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地理青藏地区
❶ 青藏地区的地理特征
(1)西藏地区的地理位置和范围:青藏地区位于横断山以西、喜马拉雅山脉以北、昆仑山和阿尔金山以南,包括西藏自治区、青海省和四川省西部。
(2)西藏地区主要的地形区:青藏高原、喜马拉雅山脉、雅鲁藏布江谷地、柴达木盆地、雅鲁藏布江、湟水和青海湖。
(3)青藏高原平均海拔在4000米以上,是世界上最高的高原,有“世界屋脊”之称。由于海拔每升高1000米,温度降低6.0℃,青藏高原的平均气温比同纬度的平原地区约低20℃
(1)青藏地区与南方地区相比,地理位置的相似之处表现在纬度位置相似
(2)青藏地区由于地势高,对青藏地区的气温影响:形成独特的高寒气候,气候冬令夏凉,太阳辐射强烈,是我国夏季气温最低的地区.
(3)青藏地区的降水量年内分配不均,干湿季明显。每年的4-9月为雨季,而降水的地区分布规律是由东南向西北高原内部逐渐减少,青藏地区的降水主要来自印度洋的西南季风,并顺着横断山区的峡谷北上.
(4)受气候和地形的影响,青藏高原为我国的高寒牧区,主要有牦牛、藏绵羊、藏山羊等适应高寒、缺氧、低气压等特殊环境的牲畜。青藏地区虽然海拔高,气温较低,但是大气洁净,晴天多,日照时间长,太阳能丰富,适宜耐温凉的青稞、小麦和豌豆等作物的生长,并且单位面积产量高。雅鲁藏布江谷地和湟水谷地是高原上主要的农业区.
(5)青藏地区具有丰富的太阳能和地热能,青藏地区海拔高,大气洁净,晴天多,日照时间长,太阳能丰富。拉萨因晴天多,阳光灿烂,有“日光城”之称;青藏地区位于板块的交接地带,地壳活跃,地热资源也十分丰富。拉萨以北的羊八井是目前我国最大的地热蒸汽田.
(6)青藏地区独特的地势特征和气候特征,导致青藏地区交通十分不便。
1.以拉萨为中心的主要公路线:川藏公路、滇藏公路、新藏公路、青藏公路等。
2.铁路:青藏铁路(2006年7月1日正式通车)。
3.青藏地区主要的交通运输方式:公路和航空
4.青藏地区主要的城市:拉萨、格尔木、西宁。
❷ 青藏地区的区域地理综合分析
(1)西藏地区的地理位置和范围:青藏地区位于横断山以西、喜马拉雅山脉以北、昆仑山和阿尔金山以南,包括西藏自治区、青海省和四川省西部。
(2)西藏地区主要的地形区:青藏高原、喜马拉雅山脉、雅鲁藏布江谷地、柴达木盆地、雅鲁藏布江、湟水和青海湖。
(3)青藏高原平均海拔在4000米以上,是世界上最高的高原,有“世界屋脊”之称。由于海拔每升高1000米,温度降低6.0℃,青藏高原的平均气温比同纬度的平原地区约低20℃
(1)青藏地区与南方地区相比,地理位置的相似之处表现在纬度位置相似
(2)青藏地区由于地势高,对青藏地区的气温影响:形成独特的高寒气候,气候冬令夏凉,太阳辐射强烈,是我国夏季气温最低的地区.
(3)青藏地区的降水量年内分配不均,干湿季明显。每年的4-9月为雨季,而降水的地区分布规律是由东南向西北高原内部逐渐减少,青藏地区的降水主要来自印度洋的西南季风,并顺着横断山区的峡谷北上.
(4)受气候和地形的影响,青藏高原为我国的高寒牧区,主要有牦牛、藏绵羊、藏山羊等适应高寒、缺氧、低气压等特殊环境的牲畜。青藏地区虽然海拔高,气温较低,但是大气洁净,晴天多,日照时间长,太阳能丰富,适宜耐温凉的青稞、小麦和豌豆等作物的生长,并且单位面积产量高。雅鲁藏布江谷地和湟水谷地是高原上主要的农业区.
(5)青藏地区具有丰富的太阳能和地热能,青藏地区海拔高,大气洁净,晴天多,日照时间长,太阳能丰富。拉萨因晴天多,阳光灿烂,有“日光城”之称;青藏地区位于板块的交接地带,地壳活跃,地热资源也十分丰富。拉萨以北的羊八井是目前我国最大的地热蒸汽田.
(6)青藏地区独特的地势特征和气候特征,导致青藏地区交通十分不便。
1.以拉萨为中心的主要公路线:川藏公路、滇藏公路、新藏公路、青藏公路等。
2. 铁路:青藏铁路(2006年7月1日正式通车)。
3.青藏地区主要的交通运输方式:公路和航空
4.青藏地区主要的城市:拉萨、格尔木、西宁。
青藏地区因地势高耸而成为一个独特的地区,由“高”随之而来的另一个显著自然特征是“寒”。青藏高原太阳能资源丰富,太阳辐射强,晴天多,日照时间长,由于空气稀薄,气温低。有“日光城”之称——拉萨市。
以“高寒”为主要自然特征的青藏地区 高原盆地为主,风蚀作用显著,多沙漠戈壁 雪峰连绵、冰川纵横、大河源地
藏北高原波状起状,高原东部山高谷深
湖泊星罗棋布
❸ 青藏地区成为一个独特地理单元的原因和特点
1.青藏地区独特地理单元的原因:青藏地区位于横断山以西、昆仑山——祁连山以南、喜马拉雅山以北的地区,由于有这些高大山脉把青藏地区与南方、北方、西北地区隔开,交流少,导致人文地理特点与其他地区明显不同;青藏地区的自然地理特征(海拔高、山地垂直分异特征明显,高原山地气候、高寒、位于亚欧与印度洋板块的交界地区,地质条件复杂等等)也与南方、北方、西北地区截然不同,所以成为一个独特的地理单元。
2.一方水土养一方人:因为各地区的自然条件不同,导致人们的生活习惯生活方式的不同、农业生产不同。(给你一个链接:http://tieba..com/f?kz=327546212)
3. 自然地理特点 人文地理特点
北方地区 湿润、半湿润 主食面食,传统民居特点注意防寒保温
温带季风气候
南方地区 鱼米之乡 主食:大米,民居特点:注意通风散热
亚热、热带季风气候 以南北朝向为主,瓦房屋面较陡
西北地区 草原到荒漠的景观变化 食:牛羊肉和乳制品。
温带大陆性气候 住:用羊毛毡搭成易于拆卸的毡房
青藏地区 降水稀少 日较差大 食:青稞面作的糌粑,焦烤煮熟牛
高原缺氧 晴天多 羊肉。住:牧区一般居住在可以自
日照时间长 由移动的、厚重的牦牛毡搭成的帐
太阳能丰富 篷中;非牧区大多数在用石头和土
坯砌成的墙体厚实的房屋中
❹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地理复习提纲
刘瑛蕾 三级 | 我的知道 | | 网络首页新闻网页贴吧知道音乐图片视频地图网络文库经验网络知道 > 教育/科学 > 学习帮助同问初二地理复习提纲 2012-6-17 16:07提问者: 1427521825 | 浏览次数:100次我来帮他解答检举 | 2012-6-17 16:09满意回答第五章 中国的地理差异
第一节 四大地理区域的划分
1、不同类型的地理区域:有自然区域,如长江三角洲,热带;有的是经济区域,如工业区,农业区,经济特区;有的是行政区域,如新疆维吾尔自治区,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
2、我国四大地理区域:西北地区,青藏地区,北方地区,南方地区。(请在图中标注四大地理区域并且描出四大地理区域的界限。)
3、四大地理区域的范围:
活动1:西北地区和北方地区的分界线大致接近400mm等降水量线,接近季风区与非季风区的分界线,所以界线A确定的主导因素是季风。
活动2: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的分界线大致接近800mm等降水量线,0℃等温线,与秦岭淮河的分布大体一致,界线B确定的主导因素是气候(气温和降水)。
活动3:界线C与我国一,二级阶梯的分界线基本吻合,界线C确定的主导因素是地形地势。
第二节 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
1、 北方和南方地区是以秦岭-淮河为分界线的。(在图上描出秦岭-淮河。)
2、 秦岭-淮河一线的地理意义有:
气温方面:一月0°C等温线通过的地方
暖温带与亚热带的分界线
河流有无冰期的分界线
降水方面:800毫米等降水量线通过的地方
半湿润地区与湿润地区的分界线
南方水田与北方旱地的分界线
3、列表比较南北方地区的自然环境差异
南方地区 北方地区
气
候 气候类型
气温
降水
地形
河流
植被
4、列表比较南北方地区人文环境的差异及不同自然环境对人类生产生活的影响。
北方地区 南方地区
农耕制度 土地利用类型 旱地为主 水田为主
主要农作物 小麦、大豆等 水稻、油菜等
作物熟制 一年一熟或两年三熟 一年二熟至三熟
传统运输方式 陆路运输为主,多用汽车、马车 水运
传统民居 坡度较小、墙体较厚 屋顶坡度大,墙体高
其他不同 传统运动滑雪,园林规模宏大,气势宏伟,北方人吹唢呐,抬头瞪眼; 传统运动游泳,赛龙舟,园林小巧玲珑,南方人吹萧,低头眯眼。
第三节 西北地区和青藏地区
西北地区包括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和内蒙古自治区,地形以高原和盆地为主(内蒙古高原,准噶尔盆地,塔里木盆地等),河流多内流河,里面有我国面积最大的沙漠塔克拉玛干沙漠,有最长的内流河塔里木河,有由风力作用形成的雅丹地貌。
西北地区最主要的自然特征是干旱,东部高原以草原,荒漠为主,西部盆地中有大面积的沙漠分布,只有盆地的边缘是绿洲。
西北干旱的原因:一方面由于深居内陆,距海遥远,一方面山脉对湿润气流的阻隔,使得来自海洋的湿润气流难以到达,导致降水稀少,气候干旱。
西北地区从东向西的景观变化:草原-荒漠草原-荒漠,原因是我国降水量由东向西递减。
青藏地区最主要的自然特征是高寒。其中青藏高原海拔4000米以上,是“世界屋脊”,这里冰川广布。青藏地区有丰富的太阳能资源,其中拉萨被称为“日光城”,青藏地区是许多大江大河的发源地,如长江黄河。
西北和青藏地区是我国的主要牧区,但由于自然条件不同,牧场和畜种各有特色。
除了畜牧业外,还有(1)灌溉农业:河套平原,宁夏平原利用黄河水的灌溉。河西走廊,天山山麓是利用高山的冰雪融水灌溉。(2)河谷农业:分布在青藏地区的藏南谷地湟水水谷地,因为那里海拔相对较低,气温相对较高。河谷农业主要种植青稞和小麦(日照时间长有利于光合作用,昼夜温差大有利于养分的积累)。
第六章 认识省级区域
第一节 全国政治文化中心——北京
1.北京位于华北平原的北部边缘,背靠群山,面向渤海。北京是全国的政治、文化中心,也是国际交往中心。北京大致位于40ºN、116ºE。属于暖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冬夏长,春秋短。
2.天安门广场是世界名城中最大的广场。北京故宫是世界上规模最大、保存最完整的宫殿建筑群。
3.课本P19,活动题答案:
第1题:地势特点——西北高,东南低。
第2题:地理位置优点:北京西面是黄土高原能源基地,南面是物产丰富的黄淮海平原。是联系内蒙古高原、东北平原的重要通道。东部出海便利。
4.北京的名胜古迹被列为世界遗产名录的有:长城、明清故宫、周口店北京猿人遗址、颐和园、天坛。
5.课本P23,活动答案:
第1题:北京城址在空间上变化——以旧城为中心不断向外扩大。
第2题:北京古城城址变迁与水源有密切关系。
6北京建设现代化大都市,是以旧城为中心向四周扩散,兴建了许多新区,还建设了一批卫星城。由环路和放射路组成快速路系统,将城区和郊区连在一起。
7为了增加国际竞争力和服务功能,北京一方面加大技术设施建设力度,规划和建设包括中央商务区、国际景观大道等重点功能区,以及城市快速轨道交通和高速公路,另一方面积极发展高新技术产业,提高城市管理效率和服务质量,建设人与环境和谐共处的城市环境。
❺ 青藏地区知识点
青藏地区地理来知识点自
(1)西藏地区的地理位置和范围:青藏地区位于横断山以西、喜马拉雅山脉以北、昆仑山和阿尔金山以南,包括西藏自治区、青海省和四川省西部.
(2)西藏地区主要的地形区:青藏高原、喜马拉雅山脉、雅鲁藏布江谷地、柴达木盆地、雅鲁藏布江、湟水和青海湖.
(3)青藏高原平均海拔在4000米以上,是世界上最高的高原,有“世界屋脊”之称.由于海拔每升高1000米,温度降低6.0℃,青藏高原的平均气温比同纬度的平原地区约低20℃
(1)青藏地区与南方地区相比,地理位置的相似之处表现在纬度位置相似
(2)青藏地区由于地势高,对青藏地区的气温影响:形成独特的高寒气候,气候冬令夏凉,太阳辐射强烈,是我国夏季气温最低的地区.
❻ 青藏地区地理知识【急!!!】
地形:我国和来世界地势最高的自地方被称为世界屋脊。地形为青藏高原,地表特点:远看是山,近看成川,冰川广布,雪山连绵。
气候:高原山地气候 我国夏季气温最低的地方 日照强烈,拉萨被称为日光城。
水文:我国许多河流发源地,被称为中华水塔。湖泊众多为我国一大湖区青藏高原湖区,大小湖泊两千多个多咸水湖。
居民:我国藏族的聚居区。人口分布较为稀疏,是我国人口最稀疏的地区。
经济:工业基础较为薄弱,农业以畜牧业为主,优良牲畜有牦牛,藏南绵羊等是我国的重要牧区。种植业主要分布于地势较低的河谷地带,如藏南谷地(即雅鲁藏布江谷地)和湟水谷地。
❼ 青藏地区的地理题
1、B(青藏地区生复产力虽然有些制落后,但是中央政府完全可以提供财力技术支持。例如:并不是因为青藏的生产力水平高了才有了青藏铁路的修建;中国很多边疆地区生产力也不发达,但都比青藏的交通更优越。从很大程度上说,是青藏地区的地形复杂交通落后导致了当地生产力水平低,而不是由于当地生产力水平低导致了当地的交通落后。再例如:中国东南沿海地区经济发达很大程度上得益于优越的交通地理位置。国家为实施西部大开发高度重视青藏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并给予大量的财政支持,关键是青藏地区的地形因素给交通的发展带来很多难题。ACD三项都涉及了地形因素:A项“高原”B项“地形地质”C项河流湍急也是由于地形因素造成的。)
2、D (海拔高→气候、植被、土壤、农业等都不优越→人口、城市、工业等数量少→环境受人类活动的影响少,尤其是污染型的工业少)(题干中有“主要”二字,故选D)
❽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地理简答题
八下地理活动题答案
第五章 中国的地理差异
第一节 四大地理区域的划分
P3活动:
1、(1)山区和平原:等高线数值和疏密程度。 (2)林区和农耕区:植被特点和地形特点。
2、第1、2位编码表示省、市、自治区。例如山东省---“25”;第3、4位编码表示邮区及县、市邮局。第5、6位编码表示投递局的代码。
P5活动:
1、图5.4中的界线A与图5.5中的季风区和非季风区的界线有相似性。界线A的确定,主导因素是季风的影响(是否受夏季风的影响)。
2、(1)0℃等温线。(2)800mm等降水量线。(3)界线B的确定,主导因素是气温和降水因素即气候因素。(4)秦岭----淮河大体一致。
3、图5.4中的界线C与图5.8中的第一、二级阶梯的界线基本吻合。界线C的确定,主导因素是地势(海拔高低)因素。
第二节 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
P8活动:
2、植被类型
北方:温带落叶阔叶林、针叶林
南方:亚热带常绿阔叶林
主要原因:气温
归纳共同的影响因素------气候
河流流量 北方:小 南方:大
主要原因:降水
P10活动:
3、因为北方冬季寒冷且时间长,所以寒假时间长。南方夏季炎热,冬季温和,所以暑假长,而寒假时间短。
第三节 西北地区和青藏地区
P12活动:
1、按照因果关系组合为:
深居内陆,距海遥远
来自海洋的湿润气流难以到达
降水稀少,气候干旱
山脉对湿润气流的阻隔
2、图5.16中的三种景观从东向西排列为:草原----荒漠草原-----荒漠。
P14活动:
1、(1)拉萨的年平均气温低于成都。(2)两地的气温差异:拉萨冬季寒冷,气温在0℃以下,夏季凉爽。成都冬季温和,气温在0℃以上,夏季炎热。主要原因是拉萨地势(海拔)高,成都地势(海拔)低。
2、丰富的太阳能资源----因为青藏地区海拔高,空气稀薄、洁净,太阳辐射强且日照时间长。大江大河的发源地----因为青藏地区海拔高,多山地冰川,雪山连绵,冰川广布。 P16活动:
1、(1)内蒙古:广阔、平坦的温带草原牧场。青藏地区:寒冷的高寒牧场。(2)主要原因—内蒙古:地形为内蒙古高原,较为平坦,降水较多,形成广阔的温带草原。青藏地区:海拔高,气候寒冷,降水较少,形成高寒草原牧场。 2、自然条件:降水较少,多风,地形平坦,草原广布。生活方式:牧区居民多为游牧方式,逐水草而居,所以民居多为易拆建的蒙古包(毡房)。
第六章 认识省级区域
第一节 全国政治文化中心——北京
P19活动:
1、⑴北京及其周围地区的地势特点是由西北向东南逐渐降低,西、北、东北三面环山,东南面伸向渤海。
⑵ 北京的地理位置优点表现为:从纬度位置看北京位于400N,属暖温带,气候温暖适宜,从海陆位置看,北京背山面海,海陆交通便利,北京周围有丰富的物产和能源,它是我国对外联系、对外发展的窗口。
2、北京是我国的文化中心体现在:北京有众多的科研机构和大专院校,有各类博物馆和许多国家级艺术团体及体育场馆,且数量多、密度大,这些都说明北京是我国的文化团体。 P23活动:
1、(1)北京城城址面积逐渐扩大,城市的轮廓由矩形(或正方形)变成凸形,城址有所迁移。。(2)位置向北、向东拓展。逐渐靠近水源,无论怎么迁移,目的都是寻找水源更为丰富的地区。
2、对于提高门票价格、限制每天的门票销售数量两种意见,有利也有弊,一方面可以限制旅游者的数量;另一方面增加了旅游者的负担,使部分旅游者不能及时参观旅游,这样会影响游客的旅游热情。后两种意见即提倡文明、环保行为和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开展虚拟旅游是很必要的,这将有利于保护文物古迹,可以给予肯定。
P26活动:
1、现代化城市应具有发达便利的交通运输设施,便捷的信息传输方式,良好的生态环境及方便的购物场所、齐全的文体设施、医疗卫生、文化教育条件等等。
2、(1)第一种观点和第三种观点即拆除四合院修建楼房和完全保留四合院和胡同,不建商业楼、住宅小区和道路的观点都是片面的,它们即不利于古建筑的保护也不利于现代化城市的建设。第二种观点比较可行。(2)正确的做法是合理进行城市规划,使北京保留特有的古城风貌,又不影响现代化城市建设的发展。
第二节 特别行政区—— 香港和澳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