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上册地理农业评课记录
⑴ 八年级地理自然资源观课议课记录
说教材
(一)单元教材分析
本单元的教学内容是对初中地理上册进行复习。
在初中新人教版八年级上册
第三单元的教学内容中只涉及了三节内容;
分别是中国的资源总量丰富
人均不
足
,
土地资源和水资源三节内容。要求教师要根据会考的要求对本单元的内容进
行详细的归纳总结,
明确教学重点,
难点和关键点,
给学生一个完整的知识网络。
(二)
单元的地位和作用
在学习了中国的地形,
气候,
河流和湖泊后安排学习中国的自然资源,
主要
是考虑到地形、
气候、
河流和湖泊是促进和影响自然资源形成与利用的主要自然
地理环境要素,而自然资源的利用受人类长期的生产活动与社会经济条件的影
响,
是人类经济活动的物质基础,
中国自然资源的学习是后期中国的农业,
工业,
交通运输业学习的基础。
因此本单元教学内容有明显的承上启下、
前后关联的特
征。
(三)
教学重点和难点
1
、教学重点:各类自然资源的分布以及基本特征。
2
、教学难点:
(
1
)各类自然资源在利用和开发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带来的
严重后果以及以及采取的解决措施。
(
2
)对学生进行自然资源的国情国策教育,培养学生正确的资源观、环境观,
形成可持续发展意识。
(四)教学准备:
教师:制作多媒体课件
(五)课时安排:
2
课时
1
课时教授本单元的内容,一课时安排练习并讲解练习。
⑵ 西北地区的自然地理特征与农业评课稿
自然环境:西北地区属于大陆性气候,气候比较干旱,但降水比较均匀.天山、阿勒泰版、祁连山权地区比较湿润.西北地区大致以400毫米等降水量线界分.内蒙古西部、新疆中部沙漠广布.
地形:以高原、山地为主.但是一般不很高.东以大兴安岭为界,南以阿尔金山脉、祁连山脉、长城为界.新疆的南北疆分界处地形崎岖,而内蒙古比较平缓.
农业以灌溉农业为主.灌溉的水主要来源于雪山上的冰川融水以及河水,所以农业多分布在绿洲地区、河流沿岸和山区.盛产小麦、玉米、棉花等大陆性气候作物.由于昼夜温差大,这里的水果颜色深,特别甜、脆.吐鲁番的哈密瓜和宁夏的枸杞非常出名.
还有,久负盛名的畜牧业!
大致以400毫米等降水量线界分,以内为牧区,以外为种植区.新疆主要是山地牧场,盛产细毛羊,宁夏以东主要是草原,盛产三河马、三河牛等.
西北地区恶劣的气候锻炼了精神顽强的人民.
⑶ 高中地理评课记录怎么写
⑷ 八年级上册的地理、中国的农业笔记、、急需
人教版八上地理全册知识点总结
1、我国位于亚欧大陆东部,东临太平洋,路上邻国14个,隔海相望的国家有6个。
2、渤海附近有我国最大的盐场——长芦盐场,东海有我国最大的渔场——舟山渔场。
3、我国共有34个省级行政单位,包括23个省、5个自治区、4个直辖市和2个特别行政区。
4、我国总人口为12.95亿(2000年第五次人口普查),占世界人口的五分之一以上,是世界人口最多的国家。
5、我国平均人口密度为135人/km2是世界平均人口密度(39人/km2)的3倍多。
6、我国以黑河—腾冲为界,东部人口分布密集,西部人口分布稀疏。
7、我国有55个少数民族,其中壮族人数最多。各少数民族主要分布在西南、西北和东北地区,云南省的少数民族数最多。各民族分布具有“大杂居,小聚居”的特点。
8、我国地势西高东低中国地势三级阶梯:第一级阶梯(昆仑山脉、祁连山脉、横断山脉)→第二级阶梯(大兴安岭、太行山脉、巫山、雪峰山)→第三级阶梯,自西向东:一、二、三。
9、我国由北向南划分为寒温带、中温带、暖温带、亚热带、热带。划分温度带的主要指标是活动积温。
10、年降水量的总趋势是从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递减。
11、一个地方的降水量与蒸发量的对比关系,反映了该地气候的湿润程度。
12、冬季风寒冷干燥,是我国冬季南北温差大的主要原因之一;夏季风温暖潮湿,形成了我国的雨季。
13、黄河发源于巴颜喀拉山。黄河中游流经黄土高原,是我国水土流失严重的地区。
14、长江发源于唐古拉山脉。它是我国最长、最大、流域面积最广的河流。有“水能宝库”和“黄金水道”之称。长江水能资源主要集中在上游河段。
15、长江三峡(自西向东):瞿塘峡、巫峡、西陵峡。
16、可以在较短时间内更新、再生,或者能够循环使用的自然资源属可再生资源。(土地、森林、水和水能等)
17、总是用一些就少一些的自然资源属非可再生资源。(石油、矿产资源等)
18、土地资源分为耕地、林地、草地和建设用地等。耕地、林地、草地为农业用地。建设用地为非农业用地。各类土地所占比例不尽合理,主要是耕地、林地少,难利用土地多,后备土地资源不足,人与耕地的矛盾突出。
19、耕地和林地主要分布在气候湿润的东部季风区。草地主要分布在年平均降水量不足400mm的西部内陆地区。
20、中国是一个贫水国家,我国的水资源总量位于世界第六位,但人均水资源仅为世界平均水平的四分之一,排名在第一百一十位之后。
21、受季风气候的影响,我国水资源的季节分配和地区分配很不均匀。从时间分配看,夏季我国降水集中,冬春季则降水少;从空间分配看,我国水资源南丰北缺。兴建水库可以有效调控径流和水量的季节变化。跨流域调水是解决水资源地区分布不均匀的有效办法。
22、节约用水、保护水资源是解决我国缺水问题的重要途径之一。
23、交通运输对地区的经济发展起着及其重要的作用,交通运输又比喻为经济发展的“先行官”。
24、铁路线、公路线、航线以及航空线是我国经济发展的“生命线”。东部地区交通运输网络密度大,西部地区交通运输网络密度较小。铁路运输是我国最重要的交通运输方式。
25、火车时刻表中的“↓(↑)”表示“过站不停”和列车的行驶方向(上行,下行)。
26、利用动物、植物等生物的生长发育规律,通过人工培育来获得产品的各部门,统称农业。农业是支撑国民经济建设与发展的基础产业。农作物包括粮食作物(水稻、小麦——南宜水稻北宜麦)、油料作物(长江油菜带、黄淮花生区两大生产区)、糖料作物(南种甘蔗北甜菜)、棉花(新疆南部、黄河流域、长江流域三大棉区)。
27、工业生产主要是从自然界取得自然资源,以及对原材料(矿产品、农产品)进行加工、再加工的过程。
28、工业是国民经济的主导,是国家财政收入的主要来源,也是国家经济自主、政治独立、国防现代化的根本保证。
29、高新技术产业是以电子和信息类产业为“龙头”的产业,产品的科技含量很高。高新技术产业的特点:从业人员中科技人员所占的比重大;销售收入中,用于研究与开发的费用比例大;产品更新换代快。
我国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多依附于大城市,呈现大分散,小集中的分布特点。
本学期地理学科的重点、难点主要位于第二、四章,复习重点应落于后半部分。本册重点图:P4图1.4;P7图1.7;P10表格;P22图2.2;P32图2.14;P33图2.15;P36图2.17;P48图2.32;P53图2.36;P68图3.9;P79图3.21;P89图4.4;P91图4.6;P98图4.11;P100图4.13;P101图4.14;P102图4.16;P107图4.22;P110图4.25及其意义;P111图4.26;P112图4.27;P114图4.30及其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