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地理本初子午线
㈠ 地理本初子午线的图
分析: 由经线和纬线相互交织所构成的网络叫做经纬网,利用经纬网可以确定地球表面任何一专个地属点的位置.在经纬网上,经线的度数叫做经度,若相邻两条经线的经度向东增大,就是东经,用符号E表示,若相邻两条经线的经度向西增大,就是西经,用符号W表示;纬线的度数叫纬度,若相邻两条纬线的纬度向北增大,就是北纬,用符号N表示,若相邻两条纬线的纬度向南增大,就是南纬,用符号S表示. 读图可知,图中①点位于本初子午线与北回归线交点上,经度是0°,纬度北纬23.5°,故地理坐标是(0°,23.5°N).故选:A. 点评: 本题综合性强,关键是利用读图要领确定东西经度和南北纬度.
㈡ 有关本初子午线的地理知识
3错了。
经线又叫子午线,0°经线是东经和西经的起点,所以又叫本初子午线。内
4的叙述不太恰当。因容为东经西经的分界线除了0°经线还有180°经线。若改成本初子午线是东经和西经的分界线就可以了,把4中的“就”字去掉。
㈢ 地理本初子午线是什么
本初子午线,即0度经线,亦称格林威治子午线或格林尼治子午线,是位于英国格林尼治天文台的一条经线(亦称子午线)。本初子午线的东西两边分别定为东经和西经,于180度相遇。注:本初子午线不是东西半球的划分
㈣ 七年级上册地理,为什么叫子午线
横纬竖经,纬线从中间赤道0度向两级递增到90度.
经线从本初子午线向东180度是东经,向西180度是西经.
㈤ 七年级地理经纬线怎么看
经线:连接南边两极的半圆形弧线叫经线,也叫子午线。所有的经线长度都相等回,约为赤道周长的一半,也答就是两万千米。
经线有无数条,为了区分这些经线,给他们标上度数就是经度。国际上规定,把通过英国格林尼治天文台旧址的经线定为零度经线,也叫本初子午线。
从零度经线起始,向东和向西各划分为一百八十度,称为东经度和西经度,简称为东经和西经,分别用W和E表示,东西经一百八十度重合为一条经线。
纬线:地球表面上与地轴垂直的最大的园就是赤道,所有与赤道平行的园就是纬线。纬线的长度不等,由赤道向两极逐渐缩短,到两极缩小为点,即南北极点。
为了区分这些大小不等的纬线,就要给它们标上度数,即纬度。
位于赤道北侧的就是北纬,用N表示,位于赤道南侧的就是南纬,用S表示。
纬度值为0至90度。最大值为九十度,即南北极点的纬度,最小值为零度,即赤道的纬度。
㈥ 本初子午线具体在哪
1884年,在华盛顿举行的国际子午线会议决定,采用英国伦敦格林威治天文台原址回埃里中星仪所在答的子午线作为时间和经度计量的标准参考子午线,称为本初子午线,又叫零子午线或首子午线。从本初子午线开始 , 向东划分0°~180°,为东经度,向西划分0°~180°,为西经度,1957年后,格林威治天文台迁移台址,国际上改用由若干天文测时结果长期稳定性较好的天文台组成的平均天文台作为参考。1968年国际上以国际习用原点作为地极原点,并把通过国际习用原点和平均天文台经度原点的子午线称为本初子午线。
㈦ 本初子午线在地理上有什么具体意义
本初子午线就是0°经线,是东经和西经的起点。从本初子午线向东是东经,向西是西经。
本初子午线的地方时就是世界标准时间,又叫格林尼治时间。
㈧ 本初子午线地面标志代表的地理意义是什么
本初子午线是经度的起始线,故A正确;
纬度的起始线是赤道,故B错误;回
昼半球与夜半球的答分界线即晨昏线,故C错误;
划分东西半球的分界线是20°W和160°E两条经线组成的经线圈.20°W经线以东是东半球,以西是西半球,160°E经线以东是西半球,以西是东半球,故D错误.
故选:A.
㈨ 初一地理 经线 动画,本初子午线在地球的什么位置
东经
自本初子午抄线向东度量的经度袭,叫东经度简称“东经”,自零度至180度。
其地理标识为 E
北纬
从地球赤道平面向北量度的纬度。符号为N。自北纬0°~90°。地球上的纬度的一种。地面上的点在参考椭球体上的纬度,即过该点的参考椭球体的法线同地球赤道平面的交角。它不考虑地球内部物质分布不均和地形的影响,故不同于天文纬度。但地理纬度是由天文纬度订正而得。它同天文纬度的差值不超过30〃。通常说的地理纬度,概指此而言。从赤道向北量度为“北纬”(N);向南量度为“南纬”(S)。由0°~90°。
西经
西经度的简称。自本初子午线向西度量的经度,自0°至180°。
地理标识为 W
本初子午线又称“首子午线”或“零子午线”,是地球上计算经度的起算经线。本初子午线的制定和使用是经过变化而来的。
以经过英国伦敦东南格林尼治的经线为本初子午线,作为计算地理的起点和世界标准“时区”的起点。后来这一天便定为国际标准时间日。经度值自本初子午线开始,分别向东、西计量,各自0°-180°或各自0-12时。本初子午线以东为东经,以西为西经,全球经度测量均以本初子午线与赤道的交点E点作为经度原点。
㈩ 本初子午线的地理定义
地球上计量经度的起始经线。又称零子午线。从本初子午线起 ,分别向东和向西计量地理经度,从 0°到 180°。1884年在华盛顿举行的国际子午线会议决定,采用通过英国伦敦格林尼治(格林威治)皇家天文台(旧址)埃里中星仪的子午线作为时间和经度计量的标准参考子午线,称为本初子午线。1957年后格林尼治天文台迁移台址,国际时间局利用若干天文台在赤道上定义了平均天文台经度原点,它由这些天文台的经度采用值和测时资料归算而得。1968年起把通过国际习用原点和平均天文台经度原点的子午线作为本初子午线。各种新技术确定的地球坐标系的经度零点都尽量与本初子午线一致,但往往有不到1〞的零点差别。
本初子午线是地球上的零度经线,它是为了确定地球经度和全球时刻而采用的标准参考子午线,它不像纬线有自然起点——赤道。
19世纪以前,许多国家采用通过大西洋加那利群岛耶罗岛的子午线。那条子午线相当于今天的西经17°39′46〞经线。19世纪上半叶,很多国家又以通过本国主要天文台的子午线为本初子午线。这样一来,在世界上就同时存在几条本初子午线,给后来的航海及大地测量带来了诸多不便。于是1884年10月13日,在华盛顿召开的国际天文学家代表会议决定,以经过英国伦敦东南格林尼治的经线为本初子午线,作为计算地理的起点和世界标准“时区”的起点。后来这一天便定为国际标准时间日。经度值自本初子午线开始,分别向东、西计量,各自0°-180°或各自0-12时。本初子午线以东为东经,以西为西经,全球经度测量均以本初子午线与赤道的交点E点作为经度原点。1957年后,格林尼治天文台迁移台址,国际上改用若干个长期稳定性好的天文台来保持经度原点,由这些天文台原来的经度采用值反求各自的经度原点。再由这些经度原点的平均值和E点的差值来决定和保持作为全球经度原点的有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