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教版地理必修三试题
❶ 高二地理必修三试卷
我可以帮你出
❷ 急求最近几年涉及地理必修三的高考题!!
高考每本书必考,谁也不知道今年会出那一个类型的题,考过的题不一定考,你可以去买五年高考三年模拟文综,它里面都是高考原题
❸ 地理必修三题目
绿色水库,就复是天然的蓄水池一制样,所以很简单的就选B啊
增加湿度,不是主要原因哦,因为增加湿度不一定只有热带雨林,比如说孟加拉国,印度等国,湿度都很大,特别是孟加拉国,下雨量巨大,全年都是雨水,历史记录也是在孟加拉国,所以不选。
保持水土也不是主要的,因为保持水土的多了去了,像我们国家的长江中下游 的三省林业带,黄土高原的植被,都是保持水土,所以不选。
调节气候:不止热带雨林一个,也不是主要的,像俄罗斯、加拿大的针叶林,都是调节气候的,如果没有这些针叶林抵挡北极吹来的风雪,俄罗斯和加拿大会更冷。
所以综合选B 忘采纳。
❹ 求鲁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三的知识点总结,直接复制粘贴在页面上吧,发送由箱太麻烦了,谢谢各位了。
必修三区域地理背诵材料
产业转移
考点要求:分析产业转移的影响因素及其对产业移入区和产业迁出区地理环境的影响。
【原型篇】以发达国家向发展中国家转移产业为例
1.影响因素:⑴劳动力因素:劳动力的数量、质量和价格的差异影响产品的成本,发展中国家或地区往往成为产业转移的目的地;⑵内部交易成本因素:发展中国家改善投资环境,减少内部交易成本;⑶市场因素:企业为了扩大生产,占有国际市场,避开关税壁垒等,往往把工厂直接建到市场广阔的国家或地区。
2.对区域发展的影响
⑴对发达国家:①原主导产业被新主导产业所替代,促进产业结构优化;②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处于开发期和增长期的产业,注重产品的设计、营销;③改变区域地理景观,将污染向外转移,环境污染改善;④就业机会向国外转移,减少国内就业机会,引起失业人口增加。
⑵对发展中国家:①接受发达国家产业转移,加快工业化进程;②发展劳动密集型、资源密集型产业以及处于成熟期和衰退期的产业,注重产品加工;③接受产业转移的同时,也接受了环境污染;④大量吸收国际产业转移,有助于缓解就业压力。
【模型篇】
1.影响因素:落后地区吸引产业转移应从产业转移的劳动力、内部交易成本及市场因素入手,大致可分为:吸引或转入什么产业,如何吸引或转入产业,产业转入过程中应注意什么三个方面分析,如珠三角地区如何使产业升级,苏北与苏南如何使区域经济相互挂钩,我国西部地区如何吸引东部企业等等。
2.对区域发展的影响:一是促进区域产业结构调整,二是促进区域产业分工与合作,三是改变区域地理环境,四是改变劳动力就业空间分布。
【应用篇】(06上海卷)
⑴20世纪80年代,珠三角的工业为劳动密集型产业主导的出口加工型工业,主要工业部门为纺织工业。
⑵20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新一轮产业结构的调整,珠三角工业发展呈现了以技术(或知识)密集型为主导的特点,尤其以电子电器(或高新技术)工业部门最为突出。
⑶随着经济快速发展,珠三角GDP迅速增长,2004年GDP约是2000年的1.8 倍。同时,珠三角产业结构也发生了变化,具体表现为第一产业比重大幅下降;第二、三产业比重均有上升,尤以第二产业更为明显。
资源调配
考点要求:分析资源跨区域调配对资源调出区和资源调入区社会经济、地理环境等方面所产生的影响。
【原型篇】西气东输
1.原因:⑴东部沿海地区:①经济发达,对能源的需求量大;②能源相对贫乏,使经济得不到充分发展。⑵西部地区:①社会经济(石油天然气工业是资金与技术密集型工业)普遍落后,勘探、开发资金短缺;②人口稀少,工农业相对落后,对天然气的市场需求有限,而现有基础设施和交通运输条件远不能满足大批油气产品的生产和外运。
2.有利影响:⑴对东部地区:①缓解铁路运输压力;②促进相关产业发展,增加就业机会;③缓解能源紧张状况,促进经济发展;④改变能源结构,改善大气环境;⑤提高资源的利用效率,促进东、西部的协调发展。⑵对西部地区:①将资源优势变成经济优势,成为西部地区新的增长点;②拉动相关产业发展(推动西部地区的天然气勘探开发和管道等基础设施建设),增加就业机会;③使沿线成为新的经济增长带,带动西部地区经济发展。⑶对东西部产生的共同影响:①对沿线地区的生态环境带来影响,在建设过程中会破坏植被,在运营后应保护当地生态环境;②提高资源的利用效率,促进东、西部的协调发展。
【模型篇】
分析资源调配的影响,可以从积极(正面)和消极(负面)两个方面,也可以从对调入区、沿线和调出区三个方面,还可以从经济、环境和社会三方面。答案要求基本包括:缓解资源紧张状况(对调出区是将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促进经济发展,带动相关产业发展,增加就业机会等。具体分析模式,应根据试题设问或情境(背景资料)组织答案,力求保证具体内容的科学性、答题要点的全面性、答案组织的条理性。
【应用篇】(00上海卷)
1.进一步开发西部天然气,对西部地区大开发的主要意义是有利于西部地区能源开发及相关工业的发展;促进西部开发与地区经济发展;增加就业机会;改变能源结构,保护生态环境等。
2.西气东输对东部地区发展的主要意义是有利于东部地区能源压力的减轻,能源消费结构的调整;有利于环境改善,相关产业的拉动,经济优势的进一步发挥等。
流域开发
考点要求:分析流域地理环境要素中对区域发展的有利因素和制约因素;提出该流域规划与发展的主要方向,以及综合治理的对策。
【原型篇】长江流域开发
1.有利因素:⑴自然条件:①地处亚热带季风气候区,降水丰富,河流径流量大,水资源丰富;②地处地势阶梯交界处,河流落差大,水能资源丰富;③有色金属矿产资源丰富。⑵社会经济条件:①港口众多,水陆交通便利;②农业开发历史悠久,劳动力资源丰富;③沪宁杭工业基地经济发达,城市化水平高,社会协作条件好。
2.开发方向:⑴上游:修建大型水利枢纽工程,开发水能资源,发挥防洪、发电、航运、供水、养殖、旅游等综合效益;⑵中游:建设全国性商品粮、棉、油、肉类、水产品基地、重要的制造业基地;⑶下游:建成我国最大的综合性工业基地、高新技术产业基地。
3.制约因素:
⑴上游:水土流失严重;
⑵中游:洪涝频发(原因:①自然原因:ⅰ.地处亚热带季风气候区,降水量大;ⅱ.流域面积广,支流多,汛期长,气候异常,普降暴雨,洪水来量大;ⅲ.地势低平,水流缓慢,河道弯曲,泥沙淤积,没有足够的调洪、滞洪场所;ⅳ.下游河道宣泄能力不足。②人为原因:ⅰ.上中游乱砍滥伐、陡坡开垦,森林涵养水源、保持水土、调节径流、削峰补枯功能降低;ⅱ.中下游围湖造田,湖泊萎缩,调蓄功能减弱)
⑶下游:环境污染严重。
4.整治措施
⑴上游:营造长江上游防护林体系,封山育林、保护生态环境;
⑵中游:营造长江中游防护林体系,退田还湖,搞好分洪、蓄洪工程;
⑶下游:调整优化产业结构、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和第三产业;加强环保、减轻污染。
【模型篇】
1.研究或规划流域开发建设和综合治理的一般过程和方法
⑴分析该流域发展的地理条件,包括流域位置、自然环境(气候、地形、水文)、自然资源等自然地理条件,人口、经济发展基础等人文地理条件。
⑵在上述分析的基础上,进一步分析该流域地理环境诸要素中对发展的有利因素和制
约因素,并根据其发展的有利因素探寻该流域发展的方向——说出其发展的主要内容,同时根据其制约因素探寻其综合治理的措施。
2.水利枢纽选址的一般条件有四“看”:⑴“看”流域内水能资源的丰歉程度,主要取决于河流径流量大小和落差大小,而径流量大小又取决于流域面积、流域降水量、水系特征等,落差大小主要取决于流域的地形、地势特征;⑵“看”建坝的自然条件,如地形特点会影响工程量和资金投入量,地基的地质构造会影响大坝稳定性和耐久性等;⑶“看”流域内社会经济条件,如经济水平、交通状况、社会承受力等;⑷“看”工程建成后带来的社会效益、经济效益及对生态环境造成的影响。
3.流域洪涝灾害频发,可以从地形特征、水系特征、植被状况、降水状况、水文状况、人类活动等方面探究其发生的原因,自然原因是首要原因,人为原因是诱发、加剧因素;治理措施应针对不同河段采取相应的措施,同时注意区分工程措施和非工程措施。
【应用篇】
1.简述三峡工程对长江流域生态环境的影响。
⑴有利方面(对中下游):①增加枯水期的径流量,改善水质;②减轻防洪压力;③减轻河湖的泥沙淤积;④减轻环境污染和酸雨危害;⑤防治血吸虫病;⑥调节局地小气候。
⑵不利方面(对库区):①淹没库区土地、耕地;②产生新的水土流失和环境污染;③诱发地质灾害;④库区泥沙淤积增加;⑤影响三峡自然景观;⑥影响某些水生生物的生存环境;⑦水库蓄水增加蚊虫的孳生,影响人体健康等。
2.针对当前长江流域的开发与治理现状,提出该流域进一步开发与治理的合理化建议。
⑴进一步加大管理力度,实行全流域的统一管理与开发;⑵加大对长江水能资源的开发;⑶疏浚河道,提高流域的通航能力;⑷进一步改善流域内生态环境;⑸发展特色旅游业。
资源开发
考点要求:分析区域能源资源或矿产资源开发的区位优势与劣势;说出区域在能源资源或矿产资源开发利用中存在的主要问题与相应的对策。
【原型篇】德国鲁尔区的资源开发
1.区位优势:⑴丰富的煤炭资源;⑵离铁矿区较近;⑶充沛的水源;⑷便捷的水陆交通;⑸广阔的市场。
2.主要问题:⑴环境恶化:固体垃圾、大气污染、水污染、热污染等;⑵ 传统产业衰落:原因有①生产结构单一;②煤炭的能源地位下降;③世界性的钢铁过剩;④新技术革命的冲击。
3.整治措施:⑴调整产业结构,改造传统产业,发展新兴工业和第三产业,实现产业结构多元化;⑵调整工业布局,保证各行业平衡发展;⑶拓展交通,完善交通网;⑷发展科技,繁荣经济;⑸消除污染,美化环境。
【模型篇】
1.分析一个区域能源资源和矿产资源的合理开发与区域可持续发展的关系,要抓住以
下三个要点:⑴该区域的背景条件——区位条件、能源资源或矿产资源的结构、地理环境状况;⑵该区域可持续发展的主要矛盾;⑶该区域可持续发展的主要策略;
2.分析区位条件,可从地理位置、资源、交通、市场等方面入手,注意不要遗忘区位劣势的分析。可对不同区域能源资源和矿产资源的开发条件进行比较评价,如辽中南工业区和德国鲁尔区发展工业的相同点:⑴煤炭资源丰富;⑵交通便利;⑶市场广阔。不同点:⑴鲁尔区水资源丰富而辽中南工业区水资源短缺;⑵辽中南工业区铁矿资源丰富而鲁尔区铁矿资源短缺。
3.分析整治措施,一般可从以下三方面进行:⑴资源利用:①开发新能源;②节约能源;③提高能源利用技术;⑵产业调整:①优化产业结构,改造传统产业;②发展新兴产业和第三产业;⑶环境保护:①治理污染;②营造绿色空间;③加强环境监督;④提高环境保护意识。
【应用篇】
1.山西省成为国家重点能源基地的区位优势:⑴煤炭储量丰富;⑵有多条运煤干线与海港连通,利于能源输出;⑶接近东部沿海的能源消费市场。
2.如何将山西省资源优势转变为经济优势?
⑴摸清资源的储量,加强资源开发利用的规划;⑵依靠科技,强化资源加工转换,延长产业链,提高资源的附加值;⑶加强资源的综合利用,减少污染,美化环境;⑷加快交通建设,提高晋煤外运能力;⑸大力发展煤化学工业(如炼焦业)、电力工业(如建设坑口电站);⑹调整产业结构,大力发展新兴产业和第三产业等。
工业化和城市化
考点要求:分析区域工业化和城市化形成的主要因素、区域工业化不同阶段的发展特点以及对城市化进程的影响;说出区域工业化和城市化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提出解决问题的对策措施。
【原型篇】珠江三角洲地区的工业化与城市化
1.影响工业化的主要因素:⑴良好的区位条件;⑵国家的对外开放政策;⑶全国最大的侨乡;⑷商贸的传统历史悠久。
2.工业化在不同阶段的发展特点
⑴第一阶段,劳动密集型产业是主导产业,规模较小。
⑵第二阶段,推动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使其成为主导产业。
3.工业化与城市化过程中出现的问题:⑴生态环境形势严峻;⑵人地矛盾加剧;⑶重复建设突出。
5.对策:⑴治理污染,保护生态环境;⑵优化产业结构;⑶搞好城镇和区域规划。
【模型篇】
1.影响工业化的主要因素可以参照工业的区位选择回答,从地理位置、交通条件、国家政策、资源状况等方面入手分析。
2.出现的问题可以参照城市化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回答,主要从环境问题、人地矛盾、重复建设、社会问题等方面说明。
【应用篇】
1.试分析珠江三角洲地区工业结构的特点,并说明该地区工业发展的区位优势。
珠江三角洲地区工业部门齐全,轻重工业综合发展,是以轻工业为主的综合性工业基地。该地区工业发展的区位优势有:①交通便利,铁路、高速公路、航空、海运形成综合的运输网络;②劳动力资源丰富;③技术力量雄厚;④大亚湾核电站提供一定的能源;⑤改革开放政策优惠;⑥接近香港、澳门,具有发展国际贸易的有利条件等。
2.与长江三角洲经济圈相比,珠江三角洲地区单位GDP能源消耗量较低,主要原因是①第二产业比重较低;②工业以轻工业为主。
必修三背诵材料——环境问题
考点要求:以某区域为例,分析该区域存在的环境与发展问题,诸如水土流失、荒漠化等发生的原因,森林、湿地等开发利用存在的问题,了解其危害和综合治理保护措施。
酸雨(人们一般把pH值小于5.6的降水称为酸雨)
【原型篇】我国的酸雨(以硫酸型酸雨为主)
1.原因:⑴自然原因:自然界原因排放酸性物质;⑵人为原因:我国能源结构以燃煤为主,向大气中排放硫氧化物等酸性气体。
2.危害:⑴草木枯萎;⑵河湖水酸化、土壤酸化;⑶建筑物、古迹遭到腐蚀;⑷危害人体健康。
3.治理措施:⑴减少人为酸性气体排放,综合利用;⑵提高能源的利用率,调整能源结构;⑶发展洁净煤技术、清洁燃烧技术等;⑷加强国际协作。
【模型篇】
1.原因分析中,自然原因为次,如火山喷发排放酸性物质;人为原因为主,主要是人类燃烧煤、石油、天然气等化石燃料向大气中排放硫氧化物和氮氧化物等酸性气体所致。
2.危害分析中,要从两个大方面进行具体分析:一是对自然要素的影响,如:水文、土壤、生物(植被),二是影响人类,如建筑和遗迹、人体健康。
3.治理措施分析中,主要通过改变能源结构、提高能源的利用率、发展科技、酸性物质回收利用等方面达到减排的目的。因酸雨是全球性环境问题,所以要加强国际合作。
全球变暖
【原型篇】图瓦卢面临“灭顶之灾”
1.原因:人为原因:①人类大量燃烧矿物燃料,排放大量的温室气体,如CO2、CH4等;②人类大量砍伐森林,植被减少,光合作用减弱。
2.危害:导致海平面的上升,使“图瓦卢”可能被海水淹没。
3.治理措施:⑴开发新能源,改善能源结构,减少燃烧化石燃料,降低CO2的排放量;⑵大面积植树造林,降低CO2浓度;⑶发展技术,提高燃料的燃烧效率;⑷加强国际合作,全球共同行动。
【模型篇】
1.原因分析注重人为原因,主要有燃烧矿物燃料,排放大量的温室气体和砍伐森林,植被减少,光合作用减弱, CO2增多。
2.危害分析中,要从以下四个方面答题:⑴导致生态系统的调整;⑵导致海平面的上升;⑶可能导致干旱、洪涝、暴雨等灾害性事件的增加;⑷对人类健康的威胁会增加。
3.治理措施分析中,主要通过改变能源结构、提高能源的利用率、发展技术等来减少温室气体排放;通过植树造林,降低CO2浓度;因全球变暖是全球性环境问题,所以要加强国际合作。
臭氧层空洞
【原型篇】南极臭氧层空洞
1.原因:人为原因:人类向大气中排放大量的氯氟烃,造成臭氧层破坏。
2.危害:⑴使得到达地面的紫外线辐射增强,从而引发皮肤癌、白内障等疾病;⑵扰乱水生和陆生生态系统的食物链,造成一些生物灭绝;⑶使农作物减产,导致粮食危机。
3.治理措施:⑴减少并禁止氟氯烃等消耗臭氧的物质的排放;⑵研制新型的制冷系统;⑶全球合作保护。
【模型篇】
1.原因分析注重人为原因,主要为人类向大气中排放大量的氯氟烃。
2.危害分析中,表现在紫外线对生物(生态)的影响:人类、水生和陆生生态系统。
3.治理措施分析中,主要通过全球合作、研制新型的制冷剂,减少氟氯烃等消耗臭氧的物质的排放。
水土流失
【原型篇】黄土高原水土流失
1.原因:⑴自然原因:①黄土土质疏松,易被侵蚀;②降水集中在夏季,且多暴雨。⑵人为原因:①破坏植被;②轮荒耕作;③开矿。
2.危害:⑴土地退化,农业受损;⑵黄河下游成为地上河,安全隐患大;⑶生态环境的恶化,自然灾害加剧。
3.治理措施:⑴生物措施:退耕还林、还草,提高植被覆盖率;⑵工程措施:建护坡、固沟、保塬工程和水利工程;⑶农业技术措施:改良品种与种植技术,提高单产。
【模型篇】
1.原因分析中,自然原因主要从地形、土质和降水三个方面结合区域地理环境特征进行分析。一般来说,有利于水土流失的条件表现为地面坡度大、土质松软易蚀和降水集中,且多暴雨。人为原因是由于人类不合理的经济活动造成的,一般表现为毁林毁草、陡坡开荒、在草原上过度放牧、工程交通建设破坏、地表植被不及时恢复、随意倾倒废土弃渣等。
2.危害分析中,要从两个大方面进行具体分析:一是造成了当地生态环境的恶化,二是影响了区域社会经济的发展。
土地荒漠化
【原型篇】我国西北地区荒漠化
1.原因:⑴自然原因:①气候干旱;②多大风;③地表是疏松沙质沉积物;④脆弱的生态系统。⑵人为原因:不合理的人类生产活动,如①过度樵采;②过度放牧;③过度农垦;④水资源利用不当(落后的灌溉方式)。
2.治理措施:⑴采取综合措施,多途径解决农牧区的能源问题;⑵调节农、林、牧用地之间的关系,退耕还林还草,实行轮牧制度,规定合理的载畜量,建设人工草场,生物和工程固沙相结合;⑶控制人口增长,减轻人地矛盾,健全法规,加强宣传教育,提高人们的环保意识;⑷合理利用水资源。
森林破坏
【原型篇】我国东北地区的森林破坏
1.原因:⑴自然原因:①森林病虫害;②森林火灾。⑵人为原因:①乱砍滥伐,采集薪材,毁林开荒;②空气污染及酸雨。
2.危害:⑴气候变暖恶化,大风日数增加,蒸发旺盛,旱灾加剧;⑵水土流失加剧,洪涝灾害严重,土壤肥力下降;⑶土地沙化、盐碱化、草原退化;⑷生物多样性遭到破坏,景区环境恶化。
3.治理措施:⑴退耕还林,大力植树造林;⑵以营林为主,采育结合,加强管理;⑶建立森林自然保护区。
【模型篇】
危害分析:从影响气候、水土流失、旱涝灾害、生物多样性等方面分析。
湿地保护
【原型篇】三江平原的湿地保护
1.三江平原湿地破坏原因:⑴自然原因:连年干旱,水源偏少;⑵人为原因:①湿地开垦、开发、湿地资源过度利用;②水资源的不合理调配与利用(大量抽取地下水灌溉,使周边湿地萎缩退化;大量蓄水、引水,导致河流下游来水量减少,甚至断流,使湿地失去水源补给);③湿地被污染、泥沙淤积等。
2.湿地的功能和效益(反过来就是危害):①提供水源,补充地下水;②调节气候,调节流量,蓄洪防旱;③净化水质,控制污染;④提供资源,促进生物多样性。
3.治理措施:⑴禁止开垦天然湿地,对不合理的开荒实行退耕还湿地;⑵建立湿地生态用水的保障机制,合理进行湿地补水、配水;⑶加大立法、执法和宣传力度,加强湿地保护、管理。
【模型篇】
原因分析中,自然原因主要从“降水”方面进行分析。人为原因主要从“湿地开垦”和“不合理的水资源利用”两方面来分析。
【应用篇】
1.(01全国文综)
⑴新疆面积较大,但水土流失面积较小,主要自然原因是气候干旱。
⑵山西面积较小,但水土流失面积较大,主要自然原因是地处黄土高原,植被覆盖差,夏季多暴雨;治理的措施主要有小流域综合治理或植树造林和工程措施(如造梯田、打坝淤地等)。
2. 试分析森林的环境效益:①涵养水源,保持水土;②防风固沙,保护农田;③吸烟滞尘,净化空气;④美化环境、消减噪声;⑤净化水质、调节气候,为野生动物提供栖息地,促进生物多样化。
3.(06上海卷)
⑴苏、浙、沪三省市形成湿地的有利自然条件是气候湿润、地势低平、河湖众多、海岸线长等。
⑵比较江苏、浙江两省,湿地公园较少的是浙江省。该省湿地公园较少的自然原因是山地丘陵多、平原少。
⑶湿地公园建设投资高,全国现已部分建成、新开建及正在规划中的湿地公园共51个,而长江三角洲地区就占16个,其社会经济原因主要是经济发达(或城市化水平高),生态环境意识较强。
⑷按湿地的含义,在长江三角洲地区除了图中标出的湿地公园外,还有由农业生产形成的大面积人工湿地,如水稻田(或鱼塘等);以及由城市建设形成的人工湿地,如大型绿地中的人工湖。
❺ 大家帮忙找找鲁教版高二地理必修3知识点
这里有更详细的,因为表格无法粘贴——我查了这个是鲁教版的(因为我花了点数从学科网(里面标了版本)下载了,结果有表格在这里粘不到,就搜了一下标题,帮你找到了。
兄弟,各点加分鼓励一下吧!哪怕一分也忍了,呵呵
高中地理必修三知识归纳整理(完善版)网址 0财富就可以下载哦
http://wenku..com/view/2980e18fcc22bcd126ff0c6f.html
高中地理必修三知识归纳整理(完善版)
第一章 区域地理环境和人类活动
1.1区域与区域差异
一、中国三大自然区
1、产生原因:纬度位置、海陆分布和海拔高度
地形、气候:自然差异的基本因素
2、自然地理五要素 土壤、植被:自然区域的标志(镜子)
水文
3、三大自然区的差异(P5图)
东部季风区 西北干旱和半干旱区 青藏高寒区
分界线 400mm年等降水量线 昆仑山—阿尔金山—祁连山
位置、面积 东部临海 45% 深居内陆、高山环绕 30% 西南青藏高原 25%
自
然
环
境 地形 平原、丘陵,水成地貌 高原、盆地 风成地貌 高原、山地,寒冻风化地貌
气候 季风气候:雨热同期 温带大陆性气候: 干旱少雨 高寒气候:气温低、昼夜温差大、风力大、太阳辐射强
水文特征 外流河,雨水补给为主 内流河,咸水湖,冰川融水补给 内外流兼备,大河源头,咸水湖
土壤 森林和森林草原土壤 草原土、荒漠土(有机质少,盐分高) 原始土壤
植被 北 寒温带针叶林
温带落叶阔叶林
亚热带常绿阔叶林
南 热带雨林、季雨林 西 东
荒漠——荒漠草原——草原 东南 西北
山地森林—高山草甸—高山草原—高山荒漠
山麓 山顶
森林—草原—荒漠
主导因素 气温随纬度变化 降水随海陆位置变化 水热组合随海拔变化
人
类
活
动 农业 最重要农业区(种植业) 畜牧业、灌溉农业、绿洲农业 畜牧业、河谷农业
不利条件
人多地少,环境问题 水源不足、土地荒漠化和盐碱化 气温低、空气稀薄、风力大、水分不足、地势崎岖
影响程度 深刻 微弱
经济文化 发达 落后
补
充 西南及青藏高原交通不便的原因:
西南地区(属东部季风区):(1)地形崎岖(2)多地质灾害(滑坡、泥石流)
青藏高寒区:(1)地形崎岖(2)高寒缺氧、冻土发育
4、东部季风区的内部差异
(1)、南北差异
①分界线: 1月0℃等温线
秦岭—淮河 暖温带与亚热带
800mm年等降水量线
湿润区与半湿润区
②南北差异(P9图)
自 然 环 境 人 类 活 动
地形 气候 河流 耕地
类型 农作物 水果 民居 古代
交通 方言 矿产 工业
北方 平原
高原 温带
季风 结冰 旱地 小麦、甜菜、大豆、棉花、杂粮 苹果梨、 平顶 马车 较少 煤、石油 天然气 重工业为主
南方 丘陵
山地 热带
亚热带季风 不结冰 水田 水稻、甘蔗、油菜、茶叶、蚕丝 柑橘
荔枝 斜顶 船 繁杂 磷、有色金属 轻工业为主
附:(2)四大亚区的差异(P10图)
气候 植被 土壤 作物熟制 农作物 农业条件
东北
温带季风,温带湿润半湿润区 针叶、针阔混交林 黑土 一年一熟 春小麦、大豆、甜菜 人均耕地多,土壤肥沃;热量不足
华北 落叶阔叶林 黄土 两年三熟、一年两熟 冬小麦、谷子、棉花 水资源不足、干旱、风沙、土壤盐碱化
华中华南 季风,亚热带湿润区 常绿阔叶林 红壤 一年两熟到三熟 水稻、油菜
水热充足
华南 季风,热带 常绿阔叶雨林 砖红壤 一年三熟 水稻、橡胶等热带经济作物
补充
南方方言繁杂的原因:交通不便,自然经济自给自足,战乱灾荒较少,人群在地域上相对稳定
二、中国三大经济地带(P12图)
1、依据:自然条件、自然资源、社会经济发展水平
补充:“西部大开发”的西部范围:西部经济地带所包括省区+内蒙古+广西
2、差异
东部地带 中部地带 西部地带
省区 辽宁、河北、北京、天津、山东、江苏、上海、浙江、福建、广东、广西、海南 共12个 黑龙江、吉林、内蒙古、山西、河南、安徽、江西、湖北、湖南共9个 陕西、甘肃、宁夏、青海、新疆、四川、重庆、贵州、云南、西藏 共10个
地理区位 面向大海,具有开放性和便利的海运 距海较远,地形、地质条件复杂,交通不便
经济水平 高 低
发展进度 快 慢
特征
①能源、矿产缺乏
②对外贸易,海洋开发 新兴产业基地 ①能源、矿产丰富
②能源、原材料生产基地,商
品粮、农林产品基地 ①能源、矿产丰富
②能源基地
③退耕还林、还草,改善
生态环境
1.2 区域地理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一、陆地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阶段性、变化性)(P17、P19图)
阶段 人类活动分布区 举例 人地关系
采集狩猎阶段 动植物资源丰富的地区 依赖自然
农业社会 亚热带和暖温带的大河冲积平原、三角洲、盆地 四大文明古国 改造环境、驯化家禽、栽种植物
工业社会 资源丰富(能源、金属),区位交通优越(道路、航道、港口) 德国鲁尔区、山东东营、
日本太平洋沿岸工业带 利用环境提供的资源或区位优势发展经济
后工业社会 环境质量优越(原因:可提高产品质量,吸引科技人员定居,提高科研效率) 美国硅谷、日本九州、英国苏格兰、德国慕尼黑、北京中关村、印度班加罗尔 影响环境质量
二、海洋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阶段性)
航
海技
术 阶段 影 响
落后 以海为疆界,古代文明发源于大陆内部
发展 (1)海洋交通发展(2)人口、城市向沿海集中(西欧、日本、美国东海岸和西海岸是世界上经济最活跃区域)
进步 大陆架:石油、天然气
开发海底矿产 太平洋最丰富
深海盆:锰结核 美、日、英、德已开采
三、岛屿对人类活动影响(阶段性)
工业化 阶段 影 响
以前 人口稀少、文化、技术由大陆传入
以后 (1)利用岛屿港口优势,发展商品经济(英、日)(2)利用波浪、阳光、海岛、海滩发展旅游业(3)控制岛礁,确定海域的归属权,具政治、国际军事意义
补充: 地形:丘陵、平原
欧洲的三圃制 条件 气候:夏季高温多雨,适合谷物生长;秋季水草丰美,适合放牧牲畜
三圃制:把土地分成三快:一块植树、一块种田、一块放牧
1.3 人类活动对区域地理环境的影响
一、自然资源的利用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一)山西煤炭资源的开采
1、影响:
有利 ①调整生产力布局,加快城市化进程;②促进基础设施建设;
③改善城乡人民生活水平和质量;④促进城乡一体化进程和农村小康建设。
不利 环境污染:水、土地和大气污染
生态破坏:①占据农田,浪费土地资源,引起水土流失②地面塌陷、地下水漏失阻断
2、条件:资源丰富,市场广阔,交通较便利(大秦线、黄骅线、石太线)
3、面临问题:资源枯竭、能源消费结构的调整、运输力量不足
4、解决措施:(1)调整产业结构(2)提高综合利用:变煤为电、油、气(3)矿区复垦;矿坑发展水产养殖,保护环境
(二)水资源跨区域调配
1、澳大利亚:东水西调
2、美国:北水南调(加利福尼亚水道)
(1)地区:西部加利福尼亚州 农业:蔬菜、水果基地
工业:石油、电子、军事、航天航空、原子能飞机等新兴工业中心
(2)原因: 北部:湿润、萨克拉门托河水量丰沛
(地中海气候) 南部:地势平坦、光热充足,但干旱少雨,水资源短缺
(3)意义:增加水源、调节气候、保护野生动植物、保持水土、防止地面沉降
补充:3、中国的资源跨区域调配工程
路 线 输出地 输入地
南水
北调 水泵,大运河
东线:扬州 天津(华北)
修运河
中线:三峡,丹江口水库 郑州、石家庄、北京(华北)
隧道
西线:通天河、雅砻江、大渡河
黄河上游(西北)
(1)减轻洪涝灾害
(2)长江口盐度升高,水质变差
(1)解决北方缺水问题
(2)保护湿地和生物多样性
西气
东输 管道
塔里木盆地 上海
(1)变资源优势为经济优势
(2)扩大就业,促进经济发展
(1)缓解能源紧张状况
(2)改善能源消费结构,保护生态环境
西
电
东
送 火电
北线:山西、内蒙 华北
黄河上游 水电 (京津唐)
三 峡 水电
中线:长江上游 华中(沪宁杭)
珠江上中游 水电
南线:贵州、云南 华南
火电 ( 珠三角)
4、生物资源的利用
负面:森林的过度砍伐(热带雨林砍伐最严重):物种急剧较少
正面:运用科学技术(改良品种、灌溉、施肥、塑料大棚),增加产量,提高劳动生产率
二、产业转移对区域地理环境的影响
(一)产业结构
产业结构 劳动力分布的变化 低级形态
高级形态
第一产业(农业) 逐渐较少
第二产业(工业、建筑业) 先增后降
第三产业(服务业,经济水平的标志) 稳步增加
(二)产业转移
1、部门:劳动、资源密集型产业
2、原因:(1)人均国民收入的提高(2)区域之间总体水平的差异
3、方向:发达地区 不发达地区
4、举例:亚洲:美国 日本 四小龙、东盟 中国、越南
第一次 第二次
珠三角:香港 珠三角 欠发达的相邻地区
5、对环境的影响
产业移出地 产业移入地
自然环境 提高环境质量 (1)乡村地区 工业化地区
(2)导致环境污染
人文环境 (1)失业人口增加
(2)促进产业结构优化 (1)加快工业化进程
(2)缓解就业压力
第二章 区域可持续发展
2.1 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治理
原因 自然:(1)黄土疏松(2)暴雨集中(3)构造运动强烈多地震(4)植被覆盖率低
人为:过渡开垦、放牧、采樵、开矿、轮荒等。导致地表植被的破坏
经济损失 (1)土壤肥力下降 农业减少
(2)沟壑发展、泥石流 破坏工矿交通设施
危害 (3)水、土、肥的损失 干旱
生态破坏 (4)淤积江河湖库 洪涝(下游“地上河”)
(5)畜清排浑导致水量损失 影响水资源的合理利用
措施 生物:植树造林
(保持水土) 工程:兴修水库、打坝淤地、修建水平梯田
治理 小流域 原则:生物措施与工程措施结合
(根本措施) 方针:保塬、护坡、固沟
重点:水土保持、建立有机、高效的农村牧业体系
案例:洞庭湖湿地恢复与可持续发展
湿地 范畴:湖泊、沼泽、泛滥平原、河口三角洲、沿海滩涂、红树林、河流、水稻田等
功能:经济、生态(“地球之肾”)
作用:调节水位、蓄洪防灾、保证航运
洞庭湖 问题:围湖造田、水土流失 长江中游洪灾
湿地 可持续发展 原则:退湖还田、营造长江上中游防护林
具体做法:(1)调整农业结构(2)扩大城镇人口容量(3)发展生态旅游业
2.2美国田纳西河流域的治理
基本条件 区域位置:位于美国南方地区棉花带,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
自然条件 自然环境:降水丰沛、水量大;地形起伏、落差大;水土流失严重、洪水泛滥
自然资源:矿产(煤炭、磷、铅锌、铁、铜等)、水能资源等
人文条件:生产力水平低、经济基础差、交通困难
治理措施
经 验
启 示
案例:塔里木河流域的治理
概况 位置:南疆、内流河、冰川融水补给
地位:棉花、石油、瓜果基地
生态 特点:干旱脆弱
环境 原因:气候变化、水土资源的不合理开发利用、盲目开垦和乱砍滥伐
问题:河道断流、湖泊干涸、地下水水位下降、林木死亡、土地沙化
(1)上游:节水防渗、山区水库
治理 (2)中游:建闸、筑堤、造林
(3)下游:跨流域调水
(4)全流域统一调度和管理
(5)增强节水意识
2.3中国东北地区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一、东北区域概况:
1、范围:黑、吉、辽及内蒙古东部 2、面积:124万KM2 3、人口:1.2亿
4、地貌特征:
山环水绕(北:小兴安岭;东:长白山;西:大兴安岭;河:松花江、嫩江、辽河、黑龙江、乌苏里江等)
沃野千里(东北平原:北:松嫩平原;南:辽河平原;东:三江平原)——土地资源丰富——形成我国最大的商品粮基地
二、农业生产条件:
1、自然条件:
(1)土地资源:耕地面积广阔、土壤(黑土、黑钙土)肥沃、宜农、宜林、牧等荒地多
(2)气候:温带季风气候,降水:400—800mm,东南向西北递减;热量:自南向北递减
(3)林地面积大:占全国林地面积的1/3,主要分布于大、小兴安岭、长白山地。
(4)草场资源(呼伦贝尔草原、科尔沁草原)——畜牧业生产基地,农产品资源
(5)其它:水产资源、海岸线长、滩涂面积广
2、社会经济条件:
(1)工业部门齐全,是我国最早的重工业基地,工业发展为现代农业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2)农业机械工业发展快,交通便利,促进商品粮交易
三、农业发展
1、熟制:一年一熟
黑龙江:春小麦、大豆、马铃薯
2、农产品 吉 林:玉米、高粱
辽 宁:冬小麦、棉花
3、布局变化: 农田向东西两侧推进——农业开发
城市周围(郊区农业):副食品基地——市场需求
四、存在的问题:
1、农业生产比较粗放,耕地破坏严重(盲目开荒的后果);
2、林地和草地的比重下降,资源利用失调(乱砍滥伐、重采轻育、开荒、火灾、虫害等);
3、开垦沼泽地(三江平原是我国最大的沼泽分布区),破坏了湿地环境;
4、农产品质量和品种不适应市场要求,农业内部结构不尽合理;
5、水土流失严重:肥沃的黑土流失,造成土地生产能力下降,同时引发生态问题。
五、东北地区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1、调整农业与农村经济结构;2、推进农业产业化进程;
3、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改善农业生产条件;4、加快农业技术的应用和推广;
5、改善农业生态环境,促进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2.4德国鲁尔区的探索
一、鲁尔区辉煌与衰退的区位分析(背景条件与衰退原因)
(一)鲁尔区作为传统工业区发展的优势区位条件(即辉煌的区位优势)
1、丰富的煤炭资源(鲁尔煤田)2、离铁矿区较近(初期:法国洛林;后期:瑞典等地)
3、充沛的水源(温带海洋性气候,莱茵河、鲁尔河、利珀河) 4、便捷的水陆交通(其位于欧洲中部陆上交通的十字路口,地理位置十分优越;三条河流及人工河都可通航)
5、广阔的市场(德国以及西欧发达的工业为鲁尔区工业生产提供了广阔的市场,促进了工业产品的销售和工业的发展)
(二)衰退的主要原因(可持续发展的的制约因素)
1、生产结构单一(衰退的内在原因):以煤炭工业为基础,以钢铁工业为主导
2、煤炭的能源地位下降(石油、天然气的广泛使用;新技术炼钢的耗煤量逐渐降低)
3、世界性的钢铁过剩(世界钢铁市场竞争激烈;钢铁市场需求量减少)
4、新技术革命的冲击(传统工业区衰退的根本原因)
(1)鲁尔区工业传统的生产和组织方式不适应时代发展的要求
(2)用地紧张(3)环境污染严重
二、鲁尔区可持续发展的有益探索
1、进行产业结构调整——即经济结构的多元化和产业转型(这是结合整治的核心)
(1)对传统工业进行改造;(2)鼓励和引进新兴工业;(3)重视发展第三产业。
2、发展科技,繁荣经济(积极发展高等教育和科研机构)
3、拓展交通,完善交通网(公路、铁路、水运等) 4、消除污染,美化环境
三、思维发散:
针对东北老工业基地的现状和我国国情,以及根据德国鲁尔区实施可持续发展策略成功的经验,谈谈东北地区应采取可持续发展的对策。
(提示:我国的东北工业基地和鲁尔区一样属于以重工业为主的老工业基地,目前也出现了和鲁尔区类似的产业结构老化和环境污染等问题。为此,我国作出了“振兴东北”的战略决策)
主要措施如下:
① 改变单一的重工业结构,发展新兴工业,发展第三产业;
② 把自身生产、学习经验和科学研究相结合;
③ 提高自身的生产水平,淘汰一些落后的生产方式,加强自身的技术改造,提高产品技术含量;
④ 全面治理环境污染,提高东北的环境质量;
⑤ 大力拓展融资途径,引进民间资本;
⑥ 政府给予一定的政策上的优惠。
2.5 中国江苏省工业化和城市化的探索
一、工业化和城市化
概念:农业主导 工业主导
工业化 指标:农业产值、农业人口、城镇人口
推 促 标志:工业产值
动 进 人口、地域
概念:农村 城市
城市化 文明
指标:城市人口、城市规模、城市人口比重
标志:城市人口比重
二、江苏省工业化和城市化的探索
1、区域特征:
(1)区域位置:长江下游,黄海之滨,淮河下游;
(2)区域特征:城市众多,人口密集,经济发达;
(3)历史上的辉煌:19世纪初,苏州、扬州和江宁(今南京)的人口就超过50万。
工业化、城市化进程快
2、现状 工业化中期
城市化滞后于工业化
3、问题 4、措施
生态:环境污染(水体) 治理污染
调整行政区划 提高聚集力
经济:城市化质量不高(特大城市少) 发展城市群(组团式) 和辐射力
建设小城镇(工业)
社会:忽视“以人为本” 保障农民利益
❻ 求地理必修3复习资料(详细)
实在搞不清楚,你们的地理必修3是那个版本的?我见到的必修三目录是这样的!
第一章 地理环境与区域发展
第一节 地理环境对区域发展的影响
第二节 地理信息技术在区域地理环境研究中的应用
问题研究 地理环境为新加坡经济发展提供了哪些条件
第二章 区域生态环境建设
第一节 荒漠化的防治——以我国西北地区为例
第二节 森林的开发和保护——以亚马孙热带林为例
问题研究 为什么停止开发“北大荒”
第三章 区域自然资源综合开发利用
第一节 能源资源的开发——以我国山西省为例
第二节 河流的综合开发——以美国田纳西河流域为例
问题研究 河流上该不该建大坝
第四章 区域经济发展
第一节 区域农业发展——以我国东北地区为例
第二节 区域工业化与城市化——以我国珠江三角洲地区为例
问题研究 我的家乡怎样发展
第五章 区际联系与区域协调发展
第一节 资源的跨区域调配——以我国西气东输为例
第二节 产业转移——以东亚为例
问题研究 南水北调怎么调
主要地理名词中英文对照表
图例
针对这个,把我的复习资料发给你,希望对你有帮助!
地理必修三 复习提纲
一、地理环境与区域发展
区域:
1、区域是地球表面的空间单位,它是人们在地理差异的基础上,按一定的指标和方法划分出来的。区域既是上一级区域的组成部分,又可进一步划分为下一级区域。
2、区域特征:层次性;差异性;整体性;可变性
长江三角洲和松嫩平原的异同:
1、同:都是平原地区,并都位于我国的东部季风区
2、异:
①位置差异:长在我国东部沿海地区的中部,长江的入海口;松在我国东北地区的中部
②气候条件差异:长在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夏季高温多雨,雨热同期;松在温带季风气候区,大陆性稍强,降水较少,温暖季节短,生长期较短,水热条件的组合不如长。
③土地条件差异:长以水稻土为主,耕地多为水田,较为分散,人均耕地面积低于全国平均水平;松黑土分布广泛,耕地多为旱地,集中连片,人均耕地面积高于全国平均水平。
④矿产资源条件差异:长矿产资源贫乏,松有较丰富的石油等矿产。
地理环境对农业和商业的影响:
1、对农业:长在良好的水热条件基础上,发展水田耕作业,主要种植水稻油菜、棉花等,一年两熟至三熟;松受水热条件的限制,发展旱地耕作业,主要种植玉米、春小麦、大豆等,一年一熟。长河湖水面较广,水产业较为发达;松西部降水较少,草原分布较广,适宜发展畜牧业。
2、对商业:长位于我国沿海航线的中枢,长江入海的门户,对内外联系方便,商业贸易发达;依托当地发达的农业基础发展轻工业,从国内外运入矿产资源发展重工业,成为我国重要的综合性工业基地。松利用当地丰富的石油资源和周围地区的煤、铁等资源发展重化工业,成为我国的重化工业基地。
区域不同发展阶段地理环境的影响:
1、早期:长河流、湖泊和沼泽分布较广,地势平坦,土质黏重。受地理环境的限制,耕作农业发展缓慢。
2、农业社会:
①船作为交通工具被广泛使用,长稠密的水系为扩大交通联系提供了天然水道。
②随着农业生产工具的改进和生产技术的改良,长多水而质地黏重的土壤不再成为耕作业的限制条件,农业生产得到较快的发展。
③随着我国历史上人口从北方至南方几次大规模的迁移,长人口越来越稠密。④优越的气候条件还使得长成为我国主要的桑蚕和棉花生产基地。
3、农业社会后期:
①工商业的发展使长人口、城市密集,耕地面积减小。
②耕地被分割得很破碎,不利于机械化的推广,粮食商品率低。
③今天长作为全国“粮仓”的地位已逐渐让位于东北平原和华北平原,在全国棉花生产中的地位也比不上新疆南部和华北平原。
遥感:RS,主要是获取,对地表物体进行远距离的感知。
1、物体辐射和反射电磁波→收集→传输→信息处理、信息分析→专业图件统计数字
目标物→传感器(最重要)→遥感地面系统→ 成果
2、特点和优点:首先从面上的区域分析研究入手,然后有重点地选择若干点、线进行野外验证和检查。不仅可以提高研究工作的精度和质量,而且节省人力、财力,提高效率。
全球定位系统:GPS,主要是定位,在全球范围内实时进行导航、定位的系统。
1、三大部分:空间部分—GPS卫星星座;地面控制部分—地面监控系统;用户设备部分—GPS信号接收机
2、特点:全能性(陆地、海洋、航空和航天)、全球性、全天候、连续性、实时性
地理信息系统:GIS,专门处理地理空间数据的计算机系统,用于所有用到地图或需要处理地理空间数据的领域。在区域地理环境研究和城市管理中得到应用。
1、优点:①信息量大,使用方便;②功能强大;③动态监测(GIS与RS相结合)
2、地理信息技术与数字地球:数字地球是指数字化的地球,即把整个地球信息进行数字化后,由计算机网络来管理的技术系统。
二、区域生态环境建设
我国西北地区:
1、我国西北地区大致位于大兴安岭以西,昆仑山—阿尔金山—古长城一线以北;在行政区划上大致包括新疆、宁夏、甘肃北部和内蒙古大部;东部是辽阔坦荡的高原,西部山脉和盆地相间分布。
2、荒漠化的因素:
自然因素:
①干旱的气候条件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本区生态环境的脆弱性
②气候异常可以使脆弱的生态环境失衡,是导致荒漠化的主要自然因素。
人为因素:在荒漠化的发生、发展过程中,人类活动常常起决定性作用。
①过度樵采 ②过度放牧 ③过度开垦
3、不同历史时期的荒漠化
古代:唐宋——明:塔里木盆地南缘, 由战争、瘟疫、过度垦耕导致。
近代:清:内蒙古东南部, 因为移民增多,农业对土壤的破坏力强于牧业
现代:20世纪50年代:人口激增,管理失误
4、荒漠化防治的对策和措施:
内容:
①预防潜在荒漠化的威胁
②扭转正在发展中的荒漠化土地的退化
③恢复荒漠化土地的生产力
原则:维护生态平衡与提高经济效益相结合,治山、治水、治碱、治沙相结合
重点:治理已遭沙丘入侵、风沙危害严重的地段
措施:
①合理利用水资源
②利用生物措施和工程措施构筑防护林体系
③调节农、林、牧用地之间的关系
④采取综合措施,多途径解决农牧区的能源问题
⑤控制人口增长
森林分布:
现存的原始森林集中分布在亚寒带针叶林和热带雨林地区。
它们或因地广人稀、自然条件严酷,或因难以通行、开发较晚,才免遭大规模破坏。
亚马孙热带雨林是地球上现存面积最大、保存比较完整的一片原始森林。
热带雨林的分布
热带雨林主要分布在赤道南北两侧,但在大陆相逢地带可以伸展道南北纬15-25度。
东南亚地区、非洲刚果河流域和南美洲亚马孙河流域是热带雨林的三大集中分布区。
雨林的全球环境效应:
地球之肺:深刻的影响着地球上大气中的碳氧平衡。
地球的储水库:促进全球水循环、调节全球水平衡
世界生物基因宝库:在生物进化史中,雨林成为地球上繁衍物种最多、保存时间最长的场所。
雨林生态的脆弱性:
雨林生长所需要的养分几乎全部储存在地上的植物体内。
亚马孙开发计划:
20世纪五十年代以前:生活方式落后,未开发,没有产生太大的影响
人口急剧增长,雨林遭到空前的破坏
1970年,巴西政府又正式公布了著名的亚马孙流域大规模开发计划:
修建亚马孙横贯公路 移民亚马孙平原 鼓励跨国企业投资开发
雨林的保护:
在当前的背景下,面对雨林正在遭受毁灭性破坏的严峻形势,应该把保护放在第一位。
三、区域自然资源综合开发利用
两类能源:
可再生能源: 水能、风能、生物能、潮汐能、太阳能
非可再生能源:煤炭、石油、天然气等矿物能源
山西省煤炭资源的开发条件:
煤炭资源丰富,开采条件好:储量丰富、分布范围广、煤种齐全、煤质优良、市场广阔、位置适中,交通比较便利
能源基地建设:
扩大煤炭开采量
提高晋煤外运能力
加强煤炭的加工转换: 建设坑口电站;发展炼焦业
三条产业链:
煤—电—铝 煤—焦—化 煤—铁—钢
能源综合利用的结果:
山西省产业结构由以煤炭开采业为主的单一结构转变为以能源、冶金、化工、建材为主的多元结构,原料工业逐步超过采掘工业而占到主体地位,实现了产业结构的升级。
环境的保护与治理:
提高煤的利用技术;调整产业结构;“三废”的治理
人类文明的发源地:
尼罗河文明;两河文明;黄河——长江文明;印度河——恒河文明
田纳西河:
位于美国东南部,是密西西比河支流俄亥俄河的一条流程最长、水量最大的分支;发源于阿巴拉契亚山的西坡,在肯塔基市附近注入俄亥俄河。
不同地段的保护:
山地:河流的发源地,保护好植被生态
河谷平原:人类活动比较集中的地区,是生态环境保护的重点。
河流:流域中开发利用的主要部分,注意水资源的合理分配和水质的保护。
田纳西河流域开发的自然背景:
地形:多山,地形起伏大,蕴藏着丰富的水力资源;陆路交通不便,河流航运作用十分突出。
气候:亚热带地区,冬末春初降水多。
水系:支流众多,水量丰富,大部分可通航,并通过密西西比河及其支流可通往全国大部分地区;地形起伏大,河流落差大,受气候影响,水量很不稳定。
矿产资源:非常丰富。
流域的早期开发及其后果:
18世纪下半叶:农业发达,人口较少,对自然环境影响不大。
19世纪后期:人口急增,对资源进行掠夺式开发,带来一系列生态环境与社会问题:土地退化;植被破坏;环境污染。
20世纪30年代初:田纳西河流域成为美国最贫困的地区之一。
流域的综合开发:
TVA将河流的梯级开发作为流域开发的核心。
防洪、航运、发电、提高水质、旅游、土地利用
田纳西河两岸形成“工业走廊”的原因:
大规模的火电和核电使田纳西河流域成为全国最大的电力供应基地;
流域内炼铝、化学等高耗能工业的发展
四、区域经济发展
东北地区地理条件:
气候条件:气候是区域农业生产中最难以改造的自然条件。
地形、土壤条件:为农业多种经营提供了条件;黑土、黑钙土广泛分布,土层深厚,有机质含量高,有利于农业生产。
社会、经济条件:工业:我国重要的工业基地,农牧兴工、工促农牧
交通:交通发达,对外联系方便,发展外向型农业。
开发时间较晚,人口密度较低,有利于绿色农业和大农业的发展。
三山脉三平原:
三江平原、松嫩平原、辽河平原;小兴安岭、大兴安岭、长白山
农业布局特点:
耕作农业区:主要分布在三大平原地区。
林业和特产区:主要分布在大小兴安岭和长白山区。
长白山区是我国主要的鹿茸、人参等珍贵药材产区,延边生产苹果梨。辽东低山丘陵和半岛丘陵区是我国最大的柞蚕茧产区。辽南是重要的苹果产区。
畜牧业区:主要分布在西部高原、松嫩平原西部及部分林区草地,是重要的羊、牛、马牧畜生产基地。
呼伦贝尔市三河地区:三河牛、三河马;松嫩平原西部:东北红牛
东北商品粮基地生产特点:
大规模机械化生产;地区专业化生产;农业发展方向
平原区:发展适应加工需要的优质、专用品种,提高产品质量和竞争力;加快发展农产品加工业,促进粮食转化,延长产业链条;建设绿色食品基地。
西部草原区:大力发展生态农业和舍饲畜牧业。
山区农业:实现由原料型生产向原料及产品加工并举的转变。
珠江三角洲工业化和城市化水平提高的条件:
发达国家和地区的产业结构调整:第二产业所占比重不断下降,第三产业所占比重不断上升;工业内部,劳动力和资源密集型产业所占比重不断下降,技术、知识密集型产业所占比重不断上升。国家的对外开放政策:给予许多优惠政策,使珠江三角洲地区优先于其他地区吸引外资。
良好的区位条件:位于我国南部沿海,毗邻港澳,靠近东南亚;发挥劳动力丰富、地价低廉的优势,就近接受港澳产业的扩散,利用港澳贸易渠道,大量出口商品。全国最大的侨乡之一。
工业化城市化推进的阶段:
第一阶段:1979—1990年,劳动密集型产业成为这一阶段的主导产业。
第二阶段:1990年后,高新技术产业逐渐取代劳动密集型产业而成为主导产业。
问题与对策:
产业升级面临困境——产业结构调整
重工业和机械制造业不发达,以产业基础较好的广州市为基地。
城市建设相对落后——构建大珠江三角洲城市群
构建以香港、广州、深圳为核心的大珠江三角洲城市群。
生态环境问题日趋严重——加强规划与管理
“城中村”:
城市郊区出现的已经转变为以从事工商业为主的村落。
五、区域联系与区域协调发展
西气东输:
以新疆天然气资源为基础,以长江三角洲作为天然气的目标市场,建设从塔里木盆地至上海的输气管道。
实施西气东输的原因:
我国能源资源生产和消费的地区差异大。
调整能源消费结构(污染物:可吸入颗粒物和酸雨)
今后,我国油气资源开发的战略重点在西部。
天然气分布总体特征:西多东少、北多南少
四大气区:新疆塔里木盆地、准噶尔盆地;青海柴达木盆地;川渝四川盆地;陕甘宁的鄂尔多斯。
油气发展战略:稳定东部,发展西部
产业转移:
企业将产品生产的部分或全部由原生产地转移到其他地区的现象。
影响产业转移的因素:
劳动力因素:具有充足、高素质且价格较低廉的劳动力资源的国家或地区,往往成为产业转移的目的地。
内部交易成本因素:发展中国家为了吸引发达国家的投资,首先要改善投资环境以减少企业生产的内部交易成本。
市场因素:20世纪90年代以前,西欧、北美是日本农产品的主要消费市场;20世纪末,东亚和东南亚因经济增长强劲、市场需求大而成为日本产品的主要销售市场,并成为日本企业主要投资地区。
产业转移对区域发展的影响
促进区域产业结构调整
促进区域产业分工与合作
改变了区域地理环境
改变劳动力就业的空间分布
如果一个国家产业大量向国外转移,减少国内的就业机会,常常引起失业人口的增加,如日本;
像我国这样的发展中国家,劳动力丰富,大量吸收国际产业转移有助于减缓就业压力。
❼ 地理必修三 问答题常考哪里怎样考
必修三,在教材安排上较必修一、必修二递进得多,可以说内层次高了很多。
我们容知道,我们学习了解一个区域,首先要落实好“是什么”“怎么样”进而探讨“为什么”,而我们学习一个区域最终的目标是为该地区更好地发展,因此很有必要对该区域加以整治,发挥优势,改造治理劣势,为此我们需要提出一些整治的措施,即“怎么办”。必修三正是帮助我们培养对一个区域合理整治的必修内容。是对必修一必修二内容的提升,也是
。
所以说,必修三的内容,大家不可小视,其正是学习地理最高境界。因此,学地理必修三,重要的是学习它的治理思想(可持续发展理念)、治理方略,哪一天换了一个区域,你照样要会运用这种思想和方略。
高考原原本本地考查必修三,是不太可能的事,高考往往给出一个陌生的区域,让你概括地理特征,明确区域优势和劣势,然后让你提发展策略。这样,你从必修三中学得的知识往往能用得上,这也正是高考的期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