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下册地理书内容沪教
Ⅰ 求《历史与社会》《自然地理》七年级下册复习提纲(上海教育出版社)
1.各知识点梳理:
⑴我的家在哪里
①构成社区的要素:相对固定的区域、一定数量的人口以及居民具有共同的区域身份、某些共同的看法、相关的利益和比较密切的交往。P6
②地图的三要素:P7-8
A.方向:地图上常用的定向方法有三种。
“一般定向法”是地图上普遍采用的方法,即上北下南,左西右东。
“指向标定向法”是在特定条件下所采用的方法,它的画法有多种,但必须标注出正北方向。
“经纬网定向法”是最准确的定向方法。地球仪上连接南北两极的弧线叫经线,与赤道平行的线叫纬线。在地球仪上经线指示南北方向,纬线指示东西方向。
B.比例尺:图上距离与实地距离之比,又叫做“缩尺”。地图上的比例尺,通常有三种表示形式。
线段式。例如,0 10 20千米 。
文字式。例如,“图上1厘米代表实地距离50千米” 。
数字式。例如,1:10000 。
比例尺越大,地图包括的实地范围越小,表示的地理事物越详细;比例尺越小,地图包括的实地范围越大,表示的地理事物越粗略。注意单位的换算,1千米=100000厘米。
C.图例和注记:地图上用来表示地理事物的符号叫图例;地图上用作说明地理事物的文字和数字,叫做注记。
③社区的主要功能:政治、经济、文化和管理功能。
⑵多种多样的社区 P10-13
①社区的主要类型:功能社区、自然社区、行政社区。
②社区的差异:社区间的差异主要体现在两方面:
一是规模不同; 二是特色各异,包括城乡之间及城市内部之间的差异。
③社区间的联系:不同区域间的联系不仅表现在物产方面,还表现在经济、文化、信息等各个方面。
⑶从地图上获取信息 P14-17
①常见地图:
政区图:按制图区域的大小,可分世界政区图、大洲政区图、国家政区图和地区政区图等。
地形图:常见的地形图有等高线地形图和分层设色地形图。
旅游图:向人们提供旅游项目、旅游景点数量和特征、交通线路、旅游服务设施等信息。
②读图步骤:
首先看比例尺和图例,了解地图内容的详略程度,熟悉表示地理事物的各种符号;
然后概略地了解整个地区的一般特征;
最后分要素、地区详细阅读。
2.具体事例点拨:
⑴请仔细观察,然后完成下列表格。
数字式 线段式 文字式
1:250000
0 10 20千米
图上1厘米代表实地距离500千米
⑵把下列社区与其相对应的类型用线连接起来
农村
生活小区 功能社区
街道
城市 自然社区
大学区
农场
高科技园
县 行政社区
工业区
⑶请你根据实际情况选择最合适的地图。
杭州的小光准备暑假到西安去旅游 旅游景区图
小红想找摩纳哥的位置 世界政区图
小静向同学介绍黄山的主要景点 中国交通旅游图
第二单元复习
1、地球上海洋占据了71%,而陆地只占据了29%。P20
2、地球中面积广大的陆地是大陆,其中世界上最大的陆地是欧亚大陆。面积较小的陆地是岛屿。世界上最大的岛屿是格陵兰岛。三面环水,一面与大陆相连的是半岛,世界上最大的半岛是阿拉伯半岛。世界上最大的群岛是马来群岛。
3、请掌握世界七大洲的面积大小顺序和在地图上的位置。世界上最大的洲是亚洲,最小的洲是大洋洲。亚洲、欧洲、非洲、大洋洲都在东半球,北美洲和南美洲在西半球,南极洲在东西半球各一半。亚洲、欧洲、北美洲在北半球,大洋洲、南美洲和南极洲在南半球。非洲则刚好在南北半球一半。P21
4、请掌握世界四大洋的面积大小和在地图上的位置。要求在纸上能画出七大洲、四大洋的位置。明确洋与洲之间的位置。如被欧洲、北美洲、亚洲所包围的洋是北冰洋等。世界上最大的洋是太平洋、最小的洋是北冰洋。跨经度最广的是北冰洋和南极洲。
5、请掌握世界上的一些海峡名称及它们的位置。直布罗陀海峡、马六甲海峡、白令海峡、英吉利海峡、麦哲伦海峡、德雷克海峡、台湾海峡、琼州海峡、黑海海峡。
6、请掌握世界上洲与洲之间的分界线、洋与洋之间的分界线。亚洲与欧洲的分界线、亚洲与非洲的分界线、南北美洲的分界线。太平洋与印度洋之间的分界线、太平洋与北冰洋之间的分界线、太平洋与大西洋之间的分界线。(阅读课后图册)
7、世界上最高的山脉是喜马拉雅山脉,世界上最高的山峰是珠穆朗玛峰,它位于中国与尼泊尔之间。世界上最大的高原是巴西高原(南美洲),世界上最高的高原是青藏高原(亚洲)。世界上最大的平原是亚马孙平原(南美洲),世界上最长的山系是科迪勒拉山系,世界上最长的山脉是安第斯山脉。世界上最长的河是尼罗河(非洲)。
8、世界气候 P25
纬度 气候类型 气候特点
大致在南北纬30ο之间 热带雨林气候 全年高温多雨
热带草原气候 全年高温,一年有明显的干、湿两季
热带季风气候 全年高温,一年有明显的旱、雨两季
热带沙漠气候 全年高温,干旱少雨,甚至几年不下雨
大致在南、北纬30-40度之间 亚热带季风和季风性湿润气候 夏季高温多雨,冬季低温少雨
地中海气候 夏季干旱炎热,冬季温和多雨
南北纬40-60度之间 温带季风气候 冬季寒冷干燥,夏季暖热多雨
温带大陆性气候 干旱少雨,夏季炎热,冬季严寒,气温年变化大
温带海洋性气候 终年湿润,冬雨较多,冬不冷夏不热,气温年变化小
南北极圈附近 亚寒带大陆性气候 冬季漫长而严寒,暖季短促,降水集中在暖季
极地附近 极地气候 终年严寒,皆为冬季
主要分布在高原、山地之上 高山气候 随着高度增加,气候垂直变化非常明显
9、了解世界气候类型图中亚洲的气候类型分布,尤其是阿拉伯半岛、中国和非洲、欧洲的气候类型。P25-26
10、自然环境主要是由地形和气候两个要素构成,组成了世界自然景观的地区差异。
11、气候的主要两个要素是气温和降水。植物和动物对当地的气候具有一定的指示作用,尤其是植物。(掌握世界上主要的气候类型区中的动物)
12、请掌握亚洲的主要地形区。P29
13、中国的位置是:位于北半球、东半球。大部分位于中纬度带,小部分位于低纬度带;大部分位于北温带,小部分位于热带。位于亚洲的东部,东西跨经度达62度,南北跨纬度达50度。濒临太平洋,背靠欧亚大陆。地理位置的特点是海陆兼备。这种地理位置的优点是:见书本P41页。
14、世界三大人种是白色人种、黄色人种、黑色人种。世界上人口最多的人种是白色人种。南北美洲(美国以南的美洲叫拉丁美洲)的原始居民是印第安人,他们属于黄色人种。世界人种分布的特点:既有大范围的集中,又有小范围的散布。(请掌握三大人种的特点)P30
15、世界上有近200个国家。国旗和国歌是一个国家的象征。世界上面积最大的国家是俄罗斯、面积最小的国家是梵蒂冈(都位于欧洲)。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是中国,世界上人口最少的国家是梵蒂冈。
16、国界线范围内的邻陆、邻水、邻海和邻空,总称领土。世界面积最大的六个国家顺序请掌握。P32
17、世界上可分为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其中整个非洲和拉丁美洲以及绝大部分的亚洲的国家属于发展中国家。发达国家主要分布在欧洲、北美洲、大洋洲和亚洲的日本。P33
18、世界上国与国之间要互相联系和交往,共同解决世界问题。采取的措施可从国际法律、经济(建立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等有关方面来回答。(请说出几个世界组织的名称及主要的情况)P33-34
19、东西半球的划分是以东经160度和西经20度来划分的。南北半球的划分是以赤道来划分。经线指示南北方向,纬线指示东西方向。东经的代号是E,西经的代号是W,北纬的代号是N,南纬的代号是S。经线和纬线是互相垂直的,经线的形状是半圆,而纬线的形状是圆或点。判断经纬网中的东西经度的方法是从左到右,度数在不断减小的是西经,度数在不断增加的是东经。而南北纬线的判断则是从下往上,度数在不断减小的是南纬,度数在不断增加的是北纬。
20、地球每转10需要4分钟,即转150需要1小时,我国东西之间跨经度达62度,则东西之间时间相差4个小时多。其中0度经线又叫本初子午线,是通过英国格林尼治天文台。世界上又把西经7.5度——东经7.5度之间的地区叫零时区(中时区),向东可以划分为11个半时区,向西也可以划分为11个半时区,加起来正好是24个时区,相邻两个时区时间相差1个小时。英国伦敦为零时区,北京为东八区(中国时区相差4个时区)。东京为东九区。
21、高中低纬度带的划分和地球上五带的划分请掌握。由此来练习掌握地球上的某一个点的位置。(给出某一个点的经纬度,判断它位于什么半球,什么纬度带,什么温度带)P36
第三单元复习
1、我国陆地面积是960万平方千米,居世界第三位(与欧洲面积最接近).面积最大的六个国家是俄罗斯、加拿大、中国、美国、巴西、澳大利亚。
2、我国的四个端点是:最东端是黑龙江与乌苏里江主航道中心线的相交处。最西端是新疆的帕米尔高原。最北端是漠河以北的黑龙江主航道中心线。最南端是曾母暗沙 P40
3、要求掌握中国的14个邻国和隔海相望的六个国家在地图上的位置。P40-41
4、我国最大的岛屿是台湾岛,第二大岛是海南岛,第三大岛是崇明岛。最大的群岛是舟山群岛。我国的两大内海是渤海和琼州海峡。
5、我国的行政区划分为三级:第一级是省、自治区、直辖市和特别行政区。第二级是县、市、区、自治县等。第三级是乡、镇、街道。我国共有23个省、5个自治区、4个直辖市、2个特别行政区,共有34个行政区划。P42-43
6、要求熟记我国34个行政区划的全称、简称、省级行政中心以及在地图上的位置和它们的形状。P42-43
7、我国跨经度最广的省区是内蒙古自治区。最南的省区是海南省,最北的省区是黑龙江,最西的省区是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最东的省区是黑龙江。邻国最多的省区是新疆维吾尔自治区(8个)。邻省最多的省区是内蒙古自治区和陕西省。浙江省的邻省是江苏、上海、安徽、江西、福建。我国面积最大的省区是新疆。
8、2000年我国的人口已达12.9亿,约占世界的22%。我国的人口密度是134人/平方千米,是世界的3倍。P44
9、我国的人口地理分界线是黑河——腾冲。此线以东人口稠密,以西人口稀少。P45
10、我国民族有56个,其中少数民族是55个。少数民族中人口最多的是广西壮族。人口超过100万以上的少数民族有18个,人口超过100万以上的民族有19个。
11、我国民族分布的特点是:大杂居,小聚居。汉族人口多集中在东部和中部地区。而少数民族主要集中在西南、西北、东北的边疆地区。P45-46
12、我国少数民族分布最多的省区是云南省。少数民族中“回族”以普通话为本民族的共同语言。分布最广的少数民族是“回族”。
13、五个自治区的少数民族要求掌握,并了解他们的风俗习惯、节日、服装、信仰的宗教。
14、我国的地形类型有五种:山地、平原、高原、丘陵、盆地。我国地形的特点是:地形复杂多样;山区面积广大,约占全国面积的2/3;地势西高东低,逐级降低,呈三级阶梯状分布。
15、我国的气候类型有五种:温带季风气候、亚热带季风气候、热带季风气候、温带大陆性气候、高原高山气候。我国气候的特点是:气候复杂多样,各地气候差异显著。P50
16、请掌握我国主要的地形区及它们的特点。并明确它们在哪一级阶梯中。P48-49
17、正由于我国地势是西高东低,所以影响到我国的气候东部降水量比西部丰富,东部气温比西要温暖。也影响到我国的河流大致是自西向东流。
18、正由于我国的气候复杂多样,影响到世界上绝大多数农作物可以在我国种植。
19、请掌握我国气候的分布。尤其是舟山的气候类型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舟山的地形主要是以丘陵为主。
20、夏季风气候具有雨热同期的特点。夏季风可以带来丰沛的降水,而且是气温较高的时期。所以季风区与世界同纬度相比,气候比较湿润;有利于农作物的生长。但由于季风气候的不稳定性,它会给我们带来洪涝或干旱这样的自然灾害。P51
21、掌握夏季风和冬季风的性质、风向、发源地。P50
22、季风区与非季风区的分界线为:大兴安岭、阴山山脉、贺兰山脉、巴颜喀拉山脉、冈底斯山脉。这线以东为季风区,以西为非季风区。
23、黄河 上、中、下游各段的水文特征
各段 范围 水文特征
上游
巴颜喀拉山北麓——
内蒙古河口镇 1、上源段:水量小、水清流缓2、峡谷段:水流急、峡谷多、水能丰富、水量大增3、河套段:水量减少、水利工程发达。
中游 内蒙古河口镇——河南孟津 水量大,河水汹涌,泥沙大量流失
下游
河南孟津——黄河入海口 流速减慢、泥沙大量沉积、形成了世界上罕见的地上河。
24、如何治理黄河?关键在于治沙 P54
(1)、在中游黄土高原地区,大力开展植树造林和修筑梯田等水土保持工作。(2)、在下游培修大堤,“引黄淤灌”。
(3)、在上、中游干流上兴建一系列如:龙羊峡、刘家峡、青铜峡、三门峡等水利枢纽工程,初步发挥了防洪、灌溉、发电等效益。
25、黄河、长江比较项目 长 江 黄 河
源头 唐古拉山主峰——各拉丹冬雪山 巴颜喀拉山北麓
入海 东海 渤海
干流长度 6300千米 第一大河 5400千米 第二长河
流经省区 青、川、藏、滇、渝、鄂、
湘、赣、皖、苏、沪(11个) 青、川、甘、宁、内蒙古、
晋、陕、豫、鲁(9个)
水系形状 “之”字形 巨大的“几”字
上、中、下各段划分 源头——湖北宜昌——江西湖口——入海口 源头——内蒙古河口镇——河南孟津——入海口
主要支流 上游:雅砻江、岷江、嘉陵江、乌江.
中游:汉江、湘江、赣江 上游:洮河、湟水
中游:汾河、渭河
Ⅱ 沪教版七下历史练习册答案和地理练习册答案,悬赏100,急求
你看看是不是,你要找的。若果不是请追问,有帮助的话望采纳!
Ⅲ 求沪教版七年级地理考纲知识梳理部分
七年级下册地理复习笔记
第一章
一亚洲及欧洲
1、亚洲:亚细亚 欧洲:欧罗巴
2、亚洲和欧洲的大陆部分连为一体,合称亚欧大陆。
3、亚洲北部深入北极圈,南部延伸到赤道以南。东临太平洋,北临北冰洋,南临印度洋,西与欧洲相连,西南与非洲为邻,东隔白令海峡与北美洲相望,是世界第一大洲。
4、亚洲绝大部分位于北温带、东半球和北半球。
5、亚洲地形的三大特征:
A.地形以高原、山地为主,平均海拔高,是除南极洲以外海拔最高的大洲。
B.地面起伏大,高低悬殊。
C.地势中部高,四周低。
6、大陆东侧和东南侧有世界上规模最大、最典型的呈弧形排列的群岛。由于亚欧板块与太平洋板块碰撞挤压形成的,因而此地区地壳不稳,多火山、地震。
7、亚洲气候特征:
A.复杂多样,各地气温差别显著。
B.气候的大陆性特征显著,干湿差异悬殊。
C.季风气候显著,尤其是亚洲的东部和南部最强盛、最典型,影响范围也最广。
8、冬季风:源于西伯利亚和蒙古一带,气温降低,降水不多。
夏季风:来自太平洋和印度洋,丰沛的水汽和大量的降水。
9、长江的长度和流量居亚洲首位、世界第三。
湄公河在我国境内称澜沧江,是亚洲流经国家最多的一条国际河流。
10、亚洲河网分布的两大特点:
A.大河多发源于中部的高原山地,顺地势呈放射状向四周奔流入海。
B.内流区面积广大。亚洲中部的锡尔河和阿姆河注入咸海,是世界上两条著名的内流河。
11、亚洲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大洲,占全球的60%。
12、冰川作用造成的地形:
A.挪威沿海幽深曲折的峡湾
B.芬兰成千上万的湖泊
C.东欧平原上波状起伏的低丘
D.阿尔卑斯山脉挺拔的峰峦
13、欧洲形成显著的海洋性气候的原因:
A.三面临海,形似亚欧大陆向西凸出的“大半岛”。
B.大陆轮廓破碎,海岸线漫长曲折,绝大部分地方距海不远。
C.大部分位于北纬40°~60°之间,终年盛行来自大西洋的温暖湿润的西风。
D.沿岸有北大西洋暖流经过,使西北部沿海地区显著升温。
E.山脉多为东西走向,平原广阔,连成一片,有利于大西洋上的暖湿空气长驱直入。
14、地中海气候和温带海洋性气候在世界上分布范围最广、最典型的区域是欧洲。
15、多瑙河是流经国家最多的河流,它和莱茵河是欧洲著名的国际河流,伏加尔河是欧洲最长的河流。
16、每隔经度15°划一个时区,东、西各划出12个时区,东十二区和西十二区合为一个时区,这样全球共分为24个时区,每隔一个时区,时间相差1小时,东边的时间早于西边的时间,自西向东越过国际日期变更线,日期要减去1天。
17、贝加尔湖→世界上最深的湖泊 里海→世界上最大的湖泊
死海→世界上湖面海拔最低、含盐度很高的湖泊
巴尔喀什湖→一半咸水一半淡水的湖泊
Ⅳ 七年级下册地理复习提纲
§1.1 中国的疆域
伟大的祖国:中华人民共和国位于亚洲的东部、太平洋的西岸。—海陆兼备。
最北:漠河54度N;最东:黑龙江与乌苏里江汇合处135度E。最南:曾母暗沙4度N。最西:帕米尔高原73度E。
陆地总面积约960万平方千米,在世界各国中居第3位。
我国是世界上重要的海洋大国,大陆海岸线长达18000多千米,是世界上海岸线最长的国家之一。我国海域分布有面积在500平方米以上的岛屿6500多个。我国领海的宽度是22.22公里(12海里)。我国管辖的海域面积约300万平方千米。
众多的邻国:我国陆上国界漫长,达2万平方千米,接壤的国家共有14个(顺口溜):东朝鲜、北蒙古、东北西北俄罗斯;西部哈吉塔阿巴;西南印度尼丹;南部还有缅老越。隔海相望的国家有6个(顺口溜):印尼马文菲日韩。
§1.2 中国的行政区划
历史上的行政区划: 现行行政区划:我国现行的行政区划基本上划分为省(自治区、直辖市)、县(自治县、县级市)、镇(乡)三级。我国共有34个省级行政单位,包括23个省、5个自治区、4个直辖市和香港、澳门两个特别行政区。
§2.3 中国的人口
数量世界第一:第五次人口普查:我国总人口为12.95亿。目前人口数为13亿。
增长速度较快;分布疏密不均:腾冲——漠河,我国分布人口的疏密。
人口多处特点 人口少处特点
东部地区人口多;
沿海、沿河、沿湖地区人口多;
平原、盆地人口多;
经济和交通运输发达地区人口多;
城镇密集、工业发达的地区人口多;
山地、高原人口少;
偏僻的农业、牧业地区人口少;
偏僻的农业、牧业地区人口少;
大部分少数民族地区人口少。
我国人的人口政策:实行计划生育,控制人口的数量,提高人口的质量,是我国一项长期的基本国策。
§1.4 中国的人口:
56个民族:我国是一个团结统一的多民族大家庭,有汉、壮、蒙古、回、藏、维吾尔、苗族等56个民族成员。汉族人口众多,接近全国总人口的92%;其他民族人口仅占8%,被称为少数民族。
大杂居、小聚居:汉族分布最广,主要集中在东部和中部。少数民族则主要分布在西南、西北和东北部地区。汉族地区有少数民族聚居,少数民族地区也有汉族居住。
民族风情:蒙古族——那达慕大会;云南傣族——泼水节;中华民族——端午节。
第二章 中国的自然环境
§2.1 中国的地形
地势西高东低:——呈阶梯状。 山脉纵横交错: 山势走向:
东西走向:天山、阴山、昆仑山、秦岭、南岭;南北走向:贺兰山、六盘山、横断山区。东北西南走向:大兴安岭、太行山、巫山、雪峰山、长白山、武夷山、台湾山脉、玉山。西北东南走向:阿尔泰山、祁连山;弧形走向:喜马拉雅山脉。
中华五岳:东岳泰山;西岳华山;南岳衡山;北岳衡山;中岳嵩(sōng)山
地形复杂多样:我国地势西高东低,呈阶梯状分布。纵横交错的山脉和复杂多样的地形,为我们提供了丰富多彩的自然景观,又是祖国各地的生产活动和生活方式各有不同。四大高原:青藏高原:世界上最高的高原,被称为“世界屋脊”。高山终年积雪,冰川纵横。内蒙古高原:高原地势平坦开阔,西北部多荒漠、戈壁、东部和中部多肥美草原。云贵高原:高原大部分地区地形崎岖,石灰岩分布广泛。黄土高原身披深厚黄土,地形丰富多姿,缺乏植被覆盖的地方水土流失严重,许多地方沟壑纵横
四大盆地:塔里木盆地:我国最大的内陆盆地。内中有我国最大的沙漠——塔克拉玛干沙漠。准噶尔盆地:我国第二大盆地。柴达木盆地:被美誉为“聚宝盆”。
四川盆地:有“紫色盆地”之称。著名的成都平原位于盆地西部,农业发达,物产丰富“天府之国”之称。
三大平原:东北平原:黑土面积广大。华北平原:地势低平,地面坡度很小。
长江中下游平原:我国著名的“鱼米之乡”。
§2.2 中国的气候
气候复杂多样:气候复杂多样:冬季南北气温差异大,南方温暖,而越往北气温就越低。夏季南北普遍高温。我国气候类型分为温带季风气候、亚热带季风气候、热带季风气、温带大陆性气候、高原高山气候。
季风气候显著:我国虽然气候类型多样、但季风气候显著、季风气候区最为辽阔。
季风的影响是导致降水时空分配不均的主要原因。 大陆性特征。
多特殊天气:主要有寒潮、梅雨、台风、沙尘暴等。多旱涝灾害。洪涝是我国发生频繁、损失严重的自然灾害。干旱是对我国农业生产影响最大、最常见且分布范围最广的一种气候灾害。
§2.3 中国的河流
外流区为主:流域是指河流或水系的集中区域。水系是指流域内所有大小河流以及湖泊、沼泽、地下暗河等组成的水流系统。地表和地下径流最后注入海洋的河流,叫做外流河。外流河分布区域,成为外流区。最终未流入海洋的河流,即河水流入内陆湖泊或消失于荒漠之中的河流,叫做内流河。内流河分布的区域,叫做内流区。
我国外流河的水文特征深受季风气候的影响。以秦岭—淮河为界,以南地区的河流流经湿润地区,水量丰富。以北地区的河流流经半湿润或半干旱地区。
与外流河相比,我国内流河的水文特征明显不同。中国最大的淡水湖是:鄱阳湖。滚滚长江:长江源自唐古拉山,干流先后流经青海、西藏等11个省,最终注入东海,全长6300千米,是我国第一长河,世界第三长河。上游:源头——宜昌;中游:宜昌——江西湖口;下游:江西湖口——注入海口。中游段被称为“九曲回肠”。
滔滔黄河:黄河是我国第二长河,也是世界著名大河之一。它源自巴颜喀拉山,径流青海、四川等9省区,注入渤海,全长5464千米。
第三章 中国的自然资源
自然资源:自然资源是存在于自然界的能为人类提供福利的物质与能量。
主要包括气候资源、水资源、土地资源、生物资源、矿产资源以及海洋资源等。
自然资源的特征:自然资源的概念不是一成不变的。在自然界,自然资源的数量是巨大的,但又是有限的。自然资源的质量各个地区是有差异的。我国自然资源仅次于美国和俄罗斯。自然资源由于受大某些成因的制约,其分布具有一定的规律性,但他们在地区分布上一般都是均匀的。自然资源的状况处在不断的变动之中。
§3.2 中国的土地资源*6月25日 世界土地日*土地是人类生活生产活动的舞台。
“人多地少”是我国的基本国情。 类型齐全:我国各类土地资源齐全,形成了耕地、林地、草地等多种土地类型,这有利于因地制宜。我国草地面积广达、居世界前列,为发展畜牧业提供了较好的资源条件。我国是一个少林的国家。我国耕地面积不到一亿公顷。我国土地类型:耕地、沙漠、林地、草地、戈壁、高寒荒漠、石山。区域差异明显:我国土地资源的空间分布不平衡,土地生产力的区域差异明显。我国的天然林地主要分布在东北、西南、东南部山区的林地多为人工林和次生林。我国草地主要分布在内蒙古的东部、青藏高原的东部与南部。我国各地区土地资源的质量差别很大。西北内陆光照充足,热量较为丰富,但干旱少雨,水源不足,以草地和荒漠为主。 珍惜每一寸土地:
§3.3 中国的水资源***3月22日 世界水日***
地区分布悬殊:我国水资源的总量不少,但人均占有量很低,约为世界人均水量的1/4。时间分配不均:我国水资源在时间分布上具有夏秋多、冬春少和实际变化大的特点。合理利用每一滴水:由于我国水资源地区分布不平很,为了合理利用水资源,有必要请见跨流域的调水工程。***引黄济青***南水北调***
1、我国的主要铁路干线:
“三横”:京包——包兰线;陇海——兰新线;沪杭——浙赣——湘黔——贵昆线。
“五纵”:京沪线;京九线;京哈——京广线;焦柳线;宝成——成昆线。
2、重要的铁路枢纽:
北京、郑州、徐州、兰州、成都、株洲等。
3、五种运输方式特点:
现代运输方式包括铁路、公路、水运、航空、管道等。运输价格空运最高,陆运次之,水运最低;速度方面,飞机最快,火车汽车次之,轮船最慢;运量方面,火车、轮船最大,汽车次之,飞机最小。运输方式的选择要根据货物的性质、数量、运距、运输成本、时间效益等来定。
4、农业的分布差异:
“四大牧区”、“三大棉区”、“三大林区”、“九大商品粮基地”、“南稻北麦”、“南甘北甜”、“南油菜北花生”。
5、因地制宜发展农业:
我国各地自然环境存在很大差异,每个地区都在农业发展的优势与不足。利用当地自然条件的优势,把要发展的农业 生产部门或农作物,布局在适宜它本身生长的地区,是“因地制宜”的重要内容之一。
6、工业的空间分布:
沿交通线:京广、京沪、哈大等铁路线,形成了重要的工业基地;
沿河:黄河流域、长江沿线;
沿海:四大工业基地。
7、高新技术产业主要特点:
从业人员中,科技人员所占比例大;销售收入中,用于研究与开发的费用比例大;产品更新换代快。
Ⅳ 七年级下册地理提纲(中国地图出版社的)
第四章 自然资源与经济发展
第一节 水资源及其开发利用p4—p11
一 水是重要的自然资源
1、 自然资源:人类直接从自然界获得、用于生活和生产的物质和能量,叫做自然资源。
2、 主要包括:水资源、土地资源、矿产资源、气候资源、生物资源和海洋资源。
3、 分类 ①可再生资源:可以持续利用,利用后还能循环再生、或者不断更新。(阳关、空气、土地、水、生物等)②非可再生资源:用一点就少一点,不能更新,也不能再生,越用越少。(煤炭资源)
4、 淡水资源的存在形式:江河及淡水湖泊中的水、高山积雪、冰川以及地下水等。(地球上水量的97.5%为咸水,淡水只占2.5%,而且68.7%的淡水以冰川形式存在)
5、 淡水资源主要来自大气降水。
降落在地面的水,一部分沿地面流动,形成地表径流;一部分渗入地下,形成地下径流。
水资源的多少,主要以径流量的多少来衡量。径流量又随降水的变化而变化。
一般来说,降水多的地区,淡水资源丰富;降水少的地区,淡水资源贫乏。
二、我国水资源的时空分布
1、中国的水资源总量占世界第六位,人均占有量只相当于世界人均占有量的1/4。
2、分布特点:时间分配不均匀、空间分布不平衡。
在时间上,河川径流夏秋季节丰沛,春冬季节水量减少。影响:水旱灾害。降水过于集中,夏季洪灾,春季旱灾;降水的年际变化大,造成径流年际变化大,连续几年的丰水或连续几年的枯水。
在空间上,分布 从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递减,总体呈现南方多水、北方少水的状态。
影响:北方平原广阔,耕地面积大,人口密集,人均水资源量少,加剧北方缺水的状况。
3、水污染 原因:工农业发展,部分地区的工厂、乡镇企业把未经处理的污水直接排入河流、湖泊。 北方地区水资源缺乏,水污染更为严重。淮河、海河和辽河是我国受污染最重的河流。
三、合理用水 保护水资源
1、供水紧张原因:利用率低、浪费严重、水污染也降低了水资源的利用价值。
解决方法:合理利用和节约用水。(喷灌技术是农业节水及增产的重要措施。)
2、改变水资源区域分配不均(空间):调水工程。(引黄济青工程、引滦入津工程、南水北调工程等。)
3、解决时间分配不均的问题:修建水库。丰水期蓄水,枯水期防水,保持下游较稳定的流量。 功能:防洪、灌溉、发电、城市供水、航运等。
4、防治水污染。
第二节 土地资源与农业p12—p19
一、 我国土地资源的特点
1、 类型多样:林地、耕地、草地、沙漠、戈壁等。 分布:耕地和林地(东部季风区):草地、戈壁、石山、高寒荒漠(西部内陆地区)。
2、 特点:①总量丰富,但人均占有量少。(总面积居世界第三位,耕地居世界第四位,林地居世界第六位。)②山地多,平地少。③中国农耕历史悠久,可供开垦的土地已为数不多,后备耕地资源缺乏而且总要分布在新疆、黑龙江等边远省区。
二、 因地制宜发展农业
1、 农业类型:种植业、林业、畜牧业、和水产养殖业等。
2、 因地制宜:利用各个地方的自然条件的优势,把最适宜的农业生产部门,布局在适宜它发展的地区。
3、 东南部和西北部分界线:400毫米年降水量线。东南部特点:土地肥沃、季风活跃、气候温暖、雨热同期。(种植业)
在东南部,以秦岭—淮河为界分为南方和北方。南方:湿热多雨,集中了93%的水田。(水稻)北方:降水偏少,气温略低,旱地的主要分布区。(小麦、棉花)
4、 森林分布:东南部的山地地区。 我国三大林区:东北林区、西南林区和南方林区。
5、 畜牧业分布:西北部,草场广布。(内蒙古盛产三河马、三河牛)
三、 珍惜每一寸土地 切实保护耕地
1、 土地破坏严重导致:水土流失、土地荒漠化、沙尘暴。
2、 为什么要保护土地资源?
①人均占有量少。
②土地破坏严重。
③耕地林地比重小。
④后备资源不足。
3、 解决办法:抓紧粮食生产的同时,因地制宜,积极调整农业结构,开展多种经营,宜粮则粮,宜牧则牧。 农业生产要大力发展和推广现代高新技术产业,发展优质、高产、高效农业,以提高农业生产的劳动生产率和商品率。
第三节 工业p20—p26
工业是国民经济的主导。
一、 矿产资源与工业
1、 煤炭资源——“工业的粮食”。分布:华北和西北地区,山西、陕西和内蒙古等省。(“煤海”——山西,煤炭储量占全国1/3)
2、 石油——“工业的血液”,现代工业的重要能源和原料。分布:东北、华北和西北地区,沿海大陆架。(新疆塔里木盆地和吐鲁番—哈密盆地正开发新的大油田)
3、 铁矿资源是发展钢铁工业最基本的原料,钢铁工业又是衡量一个国家基础工业发展水平的标志之一。 分布:河北、辽宁、四川三省的铁矿资源储量最大。 特点:贫矿多,富矿少。
九大钢铁工业中心:鞍山、北京、武汉、包头、上海、攀枝花、太原、马鞍山、重庆。
二、 主要工业基地的分布
1、 主要工业基地:沪宁杭工业基地、珠江三角洲工业基地、京津唐工业基地、辽中南工业基地。
2、 分布特点:向沿海地区分布。(通过海洋运输与国外联系,通过铁路、内河运输与祖国内陆联系)
三、 高新技术产业的作用
1、 高新技术产业 指建立在新的科学技术基础上的新兴产业。
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水平,是衡量一个国家综合国力的重要标志。
2、 特点:①从业人员中,科研人员所占的比例大;
②用于研究和开发的经费支出所占的份额大;
③产品的技术复杂程度高。
3、 类型: 电子和信息类产业、机电一体化类产业、生物技术类产业、新型材料产业、新能源和环保产业。
4、 分布:东部沿海地区和大城市附近,呈现大分散、小集中的特点。
5、 影响因素:“科教兴国”战略的实施、航空航天工程、基因工程、网络技术、纳米技术、基础研究、应用研究。
6、 高新技术产业的作用:节省能源和原材料、废物少、污染小等特点,有利于保护环境,对我国实现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第四节 交通运输p27—p33
一、 各种交通方式的特点
运输方式 运载量 运价 速度 灵活性
铁路 最大 居中 居中 居中
公路 居中 居中 居中 最好
水路 最大 最小 最慢 最差
航空 最小 最高 最快 居中
二、 我国主要的交通运输方式
1、 目前主要的交通运输方式:铁路、公路、航空和水路等。(管道)
2、 铁路 分布格局:纵贯南北、横穿东西。
3、 公路 发展比较快,成为我国现代交通运输的主要方式之一。(高速公路,在省际交通运输上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4、 航空 以首都北京为中心。航空运输的发达与否已成为衡量一个国家交通运输现代化的重要标志。
5、 交通运输网 铁路线、公路线、航空线等各种交通运输线相互交织,形成四通八达的交通运输网。
三、 交通运输网的作用
“要致富,先修路”、“先行官”、火车“拉”来的城市—石家庄
第五章 地方文化特色和旅游
第一节 自然环境对地方文化的影响p36—p41
一、 我国民居、服饰、饮食的地方特色
1、 文化是人类的创造物。
广义的文化就是人类在社会发展过程中创造出来的所有物质和精神财富的总和。
具有浓郁地方特色的文化,是最具吸引力、最有魅力的旅游资源。
2、 居住是人类最重要、最基本的需要。
目的就是适应自然环境,避免受到不利自然条件,如洪水、寒冷等的干扰和损害,以保证人身安全与健康。不同地区、不同民族的民居,无论造型、结构,还是材料、功能,都有其独特的风格。
地区(民族) 民居 特点
内蒙古(蒙古族) 蒙古包 适应经常搬迁的流动生活,帐篷、蒙古包等易于拆装
北京(华北地区) 四合院 青砖灰瓦,色泽不艳,南窗较大,利于光照。(季风区 多平原)
梅州(长江中下游) 两面坡式民居 两面坡型屋顶有利于雨天排水
陕西(黄土高原地区) 窑洞 优点:省工、省料、省地、冬暖夏凉 缺点:通风不良、比较潮湿
云南(傣族) 竹楼 适合当地的亚热带季雨林气候
新疆(西北) 泥砖平顶房 墙厚、窗少、平顶(降水少,风大)
浙江 江南民居 墙薄、窗多、斜顶(降水多,通风)
湖南(和湘西) 吊脚楼 居住在山区,顺山坡地势盖起(受地形影响)
西藏(甘肃) 石砌碉房 就地取材,以土石为原料,坚固、耐久、实用,而且冬暖夏凉
3、 服饰 是人们在一定的自然环境下生存和发展的必然产物,不同地区、不同民族的服饰各具特色。服饰成为区别我国个民族的重要标志。
民族 服饰 原因
傣族 妇女:窄袖短衣和统裙,乔其纱、丝绸等缝制
男子:无领对襟或大襟小袖衫,肥大的长裤 聚居在热带、亚热带地区
藏族 传统藏袍,长袖、宽腰、大襟 适应高原温差大、气温相对较低的环境。由于气温日较差较大,藏袍的穿戴方式甚至在同一天内也不一样。
4、 饮食文化
①烹调技术技法多样:讲究用料,讲究刀工,讲究调味,重火候。(烹调技法如煮、蒸、烤、炒、烧、炖、炸、熘、卤、腌、涮、煎、爆、焖、熏等。 刀工有直刀、片刀、坡刀、花刀等多种方法。)
②名字新奇,耐人寻味:“紫龙脱袍”、“霸王别姬”
③八大菜系:山东菜系、四川菜系、江苏菜系、浙江菜系、广东菜系、福建菜系、湖南菜系、安徽菜系等。
④川菜:以麻辣、厚味著称。(防湿作用) 川菜名肴,如“鱼香肉丝”、“宫爆鸡丁”、“麻婆豆腐”等。
二、 自然环境对文化的影响
1、 地方文化的起源和兴衰与自然环境密切相关。
首先,地形、气候、水文、地质、生物等自然因素是地方文化形成和发展的基础。
其次,各种自然因素,常常成为地方文化极其重要的组成部分。
第三,不同地区、不同民族的民居、服饰和饮食,由于深受当地自然环境的影响,都有其独特的风格。
2、 气候影响当地房屋的建筑形式
地区 气候 房屋建筑形式
南
方 降水多,气温高, 屋顶坡度大利于雨水下泄,窗户较小,减少阳光照射
降低气温。
内
陆
干
旱 降水少,冬季寒冷,屋顶坡度小,甚至完全是平的。 农民可以在上面晒粮食,窗户也较大,利于在冬季获取更多的阳光、增加室内温度。
3、
地区 气候 影响
东北地区 夏季温暖而短促,冬季严寒而漫长 粮食作物:春小麦、玉米、谷子、高粱、大豆等。
主食:面粉、杂粮,大米较少,面食种类繁多
食用油:豆油、葵花籽油
居民有挖窖贮藏冬菜和腌制酸菜的习惯
4、服饰的基本功能 抵御寒暑、减少日晒、遮挡风雨、防止蚊虫叮咬等。
自然坏境影响人们的服饰。
5、 地形对各地的民居等地方文化影响也非常大。
如:贵州和湘西的少数民族居住在山区,因而顺山势盖起吊脚楼;
平原地区地势平坦,住房布局较为规则,且多院落,如四合院。
6、 不同地区的地质条件和生物资源,为建筑材料提供物质保证。
例如:山区人民充分利用岩石资源,多建筑石屋;黄土高原地区的人们,利用黄土建造窑洞;傣族、壮族等少数民族利用当地出产的竹木,建造竹楼;西北地区的人们则将黄土直接夯筑成墙,建造房屋。
第二节 地方文化对旅游的影响p42—p47
一、 地方文化特色是重要的旅游资源
1、 地方文化特色 是在当地自然环境基础上长期发展形成的,体现了不同地区的人类发展历史及其丰富、独特的文化内涵。
2、 包括 历史文物、文化遗迹、古典建筑、文化艺术、风土民俗、工艺特色、风味佳肴等。
3、 到2007年7月,中国已有35处具有鲜明地方文化特色的文物古迹和自然景观,被联合国科教文组织世界遗产委员会批准列入《世界遗产名录》,数量仅次于西班牙和意大利,位居世界第三。
景区 省份 特色
武陵源 湖南省 “五绝”:奇峰、怪石、幽谷、秀水、溶洞
苏州园林 江苏省 小巧玲珑,清秀典雅,布局结构成功地运用了比例陪衬关系和对比手法,古典园林的代表作。
布达拉宫 西藏 西藏古建筑艺术的精华
人间瑶池
“黄龙” 四川省 “四绝”:彩池、雪山、峡谷、森林
黄山 安徽省 “四绝”:奇松、怪石、云海、温泉,“集天下奇景于一体”。沉淀了丰厚的历史文化。
秦始皇陵、
兵马俑坑 西安 秦始皇陵是世界规模最大、结构最奇特、内涵最丰富的帝王陵墓之一。1987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批准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九寨沟 四川省 “人间仙境”、“童话世界”
泰山 山东省 五岳之尊,中华民族精神的象征,自古便被视为社稷稳定、政权巩固、国家昌盛、民族团结的象征,是我国第一个被纳入《世界遗产名录》的景观。
平遥古城 山西 民俗文化、民间艺术与旅游结合起来
二、 地方文化特色推动当地旅游业的发展
1、 旅游业在20世纪80年代已成为世界上重要的经济部门之一。
2、 旅游业已经成为我国国民经济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三、 保护地方文化,促进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
1、①适度的旅游和旅游资源的开发,会促进地方文化特色的发展,带动地方经济的振兴;
②过度的开发以及旅游者人数超过了旅游资源的承载能力,则会带来一系列的严重问题,如环境污染、自然和文化景观的毁坏等。
3、 旅游业的发展只有立足于地方文化,协调好文化保护和资源开发的关系,才能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战略目标。
第三节 学习与探究——设计一个旅游方案p48—p53
1、 怎样确定旅游目的地?
答:根据不同的年龄、不同的职业、不同的喜好、不同的经济收入、不同的闲暇时间来确定。
2、 可以通过哪些途径查找资料?
答:报纸、杂志、图书、广播、电视、电影、互联网、旅行社,甚至亲戚朋友,都是搜集旅游信息和资料的源地。
3、 选择旅游路线的基本出发点:用最少的时间,花最少的费用,获取最多的旅游信息,获得最满意的旅游效果。
4、 设计旅游线路时应该注意些什么问题?
①根据不同的经济收入,选择不同的交通方式和食宿条件。
②尽可能多地将不同性质的旅游点串联成环形线路(或多边形),尽量避免往返线路的重复。
③合理安排时间,考虑好各项旅游活动选择在什么时间,需要多长时间。
④旅游活动内容要多样化,要注意劳逸结合。
⑤突出旅游线路设计的主题。
5、 出发前需要准备哪些必需的东西?
答:①必要的衣物。
②常用的必备药品。
③小小针线包。
④照相机、胶卷(摄像机、望远镜、指南针等)。
⑤足够的钱(信用卡)。
⑥旅途中必要的食物和水。
黄土高原
一、地理位置和范围:P67活动1
1、东起太行山、西至乌鞘岭、南至秦岭、北抵长城,跨越了晋、陕、甘、宁四省区。
2、黄土高原的形成:
风成说:认为黄土是由其它地方由风吹来形成的。其它学说:水成说,风水雨相说。
P67活动:2
二、严重的水土流失 P12活动1、3
水土流失产生的原因:1、自然因素主要有地形、降雨、土壤(地面物质组成)、植被等;①地形一般为山区,并且坡度较大;②降水主要集中在7、8月份,且多暴雨;③黄土结构疏松,许多物质易溶于水;④地表光秃裸露,缺少植被的保护。2、人为因素:①毁林、毁草、陡坡开荒破坏了地面植被;②开矿、修路的基本建设不注重水土保持破坏了地面植被和稳定的地形,同时将大量的废土石随意向河沟倾到,造成新的沙土流失。
P69活动3:容易发生沙土流失的地区:一般降水量较大、降水季节差异大,地形一般为山区,地表坡度大。
黄土高原人地关系恶性循环:P71图8.10
生态建设措施:①采取植树种草等生物措施与建梯田、修挡土坝等工程措施相结合,治理水土流失;②合理安排生产活动,如陡坡地退耕还林还草,过度放牧的地方减少放牧的牲畜数量。
解决黄土高原生态建设的措施:①加强计划生育,严格控制人口增长,提高人口素质;②把生态环境脆弱区的人口迁移到其它地方去,建立移民新村;③政府部门要大力宣传,向农民提供粮食和补贴,使他们响应退耕号召,积极进行生态建设;④黄土高原在进行生态建设过程中要因地制宜,根据当地的自然条件,发展多种经营,提高收入,解决黄土高原人多地少的问题。
台湾
一、地理位置 P33活动1、2
位于我的的东南沿海,北临东海,东临太平洋,南临南海,西隔台湾海峡与福建省相望,多山的海岛(山地点2/3,玉山为最高峰,平原主要分布在台湾西部和沿海)
二、源丰富的宝岛 P36活动1、2。3
⒈资源宝库
森林宝库(樟树);甜岛、粮仓(甘蔗、蔗糖、水稻);水果之乡(香蕉、菠萝);矿产丰富(海盐、天然硫磺、金、铜、煤、石油);水产王国(鱼类等);祖国东南海上明珠;祖国东南盐仓。
2。物产丰富的原因:
低纬度(北回归线穿过台湾中部),四面临海;热带,亚热带季风气候;板块碰撞构造带;多山的地形;短急的河流。
三、 进口—加工—出口”型经济(出口导向型经济)
20世纪60年代以前立足于“宝” 出产农矿业产品
20世纪60年代以后立足于“岛” 进口—加工—出口工业产品
四、 人口和大城市主要分布在西部
珠江三角洲
一、地理位置:
位于广东省的东南部,珠江下游,毗邻港澳,与东南亚地区隔海相望。被称为我国的“南大门”。
对外开放的前沿:①区位因素:地形平坦、平原广阔、气候温暖湿润、水网密布、交通便利、土壤肥沃、水源充足、人口稠密、经济发展;②人文因素:具有对外开放的历史传统,很多地方是著名的侨乡;③政策因素:国家对珠江三角洲地区实行了“对外开放,优先发展”(设特区,全开放,先富带后富)的政策。
二、经济特点: P53活动1、2。3
外向型经济:从初期以合资、独资的企业为主,发展到海外建厂;从引进资金、技术、设备、管理方法为主,到吸收、消化、创新、发展自己的企业和产品,并以形成国际市场为导向,以出口创汇为目标;同时带动当地乡镇企业的发展和城镇文化水平的提高。
发展的的利条件:①地理位置优越:紧邻港澳和东南亚地区;②海陆交通运输便利;③很多地方是著名的“侨乡”。
经济模式:“前店后厂”,“前店”指港澳地区,“后厂”指珠江三角洲地区
三、城镇的发展
重要标志:土地利用方式显著变化
原因:①外向型经济日益繁荣;②产业结构发生重在变化
Ⅵ 急急急急急急急!!!!!!!!!!!!!!谁有七年级上沪教版地理书 自主学习 海南岛的内容 谢谢!!!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引入)在我国南部有一岛屿,因交通闭塞,人烟稀少,历代封建帝王都将此作为流放犯人的地方,内陆的人们把它视为天之涯、海之角,有去无回。故有“天涯海角”之称,你知道它是我国的哪一岛屿吗?
(板)第十五节 “天涯海角”——海南省
一、自然环境特征
(读图)地图册18页,说出海南省的位置
(小结)海南岛是我国第二大岛,位于祖国南端,北以琼州海峡与广东划界,西临北部湾与越南相对,东部和南部濒临南海,是我国最年轻的省份,也是省级经济特区。
(读图)66页图2—55
(活动)66页活动1
(问)这种地形特点同水系特点有何关系?(决定了海南岛水系呈放射状流入南海)
(读图)根据海南所处纬度区域,判断当地的气候特点
(小结)海南岛属热带季风气候,同时又深受海洋影响,高温多雨为其主要气候特征。全年无冬,最冷月的平均温度为16—24℃)
(板)二、热带经济作物为主的农业
(问)①为什么海南省农业以热带经济作物为主?(由气候决定的)
②海南省有哪些主要热带作物?
③有哪些热带水果?
(板)三、丰富的旅游资源
(讲)在现代旅游业中,有所谓“三S”(sun、sea、sand)指的是太阳、海洋和沙滩这三种最受人们欢迎的旅游资源,而此三者都与海滨有关。中国海滨旅游最大的潜力在海南,这里一年四季都适宜海水浴。
●板书设计:
第十五节 “天涯海角”——海南省
一、自然环境特征
二、热带经济作物为主的农业
Ⅶ 跪求七年级下册地理中国地图出版社知识点,考试重点及复习资料!
第四章 自然资源与经济发展
第一节 水资源及其开发利用p4—
一 水是重要的自然资源
1、 自然资源:人类直接从自然界获得、用于生活和生产的物质和能量,叫做自然资源。
2、 主要包括:水资源、土地资源、矿产资源、气候资源、生物资源和海洋资源。
3、 分类 ①可再生资源:可以持续利用,利用后还能循环再生、或者不断更新。(阳关、空气、土地、水、生物等)②非可再生资源:用一点就少一点,不能更新,也不能再生,越用越少。(煤炭资源)
4、 淡水资源的存在形式:江河及淡水湖泊中的水、高山积雪、冰川以及地下水等。(地球上水量的97.5%为咸水,淡水只占2.5%,而且68.7%的淡水以冰川形式存在)
5、 淡水资源主要来自大气降水。
降落在地面的水,一部分沿地面流动,形成地表径流;一部分渗入地下,形成地下径流。
水资源的多少,主要以径流量的多少来衡量。径流量又随降水的变化而变化。
一般来说,降水多的地区,淡水资源丰富;降水少的地区,淡水资源贫乏。
二、我国水资源的时空分布
1、中国的水资源总量占世界第六位,人均占有量只相当于世界人均占有量的1/4。
2、分布特点:时间分配不均匀、空间分布不平衡。
在时间上,河川径流夏秋季节丰沛,春冬季节水量减少。影响:水旱灾害。降水过于集中,夏季洪灾,春季旱灾;降水的年际变化大,造成径流年际变化大,连续几年的丰水或连续几年的枯水。
在空间上,分布 从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递减,总体呈现南方多水、北方少水的状态。
影响:北方平原广阔,耕地面积大,人口密集,人均水资源量少,加剧北方缺水的状况。
3、水污染 原因:工农业发展,部分地区的工厂、乡镇企业把未经处理的污水直接排入河流、湖泊。 北方地区水资源缺乏,水污染更为严重。淮河、海河和辽河是我国受污染最重的河流。
三、合理用水 保护水资源
1、供水紧张原因:利用率低、浪费严重、水污染也降低了水资源的利用价值。
解决方法:合理利用和节约用水。(喷灌技术是农业节水及增产的重要措施。)
2、改变水资源区域分配不均(空间):调水工程。(引黄济青工程、引滦入津工程、南水北调工程等。)
3、解决时间分配不均的问题:修建水库。丰水期蓄水,枯水期防水,保持下游较稳定的流量。 功能:防洪、灌溉、发电、城市供水、航运等。
4、防治水污染。
第二节 土地资源与农业p12—p19
一、 我国土地资源的特点
1、 类型多样:林地、耕地、草地、沙漠、戈壁等。 分布:耕地和林地(东部季风区):草地、戈壁、石山、高寒荒漠(西部内陆地区)。
2、 特点:①总量丰富,但人均占有量少。(总面积居世界第三位,耕地居世界第四位,林地居世界第六位。)②山地多,平地少。③中国农耕历史悠久,可供开垦的土地已为数不多,后备耕地资源缺乏而且总要分布在新疆、黑龙江等边远省区。
二、 因地制宜发展农业
1、 农业类型:种植业、林业、畜牧业、和水产养殖业等。
2、 因地制宜:利用各个地方的自然条件的优势,把最适宜的农业生产部门,布局在适宜它发展的地区。
3、 东南部和西北部分界线:400毫米年降水量线。东南部特点:土地肥沃、季风活跃、气候温暖、雨热同期。(种植业)
在东南部,以秦岭—淮河为界分为南方和北方。南方:湿热多雨,集中了93%的水田。(水稻)北方:降水偏少,气温略低,旱地的主要分布区。(小麦、棉花)
4、 森林分布:东南部的山地地区。 我国三大林区:东北林区、西南林区和南方林区。
5、 畜牧业分布:西北部,草场广布。(内蒙古盛产三河马、三河牛)
三、 珍惜每一寸土地 切实保护耕地
1、 土地破坏严重导致:水土流失、土地荒漠化、沙尘暴。
2、 为什么要保护土地资源?
①人均占有量少。
②土地破坏严重。
③耕地林地比重小。
④后备资源不足。
3、 解决办法:抓紧粮食生产的同时,因地制宜,积极调整农业结构,开展多种经营,宜粮则粮,宜牧则牧。 农业生产要大力发展和推广现代高新技术产业,发展优质、高产、高效农业,以提高农业生产的劳动生产率和商品率。
第三节 工业p20—p26
工业是国民经济的主导。
一、 矿产资源与工业
1、 煤炭资源——“工业的粮食”。分布:华北和西北地区,山西、陕西和内蒙古等省。(“煤海”——山西,煤炭储量占全国1/3)
2、 石油——“工业的血液”,现代工业的重要能源和原料。分布:东北、华北和西北地区,沿海大陆架。(新疆塔里木盆地和吐鲁番—哈密盆地正开发新的大油田)
3、 铁矿资源是发展钢铁工业最基本的原料,钢铁工业又是衡量一个国家基础工业发展水平的标志之一。 分布:河北、辽宁、四川三省的铁矿资源储量最大。 特点:贫矿多,富矿少。
九大钢铁工业中心:鞍山、北京、武汉、包头、上海、攀枝花、太原、马鞍山、重庆。
二、 主要工业基地的分布
1、 主要工业基地:沪宁杭工业基地、珠江三角洲工业基地、京津唐工业基地、辽中南工业基地。
2、 分布特点:向沿海地区分布。(通过海洋运输与国外联系,通过铁路、内河运输与祖国内陆联系)
三、 高新技术产业的作用
1、 高新技术产业 指建立在新的科学技术基础上的新兴产业。
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水平,是衡量一个国家综合国力的重要标志。
2、 特点:①从业人员中,科研人员所占的比例大;
②用于研究和开发的经费支出所占的份额大;
③产品的技术复杂程度高。
3、 类型: 电子和信息类产业、机电一体化类产业、生物技术类产业、新型材料产业、新能源和环保产业。
4、 分布:东部沿海地区和大城市附近,呈现大分散、小集中的特点。
5、 影响因素:“科教兴国”战略的实施、航空航天工程、基因工程、网络技术、纳米技术、基础研究、应用研究。
6、 高新技术产业的作用:节省能源和原材料、废物少、污染小等特点,有利于保护环境,对我国实现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第四节 交通运输p27—p33
一、 各种交通方式的特点
运输方式 运载量 运价 速度 灵活性
铁路 最大 居中 居中 居中
公路 居中 居中 居中 最好
水路 最大 最小 最慢 最差
航空 最小 最高 最快 居中
二、 我国主要的交通运输方式
1、 目前主要的交通运输方式:铁路、公路、航空和水路等。(管道)
2、 铁路 分布格局:纵贯南北、横穿东西。
3、 公路 发展比较快,成为我国现代交通运输的主要方式之一。(高速公路,在省际交通运输上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4、 航空 以首都北京为中心。航空运输的发达与否已成为衡量一个国家交通运输现代化的重要标志。
5、 交通运输网 铁路线、公路线、航空线等各种交通运输线相互交织,形成四通八达的交通运输网。
三、 交通运输网的作用
“要致富,先修路”、“先行官”、火车“拉”来的城市—石家庄
第五章 地方文化特色和旅游
第一节 自然环境对地方文化的影响p36—p41
一、 我国民居、服饰、饮食的地方特色
1、 文化是人类的创造物。
广义的文化就是人类在社会发展过程中创造出来的所有物质和精神财富的总和。
具有浓郁地方特色的文化,是最具吸引力、最有魅力的旅游资源。
2、 居住是人类最重要、最基本的需要。
目的就是适应自然环境,避免受到不利自然条件,如洪水、寒冷等的干扰和损害,以保证人身安全与健康。不同地区、不同民族的民居,无论造型、结构,还是材料、功能,都有其独特的风格。
地区(民族) 民居 特点
内蒙古(蒙古族) 蒙古包 适应经常搬迁的流动生活,帐篷、蒙古包等易于拆装
北京(华北地区) 四合院 青砖灰瓦,色泽不艳,南窗较大,利于光照。(季风区 多平原)
梅州(长江中下游) 两面坡式民居 两面坡型屋顶有利于雨天排水
陕西(黄土高原地区) 窑洞 优点:省工、省料、省地、冬暖夏凉 缺点:通风不良、比较潮湿
云南(傣族) 竹楼 适合当地的亚热带季雨林气候
新疆(西北) 泥砖平顶房 墙厚、窗少、平顶(降水少,风大)
浙江 江南民居 墙薄、窗多、斜顶(降水多,通风)
湖南(和湘西) 吊脚楼 居住在山区,顺山坡地势盖起(受地形影响)
西藏(甘肃) 石砌碉房 就地取材,以土石为原料,坚固、耐久、实用,而且冬暖夏凉
3、 服饰 是人们在一定的自然环境下生存和发展的必然产物,不同地区、不同民族的服饰各具特色。服饰成为区别我国个民族的重要标志。
民族 服饰 原因
傣族 妇女:窄袖短衣和统裙,乔其纱、丝绸等缝制
男子:无领对襟或大襟小袖衫,肥大的长裤 聚居在热带、亚热带地区
藏族 传统藏袍,长袖、宽腰、大襟 适应高原温差大、气温相对较低的环境。由于气温日较差较大,藏袍的穿戴方式甚至在同一天内也不一样。
4、 饮食文化
①烹调技术技法多样:讲究用料,讲究刀工,讲究调味,重火候。(烹调技法如煮、蒸、烤、炒、烧、炖、炸、熘、卤、腌、涮、煎、爆、焖、熏等。 刀工有直刀、片刀、坡刀、花刀等多种方法。)
②名字新奇,耐人寻味:“紫龙脱袍”、“霸王别姬”
③八大菜系:山东菜系、四川菜系、江苏菜系、浙江菜系、广东菜系、福建菜系、湖南菜系、安徽菜系等。
④川菜:以麻辣、厚味著称。(防湿作用) 川菜名肴,如“鱼香肉丝”、“宫爆鸡丁”、“麻婆豆腐”等。
二、 自然环境对文化的影响
1、 地方文化的起源和兴衰与自然环境密切相关。
首先,地形、气候、水文、地质、生物等自然因素是地方文化形成和发展的基础。
其次,各种自然因素,常常成为地方文化极其重要的组成部分。
第三,不同地区、不同民族的民居、服饰和饮食,由于深受当地自然环境的影响,都有其独特的风格。
2、 气候影响当地房屋的建筑形式
地区 气候 房屋建筑形式
南
方 降水多,气温高, 屋顶坡度大利于雨水下泄,窗户较小,减少阳光照射
降低气温。
内
陆
干
旱 降水少,冬季寒冷,屋顶坡度小,甚至完全是平的。 农民可以在上面晒粮食,窗户也较大,利于在冬季获取更多的阳光、增加室内温度。
3、
地区 气候 影响
东北地区 夏季温暖而短促,冬季严寒而漫长 粮食作物:春小麦、玉米、谷子、高粱、大豆等。
主食:面粉、杂粮,大米较少,面食种类繁多
食用油:豆油、葵花籽油
居民有挖窖贮藏冬菜和腌制酸菜的习惯
4、服饰的基本功能 抵御寒暑、减少日晒、遮挡风雨、防止蚊虫叮咬等。
自然坏境影响人们的服饰。
5、 地形对各地的民居等地方文化影响也非常大。
如:贵州和湘西的少数民族居住在山区,因而顺山势盖起吊脚楼;
平原地区地势平坦,住房布局较为规则,且多院落,如四合院。
6、 不同地区的地质条件和生物资源,为建筑材料提供物质保证。
例如:山区人民充分利用岩石资源,多建筑石屋;黄土高原地区的人们,利用黄土建造窑洞;傣族、壮族等少数民族利用当地出产的竹木,建造竹楼;西北地区的人们则将黄土直接夯筑成墙,建造房屋。
第二节 地方文化对旅游的影响p42—p47
一、 地方文化特色是重要的旅游资源
1、 地方文化特色 是在当地自然环境基础上长期发展形成的,体现了不同地区的人类发展历史及其丰富、独特的文化内涵。
2、 包括 历史文物、文化遗迹、古典建筑、文化艺术、风土民俗、工艺特色、风味佳肴等。
3、 到2007年7月,中国已有35处具有鲜明地方文化特色的文物古迹和自然景观,被联合国科教文组织世界遗产委员会批准列入《世界遗产名录》,数量仅次于西班牙和意大利,位居世界第三。
景区 省份 特色
武陵源 湖南省 “五绝”:奇峰、怪石、幽谷、秀水、溶洞
苏州园林 江苏省 小巧玲珑,清秀典雅,布局结构成功地运用了比例陪衬关系和对比手法,古典园林的代表作。
布达拉宫 西藏 西藏古建筑艺术的精华
人间瑶池
“黄龙” 四川省 “四绝”:彩池、雪山、峡谷、森林
黄山 安徽省 “四绝”:奇松、怪石、云海、温泉,“集天下奇景于一体”。沉淀了丰厚的历史文化。
秦始皇陵、
兵马俑坑 西安 秦始皇陵是世界规模最大、结构最奇特、内涵最丰富的帝王陵墓之一。1987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批准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九寨沟 四川省 “人间仙境”、“童话世界”
泰山 山东省 五岳之尊,中华民族精神的象征,自古便被视为社稷稳定、政权巩固、国家昌盛、民族团结的象征,是我国第一个被纳入《世界遗产名录》的景观。
平遥古城 山西 民俗文化、民间艺术与旅游结合起来
二、 地方文化特色推动当地旅游业的发展
1、 旅游业在20世纪80年代已成为世界上重要的经济部门之一。
2、 旅游业已经成为我国国民经济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三、 保护地方文化,促进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
1、①适度的旅游和旅游资源的开发,会促进地方文化特色的发展,带动地方经济的振兴;
②过度的开发以及旅游者人数超过了旅游资源的承载能力,则会带来一系列的严重问题,如环境污染、自然和文化景观的毁坏等。
3、 旅游业的发展只有立足于地方文化,协调好文化保护和资源开发的关系,才能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战略目标。
第三节 学习与探究——设计一个旅游方案p48—p53
1、 怎样确定旅游目的地?
答:根据不同的年龄、不同的职业、不同的喜好、不同的经济收入、不同的闲暇时间来确定。
2、 可以通过哪些途径查找资料?
答:报纸、杂志、图书、广播、电视、电影、互联网、旅行社,甚至亲戚朋友,都是搜集旅游信息和资料的源地。
3、 选择旅游路线的基本出发点:用最少的时间,花最少的费用,获取最多的旅游信息,获得最满意的旅游效果。
4、 设计旅游线路时应该注意些什么问题?
①根据不同的经济收入,选择不同的交通方式和食宿条件。
②尽可能多地将不同性质的旅游点串联成环形线路(或多边形),尽量避免往返线路的重复。
③合理安排时间,考虑好各项旅游活动选择在什么时间,需要多长时间。
④旅游活动内容要多样化,要注意劳逸结合。
⑤突出旅游线路设计的主题。
5、 出发前需要准备哪些必需的东西?
答:①必要的衣物。
②常用的必备药品。
③小小针线包。
④照相机、胶卷(摄像机、望远镜、指南针等)。
⑤足够的钱(信用卡)。
⑥旅途中必要的食物和水。
黄土高原
一、地理位置和范围:P67活动1
1、东起太行山、西至乌鞘岭、南至秦岭、北抵长城,跨越了晋、陕、甘、宁四省区。
2、黄土高原的形成:
风成说:认为黄土是由其它地方由风吹来形成的。其它学说:水成说,风水雨相说。
P67活动:2
二、严重的水土流失 P12活动1、3
水土流失产生的原因:1、自然因素主要有地形、降雨、土壤(地面物质组成)、植被等;①地形一般为山区,并且坡度较大;②降水主要集中在7、8月份,且多暴雨;③黄土结构疏松,许多物质易溶于水;④地表光秃裸露,缺少植被的保护。2、人为因素:①毁林、毁草、陡坡开荒破坏了地面植被;②开矿、修路的基本建设不注重水土保持破坏了地面植被和稳定的地形,同时将大量的废土石随意向河沟倾到,造成新的沙土流失。
P69活动3:容易发生沙土流失的地区:一般降水量较大、降水季节差异大,地形一般为山区,地表坡度大。
黄土高原人地关系恶性循环:P71图8.10
生态建设措施:①采取植树种草等生物措施与建梯田、修挡土坝等工程措施相结合,治理水土流失;②合理安排生产活动,如陡坡地退耕还林还草,过度放牧的地方减少放牧的牲畜数量。
解决黄土高原生态建设的措施:①加强计划生育,严格控制人口增长,提高人口素质;②把生态环境脆弱区的人口迁移到其它地方去,建立移民新村;③政府部门要大力宣传,向农民提供粮食和补贴,使他们响应退耕号召,积极进行生态建设;④黄土高原在进行生态建设过程中要因地制宜,根据当地的自然条件,发展多种经营,提高收入,解决黄土高原人多地少的问题。
台湾
一、地理位置 P33活动1、2
位于我的的东南沿海,北临东海,东临太平洋,南临南海,西隔台湾海峡与福建省相望,多山的海岛(山地点2/3,玉山为最高峰,平原主要分布在台湾西部和沿海)
二、源丰富的宝岛 P36活动1、2。3
⒈资源宝库
森林宝库(樟树);甜岛、粮仓(甘蔗、蔗糖、水稻);水果之乡(香蕉、菠萝);矿产丰富(海盐、天然硫磺、金、铜、煤、石油);水产王国(鱼类等);祖国东南海上明珠;祖国东南盐仓。
2。物产丰富的原因:
低纬度(北回归线穿过台湾中部),四面临海;热带,亚热带季风气候;板块碰撞构造带;多山的地形;短急的河流。
三、 进口—加工—出口”型经济(出口导向型经济)
20世纪60年代以前立足于“宝” 出产农矿业产品
20世纪60年代以后立足于“岛” 进口—加工—出口工业产品
四、 人口和大城市主要分布在西部
珠江三角洲
一、地理位置:
位于广东省的东南部,珠江下游,毗邻港澳,与东南亚地区隔海相望。被称为我国的“南大门”。
对外开放的前沿:①区位因素:地形平坦、平原广阔、气候温暖湿润、水网密布、交通便利、土壤肥沃、水源充足、人口稠密、经济发展;②人文因素:具有对外开放的历史传统,很多地方是著名的侨乡;③政策因素:国家对珠江三角洲地区实行了“对外开放,优先发展”(设特区,全开放,先富带后富)的政策。
二、经济特点: P53活动1、2。3
外向型经济:从初期以合资、独资的企业为主,发展到海外建厂;从引进资金、技术、设备、管理方法为主,到吸收、消化、创新、发展自己的企业和产品,并以形成国际市场为导向,以出口创汇为目标;同时带动当地乡镇企业的发展和城镇文化水平的提高。
发展的的利条件:①地理位置优越:紧邻港澳和东南亚地区;②海陆交通运输便利;③很多地方是著名的“侨乡”。
经济模式:“前店后厂”,“前店”指港澳地区,“后厂”指珠江三角洲地区
三、城镇的发展
重要标志:土地利用方式显著变化
原因:①外向型经济日益繁荣;②产业结构发生重在变化
Ⅷ 七年级地理沪教版复习资料
中国最大的中药材生产基地:亳州市
中国最古老、建都朝代最多、影响最大的城市:洛阳
中国最长的城墙:长城
中国现存最大的古建筑群:故宫
中国最大的城市广场:天安门广场
中国现存海拔最高的宫殿:布达拉宫
中国现存的建于悬崖绝壁上最早的木结构建筑群:悬空寺
中国现存最早保存最好的石拱桥:赵州桥
中国最早设县的地方:甘谷县
中国最高的山脉:喜马拉雅山
中国最大的图书馆:中国国家图书馆
中国最长、最大的河:长江,长6300公里
中国最大的佛像:四川乐山大佛,高71米
中国最高的木建筑:山西应县木塔
中国保存最完整、气势最雄伟的帝王陵寝:唐乾陵
中国最大的自然保护区:阿尔金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中国最大的城市:上海
中国最长的地下河:坎儿井
中国人口最多的省级行政单位(含省份,自治区,直辖市,特别行政区)广东 10430万)[2]
中国人口最少的省级行政单位:澳门特别行政区
中国面积最大的省级行政单位: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约166万平方公里)
中国面积最小的省级行政单位:澳门特别行政区
中国人口密度最大的省级行政单位:澳门特别行政区
中国界线最长的省级行政单位: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周边与俄罗斯、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塔吉克斯坦、巴基斯坦、蒙古、印度、阿富汗8个国家接壤;陆地边境线长达5600多公里,占中国陆地边境线的四分之一。
中国土地面积最大的县:西藏尼玛县(面积约27万多万平方公里)
中国人均寿命最长的城市:澳门特别行政区
中国最大的山城:重庆
中国最大的江城:武汉
中国最北的村庄:漠河
中国最早设置的民族自治区:内蒙古自治区
中国人均水资源最多的省级行政单位:西藏自治区,人均水量约为175078立方米
中国人均水资源最少的省级行政单位:天津市,人均水量约为200立方米
中国煤炭资源最丰富的省份:山西省
中国目前发现体量最大香樟阴沉木:中华圣根,直径最大为394厘米
中国樟脑产量最高的地区:台湾
中国海岸线最曲折的省级行政单位:福建省
中国最大的渔场:舟山渔场
中国的最东端:黑瞎子岛(135°E)
中国的最南端:曾母暗沙(4°N附近)
中国的最西端:乌赤别里山口(73°E)
中国的最北端:北极村(53°N)
中国最南端的市:三沙市
中国人口最少的城市:三沙市
中国面积最大的城市:三沙市
中国陆地面积最小的城市:三沙市
中国水域面积最大的城市:三沙市
中国最小的地级市:安徽省铜陵市(面积1113平方公里)
中国(世界)最长的跨海大桥:胶州湾跨海大桥(全长42公里,是世界上最长的跨海大桥,举世瞩目的胶州湾跨海大桥于2011年6月30日试运营通车)
中国第一个参加奥运会的中国运动员:刘长春(参加1932年洛杉矶奥运会)
中国第一个获得奥运会金牌的
中国第一个世界冠军容国团
运动员:许海峰( 1984年4月11日,在第23届奥运会上,许海峰获得男子手枪60发慢射冠军,成为本届奥运会首枚金牌得主)
中国第一个获得世界冠军的运动员:容国团 (1959年,他夺得第25届世界乒乓球锦标赛男子单打冠军)
中国第一个在NBA首发的球员:巴特尔
中国第一位参加NBA赛事的球员:王治郅
中国第一次入选国外篮球联盟第一阵容的首位球员:孙悦
中国第一次从北坡登上珠穆朗玛峰: 1960年5月25日,王富洲、贡布和屈银华3人从北坡胜利登上珠峰.
中国最早在南极留下足迹的人:宋耀如(宋氏三姊妹之父)
中国第一个赴南极考察的中国人:董兆乾(1980年1月,董兆乾参加澳大利亚南极考察队,首赴南极考察)
中国最早的毛笔:毛笔作为一种书写工具,有着几千年的历史。我国在湖南省长沙市左家公山、河南省信阳市长台关的战国楚墓里,各发现了一枝竹杆毛笔,这是我国目前发现的战国时代毛笔实物,也是最早的毛笔实物。左家公山的毛笔,出土时套在一节小竹管里。笔管很细,径零点四厘米,杆长十八点五厘米,笔毛是质地很好的兔箭毛,毛长二点五厘米。笔的做法是:将笔杆的一头劈成数开,笔毛夹在中间,用细丝缠住,外面在一层漆
中国最早和最好的烟墨:最早的烟墨是在湖北省云梦县睡虎地秦墓和江陵凤凰山西汉墓发现的。这种墨与《说文解字》所记制墨用“烟墨”(指烟炱)相合。这时的墨没有制成绽,而只作成小圆块,因此不能用手直接拿着在砚台上研,必须用研石压着来研。出土的秦、西汉的砚都附有研石,这说明了这一点。东汉墨的形状从园块改进成墨绽,可以直接用手拿着研。从此研石就渐渐绝迹了。我国徽州的歙县、休宁等地产的“徽墨”以“落纸如漆,万载存真”著名于世,被李后主称之为“天下冠”。徽州品种有漆烟、油烟、全烟、净烟、松烟等多品种,其中漆、油两种烟墨尤为称著,实为文房之宝。
中国快餐连锁店数量最多的:兰州拉面(仅兰州就有3700家)
中国最大的盆地:塔里木盆地
中国最大的淡水湖:江西的鄱阳湖(总面积3283平方公里。)
中国第一个运泉人:于雁峰
中国第一个运泉组织茗泉邮驿
全国生产规模最大的金矿:三山岛金矿
全国最大的蔬菜生产基地和批发市场--寿光蔬菜批发市场
全国最大的县级公园--莒南县卧佛寺公园
全国最大的牙鲆鱼工厂化养殖基地--威海市环翠区水产养殖基地 全国第一个全面实施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的县市区--烟台市莱罘区
中国最古老的岩石—河北省东部、滦河流域迁西县太平寨的麻粒岩,年龄为36亿年左右
中国盐湖最多的地方是青藏高原,被称为“盐湖之家”。
中国最年轻的城市:三沙市
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中国
世界上人口密度最大的地区:香港
世界上含沙量最大的河:黄河
世界上人口最多的民族:汉族
世界上历史最悠久的民族服饰:汉服
后母戊鼎
世界上最大最重的青铜器:后母戊鼎
世界上最长的防御建筑:长城
世界上最大的皇宫:北京故宫
世界上最大的城垣:南京明城墙(35.3公里)
世界上保存最完好、结构最复杂的古代瓮城城堡:中华门城堡
世界上最高的宫殿:布达拉宫
世界上最早的字典:东汉文字学家许慎所著的《说文解字》
世界上最早的瓷器发明于中国
世界上最早的立体地图:《使契丹图》
世界上最著名的寺院:少林寺
世界上线路最长的运河:隋唐大运河、京杭大运河
世界上最早的造纸术、指南针、活字印刷术和火药发明于中国
世界上最早最大的网络全书:《永乐大典》
世界上对日全食最早的记载:《竹书纪年》记载:“懿王元年,天再旦于郑”
世界上最早揭示月食成因的人:东汉科学家张衡
世界上最早的检测地震的仪器:张衡发明的“地动仪”
世界上最早将圆周率准确算到小数点后七位的人:南北朝科学家祖冲之
世界上最早准确测量子午线长度的人:唐代天文学家僧一行
世界上现存最早的有明确时间记载的印刷品:《金刚经》
世界上规模最宏大、最长的佛教石窟寺:敦煌莫高窟
世界上第一个大规模的商业城市:北宋都城汴京(今河南开封)
世界上现存最早的天文台:元代天文学家郭守敬建造的登封观星台
世界上最大的石刻佛像:乐山大佛
世界上人口最多的省份:河南省[1]
世界上施工难度最大的引水渠:红旗渠
世界上最高的塑像:高106米的炎黄二帝巨塑
世界上最高的山峰:珠穆朗玛峰
世界上最长的桥梁:全长42公里的胶州湾大桥
世界土地管辖面积最大的地级市:内蒙古呼伦贝尔市
世界上最早的武装禁毒组织:抗英蓝旗军
世界最长的公交车:都市航线A-380(车身长25米,可承载300人以上)
世界最高的咸水湖:纳木错
世界最低的盆地:新疆吐鲁番盆地
世界最高的高原:青藏高原(平均海拔4000米以上)
世界上距离海洋最远的城市:乌鲁木齐
使用最多的语言:汉语
最早的拼音:回族创造的,使用阿拉伯文字母及少量波斯字母的“回族小经”。
中国人口最多的民族:汉族
中国人口最多的少数民族:壮族(1990年人口1548万)
中国分布最广泛的少数民族:回族(中国各个省市都有)
中国人口最少的少数民族:珞巴族(据2000年我国人口普查统计的数据,珞巴族大约有3000人。据80年代初国家民委编写的出版物,珞巴族数量已超过30万,根据人口自然增长情况,目前总人口约60万。其中处于我国实际控制区内仅有2300余人,其余处在印占区无法详细统计,故近年来也有珞巴族是中国人口最少的民族的错误说法。)
中国教育水平最高的民族:塔塔尔族(据1990年第四次人口普查资料,15岁(包括15岁)以上全国文盲率为22.21%,而塔塔尔族仅为4.86%,据统计,塔塔尔族在全国各族中,是脑力劳动者业人口比例最高的民族,1982年高达41.81%的1990年为39.44%。各类专业技术人员的比例也最高,1982年为23.55%,1990年为21.74%。)
中国最早的诗歌集:《诗经》
中国最早且现存的军事著作:《孙子兵法》
中国古代最大的一部丛书:《四库全书》
中国古代最早的编年体史书:《春秋》
中国收录汉字最多的一部大字典:《康熙字典》
中国第一本讲述方言的字典:《方言》
中国影响最广的戏曲片:《红楼梦》
中国第一部长篇章回体历史演义小说:《三国演义》
中国第一部长篇叙事诗:《孔雀东南飞》
世说新语
中国第一部笔记小说集:《世说新语》
中国第一部语法书:《马氏文通》
中国第一部较系统的修辞书:《修辞学发凡》
中国第一部学术史:《明儒学案》
中国第一部目录学著作:《别录》(汉代刘向撰写)
中国古代文学批语的第一部诗话:《六一诗话》
中国第一部断代体史书:《汉书》
中国第一部字典:《说文解字》
说文解字
中国最早、最完备的建筑学著作:《营造法式》
中国现存的第一部完整的农书:《齐民要术》
中国最早的大型玉器作品:元代渎山大玉海
迄今中国发现最早的以玉琢制而成的龙的形象:玉龙
中国(世界)最重的古代青铜器:司母戊鼎
中国最早的纪传体史书:司马迁的《史记》
中国最早的工艺网络全书:《天工开物》,作者:宋应星
中国古代最长的抒情诗:《离骚》
中国最早的立体地图:宋代沈括绘制的《使契丹图》
中国最早的国别体史书:《国语》
中国的第一部无声电影:《定军山》
中国的第一部有声电影:《歌女红牡丹》
新中国第一部大型舞剧:《和平鸽》
中国当代第一部民族舞剧:《宝莲灯》
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部新诗集:《女神》
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篇白话文小说:《狂人日记》
中国的第一个朝代:夏朝
中国的第一位皇帝:秦始皇
历史上唯一一位女皇帝武则天
中国古代即为时年龄最大的皇帝:武则天(67岁)
中国古代在位时间最长的皇帝:清圣祖爱新觉罗·玄烨(康熙帝)
第一位参加奥运火炬传递活动的中国运动员以及最年轻的国际体操联合会官员;中国运动员中第一个世界体操名人,一共获得了14个世界冠军,106枚国内外体操比赛金牌的中国男子体操运动员:李宁
中国(世界)陆地最高点:珠穆朗玛峰,海拔8844.43米
珠穆朗玛峰
中国陆地最低点:吐鲁番盆地,艾丁湖海拔-155米。
中国最大的咸水湖:青海湖
中国第一大河流:长江
中国第一大淡水湖:鄱阳湖
中国第一大城中湖:东湖
中国(世界)含沙量最大的河流:黄河
中国最长的内流河:塔里木河
中国(世界)海拔最高的高原:青藏高原
中国海拔最高的盆地:柴达木盆地
中国面积最大的盆地:塔里木盆地
中国最大的沙漠:塔克拉玛干沙漠
中国最大的瀑布:黄果树瀑布
中国落差最大的瀑布:云台山瀑布
中国最大的人造瀑布:漓江“九天银河”人造瀑布
雅鲁藏布大峡谷
中国(世界)最大、最高、最深的峡谷:雅鲁藏布大峡谷
中国的第一大岛:台湾岛
中国(世界)平均海拔最高的山脉:喜马拉雅山脉
中国面积最大的平原:东北平原
中国海拔最高的大河:雅鲁藏布江
中国海拔最高的湖:纳木错,湖面海拔4718米
中国最大的海:南海
中国最浅的海:渤海
中国最大的岛群:舟山群岛
中国最大的冲积岛:崇明岛
中国最深的湖:长白山天池
中国(世界)最大的黄土地貌:黄土高原
中国(世界)最优质的草原:呼伦贝尔草原
中国热极:吐鲁番(新疆)夏季年平均气温在43℃以上,1975年7月13日达到49.6℃
中国冷极:漠河县(黑龙江省)冬季年平均气温在零下35℃以下,1月平均气温为-30.6℃,1969年2月13日最低气温零下52.3℃
中国干极:托克逊(新疆)年均降水量不足20毫米,年降水天数不足10天,最低记录是5.9毫米。
中国湿极:火烧燎(台湾)年均降水量达6558毫米,最高记录是8409毫米。
中国最大的冰川:新疆帕米尔高原乔戈里峰北坡的音苏盖提冰川(长约40公里)
中国最低的冰川:云南梅里雪山的卡瓦格博的明永冰川(海拔为2650m)
中国最大的丘陵区:江南丘陵区
中国最大的林区:东北林区
中国最怪的斜坡:位于辽宁沈阳的怪坡
中国(世界)最大陨石雨和陨石: 降落在吉林省
中国地势最低平的省,江苏省。绝大部分海拔50米以下
中国最大的油菜花:兴化千岛菜花(有个节日叫千岛菜花节)
中国第一颗人造卫星; 1970年4月24日,我国用"长征一号"火箭成功发射了人造地球卫星:东方红一号
中国第一枚导弹发射成功: 1964年,我国研制的中近程地地导弹试飞成功
中国
&
第一枚洲际导弹发射成功: 1980年,成功发射了洲际弹道导弹.
中国第一艘核潜艇: 1974年我国的第一艘核潜艇研制成功,命名为"长征一号"。
中国第一艘无人宇宙飞船: 1999年我国发射的"神舟一号"
中国第一艘载人宇宙飞船: 2003年10月15日我国发射的"神舟五号"
中国发射的第一颗外国卫星: “亚洲一号”卫星(1990年4月7日,一颗美国制造的卫星被中国研制的运载火箭送上太空)
中国第一个巨型计算机系统:“银河”亿次级计算机系统
中国首次(世界首次)合成结晶牛胰岛素: 1965年王应睐组织我国科学家首次合成具有全部生物活力的结晶牛胰岛素
中国拥有的第一条营业铁路(不是中国建造):淞沪铁路(全长14.5千米,建于1876年)
中国人自己修筑的第一条铁路:唐胥铁路(1881年开始修建的唐山至胥各庄铁路,真正成功并保存下来加以实际应用的第一条铁路)
京张铁路
中国第一条高速公路:沪嘉高速公路(1984年12月21日,沪嘉高速公路开始在上海兴建,并于1988年10月31日建成通车)
中国第一条自主设计建造铁路:京张铁路(京张铁路总设计师:詹天佑。建于1905年)
中国第一座自己勘测、自己设计、自行施工和自制设备的大型水电站:新安江水电站(位于浙江省建德县境内、钱塘江支流新安江上的新安江水电站)
中国第一座自行设计建造的核电站:秦山核电站
第一条中国人建造的长江大桥:武汉长江大桥
第一条中国人建造的长江隧道:武汉长江隧道
中国最大(世界最大)的水力发电站:三峡水利枢纽
中国最早的哈雷彗星记录(目前公认):《史记·秦始皇本纪》
最古老的星图:敦煌莫高窟的《敦煌星图》
中国(世界)最早的全身麻醉药剂:麻沸散(东汉名医华陀发明)
中国(世界)最早一架测定地震方位的仪器:地动仪(比西方国家发明的早了1700年)
中国第一台用水力推动的大型天文仪器:浑天仪
中国最早的运河:灵渠(秦朝时建造)
中国最早的船闸:灵渠的船闸
中国(世界)最大的太阳能大厦(办公大楼):日月坛微排大厦(位于山东省德州·中国太阳谷) 2010年世界太阳城大会举办地
中国(世界)最长的跨海大桥:青岛海湾大桥(全长42公里)
中国(世界)最长的斜拉桥:中国的苏通大桥(全长32.4公里,主跨1088米)
中国(世界)最大的公铁两用桥:武汉天兴洲长江大桥(下层为可并列行驶四列火车)
杨利伟
中国(世界)海拔最高的铁路:青藏铁路(最高点位在海拔5072米的唐古拉山口)
中国(世界)海拔最高的火车站:唐古拉山火车站(海拔5072米)
中国(世界)最长的高原冻土隧道:昆仑山隧道(海拔4648米,全长1686米)
中国(世界)最长的双孔公路隧道:秦岭终南山特长公路隧道(全长18.04公里)
中国(世界)海拔最高的冻土隧道:风火山隧道(位在海拔4909米,全长1338米)
中国(世界)最大的机场客运大楼:北京首都国际机场(总建筑面积达98.6万平方米,南北长约2900米)
中国上网第一人:钱天白
中国粤语流行歌曲之父:许冠杰
中国最早飞上太空的宇航员:杨利伟
中国最早在太空行走的宇航员:翟志刚
中国最早飞上太空的女航天员:刘洋
第一次登上珠穆朗玛峰: 1960年5月25日,王富洲、贡布和屈银华3人从北坡胜利登上珠峰.。
1.中国破坏最严重的地震:发生于1556年明朝嘉靖年间的陕西华县8级大地震,造成陕西、甘肃、宁夏等5省的101个县受灾,83万人死亡。
2.世界上最严重的水库溃坝灾难:发生于1975年河南驻马店板桥水库溃坝灾难,造成至少23万人被淹死,一千多万人受灾。
3.中国最严重的灾难:2008年5月12日14时28分04.0秒四川省汶川县震级:里氏8.0级,遇难:69227人,受伤:374643人,失踪:17923人,直接经济损失超过1万亿元。汶川地震是中华人民共和国自建国以来有记录最大的地震,直接严重受灾地区达10万平方公里。
中国票幅最小的纸币——民国时期浙江地方银行发行的一分币,长5厘米,宽2.5厘米。
最早且唯一铸有帝王像的流通货币——四川卢比
清末光绪年间英属印度卢比大量流入西藏,并且渗透到四川、云南等地,使西南边疆的经济受到严重损害。为了抵制印度卢比的侵入,光绪三十二年(1906年)清政府决定由四川省银元局正式铸造四川卢比。有一卢比、半卢比和四分之一卢比三种,银币上铸有光绪皇帝半身像。它是中国最早铸有人物图像的银币,也是唯一铸有帝王像的正式流通货币。
中国最早的机制钱币——吉林厂平银币
中国的第一种机制钱币是吉林机器局仿照外国的银元样式批量制造的“吉林厂平”银币,共有一两、七钱、五钱、三钱、一钱等五种币值,与之前中国钱币的最大外观区别是银币中间不再有方孔,而是实心的。
中国票幅最大的纸币——大明通行宝钞(一贯)
中国最早的纸币——交子
交子
明代发行的纸币——“大明通行宝钞”中面值一贯的纸钞,是世界上票幅最大的纸币,它长34厘米,宽22厘米。大明通行宝钞也是中国流通时间最长的纸币。
中国历史上唯一一位被册封为王的宦官——童贯
他是中国历史上握兵时间最长的宦官、掌控军权最大的宦官、获得爵位最高的宦官、第一位代表国家出使的宦官、唯一一位被封为王宦官,他就是童贯——北宋“六贼”之一,但最终物极必反,在他的最大后台——宋徽宗退位后,被悬首示众。
诗赋最多的皇帝——魏文帝曹丕
书画艺术成就最高的皇帝——宋徽宗赵佶
宋徽宗赵佶,北宋第八代皇帝,是一个艺术造诣颇深的书画家。他的书与画均可彪炳史册,其书首创“瘦金书”体;其画尤好花鸟,并自成“院体”,充满盎然富贵之气。但在政治上赵佶昏庸无能,是北宋最荒淫腐朽的皇帝。
绝无仅有的一个王朝,两姓皇帝——后周-太祖、世宗
后周是五代时期最后一个王朝,也是中国历史上唯一拥有两个姓氏皇帝的朝代,第一个皇帝是郭威,第二个皇帝是柴荣,都城建于开封。全盛时疆域约为今山东、河南两省,陕西、安徽、江苏的大部,河北南部、湖北北部及内蒙古、宁夏、甘肃、山西的一部分。前后共十年,历三帝。
文学成就最高的皇帝——南唐后主·李煜
李煜(937—978),初名从嘉,字重光,号钟山隐士,五代时南唐国后主。李煜的一生,作为一国之主,他疏于治国,虽然也实行过某些轻赋宽刑的仁政措施,却不能知难而进持之以恒;面对北宋强兵压境虽坚持抵抗一年有余,终于不免为亡国之君。然而他在文学艺术方面的造诣则是历代帝王中所罕见,尤其是他的词作在文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他的早期作品承晚唐以来的“花间派”词风,绮丽柔靡;后期写亡国之痛,感伤哀婉,撼动人心。
现存最早的报纸——《敦煌·进奏院状》
进奏院状是出现于中国唐代的一种原始新闻传播媒介,是目前中国境内有确切证据可考的年代最早的传播媒介,也是全世界范围内出现的最早的报纸的雏形。由于进奏院状的存在,中国目前是世界新闻史学术界公认的最先有报纸的国家。现存的两份实物均出自敦煌藏经洞。
世界上最早的报纸——邸报
“邸报”是中国最早的报纸,又称“邸抄”(亦作邸钞),并有“朝报”“条报”“杂报”之称,四者皆用“报”字,可见它是用于通报的一种公告性新闻,是专门用于朝廷传知朝政的文书和政治情报的新闻文抄。
中国第一次允许女性参加的科举考试——太平天国科举
中国第一个科举女状元——太平天国-傅善祥
参考资料:
http://ke..com/linkurl=xn683QDwwiUSnM6Kbrtlzxv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