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地理必修一时区与地方时
㈠ 高一地理必修一地方时和区时的计算
知识通解
一.地方时
由于地球不停地自转,地表各地相对于太阳的方向不断发生变化,因而各地的时刻便依次推进。于是,在同一瞬间,地球上的各地时刻不同。地方时就是因经度不同而不同的时间。地方时把一天中太阳对于当地位置最高(太阳位于上中天)的时刻定为中午12时,遵循“东早西迟”的原则,其差异是1小时/15°、4分钟/1°、4秒钟/1′。
应用:已知某地的地方时,求另一地的地方时公式
所求地方时=已知地方时±4(分钟/每度)×经度差
说明:①所求地点在已知地点东侧选“+”,西侧选“-”。
②以0°经线为准,同侧两地经度差为两地经度之差(大减小),异侧为两地经度之和。
二.区时
(一)时区的划分
为了避免世界各地时间的混乱,国际上规定把全球划分为24个时区,因为地球每24小时自转一周(共360°),即每隔经度15°为一个时区。具体划分方法如下:
以本初子午线为基准,从7.5°W至7.5°E,划分为一个时区,叫中时区或零时区。在中时区以东,依次划分为东一区至东十二区;在中时区以西,依次划分为西一区至西十二区。东十二区和西十二区各跨经度7.5°,合为一个时区,其实,东十二区和西十二区仅为半时区。
应用:(1)已知某地经度,推算时区的公式
某地所在时区序数=该地经度÷15°
说明:①若所得余数小于7.5°,所在时区序数为所得整数;若所得余数大于7.5°,所在时区序数为所得整数加1。
②某地在东经度为东时区;在西经度为西时区。(7.5°E至7.5°W为零时区;172.5°E至172.5°W为东西十二时区)。
(2)已知某地时区序号,推算时区的中央经线和范围的公式
某地所在时区中央经线度数=该地时区序数×15°
说明:①除零时区处,时区序数乘以15°所得和积为该时区中央经线的度数。东时区为东经度,西时区为西经度(东经180°和西经180°合称为一条)
②将某时区中央经线的度数分别加、减7.5°所得的和及差即为该时区的范围边界。
(二)区时
每个时区的中央经线,为该时区的“标准经线”;每个时个时区标准经线的地方时,为整个时区的“区时”。
相邻两个时区的区时,相差一个小时。在任意两个时区之间,相差几个时区,就相差几个小时。较东的时区,区时较早。东西十二时区时刻相同,而曰期相关1天。
应用:已知某一时区的区时,求另一时区的区时公式
所求地的区时=已知地的区时±1小时×两地的时区差数
说明:①若所求在已知地的东边,选用“+”,西边选用“—”。
②若两地同在东时区或西时区,时区差数为大的时区序数减去小的时区序数;若两地分别为东时区和西时区,时区差数则为两地时区序数之和。
③求得的时间是0至24,为当曰时间。24点也可写作次曰零点。若求得的时间大于24时,则所求地已进入明天,钟点要减去24小时,曰期则要加1;或求得的时间为负值,则所求地应该为昨天,钟点要加上24小时,曰期则要减去1。
(三)特别的计时方法
1.半区计时法:根据本国所跨经度范围,采用与中央经线相差7.5°的时区的边界经线的地方时。例如,印度采用东5.5区。
2.东部时区计时法:有的国家为了充分利用太阳照明,采用本国东部时区的中央经线的地方时。例如,朝鲜位于东8区和东9区之间,但采用东9区的区时。
3.统一时间计时法:有的国家虽然领土跨度很大,但为联系的方便,采用一个时间。例如,我国领土从最西端的73°E(东五区)至135°E(东九区)共跨越5个时区,为了便于不同地区的联系和协调,采用了“北京时间”。北京时间指的是北京所在的东八区的区时,亦即120°E的地方时,而非北京所在116°E的地方时。
三.曰界线及曰期变更
由于地球自转,地球各地的时刻依次推进,曰期也随之更替。为了避免曰期的混乱,国际上规定原则上以180°经线作为地球上“今天”和“昨天”的分界线,又叫“国际曰期变更线”。为了照顾180°经线附近居民生活方便起见,曰界线避开陆地,从海洋上穿过,因此,并不与180°经线完全重合。
在地球上有两条曰期变更线,180°经线是国际上人为规定的,而0点经线则是自然形成的。
应用:已知某地的地方时或区时,求今曰与昨曰在地球上所占的比例
计算地球上某一曰期的范围,必须确定两条经线:一条是180°经线,另一条是地方时为今曰0点(或昨曰24点)的经线。“今曰”的范围是指:地方时为0点的经线向东(顺着地球自转方向)到180°经线这一段范围,其它经度范围为“昨曰”。公式如下:
今曰占全球比例=东十二区区时÷24
说明:①东十二区的区时可以通过已知地的地方时或区时推导。
②昨曰占全球比例为:1-东十二区区时/24。
若太阳直射180°经线,即180°经线的地方时为12点时,全球分属两天,今曰与昨曰的地区范围各占二分之一。若太阳直射0°经线,即0°经线的地方时为12点时,全球各地同属一天。
四.曰出曰落时间
晨昏线把所经过的纬线分割成昼弧和夜弧两部分,同一纬度的各地昼弧(或夜弧)是等长的,即同纬度的各地昼(夜)长是相等的。昼弧所对应的经度数换算成时间即为昼长(15个经度对应1小时),夜弧所对应的经度数换算时间即为夜长。正午12点把白昼分成相等的上午和下午两半,上午即曰出至正午,下午即正午至曰落。而24点(或0点)也把黑夜分成相等的两半。
应用:已知经纬网光照图,推算某点的曰出曰落时间公式
曰出时间=12-昼长/2 或曰出时间=夜长/2
曰落时间=12+昼长/2 或曰落时间=24-夜长/2
说明:①某点的昼、夜长短,可过这该点作一条纬线,这条纬线被晨昏圈分为两段,在阴影部分的这段是夜弧,另一段则昼弧。
②光照图中任意一点的曰出曰落时刻,就是该点所在纬线与晨线和昏线相交点的时刻,且曰出与曰落时刻之和为24。
㈡ 高中地理必修一中,时区,中时区是干吗的能要把它省略吗
中时区好比数轴的0一样,数轴的0是正负数的界点,中时区则是东、西时区的界点,回必须有它答,全球才够24个时区,这些时区都是世界顶级的地理先生们制定的。
以后做有关时区的时间计算题,不妨把它当成数学的数轴来处理,很简单的哟!
㈢ 高一地理必修一有关于时区一类的问题
已知某地地方时,求另一地方时。
运用公式:所求地地方时=已知地地方时±经度差÷15°/小时(±遵循东加西减的原则)。
例如:已知100°E地方时为10:00,求120°E地方时。
120°E的地方时=10:00+20°÷15°/小时=10:00+1:20=11:20。已知某地经度,求另一地经度。(更正:已知某地的经度和地方时,以及另一地的地方时,求另一地经度)
与上一问题存在逆过程思维。首先根据二者的地方时差换算成经度差,换算关系为地方时相差1小时,经度相差15°。再根据时间先后判断东西。
例如:已知100°E的地方时为10:00,求此时地方时为8:00的经度。
二者地方时差为2小时,换算成经度差为30个经度。地方时为8:00的经线,较10:00所在经线地方时要“迟”,因此8:00所在经线位于100°E以西30个经度,即70°E。已知某地经度,求该经度所在时区。
运用公式:某经度所在时区=经度÷15°。如果被整除,则所得数即为所在时区的号数,同时该经线也是本时区的中央经线。如果未被整除有余数,那么余数<7.5,所得整数即为时区号数。余数>7.5,所得整数+1即为时区号数。
例如:分别求出120°E、122°E、129°E所在时区。
120°E÷15°=8。因此该经线位于东八区(且为东八区中央经线);
122°E÷15°=8余2。余数2<7.5,因此该经线位于东八区;
129°E÷15°=8余9。余数9>7.5,因此该经线位于东九区。已知某地时区,求该时区中央经线经度。
与上一问题存在逆过程思维。运用公式:某时区中央经线经度=时区号数÷15°即可。
例如:求西五区的中央经线。
5×15°=75°W。
㈣ 高一地理必修一什么是时区
楼主你好,希望采纳,谢谢
中文名称:时区 英文名称:time zone 定义:1884年国际经线会议规内定,容全球按经度分为24个时区,每区各占经度15°。 以本初子午线为中央经线的时区为零时区,由零时区向东、西各分12区,东、西12区都是半时区,共同使用180°经线的地方时。 应用学科:地理学(一级学科);地理学总论(二级学科)
时区是地球上的区域使用同一个时间定义。以前,人们通过观察太阳的位置(时角)决定时间,这就使得不同经度的地方的时间有所不同(地方时)。时区通过设立一个区域的标准时间部分地解决了这个问题。世界各个国家位于地球不同位置上,因此不同国家的日出、日落时间必定有所偏差。这些偏差就是所谓的时差。
㈤ 高一地理必须知道的几个地方的时区
东京,伦敦,纽约,悉尼,记住这四个就行了,相信我,我高中当了三年地理课代表。其他城市的区时题目一般会告诉你,计算区时是重点,这些地点只是辅助用的,应该熟记,但是不算是重点
㈥ 必修一地理中的时区问题
1、东时区比西时区的时间早。如东五区比西五区早5+5=10小时(计算时差:一个东时版区权与一个西时区时时区数相加)
2、同在东时区时,时区数大的时间早、小的晚;同在西时区时与之相反。如:东八区比东五区的时间早8-5=3小时(计算时差:同在东时区或西时区时,时区数大的减小的);再如:西八区比西五区的时间晚8-5=3小时(计算时差:同在东时区或西时区时,时区数大的减小的)。
还有不懂的可以追问、、总体原则是东加西减、
㈦ 高一地理:时区,地方时和区时的区别及计算
时区分为24个,每一时区代表一小时,东边快于西边,时区只是简单的加减,注意东区和西区就好。地方时就好具体到那个地方所在的经度了。根据经度差来计算
㈧ 跪求高一地理必修一地方时与区时计算技巧与方法
地方时是当地经度的时间,1经度4分钟.时区是由中央经线向左右两边各回15°的区域。规定英国(格林答尼治天文台旧址)为中时区(零时区)、东1-12区,西1-12区。每个时区横跨经度15度,时间正好是1小时。最后的东、西第12区各跨经度7.5度,以东、西经180度为界。就是本初子午线左右延伸7.5°为0时区,然后左右每15°为一时区。时区中央经线为15°×时区大小。如东八区的中央经线为8×15°=120°
区时是某个时区中央经线所在的地方时。来道题目看看。 已知北京时间为早上6时,求海口市(110°E,20°N)的地方时。北京时间是区时,就是120°E所在的地方时。海口的经度为110°,所以有(120°-110°)×4=40,所以海口的地方时为5:20.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㈨ 高一地理必修一怎么算地区时间
地球自西向东转,所以时间上应该是东早西晚.
反应到数字上,就应该是东加西减版,也就是在还是同一天的情况下权,东边时刻的数值要比西边大.你想,我比你早,你5点了,我是不是得6点7点什么的.
这样的话呢,书上有时区划分,你就按这个,按东西差几个时区就相应的加减几个小时.如果是具体的,那就是15度是一小时,1度是分钟,一样按东加西减算就行了.
越180度日界线的时候,注意东经的永远是早的那天,相应日子数再加或减.
注意区分180度才是日界线,0度经线叫世界时间.
㈩ 求高一地理有关于时区和区时以及地方时的练习题及答案
因地球自西向东自转,在同纬度地区,相对位置偏东的地点,要比偏西的地点先看到日出,这样时间就有了迟早之分。因经度的不同而产生时刻之差,就是地方时差,因经度而不同的钟表时刻就是地方时。地方时与经线度数关系很大,计算地方时往往用到下列规律:
A.同经度地方时相等;
B.东早西迟;
C.经度相差15°的两地,地方时相差1小时;经度相差1°的两地,地方时相差4分钟;
D.南北极点是所有经线的交汇点,不能计算地方时;
E.地方时的计算公式是:
公式中“±”的选用,依两地相对的东西方向而言,若所求某地位于已知地方时一地的东方,选用“+”号;若所求某地位于已知地方时一地的西方,则选用“-”号;即东“+”西“-”。公式中的经度差计算,若两地位于0°经线的同一侧,两地的经度数相减即为它们的经度差。如东经120°与东经90°的经度差为30°。若两地位于0°经线的两侧,两地的经度数相加即为它们的经度差。如东经30°与西经30°的经度差为60°。简言之,以0°经线为界,经度差计算是“同(侧)减异(侧)加”。
可根据上述规律、公式计算:已知位于东经50°的A地为10点整,求位于东经
105°30′的B地的地方时为几点几分?位于西经30°50′的C地的地方时为几点几分?
地方时因经度而不同,使用起来很不方便,为此,人们创立了标准时制度,其中的一种标准时制度就是理论区时:按一标准划分时区,实行分区计时的办法。具体来说,全球分为24个时区,以0°经线——本初子午线为基准,从西经7.5°至东经7.5°,划分为中时区或叫零时区;中时区以西,依次划分为东1区至东12区;中时区以西,依次划分为西1区至西12区,东12区与西12区合为一个时区。每个时区跨15个经度,其中央经线的经度数为
15°的整数倍 。如东八区的中央经线为东经120°,东10区的中央经线为东经150°,正好是15°的8倍、10倍。区时就是指每个时区的中央经线上的地方时。同一时区内区时相同。相邻的两个时区的区时相差1小时。因地球自西向东自转,东早西迟,从中时区向东,每增加1时区,时间增加1小时;从中时区向西,每增加1时区,时间减少1小时。这样,东12区比西12区的时间整整快24小时即日期相差1天,但钟点相同,东西12时区的中央经线180°经线被称为国际日期变更线。实际上,世界各国根据本国的具体情况,在理论区时的基础上采用一些特别的计时方法以统一本国的时间,如我国领土跨5个理论时区,全国却采用东八区的区时,即“北京时间”。
区时的计算公式是:
(1)时区数的计算
某地时区数=某地经度÷15度(商可精确到小数点后一位数,四舍五入的整数商即为时区数。)
(2)区时的计算
某地的区时=已知时间±时区差(“±”号的选用类似于地方时计算中的东“+”西“-”;时区差的计算,以中时区为界,同侧减异侧加)
可根据上述公式计算:已知A点(东经120°)的区时为12点,位于东经31°的B点、位于东经156°的C点、位于西经29°的D点的区时各是几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