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年级地理 » 湘教版地理必修二期末试题

湘教版地理必修二期末试题

发布时间: 2021-03-04 09:16:57

Ⅰ 求湘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二期中考试的试卷,要有图和详细答案!注意是湘教版,必修二,期中测试.

四大名校的,网络就行了,希望能够帮助到您!

Ⅱ 急需 高中湘教版地理必修二试卷 附详细答案!质量

期末评价检测题 一、选择题(共48分)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6题,每题内2分,共32分。在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的要求。将正确答案的字母代号填写在答题表中。 1、对目前中国人口状况的叙述,正确的是 A.人口严重老龄化 B急需 高中湘教版地理必修二试卷 附详细答案!质量

Ⅲ 高一地理必修二湘教版优化训练单元测评二,第二章,答案

没有这本书,这里极少有人正好有这本书的.建议你自己做完跟同学对一下答案,然后还有问题再发到这里大家帮助你.你说呢?

Ⅳ 高一湘教版地理必修二 知识点分章整理

第一章:人口与环境
第二章:城市与环境
第三章:区域产业活动
第四章:人类与地理环境的协调发展

Ⅳ 急需 高中湘教版地理必修二试卷 附详细答案!质量要好!!!

期末评价检测题
一、选择题(共48分)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6题,每题2分,共32分。在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的要求。将正确答案的字母代号填写在答题表中。
1、对目前中国人口状况的叙述,正确的是
A.人口严重老龄化 B.人口基数大,增长速度快
C.人口分布不平衡 D.人口素质水平高
2、人口增长模式变化过程的排序,正确的是
①低出生率、低死亡率和低自然增长率 ②高出生率、高死亡率和低自然增长率 ③高出生率、低死亡率和高自然增长率
A.①②③ B.③②① C.②①③ D.②③①
3、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国际人口迁移的特点是
A.永久性移民明显增多 B.迁移形式多样化
C.移民的主要原因是战争 D.由发达国家流向发展中国家
4、关于人口分布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自然因素是影响人口分布的基本因素
B.气候主要是通过气温和降水来影响人口分布
C.土壤对人口分布的影响往往是直接的
D.某些地区矿产资源的开发成为影响人口分布的决定性因素
5、下列属于人口迁移现象的是
A.20世纪70年代以来我国从农村涌向城市的民工流 B.去美国学习一年
C.大学毕业后留在北京工作定居 D.欧洲风情半月游
根据我国城市人口比重的有关数据,分析回答6-7题。

时间(年) 1955 1964 1969 1984 1989 1994
城市人口比重(%) 14.1 18.2 17.6 22 25.7 28
6、关于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叙述,正确的是
A.城市人口比重一直在增加 B.城市人口比重曾一度减小
C.我国已经进入逆城市化阶段 D.目前城市化速度仍低于发达国家
7、关于一个国家或地区的城市化水平与其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关系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城市化水平体现其社会经济发展水平
B.发展中国家经济水平低的主要原因是城市化水平较低
C.城市化带动了区域经济发展
D.区域经济发展促进了城市化进程
2004年10月4日是世界人居日,我国厦门市荣膺当年的“联合国人居奖”。当年世界人居日的主题是“城市——农村发展的动力”。
8、2004年世界人居日的主题说明
A.城市的服务范围远远大于农村
B.不同等级的城市在区域中的作用不同
C.在某一区域中,城市的发展能够带动农村的发展
D.城市在区域发展中的作用只有通过农村才能体现
某校地理研究性学习小组针对老城区改造过程中城市洪水发生频率增加的现象进行了调查研究。据此回答9-10题。
9、该研究小组对城市洪水发生的原因进行调查,下列调查结果最不可信的是
A.在旧城改造过程中,填埋了许多池塘和河道
B.大面积铺设水泥、沥青路面,影响了地表水的下渗
C.城市道路排水设施不够完善
D.城市居民不再使用井水,导致了地下水位升高
10、该研究小组提出在城市建设中减少城市洪水的措施最不可行的是
A.在老城区改造中,要留有一定水面以便蓄水
B.增加绿地面积,以利雨水下渗
C.完善道路排水管道设施,便于排水
D.提倡居民使用井水,降低地下水位,以利地表水下渗
11、《晏子春秋》中说“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造成此差异的主要因素是
A.气候 B.土壤 C.地形 D.市场
12、为了减少运费,最需接近市场的是
A.制糖厂 B.造船厂 C.瓶装饮料厂 D.高级时装厂
13、下列关于交通运输线的说法,错误的是
A.平原地区交通运输线建设的限制因素相对较少
B.先进的科技能有效地克服交通运输线建设中的自然障碍
C.莱茵河航道是欧洲内河航道网的重要组成部分
D. 青藏铁路是世界最高、也是世界最长的铁路
14、关于上海港区位条件的叙述,正确的是
A.是一个海港,又可兼作河港,主要港区沿海岸分布
B.经济腹地限于我国经济最发达的华东地区
C.以我国最大的综合性工业城市和外贸基地上海市为依托
D.该地区坡度平缓,水流分汊多,流量分散,非常利于通航
15、我国北方辽宁等省也可种植水稻,主要的影响因素是
A.夏季气温较高 B.增施化肥
C.培育优良品种 D.市场需求量大
16、辽宁省的西柳镇位于两条高速公路的交汇处附近,全镇当地总人口才3.6万,但西柳服装市场年营业额超百亿元,为全国十大专业市场之一。形成该市场的主导区位因素是
A.历史原因 B.自然条件好 C.国家政策 D.交通便利
(二)双项选择题:本大题共8题,每题2分,共16分。在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有两项符合题目的要求,全选对者得2分,只选一项且选对者得1分,其余情况均不得分。将正确答案的字母代号填写在答题表中。
17、国际人口迁移的影响表现在
A.促进文化的交流、融合与发展 B.促进经济的发展
C.能够缓和移入国人口压力,应大力提倡 D.移出国人才外流,被明令禁止
18、特大城市在保护和改善城市环境方面应采取的措施有
A.建立卫星城,开发新区,转移部分人口,吸纳高素质人才
B.控制人口增长,规划建设大量高级住宅,建筑物高大且稠密
C.将对环境有污染的工厂一律清除,加强园林绿地建设
D.建设立体交通道路系统,控制城区运行的机动车辆总数
19、下列关于亚洲水稻种植业特点的叙述,正确的是
A.机械化水平高 B.以农场经营为主
C.水利工程量大 D.单产高、商品率低
20、关于混合农业的说法,正确的是
A.我国也有此种农业类型
B.以水稻种植和养羊混合经营为特色的农业是世界上最主要的混合农业类型
C.澳大利亚的混合农业是一种良性生态农业系统
D.混合农业的经济收入很不稳定
21、与美国“硅谷”相似的高技术工业区是
A.德国鲁尔区 B.印度班加罗尔
C.日本“硅岛” D.中国辽中南工业基地
22、下列关于旅游业的叙述,正确的是
A.一般来说,人们的经济收入越高,旅游的路程会越远,时间会越长
B.游览价值高的旅游资源,无论位于何地,其开发价值都高
C.旅游业的发展过程中,也会产生一定的污染
D.旅游区的接待容量应高于其环境承载量
23、有关城市道路网的叙述,正确的是
A.不同的城市有不同的道路网
B.城市道路网的建设不受自然条件的影响
C.不同城市的道路网都有统一的格局
D.在进行规划时应注意遵守“既满足当前需要又适应未来发展”的原则
24、交通运输方式和布局变化对下列地理事象影响深刻的是
A.行政区划调整 B.聚落空间形态 C.城市人口比重 D.商业网点分布

选择题答题表
题 号 1 2 3 4 5 6 7 8
答 案
题 号 9 10 11 12 13 14 15 16
答 案
题 号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答 案
二、综合题(本大题共5题,满分52分)
25、阅读表一,回答下列问题:(12分)
表 一
1990年 1992年 1994年
出生率‰ 死亡
率‰ 自然增长 率‰ 出生率‰ 死亡率‰ 自然增
长 率‰ 出生率‰ 死亡率‰ 自然增
长 率‰
上海
山西
甘肃
匈牙利
韩国
尼日利亚 11.32
22.31
22.85
12.1
16.4
46.5 6.39
6.25
5.95
14.1
6.2
14.0 4.96
16.06
16.93
-2.0
10.2
32.5 7.28
19.59
19.37
12.2
15.4
43.0 6.74
6.94
6.64
14.4
5.8
14.0 0.54
12.65
12.73
-2.2
9.6
29.0 5.80
17.46
20.82
11.3
16.0
45.0 7.00
6.70
6.84
14.4
6.0
15.0 -1.20
10.76
13.98
-3.1
10.0
30.0
(1)选择合适的坐标统计图表示我国三省区人口自然增长率随时间的变化情况。

(2)上海、山西两省市的人口增长分别属于哪个人口增长阶段、哪种增长模式?
上海:________________、 ;山西: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上海1993年人口自然增长率为-0.80‰,是全国第一个出现负增长的省级行政单位。试分析其主要原因。

(4)表一中的三个国家,_________国的人口增长模式属于典型的“现代型”,人口年龄结构呈老年型;人口增长处于加速增长阶段的是_________国,该阶段人口增长的主要特征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6、图一是“四个国家城市化水平与人均GDP(按购买力平价法计算得出)水平统计图”,读图完成下列问题:(10分)
(1) 2000年,四国中城市化水平最高的国家是_________,人均GDP最高的国家是___________。
(2)20世纪50年代至80年代,四国中城市化水平提高最快的国家是___________,人均GDP增长速度最快的国家是____________。
(3)印度和中国相比,城市化起步较早的国家是_________,目前城市化水平较高的是________________。
(4)一般地说,城市化水平的高低可以体现____________水平的高低,试简要说明原因。

27、图二表示我国华北地区某城市地租分布等值线图,读图回答:(11分)
(1)图二的①②③④四个地点中,地租最高的是____________,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①和④相比,地租是_____点更高一些,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若要在四点中选择一点建立仓储式超市,你认为应当选择在哪里?简要说明原因。

(4)分析该城市钢铁厂的布局是否合理,并说明原因。

28、根据图三和材料,完成下列要求:(8分)
材料:我国内地某大型铁矿区附近有炼焦煤、石灰石、粘土矿和丰富的优质地下水资源。该地区附近有河流和铁路干线,周围是盛产小麦、棉花的农业区。
(1)随着大型铁矿的开采,该地将建立焦化厂、钢铁厂、发电厂和水泥厂。请在图三中填出A、B、C、D所代表的工厂名称:
A._________, B._________, C._________, D._________。
(2)该地的主导工业部门是________工业。
(3)下面工厂中,在该地建厂条件较好并与主导工业联系密切的是( )
A.重型机械厂 B.精密仪表厂
C.造船厂 D.纯碱厂
(4)为了充分利用当地资源,该地适宜建立的轻工业企业有_______________(说出两个)。
29、图四是“宝山钢铁公司区位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9分)
(1)宝钢位于__________河口,所需的富铁矿主要从印度、巴西和___________等国进口,运输方式是_______。所需煤炭来自安徽和山西等地,运输方式有_______、河运和________等。
(2)宝钢淡水资源充足,附近市场广大,产品可通过铁路、水运和_________等运输方式运往______________市和其他广大地区。
(3)由此可见,_____________是地区与地区之间、生产与_______之间联系的纽带。
(4)上海港发展成为我国第一大港的最重要的因素是 ______ 。

参考答案
期末评价检测题
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48分。第1-16题为单项选择题,第17-24题为双项选择题。)
题 号 1 2 3 4 5 6 7 8
答 案 C D B C C B B C
题 号 9 10 11 12 13 14 15 16
答 案 D D A C D C A D
题 号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答 案 AB AD CD AC BC AC AD BD
二、综合题(本大题共5题,满分52分)
25、共12分。
(1)合适正确即可(2分) (2)上海:低速增长阶段、现代型(2分) 山西:增长减缓阶段 过渡型向现代型转变中(2分) (3)上海率先进入人口负增长阶段,主要是经济发展水平较高,社会、家庭观念开始变化,社会养老、医疗保险水平较高,育龄妇女受教育程度较高和社会生育观念的转变,同时计划生育工作宣传深入人心,措施落实有效(2分) (4)匈牙利(1分) 尼日利亚(1分) 高出生率,死亡率下降,高自然增长率(2分)
26、除标注外,每空1分,共10分
(1)德国 日本 (2)日本 日本 (3)印度 中国 (4)社会经济发展 城市是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中心,能带动区域发展,而区域发展水平的提高,又促进城市的发展(3分)
27、共11分。
(1)③(1分) 位于市中心,多条主街交汇,交通通达度极好(1分) (2)①(1分) ①点尽管离市中心较远,但位于高速公路旁边,交通通达度好,故地租较高;④点离市中心稍近,但交通不便,地租较低(2分) (3)②(1分) 大型超市占地面积大,既要求地租便宜以降低成本,又要方便市民的来往。②点位于市区两主要居民区的中间、主干道的边缘,地租较低,交通也便利,故而最合适(2分) (4)不合理(1分) 我国华北地区夏季盛行东南风,冬季盛行西北风,该厂位于居民区夏季盛行风向的上风,又位于居民区河流的上游,对居民区有污染;同时钢铁厂运输量大,而该厂附近并没有主要交通干线,运输不便(2分)
28、除标注外,每空1分,共8分。
(1)发电厂 焦化厂 钢铁厂 水泥厂 (2)钢铁 ⑶AC(2分) ⑷面粉厂、棉纺厂、饮料厂等(1分)
29、除标注外,每空1分,共11分。
(1)长江口 澳大利亚 海运 铁路 海运 (2)公路 上海 (3)交通运输 消费 (3)上海本身发达的经济和面积广大、经济繁荣的港口腹地(2分)

Ⅵ 高一地理必修二 试题及答案.doc

自己找的
人教网上:http://www.pep.com.cn/gzdl/jszx/kbjc/dlst/200802/t20080226_446586.htm
http://www.pep.com.cn/gzdl/jszx/kbjc/dlst/200712/t20071218_431946.htm
给你一个网站,在这里你应该可以找到你需要的:
http://www.dilifu.com/DatumList-100.aspx
呵呵,希望可以帮到你

Ⅶ 帮忙找一下湘教版地理必修二复习资料~

如果觉得还行,把邮箱告诉我,给你发全

第一章 宇宙中的地球
第一节 地球的宇宙环境
认识过程
人类对宇宙的认识 可见宇宙:半径 光年,约 千米
天体系统的形成:
多层次的天体系统 太阳系
银河系 中心天体( ):质量占 地月系:
八大行星: 、 、 、 组成 和
、 、 、
总星系 恒星世界

河外星系
普通性:
普通而特殊的行星——地球 特殊性(地球上生命存在的基本条件):
自身条件
外部条件

第二节 太阳对地球的影响
概念:
太阳辐射 波长范围:
太阳辐射与地球 太阳常数:
太阳辐射→能源
对地球的影响
太阳辐射→大气运动、水循环
概念:
太阳活动 黑子→出现于 层
类型 耀斑和日珥→出现于 层
太阳活动与地球 太阳风→出现于 层
黑子与气候变化有一定的相关性(周期 年)
对地球的影响 耀斑→磁暴→影响短波通信
太阳风→极光

第三节 地球的运动(自转)
概况 方向 自 向 ,从北极上空看呈 时针方向,从南极上空看呈 时针方向
周期 日,长 小时 分4秒,而1太阳日是地球自转 所需的时间。
速度 角速度为 /时。地球表面除 点外都相等
线速度从 向 递减,南北纬60°处的线速度约为赤道处的 。
①导致 交替现象,由此,各地温度发生昼夜变化,生物形成昼夜节律。
地理意义 ②水平运动的物体产生偏向,北半球向 偏,南半球向 偏。
③地方时:以一个地方太阳升到最高的时间为正午 时, 位置相同的地方,地方时相同。东经数值越大的地方,地方时的值越 。西经反之。经度每相差1°,地方时相差 分钟。
时区和区时:为了便于使用。国际上规定将全球分为24个时区,每个时区占有 个经度,以该时区中央经线的地方时为整个时区的统一时间,叫作 ,又称 。
区时的计算:所求地的区时=已知地的区时±时区差×1小时
时区差的求法:在0时区两侧相加,同侧相减
加减号的确定:所求地在已知地 取加号,反之取减号
国际日期变更线:一条大体沿 经线穿行的 线,它是为了消除因为地球球形而导致的日期换算中的不同结果而设定的,同时为了保持180°经线上同一行政归属的地方日期相同

第三节 地球的运动(公转)
概况 轨道:是一个 ,太阳位于其中的一个 上,每年 月初位于近日点, 月初位于远日点。
方向:自 向
角速度约为每天 ,近日点时较 ,远日点时较
周期为 ,约为 日 时 分
黄赤交角及其影响:地球自转的轨道面叫做 面,地球公转的轨道面叫 面。地球的赤道面与黄道面之间的夹角,叫 ,约为 。也可以说,地轴与黄道面之间约成 的夹角。
由于黄赤交角的存在引起太阳直射点在南北回归线之间来回移动。引起各地正午 的变化, 长短的变化以及 的更替、 的划分等一系列地理现象。
名称 带、 带、 带、 带、 带
五带 划分界线: 、
太阳直射点的回归运动
原因: 存在,地球的 (自转或公转)运动。
节气 时间(前后) 直射点位置 移动方向 对应点
春分 月 日 向
夏至 月 日 向
秋分 月 日 向
冬至 月 日 向

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太阳高度角的概念:太阳相对于 的高度角
地理意义 各地太阳高度在地方时 时时最大,称为正午太阳高度。正午太阳高度在 的纬线最大,向 、 两侧逐渐降低。
昼夜长短的变化:太阳直射在哪一个半球,哪个半球的白昼就 ,而且纬度越高,白昼越 ,在极昼以内的地区还可能出现 现象。另一个半球的情况相反, 各地的昼夜长短,基本上没有什么变化。
四季的更替: 纬度地区明显。四季更替表现为一年中 和 的季节化。夏季是一年中 较长, 较大的季节,冬季反之。春秋两季是过渡。

第四节 地球的结构
一、地球外部圈层
划分依据:地震波 纵波(P波):能在 中传播,速度较
横波(S波):只能在 中传播,速度较
划分界面 莫霍面:距离地表约 千米,纵波和横波传播速度都明显
古登堡面:距离地表约 千米,纵波传播速度明显 ,横波则突然
位置:莫霍面以上
厚度:平均约 千米,变化规律:大陆较 ,约 千米,海洋较 ,约 千地壳 米海拔越高,厚度 。
组成:含量最多的3种元素是 ; 矿物在地壳中分布最广
结构: 上层为 层,相对密度较 ,分布不连续。
下层为 层,相对密度较 ,分布连续。
位置:莫霍面和古登堡面之间
结构: 上地幔 具有 特征,主要由 组成。
地幔 下地幔
岩石圈: 和 (软流层以上)合在一起组成。
软流层:位于上层地幔中,一般认为可能是 的主要发源地之一。
位置:古登堡面以下
地核 组成:可能是极高温度和高压状态下的 和
结构: 外核 呈 或 状态
内核 呈 态
二、地球外部圈层
大气圈 大气密度随高度增加而 。一般把 千米这个高度作为大气圈的上界。
水 圈 由 水、 水和 水组成。按照存在位置可分为 水、
水、 水和 水,其中 水与人类社会的关系最为密切。
生物圈 生物是地球生态系统中的主体和最活跃的因素。

第二章 自然环境中的物质运动和能量交换
第一节 地壳的物质组成和物质循环
一、地壳的物质组成
(一)矿物
概念:矿物是具有确定化学成分、物理属性的 或
矿产: 在自然界富集到有开采价值时,就称为矿产。
气态 如
矿物的基本存在形式有三种 液态 如
固态 如 ,是自然界中最多的矿物。
矿物的分类:金 属 矿 常见的有 等。
非金属矿 常见的有
等,其中,以 矿物和 矿物最为重要。
(二)岩石
概念:岩石是岩石圈(地壳)中体积较大的 物集合体,由一种或多种 组成。
岩浆岩:岩浆冷凝而成,可分为 侵入岩,如 ;
喷出岩,如 、 、 。
分类: 沉积岩:裸露在地表的岩石经过 而形成。
如 、 、 、 。
沉积岩有两个突出的特征: 、 。
变质岩:由于岩石存在的条件,如 、 等产生变化,导致岩石原先的 、 等发生变化而形成。
如花岗岩→ 、石灰岩→ 、砂岩→ 、页岩→
二、地壳物质的循环
(一)地质循环
概 念:是指 和其下的 之间的大规模物质循环。
能量来源: 推动地质循环的能量,主要来自 产生的热能。
产生影响:在地质循环过程中,有一些地方岩石圈不断地 ,在另一些地方岩石圈则 。与之相伴的是 以及 的持续转化。
(二)岩石的转化
岩浆→岩浆岩:在岩浆活动过程中伴随 作用和 作用,岩浆 而形成;已经形成的岩石→沉积岩:在地表外力的 作用下形成;已经形成的岩石→变质岩:经 作用形成;
已经形成的岩石→岩浆:在地壳深处或地壳以下(地幔深处)被 成为新的岩浆。
在空格内填上岩石名称,并在括号内填上相应的作用形式名称

第二节 地球的表面形态
一、不断变化的地表形态
作用形式 能量来源 表现形式 对地表形态的影响
内力作用 、 、 、
外力作用 、 、 、 、
二、内力作用与地表形态
(一)板块运动与宏观地形
(1)岩石圈由 大板块的组成,板块处在 (运动或静止)当中,
(2) 板块相向运动,就会 (碰撞或张裂)形成 。
板块相对运动,就会 (碰撞或张裂)形成 。
(3)我国成为世界多火山地震国家的原因:
(二)地质构造与地表形态
(1) :岩层的一系列波状弯曲。形成的原因: 运动、 作用。
岩层上凸的称为 、岩层下凹的称为 。
背斜成山向斜成谷的原理: 作用。
背斜成谷向斜成山的原理: 作用。
原因 背斜成谷:
向斜成山:
(2) :岩层断裂后发生明显位移,形成的原因: 运动, 、 作用。
上升一侧往往形成 ,如我国的 、 、 。
下降一侧往往形成 ,如我国的 、 。
断层处往往形成沟谷、河流,原因 。
(3)现实指导意义: 储油、 储水; 下方建隧道,原因

(三)火山、地震活动和地表形态
三、外力作用和地表形态
流水的侵蚀地貌: 、 ,黄土高原的 地貌。
流水的堆积地貌:河口附近 ,河流中下游 (凹、凸)岸形成 平原,山口 。
风力的侵蚀地貌: 、 。
风力的堆积地貌: 、 的形成。
四、人类活动和地表形态

第三节 大气环境(一)——对流层大气的受热过程
大气的垂直分层依据:
对流层 大气温度随高度增加而 ,原因是 。云雨雪等天气现象都发生在这一层,与人类关系最为密切。
平流层 大气温度随高度增加而 ,原因是 。
适合于高空飞机飞行。
高层大气 高层大气温度随高度增加先是降低,一定高度后又上升很快。
一、对流层大气的受热过程
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 吸收 性。平流层 吸收紫外线;对流层
吸收红外线;
反射 性。
散射 性,波长较短蓝色光最容易被散射。
大气对地面的保温作用

太阳→ →地面→ →大气→ →宇宙空间

影响地面辐射的主要因素有: 、 、 。

第三节 大气环境(二)——全球气压带、风带的分布和移动
二、全球气压带、风带的分布和移动
(一)热力环流形成的原理
原理:太阳辐射在地表的差异分布,造成不同地区 不同,导致水平方向上的 差
异,引起大气运动
受热上升
形成:地面冷热不均 垂直运动→同一水平面的 差异→水平运动
冷却下沉
形成热力环流
(二)大气的水平运动
水平气压梯度力:原动力(垂直于 线, 压指向 压) 风向与等
地转偏向力:(垂直于风向,北半球向 ,南半球向 ) 压线 风向和等压线
摩擦力:(近地面、方向与风向 )
(三)全球气压带和风带的分布
形成因素: 因素,如 低气压带和 高气压带
因素,如 低气压带和 高气压带
低纬环流和信风带(0°~30°)
情况 中纬环流和西风带(30°~60°)
高纬环流和极地东风带(60°~90°)
地面表现 七个气压带和六个风带
以赤道低压为轴南北对称,高、低压相间分布,气压带之间为风带
(四)全球气压带和风带的移动
移动原因: 随季节而变化的南北移动
移动规律:就北半球而言,大致是夏季 移,冬季 移。南半球则相反

第三节 大气环境(三)——气压带和风带对气候的影响
三、气压带和风带对气候的影响
(1)气压带和风带季节移动与大气活动中心
海陆 性质差异影响到海陆的气压分布
北半球气压带被分隔成一系列的 中心,因为北半球 面积较大,而且海陆相间分布
时间 亚洲大陆 北太平洋 北大西洋
7月 低压( 低压) 夏威夷高压 亚速尔高压
1月 高压( 高压) 阿留申低压 冰岛低压
南半球气压带基本呈 状分布,因为南半球的 面积占优势
(2)气压带和风带季节移动与季风环流
季风环流形成因素:海陆分布和 的季节移动
概念: 大范围地区盛行风随 有显著改变的现象。是大气环流的重要组成部分,亚洲
部和 部的季风环流最为典型
冬季 亚洲高压流向阿留申低压:东亚—— 季风
亚洲 亚洲高压流向赤道低压:南亚—— 季风 海陆热力性质差异
季风
夏季 夏威夷高压吹向印度低压:东亚—— 季风
南半球东南信风越过赤道向右偏:南亚— 季风—→气压带、风带的季 节移动

第三节 大气环境(四)——常见的天气系统
四、常见的天气系统
(一)锋面系统与天气
1、气团:
概念:指位于对流层下部,在水平方向的一定范围内, 性质相对均匀的大团空气。
分类:暖气团:比下垫面温度 的气团。
冷气团:比下垫面温度 的气团。
2、锋面系统
概念:冷暖气团之间的交界面
分类 概念 过境时天气 过境后天气 实例
冷锋 气团主动向
气团移动
等天气,雨区主要在锋后 气温和湿度 、气压 、天气转晴 冬季的

暖锋 气团主动向
气团移动 云、雨(多为 性降水)等天气现象,雨区多在锋前 气温 、气压 、雨过天晴 春、夏南方降水
(二)低气压、高气压系统与天气
1、低气压、高气压系统与天气
气流状况 气压 水平运动 垂直运动 天气状况 实例
气旋 气压 四周向中心
(北逆南顺) 台风
反气旋 气压 中心向外
(北顺南逆) 伏旱
2、锋面气旋系统与天气

第四节 水循环和洋流
一、水循环
概念:水在地理环境中空间位置的 ,以及与之相伴的 状态和 状态的变化。
在 能及 的作用下,水在 、 和 间通过吸收 或放出 ,以 、 、 三态的转化形成了总量平衡的循环运动。水循环又使地表 得以大规模地运动,并塑造了多种 。
过程:读图填出图中箭头表示的水循环过程
水循环过程伴随着能量在地理环境中大规模转化和交换
水是洁净的可再生资源,人类目前只能以增加或减少 、 及
等方式,去影响水循环的个别环节。
二、洋流
概念:洋流又叫 ,是指大洋表层海水常年大规模地沿一定方向进行较为稳定的流动。
影响:是地球表面热环境的主要调节者,巨大的洋流系统促进了地球高低纬度地区间的能量交换。洋流与所流经区域之间,也通过能量交换来改变其环境特征。
分布规律:
在南北半球的热带、副热带海区形成以南北纬 ~ 为中心的大洋环流,北半球呈 时针方向,南半球呈 时针方向。大洋东侧为
流,西侧为 流。
在北半球中高纬度海区形成以 为中心的大洋环流呈 时针方向流动,大洋东侧为 流,西侧为 流。
在南极大陆外围地区形成环球形的 ,就性质来讲属于 。
(2)海水运动形式除洋流外,还有 、 。
洋流形成的成因有 、 、 。
a、b、c、d形成是由于 ,
a、d由于 风吹拂,b、c由于 风吹拂。
e、f折向低纬是赤道洋流的 ,性质上属于 。
在太平洋里e、f分别是 流和 流。
在大西洋里e、f分别是 流和 流。

Ⅷ 高中地理必修二测试题 详解

第一源题 D
A项可持续发展应该三个原则,其中经济可持续发展是条件,生态可持续发展是基础,社会可持续发展是目的。。B项限制消费当然是不可行的。。C在发展经济的同时,应注意与生态环境的协调,片面追求经济的发展是不合理的发展。。。D项正确。发达国家消费的资源更多,排放的弃物更多,对环境影响更大,应负更大责任。
第二题 C
A项青藏高原上的应该是自然因素
B项市场因素
C项 商品粮基地建设是政策国素。
D项 自然因素。

有疑问欢迎各位大大指正。

热点内容
鹿特丹港国家地理 发布:2021-03-15 14:26:00 浏览:571
地理八年级主要的气候类型 发布:2021-03-15 14:24:09 浏览:219
戴旭龙中国地质大学武汉 发布:2021-03-15 14:19:37 浏览:408
地理因素对中国文化的影响 发布:2021-03-15 14:18:30 浏览:724
高中地理全解世界地理 发布:2021-03-15 14:16:36 浏览:425
工地质检具体干些什么 发布:2021-03-15 14:15:00 浏览:4
东南大学工程地质考试卷 发布:2021-03-15 14:13:41 浏览:840
中国地质大学自动取票机 发布:2021-03-15 14:13:15 浏览:779
曾文武汉地质大学 发布:2021-03-15 14:11:33 浏览:563
中国冶金地质总局地球物理勘察院官网 发布:2021-03-15 14:10:10 浏览:8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