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年级地理 »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二章节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二章节

发布时间: 2021-02-27 11:36:09

Ⅰ 人教版高一地理必修二第一章思维导图

第一节 人口增长模式
1、人口增长快慢的 根本原因 生产力的发展水平 直接原因 人口自然增长率=出生率-死亡率

2、人口增长模式:

(1)工业革命以前 原始人口增长模式 特点 高高低 原始社会 传统人口增长模式 特点 高高较低 奴隶社会,封建社会,资本主义社会

(2)工业革命时特点 高低高(18世纪——19世纪末20世纪初)欧洲
(20世纪50年代)起普遍存在于大多数发展中国家

(3)近现代 特点 三低 世界主要发达国家 (原因:现代科学知识的普及和医疗卫生技术的进步,人们的生育观念及行为的变化)

3、人口零增长国家:意大利,匈牙利,俄罗斯,德国等
人口负增长国家;英国,比利时,芬兰等

4、促使中国人口出生率迅速下降的因素主要有三个:1 社会经济因素 2制度因素 3计划生育因素。

5、世界人口达到50亿:1987 7 11 达到60亿:1999 达到65亿:2006 2 28
年龄结构0——14岁65岁(中国60岁)以上
年轻型大于等于40%小于4%
成年型30%——40%
老年型小于30%大于7%|60以上大于10%
自然增长率小于等于1.0%为低增长,出生率小于等于1.5%为较低增长

Ⅱ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二第一章人口的变化上多少个课时

《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地理2(必修)》的内容是人文地理的基础知识。它以人类活动为核心,分析了人类活动与地理环境的关系。第一章“人口的变化”主要阐述的是人口问题。为什么把人口问题放在开始呢?因为当今世界人口、资源、环境是人类普遍关注的三大问题,而人口问题又是产生另外两大问题的重要原因之一,所以人口问题成为所有问题的焦点。人口的数量,在一定程度上决定着地球资源的消耗,也影响着人口素质的提高,所以保持地球上人口的适度规模,尽快实现人口增长模式的转变是当务之急。当前我国和世界上面临的人口问题,主要是由于人口增长过快引起的,因此人口数量的变化是学习的重点。这部分内容主要从人口增长过程及其地区差异和人口增长模式及其转变两个方面阐述。由于经济发展迅速,全球范围内的人口迁移越来越频繁,而我国正在加速城镇化的进程,大规模的人口迁移必然随之出现,因此人口的空间变化也是学习的重点。这部分内容主要从人口迁移过程和人口迁移的影响因素分析的。目前人口的日益增长,和一定历史时期、一定地域范围内人类开发利用资源的能力和空间的有限性,环境承载能力的有限性之间的矛盾日益突出,所以保持人口的合理容量十分紧迫。
所以第一章人口的变化包括三节课文,分别是人口的数量变化、人口的空间变化和人口的合理容量。本章最后的问题研究以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不断壮大的农民工为题材,利用资料让学生分析民工现象存在的意义和存在的问题以及对策,进一步培养学生关注现实生活,关爱他人,理论联系实际,学以致用的意识。今天我主要备第一节和第二节的内容。
第一节 人口的数量变化
一、三维目标
知识与技能
1、掌握人口自然增长的决定因素、时间差异和空间差异。
2、了解人口增长模式的含义、类型及其转变的时空分布。
3、掌握人口增长模式的判断方法。
4、掌握地理曲线统计图和柱状统计图的阅读方法。
过程与方法
1、通过读图分析,让学生归纳不同时期人口增长的特征和不同地区人口增长的差异,理解相应国家不同的人口政策。
2、讲解人口增长模式的含义,借助图表、案例等的分析和讨论,让学生归纳三种人口增长模式的特征及差异,引导学生对不同人口增长模式的形成、转变进行深入地分析。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学习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口观、可持续发展观。
2、通过学习进一步加深学生对我国计划生育基本国策的理解。
二、教学重点
1、理解人口数量增长在时间和空间上的差异及其成因。
2、理解三种人口增长模式的特点和转变的原因。
3、培养学生良好的读图习惯,提高学生具有从图中获取地理信息的能力。
三、教学难点
人口增长模式的转变。
四、教学方法
读图分析法 比较法
五、教学用具
自制多媒体课件
六、课时安排
2课时
七、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新课导入)通过两个婴儿的出生图片提出问题:为什么社会如此关注?从而导入第一个标题——人口的自然增长。
[板书]一、人口的自然增长
教师展示材料一,让学生明确自然增长与自然增长率的关系;自然增长率与出生率、死亡率的关系。
材料一
人口自然增长是指某时期某人口中出生人数减去死亡人数后的余数(或差额)。
公式:人口自然增长数=出生人数—死亡人数
人口自然增长率是指一定时期内人口自然增长数(出生人数减死亡人数)与该时期内平均人口数之比,通常以年为单位计算。
公式:人口自然增长率=(年内出生人数—年内死亡人数)/年平均人口数×100%
教师指出:人口自然增长率表明人口自然增长的程度和趋势。自然增长率还可以用人口出生率与死亡率之差来表示。
人口自然增长率=出生率—死亡率
教师讲解:当人口出生率大于死亡率时,人口自然增长率为正值;当人口死亡率大于出生率时,人口自然增长率为负值。因此,一个地区人口的自然增长是由出生率和死亡率共同决定的。
过渡:下面我们从时间角度分析世界人口数量变化的趋势是怎样的呢?为什么会这样呢?
[板书]1、人口自然增长的时间变化
引导学生读课本图1.2和图1.3,让学生分析
教师先让学生说出阅读地理曲线统计图的一般步骤和方法,然后总结归纳:
1、读图名。
2、读各个坐标分别表示什么变量(两图横坐标均表示时间,纵坐标均为相应时期的人口数)。
3、判读图形变化特征(两图中曲线曲率的变化反映了对应时段内人口自然增长率的大小)。
4、思考变量之间的因果关系(两图均反映了不同历史时期世界人口数量增长的不同特点)。
让学生阅读课本图1.2,提问:
世界人口数量变化的总趋势是什么?让学生结合课本P2读图思考题,分析回答。
让学生阅读课本图1.3,在图1.2中找出图1.3所在的时段,指导学生自学P3第一段,让学生分析近100年全球人口快速增长的原因。最后师生共同归纳总结,填写下表。

Ⅲ 人教版高一地理必修二复习重点

地理必修二
第一章 人口的变化
第一节 人口的数量变化
一、 人口的自然增长
1、10年来人口增长
历史时期 人类的生产劳动 人口数量和增长情况 人口变化的原因
农业革命之前 主要从事采集和狩猎 人口数量化少,增长缓慢 人们获取食物的能力低,抵御疾病和灾难水平差,死亡率高
农业革命至工业革命期间 利用简单的工具从事农业活动 人口数量增多,增长速度加快 耕作和灌溉技术发展,食物供应变得稳定而可靠,死亡率下降
工业革命以后 工业生产活动迅速扩大和发展 人口数量继续增加,增长速度更加迅猛 用科学技术武装起来的人类不断壮大着改造自然的能力,人们能获得充足的食物和完善的医疗服务,死亡率降低
2、人口自然增长最根本因素:生产力水平的高低
决定因素:自然增长率、出生率、死亡率
3、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人口增长差异
自然增长率水平 人口增长特点及成因 今后变化趋势
发达国家 保持较低水平 受生育观念、生活质量、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影响,增长缓慢 今后几十年,人口数量将比较稳定,一些国家还会逐渐减少
发展中国家 水平较高 由于政治独立,民族经济发展,医疗卫生事业进步,死亡率下降,人口增长很快 采取了控制人口的措施,人口增长速度将趋缓,但人口数量还将增加
中国 水平较低 增长缓慢 人口基数大
4、人口的发展一定要与经济社会发展相协调,与环境的承载力相适应。
二、人口增长模式及其转变
5、人口增长模式与相应人口问题
人口增长 人口问题
历 原始低增长阶段——“高高低”模式——原始型 人口增长过快
史 加速增长阶段———“高低高”模式——传统型——————儿童比重过大
轨 增长减缓阶段—— 人口增长缓慢
迹 低速增长阶段——“低低低”模式——现代型———————人口老龄化
6、影响人口模式转变的因素:生产力水平、国家政策、自然环境、社会福利、文化观念
7、为什么大多数发展中国家的人口增长模式尚未进入现代型?生产力水平低、城市化水平低、社会制度。
第二节 人口的空间变化
一、 人口的迁移
1、 人口迁移就是人的居住地在国际或本国范围内发生改变。
人口迁移三要素:居住地变更、时间上长期性(1年以上)、市空间位置变化是否跨越行政界限
2、 不同时期的国际人口迁移
时期 特点 迁出地区 迁入地区 原因 意义
19世纪以前 以集团型、大批量移民为主 旧大陆(亚非欧) 美洲、大洋洲等新大陆 欧洲殖民主义扩张、新大陆的开发 在客观上开发了新大陆,传播了工业文明,也改变了人种的空间分布
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 人口从发展中国家流向发达国家;定居移民减少,短期流动人口增加 拉丁美洲、亚洲、非洲等 西欧、北美、西亚、北非 迁入地区经济发展快 调整了劳动力空间分布不均
3、 一个地区人口数量的变化包括人口迁移和人口数量增减。
4、 不同时期的国内人口迁移
自给自足的农业经济脆弱;战争频繁;自然灾害;政府组织“屯垦戍边”
时代 影响因素 迁移特点 流向
古代 深受统治者及其行政力量的束缚;自给自足的农业经济脆弱;战争频繁;自然灾害;政府组织“屯垦戍边” 大批迁入 迁往自然条件较好的地区
当代 性中国成立到20世纪80年代中期 受国家政治政策影响大
国家实行计划经济体制和严格的户籍管理制度 有计划、有组织 东部——西北和东北
沿海——内陆
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来 国家改革开放政策
经济因素起主导作用 (改革开放政策) 迁移流量大,流向改变 西部——东部沿海城市和工矿区
农村——城市
5、 我国人口迁移的意义:调节人口空间分布和人才短缺;加强民族融合和文化交流;促进经济发展,缩小地区差异。
6、 人口迁移效应
对迁入地区 积极 提供廉价劳动力,节约教育费用,促进迁入地经济发展
消极 造成不安定因素,加剧人地矛盾
对迁出地区 积极 缓解人地矛盾,改善环境,增加收入(外汇),加强与经济发达地区经济、社会文化交流
消极 人才外流
其它效应 改变人口分布,人口结构;促进民族经济文化交流;促进人口群体基因交流和融合
二、影响人口迁移的因素
1、主要因素:一是自然环境和社会经济环境的变化;二是个人对生活或职业需求的变化。
——经济因素、生态环境、政治因素、社会变革、宗教、个人动机和需求
在某种特定的时空条件下,任何一种因素都有可能成为促使人口迁移的决定性因素。
2、美国
1)促使美国成为移民国家的因素:
①新大陆为开发,需要大量劳动力
②15—16世纪,欧洲圈地运动,失业工人和破产农民为了追求更好的经济待遇迁往美洲
③新航线开辟,为人们顺利迁移扫清障碍
④殖民扩张,掠夺美洲资源财富
2)美国国内人口迁移
时期 迁移的原因 迁移流量
19世纪中期 南北战争——政治 人口大规模西移
19世纪和20世纪之交 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发展——经济 由乡村流入城市
20世纪20年代到60年代 农业危机、自然灾害——经济、生态环境 南部人口迁往北部和西部
60年代末到70年代初 东北老工业基地环境恶化,西部、南部有新资源、新兴工业的阳光地带——经济、生态环境、个人动机需求 由东北部迁往南部和西部
70年代以后 城市环境改善和老工业区经济重建(经济、生态环境) 人口向老工业区和城市回流
第三节 人口的合理容量
一、 环境承载力
1、 环境承载力,只环境能持续供养的人口数量。
人口数量是衡量环境承载力的重要指标。
2、 环境人口容量: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环境人口容量,是在可预见的时期内,利用本地资源及其他资源、智力和技术等条件,在报政府和社会文化准则的物质生活水平条件下,该国家或地区所能持续供养的人口数量。
3、 环境人口容量的各因素之间的关系
科技发展水平——————决定开发数量 资源————环境人口容量 生活和文化消费水平———决定消耗数量
最主要因素:在各因素中,科技发展水平与华努境人口容量成正相关关系,生活和文化消费水平与环境人口容量呈负相关关系,资源与环境人口容量成正相关关系。
4、 环境人口容量具有不确定性,和相对稳定性。
二、人口合理容量
1、人口合理容量:按照合理的生活方式,保障健康的生活水平,同时又不妨碍未来人口生活质量的前提下,一个国家或地区最适宜俄人口数量。——一个理想的、难以确定精确数值的“虚数”。
2、意义:对于制定一个地区或国家的人口战略和人口政策又总要意义,进而影响区域的经济社会发展战略。
3、对整个世界来说
(1)国际社会要倡导各国政府,尤其是发展中国家要尽最大可能把人口控制在合理的规模之内。
(2)建立公平的秩序,保证大多数人拥有不断追求高水平生活质量的平等权利。
(3)尊重人地协调发展的客观规律,因地制宜制定本地区持续发展战略,既保持良好生态平衡,又不断提高人民生活质量。
第二章 城市与城市化 第一节 城市内部空间结构
一、 城市形态
城市形态 团块状 组团状 条带状或放射状
影响因素 市中心吸引作用
平原地区 城市用地限制或河流阻隔、规划控制等
山地、河流阻隔 沿交通线分布或受地形限制
河谷地区
地域形态 各组成部分比较集中,连成一片 城市由几片组成,每篇就近组织各自的生产生活,各片互不相连 城市地域沿主要交通干线或地形区延伸
主要优点 便于集中设置比较完善的基础设施,各种设施利用率高,方便生活,便于管理,节省投资 便于城市扩大规模,有利于保护城市环境 城市各部分接近郊区,亲近自然
主要缺点 易造成城市污染 用地分散,各片联系不方便,市政建设投资大 城市交通主要集中于一方向,且运距长
城市距离 成都、合肥、华盛顿 重庆、上海浦东新区 洛阳、西宁、宜昌、兰州、延安
二、城市土地利用和功能分区
1、功能分区:城市各项经济活动相互间发生空间竞争,导致同类活动在空间上高度集中。
2、划分:商业区、住宅区、工业区、市政与公共服务区、工业区、交通和仓储区、风景与城市绿地、特殊功能区等
3、中心商务区(纽约的CBD——曼哈顿)特征:
①中心商务区是城市经济活动最繁忙的地方 ②人口数量的昼夜差别大 ③建筑物高大稠密 ④中心商务区内部存在明显的分区
5、 三种基本城市地域功能分区
功能分区 形态 特征 位置
商业区 占地面积小、呈点状或条状 经济活动最繁忙;人口数量昼夜差别大,建筑物高大稠密;内部有明显分区 市中心,交通干线两侧、街角路口
工业区 集聚成片 不断向市区外缘移动,并趋向域沿主要交通干线 市区外缘,交通干线两侧
住宅区 占地面积大,是城市主要功能分区,工业化后出现分化 建筑质量上,高级于低级住宅分化;位置上,高于于低级住宅分区背向发展 高级 城市外缘与高坡、文化区联系
低级 内城与低地、工业区联系
三、城市内部空间结构的形成和变化
1、在城市中,不同功能区的分布和组合构成了城市内部的空间结构,也叫做城市地域结构。
2、城市地域结构模式:
结构模式 特点 成因 举例
同心圆模式 城市形态集中紧凑,城市功能区为少市中心呈同心圆状 平原地形,城市各功能区经过不断侵入和迁移,冲同心圆状自核心向外扩展 成都
扇形模式 城市各功能区呈扇状向外扩展 交通(各功能区沿交通线延伸) 沈阳
多核心模式 城市并非依托单一核心发展,而是围绕着几个核心形成中心商务区、批发商业区、住宅区、工业区和郊区,以及相对独立的卫星城等多功能区,并由他们共同组成城市地域 随着城市不断扩展,原有市中心地价高、交通和居住拥挤等原因,在远离市中心的郊区出现新核心,同时也受河流、地形等因素影响 淄博
3、影响因素:
主要因素:经济因素——取决于各功能分区付租能力,地租水平高低(交通通达度、距市中心远近)
历史文化(北京市)、种族宗教(黑人区)、建筑设计(欧洲中世纪城市绕教堂布局)、自然条件(城市高坡和低地)、行政因素
第二节 不同等级城市的服务功能
一、 城市的不同等级
1、 城市等级划分标准:以城市人口规模来划分
特大城市——100万人口以上 大城市——50-100万人口 中等城市——20-50万人口 小城市——20万人口以下
2、 不同等级城市服务范围和种类不同,大城市提供服务种类多,级别高,服务范围相对较大。
3、 影响城市服务范围的因素:
影响因素 影响 表现
资源条件 位于资源丰富地区的城市,能够获得支撑城市进一步发展的资源条件 为城市提供丰富物质条件、丰富劳动力条件、丰富城市用地
交通条件 位于交通枢纽上的城市,能够通过便利的交通为更远的居民提供服务,使其服务范围扩大 铁路枢纽城市、公路枢纽城市、港口城市等
人口条件 城市为服务区内居民提供货物和服务,服务人口要达到一定规模 位于人口稠密地区的城市服务范围相对较小;相反,位于人口稀少地区的城市服务范围相对较大
二、德国南部城市等级体系的启示
1、同一区域内,不同级别的城市空间组合,就够成立一个地区的城市等级体系。
2、不同等级城市的服务范围层层嵌套。
3、不同等级城市数目、相互距离、服务范围、城市职能的关系:“高少远大多,低多近小少,大的嵌套小”(城市等级高,城市树木烧,相互距离远,服务范围大,城市功能多;城市等级低,城市数目多,相互距离近,服务范围小,城市职能少。不同等级城市服务范围层层嵌套,大的嵌套小的。)
4、中心地理论:
(1)一个中心地的服务范围围绕中心地呈六边形。
(2)是市场原则的作用
(3)高一级中心地服务范围相当三个低一级中心地服务范围。
第三节 城市化
一、 什么是城市化
1、 人口向城镇聚集和城市范围不断扩大、乡村变为城镇的过程,就是城市化。
2、 城市化的标志:
① 城市人口占总人口比重持续上升
② 劳动力从第一产业向第二、三产业逐渐转移
③ 城市用地规模不断扩大
3、 城市发展的动力:社会经济发展——主要动力
(1) 推力:哪些是的人群里开向村的因素。(农村人口增长快,对土地压力大;农村收入低,社会服务短缺;农村受自然灾害影响大)
(2) 拉力:吸引人群来城市的因素。(城市就业机会多;城市社会福利保障程度高;文化设施齐全;城市交通便捷。
4、 一个国家城市化水平的衡量指标:城市人口占总人口比重来表示,它体现了社会经济发展水平。
5、 城市化的意义:人口转变、产业结构变化、工业的发展、科技的发展、缩小城市与乡村距离,文化、思想、观念、生活方式渐趋同。
二、世界城市化的进程
1、世界城市化的进程
城市化发展阶段 特征 出现问题 发展新趋势 出现的国家和地区
初期阶段 城市化水平较低、发展较慢 问题极少,处于城市化低水平时期 发展中国家
加速阶段 人口和产业向城市迅速聚集,城市化推进很快 出现了劳动力过剩,交通拥挤、住房紧张、环境恶化 出现郊区城市化现象
后期阶段 城市化水平比较高,城市人口比重的增长趋缓甚至停滞 中心区表现出衰落迹象 出现逆城市化现象 发达国家
2、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城市化进程的差异
国家类型 起步时间 目前速度 城市化水平 城市人口比重 所处阶段 原因
发达国家 早
(英国最早18世纪中叶)
趋缓(停滞)

高(70%以上)
后期成熟阶段 资本主义发展较早,农业现代化发展,大批农业劳动力向城市移动
发展中国家 晚
(20世纪中叶) 速度加快 低 低(不到40%) 初期和中期加速阶段 民族独立运动胜利经济迅速发展
4、 郊区城市化:城市规模不断扩大,城市人口和产业向郊区扩散的过程。
逆城市化:由于城市人口高度集聚,导致市区过度拥挤、环境恶化、用地紧张、生活质量下降
三、城市化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1、影响的表现:生物多样性减少;土地质量下降;对水循环的影响;对气候的影响。
2、城市化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3、解决城市环境问题主要措施:1)严格控制大城市规模,分散大城市职能,建设新区和卫星城,努力推进郊区城市化,以缓解城市中心区的压力;2)对城市进行合理规划,加强对城市的管理,妥善处理好城市个功能分区的关系。
4、降低城市化对地理环境影响的途径:一方面在城市建设中,发展低污染的节能建筑和绿色交通,减少各类活动对环境的污染;另一方面是城市景观尽可能与山河湖植被等自然景观保持协调,建立一种良性循环。
第三章 农业地域的形成与发展
农业:人类利用土地的自然生产力,栽培植物或饲养动物,以获得所需要的产品。
第一节 农业的区位选择
一、 农业区位因素及其变化
1、 农业的生产特点:地域性、周期性、季节性
2、 农业区位因素及其变化:
区位含义 绝对区位 农业生产所选定的地理位置
相对区位 农业与地理环境(包括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各因素的相联系
区位因素 自然环境因素 气候、地形、土壤、水源等
社会环境因素 市场、科技、交通运输、政策、劳动力、机械、生产习惯等
区位选择 方法 综合考虑各区位因素,因地因时制宜,采取合理的生产经营方式
实质 对农业土地的合理利用
区位变化因素 差异 自然因素比较稳定,社会经济因素发展变化较快
影响 由于地理环境具有整体性,某个区位因素的变化会引起其他区位因素的变化,尤其是社会经济、文化、科技的发展,对自然环境影响很大,进而对农业区位选择影响也很大
3、 泰国美南河平原的水稻种植&澳大利亚牧场
地区 泰国美南河平原 澳大利亚南部
区位条件 自然条件
高温多雨,雨热同期,地形平坦,土壤肥沃,河网稠密,水源充足,是以水稻种植 气候温暖,地形开阔平坦,土壤肥沃,灌溉便利,是与小麦种植和放牧
社会经济条件 人多地少,劳动力冲足,粮食需求量大,机械化和现代科技水平低 地广人稀,交通便利,机械化和科技水平较高
生产状况
农业景观 水田广布 牧场和麦地广阔
农业结构 种植业为主 种植业和畜牧业并重
经营方式 小农经济 大规模家庭农产
产品用途 自己农业 商品农业
地域类型 水稻种植业 混合农业
4、 影响农业区位选择主要因素
农业区位因素 对农业生产的影响 对农业区位选择的影响
自然因素 气候 光热条件与农作物种类分不、浮肿制度和产量的关系最为密切,不同生物的生产条件需求的水份条件不同 根据当地气候条件,选择适当的农作物品种、耕作制度
地形 平原地区地势平坦,土层深厚,适合发展种植业;山地是以发展林牧业;山地自然条件的垂直分异使农作物的分布随海拔有所不同 坡度大于25度的上帝不得发展种植业,宜发展牧业或林业;平原地区是以发展种植业
土壤 土壤是农作物生长的物质基础,不同的土壤适宜生长的作物不同 根据不同的土壤类型,发展是以生长的农作物
社会经济因素 市场 市场需求量最终决定了农业生产的类型和规模 关注市场东带,发展市场需求量大的农作物品种
交通运输 发展商品农业必须有快捷便利的交通 园艺业乳畜业等应布局在交通运输方便的地方
政府政策 政府制定相应措施,直接干涉农业生产 相应政府决策,在省府规定范围内发展农业生产
机械 农业机械化可以解放劳动力,特高劳动生产率 地广人稀地区发展商品农业以机械化为基础
劳动力 劳动力数量和素质影响农业生产的类型和经营方式 劳动力丰富的地区可以精耕细作,集约经营
二、农业地约的形成
1、农业地域:在一定地域和一定历史发展阶段,在社会、经济、科技、文化和自然条件综合作用下,形成的农业生产地区。
标志:统一农业地域内,生产条件、结构、经营方式、发展方向等具有相同特点。
农业地域的形成是因地制宜发展农业、合理利用农业土地的结果。
2、澳大利亚混合农业特点
项目 特点
生产结构 种植业和畜牧业结合
经营方式 多为家庭农场经营,生产规模大
科技应用 普遍应用现代科技(划区放牧、种植优质牧草、轮作)
农业专业化 专业化程度高
地域化 坚持“土-草-畜-市场”的混合农业模式,东南部墨累-大令彭蒂是典型的小麦-牧羊地区世界主要小麦、畜产品基地
第二节 以种植业为主的农业为主的农业地域类型
一、 季风水田农业
1、 主要分布地区:东亚、东南亚、南亚季风区,东南亚热带雨林区
2、 亚洲季风水田农业的形成和分布
区位因素 区位优势
自然因素 气候 主要分布在热带、亚热带、温带季风气候区,全年高温或夏季高温热量充足;大部分集中在年降水量800毫米以上地区,降水充沛,雨热同期,水源充足,灌溉便利
地形 主要集中在平原、盆地丘陵地区,地形平坦,土层深厚,土壤肥沃
社会经济因素 劳动力 水稻种植生产过程复杂,劳动强度大,需要劳动力多,东亚、东南亚和南亚人口稠密,劳动力丰富
人均耕地 亚洲主要水稻种植业人口稠密,人均耕地少,水稻单位面积产量高,种植水稻可以缓解人口对土地的压力和对粮食的需求
生产习惯 东亚、东南亚和南亚水稻种植历史悠久,种植水稻的传统经验丰富
食物偏好 稻米是当地人们喜爱的主要粮食
3、 季风区水稻种植业的主要特点成因及发展措施
特点 成因 发展措施
小农经营 以家庭经营为主,人均耕地少,每户耕种的田地很少 适度规模经营
单产高、商品率低 精耕细作,使单产高,但由于生产规模小,人口多,所产稻谷以自己为主 控制人口数量
机械化和科技水平

有邮箱的话我给你发,这样子效果不好,表格和框图都没有好好的显示出来,毕竟格式都错了

Ⅳ 人教版高一地理必修二第一章思维导图。

第一节 人口增长模式
1、人口增长快慢的 根本原因 生产力的发展水平 直接原因 人口自然增长率=出生率-死亡率

2、人口增长模式:

(1)工业革命以前 原始人口增长模式 特点 高高低 原始社会 传统人口增长模式 特点 高高较低 奴隶社会,封建社会,资本主义社会

(2)工业革命时特点 高低高(18世纪——19世纪末20世纪初)欧洲
(20世纪50年代)起普遍存在于大多数发展中国家

(3)近现代 特点 三低 世界主要发达国家 (原因:现代科学知识的普及和医疗卫生技术的进步,人们的生育观念及行为的变化)

3、人口零增长国家:意大利,匈牙利,俄罗斯,德国等
人口负增长国家;英国,比利时,芬兰等

4、促使中国人口出生率迅速下降的因素主要有三个:1 社会经济因素 2制度因素 3计划生育因素。

5、世界人口达到50亿:1987 7 11 达到60亿:1999 达到65亿:2006 2 28
年龄结构0——14岁65岁(中国60岁)以上
年轻型大于等于40%小于4%
成年型30%——40%
老年型小于30%大于7%|60以上大于10%
自然增长率小于等于1.0%为低增长,出生率小于等于1.5%为较低增长

Ⅳ 高中地理必修二哪几章考试的几率大

应该掌握的
高中人教版地理必修一~必修三知识点:
必修一
1、太阳活动影响地球的表现
2、角速度、线速度的大小规律,恒星年,回归年的时间和意义
3、地方时区时的计算,新一天和旧一天的范围判断
4、夏至日北半球重要纬线的昼长 北纬20°,40°,60°
5、正午太阳高度角计算及变化规律
6、地球内外部圈层结构
7、大气受热过程,热力环流,城市风、山谷风、海陆风
8、气压带风带分布,气候类型(影响因素、特点),气候类型对应的自然带
9、天气系统(过境前、时、后的天气变化),天气系统实例
10、气旋反气旋~画图,锋面气旋的判读
11、全球气候变暖的影响和对策
12、水循环过程,洋流(名称、位置、对沿岸影响),洋流与等温线,四大渔场的位置和形成原因,厄尔尼诺现象(了解发生过程)
13、水资源分布,大洲和国家,水资源短缺原因(自然和人为),开源节流的措施
14、内力作用和外力作用的表现,岩石圈的物质循环过程(适当记一些岩石类型)
15、背斜向斜的判断和现实意义,地嵌地垒的实例(简述其成因)
16、流水侵蚀与堆积地貌
17、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喜马拉雅山脉南北坡自然带分布,地域分异规律的基础、规律和景观(自然带)变化

必修二
1、人口增长模式特点,根据人口年龄结构金字塔图判断先后顺序
2、环境人口容量,人口合理容量(我国以土地为划分标准)
3、人口迁移的影响(对迁出地和迁入地,利和弊),农民工
4、城市形态(空间形态和地域形态)
5、不同功能区的分布、特点及原因,影响城市内部空间结构的主要因素,各类土地利用付租能力示意图,城市的合理规划,生态城市目标(了解)
6、城市化的标志、推力与拉力,城市化进程阶段和各自特点
7、农业区位选择(气候地形孕土壤,运输机械找市场,旱区水源孕绿洲,劳力政策有影响)
8、农业区位含义(了解),影响某地农业生产的主导因素(比如东北甜菜,新疆棉花江南茶树,以色列无土蔬菜等),城郊农业
9、农业地域类型(区位条件,特点,发展措施,典型地区),我国九大商品粮基地名称及其分布位置,美国本土农业带
10、工业区位选择(能源水土地,原料劳动力,市政运输和环境)
11、评价我国鞍钢和宝钢的区位条件,既是评价,说明既要说好的,也要说不好的。
12、污染严重的工业的区位选择(印刷厂基本上无污染)
13、工业集聚的优势,工业分散的优势
14、传统工业区以机械、化工、采煤、纺织、钢铁为主(“计(机)划(化)采访钢铁部门”)
15、德国鲁尔区工业的区位优势,衰落原因以及综合整治措施(类似我国辽中南地工业区)
16、意大利新工业区形成条件、特点(小轻同专散)
17、美国硅谷区位因素、高新技术产业特点(类似我国中关村、印度班加罗尔和德国慕尼黑)
18、交通运输方式的比较
19、铁路线建设的意义(以南昆铁路为例)(类似青藏铁路)
20、可持续发展系统结构,三大基本原则
21、循环经济与清洁生产

必修三
1、三S技术实际应用
2、西北地区土地荒漠化的人为因素、自然因素和防治措施
3、草方格沙障的优势
4、非地带性热带雨林的分布和成因,热带雨林被毁的原因,如何保护热带雨林
5、山西能源开发条件(工业区位选择),能源基地建设措施,如何保护我国能源安全,我国、世界能源消费结构
6、田纳西河流域开发意义以及不利影响(类似三峡、埃及阿斯旺大坝),修水库、大坝应该考虑的因素(自然和社会经济)
7、我国东北地区农业发展的条件(自然和社会经济),东北地区农业发展方向(了解)
8、珠三角对外开放的区位优势、产生的问题和解决办法,泛珠三角(国家9+2)我国区域城市化的典型模式,珠三角、长三角和环渤海地区工农业发展比较
9、煤炭与天然气比较,西气东输路线图,西气东输对东部、西部和沿线地区的影响(利弊,对沿线和东部可以不说不利影响)
10、产业转移的原因和影响,分析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
11、南水北调东中西三线的比较,南水北调对调入区的意义,对调出区和沿线的不利影响

1、分析我国某一河流旱涝灾害多发的原因以及防治措施
2、河流水文特征
3、评价港口的区位条件
4、青藏铁路以桥代路和京沪高铁以桥代路的比较
5、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原因以及对策
6、我国温度带分布,甘肃跨温度带对多,4个
7、农业土地利用类型和农业地域类型
8、我国航天卫星发射基地区位选择
9、湿地的意义
10、黄河断流的原因(自然和人为)和影响
11、我国铁路干线和铁路枢纽
12、长江荆江河段地上河成因和措施
13、三峡、横断山区,雅鲁藏布江、宁夏平原、汾河谷地、渭河谷地成因
14、西欧内河航运发达的条件
15、孟加拉国多洪涝灾害的原因
16、全球等温线分布规律(一路南,七陆北)
17、赤道上六大板块的分布位置和顺序
18、西亚石油输出路线
19、澳大利亚气候分布

Ⅵ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二第一章第一节知识框架

Ⅶ 新课标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二知识点总结

地理必修二
第一章 人口的变化
第一节 人口的数量变化
一、 人口的自然增长
1、10年来人口增长
历史时期 人类的生产劳动 人口数量和增长情况 人口变化的原因
农业革命之前 主要从事采集和狩猎 人口数量化少,增长缓慢 人们获取食物的能力低,抵御疾病和灾难水平差,死亡率高
农业革命至工业革命期间 利用简单的工具从事农业活动 人口数量增多,增长速度加快 耕作和灌溉技术发展,食物供应变得稳定而可靠,死亡率下降
工业革命以后 工业生产活动迅速扩大和发展 人口数量继续增加,增长速度更加迅猛 用科学技术武装起来的人类不断壮大着改造自然的能力,人们能获得充足的食物和完善的医疗服务,死亡率降低
2、人口自然增长最根本因素:生产力水平的高低
决定因素:自然增长率、出生率、死亡率
3、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人口增长差异
自然增长率水平 人口增长特点及成因 今后变化趋势
发达国家 保持较低水平 受生育观念、生活质量、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影响,增长缓慢 今后几十年,人口数量将比较稳定,一些国家还会逐渐减少
发展中国家 水平较高 由于政治独立,民族经济发展,医疗卫生事业进步,死亡率下降,人口增长很快 采取了控制人口的措施,人口增长速度将趋缓,但人口数量还将增加
中国 水平较低 增长缓慢 人口基数大
4、人口的发展一定要与经济社会发展相协调,与环境的承载力相适应。
二、人口增长模式及其转变
5、人口增长模式与相应人口问题
人口增长 人口问题
历 原始低增长阶段——“高高低”模式——原始型 人口增长过快
史 加速增长阶段———“高低高”模式——传统型——————儿童比重过大
轨 增长减缓阶段—— 人口增长缓慢
迹 低速增长阶段——“低低低”模式——现代型———————人口老龄化
6、影响人口模式转变的因素:生产力水平、国家政策、自然环境、社会福利、文化观念
7、为什么大多数发展中国家的人口增长模式尚未进入现代型?生产力水平低、城市化水平低、社会制度。
第二节 人口的空间变化
一、 人口的迁移
1、 人口迁移就是人的居住地在国际或本国范围内发生改变。
人口迁移三要素:居住地变更、时间上长期性(1年以上)、市空间位置变化是否跨越行政界限
2、 不同时期的国际人口迁移
时期 特点 迁出地区 迁入地区 原因 意义
19世纪以前 以集团型、大批量移民为主 旧大陆(亚非欧) 美洲、大洋洲等新大陆 欧洲殖民主义扩张、新大陆的开发 在客观上开发了新大陆,传播了工业文明,也改变了人种的空间分布
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 人口从发展中国家流向发达国家;定居移民减少,短期流动人口增加 拉丁美洲、亚洲、非洲等 西欧、北美、西亚、北非 迁入地区经济发展快 调整了劳动力空间分布不均
3、 一个地区人口数量的变化包括人口迁移和人口数量增减。
4、 不同时期的国内人口迁移
自给自足的农业经济脆弱;战争频繁;自然灾害;政府组织“屯垦戍边”
时代 影响因素 迁移特点 流向
古代 深受统治者及其行政力量的束缚;自给自足的农业经济脆弱;战争频繁;自然灾害;政府组织“屯垦戍边” 大批迁入 迁往自然条件较好的地区
当代 性中国成立到20世纪80年代中期 受国家政治政策影响大
国家实行计划经济体制和严格的户籍管理制度 有计划、有组织 东部——西北和东北
沿海——内陆
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来 国家改革开放政策
经济因素起主导作用 (改革开放政策) 迁移流量大,流向改变 西部——东部沿海城市和工矿区
农村——城市
5、 我国人口迁移的意义:调节人口空间分布和人才短缺;加强民族融合和文化交流;促进经济发展,缩小地区差异。
6、 人口迁移效应
对迁入地区 积极 提供廉价劳动力,节约教育费用,促进迁入地经济发展
消极 造成不安定因素,加剧人地矛盾
对迁出地区 积极 缓解人地矛盾,改善环境,增加收入(外汇),加强与经济发达地区经济、社会文化交流
消极 人才外流
其它效应 改变人口分布,人口结构;促进民族经济文化交流;促进人口群体基因交流和融合
二、影响人口迁移的因素
1、主要因素:一是自然环境和社会经济环境的变化;二是个人对生活或职业需求的变化。
——经济因素、生态环境、政治因素、社会变革、宗教、个人动机和需求
在某种特定的时空条件下,任何一种因素都有可能成为促使人口迁移的决定性因素。
2、美国
1)促使美国成为移民国家的因素:
①新大陆为开发,需要大量劳动力
②15—16世纪,欧洲圈地运动,失业工人和破产农民为了追求更好的经济待遇迁往美洲
③新航线开辟,为人们顺利迁移扫清障碍
④殖民扩张,掠夺美洲资源财富
2)美国国内人口迁移
时期 迁移的原因 迁移流量
19世纪中期 南北战争——政治 人口大规模西移
19世纪和20世纪之交 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发展——经济 由乡村流入城市
20世纪20年代到60年代 农业危机、自然灾害——经济、生态环境 南部人口迁往北部和西部
60年代末到70年代初 东北老工业基地环境恶化,西部、南部有新资源、新兴工业的阳光地带——经济、生态环境、个人动机需求 由东北部迁往南部和西部
70年代以后 城市环境改善和老工业区经济重建(经济、生态环境) 人口向老工业区和城市回流
第三节 人口的合理容量
一、 环境承载力
1、 环境承载力,只环境能持续供养的人口数量。
人口数量是衡量环境承载力的重要指标。
2、 环境人口容量: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环境人口容量,是在可预见的时期内,利用本地资源及其他资源、智力和技术等条件,在报政府和社会文化准则的物质生活水平条件下,该国家或地区所能持续供养的人口数量。
3、 环境人口容量的各因素之间的关系
科技发展水平——————决定开发数量
资源————环境人口容量
生活和文化消费水平———决定消耗数量 最主要因素
在各因素中,科技发展水平与华努境人口容量成正相关关系,生活和文化消费水平与环境人口容量呈负相关关系,资源与环境人口容量成正相关关系。
4、 环境人口容量具有不确定性,和相对稳定性。
二、人口合理容量
1、人口合理容量:按照合理的生活方式,保障健康的生活水平,同时又不妨碍未来人口生活质量的前提下,一个国家或地区最适宜俄人口数量。——一个理想的、难以确定精确数值的“虚数”。
2、意义:对于制定一个地区或国家的人口战略和人口政策又总要意义,进而影响区域的经济社会发展战略。
3、对整个世界来说
(1)国际社会要倡导各国政府,尤其是发展中国家要尽最大可能把人口控制在合理的规模之内。
(2)建立公平的秩序,保证大多数人拥有不断追求高水平生活质量的平等权利。
(3)尊重人地协调发展的客观规律,因地制宜制定本地区持续发展战略,既保持良好生态平衡,又不断提高人民生活质量。
第二章 城市与城市化 第一节 城市内部空间结构
一、 城市形态
城市形态 团块状 组团状 条带状或放射状
影响因素 市中心吸引作用
平原地区 城市用地限制或河流阻隔、规划控制等
山地、河流阻隔 沿交通线分布或受地形限制
河谷地区
地域形态 各组成部分比较集中,连成一片 城市由几片组成,每篇就近组织各自的生产生活,各片互不相连 城市地域沿主要交通干线或地形区延伸
主要优点 便于集中设置比较完善的基础设施,各种设施利用率高,方便生活,便于管理,节省投资 便于城市扩大规模,有利于保护城市环境 城市各部分接近郊区,亲近自然
主要缺点 易造成城市污染 用地分散,各片联系不方便,市政建设投资大 城市交通主要集中于一方向,且运距长
城市距离 成都、合肥、华盛顿 重庆、上海浦东新区 洛阳、西宁、宜昌、兰州、延安
二、城市土地利用和功能分区
1、功能分区:城市各项经济活动相互间发生空间竞争,导致同类活动在空间上高度集中。
2、划分:商业区、住宅区、工业区、市政与公共服务区、工业区、交通和仓储区、风景与城市绿地、特殊功能区等
3、中心商务区(纽约的CBD——曼哈顿)特征:
①中心商务区是城市经济活动最繁忙的地方 ②人口数量的昼夜差别大 ③建筑物高大稠密 ④中心商务区内部存在明显的分区
5、 三种基本城市地域功能分区
功能分区 形态 特征 位置
商业区 占地面积小、呈点状或条状 经济活动最繁忙;人口数量昼夜差别大,建筑物高大稠密;内部有明显分区 市中心,交通干线两侧、街角路口
工业区 集聚成片 不断向市区外缘移动,并趋向域沿主要交通干线 市区外缘,交通干线两侧
住宅区 占地面积大,是城市主要功能分区,工业化后出现分化 建筑质量上,高级于低级住宅分化;位置上,高于于低级住宅分区背向发展 高级 城市外缘与高坡、文化区联系
低级 内城与低地、工业区联系
三、城市内部空间结构的形成和变化
1、在城市中,不同功能区的分布和组合构成了城市内部的空间结构,也叫做城市地域结构。
2、城市地域结构模式:
结构模式 特点 成因 举例
同心圆模式 城市形态集中紧凑,城市功能区为少市中心呈同心圆状 平原地形,城市各功能区经过不断侵入和迁移,冲同心圆状自核心向外扩展 成都
扇形模式 城市各功能区呈扇状向外扩展 交通(各功能区沿交通线延伸) 沈阳
多核心模式 城市并非依托单一核心发展,而是围绕着几个核心形成中心商务区、批发商业区、住宅区、工业区和郊区,以及相对独立的卫星城等多功能区,并由他们共同组成城市地域 随着城市不断扩展,原有市中心地价高、交通和居住拥挤等原因,在远离市中心的郊区出现新核心,同时也受河流、地形等因素影响 淄博
3、影响因素:
主要因素:经济因素——取决于各功能分区付租能力,地租水平高低(交通通达度、距市中心远近)
历史文化(北京市)、种族宗教(黑人区)、建筑设计(欧洲中世纪城市绕教堂布局)、自然条件(城市高坡和低地)、行政因素
第二节 不同等级城市的服务功能
一、 城市的不同等级
1、 城市等级划分标准:以城市人口规模来划分
特大城市——100万人口以上 大城市——50-100万人口 中等城市——20-50万人口 小城市——20万人口以下
2、 不同等级城市服务范围和种类不同,大城市提供服务种类多,级别高,服务范围相对较大。
3、 影响城市服务范围的因素:
影响因素 影响 表现
资源条件 位于资源丰富地区的城市,能够获得支撑城市进一步发展的资源条件 为城市提供丰富物质条件、丰富劳动力条件、丰富城市用地
交通条件 位于交通枢纽上的城市,能够通过便利的交通为更远的居民提供服务,使其服务范围扩大 铁路枢纽城市、公路枢纽城市、港口城市等
人口条件 城市为服务区内居民提供货物和服务,服务人口要达到一定规模 位于人口稠密地区的城市服务范围相对较小;相反,位于人口稀少地区的城市服务范围相对较大
二、德国南部城市等级体系的启示
1、同一区域内,不同级别的城市空间组合,就够成立一个地区的城市等级体系。
2、不同等级城市的服务范围层层嵌套。
3、不同等级城市数目、相互距离、服务范围、城市职能的关系:“高少远大多,低多近小少,大的嵌套小”(城市等级高,城市树木烧,相互距离远,服务范围大,城市功能多;城市等级低,城市数目多,相互距离近,服务范围小,城市职能少。不同等级城市服务范围层层嵌套,大的嵌套小的。)
4、中心地理论:
(1)一个中心地的服务范围围绕中心地呈六边形。
(2)是市场原则的作用
(3)高一级中心地服务范围相当三个低一级中心地服务范围。

第三节 城市化
一、 什么是城市化
1、 人口向城镇聚集和城市范围不断扩大、乡村变为城镇的过程,就是城市化。
2、 城市化的标志:
① 城市人口占总人口比重持续上升
② 劳动力从第一产业向第二、三产业逐渐转移
③ 城市用地规模不断扩大
3、 城市发展的动力:社会经济发展——主要动力
(1) 推力:哪些是的人群里开向村的因素。(农村人口增长快,对土地压力大;农村收入低,社会服务短缺;农村受自然灾害影响大)
(2) 拉力:吸引人群来城市的因素。(城市就业机会多;城市社会福利保障程度高;文化设施齐全;城市交通便捷。
4、 一个国家城市化水平的衡量指标:城市人口占总人口比重来表示,它体现了社会经济发展水平。
5、 城市化的意义:人口转变、产业结构变化、工业的发展、科技的发展、缩小城市与乡村距离,文化、思想、观念、生活方式渐趋同。
二、世界城市化的进程
1、世界城市化的进程
城市化发展阶段 特征 出现问题 发展新趋势 出现的国家和地区
初期阶段 城市化水平较低、发展较慢 问题极少,处于城市化低水平时期 发展中国家
加速阶段 人口和产业向城市迅速聚集,城市化推进很快 出现了劳动力过剩,交通拥挤、住房紧张、环境恶化 出现郊区城市化现象
后期阶段 城市化水平比较高,城市人口比重的增长趋缓甚至停滞 中心区表现出衰落迹象 出现逆城市化现象 发达国家
2、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城市化进程的差异
国家类型 起步时间 目前速度 城市化水平 城市人口比重 所处阶段 原因
发达国家 早
(英国最早18世纪中叶)
趋缓(停滞)

高(70%以上)
后期成熟阶段 资本主义发展较早,农业现代化发展,大批农业劳动力向城市移动
发展中国家 晚
(20世纪中叶) 速度加快 低 低(不到40%) 初期和中期加速阶段 民族独立运动胜利经济迅速发展
4、 郊区城市化:城市规模不断扩大,城市人口和产业向郊区扩散的过程。
逆城市化:由于城市人口高度集聚,导致市区过度拥挤、环境恶化、用地紧张、生活质量下降
三、城市化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1、影响的表现:生物多样性减少;土地质量下降;对水循环的影响;对气候的影响。
2、城市化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3、解决城市环境问题主要措施:1)严格控制大城市规模,分散大城市职能,建设新区和卫星城,努力推进郊区城市化,以缓解城市中心区的压力;2)对城市进行合理规划,加强对城市的管理,妥善处理好城市个功能分区的关系。
4、降低城市化对地理环境影响的途径:一方面在城市建设中,发展低污染的节能建筑和绿色交通,减少各类活动对环境的污染;另一方面是城市景观尽可能与山河湖植被等自然景观保持协调,建立一种良性循环

热点内容
鹿特丹港国家地理 发布:2021-03-15 14:26:00 浏览:571
地理八年级主要的气候类型 发布:2021-03-15 14:24:09 浏览:219
戴旭龙中国地质大学武汉 发布:2021-03-15 14:19:37 浏览:408
地理因素对中国文化的影响 发布:2021-03-15 14:18:30 浏览:724
高中地理全解世界地理 发布:2021-03-15 14:16:36 浏览:425
工地质检具体干些什么 发布:2021-03-15 14:15:00 浏览:4
东南大学工程地质考试卷 发布:2021-03-15 14:13:41 浏览:840
中国地质大学自动取票机 发布:2021-03-15 14:13:15 浏览:779
曾文武汉地质大学 发布:2021-03-15 14:11:33 浏览:563
中国冶金地质总局地球物理勘察院官网 发布:2021-03-15 14:10:10 浏览:8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