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八年级地理重点知识
⑴ 八年级上人教版地理有什么重点知识急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地理全册知识点总结
第一章 从世界看中国
1.中国的的地理位置:从东西半球看,中国位于东半球,从南北半球看,中国位于北半球,从大洲和大洋的位置看,中国位于亚洲东部,太平洋的西岸
2.中国优越的地理位置
3.中国的国土面积约960万平方千米,仅次于俄罗斯,加拿大,居世界第三。
4.中国四至:最北端:黑龙江漠河以北的黑龙江主航道的中心线上,(53°N)。 最东端:黑龙江与乌苏里江主航道中心线的相交处,(135°E)。
最西端:新疆的帕米尔高原,(73°E)。
最南端:南海的男少群岛中的曾母暗沙,(3°N)。
我国位于亚欧大陆东部,东临个。
14个陆上邻国分别是:汗、巴基斯坦、印度、尼泊尔、不丹、缅甸、老挝、越南。
6个隔海相望的国家分别是:韩国、日本、菲律宾、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文莱。 渤海附近有我国最大的盐场——长芦盐场,东海有我国最大的渔场——
5.我国濒临的海洋,自北向南依次是:渤海,黄海,东海,南海 台湾海峡属东海
6.我国共有34省级行政单位,23个省,5个自治区,4个直辖市,2个特别行政区
4个直辖市:
5个自治区:区。
2个特别行政区:。
中国最大的省级行政单位: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中国最小的省级行政单位:澳门特别行政区。
中国人口最多的省级行政单位:广东省。
中国人口最少的省级行政单位:澳门特别行政区。
中国人口密度最大的省级行政单位:澳门特别行政区。
中国人口密度最小的省级行政单位:西藏自治区。
中国最北端、最南端、最东端、最西端的省份分别为黑龙江省、海南省、黑龙江省、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重磅推荐:网络阅读APP,免费看书神器!
1/4
(各省市轮廓图及省会城市所在位置请参见课本图1,7)
7、我国总人口为2010年第六次人口普查),占世界人口的的国家。 (国策:计划生育)。
8、我国以
9、我国有个少数民族,其中1600万人)。各少数民族主要分布在西南、西北和东北地区,云南省的少数民族数最多。各民族分布具有“大杂居,小聚居”的特点。
我国人口超过500万的少数民族有彝族、蒙古族、藏族。
我国人口的特点:人口基数大,增长速度快
10、我国把实行计划生育作为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内容: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素质,要求:少生、优生、晚婚、晚育。
11、人口增长过多产生的负面影响:人均粮食、布匹减少,医院就医困难,给国家、学校、社会、家庭、资源利用、生态环境都增加了沉重的负担。我国资源总量多,但人均少。
12、我国人口分布特点:东多西少,以黑河——腾冲一线为界 造成这种分布特点的原因:(1)自然原因:东部耕地多,气候好,西部多沙漠、草原、山地,耕地少;(2)社会经济方面:东部工商业、交通运输业发达,城镇多,人口集中,西部工商业、交通运输业落后,城镇少;(3)开发历史原因:东部开发较早,西部开发较晚。
13、我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大家庭,有56个民族,汉族人口最多,,其余55个民族,称少数民族。少数民族中人口最多的是壮族,人口最少的是珞巴族。少数民族中人口超过500万的有9个,(记忆口诀:西北蒙、回、维,东北满族乡,西南苗、彝、壮,土家、藏族广)
14、我国在各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各民族不论大小,一律平等
15、汉族分布遍布全国各地,以东部和中部最为集中,少数民族分布相对分散,主要分布在西南、西北、东北。少数民族最多的省份是——云南省 16、少数民族风情:( 蒙古 )族的那达慕大会(傣族 )族的泼水节、孔雀舞,(藏族 )族的集体舞、藏历年,(朝鲜 )族的长鼓舞等。
17、个民族分布具有“大杂居,小聚居”的特点,“大杂居”有利于民族的交流,促进各民族经济的共同繁荣;“小聚居”有利于保护少数民族的风俗习惯的文化传统。
第二章 中国的自然环境
1、我国地势西高东低中国地势:第一级阶梯(昆仑山脉、祁连山脉、横断山脉)→第二级阶梯(大兴安岭、太行山脉、巫山、雪峰山)→第三级阶梯,自西向东:一、二、三。 (课本图2.2,图2.3)
2、我国由北向南划分为。划分温度带的主要指标是活动积温。
3、年降水量的总趋势是从。 4、冬季风寒冷干燥,是我国冬季南北温差大的主要原因之一;夏季风温暖潮湿,形成了我国的雨季。
5、黄河发源于青海巴颜喀拉山。黄河中游流经黄土高原,是我国水土流失严重的地区。
黄河流经省份共有8个(自西向东):青海省、甘肃省、宁夏回族自治区、内蒙古自治区、陕西省、山西省、河南省、山东省,最终流入渤海。
6、长江发源于青海金水道”之称。长江水能资源主要集中在上游河段。 中国第一大水电站三峡电站就位于长江中游的湖北省宜昌市。
长江流经的省份(自西向东):青海省、西藏自治区、四川省、云南省、重庆市、湖北省、湖南省、江西省、安徽省、江苏省、上海市,最终流入东海。
7、长江三峡(自西向东):
2/4
8
⑵ 八年级上地理知识点总结 人教版
人教版八上地理全册知识点总结 1、我国位于亚欧大陆东部,东临太平洋,路上邻国14个,隔海相望的国家有6个。 2、渤海附近有我国最大的盐场——长芦盐场,东海有我国最大的渔场——舟山渔场。 3、我国共有34个省级行政单位,包括23个省、5个自治区、4个直辖市和2个特别行政区。 4、我国总人口为12.95亿(2000年第五次人口普查),占世界人口的五分之一以上,是世界人口最多的国家。 5、我国平均人口密度为135人/km2是世界平均人口密度(39人/km2)的3倍多。 6、我国以黑河—腾冲为界,东部人口分布密集,西部人口分布稀疏。 7、我国有55个少数民族,其中壮族人数最多。各少数民族主要分布在西南、西北和东北地区,云南省的少数民族数最多。各民族分布具有“大杂居,小聚居”的特点。 8、我国地势西高东低中国地势三级阶梯:第一级阶梯(昆仑山脉、祁连山脉、横断山脉)→第二级阶梯(大兴安岭、太行山脉、巫山、雪峰山)→第三级阶梯,自西向东:一、二、三。 9、我国由北向南划分为寒温带、中温带、暖温带、亚热带、热带。划分温度带的主要指标是活动积温。 10、年降水量的总趋势是从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递减。 11、一个地方的降水量与蒸发量的对比关系,反映了该地气候的湿润程度。 12、冬季风寒冷干燥,是我国冬季南北温差大的主要原因之一;夏季风温暖潮湿,形成了我国的雨季。 13、黄河发源于巴颜喀拉山。黄河中游流经黄土高原,是我国水土流失严重的地区。 14、长江发源于唐古拉山脉。它是我国最长、最大、流域面积最广的河流。有“水能宝库”和“黄金水道”之称。长江水能资源主要集中在上游河段。 15、长江三峡(自西向东):瞿塘峡、巫峡、西陵峡。 16、可以在较短时间内更新、再生,或者能够循环使用的自然资源属可再生资源。(土地、森林、水和水能等) 17、总是用一些就少一些的自然资源属非可再生资源。(石油、矿产资源等) 18、土地资源分为耕地、林地、草地和建设用地等。耕地、林地、草地为农业用地。建设用地为非农业用地。各类土地所占比例不尽合理,主要是耕地、林地少,难利用土地多,后备土地资源不足,人与耕地的矛盾突出。 19、耕地和林地主要分布在气候湿润的东部季风区。草地主要分布在年平均降水量不足400mm的西部内陆地区。 20、中国是一个贫水国家,我国的水资源总量位于世界第六位,但人均水资源仅为世界平均水平的四分之一,排名在第一百一十位之后。 21、受季风气候的影响,我国水资源的季节分配和地区分配很不均匀。从时间分配看,夏季我国降水集中,冬春季则降水少;从空间分配看,我国水资源南丰北缺。兴建水库可以有效调控径流和水量的季节变化。跨流域调水是解决水资源地区分布不均匀的有效办法。 22、节约用水、保护水资源是解决我国缺水问题的重要途径之一。 23、交通运输对地区的经济发展起着及其重要的作用,交通运输又比喻为经济发展的“先行官”。 24、铁路线、公路线、航线以及航空线是我国经济发展的“生命线”。东部地区交通运输网络密度大,西部地区交通运输网络密度较小。铁路运输是我国最重要的交通运输方式。 25、火车时刻表中的“↓(↑)”表示“过站不停”和列车的行驶方向(上行,下行)。 26、利用动物、植物等生物的生长发育规律,通过人工培育来获得产品的各部门,统称农业。农业是支撑国民经济建设与发展的基础产业。农作物包括粮食作物(水稻、小麦——南宜水稻北宜麦)、油料作物(长江油菜带、黄淮花生区两大生产区)、糖料作物(南种甘蔗北甜菜)、棉花(新疆南部、黄河流域、长江流域三大棉区)。 27、工业生产主要是从自然界取得自然资源,以及对原材料(矿产品、农产品)进行加工、再加工的过程
⑶ 求初二地理知识要点,要人教版的
初二全科目课件教案习题汇总
语文数学英语物理历史
初二地理复习专用提纲(官方)
4 第二节 气候多样、季风显著 1、 冬季,我国南北气温差别很大;产生的根本原因是纬度因素,而冬季风则加剧了我国北方地区的严寒。 2、 1月00C等温线大致沿秦岭—淮河一线分布,此线以北1月平均气温<00C,此线以南1月平均气温> 00C。 秦岭—淮河一线的地理意义:(1)、1月00C等温线;(2)、800MM等降水量线; (3)、亚热带和暖温带的分界线; (4)、湿润和半湿润的分界线。 3、 中国冬季最冷的地方:漠河(-52.30C). 4、 夏季,除青藏高原等地区外,我国大多数地方普遍高温。 5、 夏季,中国气温最低的地方是:青藏高原。其原因是:海拔高,气温低。 6、 中国最热的地方:新疆的吐鲁番(49.60C). 7、 我国从北向南可以划分为5个温度带:寒温带、中温带、暖温带、亚热带、热带。还有一个独特的高 原气候区。(四川盆地—亚热带—湿润气候) 8、 我国降水量分布的总趋势是:从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递减。 9、 我国降水最多的地方:台湾的火烧寮;我国降水最少的地方:吐鲁番盆地的托克逊。 10、根据降水量和蒸发量的对比关系,把我国划分为4类干湿地区。 11、东部—耕作业;西北—畜牧业;北方—旱地农业;南方—水田农业。 12、我国的气候特征:气候复杂多样,季风气候显著。
冬季风 夏季风 来源 蒙古 西伯利亚 太平洋 印度洋
初二地理复习专用提纲(官方)
5
风向 西北季风 东北季风 东南季风 西南季风 性质 影响 寒冷干燥 高温多雨 13、我国季风区和非季风区分界线是:大兴安岭—阴山—贺兰山。 14、季风气候的最大优点是雨热同期,但是很容易带来各种灾害性天气:寒潮、台风、霜冻、水旱灾害等。 第三节 河流和湖泊; 1、 内流河:没有流向海洋→内流区(1/3);河水主要来自冰雪融水。 外流河:流向海洋→外流区(2/3);河水主要来自大气降水。 2、 长江—我国流量最大、流域面积最广、长度最长; 黄河--我国含沙量最大的河流; 塔里木河—我国最大的内流河; 京杭运河—我国最长的人工运河; 额尔齐斯河---我国唯一流到北冰洋的河流; 黑龙江—冰期最长; 珠江---汛期最长,年运输量仅次于长江。 青海湖—最大咸水湖; 鄱阳湖---最大淡水湖。 3、 黄河发源于巴颜喀拉山,呈巨大的“几”字形,注入渤海。 4、 宁夏平原和河套平原被称为“塞上江南”。 5、黄河上中游的分界是河口,中下游的分界是孟津。 6、黄河下游河床逐渐抬高,成为“地上河”。 7、黄河在流经中游河段后,产生的泥沙最多,原因是流经的地形是黄土高原(造林、种草、绿化大地)。 9、长江发源于唐古拉山,注入东海, 有“水能宝库”和“黄金水道”之称。 10、长江上中游的分界是宜昌,中游和下游的分界是湖口。 11、长江水能资源主要集中在上游河段,宜宾以下四季都能通航。 12、有“九曲回肠”之称的是荆江,本河段的治理措施是裁弯取直。 13、长江中下游平原地区洪水多的原因是: (1)、长江流经地区降水丰沛,暴雨时各支流往往同时涨水; (2)、上中游湖泊面积缩小,森林和草地植被遭到破坏,自然生态环境日益恶化; (3)、宜昌以上的干支流,洞庭湖和鄱阳湖两大水系,北面的汉江,是中下游平原地区洪水的三个主要来源。 14、综合治理长江的首要任务是防洪。
初二地理复习专用提纲(官方)
6 第三章 中国的自然资源 第一节自然资源总量丰富、人均不足 1、对于可再生资源,如果利用合理,并注意保护和培育,便能实现永续利用。对于非可再生资源,我们应该十分珍惜和节约使用。 2、我国自然资源的特点是总量丰富、人均不足。 第二节 土地资源 1、根据土地的用途及土地利用的状况把土地资源分为耕地、林地、草地、建设用地。 2、我国人均土地资源占有量小,且各类土地资源所占的比例不尽合理,主要是耕地、林地少、难利用土地多、后备土地资源不足,特别是人与耕地的矛盾尤为突出。 3、我国的耕地和林地主要分布在气候湿润的东部季风区。草地主要分布年降水量不足400毫米的西部内陆区。林地主要分布在山地,有东北林区、西南林区、东南林区三大林区。 东北林区—最大的原始森林。西南林区—树种最多。东南林区—人工林区。 4、土地利用中存在的问题是:水土流失严重、土地荒漠化、乱占耕地。 5、土地利用中的一项基本国策是十分珍惜和合理利用每一寸土地,切实保护耕地。 第三节 水资源 1、地球上的水,海洋水占97%,淡水占2.5% 2、目前人类利用的淡水资源主要是江河湖泊水和浅层地下水。 3、我国水资源总量少于巴西、俄罗斯、加拿大、美国、印度尼西亚,位于世界第6位,若按人均计算,则仅为世界平均水平的1/4。 4、从时间分配看,夏秋季降水集中,冬春季降水少。有效调控径流和水量的季节变化的措施是兴建水库; 5、从空间分布看,我国水资源南多北少,特别是华北和西北地区缺水最为严重,进一步加剧了北方的缺水状况。解决水资源地区分布不均的有效办法之一是跨流域调水。 6、南水北调工程就是把长江水系的水调到缺水严重的华北、西北地区。 7、针对我国水资源严重紧缺的问题,节约用水尤为重要。 第四章 中国的经济发展 第一节 逐步完善的交通运输网 1、交通运输是经济发展的“先行官”。我国主要的交通运输方式是:铁路、公路、水路、航空和管道五种。 2、在各种交通运输线中,铁路是我国最重要的运输方式。 3、贵重或急需的货物而数量又不大的,多由航空运送。 4、容易死亡或变质的货物,多采用公路运送。 5、大宗笨重货物,远距离运输,一般选择铁路和水路运送。
初二地理复习专用提纲(官方)
7 第二节 因地制宜发展农业 1、农业的生产部门有种植业、林业、渔业、畜牧业。 2、农业是支撑国民经济建设与发民的基础产业。 3、林业集中分布在东北、西南和东南。长江中下游地区是我国淡水渔业最发达的地区。东部沿海地区是我国海洋捕捞和海洋养殖的基地。 4、粮食作物--南稻北麦 油料作物—长江油菜带和黄淮花生区 糖料作物—南甘北甜 棉花生产—新疆南部、黄河流域、长江流域三大产棉区
地区 耕地类型 熟制 主要农作物 秦岭—淮河以北 旱地 1年1熟或2年3熟 小麦、棉花、花生、甜菜 秦岭—淮河以南 水田 1年2-3熟 水稻、棉花、油菜、甘蔗
5、 我国四大牧区的比较 内蒙古牧区 新疆牧区 青海牧区 西藏牧区 优良畜种 三河马、三河牛 细毛羊 牦牛 牦牛 6、我国农业面临的挑战:人口增加、耕地不断减少、水土流失、自然灾害、环境污染。 7、我国不同类型地区农业建设方向:东部沿海发达地区--创汇农业; 中部地区—农产品基地; 西部地区—生态农业、特色农业。 第三节 工业的分布和发展 1、工业是国民经济的主导产业。 2、我国工业的空间分布: (1)、京广、京沪、哈大----全国意义的工业基地。 (2)、黄河流域----能源开发的重要工业带。 (3)、长江沿线(重庆、武汉、南京、上海)----沿江经济发达地带。 (4)、沿海地区(长江三角洲、辽中南、京津唐、珠江三角洲)---工业最发达的经济核心区。 3、辽中南—重工业为主; 京津唐—北方最大的综合性工业基地; 长江三角洲—我国最大的综合性工业基地; 珠江三角洲—轻工业为主。
初二地理复习专用提纲(官方)
8 4、北京的中关村是我国最早建立的高新技术开发试验区。 5、高新技术产业的主要特点:1.从业人员中,科技人员所占的比重大。2.销售收入中,用于研究和开发的费用比例大,3.产品更新换代快。 6、高新技术产为是以电子和信息类产业为“龙头”产业。 7、我国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多依附于大城市,呈现大分散、小集中的分布特点。 8、地理位置不同的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具有不同的产业开发重点: 沿海地区—科技园区型高新技术产业 沿边地区---贸易导向型的产业 内地—军工有关的产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