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年级地理 » 七年级地理上册第二课

七年级地理上册第二课

发布时间: 2021-03-06 22:21:51

1. 初一地理上学期第二课重点

地球像一个水球,陆地面积29 %,海洋71%,七大州:欧州。亚州。非州。北美州。南美州。大洋州。南极州。四大洋: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北冰洋。最大州:亚州。最大洋:太平洋。

2. 初一上学期地理第二单元复习资料

第二章 陆地和海洋
第1课时 大洲和大洋
地球?水球?
1.地球上七分海洋,三分陆地——陆地占地球表面积的29%,海洋占71%。
2.陆地主要集中在北半球,但北极周围是海洋;海洋大多分布在南半球,但南极周围是陆地。
3.古时交通工具不发达。人们观测的范围小,他们看到的是一片辽阔的陆地。人们就称为地球,从而流传下来。
七大洲四大洋
1.世界之最:最大的大陆——亚欧大陆;最小的大陆——澳大利亚大陆;最大的大洲——亚洲;最小的大洲——大洋洲;最大的大洋——太平洋;最小的大洋——北冰洋;最大的岛屿——格陵兰岛;最大的半岛——阿拉伯半岛。
2.面积较大的陆地叫做大陆。面积较小的陆地叫做岛屿。陆地伸进海洋的凸出部分叫做半岛。大陆及其周围的岛屿和半岛统称为大洲。
3.面积较大水域叫大洋。位于大陆边缘,有半岛和岛屿与大洋隔开的水域叫海。沟通两个海洋的狭窄水道叫海峡。
4.七大洲四大洋掌握。
5.东半球大洲:亚洲、欧洲、非洲、大洋洲和南极洲的一部分。西半球大洲:北美洲、南美洲和南极洲的一部分。全部位于东半球的大洲:欧洲和非洲。全部位于西半球的大洲:北美洲和南美洲。
6.北冰洋和南极洲分别是跨经度最广的大洋和大洲。
7.分界线:亚洲与非洲是乌拉尔山、乌拉尔河、里海、大高加索山、黑海、土耳其海峡。亚洲与非洲是苏伊士运河。亚洲与北美洲是白令海峡。北美洲与南美洲是巴拿马运河。南美洲与南极洲是德雷克海峡。
第2课时 海陆变迁
沧海桑田
1.海陆变迁原因:1.地壳变动2.海平面的升降 3.人类的活动(填海造陆)。
从世界地图上得到的启示
1.有趣的现象:非洲西岸与南美洲东岸的轮廓十分相似。南美洲大陆凸出的部分与非洲大陆凹进的部分几乎是吻合的。
2.德国科学家魏格纳提出大陆漂移假说。
板块运动
1.20世纪60年代,研究表明,大陆漂移是由板块运动引起的。
2.六大板块掌握。
3.日本位于亚欧板块和太平洋板块之间,多发地震。澳大利亚位于印度洋板块。
4.张裂运动:地表逐渐形成裂谷带(东非大裂谷),进而解体,一步步被海水侵入形成新的海洋(红海)。
5.挤压碰撞:大洋面积缩小消失(地中海)或隆起形成山脉(喜马拉雅山脉)。
6.两大火山地震带:地中海—喜马拉雅山火山地震带;环太平洋火山地震带。

3. 初一地理第二课地球的公转讲解(追加分)

教学要求

1. 用地球仪正确演示地球的自转和公转,并解释其基本的运动规律。

2. 用简单的工具正确演示昼与夜,以及昼夜更替。

3. 用实例解释时差现象,并说明在现实生活中需要具备时差的知识。

4. 利用图或亲身体验,比较分析二分二至日时太阳照射情况的差异,说明四季的变化。

5. 利用图说明五带的界限,并举例说明各自的特点。

内容点析

1.昼与夜的形成有两个最基本的要素,一是地球为不透明的球体;二是太阳光线是平行光。严格来讲,太阳是一个点光源,即太阳光是从一点发出的,但是由于地球与太阳的距离十分遥远,当太阳光达到地球表面时,光线几乎是平行的了。平行光照在不透明的球体表面上,有半个球面可以接受阳光照射,形成白昼,而阳光照射不到的半个球面则为黑夜。图中的虚线是昼与夜的分界线,叫晨昏线,是与太阳光相垂直的大圆圈。

2.日常生活中24小时的昼夜交替,缘于地球的自转(如果地球没有自转,只有公转,也会有昼夜的交替,但周期不是24小时)。直觉告诉人们,太阳的东升西落使地球有昼夜之分。其实,昼夜产生的原因是地球在不停地自转。由于我们也在随着地球转动,因此并不感觉地球在运动,相反,看到太阳有东升西落的运动。教材中“自东方迎来黎明的曙光,由西方送走黄昏的落日”,是人们看到的太阳的运动,反映的是地球自西向东的自转。

3.由于地球自西向东自转,在同纬度地区,相对位置偏东的地点,要比位置偏西的地点先看到日出,这样时刻就有了早迟之分。显然,偏东地点的时刻要早一些。按地球24小时转动360度来计算,经度每隔15度,时间相差1小时。

本部分的活动内容中,设计了北京的畅畅与纽约的姨妈互致问候的情境,让学生思考为什么畅畅白天要向姨妈道晚安。图1.18说明,纽约此时位于夜半球,而北京位于昼半球。这样的例子有很多,如转播在国外举行的各种国际体育比赛,就要考虑时间的差别。

4.地球绕日公转的姿势很独特,地球在公转时,地轴始终是倾斜的,而且倾斜角度是不变的,永远指向北极星附近。地球公转及其这一特点,是形成太阳光热在不同纬度地带分布和地球上存在季节变化的根本原因。

5.图1.19出现了回归线和极圈,需要了解回归线和极圈是如何确定的。

由于地轴相对地球公转轨道平面的倾角为66°34′,所以太阳直射点移动的范围最北界线是 23°26′N,当太阳直射在这一纬度上,正是夏至日(6月22日前后)。夏至日以后,太阳直射点就返回向南移动。所以北纬23°26′这条纬线,被称为北回归线。当太阳直射在赤道上,正是秋分日(9月23日前后)。太阳直射点继续向南移动至23°26′ S这条纬线,这条纬线被称为南回归线。当太阳向北再次直射在赤道时,就是春分日(第二年的3月21日前后)。如此往复,地球在绕太阳公转的一年中,太阳直射点也相应地在南北回归线之间往返移动。

随着太阳直射点的回归移动,在南纬66°34′以南和北纬66°34′以北的地区,会出现一天中太阳不升(极夜)或不落(极昼)的现象,所以,把这两条纬线分别称为南极圈和北极圈。可见,赤道线、南北回归线、南北极圈是由天文原因形成的。

6.图1.19“地球公转示意”解读。这幅图说明了两个大问题。第一,地球公转的基本情况,包括轨道、方向、地轴倾斜状态、与太阳相对位置等。第二,不同季节,地球表面接受太阳光照射的情况。图中显示了春分、夏至、秋分和冬至时地球所处的位置。在相应的位置处,有一个文字框,说明此时太阳直射的纬度,以及北半球相应的季节。这种图文结合的方式,便于清晰、直观地说明四季变化这个比较复杂的问题。文字框中出现了“直射”这个词。所谓“直射”,就是指太阳光与地面的交角为90°。对于等量的太阳光来讲,太阳光线与地面的交角越大,单位面积内得到的太阳辐射能越多,气温就越高。如果按照图中给出的时间排一下顺序(3月22日→6月22日→9月23日→12月22日),可以大致了解太阳直射点在地球表面是怎样移动的。需要说明的是,教材在处理四季形成内容时,尽可能做到浅化,重现象描述,轻原理分析。

7. 图1.20“地球上的五带”解读。这幅图说明了三个问题。第一,五带的名称和范围。第二,各带内接受太阳照射的情况和气候最明显的特征。教材设计了三位生活在不同地带的儿童,用他们的语言来描述当地的太阳照射情况,比较亲切。在儿童的表述中,出现了“正午”一词。所谓“正午”,就是中午12点钟。就一天而言,正午的太阳升得最高,不同纬度,正午太阳所能达到的高度是不同的。在有太阳直射的地带,正午太阳高度很高,就像热带地区小朋友说的那样“总是照在头顶上”。第三,我国在五带中的位置。我国大部分领土位于温带,从气候来讲具有一定的优越性。

8.“地球的公转”部分的“活动”,第二题是使学生掌握说明一地四季变化的思路。四季的形成是一个十分复杂的问题,既有天文因素(如太阳照射情况),也有地理因素(如地形和气候状况)。为了简化起见,我们只考虑天文因素,因为实际季节的划分,是在天文季节基础上的调整。

一般分析季节的变化,主要从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和昼夜长短的变化入手。本题目中的前两小题,引导学生回忆当地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和昼夜长短的变化,来证明夏季是中午太阳升得最高、白昼时间最长的季节;冬季的情况与之相反。第三小题,归纳出分析的思路:某地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和白昼长短的变化,决定了该地得到太阳光热多少的变化,进而反映出四季的变化。

教学建议

结合本节教学内容,建议教师在教学中采取以下方法和手段。

(1)教材中有很多内容是学生日常能观察和体验到的自然现象,因此教师要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生活体验和小学已学过的知识,帮助学生将这些零散的感性认识上升为理性认识。

(2)本节教学所涉及的现象具有空间动态变化的特点,这就需要教师借助适当的媒体手段,如实况录相、计算机课件、手电筒、台灯、地球仪等辅助教学过程,帮助学生建立直观、立体、动态的概念。

(3)在电化教学条件尚不完备的地区或学校,教师可以让学生自带小型地球仪、手电筒等作为辅助学具,指导学生参与动手演示,这对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加强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识记非常有效。

(4)为了适合学生年龄特点和现有知识基础,也为了避免与高中学习内容的重复,教科书有意识地对本节教学中的一些难点问题进行了简化处理,回避了一些难懂的概念,如黄赤交角等。教学中,教师也要注意不要将知识引导得太深,主要能让学生初步理解地球运动的基本特点和产生现象的简单原因就可以了,有些知识和概念待进入高中阶段再继续学习。

本节新课的导入设计了以下两种方法。

(1)有条件的学校,播放或演示“地球运动”的实况录象或课件,请学生观察。

(2)教师用教具演示“地球运动(自转和公转同步)”,请学生观察。

这两种设计的目的,都是使学生对地球运动的基本状态建立初步的感性认识。

【地球的自转】【地球的公转】

这一部分可以设计以下三个活动。

1.第一个活动设计。

(1)把自转与公转的规律进行对比讲述。

(2)在教学条件不同的学校,教师可以采取让每个学生动手演示、分小组演示或请一位学生到讲台来演示等不同方法,让学生参与演示“地球运动”的活动,这样可以使教师发现学生是否了解和掌握了地球运动的基本特点,及时反馈,及时补学。

(3)教师让学生概括总结地球运动的形式(自转和公转)、方向(都是自西向东)。

(4)教师进一步要求学生总结地球自转与公转的区别与联系。并完成下列表格的填写。

自 转

公 转

方 向

转动一周所需要的时间

旋转中心

转动特点

(5)让学生列举自然界什么现象可以证明地球的自转方向?(每天太阳的东升西落现象)

2.第二个活动设计。

(1)利用光源或地球仪,教师演示或指导学生演示:当前地球上昼夜的形成和分布。要求学生指出昼半球、夜半球的范围。要求学生观察此时除中国是白天,还有哪些国家是白天,有哪些国家是黑夜?

(2)教师或学生将地球仪转动180°,再观察:中国和美国分别处在白天,还是黑夜?

(3)教师或学生连续转动地球仪,观察各地(如中国和美国)昼夜更替的情况,思考并总结昼夜更替的原因。

(4)让学生结合生活体验计算:每天我们在夜半球和昼半球大体经历多长时间?(学生回答后,教师要指出是12个小时左右,究竟多长时间依季节而有差异,待上高中学习时再深入了解)每完成一次昼夜更替需要多长时间?(24小时)

(5)让学生阅读教科书第10页中“畅畅和姨妈的问候”,思考产生时间差异的原因是什么。

(6)教师讲述:可见,地球自转还使地球上不同经度的地区产生了时刻的差异。在地球上,不同经度的地方,就有不同的时刻。教师利用地球仪和光源演示,或图上画出昼夜两半球的范围,让学生计算伦敦、北京、新加坡、东京、莫斯科等城市中间的时差各相差多少小时。并根据地球自转方向与太阳东升西落的规律,了解时刻计算“东加西减”的一般方法。

(7)教师让学生总结这部分内容学习的收获,并总结、整理板书内容。

3.第三个活动设计。

(1)教师提问。

①在同一天中,早晨或傍晚与中午三个时段相比,哪个时段我们感觉到太阳光照射得最厉害?(中午比早晨或傍晚更厉害)那么你能从这一现象中总结出什么规律来呢?(太阳光线照射地面的角度越大,地面所得到的太阳光热能量越多,反之越少)

这个提问的设计,是为学生理解地球公转使地表热量发生季节变化而作必要的铺垫,但不能按高中地理学习那样进行知识的扩展和加深。

②与太阳光热能量在一天中的变化规律同理,太阳光热能量在一年中的变化有什么规律呢?请结合我们日常生活的体验说明。(教师引导学生按春→夏→秋→冬的顺序依次回答)。

(2)教师利用地球仪和光源演示或利用教科书中的地球公转示意图,让学生观察、思考并解释太阳光照射情况在一年中的变化规律。教师可以利用下列表格,引导学生观察和思考:(暂填写左面两项内容)

节气和季节(月份)

太阳直射的纬度

南北半球获得太阳光热的状况

南北半球昼夜长短的状况

冬至(12、1、2)

春分(3、4、5)

夏至(6、7、8)

秋分(9、10、11)

(3)教师进一步指导学生观察教科书中的地球公转示意图,总结一年中昼夜长短的变化规律,完成上表中右侧内容的填写。

(4)教师让学生以自己的家乡为例,归纳总结:由于地球公转,地球上所接受到的太阳光热能量随季节而有规律地变化,形成了四季。

(5)教师指导学生阅读教科书中“地球的五带图”,并把学生分成四个小组,让各小组学生分别归纳总结春分、夏至、秋分、冬至四个节气时,地球上五带内各带所接受到的太阳光热能量状况和昼夜长短的变化状况。

4. 七年级上册地理同步探究第二课第三课第一单元单元自测答案

……表示没有课本,爱莫能助

5. 初一同步学习地理第二课答案

给你看看这个课件吧,希望你不要是初一年级的学生,否则挺悲哀的!呵呵 教学要求

1. 用地球仪正确演示地球的自转和公转,并解释其基本的运动规律。

2. 用简单的工具正确演示昼与夜,以及昼夜更替。

3. 用实例解释时差现象,并说明在现实生活中需要具备时差的知识。

4. 利用图或亲身体验,比较分析二分二至日时太阳照射情况的差异,说明四季的变化。

5. 利用图说明五带的界限,并举例说明各自的特点。

内容点析

1.昼与夜的形成有两个最基本的要素,一是地球为不透明的球体;二是太阳光线是平行光。严格来讲,太阳是一个点光源,即太阳光是从一点发出的,但是由于地球与太阳的距离十分遥远,当太阳光达到地球表面时,光线几乎是平行的了。平行光照在不透明的球体表面上,有半个球面可以接受阳光照射,形成白昼,而阳光照射不到的半个球面则为黑夜。图中的虚线是昼与夜的分界线,叫晨昏线,是与太阳光相垂直的大圆圈。

2.日常生活中24小时的昼夜交替,缘于地球的自转(如果地球没有自转,只有公转,也会有昼夜的交替,但周期不是24小时)。直觉告诉人们,太阳的东升西落使地球有昼夜之分。其实,昼夜产生的原因是地球在不停地自转。由于我们也在随着地球转动,因此并不感觉地球在运动,相反,看到太阳有东升西落的运动。教材中“自东方迎来黎明的曙光,由西方送走黄昏的落日”,是人们看到的太阳的运动,反映的是地球自西向东的自转。

3.由于地球自西向东自转,在同纬度地区,相对位置偏东的地点,要比位置偏西的地点先看到日出,这样时刻就有了早迟之分。显然,偏东地点的时刻要早一些。按地球24小时转动360度来计算,经度每隔15度,时间相差1小时。

本部分的活动内容中,设计了北京的畅畅与纽约的姨妈互致问候的情境,让学生思考为什么畅畅白天要向姨妈道晚安。图1.18说明,纽约此时位于夜半球,而北京位于昼半球。这样的例子有很多,如转播在国外举行的各种国际体育比赛,就要考虑时间的差别。

4.地球绕日公转的姿势很独特,地球在公转时,地轴始终是倾斜的,而且倾斜角度是不变的,永远指向北极星附近。地球公转及其这一特点,是形成太阳光热在不同纬度地带分布和地球上存在季节变化的根本原因。

5.图1.19出现了回归线和极圈,需要了解回归线和极圈是如何确定的。

由于地轴相对地球公转轨道平面的倾角为66°34′,所以太阳直射点移动的范围最北界线是 23°26′N,当太阳直射在这一纬度上,正是夏至日(6月22日前后)。夏至日以后,太阳直射点就返回向南移动。所以北纬23°26′这条纬线,被称为北回归线。当太阳直射在赤道上,正是秋分日(9月23日前后)。太阳直射点继续向南移动至23°26′ S这条纬线,这条纬线被称为南回归线。当太阳向北再次直射在赤道时,就是春分日(第二年的3月21日前后)。如此往复,地球在绕太阳公转的一年中,太阳直射点也相应地在南北回归线之间往返移动。

随着太阳直射点的回归移动,在南纬66°34′以南和北纬66°34′以北的地区,会出现一天中太阳不升(极夜)或不落(极昼)的现象,所以,把这两条纬线分别称为南极圈和北极圈。可见,赤道线、南北回归线、南北极圈是由天文原因形成的。

6.图1.19“地球公转示意”解读。这幅图说明了两个大问题。第一,地球公转的基本情况,包括轨道、方向、地轴倾斜状态、与太阳相对位置等。第二,不同季节,地球表面接受太阳光照射的情况。图中显示了春分、夏至、秋分和冬至时地球所处的位置。在相应的位置处,有一个文字框,说明此时太阳直射的纬度,以及北半球相应的季节。这种图文结合的方式,便于清晰、直观地说明四季变化这个比较复杂的问题。文字框中出现了“直射”这个词。所谓“直射”,就是指太阳光与地面的交角为90°。对于等量的太阳光来讲,太阳光线与地面的交角越大,单位面积内得到的太阳辐射能越多,气温就越高。如果按照图中给出的时间排一下顺序(3月22日→6月22日→9月23日→12月22日),可以大致了解太阳直射点在地球表面是怎样移动的。需要说明的是,教材在处理四季形成内容时,尽可能做到浅化,重现象描述,轻原理分析。

7. 图1.20“地球上的五带”解读。这幅图说明了三个问题。第一,五带的名称和范围。第二,各带内接受太阳照射的情况和气候最明显的特征。教材设计了三位生活在不同地带的儿童,用他们的语言来描述当地的太阳照射情况,比较亲切。在儿童的表述中,出现了“正午”一词。所谓“正午”,就是中午12点钟。就一天而言,正午的太阳升得最高,不同纬度,正午太阳所能达到的高度是不同的。在有太阳直射的地带,正午太阳高度很高,就像热带地区小朋友说的那样“总是照在头顶上”。第三,我国在五带中的位置。我国大部分领土位于温带,从气候来讲具有一定的优越性。

8.“地球的公转”部分的“活动”,第二题是使学生掌握说明一地四季变化的思路。四季的形成是一个十分复杂的问题,既有天文因素(如太阳照射情况),也有地理因素(如地形和气候状况)。为了简化起见,我们只考虑天文因素,因为实际季节的划分,是在天文季节基础上的调整。

一般分析季节的变化,主要从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和昼夜长短的变化入手。本题目中的前两小题,引导学生回忆当地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和昼夜长短的变化,来证明夏季是中午太阳升得最高、白昼时间最长的季节;冬季的情况与之相反。第三小题,归纳出分析的思路:某地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和白昼长短的变化,决定了该地得到太阳光热多少的变化,进而反映出四季的变化。

教学建议

结合本节教学内容,建议教师在教学中采取以下方法和手段。

(1)教材中有很多内容是学生日常能观察和体验到的自然现象,因此教师要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生活体验和小学已学过的知识,帮助学生将这些零散的感性认识上升为理性认识。

(2)本节教学所涉及的现象具有空间动态变化的特点,这就需要教师借助适当的媒体手段,如实况录相、计算机课件、手电筒、台灯、地球仪等辅助教学过程,帮助学生建立直观、立体、动态的概念。

(3)在电化教学条件尚不完备的地区或学校,教师可以让学生自带小型地球仪、手电筒等作为辅助学具,指导学生参与动手演示,这对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加强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识记非常有效。

(4)为了适合学生年龄特点和现有知识基础,也为了避免与高中学习内容的重复,教科书有意识地对本节教学中的一些难点问题进行了简化处理,回避了一些难懂的概念,如黄赤交角等。教学中,教师也要注意不要将知识引导得太深,主要能让学生初步理解地球运动的基本特点和产生现象的简单原因就可以了,有些知识和概念待进入高中阶段再继续学习。

本节新课的导入设计了以下两种方法。

(1)有条件的学校,播放或演示“地球运动”的实况录象或课件,请学生观察。

(2)教师用教具演示“地球运动(自转和公转同步)”,请学生观察。

这两种设计的目的,都是使学生对地球运动的基本状态建立初步的感性认识。

【地球的自转】【地球的公转】

这一部分可以设计以下三个活动。

1.第一个活动设计。

(1)把自转与公转的规律进行对比讲述。

(2)在教学条件不同的学校,教师可以采取让每个学生动手演示、分小组演示或请一位学生到讲台来演示等不同方法,让学生参与演示“地球运动”的活动,这样可以使教师发现学生是否了解和掌握了地球运动的基本特点,及时反馈,及时补学。

(3)教师让学生概括总结地球运动的形式(自转和公转)、方向(都是自西向东)。

(4)教师进一步要求学生总结地球自转与公转的区别与联系。并完成下列表格的填写。

自 转

公 转

方 向

转动一周所需要的时间

旋转中心

转动特点

(5)让学生列举自然界什么现象可以证明地球的自转方向?(每天太阳的东升西落现象)

2.第二个活动设计。

(1)利用光源或地球仪,教师演示或指导学生演示:当前地球上昼夜的形成和分布。要求学生指出昼半球、夜半球的范围。要求学生观察此时除中国是白天,还有哪些国家是白天,有哪些国家是黑夜?

(2)教师或学生将地球仪转动180°,再观察:中国和美国分别处在白天,还是黑夜?

(3)教师或学生连续转动地球仪,观察各地(如中国和美国)昼夜更替的情况,思考并总结昼夜更替的原因。

(4)让学生结合生活体验计算:每天我们在夜半球和昼半球大体经历多长时间?(学生回答后,教师要指出是12个小时左右,究竟多长时间依季节而有差异,待上高中学习时再深入了解)每完成一次昼夜更替需要多长时间?(24小时)

(5)让学生阅读教科书第10页中“畅畅和姨妈的问候”,思考产生时间差异的原因是什么。

(6)教师讲述:可见,地球自转还使地球上不同经度的地区产生了时刻的差异。在地球上,不同经度的地方,就有不同的时刻。教师利用地球仪和光源演示,或图上画出昼夜两半球的范围,让学生计算伦敦、北京、新加坡、东京、莫斯科等城市中间的时差各相差多少小时。并根据地球自转方向与太阳东升西落的规律,了解时刻计算“东加西减”的一般方法。

(7)教师让学生总结这部分内容学习的收获,并总结、整理板书内容。

3.第三个活动设计。

(1)教师提问。

①在同一天中,早晨或傍晚与中午三个时段相比,哪个时段我们感觉到太阳光照射得最厉害?(中午比早晨或傍晚更厉害)那么你能从这一现象中总结出什么规律来呢?(太阳光线照射地面的角度越大,地面所得到的太阳光热能量越多,反之越少)

这个提问的设计,是为学生理解地球公转使地表热量发生季节变化而作必要的铺垫,但不能按高中地理学习那样进行知识的扩展和加深。

②与太阳光热能量在一天中的变化规律同理,太阳光热能量在一年中的变化有什么规律呢?请结合我们日常生活的体验说明。(教师引导学生按春→夏→秋→冬的顺序依次回答)。

(2)教师利用地球仪和光源演示或利用教科书中的地球公转示意图,让学生观察、思考并解释太阳光照射情况在一年中的变化规律。教师可以利用下列表格,引导学生观察和思考:(暂填写左面两项内容)

节气和季节(月份)
太阳直射的纬度
南北半球获得太阳光热的状况
南北半球昼夜长短的状况
冬至(12、1、2) 春分(3、4、5) 夏至(6、7、8) 秋分(9、10、11)
(3)教师进一步指导学生观察教科书中的地球公转示意图,总结一年中昼夜长短的变化规律,完成上表中右侧内容的填写。

(4)教师让学生以自己的家乡为例,归纳总结:由于地球公转,地球上所接受到的太阳光热能量随季节而有规律地变化,形成了四季。

(5)教师指导学生阅读教科书中“地球的五带图”,并把学生分成四个小组,让各小组学生分别归纳总结春分、夏至、秋分、冬至四个节气时,地球上五带内各带所接受到的太阳光热能量状况和昼夜长短的变化状况。

6. 初一年级上册地理课程基础训练第二章的第二课时和第三课时的答案

1.C 3.C (第二题没看懂.....西京东京指的是啥?没听过西京这个地方)
4.因为0°180°经线穿过欧洲和大洋洲的一些地区,造成不便,而20°160°经过的地区少

7. 七年级地理上册,答案。如果有第二课时的也0k。

这个是正常的。

8. 如何复习七年级地理上册第一章第一节,第二节

复习方法:

1、以课本为本,以考纲为纲,把课本吃透。考题肯定是根据指定版的教材出权,不是根据某家出版社的教辅材料出。平常的考试题目,几乎百分之百都可以在课本中找到原型——当然经过多层的综合和深化。

2、三遍读书法。第一遍应该以整体浏览为主,争取明白全书概要,不要求理解每个具体知识点;第二遍才细致的理清重点难点;第三遍就是重新梳理,记忆背诵知识点。这样三遍下来,这本书才算基本上看过了。

3、书看得差不多了,知识体系也整理好了,接下来开始做题。做题必须把握一个原则:先求精,再求多;先求慢,再求快;先求质量,再求数量。

4、背题。所谓背题,是一个比较形象的说法,并不是说一定就要把整个题目背下来。而是做了以后,把做过的练习册.试卷等等都保存起来,以后每隔一段时间拿出来看一看。

5、复习中需要阅读大量的学习资料,想让阅读更有效率的同学,可以通过《精英特全脑快速阅读软件》来提高记忆力和学习效率。坚持就会有收获,祝你成功!

9. 七年级上册地理第一单元至第二单元的主要内容

第一章:地球地球仪
形状:地球是一个两极稍扁,赤道略鼓不规则的球体.
大小:半径:6371千米;极地半径6357公里;赤道周长:4000000米.
3,地球:地球是地球的典范.在全球寻找地球的轴,两极和赤道
4,经编:经功能:只要所有的经线,经线指示南北方向的经线是一个半圆.
经度:0°-180°,0°经线的经度的本初子午线,东,所代表的字母E,0°子午线西经,
字母W;
5,纬纬:特点:纬线长度会有所不同,逐渐缩短南北两极赤道最长的相似之处表示东西方向;
纬是一个完整的圆.纬度:0°-90°,0°平行赤道,赤道,纬度,字母“N”表示;南赤道南纬,用字母S.
6,低中高纬度地区分为:北半球和南半球,0°-30°为低纬度,30°-60°,北纬60°-90°的高纬度地区.
7,东西半球的划分:20°W和160°E部门线圈,东20°W,160°E的东半球到西部,西部20°W,160 °E以东西半球;
8,在地球上使用的经纱,纬纱的网络,以确定地球上任何地方的位置.
9,地球自转的方向:自西向东;周期:1天(24小时);旋转地球的轴.
地理意义:的昼夜营业额和时间上的差异.
10,革命的地球:革命的中心:太阳的方向:从西到东,周期:1年;轨道:椭圆形.
地理意义:四季的变化,白天和黑夜的长度的变化.
11,五区:
第二章:地图
1,规模表示:基于文本的部分,数字
规模的大小比较:分母越大,较小的规模分母较小的规模更大.
3,规模更大的,更小的范围内所表示的更详细的内容;规模较小,所述更大的范围内,简单的内容.
4,比例尺=距离÷场距离
5图表表示在地图上的方向:
一般地图,地图为导向的大方向:一个上北下南,左西右东.
信标地图,点校准点的方向箭头的法律:一般点北的主题.
地图刻度的刻度定位方法:经线指示南北方向,纬线指示东西方向.
6,图注:图上的符号代表不同的地理事物. (常用记住的传说)
7注:使用的地图说明文的名字的山,河流,国家,城市,山高,水的深度数字.
8,海拔(绝对高度):一个给定的地球的表面以上的海平面位置的垂直距离.的
相对高度:地球的表面在一个位置,另一个位置的上述垂直距离.
轮廓:海拔高度相同的点在地图上的连接.
9,等高线图,等高线密集的陡,稀疏的等高线,坡度较缓.
10,是由等高线地形
峰:中间的轮廓,四周低的特点.
脊轮廓,以较低的预测.
谷:上衣突出轮廓.
鞍两侧的轮廓线.
峭壁:多轮廓的重叠

10. 七年级上册地理地一章第二课时的题,怎么做急!!!

经线:连接南北来两极的自线,半圆,长度90*111*2,指示南北,特殊有0度经线,180度经线,规律0度—180度,在0度经线处,东经是向东度数增加,向西是西经,越往西度数越大,西经20度—东经160度为东半球。纬线:与赤道平行的线,一个圆,长度是赤道最长,达到4万公里,向两极递减在南北纬60度的纬线长度是赤道的一半,形状为一个圆,指示东西方向,特殊纬线有0度,23度26分,30度,60度,66度34分,90度,度数是从赤道向两极递增。赤道将地球分为南北半球

热点内容
鹿特丹港国家地理 发布:2021-03-15 14:26:00 浏览:571
地理八年级主要的气候类型 发布:2021-03-15 14:24:09 浏览:219
戴旭龙中国地质大学武汉 发布:2021-03-15 14:19:37 浏览:408
地理因素对中国文化的影响 发布:2021-03-15 14:18:30 浏览:724
高中地理全解世界地理 发布:2021-03-15 14:16:36 浏览:425
工地质检具体干些什么 发布:2021-03-15 14:15:00 浏览:4
东南大学工程地质考试卷 发布:2021-03-15 14:13:41 浏览:840
中国地质大学自动取票机 发布:2021-03-15 14:13:15 浏览:779
曾文武汉地质大学 发布:2021-03-15 14:11:33 浏览:563
中国冶金地质总局地球物理勘察院官网 发布:2021-03-15 14:10:10 浏览:8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