校
01宁夏大学
02北方民族大学
03宁夏医科大学
04宁夏理工学院
05宁夏师范学院
新疆本科高校
01新疆大学
02石河子大学
03新疆农业大学
04塔里木大学
05新疆医科大学
香港本科高校
01香港中文大学
02香港城市大学
03香港大学
04香港科技大学
05香港理工大学
澳门本科高校
01澳门大学
02澳门理工学院
03澳门科技大学
04澳门城市大学
05澳门镜湖护理学院
台湾本科高校
01台湾中央大学
02台湾清华大学
03交通大学
04台湾大学
05嘉义大学
⑻ 中国最好的地质大学
想要报考地质学专业的考生肯定非常关注地质学专业开设的大学排名,本文高考升学网带你一起了解关于全国地质学大学排名的相关知识,希望通过本文读者可以了解地质学全国大学排名情况。
一、地质学专业具体介绍
地质学是一门探讨地球如何演化的自然哲学。地质学专业培养具备地质学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技能和相关学科基础知识,具有较好的科学素养及初步的研究、教学和管理能力,能在科研机构、学校从事地质科学研究或教学工作,在地矿、冶金、建材、石油、煤炭、材料、环境、基础工程、旅游开发从事技术开发与技术管理工作以及在行政部门从事管理工作的高级专门人才。
地质学专业比较适合能吃苦、对地质学类专业感兴趣、适宜野外作业的考生报考。
二、地质学专业大学排名榜前五
1、南京大学
⑼ 中国前5所名牌大学
中文核心期刊《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杂志2006年第1期刊登了中国管理科学研究院科学学研究所武书连、吕嘉、郭石林的《2006中国大学评价》。
清华大学以267.55分名列第一名,
北京大学、浙江大学分别以226.61分、208.03分获得第二、第三名。清华、北大、浙大已经连续7年蝉联中国大学三甲。
进入前10名的大学依次还有:上海交通大学、复旦大学、南京大学、华中科技大学、武汉大学、吉林大学、中山大学。
与上一年度的前10名相比,上海交通大学由第7名上升到第4名,复旦大学、南京大学、华中科技大学因上海交大连升三名 而各下跌一名。
武书连认为,上海交通大学由第7名上升到第4名有两个原因。一个是上海交通大学与上海第二医科大学合并,强强联合产生了综合实力更强大的新上海交通大学;但这不是主要的,主要的原因是上海交通大学在过去的10年自身高速成长。上海交大在1997年是第21名,如果上交和上二医两校不合并,上海交通大学在2006年也会排在第5名。武书连说,如果原上交和原上二医迅速融合,上海交通大学保持最近10年的发展速度,那么将在三年以后挑战浙江大学第三名的位置。若干年以后,上海交通大学与清华北大并肩进入世界一流大学,甚至先行一步也是可能的。因为最近几年清华北大的发展速度明显低于上海交通大学,浙江大学的发展速度也高于清华北大。
《中国大学评价》课题组还评出了15所2006年中国一流大学。2006年中国一流大学名单和数量与上年完全相同。区别在于:北京大学医学从第二名上升到第一名,中国协和医科大学医学由第一名降为第二名;清华大学管理学从第三名上升到第二名,浙江大学管理学由第二名降为第三名;天津大学工学从第六名上升为第五名,华中科技大学工学由第五名降为第六名。从历年的数据分析,中国协和医科大学一旦失去医学第一名,就很难逆转。
以武书连为组长的《中国大学评价》课题组还评出了36所2006年中国研究型大学。中国地质大学首次进入研究型大学。不过,由于中国地质大学已经分别在武汉、北京两地以中国地质大学(北京)、中国地质大学(武汉)两个校名分别单独办学,各类资源设施等也将陆续分开,故此次进入研究型大学实际是对过去几十年办学效果的总结。两校完全分开后,无论是中国地质大学(北京)还是中国地质大学(武汉)都很难再进入研究型大学。 与上年相比,贵州大学(与贵州工业大学合并)、成都理工大学、江南大学、中国药科大学、河北工业大学、华北电力大学等6校进入中国大学前100名,其中贵州大学、江南大学、中国药科大学、河北工业大学、华北电力大学等5校是211工程大学。
《中国大学评价》课题组同时完成了理学、工学、农学、医学、哲学、经济学、法学、教育学、文学、历史学、管理学等十一个学科门类的排名。
清华大学获得工学第一名,
北京大学获得理学、医学、哲学、法学、文学第一名,
中国农业大学获得农学第一名,
中国人民大学获得经济学第一名,
北京师范大学获得教育学、历史学第一名,
西安交通大学获得管理学第一名。
课题组也对中国大学300个本科专业进行了排名,北京大学、清华大学的本科专业第一名数量大幅领先其他大学。
2006中国大学排行榜的全部内容见武书连主编、中国统计出版社出版的《挑大学 选专业-2006高考志愿填报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