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高一必修一五六单元
Ⅰ 高中地理必修一
高中地理必修1第一、二单元课标解读
第一章 行星地球
第一节 宇宙中的地球
课 标:描述地球所处的宇宙环境,运用资料说明地球是太阳系中一颗既普通又特殊的行星
课标分析:地球所处的宇宙环境是指以地球为中心的宇宙环境,可以从宏观和微观两个层面理解。宏观层面上是指地球在天体系统中所处的位置,微观层面上是指地球在太阳系中所处的位置。了解地球所处的宇宙环境,目的不是要系统学习天文知识,而是要为认识地球是太阳系中一颗既普通又特殊的行星打基础。在太阳系九大行星中,从质量、体积、运动等方面看,地球只是其中的普通一员,但是,存在生命尤其是高级智慧生命又使地球成为太阳系中特殊的一员。很显然,地球上为什么适宜于生命生存是本条“标准”的重点要求。说明地球上存在生命的原因,不仅要从地球自身条件和行星际空间条件分析,还要从恒星际空间条件分析。“标准”将地球的特殊性限定在太阳系范围之内,隐含着在太阳系之外可能有存在生命的星球。实际上,人类一直在为寻找“外星人”而努力,目前已在太阳系之外发现了几十颗可能会有生命的行星。
从根据本条“标准”的要求,学生在分析地球的普通性和特殊性时,要会运用有关资料加以说明。这些资料如太阳系九大行星的比较数据、地球在太阳系中的位置图、地球本身的条件等。
第二节 太阳对地球的影响
课 标:简述太阳对地球的影响
课标分析:课标对本部分内容的要求是“阐述太阳对地球的影响”。这其实是上一节内容的延伸,是以太阳为案例,进一步说明宇宙环境对地球的影响。阐述太阳对地球的影响,主要是从太阳辐射对地球的影响和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两方面进行阐述,教学中必须把重点放在其对人类的影响上。为了说明太阳辐射和太阳活动对地球环境的影响,必须明确太阳辐射和太阳活动的主要特征和规律。并且,由于说到太阳辐射和太阳活动对地球环境的影响实在太过广泛,因此可以用案例的方式进行阐述。
第三节 地球的运动
课标:分析地球运动的地理意义
课标分析:地球运动及其地理意义是必修1模块内容的重要基础理论,对于自然环境方面知识的学习有着重要意义。本条“标准”要求学生从了解层面上升到理解规律和成因层面。地球运动包括绕地轴自转和绕日公转两重形式。要分析地球运动的地理意义,需要认识地球的运动规律,而地球的自转和公转是同时进行的,两种运动叠加、合成了地球的运动。因此,应关注地球自转和公转之间的关系,避免孤立地分析某种运动。地球自转的地理意义主要从昼夜的产生、昼夜更替和地方时的产生层层推进,最后具体分析时区的划分;地球公转产生的地理意义,教材主要通过读图来分析,前后关联的知识点层层递进,地球自转和公转形成黄赤交角,决定了地球表面太阳直射点的回归运动,导致正午太阳高度和昼夜长短的变化,从而形成了四季和五带。本条“标准”要求分析地球运动的地理意义,不仅要分析现象产生的原因,还应分析这些现象对地理环境的形成和变化,以及人类活动所具有的重要意义,其中,后者更为重要。
第四节 地球的圈层结构
课 标:说出地球的圈层结构,,概括各圈层的主要特点。
课标分析:本条“标准”有显性和隐性两方面的要求。显性要求是从宏观上了解地球的结构及特点。地球呈现出圈层结构,可以划分出内部圈层和外部圈层。内部圈层包括地壳、地幔和地核,外部圈层包括大气圈、水圈和生物圈。岩石圈是介于内部圈层和外部圈层之间的一个圈层,包括地壳和上地幔顶部,即软流层之上的固体岩石部分。本条“标准”的隐性要求是了解自然环境的组成,这也是根本要求。本模块的主题是“自然环境及其对人类活动的影响”,在学习了有关“宇宙中的地球”之后,面临的一个基本问题就是“什么是自然环境”。“标准”以“宇宙环境—地球—自然环境”的认识思路,设计了在宏观了解地球圈层结构的基础上认识自然环境的组成,即在空间范围上把自然环境放在地球圈层结构中认识。
自然环境可以从宏观和微观两个层面上理解。从宏观层面上,根据现代自然地理学的研究,自然环境就是指地球表层系统,它是由岩石圈、大气圈、水圈、生物圈四大圈层交叉而成的。人类属生物圈的一部分。从微观层面上讲(如落实到一定的地域),自然环境是由岩石、地貌、土壤、气候、水文、生物等要素组成的。
从人地关系角度出发,并且本条“标准”的行为动词为“说出”(要求较低),对于各圈层不要求展开深入了解,而应抓其主要特点及与人类活动关系密切的内容。在自然环境的基础上,人类通过长期活动创造了人文环境(也有称社会环境),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共同组成地理环境。可见,地理环境的空间范围与自然环境是一致的。
第二章 地球上的大气
第一节 冷热不均引起大气运动
课 标:运用图表说明大气受热过程
课标分析:本条“标准”虽然简短,但它要求的内容是比较多的。从有关大气各条“标准”综合来看,可以从以下几方面把握本条“标准”。第一,作为自然环境组成要素,“标准”中的“大气”是指低层大气,其高度不超过对流层顶。第二,了解大气受热,需要明确大气的热量来源,即导致大气运动的能量来源。太阳辐射是大气根本的热源,下垫面辐射(包括陆面和海面)是大气直接的热源。第三,大气受热过程,实际上是太阳辐射、地面辐射和大气辐射之间相互转化的过程。其中,大气温室效应及其作用是需要重点阐述的基本原理。第四,学习大气受热过程,是为理解大气运动打基础,所以,大气热力环流是需要阐述的另一个基本原理。大气热力环流是大气不均匀受热的结果。大气不均匀受热主要是由太阳辐射的纬度差异和下垫面热性质差异引起的。大气不均匀受热是大气运动的主要原因,大气热力环流则是理解许多大气运动类型的理论基础。小到城市热岛环流,大到全球性大气环流,都可以用大气热力环流的原理来解释。第五,学习和说明大气受热过程,需要借用一些原理示意图,如大气温室效应示意图、大气热力环流形成示意图等。
第二节 气压带和风带
课 标:绘制全球气压带、风带分布示意图,说出气压带、风带的分布、移动规律及其对气候的影响。
课标分析:本条“标准”关注全球性大气环流及其对气候的影响。全球性大气环流是自然环境中物质运动和能量交换的重要形式之一,对自然环境的形成和发展有着重要作用(对水、热、地貌、气候等的影响)。
全球有七个气压带和六个风带。理解这些气压带、风带的形成和分布规律,最好通过三圈环流来说明。理解三圈环流有两个基础,一是大气热力环流,一是风的形成及风向的转变。形成风的直接原因是水平气压梯度力,近地面的风向是气压梯度力、摩擦力和地转偏向力共同作用的结果。“标准”关注的是地球表面的气压带、风带的形成,对于三圈环流中高空的气压和风向不作要求。三圈环流是假设地球表面均匀情况下的理想模式,实际上气压带和风带在近地面的分布是不连续的,并形成一个个气压中心。在三圈环流的基础上,还应了解海平面气压和风的实际情况,以使理论联系实际。
气压带、风带在一年内还随季节作周期性移动,其根本原因是太阳直射点的回归运动。所以,一般模式图或示意图展示的是全球气压带和风带分布的平均状况,以此状况为参照,气压带和风带大致是夏季北移、冬季南移。
以气压带、风带的分布及其移动为基础,叠加海陆位置和下垫面等因素,形成了世界上复杂多样的气候。这是学生需要形成的基本认识。具体说明气压带、风带的分布、移动规律对气候的影响,可以通过举例,而不要求系统讲述气候类型的成因。气压带、风带的分布对气候的影响,比较好的例子是热带雨林气候(全年受赤道低压带控制)、温带海洋性气候(全年受西风带控制);移动规律对气候的影响,比较好的例子是热带草原气候(信风带和赤道低压带的交替控制)、地中海气候(副热带高压带和西风带的交替控制),以及西南季风(东南信风夏季北移跨过赤道受地转偏向力影响偏转而成)等。
根据本条“标准”的要求,学生应能熟练阅读并绘制全球气压带、风带的分布及其季节移动示意图。
第三节 常见天气系统
课 标:运用简易天气图,简要分析锋面高压低压等天气系统的特点。
课标分析:天气图是学生以及将来作为一名公民在现代社会中要经常接触到的。本条“标准”旨在使学生能阅读和简单分析天气图,并解释天气变化现象。
天气图是用来反映天气状况并预报天气变化的专业性图像,其中涉及各种类型锋面、低压和低压槽、高压和高压脊、切变线等天气系统。人们经常接触到的多是电视节目中播放的简易天气图。本条“标准”所指的就是这类简易天气图,所要求的天气系统主要是常见的锋面(包括冷锋和暖锋)、低压(包括低压槽)、高压(包括高压脊),而且只关注海平面的天气图。高空天气图在此不作要求。
各种天气系统的特点,可从气温、气压、湿度(包括降水)、风等几方面分析,从而综合出各天气系统控制下的天气状况;进一步明确天气系统移动前后的天气变化,这是运用天气图分析天气状况并作天气预报的关键所在。
学习天气系统尤其是锋面,需要引入气团的概念,但对其他概念(如气旋、反气旋),“标准”未作要求,目的是简化知识头绪。把握本条“标准”还应注意以下问题:第一,应从人们的日常生活需要出发,切忌增加知识难度;第二,应对影响我国的主要天气系统予以重视,并能联系相关的天气实例作适当拓展分析,如锋面等;第三,不同地区应重视对影响本地区的重要天气系统的了解,如云贵高原地区的昆明准静止锋。
第四节 全球气候变化
课 标:根椐有关资料,说明全球气候变化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课标分析:本条“标准”是上一条“标准”的深入,旨在学习自然条件的变化对人类活动的影响。人类根据一定的自然条件,形成比较稳定的活动方式。但是,自然条件总是在不断变化之中。长期微弱变化的积累,使得自然条件出现比较明显的变化,从而对人类已经形成的稳定的活动方式产生影响。“标准”规定以全球气候变化为例说明自然条件的变化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由于全球变暖引起全世界的广泛关注,全球气候变化也成为近些年来地理学家研究的前沿领域。课程标准为了反映地理学研究的新成果,并紧密联系人类面临的环境问题,选择了全球气候变化的内容。从本条“标准”的要求来看,学习的重点不在全球气候变化本身,而是把全球气候变化看作是客观存在的事实,从而探讨其对人类活动的影响。因此,学习本条“标准”时,不必分析全球气候变化的原因,而应通过资料认识全球气候一直处于波动变化之中并呈现一定的变化周期。最好从地质时期、历史时期和近现代三个时间尺度给出气候变化资料,以使学生对全球气候变化有全面的认识。同时,还应给出地理环境和人类活动的相关资料,以供分析全球气候变化对地理环境及人类活动的影响。
需要注意的是,不能把全球气候变化狭义地理解成全球变暖。全球变暖是针对近些年气温增高而提的,并且强调人类活动的影响。全球气候变化则是就地理环境的演变而言的。“标准”要求学习全球气候变化,目的是使学生正确看待全球变暖的原因,即目前的全球变暖现象,本身是全球气候变化的正常体现,当然,人类活动可能对自然变暖的趋势起了加剧的作用。
Ⅱ 单元创新的.地理高一的必修一第六单元的地球上的水的答案大全帮帮学霸们谢谢了
看不清,,,,,
Ⅲ 高一地理必修一。
2.A ,因为北京时抄间是东八区的区时,而纽约是西五区,东边时间比西边快,所以要用北京时间减去相差时区,即13,(因地方不同而不同),所以是8时.有的题算时还需要考虑日期,但此题不用. 3. D, 因为春秋分时,太阳直射赤道.秋分是9月23日(一般),之后,太阳直射点向南移动,一直到12月22日来到南回归线.之后向北移动!所以,在9月25日期间是在南半球,向南移动. 4,C,首先,你得知道那个地方的在地球的哪个位置,因为这个地方是在北半球,所以在此时昼短夜长,这是常识,接着呢,因为太阳直射点南移,所以白昼就在变短. 这样你应该能看清楚吧?
Ⅳ 地理高中必修一
(1)东西(2)南北(3)纬度(4)热力(5)热带雨林(6)海洋影响 东北信风的影响 山地迎风坡降水量大
Ⅳ 高一地理必修一
网页链接这个你看看吧,打字解释不清楚啊
Ⅵ 高一地理必修一
A、C
1、0度
2、23.5度-90度
3、北 南
4、23.5度-90度 汛期
5、P在C点,Q在A点
6、昼变短夜变长,正午高度角变小
1、D
2、先变小后增大
3、东北、西北
4、
Ⅶ 人教地理必修一第五单元复习提纲
第五单元 人类的生产活动与地理环境
1、农业生产的特点 地域性 、季节性 、周期性 。
2农业的分类:
按生产对象分类: 种植业 、 畜牧业 、 混合农业;
按投入多少分 粗放农业 、 密集农业 ;
按产品用途分: 自给农业 、 商品农业 。
3、农业的主要区位因素:
气候、地形、土壤、市场、交通运输、政策、科技、劳动力,
其中自然条件最重要的是:气候因素,
社会经济中最重要的是:市场因素。
4、随着社会经济因素的不断变化 市场区位及需求的变化 和 交通运输的改善对农业生产的影响最为突出。
5、为什么我国东北的大葱能在韩国、日本等地区销售? 交通运输的发展和冷藏技术的改善 。
6、世界主要的农业地域类型:
水稻种植业、大牧场放牧业、商品谷物农业、混合农业、乳蓄业、种植园农业。
7、水稻种植业的种植范围和特点:
主要种植范围:东亚、东南亚、南亚的季风区、东南亚的热带雨林区;
种植特点:小农经营、单位面积产量高、机械化水平高、水利工程大、科技水平低 。
8、商品谷物农业的基本特点和主要分布国家?
生产规模大、机械化程度高
主要分布国: 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阿根廷、俄罗斯、乌克兰
9、美国的主要农业地域类型:
商品谷物农业 ,高要的农作物:小麦、玉米。
优势区位条件: 优越的自然条件(气候、地形、土壤)、便利的交通运输、地广人稀、高度发达的工业、先进的科技 。
10、潘帕斯大牧场放牧业的形成的原因:
气候温和,草类茂盛,地广人稀,土地租金低,靠近港口 。
可给我国放牧业那些经验: 培育良种牛、改善交通运输条件、开辟水源、种植饲料。
11、实施混合农业的主要地区:
澳大利亚的东南部和西南部的小麦—牧羊带 。
混合农业的优点: 农场成为了一个良性的农业生态系统;农民可有效的利用时间安排农业活动;农民可以根据市场需求决定多种植小麦还是多牧羊,农业生产具有较大的灵活性和市场适应性 。
澳大利亚东水西调的原因:澳大利亚大分水岭西侧的墨累-达今盆地,位于背风坡,气流下沉,降水稀少,而农牧业发达,东侧由于为东南风的迎风坡,又受东澳大利亚暧流影响,所以多地形雨。
12、第一次工业革命的标志:蒸汽机的发明;
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标志: 电气化的产生;
新技术革命的标志: 信息技术、生物工程、新能源、新材料和微电子技术为代表的高技术的产生 。
13、工业的主要区位选择:
1.工业区位因素:原料、动力、劳动力、科技、市场、交通、土地、水源、政府等
2.工业布局类型:原料指向型、市场指向型、动力指向型、廉价劳动力指向型、技术指向型
3.区位因素的发展变化:原料对工厂区位影响减弱、市场影响加强,交通运输影响,信息通信网络通达性,劳动力素质影响在加强
4.社会、环境需要对工业区位选择的影响:工业惯性 保护环境
14、宝钢的主要区位因素: 交通便利,靠近市场,国家政策扶持 。
15、鞍钢的主要区位因素: 有丰富的能源资源和矿产资源,靠近市场,交通便利,国家政策扶持 。
16、举例说明各种指向性工业:
原料指向性工业:水果罐头厂,
市场指向性工业:家具厂、瓶装饮料厂,
动力指向性工业:炼铝厂,
廉价劳动力指向性工业:电子装配厂,
技术指向性工业:精密仪表 。
17、工业的聚集的好处:(工业联系→工业集聚→工业地域)
可以充分利用基础设施,加强彼此之间的信息交流和协作,降低运输费用和能源消耗。扩大总体生产能力,降低生产成本,提高利润,获得规模效益 。
18、世界主要的传统工业区: 德国鲁尔区、美国东北部工业区、英国中部工业区 。
世界主要的新兴工业区:意大利东北部和中部地区、美国硅谷。
19、鲁尔区形成的主要原因:
丰富的煤炭资源、离铁矿区教近、充沛的水源、便捷的水陆交通、广阔的市场;
衰落的主要原因: 生产结构单一、煤炭的能源地位下降、世界型钢铁过剩、新技术革命的冲击;
改善工业区的措施: 发展新兴工业和第三产业、调整工业布局、拓展交通完善交通网、发展交通,繁荣经济、消除污染,美化环境 。
20、高科技工业的特点:
①从业人员具有较高水平的知识和技能;②产品更新换代快;③研究开发费用在销售额中所占的比例较高;④产品面向市场 ;
“硅谷”迅速崛起的因素:
地理位置优越,环境优美、气候宜人(地中海气候)、有高等院校、便捷的交通、军事定货 。
21、温州可以向意大利新兴工业区借鉴的有:
形成一个机构完善,功能齐全的生产—销售—服务—信息网络 。
22、我国的四大工业基地是:(从北向南)
辽中南、京津唐、沪宁杭、珠江三角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