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地理必修二第一节人口的数量变化ppt
Ⅰ 请问高一地理必修二关于人口结构的三角形图是怎么解读的这样的题怎么找到某个年龄段的比率
60%,31%,你自抄己再认真读一下,它左边的比例为18%左右,右边为60%,底边的为20%.④4%%,60%,36%
这里只是大概读一下而已,总数没有等于100%,③的分别为20%,54%,27%.②11%读数时应找到100%所对的边就是这一比例的刻度,比如①时
再看看别人怎么说的。
Ⅱ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二第一章人口的变化上多少个课时
《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地理2(必修)》的内容是人文地理的基础知识。它以人类活动为核心,分析了人类活动与地理环境的关系。第一章“人口的变化”主要阐述的是人口问题。为什么把人口问题放在开始呢?因为当今世界人口、资源、环境是人类普遍关注的三大问题,而人口问题又是产生另外两大问题的重要原因之一,所以人口问题成为所有问题的焦点。人口的数量,在一定程度上决定着地球资源的消耗,也影响着人口素质的提高,所以保持地球上人口的适度规模,尽快实现人口增长模式的转变是当务之急。当前我国和世界上面临的人口问题,主要是由于人口增长过快引起的,因此人口数量的变化是学习的重点。这部分内容主要从人口增长过程及其地区差异和人口增长模式及其转变两个方面阐述。由于经济发展迅速,全球范围内的人口迁移越来越频繁,而我国正在加速城镇化的进程,大规模的人口迁移必然随之出现,因此人口的空间变化也是学习的重点。这部分内容主要从人口迁移过程和人口迁移的影响因素分析的。目前人口的日益增长,和一定历史时期、一定地域范围内人类开发利用资源的能力和空间的有限性,环境承载能力的有限性之间的矛盾日益突出,所以保持人口的合理容量十分紧迫。
所以第一章人口的变化包括三节课文,分别是人口的数量变化、人口的空间变化和人口的合理容量。本章最后的问题研究以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不断壮大的农民工为题材,利用资料让学生分析民工现象存在的意义和存在的问题以及对策,进一步培养学生关注现实生活,关爱他人,理论联系实际,学以致用的意识。今天我主要备第一节和第二节的内容。
第一节 人口的数量变化
一、三维目标
知识与技能
1、掌握人口自然增长的决定因素、时间差异和空间差异。
2、了解人口增长模式的含义、类型及其转变的时空分布。
3、掌握人口增长模式的判断方法。
4、掌握地理曲线统计图和柱状统计图的阅读方法。
过程与方法
1、通过读图分析,让学生归纳不同时期人口增长的特征和不同地区人口增长的差异,理解相应国家不同的人口政策。
2、讲解人口增长模式的含义,借助图表、案例等的分析和讨论,让学生归纳三种人口增长模式的特征及差异,引导学生对不同人口增长模式的形成、转变进行深入地分析。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学习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口观、可持续发展观。
2、通过学习进一步加深学生对我国计划生育基本国策的理解。
二、教学重点
1、理解人口数量增长在时间和空间上的差异及其成因。
2、理解三种人口增长模式的特点和转变的原因。
3、培养学生良好的读图习惯,提高学生具有从图中获取地理信息的能力。
三、教学难点
人口增长模式的转变。
四、教学方法
读图分析法 比较法
五、教学用具
自制多媒体课件
六、课时安排
2课时
七、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新课导入)通过两个婴儿的出生图片提出问题:为什么社会如此关注?从而导入第一个标题——人口的自然增长。
[板书]一、人口的自然增长
教师展示材料一,让学生明确自然增长与自然增长率的关系;自然增长率与出生率、死亡率的关系。
材料一
人口自然增长是指某时期某人口中出生人数减去死亡人数后的余数(或差额)。
公式:人口自然增长数=出生人数—死亡人数
人口自然增长率是指一定时期内人口自然增长数(出生人数减死亡人数)与该时期内平均人口数之比,通常以年为单位计算。
公式:人口自然增长率=(年内出生人数—年内死亡人数)/年平均人口数×100%
教师指出:人口自然增长率表明人口自然增长的程度和趋势。自然增长率还可以用人口出生率与死亡率之差来表示。
人口自然增长率=出生率—死亡率
教师讲解:当人口出生率大于死亡率时,人口自然增长率为正值;当人口死亡率大于出生率时,人口自然增长率为负值。因此,一个地区人口的自然增长是由出生率和死亡率共同决定的。
过渡:下面我们从时间角度分析世界人口数量变化的趋势是怎样的呢?为什么会这样呢?
[板书]1、人口自然增长的时间变化
引导学生读课本图1.2和图1.3,让学生分析
教师先让学生说出阅读地理曲线统计图的一般步骤和方法,然后总结归纳:
1、读图名。
2、读各个坐标分别表示什么变量(两图横坐标均表示时间,纵坐标均为相应时期的人口数)。
3、判读图形变化特征(两图中曲线曲率的变化反映了对应时段内人口自然增长率的大小)。
4、思考变量之间的因果关系(两图均反映了不同历史时期世界人口数量增长的不同特点)。
让学生阅读课本图1.2,提问:
世界人口数量变化的总趋势是什么?让学生结合课本P2读图思考题,分析回答。
让学生阅读课本图1.3,在图1.2中找出图1.3所在的时段,指导学生自学P3第一段,让学生分析近100年全球人口快速增长的原因。最后师生共同归纳总结,填写下表。
Ⅲ 高中地理必修二 人口结构图 人口性别构成图
忘了结构图是什么样的了。。。好像学会分析该地区的人口分布是怎样的吧,如专是人口结构中,老年属人口比重大(占的数量多),这是表示人口出现老龄化严重,劳动力缺乏,人口呈负增长。反之,人口比重中,出生的幼儿多,表示出生率大于死亡率,劳动力充裕,人口呈正增长
Ⅳ 高一地理必修二 为什么人口增长模式的转变是从死亡率下降开始的人口死亡率的下降带来什么影响
因为人口增长模式是这样的,开始的时候生活环境恶劣,可是生育不受限制,出生率内死亡容率都很高,两下相减自然增长率就不会升高,然后生活环境变好,人们的死亡率就会下降,增长率会增大,转变开始,到后面人地矛盾等变大,人均资源变少,人们就会开始有意识地降低生产baby
的数量,出生率也会降低,最后就是低低低模式了。
Ⅳ 高一必修二地理人口问题
这是人口这章的复习资料,需要其他章节资料的可以加我
第一章 人口的增长、迁移与合理容量
第一节 人口增长的模式及地区分布
1、世界人口增长特点 总趋势:持续增长
特点:阶段性,工业革命以前:缓慢增长;工业革命以后:增长加速;二战后:快速增长 对人口增长起决定性作用的是生产力的发展2、近代人口增长模式及特点
模式 特点 分布 举例 利弊
高低高模式 高出生率、低死亡率、高自然增长率 发展中国家、工业化初期人口再生产模式 埃塞俄比亚、坦桑尼亚、肯尼亚 人口增长快,劳动力充足人口年轻化,物质资料需求量大,资源短缺,环境、就业、住房压力大
三低模式 低出生率、低死亡率、低自然增长率 发达国家 英国、日本、德国(负增长)、新加坡、中国 克服了人口增长过多、过快的问题人口老龄化,劳动力短缺,国防兵力不足,养老费用增加,年轻人负担重
过渡模式 过渡 接近或已达到发达国家水平的发展中国家 土耳其、阿根廷
4、中国人口变化模式
人口加速增长阶段(1949-1957年):原因,建国后,经济发展,社会稳定
人口负增长(1957-1961年):三年自然灾害
人口高速增长阶段(1961-1970年):经济水平高,补偿性生育
人口减速增长阶段(1970-1980年):计划生育
人口波动增长阶段(1980-1991年):人口滞后效应
人口低速增长阶段(1992-至今):三低模式,我国自然增长率下降依赖于出生率的下降(计划生育)
第二节 人口的迁移
1、移动到一定距离之外(跨越行政区域界线),改变定居地的行为
人口移动(空间上位置改变)包括:①人口流动:暂时离开常住地(例旅游、出差)②人口迁移
2、分类:按照人口迁移的范围是否跨越国界分为:国内人口迁移和国际人口迁移
按迁移方向分为:农村向城市迁移(发达国家历史上,发展中国家当前)和城市向农村迁移(发达国家
新趋势);发达向不发达地区迁移:国际难民(包括环境难民)数量增加,持续时间长;发展中国家优
秀人才移民
3、特点
国际: ①新大陆发现前:迁移集中在旧大陆,跨国迁移多,跨洲迁移少
②新大陆发现后:跨洲迁移,从旧大陆亚洲、欧洲、非洲迁往新大陆南、北美洲、大洋洲
③二战后,外籍工人(劳务输出)成为国际人口迁移的主要形式
人口迁移流向,欧洲:迁出变为迁入;拉丁美洲:迁入变为迁出;北美洲、大洋洲:一直是迁入;亚
洲、非洲:一直是迁出
国内:迁移的最直接原因是:移民支边、战争和自然灾害
清以前:由黄河流域迁往珠江、长江流域,原因是战争
清——新中国:闯关东、走西口,原因是经济
建国后、改革开放前:响应国家号召,开发新疆等,迁移少,原因是计划经济,严格户籍管理
改革开放后:从落后地区迁往发达地区,人口流动频繁,规模加大
4、原因:经济原因(主要因素):例如,三峡移民(开发性移民)
政治因素:政治迫害(乌干达)、战争(巴以战争)、国家有组织移民(移民戍边)
社会文化:宗教迫害(印巴分治)、民族歧视(印第安人)、文化传统(中国叶落归根)
生态环境:生态环境差异、环境恶化(爱尔兰水灾移民)
其他:家庭、婚姻:男女婚嫁、两地分居
5、性别、年龄:男性比女性易迁移,年轻人比儿童、老人易迁移
第三节 环境承载力与合理人口容量
环境承载力 ①定义:养活的最大人口数(生存)
②影响因素:资源(主要因素,由最短缺的资源决定,木桶效应)、经济等
③特点:不确定性和相对确定性。世界100亿,中国 16亿
合理人口容量,定义:养好的最大人口数(发展)
影响因素:①自然环境:正相关(现实人口间接反映合理人口容量的大小)
②地域开放程度:正相关(日本、荷兰、比利时利用别国资源)
③本国自然资源:正相关
④生活质量、消费水平:负相关
⑤科技发展水平:当多开发的资源大于多需要的资源:正相关;当多开发的资源小于多需
要的资源:负相关
⑥贫富差距:负相关
Ⅵ 高一地理 必修二 人口的数量变化1
D明显不影响来死亡率,首先排除自;B性别比例也不影响死亡率,排除;A个人的营养与人口总体死亡率关系也不大,亦排除;C符合深圳的具体情况——新兴城市,移民居多,外来务工人员数量大,造成出生率高于死亡率。故选C。
Ⅶ 人口的数量变化思维导图怎么画
你好,其抄实很好话的,下袭面将方法和你说下;
首先,你需要画的是人口数量变化,那么,中心主题当然是“人口数量变化”;
希望上述的方法可以帮助到大家!
Ⅷ 高一地理必修二人口自然增长率图形怎么看
人口自然增长率是一段时期的人口自然增加数与这段时期的平均人口数之比,专图中③之前的人口自然增长属率都在横坐标之上,虽然增长率有下降的趋势,但他们都是正数,也就是说人口是在增加的,打个比方,这个图反映的是第一年增加了十个人,第二年增加了十五个人,第三年增加了五个人,虽然第三年增加的人数比第二年少,但是人口仍然是增加的,图中③到⑤之间的人口增长率在横坐标之下了,也就是说人口没有增加反而减少了,⑤这个点为什么不选呢,虽然⑤这个点的时候人口也没用增加或减少,但是它是在③的基础上经过了一段时间的负增长,所以在负增长的基础上没有增加也没有减少
Ⅸ 高一地理必修二第一单元知识结构 人口与地理环境 知识提纲
1....人口再生产人口再生产人口再生产人口再生产 (1)人口再生产类型及其转变 概念:老一代陆续死亡,新一代不断出生,世代更替的过程,使人口总体延续 决定因素:出生率、死亡率、自然增长率 原始型:死亡率很高,出生率很高,自然增长率很低 传统型:出生率很高,死亡率下降,自然增长率较高 过渡型:死亡率降低,出生率下降,自然增长率下降 现代型:出生率很低,死亡率有所回升,自然增长率低 (2)人口再生产类型的地区分布 分世界:属于“过渡型”,处在向“现代型”转变的阶段 发达国家:“现代型”德国、匈牙利等负增长,美、加、澳、新西兰等国自然增长率稍高 发展中国家:多为“过渡型”(非洲、亚洲、拉丁美洲大部分、大洋洲除澳、新外)但韩国、新加坡、古巴、乌拉圭、中国已进入或正要进入“现代型” 2....人口数量与环境人口数量与环境人口数量与环境人口数量与环境 (1)人口数量的变化 人口自然增长:取决于出生率和死亡率的变动,决定全球人口变动的因素 人口机械增长:人口迁移引起,对全球人口并不产生影响 (2)环境对人口数量变化的影响 社会环境因素:经济发展水平、婚姻制度、生育政策、避孕技术、文化及宗教 自然环境因素对生育率影响极小 社会环境因素:是主要因素(经济、政治、受教育水平、医疗卫生条件) 对死亡率的影响 自然环境因素:气候、水、土壤的影响较为明显,大的自然灾害影响 环境污染是重要影响因素之一 (3)人口数量变化对环境的影响 原始社会:人口少,影响小 农业社会:社会经济水平有了提高,生态环境有了一定程度的破坏 工业社会:人口激增,给资源和环境带来压力;生活排污量增多,污染环境;生产扩大、污染扩大 人口与环境的关系:环境污染主要原因不只是人口的增长,主要是由于不重视保护环境等原因造成 3....环境人口容量环境人口容量环境人口容量环境人口容量 (1)环境人口容量的概念 简单地说:就是环境所能容纳的最大人口数 具体地说: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环境人口容量是在可预见的时期内利用本地资源及其 他资源和智力、技术等条件,在保证符合社会文化准则的物质生活水平条件下,所能持续供 养的人口数量 影响因素:资源、科技发展水平及人口的文化和生活消费水平,资源是首要因素 (2)环境人口容量的估计 不确定性:现有资源总数不确定、科技、生活水平不断提高 类型 对生育率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