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级上册地理lianankesiulu
A. 初中一年级上册地理考题
2009—2010学年上学期期中考试试卷
初一地理
题号 一 二 总分
得分
说明: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综合题)两部分,计100分。考试时间为60分钟。请将第Ⅰ卷选择题的正确答案写在第Ⅱ卷的答题卡上。只交第Ⅱ卷。
第 I卷
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1个正确选项,答案填在答题卡内,每小题 2 分,共 50分。期待你理想的成绩。)
1、下列几个节日中,去天安门广场观升旗仪式最早的是 ( )
A、元旦 B、“六一”儿童节 C、国庆节 D、“三八”妇女节
2、元宝山区的大致位置是(41ºN—42ºN,118ºE—119ºE),它位于( )
A、西半球,北半球、中纬度 B、东半球,北半球、中纬度
C、西半球,南半球、高纬度 D、东半球,南半球、高纬度
3、下列关于地球上海陆分布的说法正确的是 ( )
A、地球表面以陆地为主 B、地球表面是七分陆地三分海洋
C、地球表面的陆地占71% D、地球表面是三分陆地七分海洋
4、下列关于地球大小的说法,错误的是 ( )
A、平均半径约为6371千米
B、表面积约5.1亿平方千米
C、在赤道纪念碑处,“坐地日行八万里”
D、从北京东行绕地球一周约4万千米
5、“沧海桑田”是指 ( )
A、海陆变迁 B、沧海变桑田 C、填海造陆 D、桑田变沧海
6、同学们的衣橱里存放着春夏秋冬四季衣服,这是因为我们生活在五带中的 ( )
A、热带地区 B、寒带地区 C、温带地区 D、亚热带地区
7、世界最高峰珠穆朗玛峰海拔8844.43米,我国吐鲁番盆地最低处海拔-155米,两地之间的相对高度是 ( )
A、8999.43米 B、8693.43米 C、8844.43米 D、9158.4米
8、经常发生地震的台湾岛处在哪些板块的交界地带( )
A、亚欧板块与太平洋板块 B、亚欧板块与非洲板块
C、亚欧板块与印度洋板块 D、亚欧板块与美洲板块
9、文字式比例尺:图上1厘米相当于实地距离100千米,表示成数字式是 ( )
A、1∶1000 B、1∶10000 C、1∶1000000 D、1∶10000000
10、我国地理工作者在喜马拉雅山考察时,发现含有鱼、海藻、海螺等海洋生物化石,这说明 ( )
A、我国古代的科技已经很发达,人类活动已触及喜马拉雅山
B、海洋生物演化过程中自行爬到山上的
C、现代登山运动员将生物化石带到山上的
D、这里曾经是海洋,板块碰撞挤压使地表上升,原来的海洋变成了陆地
11、关于地图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绘制学校平面图宜采用小比例尺
B、以北极为中心的地图要根据指向标来辨方向
C、在等高线地形图上,等高线密集的地方坡度较陡
D、各种彩色地图上的绿色部分都表示平原
12、过去山坡上种粮食,收成不好;现在改种果树,收入明显增加了,因为山坡种植果树有利于保持水土和植被的原生环境,利于提高农民的收入,这符合 ( )
A、尊重自然规律,做大自然的朋友 B、因地制宜,扬长避短
C、综合地分析问题 D、具备可持续发展的观念
13、七大洲中纬度最高、跨经度最广的是 ( )
A、南极洲 B、亚洲 C、非洲 D、大洋洲
14、被三个大洲所包围的大洋和被三个大洋所包围的大洲是 ( )
A、 印度洋,亚洲 B、北冰洋,南极洲
C、太平洋,欧洲 D、大西洋,北美洲
15、太平洋到大西洋的捷径是 ( )
A、苏伊士运河 B、巴拿马运河
C、直布罗陀海峡 D、白令海峡
16、由于地球的自转运动,在地球表面产生的地理现象有下列的:
A、季节变化 B、昼夜更替现象
C、昼夜长短的变化 D、五带的划分
17、“未来两天内将有寒潮影响本市,气温下降6℃~8℃,提醒市民注意增添衣服,预防感冒”,这说明天气与什么密切相关 ( )
A、农业生产 B、交通 C、人们生活 D、旅游
18、下列各点中位于东半球的是:
A、162°E B、170°E C、15°W D、159°W
19、.在地球仪上表示东经度的符号是 ( )
A、“S” B、“N” C、“E” D、“W”
20、每年太阳直射南回归线时,赤峰的节气是 ( )
A、冬至日 B、夏至日 C、春分日 D、秋分日
21、北京市气象预报,明天有3—4级东南风,明天天安门广场升起的五星红旗将飘向: ( )
A、东南方向 B、西南方向 C、西北方向 D、东北方向
22、下列四种比例尺,最大的是 ( )
A、1:5000
B、图上1厘米代表实际距离50千米
C、500万分之一
D、
23、在卫星云图上,当北京为绿色时,说明北京地区是: ( )
A、草地 B、平原 C、晴转阴天气 D、晴朗天气
24、下列事实或现象中,能够说明地球是球体的是 ( )
①、入港的船,先望见桅杆,后见船身
②、月食时,地球的本影是一个圆形
③、昼夜交替现象
④、登高远望,视力所及天与地相接之线,必是一个大圆
A、①②③④ B、①② C、②③④ D、①②④
25、下列符号中属于晴转雷阵雨的是 ( )
一、选择题答题卡(每题只有1个正确选项,每小题2分,共50分):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答案
题号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答案
二、综合题部分(共50分):
26、读图“地球某种运动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8分):
1)、本图表示地球的_______运动,地球在轨道上运动一周所需的时间是_________。
2)、在地球运动轨道处的短线上补绘箭头,以正确表示地球此种运动的方向。
3)、当地球处于图中A点位置时,全球各地昼夜长短情况是
。当地球处于图中B点位置时,太阳直射在 线上,我们把这一天叫做 日(节气),北半球得到太阳的热量比南半球 。当地球处于图中D点位置时,赤峰地区是 季。
27、读东、西半球图回答(19分):
1)、写出图中字母代表的大洋名称:
A、 ;B、 ;C、 ;D、 。
2)、写出图中数字代表的大洲名称:
①、 ,②、 ,③、 ,④、 ,
⑤、 ,⑥、 ,⑦、 。
2)、③大洲与⑤大洲的分界线是 运河;①大洲与②大洲的分界线是 运河;⑤和④两个大洲的分界线是乌拉尔山——乌拉尔河——里海——大高加索山—— 海—— 海峡。
3)、七大洲中面积最大的是 ;面积最小的大洲是 ;赤道穿过大陆的大洲有 、 。
28、读下面的等高线地形图,回答问题:(8分)
1)、写出图中数码号代表的地形部位名称:
① ,② ,③ ,④ ,⑤ 。
2)、乙山顶与A点的相对高度是 米。
从A点或B点出发,更容易攀登到乙山顶的是 点,原因是 。
29、读下图,在横线上填出图中字母所表示的地理事物名称:(3分)
B、 ,
C、 ,
D、 。
30、读经纬网图,回答下列问题:(9分)
1)、写出图中A、B的地理坐标:
A 、经度: ,纬度: 。
B、经度: ,纬度: 。
2)、A、B两点中有阳光直射现象的是 。
3)、图中A点在B点的 方向。图中 A点位于 (南、北)半球和 (东、西)半球。
4)、A、B两点中,位于中纬度、四季分明的是 。
31、下图中,三大洲依次属于的板块是:(3分)
A、 板块
B、 板块、
C、 板块。
初一地理期中考试答案
一、选择题答题卡部分(每题只有1个正确选项,答案填在答题卡内,每小题2分,共50分):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答案 B B D D A C A A D D C B A
题号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答案 B B B C C C A C A D D A
二、综合题部分:(共50分,)
26、(8分):1)、公转运动,一年。 2)、略。 3)、昼夜相等。北回归线,夏至日,多。冬季。
27、(19分): 1)、A、北冰洋;B、大西洋;C、太平洋;D、印度洋 。
2)、①、北美洲,②、南美洲,③、非洲,④、欧洲,⑤、亚洲,⑥、大洋洲,⑦、南极洲。 2)、苏伊士运河;巴拿马运河;黑海、土耳其海峡。 3)、亚洲;大洋洲;非洲和南美洲。
28、(8分)1)、①山顶,② 鞍部,③ 山谷,④山脊 ,⑤陡崖。
2)、460米。A点,A点距山顶乙的坡度比B点缓(A点到山顶比B带点到山顶的等高线稀疏,坡度缓)。
29、(3分) B、海峡, C、半岛, D、岛屿。
30、(9分)1)、A 、90°E,20°S。;B、94°E,26°S。 2)、A。 3)、西北方向。南、东半球 。 4)、B点。
31、(3分)A、南极洲板块、 B亚欧板块、 C、印度洋板块。
B. 怎样才能教好初中一年级上册地理
其实比较重要的是经纬线以及东西半球判断。其它的基本上都是背诵。
一、东西半球判断
我们老师有教过我们一个很好的口诀:
“小小为东,大大为西,余东为东,余西为西”
解释一下就是:
小小为东——小于20°的经线都是在东半球
例:【19°E——东半球】【19°W——东半球】
大大为西——大于160°的经线都是在西半球
例:【168°E——西半球】【168°W——西半球】
余东为东,余西为西——在20到160之间,直接通过是东经还是西经就可以判断
例:【150°E——东半球】【150°W——西半球】
----------------------------------------------------------------------------------------------------------------
二、经纬线
东经——往东增加
西经——往西增加
根据这个规律,填经纬线神马的就很容易了。
----------------------------------------------------------------------------------------------------------------
恩好吧就是这样。我很厚脸皮的告诉你其实很我才初三来着,初二我们这里已经把地理中考完了。(不过不同地方不一样吧……我们是人教版)
C. 初中一年级地理上册总结
七年级地理(上)主要知识点
一、地球与地图
(一)地球和地球仪
1. 地球的形状、大小与运动
一、地球的形状和大小
1、地球是一个球体。依据:麦哲伦船队环球航行的实例。
2、地球的表面积是5.1亿平方千米,平均半径6371千米,赤道周长约4 万千米。
二、地球仪
在地球仪上识记以下内容:
南、北极,赤道,南、北回归线,南北极圈。
三、纬线的纬度
1、纬线:在地球仪上,赤道和与赤道平行的的圆圈叫纬线。
纬线有三个特点:①、纬线指示东西方向;②、纬线的长度不相等(赤道最长,从赤道向两极,纬线逐渐缩短,最后成一个点);③、自成一个圆。
2、纬度:①、赤道为0°,赤道以北为北纬(0°—90°N),赤道以南为南纬(0°—90°S)。赤道将地球平分南、北两个半球。纬度数从赤道向北、向南逐渐增大。纬度最大值90°。
②、人们规定:0°—30°为低纬度;30°—60°为中纬度;60°—90°为高纬度。
四、经线和经度
1、经线:在地球仪上,连结南、北两极并垂直于纬线的弧线。
经线有三个特点:⑴、指示南北方向;⑵、长度都相等;⑶、自成半圆。
2、经度:⑴、经度的起点是0°经线,也称“本初子午线”。0°经线为经过格林尼治天文台原址的那一根经线。0°经线以东为东经(0°—180°E);以西为西经(0°—180°W),所以东西经最大度数为180°。经度数从0°经线向东、向西逐渐增大。
⑵、180°经线:180°E和180°W重合的经线。
⑶、任何一个经线圈,都把地球分成相等的两个半球。国际上规定20°W和160°E两条经线组成的经线圈,作为划分东西两个半球的分界线。如:15°W位于东半球;165°E位于西半球。
五、经纬网
1、利用经纬网确定地面上任何一点的位置。
2、读经纬网图,能回答有关问题(举例说明)
(二)地球的运动
自转 公转
方向 自西向东 自西向东
转动一周所需要的时间 24小时 一年
旋转中心 地轴 太阳
所产生的地理现象 昼夜更替 四季变化 五带P11
转动特点 绕地轴不停自转 地轴始终倾斜66.5º北极始终指向北极星附近
生活中的例子 太阳东升西落“白日依山尽” 时差 春夏秋冬来复去
1、用事实分别说明地球自转、公转及其产生的地理现象。P11
2、地球上不同的地区,出现时间差异。
例:我们班想观看12日上午7:30在美国纽约举行的足球赛,要什么时候收看电视?① 12日上午7:30; ②12日中午11:30;③12日晚上20:30。
3、地球上五带的划分:
⑴、热带:回归线之间23.5°N—23.5°S(太阳光有直射);
⑵、北温带:北回归线与北极圈之间23.5°N—66.5°N(有四季变化);
⑶、南温带:南回归线与南极圈之间23.5°S—66.5°S(有四季变化);
⑷、北寒带:北极圈内66.5°N—90°N(有极昼、极夜);
⑸、南寒带:南极圈内66.5°S—90°S(有极昼、极夜);
注:从五带分布来看,非洲最热,南极洲最冷。
(二)地图
一、平面上的八个方向:
1、地图的三要素:方向、比例尺、图例和注记。
⑴、方向 ①、平面上的八个方向:东、南、西、北、东北、东南、西北、西南。
②、地图上方向的表示法:
a、有指向标的地图,应根椐指向标所标方向去辨认(箭头指向北方);
b、没有指向标的地图,通常采用“上北下南,左西右东”的规定确定方向;
c、在经纬网上应根椐经纬网所指的方向确定方向。
图上距离
⑵、比例尺:①、比例尺=————
实地距离
②、比例尺的方式:数字式 1/1000或1:1000;
文字式 图上1厘米等于实地距离100千米;
线段式 0 1 2 3
③、比例尺的选择:比例尺越大,表示的范围越小,内容越详细;比例尺越小,表示的范围越大,内容越简单。如:学校平面图应选择较大比例尺;画中国政区图应选择较小的比例尺。
比例尺大小:1/100>1/100000
⑶、图例和注记:识记一些常用的图例。
1、五种基本地形的特征:
山地 海拔较高大于500米,坡度较陡,地面崎岖。如:喜马拉雅山—阿尔卑斯山;科迪勒拉山系
丘陵 海拔较低,相对高度小于200米,地面较崎岖。如:中国的山东丘陵和东南丘陵。
高原 地面起伏较小,海拔较高,边缘较陡峻。青藏高原(世界最高),巴西高原(世界最大)。
平原 地面起伏较小,海拔较低,小于200米。亚马孙平原(世界最大),东欧平原。
盆地 四周高,中间低。刚果盆地(世界最大)。
2、在等高线地形图上,识记山顶、鞍部、陡崖、山脊、山谷(如下图所示)P16。
在等高线地形图上,等高线越密集,表示坡越陡;等高线越稀疏,表示坡越缓。
第2章 海洋与陆地
世界的海陆分布
1、海洋与陆地:海洋占71%,陆地占29%。
2、七大洲:
⑴东半球的大洲:亚、欧、非、大洋洲;西半球的大洲:南、北美洲。
南极洲位于南极圈内,地跨东、西半球。
⑵、面积最大和最小的大洲:亚洲、大洋洲;海拔最高和最低的大洲:南极洲、欧洲。赤道穿过的大洲:非洲、亚洲、大洋洲、南美洲。
(3)、亚、欧两洲分界线:乌拉尔山—乌拉尔河—大高加索山脉。
亚、非两洲分界线:苏伊士运河。
南、北美洲分界线:巴拿马运河。
亚、北美洲分界线:白令海峡。
3、四大洋:⑴、面积最大,最深的是太平洋;面积最小,最浅的是北冰洋。
⑵、大西洋呈“S”形,地跨南、北半球。
4、识记七大洲、四大洋分布图。
海陆变迁
1、地球表面形态处在永不停自的变化之中。如:地震、火山等(地中海面积的缩小,红海面积的扩大,东非大裂谷的扩张等都说明地球内部在运动)。
2、板块构造学说:地球共分为六大板块(P 37 图)
3、火山与地震:世界上两大火山、地震带:⑴、环太平洋地震带;⑵、地中海—喜马拉雅山带。
第3章气天气和气候
第一节 多变的天
1、天气指某一个地方短时间内的大气状况。特点是多变。如:狂风暴雨、风力大等。
2、气候指一个地方多年的天气状况。特点是有相对的稳定性。如:炎热干燥,冬冷夏凉等。
3、识记常用的天气符号,会读简易天气预报图。
4、空气污染指数
第二节、气温和气温分布
气温与生活
气温变化
气温日较差= 一天中最高气温— 一天中最低气温
气温年较差= 一年中最高月平均气温— 一年中最低月平均气温
气温分布
1.等温线密集,说明气温差别大;等温线稀疏,说明气温差别小。
2.等温线与纬线平行,说明气温主要受纬度影响;等温线与海岸平行,说明气温受海洋影响显著。
3.等温线弯曲分布的规律见下表。
⑴、世界年平均气温的分布规律:从低纬度向高纬度气温逐渐降低。
A、低纬度气温高,高纬度气温低。
B、同纬度,夏季,陆地气温高,海洋气温低;冬季,陆地气温低,海洋气温高。
C、同纬度,海拨高、气温低。大致每升高100米,气温降低0.6度。
⑵、北半球一年当中平均气温最高是七月,最低是一月;南半球则相反。
第二节、降水和降水分布
(一)降水与生活
1、降水:从大气中降落的雨、雪、雹等,统称为降水。
2、降雨等级:小雨、中雨、大雨、暴雨。
(二)世界降水分布的规律
1.赤道附近地带降水多;两极地区降水少。
2.南、北回归线两侧,大陆东岸降水多,大陆西岸降水少。
3.中纬度,沿海地区降水多,内陆地区降水少。
山地:迎风坡降水多,背风坡降水少
第四节、世界气候
(一)分布
分布地区 气候类型
热带 热带雨林气候、热带草原气候、热带季风气候、热带沙漠气候
温带 亚热带季风和季风性湿润气候、地中海气候、温带海洋性气候、温带季风气候、温带大陆性气候
寒带 寒带气候
二类型
分布地区 气候类型
大陆东岸 亚热带季风和季风性湿润气候、温带季风气候
大陆内部 温带大陆性气候
大陆西岸 地中海气候、温带海洋性气候
1、热带气候:
类型 地表景观 气候特征 主地分布地区
热带雨林气候 热带雨林 全年高温多雨 亚马孙平原、刚果盆地、马来群岛
热带季风气候 热带季雨林 全年高温,一年分雨季(6—10月)和旱季(11月—次年5月) 印度半岛和中南半岛
热带草原气候 热带草原 全年高温,一年分干季(11—次年5月)和湿季(6月—10月) 热带雨林气候的南北两侧 如:非洲大陆
热带沙漠气候 热带沙漠 全年炎热干燥 西亚和北非、
澳大利亚中部
2、温带气候:
类型 地表景观 气候特征 主地分布地区
亚热带季风气候 亚热带常绿阔叶林 冬季最冷月平均气温在0℃以上,夏季高温多雨,四季分明 中国、美国、巴西等国东南部
地中海气候 亚热带常绿硬叶林 冬季暖和多雨,夏季炎热干燥 南北纬30°—40°大陆西部,地中海沿岸最典型
温带季风气候 温带落叶阔叶林 冬季寒冷干燥,夏季暖和多雨,雨热同期 中国东北部,俄罗斯东南部,朝鲜半岛及附近地区等
温带海洋性气候 温带草原 冬暖夏凉,年降水量较多,季节分配较均匀 中纬度地区的大陆西岸。如:欧洲西部大西洋沿岸等
温带大陆性气候 森林草原、荒漠 冬冷夏热,年降水量较多,夏季多雨 亚欧大陆和北美大陆内陆地区
亚寒带针叶林气候 耐寒的针叶林 冬长而严寒,夏短而暖和,降水较少 俄罗斯和加拿大
3、寒带气候:
(1)、极地气候:①、苔原气候:亚欧大陆和北美洲的北冰洋沿岸,终年严寒,分布有苔藓和地衣等。
②、冰原气候:终年严寒。主要分布 北极地区和南极洲,无植物生长。
(2)高山高原气候:主要分布在中低纬度的山地高原,气温较低,降水较少,自然景观的垂直变化显著为基本特色。
影响气候的因素: 。
第四章、第五章知识点
1、人口自然增长率:人口自然增长率=人口出生率-人口死亡率。
2、人口密度=该地区的总人口数该地区的总面积
3、分布:世界人口稠密区(亚洲东部、亚洲南部、欧洲、北美洲东部等人口密度在每平方千米200人以上地区)人口稀疏区(非洲撒哈拉大沙漠、大洋洲西部沙漠地区、南美洲亚马孙平原、亚洲和北美洲北冰洋沿岸地区、中国的青藏高原地区等)。
人口分布规律:经济发达、自然条件优越的地区人口稠密,自然条件很差的地区人口稀疏。
4、人口问题
所谓人口问题,是指由于人口再生产过程中产生的人口数量增长、人口素质、人口结构(人口年龄、性别结构,人口的城乡结构和地区分布结构)等问题,以及人口增长过快或人口停止增长乃至出现负增长而对环境和社会、经济等所产生的影响。
人口增长过快带来的问题:交通堵塞、居住条件差、就业困难、饥饿贫困
5、迁移:乡村人口向城市迁移的主要原因:①乡村人口增长造成劳动力过剩;②城乡差别——城市的就业机会相对较多,城市的物质生活条件较乡村好,城市的文化、教育等条件较乡村好。乡村人口涌入城市对城市发展所产生的影响。
积极意义乡村人口向城市迁移城市,可以为城市提供大量的劳动力,有力地支持城市建设;负面影响:可能造成城市人口过多而引发城市物质供应问题、城市就业问题、城市社会治安问题、城市环境问题等一系列城市人口问题。
6、人种:根据肤色、发色与发型、眼色、头型、鼻型、面型、血型等不同,居民可分为黄色、白色、黑色三大人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