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年级地理 » 地理必修二每一节例题鲁教版

地理必修二每一节例题鲁教版

发布时间: 2021-02-28 22:34:04

⑴ 求地理必修二,鲁教版的电子书。谢谢。

是人教版的吗,如果是那就请看:.cn/gzdl/jszx/kbjc/dzkb/xx2/上面有电子书。其实,这些书淘宝上搜搜有的,我就是淘宝上买的。希望能帮到你。

⑵ 鲁教版地理必修2知识点

地理学:一、宇宙中的地球(必修一);二、圈层地球(必修一);三、人类专的地球(必修二);四属、区域组成的地球(必修三)……反正就是学个“球”——地球。必修二,人类的地球强调人,就是人文地理:人口、城市、交通、三大产业四个方面的知识点,简单得像个a一样。小时候怎么学到a字的,就可以这么学人文地理。

高中地理必修二的每一节知识点的总结

http://high.school.zxxk.com/SoftList.aspx?ClassID=967
希望对你有帮内助容

⑷ 地理必修二65页,活动1.2大题答案……

种植业,1,2,4
畜牧业,3,5,7
混合农业,6
集约型农业,1,2,3,4,6,7
粗放型农业,,3,5
商品化农业,2,3,4,6,7
自给型农业,1,5

⑸ 高中地理必修二第一章全部活动题答案

高二地理(理科)水平测试复习提纲
必修2
第一章 人口的变化
一、人口增长:
1、总趋势:世界人口每年以7000多万的数量在增长。
2、一个地区人口的增长受自然增长和人口迁移影响,人口自然增长由出生率和死亡率共同决定的。
人口的自然增长=出生率—死亡率
3、差异:时间上——20世纪以来是世界人口增长快速的时期。原因是对自然环境开发利用和改造的范围不断扩大、对各种灾害和疾病的防御能力不断提高、发展中国家政治的独立和经济的发展等。
空间上——发达国家增长缓慢,(有些国家出现了负增长,如俄罗斯、德国、匈牙利等);
发展中国家速度较快(尤其是非洲),目前增长速度趋缓。存在差异的原因主要是经济发展水平差异及生育观念差异所致。
4、人口问题与对策:发展中国家——人口增长过快,出现劳动力过剩,就业困难,社会治安混乱等社会问题;要采取计划生育,控制人口增长的政策。
发达国家——人口增长过慢,导致劳动力短缺、国防兵源不足、社会负担过重等问
题;可采取鼓励生育、吸纳外来移民等措施。
5、人口增长模式:由出生率、死亡率、自然增长率三项指标共同构成。
原始型:高出生、高死亡、低增长;
传统型:高出生、低死亡、高增长;
现代型:低出生、低死亡、低增长;如图1:
“高”与“低”往往以1%为参照, 若低于或接近1%就能用“低”来形容。
目前发达国家已进入了现代型;
大多数发展中国家还未完成由传统型向现代型的转变;
世界仍处于由传统型向现代过渡阶段;
我国已基本实现了从传统型向现代型的转变。

二、人口迁移:
1、含义:人的居住地在国际或本国范围内发生改变,并达到一年以上。
2、国际人口迁移:
二战前——原因:地理大发现与新航线的开辟;资本主义的发展与殖民主义的扩张;
特点:以集团性、大批移民为主;
流向:从旧大陆流向新大陆,从已开发国家流向未开发国家。
主要移出地:欧洲;移入地:美洲与大洋洲。(黑人作为奴隶被贩卖到美洲;亚洲人作为劳工被招募到东南亚和美洲)。
意义:人口迁移客观上开发了新大陆,传播了工业文明,也改变了人种的空间分布。
二战后——原因:各国经济发展的不平衡;劳动力供求关系的地区差异。
特点:定居移民减少,短期流动工人增加;
流向:从发展中国家流向发达国家;北美、西欧、大洋洲由于经济发达,吸引了大量的移民;西亚、北非石油开采,经济发展较快,也吸引了大批外籍工人。
3、中国人口流动:
建国初期——流向:国家有计划、有组织地从东部城市迁往西北、东北等边疆地区;
目的:开发国土;
原因:东南部人多地少,劳动力富余,西北和东北地区地广人稀,劳力不足。
改革开放后(民工流)——
流向:自发地从落后地区流向发达地区、从内陆流向沿海、从山区流向平原、从农村流向城市。
原因:地区经济发展不平衡所致。(东部沿海城市经济发达,西部内陆,尤其是农村经济落后)。
意义:民工流一方面可以缓解迁出地人多地少的矛盾,增加经济收入,缩小地区差异;
另一方面也可解决东部沿海经济发达地区劳动力不足的问题,促进经济发展;
同时也产生一系列的社会问题(如迁出地人才流失,迁入地社会治安混乱、交通拥挤、住房困难等)。
4、美国人口流动:从东北部(冰冻地带)流向南部和西部(阳光地带)。
5、影响人口迁移的因素:
自然因素:气候、土壤、淡水、矿产等;
社会经济因素:经济、交通、文化、家庭和婚姻等;
政治因素:政策、战争、政治变革等。
三、几个概念:环境承载力——指某种资源能够持续供养的最大人口数。
环境人口容量——综合考虑多种资源,环境能够持续供养的最大人口数(即最小的环境承
载力,它是一个极限值)。影响环境人口容量的因素是资源(最主要因素)、科技发展水平、人口的生活和文化消费水平。目前技术条件下,估计世界环境人口容量100亿,我国16亿。
人口合理容量——一定条件下,该国或地区最适宜的人口数。我国的合理人口容量估计7亿。

第二章 城市与城市化
一、城市形态:
团块状——多见于平原地区;条带状——多见于河谷地区;组团状——多见于山区或丘陵地区。
二、城市功能区:城市中因土地利用方式的不同,不同土地利用类型在城市中集中而形成不同的功能区。住宅区、工业区、商业区是城市中最常见的功能区。
商业区——面积最小,多呈点状或条带状分布于城市中心、主要交通干线旁或街角路口处;
工业区——面积中等,多呈片状分布于城市外缘和主要交通线旁(如铁路、公路、河流);
住宅区——面积最大(占据城市空间的40%—60%),是城市中最为广泛的一种土地利用方式,多呈片状。高级住宅区位于高坡、城市外缘,接近文化区,环境优美地区;
低级住宅区位于低地,接近内城和工业区,生活设施和环境差。
各功能区之间并没有明显的界线。
要合理组织城市各功能区:工业用地和生活用地之间要有便捷的交通;
合理安排工业用地的位置,以减少对居住区的污染;
在工业区与生活区之间设置防护带;
留有发展余地。
三、城市内部空间结构:
城市内部空间结构的形成,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经济因素是影响城市内部空间结构的主要因素。城市中每一块土地用于哪一种活动,主要取决于各种活动愿意付出租金的高低,影响地租高低的因素主要有距离市中心的远近(离市中心越近,地租越高)和交通便捷程度(穿过的道路越多,或者距交通干线越近,地租越高)。各种功能区的付租能力如图2所示:

四、城市等级:用城市人口规模来划分。一般分为集镇、城市、大城市、特大城市。
城市等级越高,数目越少,城市间距离越远,其服务范围(城市为其提供产品和服务的区域,包括城市本身、附近小城镇和农村地区)越大,服务种类越多,服务级别越高。
影响城市发展的因素:资源、交通等;
五、城市化——人口向城镇集聚和城市范围扩大、乡村变为城镇的过程。
A、特点:城市数目增多;城市用地规模扩大;城市人口增多,城市人口在总人口中的比重不断提高。城市人口在总人口中的比重提高是城市化最主要的标志(城市化水平用此表示)。
B、差异:时间上——初期阶段:城市化水平低(城市人口比重在30%以下),发展较慢;
加速阶段(中期):人口迅速向城市集聚,城市化进程很快,城市人口比重在30%—70%之间。由于人口和产业向城市集中,市区出现了劳动力过剩、交通拥挤、住房紧张、环境恶化等问题,并出现郊区城市化现象。
后期阶段:城市化水平较高(城市人口比重在70%以上),发展趋缓甚至停止。有些地方出现逆城市化现象。如图3:
空间上——发达国家起步早,城市化水平高,大都进入了城市化后期阶段。
发展中国家起步晚,水平低,大部分处于初期阶段和加速阶段。目前发展中国家城市化速度超过了发达国家。如图4
C、城市化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合理的城市化可以改善环境;过快的城市化会使城市环境质量下降,甚至出现一系列的城市环境问题。
城市环境问题:①环境污染严重(大气污染、水污染、固体废弃物污染、噪声污染、光污染、热污
染等);
②交通拥挤;③绿化面积小,居住条件差;④就业困难,失业人口增多等;
如何降低城市化对地理环境的影响:建设和发展生态城市。
①发展低污染的节能建筑和绿色交通;
②使城市景观尽可能地与山、河、湖、海、植被等自然景观保持协调。
第三章 农业地域的形成与发展
一、农业区位:
1、含义:一方面指农业生产所选定的地理位置,另一方面指农业与地理环境各因素的相互联系。
2、影响农业的区位因素:
自然因素比较稳定,社会经济因素发展变化大。
改造自然因素的措施:A、温室农业——改造热量;
B、修筑梯田——改造地形,但坡度超过25°不能修筑梯田;
影响以下农业的主要区位因素:A、横断山区的立体农业、东南丘陵的立体农业——地形;
B、河西走廊的棉粮、南疆绿洲区的农业——水源;
C、东南丘陵的荼树——土壤;
D、南方甘蔗、北方甜菜——热量;
E、海南一年三熟、东北平原一年一熟——热量;
F、珠江三角洲的基塘农业——地形;
G、郊区农业——市场;
H、荷兰的鲜花远销世界各地——交通、保鲜冷藏技术;
3、农业区位选择:
实质:对农业土地的合理利用。
合理的区位选择:要考虑农业生产地价的高低,农作物的单位面积产值,农业生产需要土地面积
的大小,农业生产需水量的多少以及产品对交通的迫切性等。
二、农业地域类型:
分布 典型地区 区位优势 特点
季风水田农业 东亚、东南亚、南亚的季风气候区和部分热带雨林气候区 东亚、
东南亚、
南亚 季风气候,水热充足,雨热同期;
地势平坦;
土壤肥沃。
人口稠密,劳动力充足;
稻米是当地人们喜爱的主要食粮。 水利工程量大;
小农经营;
单产高;
机械化程度低;
科技水平低;
商品率低。
商品谷物农业 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
俄罗斯、阿根廷、乌克兰
等国的温带大陆性气候为
主的气候区;
我国东北和西北。
(我国国营,其他国家
私营);
美国中部平原 地势平坦开阔;
土壤肥沃;
气候温和,降水丰富;
地广人稀;
市场广阔;
交通便利;
机械化水平高;
农业科技先进。 生产规模大;
机械化水平高;
科技水平高;
产品商品率高。
(农作物:小麦、玉米为主)
大牧场放牧业 阿根廷、美国、澳大利亚、新西兰、南非(美洲的国家牧牛为主,其他国家牧羊为主)等大面积的干旱、半干旱气候区。 阿根廷的潘帕斯草原 有大面积的干旱、半干旱气候区,利于牧草的生长;地广人稀;
交通便利。 生产规模大;
专业化程度高;
产品商品率高。
乳畜业 北美五大湖的温带大陆性气候区;
西欧、新西兰的温带海洋性气候区;
澳大利亚等;
我国北京、上海等大城市周围。 北美五大湖区、
西欧 市场(大多紧消费市场)、饲料供应。
(西欧的温带海洋性气候由于温凉、潮湿,多雨多雾,日照少,不利于粮食作物的成熟,但有利于多汁牧草的生长) 面向城市市场;
商品化、集约化;
混合农业 美国、澳大利亚、
我国珠三角的基塘农业 澳大利亚的墨累——达令盆地 良性的农业生态系统;对市场的适应性强;有效的安排农事活动
季风水田农业的特点和原因:

第四章 工业地域的形成与发展
一、工业的区位因素:

劳动力数量、原料、能源 因素对工业的影响在减弱;
市场、劳动力素质、信息通讯 的影响在加强;
交通一直都是对工业布局有很大的吸引力。
二:工业的区位选择

各类工厂的污染物:如右图:

从经济效益考虑不同类型工业的区位选择:
工业类型 工业特点 部门举例 区位选择原则
原料导向型 原料不便于长距离运输,
或运输原料成本较高 水产品加工厂、
制糖厂、
水果罐头厂 宜接近原料产地
动力导向型 需要消耗大量能源 钢铁工业、炼铝工业、化学工业 宜接近火电站或水电站
市场导向型 产品不便于长距离运输,或运输产品成本较高 啤酒厂、汽水厂、
家具厂、印刷厂 宜接近消费市场
劳动力导向型 需要投入大量劳动力 普通服装、电子装配、
玩具、鞋帽等 宜接近有大量廉价劳动力的地方
技术导向型 技术要求高 集成电路、精密仪表、
高分子合成、核工业、
电子工业等 宜接近高等教育和科技发达的地区
三:工业地域的形成

四:传统工业区与新兴工业区

德国鲁尔区发展条件:
1、丰富的煤炭资源;
2、充沛的水源(莱茵河、鲁尔河等河流);
3、便捷的水陆运输(欧洲陆上的“十字路口”,铁路、公路运输发达,并有莱茵河、鲁尔河及运河便利的水运);
4、广阔的市场(附近是世界工业最发达的地区之一);
5、离铁矿区较近(靠近法洛林高原铁矿区,现时还通过荷兰鹿特丹港进口铁矿石);
意大利中部和东北部工业区:
形成条件: 主要特点:

美国“硅谷”发展条件:
1、位置:地理位置优越,环境洁净优美(背靠海岸山脉,面对旧金山湾);
2、气候:气候宜人(地中海气候,温暖湿润);
3、科技:科技力量雄厚(居美国首位)(聚集了大量的高等院校和科研机构);——主导区位因素。
4、交通:交通便捷(邻近旧金山的航空港,并有高速公路穿全境);
5、市场:市场稳定(美国国防部一直维持着对“硅谷”电子产品稳定的订货);——特有条件。
6、创新环境和创新文化。——特有条件。
特点:1、高技术产品为主;
2、增长速度快,产品更新换代周期短,科研经费投入量大;
3、工人的技术水平高;
4、分布在高等院校周围,环境优美的地方;
第五章 交通运输布局及其影响

第六章 人类与地理环境的协调发展
一、人地关系的发展
渔猎文明时期 农业文明时期 工业文明时期 后工业文明时期
人地关系 崇拜自然 改造自然 征服自然 谋求人地关系协调
环境问题 环境问题不严重 环境遭破坏 人地关系呈现不协调,矛盾迅速激化 环境和发展问题得到普遍关注
二、环境问题

三、协调人地关系的途径: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即既满足当代人的需求,又不危及后代人满足其需求的发展)。
其内涵包括:生态持续发展、经济持续发展、社会持续发展。
遵循的原则:
公平性原则(同代人之间、代际之间、人类与其他生物种群之间、不同国家与地区之间的公平);
持续性原则(人类的经济活动和社会发展必须保持在资源和环境的承载力之内)
共同性原则(发展经济和保护环境是世界各国共同的任务,需要各国的积极参与)

⑹ 初二地理上册每一章每一节的知识总结(鲁教版)

第一章 辽阔的疆域
1、从东西半球看,她位于东半球,从南北半球看,她位于北半球。
2、从大洲大洋位置看,她位于亚洲东部太平洋的西岸。
3、从纬度位置看,大部分位于属于中纬度地区,属于北温带,南部少部分位于热带,没有寒带。
4、我国陆地领土面积约960万平方千米,居世界第三位,仅次于俄罗斯和加拿大。
5、我国陆上国界线长达20000多千米,相邻的国家有15个。
6、我国大陆海岸线长18000多千米,与我国隔海相望的国家有6个,分别是日本、韩国、菲律宾、文莱、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
7、我国濒临的海洋从北到南依次是渤海,黄海、东海、南海。
8、渤海有我国最大的盐场长芦盐场,东海有我国最大的渔场舟山渔场。
9、全国的行政区域,基本分为省、县、乡三级。
10、我国共有34个省级行政区域,包括23个省,5个自治区,4个直辖市和2个特别行政区。
11、我国总人口为12.95亿,人口特点是人口基数大,人口增长速度快。
12、为了使人口数量的增长,同社会经济发展和资源环境条件相适应,我政府把实行集计划生育作为一项基本国策。
13、我国人口分布不均,东部地区人口密度大,特别是东南沿海更大;西部地区人口密度小。
14、我国人口分界线是黑龙江省黑河市到云南省腾冲市。
15、我国人口最多的河南省,面积最大的新疆省。
16、在我国56个民族中,汉族人口最多,少数民族中人口最多的是壮族。
17、汉族的分布遍布全国各地,以东部和中部最为集中,少数民族的主要分布在西南、西北、东北地区。
18 各民放分布具有大杂居,小聚居的特点。
20、我国在各少数民族聚居的地区实行民族区域自治,设立自治机关,建立自治区、自治州、自治县、民族乡等。

第二章 中国的自然环境
21、我国西部地形多以山地、高原、盆地为主,东部则以平原和丘陵为主,地势的特征:西高东低,呈三级阶梯状分布。
22、第一阶梯青藏高原雄居西南,平均海拔在4000米以上,号称世界屋脊。
23、一、二阶梯的分界线是昆仑山、祁连山、横断山;二、三阶梯的分界线是大兴安岭、太行山、巫山、雪峰山 。
24、四大高原是:黄土高原、内蒙古高原、青藏高原、云贵高原 ;四大盆地是:四川盆地、柴达木盆地、塔里木盆地、准噶尔盆地;三大平原是:东北平原、华北平原、长江中下游平原。
25、黄土高原的特征质地疏松,缺乏植被覆盖的地方水土流失严重,沟壑纵横,内蒙古高原的特征地面平坦,一望无垠,青藏高原的特征冰川广布 ,云贵高原的特征地面崎岖不平。
26、山区常见的自然灾害是崩塌、滑坡、泥石流 。
27、开以利用山区和时候,要特别注意生态环境建设。
28、山区包括山地、崎岖的高原和丘陵,约占全国陆地面积的 2/3 。
29、冬季,我国南北气温差别很大,夏季,大多数地方普遍高温。
30、1月0℃等温线大致沿秦岭——淮河一线分布。
31、冬季最冷的地方是黑龙江漠河 ,夏季最热的地方是新疆吐鲁番 。
32、号称我国“三大火炉”的是重庆、武汉、南京 。
33、划分温度带主要指标是活动积温 。
34、我国从北到南划分为5个温度带是寒温带、中温带、暖温带、亚热带、热带 。还有一个地高天寒、面积广大的 高原 气候区。
35、我国年降水量的总趋势是从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递减 。
36我国降水最多的地方是台湾的火烧寮 ,降水最少的地方是吐鲁番盆地的托克逊 。
37、一个地方的降水量和蒸发量 对比关系,反映该地气候的湿润程度。
38、干湿地区的划分是依据气候的干湿 程度,我国四个干湿润是 湿润地区、半湿润地区、半干旱地区、干旱地区。
39、我国南北温差大的主要原因是纬度位置,冬季风
40、季风区和非季风区的分界线是大兴安岭、阴山、贺兰山、巴颜喀拉山、冈底斯山。
42、季风气候的最大优点雨热同期,是但它会带来一些灾害性天气如寒潮、水旱灾害、台风。
43、我国最大的内河流塔里木河 ,河水主要来自于昆龙山、天山的冰雪融水 。外流河如长江,河水主要来自于天然降水。
44、世界上最长,开凿最早的人工河是京杭大运河。
45、黄河发源地巴颜喀拉山,注入渤 海。
46、具有“塞上江南”美称的是宁夏平原 。
47、黄河上中游的分界是河口 ,中下游的分界是孟津。
48、黄河下游河床逐渐抬高,成为“地上河 ”。
49、黄河在流经中游 河段后,产生的泥沙最多,原因是流经的地形是黄土高原。
50、长江发源于唐古拉山山脉,注入东海,它是我国长度 最长、水量 最大、流域面积 最广的河流,有“水能宝库 ”和“黄金水道 ”之称。
51、长江上游中游的分界宜昌,中游和下游的分界湖口。
52、长江水能资源主要集中在上游 河段。宜宾 城市以下四季都能通航。
53、有“九曲回肠”之称的是荆江 ,本河段的治理措施是裁弯取直。
54、长江中下游平原地区的三个主要来源是、宜昌以上的干支流,洞庭湖和鄱阳湖两大水系,北面的汉江。

第三章 中国的自然资源
55、对于可再生资源,如果利用合理,并注意保护和培育 ,便能实现永续利用,对于非可再生资源,我们应该十分珍惜和节约使用 。
56、我国自然资源的特点是总量丰富,人均不足。
57、根据土地的用途及土地利用的状况把土地资源分为耕地、林地、草地、建设用地。
58、我国人均土地资源占有量小,且各类土地资源所占的比例不尽合理,主要是,耕地 少、林地多、难利用土地不足,特别是后备土地资源 与人与耕地的矛盾尤为突出。
59、我国的耕地和林地主要分布在气候湿润的东部季风区 ,草地主要分布在年平均降水量不足400毫米的西部内陆地区。
60、土地资源的人为破坏现象有水土流失、土地荒漠化、乱占耕地。
61、土地资源的一项基本国策是十分珍惜和合理利用每一寸土地,切实保护耕地 。
62、地球上的水,海洋水占97%,淡水资源 占2.5%
63、地球上的淡水资源,绝大多数为两极和高山的冰川 ,其余大部分为深层地下水 。目前人类利用的淡水资源主要是江河湖泊和浅层地下水 。
64、我国水资源总量少于巴西、俄罗斯、加拿大、美国和印度尼西亚,,位于世界第 6 位,若按人均计算,则仅为世界平均水平的 1/4 。
65、从时间分配看,夏季 季降水集中,冬春季降水少。有效调控径流和水量的季节变化的措施兴修水库 ;
66、从空间分布看,我国水资源南丰北缺,特别华北和西北 地区缺水最为严重,进一步加剧了北方的缺水状况。解决水资源地区分布不均的有效办法之一是跨流域调水 。
67、南水北调工程就是把长江 水系水调到缺水严重的华北、西北 地区。
68、针对我国水资源严重紧缺的问题,节约用水尤为重要。
第四章 中国的经济发展
69、经济发展的“先行官”是交通运输。
70、历史上我国著名的四大“米市”是无锡、芜湖、九江、长沙。
71、在各种交通运输线中,铁路运输是我国最重要的运输方式。经过西藏省的铁路是青藏铁路。
72、贵重或急需的货物而数量又不大的,多由航空运送。
73、容易死亡或变质的货物,多采用公路 运送。
74、大宗笨重货物,远距离运输,一般选择水运、铁路 运送。
75、农业的生产部门有种植业、林业、畜牧业、渔业。
76、农业是支撑国民经济建设与发民的基础产业。
77、西部地区天然草场广布,有我国四大牧区是内蒙古牧区、青海牧区、新疆牧区、西藏牧区。
78、林业集中分布在东北、西南、东南 地区。长江中下游地区地区是我国淡水渔业最以达的地区。
79、粮食作物中的水稻、小麦公布呈现“南稻北麦 ”格局。
80、油料生产形成了长江油菜带和黄淮花生区两大生产区。
81、糖料作物则呈现明显的“南甘北甜 ”的分布特点。
82、棉花生产以北方为主,形成了新疆南部、黄河流域、长江流域 三大棉区。
83、工业是国民经济的主导产业。
84、北京的中关村是我国最早建立的高新技术开了试验区。
85、高新技术产业主要特点1。从业人员中,科技人员 所占的比重大。2。销售收入中,用于研究与开发的费用比例大,3。产品更新换代快。
86、高新技术产为是以电子和信息 类主业为“龙头”产业。
87、我国高新技术产业开民区多依附于大城市 ,呈现出大分散、小集中的分布特点。
88、因地制宜发展农业一方面要考虑自然环境的差异,另一方面要考虑社会经济条件的制约。

⑺ 高中 鲁教版 地理 必修2提纲。谢谢。一定要是真正的鲁教版必修2提纲。

必修第二册包括四个单元,分别是:
人口与地理环境;内
城市与地理环境;
产业活动容与地理环境;
人类活动的地域联系。
第一单元、人口与地理环境

第一节、人口增长与人口问题
第二节、人口迁移和人口流动
第三节、人口分布与人口合理容量

第二单元、城市与地理环境

第一节、城市发展与城市化
第二节、城市区位与城市体系
第三节、城市空间结构

第三单元、产业活动与地理环境

第一节、农业生产与地理环境
第二节、工业生产与地理环境
第三节旅游业与地理环境(选学)

第四单元、人类活动的地域联系

第一节“人类活动地域联系的主要方式”,
第二节“交通运输布局”,
第三节“交通与通信发展带来的变化”,
[主要观点]:

1.明确课改理念,注重过程方法。

2.了解考纲要求,做到有的放矢。

3.创造性地使用教材(不是教教材,而是用教材教)。

4.重视“活动”教学。

⑻ 地理必修二知识点 鲁教版

地理必修Ⅱ识记材料

第一单元 人口与地理环境
第一节 人口增长与人口问题
知识点一 世界人口增长的历史轨迹
1、在人类社会初期——产业革命前,人口的增长十分缓慢。
2、产业革命后,世界人口增长速度加快。.
3、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人口特别是发展中国家人口迅速增长。有人惊呼人类进入“人口爆炸"时代。
知识点二 人口增长模式
1、人口增长模式的含义:又称为人口转变模式,它反映了不同国家和地区人口出生率、死亡率和自然增长率随社会经济条件变化而变化的规律。
2、人口增长模式的意义:该模式将国家和地区的人口增长分为几个不同阶段,体现了人口增长由高出生率、高死亡率、低自然增长率向低出生率、低死亡率、低自然增长率转变的过程。
3、人口增长模式的几个不同阶段及主要特征:
类型 发展阶段 主要特征
高高低 原始低增长阶段第一阶段即农业社会时期 人口出生率和死亡率都比较高,自然增长率低且波动较大,人口增长处于相对静止或低速增长状态。人口的平均寿命比较短。
高低高 加速增长阶段第二阶段即工业化初期 人口出生率仍保持在较高水平,但死亡率迅速下降,使得人口自然增长率提高,人口急剧增长。人口平均寿命随之上升。
高低高 增长减缓阶段第三阶段 人口出生率开始下降,死亡率继续下降并达到低水平。随着两者的差距逐渐减小,自然增长率逐渐降低,人口增长台白抹唐开始减绥.人口平均寿命继续上升。
低低低 低速增长阶段
第四阶段 人口出生率进一步下降,出生率和死亡率的差距进一步缩小,自然增长率很低,有些国家甚至已开始出现人口零增长或负增长。人口平均寿命进一步延长。
知识点三 不同国家的人口问题
1、世界性突出人口问题:人口增长过快、数量过多和人口年龄结构严重失调。
2、世界人口增长极不平衡。
(1)发展中国家的人口问题、影响及应采取的措施
①问题:人口出生率高、自然增长快,0~1 4岁的儿童比重过大等。
②影响:a.人口增长过快,会加大对经济、就业、资源和环境等方面的压力,导致积累减少、经济发展速度降低、人们生活水平上升缓慢甚至下降,使尚未解决温饱的穷国更加贫困,同时也不利于提高人口质量。b.青少年及儿童比重过大,造成巨大的人口增长惯性,不利于人口、经济、教育、就业、环境等问题的解决。
③措施:实行计划生育政策。
(2)发达国家的人口问题、影响及应采取的措施
①人口问题:人口增长缓慢和人口老龄化。
②影响:劳动力不足、青壮年负担过重等。
③措施:鼓励生育,接纳海外移民。
第二节 人口迁移与人口流动
知识点一 人口迁移
1、人口迁移的概念:指人口在地区之间迁出或迁入,而发生居住地的永久性或长期性改变的人口移动现象。
2、人口迁移的发展及特点:
(1)人类社会早期,自然条件是人口迁移的最主要因素。
(2)1 5世纪末至1 6世纪初的地理大发现后,主流是由“旧大陆"流向“新大陆",由已开发地区向未开发地区迁移。
(3)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永久性移民的比例明显减少,迁移形式也更加趋于多样化。
首先,政治性的国际人口迁移急剧增加。其次,国际人口迁移的流向发生很大变化。第三,新兴城市出现而引发的人口不断涌入。第四,旅游业等新兴产业的发展,造成的人口的迁移。
知识点二 人口流动
1、人口流动的含义:指因工作、学习、旅游、探亲等原因临时或短期离开原居住地外出活动,而不变更户籍的人口移动现象。
2、人口流动的强度主要取决于:经济、文化发展水平。
3、人口迁移与人口流动是人口移动的两种基本形式。
4、我国的人口流动:农村大量剩余劳动力涌向城市谋求发展,特别是涌向沿海各大中城市,形成“民工流”。
5、流动人口增长是市场经济发展的必然产物。
6、人口流动的作用:
(1)增强社会活力。
(2)在一定程度上对交通、城市以及社会经济秩序等造成压力,并带来社会治安管理等方面的问题。
知识点三 人口移动的动因和效应 ‘
1、人口移动的动因:人口迁移是各种推力和拉力共同作用的结果。
(1)最主要原因是地区间经济发展水平等差别。
(2)迁出地与迁入地之间的距离、国家政策、文化背景等也对人口迁移产生重要影响。
2、人口移动的效应:
(1)对环境产生多种影响。
(2)对社会经济产生深刻影响:促进种族、民族的融合和经济、文化的交流。
①建立起一批以移民为主体的国家,明显地改变了世界人口分布。
②促进了经济发展。
③促进了文化的交流、融合与发展。
④促进了人种基因的交流。
第三节人口分布与人口合理容量
知识点一 世界人口分布
1、人口分布衡量指标:人口密度。但两个人El密度相同的地区,人口分布格局却不尽相同。
2、世界人口分布状况:世界人口分布很不平衡。
知识点二 影响人口分布的地理因素
1、自然环境因素:是最基本因素,主要包括地形、气候、水资源和土壤、矿产资源等。
2、社会经济因素:主要包括生产力发展水平、生产活动方式、交通运输条件以及文化教育状况等。其中,生产力发展水平对人口分布的影响最为显著。
3、政治文化因素:有时甚至可在较短时间内改变人口分布状况。此外,宗教信仰、文化习俗、科技发展水平、政府的人口与发展政策以及历史因素等,也都对人口分布产生影响。
知识点三 我国的人口分布
1、我国的人口数量和人口密度
(1)数量:1 2.9 5亿,约占世界总人口数的2 1 %。
(2)密度:平均每平方千米达1 30多人,是世界上人口密度较高的国家之一。
2、我国人口分布的原因及特点
(1)原因:由于各地资源环境存在很大的差异,我国人口的地理分布很不平衡。
(2)特点:①最显著的特点是:东部地区人口多,西部地区人口少;
②沿海、沿江、沿湖的平原地区人口多,内陆干旱的高山、高原地区人口少;
③经济发达和交通便利的地区人口多,经济落后、交通闭塞的地区人口少;
④汉族居民集中的地区人口多,大部分少数民族地区人口少。
知识点四 谋求人人合理容量
1、环境人口容量的概念及表示
(1)概念:在可预见到的时期内,利用本地能源及其他资源、知识、技术等条件,在保证符合其社会文化准则的物质生活水平条件下,一个国家或地区所能持续供养的人口数量。
(2)环境人口容量表示:可供开发利用的自然资源和环境所能承受人口的最大负 荷量。环境人口容量是一个警戒值。
2、影响环境人口容量的因素
如:资源丰富程度、科技水平、经济发达程度、人口受教育水平及消费水平等。此外·还与技术水平、资源基础和环境变化趋势等有关。
3、环境人口容量的特性
(1)具有不确定性,它不是一个具体明确的数值,而是一个取值范围或估计值。
(2)在一定历史阶段,生活消费水平变化不大,环境人口容量又是相对确定的。
4.我国的人口合理容量
根据我国的地理国情,我们坚定的实施“控制人人口数量,提高人口素质,的基本国策,使人口增长与资源利用、环境保护相协调。分布的主要规律,不仅培养了读图和分析问题的能力,而且为探讨成因奠定了知识基础。

第二单元 城市与地理环境
第一节 城市发展与城市化
知识点一 城市的起源与发展
1、城市的起源
城市是社会生产力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城市的起源与生产力发展、社会分工以及社会组织的出现等密切相关。
2、城市的发展
世界城市发展大致经历了三个阶段。
(1)1 8世纪产业革命以前,城市数量少,规模较小,功能较单一,多以政治职能为主,城市和乡村相对独立。
(2)产业革命以后,城市数量增加,规模扩大,功能扩展,城市成为区域经济的中心,城乡差距逐渐扩大。
(3)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城市发展迅速,出现了特大城市和大城市带及专业化城市。
知识点二城市化及其特点
1、城市化的概念:一般指农业人口转化为非农业人口,农村地区转化为城市地区,农业活动转化为非农业活动的过程。
2、城市化主要表现:城市人口增加、城市人口在总人口中的比重上升和城市用地规模扩大。
3、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城市化水平的主要标志:通常为城市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
4、城市化的形成
城市化是社会经济发展的必然结果,它不仅包括物质形态上的变化,还包括居民生活方式和思想观念的变化。
5、城市化的特点
(1)城市化进程大大加快。
(2)大城市数量迅速增加,大城市带出现。
(3)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城市化差异加大。
知识点三 城市化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1、城市化的优点
城市化,是人类社会的进步,也是国家在经济和社会发展中实现合理用地、节约用地以及保护耕地的基本措施和有效途径。
2、城市化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1)导致大量土地被占用,耕地面积减少。
(2)造成城市及其周围地区水资源短缺。
(3)有些城市过量开采地下水,出现地面下沉,或海水入侵而导致地下水质恶化等生态环境问题。
(4)城市环境污染、交通拥挤、住房紧张、就业困难、社会秩序、混乱等问题越来越严重。
第二节 城市区位与城市体系
知识点一 城市的区位远择
1、城市区位的概念:是指城市所占据的场所。
2、城市的区位因素:城市区位与自然环境和社会经济环境有着密切的联系。
(1)自然因素
①河流:为城市提供水源。
②气候:城市大多分布在气温适宜、降水适度的地区。
③地形、地质:平原地区地形平坦,交通方便。
④矿产资源:资源丰富地区,工矿业发展迅速,人El集聚进一步加强,出现了许多新兴的工矿城市。
(2)社会经济因素
主要包括城市交通区位、经济基础、生产方式以及政治和文化历史等。 随着时代的发展,军事、宗教等因素的影响减弱,科技、旅游等影响增大,而政治、交通等因素始终影响巨大。
知识点二城市体系
1、城市的作用
城市作为区域的核心,对区域发展起着主导作用。它既是区域的管理中心、服务中心,又是区域经济的增长中心。
2、城市活动:分成两部分,一部分主要是为城市本身服务(如居住、幼儿园、小学等);另一部分主要是为城市本身以外的地区服务(如大学、大型工业基地、国家级研究所等),这是城市的基本活动,也是城市发展的主要动力。
3、城市体系形成的基础:城市与其腹地和其他城市发生的备种联系。
4、城市体系的概念:指在一定的区域范围内,由不同规模、不同等级、功能上各具特色的城市相互联系、相互作用而形成的有机整体。
5、克里斯泰勒“中心地"理论的内容及作用
(1)内容:较系统地阐明了区域内城市和城市服务中心的数量、规模、等级之间的关系。
(2)作用:被成功运用到区域规划、城市建设和商业网点布局等方面。

知识点三 长江三角洲地区城市功能案例分析
以上海为核心的长江三角洲地区,现已形成了包括特大城市、大城市、中小城市和小城镇等各具特色、多层次的城市体系。
1、上海是我国最大的城市和经济中心,也是长江三角洲地区的核心城市。作为区域经济中心,上海具有次一级中心和一般城市所不具备的高级职能。
2、南京和杭州在经济发展水平和城市综合实力等方面,居第二层次,是该地区的副中心城市。
3、苏州、无锡、常州、宁波等城市属第三层次,其制造业功能比较突出,而且受上海影响较大。
4、镇江、扬州、南通等则属更次一级城市,其辐射范围主要局限于市域内大多数城镇和乡村。
第三节 城市空间结构
知识点一 城市功能区
1、城市功能区的形成
城市的各项活动都需要占用一定土地,各项活动之间必然要发生竞争,并导致同类活动在空间上高度集聚,形成了城市功能区。
2.主要城市功能区
(1)住宅区:为城市居民提供休养生息的场所,是城市最基本的功能区。
(2)工业区:一般分布在城市外围,并沿主要交通干线分布。
(3)商业区:由商业街和各种商场等组成,大多呈团块状或条状,且多分布于交通便捷的市中心和街道两侧。中小城市的商业区多位于市中心,而大城市往往有多个商业区。
3、城市功能区组成
住宅区、商业区和工业区是城市的主要功能区,为各类城市所共有。功能区之间并无明确界限,一个功能区往往以某种功能为主,也可能兼有其他功能。
知识点二城市功能分区的成因
城市功能区的形成,受到多种因素的共同影响。
1、历史因素:是城市功能分区的形成基础。
(1)城市原有的土地利用状况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城市功能分区的现状。
(2)城市的功能分区是一个动态的过程,并非一成不变。
2、经济因素:对城市功能区分化影响显著。
(1)由于地理位置、交通通达程度等条件不同,造成土地价格或地租水平的不同。
(2)商业、工业、住宅对用地的竞争能力不同,主要表现为支付土地租金的能力,即付租能力差异。综合付租能力和地租两方面因素,一般在地租最高的市中心和地租次高地区中
的道路相交处,形成商业区;在地租较高的道路两侧形成住宅区;而地租较低的其他地方则往往形成工业区。
3、社会因素:主要影响住宅区的分化。
职业、收入水平、民族和宗教信仰等方面的差异,往往影响人们对住宅区的选择。
4、政策对城市功能区的形成,也起着重要的作用。
知识点三 地域文化对城市的影响
不同地域的文化、宗教和社会观念等,影响城市地域形态和空间结构。城市建筑景观和格局等往往反映出地域文化对城市的影响。
1、在城市建筑景观中,最明显的特征是建筑物的高低。
2、一些经过规划后而建设的城市,其城市格局无论是建筑物的单体与组合,还是整个城市道路系统,都反映出其独特的风格与含义。
3、城市与环境相互协调,往往形成独特的风格。

第三单元 产业活动与地理环境
第一节 农业生产与地理环境
知识点一 影响农业区位的因素
1、农业生产的概念
农业是人类利用动植物的生长和繁殖来获得产品的物质生产活动。
2、农业生产的显著特点:地域性、季节性和周期性等。
3、影响农业区位的因素
(1)影响农业区位的因素主要有自然条件、社会经济条件和农业技术条件等。
(2)不同的历史阶段,影响农业区位的主导因素是不同的。在古代,生产力水平低下,自然因素对农业区位的影响最为重要。
(3)随着社会的进步,社会经济条件和农业技术条件对农业区位的影响越来越突出。
(4)农业政策对农业生产也有很大影响。
知识点二农业的地域类型
1、农业地域类型的形成
世界各地自然条件与社会经济条件差异很大,农业生产方式和类型各具特色,形成了不同的农业地域类型。
2、农业地域类型的概念:指在一定地域内形成的较稳定的、成型的、区域性农业生产类型,它是历史长期发展的产物。
3、热带迁移农业
(1)迁移农业的概念:是土地和住所均不固定的一种原始的农业地域类型。
(2)迁移农业的分布、从事人口及活动范围主要分布在南美洲亚马孙河流域、非洲刚果盆地等地广人稀的热带森林及其边缘地区。从事人口占世界总人口的
5%左右。但是其活动范围占据了世界土地总面积的
1/4左右。
(3)迁移农业的生产过程及对环境的影响。
热带密林中的原始部族,来到新的地块,便毁林、烧荒、掘穴播种,等待收获。一 般二三年内土壤肥力急剧耗竭,农作物产量锐减,只好每隔二三年另选新地块。迁移农业对森林和土地资源造成破坏,被抛弃的荒地一般难以恢复森林原貌,而成为次生灌丛。
3、水稻种植业
(1)水稻种植业的分布主要分布在亚洲热带、亚热带、温带季风区的平原和丘陵地区。
(2)水稻种植业自身的特征
①水稻是喜温、喜湿的高产粮食作物。
②水稻种植业是一种需要投入大量劳动力,精耕细作的集约型农业。
(3)亚洲水稻种植业特点及规模
东亚、东南亚和南亚季风区人口稠密,水稻种植历史悠久,经验丰富,单位面积产量高。以农户家庭经营为主,生产规模小,机械化水平和商品率一般较低。目前亚洲稻谷产量约占世界总产量的90%,中国是世界上稻谷产量最多的国家。
4、混合农业
(1)混合农业的概念:指种植业和畜牧业相互结合、兼而有之的综合性农业。
(2)混合农业的分布
它主要在欧洲、北美洲和非洲的南非以及大洋洲的澳大利亚、新西兰等地。此外,我国珠江三角洲地区的基塘生产也属混合农业的范畴。
(3)澳大利亚混合农业的优点:它普遍采用小麦种植和牧羊业混合经营方式。
第一,农场形成良性的农业生态系统。
第二,种植业和放牧业两种生产方式便于合理、有效地安排农业生产活动。
第三,农场主经济收入比较稳定。
知识点三 农业生产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1、农业生产的强度对地理环境的影响:保持合理的强度,农业土地等资源就可以为人类持续利用。否则可能导致自然环境被破坏,引起土地荒漠化、水土流失、土壤污染等问题。
2、农业生产的发展对地理环境的影响:引起自然植被、地表环境以及地表辐射特性和自然界的碳循环等发生改变。
3、不合理的农业生产方式会给地理环境带来不利影响。
4、农业生产技术的改进大大增加了农作物产量,同时也会对生态环境带来某些负面影响。
第二节 工业生产与地理环境
知识点一 影响工业区位的因素
1、影响工业区位的因素:主要有土地、原料、动力、水源、交通运输、劳动力、市场和政府政策等。
2、工业区位的发展变化:不同时期影响工业区位的主导因素不同。
(1)在工业发展的早期,原料和市场因素是影响工业区位的最重要因素。
(2)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原料等对工业区位的影响逐渐减弱,交通运输等社会经济因素对工业区位的影响越来越显著。
(3)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劳动力素质已成为影响工业区位的重要因素,并形成了一批新兴工业区。
(4)环境标准已成为不可忽视的工业区位因素。
(5)一个地区的政策环境和文化环境等,对工业区位也有不可忽视的影响。
知识点二工业地域的形成
1、工业地域的形成一
由于工业联系和集聚效应的作用,工业生产在空间上便形成工业地域。
2、工业联系的主要方式
(1)工业的产品联系
(2)地理空间上的联系
(3)信息上的联系
3、工业集聚
(1)工业集聚的概念:具有工业联系的一些工厂,往往发生近距离集聚现象。
(2)工业集聚的原因:充分利用基础设施,加强彼此之间的交流和协作,降低运输费用和能源消耗等。
(3)工业集聚的意义:可以扩大总体生产能力,最终降低生产成本,提高利润,获得规模效益。
4、工业扩散的原因
(1)工业部门过分集中,出现用地紧张、水电供应不足、交通堵塞以及原料、燃料困难等问题。
(2)现代交通运输的进步,超高压远距离输电系统的建立,信息化技术的迅速发展等。
5、工业集聚与扩散的关系
工业的集聚与扩散是相比较而存在、相对立而发展的:一般来说,在工业化前期和中期,表现为人力、物力、财力的空间集中;到工业化后期,区域工业多表现为分散,即向工业基础较落后的地区扩散。
知识点三 工业生产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1、工业生产创造出巨大的社会财富,极大地改变了人类的生产和生活方式,并且深刻地影响了人与环境的关系。
2、随着世界各地的工业普遍发展,工业生产对地理环境的影响越来越大。一方面,工业生产对原材料的需求与自然界中有限的资源、能源之间的矛盾越来越突出;另一方面,人类对资源、能源的不合理利用也会造成酸雨等严重的工业污染,并直接破坏环境。
3、防治工业生产带来的环境污染,已成为协调人类与地理环境关系的重要内容。
第三节 旅游业与地理环境
知识点一 旅游业
1、旅游业的概念
旅游业是_种.具有强烈文化性质的经济行业。它主要利用风景名胜、文物古迹、风土民情等旅游资源以及各种旅游设施,为旅游者提供服务,并获得经济收益,是一个包括政治、经济、文化和科技、教育等内容在内的跨行业、跨部门、跨地区的综合性产业。
2、旅游业的特点:旅游业以旅游资源为基础,以出售劳务和提供服务取得收人为特征,具有地域性、季节性、综合性等特点。
3、发展旅游业的经济意义
(1)发展国际旅游可以增加外汇收入,促进国际收支平衡;
(2)发展匡内旅游可以刺.激消.费需求,加快货币流通。
(3)旅游业促进和繁荣旅游地的经济发展,旅游区吸引外资以及落后地区的市场开发等。 (4)旅游业是劳动密集型产业,合理发展旅游业可以扩大就业机会,调整和优化产业结构,并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
知识点二影响旅游业发展的地理因素
1、自然地理环境:旅游活动受自然地理环境的明显制约,具有地域差异性和季节性的变化。
2、地区经济发展水平和市场距离
3、旅游资源的游览价值:首先体现在资源质量上,即旅游景区景点是否具备较高的审美价值或历史文化价值。
4、旅游地位置及交通的通达性:旅游地的交通状况直接影响旅游资源开发价值。
5、旅游地的接待能力及环境承载量
6、稳定的社会环境,促进旅游业发展。
知识点三 旅游业发展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1、旅游业造成的地理环境问题
旅游业绝不是“无污染产业",它同样会产生各种污染物,对旅游地的地理环境产生影响,而其解决难度并不亚于一般的环境污染问题。
2、治理旅游区环境问题的措施
(1)对于自然景观为主的旅游区,要在治理生活污水和垃圾等污染物的同时,加强封山育林,涵养水源,保护景观生态系统等工作。
(2)对于古代建筑景观,在外观上要保持原貌,修复文物古迹“修Ill如IH",并慎重处理扩建、新建建筑物与原有文物古迹的关系,其风格、规模都应与旅游区环境协调。

第四单元 人类活动的地域联系
第一节 人类活动地域联系的主要方式
知识点一 交通运输
1、交通运输的特点
交通运输是一种特殊的生产部门。它既不生产物质产品,也不改变被运送物品的自然属性和性状,只是实现人员和物资等位移的主要手段。
2、交通运输方式的发展变化
人类从手提肩扛、牲畜驮运,发展到现代化的铁路、公路、水路、航空和管道等五种主要交通运输方式。
3、国民经济对交通运输的基本要求:运量大、运输成本低、运行速度快、连续性强等。
4、交通运输方式的选择
(1)各种运输方式各有长处与不足,应根据运输对象的性质和运量不同,选择合适的运输方式。
(2)加强各种运输方式之间的相互协作,实现合理运输。
5、交通运输网的形成和作用
各种交通运输路线,通过与各种交通运输站点相互交织,形成多种形式和不同层次的交通运输网,使人们的生产活动、贸易往来、社会交往变得更加便捷。
6、交通运输的发展方向
当今世界,交通运输正向高速化、大型化、专用化和网络化方向发展。
知识点二 通信
1、通信的概念及分类
通信是实现信息传递的主要手段。它是人类社会交往的一种形式,起着联络和协调社会的作用。一般可分为邮政通信和电信通信。
2、邮政通信
(1)主要任务:利用交通运输工具,传递信函和包裹。
(2)邮政网络的组成:是由邮局和邮路组成的邮件传递系统。邮路主要利用铁路、公路、水路、航空等运输线路。
(3)邮政通信的影响因素:有时受到地形障碍以及台风、暴雨、洪水等自然灾害的影响。
3、电信通信
(1)主要任务:利用有线电、无线电、光等传递符号、文字、图像和语言等。
(2)电信通信的传递方式及影响因素:电信利用电波传递信息。地形障碍、太阳活动等有时会影响到通信质量。
(3)作用:大大地促进了地域之间的信息交流,极大地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

热点内容
鹿特丹港国家地理 发布:2021-03-15 14:26:00 浏览:571
地理八年级主要的气候类型 发布:2021-03-15 14:24:09 浏览:219
戴旭龙中国地质大学武汉 发布:2021-03-15 14:19:37 浏览:408
地理因素对中国文化的影响 发布:2021-03-15 14:18:30 浏览:724
高中地理全解世界地理 发布:2021-03-15 14:16:36 浏览:425
工地质检具体干些什么 发布:2021-03-15 14:15:00 浏览:4
东南大学工程地质考试卷 发布:2021-03-15 14:13:41 浏览:840
中国地质大学自动取票机 发布:2021-03-15 14:13:15 浏览:779
曾文武汉地质大学 发布:2021-03-15 14:11:33 浏览:563
中国冶金地质总局地球物理勘察院官网 发布:2021-03-15 14:10:10 浏览:8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