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年级地理 » 地理必修2第一章第一节思维导图

地理必修2第一章第一节思维导图

发布时间: 2021-02-28 00:29:44

① 人教版高一地理必修二第一章思维导图

第一节 人口增长模式
1、人口增长快慢的 根本原因 生产力的发展水平 直接原因 人口自然增长率=出生率-死亡率

2、人口增长模式:

(1)工业革命以前 原始人口增长模式 特点 高高低 原始社会 传统人口增长模式 特点 高高较低 奴隶社会,封建社会,资本主义社会

(2)工业革命时特点 高低高(18世纪——19世纪末20世纪初)欧洲
(20世纪50年代)起普遍存在于大多数发展中国家

(3)近现代 特点 三低 世界主要发达国家 (原因:现代科学知识的普及和医疗卫生技术的进步,人们的生育观念及行为的变化)

3、人口零增长国家:意大利,匈牙利,俄罗斯,德国等
人口负增长国家;英国,比利时,芬兰等

4、促使中国人口出生率迅速下降的因素主要有三个:1 社会经济因素 2制度因素 3计划生育因素。

5、世界人口达到50亿:1987 7 11 达到60亿:1999 达到65亿:2006 2 28
年龄结构0——14岁65岁(中国60岁)以上
年轻型大于等于40%小于4%
成年型30%——40%
老年型小于30%大于7%|60以上大于10%
自然增长率小于等于1.0%为低增长,出生率小于等于1.5%为较低增长

高中地理必修一、必修二第一章内容的思维导图(知识树框架图)


 
高中地理必修一复习指导(含图表) 
第一章行星地球   
第一节宇宙中地球
一、地球在宇宙中的位置 
1.天体是宇宙间物质存在的形式,如恒星、行星、卫星、星云、流星、彗星。 2.天体系统:天体之间相互吸引和相互绕转形成天体系统。 
★3.天体系统的层次由大到小是      地月系              (课本P3图1.2) 
                  太阳系 
          银河系            其他行星系总星系    总星系           其他恒星世界                                        河外星系
 二、太阳系中的一颗普通行星(课本P4图1.4) 
1.太阳系八大行星由近及远依次是水星、金星、地球、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 、海王星。
2.八大行星分类(课本P5图1.5)

天体系统的层次由大到小是
地月系 (课本P3图1.2) 太阳系 银河系 其他行星系总星系 总星系 其他恒星世界 河外星系 二、太阳系中的一颗普通行星(课本P4图1.4) 1.太阳系八大行星由近及远依次是水星、金星、地球、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 、海王星。 2.八大行星分类(课本P5图1.5) 分类 特点 类地行星 水星、金星、地球、火星 同向性、共面性、近圆性 巨行星 木星、土星 远日行星 天王星、海王星 ★三、存在生命的行星——地球上存在生命的原因(课本P6) 外部条件 安全稳定的宇宙环境 自身条件 适宜的温度 日地距离适中 适于呼吸的大气 体积、质量适中 液态的水——来自地球内部
1.2太阳对地球的影响 
一、为地球提供能量 
1.太阳大气的成分主要是氢和氦;太阳辐射能量来源是核聚变反应。 2.太阳辐射对地球的影响:(课本P8图1.7) 
⑴提供光热资源;⑵维持地表温度,是促进地球上水、大气运动和生物活动的主要动力;⑶煤、石油等矿物燃料是地质历史时期生物固定以后积累下来的太阳能;⑷日常生活和生产的太阳灶、太阳能热水器、太阳能电站的主要能量来源 ★二、太阳活动影响地球 1.太阳大气由里到外分层 
太阳活动的主要类型 
光球 黑子,是太阳活动强弱的标志 色球 
耀斑,是太阳活动最激烈的显示
日冕 太阳风 
2.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课本P11) 
⑴世界许多地区降水量的年际变化和黑子变化周期有一定的相关性(课本P11活动); 
⑵造成无线电短波通讯衰减或中断;⑶扰动地球磁场,产生磁暴现象;⑷两极地区产生极光;⑸地球上水旱灾害、地震等自然灾害的发生与太阳活动有关。 
第三节地球的运动 
★一、地球运动的一般特点
第三节地球的运动 
★一、地球运动的一般特点 
 地球自转 地球公转 
运动方式 围绕地轴转动 
在椭圆轨道上围绕太阳转动 
运动方向 
自西向东。北极上空俯视为逆时针,南极上空为顺时针。 
自西向东。北极上空俯视为逆时针。 
运动速度 
线速度:从赤道向两极递减,两极点为零。 角速度:除两极点外各地相等(15°∕h)。    近日点(每年1月初),速度快         
远日点(每年7月初),速度慢       运动周期 
真正周期:一个 恒星日=23时56分4秒    昼夜交替周期:一个太阳日=24时         真正周期:一个恒星年=365日6时9分
10秒                
直射点回归周期:一个回归年=365日5时48分46秒          
地理意义 
1.昼夜交替                            2.地方时                     
3.沿地表水平运动物体的偏移            1.昼夜长短的变化
2.地方时 3.沿地表水平运动物体的偏移 1.昼夜长短的变化 2.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 3.产生四季和五带 二、太阳直射点移动 23°26′N ★1.太阳直射点的移动规律如图示 0° ★2..地球公转过程中两分两至点的判断 23°26′S 依据:看日地球心连线和赤道的位置关系——连线在赤道以北说明太阳直射23°26′N, 则地球处 于公转轨道上的夏至点;连线在赤道以南说明太阳直射23°26′S, 则地球处于公转轨道上的冬至点 简便方法:看地轴——地球逆时针公转时,地轴左偏左冬,地轴右偏右冬。
3..地球公转过程中速度变化的判断 
依据:1月初,地球运行至近日点,公转速度最快;7月初,地球运行至远日点,公转速度最慢。 二、昼夜交替和时差 ★一昼夜交替 


 
1.⑴昼夜现象产生的原因——地球不透明、不发光;⑵昼夜交替产生的原因是——地球自转。  2.晨昏线的判读:在晨昏线上任找一点,自西向东越过该线进入昼半球,说明该线是晨线,反之是昏线。 
3.晨昏线与赤道的关系:相交且平分,因此赤道上终年昼夜平分。 
4.晨昏线与太阳光线的关系:垂直且相切,因此晨昏线上太阳高度为0度。 5.晨昏线与地轴的夹角变化范围:0°~  23°26′
6.太阳高度的分布:昼半球上>0°,夜半球上 < 0°,晨昏线上 =0°。 7.昼夜交替的周期:一个太阳日 =24小时 ★二地方时的计算 1.地方时计算原理: 
①地方时东早西晚(同为东经,经度越大越偏东;同为西经,经度越小越偏东;一东一西,东经偏东时间早) 
②同一条经线上地方时相同 
③经度每隔15°地方时相差1小时(既1°=4分钟) 2.地方时计算方法: 
某地地方时=已知地方时±4分钟×两地经度差 
说明:①式中加减号的选用条件:东加西减——所求地在已知地的东边用加号,在已知地的西边用减号。 
②经度差的计算:同减异加——两地同为东经或同为西经相减;一为东经一为西经相加。 ③计算步骤: 确定两地经度差;换算两地时间差;判断两地东西方向;带入计算。 3.昼夜长短的计算 
   ⑴昼弧:任一纬线落在昼半球内的部分。 ⑵夜弧:任一纬线落在夜半球内的部分。
⑶计算:①昼长=昼弧对应的经度数÷15°;②夜长=夜弧对应的经度数÷15° 三区时的计算  
所求地的区时=已知地的区时±两地时区数差 
说明:①时区数的计算:当地经度数÷15°,商四舍五入得时区数。 
②时间差的计算:同减异加——两地同为东时区或西时区相减;一为东时区一为西时区相加。 ③加减号的选用条件:东加西减(同为东时区,时区数越大越偏东;同为西时区,时区数越小越偏

③ 地理高一必修二1-5单元思维导图

④ 人教版高一地理必修二第一章思维导图。

第一节 人口增长模式
1、人口增长快慢的 根本原因 生产力的发展水平 直接原因 人口自然增长率=出生率-死亡率

2、人口增长模式:

(1)工业革命以前 原始人口增长模式 特点 高高低 原始社会 传统人口增长模式 特点 高高较低 奴隶社会,封建社会,资本主义社会

(2)工业革命时特点 高低高(18世纪——19世纪末20世纪初)欧洲
(20世纪50年代)起普遍存在于大多数发展中国家

(3)近现代 特点 三低 世界主要发达国家 (原因:现代科学知识的普及和医疗卫生技术的进步,人们的生育观念及行为的变化)

3、人口零增长国家:意大利,匈牙利,俄罗斯,德国等
人口负增长国家;英国,比利时,芬兰等

4、促使中国人口出生率迅速下降的因素主要有三个:1 社会经济因素 2制度因素 3计划生育因素。

5、世界人口达到50亿:1987 7 11 达到60亿:1999 达到65亿:2006 2 28
年龄结构0——14岁65岁(中国60岁)以上
年轻型大于等于40%小于4%
成年型30%——40%
老年型小于30%大于7%|60以上大于10%
自然增长率小于等于1.0%为低增长,出生率小于等于1.5%为较低增长

⑤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二第一章第一节知识框架

⑥ 高中地理考纲解读必修2第一章

1.人口增长的模式的类型及其地区差异

世界人口增长的历史进程和地区差异这部分教学内容相对比较简单,教学时可以充分利用课本上的“图1—1—2世界人口增长”和“图1—1—3世界人口增长阶段”两幅图理解人口增长的阶段性,再结合阅读课本文字学生就可以进一步理解和掌握人口增长的历史原因。人口增长的不同阶段大致也对应不同的人口增长模式,利用课本“图1—1—4”、“图1-1-5”、“图1-1-6”和“图1-1-8”从出生率、死亡率和自然增长率分析人口增长模式的特点和当代人口增长模式的地区分布差异。人口增长模式的转变是从死亡率的下降开始,使人口增长速度加快;人口增长模式从“高低高”向“三低”转变是由于出生率的下降。由于不同国家和地区经济发展水平的差异,出生率下降的途径也不同。让学生阅读了解世界人口出生率的下降途径有哪些。不同的人口增长模式各个年龄段的人口比重不同,因此,各种人口增长模式对社会发展带来的影响也不同,结合人口金字塔引导学生分析各种人口增长模式的有利和不利之处。关于我国人口增长的这部分内容,利用和人口金字塔图进行探究分析。

2.人口容量,人口合理容量,环境承载力的区别和联系

环境承载力是指在一定时期、一定状态或条件下,一定的环境系统所能承受的生物和人文系统正常运行的能力,即最大支持阈值,而最大支持阈值通常用环境人口容量来表示。影响环境人口容量的要素有自然环境要素、技术水平、人类的消费水平和区域的开放程度等。影响环境人口容量的自然环境要素有太阳、空气、淡水、土地、生物等,它们都是人类生存不可缺少的条件,但不同的资源对决定环境人口容量的意义不同。像太阳、空气目前对环境人口容量没有限定,而淡水过去只对个别干旱地区的人口数量起限制作用,现已成为决定越来越多的地区环境人口容量的重要因素。因此在估算环境人口容量时通常以土地、淡水等限制性因素来估算,并要考虑地区的开放程度和人类的消费水平。主要用土地资源指标来估算环境承载力称为土地资源承载力。中国科学院综考会为土地资源承载力所下的定义是“在一定生产条件下土地资源的生产力和一定生活水平下所承载的人口限度”。它指明了土地承载力的4个要素是:生产条件、土地生产力、被承载人口的生活水平和土地承载人口的限度。它们的关系是:土地承载人口的限度与土地生产力成正比,与人口生活水平成反比,而土地生产力又是由生产条件决定的。以水资源来估算环境承载力称为水资源承载力,它由我国学者在80年代末提出来的,一般认为:水资源承载力是在特定的历史发展阶段,以可持续发展为原则,以维护生态良性发展为条件,以可预见的技术、经济和社会发展水平为依据,在水资源得到适度开发并经优化配置的前提下,区域(或流域)水资源系统对当地人口和社会经济发展的最大支持能力。

环境承载力的由来
环境承载力是环境科学的一个重要概念,它反映了环境与人类的相互作用关系,在环境科学的许多分支学科得到了广泛应用。
关于环境承载力的由来有两种说法。一种说法认为,承载力是从工程地质领域转借过来的概念,其本意是指地基的强度对建筑物负重的能力。生态学最早将此概念转引到该学科领域内,即“某一特定环境条件下,某种个体存在数量的最高极限”。
承载力概念引入生态学后发生了演化与发展,体现了人类社会对自然界的认识不断深化,在不同的发展阶段和不同的资源条件下,产生了不同的承载力概念和相应的承载力理论。生态承载力是生态系统的自我维持、自我调节能力,资源与环境的供应与容纳能力及其可维持的社会经济活动强度和具有一定生活水平的人口数量。对于某一区域,生态承载力强调的是系统的承载功能,而突出的是对人类活动的承载能力,其内容包括资源子系统、环境子系统和社会子系统。所以,某一区域的生态承载力概念,是某一时期某一地域某一特定的生态系统,在确保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和生态环境良性循环发展的条件下,可持续承载的人口数量、经济强度及社会总量的能力。
生态承载力大体可以分为土地资源承载力、水资源承载力等类型。在人类面临粮食危机、土地日趋紧张的情况下,科学家提出了土地承载力的概念。在环境污染蔓延全球、资源短缺和生态环境不断恶化的情况下,科学家相继提出了资源承载力、环境承载力、生态承载力等概念。

3.人口容量的特点

三个特点:临界性。如果某地的人口数量与人口容量相当,表明人口与其赖以生存的物质资源基本协调。如果实际人口超出人口合理容量,则表明这种协调发展将受到破坏。要么人民生活水平下降,要么自然资源会遭受破坏。
相对性。相同面积的土地在不同地区、不同自然条件和科学技术水平下,人口容量是不同。即使同一地区,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其人口容量也不同。
警戒性。人口容量并不是一个国家或地区需要达到的人口数量,相反,一个国家或地区的人口控制目标该低于人口容量,并以此作为人口控制的最终警戒线。

4.影响人口迁移的因素

人口迁移是怎样产生的?西方人口学家把这种现象归纳为推力和拉力或排斥力和吸引力作用的结果。回顾人口迁移的历史,人口发展必须与自然生态环境及社会经济发展相适应,是人类社会共有的客观要求。但是,由于诸多原因,人口的发展经常与自然环境及社会经济的发展处于互不适应的状况,所以人地关系不协调是人口迁移的根本原因。可见,作为一种复杂的人口现象,人口迁移是由许多外部因素的强迫所致,受一系列自然、经济和社会因素的影响。
1.自然生态环境
自然生态环境为人类生存提供了不可替代的物质基础,人类生存离不开一定的自然环境和资源条件,同时,自然生态环境的地域差异也是引起人口从一地向另一地迁移的原因之一。一般说来,人类总是移居到自然环境比较优越,自然资源比较丰富的地区。尤其是在以手工劳动为主的较低的生产力水平条件下,人们往往倾向于集中到气候温和、土壤肥沃、水草丰茂、宜于农耕的平原、河谷地带。各种自然灾害(如洪水、火山喷发、地震、暂时或持续性的气候恶化、病虫害、瘟疫等)或造成大规模的人口迁移,或通过对生产的严重破坏迫使人们不得不成批地离开家园,迁移到异地安家。
2.经济因素
自然条件对人口迁移的影响总是通过人类的经济活动实现的。因此,经济因素对人口迁移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各国及各地区之间经济发展不平衡构成人口迁移的主要原因。通常,经济发展水平高的地区人口迁入率较高,经济落后的地区迁出率高。
生产布局的变化和新区开发也常常使人口分布和人口迁移的流量、流向发生变化。大型生产项目的兴起和新区开发能够提供更多的就业岗位和更多事业成功的机遇,因而具有很强的吸引力,导致大批人口流入。例如,美洲大陆的开发就是与欧洲和非洲大批移民的涌入同时进行的。
此外,人口迁移还在很大程度上受制于交通运输业的发展,人口迁移的距离和规模与交通工具的发展与布局有很大关系。在近代以前,海洋使新旧大陆处于隔绝状态,现代运输工具的发展则使海洋成为交通运输和联系新旧大陆的通道,也导致人口迁移的距离和规模增大。新交通线的开辟,常常伴有规模较大的人口迁移。
3.社会文化因素
前已述及,人口迁移是一种非常复杂的社会现象,受多种因素的影响,除自然和经济因素外,各种社会文化因素(如政治、宗教、文化等)的作用也不容忽视。
政治因素对人口迁移有时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各国政府通常制订一定的经济和人口政策以限制或鼓励人口迁移。例如,1878年清朝政府撤销禁止移民东北的禁令,致使大批关内人口移入东北。因政治原因所引起的人口迁移常常有强迫性,例如二次大战期间纳粹德国驱逐犹太人,南非白人种族主义政权把城镇黑人赶入“黑人家园”等均属强迫迁移。
文化教育因素对人口迁移的影响越来越明显,人们为了自己或子女受到良好的教育,总是从文化水平低、教育设施落后的地区迁往文化教育中心地区。而移入地区也愿意接受具有较高文化素养,有一技之长的人才迁入,这往往导致欠发达地区的人才外流。
此外,不少宗教活动也经常引起人口迁移。例如西非朝圣者到麦加去的历时几个月的长途跋涉;宗教战争(如十字军东征、伊斯兰教徒征服西非、北非的战争)所引起的人口迁移;以及宗教迫害(如中世纪欧洲天主教对异教徒的迫害)造成的被迫人口迁移。

5.中国文化对人口的影响

满意答案从中国传统文化来看,“传宗接代”的思想是根深蒂固的,它迄今仍是促使中国人想多生育,特别是多生男孩的重要原因。“传宗接代”思想和对男孩的强烈偏好的形成,有其深远和复杂的社会根源。几千年来中国是一个传统农业社会,从一个国家亦即从宏观来看,男性人口是一国的劳动力的主要源泉,也就是劳役、兵役、税收的主要来源;它同土地一样,是财富的来源。因此,中国历代国家政权一贯鼓励人民多生育男孩,以增强国力。从一个家庭亦即从微观来看,一个家庭(家族)的生命的延续,固然首先是直系血缘关系的延续,但作为一个经济实体,关键在于它的财产继承权的延续。在“父产子袭”的传统农业社会,家庭及其继承权的延续,必须有男性后嗣;一个家庭如果没有男性后嗣,就意味着它的生命必将结束。因此,各个家庭都必须把生育男性后嗣作为头等大事来对待。然而,我们认为,对“传宗接代”思想产生的根源,仅从经济的角度来分析是不全面、不充分的。因为人们不难看到,尽管国家政权的性质已经完全改变了,国民经济中占主导地位的已不是传统农业,农民的家庭经济也渗透了近代工商业的因素。但是,在中国人的头脑中还顽强地存在着“传宗接代”的思想。这就提醒我们必须扩大视野,进一步从中国传统文化中寻找它的根源。可以认为,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生殖崇拜,是“传宗接代”思想的主要根源之一。

⑦ 求高一地理必修一全部,必修二第一章知识框架图或思维导图,简单点就行,谢谢!

⑧ 地理高一必修二1-5单元思维导图怎么做

⑨ 高一地理必修二第二章的思维导图 谁能提供一下谢谢!

高三用的,希望对你有帮助。

热点内容
鹿特丹港国家地理 发布:2021-03-15 14:26:00 浏览:571
地理八年级主要的气候类型 发布:2021-03-15 14:24:09 浏览:219
戴旭龙中国地质大学武汉 发布:2021-03-15 14:19:37 浏览:408
地理因素对中国文化的影响 发布:2021-03-15 14:18:30 浏览:724
高中地理全解世界地理 发布:2021-03-15 14:16:36 浏览:425
工地质检具体干些什么 发布:2021-03-15 14:15:00 浏览:4
东南大学工程地质考试卷 发布:2021-03-15 14:13:41 浏览:840
中国地质大学自动取票机 发布:2021-03-15 14:13:15 浏览:779
曾文武汉地质大学 发布:2021-03-15 14:11:33 浏览:563
中国冶金地质总局地球物理勘察院官网 发布:2021-03-15 14:10:10 浏览:8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