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年级地理 » 八年级上册地理案例交流

八年级上册地理案例交流

发布时间: 2021-02-26 17:07:24

1. 初中地理的“案例式学习”

是一种素质教育模式下的教学方式和教材编写方式,基本可以这样理解吧。专比如以前的教材属世界十三个分区会面面俱到,每个都要讲解;现在的新课标教材则只选取其中几个典型的、有代表性的,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学会从地理位置分析其他区域的基本自然和人文地理状况。
基本这样吧

2. 关于八年级上册的地理

上游,注重开发,减少植被破坏,防止水土流失
中游,适当开采矿产,多种植被,减少内水流带走的容泥沙
下游,注意梳理河道,减少泥沙淤积,耕地适当
上游处于高山峡谷之中,中游流经黄土高原,黄土土质疏松,易造成水土流失,给下游带去很多泥沙使得下游形成地上悬河。并且中游有大量能源矿产,所以要这么做。

3. 请教三道八年级上册的地理题,谢谢!(最好附带解题思路等等)

1.我国东部是世界上典型的季风气候区,此图是我国(1、7)月盛行风回向图,气流来自答(西伯利亚)一带,性质寒冷。受其影响,大部分地区吹偏(北)风,气温较(低),降水量较(少)。当它活动强烈时,将引发的气象灾害是(冰冻雨雪)。
2.下列城市年降水量由多到少排序,正确的是(C
)。
A.北京、昆明、乌鲁木齐
B.武汉、乌鲁木齐、兰州
C.广州、呼和浩特、哈尔滨
D.广州、上海、乌鲁木齐
3.小明说他爬过一座奇特的山脉,在这座山脉的北坡到处生长着苹果树,一幅暖温带的景象;在南坡却生长着大量的柑橘树,一幅亚热带的景象。你认为小明说的是真的吗?如果是真的,请说出是哪一座山脉?并解释其中的原因
答:是真的,那就是秦岭,那是中国南方和北方的分水岭,北方的苹果,南方的柑橘

4. 八年级上册地理的学习方法

1.学生的知识基础

初二学生通过上学期对八年级地理上册的学习,大部分对中国的地理概况已有了一个初步的了解,如中国的行政区划、人口和民族、中国的地形、气候、河流、湖泊以及自然资源有了比较细致的了解,并掌握了一些学习地理知识的方法,为本学期学习八年级地理下册打下了良好的基础;但要想让全体学生都比较系统全面地掌握地理知识,纳入新的学习轨道,还有待于今后的启发、引导。

2.学生的能力发展水平

初二1——8班现有学生340人左右,从上学期的期末考试成绩来看,大部分学生都在70分以上,其中最高分为98分,最低分为26分,但也有个别学生成绩较低,还不具备一般的识图、用图、绘图能力,知觉活动正处在摆脱盲目与被动的状态,观察的主动性、精确性与概括性还有待于进一步的提高,但大部分初二学生思维能力较强,随着地理概念的不断丰富,抽象思维能力已得到了初步发展,并具备了一定的自学能力。

3.学生的学习态度

大部分学生学习态度端正,上课听讲认真,作业完成及时,课后及时复习,学习兴趣浓厚,积极性较高。所以要充分抓住学生这一优势,正确引导其学习方法,培养学生的兴趣,保持学生现在的温度,让学生尽可能多的去理解,学会某些地理知识。

4.学习方法和学习习惯

经过一年半的地理学习,大部分学生都有了自己的学习方法,形成了较好的学习习惯,课前能做好预习,课堂上听讲能抓住关键,课后复习能摸准规律,不会即问,为继续学习创造了条件。

5. 跪求啊!!八年级上册地理和历史知识点归纳,都是八上的!

八年级上册复习资料(川教版)
第一学习主题 列强的侵略和中国人民的抗争(重点单元)
一、列强侵华战争表
根本
原因
打开中国大门,维护、扩大侵略权益。
战争
名称
鸦片战争
第二次鸦片战争
甲午中日战争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直接
原因
虎门销烟
(1839,林则徐)

英“亚罗号事件”; 法“马神甫事件”

为了镇压义和团运动
起止
时间
1840-1842
1856-1860
1894-1895
1900——1901
侵略者
英国
英、法
日本
英日俄美法德意奥
(或八国联军)
重要
事件
《南京条约》附件:领事裁判权和片面最惠国待遇、租地建屋等权利
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沙俄侵占我国150多万平方千米
黄海大战(邓世昌为国捐躯)
八国联军攻占北京,慈禧太后逃往西安。
签订
条约
1842年
《南京条约》
1858《天津条约》1860《北京条约》
1895年
《马关条约》
1901年
《辛丑条约》
条约
内容
1割地:香港岛;
2赔款2100万元;
3五口通商:开放广州、厦门、福州、宁波、上海
4中国征收英商货物进出口关税由两国协商。
1858年《瑷珲条约》割地最多的条约
1割地:辽东半岛、台湾、澎湖列岛
2赔款:白银2亿两
3增开重庆、沙市、苏州、杭州为通商口岸
4允许日本在中国开设工厂
1赔款:白银4.5亿两
2保证严禁人民参加反帝活动(禁反)
3拆毁大沽炮台,允许列强派兵驻扎北京到山海铁路沿线(拆台)
4划北京东交民巷为使馆界,允许各国派兵保护,不许中国人居住(划界)
影响
危害
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

大大加深了中国半殖民地化的程度。刺激了帝国主义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
清政府完全成为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工具,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中国一步步逐渐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启示
“落后就要挨打”、“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二、中国人民的抗争
1、1839年林则徐虎门硝烟,林则徐是民族英雄。
2、洪秀全领导太平天国运动,定都南京(天京);太平军抗击洋枪队:在青浦大败洋枪队; 1862年慈溪大战,击毙华尔。
3、左宗棠收复新疆,捍卫了祖国领土的完整。1884年清政府在新疆设立行省。
4、黄海战役中,邓世昌为国捐躯。
5、义和团在廊坊、老龙头、紫竹林等地抗击八国联军。(张德成、聂士成)
第二学习主题 近代化的起步(重点单元)

洋务运动
时间
19世纪60年代――90年代
代表、目的
奕欣(中央);曾国藩、李鸿章、左宗棠、张之洞(地方)——地主阶级洋务派;目的:富国强兵,维护清朝统治
主要内容
1、以“自强”为口号,创办新式军事工业(安庆内军械所、江南制造总局、福州船政局)
2、以“求富”为口号,创办新式民用企业:(轮船招商局、开平矿务局、汉阳铁厂、湖北织布局)
3、兴办新式学堂(京师同文馆),派遣留学生,培养洋务人才。
4、创建新式海军――北洋、南洋和福建三支海军。
评价
局限
洋务运动没有使中国富强起来,
积极意义
引进了资本主义国家的一些先进的科学技术,创办了一批近代企业,培养了一批中国的科技人才,在客观上刺激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同时对外国资本主义的经济侵略也起到了一定的抵制作用。是中国近代化的开端。
戊戌变法
序幕
1895年《马关条约》签订,康有为领导的公车上书(要求拒和变法)
代表
康有为、梁启超、谭嗣同——资产阶级维新派
宣传
在北京创办《万国公报》(《中外纪闻》)和组织强学会
高潮
百日维新(1898、6、11——9、21;开始标志:光绪帝颁布《定国是诏》)内容:(1)政治;(2)经济;(3)军事;(4)文化教育:新式学堂――京师大学堂(后改为北京大学)
结果
慈禧为代表的顽固派发动政变,镇压了变法运动。
(戊戌六君子:谭嗣同——为变法而牺牲的第一人、林旭、杨锐、杨深秀、康广仁、刘光第)
评价
性质
是一场自上而下的资产阶级性质的爱国政治运动。
作用影响
加快了中国近代化的进程;具有爱国进步意义;传播了资产阶级政治学说和自然科学知识,起到了思想启蒙作用。戊戌变法失败的教训,促使资产阶级的政治斗争由改良转向了革命。
辛亥革命
兴起
1894年孙中山在檀香山组织了第一个资产阶级革命团体——兴中会
1905年中国同盟会(第一个全国性的资产阶级革命政党)在日本东京成立,创办机关刊物《民报》。革命纲领: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建立民国,平均地权
指导
思想
“三民主义”——民族、民权、民生主义
高潮
1911年10月10日武昌起义
1912年,中华民国在南京正式成立,孙中山为临时大总统。民国纪年与公元纪年换算方法:+1911
颁布了第一部具有资产阶级性质的宪法――《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评价
性质
一场反帝反封建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
成功
推翻了清王朝,结束了统治中国两千多年的君主专制制度,建立了中华民国,颁布了《临时约法》,使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促进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
失败
没有推翻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在中国的统治,没有改变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性质,没有完成反帝反封建的任务。
新文化运动
原因
袁世凯为复辟帝制,掀起了尊孔复古的逆流
标志
陈独秀1915年在上海创办《青年杂志》(《新青年》)
阵地、
口号
《新青年》和北京大学。 口号:民主、科学(德先生、赛先生)
代表
陈独秀、李大钊、胡适、鲁迅
主要内容
前期
提倡民主反对专制;提倡科学反对迷信;提倡新文学反对旧文学。
新阶段
宣传马克思主义(李大钊《布尔什维主义的胜利》、《庶民的胜利》《我的马克思主义观》
地位
是中国近代史上一次空前的思想解放运动
评价
高举民主和科学的旗帜,动摇了封建思想的统治地位,使人们的思想得到空前的解放;为马克思主义的传播创造条件,为中共的成立作了思想上的准备。
第三学习主题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兴起(重点单元)
五四爱国运动
导火线
1919年,巴黎和会上中国外交失败
爆发
1919年5月4日北京爱国学生游行、罢课
口号
“外争国权,内除国贼”(最能体现五四运动反帝反封建性质)、“还我山东”、废除“二十一条”、拒绝在对德“和约”上签字。
转折
上海工人罢工(运动中心由北京转到上海,主力由学生转为工人)
初步
胜利
释放爱国学生(放人)
撤消曹汝霖、陆宗舆、章宗祥三个卖国贼的职务(撤职)
拒绝在凡尔赛和约上签字(拒签)
意义
是一次彻底地反帝反封建的爱国运动,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
中共的成立
条件
各地共产党早期组织的成立(上海陈独秀)
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工人运动相结合(新文化运动和五四运动)
标志
1921年7月,中共“一大”在上海召开(后转到浙江嘉兴南湖)
一大
内容
1、通过党纲:(确定名称和奋斗目标)2、确定党的中心工作:组织和领导工人运动3、选举陈独秀为中央局书记
意义
是中国近代史上开天辟地的大事,使中国面貌焕然一新。
国民革命运动
条件
1924年,国民党“一大”确定国共两党第一次合作
准备
1924年黄埔军校的建立(孙中山任总理、蒋介石任校长、廖仲恺任党代表、周恩来任政治部主任)
高潮
北伐战争
目的
推翻军阀统治,实现全国统一
对象
吴佩孚、孙传芳、张作霖
战场
湖南、湖北(两湖地区)
战役
贺胜桥战役、汀泗桥战役(先锋:叶挺第四军独立团)
响应
冯玉祥绥远誓师,各地工农运动(上海工人第三次起义)
战果
不到半年北伐军声震全国,1927年国民政府从广州迁武汉。
结果
蒋介石、汪精卫先后叛变革命(四一二政变、七一五政变),国民革命以失败告终(失败标志:“七一五”政变);1927年蒋介石建立南京国民政府(代表大地主大资产阶级利益)。“宁汉合流”(武汉国民政府并入南京国民政府)

人民军队的建立
南昌起义
1927年8月1日,朱德、贺龙、刘伯承、叶挺、周恩来等率领革命军在南昌举行起义,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统治的第一枪,是共产党独立领导武装斗争的开始,是创建人民军队的开端。8月1日成为建军节。
八七会议
总方针(开展土地革命和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统治)
秋收起义
1927年9月 湘赣边 毛泽东
井冈山革命根据地
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井冈山革命根据地(1928,毛泽东)
1928年4月,井冈山会师,中共两军改编为中国工农红军第四军(红四军),朱德任军长,毛泽东任党代表。(意义)形成中国工农红军第一支坚强的部队。井冈山革命根据地成为中国革命的中心
红军长征
原因
1933年秋,中共主要领导人执行“左”倾冒险主义的方针和政策,排挤毛泽东的正确领导,第五次反“围剿”失利,红军被迫战略转移。
经过
1934、10江西瑞金长征开始——冲破敌人四道封锁线——渡过湘江-强渡乌江-到达遵义(1935年1月遵义会议党的历史上生死攸关的转折点)——-四渡赤水——巧渡金沙江——过大凉山彝族区——强渡大渡河——飞夺泸定桥——过雪山草地——1935、10陕北吴起镇会师——1936、10红一、二、四方面军静宁将台堡会师(结束标志);分析毛泽东《七律·长征》
精神
集体主义精神、爱国主义精神、团结拼搏的精神、革命乐观主义精神
意义
考验了中国共产党和红军,保存了党和红军的基干,留下了光荣的革命传统,鼓舞了全国人民,推动了革命形势的发展。
第四学习主题 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重点单元)
九一八事变
概况
1931年9月18日 (日本关东军 柳条湖 东北军 沈阳)
原因
蓄谋已久,变中国为其殖民地
结果
蒋介石政府实行不抵抗政策,不到半年,东北三省完全沦陷,变成了日本的殖民地。1932年日本在东北建立伪满洲国,以长春为“都城”,扶持末代皇帝溥仪任“执政”。
影响
中国局部抗战的开始。——东北抗日游击队(杨靖宇)
西安事变
概况
1936、12、12、张学良、杨虎城在西安实行“兵谏”,扣押蒋介石
目的
逼蒋抗日
结果
和平解决(周恩来西安谈判)——从全民族利益出发。
影响
标志着十年内战基本结束,促进了国共产合作抗日局面的出现。
七七事变
概况
1937年7月7日,日军进攻卢沟桥。日本四次侵华事变:九一八事变,一·二八事变,七七事变,八一三事变;日本两次侵华战争:甲午中日战争,全面侵华战争。
抵抗
国民党二十九路军英勇抵抗(佟麟阁、赵登禹)
影响
日本挑起全面侵华战争,中国开始了全民族抗日战争
南京大屠杀
概况
1937·12,日军在南京6周内屠杀中国军民30多万,集体屠杀19万。
认识
日本否定战争是在掩盖罪行,美化战争,为军国主义招魂,我们要牢记国耻,警惕日本军国主义复活,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提高综合国力。
台儿庄战役
概况
1938年徐州会战中李宗仁指挥(藤县保卫战川军将领王铭章壮烈牺牲);国民党正面战场四次会战:淞沪会战·太原会战·徐州会战·武汉会战
意义
抗战以来国民党正面战场的重大胜利,打击了日军的嚣张气焰,鼓舞了中国人民抗战必胜的信心。
百团
大战
概况
为粉碎日军对华北抗日根据地的“扫荡”和“囚笼”政策(目的)。1940年彭德怀指挥八路军在华北地区主动出击日军,以破坏敌人交通线为主要目标的战役。 参战的有105个团约20万人。
意义
沉重打击了日寇,鼓舞了中国人民的斗志,提高了共产党和八路军的威望。




概况
为了争取抗战最后胜利,1945年4月在延安召开
主要
内 容
1、毛泽东作《论联合政府》的报告
2、党的政治路线:放手发动群众,壮大人民力量,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打败日本侵略者,解放全中国,建立新民主主义的中国。
3、通过新党章:确立毛泽东思想为党的指导思想4·选举新的中央委员会
意 义
制定了党的正确路线,实现了党的空前团结,形成了以毛泽东为核心的领导集体,奠定了抗日战争和新民主主义革命在全国的胜利的基础。
抗日战争的胜利
日本
投降
1945、8、15,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
1945、9、2 ,日本签字投降,中国抗日战争胜利结束。
抗战胜利原 因
中国进行的是正义战争,得到国际援助。
是国共合作下的全民族的抗战,是全国人民团结抗战的结果。
国民党的正面战场起了牵制作用。
中国共产党及其人民军队是抗战胜利的中流砥柱和决定性力量。
意 义
是中华民族一百多年以来反外来侵略的第一次伟大胜利,雪洗了近代以来的民族耻辱。(国内)
为战争世界反法西斯的胜利付出了巨大的牺牲,作出了巨大贡献。(国际)
第五学习主题 人民解放战争的胜利 (重点单元)
解放战争
重庆谈判
背景
抗战胜利后,蒋介石在美国支持下阴谋发动内战,为了赢得准备内战的时间,邀请毛泽东赴重庆谈判。
经过
1945年8月——10月,毛泽东、周恩来、王若飞赴重庆谈判。
结果
签订《国民政府与中共代表会谈纪要》即《双十协定》内容:坚决避免内战,以和平、民主、团结统一为基础,建立独立、自由和富强的新中国。
内战爆发
1946、6,蒋介石对中原解放区发动进攻,全面内战爆发。
过程:中共八个月歼敌71万,粉碎全面进攻。
粉碎重点进攻
1947年国民党重点进攻陕甘宁边区和山东解放区。中共主动撤离延安,转战陕北。通过青化砭、羊马河、蟠龙镇、沙家店等重要战役粉碎重点进攻。
挺进大别山
1947、6,刘伯承、邓小平率晋冀鲁豫野战军千里挺进大别山,揭开了人民解放军战略进攻的序幕。
三大战役
辽沈战役
1948、9—11,在林彪、罗荣桓指挥下解放东北全境
共歼灭改编国民党军队150多万人,基本消灭了其精锐部队,人民解放战争在全国的胜利成为定局
淮海战役
1948、11—1949、1,刘伯承、邓小平、陈毅·粟裕、谭震林指挥,奠定解放长江以南各省基础
平津战役
1948、11 -1949、1,在聂荣臻、林彪、罗荣桓的指挥下使华北全境基本解放(北平和平解放)
渡江战役
北平谈判破裂后1949年4月21日开始百万雄师在西起江西湖口、东到江苏江阴的500多千米的战线上,分西中东三路发起渡江战役。
解放南京
1949、4、23解放南京,宣告了国民党在大陆22年(1927—1949)反动统治的覆灭。
第六学习主题 经济和社会生活
近代民族工业
兴起
时间
19世纪六七十年代(洋务运动)
发布
主要分布在上海广东天津等沿海各地
代表
主要企业最早以发昌机器厂、继昌隆缫丝厂、同文书局为代表
发展
概况
辛亥革命后,进一步发展,
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民族工业出现了“短暂的春天”(帝国主义忙于战争,暂时放松对中国的经济侵略)
代表
张謇、周学熙、荣宗敬、荣德生
张謇成就
提出“实业救国”的口号,弃状元而从商。
创办大生纱厂、面粉厂、轮船公司、榨油厂等18家企业。
维护国家主权和民族利益,提倡在不损害民族利益前提下引进外资。
提出“父教育而母实业”的口号(以实业养教育,以教育促进实业)创办中国第一所师范学校——南通师范学校和中国第一所博物馆——南通博物苑。
近代社会生活
新交通工具
轮船、火车,有轨电车,汽车
中国第一家轮船运输公司——轮船招商公司(1872年、上海、李鸿章)
新式通讯
工具
电报
电话
中国自行架设的第一条电报线于19世纪70年代出现在香港到上海。
1877年上海租界内首先使用了电话。
大众传播媒体
报刊出版业
中国人自办的第一份近代报纸是《中外新报》(1858年香港)
近代最著名的报刊是《申报》(1872年、上海)
近代最大、最负盛名的新式出版企业商务印书馆(1897上海)
娱乐方式
照相技术,电影艺术)(19世纪末20世纪初传入中国)
社会习俗
发型(剪辫令) 服饰(中山装、西服) 礼节(点头礼、握手礼)称呼(先生、君、同志)
第七学习主题科学技术与思想文化
教育变革
原因
西方先进的科技文化大量涌入,传统教育与科举制度的弊端,变革势在必行。
表现
洋务运动中创办中国近代第一所新式学堂——京师同文馆(1862年)揭开了近代教育改革的序幕。
戊戌变法中光绪帝在北京设立京师大学堂,开中国高等教育的先河。
辛亥革命后京师大学堂改名为北京大学。
新文化运动时期1917年蔡元培任校长,奉行“兼容并包”的办学方针,使北京大学成为新文化运动的中心和五四运动的发源地。
1905年清政府废除历时1300多年的科举制度
科技
詹天佑
京张铁路 ——中国人自行设计和施工的第一条铁路干线。
侯德榜
《制碱》——“侯氏制碱法”
思想
魏源
《海国图志》——“师夷长技以制夷”
严复
译著《天演论》——“物竞天择,适者生存”和 “世道必进,后胜于今”
文学艺术
鲁迅
伟大的革命文学家;现代杂文的开拓者。
徐悲鸿
擅长国画,《奔马》《愚公移山》《田横五百士》
聂耳
《义勇军进行曲》(电影《风云儿女》的主题歌)
冼星海
《黄河大合唱》

6. 八年级上册的地理复习提 简略些

怎样学好地理 地理环境空间广大,地理事物多种多样,地理关系错综复杂。学习地理尤其要注意学习方法,只有掌握好学习方法,才能化难为易,学得扎实而灵活。 1、学会使用课本 教科书既是掌握知识、技能的工具,又是培养自学能力的依据。目录提示着全书的要领和前后的联系,要经常翻阅,以便对全书内容心中有数。精读课文、常看深思,抓住要点,记下问题,要特别重视插图和表格,领会图表所说明的问题。 2、学会使用地图 地图是地理信息的载体,它能将我们不能亲眼见到的广大地理环境变得一目了然。 地图又是学习地理的工具,通过分析地图,可以认识地理特征、原理、成因,找到利用改造的途径,要学会读、用各种地图,首先要记住最基本的地图。对于世界地理而言,首先要记住七大洲和四大洋的分布。 3、重视地理观察 观察就是边思考边细看。看一看当地的地理环境的面貌,以及人们在当地是怎样活动的。通过报刊、电视节目、图片获得地理信息,锻炼我们的才智。 4、善于地理想象 观察只能得到局部直观,地图只能提供位置直观,想象才能使二者联系起来,使你获得地理环境的全面景观,进而向你展示地理的未来。 5、要善于动脑 经常向自己提出问题,地理问题的一般思路是: ①学什么?如黄河及其水文特征。 ②在哪里?如黄河流经的省区和流域范围。 ③为什么?如黄河的水文特征是怎样形成的。 ④有何利弊?如怎样评价黄河对我国北部地区提供的有利条件和不利条件。 ⑤怎样协调好人地关系?如怎样使人类与黄河的关系协调起来,应当怎样合理利用改造它。 6、要勤于动手 经常用手写,动笔画,动手制作学具,这不仅使你心灵,还能使你手巧。 方法对头,事半功倍,你将越学越爱学。

相信有不少人跟我一样,初中地理没有认真学好,只能到高中再从头来学。其实我觉得,学地理是非常有用的,它与我们的日常生活联系特别密切。学了地理之后,觉得自己长了不少知识。可以随心所欲地在地图上指出任何一个国家及著名的城市,可以辨别出不同国家的地理概况、风土人情,可以了解到各种自然现象的成因、特征,可以……这些对于懂地理的人来说都只是些皮毛。而对我这个曾经的“地理盲”却是格外新鲜有趣的。教我们地理的黄国华老师是个全能型的“才子”。上他的课总能给我们一种特别充实的感觉。我们不敢有丝毫的分心,生怕一不留神便让知识从耳边溜走。我们总是不停地听着、记着,一堂课下来,提纲上通常都是密密麻麻的笔记。我想,幸亏有这番“狂补”,要不这些基本的地理常识我们不知要到什么时候才能学到呢!

热点内容
鹿特丹港国家地理 发布:2021-03-15 14:26:00 浏览:571
地理八年级主要的气候类型 发布:2021-03-15 14:24:09 浏览:219
戴旭龙中国地质大学武汉 发布:2021-03-15 14:19:37 浏览:408
地理因素对中国文化的影响 发布:2021-03-15 14:18:30 浏览:724
高中地理全解世界地理 发布:2021-03-15 14:16:36 浏览:425
工地质检具体干些什么 发布:2021-03-15 14:15:00 浏览:4
东南大学工程地质考试卷 发布:2021-03-15 14:13:41 浏览:840
中国地质大学自动取票机 发布:2021-03-15 14:13:15 浏览:779
曾文武汉地质大学 发布:2021-03-15 14:11:33 浏览:563
中国冶金地质总局地球物理勘察院官网 发布:2021-03-15 14:10:10 浏览:8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