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年级地理 » 必修一地理直射点

必修一地理直射点

发布时间: 2021-01-21 09:22:46

① 高一地理 太阳直射点地理坐标求法

求太阳直射点的地理坐标没有那么复杂。

你只需知道哪里的正午太阳高度角最回大(利用正午太阳高度角的公答式:H=90-|所在纬度-太阳直射纬度|,但是这种题目一般都会出二分、二至日的时刻,即3月21日,9月23日直射赤道,6月22日直射北回归线,12月22日直射南回归线。

另外就是经度,只需知道哪里处于12点(利用时时间计算的相关知识推出此时哪条经线的地方时为12时),这条经线就是太阳直射点的经度。

高中地理必修一经纬度的计算 太阳直射点的位置

经度计算:两纬度度之差X101。纬度计算:两经度之差X90。太阳直射点春分和秋分直射赤道,夏至直射北回归线,东至直射南回归线,其他气节依次向南北移动。

③ 高一必修一地理填空只做太阳直射点的移动

黄赤交角 26度26分
第二题,不变的,直射点
第三题 23度26分北纬,南纬23度26分,3月21日,9月23日
第四题 回归运动,365天5时48分46秒,回归年

④ 高一地理。太阳直射点的坐标怎么求

你好,一般是根据已经某地的经度和地方时求太阳直射点的经度,注意太阳直射点地方时是12点。
太阳直射点纬度一般是从图上看出来的,这个不太好说,方法也很多。
不如你做到的题目拿来讲一下。

⑤ 高中地理必修一经纬度的计算 太阳直射点的位置

太阳直射点是太阳直射的那个点,太阳直射点是在南北纬23'26之间来回移动的,太阳直射点纬度需要正午太阳高度。它就=90’-(当地纬度-太阳直射点的纬度)但是当地与直射点如果在同一半球就相减,反之则加。

⑥ 高1地理太阳直射点

A点
位于
地球公转

远日点
,对应时间7月初,公转速度最慢;
此时直射点已开始从23°26‘N向南做回归运动,但仍在北半球。
所以答案C是正确选项

⑦ 高一地理晨昏线图如何判断太阳直射点地理坐标

第一幅图
首先可以看出,地球是顺时针方向旋转的,所以这个图是南半球。专
在图中,南极圈及其以内属是白天,即南极圈及其以内出现白昼,为冬至。
冬至日太阳直射23.5°S。由于图中没有给出经度,所以直射点经度无法判断。

右上角图
首先可以看出,晨昏线与经线圈是重合的,所以可知此时是春分或者秋分。
春分秋分,太阳直射赤道。由于经度未给出,直射点经度也无法判断。

左下角图
在图中,北极圈及其以北为白昼,故为夏至。
夏至日,太阳直射23.5°N

右下角图
此图与左下角图相反,北极圈及其以内为黑夜,故此时为冬至。与第一幅图的情况相同,只不过截图的范围和角度不同。

⑧ 急急急!太阳直射点是不是最靠太阳的那一条经线上的所有点地理必修一

不是,太阳直射点是一点啊,就是太阳垂直照射的点。

⑨ 地理必修一知识点整理

精细缩小版:必修一

天体:星云,恒星,行星,卫星,彗星,流星体,星际物质。其中星云和恒星是基本天体。

八大行星,类地行星,巨行星,远日行星

太阳活动:黑子在光球层,耀斑在色球层。太阳活动周期11年。

地球公转和自转:自转公转都自西向东,黄赤交角23°26′,公转远日点7月,近日点1月。

四季更替:3.21春分 6.22夏至 9.23秋分 12.22 冬至

取决于太阳高度角直射的位置

地转偏向力:使物体运动发生偏转,北半球右偏,南半球左偏,赤道不偏。

正午太阳高度角:直射时太阳高度角最大,太阳直射点在南北回归线中运动。

地球:地壳,地幔,地核.包含岩石圈,水圈,生物圈,大气圈.其中有莫霍面,古登堡面

天气系统:冷气团,暖气团。冷锋,暖峰,准静止锋,气旋,反气旋。

冷气团强时是冷锋,峰后雨,图标是三角形,冷锋引起冬寒潮,冬沙尘暴,夏季暴雨。

过境前晴,气温高。过境时下雨阴天大风降温。过境后晴,降温

暖气团强时是暖风,峰前雨,图标是平滑弧形

过境前晴,气温低。过境时连续降水,雾。过境后晴,升温。

冷暖气团势力相当为准静止锋,长江地区梅雨天气

气旋:四周高中间低,由四周向中心流入,空气上升,北半球气旋气流逆时针旋转,会造成雨天,例如台风,龙卷风

反气旋:四周低中间高,由中心向四周流出,空气下沉,北半球反气旋气流顺时针旋转,会造成晴天,例如伏旱,秋高气爽。

大气圈:对流层,平流层,高层大气

最下层是对流层,高度每高100米,气温下降0.6℃,因为地面时对流层大气的直接热源。产生对流运动,与人类活动关系密切,天气现象复杂多变。

平流层位于对流层上,高度越高气温越高,产生水平运动。

高层大气 中有电离层能反射无线电波

水圈:湖泊,河流,冰川,地下水,沼泽水

地球3%的水是淡水

生物圈包含大气圈下层,整个水圈和岩石圈上层,是非常活跃特殊的圈层

水循环

(1) 陆地内循环,内流区蒸发降水,外流区地表径流和植物蒸腾,蒸发降水。

(2) 海上内循环,海洋蒸发降水。

(3) 海陆间循环,水气输送,降水,地下径流,补给海洋。

岩石圈物质循环

外力作用形成沉积岩,变质作用形成变质岩,冷却凝固形成岩浆岩,重熔再生形成岩浆

大气受热过程

太阳辐射经过大气吸收和反射(空气散射),地面吸收,地面反射。地面辐射后大气逆辐射。

地面是大气的主要的直接热源。

多云天气中大气逆辐射强,对地面起到保温作用

热力环流:由于地面冷热不均而形成的空气环流。

气压梯度力:高压气流地区流向低压气流地区的力

三圈环流:分别是低纬,中纬,高纬三大环流。由于地表热量分布不均及地转偏向力影响。

由于三圈环流产生七个气压带六个风带

极地东风带

副极地低气压带

中纬西风带

副热带高气压带

东北信风带

赤道低气压带

东南信风带

副热带高气压带

中纬西风带

副极地低气压带

极地东风带

海陆热力差异

一月时青藏高原地区为高压,七月时太平洋中部为高压

海陆热力差异是形成季风的主要原因,但不是唯一原因。

寒带气候

亚寒带气候

热带海洋气候
温带大陆性气候
温带季风气候

亚热带地中海气候
亚热带季风气候

热带沙漠气候
热带季风气候

热带草原气候

热带雨林气候

60°

40°

30°

10°



洋流:暖流,寒流

自然环境组成要素:气候,土壤,水文,地貌,生物,各要素间相互作用

纬度地带性:各自然带延纬度变化有规律的变化叫纬度地带性

经度地带性:各自然带沿经度变化有规律的变化较经度地带性

垂直地带性:随着高度增加,自然带植被水热状况发生变化叫垂直地带性

⑩ 高一地理人教版必修一

!是地球最外层平均厚度约千米的带有弹性的坚硬岩石。由地壳和上地幔顶部组成。岩石圈下面是软流圈。岩石圈可分为6大板块:欧亚板块、太平洋板块、美洲板块、非洲板块、印度洋板块、南极洲板块 。还有一些较小板块镶嵌其间。板块边界有4种类型:海岭洋脊板块发散带、岛孤海沟板块消减带、转换断层带和大陆碰撞带。(见地球内部构造)。岩石圈的厚度因地而异。一般而言,大陆地壳的岩石圈厚度大于海洋地壳的岩石圈厚度,但是其具体深度存在争议。
地表形态的塑造过程也是岩石圈物质的循环过程,它们存在的基础是岩石圈三大类岩石——岩浆岩、变质岩和沉积岩的变质转化。
在地球内部压力作用下,岩浆沿着岩石圈的薄弱地带侵入岩石圈上部或喷出地表,冷却凝固形成岩浆岩。裸露地表的岩浆岩在风吹、雨打、日晒以及生物作用下,组件崩解成为砾石、沙子和泥土。这些碎屑被风、流水等搬运后沉积下来,经过固结成岩作用,形成沉积岩。同时,这些已经生成的岩石,在一定的温度和压力下发生变质作用,形成变质岩[1]。岩石在岩石圈深处或岩石圈以下发生重熔再生作用,又成为新的岩浆。岩浆在一定的条件下再次侵入或喷出地表,形成新的岩浆岩,并与其他岩石一起再次接受外力的风化、侵蚀、搬运和堆积。如此,周而复始,使岩石圈的物质处于不断的循环转化之中。
我们今天看到的山系和盆地,以及流水、冰川、风成地貌等,是岩石圈物质循环在地表留下的痕迹。
另外对于地球岩石圈,除表面形态外,是无法直接观测到的。它主要由地球的地壳和地幔圈中上地幔的顶部组成,从固体地球表面向下穿过地震波在近33公里处所显示的第一个不连续面(莫霍面),一直延伸到软流圈为止。岩石圈厚度不均一,平均厚度约为100公里。由于岩石圈及其表面形态与现代地球物理学、地球动力学有着密切的关系,因此,岩石圈是现代地球科学中研究得最多、最详细、最彻底的固体地球部分。由于洋底占据了地球表面总面积的2/3之多,而大洋盆地约占海底总面积的45%,其平均水深为4000~5000米,大量发育的海底火山就是分布在大洋盆地中,其周围延伸着广阔的海底丘陵。因此,整个固体地球的主要表面形态可认为是由大洋盆地与大陆台地组成,对它们的研究,构成了与岩石圈构造和地球动力学有直接联系的"全球构造学"理论。
2不包括,软流圈位于上地幔上部岩石圈(Lithosohere)之下。软流圈呈低震波速度,而其震波吸收率较高,而可能部分呈熔融状态。此层圈可能有对流(Convection)现象,因此称之为软流圈。此层圈具有活动性(Mobility),因此亦可以为活动圈或活动带(ZoneofMobility)。此圈内可能有岩浆。此圈为地壳均衡(Isostasy)之调整带。软流圈相当于上部地幔(UpperMantle)。
3 是
4
确定太阳直射点的地理坐标
1.先计算纬度:纬度只与日期有关
3月21直射北回归线 6月22直射赤道 9月23直射南回归线 12月24直射赤道
2.计算经度:经度只与时间点有关
比如北京(东八区)时间 正午(12点)太阳一定直射东八区
2计算太阳直射点的地理坐标
只需知道哪里的正午太阳高度角最大(利用正午太阳高度角的公式:H=90-|所在纬度-太阳直射纬度|,但是这种题目一般都会出二分、二至日的时刻,即3月21日,9月23日直射赤道,6月22日直射北回归线,12月22日直射南回归线。

另外就是经度,只需知道哪里处于12点(利用时时间计算的相关知识推出此时哪条经线的地方时为12时),这条经线就是太阳直射点的经度。

热点内容
鹿特丹港国家地理 发布:2021-03-15 14:26:00 浏览:571
地理八年级主要的气候类型 发布:2021-03-15 14:24:09 浏览:219
戴旭龙中国地质大学武汉 发布:2021-03-15 14:19:37 浏览:408
地理因素对中国文化的影响 发布:2021-03-15 14:18:30 浏览:724
高中地理全解世界地理 发布:2021-03-15 14:16:36 浏览:425
工地质检具体干些什么 发布:2021-03-15 14:15:00 浏览:4
东南大学工程地质考试卷 发布:2021-03-15 14:13:41 浏览:840
中国地质大学自动取票机 发布:2021-03-15 14:13:15 浏览:779
曾文武汉地质大学 发布:2021-03-15 14:11:33 浏览:563
中国冶金地质总局地球物理勘察院官网 发布:2021-03-15 14:10:10 浏览:8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