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州大学地理系地质专业教授
1. 兰大地理科学,地质学哪个专业就业率高
你问的是本科毕业吧,往上就没地理科学了,就你说的两个专业来说可能地质学回稍微好点吧答,但是都不好就业,现在地质类的要么偏远、累死,要么干不相关工作,地理科学大部分当老师吧,其他的往上考研,考公务员等等,总之还没进来的话,建议慎重考虑地学
2. 那个大学地理专业比较好
地理专业,北京大学和北京师范大学很强,兰州大学的自然地理也很强,浙江回大学,武汉大学,中山答大学都是不错的,楼上有人说地质大学,地质大学是地质头牌,相比之下地理专业并不太强,地理和地质是两个不同学科。另外如果你是文科生,注意大学里地理是理科,专业叫地理科学,理科生才能报考
3. 兰州大学出过哪些名人
兰州大学出过的名人有:秦大河、刘人怀、吴云东、李阳、李吉均等等。
1.秦大河
秦大河,1947年1月出生于甘肃省兰州市,冰川学家和气候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第三世界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研究所研究员、博士生导师,冰冻圈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名誉主任。
1965年秦大河从武威第一中学毕业后,考入兰州大学地质地理系;1970年大学毕业后被分配到和政县第一中学任教;1978年调进中国科学院兰州冰川冻土研究所工作,同年7月考取兰州大学地理系研究生;1980年硕士毕业后返回冰川所工作,先后任助理研究员、副研究员、研究员、副所长;1990年3月3日抵达国际徒步横穿南极大陆科学考察终点,成为中国第一个徒步横穿南极大陆的人。
参考资料来源:网络-秦大河
参考资料来源:网络-刘人怀
参考资料来源:网络-吴云东
参考资料来源:网络-李阳
参考资料来源:网络-李吉均
4. 关于地理信息科学专业 我被兰州大学的这个专业录取了,请问这个专业好吗,就业率高吗,现状以及未来的情
哈哈,兰州大学的地理信息科学是国内一流学科。你如果转了专业会后版悔一辈子的。权毕竟兰大的地质专业,地理专业非常强势,而地理信息科学就是诞生于这两个专业,课程虽然很复杂,但是出来前途一片光明。
在这里已经回答人家说不好,并建议人家转专业的人,你这辈子可能干的坏事太多了,缺德了。
5. 兰州大学地质系啥时候成立的
兰州大学地质科学与矿产资源学院于2011年9月10日正式揭牌成立。学院历史可追溯到国立内兰州大学1946年创办的容地理系。1958年地质学本科专业设立,同时地理系更名为地质地理系;1984年地质学部分从原地质地理系分出,独立成系;1999年由地理科学系、地质学系和大气科学系组建成立资源环境学院;2003年设立地球化学本科专业,2006年地质学获甘肃省重点学科。
6. 兰州大学刘勇导师
刘勇,男,年1月生。兰州大学资源环境学院遥感与地理信息系统研究所所长,教授,“地理信息系统”本科专业,以及“地图学与地理信息系统”硕士点和博士点负责人、学科带头人。1980年9月至1984年7月在兰州大学地质地理系自然地理专业就学,获理学学士学位。1984年8月至1986年8月在甘肃省水利厅水土保持局工作。1986年9月至1989年6月在兰州大学地理系师从李吉均院士攻读硕士学位,研究方向为第四纪冰川地貌,毕业获自然地理学硕士学位。1990年9月~1991年6月在北京大学遥感技术与应用研究所进修“遥感与地理信息系统”。1996年9月~2002年10月在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资源与环境信息系统国家重点实验室师从陈述彭院士攻读地图学与地理信息系统学科博士学位,毕业获博士学位。2002年10月~2003年10月公派赴法作访问学者,先后在法国格勒诺布尔第一大学SEIGAD实验室和法国国家农业研究中心阿维尼翁研究院CSE研究所从事GIS山地气候分析和农业遥感研究。自1992年起在地理系首开“地理信息系统”课程,为研究生讲授多门与计算机、GIS有关的专业课程。近几年主要承担本科生、研究生“地理信息系统概论”、“GIS空间分析”、“遥感数字图像处理”、“地理信息科学前沿讲座”等课程的教学,以及野外综合实习指导工作。1993年开始从事“遥感与GIS实验室”的建设、管理,为“地理科学基础研究与教学人才培养基地”的建设和发展做出重要贡献。1996年至2000年负责完成兰州大学地理科学系“九五”“211工程”遥感与GIS实验室建设任务,2005年负责完成兰州大学“十五”“211工程”公共服务平台“西部经济与环境空间数据库建设”项目。1994年开始主持包含多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在内的一系列科研项目,在IEEE IGARSS、SPIE、Geoinformatics等EI、SCI刊物和《地理学报》、《地理研究》、《冰川冻土》、《中国沙漠》等核心期刊发表论文30多篇。1997年11月起任副教授,2004年3月始任教授。目前已累计指导硕士研究生20多人,博士研究生6人,已毕业研究生15人。目前还担任甘肃省测绘学会常务理事,甘肃省遥感学会常务理事,中国地理信息系统协会教育与科普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地理信息系统协会理论与方法专业委员会通讯委员,中国地理学会地图学与地理信息系统专业委员会委员,国内多种学术期刊、科研项目评审专家。
7. 兰州大学有地质系吗
1、兰州大学有地质系。
2、1984年兰州大学地质学部分从原地质地理系分出,独立成版地质学系。
3、1999年,权由地理科学系、地质学系和大气科学系组建成立兰州大学资源环境学院;2006年地质学获甘肃省重点学科。
4、兰州大学地质科学与矿产资源学院于2011年9月成立。
8. 兰州大学地质学特色
兰州大学地质科学与矿产资源学院于2011年9月10日正式揭牌成立。学院历史可追溯到国立兰州大学1946年创办的地理系。1958年地质学本科专业设立,同时地理系更名为地质地理系;1984年地质学部分从原地质地理系分出,独立成系;1999年由地理科学系、地质学系和大气科学系组建成立资源环境学院;2003年设立地球化学本科专业,2006年地质学获甘肃省重点学科。
根据国家战略需求和兰州大学地质科学发展需要,兰州大学地质科学与矿产资源学院于2011年9月10日正式揭牌成立。
学院现有地质学和地球化学2个本科专业;有矿物学、岩石学、矿床学,地球化学,古生物学与地层学,构造地质学4个二级学科硕士点;有古生物学与地层学,地球化学,矿物学、岩石学、矿床学3个二级学科博士点;有地质学一级学科博士点和地质学博士后流动站;有甘肃省西部矿产资源重点实验室。今后学院将着力发展地球物理学、资源勘查工程(固体矿产、能源地质)等专业和学科。
学院现有在编教职工37人,其中专职教师25人。教师队伍中有教授10人,副教授8人,讲师6人;有中国工程院院士1人,有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入选者2人。
自1984年独立成系以来,地质学科培养了大批优秀人才,积累了扎实的办学基础和优良的办学传统,已经形成了完整的人才培养体系。学院现有学生总计400人,其中,本科生300余人,研究生近100人。多年来,兰州大学地质学科毕业生工作在祖国的各个战线,以基础扎实、勤奋务实得到用人单位的广泛认可,为母校、学院争得了荣誉。
新起点、新希望,学院将紧依西部热土、面向国家需求,瞄准科学前沿,强化专业特色,重点开展西部矿产与能源地质、地球化学与地球物理综合研究,着力培养西部大开发战略亟需人才,为国家矿产与能源安全保障和西部经济社会发展做出积极贡献。
9. 兰州大学李吉均院士的个人简介是怎样的
李吉均院士1933年10月出生于四川彭县,地理与地貌学家、第四纪地质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兰州大学西部环境与气候变化研究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名誉院长,干旱环境与气候变化协同创新中心主任,南京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院教授。
1952年李吉均考入四川大学地理系,一年后随专业调整至南京大学地理系;1956年本科毕业后被推荐到兰州大学地理系攻读研究生;1958年获得硕士学位后留校执教;1962年在北京大学地理系地貌专业进修;1972年与施雅风合作编写《冰雪世界》科普册子。
1978年被评为副教授,同年改革开放后率先迈出国门,到英、法、瑞士进行访问;1983年晋升兰州大学教授;1984年被任命为兰州大学地理系主任,同年赴美国华盛顿大学第四纪研究中心高访一年;1991年被遴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
1995年担任中国地理学会副理事长及中国青藏高原研究会副理事长;1999年被聘为南京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院教授;2001年西部环境教育部重点实验室通过教育部验收,李吉均担任学术委员会主任。2020年7月21日,李吉均院士因病逝世,享年87岁。
(9)兰州大学地理系地质专业教授扩展阅读
李吉均院士的主要学术成就:
1、提出了青藏高原的上升阶段与幅度和形式问题
在国内外首次系统全面提出了青藏高原的上升阶段、幅度和形式问题。1979年即指出高原第四纪期间整体断块加速上升了3500-4000m,在学术界产生重大影响。后又指出青藏高原分别在距今360、240、160万年前发生强烈运动。
认为约240万年前,高原海拔超过2000m,导致了现代意义的东亚季风,黄河中游地区大量堆积黄土,形成著名的黄土高原。指出黄河是青藏高原隆起的产物。随着高原间歇上升,黄河产生溯源侵蚀和相应下切。
指出兰州段黄河和金沙江都是在距今160万年后贯通的,形成于1.6、1.5、1.2、0.6、0.15百万年前的黄河上游多级阶地是高原隆起阶段性的反映。黄河兰州以上各段的年龄逐渐变新,分别与兰州的特定阶地对应。
2、对西藏现代和第四纪冰川进行了系统研究
特别对季风海洋性冰川有新见解,主编《西藏冰川》、《横断山冰川》。首次指出庐山存在大量湿热地貌遗迹和部分寒冻与泥石流地貌系统,替代冰川成因解释,大体澄清了困惑中国地学界半个世纪的古冰川之争。
10. 兰州大学的地质学怎样
地质学是地球科抄学的主要学科和近代科袭学知识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探求人类赖以生存的地球奥秘的基础性学科。20世纪初叶,随着“西学东渐”,中央地质调查所等地质教育机构相继建立,随之成立了中国地学会及中国地质学会等地质科学交流平台,地质学在中国得以迅速发展。在近100年时间里,中国地质学培养了大批复合型人才,为国家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提供了大量的人才保障和智力支持。兰州大学地质学科的历史可追溯到国立兰州大学1946年创办的地理系。1958年起,地理系开始招收地质学专业学生,为适应社会主义建设的需要,将地理系更名为地质地理系;1984年初,地质部分从原地质地理系分出,独立成系;1999年,由地理科学系、地质学系和大气科学系组建成立资源环境学院;2007年,地质学获批博士后科研流动站;2011年,地质学获批一级学科博士点。经过半个世纪的发展,兰州大学地质学科已经形成了完整的人才培养体系,具备了较强的学科和科研实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