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年级地理 » 地理八年级上课视频下载

地理八年级上课视频下载

发布时间: 2021-02-28 01:08:58

1. 在哪能下载到全面的初高中地理上课教学视频

你去三及第教育网,上面有高中,初中,小学各科的教学视频,不过我没有下载,你自己去下载吧~~~

2. 有什么网址可以看初中地理讲课方法视频

你先到网络上查找"地理讲座视频"后搜索就可以了,最好是回去优酷,土豆之类的网站答
http://www.youku.com
http://www.9ku.com

3. 哪里有湖南教育出版社的八年级上册的地理视频啊

你去湖南教育网 或者是书籍出版社的网上看看可能有 我记得好像会发一张碟的呀!

4. 求大神回答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地理视频 最好是那种具有代表性的,因为快期末考试,急于求成!求帮忙啊

看视频太费时间。我给你发个提纲吧。

§1-1
一、位置优越
1、半球位置:东半球和北半球
2、纬度位置:南北跨越的纬度很广,近50度,大部分在温带,小部分在热带,没有寒带,只有高山地区有类似寒带的终年冰雪带
3、海陆位置:亚洲东部、太平洋的西岸
4、地理位置优越性的表现:
纬度位置:大部分位于北温带,小部分在热带,热量丰富,南北相差近50个纬度,致使我国南北气候差异大,为我国发展多种农业经济提供了有利条件。
海陆位置:东临太平洋(世界上面积最大的洋),使东部地区深受海洋的影响,降水较多,有利于农业生产,还有利于开发海洋资源,发展海洋事业,由于有许多优良港湾,有利于发展海上交通,与各国交往。西靠亚欧大陆(面积最大的大陆),陆上交通便利,现已开辟了横贯东西的亚欧大陆桥,可直接与各国直接往来。
二、国土辽阔
1、国土面积:总面积约960万平方千米,仅次于俄罗斯、加拿大,居世界第3位,差不多同整个欧洲面积相等。
2、四至点:最东端:黑龙江和乌苏里江的主航道中心线的相交处;最西端:帕米尔高原附近,东西相距约5000千米,两地存在着晨昏差异;最南端:曾母暗沙(4ºN);最北端:漠河以北黑龙江主航道的中心线上,南北相距约5500千米,存在着季节差异。
3、陆上疆界和邻国[来源:Z|xx|k.Com]
陆上疆界:2.2万多千米
陆上邻国:14个;东邻朝鲜;北面是俄罗斯、蒙古;西北和西南面同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塔吉克斯坦、阿富汗、巴基斯坦、印度、尼泊尔、不丹接界;南接越南、老挝、缅甸。(P4的图1.4)
4、海上疆界和邻国
大陆海岸线:长达18000多千米
临海:自北向南有渤海、黄海、东海和南海。我国的领海,是指从海岸基线向海上延伸到12海里的海域。渤海和琼州海峡为我国内海。有台湾岛(最大岛)、海南岛、舟山群岛(最大群岛)、南海诸岛等5000多个大大小小的岛屿。同我国隔海相望的邻国有:韩国、日本、菲律宾、马来西亚、文莱和印度尼西亚六个国家。此外,我国与朝鲜、越南既陆上相邻,又隔海相望。
三、34个省级行政区
1、行政区划:省(自治区、直辖市)、县(自治县、自治州、市)和乡(民族乡、镇)三级,省级行政单位包括23个省、5个自治区、4个直辖市和2个特别行政区。
2、34个省级行政区在地图上的位置、名称、简称、行政中心(P7的图1.7和P8表)
§1-2
一、世界上人口众多的国家——中国
1、人口数量:13.40亿(2010年),约占世界人口1/5以上
2、人口增长对环境的影响
我国众多,要满足这么多新增人口衣食住行的基本需要,将消耗大量的资源和能源,这给社会经济发展和资源环境带来巨大的压力。
3、我国的人口基本国策:实行计划生育,控制人口增长,提供人口素质(实行计划生育政策,每年新增人口数量依然较大原因:人口基数大)
二、人口东多西少
1、我国人口密度:我国人口密度为143人/平方千米,是世界平均人口密度的3倍多。
2、我国人口的分布:不均匀,大致以黑河-腾冲线(胡焕庸提出)为界,东南部人口总数多,人口稠密,西北部人口总数少,人口稀少。
东部地区面积占43%,人口占94%;西部地区面积占57%,人口占6%。
3、造成我国人口分布差异的原因
东部地势平坦,以平原为主,土壤肥沃,气候温暖湿润,适合发展种植业,工商业发达,交通便利,所以人口密度大。
西部地区多高原、山地,地形崎岖,降水较少,多沙漠、草原,工商业落后,交通不便,因此西部人口稀疏。
§1-3
一、56个民族
1、我国的民族构成
汉族人口最多,约占全国人口的92%,其他55个民族人口较少,总共约占全国人口的8%,被称为少数民族。
少数民族中人口数最多的是壮族,有1600万;人口在500万以上的还有满、回、苗、维吾尔、彝、土家、蒙古族、藏族等。
各民族无论大小,一律平等。
2、少数民族的语言、风俗习惯、文化特色及节日等(P17“活动2-3”)
二.民族的分布
1、民族的分布:汉族遍及全国,主要集中在东部和中部;少数民族主要分布与西南、西北、东北等边疆地区、总之,各民族的分布特点是“大散居、小聚居、交错杂居”
2、我国的民族政策:在少数民族地区,实行民族区域自治,设立自治机关。
§2-1
一、地形类型多样
1、地形复杂多样:平原、高原、山地、丘陵、盆地
2、四大高原:
青藏高原:草场分布、雪山连绵、冰川广布;
内蒙古高原:一望无际,地面平坦,起伏不大,多草原和沙漠;
黄土高原:土质疏松,千沟万壑、支离破碎,水土流失严重;
云贵高原:山岭起伏,地面崎岖、梯田广布。
3、三大平原
平原:东北平原(面积最大)、华北平原和长江中下游平原
丘陵:辽东丘陵、山东丘陵、东南丘陵
4、主要山脉分布
山脉构成地形骨架,山脉往往是地形区分界线(23页图2.2)。
东西走向的三列:由北而南为天山-阴山;昆仑山-秦岭;南岭;(三横)
南北走向的三条:贺兰山、六盘山、横断山脉;(三竖)
东北-西南走向的三列:从西而东为大兴安岭-太行山-巫山-雪峰山;长白山-武夷山;台湾山脉;(三撇)
西北-东南走向的有2条:阿尔泰山、祁连山、(两捺)
弧形山脉:喜马拉雅山脉(一弧形)
5、各大地形相互错综复杂,纵横交错:p23地形图、P25-26的“活动3”
二、山区面积广大
1、山区:包括山地、丘陵、比较崎岖的高原。
2、五大地形的比例: P23最后正文部分(山地占1/3、山区占2/3)和p24图2.8
3、山区对我国经济发展的影响:
利:在发展林业、牧业、旅游业、采矿业方面有优势。
弊:耕地不足,不利于发展种植业;交通不便。
三、地势呈阶梯状分布
1、总趋势:地势西高东低,呈三阶梯状分布
西部以高原、山地、盆地为主,东部以平原和丘陵为主,呈西高东低。我国陆地海拔最高点是喜马拉雅山脉主峰珠穆朗玛峰。我国陆地海拔最低点是吐鲁番盆地的艾丁湖洼地。
2、三级阶梯及其分界线
第一级阶梯:青藏高原,平均海拔在4000米以上
分界线:昆仑山-祁连山-横断山脉
第二级阶梯:主要为高原和盆地,海拔在1000米一2000米之间
分界线:大兴安岭一太行山一巫山一雪峰山
第三级阶梯:主要为丘陵和平原,海拔在500米以下
三级阶梯的地形剖面图(32°N、36°N)
3、我国地势西高东低、呈阶梯状分布,产生的影响(水汽、水运、水能)
①地势西高东低向海洋倾斜,有利于海洋上的湿润气流(夏季风)深入内陆,形成降水,有利于农业生产。②顺着地势,我国众多大河滚滚东流,便利东西交通。③河流由高一级阶梯流入低一级阶梯时,落差很大,水能资源较为丰富。
我国大型水电站多分布于地势第一、二阶梯及地势第二、第三阶梯分界处。原因:山高谷深,高差大,河流落差大,水流急,水能丰富。
§2-2
一、冬季南北温差大,夏季普遍高温
1、冬季气温分布特点:
南北温差很大,气温南高北低。我国冬季最冷的地方是黑龙江省漠河县的北极村。
0℃等温线:秦岭-淮河一线
2、夏季气温分布特点:
除青藏高原外,普遍高温,南北温差小。我国夏季最热的地方是吐鲁番。
3、温度带的划分及其对人们生活、生产的影响
我国划分为五个温度带(热带、亚热带、暖温带、中温带、寒温带)和一个高原气候区。
气温的南北差异对人们生产、生活影响大:P33 “活动”
亚热带-暖温带分界线:0℃等温线,即秦岭-淮河一线
二、东西干湿的差异
1、我国降水分布规律:
(1)空间分布很不均匀,总趋势是从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递减;我国年降水最多的地方是台湾岛东北部的火烧寮。我国年降水最少的地方是吐鲁番盆地的托克逊。
(2)时间分配也不均匀,大多数地区的降水集中在5—9月;南方雨季开始早,结束晚,雨季长;北方雨季短。我国降水的年际变化也很大。
800毫米等降水量线:秦岭-淮河一线,我国农业地区南北方差异分界线
400毫米等降水量线:干旱、湿润地区分界线,我国农业地区东西部差异分界线。
2、影响我国降水分布的原因:东南临海,西北深入到亚欧大陆内部,夏季有能带来大量降水的夏季风,受高原山地的阻挡和海陆远近的制约,自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逐渐减小。
3、四大干湿区及各区分布的植被:(P36图2.12)
湿润区-半湿润区分界线:800毫米等降水量线,即秦岭-淮河一线
半湿润-半干旱区分界线:400毫米等降水量线
半干旱-干旱区分界线:200毫米等降水量线
4、降水量的多少对人们生活、生产的影响(p37活动题1、2)
(1)影响植被、农业生产
(2)影响人们的生活、建筑、饮食、民俗
三、我国气候的主要特征(气候类型多样、季风气候显著)
1、我国的气候类型及其特点:气候复杂多样和季风气候显著。
2、主要气候类型及其分布
(1)东部地区是世界典型的季风气候区,由南向北分布着热带季风气候、亚热带季风气候、温带季风气候。
(2)西北部分布着典型的温带大陆性气候。
(3)青藏高原分布着高原山地气候,高山地区的气候和植被呈现出垂直变化的规律。
3、不同气候的特点不同:课本39活动题1、2
四、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
1、影响我国气候的主要因素:
纬度位置(影响气温)、海陆位置(影响降水)、季风和地形(垂直变化)。
2、季风气候显著的形成、因素和影响(P40的图2.28)
季风的形成:
冬季:盛行从亚欧大陆内部吹来的偏北风,寒冷干燥,加剧了我国北方的寒冷,使南北温差加大。
夏季:盛行从太平洋吹来的东南风和从印度洋吹来的西南风,温暖湿润,雨热同期(有利于农作物生长)。
我国东西跨经度大,自东南向西北,距离海越来越远,受夏季风的影响越来越小,降水越来越少。
因素:海陆位置(亚欧大陆东部、太平洋的西岸,西南部离印度洋也较近)
影响:P40—41活动题1、2
3、季风区和非季风区的界线:大兴安岭-阴山-贺兰山
§2-3
一、以外流河为主
1、内、外流河的概念
2、内流河(区)和外流河(区)分布:(P42的图2.30)三大水系主要河流(注意澜沧江、怒江、额尔齐斯河、塔里木河等)
我国东南部外流区河流多,河流水量大,受地形影响大多数河流自西向东流;我国西北部内流区河流少,河流水量小。
3、我国主要河流及其水文特点:
外流河:以秦岭-淮河一线为界,南、北方水文特征差别明显:南方外流河流量大,水位季节变化较小,汛期较长,含沙量小,无结冰期;北方除黑龙江等少数河流外,河水的流量小,水位季节变化大,汛期较短,含沙量大;
原因:南方降水量大,雨季长,植物较茂盛,河流的泥沙含量少,冬季气温在0℃以上,北方正好相反。
内流河:主要分布在西北部,塔里木河是我国最大内流河。高山冰雪融水是内流河的主要水源,因而河流的水文特征与季节密切相关。
4、京杭运河(6省5大水系,南水北调疏水通道):P44阅读材料
二、黄河的治理与开发
1、黄河(我国第二长河)的地理位置:(P50图2.41黄河流域水系图)
发源于西藏高原的巴颜喀拉山;流经青、川、甘、宁、内蒙古、晋、陕、豫、鲁等9个省、自治区;注入渤海;
上、中游分界城市:内蒙古河口,中、下游分界城市:河南桃花峪;主要水利枢纽:三门峡、小浪底、万家寨等;
流经地形区:青藏高原、内蒙古高原(宁夏平原、河套平原)、黄土高原、华北平原;主要支流:洮河、湟水、汾河、渭河。
2、黄河的贡献:P51的正文倒数二段
塑造华北平原、宁夏平原、河套平原;提供丰富的水能和灌溉水源;旅游景观。
3、黄河的忧患:(P52-53活动题)
上游:荒漠化、凌汛;原因:气候干旱、草地退化;受纬度位置影响,初春时上游河段先解冻,河水挟冰块而下,水势汹涌,导致水位猛涨;
可采取措施:生态环境建设(还草还林等)
中游:水土流失严重;
原因:人为原因(破坏植被)。
自然原因:夏季多暴雨、中游支流多、黄土土质疏松;
可采取措施:水土保持综合治理(植树造林、退耕还草等)、修建大型水利枢纽等
下游:地上河;
原因:P51的最后一段;可采取措施:疏通河道、修建大堤等
三、长江的开发与治理
1、长江(我国长度最长、水量最大、流域面积最广的河流)的地理位置:
发源于青藏高原的唐古拉山脉,全长6300千米,流经青、川、渝、藏、滇、鄂、湘、赣、皖、苏、沪等11个省、市、自治区,注入东海;
上、中游分界城市:宜昌;中、下游分界城市:湖口;主要水利枢纽:三峡、葛洲坝等;流经地形区:青藏高原、四川盆地、云贵高原、长江中下游平原;主要支流:(雅砻江的山民(岷)骑着嘉陵摩托去乌汉买香(湘)干(赣))
2、“水能宝库”和“黄金水道”
长江水能资源主要集中在上游河段(峡谷多、水流急、落差大),水能资源蕴藏量占全国的1/3,可利用水能资源约占全国一半。因此,长江干支流上建立了很多座水电站,但因工程条件复杂、投资大等原因,水能资源开发利用率比较低。
长江干支流很多,构成纵横广阔的水运网,干流横贯东西,终年不冻,宜宾以下四季通航,是我国东西航运大动脉,素有“黄金水道”之称。
3、长江开发和治理(P48-49的“活动题”)
宜昌到江西湖口的中游段,河道弯曲,湖泊多,支流多,特别是荆江段,多浅滩和沙洲,水位高于两岸陆地,加上曲流发达,地势低洼,水流不畅,容易发生洪涝灾害。
新中国以来,重点治理了滩多流急的川江和“九曲回肠”的荆江,疏通长江航道,加强沿江港口建设,提高了长江运输能力。
4、生态建设:退田还湖(P48阅读材料)
洪涝灾害、水土流失、水污染严重。中下游的洪涝灾害、泥沙淤积与上游的水土流失有关。
§2-4
一、常见的自然灾害
1、分类:气象灾害(干旱、洪濑、台风、寒潮等)、地质灾害(地震、滑坡、泥石流等)
2、我国自然灾害特点
(1)自然环境复杂,自然灾害种类多、分布广
(2)发生最为频繁、遭受自然灾害最为严重
3、分布及原因(P56图2.48 P57图2.49,P58活动题)
台风灾害:主要分布于东南沿海地区。台风登陆带来狂风暴雨灾害,还会引发滑坡、泥石流、崩塌等地质灾害。
干旱灾害:主要分布与华北地区。
洪涝灾害:主要分布于大河中下游地区,以南方地区更为严重。洪涝灾害的产生与南方降水量大、降水集中夏季有关。
滑坡、泥石流灾害:主要分布于中西部山地,以西南地区最为集中。我国中西部山区地震灾害也很多。山区地震可能引发滑坡、泥石流、崩塌、洪水灾害。
我国西南部地区位于亚欧板块与印度洋板块交界地带,多地震。这里地形复杂,夏季多暴雨,容易引发滑坡、泥石流灾害。
3、防灾减灾:(措施:四方面,避灾方法:P60活动题)
§3-1
一、可再生资源和非可再生资源
1、自然资源的概念:在自然界中对人类有利用价值的土地、阳光、矿产、森林、水和水能等。
2、自然资源的分类:可再生资源(土地、森林、水和水能)和非可再生资源(矿产资源)
3、自然资源的利用和保护
可再生资源:如果利用合理,且注意保护和培育,就能够实行永续利用
非可再生资源:十分珍惜和节约使用
二、总量丰富 人均不足
1、我国自然资源的总特征是:总量大,人均不足。
课本64页卡片小字。[来源:Z+xx+k.Com]
2、节约和保护资源:P66的“活动1”
保障我国资源供应的措施。
§3-2
一、土地资源的利用
1、土地资源的利用类型:P67-67的图3.6
2、我国土地资源的特点:
优点:(1)总量丰富,
⑵类型齐全(有利于因地制宜全面发展农、林、牧、副、渔、工矿业生产和城乡建设)
缺点:⑴我国人均耕地量少
⑵各类土地所占比例也不合理,主要是耕地、林地比重小,难利用的土地多
⑶后备土地资源不足,特别是人与耕地的矛盾尤为突出
⑷土地利用类型分布不均
二、土地资源分布不均
1、耕地:分布在东部湿润、半湿润区的平原、丘陵地区
2、林地:分布在东部湿润半湿润区的山区
3、草地:分布在年平均降水量不足400毫米的西部半干旱、干旱区的内陆地区,这里土地资源的利用程度较低,以发展牧业为主
4、难利用土地(沙漠、戈壁、石山、高寒荒漠、永久积雪和冰川等):主要分布在西部内陆地区
三、合理利用每一寸土地
1、土地资源被破坏严重:突出问题:耕地面积减少、质量下降。
四个原因(P71图3.13):城市扩张,占用耕地;过度放牧,草场退化;乱砍乱伐、水土流失;不当排放,土地污染。
2、土地资源的保护:
基本国策:“十分珍惜、合理利用土地和切实保护耕地”。
保护措施:四个方面(P72的图3.12)(P73-74活动题)
(1)制定法律、法规,加强对土地资源的管理和保护;
(2)在农耕区,加强农田基本建设和基本农田保护;
(3)在牧区,建设人工草场,保护天然草场;
(4)在易遭受风沙危害、水土流失严重的地区,营造防护林,治理沙化,盐碱化。
对难利用土地,进行合理规划、在不破坏生态环境的前提下,加以利用。
沙漠、戈壁:发展旅游业,种植耐旱农作物,发展沙产业等。
雪山:发展旅游业,利用冰雪水资源,开发动物资源等。
高寒荒漠:开发耐寒植物,发展高寒畜牧业。
石山:发展旅游业,开发矿产资源等。
§3-3
一、水资源时空分布不均
1、水资源:可供人类直接使用的淡水(河流水、淡水湖泊水是我国的主要淡水资源)
2、水资源的时间分配:夏秋多,冬春少
原因:夏秋季降水丰沛,河流处于丰水期,水资源源较为丰富;冬春季降水少,河流进入枯水期,水资源相对不足。
解决措施:兴建水库(三峡、小浪底)
3、水资源的空间分配:南丰北缺(南、北方分界线:长江流域北界为界);
原因:南方河流众多,水量大;北方河流较少,水量也小;
影响:水、土资源的配合不合理,进一步加剧北方的缺水状况。
水资源时空分布不均匀,给社会经济发展带来很大的影响。例如影响南北耕地类型;造成水旱灾害频繁、农业生产不稳定;制约西北地区社会经济发展。
解决措施:跨流域调水(南水北调、引滦入津、引黄入晋、引黄济青)
4、 南水北调工程:(把长江流域的水资源调到华北和西北地区)(P78图3.16)
3条输水路线:
东线方案。在江苏扬州江都市计划把长江水抽进京杭运河,北达山东和天津。
中线方案,把丹江口水库的水引到华北平原,北达北京。
西线方案,把长江上游的水引入黄河上游,补充西北地区的水资源。
三、节约用水 保护水资源
1、我国水资源在利用上的问题:
一方面水资源供应相当紧张,缺水状况仍继续加重;另一方面是水资源利用率低,浪费惊人,污染严重,影响了水资源的可利用价值,加剧了我国的缺水程度
2、 解决措施:
途径:节约用水,保护水资源,从某种意义上说,节水比调水更重要
节水措施:
农业生产:改变灌溉方式,推广喷灌、滴灌;改变农作物品种,种植耐旱、耗水量少的作物;减少化肥、农药的使用。
工业方面:工业用水重复使用、循环使用;降低生产耗水,提高利用率;污水处理,达标排放。
家庭生活方面:生活用水一水多用,推广节水器具;少使用洗洁剂和清洁剂。
3、节水标志:P80的阅读材料和图3.22
§4-1
一、交通运输方式的选择
1、交通运输:经济发展的“先行官”
2、交通运输的发展:P84的图4.1
3、选择合适的交通运输方式
(1)依据:根据出行的目的、货物本身的性质等,考虑运价的高低、运速的快慢、运量的多少
(2)各种交通运输方式的特点
水路运输量最大,占地少,污染轻,成本低,价格最低,受天气状况影响较大;铁路运输运量大较大,价格较低,受自然条件影响较小;公路运输机动灵活,价格较高,受自然条件影响小;航空运输速度最快,运量较小,价格最高。
(3)选择合适的交通运输方式
一般来说,运距远、贵重、急需、量小的货物,适宜选择航空运输;鲜活的或易变质的货物,运距较近的多采用公路运输;大宗笨重货物,远距离运输,一般选择水运或铁路。
二、我国铁路干线分布
1、铁路线的分布特点:东部地区铁路建设比较早,发展速度比较快,铁路网密集,部分城市之间还有高速铁路相连;西部铁路建设晚,发展速度比较慢,铁路网稀疏。
我国铁路干线分为南北向和东西向铁路干线,在铁路干线交汇处形成铁路枢纽,如北京、上海、郑州等。
2、铁路线的命名方法:P88的“活动1”
3、铁路线的基本分布:三横五纵(名称、起止点的城市、经过的省级行政区名称(简称))、四条高铁、高原铁路、丁字铁路(P88图4.5和P89的“活动2”)
三横铁路:京包——包兰线;陇海——兰新线;沪杭——浙赣——湘黔——贵昆线;
五纵铁路:京沪线;京九线;京广线;焦柳线;宝成——成昆线;
东北铁路干线:滨州——滨绥线;哈大线;京哈线;
高原铁路:青藏铁路;
四条高铁:京沪高铁;京广高铁;沿海高铁;哈大高铁;
§4-2
一、农业及其重要性
1、农业概念
2、农业的主要部门:种植业、畜牧业、林业、渔业(P90-91的图4.6)
3、农业的重要性:衣食之源、生存之本;国民经济的基础。
4、多姿多彩的现代农业:现代农业的主要功能除了农产品供给以外,还具有多种新功能。新型农业形态迅速发展,成为重要产业(课本92页阅读材料)。
二、农业的地区分布
1、表现为:东部与西部、南方与北方的差异:P100的图4.13及小字部分
2、东、西部农业分布差异:(P93图4.10)
分界线:400毫米等降水量线
西部:天然草场广布,农业中的畜牧业地位重要,那里有我国的四大牧区。因为降水稀少,种植业只分布在有灌溉水源的平原、河谷和绿洲。
东部:是种植业、林业、渔业主要分布区。其中,半湿润和湿润的平原地区以种植业为主;林业集中分布在东北和西南的天然林区,以及东南部的人工林区;沿海地区是我国海洋渔业基地;南方地区淡水渔业发达。
3、南、北方的分布差异:
分界线:秦岭—淮河一线(0°C等温线,800毫米等降水量线)
差异表现:耕地类型、熟制、作物种类等(P94图4.11及边上的小文字)[来源:学科网]
三、发展农业要因地制宜(P97活动题1、2)
发展农业要考虑的因素:
⑴自然条件:光照、热量、水分、地形和土壤(P96图7.13及边上的小文字),宜粮则粮、宜牧则牧、宜林则林。
⑵社会经济条件:市场需求、交通运输、技术水平、国家政策。城市附近的郊区要积极发展蔬菜、花卉、肉、乳、蛋、奶等的生产,以满足城市(市场)需求。
四、走科技强农之路
1、重要作用:①品种的改良②生产效率提高③抗灾能力增强
2、具体事例:①杂交水稻袁隆平②温室大棚技术③农业机械化④滴灌、喷灌技术
3、发展方向:高产、优质、高效、生态、安全农业
§4-3
一、工业及其重要性
1、工业:基本物质生产部门。包括:开采自然资源、对原材料加工和再加工。
2、重要性:提供先进的工具和设备、原材料和动力等生产必需的物质条件,对现代农业、城乡建设、交通运输、科学研究有重要作用。
3、发展现状:发展迅速、门类齐全、基础雄厚、规模庞大。多种工业产品产量居世界首位。世界最大的货物出口国。
二、工业的空间分布
1、基本格局:东部密集、中部较多、西部较少、分布稀疏(P103的正文部分和图4.21)
沿交通线(铁路线——京哈、京广、哈大等、公路线)、沿河(江)、沿海
2、主要工业基地(P104的“活动1-2”)
四大工业基地:辽中南、京津唐、长江三角洲(沪宁杭)、珠江三角洲
3、 中西部发展:
战略:西部大开发、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中部崛起
优势:自然资源丰富、生产成本较低
三、蓬勃发展的高新技术产业
1、发展特点:发展迅猛,贡献巨大(7倍多)
2、类型:电子信息、生物工程、新能源和新材料、航空航天、现代农业等
3、分布:
(1)依附于大中城市,东部发展速度远高于中、西部
(2)聚集区: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环渤海地区(P106图4.25)
4、具体事例:
(1)“中国光谷”:武汉东湖新技术开发区,我国第一家国家级的光电产业基地。
(2)“中国硅谷”:北京中关村,我国首个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
优势:①地理位置优越,交通便利。
②科技力量雄厚,人才众多。[来源:学|科|网Z|X|X|K]
③基础设施完善,政府政策支持
4、 发展高新技术产业的决定性因素:科技和人才

5. 求地理课视频网站

其实看有关地理一方面的视频,纪录片是一个很好的选择。我可以向你推荐一些我内所知道的记录片:容
1.BBC里有很多有关地理一方面的纪录片如《野性中国》这是一部中国和BBC合拍的关于中国自然人文地理的片子,里面画面很不错。《地球脉动》介绍了地球的起源,山川,河流,森林,草原,两极等等。你可以自己到网络里搜“BBC纪录片”就有很多,或者搜纪录片之家。
2.中央台里也有很多这方面的片子如“人文地理”这个栏目就不错,里面的视频也是可以下载的。
3.还有一些如“敦煌”“再说长江”“黄石公园”
希望能帮到你,加一句啊。。其实我也想当一名地理教师,但我本科不是学地理的,我相信有志者事竟成,所以我们共勉吧!!!!!!!!!

6. 哪里有初中地理老师讲课视频

用不上,我是一名教师,我给你指出几个重点吧!你好好背,就一定行!
回头是岸呀!好好学吧!
(原创)8年级地理(上)复习提纲(人教版)
1、从世界看中国
(1)辽阔的疆域
1、我国的地理位置:位于东半球、北半球,位于亚洲的东部,太平洋的西岸。我国地理位置的优越性:
①从纬度位置看,南北跨纬度广,大部分位于中纬度地区,属北温带,南部有少数地区属热带,无寒带;
②从海陆位置看,我国位于世界上最大的大陆----亚欧大陆的东部,西部与许多国家接壤。东部濒临世界上最大的大洋----太平洋,有众多的岛屿和港湾,是一个海陆兼备的国家。
2、国土辽阔:陆地领土面积960万平方千米,仅次于俄罗斯和加拿大,居世界第三位。
①我国陆上国界线长达20000多千米,邻国15个(东朝鲜、北蒙古,东北、西北俄罗斯,西部哈、吉、塔、阿、巴,西南印度、尼、不,南部缅、老、越。)
②我国领土四至:最北是黑龙江与乌苏里江主航道中心线交汇处,最南是曾母暗沙(南北纬度相差49度,距离相离5500千米,因而生生了季节差异);最东是漠河以北黑龙江主航道中心线,最西是帕米尔高原(东西经度相差60度,距离相距5000千米,因而产生了晨昏差异);
③临海(从北到南):渤海、黄海、东海、南海。海域及内水面积37万平方千米,海域面积300万平方千米;
④海岸线长18000多千米,主要岛屿有台湾岛、海南岛、舟山群岛和南海诸岛,有六个海上邻国(自南向北分别是韩国、日本、菲律宾、马来西亚、文莱、印度尼西亚)
3、领土四至:最北端:黑龙江漠河以北黑龙江主航道中主线( 多);最南端:南海南沙群岛上的曾母暗沙( 附近);最东端:黑龙江与乌苏里江主航道中心线汇合处( 多);最西端:新疆帕米尔高原( 附近)
南北跨纬度近 ,约5500千米,东西跨经度 多、约5000千米,是一个地域辽阔、自然环境差异十分显著的国度。
4、34个少级行政区:我国的行政区域分为三级:省(包括自治区、直辖市、特别行政区)县(包括自治县、自治洲、市)乡(民族乡、镇)我国共34个省级行政单位包括:23个省、5个自治区、4个直辖市、2个特别行政区。我国的首都是北京。
本节重点:熟记34个省级行政单位的名称、简称、位置分布与大概轮廓(即课本7页图1.7)
(2)众多的人口
1、世界人口最多的国家:2000年第五次人口普查我国人口12.95亿,占世界人口1\5以上,我国人口增长较快,两次人口增长高峰(1858年和1949年)。我国的人口政策是:计划生育(控制人口增长、提高人口素质)
①我国人口的国情是:人口基数大,增长速度快,人口东多西少。决定了我国人口政策是计划生育。
②会计算人口的密度(人口密度=该地区的总人口数(人)/该地区的总面积(平方千米))
2、人口东多西少:我国东部地区人口密度大(500-600人每平方千米),西部地区人口密度小(10人每平方千米),面积57%,人口仅占6%,东西人口分界线:从黑龙江省的黑河市至云南省的腾冲县。
(3)多民族的大家庭
1、 民族构成:我国共有56个民族,其中汉族人口最多,占总人口数的92%,其它55个民族占总人口的8%,所以称为少数民族,少数民族中,人口最多的是壮族,有1500多万人,人口400万以上的民族有:满族、回族、苗族、维吾尔族、彝族、土家族、蒙古族、藏族等。
2、 民族分布:特点(大杂居,小聚居)汉族的分布遍及全国各地,以东部和中部为集中,少数民族主要分布在西南、西北和东北地区。
3、 民族政策:平等、团结、互助、民族区域自治。(我国各民族都有自己独特的风俗习惯,丰富多彩的文化和传统的体育活动,大多数民族都有自己的语言,很多民族还有自己的文字(如蒙古文、藏文、维吾尔文、壮文))
2、中国的自然环境与自然资源
(1)了解我国自然环境自然资源的基本特征
① 运用中国地形图,说出我国地形、地势的主要特征
我国地形的特征(P24-29):地形复杂多样和高原、地面积广大(P26-27活动1、2、3;P29-30活动1、3)
我国地势的基本特征:地势西高东低并呈三级阶梯状分布
三级阶梯界线的山脉:第一阶梯和第二阶梯界线:昆仑山脉、祁连山脉和横断山脉;第二阶梯和第三阶梯界线:大兴安岭、太行山脉、巫山、雪峰山。(P23活动1——4)
构成各级阶梯的主要地形:第一阶梯主要由青藏高原构成;第二阶梯包括:塔里木盆地、准噶尔盆地、内蒙古高原、黄土高原、四川盆地和云贵高原等;第三阶梯包括:东北平原、华北平原和长江中下游平原等。
掌握:课本P22图2——2、24页图2——4
地势对我国的影响:
①气候:我国地势西高东低向海洋倾斜,有利于海上湿润气流向我国内陆推进,为我国广大地区带来了较为丰富的降水;
②河流:俗话说“人往高处走,水向低处流”,我国西高东低的地势,必然造成了我国的大江大河自西向东流入海洋。古诗云“一江春水向东流”“大江东去”;
③交通:一方面向东流淌的大河沟通了我国东西的交通,方便了沿海和内陆的联系;另一方面,阶梯交界处的高大山脉成为我国东西交通上的巨大障碍。
不同的地形特征对人们生产生活的不同影响:P25图2-5
五种基本类型都有,但以山地33%为多,高原26%,盆地19%,平原12%,丘陵10%,山区即包括山地、丘陵、崎岖高原部分占三分之二。
意义:①有利影响:地形多种多样,为我国因地制宜发展多种经营提供了有利条件。如平原具有发展种植业的优势,高原具有发展畜牧业的良好条件,山区在发展林业、副业、旅游业和采矿业等方面具有优势。(我国山区面积广大,森林、矿产、水力、旅游资源丰富,所以在山区应大力发展林业,采矿业及旅游业。)
②不利影响:山区多,平原少,也给大规模商品化生产、生产管理带来了困难;同时,山区由于地形崎岖,交通闭塞,经济文化常常相对落后,并造成耕地资源不足。
总结:不同的地形区有不同的自然条件,利用方式也不同。如湿润半湿润的平原适宜发展耕作业;山区适宜发展林业、畜牧业和旅游业;干旱、半干旱的平原、高原则适宜发展畜牧业;干旱、半干旱区只有在有水灌溉的绿洲区、平原区才可发展种植业。
我国的主要山脉:(落实到地图上)
⑴东北--西南走向,最西列是大兴安岭-太行山--巫山-雪峰山;中间-列是长白山-武夷山;最东列是台湾山脉,其主峰玉山是我国东南沿海最高的山峰。
⑵东西走向,最北列是天山-阴山;中间-列是昆仑山-秦岭;最南列是南岭。
〔注意〕秦岭是划分我国南方与北方的重要地理界线。秦岭南北的自然地理环境、社会经济发展有着巨大的差异。
⑶西北-东南走向,主要有阿尔泰山,祁连山、巴颜喀拉山等。多在我国西部。
⑷弧形山系,是世界最高山脉喜马拉雅山,其主峰珠穆朗玛峰海拔8848米,为世界最高山峰,位于中国与尼泊尔交界处。
⑸南北走向,主要有贺兰山、横断山脉等。
〔注意〕横断山脉是由许多列南北走向的平行山脉组成。它们由北向南地势逐渐降低,山高谷深、山河相间,极大地阻碍了东西交通。
我国的四大高原:青藏高原,内蒙古高原,黄土高原,云贵高原;我国的三大盆地:塔里木盆地,准噶尔盆地,柴达木盆地,四川盆地;我国的三大平原:东北平原,华北平原,长江中下游平原。
② 运用资料说出我国气候的主要特征及其影响因素:
我国气温的特点:冬季南北温差很大(约50℃)原因:南北纬度位置高低不同(地形地势),南北受冬季风影响大小不同;夏季南北温差不大(仅12℃)原因:太阳光直射北半球,北方白昼时间较长,接受太阳光不比南方少多少。
读图:P31 2——13 P32 2——14,读图步骤如下:
① 根据图例,读数值,了解气温递变规律,概括总结气温的空间分布规律;② 观察等温线的延伸方向及突出部分,了解、分析气温空间分布的变化趋势及影响其分布的因素;③ 根据等温线的疏密了解气温空间变化的梯度式变化幅度;④阅读南北气温极端数值,了解气温空间分布的具体差异。
如图2——13:我国冬季气温的空间分布规律是由南向北递减,即越往北去,气温越低。从图中可以看出0℃等温线大致穿过秦岭——淮河一线,在青藏高原的东部边缘向南弯曲,主要是因为地形地势的影响;温线的密集,说明了气温的差异较大。我国最南气温为16℃,最北气温-32℃,所以我国南北1月平均气温大约相差50℃。
我国温度带的划分:①原因:根据我国气温的南北差异和农业生产的实际(农业生产实际主要指一个地方气候农作物所能提供的热量条件);②类型五个(北→南)寒温带(高原气温区)、中温带、暖温带、亚热带和热带。
P33图2——15 了解我国六个温度带的主要分布地区(行政区、地形区)
例:P34页 活动2
答:不同的温度带内,同一种粮食作物(如小麦),选择的播种时间也不同,暖温带适合于秋季播种,收获的是冬小麦;中温带适合于春季播种小麦,收获的是春小麦。
关系:①不同的温度带,地面植被不同,因而生长的水果也不同;②不同的温度带,农作物生长期内的温度高低和热量多少不同,因而农作物的熟制也不同;③不同的温度带,冬夏的气温差异很大,因而居民的建筑特色也不同;④不同的温度带,所处的纬度位置高低不同,接受太阳光热多少不同,气温高低不同,因而农作物的播种时间也不同。
基本特点(规律)
原因
影响

名称
内容

空间分布规律 从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逐渐渐少 影响我国降水的主要来源是夏季风。我国东部广大地区受东南季风和西南季风的影响大,降水多;西北内陆地区受夏季风影响不明显,降水稀少 东南部湿润,愈向西北部内陆越干燥
时间变化 季节变化 降水季节分配不均,降水集中在5月到9月的夏秋季节 夏季受来自海洋的湿润气流影响,降水丰沛;冬季受来自大陆的干燥空气的影响,降水少 使我国旱涝灾害频繁,夏季风强或来的早,北涝南旱;夏季风弱或来的晚,南涝北旱
年际变化 各地降水年际变化大,南方较小,北方较大,西北干旱地区最大 夏季风进退的规律反常所造成的
降水的南北差异 北方:降水少,雨季短;南方:降水多,雨季长 由夏季风形成锋面雨带进退规律决定的。 形成北方的春旱、夏涝;江淮地区的梅雨和伏旱
P35 图2——16,在图在中找出我国主要的等降水量线穿过的省区?
例:P40活动2:我国东部背靠亚欧大陆,面临太平洋,地处季风季风气候区,受夏季风影响非常明显,因而夏季高温多雨,由此可知造成两个地区气候差异的主要因素不是纬度位置而是海陆位置,正是由于海陆位置的影响,才使地处同纬度大洋西岸的阿拉伯半岛气候干旱,沙漠广布。
例:P40活动3
气候类型复杂多样:东部地区:带季风气候、亚热带季风气候;西北地区:温带大陆性气候;青藏地区:高原山地气候。
P42图2——26,我国的气候类型(特点)及分布地区
例:P43活动2:在不同气候条件下,人们种植的粮食作物、经济作物、瓜果蔬菜也不同,如东北种植的是春小麦、甜菜;华北、长江中下游平原以南地区种植的是冬小麦、甘蔗;北方(东北、华北)种植的油料是花生、大豆,长江以南则种油菜;北方水果有:苹果、梨、葡萄;南方则有柑橘、菠罗、香蕉。
③ 地图上找出我国的主要河流、说出长江、黄河的概况
基 本 特 点
内 容

河流众多
流域面积超过1000平方千米以上的河流,就有1500多条

水量丰富
河流年径流量达27000亿立方米,仅次于巴西、俄罗斯、居世界第三位

水能蕴藏量极大
水力资源蕴藏量达6.8亿千瓦,居世界首位

P44图2——28,知道内流区与外流区的概念及界线(季风界线)知道我国的主要河流。
流域区域
分界线
占全国总面积
主要大河

外流区域
北段大致沿着大兴安岭一阴山一贺兰山一祁连山(东端)一线;南段沿巴颜喀拉山—冈底斯山一线。(与季风区非季风区的界线大体相近) 2/3
流入太平洋:长江、黄河、珠江、松花江、海河、辽河、澜沧江(境外称湄公河)。
流入印度洋:雅鲁藏布江(在印度境内称布拉马普特拉河)、怒江。
流入北冰洋:额尔齐斯河。
内流区域
1/3
流入沙漠或内陆湖泊:塔里木河

影响因素
对我国河流的影响

地形(地势)
地势西高东低,河水滚滚东流入海,成为外流河,位于外流区

气候
气温
夏季升高,高山冰雪融水增多,河水就多
冬季降低,高山冰雪融水减少,河水就少
降水
增多,外流河水就增多,水位就上涨

减少,外流河水就减少,水位就下降

黄河的治理:P48 图2——32,知道黄河的概况,流经省区
黄河发源于青海的约古宗列渠,呈巨大“几”字型,向东流经青、川、甘、宁、内蒙古、陕、晋、豫、鲁九省区,注入渤海;黄河上游有丰富的水能资源(龙羊峡),中游则修渠灌溉(塞上江南宁夏平原),下游则多泛滥。
河段
黄河的忧患
治理措施

表现
成因

例①地形平坦、土壤肥沃、水源丰富的地方适合发展耕作业,例如长江三角洲、三大平原地区,这些地方地形、土壤、水源、气候条件相对来说都比较优越;②地形陡峭,水土容易流失的地方适合发展林业,既增加收入,又可保持水土,发挥森林的环境效益;③气候干旱、降水稀少,但牧草生长良好的地方,适合发展畜牧业;④河湖较多,水资源充足的地方适合发展渔业。
影响农业发展与分布的因素:自然因素;社会因素。
例:P103活动1、2、3
我国农业面临的挑战与对策
我国农业面临的挑战与对策

发展

现状
发展成就
举世瞩目:产量、位次、生产能力等

面临挑战
问题严重:耕地减少、水土流失、自然灾害、环境污染等

发展方向与对策 ①调整产业结构,发展多种经营
②建立商品粮基地
③科技兴农
例:P106、107活动1、2、3
(2)运用资料,说出我国工业的地理分布,用实例说明高新技术产业在工业发展中的作用
工业的一般生产过程:对原材料加工再加工,如汽车生产:开采铁矿→冶炼钢铁→生产汽车
工业生产特点:阶段性、关联性、计划性
后一阶段所用的原料是前一阶段所用的产品,即前一阶段的生产是为了后一阶段的进行,生产是有计划性,针对性的生产而非盲目生产。
工业是国民经济的主导:工业是国家财政收入的主要来源,他是国家经济独立,国防现代化的根本保证,为农业、建筑、科研、军事等部门提供了许多机械设备、科研仪器,是推动社会发展的动力。
我国工业的分布:①我国工业东部沿海、长江沿岸地区多,广大的西部地区少;②我国工业分布较为集中的地区:京广、京沪、哈大等铁路沿线,形成了很多具有全国意义的工业基地,如北京、天津、广州等;黄河流域是能源开发的重要工业带:如兰州、包头、西安、郑州、济南等;长江沿线形成了以上海、南京、武汉、重庆等城市为中心的沿江经济发达地区;沿海地区集中了长江三角洲,辽中南、京津唐、珠江三角洲地区,以及经济特区和沿海开放城市等工业发达的经济核心区。
全理分布工业:①辽中南地区:资源配置好、交通便利,以重工业为主;②沪宁杭工业区:资源匮泛、交通便利、市场广阔,综合型工业;③珠江三角洲:靠近港澳、邻近东南亚、海陆交通便利,“前店后厂”的外向型经济;④大力发展乡镇企业。
例:111、112活动1——4
高新技术产业的涵义:科学技术为基础、电子和信息为龙头、产品科技含量高
特点:科技人员比例大,研究开发费用高,产品更新换代快。
我国商新技术产业的发展与分布:①发展:起步晚,发展迅猛;②分布:依附于大城市,大分散小集中;③地区差异:沿海——科技园区型,沿边——贸易导向型,内陆——国防军工
P115 活动1、2
(3)比较不同交通运输的特点,运用地图说出我国交通运输网的大致分布格局
交通运输:利用交通工具把人或物从一个地方运到另一个地方
交通工具:汽车、飞机、轮船、火车、牲畜、地铁、管道等
交通运输是经济发展的“先行官”:交通运输是联系生产与消费的纽带,是连接工业与农业,城市与农村的桥梁,为了开发利用资源,促进市场经济的发展,加强各地区、各民族、各国家家政治、经济、文化等的联系,都应首发发展交通运输。
我国交通运输的分布特点:分布不均,东部稠密,西部稀疏,密度相差很大。
原因:我国人口的东多西少,矿产资源的北煤南磷,家产品的南稻北麦,都向交通运输提出了要求;地形上,东部大分地区为平原,西部地势较高,地形复杂,修路成本高。
铁路线 联系 命名法 类似线
京沪线 京是北京的简称,沪是是上海的简称 用起止点城市命名 哈大线、成昆线
湘黔线 湘是湖南简称,黔是贵州简称 以起止点城市所在省级行政单位的简称命名 浙赣线、青青藏线
兰新线 兰为兰州简称,新为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的简称 以起点省级行政单位的简称和一个终点城简称命名 陇海线
南疆线 南疆为新疆南部 以铁路线所在的位置命名 北疆线
命名规律:①从北京出发,“京”在前面;②南北走向,北前南后;③东西走向,东前西后。
我国铁路网的骨架,简称“三横五纵”
南北向的铁路线(自东向西排列) 1、京沪线
2、京九线
3、京哈线——京广线
4、同蒲线(大同—孟塬)——太焦线——焦柳线
5、包兰线——宝中级(宝鸡—中卫)——宝成线——成昆线
东西向的铁路线(自北向南排列) 6、大秦线——京包线——包兰线
7、陇海线——兰新线
8、沪杭线——浙赣线——湘黔线——贵昆线
等。

这够你学的了!好好复习,祝你取得好成绩!

7. 有没有初中地理网课app或者视频 人教版的

目前没有

8. 初中地理教学视频

楼主您好,很高兴能回答您的问题,我的答案如下:

怎样学好初中地理_网络经验回
http://jingyan..com/article/a3761b2b6b3a1f1576f9aa15.html
生活与书本结合,加强记忆,学答东西要活,不要死记

若您还需要视频请追问,我很乐意替您解答。

如果您对我的回答满意,请点击满意答案
如果不满意,请继续等待您期望的满意答案
愿您的问题能够早日得到解决

9. 哪里有地理的教学视频可以下载

我推荐你网络搜索一下巨象网,里面有不少科普知识类的短视频,对学习和教学应该会有帮助的。

10. 初一上学期地理的名师讲解视频全套下载

热点内容
鹿特丹港国家地理 发布:2021-03-15 14:26:00 浏览:571
地理八年级主要的气候类型 发布:2021-03-15 14:24:09 浏览:219
戴旭龙中国地质大学武汉 发布:2021-03-15 14:19:37 浏览:408
地理因素对中国文化的影响 发布:2021-03-15 14:18:30 浏览:724
高中地理全解世界地理 发布:2021-03-15 14:16:36 浏览:425
工地质检具体干些什么 发布:2021-03-15 14:15:00 浏览:4
东南大学工程地质考试卷 发布:2021-03-15 14:13:41 浏览:840
中国地质大学自动取票机 发布:2021-03-15 14:13:15 浏览:779
曾文武汉地质大学 发布:2021-03-15 14:11:33 浏览:563
中国冶金地质总局地球物理勘察院官网 发布:2021-03-15 14:10:10 浏览:8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