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理工大学地质统计学
『壹』 成都理工大学专业代码
成都理工大学专业代码是10616。
成都理工大学(Cheng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是以理工为主,以地质、能源、资源科学、核技术、环境科学为优势的多学科性省属重点大学,由教育部、自然资源部、四川省人民政府、成都市人民政府共建,是国家首批“双一流”世界一流学科建设高校;
入选国家“中西部高校基础能力建设工程”、教育部“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国家建设高水平大学公派研究生项目、全国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示范高校、CDIO工程教育联盟成员单位,是中国地球科学高层次人才培养与科学研究基地之一。
(1)成都理工大学地质统计学扩展阅读:
学校建校当年开始招收本科生,1960年开始招收研究生,1981年成为国家恢复学位制度后首批获得硕士学位授予权的高校,1984年获得博士学位授予权。经过60多年的建设与发展,学校已成为以理工为主,以地质、能源、资源科学、核技术、环境科学为优势;
以化工、材料、电子、机械、信息科学、管理科学等学科专业为特色的多科性大学,拥有学士、硕士、博士三级学位授予权,教授和博士生导师任职资格审批权。学校在长期的办学实践中形成了“艰苦奋斗、奋发图强”的优良传统、“不甘人后、敢为人先”的进取精神、“穷究于理、成就于工”的治学理念。
『贰』 (二)地质统计学在我国发展的3个阶段
自1977年地质统计学引入我国至今大体上经历了3个发展阶段。
第一阶段(1977年至1989年11月)。该阶段为起步阶段。宣传普及,学习研讨,发表论文,有关工业部门和个别矿山企业根据自己的需要,独立进行开发研究,构成了该阶段的主要活动内容。
在美国学者H.M.Parker博士将地质统计学的基本概念和内容系统地介绍给我国的数学地质及勘探、矿山设计人员之后,我国有关的学术专业团体的学术活动开展得非常活跃。1980年4月,中国金属学会冶金地质学会在广西桂林召开的第一届遥感地质数学地质学术会议上,有10个单位的代表宣读了他们的地质统计学研究论文。在这次会议上,正式成立了冶金地质系统的“地质统计学协作小组”。随后几年,在中国地质学会数学地质专业委员会,中国金属学会冶金地质学会数学地质、遥感地质及计算机专业委员会,中国核工业部所属学会和中国煤炭学会地质学会,以及矿山地质及采矿工程学会等举办的历届学术会议上,地质统计学的论文不断增多,其地位也日益显著起来。
与此同时,地质统计学的普及工作相继开展起来。地矿、冶金、石油、核工业和煤炭等行业,为普及这门学科,先后以不同的形式举办了学术讲座。地质矿产部于1980年还设立了地质统计学在储量计算中的应用科研项目,由地矿部储委、北京计算中心、云南地矿局和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参加,经过4年的研究,完成了专题科研报告,冶金工业部地质局也设立了地质统计学科研专题,进行地质统计学理论方法研究、程序设计及实际应用,并出现了有关地质统计学专著:《地质统计学及其在储量计算中的应用》(侯景儒、黄竞先,1982年,地质出版社),《矿业地质统计学》(侯景儒、黄竞先,1982年,冶金工业出版社)。江西德兴铜矿采用普通克里格法计算了铜矿石储量,并进行了采矿设计,在生产上作了尝试。
在此期间,国内外学术交流活动十分活跃,从1978年起,我国先后派出许多专家学者到国外学习深造地质统计学。如地质矿产部中国地质矿产信息研究院李裕伟教授级高级工程师、中国地质大学王仁泽教授、北京科技大学侯景儒教授、有色金属总公司南昌设计研究院吴庭芳高级工程师等都是这一时期先后派往美国、法国、德国学习的,如今都已成为本单位的这门学科的带头人和骨干。与此同时,国外的地质统计学专家也应邀来华讲学交流。这期间的学术交流有:1984年地质统计学家Ren在安徽铜陵讲课;1985年美国亚利桑那大学Kim教授在西安冶金建筑学院作学术报告;1989年4月美国斯坦福大学应用地球科学系主任A.G.Journel教授在北京科技大学举办讲座等。
这期间国内出版的关于地质统计学的重要专著和论文有:《地质统计学》(地质部情报研究所编辑,1980),《地质统计学及其在矿产储量计算中的应用》(侯景儒、黄竞先,1982),《矿业地质统计学》(侯景儒、黄竞先译,1982),《线性地质统计学》(王仁铎、胡光道,1988),《数学地质的方法与应用》(於崇文,1980),《地质统计学及其在储量计算中的应用》(谢锡林、高德秀、谢温宏、胡光道,1988)。随着国内外学术活动的开展和有关部门及大专院校教学研究工作的进展,涌现出一批地质统计学的专家,他们活跃在各条战线上,为地质统计学在国内的深入发展和应用、为开拓我国的地质统计学事业,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如侯景儒教授(北京科技大学)、张树泉教授(北京科技大学)、於崇文教授、蒋跃凇教授〔中国地质大学(北京)〕、李裕伟高级工程师、尹镇南教授级高级工程师(原地质矿产部)、余金生高级工程师(中国地质科学院)、谢锡林高级工程师(原地质矿产部)、王仁铎教授〔中国地质大学(北京)〕、胡光道教授〔中国地质大学(北京)〕、陈仁宽高级工程师(北京有色冶金设计研究总院)、唐昌骏教授(成都理工大学)、陈俾茂教授(成都理工大学)、黄竞先高级工程师(北京有色金属研究院)、薛禹选高级工程师(核工业总公司地质局)、王家华教授(西安石油学院)、李新兴教授(西安石油学院)、李行高高级工程师(中国有色金属工业总公司)、李维明高级工程师(武警黄金指挥部地质研究所)、吴庭芳高级工程师(江西有色金属设计研究院)、覃必成(陕西煤田地质勘探公司186队)及以后的黄勇教授(江西会迈克科技发展公司)、向永生博士(武警黄金指挥部)、孙玉建博士(国土资源部矿产资源储量评审中心)
综上所述,该阶段有3个明显的特点:
1)大专院校和有关工业部门的研究设计单位是活动的主体,宣传、学术交流和研究应用活动主要在这个范围内进行。地质、物探、数学和数学地质等专业的一些专家、教授和高级专业技术人员成为地质统计学专业的主力军,侯景儒、黄竞先多次为冶金工业部等生产部门有关单位举办地质统计学学习班。
2)在地质统计学理论方法研究方面,以普通克里格法为主,泛克里格法、对数正态克里格法、因子克里格法也有研究。线性地质统计学是该阶段的主旋律。非线性地质统计学、非参数地质统计学和多元地质统计学等理论领域,涉及的还很少。
3)在应用方面,主要是在学习的基础上,各有关单位和有关专业人员结合本职工作,做零星的研究应用。基本属于探索性的开发应用,随意性较大,目的性不强,缺少系统的安排。在地质工作领域里,多应用于物探、化探、遥感数据处理及找矿预测等方面。其他领域涉及的较少。
1989年11月召开全国第一届地质统计学学术讨论会,这标志着地质统计学发展第二个阶段的到来。
第二阶段(1989年11月至1995年10月)。该阶段开始从开发研究与学术交流活动转向生产实践,与地质勘探和矿山生产相结合。在这一时期,出现了推进地质统计学与生产实践相结合的若干有影响的重要事件。
1)1990年10月,西安石油学院与油田结合,研制成功克里格绘图系统,对牛庄油田数据进行了处理,绘出一批地质图件。
2)1990年12月,武警黄金指挥部(以下称“指挥部”)黄金地质研究所完成了国家“七五”项目——地质勘查指挥系统软件应用及开发研究。于1991年1月由原国家计委主审通过了项目鉴定。该软件(GEOLOG)是加拿大国际地质技术公司(IGC)研制开发的,指挥部于1986年购置该软件英文软件后,由武警黄金地质研究所进行了全面的汉化开发。经鉴定后的中文版CGLS,CGES软件和原GEOLOG英文软件都已由中国软件登记中心审定核发了软件著作权证书。该系统软件中的储量计算系统,提供了地质统计学普通克里格法和泛克里格法以及距离反比法。武警黄金地质研究所采用克里格储量计算方法对河北省平泉县洼子店岩金矿、山东省招远市夏甸岩金矿、山东省栖霞县后岩金矿、山东省烟台市辛安河下游砂金矿和外夹河砂金矿等3个岩金矿和两个砂金矿进行了储量计算,取得了满意的结果,在此过程中,还举办了3期克里格法和CGES软件培训班,培养软件使用人员60余人。
3)1991年8月,由地质矿产部固体矿产勘查评价自动化系统项目(该项目为我国与联合国开发计划署合作项目)领导小组,为普及地质统计学在固体矿产勘查评价工作中的应用,在北京举办了“地质统计学环境评价软件(GE-OEAS,美国斯坦福大学研制)学习班”。由美国地质统计学家B..LGibbs女士讲授地质统计学原理和GEO—EAS软件的使用。同期,国家矿产储量管理局(全国矿产资源委员会前身)又在北京举办了地质统计学短训班,由美国亚利桑那大学D.E.Myers教授讲授地质统计学原理和GEO—EAS软件。参加上述两次培训班的有27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地矿厅(局)和18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储委的技术业务骨干。
GEO—EAS软件由数据文件管理,数据变量的转换,单变量的统计量计算,变差函数分析,交叉验证,克里格法计算,绘制等值线图、样品分布图、线性回归及散点图等几个相互独立的程序组成。用来进行(二维的普通克里格法)环境评价。
4)1991年10月,国家矿产储量管理局在武汉举办“提高矿产地质勘探报告质量研讨班”。在研讨班上,由国家矿产储量管理局尹镇南教授级高级工程师普及讲授了地质统计学及储量计算。学员来自地质、储委、冶金、化工、武警黄金指挥部、煤炭、核工业、建材等工业系统20多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基层地质单位。绝大多数地质技术人员来自野外第一线。
5)1992年1月,国家矿产储量管理局向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矿产储量管理局、矿产储量管理办公室、矿产储量委员会办公室、全国储委油气专委办公室等单位下发了“关于积极支持在矿产和地下水储量报告中应用计算机技术的通知”〔国储(1992)7号文〕。“通知”中明确肯定了在矿产和地下水储量报告中可以采用新的储量计算理论、方法和计算机技术。实际上,这是对采用地质统计学方法计算矿产储量提交地质勘探报告的肯定,在当时起到了积极推进地质统计学储量计算方法的作用。
6)1993年1月13日,由国家矿产储量管理局牵头成立了有31个工业管理部门、研究单位、大专院校参加的“地质统计学应用协调组”,并通过了地质统计学应用协调组组织简则和1993年度工作计划。
7)1993年4月,在陕西省西安市,在全国矿产储量委员会的支持下,由陕西省矿产储量管理局组织审查,并通过了由国家武警黄金指挥部黄金第十四支队提交的陕西省洛南县驾鹿金矿地质勘探储量报告。该报告是全国第一份采用地质统计学储量计算方法及软件系统提交的储量报告,是第一份将地质统计学储量计算方法直接用于地质勘探生产的开创性成果。
8)1993年8月,中法合作项目:“地质统计学在中国矿产资源储量评价中的应用”,经地质矿产部批准立项研究。项目组织单位是全国矿产储量委员会(原国家矿产储量管理局)办公室,项目专家组组长由尹镇南教授级高级工程师担任,项目参加单位有德兴铜矿、武警黄金指挥部及北京科技大学等单位。
9)1995年4月,由全国矿产储量委员会办公室组织审查,并通过了全国第二份采用地质统计学储量计算方法提交的山西省灵邱县刁泉银铜矿床勘探地质报告(提交单位是冶金工业部第三地质勘查局三一二队),同时推出了北京科技大学地质系提供的“三维普通克里格法程序系统”。该“程序系统”包括数据库、储量计算及成图三部分内容。
10)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在发展我国地质统计学方面也作出了贡献。由侯景儒教授负责的科研项目“多元及非参数地质统计学理论分析及在金属矿床的应用”(1990~1992)得到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的资助。该项目在地质统计学理论及应用方面达到了国内领先地位,并通过冶金工业部鉴定。1993年,由侯景儒教授负责的另一课题“空间域及时一空域中多元地质信息的地质统计学理论分析及其应用”(1993~1995)也得到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的资助。这两项科研成果均汇集于他们的专著——《矿床统计预测与地质统计学的理论与应用》(冶金工业出版社,1994)之中。根据地质统计学发展的现状及地质统计学研究内容的不断扩大,侯景儒教授建议将“地质统计学”扩展为“空间信息统计学”(Statistics of Spatial Information),而且在北京科技大学为本科生、研究生开设了“空间信息统计学”课程。此外,侯景儒教授将若干地质统计学理论成功地应用于冶金工业部重点科研项目“扬子地台周边及其邻域优质锰矿成矿规律及资源评价”之中,该项目于1997年获冶金工业部科技进步特等奖。
11)1995年10月,全国矿产储量委员会办公室向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矿产储量委员会办公室(矿产储量管理局)、全国储委油气专委办、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地矿局(厅)、冶金工业部地质局、中国核工业总公司地质局、化学工业部地质局、武警黄金指挥部、中国有色金属工业总公司地勘总局地质局、国家建材局地质勘查中心等部门单位,公布了关于“运用地质统计学方法提交地质勘探报告的编写提纲和审查提纲”的试行意见。这个“试行意见”是审查地质勘探储量报告的主管部门关于应用地质统计学方法技术的一个技术性法规文件。它标志着地质统计学这一先进的理论、技术在我国业已成熟,得到了国家的承认,在实用的技术方法中有了自己的地位,在应用领域有了自己的位置。这预示着地质统计学发展的第三阶段已经到来。
第三阶段(1995年10月至今)。该阶段以全国矿产储量委员会办公室颁发的关于应用“地质统计学方法提交地质勘探报告的编写提纲和审查提纲”的试行意见作为开始,确立了地质统计学的技术法规地位,进入以矿产资源政府管理部门为指导的矿业市场生存竞争的深入发展阶段。
该阶段的特点是:
1)地质统计学的技术法规的产生,确立了地质统计学技术方法在我国矿业领域中的技术地位。
2)为适应生产实践的需要,地质统计学理论的研究更加深入,涉及的方法原理更加广泛,整体理论水平与国际水平接近。除了研究最为深入的普通克里格法外,非平稳线性地质统计学、非参数地质统计学、多元地质统计学,以及近几年作为地质统计学科前沿的时空域多元信息地质统计学等,都有了较深入的研究。
3)在应用方面有了实质性的突破。采用地质统计学方法提交地质勘探成果和开发矿山,已经为生产部门所接受,开始成为地质勘探、油田和矿山开发的实际应用方法,与生产实践结合得越来越紧密。
4)为适应生产的需要,相继开发研制并推出了适于国内生产需要的软件系统。地质统计学的理论研究与相应的软件开发同时并举,把地质统计学的应用推向深入。如德兴铜矿的克里格技术矿山开发系统,西安石油学院的克里格绘图系统KMS,武警黄金地质研究所的地质勘探系统软件,北京科技大学地质系的三维普通克里格法程序系统(3DOK)、三维协同克里格法程序系统(3DCOK)及指示克里格法程序系统(92DIK),地质矿产部的KPX2.0软件系统。以及2004年后,国内矿业私营企业发展迅速,实力雄厚的私企为矿山企业发展的需要,开始研制自己的地质统计学软件,如金诚信矿业工程公司的DIMINE软件和紫金矿业公司的软件。地质统计学软件系统的研发和应用,促进了地质统计学在实践中的应用。
5)地质统计学的技术方法已为广大的地质勘探和矿山企业所了解和接受,在矿业市场受到广泛的关注和了解。
6)国外地质统计学软件系统进入中国矿业市场,并得到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土资源部储量司的认可。在我国矿业市场上有了自己的地位,开始发挥着越来越大的作用。与此同时,国外知名的地质统计学软件公司(如Surpac,Dat-amine,Gemcom,Micromine等公司)开始在中国设立分公司或办事处,相互竞争,根据不完全统计,其软件产品在中国矿业市场的销售量已达500~1000套,占据了中国矿业市场的绝对份额。
7)随着国外地质统计学软件公司进入我国,和对地质统计学软件应用的不断增多,在矿业领域中的应用范围不断扩大。如在矿库建模、勘探网度确定、矿山开发设计、矿石品位优化控制、储量计算、矿产资源储量价值评估、矿产资源预测等方面。
『叁』 成都理工大学的地质工程(工程地质)在全国排名第几
http://gz.o.cn/live/news/119_4514_1.html
2012年统抄计,那个时候工程地质就是袭全国前三,这两年的发展,越来越好了,第一不敢乱说,虽然实力敢叫第一,不过因为学校影响力的关系,排第二是可以叫的。就看中国地大给面子不了,实力绝对数一数二。成都理工不少地质类专业都很有实力,只是学校影响力大大不如中国地大,因此有些时候,都说是前三。
『肆』 成都理工大学有哪些专业
成都理工大学(Cheng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是以理工为主,以地质、能源、资源科学、核技术、环境科学为优势的多学科性省属重点大学,由教育部、自然资源部、四川省人民政府、成都市人民政府共建,是国家首批“双一流”世界一流学科建设高校,入选国家“中西部高校基础能力建设工程”、教育部“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国家建设高水平大学公派研究生项目、全国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示范高校、CDIO工程教育联盟成员单位,是中国地球科学高层次人才培养与科学研究基地之一。
截至2020年4月,学校设有18个教学学院,开办71个本科专业,本科专业涵盖理学、工学、文学、管理学、经济学、法学、教育学、艺术学等8大学科门类。
地质学【国家一流专业】、地球化学【省一流专业】、测绘工程【省一流专业】
地理信息科学【省一流专业】、资源勘查工程(固体矿产)【省一流专业】
能源学院
资源勘查工程(石油地质)【国家一流专业】 石油工程省一流专业】 新能源科学与工程 海洋油气工程
环境与土木工程学院
地质工程【国家一流专业】 、土木工程【国家一流专业】、地下水科学与工程【省一流专业】工程力学、城市地下空间工程
生态环境学院
环境工程、环境生态工程
地球物理学院
地球物理学【国家一流专业】、勘查技术与工程【省一流专业】、应用物理学、空间科学与技术
核技术与自动化工程学院
机械工程【国家一流专业】、核工程与核技术【省一流专业】、测控技术与仪器【省一流专业】辐射防护与核安全、工业设计、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
材料与化学化工学院
化学工程与工艺【国家一流专业】、材料科学与工程【省一流专业】、应用化学
管理科学学院
数学与应用数学【国家一流专业】 、工商管理【省一流专业】、电子商务、大数据管理与应用
应用统计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
思想政治教育
法学院
社会学、公共事业管理、法学
外国语学院
英语、日语、翻译
商学院
会计学、经济学、市场营销、投资学
传播科学与艺术学院
广播电视学【省一流专业】、广告学、广播电视编导、播音与主持艺术、表演、视觉传达设计
体育学院
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休闲体育
信息科学与技术学院 (网络安全学院、牛津布鲁克斯学院)
软件工程【国家一流专业】、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网络空间安全、人工智能、信息工程
通信工程
旅游与城乡规划学院
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建筑学、风景园林、旅游管理
产业技术学院(宜宾校区)
新能源科学与工程、信息与计算科学、环境科学与工程、新能源材料与器件
智能科学与技术、物联网工程、电子信息工程、财务管理、人力资源管理、物流管理、工程管理
『伍』 成都理工大学新增统计学专业会被学校作为重点吗
新增专业应该不会很快成重点的,毕竟新增各方面完善都要时间,且专业非理工科学校主流
『陆』 成都理工大学有几个硕士点
此信息摘录自2011年
{成都理工大学网络}
地球科学学院
博士点地质学(0709)矿物学、岩石学、矿床学(070901)第四纪地质学(070905)
硕士点地理学(0705)地图学与地理信息系统(070503)地质学(0709)矿物学、岩石学、矿床学(070901)构造地质学(070904)第四纪地质学(070905)测绘科学与技术(0816)大地测量学与测量工程(081601)摄影测量与遥感(081602)地图制图学与地理信息工程(081603)
能源学院
博士点地质资源与地质工程(0818)矿产普查与勘探(081801)油气田开发地质(081823)油气田开发工程(082002)
硕士点地质资源与地质工程(0818)矿产普查与勘探(081801)油气田开发地质(081823)石油与天然气工程(0820)油气井工程(082001)油气田开发工程(082002)油气储运工程(082003)
环境与土木工程学院
博士点土木工程(0814)岩土工(081401)
结构工程(081402)市政工程(081403)
供热、供燃气、通风及空调工程(081403)
防灾减灾工程及防护工程(081405)
桥梁与隧道工程(081406)地质工程(081803)
环境地质(081820)
硕士点土木工程(0814)岩土工程(081401)
结构工程(081402)市政工程(081403)
供热、供燃气、通风及空调工程(081403)
防灾减灾工程及防护工程(081405)
桥梁与隧道工程(081406)地质工程(081803)
环境地质(081820)环境科学与工程(0830)
环境科学(083001)环境工程(083002)
地球物理学院
博士点地球物理学(0708)
固体地球物理学(070801)
空间物理学(070802)
地球探测与信息技术(081802)应用地球物理(081822)
硕士点地球物理学(0708)固体地球物理学(070801)空间物理学(070802)地球探测与信息技术(081802)应用地球物理(081822)
核技术与自动化工程学院
博士点地球化学(070902)核资源与核勘查工程(081821)核技术及应用(082703)
硕士点地球化学(070902)仪器科学与技术(0804)精密仪器及机械(080401)测试计量技术及仪器(080402)核资源与核勘查工程(081821)核技术及应用(082703)辐射防护及环境保护(082704)
材料与化学化工学院
博士点矿物材料学(070921)矿产资源化学(070922)金属矿产与金属材料(081824)
硕士点 化学(0703)无机化学(070301)分析化学(070302)有机化学(070303)物理化学(含:化学物理)(070304)高分子化学与物理(070305)矿物材料学(070921)矿产资源化学(070922)材料科学与工程(0805)材料物理与化学(080501)材料学(080502)材料加工工程(080503)化学工程与技术(0817)化学工程(081701)化学工艺(081702)生物化工(081703)应用化学(081704)工业催化(081705)金属矿产与金属材料(081824)
管理科学学院
博士点管理科学与工程(1201)管理科学与工程(120100)
硕士点外国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050211)数学(0701)基础数学(070101)计算数学(070102)概率论与数理统计(070103)应用数学(070104)运筹学与控制论(070105)管理科学与工程(1201)管理科学与工程(120100)企业管理(120202)
文法学院
硕士点科学技术哲学(010108)
外国语学院
沉积地质研究院
博士点古生物学与地层学(含:古人类学)(070903)构造地质学(070904)沉积学(070920)
硕士点古生物学与地层学(含:古人类学)(070903)沉积学(070920)
传播科学与艺术学院
硕士点传播学(050302)
商学院
硕士点应用经济学(0202)国民经济学(020201)区域经济学(020202)财政学(含∶税收学)(020203)金融学(含∶保险学)(020204)产业经济学(020205)国际贸易学(020206)劳动经济学(020207)统计学(020208)数量经济学(020209)国防经济(020210)
信息科学与技术学院
硕士点电路与系统(080902)信息与通信工程(0810)通信与信息系统(081001)信号与信息处理(081002)计算机科学与技术(0812)计算机系统结构(081201)计算机软件与理论(081202)计算机应用技术(081203)
政治学院
硕士点马克思主义理论(0305)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030501)马克思主义发展史(030502)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030503)国外马克思主义研究(030504)思想政治教育(030505)
旅游与城乡规划学院
硕士点自然地理学(070501)人文地理学(070502)旅游管理(120203)
『柒』 成都理工大学博士毕业认可的核心期刊是哪些
核心期刊分为中文核心,科技核心也叫做统计源核心,还有南大核心也叫做SCI等,看你是哪个专业的,就去相关领域找那个专业的核心期刊就行了。
《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2008年版)分类表 A/K 综合性人文,社会科学 B(除B9) 哲学 B9 宗教 C8 统计学 C91 社会学 C92 人口学 C93 管理学 C95 民族学 C96 人才学 D1,3,5,7,8 国际政治 D0,2,4,6 中国政治 D9 法律 F 综合性经济学科 F11 世界经济 F12,2(除F23,27) 中国经济,经济计划与管理 F23 会计 F3 农业经济 F4/6(含F27,除F59) 工业经济 F59 旅游经济 F7 贸易经济 F81 财政、国家财政 F82/83/84 货币/金融、银行/保险 G0/21 信息与传播、新闻学、新闻事业类 G22 广播、电视事业 G23 出版事业 G25,35 图书馆学,情报学 G27 档案学 G3 科学,科学研究 G4 综合性教育 G61 学前教育 G62/63 初等/中等教育 G64 高等教育 G71/79 各类教育 G8 体育 H0/2 语言学/汉语/中国少数民族语言 H3/9 外国语 I1,I3/7 世界文学 I0,20,210 文学理论 I21/29(除I210) 中国文学作品 J 综合性艺术 J2,3,5 绘画,书法,工艺美术 J4 摄影艺术 J6 音乐 J7 舞蹈 J8 戏剧艺术 J9 电影,电视艺术 K(除J85,87,9) 历史 K85/87 文物考古 N/Q,T/X 综合性科学技术 N 自然科学总论 O1 数学 O3 力学 O4 物理学 O6/7 化学/晶体学 P1 天文学 P2 测绘学 P3 地球物理学 P4 大气科学(气象学) P5 地质学 P7 海洋学 K9,P9 地理学 Q(除Q94/98) 综合性生物 Q94 植物学 Q95/98 动物学/人类学 R 综合性医药卫生 R1 预防医学,卫生学 R2 中国医学 R3 基础医学 R4 临床医学/特种医学 R5 内科学 R6 外科学 R71 妇产科学含计划生育 R72 儿科学 R73 肿瘤学 R74 神经病学与精神病学 R75 皮肤病学与性病学 R76 耳鼻咽喉科学 R77 眼科学 R78 口腔科学 R8 特种医学 R9 药学 S 综合性农业科学 S1 农业基础科学 S2 农业工程 S3,5 农学,农作物 S4 植物保护 S6 园艺 S7 林业 S8 畜牧,动物医学 S9 水产,渔业 TB 一般工业技术 TD 矿业工程 TE 石油,天然气工业 TF 冶金工业 TG 金属学与金属工艺 TH 机械,仪表工业 TJ 武器工业 TK 能源与动力工程 TL 原子能技术 TM 电工技术 TN 无线电电子学,电信技术 TP 自动化技术,计算机技术 TQ 化学工业 TS(除TS1,2) 轻工业,手工业 TS1 纺织工业,染整工业 TS2 食品工业 TU 建筑科学 TV 水利工程 U(除U2,4,6) 综合性交通运输 U2 铁路运输 U4 公路运输 U6 水路运输 V 航空,航天 X 环境科学,安全科学
提问人的追问 2009-06-03 21:45
请问能更详细的列出综合性医药卫生方面的目录吗(具体到详细杂志名称),谢谢!回答人的补充 2009-06-04 08:03
R 综合性医药卫生类 1 中华医学杂志 2 第四军医大学学报 3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4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5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6 解放军医学杂志 7 北京大学学报(医学版) 8 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 9 四川大学学报(医学版) 10 中国医学科学院学报 11 中国现代医学杂志 12 复旦学报(医学版) 13 华中科技大学学报(医学版) 14 中山大学学报(医学科学版) 15 中南大学学报(医学版) 16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17 浙江大学学报(医学版) 18 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19 广东医学 20 军事医学科学院院刊 21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22 上海医学 23 郑州大学学报(医学版) 24 江苏医药 25 山东大学学报(医学版) 26 中国医科大学学报 27 实用医学杂志 28 山东医药 29 哈尔滨医科大学学报 30 重庆医学 31 重庆医科大学学报 32 天津医药 33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 34 苏州大学学报(医学版) 35 武汉大学学报(医学版) 36 首都医科大学学报 37 医学与哲学(人文社会医学版)
『捌』 成都理工大学
根据成都理工大学研究生院(部)网站公布的2014年硕士学位研究生招生简章
成 都 理 工 大 学
2014年招收攻读硕士学位 学术型研究生 学科专业目录
科学技术哲学
精密仪器及机械
国民经济学
测试计量技术及仪器
区域经济学
材料物理与化学
金融学
材料学
产业经济学
材料加工工程
国际贸易学
电路与系统
劳动经济学
通信与信息系统
统计学
信号与信息处理
数量经济学
计算机系统结构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
计算机软件与理论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
计算机应用技术
思想政治教育
土木工程
中国近代史基本问题研究
钻掘工程
外国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
核废物地质处置工程
传播学
大地测量学与测量工程
基础数学
摄影测量与遥感
计算数学
地图制图学与地理信息工程
概率论与数理统计
化学工艺
应用数学
应用化学
运筹学与控制论
工业催化
无机化学
矿产普查与勘探
分析化学
地球探测与信息技术
有机化学
地质工程
物理化学
环境地质学
自然地理学
非常规油气地质学
人文地理学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学
地图学与地理信息系统
数学地质
固体地球物理学
资源与环境遥感
空间物理学
地下水科学与工程
岩石物理学
油气田开发地质
计算地球物理学
核资源与核勘查工程
应用地球物理
金属矿产与金属材料
矿物学、岩石学、矿床学
油气田开发工程
地球化学
核技术及应用
古生物学与地层学
辐射防护及环境保护
构造地质学
环境科学与工程
第四纪地质学
管理科学与工程
沉积学(含:古地理学)
企业管理
矿物材料学
旅游管理
矿产资源化学
成 都 理 工 大 学
2014年招收攻读硕士学位 专业学位 招生专业目录
英语笔译
石油与天然气工程
英语口译
安全工程
机械工程
核能与核技术工程
仪器仪表工程
环境工程
材料工程
工业工程
电子与通信工程
生物工程
计算机技术
项目管理
软件工程
物流工程
建筑与土木工程
农业信息化
测绘工程
工商管理硕士(MBA)
化学工程
工程管理硕士(MEM)
地质工程
希望对你能有所帮助。
『玖』 成都理工大学在成都什么位置
成都理工大学在成都市成华区二仙桥东三路1号。
更多学校信息:
中文名:成都理工大学
英文名:Cheng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简称:成都理工、CDUT
创办时间:1956年
属性:“双一流”世界一流学科建设高校 ,省部共建大学 ,省属重点大学 ,中西部高校基础能力建设工程 ,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
所属地区:中国 四川成都
知名校友:黄润秋,多吉,刘宝珺,王成善
主管部门:四川省人民政府
硕士点:20个一级学科,130个二级学科[2]个
校训:穷究于理,成就于工
校歌:《理工之歌》
主要院系:地球科学学院、环境与土木工程学院、环境学院、地球物理学院等
学校代码:10616
主要奖项:国家科技进步奖特等奖1项,国家科技进步奖一等奖3项,国家自然科学奖二等奖2项,国家技术发明奖二等奖1项,国际科学技术合作奖、中国专利奖金奖各1项
(9)成都理工大学地质统计学扩展阅读:
学校学术资源:
1,馆藏资源
学校建有2个图书馆,渠东校区图书馆建筑面积4.1万平方米、阅览座位6000个,渠西校区图书馆建筑面积1万平方米、阅览座位1200个,图书馆馆藏印刷型书刊249万册,拥有数字资源数据库97个,电子图书281万册,电子期刊4.9万种。
图书馆实行“藏、借、阅、咨一体化”的开放服务模式,实现了印刷型文献与数字化信息的和谐统一,馆内建有国土资源西南地区科技查新站和四川省高等学校文献传递服务中心。
2,展示馆所
学校拥有一座在西部乃至全国享有较高知名度的以地学类藏品为主的自然博物馆,馆藏标本丰富,其中拥有国家级及世界级的精品和珍品,如“合川马门溪龙”、“大竹重庆鱼”、“隆昌铁陨石”等。博物馆获得包括区、市、省、国家所有级别的科普教育和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称号。
3,学术期刊
学校主办学术期刊6种,其中有CSCD核心期刊2种、中文核心期刊2种、中国科技核心期刊4种 。
《成都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是由四川省教育厅主管、成都理工大学主办的、面向中国国内外公开发行的人文社会科学类综合性学术期刊,其前身是1993年创刊的《四川省商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成都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创办于1960年,原名《成都地质学院学报》(1960~1993年)、《成都理工学院学报》(1994~2002年)。
入选北京大学图书馆和北京高校图书馆期刊工作研究会的《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第一版(1992)、第三版(2000) 、第四版(2004) 和第五版(2008);中国科技信息研究所的“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中国科技核心期刊)”。
此外,该刊还是“四川省自然科学学术类质量一级期刊”;先后15次在国家部委和四川省组织的科技期刊评比中获奖,其中在教育部组织的科技期刊评比中获一等奖3次、二等奖2次、优秀科技期刊奖1次、精品科技期刊奖1次。
根据教育部“教技[1999]1号”文件,该刊于1999年7月在教育部组织的“全国优秀高等学校自然科学学报及教育部优秀科技期刊评比”中获得了一等奖。
『拾』 成都理工大学油气田开发地质属于哪个大专业
成都理工大学目前的院系专业设置如下,没有你说的专业方向,看起来靠近资源勘查工程(石油地质)专业:
地球科学学院
地质学、资源勘查工程(固体矿产)、地球化学、地理信息科学、测绘工程、遥感科学与技术
能源学学院
资源勘查工程(石油地质)、石油工程
环境与土木工程学院
土木工程、地下水科学与工程、环境工程、地质工程 、工程管理、工程力学
地球物理学院
勘查技术与工程、地球物理学、应用物理学、空间科学与技术、空间信息与数字技术
核技术与自动化工程学院
测控技术与仪器、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核工程与核技术、工业设计、机械工程、工业工程、辐射防护与核安全、核化工与核燃料工程、产品设计
材料与化学化工学院
材料科学与工程、化学工程与工艺、制药工程、生物工程、新能源材料与器件、化学
管理科学学院
工商管理、信息与计算科学、电子商务、数学与应用数学 、人力资源管理、物流管理、土地资源管理、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应用统计学
政治学院
思想政治教育
文法学院
法学、社会学、社会工作、政治学与行政学、公共事业管理、劳动与社会保障
外国语学院
英语、日语、翻译
商学院
会计学、经济学、国际经济与贸易、市场营销、财务管理、投资学
传播科学与艺术学院
广告学、广播电视学、广播电视编导、戏剧影视文学、播音与主持艺术、表演、音乐表演、视觉传达设计、环境设计
体育学院
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
信息科学与技术学院
信息工程、电子信息工程、通信工程、软件工程、数字媒体技术、物联网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
旅游与城乡规划学院
建筑学、园林、旅游管理、风景园林、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