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教地理必修一试题
⑴ 鲁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一期末测试 要试题 最好是PPT格式的 发往信箱 [email protected]
没说明地区啊
⑵ 高中地理必修一鲁教版《学习与评价》答案
同情啊,可惜很难找到答案滴
⑶ 求鲁教版高一地理必修1知识点总结
第一单元 从宇宙看地球
知识结构
一、宇宙
1.宇宙的概念
宇宙是空间和时间的统一体,是运动发展和变化着的物质世界,具有物质性、运动性、多样性的特征。
2多种多样的天体
星云、恒星、行星、卫星、彗星、流星体、星际物质等这些物质统称为天体。其中恒星和星云是最基本的天体。
3天体系统
距离相近的天体因相互吸引而相互绕转,构成不同级别的天体系统。
二、太阳
1太阳系概况
太阳系:地球和水星、金星、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海王星等行星,以及小行星、彗星、流星体等天体围绕太阳公转,构成太阳系。太阳因其质量最大而成为太阳系的中心天体。
2太阳的能量来源
太阳的辐射能量源于太阳内部的核聚变反应。
3太阳活动及其对地球的影响
(1)太阳活动的主要类型
活动类型 大气层位置 概念 说明
黑子 光球 光球有时出现的黑色斑点 黑子的大小和多少是太阳活动的标志,活动周期大约为11年。
耀斑 色球 色球有时出现增大增亮的斑块 1耀斑爆发时太阳活动最激烈的显示
2释放巨大的能量
(2)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
①对地球气候的影响
太阳活动与地球上的气候变化之间具有一定的相关性。
②扰乱地球上空的电离层,干扰无线电短波通讯。
③对地球磁场的影响
④产生极光。
三、地球
1地球的普通性
在太阳系的八大行星中,地球的质量、体积、平均密度和公转、自转运动有自己的的特点,但并不特殊,特别与其他类地行星(水星、金星、火星)相比,有很大的相似性。
(1)八大行星的运动特征
①共面性:八大行星的公转轨道几乎在同一平面上。
②同向性:从地球上空俯视,各大行星的公转方向为逆时针方向。
③近圆性:各大行星的公转轨道同圆相当接近,只有水星轨道的偏心率稍大。
(2)八大行星的结构特征
项目
分类 包括的行星 距日远近 表面温度 质量 体积 密度 组成物质
类地行星 水、金、地、火 近 高 小 小 大 中心有铁核,金属元素含量高
巨行星 木、土 中 中 大 大 小 氢、氦气
远日行星 天王、海王 远 低 中 中 中 氢、甲烷
2地球的特殊性
地球是目前太阳系中已知的唯一有生物,特别是高级智慧生物的行星。这与其所处的宇宙环境和地球本身的条件有关。
(1)地球所处的宇宙环境条件——稳定而又安全
①稳定的太阳光照条件。
②安全的空间运行轨道(安全的宇宙环境)。
(2)地球适宜的自身条件——温度、大气、液态水
①日地距离适中。使地球表面有适宜的温度条件。
②地球自转周期适当。白昼增温不过分炎热,黑夜降温不过分寒冷。
③地球的体积和质量适中,形成地球原始大气层,并逐渐演化成适合生物呼吸的大气。
四、地球的自转
1自转方向是自西向东,从北极上空俯视为逆时针,南极上空俯视为顺时针。
2自转的周期:其自转一周所需的时间为23小时56分4秒,成为一个恒星日,使地球自转的真正周期;而日常所用的24小时,是地球自转360°59´所需的时间,称为一个太阳日,是昼夜更替的周期。
3速度(见下表)
速度 概念 大小 特殊性
角速度 地表各点在单位时间内转过的角度 约每小时15°,每4小时1° 南北极点自转角速度等于0
线速度 地表各点在单位时间内转过的弧长 因各地纬度不同而有差异,纬度越高,线速度越小 ①赤道线速度最快,为1670km/h
②南北纬60°约为赤道出的一半
③南北极点,线速度为0
4地球自转的地理意义
(1)产生昼夜交替现象;
(2)地方时:经度不同,地方时不同,每隔15°相差1小时,同一经线上地方时相同;
(3)沿地表水平运动的物体的偏向(地转偏向力):北半球向右偏,南半球向左偏,赤道上布片,识记为“南左北右,赤道不偏”。例如河流两岸侵蚀现象,北半球河道偏右,左岸泥沙堆积,南半球则相反。
五、地球的公转
1公转方向:自西向东,从北极上空俯视为逆时针,南极上空俯视为顺时针。
2公转轨道:椭圆形轨迹,太阳位于其中一个焦点上,1月初地球位于近日点,7月初地球位于远日点。
3公转速度:近日点最快,远日点最慢(包括角速度和线速度)。
4公转周期:一个恒星年为365日6时9分10秒;一个回归年为365天5时48分46秒。
六、黄赤交角
地球自转面(赤道面)与地球公转轨道面(黄道面)的夹角,角度为23°26´。
七、太阳直射点的移动规律
地球公转的过程中,地轴的空间指向和黄赤交角的大小,在一定时期内可以看作是不变的,因此,地球在公转轨道的不同位置时,地表接受太阳垂直照射的点(简称太阳直射点)是有变化的。太阳直射点移动的规律如图和表(二分二至是针对北半球而言的):
时间 太阳直射点的位置 节气
3月21日前后 赤道 春分
6月22日前后 北回归线 夏至
9月23日前后 赤道 秋分
12月22日前后 南回归线 冬至
熟记3月21日或9月23日、6月22日、12月22日三个太阳光照图,能判断图中太阳直射点的位置、某地时刻、太阳高度、昼夜长短情况等。
八、地球公转的地理意义
1昼夜长短的变化
太阳直射点在北半球,则北半球昼长夜短,全球的白昼时间由南向被逐渐增长;太阳直射点在南半球,北半球昼短夜长,南半球昼长夜短,全球的白昼时间由南向北逐渐缩短。
太阳直射点向北移动,,北半球昼渐长,夜渐短,南半球昼渐短,夜渐长;相反,太阳直射点向南移动,北半球昼渐短,夜渐长,南半球则昼渐长,夜渐短。
同一纬线上昼夜长短是相同的。
2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
太阳高度交即太阳光线与地平线的夹角,直射点上,太阳高度角为90°,晨昏线上,太阳高度角为0°。正午太阳高度是一天中最大的太阳高度。
3四季更替
(1)划分依据:昼夜长短和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
(2)我国传统四季划分以立春、立夏、立秋、立冬为起点来划分春、夏、秋、冬四季;习惯上四季的划分如下:3~5月为春季,6~8月为夏季,9~11月为秋季,12月~次年2月为冬季。欧美四季的划分是以春分、夏至、秋分、冬至为起点划分的。
4如何应用公式H=90°—|Ф+λ|计算正午太阳高度角
其中,H代表正午太阳高度角,Ф代表所求地点的地理纬度,λ代表当时太阳直射点的纬度,|Ф+λ|表示两纬度之间的纬度差,若Ф与λ在同一个半球,则用减号(—);若不在同一个半球,则用加号(+)。
第二单元 从地球圈层看地理环境
知识结构
1、 运用示意图说明地壳内部物质循环过程。
2、 结合实例,分析造成地表形态变化的内、外力因素。
3、 运用图表说明大气的受热过程。
4、 绘制全球气压带、风带示意图。说出气压带、风带的分布、移动规律及其对气候的影响。
5、 运用简易天气图,简要分析锋面、低压、高压等天气系统的特点。
6、 运用示意图,说出水循环的过程和主要环节,说明水循环的地理意义。
7、 运用地图,归纳世界洋流的分布规律,说明洋流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一、 岩石圈的结构
(1)地壳在垂直方向上可分为硅铝层和硅镁层。
位置 组成成分 密度 分布特点
硅铝层 地壳上层 以O、Si、Al为主,钠、钾也较多 2.7 不连续,在洋底缺失
硅镁层 地壳下层 以O、Si、Al为主,镁、铁、钙成分相对较多 2.9 连续圈层
(2)地壳结构的特点
①地壳厚度不均
②硅铝层不连续分布
二、 岩石圈的结构与物质循环
1、 三大类岩石的比较
分类 形成过程 特点 举例
岩浆岩:侵入岩 岩浆在地下压力的作用下侵入地壳上部,冷却凝固而成 由于凝结时间长,矿物结晶明显 花岗岩
喷出岩:岩浆在地下压力的作用下喷出地表,冷却凝固而成 由于凝结时间短,矿物结晶不明显 玄武岩、流纹岩
沉积岩:地表岩石在外力作用下被风化成碎屑物质,再经风、流水等搬运,经过紧压固结作用而形成的岩石 形成不同岩层,有的含有化石 石灰岩、页岩、砂岩、砾岩
变质岩:原有岩石在岩浆活动、地壳运动产生的高温、高压作用下,使原来的岩石成分和性质发生改变 有的重新结晶,有的有片理构造 片麻岩、大理岩、石英岩
2、 岩石圈的物质循环
软流层中的岩浆在火山活动过程中喷出地表或侵入地球上部,冷却凝固而形成岩浆岩,其中喷出岩是暴露在地表的,侵入岩如果遇到地壳抬升的话,也会露出地表。出露于地表的岩浆岩在外力作用下会会形成沉积岩,岩石如果遇到地壳下沉的话,又要受到高温高压作用形成变质岩。变质岩经过重熔再生又生成新的岩浆,回到地球内部,同时变质岩也可受到外力作用变为沉积岩。
3、 内力作用与地表形态变化
(1) 地质作用:引起地壳及其表面形态不断发生变化的作用,就是地质作用。
(2) 分类:地质作用按其能量来源可分为内力作用于外力作用。
分类 能量来源 表现形式 对地表形态的影响
内力作用 地球内部的热能 地壳运动、岩浆活动、变质作用等 造成高低起伏,形成高山、盆地等
外力作用 太阳能、重力能 风化、侵蚀、搬运、堆积、固结成岩等 削高堆低,是地表趋于平坦
四、大气的受热过程
1、大气的削弱作用
⑴吸收作用:具有选择性,臭氧吸收紫外线,二氧化碳和水汽吸收红外线。
⑵反射作用:尘埃和空气分子使阳光改变方向,蓝色光容易被散射,云层和尘埃可以反射一部分太阳辐射,因而夏天白天多云时,气温不会太高。
⑶散射作用:晴朗的天空景观蔚蓝色,黎明、黄昏及阴天时天空仍然明亮,都是散射作用的结果。
2、大气的保温效应
地表可以吸收短波辐射,也可以吸收长波辐射。地面吸收太阳的短波辐射后,温度升高,同时,地面也把能量向外辐射。大气中的水汽和二氧化碳能吸收地面辐射,大气增温,同时也产生大气辐射,一部分射向宇宙空间,大部分返回地面,我们称之为大气逆辐射,这样就补偿了地面辐射损失的热量,起到了保温作用。
五、大气运动
1、大气运动的根本原因
大气运动的能量来源于太阳辐射。由于各纬度获得的太阳辐射能多少不同,造成高低纬度间温度的差异,这是引起大气运动的根本原因。
2、热力环流
⑴热力环流的概念
由于地面冷热不均引起的空气环流称为热力环流,它是大气运动的一种最简单的形式。
⑵热力环流的形成
规律:①等压面凸起的地方是高压,下凹的地方是低压。
②近地面,气温高,则气压低;气温低,则气压高。
高空气压与近地面相反。
③高压与低压是同一水平面的两点比较。
④竖直方向上气压永远随高度的增加而降低。
3、大气的水平运动——风
水平气压梯度力是大气产生水平运动的原动力,是形成风的直接原因。
在气压梯度力和地转偏向力的共同作用下,风向平行于等压线,形成高空大气中的风向。在近地面,还要受摩擦力的影响,风与等压线斜交。
六、气压带、风带的形成与分布
⑴三圈环流
①形成原因:假设大气在均匀的地球表面上运动,引起大气运动的因素是高低纬间的受热不均和地转偏向力。
②三圈环流在地表表现为相间分布的气压带与风带。
气压带 成因 气流特点 天气现象
赤道低气压带 热力原因 上升 高温多雨
副热带高气压带 动力原因 下沉气流 炎热干燥
副极地低气压带 动力原因 上升 多降水
极地高气压带 热力原因 下沉气流 寒冷干燥
③气压带、风带的季节移动
随太阳直射点的季节变化而南北移动,就北半球而言,大致为夏季北移,冬季南移。
⑵海陆分布对大气环流的影响
由于地表大面积的海陆相间分布及其热力性质的差异,导致冬夏海陆气压活动中心的季节变化,切断了气压带的带状分布。
⑶季风环流
大范围地区的盛行风随季节变化而有显著改变的现象称为季风。季风环流也是大气环流的组成部分。
项目 成因 冬季风 夏季风 分布地区 冬夏季风比较
源地 风向 性质 源地 风向 性质
东亚季风 海陆热力性质差异 西伯利亚、蒙古 西北风 寒冷干燥 副热带太平洋 东南风 温暖湿润 我国东部、日本和朝鲜半岛等地 冬季风强于夏季风
南亚季风 ①海陆热力性质差异
②气压带、风带的季节移动 西伯利亚、蒙古 东北风 低温干燥 赤道附近印度洋 西南风 温暖湿润 亚洲印度半岛和我国西南等地区 夏季风强于冬季风
七、常见的天气系统
1、冷暖锋与天气
锋面类型 冷锋 暖锋
概念 冷气团主动向暖气团移动的锋 暖气团主动向冷气团移动的锋
暖气团上升原因 被迫抬升 徐徐爬升
天气图
雨区位置 锋后及锋面附近 锋前
锋面坡度 较大 较小
天气特征 过境前 单一暖气团控制,温暖晴朗 单一冷气团控制,低温晴朗
过境时 暖气团被迫抬升,常出现阴天、下雨、刮风、降温等天气现象 暖气团沿冷气团爬升,冷却凝结产生连续性降水
过境后 冷气团代替了原来的暖气团的位置,气压升高,气温骤降,天气晴朗 暖气团占据了原来冷气团的位置,气温上升,气压下降,天气转晴
天气实例 我国大多数降水和灾害性天气,如北方夏季的暴雨、冬春季节的大风、沙尘暴、寒潮等;一场秋雨一场寒 一场春雨一场暖
2、低压(气旋)和高压(反气旋)系统
天气系统 低压(气旋) 高压(反气旋)
气压状况 中心低,四周高 中心高,四周低
气压梯度力方向 从四周垂直指向中心 从中心垂直指向四周
气流流向 北半球 逆时针向中心辐合上升 顺时针向四周辐散下沉
南半球 顺时针向中心辐合上升 逆时针向四周辐散下沉
天气状况 多云雨天气 多晴朗、干燥天气
平面示意图(北半球)
空间示意图
我国的典型天气 夏秋季节东南沿海地区经常出现的台风天气 长江流域七、八月份的伏旱,冬季爆发的寒潮天气,北方地区的“秋高气爽”天气
八、世界气候气候类型及判读方法
1、世界气候类型
气候带 气候类型 分布规律 典型地区 气候成因 气候特点
热带 热带雨林气候 南北纬10°之间 亚马逊河流域、刚果河流域、印度尼西亚 赤道低气压带控制,盛行上升气流 全年高温多雨
热带疏林草原气候 南北纬10°~南北回归线之间 非洲中部、南美巴西、澳大利亚大陆北部和南部 赤道低压带和信风带交替控制 干、湿季交替明显
热带季风气候 南北纬10°~南北回归线之间的大陆东岸 亚洲中南半岛、印度半岛 冬、夏季风交替控制 全年气温高,雨季集中
热带沙漠气候 南北回归线~南北纬30°之间的大陆内部和西岸 撒哈拉、阿拉伯半岛、澳大利亚中部 副热带高压或信风带控制 全年高温少雨
亚热带 亚热带季风气候 南北纬25°~35°之间的大陆东岸 我国的秦岭——淮河以南地区 冬、夏季风交替控制 冬季低温少雨,夏季高温多雨
地中海气候 南北纬30°~40°之间的大陆西岸 地中海沿岸 副热带高气压带和西风带交替控制 冬季温和多雨,夏季炎热干燥
温带 温带季风气候 南北纬35°~55°之间的大陆东岸 我国的华北、东北和日本、朝鲜半岛 冬、夏季风交替控制 冬季寒冷干燥,夏季高温多雨
温带大陆性气候 南北纬40°~60°之间的大陆内部 亚欧大陆和北美大陆的内陆地区 终年受大陆气团控制 冬寒夏热,干旱少雨
温带海洋性气候 南北纬40°~60°之间的大陆西岸 西欧 全年受西风带控制 全年温和多雨
亚寒带 亚寒带大陆性气候 北纬50°~70°之间的大陆 亚欧大陆和北美大陆的北部 全年受冷气团控制 冬长严寒,夏短温暖
寒带 苔原气候 北半球极地附近沿海 亚欧大陆和北美大陆的北冰洋沿岸 纬度高,太阳辐射弱,受极地气团和冰洋气团控制 全年严寒
冰原气候 南北半球极地附近内陆 南极大陆、格陵兰岛 纬度最高,太阳辐射弱,受冰洋气团控制 全年酷寒
高原和高山气候 高大的山地、高原 青藏高原、南美安第斯山脉 地势高,地形起伏大 其后垂直变化明显,气温随高度增加而降低
2、判断的主要依据
气候类型的判断,关键是掌握各种气候类型的特征。可按以下步骤进行:
步骤 依据 因素变化 结论
①判断南北半球 最高(或最低)气温月份 6、7、8三个月份气温最高 北半球
12、1、2三个月份气温最高 南半球
②判断热量带(温度带) 最冷月均温 最冷月均温<15℃ 热带气候
最冷月均温在0℃~15℃之间 亚热带气候
温带海洋性气候
地中海气候
最冷月均温在—15℃~0℃之间 温带气候
最冷月均温<15℃ 寒带气候
③确定具体的气候类型 降水量的年内分配情况 年雨型 热带 热带雨林气候
温带海洋性气候:
夏雨型 热带 热带草原气候
热带季风气候:
亚热带 亚热带季风气候
温带 温带大陆性气候
温带季风气候:
冬雨型 亚热带 地中海气候
少雨型 热带 热带沙漠气候
寒带 苔原气候、冰原气候
3、世界气候类型的分布规律
九、水圈的组成
世界水体的存在形式及所占比重
十、水循环及其地理意义
1、水循环示意图
2、三种水循环比较
水循环类型 发生领域 水循环环节 作用
海陆间循环 海洋和陆地之间 蒸发→水汽输送→陆地降水→地表径流(或下渗→地下径流)→海洋 是陆地水得到补充,水资源得到更新,是最重要的类型,又称大循环
陆上内循环 陆地与陆地上空之间 政法、植物蒸腾→降水 补充陆地水的数量很少
海上内循环 海洋与海洋上空之间 蒸发→降水 水循环的水量最大
十一、洋流及其地理意义
1、形成
①风海流:大气运动和近地面的风带是海洋水体运动的主要动力。盛行风吹拂海面,推动海水随风漂流,并使上层海水带动下层海水,形成规模很大的洋流,叫风海流。
②密度流:由于海水密度差异导致海水流动。大洋中心与封闭区域之间往往形成密度流。
③补偿流:由风力和密度差异原因形成的洋流,使海水流出的海区的海水减少,向领海区的海水来补充形成。其又分水平补偿流和垂直补偿流。
2、洋流分布规律
①中低纬度海区:北半球呈顺时针方向流动南半球呈逆时针方向流动,大洋东岸为寒流,西岸为暖流。
中高纬度纬度海区:北半球有大洋环流,呈逆时针方向流动。南半球南极大陆周围形成西风漂流(南纬40˙附近)。
②北印度洋海区,形成季风洋流。夏季顺时针方向流动。冬季逆时针方向流动。
3、洋流对地理环境影响
①由低纬度流向高纬度的多为暖流,高纬度流向低纬度的多为寒流。
②洋流与海水等温线的弯曲方向,由图可见洋流流向与等温线弯曲方向一致,海水等温线向高纬度凸出则表示暖流,反之则表示寒流。
③洋流对气候的影响
暖流对沿岸气候起增温、增湿作用,寒流对沿岸气候起降温、减湿作用。
④读海洋生物分布的影响
代表渔场 形成类型 洋流名称
北海道渔场 寒暖流交汇 千岛寒流、日本暖流
纽芬兰渔场 寒暖流交汇 拉布拉多寒流、墨西哥湾暖流
北海渔场 寒暖流交汇 北大西洋暖流、北冰洋南下冷水
秘鲁渔场 上升流渔场 秘鲁海区冷水上泛
⑤对海洋污染的影响
一、地理环境的地域差异
1、 地理环境的组成要素:大气、岩石、水、地貌、生物、土壤等。
2、 地理环境的地域差异:
(1) 主要表现:地理环境各组成要素及其组合的差异。
(2) 产生差异的原因:主要取决于各区域物质、能量的不同状况。
3、 自然带:不同区域由于所处纬度位置和海陆位置的不同,水热状况及其组合不同,形成不同的代表性植被和土壤,并在地球上呈带状分布。
二、地理环境地域差异的规律性
1、地带性分异规律
分异规律 定义 主要成因 主要分布地区
由赤道到两极的地域分异 地表景观和自然带沿着纬度变化的方向作有规律的更替 太阳辐射受地球形状的影响,从赤道向两极递减,即以热量为基础 低纬地区和北半球的高纬地区
从沿海向内陆的地域分异 地表景观和自然带沿着从沿海向内陆的方向作有规律的更替 水分条件从沿海向内陆递减,即以水分条件为主 中纬度地区
山地的垂直地域分异 地表景观和自然带大体沿等高线方向延伸,从山麓向山顶更替 水热条件的垂直变化 海拔较高的山地
2、非地带性分异的规律
在地带性分异的基础上,陆地环境受海陆分布、地形起伏、洋流等因素的影响,使陆地自然带分布规律表现得不很完整或很不鲜明,称为非地带性分异规律。
三、地理环境要素间的相互作用
1、 地理环境是由地貌、土壤、水分、大气和生物等要素组成的,他们相互联系、相互影响,构成一个有机整体。
2、 地理环境整体性的主要表现
(1)地理环境各要素与环境总体特征的协调一致。
(2)各要素之间是相互制约的,某一要素的变化会导致其他要素甚至整个环境状态的变化即“牵一发而动全身”。
(3)不同区域之间有着相互联系,一个区域的变化会影响到其他区域。
四、地球圈层间的能量交换
1、 圈层间的相互作用主要是通过圈层间的物
质运动和能量交换来实现的。
2、 地球四大圈层之间,存在着不同形式的能
量传输和交换。
五、地球圈层间的物质运动
1、 地球圈层间的物质运动和能量交换
一样是地理环境发展演化的原因,也是圈层间相互联系的纽带。植物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就充分体现了地球圈层间的物质运动。
吸收 释放
光合作用 二氧化碳 氧气
呼吸作用 氧气 二氧化碳
2、 地理环境中除了植物与其他圈层间的物质运动外,即生物循环,还有水循环、碳循环、氧循环等,地理环境中的物质运动,往往跨越了各个圈层的界限,他们既是相互联系的纽带,也是圈层相互作用的体现。
⑷ 鲁教版地理必修一期中考复习资料
地球自转:地球绕自转轴自西向东的转动。地球自转是地球的一种重要运动形式,自转的平均角速度为 7.292×10-5弧度/秒,在地球赤道上的自转线速度为 465米/秒。一般而言,地球的自转是均匀的。但精密的天文观测表明,地球自转存在着3种不同的变化。地球自转一周耗时23小时56分,约每隔10年自转周期会增加或者减少千分之三至千分之四秒。
自转的地理意义:地球自西向东自转,同时又围绕太阳公转。地球自转与公转运动的结合使其产生了地球上的昼夜交替和四季变化(地球自转和公转的速度是不均匀的)。同时,由于受到太阳、月球、和附近行星的引力作用以及地球大气、海洋和地球内部物质的等各种因素的影响,地球自转轴在空间和地球本体内的方向都要产生变化。
地球自西向东自转,同时又围绕太阳公转。地球自转与公转运动的结合使其产生了地球上的昼夜交替和四季变化(地球自转和公转的速度是不均匀的)。同时,由于受到太阳、月球、和附近行星的引力作用以及地球大气、海洋和地球内部物质的等各种因素的影响,地球自转轴在空间和地球本体内的方向都要产生变地球自西向东自转,同时又围绕太阳公转。地球自转与公转运动的结合使其产生了地球上的昼夜交替和四季变化(地球自转和公转的速度是不均匀的)。同时,由于受到太阳、月球、和附近行星的引力作用以及地球大气、海洋和地球内部物质的等各种因素的影响,地球自转轴在空间和地球本体内的方向都要产生变化。
地球公转:地球公转就是地球按一定轨道围绕太阳转动(The Earth revolution around sun)。像地球的自转具有其独特规律性一样,由于太阳引力场以及自转的作用,而导致地球的公转。地球的公转也有其自身的规律。地球的公转这些规律从地球轨道、地球轨道面、黄赤交角、地球公转的周期和地球公转速度和地球公转的效应等点击此处添加图片说明几个方面表现出来。
岩石圈:岩石圈是地球上部相对于软流圈而言的坚硬的岩石圈 层。厚约60~120公里,为地震高波速带。包括地壳的全部和上地幔的上部,由花岗质岩、玄武质岩和超基性岩组成。其下为地震波低速带、部分熔融层和厚度100公里的软流圈。对岩石圈的认识,分歧很大,有人认为岩石圈与地 壳是同义词,而与下部软流圈即上地幔有区别,但岩石圈与上地幔系过渡关系而无明显界面;有人认为 岩石圈至少应包括地壳和地幔上层。
地表形态:地表形态是由形成地面形状的过程所组成的一个地形特征.所有的地表形态都有海拔和地势.地表形态相似的大面积区域叫做地形区.
大气圈:大气层(atmosphere)又叫大气圈,地球就被这一层很厚的大气层包围着。大气层的成分主要有氮气,占78.1%;氧气占20.9%;氩气占0.93%;还有少量的二氧化碳、稀有气体(氦气、氖气、氩气、氪气、氙气、氡气)和水蒸气。大气层的空气密度随高度而减小,越高空气越稀薄。大气层的厚度大约在1000千米以上,但没有明显的界限。整个大气层随高度不同表现出不同的特点,分为对流层、平流层、中间层、暖层和散逸层,再上面就是星际空间了。
水循环:地球表面的水是十分活跃的。海洋蒸发的水汽进入大气圈,经气流输送到大陆、凝结后降落到地面,部分被生物吸收,部分下渗为地下水,部分成为地表径流。地表径流和地下径流大部分回归海洋。水在循环过程中不断释放或吸收热能,调节着地球上各层圈的能量,还不断地塑造着地表的形态。水圈中的地表水大部分在河流、湖泊和土壤中进行重新分配,除了回归于海洋的部分外,有一部分比较长久地储存于内陆湖泊和形成冰川。这部分水量交换极其缓慢,周期要几十年甚至千年以上。从这些水体的增减变化,可以估计出海陆间水热交换的强弱。大气圈中的水分参与水圈的循环,交换速度较快,周期仅几天。由于水分循环,使地球上发生复杂的天气变化。海洋和大气的水量交换,导致热量与能量频繁交换,交换过程对各地天气变化影响极大。目前,各国极其关注海-气相互关系的研究。生物圈中的生物受洪、涝、干旱影响很大,生物的种群分布和聚落形成也与水的时空分布有极密切的关系。生物群落随水的丰缺而不断交替、繁殖和死亡。大量植物的蒸腾作用也促进了水分的循环。水在大气圈、生物圈和岩石圈之间相互置换,关系极其密切,它们组成了地球上各种形式的物质交换系统,形成千姿百态的地理环境。
⑸ 鲁教版地理必修一复习大纲
鲁教版地理必修一复习大纲
归类复习提纲
一、判断与比较:
一判断:
⒈天体的判断:
天体是脱离地球的大气层,在宇宙空间运行的物质存在形式,包括自然天体和人造天体。
⒉地球自转方向的判断:
⑴根据经度判断:东经度向东增加,西经度向西增加。
⑵根据地球公转方向:地球自转方向与公转方向相同。
⑶根据口诀:“南顺北逆”,即从南极上空看,地球顺时针自转;从北极上空看,地球逆时针自转。
⒊晨昏线的判断:
首先明确地球自转的方向。
⑴经过晨昏线,顺着地球自转的方向由昼半球进入夜半球,该晨昏线是昏线;由夜半球进入昼半球,该晨昏线是晨线。(常用方法)
⑵分布于昼半球西侧的晨昏线是晨线,东侧的是昏线。(推论一)
⑶晨昏线上的点,地方时在12点之前,该点一定在晨线上;地方时在12点之后,该点一定在昏线上。(推论二)
⑷太阳直射赤道,地方时为6点的经线是晨线;地方时为18点的经线是昏线。(特殊情况)
⒋南北半球的判断:
⑴地球的侧视图中,一般是“上北下南”;
⑵地球的极视图中,根据地球自转方向“南顺北逆”。
⑶根据纬度:北纬度在北半球,南纬度在南半球。
⑷根据地转偏向力:地转偏向力在北半球向右偏,南半球向左偏。
⑸根据中高纬度正午物体影子朝向:在中高纬度,正午物体影子朝北为北半球,朝南为南半球。
⒌日界线的判断:
⑴人为日界线:国际日期变更线(大体在1800经线)。跨国际日期变更线向西日期加一天,向东减一天。
⑵自然日界线:零点线,即地方时为零点的经线。
⒍方向的判断:
课本20—25页单元活动。
⒎向斜、背斜的判断:
⑴根据岩层的弯曲方向:岩层向下弯曲为向斜,岩层向上拱起为背斜。
⑵根据岩层新老关系:岩层由中间向两翼越来越新为背斜,岩层由中间向两翼越来越老为向斜。
⒏沉积岩的判断:
沉积岩有两个主要标志:一是有层理构造,二是有化石。
⒐风向的判断:
⑴根据季风和盛行风来判断;
⑵等压线图中,判断某点的风向:先判断该点水平气压梯度力的方向(由高气压指向低气压并垂直于等压线),沿水平气压梯度力的方向北半球向右偏,南半球向左偏即为该点的风向。
⒑锋面类型的判断:
根据冷气团运动的箭头、锋面符号和过境前后的天气状况判断。
⒒高、低压中心的判断:
⑴根据等压线的分布:中心气压比周围气压高为高压中心,反之,为低压中心。
⑵根据气流运动状况:气流向外辐散为高压中心,向内辐合为低压中心。
⒓根据海水等温线判断洋流流向和性质:
⑴海水等温线的凸出方向为洋流流向;
⑵海水由低温区流向高温区为寒流,反之,由高温区流向低温区为暖流。
⒔季节的判断:
判断依据:⑴日期;⑵北印度洋季风洋流:“夏顺冬逆”;⑶季风气候区季风方向;⑷海陆高低压分布;⑸各地气候特征;⑹气压带、风带的季节移动(夏季北移,冬季南移)。
⒕气候类型的判断:
课本54—56页单元活动。
⒖自然带的判断:
根据气候类型判断。
⒗等高线地形图的判读及根据地形剖面图判断剖面线:
课本73—78页单元活动。
⒘自然资源、自然灾害的判断:
严格根据定义。
自然资源:指人类可以直接从自然界获得(自然属性),并用于生产和生活(社会经济属性)的物质与能量。
自然灾害:指在自然界发生的(自然属性),对人类生命和财产构成危害(社会经济属性)的事件。
⒙山体雪线高度的判断:
⑴光照:向阳坡雪线偏高;
⑵降水:迎风坡雪线偏低。
二比较:
⒈地球自转线速度大小比较、公转速度的比较:
⑴地球自转线速度由赤道到两极递减;因此,纬度越低自转线速度越大。
⑵地球公转角速度、线速度,在近日点最大,远日点最小;因此,越靠近近日点,角速度、线速度越大,越靠近远日点,角速度、线速度越小。
⒉气压的比较:
⑴水平方向:根据气温高低判断,气温越高,气压越低。
⑵垂直方向:海拔越高,气压越低。
⒊风力大小的比较:
⑴同一幅等压线图中,等压线越密集,风力越大;
⑵不同等压线图中,水平气压梯度越大,风力越大。
二、分析原因:
⒈地球既普通又特殊的原因。(P8)
⒉东亚、南亚季风成因。
⑴东亚:①冬季风(西北风);②夏季风(东南风)。——海陆热力性质差异
⑵南压:①冬季风(东北风)——海陆热力性质差异;
②夏季风(西南风)——气压带、风带的季节移动
⒊向斜成山、背斜成谷的原因。
⑴向斜成山:向斜槽部受挤压,坚实不易被侵蚀;
⑵背斜成谷:背斜顶部受张力,容易被侵蚀。
⒋三大类岩石的成因。(P28)
⒌桂林山水的成因。(P72)
⒍洪灾、泥石流的成因。(P88、89)
⒎全球气候变暖的原因。(自然和人为原因)(P92)
⒏温室气体增加的主要原因。
⑴燃烧化石燃料;⑵毁林。
⒐海平面上升的原因。
全球气候变暖引起海水膨胀和两极冰川融化。
三、重要规律:
⒈正午太阳高度的分布规律:
⑴纬度分布规律:同一时刻,正午太阳高度由太阳直射点向南北两侧递减,如夏至日太阳直射在北回归线上,正午太阳高度由北回归线向南北两侧递减;
⑵季节分布规律:夏至日,北回归线及其以北各纬度,正午太阳高度达到一年中的最大值,南半球各纬度,正午太阳高度达到一年中的最小值;冬至日,南回归线及其以南各纬度,正午太阳高度达到一年中的最大值,北半球各纬度,正午太阳高度达到一年中的最小值。
⒉昼夜长短的分布、变化规律:
⑴太阳直射哪个半球(南、北半球),哪个半球昼长于夜,纬度越高昼越长;
⑵太阳直射点向哪方(南方、北方)移动,哪个半球昼变长夜变短。
⒊地壳物质循环(P29、30)
⒋大气运动:
⑴热力环流;⑵全球气压带、风带;⑶季风环流。
⒌水循环:
⑴海陆间循环;⑵海上内循环;⑶陆上内循环。
⒍洋流分布规律:
⑴中低纬度海区,形成以副热带海区为中心的大洋环流。北半球呈顺时针、南半球呈逆时针方向流动。
⑵北半球中高纬度海区,形成以副极地海区为中心的大洋环流。
⑶南纬400附近,形成环球性西风漂流。
⑷北印度洋海区,形成季风洋流,“夏顺冬逆”。
⒎地理环境地域分异规律:
⑴从赤道到两极的地域分异;⑵从沿海到内陆的地域分异;⑶垂直地域分异。
四、影响与意义:
一影响:
⒈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P8)
⒉全球气温变暖的影响。(P93、94)
二意义:
⒈地球自转、公转的意义。
⑴自转:⑴产生昼夜交替;⑵产生时差;⑶使沿地表水平运动物体方向发生偏转。
⑵公转:⑴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⑵昼夜长短的变化;⑶四季的更替。
⒉地壳物质循环的意义。(P30)
⒊水循环的意义。(P49)
⒋洋流的地理意义。
⑴影响气候;⑵影响海洋生物分布;⑶影响航运;⑷影响海洋环境污染。
⒌地球圈层间能量交换、物质运动的意义。(P67、68)
五、途径与措施:
⒈实现自然资源利用可持续的途径。(P86)
⑴适度开发;⑵利益兼顾;⑶环境保护;⑷公众参与。
⒉防洪的措施。(P90)
工程措施和非工程措施。
⒊缓解全球气候变暖的措施。
⑴发展技术,提高燃料的燃烧效率;⑵开发新能源,改善能源结构;⑶植树造林;⑷加强国际合作。
六、有关计算:
⒈时间计算:
⑴地方时计算:每一条经线有一个地方时,经度每相差一度,地方时相差4分钟,采用“东加西减”的原则。
⑵区时的计算:每一个时区采用一个区时,相差一个时区,区时相差一个小时,采用“东加西减”的原则。
⑶日期的计算:跨过国际日期变更线向西加一天,向东减一天。
⒉相对高度的计算:
采用公式:(n-1)h<H<(n+1)h,其中n为两点间的等高线数,H为相对高度,h为等高距。
特殊:计算陡崖的相对高度:(n-1)h≤H<(n+1)h
⒊正午太阳高度的计算:
采用公式:H=900-|ψ-δ|,其中H为正午太阳高度,ψ为当地的纬度,δ为太阳直射点的纬度;注意δ本身的符号有变化,如果与当地的纬度在同一半球为正号,不在同一半球为负号。
⑹ 徐州市(鲁教版)高一地理必修一期末重点知识整理
重点看前三单元
第一单元:
1、①掌握宇宙,天体的概念,②天体系统的层次,③天阳系模式图,太阳大气层结构,太阳活动和太阳辐射对地球的影响,④地球及普通又特殊的原因
2、掌握自转和公转的地理意义及其计算(必考),关于地方时,区时,昼夜长短计算,正午太阳高度计算(与太阳高度区别),直射点地理坐标,节气判断等。
3、会用地图判断方向,知道太阳的升落随四季有什么变化。
第二单元
1、①地壳内部结构,岩石圈物质循环意义,
②三大类岩石(岩浆岩,沉积岩,变质岩)的成因,特点,
③内外力区别,
④板块构造学说示意图及基本理论,
⑤背斜和向斜区别、并会判断他们,地形倒置(背斜成山,向斜成谷)原因,
⑥地垒和地堑的区别即形成的地貌,
⑦风力、流水作用形成哪些地貌
3、①大气圈垂直分层图,及每一层的特点
②大气的受热过程是什么样,对大气起到保温作用的是什么
③热力环流原理图
④风的形成原因,大小比较,近地面和高空的风的受力
⑤全球的七个气压带和六个风带图,及气压带和六个风带移动规律,
⑥海陆影响下亚欧大陆和大西洋印度洋上的气压名称
⑦东亚季风和南亚季风的冬季夏季风向,成因
⑧冷锋暖锋过境前,过境时、过境后天气变化,并能区分它们,还有静止锋
⑧梅雨,伏旱成因。分布地区
⑨气旋和反气旋在不同半球的区别(中心气压、中心气流、水平气流的方向,带来什么样天气)
⑩锋面气旋的原理
3、①水循环的环节,类型,意义
②河流的补给类型,区别
③洋流的分布规律及意义
4、世界的气候类型(成因,分布,特点,典型地区)
第三单元
①世界的自然带的分布规律,成因
②水平地域分异,垂直地域分异,非地带性的特点及典型事例,成因,如何延伸如何更替
③厄尔尼诺现象,秘鲁渔场成因
④地理环境整体性的表现
⑤喀斯特地貌-桂林山水成因,
⑥等高线地形图会判读
第四单元
1、自然资源会判断,类型,共性特征
2、洪灾,泥石流的成因,危害,防灾减灾措施
3、全球气候变暖原因,影响,治理措施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