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上册地理我们怎样学地理练习题含浦中学的
⑴ 七年级地理上册测试题
地理 一、单选题: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请将答案填写在后面的答题表中(本题有30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
1. 地球自转一周的时间是:( )
A. 24小时 B. 12小时 C. 1小时 D. 1年
2. 地球公转产生的地理现象是:( )
A.地转偏向力 B.昼夜更替 C.昼夜长短变化 D.时间的差异
3. 期末考试的今天,太阳直射点位于:( )
A.赤道上 B.南回归线附近 C.北回归线附近 D.南极圈
4. 经度和纬度都是零的地点,位于:( )
A.北半球 B.西半球 C.南半球 D.东半球
5. 当一个人站在南极点时,他周围的方向是:( )
A. 四周都是北 B. 左东右西 C. 左西右东 D. 四周都是南
6. 在一幅四百万分之一的地图上,6厘米代表实际距离是:( )
A. 240千米 B. 2400千米 C. 24千米 D. 1200千米
7. 下面对高度的叙述,表示相对高度的是:( )
A. 珠穆朗玛峰高8848米 B. 珠穆朗玛峰比吐鲁番盆地高9003米
C. 吐鲁番盆地的艾丁湖高-155米 D. 青藏高原平均高度为4000米
8. 被亚、欧、北美三大洲环抱的大洋是: ( )
A. 太平洋 B. 大西洋 C. 北冰洋 D.印度洋
9. 根据人们的计算,地球表面的海洋和陆地的面积比例分别是:( )
A. 50% 和 50% B. 79% 和 21% C. 29% 和71% D. 71% 和 29%
10. 北美洲与亚洲的分界线是:( )
A. 丹麦海峡 B. 白令海峡 C. 巴拿马运河 D. 德雷克海峡
11. 世界上最大的半岛——阿拉伯半岛位于: ( )
A. 印度洋板块 B. 非洲板块 C. 亚欧板块 D. 欧洲板块
12. 火山和地震的相同之处是:( )
①地球内部能量的剧烈释放; ②多发生在地壳比较活动的地带;
③是地球内部力量和外部力量共同作用的结果; ④是地球外部力量作用的结果。
A. ①④ B. ①② C. ②④ D. ②③
13. 下列语句中,描述天气的是:( )
A. 秋高气爽 B. 冬冷夏热 C. 狂风暴雨 D. 全年炎热干燥
14. 南半球陆地大多数地方的月平均气温的最高值出现在:( )
A. 7月 B. 8月 C. 2月 D. 1月
15. 某地的年降水量是指:( )
A. 该地某一年的降水量 B. 该地降水最多一年的降水量
C. 该地多年平均的降水量 D. 该地降水量最少一年的降水量
16、影响塔里木盆地与同纬度北京气候差别的最主要因素有: ( )
A. 海陆位置 B. 纬度位置 C. 地形 D. 人为因素
17. 西亚和北非大部分地区属于:( )
A. 热带雨林气候 B. 热带沙漠气候 C. 热带季风气候 D. 地中海气候
18. 关于热带季风气候特点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终年高温多雨 B.四季分明,夏季多雨
C.全年高温,分旱、雨两季 D.全年炎热干燥
19. 人口自然增长率的大小取决于:( )
A.经济发达程度 B.生活医疗水平 C.文化教育水平 D.出生率和死亡率
20. 2000年在亚洲,人口超过1亿的国家数量是:( )
A.1个 B.7个 C.5个 D.6个
21. 下列不属于黄种人的是:( )
A.印度人 B.印第安人 C.蒙古人 D.中国人
22. 有关世界三大宗教,正确的说法是:( )
A.基督教是世界上信仰人数最多的宗教 B.基督教教徒又称为穆斯林
C.佛教是世界上信仰人数最多的宗教 D.伊斯兰教是世界第三大宗教
23. 下列关于世界上语言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一个国家只有一种语言 B. 各个民族都有自己的语言
C. 汉语是世界上使用范围最广的语言 D. 英语是世界上使用人数最多的语言
24. 人口增长过快带来的问题是:( )
①森林减少,草原遭破坏、水土流失、土壤沙化;
②粮食及生活用品赶不上人口增长的需要;
③劳动力短缺,国防兵源不足;
④生活水平会大幅度提高。
A、①③ B、①② C、③④ D、②③
25.“一方水土养一方人”的意思是:( )
A、尊重自然规律,做大自然的朋友
B、在适应当地环境的长期过程中,人们形成了一定的生活习惯和方式
C、因地制宜,扬长避短
D、具备可持续发展的观念
26. 下列那些条件不利于聚落的形成与发展:( )
A. 水源充足 B. 交通便利 C. 崎岖山地 D. 自然资源丰富
27. 下列关于聚落与环境的关系叙述错误的是:( )
A. 北极地区气候严寒,房屋用冰块构筑,低矮,墙厚,保温功能好
B. 我国黄土高原上气候干燥、冬冷夏热,用黄土筑成窑洞,冬暖夏凉
C. 西亚地区气候炎热干燥、风沙大,建平顶房可防风沙
D. 云南西双版纳地区气候潮湿,人住在竹楼上层,凉爽又防潮
28. 区分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原则是:( )
A. 国家人口的多少 B. 国家面积的大小
C. 政治制度的不同 D. 经济发展水平的高低
29. 世界上的发达国家主要分布在( )
A. 亚洲、非洲 B. 大洋洲 C. 拉丁美洲 D. 欧洲、北美洲
30. 一个国家的领土包括:( )
A. 国界线以内的陆地 B. 国界线以内的陆地、领海
C. 国界线以内的陆地、河湖 D. 国界线以内的陆地、河湖、领海和领空
2003年秋季培元中学初一上地理期末考试
一、选择题答题表(每小题2分,共60分)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题号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答案
题号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答案
二、填空题:(13分)
1、风向为“南”,说明风来自 方;风力是风的 。
2、世界上的火山和地震带,主要集中在__________________地带和_________________地带。
3、世界人口稠密地区主要位于_______纬度_______的平原地带。
4、气候是一个地方多年的__________状况,一般变化__________;气候一般只注意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两个要素。
5、早期的聚落大都选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自然资源优越的地方。
三、综合题:(27分)
1、读经纬线为平行直线的地图,回答下列问题:(6分)
(1)写出E点和F点的经纬度E__________________ F__________________
(2) 图中A点位于D点的_______方向;B点位于C点的________方向。
(第1题图) (第2题图)
2、读地球上五带分布图,完成下列内容:(5分)
(1) 有阳光直射的是__________带,有极昼极夜现象的是________带,气候上四季变化比较明显的是____________带。
(2) 图中B带和C带之间的分界线叫___________线;每年北半球的冬至日太阳直射在______________线。
3、读“某地全年气温变化曲线图”,回答下列问题:(5分)
(1) 该地最低月平均气温是_______________,出现在____________月份
(2) 该地的年较差是__________
(3) 从南、北半球看,该地位于____________半球
(4) 从地球的五带看,该地位于___________带
4、读位于北半球的A、B两地的降水量柱状图,完成下列要求:(5分)
(1)从图中可以看出,A地降水集中________月,说明该地降水集中在______季。
(2)B地降水最少的月份是______月,说明______季比较干燥。
(3)从以上分析可知,A、B两地降水季节分配的特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读下图,回答问题:(6分)
(1)①地的全年气温高于__________ ,各月降水量大多在__________毫米以上,可判断其气候类型是__________气候。
(2)②地属于_____ _________气候类型。
(3)③地的气候特征________ _____,主要分布范围是____ __________ 。
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12分):
1、地球公转的方向是 。
2、“太阳每天东升西落”,是由于地球 转产生的。
3、东、西两半球划分的界线是 和 。
4、地图的基本要素是比例尺、 和 。
5、世界最大的洲是 。
6、世界年降水量分布的规律是:由赤道向两极逐渐 (增多、减少)。
7、目前,世界最大的国际组织是 ,其总部设在美国纽约。
8、世界上使用最广泛的语言是 。
9、在卫星云图上,绿色表示 ,蓝色表示 ,白色表示云区。
二、选择题(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每题1分,共14分):
1、地球的平均半径是( )
A 5.1亿千米 B 40000千米 C 6357千米 D 6371千米
2、下列天气符号中,表示阴天的是:
A. B. C. D.
3、甲地位于120°E,40°N,乙地位于100°E,20°N,乙地位于甲地的
A.东南方 B.东北方 C.西北方 D.西南方
4、下图天气符号,表示的天气状况是( )
A.阴转小雨,西北风六级 B.多云转小雨,东南风六级
C.晴转大雨,东南风六级 D.阴转小雨,西北风三级
5、下列地点,既位于南半球,又位于西半球的是( )
A (20°S,50°E) B (82°S,160°W)
C (70°N,120°W) D (78°N,110°E)
6、一年之中,北半球大陆最低气温出现在( )
A 1月 B 2月 C 7月 D 8月
7、我国新疆降雨稀少的主要原因是
A.深居内陆,距海远 B.纬度偏高,气温低
C.海拔高,海风吹不到 D.距海不远,但受山脉阻挡
8、当海拔500米的地方气温为28℃时,海拔4500米的地方气温是( )
A 0℃ B 2℃ C 4℃ D 8℃
9、下列有关经线和纬线的特点说法错误的是( )
A 所有的经线都是半圆 B 所有经线都等长
C 所有的纬线都是圆 D 所有的纬线都指示南北方向
10、地跨亚、非两大洲的国家是( )
A 埃及 B 俄罗斯 C 土耳其 D 巴拿马
11、新疆塔里木盆地气候干燥,同纬度的北京气候比较湿润,造成两地气候差异的主要因素是( )
A 纬度位置 B 海陆位置 C 地形 D 人类活动
12、下列人口分布稀疏的地区是( )
A 亚洲的东部和南部 B 美洲东部中低纬度近海平原地区
C 地势高峻的高原和山区 D 欧洲
13、下列关于喜马拉雅山成因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由亚欧板块和印度洋板块碰撞挤压形成的
B 由亚欧板块和印度洋板块发生张裂作用形成的
C 由亚欧板块和太平洋板块碰撞挤压形成的
D 由亚欧板块和太平洋板块发生张裂作用形成的
14、下列国家中属于发达国家的是( )
A 印度 B 埃及 C 德国 D 中国
三、连线题:15分
1、将地球的基本数据连线:
地球表面积 6371千米
地球平均半径 约4万千米
地球赤道周长 约5.1亿平方千米
2、将人种与其主要分布地区用直线
白色人种 亚洲东部
黄色人种 欧洲
黑色人种 非洲南部
3、将宗教与其主要分布区连线:
基督教 东亚
伊斯兰教 欧洲
佛教 西亚
4、将地球上的五带与其气候特征连线:
热带 气候的变化明显
北温带和北寒带 气候终年炎热
北寒带和南寒带 气候终年寒冷
5、把下列国际组织与其总部所在地连线:
联合国 瑞士日内瓦
世界贸易组织 瑞士洛桑
国际奥委会 美国纽约
四、读图填图题(每空1分,共48分):
1、读五带图,回答:15分
(1)写出地球上五带的范围: 热带:_________至_________ 北温带:_________至_________ 南温带:_________至_________ 南寒带:_________至_________
南寒带:_________至_________
(2)五带中,有太阳直射的是_____带,
(3)出现极昼和极夜现象的是_______带和_______带。
(4)北京属于_______带,(5)海南属于_______带。
2、读右图回答问题:(11 分)
(1)在图上写出七大洲名称:① ,② ,③ ,④ ,⑤ ,⑥ ,⑦ 。
(2)在图上写出四大洋名称:,
⑧ ,⑨ ,⑩ ,⑾ 。
3、读下面板块构造示意图,回答问题(12分)。
⑴自编序号,将六大板块名称填入图中适当位置。
⑵阿拉伯半岛、印度半岛所在的板块是____板块。
⑶世界火山地震带主要分布在____洋周围。
⑷太平洋周围的火山地震带就是太平洋板块与____板块、____板块、____板块和____板块的交界地带。
4、看右图,回答问题:(10分)
A点位于 经 度, 纬 度。B点位于中低高的 纬度。
A在B的 方,C在B的 方,D在B的 方。A点所处的温度带是 ,
B点所处的温度带是 。
五、走进生活(11分):
1、自画像:你属于什么人种?请描述一下自己的特征(可从皮肤、头发、面庞、体毛等方面描述,但不能写出自己的名字)。(3)
2、阅读下列材料,回答有关问题(8分):
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缔约方第六次大会后续会议于2001年7月16日在波恩开幕。《框架公约》缔约方官员、联合国等国际组织以及非政府组织代表数千人出席了开幕式。此次会议主要议题之一是如何落实1997年达成的旨在减少发达国家温室气体排放量的《京都议定书》。由于美国、日本等少数国家对该议定书持否定或消极的态度,波恩会议能否在履行《京都议定书》问题上取得进展成为舆论关注的焦点。此外,大会还将讨论如何落实《框架公约》中规定的发达国家向第三世界国家提供援助的问题。
(1)联合国成立的时间是哪一年?总部设在哪里?
(2)联合国的基本宗旨是什么?
(3)在联合国中,安全理事会的常任理事国有5个,其中除了中国和美国以外,还有哪三个国家?
(4)除了联合国,你还知道哪些国际组织?(至少说出2个)
够多了吧!
慢慢做吧,祝你考好!
⑵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地理期末复习题,(完整带答案的)
“中国区域地理”知识点
一、
1、我国的北方大地常被称为“黄土地”,主要有黄土高原和华北平原两大地形区,东北平原主要为黑土地。
2、北方地区的交通主要以铁路为主。
3、东北平原土壤肥沃,是我国春小麦、玉米、大豆、高梁、甜菜的主要产区 。
4、北方地区为湿润、半湿润的温带季风气候。
5、北方地区煤、石油、铁资源丰富。山西是全国最大的煤炭能源基地。
6、大庆、胜利、辽河、中原和华北等油田,是全国主要的石油工业中心。
7、北方地区的交通运输,陆上以铁路、公路为主。
8、被誉为“神州第一线”的是大秦线;被称为“北大仓”的是东北平原。
9、北方居民的主食是面食,以小米为主食的地区是黄土高原。
10、北方地区苹果产量最大的地区是山东半岛、辽东半岛。
11、我国冬小麦、棉花、花生的主要产区是华北平原。
12、环渤海工业带的国内生产总值约占全国的1/4。
13、南方地区面积约占全国25%;人口约占全国的55%,少数民族有30多个,人口500多万。
14、南方地区降水丰富,年平均降水量在1000毫米以上,属于 湿润的亚热带、热带季风气候。
15、南方地区农作物可一年两熟至三熟。水稻是本区主要的粮食作物。长江中下游平原和四川盆地是我国重要的粮棉产区。
16、南方地区出产多种亚热带和热带水果,其中产量最大,分布最广的是柑桔。
17、南方地区是我国淡水渔业最发达的地区,南方水乡,船舶是农村的重要运输工具。
18、被称为“紫色盆地”的是四川盆地。
19、南方地区的主要粮食作物是水稻。
20、南方地区有“三大火炉”之称的城市是重庆、武汉、南京。
21、号称“华南大动脉”的水系是珠江水系,素有“水乡”之称的地区是长江中下游平原。
22、西北地区大体上位于大兴安岭以西、长城和昆仑山—阿尔金山以北。面积占全国30%,人口约占全国4%。
23、西北区 要的自然特征是干旱,地形以高原、盆地为主,西部新疆境内,山脉和盆地相间分布。西北地区的地面植被,由东向西,大体为草原→荒漠草原→荒漠。
24、“西气东送”是将新疆塔北油气田天然气通过管道送到长江中下游地区。
25、河套平原、宁夏平原,自古以来被誉为“塞外江南”。甘肃河西走廊,新疆高山山麓的块块绿洲,是西北的粮棉瓜果之乡。
26、西北地区矿产资源丰富,特别是煤、石油、稀土的储量大,前景广阔。
27、我国最大的沙漠是塔克拉玛干沙漠,我国面积最大的盆地是塔里木盆地。
28、稀土矿主要分布在白云鄂博。
29、我国地势最低洼的部分位于吐鲁番盆地。
⑶ 初一上册地理怎么学
学习地理不能仅仅只记,要学会理解它们。我自己是学这个的,感觉这些方法还不错,下面就说说:首先你要建立学习它们的兴趣,感觉你学它们不是仅仅为了学习,更为了自己的爱好。有道是兴趣是最好的导师,达到这一步很重要。第二,要每天抽时间去看,不要想着你是在看书,对于地理,咱们都想出去玩把,就把它当作对一些地方的了解。推荐一种看书的方法,每天晚上躺在床上看这些比较有效果。不过这依个人情况而定。注意的是,这一层你不必想着你要怎么样去记它,只要你把书看好熟就行了。第三,课前课后工作要做好,这里指的是课前你一定要把书看一遍,就是第二步,只有把书看了上课才会轻松一点。不过这一步你要多做一件事,那就是你要设身处地的去想这些书上的东西,想想它们为什么这样,要是你你会怎么样。这是课前,至于课后,那就是你要即使复习上课讲的东西,想必你上课应该有笔记,找出来看,看看老师是怎么讲的,有没有与你想的不一样。第四就该讲下上课的事事了,有好多学文的包括有一段时间再内都有一种错觉那就是文科上课不重要,关键靠课下.其实这种想法是错误的,因为你的想法不一定就是正确的,有些问题也不是我们做学生就能解决的,所以文科上课同样重要.至于上课,想必大家都知道,那就是认真,而且要做笔记,这是学文的一大方法,因为你当时记得不一定过段时间你还记得,所以要做笔记,把重点难点作上记号,这样下课后你复习起来就方便了,也不会有一种盲目感,学习起来有一种方向感.第五那就是做题目,文科其实和理科没多大区别,因为你在做题目中才能了解到自己有哪些还不会,这样就有侧重点,学习起来轻松些,也容易些.尤其是一些计算题,一定要多做,从题目中掌握知识的漏点.如果你有时间的话可以看些课外书籍,这对学习也蛮有用的
一、切实做好学习常规工作,是学好中学地理行之有效的方法
学习常规工作,是同学们获取新知识,复习、巩固旧知识的常规性工作,也是学习地理知识的主要途径。它通常包括确定目标,制定计划;课前预习;听课、复习、作业;单元目标检测、总结等环节。切实做好这些环节,是同学们学好中学地理的最佳方法。
1、确定目标,制度计划
目标就是方向,有了目标,同学们就有了刻苦努力的方向,因此,同学们要在老师的指导下确定目标。同时为了达到目标,就要制定计划。学习目标有远期、中期和近期三级目标,为了便于检测、指导同学们训练以及了解地理教学大纲中课程安排的特点,应以近期目标为主。要求同学们在教师帮助下明确自己在一个单元需要学习什么,知道能力水平要达到怎样的高度和自己采取怎样的办法措施等,每个单元目标实现以后(不论实现程度如何),都要及时进行学习小结,分析成败原因,发现问题及时纠正。
运用“制定目标计划—学习—目标检测—总结—调整学习策略”的模式,经过3至5单元的训练,使之成为同学们的学习行为习惯。
2、课前预习
课前预习是同学们接触新知识的开端,是学习新知识的第一环节。预习能培养同学们的自学能力、自学兴趣、自学习惯。为了提高同学们的预习质量,避免预习成为走过场的形式,同学们可以采用“是什么→怎么样→为什么”的预习模式。例如:《高中地理》第十章《人口与城市》中的第一节“人口的增长和分布”,是什么(人口)→怎么样(增长和分布)→为什么(影响因素)。再如:新教材第八单元《人类面临的全球性环境问题与可持续发展》中的8.1“环境问题的表现与分布”,是什么(环境问题)→怎么样(表现与分布)→为什么(产生的原因)。同学们也可以采用分步骤预习的模式。第一步,先看教材中有几个黑体字标题,从中可以了解教材讲了几个方面的大问题;第二步,根据每一个标题下面教材篇幅大小,文字和图表多少,大体确定教材的重点和难点。一般情况下,对重点和难点,教材都给予较多的文字叙述和图表示例,因而教材篇幅较大;第三步,在第一步、第二步的基础上,确定预习重点—即教材的重点和难点。预习时,对一般内容快速阅读,重点和难点内容则应详细阅读,要找出教材中知识结构的层次和各层次间的内在联系,分析、掌握重、难点知识的关键,从而在较高的角度上理解、掌握重、难点知识。例如:对“新教材第七单元《人类活动的地域联系》中的7.1′人类活动地域联系的主要方式′”的预习,教材有三个黑体字标题,反映了人类活动地域联系的三种主要方式:即交通运输、邮电通信和商业;然后从三大标题后的教材篇幅大小,文字和图表多少可确定交通运输和邮电通信可作为本节教材的重点和难点,最后把预习重点放在交通运输和邮电通信两大问题上。
当然,预习方法,要不断尝试,力求找出适合自己的最佳方法。例如:预习时作简要的笔记,将重点知识画线,疑难知识打问号或作标记,这样,可以大大提高听课效率。
3、课堂专心听课
听课是同学们获取新知识、复习、巩固旧知识的主要途径,是释疑解难的主渠道,是学习常规的最重要环节。因此,同学们要认真听好课。同学们听课时要做到五到:即心到、眼到、耳到、手到、口到。心到要求同学们听课要精力集中,全神贯注,不走神,紧跟老师的思路,认真思考,积极思维;眼到要求按照老师的意图,或看黑板,或看课本,或看地图等;耳到要求认真听课;手到要求或记笔记,或勾画课文重、难点,或做演示操作等;口到要求默读 、朗读、提出问题、回答问题等。五到中最重要的是心到,只有心到,才能眼到、耳到、手到、口到,才能使眼、耳、手、口四者并用,并协调一致,高质量地完成听课任务。同学们听课要带着疑问听,要特别关注老师是怎样讲解重点、难点知识,采用怎样的思路,怎样的教学方法、手段和措施突出重点,突破难点。同学们在听课的过程中,不仅要学会知识,解决疑难,更要学会掌握知识,解答疑难的方法。同时还要认真做好地理课堂笔记。做课堂笔记可采用三法:⑴标记法:把老师授课中的着重点,在课文文字内容密切处画上红线、红圈等标记。⑵见缝插针法:让学生在课文空白处记下老师授课时的注释,或者分析判读图像的方法,正确与错误的区别点。⑶归纳重点法:在笔记本上重点记录教师授课时对相关地理概念的解释,对相关地理原理,地理规律进行归纳的要点、知识拓展点以及解答地理问题的基本思路和方法等。记笔记的内容可以包括:一是记录老师的板书,这一总分是笔记的主要内容;二是根据老师的板画,在笔记本上动手绘制一些内容重要的简单图形,如:夏至和冬至太阳照射地球的示意图,近地面风的形成示意图,冷、暖锋天气图,水循环示意图,地壳物质循环示意图,人类社会与环境的相关模式图;三是记录老师讲解的典型范例。由于课堂时间有限,同学们要花大部分的时间进行阅读教材、听老师讲解、思考问题和做课堂练习等活动,所以,同学们做笔记要遵循简而精的原则,避免只顾做笔记而忽略了其它课堂活动。
⑷ 我要七年级上学期地理的期末练习题目和答案
湘教版七年级上册地理复习资料
一、填空:(要求不得有错别字)
1.地球的形状是一个_______。地球纬线的最大周长是_______,长约_____km。 地球的表面积是_____km2。地球的平均半径是_______km。
2.世界面积最大的大洲是______,最小的大洲是________。四大洋中最大的是________,最小的大洋是_________,纬度最高的大洋是________。
3. 地图上如果比例尺大,则表示的范围______,但内容______。比例尺一般有三种形式_______ 、________、________。地球上的四大洋中,跨经度最广的大洋是________。
4.在等高线地形图上,坡陡的地方,等高线_______;坡缓的地方,等高线________。地图的三要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世界最大的岛屿是_________。
5. 陆地地形一般有五种形态,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造成海陆变迁的主要原因有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五带中,地面得到太阳光热最少的是______ 。
6. 世界上第一个乘坐宇宙飞船进入太空的宇航员是_______。我国 第一个乘坐宇宙飞船进入太空的宇航员是_________。 地球表面上,陆地总面积占总表面积的_______%。
7. 在世界的七大洲中,北美洲和南美洲的分界线是_________。亚洲和非洲的分界线是_______。亚洲和欧洲的分界线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8.世界上最大的湖泊是__________。世界上平均海拔最高的大洲___________,有“冰雪高原”之称的大洲是__________。 世界最大的沙漠是 _________________ 。
9.大陆漂移学说是由___国科学家____提出来的。20世纪60年代人们又提出了板块构造学说,地球表面由六大板块组成,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世界上面积最大的平原是____________。 世界水量最大的河流是____________。世界最长的河流是____________。世界上面积最大的热带雨林气候区是____________。
11.地球上的陆地从南半球和北半球看,主要分布在____________。3.在地球两半球的划分上,南北半球是以_______划分的,东西半球是以_________划分的。
12.空气质量的高低,与空气中所含________的数量有关,可以用_________来表示,如果该数值______(大、小),则对人体健康有利。
13.在地球仪上,连接南北两极的半圆是____线,指示的方向是_____。所有该线的长度 ______。
在卫星云图上,蓝色表示的是______,绿色表示______,白色表示_______ 。
14.世界上面积最大的半岛是_______。面积最大的高原是________。世界上面积最大的盆地是________。
15. 1999年10月12日 ,世界人口总数达到____亿。 人口自然增长率是用________减去________。人口密度=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
16.北美的土著居民有印第安人和因纽特人,属于______人种。各大洲中,地形以平原为主的是_______ 。
17.世界人口稠密的地区主要分布在亚洲的_______和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从全球看主要分布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目前,世界上每年增加近______万人。人口数量过多、人口增长过快对_______、_______和______都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19.为了解决人口增长过快带来的问题,人类必须控制自己,做到有计划的生育,使人口的增长与_________________的发展相适应,与_______、_______条件相协调。
20.世界上三个主要的人种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世界上的三大人种都是_____的,没有优劣之分。黑种人的故乡是_____________。
21.世界的三大宗教是_______、_______、_______。其中教徒最多的宗教是_________。联合国的工作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世界上使用人数最多的语言是______,世界上使用范围最广的语言是______。
22.人口稀疏区主要分布在:干旱的___________地区,气候过于潮湿的__________地区,终年严寒的____________地区或地势高峻的__________、__________。
23.亚洲东部的主要人种是____________,欧洲的人种主要是____________,非洲南部的主要人种是_____________。
24.聚落发展的标志主要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纵贯南美洲西部的山脉是_________________
⑸ 初中七年级上的地理总复习,试题、资料……
) 中考地理知识点总结
七年级上册
一、地球与地图
1、地球的形状:两极稍扁,赤道略鼓,不规则的球体。
2、、地球的大小: 平均半径:6371千米; 赤道周长:4万千米; 地球表面积:5.1亿平方千米。
3、、经线与纬线的特点,经度与纬度和半球的划分。
4、地球自转、公转的特点及其产生的地理现象
旋转轴 方向 周期 现象
自转 地轴 自西向东 一天 昼夜交替;时间差异
公转 太阳 一年 四季变化;五带形成
5、地图三要素:方向、比例尺、图例和注记
6、识别等高线地形图上的山峰、山脊、山谷、鞍部、陡崖等。
7、根据需要选择常用地图,查找所需的地理信息,养成在日常生活中运用地图的习惯。
二、海洋与陆地
1、海陆分布:
(1)运用地图和数据说出全球海陆所占比例:海洋占地球表面积的71%,陆地占地球表面积的29%。
(2)七大洲和四大洋的地理分布和概况
①七大洲:(面积从大到小)亚洲、非洲、北美洲、南美洲、南极洲、欧洲、大洋洲。
②四大洋:(面积从大到小)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北冰洋
③洲界:亚洲与非洲:苏伊士运河
亚洲与欧洲:乌拉尔山脉、乌拉尔河、里海、大高加索山脉、黑海、土耳其海峡
北美洲与南美洲:巴拿马运河
2、海陆变迁:
(1)改变地表的作用有来自内部(地壳运动、火山和地震)和来自外部(流水、风力、海浪和冰川)两种。
(2)知道板块构造学说,说出世界著名山系及火山、地震分布与板块运动的关系。
世界两大火山、地震带:
a) 地中海 — 喜马拉雅山火山地震带
b) 环太平洋火山地震带
(3)大陆漂移学说,魏格纳。
三、天气与气候
1、多变的天气:
(1)知道“天气”和“气候”的区别:
天气是短时间的大气状况,是易变的;
气候是长期的(多年的)大气平均状况,是稳定的。
(2)识别常用的天气符号,能看懂简单的天气图。
(3)用实例说明人类活动对大气环境的负面影响及保护大气环境的重要性。
2、气温和气温的分布:
(1)气温的变化:
① 气温的日变化:一天中,最高温度出现在午后2小时左右(14时);
最低温出现在日出前后。(会计算气温日较差)
② 气温的年变化:一年中,北半球气温,大陆上7月最高,1月最低;
海洋上8月最高,2月最低;南半球则相反。(会计算气温年较差)
③五带中,热带气温变化最小,温带寒带较大
(2)会使用气温资料,绘制气温曲线图,并读图说出气温的变化规律。
(3)世界气温的分布规律:
① 低纬度气温高,高纬度气温低(气温从低纬度向高纬度递减,)
② 同纬度地带,夏季陆地气温高,海洋气温低;冬季陆地气温低,海洋气温高。
③ 在山地,气温随着海拔升高而降低。(海拔每升高100米,气温约下降0.6℃ )
3、降水与降水的分布
(1)降水的形式:雨、雪、冰雹
(2)会使用降水资料,绘制降水量柱状图,并读出降水的变化规律。
(3)学会阅读世界年平均降水分布图,说出世界降水分布的差异。
① 从赤道向两极年降水量逐渐减少。
② 在南北回归线附近,大陆东岸降水多,大陆西岸降水少。
③ 在温带地区,大陆内部降水少,沿海地区降水多。
④ 在山地,迎风坡降水多,背风坡降水少。
⑤ 世界降水量最丰富的地区是赤道附近;最贫乏的地区是南北回归线附近的大陆西岸。
⑥ 世界降水量最丰富的地方是印度的乞拉朋齐;最少的地方是阿塔卡马沙漠。
4、世界的气候
(1)在世界气候分布图上说出主要气候类型的分布地区
热带:热带雨林气候、热带季风气候、热带草原气候、热带沙漠气候
温带:亚热带季风和季风性湿润气候、温带季风气候
温带大陆性气候、温带海洋性气候、地中海气候
寒带:寒带气候
(2)主要分布在温带地区亚欧大陆东岸、内部、西岸的气候类型
大陆东岸:亚热带季风和季风性湿润气候,温带季风气候。
大陆内部:温带大陆性气候
大陆西岸:地中海气候,温带海洋性气候。
(3)纬度位置、海陆分布、地形等对气候的影响
(4)气候对生产和生活的影响
四、居民与聚落
(一)人口与人种
1、运用地图、资料,说出世界人口增长和分布的特点
(1)人口自然率=出生率-死亡率
(2)人口的分布:
人口密度 = (人/平方千米)
(3)人口分布: a) 人口稠密区:亚洲的东部和南部、 欧洲 、北美洲东部
b) 人口稀疏地区:极端干旱的沙漠地区;如撒哈拉沙漠、大洋洲西部沙漠
气候过于潮湿的雨林地区;如亚马逊平原
终年寒冷的高纬度地区;如北冰洋沿岸
地势高峻的高原、山区;如青藏高原
2、人口问题对环境及社会、经济的影响
3、乡村人中向城市迁移
4、世界三大人种特点,并在地图上指出三大人种的主要分布地区。
(1)世界三大人种的特点:根据人类体质方面的特征来划分。
(2)世界三大人种的主要分布区:
白种人:欧洲、西亚、北非、美洲、大洋洲
黄种人:亚洲、北美洲北部、南美洲的部分地区
黑种人:撒哈拉以南的非洲、大洋洲西北部
(二)语言和宗教
1、 语言:
世界主要的语言(联合国的工作语言)的分布地区:
汉语:中国,东南亚部分地区
英语:欧洲的西部、北美洲、亚洲的南部等
俄语:欧洲东部和亚洲北部(俄罗斯、前苏联加盟共和国)
法语:法国、非洲一些国家
阿拉伯语:西亚、北非
汉语是世界上使用人数最多的语言;
英语是使用范围最广的语言。
2、 宗教:
(1)三大宗教及其主要分布地区
基督教:信仰人数最多的宗教,形成于亚洲西部,目前集中分布在欧洲、美洲、大洋洲
伊斯兰教:教徒被称为穆斯林,产生与阿拉伯半岛,主要分布在亚洲的西部和东南部,非洲的北部和东部
佛教:创始于古印度,主要分布在亚洲的东部和东南部
(2)我国维吾尔族、回族多信仰伊斯兰教
藏族、蒙古族多信仰喇嘛教(佛教中的一派)
(三)聚落
1、 运用图片描述城市景观和乡村景观的差别
2、 举例说出聚落与自然环境的关系
(1)聚落形成与发展的主要因素:
(2)建筑风格与自然环境的关系
3、保护世界遗产的意义
传统聚落是历史时期人类活动和自然环境相互作用的结果,它们从不同侧面记录了当时社会经济、政治、文化、民俗等信息。如果不加以保护甚至任意破坏,将导致无法挽回的损失。
五、发展与合作
1、世界上的国家和地区 ---200多个
(1) 面积居世界前六位的国家:俄罗斯、加拿大、中国、美国、巴西、澳大利亚。
(2) 人口超过1亿的国家。(10个)
(3)地跨两洲的国家:埃及(亚洲非洲)、土耳其(亚洲欧洲)、俄罗斯(亚洲、欧洲)、美国(北美洲、大洋洲)、巴拿马(南美洲、北美洲)
(4)国界:地图上一国与邻国或公海之间的界线,是国家主权范围的界线。国界是人为划分的,有的依据山脉、河湖、海洋、经纬线来划分,有的依据民族、语言、宗教等来划分。
(5) 领土:国界范围内的领陆、领水和领空。
2、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
(1)划分:依据经济发展水平的差异分为
发达国家
发展中国家
(2)运用数据和实例,说出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的发展水平差异。— (南北差异)
(3)知道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的地区分布特点。
发达国家: 主要分布在北半球北部(澳大利亚、新西兰例外 --- 在大洋洲)— “北”
发展中国家:主要分布在南半球和北半球南部 — “南”
“南北对话”— 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之间在经济、政治上的商谈。
“南南合作”— 发展中国家之间的互助合作。
“南北之差”— 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之间的经济差别。
3、国际合作
联合国 总部 — 美国纽约 宗旨:“促进国家发展,维护世界和平”
6个主要机构 5个常任理事国(中、法、俄、英、美)
世界贸易组织 总部 — 瑞士日内瓦 中国于2001年12月正式加入
宗旨:“促进世界经济发展和福利进步,主张贸易自由与公平”
国际奥林匹克委员会 和平、友谊、进步
国际红十字会 人道主义
1.赴南极考察的最佳时期是( )
A.每年11月到次年3月 B.北半球的夏季
C.每年的7月至9月 D.9月23日前后
2.中国第一个南极考察站位于( )
A.南极圈以内 B.南极半岛 C.拉斯曼丘陵 D.乔治王岛
3.横穿南极大陆国际考察队的中国科学家名叫( )
A.李乐诗 B.秦大河 C.金庆民 D.李华梅
4.淡水资源最丰富的地区是( )
A.海洋 B.北极地区 C.南极地区 D.大江,湖泊
5.我国正式加入《南极条约》的时间是( )
A.1949年 B.1978年 C.1983年 D.1993年
6.北极地区在科研和考察方面的重要地位在于( )
A.有独特的自然条件和地理位置 B.有丰富多样的动植物资源
C.有种类繁多的矿产资源 D.有大量的固体淡水资源
7.南极大陆附近海面显著的自然景观是( )
A.成群的企鹅 B.皑皑的白雪 C.多彩的极光 D.漂浮的冰山
8.人们去极地的最终目的是( )
A.为了自然探险 B.为了观光旅游
C.为了本国经济的发展 D.为了人类更好地进行持续发展
9.阅读"南极地区示意图",完成下列要求.
南极地区示意图
(1)填出图中数字代表的地理事物名称:①_______点,②_______地,③________半岛;海洋:④________,⑤________,⑥________,⑦________,⑧________;海峡:⑨________.
(2)我国南极科学考察站:A__________,B__________.
(3)在图上填出文森峰的位置并注记名称.
(4)目前,已有__________个国家在南极建立了__________多个科学考察站,每年都有大批科学家在__________季赴南极考察.
参考答案:1.A 2.D 3.B 4.C 5.C 6.A 7.D 8.D
9.(1)南极 威尔克斯 南极 印度洋 大西洋 太平洋 罗斯海 威德尔海 德雷克海峡 (2)长城站 中山站 (3)略 (4)18 140 暖
1、地图的种类包括:自然地图和社会经济地图。
2、地图上的三要素包括:方向、比例尺、图例和注记。
3、在地图上确定方向:有指向标的地图,指向标箭头指向北方;没有指向标的地图,通常采用“上北下南左西右东”来确定方向。在室外看地图时,应手持地图,面朝北,背朝南;
在有经纬网的地图上,经线指示南北方向,纬线指示东西方向。
4、例尺就是图上距离与实际距离之比,一般来说,所画范围大,内容简单,选用比例尺小,反之,所画范围小,内容详细,选用比例尺大。比例尺是个分数式,分母越大比例尺就越小。
5、球是一个两极部位稍扁、赤道略鼓的不规则球体。
麦哲伦环球航行依次经过的大洋是:大西洋、太平洋、印度洋。
6、赤道就是0°纬线,赤道周长约为4万千米,是地球上最长的纬线。纬度向北向南各有90°,分别用N和S表示。0°经线又叫本初子午线,向东向西各有180°,分别用E和W表示。
7、地球的平均半径为6371千米;地球的表面积为5.1亿平方千米。
8、以赤道为界把地球分为南、北半球;
以20°W和160°E为界把地球分为东、西半球。
9、纬度范围:0° 30°为低纬度;30° 60°为中纬度;
60° 90°为高纬度。
10、地球表面,陆地面积占29%,海洋面积占71%,所以有形象地称地球为“三分的陆地,七分的海洋”。
11、比较经线和纬线的特点:
名称 形 状 长 度 指示方向
经线 半圆(弧形) 相等 南北方向
纬线 都是圆(极点除外) 有长有短 东西方向
12、七大洲的名称按面积依次为:亚洲、非洲、北美洲、南美洲、南极洲、欧洲、大洋洲。(注意看P23图2-19和图2-20)(亚非北南美,南极欧大洋)
亚洲和欧洲连成一块合称亚欧大陆,中国位于亚洲。
南极洲是世界上跨经度最多的大洲;亚洲是面积最大的大洲。
13、四大洋分别是: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北冰洋。
太平洋是世界上面积最大的海洋;大西洋呈“S”形;
北冰洋是世界上跨经度最多的大洋。
14、亚洲和欧洲的分界线是:乌拉尔山脉、乌拉尔河、大高加索山脉和土耳其海峡(沟通黑海和地中海)。
亚洲和非洲的分界线是:苏伊士运河(沟通地中海和红海)。
南美洲和北美洲的分界线:巴拿马运河(沟通太平洋和大西洋)。
15、地表各种高低起伏的形态,总称为地形。
通常分为平原、高原、山地、丘陵和盆地五种基本类型。
16、高度的表示方法有海拔和相对高度,地形图上用海拔来表示地面的高低起伏。绿色表示平原、蓝色表示海洋、褐色表示高山高原、白色表示冰川。
17、非洲的刚果盆地是世界上面积最大的盆地;
世界上最大的平原是亚马孙平原;
世界上最高的高原是青藏高原;
世界上最长的山脉是安第斯山脉。
18、五种基本地形的特点:
平原:海拔较低,地面平坦;
高原:海拔较高,地面坦荡,边缘陡峻;
山地:海拔较高,峰峦起伏,坡度陡峻;
丘陵:地面起伏,海拔不高,坡度和缓;
盆地:周围高,中间低。
19、海底地形包括大陆架、大陆坡、大洋底三部分,大洋底由海沟、洋盆和大洋中脊组成。
20、地球表面形态处于永不停息的运动与变化之中。地球表面千姿百态的地形是地球内部力量和外部力量共同作用的结果。
21、板块构造学说认为:地球岩石圈由六大板块组成即亚欧板块、美洲板块、非洲板块、太平洋板块、印度洋板块和南极洲板块。其中太平洋板块几乎全部是海洋。
22、一般来说,板块内部比较稳定,板块与板块交界处有张裂拉伸、有碰撞挤压、地壳比较活跃,最容易发生火山和地震。
23、世界上的地震和火山主要集中分布在环太平洋沿岸山脉带和横贯亚欧大陆南部和非洲西北部的山脉带上。
24、在等高线地形图中,等高线密集的地方坡陡,等高线稀疏的地方坡缓。等高线由低处向高处凸出的部位是山谷,等高线由高处向低处的部位是山脊。
25、到1999年10月12日,世界人口总数已超过60亿。
人口的自然增长主要由出生率和死亡率决定的(人口的自然增长率=出生率-死亡率)
26、一般来说,经济发展水平高的国家(发达国家),人口的自然增长较慢;经济发展水平低国家(发展中国家),人口的自然增长较快。
27、世界人口最稠密地区主要分布在中低纬度的临海地带,如亚洲东部和南部、欧洲西部、北美洲和南美洲的东部。原因是这些地区处在中低纬度地区、气候温和多雨的平原和盆地,或是临海地带。
28、人口密度反映人口地理分布的疏密程度,用人/平方千米表示,指一平方千米内居住的人口数量。
29、人口的增长应与资源、环境相协调,与社会经济发展相适应。
30、城市问题主要表现在:交通拥挤、住房紧张、工业污染、噪声干扰、供水不足、犯罪率上升等。
31、世界三大人种分别是:黄色人种、白色人种、黑色人种。
黄色人种分布在:亚洲东部、南北美洲的印第安人和因纽特人也属黄色人种。
白色人种分布在:欧洲、北美洲、非洲北部、亚洲西部和南部及大洋洲。
黑色人种分布在:非洲的中部和南部。(三大人种的具体分布到P46图3-8识记)
32、美洲的土著居民是印第安人和因纽特人,均为黄色人种。
33、目前被联合国确定为工作语言的是:汉语、英语、法语、俄语、西班牙语、阿拉伯语。其中使用范围最广的是英语;使用人数最多的是汉语。
34、巴西通用葡萄牙语,西亚和北非通用阿拉伯语。
35、世界的三大宗教:
基督教:产生于公元1世纪,经典为《圣经》,是世界上信徒最多和流传最广的宗教,主要分布在欧洲、美洲和大洋洲。典型建筑为教堂。
伊斯兰教:产生于公元7世纪,经典为《古兰经》,主要分布在亚洲西部和东南部、非洲北部。典型建筑为清真寺。
佛教:产生于公元前6世纪,主要分布在亚洲的东部和东南部。典型建筑为寺庙。
道教是源于中国本土的宗教。
36、聚落的主要形式包括:城市和乡村。
37、天气和气候概念和区别:
概念 特点
天气 某个地方短时间内发生的阴、晴、冷热等变化 多变、不稳定
气候 某个地方多年的天气平均状况。 相对稳定
38、在卫星云图上,白色通常表示云雨区,蓝色表示陆地,绿色表示海洋。
39、气候的两个要素:气温和降水。
40、在北半球最热月出现在7月,最冷月出现在1月;南半球相反。
一天当中最高气温出现在午后2点(14时),最低气温出现在日出前后。
41、世界气温分布的规律:由低纬度(赤道)地区向高纬度(两极)地区逐渐降低。
42、非洲是最炎热的大陆,南极洲是最寒冷的大陆。
43、降水形成的条件:空气中含有足够的水汽和凝结核;空气温度下降到水汽能够凝结出来的程度。
44、科学家依据降水形成过程中空气上升的原因和形式把降水分成三种主要类型:对流雨、地形雨、锋面雨。对流雨迎风坡降水多,背风坡降水少。
45、海拔每升高100米气温下降0.6℃。
46、世界降水的分布规律:
赤道附近降水多,两极地区降水少;
中纬度地区大陆的沿海降水多,内陆地区降水少;
南北回归线两侧,大陆东岸降水多,大陆西岸降水少。
47、气温年较差=最热月平均气温—最冷月平均气温
48、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有:地球的形状、地球的运动、海陆分布、地形地势、人类活动、纬度位置。
49、纬度越高太阳辐射越小。
50、地球的自转方向是自西向东,自转一周的周期是一天,自转产生昼夜交替现象。
51、地球的公转方向是自西向东,公转一周的周期是一年,公转产生四季更替现象;地球公转时地轴总与公转轨道平面保持66.5度的夹角不变。
52、太阳光线的直射点有规律地在南北回归线之间来回移动。
夏至日(6月22日前后)太阳直射点在北回归线;
冬至日(12月22日前后)太阳直射点在南回归线;
春分日(3月21日前后)和秋分日(9月23日前后)太阳直射点在赤道上。
53、热带(23.5°N~23.5°S)有阳光直射现象,气候终年炎热;寒带(纬度66.5°~90°)有极昼极夜现象,气候终年寒冷;温带(纬度23.5°~66.5°)既没有阳光直射也没有极昼极夜现象,气候的四季变化明显。
54、目前全世界有200多个国家和地区。
面积最大的国家是俄罗斯,世界上最小的国家是梵蒂冈;
中国是世界第一人口大国,陆地面积960万平方千米居世界第三位,是世界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和社会主义国家。
55、根据经济发展水平的高低,通常把世界的国家划分为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发达国家主要分布在北半球,发展中国家主要分布于北半球的南部和南半球。
56、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指:互相尊重主权和领土完整、互不干涉内政、互不侵犯、平等互利、和平共处。
57、国际间的矛盾与冲突的主要原因是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之间日益扩大的贫富差距。
58、当今世界的主题是和平与发展。
59、世界规模最大和最有影响力的全球性国际组织是联合国(UN)。
60、联合国总部设在美国纽约,联合国安理会的主要职能是维护国际和平与安全。
61、中国与2001年12月11日正式加入世界贸易组织(WTO)。
62、国际奥林匹克委员会总部设在瑞士洛桑。
63、红十字会的宗旨是坚持人道主义。
重点地图读图指导:
1、在有指向标的地图上判读方位。(小河、村庄图)
2、在有经纬网的地图上读出某的经纬度位置及判断半球位置(东西半球,南北半球)、所属的高、中、低纬度,两点间的相对位置。
3、七大洲、四大洋的海陆分布图,识记七大洲、四大洋的名称、位置,七大洲轮廓,三条重要的洲界线。
4、判读:大陆、海峡、半岛、大洋、群岛、岛屿。
5、等高线地形图:识别陡坡和缓坡,山顶、山谷、山脊,海拔和相对高度。
6、海底地形图:三部分,五种地形,大陆架的深度不超过200米。
7、六大板块示意图:板块名称。
8、常用图例识别。
9、世界人口分布图:四大人口分布稠密区。
10、城市和乡村的景观差异。
11、常用天气符号图识别。
12、气温变化曲线和降水柱状图判读,气候类型的判断。
13、地形雨示意图。
14、五带的划分图。
15、地区公转示意图。
16、面积居前六位的国家轮廓图。
⑹ 初一地理我们怎样学地理
初一怎样学地理—复—制学会看地图:
地图的种类:鸟瞰和平面地图的组成:①图例和注记:介绍每个物体的标志.②方向:用来辨别方向的;有坐标:N为北S为南E为东W为西;无坐标:采用上北下南,左西右东;经(南北)纬(东西)度确定方向.③比例尺:图上距离与实际距离之比.分母大,比例尺小,范围大,内容简单.a.数字式b.文字式c.线段式
学会收集地理信息:①查阅地理辞书②咨询有关人士③上网查阅资料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