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必修地理第二章第一节
Ⅰ 地理必修一第一章和第二章的第一节怎么学,.
万事开头难。突破这两个难点就好了。
热力环流先弄懂全过程,再一点一点分析各过程的因版果关系权。
时间计算应该是地球运动最基本的东西,比光照图判断简单多了。确定两地时区及时差,先用笨办法(原始办法),再找窍门。
Ⅱ 高一必修二地理第二章第三节怎样制作
地理必修二知识点复习
第一章人口的变化
第一节 人口的数量变化
一、 人口的自然增长
1、10年来人口增长
历史时期 人类的生产劳动 人口数量和增长情况 人口变化的原因
农业革命之前 主要从事采集和狩猎 人口数量化少,增长缓慢 人们获取食物的能力低,抵御疾病和灾难水平差,死亡率高
农业革命至工业革命期间 利用简单的工具从事农业活动 人口数量增多,增长速度加快 耕作和灌溉技术发展,食物供应变得稳定而可靠,死亡率下降
工业革命以后 工业生产活动迅速扩大和发展 人口数量继续增加,增长速度更加迅猛 用科学技术武装起来的人类不断壮大着改造自然的能力,人们能获得充足的食物和完善的医疗服务,死亡率降低
2、人口自然增长最根本因素:生产力水平的高低
决定因素:自然增长率、出生率、死亡率
3、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人口增长差异
自然增长率水平 人口增长特点及成因 今后变化趋势
发达国家 保持较低水平 受生育观念、生活质量、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影响,增长缓慢 今后几十年,人口数量将比较稳定,一些国家还会逐渐减少
发展中国家 水平较高 由于政治独立,民族经济发展,医疗卫生事业进步,死亡率下降,人口增长很快 采取了控制人口的措施,人口增长速度将趋缓,但人口数量还将增加
中国 水平较低 增长缓慢 人口基数大
4、人口的发展一定要与经济社会发展相协调,与环境的承载力相适应。
二、人口增长模式及其转变
5、人口增长模式与相应人口问题
人口增长 人口问题
历 原始低增长阶段——“高高低”模式——原始型 人口增长过快
史 加速增长阶段———“高低高”模式——传统型——————儿童比重过大
轨 增长减缓阶段—— 人口增长缓慢
迹 低速增长阶段——“低低低”模式——现代型———————人口老龄化
6、影响人口模式转变的因素:生产力水平、国家政策、自然环境、社会福利、文化观念
7、为什么大多数发展中国家的人口增长模式尚未进入现代型?生产力水平低、城市化水平低、社会制度。
第二节 人口的空间变化
一、 人口的迁移
1、 人口迁移就是人的居住地在国际或本国范围内发生改变。
人口迁移三要素:居住地变更、时间上长期性(1年以上)、市空间位置变化是否跨越行政界限
2、 不同时期的国际人口迁移
时期 特点 迁出地区 迁入地区 原因 意义
19世纪以前 以集团型、大批量移民为主 旧大陆(亚非欧) 美洲、大洋洲等新大陆 欧洲殖民主义扩张、新大陆的开发 在客观上开发了新大陆,传播了工业文明,也改变了人种的空间分布
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 人口从发展中国家流向发达国家;定居移民减少,短期流动人口增加 拉丁美洲、亚洲、非洲等 西欧、北美、西亚、北非 迁入地区经济发展快 调整了劳动力空间分布不均
3、 一个地区人口数量的变化包括人口迁移和人口数量增减。
4、 不同时期的国内人口迁移
自给自足的农业经济脆弱;战争频繁;自然灾害;政府组织“屯垦戍边”
时代 影响因素 迁移特点 流向
古代 深受统治者及其行政力量的束缚;自给自足的农业经济脆弱;战争频繁;自然灾害;政府组织“屯垦戍边” 大批迁入 迁往自然条件较好的地区
当代 性中国成立到20世纪80年代中期 受国家政治政策影响大
国家实行计划经济体制和严格的户籍管理制度 有计划、有组织 东部——西北和东北
沿海——内陆
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来 国家改革开放政策
经济因素起主导作用 (改革开放政策) 迁移流量大,流向改变 西部——东部沿海城市和工矿区
农村——城市
5、 我国人口迁移的意义:调节人口空间分布和人才短缺;加强民族融合和文化交流;促进经济发展,缩小地区差异。
6、 人口迁移效应
对迁入地区 积极 提供廉价劳动力,节约教育费用,促进迁入地经济发展
消极 造成不安定因素,加剧人地矛盾
对迁出地区 积极 缓解人地矛盾,改善环境,增加收入(外汇),加强与经济发达地区经济、社会文化交流
消极 人才外流
其它效应 改变人口分布,人口结构;促进民族经济文化交流;促进人口群体基因交流和融合
二、影响人口迁移的因素
1、主要因素:一是自然环境和社会经济环境的变化;二是个人对生活或职业需求的变化。
——经济因素、生态环境、政治因素、社会变革、宗教、个人动机和需求
在某种特定的时空条件下,任何一种因素都有可能成为促使人口迁移的决定性因素。
2、美国
1)促使美国成为移民国家的因素:
①新大陆为开发,需要大量劳动力
②15—16世纪,欧洲圈地运动,失业工人和破产农民为了追求更好的经济待遇迁往美洲
③新航线开辟,为人们顺利迁移扫清障碍
④殖民扩张,掠夺美洲资源财富
2)美国国内人口迁移
时期 迁移的原因 迁移流量
19世纪中期 南北战争——政治 人口大规模西移
19世纪和20世纪之交 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发展——经济 由乡村流入城市
20世纪20年代到60年代 农业危机、自然灾害——经济、生态环境 南部人口迁往北部和西部
60年代末到70年代初 东北老工业基地环境恶化,西部、南部有新资源、新兴工业的阳光地带——经济、生态环境、个人动机需求 由东北部迁往南部和西部
70年代以后 城市环境改善和老工业区经济重建(经济、生态环境) 人口向老工业区和城市回流
第三节 人口的合理容量
一、 环境承载力
1、 环境承载力,只环境能持续供养的人口数量。
人口数量是衡量环境承载力的重要指标。
2、 环境人口容量: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环境人口容量,是在可预见的时期内,利用本地资源及其他资源、智力和技术等条件,在报政府和社会文化准则的物质生活水平条件下,该国家或地区所能持续供养的人口数量。
3、 环境人口容量的各因素之间的关系
科技发展水平——————决定开发数量
资源————环境人口容量
生活和文化消费水平———决定消耗数量 最主要因素
在各因素中,科技发展水平与华努境人口容量成正相关关系,生活和文化消费水平与环境人口容量呈负相关关系,资源与环境人口容量成正相关关系。
4、 环境人口容量具有不确定性,和相对稳定性。
二、人口合理容量
1、人口合理容量:按照合理的生活方式,保障健康的生活水平,同时又不妨碍未来人口生活质量的前提下,一个国家或地区最适宜俄人口数量。——一个理想的、难以确定精确数值的“虚数”。
2、意义:对于制定一个地区或国家的人口战略和人口政策又总要意义,进而影响区域的经济社会发展战略。
3、对整个世界来说
(1)国际社会要倡导各国政府,尤其是发展中国家要尽最大可能把人口控制在合理的规模之内。
(2)建立公平的秩序,保证大多数人拥有不断追求高水平生活质量的平等权利。
(3)尊重人地协调发展的客观规律,因地制宜制定本地区持续发展战略,既保持良好生态平衡,又不断提高人民生活质量。
第二章 城市与城市化
第一节 城市内部空间结构
一、 城市形态
城市形态 团块状 组团状 条带状或放射状
影响因素 市中心吸引作用
平原地区 城市用地限制或河流阻隔、规划控制等
山地、河流阻隔 沿交通线分布或受地形限制
河谷地区
地域形态 各组成部分比较集中,连成一片 城市由几片组成,每篇就近组织各自的生产生活,各片互不相连 城市地域沿主要交通干线或地形区延伸
主要优点 便于集中设置比较完善的基础设施,各种设施利用率高,方便生活,便于管理,节省投资 便于城市扩大规模,有利于保护城市环境 城市各部分接近郊区,亲近自然
主要缺点 易造成城市污染 用地分散,各片联系不方便,市政建设投资大 城市交通主要集中于一方向,且运距长
城市距离 成都、合肥、华盛顿 重庆、上海浦东新区 洛阳、西宁、宜昌、兰州、延安
二、城市土地利用和功能分区
1、功能分区:城市各项经济活动相互间发生空间竞争,导致同类活动在空间上高度集中。
2、划分:商业区、住宅区、工业区、市政与公共服务区、工业区、交通和仓储区、风景与城市绿地、特殊功能区等
3、中心商务区(纽约的CBD——曼哈顿)特征:
①中心商务区是城市经济活动最繁忙的地方 ②人口数量的昼夜差别大 ③建筑物高大稠密 ④中心商务区内部存在明显的分区
4、三种基本城市地域功能分区
功能分区 形态 特征 位置
商业区 占地面积小、呈点状或条状 经济活动最繁忙;人口数量昼夜差别大,建筑物高大稠密;内部有明显分区 市中心,交通干线两侧、街角路口
工业区 集聚成片 不断向市区外缘移动,并趋向域沿主要交通干线 市区外缘,交通干线两侧
住宅区 占地面积大,是城市主要功能分区,工业化后出现分化 建筑质量上,高级于低级住宅分化;位置上,高于于低级住宅分区背向发展 高级 城市外缘与高坡、文化区联系
低级 内城与低地、工业区联系
三、城市内部空间结构的形成和变化
1、在城市中,不同功能区的分布和组合构成了城市内部的空间结构,也叫做城市地域结构。
2、城市地域结构模式:
结构模式 特点 成因 举例
同心圆模式 城市形态集中紧凑,城市功能区为少市中心呈同心圆状 平原地形,城市各功能区经过不断侵入和迁移,冲同心圆状自核心向外扩展 成都
扇形模式 城市各功能区呈扇状向外扩展 交通(各功能区沿交通线延伸) 沈阳
多核心模式 城市并非依托单一核心发展,而是围绕着几个核心形成中心商务区、批发商业区、住宅区、工业区和郊区,以及相对独立的卫星城等多功能区,并由他们共同组成城市地域 随着城市不断扩展,原有市中心地价高、交通和居住拥挤等原因,在远离市中心的郊区出现新核心,同时也受河流、地形等因素影响 淄博
3、影响因素:
主要因素:经济因素——取决于各功能分区付租能力,地租水平高低(交通通达度、距市中心远近)
历史文化(北京市)、种族宗教(黑人区)、建筑设计(欧洲中世纪城市绕教堂布局)、自然条件(城市高坡和低地)、行政因素
第二节 不同等级城市的服务功能
一、 城市的不同等级
1、 城市等级划分标准:以城市人口规模来划分
特大城市——100万人口以上 大城市——50-100万人口 中等城市——20-50万人口 小城市——20万人口以下
2、 不同等级城市服务范围和种类不同,大城市提供服务种类多,级别高,服务范围相对较大。
3、 影响城市服务范围的因素:
影响因素 影响 表现
资源条件 位于资源丰富地区的城市,能够获得支撑城市进一步发展的资源条件 为城市提供丰富物质条件、丰富劳动力条件、丰富城市用地
交通条件 位于交通枢纽上的城市,能够通过便利的交通为更远的居民提供服务,使其服务范围扩大 铁路枢纽城市、公路枢纽城市、港口城市等
人口条件 城市为服务区内居民提供货物和服务,服务人口要达到一定规模 位于人口稠密地区的城市服务范围相对较小;相反,位于人口稀少地区的城市服务范围相对较大
二、德国南部城市等级体系的启示
1、同一区域内,不同级别的城市空间组合,就够成立一个地区的城市等级体系。
2、不同等级城市的服务范围层层嵌套。
3、不同等级城市数目、相互距离、服务范围、城市职能的关系:“高少远大多,低多近小少,大的嵌套小”(城市等级高,城市树木烧,相互距离远,服务范围大,城市功能多;城市等级低,城市数目多,相互距离近,服务范围小,城市职能少。不同等级城市服务范围层层嵌套,大的嵌套小的。)
4、中心地理论:
(1)一个中心地的服务范围围绕中心地呈六边形。
(2)是市场原则的作用
(3)高一级中心地服务范围相当三个低一级中心地服务范围。
第三节 城市化
一、 什么是城市化
1、 人口向城镇聚集和城市范围不断扩大、乡村变为城镇的过程,就是城市化。
2、 城市化的标志:
① 城市人口占总人口比重持续上升
② 劳动力从第一产业向第二、三产业逐渐转移
③ 城市用地规模不断扩大
3、 城市发展的动力:社会经济发展——主要动力
(1) 推力:哪些是的人群里开向村的因素。(农村人口增长快,对土地压力大;农村收入低,社会服务短缺;农村受自然灾害影响大)
(2) 拉力:吸引人群来城市的因素。(城市就业机会多;城市社会福利保障程度高;文化设施齐全;城市交通便捷。
4、 一个国家城市化水平的衡量指标:城市人口占总人口比重来表示,它体现了社会经济发展水平。
5、 城市化的意义:人口转变、产业结构变化、工业的发展、科技的发展、缩小城市与乡村距离,文化、思想、观念、生活方式渐趋同。
二、世界城市化的进程
1、世界城市化的进程
城市化发展阶段 特征 出现问题 发展新趋势 出现的国家和地区
初期阶段 城市化水平较低、发展较慢 问题极少,处于城市化低水平时期 发展中国家
加速阶段 人口和产业向城市迅速聚集,城市化推进很快 出现了劳动力过剩,交通拥挤、住房紧张、环境恶化 出现郊区城市化现象
后期阶段 城市化水平比较高,城市人口比重的增长趋缓甚至停滞 中心区表现出衰落迹象 出现逆城市化现象 发达国家
2、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城市化进程的差异
国家类型 起步时间 目前速度 城市化水平 城市人口比重 所处阶段 原因
发达国家 早
(英国最早18世纪中叶)
趋缓(停滞)
高
高(70%以上)
后期成熟阶段 资本主义发展较早,农业现代化发展,大批农业劳动力向城市移动
发展中国家 晚
(20世纪中叶) 速度加快 低 低(不到40%) 初期和中期加速阶段 民族独立运动胜利经济迅速发展
4、 郊区城市化:城市规模不断扩大,城市人口和产业向郊区扩散的过程。
逆城市化:由于城市人口高度集聚,导致市区过度拥挤、环境恶化、用地紧张、生活质量下降
三、城市化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1、影响的表现:生物多样性减少;土地质量下降;对水循环的影响;对气候的影响。
2、城市化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3、解决城市环境问题主要措施:1)严格控制大城市规模,分散大城市职能,建设新区和卫星城,努力推进郊区城市化,以缓解城市中心区的压力;2)对城市进行合理规划,加强对城市的管理,妥善处理好城市个功能分区的关系。
4、降低城市化对地理环境影响的途径:一方面在城市建设中,发展低污染的节能建筑和绿色交通,减少各类活动对环境的污染;另一方面是城市景观尽可能与山河湖植被等自然景观保持协调,建立一种良性循环。
第三章 农业地域的形成与发展
农业:人类利用土地的自然生产力,栽培植物或饲养动物,以获得所需要的产品。
第一节 农业的区位选择
一、 农业区位因素及其变化
1、 农业的生产特点:地域性、周期性、季节性
2、 农业区位因素及其变化:
区位含义 绝对区位 农业生产所选定的地理位置
相对区位 农业与地理环境(包括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各因素的相联系
区位因素 自然环境因素 气候、地形、土壤、水源等
社会环境因素 市场、科技、交通运输、政策、劳动力、机械、生产习惯等
区位选择 方法 综合考虑各区位因素,因地因时制宜,采取合理的生产经营方式
实质 对农业土地的合理利用
区位变化因素 差异 自然因素比较稳定,社会经济因素发展变化较快
影响 由于地理环境具有整体性,某个区位因素的变化会引起其他区位因素的变化,尤其是社会经济、文化、科技的发展,对自然环境影响很大,进而对农业区位选择影响也很大
3、 泰国美南河平原的水稻种植&澳大利亚牧场
地区 泰国美南河平原 澳大利亚南部
区位条件 自然条件
高温多雨,雨热同期,地形平坦,土壤肥沃,河网稠密,水源充足,是以水稻种植 气候温暖,地形开阔平坦,土壤肥沃,灌溉便利,是与小麦种植和放牧
社会经济条件 人多地少,劳动力冲足,粮食需求量大,机械化和现代科技水平低 地广人稀,交通便利,机械化和科技水平较高
生产状况
农业景观 水田广布 牧场和麦地广阔
农业结构 种植业为主 种植业和畜牧业并重
经营方式 小农经济 大规模家庭农产
产品用途 自己农业 商品农业
地域类型 水稻种植业 混合农业
4、影响农业区位选择主要因素
农业区位因素 对农业生产的影响 对农业区位选择的影响
自然因素 气候 光热条件与农作物种类分不、浮肿制度和产量的关系最为密切,不同生物的生产条件需求的水份条件不同 根据当地气候条件,选择适当的农作物品种、耕作制度
地形 平原地区地势平坦,土层深厚,适合发展种植业;山地是以发展林牧业;山地自然条件的垂直分异使农作物的分布随海拔有所不同 坡度大于25度的上帝不得发展种植业,宜发展牧业或林业;平原地区是以发展种植业
土壤 土壤是农作物生长的物质基础,不同的土壤适宜生长的作物不同 根据不同的土壤类型,发展是以生长的农作物
社会经济因素 市场 市场需求量最终决定了农业生产的类型和规模 关注市场东带,发展市场需求量大的农作物品种
交通运输 发展商品农业必须有快捷便利的交通 园艺业乳畜业等应布局在交通运输方便的地方
政府政策 政府制定相应措施,直接干涉农业生产 相应政府决策,在省府规定范围内发展农业生产
机械 农业机械化可以解放劳动力,特高劳动生产率 地广人稀地区发展商品农业以机械化为基础
劳动力 劳动力数量和素质影响农业生产的类型和经营方式 劳动力丰富的地区可以精耕细作,集约经营
二、农业地约的形成
1、农业地域:在一定地域和一定历史发展阶段,在社会、经济、科技、文化和自然条件综合作用下,形成的农业生产地区。
标志:统一农业地域内,生产条件、结构、经营方式、发展方向等具有相同特点。
农业地域的形成是因地制宜发展农业、合理利用农业土地的结果。
2、澳大利亚混合农业特点
项目 特点
生产结构 种植业和畜牧业结合
经营方式 多为家庭农场经营,生产规模大
科技应用 普遍应用现代科技(划区放牧、种植优质牧草、轮作)
农业专业化 专业化程度高
地域化 坚持“土-草-畜-市场”的混合农业模式,东南部墨累-大令彭蒂是典型的小麦-牧羊地区世界主要小麦、畜产品基地
第二节 以种植业为主的农业为主的农业地域类型
一、 季风水田农业
1、 主要分布地区:东亚、东南亚、南亚季风区,东南亚热带雨林区
2、 亚洲季风水田农业的形成和分布
区位因素 区位优势
自然因素 气候 主要分布在热带、亚热带、温带季风气候区,全年高温或夏季高温热量充足;大部分集中在年降水量800毫米以上地区,降水充沛,雨热同期,水源充足,灌溉便利
地形 主要集中在平原、盆地丘陵地区,地形平坦,土层深厚,土壤肥沃
社会经济因素 劳动力 水稻种植生产过程复杂,劳动强度大,需要劳动力多,东亚、东南亚和南亚人口稠密,劳动力丰富
人均耕地 亚洲主要水稻种植业人口稠密,人均耕地少,水稻单位面积产量高,种植水稻可以缓解人口对土地的压力和对粮食的需求
生产习惯 东亚、东南亚和南亚水稻种植历史悠久,种植水稻的传统经验丰富
食物偏好 稻米是当地人们喜爱的主要粮食
3、 季风区水稻种植业的主要特点成因及发展措施
特点 成因 发展措施
小农经营 以家庭经营为主,人均耕地少,每户耕种的田地很少 适度规模经营
单产高、商品率低 精耕细作,使单产高,但由于生产规模小,人口多,所产稻谷以自己为主 控制人口数量
机械化和科技水平低 田地规模小,经济水平低,劳动力丰富,机械化水平低;农业生产主要靠传统经验,现代科技水平低 加大科技投入,条机械化水平
水利工程量大 水稻生产需求量大,季风区水旱灾害频繁,对水稻生产威胁大 增加投入,兴修水利
二、商品谷物农业
1、商品谷物农业:面向市场的农业地域类型。
主要作物 小麦和玉米
经营方式 多为家庭农场经营,但我国东北和西北的商品谷物农场一般是国营的
基本特征 生产规模大,机械化水平高
分布地区 主要分布在美国、加拿大、阿根廷、澳大利亚、俄罗斯、乌克兰等国 我国东北、西北
2、商品谷物农业的区位条件
区位条件 主要影响
自
然
因
素 地食平坦开阔
自然条件优越,有利于作物的高产稳产,地势开阔平坦,为机械化生产和大规模经营创造了条件
土壤肥沃
气候温和
降水丰富
社
会
经
济
因素 交通便利 便于商品集散,有利于降低运费,提高经济效益
市场广阔 促进商品量的大规模生产和农业的现代化
地广人稀 有利于规模经营,降低生产成本,提高商品率
机械化水平高 为大规模经营创造了条件,提高了劳动生产率
农业科学技术先进 提高了农产品的产量和质量,促进了农业生产的专业化和科技化
4、 美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商品谷物生产国。美国农业四次革命:机械化、生物技术、化学技术、经营管理革命。
5、 美国的商品谷物农业
发展历史 19世纪后 横贯东西的大铁路修建,加速了农业向西扩展,并开始进行商品化生产
20世纪 世界人口增加,农产品市场扩大,粮价上涨,促进生产规模扩大,农业技术发展,促进农业现代化
20世纪50年代 基本实现农业现代化,中部平原成为世界谷物主要产地
生产特点 专业化 有利于因地制宜,充分发挥自然资源潜力,取得最佳效益
区域化
发展措施 兴修水利,发展灌溉,实行休耕和轮作 保证了土地肥力和作物的高产稳产
建立全国农业科技和研究系统 提高了商品谷物农业的技术含量和市场竞争力
6、 美国商品谷物农业的几方面特点:
生产规模大;商品率高;机械化和科技水平比较高;交通运输便利;区域化和专业化生产。
7、 美国中部平原发展商品谷物农业的优势
区位因素 区位优势
自然因素 地形 地势平坦开阔(中央大平原)
土壤 土层深厚,土壤肥沃(世界三大黑土区之一)
水源 水源充足(五大湖及密西西比河提供灌溉水源)
气候 气候温和,降水丰富,夏季潮湿(温带大陆性气候)
社会经济因素 交通 五大湖密西西比河航运与发达的公路、铁路相衔接,构成四通八达的交通运输网
人口 地广人稀,生产规模大,竞争优势大
工业 工业发达,为农业生产提供现代化农业机械及电力、化肥、农药
科技 农业科技水平高,科技成果推广快
8、季风水田农业与商品谷物农业的异同
农业地域类型 季风水田农业 商品谷物农业
主要农作物 水稻 小麦和玉米
分布 亚洲季风区 主要分布在美国、加拿大、阿根廷、澳大利亚、俄罗斯、乌克兰等国 我国东北、西北
区位条件 ① 水特条件优越
② 地形以平原为主
③ 廉价而丰富的劳动力资源
④ 当地居民的饮食习惯
⑤ 种植历史悠久 ① 自然条件优越:地势平坦开阔,土壤肥沃、气候温和、降水丰富等。
② 交通运输便利
③ 市场广阔
④ 地广人稀
⑤ 机械化水平高,农业科学技术先进
主要特征 ① 小农经营
② 单位面积产量高,但商品率低
③ 机械化和科技水平比较低
④ 水利工程量大 ① 家庭农场经营
② 生产规模大
③ 商品率高
④ 机械化和科技水品高
相同点 都是以种植业为主
造成两者差异的主要因素是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劳动力条件和气候因素。
第三节 以畜牧业为主的农业地域类型
一、 大牧场放牧业
分布国家 美国、阿根廷等 以牧牛为主
澳大利亚、新西兰、南非 以牧羊为主
自然条件 大面积的干旱、半干旱气候 这些地区植被稀疏,不是以经营种植业,只能用于放牧牲畜
特点 面向市场的农业地域类型 生产规模大、专业化程度高
措施 作用
修建铁路 便于牛肉外运,扩大销售市场
围栏放牧、划区轮牧 合理利用草场,使牧场不退化
种植牧草 弥补天然牧草不足,保证饲料供应
打井取水 草原上打机井,保证人畜饮水牧场生长
培育良种牛、加强牛群病害研究 保证牛肉质量产量,提高经济效益
Ⅲ 人教版高一地理必修二第一章思维导图
第一节 人口增长模式
1、人口增长快慢的 根本原因 生产力的发展水平 直接原因 人口自然增长率=出生率-死亡率
2、人口增长模式:
(1)工业革命以前 原始人口增长模式 特点 高高低 原始社会 传统人口增长模式 特点 高高较低 奴隶社会,封建社会,资本主义社会
(2)工业革命时特点 高低高(18世纪——19世纪末20世纪初)欧洲
(20世纪50年代)起普遍存在于大多数发展中国家
(3)近现代 特点 三低 世界主要发达国家 (原因:现代科学知识的普及和医疗卫生技术的进步,人们的生育观念及行为的变化)
3、人口零增长国家:意大利,匈牙利,俄罗斯,德国等
人口负增长国家;英国,比利时,芬兰等
4、促使中国人口出生率迅速下降的因素主要有三个:1 社会经济因素 2制度因素 3计划生育因素。
5、世界人口达到50亿:1987 7 11 达到60亿:1999 达到65亿:2006 2 28
年龄结构0——14岁65岁(中国60岁)以上
年轻型大于等于40%小于4%
成年型30%——40%
老年型小于30%大于7%|60以上大于10%
自然增长率小于等于1.0%为低增长,出生率小于等于1.5%为较低增长
Ⅳ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二第一章第一节知识框架
Ⅳ 高一地理第二单元第一节……………求解…………
(1)搬运复作用;火山喷发;制变质作用;沉积作用;侵蚀作用;重熔再生作用
(2)共同点:两者都是由岩浆直接冷凝形成的。不同点:喷出岩是岩浆喷出地表,在地面上冷凝而成的岩石;侵入岩是岩浆尚未到达地面就冷凝而成的岩石。喷出岩多具有气泡结构,比重较小;侵入岩结晶良好,比重较大。
(3)火山喷发可以形成火山;地壳的水平运动可以形成褶皱山(包括背斜山和向斜经外力作用形成的向斜山);断层作用形成断块山。(点拨:解题的关键是掌握地壳物质循环的各个环节和地质作用对 地形的影响。)
Ⅵ 要高中地理必修一第二章第一节的知识点和图,就是什么岩浆岩哪几种物质。老师讲得标题好像是《构成地球的
Ⅶ 求中图版高中地理必修一第二章第一节教案!
你去文库搜下,刚才我去看,有很多啊
Ⅷ 求文档: 高中地理必修1第二章第一节教学设计
Ⅸ 人教版高一地理必修二第一章思维导图。
第一节 人口增长模式
1、人口增长快慢的 根本原因 生产力的发展水平 直接原因 人口自然增长率=出生率-死亡率
2、人口增长模式:
(1)工业革命以前 原始人口增长模式 特点 高高低 原始社会 传统人口增长模式 特点 高高较低 奴隶社会,封建社会,资本主义社会
(2)工业革命时特点 高低高(18世纪——19世纪末20世纪初)欧洲
(20世纪50年代)起普遍存在于大多数发展中国家
(3)近现代 特点 三低 世界主要发达国家 (原因:现代科学知识的普及和医疗卫生技术的进步,人们的生育观念及行为的变化)
3、人口零增长国家:意大利,匈牙利,俄罗斯,德国等
人口负增长国家;英国,比利时,芬兰等
4、促使中国人口出生率迅速下降的因素主要有三个:1 社会经济因素 2制度因素 3计划生育因素。
5、世界人口达到50亿:1987 7 11 达到60亿:1999 达到65亿:2006 2 28
年龄结构0——14岁65岁(中国60岁)以上
年轻型大于等于40%小于4%
成年型30%——40%
老年型小于30%大于7%|60以上大于10%
自然增长率小于等于1.0%为低增长,出生率小于等于1.5%为较低增长
Ⅹ 求高一地理必修一第二章复习笔记(详细点)
第二章地球上的大气§1冷热不均引起大气运动一、大气的受热过程:1.大气主要的、直接的热量来源:大气对太阳短波辐射吸收较少大气对地面长波辐射吸收较多大气主要的、直接的热量来源是地面。2.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吸收 (选择性吸收):臭氧吸收紫外线; 二氧化碳、水汽、甲烷、氟氯烃等吸收红外线反射:与天空中的云量相关,云越多、越厚则反射越强散射:蓝色光比较容易被散射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可以避免地球上出现“过高”的温度,其强弱可以受到天气阴晴、太阳高度角(纬度)等多种因素的影响。3.大气对地面的保温作用:大气中的二氧化碳、水汽、甲烷、氟氯烃等专门吸收地面长波辐射,再以大气辐射的形式释放出来,其中绝大部分以大气逆辐射的形式返回地面。大气对地面的保温作用可以避免地球上出现“过低”的温度,其强弱可以受到二氧化碳含量、天气阴晴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大气对地面的保温作用的强弱与大气逆辐射的强弱呈正相关。二、大气运动最简单的形式-热力环流:冷热不均 ↓空气垂直运动 ↓水平气压差异 ↓空气水平运动(风)冷热不均是形成大气运动的根本原因气压差异是形成大气水平运动(风)的直接原因案例分析:海陆风与海陆热力差异城市风与热岛效应1.空气的垂直运动:地面受热→热空气上升→近地面形成低气压↓出现云雨天气地面冷却→冷空气下沉→近地面形成高气压↓出现晴朗天气2.空气的水平运动(风):水平气压梯度力:高压指向低压,同时垂直等压线地转偏向力:北右南左摩擦力:(高空中可忽略,造成风向与等压线平行)3.风向与风力的判断:风向判断:主要取决于水平气压梯度力和地转偏向力风力判断:主要取决于气压差大小即等压线的密集程度§2气压带和风带一、大气环流:大气环流:全球性的有规律的大气运动。(气压带、风带;季风)二、气压带、风带:1.气压带、风带的分布:2.气压带、风带的成因:气压带成因:热力原因:赤道低压带、极地高压带动力原因:副热带高压带、副极地低压带风带成因:由于水平气压梯度力、地转偏向力影响而成3.气压带、风带的季节移动:无论南北半球均是7月北移,1月南移三、季风:1.海陆热力差异:2.海陆热力差异对气压带、风带的影响:3.北半球冬、夏季气压中心的分布: 亚欧大陆太平洋大西洋1月亚洲高压(蒙古、西伯利亚高压)阿留申低压冰岛低压7月亚洲低压(印度低压)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夏威夷高压亚速尔高压4.季风的形成:夏季风由海洋吹向陆地;冬季风由陆地吹向海洋 1月7月成因东亚西北季风东南季风海陆热力差异南亚东北季风西南季风海陆热力差异气压带、风带的季节移动 5.季风对我国的影响: 气候特点季风因素夏季高温多雨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东南季风冬季寒冷少雨亚洲高压;西北季风四、气压带、风带对气候的影响:1.影响气候的因素:太阳辐射(纬度)是影响气候的根本因素,另外还有大气环流、下垫面、人为活动等2.气压带、风带的性质与气候的形成:(1)气压带、风带的性质对气候的影响:气压带:高压带→少雨;低压带→多雨风带:离岸风→少雨;向岸风→多雨(2)受气压带、风带影响而形成的气候:热带雨林气候、热带沙漠气候、温带海洋气候、热带草原气候、地中海气候、热带季风气候§3常见天气系统一、锋面与天气:1.气团与锋:气团:水平方向上温度、湿度等物理性质分布比较均一的大范围空气。如冰洋大陆气团、冰洋海洋气团、极地海洋气团、极地大陆气团、热带海洋气团、热带大陆气团、赤道气团等。当某地受某单一气团影响时,其天气是比较稳定的,且和该气团的性质相一致。锋:冷暖空气相遇时二者的交界面叫锋面,锋面向冷气团一侧倾斜;锋面与地面相交的线称为锋线;锋面和锋线统称为锋。当某地受到锋的影响时,常会出现云、大风、降水等天气变化。2.锋的类型与天气:(1)冷锋与天气:v 冷气团主动移向暖气团,锋面向暖气团一侧移动。v 移动速度一般较快。v 过境前受暖气团影响,气温较高,气压较低,天气晴朗。v 过境时易出现云雨(雪)大风,降水往往出现在冷锋锋线之后。v 过境后受冷气团影响,天气转晴,气温下降,气压增高。v 我国一年四季均有冷锋现象,尤其冬半年常见。v 我国冬季的寒潮、夏季北方暴雨、春季沙尘暴都是由于冷锋影响造成的。(2)暖锋与天气:v 暖气团主动移向冷气团,锋面向冷气团一侧移动。v 移动速度较慢。v 过境前受冷气团影响,气温偏低,气压偏高,天气晴朗。v 过境时易出现连续性降水或雾,降水往往出现在暖锋锋线之前。v 过境后受暖气团影响,天气转晴,气温上升,气压下降。v 在我国出现频率低于冷锋,主要见于东北及长江中下游。(3)准静止锋与天气:v 冷暖气团势均力敌,或遇地形阻挡,较长时间在一个地区摆动。v 易造成阴雨连绵的天气。v 我国初夏长江中下游的梅雨、冬季云贵地区的华西秋雨就是由于准静止锋的影响造成的。3.锋的图形表示方法:二、低压(气旋)、高压(反气旋)及其天气:1.部分基本概念:低压与高压:指气压分布状况;低压:中心气压低于四周;高压:中心气压高压四周。气旋与反气旋:指低压区和高压区的气流状况。低压区气流运动形式称为气旋;高压区气流运动形式称为反气旋。低压槽:由低压延伸出来的狭长区域。高压脊:由高压延伸出来的狭长区域2.低压和气旋:水平方向:北逆南顺;垂直方向:中心气流上升;低空辐合-高空辐散天气:云雨天气举例:台风3.高压和反气旋:水平方向:北顺南逆;垂直方向:中心气流下沉;低空辐散-高空辐合天气:晴朗少雨天气举例:我国夏季伏旱、秋季秋高气爽、冬季寒潮等天气三、等压线分布图的阅读:(锋面气旋的阅读)低压区(气旋)的低压槽容易出现锋面,该锋面将随气旋的旋转而运动。§4全球气候变化一、全球气候在不断变化之中:1.全球气候变化主要包括“冷暖干湿”变化。(气温、降水)2.全球气候变化的时间尺度:地质历史时期的气候变化:整个地质历史时期历史时期的气候变化:距今一万年以来近代气候变化:最近一二百年有气象观测记录时期大尺度气候变化是小尺度气候变化的背景和分析依据;小尺度气候变化反映了大尺度气候变化中的细节。(重点讨论近代气候变化)二、全球气候变化的主要趋势:全球气候变暖1.全球气候变暖的复杂性:全球气候变暖是针对全球而言的;而对于局部地区来说,不同地区有不同的差异。例如:由空间上看,我国北方气温增高十分明显,而长江流域则弱;由时间上看,冬季增温明显,夏季相对较弱。2.全球气候变暖受人为活动的影响越来越明显:二氧化碳的排放(化石燃料);氟氯烃(制冷剂)的排放;森林的破坏;人口的增加三、全球气候变暖的可能影响:1.对海平面的影响:两极冰川融化全球气候变暖海平面上升→淹没岛屿、沿海低地海水体积膨胀2.对水循环与水资源的影响: 3.对农业生产的影响: 四、人类应对全球气候变暖的对策:人类如何延缓全球气候变暖,减轻其危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