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上册地理第二单元综合题
Ⅰ 七年级上册地理第一单元至第二单元的主要内容
第一章:地球地球仪
形状:地球是一个两极稍扁,赤道略鼓不规则的球体.
大小:半径:6371千米;极地半径6357公里;赤道周长:4000000米.
3,地球:地球是地球的典范.在全球寻找地球的轴,两极和赤道
4,经编:经功能:只要所有的经线,经线指示南北方向的经线是一个半圆.
经度:0°-180°,0°经线的经度的本初子午线,东,所代表的字母E,0°子午线西经,
字母W;
5,纬纬:特点:纬线长度会有所不同,逐渐缩短南北两极赤道最长的相似之处表示东西方向;
纬是一个完整的圆.纬度:0°-90°,0°平行赤道,赤道,纬度,字母“N”表示;南赤道南纬,用字母S.
6,低中高纬度地区分为:北半球和南半球,0°-30°为低纬度,30°-60°,北纬60°-90°的高纬度地区.
7,东西半球的划分:20°W和160°E部门线圈,东20°W,160°E的东半球到西部,西部20°W,160 °E以东西半球;
8,在地球上使用的经纱,纬纱的网络,以确定地球上任何地方的位置.
9,地球自转的方向:自西向东;周期:1天(24小时);旋转地球的轴.
地理意义:的昼夜营业额和时间上的差异.
10,革命的地球:革命的中心:太阳的方向:从西到东,周期:1年;轨道:椭圆形.
地理意义:四季的变化,白天和黑夜的长度的变化.
11,五区:
第二章:地图
1,规模表示:基于文本的部分,数字
规模的大小比较:分母越大,较小的规模分母较小的规模更大.
3,规模更大的,更小的范围内所表示的更详细的内容;规模较小,所述更大的范围内,简单的内容.
4,比例尺=距离÷场距离
5图表表示在地图上的方向:
一般地图,地图为导向的大方向:一个上北下南,左西右东.
信标地图,点校准点的方向箭头的法律:一般点北的主题.
地图刻度的刻度定位方法:经线指示南北方向,纬线指示东西方向.
6,图注:图上的符号代表不同的地理事物. (常用记住的传说)
7注:使用的地图说明文的名字的山,河流,国家,城市,山高,水的深度数字.
8,海拔(绝对高度):一个给定的地球的表面以上的海平面位置的垂直距离.的
相对高度:地球的表面在一个位置,另一个位置的上述垂直距离.
轮廓:海拔高度相同的点在地图上的连接.
9,等高线图,等高线密集的陡,稀疏的等高线,坡度较缓.
10,是由等高线地形
峰:中间的轮廓,四周低的特点.
脊轮廓,以较低的预测.
谷:上衣突出轮廓.
鞍两侧的轮廓线.
峭壁:多轮廓的重叠
Ⅱ 七年级地理第二单元测试卷答案是什么
好歹也拍个照上来啊,这没有问题怎么回答啊
Ⅲ 七年级上册地理单元测试题第二单元(人教版) 开始是:
D 半岛
Ⅳ 完全解读七年级上册地理第二单元答案。
这里抄应该找不到答案袭 你可以问问老师或者同学 尽量自己做吧 不会了让同学给你讲讲,这样才对你的学习有帮助,答案只能解决一时。
做作业还是需要靠自己,问答案是不好的习惯。做作业是要自己做的,这样才能有成绩感,而且你连题目都不发谁能跟你答案呀。多问问老师和同学,这样成绩才能提高。
Ⅳ 初一上学期地理第二单元复习资料
第二章 陆地和海洋
第1课时 大洲和大洋
地球?水球?
1.地球上七分海洋,三分陆地——陆地占地球表面积的29%,海洋占71%。
2.陆地主要集中在北半球,但北极周围是海洋;海洋大多分布在南半球,但南极周围是陆地。
3.古时交通工具不发达。人们观测的范围小,他们看到的是一片辽阔的陆地。人们就称为地球,从而流传下来。
七大洲四大洋
1.世界之最:最大的大陆——亚欧大陆;最小的大陆——澳大利亚大陆;最大的大洲——亚洲;最小的大洲——大洋洲;最大的大洋——太平洋;最小的大洋——北冰洋;最大的岛屿——格陵兰岛;最大的半岛——阿拉伯半岛。
2.面积较大的陆地叫做大陆。面积较小的陆地叫做岛屿。陆地伸进海洋的凸出部分叫做半岛。大陆及其周围的岛屿和半岛统称为大洲。
3.面积较大水域叫大洋。位于大陆边缘,有半岛和岛屿与大洋隔开的水域叫海。沟通两个海洋的狭窄水道叫海峡。
4.七大洲四大洋掌握。
5.东半球大洲:亚洲、欧洲、非洲、大洋洲和南极洲的一部分。西半球大洲:北美洲、南美洲和南极洲的一部分。全部位于东半球的大洲:欧洲和非洲。全部位于西半球的大洲:北美洲和南美洲。
6.北冰洋和南极洲分别是跨经度最广的大洋和大洲。
7.分界线:亚洲与非洲是乌拉尔山、乌拉尔河、里海、大高加索山、黑海、土耳其海峡。亚洲与非洲是苏伊士运河。亚洲与北美洲是白令海峡。北美洲与南美洲是巴拿马运河。南美洲与南极洲是德雷克海峡。
第2课时 海陆变迁
沧海桑田
1.海陆变迁原因:1.地壳变动2.海平面的升降 3.人类的活动(填海造陆)。
从世界地图上得到的启示
1.有趣的现象:非洲西岸与南美洲东岸的轮廓十分相似。南美洲大陆凸出的部分与非洲大陆凹进的部分几乎是吻合的。
2.德国科学家魏格纳提出大陆漂移假说。
板块运动
1.20世纪60年代,研究表明,大陆漂移是由板块运动引起的。
2.六大板块掌握。
3.日本位于亚欧板块和太平洋板块之间,多发地震。澳大利亚位于印度洋板块。
4.张裂运动:地表逐渐形成裂谷带(东非大裂谷),进而解体,一步步被海水侵入形成新的海洋(红海)。
5.挤压碰撞:大洋面积缩小消失(地中海)或隆起形成山脉(喜马拉雅山脉)。
6.两大火山地震带:地中海—喜马拉雅山火山地震带;环太平洋火山地震带。
Ⅵ 七年级上册地理第二题
4个地球拍的不完整啊,哪个是A,哪个是B,哪个是C,哪个是D,我不知道怎么做?
Ⅶ 七年级上册人教版地理第二单元讲的是什么
陆地和海洋
大洲和大洋
大洲和大洋的分布
七大洲:亚洲(面积最大)、欧洲、非洲、北美洲、南美洲、南极洲(跨经度最大)、大洋洲(面积最小)
四大洋:太平洋(面积最大)、大西洋、印度洋、北冰洋(面积最小)
2、亚洲与欧洲的分界线:乌拉尔山、乌拉尔河、里海、大高加索山、黑海、土耳其海峡。
亚洲与非洲的分界线:苏伊士运河。
北美洲与南美洲的分界线:巴拿马运河。
第二节 海陆的变迁
1、海陆变迁的主要原因:地壳的变动、海平面的升降、人类活动(如填海造陆)。
2、板块运动特点:板块内部地壳比较稳定,板块与板块交界处,地壳比较活跃。
3、世界六大板块的名称、分布
4、能够运用板块运动的观点,解释现象。
参照《地理填充图册》第15页,第④小题。例如解释珠穆朗玛峰升高的原因、日本多地震的原因。
第三章 天气与气候
第一节多变的天气
1、天气与气候的区别:天气多变、短时间、不稳定,气候是长时间的、稳定的。另外气候包含气温和降水两方面。(了解即可)
2、卫星云图上绿色——陆地,蓝色——海洋,白色——云雨。在图上看到地面一处是绿色,表示当地天气晴朗(卫星云图如右图)
3、(右图)风向的判断:在没有尾羽的一端箭头。右图的风向是西北风
风力的判断:一个尾羽=2级。右图的风力是4级风
4、 常用的天气符号(识记)
第二节气温和气温的分布 第三节 降水和降水的分布
5、
气温日变化:气温最高(14时),气温最低(4时左右)
气温的变化
(课本p51图) 气温年变化:北半球陆地(7月最高、1月最低)
南半球陆地(1月最高、7月最低)
气温、降水的分布都受纬度位置、海陆因素和地形因素的影响。
气温的分布降水的分布
纬度因素低纬度气温高,高纬度气温低赤道到两极递减
海陆因素夏季陆地气温,冬季海洋气温高沿海多于内陆
地形因素海拔越高,气温越低。
海拔每升高100米,气温下降0.60C山地迎风坡降水多,背风坡降水少
另外要知道:南、北回归线附近大陆西岸和内陆降水少
另外气温还要掌握地理填充图册P17的1、2两大题。降水主要还要掌握课本P56活动题
第四节世界的气候
6、世界的气候类型分布 (主要掌握下面几种气候类型的特点和分布)
热带雨林气候——全年高温多雨,
热带沙漠气候——全年高温干燥,分布于南、北回归线附近大陆西岸和内部
地中海式气候——夏季高温干燥,冬季低温多雨;分布于温带大陆西岸
亚热带季风气候——夏季高温多雨,冬季低温少雨;分布于温带大陆东岸,扬州就是这种气候类型
温带气候类型中大陆内部是温带大陆性气候,这种气候类型在温带区域的分布最广。
掌握地理填充图册上P19的第1题、第2题的①(画图尤其要掌握)、③、④ P21的第4题
Ⅷ 七年级上册地理练习册第二单元第二节答案
优化训练一、B、A、D、D、B、D、D 二、1、板块 魏格纳 2、 板块内专部 板块与板块较交界处 3、海洋属 裂谷 三、A连 ②③ B连①④
拓展创新 一、1、你该会填吧 2、 C 3、板块内部地壳比较稳定,板块与板块较交界处地壳比较活跃 4、第一个、印度洋板块与非洲板块交界处 第二个、亚欧板块与非洲板块挤压 第三个、亚欧板块与印度洋板块挤压 第四个、板块内部地壳比较稳定 第五个、太平洋板块与亚欧板块交界处活跃
二、 是由于印度洋板块和亚欧板块挤压形成的。
三、不用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