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年级地理 » 七年级地理说课

七年级地理说课

发布时间: 2021-02-27 15:44:17

Ⅰ 一般教师招聘,初中地理说课,一般会出现第几册的内容。

我做过来评委,一般是随机安排内源容。一般我多会选择世界地理和中国地理总论部分的重点内容(如气候、板块构造学说)和世界分区地理,中国地理相对选择要少点。这个实际取决于评委的临时想法。不论选择什么内容,评委看重的是你的基本功是否扎实,太哗众取宠要不得。愿你走运!

Ⅱ 初中地理考编说课一般是那些内容

一般当地的教育局会给出考试范围,如果你是考编初中的,那么应该是初中地理教材的范围,我记得我考编是美术,有10课,到时候抽签决定说那一节,最好借到当地的地理书事先做好准备。

Ⅲ 求七年级地理《印度》教案

问题四:印度自抄然环境特征
1、世界第二人口大国:印度是世界文明古国,人口居世界第二位。众多的人口对资源、环境和经济发展带来很大压力。因此,印度政府推选计划生育政策。
2、位置:①大部分位于10ºN——30ºN之间,主要位于热带。②海陆位置:亚欧大陆南部,印度洋以北,东濒孟加拉湾,西滨阿拉伯海。
3、地形:分为三部分,北部是喜马拉雅山脉,中部是恒河平原,南部是德干高原。
4、主要河流:恒河发源于喜马拉雅山脉,由西北向东南注入孟加拉湾。
5、自给有余的粮食生产:印度自推行“绿色革命”以来,粮食不仅能够自给,而且还有一定的余粮可供出口。主要家产品为水稻和小麦,水稻主要分布在恒河平原及沿海平原地区,小麦主要分布在恒河上游及德干高原西北部。
6、气候:以热带季风气候为主,全年高温,一年分为明显的旱季和雨季。每年6—9月,盛行西南季风,降水多,为雨季。每年10月——次年5月,盛行东北季风,干旱少雨,为旱季。印度水旱灾害频繁,主要是由西南季风的不稳定造成的(一盘西南季风风力弱,来得晚、退得早,就形成旱灾;反之,则形成水灾)。

Ⅳ 七年级地理上册教案

源于生活重视基础培养能力
——人教版《历史与社会》七年级(上)教材特色
课程教材研究所 富兵

《历史与社会》课程是这次课程改革的亮点和难点,如何在课程实施中体现《纲要》基本精神和素质教育的要求,整合人文社会科学相关知识,促进学生整体地、历史地认识社会,有效地进行公民教育,教材编写至关重要。我们教材编写组在结构设计、内容表述、呈现方式等方面进行了初步探讨尝试,具体内容如下。

一、教材编写的思路和结构

《我们生活的世界(上)》是按照《历史与社会》课程标准(二)所阐述的整合理念,以学生的生活逻辑为主导,以地理和历史学科为基础,以相关学科知识为背景和支撑的新型的、综合教材。它在融合了相关知识的基础上,侧重于对学生进行人文地理和历史的核心概念、基本观点和技能方法的教育。

为此,本册教材设计的基本思路即:生活是主题,包括人们生活的环境、生活的异同、生活的问题,它们是我们生活的社会中的现实存在。

时空是框架,即不同地域人们的生活(空间轴)和不同时代社会的发展(时间轴),它们是我们认识社会的两个重要维度。

二、教材内容表述的特色

《历史与社会》是一门开放的课程,它基于学科又超越学科,面向现实世界;始于课堂又不局限于课堂,融入社会生活。为有效地实现课程目标,我们确定了表述课文内容的四个原则:基于案例、基于生活、基于情境、基于问题1.基于案例的思路

教材采取范例性的叙述方式,选用大量的、富有情节的实例或案例呈现问题,营造解决问题的情境,帮助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活用知识,变呆板的知识为处理实际问题的手段。在本册教材第四单元中体现得尤为充分。

教材在“各具特色的区域生活”的每一课中都选取了代表一类同质但特点截然不同的地区,如:“平原人家”中有精耕细作、以手工劳动为主的湄南河平原和集约化大机器生产的代表——美国大平原;“与山为邻”中有以游牧为生的天山牧民、以梯田开垦为业的元阳哈尼人和利用山区资源发展旅游业的卢卡索居民;“傍水而居”中有临湖的江南水乡、临海的山东渔村和临水的意大利威尼斯;“草原人家”中有澳大利亚现代化牧场和内蒙古热情奔放的草原文化;“干旱的宝地”中有利用坎儿井灌溉的新疆绿洲农业和蕴藏丰富石油的波斯湾沿岸国家的石油工业;“文明中心——城市”中侧重于经济中心、城市布局和文化之都等角度,分别选择了上海、筑波和巴黎。不难发现,教材在各个点位的确定上颇费心思。每课选取内容的角度都不相同,而且中外兼顾,以中国为主,最大的突破在于没有按照原有地理学科按地域或区域划分的方式和选择首都或重要城市进行介绍的作法,而代之以能够反映不同区域(如平原、沿海、山地、草原、沙漠、城市或乡村)人们的生活的典型材料。有的点位可能很小,但只要能反映一类区域人们的生活或某个值得关注的问题,就可以把它作为一个案例进行解剖。像法国卢卡索这样的小山村,即使对地理专业工作者都是一个鲜为人知之地。它原是一个贫瘠的小村庄,经过十几年的开发成为一个著名的度假城市,但在经济快速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得到提高的同时,如何治理和保护环境的问题也随之而来。是看重眼前利益过度利用还是放眼未来善加保护,是摆在那里居民面前的难题,也当前很多地区都面临的一个两难处境。教材实写卢卡索,实则在对学生进行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可持续发展教育。从这个意义上说,卢卡索虽小,却有很强的代表性。

这种案例式教学以点代面,一方面避免了教学内容的面面俱到,挂一漏万,另一方面降低了知识记忆要求,减轻了教学负担,节省了时间。有助于学生学得透彻、领会深入、掌握牢固,学以致用。在通过学习某个具体的区域的过程中,掌握了解区域特色的方法、分析区域生活和解决区域问题的方法,并形成一定的概念与看法。既可以达到知识传授的目的,又可以使学生举一反三,触类旁通,将实践能力培养落到实处的同时,进行了调查和学习方法的渗透。

2.基于生活的思路

本册教材尝试改变单纯、孤立地提供具体知识的做法,而是在叙述社会生活和社会发展常识的过程中,提供相关学科的概念和方法。教学内容力求显现或选择适用于日常生活中常见的情况和环境。既从学生的经验和生活逻辑出发,又不仅以解决具体社会问题为中心,注重教学的长期效果和潜能的开发。

在日常生活和学习经验中,学生已经积累了一定的知识,他们对很多问题和现象都会有一些自己的看法和认识。尽管可能是零碎的、片面的,或者还没有接触过,但当问题呈现在面前时,他们也可以凭借相关的经验,依靠自己的认知能力,形成对问题的解释。学生这些已有的知识基础和生活经历对新知的获得大有助益,为此,教材应充分关注并利用学生的生活经验,增强书本知识与现实生活的联系,帮助其在原有的基础上成长、提高。如“综合探究一”在介绍不同种类的地图后,提出“你还知道哪些地图?你会在怎样的情况下使用它们?”的问题,促使学生调动已有信息,积极动脑,主动挖掘获取新知;再如第三单元“山川秀美”中设计了两个学生的对话,引导他们从各自的经历讨论山区的好处与问题,加深学生对山区的了解和认识。第五单元“社会生活的变迁”中要求学生制作一个年代尺,“把从出生到现在发生的重要事件标识出来”的练习,以及“谈谈家乡近几十年发生的变化,看看其中包含的历史”等等,这些内容或问题来自于真实的日常生活,与学生的生活经验相吻合,能够增强学生与书本的亲近感和真实感,学生易于产生主体建构知识的愿望,为解决问题创设了良好的前提。

生活化在本书的另一个意义表现为它力图改变过于强调“学科本位”“学科为中心”的弊病。在不同的主题下、不同的范围内,紧紧围绕人们的社会生活这个中心,结合个人生活、人类的生活环境、中国人生活的环境、世界不同地区人们生活的环境和人们生活的历史等方面,勾勒人类生活的全貌(参见结构图)。在此过程中,始终将人、地和社会有机联系在一起,建立人类生活与自然环境的关系,阐述因地制宜和各要素相互联系的观点。例如第四单元中“美国大平原”和“元阳梯田”的设计。

美国中部大平原

从以上两图可以清晰地理解自然环境对人的生产、生活的影响以及人们如何利用适应、改造自然环境的。

3.基于情境的思路

传统的观念认为教材是事实性知识,是普遍规律或原理,是可以独立于现实情境之外获得的,学习的结果也可以自然地迁移到各种真实情境中。而实际上,情境总是具体的、千变万化的,抽象概念、规则的学习往往无法灵活适应具体情境的变化,学生常常难以用学校获得的知识解决现实世界中的真实问题。教学应力求引导学生自主建构知识,而不是只充当知识的复制机器。教材在一定程度上是学生选择学习和自主处理的素材。创设一定的情境,提供富于情节的、丰富的、现实的案例,除了能够吸引学生,提高学习兴趣外,还能比较准确地把握学生在不同情况下如何活用所学知识或技能处理、解决实际生活问题的能力。

每个单元后的综合探究是本书集中体现情境教学特点的内容。“在地图上获取信息”就是一个突出的例子。课文提供了五个不同的、具体的情境,在每个情境下,要求学生提出解决实际生活问题的方案。实际上,本课是在交待地理学习和社会生活的工具之一 ——学会使用不同种类的地图:比例尺大小不同、功能不同(有交通图、旅游图、等高线图和反映不同历史时期变化)的地图。如果以定义加说明的形式直接表达出来的话,不仅枯燥乏味,使知识教条化,更重要的是学生在遇到现实问题时仍可能茫然不知所措,不会将书本知识灵活运用到生活中去。而事实上,地图的阅读和使用是我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技能的一部分,并且在未来社会中将变得日益重要。在情境式的活动设计中,把传授和形成知识的两个过程综合在一起,不知不觉中达到了教学目的。课文这种处理方法,具有较大的扩展空间。

4.基于问题的思路

一切思维都从问题开始。教学过程不仅仅是把知识装进学生的脑袋,更重要的是促进学生对问题进行分析和思考,从而把知识变成他们自己的“学识”和“主见”。教学要促进学生思维就应首先培养问题意识,教学内容关注问题、引发问题,激发他们的探索欲望,围绕问题展开叙述,针对问题进行探讨。问题常常产生于具体的情景、非正常现象,本书注意在教学的重点或难点创设问题情境。问题的编排并不是在每部分单元学习的最后,也没有提供标准化的统一结论,而是自始至终倡导师生之间的互动,共同经历探究过程,通过交流和讨论,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案。如第二单元“自然环境”中关于世界气候类型的活动设计。气温和降水是反映气候特点的最基本要素,是学生描述某一地区气候需要掌握的两个最重要的概念,但教材并未直接把概念告诉学生,而是引导他们仔细读图。图2-11只画出不同气候类型及其分布、不同地区的人们对本地气候的描述。活动要求学生从中发现一些词语,自己进行归纳得出结论。经过主动观察、发现、理解、记忆下来的知识,学生可以日后随时提取并加以应用。

三、教材内容的特点

《我们生活的世界》这些编写方式的转变决不意味着对基础知识和技能的否定、抛弃,相反,基础知识和技能在本书的处理更加实在、实用。

(一)注重基础知识

为有效地实现开设综合课程的目的,提升教学功能和效果,同时又不削弱人文地理和历史教育的功能,教材精选了对学生终身学习必不可少的基础知识和技能,特别是对九年义务教育结束后无法再接受学校教育的学生,提供未来学习、生存和发展的基础和平台。例如:

1.基础知识部分。

按照学生的年龄特点、可接受程度,循序渐进,有详有略,提炼相关学科最基本的知识,而不是均衡覆盖所有相关学科知识的方方面面。

·社区和区域(一些相关的基本概念)包括:社区的功能和类型、区域差异与联系。

·世界自然与人文的总体特征(可与分科地理的世界总论相对应)包括:大洲和大洋的分布、自然环境(地形和气候)及景观差异、人种、国家和地区。

·中国自然与人文的总体特征(可与分科地理中的中国总论相对应)包括:疆域、行政区划、人口与民族;地形、气候、河流;自然环境差异(南北差异和东西差异)对人们生产与生活的影响。

·不同自然环境下人们的生活(部分地涵盖了分科地理中的分区地理内容,但更侧重于人的生活)包括:居住在不同平原、山区、水域、草原、沙漠与城市等地人们的生产、生活与文化活动。

·社会生活的变迁(开启历史之门的钥匙,是学习具体的历史知识的基础,有些内容是对分科历史的有益补充)包括:表示历史时间和纪年的词汇、中外历史发展的基本线索、获取了解历史信息的途径。

2.基本技能部分。

·阅读、选择和使用地图的能力。

·阅读和使用地球仪的能力。

·收集、辨别和利用信息的能力。

·掌握和运用社会调查的方法、区域研究的一般方法。

·阅读和制作年代尺的能力;建立年代和时序的概念。

·掌握历史研究的基本方法。

基本观念:

人地关系——自然环境对人类生活的影响、人的活动对环境的反作用——渗透可持续发展思想。

历史的观念——事物都是在发展和变化的——历史无处不在、无时不在——历史影响着今天的生活。

观念的形成隐含在教学过程中,不是直白地灌输给学生,而是经过主动加工、自然发生的,需要学生领悟、思考后逐渐形成。

(二)突出能力培养

1.体现在课题活动的设计上。

改变原来以概念、原理和观点为主,直白地表达概念、观点、结论、事实,辅之以少量的活动设计的课文风格,代之以大量引发思考、鼓励动脑、动口和体验探究价值的活动设计和案例分析,在活动中注重表达形成概念、观点、结论和事实的过程。

作为教学内容的有机组成部分,有些原来正文结论部分(规律性或常识性知识)变成让学生自己去探究的过程。大体说来,课堂活动有三种设计方式。

(1)把原来教材总结归纳的内容以活动的方式呈现出来。学生通过讨论、读图、练习或竞赛等形式,体验获得新知识的过程,自己得出归纳性的结论。改变了原来先教给学生结论或定论,再让学生验证规律的做法。如以往学习中国地理基本概况时,教材一定要写出与我国陆上相邻和隔海相望的国家的名称,但在我们的第三单元“国土与人民”中要求学生阅读地图,自己去发现答案,由于课本没有写出具体国家,又减少了学生死记硬背的内容,减轻了学生负担;第三单元“山川秀美”中季风气候的影响,也是让学生根据已学知识,分析思考、集体讨论、概括总结季风的好处以及因其不稳定性导致的危害,除了要求学生具备一定的总结归纳、语言表达、与人合作能力外,还要能扩展所学知识,否则无法回答出五个方面的问题,对学生提出了较高要求,类似活动还有很多。

(2)有一定难度的重要知识,学生通过观察、思考又不易推断的内容,在经过学生大脑思维后,教材再展示给学生。“山川秀美”中需要学生知道我国地势高低起伏的大致状况,如果简单地教给学生西高东低的概念,即时记忆可能很容易,但并未必理解。在本册教材中我们安排了让学生“沿着北纬32°的地形剖面图,看看我国地势自西向东是怎样变化的?”的活动,这里学生应具备基本的地图知识,会阅读地形剖面图,还要经过头脑、视觉等感官活动,体验规律性知识的获得过程,最后教材才给出描述。再比如“一方水土养一方人”中秦岭-淮河分南北是一个重点内容,南方北方的气温、降水以及景观的差异很大,教材是将结论直白地呈现给学生,还是让学生主动参与建构,亲历探究过程,其教育教学效果截然不同。我们尝试让学生先阅读1月中国平均气温分布图及中国年降水量线分布图,分别找出经过秦岭-淮河的(0℃)等温线和(800毫米)等降水量线,然后交待秦岭-淮河是划分南北的分界线及其指标。虽然教材最后还是表达了结论,但学生经历了学习过程,阅读使用地图等基本技能不断被强化,学习的兴趣和满足感可以得到大大增强。

(3)开放性讨论、辩论或技能训练,不预设任何唯一的标准答案,而是鼓励学生独立思考,大胆想象,只要言之有理,论之有据,就达到了教学效果。“山川秀美”中两位学生提出了对山区的不同看法,在此基础上,进而启发学生提出自己的见解,加深对山区的了解、热爱和对问题的认识。“傍水而居”的自我测评中设置了“水对水乡人们的生活有正面影响,也有负面影响,你是怎样看待这个问题的?”允许学生开阔思路,自由想像、思维。“从地图上获取信息”中让学生帮助设计从北京到杭州的旅游路线,时间、交通工具、经费未定,提供了非常广阔的空间。学生只要了解交通图的作用和用法就能够完成路线设计,但不限制少数学生新颖、独到的创意。这种开放式的编排是力图将课程标准的理念落到实处的探索。

在教学中体现教与学的过程,活动的设计就是教学的有机、必要组成部分,承担了课文教学内容应起的作用,好的活动甚至可以收到超过文字表达的效果;改变了在课后用“想一想”“做一做”等集中总结、复习知识的方式,把学习活动安排在促进学生思维发展的各个关键环节上。

2.体现在“自我测评”功能的转变上。

“自我测评”不是老师用来检测学生的工具,而是学生课下自我评价、反思学习成果的手段,因此不作硬性规定,习题设计具有很大的弹性,学生完全可以量力而行,因人、因地而异。它的功能不再是简单的复习,重复记忆,而是教材内容的延伸、拓展和知识技能的综合运用。比如第五单元“区域的故事”中选择了“小渔村变大城市”的深圳、“逝去的繁荣”——楼兰和美国的死城——“古老而年轻的北京”等地作为案例,其中暗含的一条主线,即区域变化的不同类型:从无到有、从有到无、古老与现代融合等,这个结论教材并未明确告诉学生,而将它放在课后自我测评中,“比较上海、筑波、巴黎、深圳和北京等城市,说出这些区域变化的特点”。学生需要梳理出区域变化的类型,再联系前面内容,比较、分类、整理。如果缺乏必要的知识准备和必备的技能,高效地完成此类测试是不太可能的。类似的例子还有很多,似乎不需要学生牢记所谓的重点,也无需教师批阅,实际上对学生综合素质的要求大大提高了,但又没有做划一的规定,不再用一把尺子衡量学生,可以根据自身实际设立切实可行目标,保证学生有所为,有所得。

3.体现在“单元综合探究”形式的创新上。

体现研究性、综合性的调查、探究主题,是本课程的特点之一。将研究性学习作为基本内容的呈现方式,贯穿于教材编写的全程,作为课文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本书的特色。在教材编写的全程贯穿思维过程的引导,尤其注重引发学生产生问题、促进学生思考和探究的活动设计。有些本身就是教学内容,如“在地图上获取信息”“从地球仪上看世界”等;有些内容是在具体情境下的运用,在做中学,应用性强。

总之,《我们生活的世界(上)》突出体现内容的整合、注重基础知识和技能的训练、获取知识的方法的习得和问题解决能力的培养。

(三)增强教材普适性

为保证课程标准理念、教学读物编写和具体教学实施之间的落差,课本尽可能适应不同地区、不同类型学生的需要,以利于师生在不同的条件下、在不同基础上实施教学,大大增强了适用性、普及性和实用性。

课文提供了完成教学任务的基本资源,使各个活动在各地学校都能开展。为减少受教学资源限制等困难,教材指示了最基本的资料来源或参考,如“查阅世界地图、《新华字典》或其他材料,给世界上领土面积前六位的国家排排队。”

开放性的问题设计,紧密联系本地和本人自身实际,使每个人都能有的可说、有的可做。例如“如果你家附近有山区,说说当地人是怎样利用山区资源的。其中哪些措施值得推广,哪些地方还值得改进。”“牧区人们的生产和生活与你所在地区的生活有什么异同?为什么?”“谈谈你的家乡近几十年来发生的变化,或者找出自己所在地区的一两个地名,看看其中包含怎样的历史。”“你家乡的地形和气候是什么样的?这种自然条件会给人们生产、生活带来哪些影响?”这样的提问为学生的回答提供了很大空间,有助于加强对本地区的了解、关注,产生对家乡的热爱之情。

降低难度,提出具体要求。“一方水土养一方人”中设计了两位不同地区学生的春节问候。从他们各自的描述中,并提出的问题,学生可了解到南北方气候、景观及人们生活的差异。尽管学生水平有高有低,但都可以对某一个方面发表感想。

所设计的活动,适合于有关年级和不同地区学生的特点,呈现出不同的层次,有一定梯度,可操作、可把握,不论是调查研究还是课堂讨论,都便于指导、富有成效。

此外,教材充分考虑了初一学生好动、好奇、注意力短暂集中的年龄特点,设计了反映他们年龄特征、兴趣特点和认知水平的活动。如“国家和地区”中给出9个国家的国旗,让学生把国旗和相应的国家名称联系起来;我国省级行政区划单位的拼图游戏等,寓教于乐,于不知不觉中达到了知识教学、动手练习的目的,学生更易获得满足感,激发学习的内驱力。

本书图文并茂,采用大量照片、图画和表格,一目了然,减少了文字说明,增强了现场感。可视性强、可读性强,文字生动,趣味性强,这些也是本册教材突破点之一。

Ⅳ 七年级地理上册教案人教版

http://www.pep.com.cn/czdl/jszx/tbjxzy/qs/jxsj/
源于生活重视基础培养能力
——人教版《历史与社会》七年级(上)教材特色
课程教材研究所 富兵

《历史与社会》课程是这次课程改革的亮点和难点,如何在课程实施中体现《纲要》基本精神和素质教育的要求,整合人文社会科学相关知识,促进学生整体地、历史地认识社会,有效地进行公民教育,教材编写至关重要。我们教材编写组在结构设计、内容表述、呈现方式等方面进行了初步探讨尝试,具体内容如下。

一、教材编写的思路和结构

《我们生活的世界(上)》是按照《历史与社会》课程标准(二)所阐述的整合理念,以学生的生活逻辑为主导,以地理和历史学科为基础,以相关学科知识为背景和支撑的新型的、综合教材。它在融合了相关知识的基础上,侧重于对学生进行人文地理和历史的核心概念、基本观点和技能方法的教育。

为此,本册教材设计的基本思路即:生活是主题,包括人们生活的环境、生活的异同、生活的问题,它们是我们生活的社会中的现实存在。

时空是框架,即不同地域人们的生活(空间轴)和不同时代社会的发展(时间轴),它们是我们认识社会的两个重要维度。

二、教材内容表述的特色

《历史与社会》是一门开放的课程,它基于学科又超越学科,面向现实世界;始于课堂又不局限于课堂,融入社会生活。为有效地实现课程目标,我们确定了表述课文内容的四个原则:基于案例、基于生活、基于情境、基于问题1.基于案例的思路

教材采取范例性的叙述方式,选用大量的、富有情节的实例或案例呈现问题,营造解决问题的情境,帮助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活用知识,变呆板的知识为处理实际问题的手段。在本册教材第四单元中体现得尤为充分。

教材在“各具特色的区域生活”的每一课中都选取了代表一类同质但特点截然不同的地区,如:“平原人家”中有精耕细作、以手工劳动为主的湄南河平原和集约化大机器生产的代表——美国大平原;“与山为邻”中有以游牧为生的天山牧民、以梯田开垦为业的元阳哈尼人和利用山区资源发展旅游业的卢卡索居民;“傍水而居”中有临湖的江南水乡、临海的山东渔村和临水的意大利威尼斯;“草原人家”中有澳大利亚现代化牧场和内蒙古热情奔放的草原文化;“干旱的宝地”中有利用坎儿井灌溉的新疆绿洲农业和蕴藏丰富石油的波斯湾沿岸国家的石油工业;“文明中心——城市”中侧重于经济中心、城市布局和文化之都等角度,分别选择了上海、筑波和巴黎。不难发现,教材在各个点位的确定上颇费心思。每课选取内容的角度都不相同,而且中外兼顾,以中国为主,最大的突破在于没有按照原有地理学科按地域或区域划分的方式和选择首都或重要城市进行介绍的作法,而代之以能够反映不同区域(如平原、沿海、山地、草原、沙漠、城市或乡村)人们的生活的典型材料。有的点位可能很小,但只要能反映一类区域人们的生活或某个值得关注的问题,就可以把它作为一个案例进行解剖。像法国卢卡索这样的小山村,即使对地理专业工作者都是一个鲜为人知之地。它原是一个贫瘠的小村庄,经过十几年的开发成为一个著名的度假城市,但在经济快速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得到提高的同时,如何治理和保护环境的问题也随之而来。是看重眼前利益过度利用还是放眼未来善加保护,是摆在那里居民面前的难题,也当前很多地区都面临的一个两难处境。教材实写卢卡索,实则在对学生进行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可持续发展教育。从这个意义上说,卢卡索虽小,却有很强的代表性。

这种案例式教学以点代面,一方面避免了教学内容的面面俱到,挂一漏万,另一方面降低了知识记忆要求,减轻了教学负担,节省了时间。有助于学生学得透彻、领会深入、掌握牢固,学以致用。在通过学习某个具体的区域的过程中,掌握了解区域特色的方法、分析区域生活和解决区域问题的方法,并形成一定的概念与看法。既可以达到知识传授的目的,又可以使学生举一反三,触类旁通,将实践能力培养落到实处的同时,进行了调查和学习方法的渗透。

2.基于生活的思路

本册教材尝试改变单纯、孤立地提供具体知识的做法,而是在叙述社会生活和社会发展常识的过程中,提供相关学科的概念和方法。教学内容力求显现或选择适用于日常生活中常见的情况和环境。既从学生的经验和生活逻辑出发,又不仅以解决具体社会问题为中心,注重教学的长期效果和潜能的开发。

在日常生活和学习经验中,学生已经积累了一定的知识,他们对很多问题和现象都会有一些自己的看法和认识。尽管可能是零碎的、片面的,或者还没有接触过,但当问题呈现在面前时,他们也可以凭借相关的经验,依靠自己的认知能力,形成对问题的解释。学生这些已有的知识基础和生活经历对新知的获得大有助益,为此,教材应充分关注并利用学生的生活经验,增强书本知识与现实生活的联系,帮助其在原有的基础上成长、提高。如“综合探究一”在介绍不同种类的地图后,提出“你还知道哪些地图?你会在怎样的情况下使用它们?”的问题,促使学生调动已有信息,积极动脑,主动挖掘获取新知;再如第三单元“山川秀美”中设计了两个学生的对话,引导他们从各自的经历讨论山区的好处与问题,加深学生对山区的了解和认识。第五单元“社会生活的变迁”中要求学生制作一个年代尺,“把从出生到现在发生的重要事件标识出来”的练习,以及“谈谈家乡近几十年发生的变化,看看其中包含的历史”等等,这些内容或问题来自于真实的日常生活,与学生的生活经验相吻合,能够增强学生与书本的亲近感和真实感,学生易于产生主体建构知识的愿望,为解决问题创设了良好的前提。

生活化在本书的另一个意义表现为它力图改变过于强调“学科本位”“学科为中心”的弊病。在不同的主题下、不同的范围内,紧紧围绕人们的社会生活这个中心,结合个人生活、人类的生活环境、中国人生活的环境、世界不同地区人们生活的环境和人们生活的历史等方面,勾勒人类生活的全貌(参见结构图)。在此过程中,始终将人、地和社会有机联系在一起,建立人类生活与自然环境的关系,阐述因地制宜和各要素相互联系的观点。例如第四单元中“美国大平原”和“元阳梯田”的设计。

美国中部大平原

从以上两图可以清晰地理解自然环境对人的生产、生活的影响以及人们如何利用适应、改造自然环境的。

3.基于情境的思路

传统的观念认为教材是事实性知识,是普遍规律或原理,是可以独立于现实情境之外获得的,学习的结果也可以自然地迁移到各种真实情境中。而实际上,情境总是具体的、千变万化的,抽象概念、规则的学习往往无法灵活适应具体情境的变化,学生常常难以用学校获得的知识解决现实世界中的真实问题。教学应力求引导学生自主建构知识,而不是只充当知识的复制机器。教材在一定程度上是学生选择学习和自主处理的素材。创设一定的情境,提供富于情节的、丰富的、现实的案例,除了能够吸引学生,提高学习兴趣外,还能比较准确地把握学生在不同情况下如何活用所学知识或技能处理、解决实际生活问题的能力。

每个单元后的综合探究是本书集中体现情境教学特点的内容。“在地图上获取信息”就是一个突出的例子。课文提供了五个不同的、具体的情境,在每个情境下,要求学生提出解决实际生活问题的方案。实际上,本课是在交待地理学习和社会生活的工具之一 ——学会使用不同种类的地图:比例尺大小不同、功能不同(有交通图、旅游图、等高线图和反映不同历史时期变化)的地图。如果以定义加说明的形式直接表达出来的话,不仅枯燥乏味,使知识教条化,更重要的是学生在遇到现实问题时仍可能茫然不知所措,不会将书本知识灵活运用到生活中去。而事实上,地图的阅读和使用是我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技能的一部分,并且在未来社会中将变得日益重要。在情境式的活动设计中,把传授和形成知识的两个过程综合在一起,不知不觉中达到了教学目的。课文这种处理方法,具有较大的扩展空间。

4.基于问题的思路

一切思维都从问题开始。教学过程不仅仅是把知识装进学生的脑袋,更重要的是促进学生对问题进行分析和思考,从而把知识变成他们自己的“学识”和“主见”。教学要促进学生思维就应首先培养问题意识,教学内容关注问题、引发问题,激发他们的探索欲望,围绕问题展开叙述,针对问题进行探讨。问题常常产生于具体的情景、非正常现象,本书注意在教学的重点或难点创设问题情境。问题的编排并不是在每部分单元学习的最后,也没有提供标准化的统一结论,而是自始至终倡导师生之间的互动,共同经历探究过程,通过交流和讨论,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案。如第二单元“自然环境”中关于世界气候类型的活动设计。气温和降水是反映气候特点的最基本要素,是学生描述某一地区气候需要掌握的两个最重要的概念,但教材并未直接把概念告诉学生,而是引导他们仔细读图。图2-11只画出不同气候类型及其分布、不同地区的人们对本地气候的描述。活动要求学生从中发现一些词语,自己进行归纳得出结论。经过主动观察、发现、理解、记忆下来的知识,学生可以日后随时提取并加以应用。

三、教材内容的特点

《我们生活的世界》这些编写方式的转变决不意味着对基础知识和技能的否定、抛弃,相反,基础知识和技能在本书的处理更加实在、实用。

(一)注重基础知识

为有效地实现开设综合课程的目的,提升教学功能和效果,同时又不削弱人文地理和历史教育的功能,教材精选了对学生终身学习必不可少的基础知识和技能,特别是对九年义务教育结束后无法再接受学校教育的学生,提供未来学习、生存和发展的基础和平台。例如:

1.基础知识部分。

按照学生的年龄特点、可接受程度,循序渐进,有详有略,提炼相关学科最基本的知识,而不是均衡覆盖所有相关学科知识的方方面面。

·社区和区域(一些相关的基本概念)包括:社区的功能和类型、区域差异与联系。

·世界自然与人文的总体特征(可与分科地理的世界总论相对应)包括:大洲和大洋的分布、自然环境(地形和气候)及景观差异、人种、国家和地区。

·中国自然与人文的总体特征(可与分科地理中的中国总论相对应)包括:疆域、行政区划、人口与民族;地形、气候、河流;自然环境差异(南北差异和东西差异)对人们生产与生活的影响。

·不同自然环境下人们的生活(部分地涵盖了分科地理中的分区地理内容,但更侧重于人的生活)包括:居住在不同平原、山区、水域、草原、沙漠与城市等地人们的生产、生活与文化活动。

·社会生活的变迁(开启历史之门的钥匙,是学习具体的历史知识的基础,有些内容是对分科历史的有益补充)包括:表示历史时间和纪年的词汇、中外历史发展的基本线索、获取了解历史信息的途径。

2.基本技能部分。

·阅读、选择和使用地图的能力。

·阅读和使用地球仪的能力。

·收集、辨别和利用信息的能力。

·掌握和运用社会调查的方法、区域研究的一般方法。

·阅读和制作年代尺的能力;建立年代和时序的概念。

·掌握历史研究的基本方法。

基本观念:

人地关系——自然环境对人类生活的影响、人的活动对环境的反作用——渗透可持续发展思想。

历史的观念——事物都是在发展和变化的——历史无处不在、无时不在——历史影响着今天的生活。

观念的形成隐含在教学过程中,不是直白地灌输给学生,而是经过主动加工、自然发生的,需要学生领悟、思考后逐渐形成。

(二)突出能力培养

1.体现在课题活动的设计上。

改变原来以概念、原理和观点为主,直白地表达概念、观点、结论、事实,辅之以少量的活动设计的课文风格,代之以大量引发思考、鼓励动脑、动口和体验探究价值的活动设计和案例分析,在活动中注重表达形成概念、观点、结论和事实的过程。

作为教学内容的有机组成部分,有些原来正文结论部分(规律性或常识性知识)变成让学生自己去探究的过程。大体说来,课堂活动有三种设计方式。

(1)把原来教材总结归纳的内容以活动的方式呈现出来。学生通过讨论、读图、练习或竞赛等形式,体验获得新知识的过程,自己得出归纳性的结论。改变了原来先教给学生结论或定论,再让学生验证规律的做法。如以往学习中国地理基本概况时,教材一定要写出与我国陆上相邻和隔海相望的国家的名称,但在我们的第三单元“国土与人民”中要求学生阅读地图,自己去发现答案,由于课本没有写出具体国家,又减少了学生死记硬背的内容,减轻了学生负担;第三单元“山川秀美”中季风气候的影响,也是让学生根据已学知识,分析思考、集体讨论、概括总结季风的好处以及因其不稳定性导致的危害,除了要求学生具备一定的总结归纳、语言表达、与人合作能力外,还要能扩展所学知识,否则无法回答出五个方面的问题,对学生提出了较高要求,类似活动还有很多。

(2)有一定难度的重要知识,学生通过观察、思考又不易推断的内容,在经过学生大脑思维后,教材再展示给学生。“山川秀美”中需要学生知道我国地势高低起伏的大致状况,如果简单地教给学生西高东低的概念,即时记忆可能很容易,但并未必理解。在本册教材中我们安排了让学生“沿着北纬32°的地形剖面图,看看我国地势自西向东是怎样变化的?”的活动,这里学生应具备基本的地图知识,会阅读地形剖面图,还要经过头脑、视觉等感官活动,体验规律性知识的获得过程,最后教材才给出描述。再比如“一方水土养一方人”中秦岭-淮河分南北是一个重点内容,南方北方的气温、降水以及景观的差异很大,教材是将结论直白地呈现给学生,还是让学生主动参与建构,亲历探究过程,其教育教学效果截然不同。我们尝试让学生先阅读1月中国平均气温分布图及中国年降水量线分布图,分别找出经过秦岭-淮河的(0℃)等温线和(800毫米)等降水量线,然后交待秦岭-淮河是划分南北的分界线及其指标。虽然教材最后还是表达了结论,但学生经历了学习过程,阅读使用地图等基本技能不断被强化,学习的兴趣和满足感可以得到大大增强。

(3)开放性讨论、辩论或技能训练,不预设任何唯一的标准答案,而是鼓励学生独立思考,大胆想象,只要言之有理,论之有据,就达到了教学效果。“山川秀美”中两位学生提出了对山区的不同看法,在此基础上,进而启发学生提出自己的见解,加深对山区的了解、热爱和对问题的认识。“傍水而居”的自我测评中设置了“水对水乡人们的生活有正面影响,也有负面影响,你是怎样看待这个问题的?”允许学生开阔思路,自由想像、思维。“从地图上获取信息”中让学生帮助设计从北京到杭州的旅游路线,时间、交通工具、经费未定,提供了非常广阔的空间。学生只要了解交通图的作用和用法就能够完成路线设计,但不限制少数学生新颖、独到的创意。这种开放式的编排是力图将课程标准的理念落到实处的探索。

在教学中体现教与学的过程,活动的设计就是教学的有机、必要组成部分,承担了课文教学内容应起的作用,好的活动甚至可以收到超过文字表达的效果;改变了在课后用“想一想”“做一做”等集中总结、复习知识的方式,把学习活动安排在促进学生思维发展的各个关键环节上。

2.体现在“自我测评”功能的转变上。

“自我测评”不是老师用来检测学生的工具,而是学生课下自我评价、反思学习成果的手段,因此不作硬性规定,习题设计具有很大的弹性,学生完全可以量力而行,因人、因地而异。它的功能不再是简单的复习,重复记忆,而是教材内容的延伸、拓展和知识技能的综合运用。比如第五单元“区域的故事”中选择了“小渔村变大城市”的深圳、“逝去的繁荣”——楼兰和美国的死城——“古老而年轻的北京”等地作为案例,其中暗含的一条主线,即区域变化的不同类型:从无到有、从有到无、古老与现代融合等,这个结论教材并未明确告诉学生,而将它放在课后自我测评中,“比较上海、筑波、巴黎、深圳和北京等城市,说出这些区域变化的特点”。学生需要梳理出区域变化的类型,再联系前面内容,比较、分类、整理。如果缺乏必要的知识准备和必备的技能,高效地完成此类测试是不太可能的。类似的例子还有很多,似乎不需要学生牢记所谓的重点,也无需教师批阅,实际上对学生综合素质的要求大大提高了,但又没有做划一的规定,不再用一把尺子衡量学生,可以根据自身实际设立切实可行目标,保证学生有所为,有所得。

3.体现在“单元综合探究”形式的创新上。

体现研究性、综合性的调查、探究主题,是本课程的特点之一。将研究性学习作为基本内容的呈现方式,贯穿于教材编写的全程,作为课文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本书的特色。在教材编写的全程贯穿思维过程的引导,尤其注重引发学生产生问题、促进学生思考和探究的活动设计。有些本身就是教学内容,如“在地图上获取信息”“从地球仪上看世界”等;有些内容是在具体情境下的运用,在做中学,应用性强。

总之,《我们生活的世界(上)》突出体现内容的整合、注重基础知识和技能的训练、获取知识的方法的习得和问题解决能力的培养。

(三)增强教材普适性

为保证课程标准理念、教学读物编写和具体教学实施之间的落差,课本尽可能适应不同地区、不同类型学生的需要,以利于师生在不同的条件下、在不同基础上实施教学,大大增强了适用性、普及性和实用性。

课文提供了完成教学任务的基本资源,使各个活动在各地学校都能开展。为减少受教学资源限制等困难,教材指示了最基本的资料来源或参考,如“查阅世界地图、《新华字典》或其他材料,给世界上领土面积前六位的国家排排队。”

开放性的问题设计,紧密联系本地和本人自身实际,使每个人都能有的可说、有的可做。例如“如果你家附近有山区,说说当地人是怎样利用山区资源的。其中哪些措施值得推广,哪些地方还值得改进。”“牧区人们的生产和生活与你所在地区的生活有什么异同?为什么?”“谈谈你的家乡近几十年来发生的变化,或者找出自己所在地区的一两个地名,看看其中包含怎样的历史。”“你家乡的地形和气候是什么样的?这种自然条件会给人们生产、生活带来哪些影响?”这样的提问为学生的回答提供了很大空间,有助于加强对本地区的了解、关注,产生对家乡的热爱之情。

降低难度,提出具体要求。“一方水土养一方人”中设计了两位不同地区学生的春节问候。从他们各自的描述中,并提出的问题,学生可了解到南北方气候、景观及人们生活的差异。尽管学生水平有高有低,但都可以对某一个方面发表感想。

所设计的活动,适合于有关年级和不同地区学生的特点,呈现出不同的层次,有一定梯度,可操作、可把握,不论是调查研究还是课堂讨论,都便于指导、富有成效。

此外,教材充分考虑了初一学生好动、好奇、注意力短暂集中的年龄特点,设计了反映他们年龄特征、兴趣特点和认知水平的活动。如“国家和地区”中给出9个国家的国旗,让学生把国旗和相应的国家名称联系起来;我国省级行政区划单位的拼图游戏等,寓教于乐,于不知不觉中达到了知识教学、动手练习的目的,学生更易获得满足感,激发学习的内驱力。

本书图文并茂,采用大量照片、图画和表格,一目了然,减少了文字说明,增强了现场感。可视性强、可读性强,文字生动,趣味性强,这些也是本册教材突破点之一。

Ⅵ 初中地理说课稿中的教学过程怎么说

今天我要说的题目是人教版七年级下册第七单元第三节印度。我认为说课应该以新课程理念为指导,围绕说教材、说教法、说学法、说教学程序四个环节进行。首先,我对本节教材做以下的分析:
本节教材属于世界地理分区部分。印度是南亚面积最大、人口最多、自然条件最具有代表性的国家。教材集中反映了印度自然地理与人文地理的主要特征,围绕环境 —— 资源 —— 人口这一主线,阐明了人地关系,为进一步学习区域地理奠定了基础。因此本节课是教材的重点。
根据新课程标准的要求和学生的知识基础及认知能力我确定本节课的教学目标为以下三个方面:一是知识技能目标: 1. 知道印度的人口数量及人口问题; 2. 掌握印度地形和气候的特点及其对农业生产的影响; 3. 了解印度的工业概况。
二是过程方法目标:通过对印度的地理位置、地形和气候的学习,初步学会对一个国家的自然地理条件进行综合评价。
三是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从印度人口问题的严重性,进一步懂得人类必须自觉控制人口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树立正确的人口观。
依据新课程标准的要求和教材内容我确定本节课的重点内容:
一是印度水旱灾害的原因;
二是印度的农作物分布及其与地形气候的关系。
本节教材的难点是印度水旱灾害的原因分析,我确定这个难点的依据一是造成水旱灾害的原因涉及地理位置、地形、气候等多方面的因素,本身就是很复杂的问题。二是学生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还较差,难以将诸多的地理因素综合在一起,得出结论。
重点和难点已经确定,怎样处理教材就水到渠成了。本节课我将用两个课时讲解,详讲的内容是印度的人口问题、印度水旱灾害的原因。
那么,如何把握重点,突破难点,实现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呢?那就要采用适宜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教法的选择要根据教无定法、贵在得法和以学为法的原则,这是新课程 “ 以人为本 ” 的教育思想的体现。
在本节课教学活动中,我采用讲练结合的启发引导式教学方法,合作讨论法和利用图形展示直观教学法。我采用这种教法的依据有三:一是现代教学研究证实真正的理解是学习者对知识的主动再构建。知识再构建依靠提出问题,引导推测,鼓励大胆猜测与想象,解决问题,主动建构知识体系。二是根据 “ 二期课改 ” 精神,教师转变课堂角色,由知识的传播者转变为学生主动学习活动的指导者、合作者与促进者。三是把抽象的地理事物通过直观的图形图表表现出来,变难为易,学生更容易理解。
在教学手段上,充分发挥多媒体课件的作用,把多媒体信息如文字、图像、声音等有机集成并显示在屏幕上,以强化教学的直观性,帮助学生理解记忆,提高教学课堂效率。
教学矛盾的主要方面是学生的学。教是手段,学是中心,会学才是目的。教师在教学中必须“授之于渔”,培养学生独立获取知识的能力,以实现新课程理念终生学习的目标。基于以上考虑,本节课我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渗透学法:
首先,在生理上,青少年好动,注意力易分散,爱表现自己,抓住这一生理特点,创造多种机会和条件,让学生参与进来,提出自己解决问题的办法,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使学生学会合作学习。这样可使学生在探究性学习中,掌握比较、分析综合,归纳总结等科学的学习方法。
其次,有效利用互联网和图书馆知识量丰富、资源共享这些优点,我鼓励学生从互联网和图书馆中获取知识,向学生介绍一些网站,搜索引擎和关键词,教给学生独立获取知识的方法。
本节课教学总的思路是以知识结构为线索,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通过师生问答,把教师的认知结构转化为学生的认知结构。整个教学过程我将围绕“印度的人口概况,印度自然环境,农业和工业的状况”这一主线来组织教学。通过构建四大问题情景、两次合作讨论来完成。
激趣设悬导入新课,采用多种直观手段,有利于使学生的注意力始终集中在课堂上。本节课在导入过程中,首先放映幻灯片(泰姬陵、印度舞蹈、街上踱步的牛、恒河中沐浴的教徒、新德里城市风光等),配以解说:这是一个历史悠久的文明古国,是佛教的发源地,有着光辉灿烂的古代文明,泰姬陵、歌舞享誉世界。这是一个视牛为神明的国家,大街上牛可以自由漫步;这也是一个人口大国,人口已超过 10 亿,仅次于中国……猜一猜“这是哪一国家?”使用直观的手段导入新课,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Ⅶ 初中地理怎么说课

尊敬的各位考官:
大家好,我是今天的xx号考生,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气候的基本特征》。根据新课标的理念,对于本节课我将以教什么、怎么教、为什么这么教为思路,从教材分析、教学目标、教学过程等几个方面加以说明。
一、说教材
教材分析是上好一堂课的前提条件,所以在正式内容开始之前,我先谈一谈对教材的理解。
本节课选自商务版初中地理八年级上册第二章第二节。本节课主要讲述了中国气候的季风气候显著以及气候复杂多样两个典型特征,并详细说明了典型的气候对我国气温降水的影响。本节课是自然地理中重要章节,同时也是了解中国自然环境的重要部分,为后续综合分析区域地理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说学情
教师不仅要对教材进行分析,还要对学生的情况有清晰明了的掌握,这样才能做到因材施教,有的放矢。接下来我对学情进行一下分析。
我所面对的学生是初中八年级的学生,这个学龄段的学生正处于由形象思维向逻辑思维转变的过程,并且经过一年多的地理学习,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读图、析图能力,能够从地图中提取有效的地理信息。但是,如何对地理信息进行分析,处理以及地理探究的能力还有待提高。所以,需要教师采取自学探究式的教学方法,让学生不仅学的地理知识,同时还能够提高自身的地理学习能力以及,归纳、迁移的地理思维。
三、说教学目标
根据新课程标准,教材特点和学生实际,我确定了如下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运用中国季风区与非季风区图,准确画出季风区与非季风区的分界线,说出冬、夏季风的源地、性质及影响。
2、运用东部地区雨带推移示意图,熟悉我国东部地区雨带推移的一般规律;理解夏季风的不稳定对我国旱涝灾害的影响。
3、运用中国年降水量分布图,概括我国降水的空间分布规律及影响因素;归纳我国降水的时间分配规律。
【过程与方法】
1、初步学会利用地理示意图,获取相关的地理信息,锻炼归纳总结能力。
2、通过案例资料,学会提取地理信息,进行知识的分析、推理等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
【情感态度价值观】
增强对地理事物和现象的好奇心,提高学习地理的兴趣,培养学习对生活有用地理的理念,树立探索精神和求真求实的科学态度。
四、说教学重难点
基于以上对教材学情的分析,教学目标的设立,确定了如下的教学重难点。
【重点】
1、我国气候的主要特征及其成因
2、影响我国气候的主要因素
【难点】
1、影响我国气候的主要因素
2、影响我国冬夏气温分布的因素
五、说教学方法
由于学生理解气候这一知识相对抽象,但是学生对于气温和降水有直观的了解,所以本节课我会以此为切入点,通过谈话法、地图法、探究法、小组讨论法、归纳法等教学方法让学生从生活实际出发,理解气候对生活的影响。
六、说教学过程
围绕以上教学目标、教学重点和难点,根据“教师指导——学生主体——训练主线”的原则,设计以下几个教学环节。
环节一:新课导入
首先是导入环节,良好的导入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升学生的学习欲望,能够让学生明确本节课的教学目的,使学生快速进入到课堂教学中来。
所以在这个环节,我采用生活实例的方式进行导入:
同学们,每年过年的时候我们都会在电视上看到,全国各地的人们用各种方式准备春节,哈尔滨的人们穿着厚厚的冬装在冰雪世界里欣赏美景,广州的市民却正忙着在迎春花市里挑选鲜花,这反映出我国的气候有什么差异呢?形成这种差异的主要因素又是什么呢?这就是这节课我们要学习的内容——气候的基本特征。
环节二:新课教学
一、季风气候显著
季风气候显著是中国气候最典型的特征,在讲解这一块知识的时候,首先先让学生阅读图2-2-1 中国季风区和非季风区图,比较冬夏季风的差异。
【提问】在学生看图的同时让他们思考是冬季风影响范围大,还是夏季风影响范围大?
先让学生自己思考,组内交流讨论。
【教师总结】随后根据学生们的讨论,总结冬季风的影响范围大(除青藏高原外,我国大部分地区受冬季风影响)夏季风的影响范围小。
【提问】了解了季风与非季风的范围后,再继续引导学生仔细观察图2-2-1中国季风区与非季风区,小组合作完成下列各题:
①明确季风区与非季风区的分界线,受夏季风影响比较季风区与非季风区降水的差异;
②指出季风区的大致范围,说说其海陆位置。
③我们的家乡所在的地区属于季风区还是非季风区?
④结合中国的地形图,说说夏季风推进过程中所经过地区地势的变化。
描画季风区与非季风区的分界线,对答案进行展示。
设计意图:这个环节的问题设置我采用层层递进的方式,这样符合学生的认知思维,能够引导学生层层深入。
在讲解“降水的时间、空间分布规律”这一块知识时,我会以图导因,让学生自己读图分析。
【提问】先观察图2-2-2东部地区雨带推移示意图分析夏季风的强弱对东部地区降水的影响。
【学生回答,教师总结】学生通过自学以及讨论的方式,能够进行一定的总结,随后我会与学生一起总结:
夏季风的强弱、进退直接影响我国东部地区的雨季长短和雨带推移。通常,南方雨季开始早、结束迟、雨季长;北方雨季开始迟、结束早、雨季短。夏季风很强的年份,雨带迅速推到北方,北方多雨,长江中下游地区“梅雨”期较短;反之,长江中下游地区“梅雨”期较长。
【提问】对于我国降水量的分布,我会让学生先观察图2-2-4中国年降水量分布图
然后看图分析降水量的规律,为了便于学生总结规律,我会先设置下列问题
①先看图例,不同颜色代表不同的降水量,描出800mm、400mm、200mm等降水量线,结合图2-2-5归纳降水空间分布规律。
②400mm等降水量线和我们学的哪条线相似?我们所在地的降水量是多少?
学生通过自主学习,结合上述问题能够总结规律——自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递减。
【展示图片】为了检验总结的规律是否符合我国相应城市的降水分布特点,接下来让学生对比下列四个不同区域的城市。
【提问】
①找出四城市平均年降水量最多的三个月,说说各地在季节分配上有什么特点。
②对照图2-1-2、图2-2-1,结合四城市与海洋的距离、地形等的差异,归纳影响我国降水时空分布的主要影响因素有哪些。
【思考归纳】学生结合所学知识,并且读图分析能够总结出:
四城市降水最多的月份大多集中在夏秋季,我国降水季节分配不均。
主要影响因素有海陆位置、地形和季风。
设计意图:提高学生读图析图的能力,可以锻炼学生对于等降水量线的判读能力,提升学生提取,分析信息的能力。
二、气候复杂多样
气候复杂多样,对于学生而言,理解相对容易,学生可以通过日常的生活积累感受气候的不同,但是对于气候复杂多样的成因还不了解。所以,为了帮助学生从本质上认识气候的复杂多样,首先让学生体会气候表示因素气温在时空上的变化。(设计意图)
【读图思考】仔细观察图2-2-6 中国1月平均气温分布找出0℃等温线大致经过的地区,并结合图例观察1月份南北温差最大值。
图2-2-7 中国7月平均气温分布图观察全国平均气温。
【提问】认识影响我国冬夏气温分布的因素我会展示下述问题,让学生分组讨论。
①在图2-2-6描出8℃、0℃、-8℃、-16℃等温线,说说它们的纬度位置;结合图2-2-1,说说它们与冬季风源地的关系。
②在图2-2-7中找出气温最低的区域,说说其成因,联系夏季南北方正午太阳高度和昼长的差异,说说夏季南北方普遍高温的原因。
③归纳影响我国冬夏气温分布的主要原因。
设计意图:由于这是本节课的重点也是难点,为了加深学生对重难点的理解在此以小组讨论的方式,先进行组内的讨论,发挥学生的主动性,最后我与学生一起总结归纳。
承转:由于气温的季节变化和地区差异,对于农业生产意义重大。
【提问】为了让学生体会这一影响变化,让学生先从课本中找出积温的概念,并仔细观察图2-2-8中国温度带分布图,图2-2-9中国干湿地区分布图,说说我国可以划分为哪几个温度带和干湿区?
结合生活实际,体会各个温度带的农业代表农作物以及熟制。
【图片展示】我会播放全国各个湿度带的景观图片,让学生形成鲜明的认知。
承转:我国气候的多样性除了表现在南北差异的温度带以及不同的干湿分布区外,最主要的就是体现在各地气候带的不同。
【提问】结合图2-2-10中国气候类型图,分析我国典型的气候带,并结合图2-2-11 思考下面几个问题。
①分别比较海口与哈尔滨、北京与银川、成都与拉萨的气候特点,说说其主要影响因素。
②说出影响我国气候的主要因素。
设计意图:这个环节这样设置,是锻炼学生知识迁移的能力,同时也能够锻炼学生运用地理技能的能力。
环节三、课堂小结
【活动探究,课堂总结】
在课堂教学的最后,我会先让学生尝试评价我国的气候特征,列出有利与不利影响。
然后通过列出结构图的方式,让学生填出我国的主要气候特征,以及影响我国气候的主要因素,并简单描述典型案例。
设计意图:通过知识结构导图的方式总结,能够将枯燥的知识系统化,有助于梳理知识点之间的关系,同时还能够再次加深学生对本节课知识的记忆。
环节四、作业布置
课堂学习的结束,并不是地理学习的结束,应该以此为起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所以让学生课下寻找本地的气温降水年统计资料,并用所学知识进行分析验证。
七、说板书设计
以上是本节课的教学设计环节,下面简单介绍一下本节课的板书,我的板书采用纲目式的板书设计,突出了本节课知识点之间的主次关系,并且点出了授课的教学重难点,有助于学生梳理知识结构,加深对知识的理解记忆。
第二节气候的基本特征
一、季风气候显著
1、冬夏季风差异显著
2、降水时空分布不均
二、气候复杂多样
1、温度带、干湿区分异显著
2、农业类型多样
3、地势高低悬殊,地势多样,加剧复杂多
以上是我的说课,我的说课到此结束,谢谢各位考官。

Ⅷ 初中地理说课稿中的教学过程怎么说

一、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是培养思维能力的前提
心理学家告诉我们,自由能版使人的潜能得到最大限度的权发挥,任何压抑和干扰都会使思维受阻。良好的师生关系是学生体会心灵自由的有效途径,良好的师生关系就意外着教师愿意倾听学生的所思所想,更多地了解学生现有的知识水平,熟悉学生的兴趣和爱好,更好的贯彻以学定教、因材施教的教育理念。良好的师生关系,就意外着学生乐于接受教师的指导与帮助,教学过程中师生双方积极参与教学,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才成为可能。
二、创设积极地教学情境,是培养学生思维能力的关键
1.运用漫画、精美照片,形象!

热点内容
鹿特丹港国家地理 发布:2021-03-15 14:26:00 浏览:571
地理八年级主要的气候类型 发布:2021-03-15 14:24:09 浏览:219
戴旭龙中国地质大学武汉 发布:2021-03-15 14:19:37 浏览:408
地理因素对中国文化的影响 发布:2021-03-15 14:18:30 浏览:724
高中地理全解世界地理 发布:2021-03-15 14:16:36 浏览:425
工地质检具体干些什么 发布:2021-03-15 14:15:00 浏览:4
东南大学工程地质考试卷 发布:2021-03-15 14:13:41 浏览:840
中国地质大学自动取票机 发布:2021-03-15 14:13:15 浏览:779
曾文武汉地质大学 发布:2021-03-15 14:11:33 浏览:563
中国冶金地质总局地球物理勘察院官网 发布:2021-03-15 14:10:10 浏览:8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