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年级地理 » 高中地理必修二第二章第三章知识点

高中地理必修二第二章第三章知识点

发布时间: 2021-03-05 21:19:49

Ⅰ 求高中地理必修二(人教版)前三单元知识点,考点!

必修二部分(高一)第一章人口的变化§1人口的数量变化1、一个地区人口的数量变化包括人口的自然增长和机械增长(人口迁移)。其中,影响人口数量变化的决定性因素是自然增长,而机械增长对人口数量的影响力随着范围的增大而减弱。2、从时间上看,世界人口数量的变化在不同历史时期是不同的,从总的趋势来看是不断增长的,二战后则进入快速增长时期,70年代后增长速度减缓。从空间上看,集中于欧洲、北美洲、大洋洲的发达国家,人口自然增长率较低,日本、俄罗斯;德国、法国、匈牙利等国家甚至出现了人口负增长现象;而集中于亚洲、非洲、拉丁美洲的发展中国家人口自然增长率较高。因此不同的国家和地区采取的人口政策是不同的。3、世界人口增长模式是由出生率、死亡率、自然增长率三项指标共同构成的,可以分为原始型、传统型、现代型三种类型。4、图中曲线①表示出生率,曲线②表示死亡率。A表示的人口增长模式是原始型,B表示的人口增长模式是传统型,C表示的人口增长模式是现代型。在表格中填出各种人口增长模式的相关特点。 5、影响人口模式转变的主要因素是社会生产力,在人口模式的转变过程中,首先出现下降变化的是死亡率。6、全球增长模式从总体来看处于由传统型转向现代型的过渡阶段,从局部看,发达国家以及中国等少数发展中国家已经进入现代型型,而大部分发展中国家仍然处于由传统型转向现代型的过渡阶段。§2人口的空间变化1、人口迁移按照是否跨越国界可以分为国际人口迁移和国内人口迁移。2、国际人口迁移总体特点是以集团性、大批量的移民为主。①19世纪以前主要迁往新发现的大陆,如由欧洲迁往美洲、大洋洲,开发了新大陆,传播了工业文明,改变了人种的空间分布。②二战后的人口迁移主要特点是定居移民减少,短期流动人口增加,迁移方向主要由发展中国家迁往发达国家以及世界性的大型能源基地,主要迁出区是拉丁美洲,主要迁入区有欧洲、北美和西亚、北非地区。3、我国人口迁移分为两个阶段:①20世纪80年代以前,为了开发边疆,主要以政策性迁移为主。②20世纪80年代以后,主要特点表现为人口迁移规模增大,频率加快,迁移方向主要为由农村向城市,由内陆向沿海。4、我国人口迁移的主要意义:①调节人口空间分布;②调节人才余缺;③加强民族融合和文化交流;④促进经济发展、缩小地区经济差距。5、影响人口迁移的因素包括自然因素、社会经济因素、个人动机和需求等,从总体上看,最主要的影响因素往往是经济因素。§3人口的合理容量1、①环境人口容量:是环境承载力最重要的指标,表示一个地区能养活的最大人口数量;②人口合理容量表示一个地区在可持续发展的前提下所能养活的最大人口数量。二者均具有不确定性性。2、影响环境人口容量的因素主要包括资源、科技水平、生活和文化消费水平等,其中最主要的因素是资源,与环境人口容量成正比的是资源和科技水平,成反比的是生活和文化消费水平。3、保持人口合理容量的关键是既要提高生活质量,又要保持好生态、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发展;对于不同国家和地区来说,保持人口合理容量的关键措施是不同的,发展中国家要尽最大可能将人口控制在合理的规模之内,而发达国家要建立公平秩序,保证大多数人追求生活质量的平等权力。第二章城市与城市化§1城市内部空间结构1、城市形态分为组团状(重庆)、团块状(北京、成都、合肥、华盛顿)、放射状(延安)、条带状(兰州、洛阳、西宁、宜昌)等。2、影响城市形态的因素有自然条件(地形、河流等)和社会经济条件(交通、经济、文化、历史等)。如:平原地区的城市形态多为团块状,山区和丘陵区的城市形态则多为组团状。3、城市中最常见的功能区主要是住宅区、商业区、工业区。各功能区之间没有明显界线;各功能区可能兼有其它土地利用方式;不同规模和类型的城市,其功能区构成不同。4、住宅区:城市最广泛的土地利用方式,中高级与低级住宅区呈背向发展。 5、商业区:需要便捷的交通及大量消费者;分布以市场最优或交通最优为原则;多位于市中心、交通干线两侧或街角路口;大多呈点状或条状。6、工业区:专业化程度较高,相互之间协作性强;不断向外缘移动;分布于交通便利地区(靠近公路、铁路、河流等)7、影响城市内部空间结构的最主要的因素是经济因素,如地租的高低(主要取决于交通便捷程度及距市中心远近)、各类土地利用方式的付租能力等。8、图中A表示工业,B表示住宅,C表示商业,由市中心向外缘递变最快的是商业,①-③中适合发展住宅区的是②,适合发展工业区的是③,适合发展商业区的是①。 9、代表性的城市地域结构包括同心圆模式、扇形模式、多核心模式。10、城市规划的合理性必须兼顾生态、经济、社会效益。例如:要有便利的交通条件;协调好相互的位置关系,以减少污染;设置必要的防护带;必要的卫星城建设等等。§2不同等级城市的服务功能1、城市等级越高,其服务种类越多,服务级别越高,服务范围越大。城市服务范围通常不固定,没有明显界线。一般城市服务范围包括城市本身、周围的小城镇以及广大农村地区;省会城市服务范围覆盖周围各县乃至全省;北京、上海、广州等城市服务范围则可扩展至全国。2、城市规模和等级与其地理位置相关,位于资源丰富、交通便利的地区,有利于城市等级的提高。3、合理布局城市的原则:①高等级城市数量少,低等级城市数量多;②低等级城市分布于高等级城市周围;③高等级城市相互距离较远,低等级城市相互距离较近;④不同等级城市的服务范围层层嵌套(高等级城市服务范围包含低等级城市服务范围)§3城市化1、人口向城镇集聚、城市范围不断扩大、乡村变为城镇的过程就是城市化。其水平高低的主要衡量标准包括城市人口比重、城市人口数量、城市用地规模和面积等,其中最重要的标准是城市人口比重的高低。2、促进城市化发展的原因主要包括:农村(推力):人口过剩(对土地压力大)、自然灾害频繁严重、收入低、社会服务短缺;城市(拉力):就业机会多、社会福利保障程度高、文化设施齐全、交通便利。3、发达国家城市化起步早,城市化水平高(城市人口比重大),发展速度慢,已经进入城市化的后期成熟阶段,多出现逆城市化现象,从而出现众多的卫星城。4、发展中国家城市化起步晚,城市化水平低(城市人口比重小),发展速度快,已经进入城市化的中期阶段,多出现郊区城市化现象,造成城市规模和面积不断扩大。5、城市化对地理环境的影响是多方面的,即可以改善环境,如平整土地、修建水利设施、绿化环境等,也可以破坏环境,产生环境污染问题(大气污染、水体污染、固体废弃物污染、噪音污染、光污染、电磁辐射污染等)和生态破坏问题(如生物多样性减少),另外还可以产生交通及居住条件差、失业和就业问题突出、社会秩序混乱、内城衰落等现象。6、人类解决城市化问题(建造生态城市)的主要对策:①发展节能建筑和绿色交通,减少环境污染。②使城市与自然环境保持协调,建立良性循环:例如:

Ⅱ 高中地理必修2第2章第3节城市空间结构模式有哪些形式各有什么特点

中地理必修二第二章,第三节城市空间结构模式有很多的形式特点

Ⅲ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二第三章 求大神帮忙列出它的知识点 重点 最好在课本上的

第三章 农业地域的形成和发展

结合当地的实际情况及农业的一般区位因素,从具体农业部门的生产对自然条件和社会经济条件的特殊需要上分析。 1、全面分析 如黄土高原地区苹果生产的区位优势条件为:光照充足,昼夜温差大,品种优良;土质疏松;劳动力和土地价格低廉,成本低;市场广阔;符合“退耕还林”工程需求,有国家政策、资金扶持;有利于水土保持。 2、主导因素和限制性因素分析 (1)主导因素:指影响某种农业发展的最重要的因素,也就是说,因为该因素对该种农业的影响最大,没有这种因素(或条件),就不可能有该种农业在该地域分布。如珠江三角洲的基塘农业,是在特有的地形条件下形成的,因此,地形是珠江三角洲基塘农业的主导因素。 (2)限制性因素:指需要满足许多条件农业生产才能进行,如果一个地区其他条件都能满足,唯有某一个条件不能满足,这个缺乏的条件就成为该地农业发展的限制性因素。若这个限制性因素(或添加)得到满足,该因素即是当地农业生产的主导因素,不再是限制性因素。如我国西北地区光照、热量等条件优越,但缺水,因此,水就成为西北地区发展农业的限制性因素;而河西走廊由于祁连山的高山冰雪融水使该地区能够进行粮棉生产,当地水源就成了农业发展的主导因素。 (3)判断某地农业生产的主导区位因素的基本方法: 每一地区的农业生产都要受到各种因素的综合作用,但都有其主导因素。在进行区位选择时应抓住主导因素进行综合分析。一般说来,自然因素中的气候和地形,人文因素中的市场和交通,往往成为农业区位选择中的主要因素。 判断某地农业生产的主导区位因素,要从光照、热量、降水、地形、水源、土壤、市场、技术等各个方面进行综合分析,找出该地发展农业生产最突出的优势区位因素和限制性区位因素,然后
从中找出主导区位因素。例如 因素 例子(主导因素) 自然条件 气候(热量) 海南橡胶、青藏高原的青稞、亚热带的柑橘、珠三角三季稻 水源 南方的水田、北方的旱田、西北的灌溉农业或绿洲农业 地形 横断山区的垂直农业、珠三角的基塘农业、梯田生产 土壤 江南丘陵的茶树、东北的大豆 社会经济条件 市场 城郊的花卉、蔬菜、乳畜业 交通运输 园艺业、乳畜业应分布在交通便利的地方 技术 以色列的无土栽培、工厂化养殖 政策 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商品粮基地建设 注意:农业区位选择的主导因素与发展农业生产的有利条件是有区别的,如影响南疆长绒棉分布的主导因素是水源,而南疆发展农业生产的有利条件是光热条件优越。气候干旱、水资源不足是其发展农业生产的限制性因素,是进行农业区位选择的主导因素。 如何分析某一作物生长的气候条件: 1.从有利条件和不利条件两个方面去分析;2.从光照、热量、降水、昼夜温差、气象灾害等方面去分析;3.从春、夏、秋、冬4个季节的气候条件分段分析。 例如,试分析华北地区棉花生长的气候条件。有利条件:夏季高温多雨,雨热同期;秋季雨水少,天气晴朗,有利于棉花后期生长和收摘。利条件:播种期适逢春旱,灌溉水源不足。 三、

主要农作物的分布及区位 名称 主要分布区 生长习性 农业区位的选择 粮食作 物 水稻 “亚洲的粮食”——水稻;水稻播种面积最大的国家——印度;最大生产国——中国;最大出口国——泰国。主要分布于东亚、东南亚和南亚的季 风区,东南亚的热带雨林区,以及埃 及、尼日利亚、西班牙、意大利、美国、古巴、委内瑞拉、巴西 喜高温多雨、地势低平 水分条件较好的平原地区;在我国的集中分布于东部季风区、秦岭--淮河以南(36°N) 玉米 单产最高——玉米;玉米最大的生产国和出口国——美国;我国的主产地在吉林省 喜夏季高温多雨,生长期较长 夏季高温多雨、生长季较长的地区 小麦 播种面积和产量最大的粮食作物;小麦最大生产国——中国;最大出口国——美国 水热要求不 高;耐寒耐旱、 适应性强 温带大陆性气候,我国冬小麦和春小麦 的分界线为古长城(或3500℃积温线), 冬小麦一般秋播冬收,春小麦一般春播 秋收 糖料作 物 甘蔗 拉丁美洲、巴西、古巴、亚洲,我国台湾、广东、广西、福建、四川、云南等省区 喜高温,需水 肥量大,生长期长 气候湿润的亚热带丘陵地区(一般分布在长江以南,但成都平原例外) 甜菜 亚欧大陆、北美的中温带地区,我国 的黑龙江、吉林、内蒙古、新疆 喜温凉,耐盐 碱、干旱,生长期短 气候温凉的中温带地区 饮料 茶叶 亚洲的印度、中国、斯里兰卡 喜高温多雨、怕涝 红壤等酸性土壤 咖啡 咖啡原产于非洲的埃塞俄比亚,现分 布于拉丁美洲的巴西等,埃塞俄比亚等 喜高温多雨 高温多雨、无霜害、年均温在20°—22℃左右,年降水量在1000—1800毫米,荫蔽较好,湿度较大的山地生长 可可 可可树原产于南美洲亚马逊盆地,现以非洲为主,拉丁美洲亦生产 较高的温度、湿度和雨量分配均匀 要有较高的树木在它上层作荫蔽保护, 本身抗风力弱。所以在热带雨林带海拔 较低处,可可树生长茂密。 纤 维 剑麻 剑麻原产于墨西哥,从西沙尔港出口, 因而也叫“西沙尔麻”。现非洲的坦桑尼亚占世界总产量的60%。 喜高温耐旱 黄麻 原产于东南亚,现主要产在南亚地区。 孟加拉国黄麻的产量居世界第一,其次是印度。黄麻在我国南方种植很广,浙江省最多 喜高温湿润气 候和肥沃的沙质土壤 全年降水量在1000毫米以上 亚麻 温带地区的中国、俄罗斯等 喜凉爽湿润气 候和肥沃壤土 长日照作物 橡胶 东南亚和南亚地区 喜高温多雨
棉花 美国中央大平原、埃及、中亚;我国则分布于黄河流域、长江流域和南疆 喜高温 光热充足,土质疏松,有灌溉水源 名称 主要分布区 生长习性 农业区位的选择 水果 柑橘 原产于我国,北起秦岭南麓,南到雷 州半岛,西起藏南察隅,东到台湾岛 都有出产。 喜温润,怕寒冷 气候湿润的亚热带丘陵地区(一般分布在长江以南,但成都平原例外) 苹果 辽宁、山东、河北、陕西、甘肃出产最多 喜光、较耐寒 湿润、半湿润的暖温带地区
油料作 物 花生 主要分布在暖温带、亚热带、热带的沙土和丘陵地区;山东产量最多,产 量占全国1/3以上 喜温干燥、砂质壤土 要求积温在3000℃以上,不耐霜 油菜 主要分布在长江流域,近年来有北移南迁趋势,扩大到黄淮海平原、辽宁 以及华南地区;四川产量全国第一 喜温暖气候,肥沃土壤 原产于非洲。广泛分布于西非几内亚湿热森林地带。 芝麻 原产于非洲。我国各地均有栽培,以 暖温带、亚热带种植最多,主要分布在河南 喜温耐旱 要求积温在3000℃以上,不耐霜,不耐涝。 胡麻 西北内陆地区 油棕 原产于非洲。广泛分布于西非几内亚湿热森林地带。 喜高温多雨、 充足阳光和湿 润肥厚的沙壤 土 大豆 原产于我国,各地均有栽培,以东北黑龙江为最多。 为中温作物 要求积温在2000℃—3000℃,需水较多,对土壤要求不严 出口农产品基地 以进入国际市场为目标:太湖平原、闽南(泉州、漳州、厦门)三角地区、珠江三角洲、海南岛等地 (6)世界部分国家的农业生产概况 国家 主要农作物及分布 主要农业区 农业生产特点 日本 水稻:平原地区 果树、茶:丘陵地区 沿海及河流冲积平原区 耕地少,现代化程度高,小农经营,精耕细作,侧重于生物技术和水利发展,以小型农业机械为主 印度 水稻:东北部及沿海平原 小麦、甘蔗:恒河平原 恒河平原 耕地面积广,是亚洲耕地面积最大的国家;茶叶出口量居世界第一位
棉花:德干高原中西部 黄麻、茶:东北部 埃及 长绒棉:尼罗河谷地及三角洲 尼罗河冲积平原及三角洲 土壤肥沃,气候适宜,灌溉便利,有利于长绒棉的生产;长绒棉的产量占世界一半左右,是著名的出口商品 德国 北部平原:小麦、黑麦、马 铃薯、甜菜南部山地、高原:葡萄、烟草、水果、啤酒花 乳畜业区在北 部沿海;种植业区在中南部 南北两地地形差异大,农业有较大差异;耕地劳力都不足,侧重于机械化和生物技术 英国 小麦:东南部平原 乳畜业:西部、西北部山地 东南部平原 以乳畜业和园艺业为主,农业不占重要地位,机械化水平高,粮食不能自给 俄罗斯 伏尔加河、顿河流域分布着 小麦、甜菜、马铃薯、向日葵,以北分布着亚麻 伏尔加河、顿河流域 耕地面积大,订分布在东欧平原的中、南部;谷物产量不稳定,需大量进口 巴西 咖啡、甘蔗、香蕉、剑麻、大豆、可可、柑橘、玉米,都分布于国土东南部沿海 东南部沿海平原 农业发展较快,机械化水平较高,农畜产品出口较多,咖啡、甘蔗、香蕉、剑麻的产量居世界首位。
(7)我国商品性农业生产基地比较 类 型 名称和分布 特 点 九大商品粮基地 太湖平原、洞庭湖平原、江汉平原、鄱阳湖 平原、珠江三角洲、成都平原 生产条件和基础较好 江淮地区 增产潜力较大 松嫩平原、三江平原 粮食商品率较高 五大商品棉基地 江汉平原、冀中南鲁西北豫北平原、长江中 下游滨海沿江平原、黄淮海平原、南疆 夏季高温,光热充足的温带地区,收摘时天气晴朗。 糖料作物基地 甘蔗 台湾、广东、广西、福建、四川、云南(热带、亚热带地区) 喜高温,需水肥量大,生长期长 甜菜 黑龙江、吉林、内蒙古、新疆(温带地区) 喜温凉,耐盐碱干旱,生长期短 油料作物基地 花生 主要分布在温带、亚热带的沙土和丘陵地区 重要性居首位的油料作物 油菜 主要分布在长江流域,近年来有“北移南迁”的趋向。 我国播种面积最大的油料作物 出口农产品基地 太湖平原、闽南三角地区、珠江三角洲 产品以进入国际市场为目标,主要农产品是花卉、蔬菜、水果和塘鱼等

Ⅳ 高中地理必修一的第三章和必修二的第二 三 四的思维导图



来自五年高考三年模拟,私以为很赞。
稍后发必修二的图
希望能够帮到您,若满意就给个采纳吧谢谢!

Ⅳ 高中地理必修二前两章及第三章第一节的知识点总结,求学霸

这是链接 http://wenku..com/link?url=RsMXjLzm3PTd9yRigRUokXIBKIcDf-_x8NgKvdF8rpC8gxhhGVjm谢谢采纳 祝学专习愉属快

Ⅵ 高中地理必修二前三单元知识点

第一章 人口一、人口增长1、影响人口增长的主要因素:生产力水平、医疗卫生条件和教育程度影响到人口的死亡率和出生率,进而影响到人口的增长模式。此外,政策、社会福利、自然灾害等也会影响到人口的增长。2、人口增长模式(人口再生产模式):高低高(水平较低的发展中国家)、三低(发达国家)、“高低高”向“三低”过渡(水平较高的发展中国家)。3、世界人口增长:非洲人口自然增长率最高,欧洲最低;亚洲净增人口数量最多。4、人口问题——人口增长过快:人口压力大——控制人口(中国实行计划生育)人口增长过慢:人口老龄化——鼓励生育、接受移民(中国靠发展生产力)二、人口迁移1、人口迁移的主要原因:经济(落后地区向发达地区)、政治(政治迫害、战争、国家有组织的人口迁移)、社会文化(宗教迫害、民族歧视)、生态环境、其他因素(家底和婚姻、投亲靠友、逃避歧视)。2、人口迁移的意义(效应)(1)利:①加强民族团结,促进民族融合 ②加强文化交流 ③减轻迁出地的人口压力 ④为迁入地提供廉价劳动力。(2)弊:①造成迁出地人才外流 ②给迁入地社会管理增加了难度三、人口分布与人口容量1、人口环境承载力:一定时期,某一地域能够维持抚养的最大人口数量。人口合理容量:所能持续供养的人口数量。人口合理容量要小于人口承载力。2、影响环境人口容量(环境承载力)的因素:资源状况、生产力水平、开放程度和消费水平。四、地域文化与人口第二章 城市空间结构与城市化一、城市的空间结构1、城市功能分区——相同的城市用地类型发生集聚(1)商业区:位于城市中心、交通干线两侧—交通便利,通信发达,人流量大;付租能力强。 ★中心商务区(CBD):建筑密集、高楼林立、交通便捷——面积有限,但需求量大(2)工业区:一般分布在城市边缘,交通便利,大多有河流或铁路、公路经过。(3)住宅区:是城市最广泛的土地利用方式。(4)文化区:一般要求环境优美,远离工业区和商业区。城市建设要注意保护文物古迹。2、城市地域功能分区形成的原因:历史因素、经济因素、社会因素、行政因素3、 城市规模与地域结构、服务范围★小城市:地域结构的分化不明显,提供的服务种类少、级别低,服务范围小。★大城市:地域结构的分化明显,提供的服务种类多、级别高,服务范围大。二、影响城市的区位因素(一)、自然方面1、 地形——平原地区城市密度大2、 气候——气候温暖湿润的地区城市密度大3、 河流—— 河流的供水和运输功能决定城市区位。(二)社会经济方面1、农业基础 2、交通条件:沿海、沿江、沿铁路线、沿高速公路可以形成城市轴线。北方城市大都在大道汇合处。★交通线的变化,会给城市发展带来影响。(如扬州:运河通航时—兴,运河淤塞后—衰)。3、政治(如行政中心)、军事防卫、宗教、科技、旅游等也能促进城市的形成和壮大。 三、城市化1、 城市化的标志:①城市人口增加、②城市人口在总人口中的比重上升、③城市用地规模扩大。其中最重要的指标是城市人口占总人口的百分比。2、 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城市化特点:①大城市发展速度超过小城市;②大城市数目不断增多;③100万人口以上的特大城市发展快。——大城市化趋势3、 发达国家的城市化① 特点:起步早,水平高,速度慢,出现逆城市化现象。② 逆城市化的原因:对环境质量的要求提高,以及乡村地区和小城镇基础设施逐步完善。”4、 发展中国家城市化① 特点:起步晚,水平低,速度快,大城市化趋势明显。② 我国城市化落后于工业化。③ 城市发展不合理:大城市迅速膨胀,中小城市发展缓慢,人口集聚于少数大城市。5、城市化的一般规律:城市化——郊区城市化——逆城市化——再城市化四、城市化对自然环境的影响1、城市化对自然环境的影响(1)对气候的影响: 热岛效应、 雨岛效应 、城郊热力环流 、大气污染严重(2)对水文的影响:对地下水——下渗量减少、地下水漏斗区范围和深度增大。 对河流水——坡面流水的流速加快,河流汇水时间缩短,更易形成洪峰。 对水质——城市工业废水、生活污水造成城市水源的污染。(3)对生物的影响:草坪和人工林品种单一;破坏生物栖息地,生物的多样性减少。2、保护和改善城市环境——“生态城市” ① 建立卫星城,开发新区,分散城市职能。② 改善城市交通和居住环境。扩宽主干道,建环城公路,建高架公路、地铁、轻轨交通。③ 保护和治理城市环境。大力加强绿化建设。五、地域文化与城市发展

Ⅶ 高中地理必修二 第三章 第四章 知识点总结

生产活动与地域联系
一、 主要知识点
1、农业区位选择的主要因素
农业区位因素 对农业生产的影响 对农业区位选择的影响
自然条件 气候 光热条件与农作物种类分布、复种制度和产量的关系最为密切;不同生物生长发育要求的水分条件不同 根据当地气候条件、选择适当的农作物品种、耕作制度
地形 平原地区地势平坦,土层深厚,适宜发展种植业;山地适宜发展林牧业,山地自然条件的垂直分异使农作物的分布随海拔有所不同 坡度大于25°的山地不宜发展种植业,宜发展牧业或林业;平原适宜发展种植业
土壤 土壤是农作物生长的物质基础,不同的土壤适宜生长的作物不同 根据不同的土壤类型,发展适宜生长的农作物
社会经济条件 市场 市场需求量最终决定了农业生产的类型和规模 关注市场动态,发展市场需求量大的农作物品种
交通运输 发展商品农业必须有快捷便利的交通 园艺业、乳畜业等应布局在交通运输方便地区
政府政策 政府制定相应的政策,直接干预农业生产 响应政府决策,在政策规定的范围内发展农业生产
机械 农业机械化可以解放劳动力,提高劳动生产率 地广人稀的地区发展商品农业要以机械化为基础
劳动力 劳动力的数量和素质影响农业生产的类型和经营方式 劳动力丰富的地区可以精耕细作,集约化经营
(注:农业生产的特点:①、地域性(因地制宜);②、季节性和周期性(因时而宜);教材P44案例1“环地中海地区的农业变迁”)
2、农业发展变化:①、人们通过培育良种、改良耕作制度等技术改革,扩大某种农作物的区位范围;②、人们根据经济技术条件,对不适宜农业生产的自然因素进行改造,使之适宜发展农业(强调根据温室效应的原理,改善作物生长的温度因素,并可以对光照、通风、湿度等因素进行人工调节);③、市场区位及需求的变化,对农业区位的影响最为突出;④、交通运输条件的改善和农产品保鲜、冷藏等技术的发展,使市场对农业区位的影响在地域上大为扩展(自然因素比较稳定,而社会经济因素发展变化较快)
3、主要的农业地域类型
地域类型 代表性地区 主要分布地区 所属分类 特 点
混合农业 墨累-达令盆地(背风坡;灌溉成为农牧业发展的限制性条件;东水西调) 欧洲、北美、南非、澳、新西兰 商品农业
密集农业 ①、良性农业生态系统;②、有效利用时间安排农事活动;③、农业生产有较大的灵活性和对市场的适应性;④、大规模机械化家庭农场⑤、市场广大;⑥、交通便利
季风水
田农业 中国秦淮以南 东亚的亚热带季风区;南亚的热带季风区;东南亚的热带雨林区 劳动密集型
自给农业 ①、人多地少,小农经营;②、单产高,商品率低;③、机械化水平低,科技水平低;④、田地规模小,水利工程量大
地域类型 代表性地区 主要分布地区 所属分类 特 点
商品谷
物农业 美国中央大平原 美、加、阿根廷、澳、俄、乌克兰、中国的东北、西北 商品农业
种植业
密集农业 生产规模大,商品率高,机械化和科技水平高。生产专业化程度高
大牧场
放牧业 阿根廷的潘帕斯草原 美、澳、新西兰、阿根廷、南非 密集农业
商品农业 生产规模大,商品率高,专业化程度高
乳畜业 西欧 北美洲五大湖地区、西欧、中欧、澳大利亚、新西兰以及我国大城市的近郊 密集农业
商品农业 ①、商品率高;②、机械化程度高;③、集约化程度高;④、多分布在大城市周围
4、澳大利亚混合农业的区位条件:①、气候温和,降水适中、土壤肥沃、地形平坦、水源充足;②、市场广阔(世界主要小麦、畜产品产地)、劳动力丰富、生产方式、技术先进
5、季风水田农业的区位条件:①、气候以季风为主(雨热同期,水热条件好),高温多雨适合水稻生长(水稻的习性:好暖喜湿);②、地处河流中下游平原和河口三角洲地势平坦,适宜水田管理;③、人口稠密,劳动力丰富,有利于精耕细作;④、人多地少,生活习惯导致粮食需求量大(稻米是当地居民最主要的粮食作物);⑤、水稻生产的历史悠久(7000年历史)
6、商品谷物农业的区位条件:①、优越的自然条件(地势平坦、土壤肥沃、水源充足、气候温和);②、便利的交通运输(密西西比河与五大湖的水运同全国铁路、公路网相衔接);③、地广人稀;④、高度发达的工业,为农业生产提供现代化农业机械、电力、化肥、农药;⑤、先进农业科技
7、大牧场放牧业区位条件:①、地广人稀,土地租金低,大规模机械化经营;②、气候(温带大陆性气候)温和,草类茂盛,优良的天然牧场;③、距海港近,交通便利,促进了商品化经营,广阔的市场需求(注:牛肉远销西欧的原因;阿根廷大牧场放牧业的发展措施:①、围栏放牧;②、划区轮牧;③、种植饲料;④、开辟水源;⑤、培育良种牛,加强对牛群病害研究)
8、乳畜业的区位条件:①、气候温凉、潮湿,适合多汁牧草的生长;②、城市化水平高,生活习惯影响,对乳畜产品需求量大
9、工业区位的主要因素
常见工业部门举例 区位选择原因
原料导向型工业 制糖工业、水产品加工工业、水果罐头加工业等 原料不便于长途运输或运输原料成本较高的工业,应接近原料产地
市场导向型工业 啤酒、家具制造业等 产品不便于长途运输或运输产品成本较高的工业,应接近市场
动力导向型工业 电解铝工业等 需要消耗大量能量的工业,应接近火电厂或水电站
劳动力导向型工业 服装工业、电子装配工业等 需要投入大量劳动力的工业,应接近具有大量廉价劳动力的地方
技术导向型工业 飞机、集成电路、精密仪表等工业 技术要求高的工业,应接近高等教育和科学技术发达的地区
(注:原料(工业原料范围越来越广,可替代原料越来越多;交通运输的改善使运输成本不断降低)、交通(经济发达国家内交通网非常完善,各地交通都极为便利,工业区位选择时不必考虑交通状况)、普通劳动力(工业的进步使工业生产对技术要求越来越多;劳动力密集工业在工业中的比重不断下降)对工业区位的影响在减弱;市场(可以快速对市场变化做出反应,有利于企业生存;原料导向型工业大量转变为市场导向型工业)、交通(交通便利的港口、铁路枢纽、高速公路沿线拉近了与原料地、市场的距离)、信息(信息越来越成为企业生存的关键,信息交流最大的城市越来越吸引工业,而信息闭塞的地区工业将难以发展)、高素质劳动力(工业生产中的技术含量越来越高;技术密集型工业在工业中的比重越来越大)对工业区位的影响在增强)
10、污染严重工业的区位选择
工业部门 污染类型 区位选择
水泥厂、酿造厂 空气污染 将工厂设置在居民区最小风频的上风地带或者常年盛行风向的下风向
印染厂、造纸厂、电镀厂、皮革厂 水源污染 污水排放口远离水源地及河流上游
化工厂、炼油厂 既污染大气,又污染水源 综合以上两条
发电厂、钢铁厂 空气污染、固体废弃物污染 ①、设置在居民区最小风频的上风地带或常年盛行风向的下风向;②、远离居民区和农田
11、工业联系→工业集聚→工业地域→工业城市(注:工业集聚可以加强企业间的信息交流和技术协作,降低中间产品的运输费用和能源消耗,进而降低生产成本,提高生产效率和利润,取得规模效益、工业集聚还可以共同利用基础设施,节约生产建设投资;工业地域按形成时间可分为:自发形成的工业地域(是以生产工序上的工业联系为基础,以降低生产成本为目的)、规划建设的工业地域(有的出于同样的考虑,有的则是在规划的工业用地上,先建成基础设施,在吸引投资者建厂,形成空间和信息共同利用的工业联系)、按发展程度可分为:发育程度高的工业地域(面积大、往往由于工业地域的扩展而形成工业城市)、发育程度低的工业地域(面积小,发育程度低,发展潜力小))
12、传统工业区主要分布地区是:德国鲁尔区、英国中部区、美国东北部工业区、我国辽中南工业区等
13、传统工业区发展的区位特点(以鲁尔区为例)①、丰富的煤炭资源;②、离铁矿较近;③、充沛的水源;④、便捷的交通;⑤、广阔的市场(注:鲁尔区形成了以煤炭工业为基础,以钢铁工业为主导,少数重工业部门高度集中工业地域)
14、传统工业区衰落的主要原因(以鲁尔区为例):①、生产结构单一;②、煤炭的能源地位下降;③、世界性钢铁过剩;④、新技术革命的冲击;⑤、用地紧张、环境污染严重(注:鲁尔区的五大传统工业部门是煤炭、电力、钢铁、机械、化工)
15、传统工业区综合整治措施(以鲁尔区为例):①、调整工业结构(减少钢铁工业数量、扩大单个厂矿的生产规模、新建或引入技术水平高的电子、石油化工、汽车、机械等部门的中小企业);②、调整工业布局(工业布局向西部和南部扩展、钢铁工业向沿海转移);③、发展第三产业(发展科技和教育、开展工业旅游、发展金融服务业);④、优化环境(严格控制工业废水、废气的排放、建立完善的废弃物回收装置和污染处理系统、植树造林)
16、新工业区主要分布地区是:意大利东北部和中部地区、德国南部慕尼黑地区,以及美国“硅谷”、日本的“硅岛”(九州岛)等
17、意大利中部和东北部工业区形成条件:①、大批廉价劳动力;②、20世纪70年代原料和能源大幅度涨价;③、发达的信贷体系;④、意大利高度开放的经济;⑤、政府的大力支持
18、意大利中部和东北部工业区特点:①、以中小企业为主,企业雇员一般在250人以下;②、以轻工业为主,生产成本低廉、工艺考究、质地优良、款式新颖的轻工业产品;③、集中了大量同类或相关企业;④、生产高度专业化,企业仅从事单一的专业化生产;⑤、企业分布在小城镇,甚至农村,实行家庭包工形式,生产过程分散(注:意大利的新工业区,以中小企业集聚的工业小区为独特的发展模式;企业之间是彼此的协作关系而不是竞争关系)
19、高技术工业的主要特点(与传统工业相比):①、从业人员具有高水平的知识和技能,其中科学家和工程师占较大比例;②、增长速度比传统工业快得多,并且处在不断的变化之中,产品更新换代的周期短;③、研究开发费在销售额中所占的比例较高;④、产品面对世界市场
20、美国“硅谷”崛起原因:①、位置优越,环境优美;②、气候宜人,这里属于地中海气候,温暖湿润;③、全世界的人才高地(斯坦福大学);④、便捷的交通,通达速度快,主要是高速公路和航空运输;⑤、军事订货(特有的条件);⑥、创新环境和创新文化
21、主要交通运输的方式技术经济特征比较(由大到小、由快到慢、由好到差):①、按运量:海运——铁路——河运——公路——航空;②、按投资:铁路——公路——航空——河运——海运;③、按运费价格:航空——公路——铁路——河运——海运;④、按速度:航空——铁路——公路——海运——河运;⑤、按灵活性:公路——航空——铁路——河运——海运;⑥、按生产效率:海运——河运——铁路——航空——公路;⑦、按连续性:铁路——公路——航空——海运——河运;⑧、按稳定性:铁路——公路——航空——海运——河运(注:货物运输要根据货物的性质、数量、运距价格、时效等情况选择运输方式,各种运输方式在技术上、经济上各有长短,都有最适宜的使用范围)
22、交通运输布局的变化对聚落形态的影响:①、聚落空间形态往往沿交通干线(铁路、公路、河道等)扩展,这些交通干线也成为聚落的主要发展轴;②、一个地区主要交通线发生变化,会引起该地区聚落空间形态的变化(注:教材P82~P83中所提到的例子;扬州城市衰落的原因:①、大运河淤塞;②、海上交通运输的发展;③、京沪铁路的建成)
23、每个商业企业空间形式上都表现为大小各异的点,商品的流动所凭借的各种交通运输工具、线路和一定数量的仓库在空间形式上除表现为一定数量的点以外,更多地表现为联络各点的线,众多的点和线的衔接,在购、销、存、调各环节的运动循环中相互联系与制约,也相互交错和联结,形成商业网点
24、商业中心是行使商业职能的城市或城市内的区域(广义的商业中心包括全国性商业中心和地方性商业中心;狭义的商业中心包括商业街和商业小区等多种组织形式,是商业网点的一种比较高级的形式)
25、交通运输对商业网点密度的影响
地区 商业网点密度 原因
山区 小 地势起伏,运输线路稀少,运输方式单一,商品流通很难建立和发展,商业网很难伸展到哪里
平原 大 地形平坦,运输线路多,运输方式多样,商品流通易建立和发展
26、交通运输对商业网点分布位置的影响

(注:商业网点布局的原则是市场最优、交通最优)
人类与地理环境的协调发展
一、 主要知识点
1、人地关系的演变
时期 生产力水平 对人地关系的认识 人类活动 环境问题
采集渔猎时代 低下且发展缓慢 人类听天由命,依赖和崇拜自然 采集和渔猎。人类改造环境的能力微弱 生物资源遭破坏,引起物种灭绝。但环境问题对人类的威胁并不严重
农业文明时期 很大提高 不能正确认识人地关系的不协调,天命观和有神论主宰着人们的思想,但有了科学的萌芽 人类大规模地开发利用资源,与环境的对抗性明显增强 环境遭到破坏,如大规模地开展耕地使大面积森林和草原遭到砍伐和焚毁;农田扩展使生物多样性减少,生态系统变得日益简单和脆弱
工业文明时期 极大地发展 人类试图成为自然的主宰 人类改造自然的能力不断壮大,从环境中获得越来越多的资源和能源,向环境排放大量的废弃物 人地关系全面呈现、不协调,人地矛盾迅速激化。资源短缺和环境恶化逐步从局部扩展到全球
2、人类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的表现:①、当人类向环境索取资
源的速度超过了资源本身及其替代品的再生产速度时,便会出现资源
短缺、生态破坏等问题;②、人为向环境排放废弃物的数量如果超过
了环境的自净能力(人类的新陈代谢和消费活动的产物排放到环境中,
环境对人类生产、生活的排泄物具有的容纳和清除能力),就会导致
环境质量下降,形成环境污染(注:人类社会与环境的关系:①、
遵循自然规律,合理利用资源,使环境得到保护和改善;②、不合理
地利用资源,使环境质量下降,恶化)
3、环境的反馈作用:人类作用于环境的同时,环境把它所受到
的影响,反过来作用于人类本身
4、环境问题产生的原因:①、人口压力;②、资源不合理利用;③、片面追求经济增长(注:传统发展模式关注的只是经济领域活动,其目标是产值利润的增长,物质财富的增加,以牺牲环境为代价换取经济的增长,带来环境问题,环境问题的本质是发展问题)
5、城市地区和乡村地区环境问题的差异
地区 环境问题 形成原因
城市 主要表现为环境污染,如大气污染、水污染、噪声污染 由于交通、工业活动和人类聚居地的过分密集,造成了污染物的集中
乡村 主要表现为生态破坏,如水土流失、荒漠化、土壤盐碱化、森林减少、水源枯竭、物种减少 利用资源的方式不当或强度过大
6、发展中国家的环境问题较发达国家严重的原因:①、处于经济发展的初级阶段,而人口增长却很快,环境承受着发展和人的双重压力;②、限于经济、技术水平,没有足够的能力进行环境保护,发生环境问题不能即及时充分解决;③、发达国家将污染严重的工业转移到发展中国家
7、可持续发展是不断提高人们生活质量和环境承载能力的、满足当代人需求又不损害子孙后代满足其需求能力的、满足一个地区或一个国家的需求又不损害别的地区或国家人们满足其需求能力的发展
8、可持续发展的内涵:生态持续发展、经济持续发展和社会持续发展(注:生态可持续发展是基础、经济可持续发展是条件、社会可持续发展是目的;生态、经济、社会的持续发展相互联系,相互制约,共同组成了一个复合系统,在整个系统中,人处于核心地位。培养人的可持续发展意识和观念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核心任务)
9、可持续发展的原则:①、公平性原则(发展不危及其他生物生存;开发资源不对其他国家构成危害、或其享受资源和环境);②、持续性原则(人类活动和社会发展保持在资源和环境承载能力之内,保持适度的人口规模);③、共同性原则(解决全球性问题需要国际协作,制定各国都可以接受的全球性目标和政策)
10、中国走可持续发展道路的必然性:①、发展中大国;②、人口压力巨大(我国面临着庞大的人口基数,应对着人均资源不足和环境污染严重的严峻挑战);③、资源严重不足(我国是一个人均自然资源占有量较少的国家,并且由于我国生产技术水平还比较低,对自然的利用率比较低,这进一步加剧了自然资源的紧缺程度);④、环境污染严重(以大气、水体、固体废气物、噪声为重点的环境污染仍在发展,并迅速由城市向乡村蔓延;以水土流失、荒漠化、森林和草地资源锐减、生物多样性减少为特征的生态破坏的范围仍在扩大,程度在加剧)
11、为了解决我国在发展过程中出现的人口、资源和环境问题,我们别无选择地走上了可持续发展之路。1994年3月,国务院发布了《中国21世纪议程——中国21世纪人口、环境发展白皮书》,提出了中国实施可持续发展的总体战略、对策以及行动方案
12、循环经济(推进可持续发展的新的实践模式):①、工业循环经济——清洁生产(清洁生产是在产品生产过程和预期消费中,既能合理利用自然资源,把对人类环境的危害减至最小,又能充分满足人类的需要,使社会经济效益最大化的一种模式);②、农业循环经济——生态农业(注:循环经济是建立在物质不断循环利用基础上的经济发展模式。根据资源输入减量化、资源再利用和使废弃物再生资源化等三个原则,把经济活动组织成一个物质反复循环流动的过程;

Ⅷ 高中地理必修二第二章知识思维导图

热点内容
鹿特丹港国家地理 发布:2021-03-15 14:26:00 浏览:571
地理八年级主要的气候类型 发布:2021-03-15 14:24:09 浏览:219
戴旭龙中国地质大学武汉 发布:2021-03-15 14:19:37 浏览:408
地理因素对中国文化的影响 发布:2021-03-15 14:18:30 浏览:724
高中地理全解世界地理 发布:2021-03-15 14:16:36 浏览:425
工地质检具体干些什么 发布:2021-03-15 14:15:00 浏览:4
东南大学工程地质考试卷 发布:2021-03-15 14:13:41 浏览:840
中国地质大学自动取票机 发布:2021-03-15 14:13:15 浏览:779
曾文武汉地质大学 发布:2021-03-15 14:11:33 浏览:563
中国冶金地质总局地球物理勘察院官网 发布:2021-03-15 14:10:10 浏览:8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