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有地理
❶ 初中一年级地理上册总结
七年级地理(上)主要知识点
一、地球与地图
(一)地球和地球仪
1. 地球的形状、大小与运动
一、地球的形状和大小
1、地球是一个球体。依据:麦哲伦船队环球航行的实例。
2、地球的表面积是5.1亿平方千米,平均半径6371千米,赤道周长约4 万千米。
二、地球仪
在地球仪上识记以下内容:
南、北极,赤道,南、北回归线,南北极圈。
三、纬线的纬度
1、纬线:在地球仪上,赤道和与赤道平行的的圆圈叫纬线。
纬线有三个特点:①、纬线指示东西方向;②、纬线的长度不相等(赤道最长,从赤道向两极,纬线逐渐缩短,最后成一个点);③、自成一个圆。
2、纬度:①、赤道为0°,赤道以北为北纬(0°—90°N),赤道以南为南纬(0°—90°S)。赤道将地球平分南、北两个半球。纬度数从赤道向北、向南逐渐增大。纬度最大值90°。
②、人们规定:0°—30°为低纬度;30°—60°为中纬度;60°—90°为高纬度。
四、经线和经度
1、经线:在地球仪上,连结南、北两极并垂直于纬线的弧线。
经线有三个特点:⑴、指示南北方向;⑵、长度都相等;⑶、自成半圆。
2、经度:⑴、经度的起点是0°经线,也称“本初子午线”。0°经线为经过格林尼治天文台原址的那一根经线。0°经线以东为东经(0°—180°E);以西为西经(0°—180°W),所以东西经最大度数为180°。经度数从0°经线向东、向西逐渐增大。
⑵、180°经线:180°E和180°W重合的经线。
⑶、任何一个经线圈,都把地球分成相等的两个半球。国际上规定20°W和160°E两条经线组成的经线圈,作为划分东西两个半球的分界线。如:15°W位于东半球;165°E位于西半球。
五、经纬网
1、利用经纬网确定地面上任何一点的位置。
2、读经纬网图,能回答有关问题(举例说明)
(二)地球的运动
自转 公转
方向 自西向东 自西向东
转动一周所需要的时间 24小时 一年
旋转中心 地轴 太阳
所产生的地理现象 昼夜更替 四季变化 五带P11
转动特点 绕地轴不停自转 地轴始终倾斜66.5º北极始终指向北极星附近
生活中的例子 太阳东升西落“白日依山尽” 时差 春夏秋冬来复去
1、用事实分别说明地球自转、公转及其产生的地理现象。P11
2、地球上不同的地区,出现时间差异。
例:我们班想观看12日上午7:30在美国纽约举行的足球赛,要什么时候收看电视?① 12日上午7:30; ②12日中午11:30;③12日晚上20:30。
3、地球上五带的划分:
⑴、热带:回归线之间23.5°N—23.5°S(太阳光有直射);
⑵、北温带:北回归线与北极圈之间23.5°N—66.5°N(有四季变化);
⑶、南温带:南回归线与南极圈之间23.5°S—66.5°S(有四季变化);
⑷、北寒带:北极圈内66.5°N—90°N(有极昼、极夜);
⑸、南寒带:南极圈内66.5°S—90°S(有极昼、极夜);
注:从五带分布来看,非洲最热,南极洲最冷。
(二)地图
一、平面上的八个方向:
1、地图的三要素:方向、比例尺、图例和注记。
⑴、方向 ①、平面上的八个方向:东、南、西、北、东北、东南、西北、西南。
②、地图上方向的表示法:
a、有指向标的地图,应根椐指向标所标方向去辨认(箭头指向北方);
b、没有指向标的地图,通常采用“上北下南,左西右东”的规定确定方向;
c、在经纬网上应根椐经纬网所指的方向确定方向。
图上距离
⑵、比例尺:①、比例尺=————
实地距离
②、比例尺的方式:数字式 1/1000或1:1000;
文字式 图上1厘米等于实地距离100千米;
线段式 0 1 2 3
③、比例尺的选择:比例尺越大,表示的范围越小,内容越详细;比例尺越小,表示的范围越大,内容越简单。如:学校平面图应选择较大比例尺;画中国政区图应选择较小的比例尺。
比例尺大小:1/100>1/100000
⑶、图例和注记:识记一些常用的图例。
1、五种基本地形的特征:
山地 海拔较高大于500米,坡度较陡,地面崎岖。如:喜马拉雅山—阿尔卑斯山;科迪勒拉山系
丘陵 海拔较低,相对高度小于200米,地面较崎岖。如:中国的山东丘陵和东南丘陵。
高原 地面起伏较小,海拔较高,边缘较陡峻。青藏高原(世界最高),巴西高原(世界最大)。
平原 地面起伏较小,海拔较低,小于200米。亚马孙平原(世界最大),东欧平原。
盆地 四周高,中间低。刚果盆地(世界最大)。
2、在等高线地形图上,识记山顶、鞍部、陡崖、山脊、山谷(如下图所示)P16。
在等高线地形图上,等高线越密集,表示坡越陡;等高线越稀疏,表示坡越缓。
第2章 海洋与陆地
世界的海陆分布
1、海洋与陆地:海洋占71%,陆地占29%。
2、七大洲:
⑴东半球的大洲:亚、欧、非、大洋洲;西半球的大洲:南、北美洲。
南极洲位于南极圈内,地跨东、西半球。
⑵、面积最大和最小的大洲:亚洲、大洋洲;海拔最高和最低的大洲:南极洲、欧洲。赤道穿过的大洲:非洲、亚洲、大洋洲、南美洲。
(3)、亚、欧两洲分界线:乌拉尔山—乌拉尔河—大高加索山脉。
亚、非两洲分界线:苏伊士运河。
南、北美洲分界线:巴拿马运河。
亚、北美洲分界线:白令海峡。
3、四大洋:⑴、面积最大,最深的是太平洋;面积最小,最浅的是北冰洋。
⑵、大西洋呈“S”形,地跨南、北半球。
4、识记七大洲、四大洋分布图。
海陆变迁
1、地球表面形态处在永不停自的变化之中。如:地震、火山等(地中海面积的缩小,红海面积的扩大,东非大裂谷的扩张等都说明地球内部在运动)。
2、板块构造学说:地球共分为六大板块(P 37 图)
3、火山与地震:世界上两大火山、地震带:⑴、环太平洋地震带;⑵、地中海—喜马拉雅山带。
第3章气天气和气候
第一节 多变的天
1、天气指某一个地方短时间内的大气状况。特点是多变。如:狂风暴雨、风力大等。
2、气候指一个地方多年的天气状况。特点是有相对的稳定性。如:炎热干燥,冬冷夏凉等。
3、识记常用的天气符号,会读简易天气预报图。
4、空气污染指数
第二节、气温和气温分布
气温与生活
气温变化
气温日较差= 一天中最高气温— 一天中最低气温
气温年较差= 一年中最高月平均气温— 一年中最低月平均气温
气温分布
1.等温线密集,说明气温差别大;等温线稀疏,说明气温差别小。
2.等温线与纬线平行,说明气温主要受纬度影响;等温线与海岸平行,说明气温受海洋影响显著。
3.等温线弯曲分布的规律见下表。
⑴、世界年平均气温的分布规律:从低纬度向高纬度气温逐渐降低。
A、低纬度气温高,高纬度气温低。
B、同纬度,夏季,陆地气温高,海洋气温低;冬季,陆地气温低,海洋气温高。
C、同纬度,海拨高、气温低。大致每升高100米,气温降低0.6度。
⑵、北半球一年当中平均气温最高是七月,最低是一月;南半球则相反。
第二节、降水和降水分布
(一)降水与生活
1、降水:从大气中降落的雨、雪、雹等,统称为降水。
2、降雨等级:小雨、中雨、大雨、暴雨。
(二)世界降水分布的规律
1.赤道附近地带降水多;两极地区降水少。
2.南、北回归线两侧,大陆东岸降水多,大陆西岸降水少。
3.中纬度,沿海地区降水多,内陆地区降水少。
山地:迎风坡降水多,背风坡降水少
第四节、世界气候
(一)分布
分布地区 气候类型
热带 热带雨林气候、热带草原气候、热带季风气候、热带沙漠气候
温带 亚热带季风和季风性湿润气候、地中海气候、温带海洋性气候、温带季风气候、温带大陆性气候
寒带 寒带气候
二类型
分布地区 气候类型
大陆东岸 亚热带季风和季风性湿润气候、温带季风气候
大陆内部 温带大陆性气候
大陆西岸 地中海气候、温带海洋性气候
1、热带气候:
类型 地表景观 气候特征 主地分布地区
热带雨林气候 热带雨林 全年高温多雨 亚马孙平原、刚果盆地、马来群岛
热带季风气候 热带季雨林 全年高温,一年分雨季(6—10月)和旱季(11月—次年5月) 印度半岛和中南半岛
热带草原气候 热带草原 全年高温,一年分干季(11—次年5月)和湿季(6月—10月) 热带雨林气候的南北两侧 如:非洲大陆
热带沙漠气候 热带沙漠 全年炎热干燥 西亚和北非、
澳大利亚中部
2、温带气候:
类型 地表景观 气候特征 主地分布地区
亚热带季风气候 亚热带常绿阔叶林 冬季最冷月平均气温在0℃以上,夏季高温多雨,四季分明 中国、美国、巴西等国东南部
地中海气候 亚热带常绿硬叶林 冬季暖和多雨,夏季炎热干燥 南北纬30°—40°大陆西部,地中海沿岸最典型
温带季风气候 温带落叶阔叶林 冬季寒冷干燥,夏季暖和多雨,雨热同期 中国东北部,俄罗斯东南部,朝鲜半岛及附近地区等
温带海洋性气候 温带草原 冬暖夏凉,年降水量较多,季节分配较均匀 中纬度地区的大陆西岸。如:欧洲西部大西洋沿岸等
温带大陆性气候 森林草原、荒漠 冬冷夏热,年降水量较多,夏季多雨 亚欧大陆和北美大陆内陆地区
亚寒带针叶林气候 耐寒的针叶林 冬长而严寒,夏短而暖和,降水较少 俄罗斯和加拿大
3、寒带气候:
(1)、极地气候:①、苔原气候:亚欧大陆和北美洲的北冰洋沿岸,终年严寒,分布有苔藓和地衣等。
②、冰原气候:终年严寒。主要分布 北极地区和南极洲,无植物生长。
(2)高山高原气候:主要分布在中低纬度的山地高原,气温较低,降水较少,自然景观的垂直变化显著为基本特色。
影响气候的因素: 。
第四章、第五章知识点
1、人口自然增长率:人口自然增长率=人口出生率-人口死亡率。
2、人口密度=该地区的总人口数该地区的总面积
3、分布:世界人口稠密区(亚洲东部、亚洲南部、欧洲、北美洲东部等人口密度在每平方千米200人以上地区)人口稀疏区(非洲撒哈拉大沙漠、大洋洲西部沙漠地区、南美洲亚马孙平原、亚洲和北美洲北冰洋沿岸地区、中国的青藏高原地区等)。
人口分布规律:经济发达、自然条件优越的地区人口稠密,自然条件很差的地区人口稀疏。
4、人口问题
所谓人口问题,是指由于人口再生产过程中产生的人口数量增长、人口素质、人口结构(人口年龄、性别结构,人口的城乡结构和地区分布结构)等问题,以及人口增长过快或人口停止增长乃至出现负增长而对环境和社会、经济等所产生的影响。
人口增长过快带来的问题:交通堵塞、居住条件差、就业困难、饥饿贫困
5、迁移:乡村人口向城市迁移的主要原因:①乡村人口增长造成劳动力过剩;②城乡差别——城市的就业机会相对较多,城市的物质生活条件较乡村好,城市的文化、教育等条件较乡村好。乡村人口涌入城市对城市发展所产生的影响。
积极意义乡村人口向城市迁移城市,可以为城市提供大量的劳动力,有力地支持城市建设;负面影响:可能造成城市人口过多而引发城市物质供应问题、城市就业问题、城市社会治安问题、城市环境问题等一系列城市人口问题。
6、人种:根据肤色、发色与发型、眼色、头型、鼻型、面型、血型等不同,居民可分为黄色、白色、黑色三大人种。
❷ 七年级上册 地理
地图 1、比例尺的表示方法:文字式、线段式、数字式 2、比例尺大小的比较:分母越大,比例尺越小;分母越小,比例尺越大。 3、比例尺越大,表示的范围越小,内容越详细;比例尺越小,表示的范
建议你这样试试看:
这样做的好处:
注意事项:
围越大,内容越简单。 4、比例尺=图上距离÷实地距离 5、地图上方向的表示方法: 一般的地图,用一般定向法:面向地图,上北下南,左西右东。 有指向标的地图,用指向标定向法:指向标的箭头方向一般指向北方。 有经纬网的地图,用经纬网定向法:经线指示南北方向,纬线指示东西方向。 6、图例:地图上表示各种地理事物的符号。(要记住常用的图例) 7、注记:地图上,用来说明山脉、河流、国家、城市等名称的文字,以及表示山高、水深的数字。 8、海拔(绝对高度):地球表面某一地点高出海平面的垂直距离。 相对高度:地球表面某一个地点高出另一地点的垂直距离。 等高线:在地图上海拔高度相同点的连线。 9、在等高线地形图上,等高线密集,表示坡度较陡;等高线稀疏,表示坡度较缓。 10、由等高线的特点判断地形: 山顶:等高线中间高,四周低。 山脊:等高线向低处凸出。 山谷:等高线向高处凸出。 鞍部:两侧的等高线比较高。 陡崖:多条等高线重叠的地方。 第三章:世界的陆地和海洋 1、地球表面的水陆面积比例:海洋71%,陆地29%,三分陆地七分海洋。 2、七大洲:亚洲、非洲、北美洲、南美洲、南极洲、欧洲、大洋洲。(按面积由大到小排列) 四大洋: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北冰洋。(按面积由大到小排列) 能在世界地图上准确找出七大洲、四大洋的分布。 3、大洲之间的分界线: 亚洲、欧洲:乌拉尔山、乌拉尔河、里海、大高加索山、黑海、土耳其海峡。 亚洲、非洲:苏伊士运河。 北美洲、南美洲:巴拿马运河。 亚洲、北美洲:白令海峡。 4、陆地地形包括平原、高原、山地、丘陵、盆地五大类。 5、在地形图上能找出喜马拉雅山、科迪勒拉山、青藏高原、亚马孙平原。 6、阅读大洲地形图,判断大洲的地形大势。 7、板块构造学说:地球表层的岩石圈由六大板块拼合而成,分别是亚欧板块、非洲板块、印度洋板块、 太平洋板块、美洲板块、南极洲板块。板块的内部比较稳定,板块的边缘地壳运动比较活跃, 容易形成火山和地震。 8、全球两大火山地震带:环太平洋火山地震带和地中海—喜马拉雅山火山地震带。 第四章:世界的气候 1、天气:一个地方短时间内的大气状况(风雨、冷热、阴晴等),天气是短时间的,经常变化的。 气候:一个地方多年的天气平均状况,气候是长时间的,比较稳定的。 2、知道常用的天气符号。 3、气温是指大气的温度,单位是℃,测定方法用温度计。 4、一天中的气温有变化,陆地最高气温一般出现在午后2时左右,最低气温出现在日出前后。 一年中的气温有变化,北半球陆地月平均最高气温是7月份,最低气温是1月份,南半球相反。 5、气温日较差:一天中的最高气温与最低气温的差值。 气温年较差:一年中最热月的平均气温与最冷月的平均气温的差值。 6、气温的垂直变化:同一地点,海拔每升高100米,气温下降0.6℃。 7、学会阅读世界年平均等温线图。 8、世界年平均气温的分布规律: 全球气温从低纬度向高纬度递减; 同纬度海洋和陆地气温不一样; 同纬度高原、山地气温低,平原气温高。 9、学会阅读气温曲线图。 10、降水:空气中的水汽以雨、雪、雹等形式降落大地面,称为降水。测定方法用雨量器,单位是毫米(mm)。 11、能分析一个地方降水的季节变化。 12、学会阅读世界降水量分布图。 13、世界降水的地区差异: 赤道地区降水多,两极地区降水少; 南、北回归线附近,大陆东岸降水多、西岸少; 温带地区,大陆内部降水少、沿海降水多; 山地迎风坡降水多,背风坡降水少。 14、学会阅读降水柱状图。 15、世界气候的主要影响因素:纬度位置、海陆位置、地形等。 16、知道主要的气候类型及分布。 17、能举例说明气候对生产和生活的影响。 第五章:世界的居民 1、人口自然增长率=人口出生率-人口死亡率 2、人口密度=人口总数÷面积 3、世界人口分布稠密区:亚洲东部和南部,欧洲及美洲东部等中纬度近海的平原地区。 世界人口分布稀疏区:干旱缺水的沙漠地区,高温潮湿的雨林地区,终年严寒的高纬度地区, 地势高峻、空气稀薄的高原山区。 4、人口问题: 人口增长过快,会导致粮食紧缺、住房紧张、交通拥挤、上学、就业、看病难、资源紧张等问题。 人口增长过慢,会导致劳动力短缺、国防兵力不足、人口老龄化等问题。 5、世界三大人种: 黄种人:分布在亚洲东部、东南部,北美洲北部,南美洲北部和西部。 白种人:欧洲,亚洲西部和南部,非洲北部,北美中部,南美洲东部沿岸及大洋洲。 黑种人:非洲南部和中部。 6、世界上的主要语言有汉语、英语、法语、俄语、西班牙语、阿拉伯语。 世界上使用人数最多的语言是汉语,使用范围最广的是英语。 7、世界三大宗教:伊斯兰教:流行于亚洲西部、东南部,非洲北部和东部。 佛教:由古印度传播到东亚和东南亚。 基督教:流行于欧洲、美洲和大洋洲。 8、聚落的主要形式,包括城市和乡村。 9、聚落主要分布在地形平坦、土壤肥沃、水源充足、气候温暖湿润、自然资源丰富、交通便利的地区。 10、说出一些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的聚落名称。 第六章:世界地区的发展差异 1、发达国家主要分布在北半球北部以及南半球的大洋洲。 发展中国家主要分布在北半球的南部和南半球,即亚洲、非洲和拉丁美洲的绝大部分国家。 能举例说明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发展水平的差异。 2、联合国由中、法、俄、英、美五个常任理事国和十个非常任理事国组成,总部设在美国纽约, 联合国在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国际合作和发展等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第二章:地图 1、比例尺的表示方法:文字式、线段式、数字式 2、比例尺大小的比较:分母越大,比例尺越小;分母越小,比例尺越大。 3、比例尺越大,表示的范围越小,内容越详细;比例尺越小,表示的范围越大,内容越简单。 4、比例尺=图上距离÷实地距离 5、地图上方向的表示方法: 一般的地图,用一般定向法:面向地图,上北下南,左西右东。 有指向标的地图,用指向标定向法:指向标的箭头方向一般指向北方。 有经纬网的地图,用经纬网定向法:经线指示南北方向,纬线指示东西方向。 6、图例:地图上表示各种地理事物的符号。(要记住常用的图例) 7、注记:地图上,用来说明山脉、河流、国家、城市等名称的文字,以及表示山高、水深的数字。 8、海拔(绝对高度):地球表面某一地点高出海平面的垂直距离。 相对高度:地球表面某一个地点高出另一地点的垂直距离。 等高线:在地图上海拔高度相同点的连线。 9、在等高线地形图上,等高线密集,表示坡度较陡;等高线稀疏,表示坡度较缓。 10、由等高线的特点判断地形: 山顶:等高线中间高,四周低。 山脊:等高线向低处凸出。 山谷:等高线向高处凸出。 鞍部:两侧的等高线比较高。 陡崖:多条等高线重叠的地方。 第三章:世界的陆地和海洋 1、地球表面的水陆面积比例:海洋71%,陆地29%,三分陆地七分海洋。 2、七大洲:亚洲、非洲、北美洲、南美洲、南极洲、欧洲、大洋洲。(按面积由大到小排列) 四大洋: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北冰洋。(按面积由大到小排列) 能在世界地图上准确找出七大洲、四大洋的分布。 3、大洲之间的分界线: 亚洲、欧洲:乌拉尔山、乌拉尔河、里海、大高加索山、黑海、土耳其海峡。 亚洲、非洲:苏伊士运河。 北美洲、南美洲:巴拿马运河。 亚洲、北美洲:白令海峡。 4、陆地地形包括平原、高原、山地、丘陵、盆地五大类。 5、在地形图上能找出喜马拉雅山、科迪勒拉山、青藏高原、亚马孙平原。 6、阅读大洲地形图,判断大洲的地形大势。 7、板块构造学说:地球表层的岩石圈由六大板块拼合而成,分别是亚欧板块、非洲板块、印度洋板块、 太平洋板块、美洲板块、南极洲板块。板块的内部比较稳定,板块的边缘地壳运动比较活跃, 容易形成火山和地震。 8、全球两大火山地震带:环太平洋火山地震带和地中海—喜马拉雅山火山地震带。 第四章:世界的气候 1、天气:一个地方短时间内的大气状况(风雨、冷热、阴晴等),天气是短时间的,经常变化的。 气候:一个地方多年的天气平均状况,气候是长时间的,比较稳定的。 2、知道常用的天气符号。 3、气温是指大气的温度,单位是℃,测定方法用温度计。 4、一天中的气温有变化,陆地最高气温一般出现在午后2时左右,最低气温出现在日出前后。 一年中的气温有变化,北半球陆地月平均最高气温是7月份,最低气温是1月份,南半球相反。 5、气温日较差:一天中的最高气温与最低气温的差值。 气温年较差:一年中最热月的平均气温与最冷月的平均气温的差值。 6、气温的垂直变化:同一地点,海拔每升高100米,气温下降0.6℃。 7、学会阅读世界年平均等温线图。 8、世界年平均气温的分布规律: 全球气温从低纬度向高纬度递减; 同纬度海洋和陆地气温不一样; 同纬度高原、山地气温低,平原气温高。 9、学会阅读气温曲线图。 10、降水:空气中的水汽以雨、雪、雹等形式降落大地面,称为降水。测定方法用雨量器,单位是毫米(mm)。 11、能分析一个地方降水的季节变化。 12、学会阅读世界降水量分布图。 13、世界降水的地区差异: 赤道地区降水多,两极地区降水少; 南、北回归线附近,大陆东岸降水多、西岸少; 温带地区,大陆内部降水少、沿海降水多; 山地迎风坡降水多,背风坡降水少。 14、学会阅读降水柱状图。 15、世界气候的主要影响因素:纬度位置、海陆位置、地形等。 16、知道主要的气候类型及分布。 17、能举例说明气候对生产和生活的影响。 第五章:世界的居民 1、人口自然增长率=人口出生率-人口死亡率 2、人口密度=人口总数÷面积 3、世界人口分布稠密区:亚洲东部和南部,欧洲及美洲东部等中纬度近海的平原地区。 世界人口分布稀疏区:干旱缺水的沙漠地区,高温潮湿的雨林地区,终年严寒的高纬度地区, 地势高峻、空气稀薄的高原山区。 4、人口问题: 人口增长过快,会导致粮食紧缺、住房紧张、交通拥挤、上学、就业、看病难、资源紧张等问题。 人口增长过慢,会导致劳动力短缺、国防兵力不足、人口老龄化等问题。 5、世界三大人种: 黄种人:分布在亚洲东部、东南部,北美洲北部,南美洲北部和西部。 白种人:欧洲,亚洲西部和南部,非洲北部,北美中部,南美洲东部沿岸及大洋洲。 黑种人:非洲南部和中部。 6、世界上的主要语言有汉语、英语、法语、俄语、西班牙语、阿拉伯语。 世界上使用人数最多的语言是汉语,使用范围最广的是英语。 7、世界三大宗教:伊斯兰教:流行于亚洲西部、东南部,非洲北部和东部。 佛教:由古印度传播到东亚和东南亚。 基督教:流行于欧洲、美洲和大洋洲。 8、聚落的主要形式,包括城市和乡村。 9、聚落主要分布在地形平坦、土壤肥沃、水源充足、气候温暖湿润、自然资源丰富、交通便利的地区。 10、说出一些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的聚落名称。 第六章:世界地区的发展差异 1、发达国家主要分布在北半球北部以及南半球的大洋洲。 发展中国家主要分布在北半球的南部和南半球,即亚洲、非洲和拉丁美洲的绝大部分国家。 能举例说明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发展水平的差异。 2、联合国由中、法、俄、英、美五个常任理事国和十个非常任理事国组成,总部设在美国纽约, 联合国在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国际合作和发展等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
❸ 七年级下地理有哪些课
第六章 亚洲
第七章 我们邻近的国家和地区
第八章 东半球其它国家和地区
第九章 西半球的国家
如果想了解更多科学知识就来求助七檬科学哦!
❹ 七年级上册地理都有什么重点知识
天体来的判断(是否是天体)自、各级天体系统的关系、行星的共性,地球的特殊性的原因*
太阳的圈层及对应的活动和影响
地球自转的周期,和意义*,自转的线速度与角速度与纬度的关系 地方时*、晨昏线*、
地球公转的意义*二至二分日的时间特点、近(远)日点和二至日的区别 、太阳高度角的计算*
地球内部圈层的名称、不连续面;水圈、岩石圈、生物圈的关系
岩石与矿物的关系,岩石的分类和代表性岩石及特点*、地质循环的过程(即岩石的转化)
内外作用的结果、区别;六大板块的位置和名称;向背斜的判定和特点*,地垒、地堑的判断
外力作用的表现**
对流层的温度变化,平流层的特点
太阳辐射和地面辐射的区别和联系* 地面辐射随纬度的变化
风向的判断**气压带风带季节环流**天气系统**
水循环的过程、洋流的流动*
垂直分异规律*
地形对交通和聚落分布的影响
雪线
自然资源的分类
❺ 七年级上册地理所有答案
地理七年级上半学期复习资料
第一章
1、人对地球形状的认识:
天圆地方 天如斗笠,地如覆盘 麦哲伦的环球旅行 卫星图片
2、地球大小:地球表面积:5.1亿平方千米;平均直径:6371千米;最大周长约4万千米。
3、纬线:纬线指示东西方向,呈圆形;长度不等,赤道最长,往两极逐渐缩短成为一点。
赤道以北称北纬,“N”表示;赤道以南称南纬,“S”表示。
4、经线:经线指示南北方向;呈半圆状;长度都相等。
0度经线以西称西经,“W”表示;0度经线以东称东经,“E”表示。
5、地轴:地球自转轴。
6、北极:地轴北段与地球表面的交点。
7、南极:地轴南段与地球表面的交点。
8、南北半球分界:赤道
9、东西半球分界:160度E 20度W
10、地球的自转:方向:自西向东 周期:24小时
11、地球的公转:方向:自西向东 周期:一年
12、地球公转与季节的关系:
气节 日期 北半球季节 太阳直射点位置 昼夜长短
春分 3月21日前后 北半球春季 赤道 全球昼夜等长
夏至 6月22日前后 北半球夏季 北回归线 昼长夜短
秋分 9月23日前后 北半球秋季 赤道 全球昼夜等长
冬至 12月22日前后 北半球冬季 南回归线 昼短夜长
13、与地球自转和公转相关的地理现象:
自转 昼夜更替
地球运动 不同地方时间差
公转 一年中正午太阳高度变化
一年中昼夜长短变化 四季更替
14、五带的划分:北寒带位于北纬66.5度,南寒带位于南纬66.5度,这里阳光斜射得厉害,甚至有一段时间太阳总在地平线以下,产生了极昼极夜现象,气候终年寒冷;北温带位于北纬66.5度与23.5度之间,南温带位于南纬66.5度与23.5度之间,这里地面得到的太阳光热比热带少,比寒带多,四季变化比较明显;热带位于北纬23.5度与南纬23.5度之间,在很长的一段日子里,这里正午的太阳总是照在头顶上,气候终年炎热。
15、海拔:地面某个地点高出海平面的垂直距离。
16、等高线:把各个地点的海拔标注在地图上,再把海拔相同的点连成线。
特点:1、坡陡的地方,等高线密集。 2、坡缓的地方,等高线稀疏。
17、地图的基本要素:1、比例尺 2、方向 3、图例
第二章
1、七大洲:亚洲、欧洲、非洲、北美洲、南美洲、大洋州、南极洲
亚洲面积最大,为4400万平方米;大洋州面积最小,为900万平方米。
2、四大洋:印度洋、大西洋、北冰洋、太平洋。(北冰洋面积最小)
3、大洲的分布:
北半球 亚洲、非洲、北美洲、欧洲 跨南北半球 非洲、南美洲
南半球 南极洲、大洋州 东半球 亚洲、非洲、南极洲、欧洲、大洋州
西半球 北美洲、南美洲
4、各大洲之间的分界线
北美洲与亚洲 白令海峡 南美洲与北美洲 巴拿马运河
亚洲与非洲 苏伊士运河 亚洲与欧洲 山脉、河流、海峡
欧洲与非洲 直布罗陀海峡 欧洲与北美洲 丹麦海峡
5、海峡:海峡是沟通两个海洋的狭窄水道。
6、半岛:半岛是绿地伸进海洋的凸出部分。
7、海陆变迁的原因:地壳的变动和海平面的升降,以及人类活动,如填海造陆。
5、六大板块:亚欧板块、美洲板块、太平洋板块、印度洋板块、南极洲版块、非洲板块。
7、海陆分布特点:不均匀,陆地主要集中分布在北半球,海洋大多分布在南半球。
8、红海处于板块的开展边界,地中海处于板块的碰撞挤压边界。
9、大西洋是由地壳板块张裂运动造成的,喜马拉雅山是由碰撞挤压运动造成的。
10、跨洲国家: 埃及:非洲、亚洲 俄罗斯:欧洲、亚洲 土耳其:欧洲、亚洲
第三章
1、 天气的特点:
①天气反映一个地方短的时间里的天气状况,它是经常变化的,有时候在几分钟之内,可以由阳光灿烂变为乌云密布。
②同一时刻,不同地方的天气可能差别很大。
2、气温分布规律:
①赤道及其附近地区气温最高,由赤道向两极,气温逐渐降低。
②年平均气温高于20度的地区主要分布在南北回归线之间,低于-10度的地区主要分布在南北极圈之内。
③气温随海拔的升高而降低,每上升100米,气温降低约0.6度。
④南半球的等温线较平直,北半球较弯曲,同纬度地区,夏季陆地气温高,海洋气温低,冬季相反。
3、降水分布规律:
①赤道附近各地降水多,年降水量大多在2000毫米以上。
②山地的迎风坡降水多,背风坡降水少。
③由赤道向两极,年降水量逐渐减少。
④在南北回归线附近,大陆东岸年降水量比大陆西岸多。
⑤在温带地区,大陆内部年降水量不沿海地区少。
4、一天中,最高气温出现在午后2时,最低气温出现在日出前后。
5、一年中,北半球气温,大陆上7月最高,1月最低,海洋上8月最高,2月最低。
1、 一年中,南半球气温,海洋上2月最高,大陆上8月最低。
2、 等温线的特点:等温线密集的地方,气温差别大;等温线稀疏的地方,气温差别小。
3、 影响降水量多少的因素:纬度位置、海陆位置、地形。
4、 各个地方的气候特点:
①赤道地区,气候特点是终年高温多雨,这种气候叫做热带雨林气候。
②非洲撒哈拉沙漠地区的气候类型是热带沙漠气候,特点是终年高温少雨。
③我国东部南方地区的气候类型主要是亚热带季风气候。
5、 各类气候主要分布地区:
①热带雨林气候分布在非洲赤道地区,亚洲印度尼西亚新加坡,亚马逊流域。
②热带季风气候分布在印度半岛。
③温带地区,大陆西岸是温带海洋性气候,大陆中部是温带大陆性气候,大陆东岸是温带季风气候。
6、 卫星云图:白色表示云区,云的颜色越白,表示云层越厚;绿色表示陆地;蓝色表示海洋。
7、 气候概念:是一个地方多年的天气平均状况,一个地方的气候具有一定的特征。
第四章
1、 人口自然增长率=出生率—死亡率
2、 联合国工作语言:汉语、英语、法语、俄语、西班牙语、阿拉伯语。
3、 人口稠密地区:亚洲的东部和南部;欧洲以及北美洲东部等中低纬度近海的平原地区。
4、 人口稀疏地区:沙漠、雨林、高原、山区、高纬度地区。
5、 乡村与城市的形态:
差别 交通 人口分布 建筑 生产方式
乡村 不发达 稀疏 分散、低层建筑 农业产业
城市 便利 密集 楼房层次高、排列密集 非农生产
6、建筑与环境地理的关系:
地区 环境 建筑分布
东南亚 湿热 云南傣族、低纬度地区
北非 干旱、炎热、风沙大 西亚、黄土陕西高原、内陆
极地 严寒、大风 冰屋
注:还包括自然、社会、经济条件。
各大洲的分界线:南美洲与北美洲:巴拿马运河
南极洲与南美洲:德雷克海峡
北美洲与亚洲:白令海峡
欧洲与亚洲:乌拉尔山 乌拉尔河 大高加索山
欧洲与非洲:直布罗陀海峡 地中海
亚洲与非洲:苏伊士运河 红海 曼德海峡
❻ 七年级上册地理的总结
七年级地理上册复习提纲
1、地图上的三要素包括:方向、比例尺、图例和注记。
2、同一经线上只有南北方向的差别,同一纬线上只有东西方向的差别,北极点周围只有一个方向,都是正南,南极点周围都是正北。
3、在地图上确定方向:有指向标的地图 ,指向标箭头指向北方;没有指向标的地图,通常采用“上北下南左西右东”来确定方向。
4、比例尺就是图上距离与实际距离之比,一般来说,所画范围越大,内容越简单,分母越大,比例尺越小,反之,所画范围越小,内容越详细,分母越小,比例尺大。比例尺是个分数式,分母越大比例尺就越小。(比较大小时,一定要用数字式。)
5、地球是一个两极部位稍扁赤道略鼓的不规则球体。00纬线又叫赤道,赤道就是00纬线,赤道周长约为4万千米,是地球上最长的纬线。纬度向北向南各有900,分别用N和S表示。00经线又叫本初子午线,向东向西各有1800,分别用E和W表示。地球的平均半径为6371千米。(还有极半径和赤道半径分别是多少)
6、无00纬线和00经线的判读:
纬度:由下向上增大的是北纬,反之为南纬。由此判断南、北半球。
经度:由左向右增大的是东经,反之为西经。由经度判断东、西半球。
7、以赤道为界把地球分为南、北半球;以200W和1600E为界把地球分为东、西半球。
8、东半球:200W——00——1600E 西半球:1600E——1800——200W
9、纬度范围:00—300 NS为低纬度;300—600 NS为中纬度:600—900 NS为高纬度。
10、比较经线和纬线的特点:
名称 形状 长度 指示方向
经线 半圆(弧形) 相等 南北方向
纬线 都是圆(极点除外) 有长有短 东西方向
11、地球表面,陆地面积占29%,海洋面积占71%,所以形象地称地球为“三分的陆地,七分的海洋”。
12、七大洲的名称按面积依次为:亚洲、非洲、北美洲、南美洲、南极洲、欧洲、大洋洲。
(注意看P23图2-19和图2-20)(亚非北南美,南极欧大洋)
亚洲和欧洲连成一块合称亚欧大陆,中国位于亚洲上。
南极洲是世界上跨经度最多的大洲;亚洲是面积最大的大洲。
13、四大洋分别是: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北冰洋。
太平洋是世界上面积最大的海洋;大西洋呈“S”形;北冰洋是世界上跨经度最多的大洋。
14、亚洲和欧洲的分界线是:乌拉尔山脉、乌拉尔河、大高加索山脉和土耳其海峡(沟通黑海和地中海)。
亚洲和非洲的分界线是:苏伊士运河(沟通地中海和红海)。
南美洲和北美洲的分界线:巴拿马运河(沟通太平洋和大西洋)。
15、地表各种高低起伏的形态,总称为地形。通常分为平原、高原、山地、丘陵和盆地五种基本类型。
16、地形图上用海拔来表示地面的高低起伏。绿色表示平原、蓝色表示海洋、黄色表示高山高原、白色表示冰川。
17、五种基本地形的特点:
平原:海拔较低,地面平坦; 高原:海拔较高,地面坦荡,边缘陡峻;
山地:海拔较高,峰峦起伏,坡度陡峻; 丘陵:地面起伏,海拔不高,坡高和缓;
盆地:周围高,中间低。
★在地形图上识别五种主要的地形类型,一般为综合题。陡崖:等高线重合;鞍部:两个山顶之间;山顶:等高线中间高、四周低的地形;陡坡:等高线密集,坡度较陡;爬山就困难。山脊:等高线由海拔高向海拔低处突出;山谷反之,易形成河流。
18、地球表面形态处于永不停息的运动和变化之中。地球表面千姿百态的地形是地球内部力量和外部力量共同作用的结果。
板块构造学说认为:地球岩石圈由六大板块组成即亚欧板块、美洲板块、非洲板块、太平洋板块、印度洋板块和南极洲板块。其中太平洋板块几乎全部是海洋。
19、一般来说,板块内部比较稳定,板块与板块交界处有张裂拉伸、有碰撞挤压、地壳比较活跃,最容易发生火山和地震。
20、世界上的地震和火山主要集中分布在环太平洋火山地震带和地中海一喜马拉雅山地震带上。
21、到1999年10月12日,世界人口总数已超过60亿。人口的自然增长主要由出生率和死亡率决定的(人口的自然增长率=出生率—死亡率)
22、一般来说,经济发展水平高的国家,人口的自然增长较慢;经济发展水平低的国家,人口的自然增长较快。
23、世界人口最稠密地区主要分布在亚洲东部和南部、欧洲西部、北美洲和南美洲的东部。原因是这些地区处在中低纬度地区、气候温和多雨的平原和盆地,或是临海地带。
24、人口增长过快、过慢都会带来严重的问题:
人口增长过快带来了就业、居住、教育、医疗等难以解决等问题。
人口增长过慢造成了劳动力短缺、人口老龄化等问题。
25、人口的增长应与资源、环境相协调,与社会经济发展相适应。
26、城市问题主要表现在:交通相挤、住房紧张、工业污染、噪声干扰、供水不足、犯罪率上升等。
27、世界三大人种分别是:黄色人种、白色人种、黑色人种。
黄色人种分布在:亚洲东部、南北美洲的印第安人和因纽特人也属黄色人种。
白色人种分布在:欧洲、北美洲、非洲北部、亚洲西部和南部及大洋洲。
黑色人种分布在:非洲的中部和南部。(三大人种的具体分布到P46图3-8识记)
28、目前被联合国确定为工作语言的是:汉语、英语、法语、俄语、西班牙语、阿拉伯语。其中使用范围最广的是英语;使用人数最多的是汉语。
29、世界的三大宗教:
基督教:产生于公元1世纪,经典为《圣经》,是世界上信徒最多和流传最广的宗教,主要分布在欧洲、美洲和大洋洲。
伊斯兰教:产生于公元7世纪,经典为《古兰经》,主要分布在亚洲西部和东南部、非洲北部。
佛教:产生于公元前6世纪,主要分布在亚洲的东部和东南部。
30、聚落的主要形式包括:城市和乡村。
31、天气和气候概念和区别:
概念 特点
天气 某个地方短时间内发生的阴、晴、冷热等变化 多变、不稳定
气候 某个地方多年的天气平均状况。 相对稳定
32、气候的两个要素:气温和降水。
33、在北半球,陆地最热月出现在7月,海洋8月,陆地最冷月出现在1月,海洋2月。南半球正好相反。
一天当中最高气温出现在午后2点(14时),最低气温出现在日出前后。
34、世界气温分布的规律:由低纬度(赤道)地区向高纬度(两极)地区逐渐降低。
同纬度的陆地上,海拔高的地方气温比周围低。
同纬度的海洋与陆地气温不同。夏季陆热海凉,冬季陆冷海暖。
35、降水形成的条件:空气中含有足够的水汽;空气温度下降到能够凝结出来的程度。
降水的主要类型有:对流雨、地形雨、锋面雨。
海拔每升高100米气温下降0.60C。
36、世界降水的分布规律:
赤道附近降水多,两极地区降水少;
中纬度地区大陆的沿海地区降水多,内陆地区降水少;
南北回归线穿过的大陆西部或内陆地区降水少,大陆东岸降水多。
印度东北部的乞拉朋齐,被称为地球的“雨极”,请查找地图和资料,简要分析乞拉朋齐为什么会多雨?(答案:印度洋暖湿气流,沿喜马拉雅山南麓爬升形成迎风坡降水。)
37、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有:地球的形状、地球的运动、海陆分布、地形地势、人类活动等。
地球的自转产生了昼夜交替。
地球的公转使得一年内太阳光线的直射点有规律地在南北回归线之间移动,各地正午的太阳高度也随之发生有规律的变化,气候发生变化,四季更替。
春分:3月21日,太阳直射在赤道,北半球昼夜相等;
夏至:6月22日,太阳直射在北回归线,北半球昼长夜短;北极圈以内出现极昼,南极圈以内出现极夜。
秋分:9月23日,太阳直射在赤道,北半球昼夜相等;
冬至:12月22日,太阳直射在南回归线,北半球昼短夜长;与夏至相反。
地球的五带:
热带:一年中有阳光直射现象,终年炎热。
温带:无太阳直射,无极昼极夜,气温年较差大,四季分明。
寒带:南、北极圈内,有极昼极夜现象,终年寒冷。
热带与温带分界线是南北回归线,纬度为23.50S和23.50N,温带与寒带分界线是南北极圈,纬度为66.50S与66.50N。
(这一部分同学们一定要复习课本68—70面)
38、热带雨林气候:全年高温多雨。(赤道附近地区的亚马逊平原、马来群岛、刚果盆地)
热带草原气候:终年高温,有明显旱、雨季。(热带雨林气候南北两侧,非洲的面积最大)
热带季风气候:终年高温,有明显干、湿季。(亚洲的印度半岛与中南半岛)
热带沙漠气候:终年高温干燥,降水稀少。(回归线附近内陆与大陆西岸,非洲的面积最大)
亚热带季风气候:夏季高温多雨,冬季低温少雨。(回归线附近的大陆东岸)
温带季风气候:夏季高温多雨,冬季寒冷干燥。一月平均气温在0摄氏度以下。
地中海气候:夏季炎热干燥,冬季温和多雨。(南北纬30—40度的大陆西岸)
温带海洋性气候:冬无严寒,夏无酷暑,降水均匀。(中纬度400—600的大陆西岸)
温带大陆性气候:冬冷夏热,降水较少且夏季较集中。(主要在亚欧大陆与北美洲)
亚寒带针叶林气候:冬季严寒,夏季温和,降水稀少。(亚欧大陆与北美洲北部沿岸)
冰原气候
苔原气候:这两个气候都是终年严寒,长冬无夏。
高山高原气候:自然景观的垂直变化显著。
(这一部分内容同学们一定要对照课本与地图册26页复习!切记!不能死背!)
39、阳光直射北半球,北半球各地昼长夜短,越往北白昼越长。阳光直射南半球,则相反。
40、如何阅读气温、降水分布图,由气温变化曲线判断出是热带、温带还是寒带;再由降水柱状图判别出降水特点,两者叠加就可以判断属何种气候类型。
41、发达国家大多分布在欧洲(最多)、北美洲、大洋洲;
发展中国家多分布在亚洲、非洲和拉丁美洲。(有150多个)
❼ 七年级地理总结
七年级地理总结
一学期过来,学生们对地理知识有了初步的认识,并逐渐产生了兴趣,他们开始了解到了地球和地图知识、陆地和海洋知识、天气与气候知识、居民与聚落知识、发展与合作等自然地理知识,也开始慢慢认识到学习地理与生活的关系,认识到了学习地理的重要性。学生们开始重视地理学科这位新朋友。
每位同学都怀着对世界的渴望,对自然的依恋。他们渴望认识这个世界,除了自身的社会生活体验之外,通过其他学科,通过地理提高着自己的认知。地理教学也要求我们贯彻让学生德、智、体全面发展的方针和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精神,要求我们去培养有理想、有抱负、有责任感的人。
地理教学让学生树立了可持续发展观念。在教学中,我要求学生认识到地理环境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人类通过地理环境中的各种资源发展生产。在利用合理时,就能促进社会的发展和进步;利用不当时,则会出现生态平衡遭受破坏、环境被污染等危及人类生存的问题。这样就体现了“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全世界、面向未来”的宗旨。在教学过程中,我用事实做材料,使学生认识不同地区和国家的居民,如何因地制宜,利用当地的自然条件发展生产和社会进步,以及不同的国家所出现的程度不同的环境、资源、人口等问题,增强了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
通过地理教学更能启迪学生的智能,也促进了他们参加社会实践活动的意识。在教学时,我注意学生智能的发展,注意地理知识联系生活实际,为学生参加社会实践活动打下基础,让学生更多地了解到一些自然现象、社会现象、国际事务及学生生活等方面与地理教学内容有关的事例,增加了学生的知识面,同时也扩展了学生的视野。还培养了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了解了我们祖国的土地辽阔、资源丰富,从而更加热爱它。同时也意识到我们人口众多,人均资源少的现状,培养了孩子们热爱祖国、热爱家乡的情感,激发了他们的民族自豪感和责任感,从而从现在就树立起为社会主义祖国奉献的志向。
这就是我在地理教学方面的侧重点及目的的些许看法,通过师生的共同努力,取得了较好的效果。人生在勤,不索何获?
❽ 七年级地理
是不是这个:
2010年九年级地理专题复习(一)地 球
一、经纬网上点的位置的确定
1、读图,分析并完成下列各题。
(1)甲、乙两图中,表示北半球的图是________;表示南半球的图是________。分别填出甲、乙图中的纬度。
(2)自西向东转动地球仪,观察分析从北极上空看,地球仪按_________时针方向转动;从南极上空看,地球仪是按__________时针方向转动。
(3)在甲、乙两图中的赤道上用箭头标出地球自转方向。
2、读下面两幅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C点的经纬度位置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E点的经纬度位置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图中A~F各点中,有极昼极夜现象的是___________,位于北温带的点是__________,位于南温带的点是_________。
(3)A~F各点中,位于东半球的点是_________,位于西半球的点是_________。
(4)12月22日图中各点白天最长的是_________,白天最短的是_________。
3、读图,回答问题:
第3题图
第4题图
(1)若D点所处经线度数为150°E,则A点的经度为_________,B点的经度为_________,E点经度为_________。
(2)一架飞机从A点经B点飞往C点,其飞行方向先向_________飞,再向_________飞。
4、读图,完成后面的要求。
(1)图内MN两线中,哪一条是经线?哪一条是纬线?
(2)根据A、B两地的经纬度,在图中标出它们的位置。
A(30°N,80°E) B(20°S,60°E)
(3)写出图中C、D两点的经纬度:C_________;D_________
(4)在图中相应位置写上赤道和本初子午线。
(5)四点中位于东半球的点是_________,位于北半球的点是_________,位于温带的点是_________。
5、读图回答问题。
第5题图
第6题图
(1)A点的经度是_________,纬度是_________,它位于高中低纬度地区的_________。
(2)B点的经度是_________,纬度是_________,它属于_________半球、_________半球。
(3)从C点出发,无论翰哪个方向走都是正_________方。
(4)A、B、C、三点中有极昼极夜现象的是____________。
6、现在假如你是一个拥有千军万马的指挥官,但是这些部队分布在世界各地,他们的行动都要靠你来指挥。请你看看下图,根据你所掌握的情况,回答有关问题:
(1)写出A、B两支部队的地理坐标:
A: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B: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你如你准备抽调部分兵力到C、D两处。根据下面C、D两点的经纬度,在图中标出他们的位置。
C:南纬40°,西经40°。 D:北纬60°,东经70°。
(3)如果在南纬20°,西经50°发现敌情,要求迅速出击,歼灭敌人。你调派上面A、B、C、D四支部队中的哪一支最合适呢?( )
A、A部队 B、B部分 C、C部队 D、D部队
(4)如果将A、B、C、D四支部队按东西半球编组的话,则________ 在南半球组。
(5)从温度带看,A部队位于________带,能看到太阳直射现象的是________部队。
7、读欧洲西部图,回答:
第7题图
第8题图
(1)P点的经度是________,纬度是________。
(2)A、B、C三国中,有极昼、极夜现象的是________;游览艾菲尔铁塔应该选择去________国。(填字母)
(3)D国的气候类型是___________气候。
(4)E处是___________海峡。
8、读图,完成(1)~(2)题。
(1)下列关于图中a、b两国的叙述,正确的是( )
A、a国首都比b国首都纬度高 B、两国所跨经度都属于东经范围
C、a国位于西半球,b国位于东半球 D、a国时间比b国早
(2)下列有关a、b两国自然地理特征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两国均属于岛国 B、a国地处大西洋西岸,b国地处太平洋西岸
C、a国属于温带海洋性气候,b国属于温带和亚热带季风气候
D、a国石油资源比较丰富,b国石油资源非常贫乏
(3)下图是“某半球经纬网图”,根据图中信息,判断A点的经纬度( )
第(3)题图
第(4)题图
A、30°S,30°W B、30°N,30°E
C、30°N,30°W D、30°S,30°E
(4)读图,某人面北而立,左为东半球,右为西半球,前为热带地区,后为温带地区,其位置是( )
二、地球的运动
1、读下面的绕日公转示意图完成:
(1)在图中适当位置画出地球公转的方向。
(2)当地球公转至A时,太阳直射__________,此时是北半球的____________(节气),为每年的____________(日期)前后;
当地球公转至B时,太阳直射__________,此时是北半球的____________(节气),为每年的____________(日期)前后;
当地球公转至C时,太阳直射__________,此时是北半球的____________(节气),为每年的____________(日期)前后;
当地球公转至D时,太阳直射__________,此时是北半球的____________(节气),为每年的____________(日期)前后。
(3)当地球公转到C时,北极圈内会出现_________________现象,北半球昼夜长短状况如何?_________________。
(4)美国遭受飓风侵袭的季节,地球的位置距离_________________处最近。
(5)地球在_________________处时,四川境内的河流开始进入汛期。
(6)地球位于_________________之间时,天津昼长大于夜长。
2、图中A、B、C、D分别表示二分、二至四个节气之间的时段,读图填空:
(1)地球从春分日(北半球)运行至夏至日(北半球)的这一时段,在图中由字母__________表示。
(2)太阳直射点向北移动的时段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北半球昼短夜长的时段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北极圈内极昼范围逐渐增大的时段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北半球白昼逐日缩短的时段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看“汕头北回归线标志塔”素描图,图示球体的影子正好投向正下方,思考并回答:
第3题图
第4题图
(1)汕头的地理纬度是_________________,图示所表示的日期是________月______日。
(2)这时,澳大利亚是________季;过了这一天后,太阳的直射点应向________(南、北)移动。
4、读下图,按要求完成问题:
(1)图中虚线①和虚线②中,有一条是晨昏线,另一条是经线,代表晨昏线的数字代码应该是________________。
(2)如图A点所在的经线是东西半球分界线之一,图示部分东半球面积比西半球面积大,甲所在经线的经度为________________;乙点的地球坐标为________________。
(3)如果甲所在地的昼长达到一年中最大值,则当日北半球节气最可能是________。这天过后,太阳直射点将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移动。
参考答案
一、
1、(1)甲、乙 甲图中由内到外分别为60°N,40°N,20°N,0°
乙图中由内到外分别为60°S,40°S,20°S,0° (2)逆、顺 (3)略
2、(1)(10°N,10°W)(10°S,10°E)(10°S,170°E)(0°,0°)
(2)A,D; C、D ; B (3)ABCDE
3、(1)60°E 70°E 150°W (2)东南、西南
4、(1)M是经线,N是纬线 (2)略 (3)(60°S,60°W)(30°N,90°E)
(4)略 (5)ABD,AD,ACD
5、(1)0° 45°N 中纬度地区 (2)45°W 30°N 北半球 西半球
(3)南 (4)C
6、(1)A(40°N,60°W) B(20°S,20°E) (2)略 (3)C (4)AC
(5)北温带 B
7、(1)10E° 50°N (2)AC (3)温带海洋性 (4)英吉利
8、(1)A (2)B (3)C (4)D
二、
1、(1)逆时针
(2)北回归线,夏至日 6月22日 赤道 秋分 9月23日 南回归线
冬至 12月22日 赤道 春分 3月21日
(3)极夜 昼短夜长
(4)A A D—A—B
2、(1)A (2)AD (3)BC (4)A (5)BC
3、(1)23.5°N 6月22日 (2)冬季,南
4、(1)① (2)170°W (0°,110°W) (3)夏至 南
❾ 生活中有什么地理问题七年级
白天黑夜的更替,日食月食,春分夏至秋分冬至。好多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