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年级上册中国地理地形思维导图
① 八年级下地理各章知识要点及思维导图
知识要点及思维导图:
1、长城、明清故宫、周口店北京猿人遗址、颐和园、天坛、明十三陵等先后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北京城中体现历史文化传统的四合院、胡同、牌楼等也令人流连忘返。
2、北京故宫是世界现存规模最大、保存最完整的宫殿建筑群。现为故宫博物院。
3、颐和园是我国现存规模最大、保存最完整的皇家园林。
4、南锣鼓巷是我国唯一完整地保存着元大都里坊风貌的传统民居区。
5、前门大街是老北京城最繁华的商业街,有许多中华老字号。
6、南方地区的位置:南方地区位于秦岭-淮河以南、青藏高原以东,东面和南面分别濒临东海和南海。
7、地形特点:南方地区地形复杂多样,东西差异明显。西部以高原和盆地为主;东部有交错分布的平原、低山和丘陵,沿江有面积较大的平原和三角洲。
8、南方地区的主要地形区有:四川盆地、云贵高原、长江中下游平原
9、南方地区降水丰富,属于湿润的亚热带、热带季风气候。夏季高温多雨、冬季温暖湿润是本区气候的主要特征。
10、长江三角洲地区主要包括上海市、江苏省南部和浙江省北部地区。
11、南方地区盛产茶、竹、甘蔗、橡胶,以及柑橘、香蕉、菠萝等热带、亚热带水果。
12、成为“鱼米之乡”的原因:这里以平原为主,是我国重要的稻米产区。这里河湖众多,是我国重要的淡水鱼产区。
13、长江三角洲地区位于长江的下游地区,濒临黄海和东海,地处江海交汇之地。
14、河流对区域发展的影响:河流为长江三角洲地区提供灌溉水源,有利于农业的发展。河流为长江三角洲地区提供便利的水路交通,有利于其对外联系③河流为长江三角洲地区提供工业用水,淡水产品。
15、我国最大的城市群长江三角洲地区。这里有著名的古都--南京、杭州,还有苏州、扬州等众多的历史文化名城。南京的中华门是明朝初期都城的正南门,是我国现存规模最大的古城堡。
16、上海是长江三角洲城市群的核心城市,是我国最大的城市,也是我国最重要的综合性工业城市。上海不仅对长江三角洲地区,而且对长江流域乃至全国都有辐射带动作用。
17、长江三角洲地区有许多著名的旅游景点,作为世界文化遗产的苏州古典园林和杭州西湖就是其中的杰出代表。
18、江苏的周庄、同里,浙江的乌镇、西塘等,传统的戏曲文化、茶文化、丝绸文化和饮食文化等。
19、天安门广场、人民大会堂是首都北京的符号,故宫、四合院是古城北京的符号,“鸟巢”“水立方”是现代北京的符号。
20、天安门广场位于北京的市中心,是世界上最大的城市中心广场。
21、北京的位置:位于华北平原的西北角,西面和北面背靠群山,地势由西北向东南倾斜。
22、北京的城市职能:北京是全国的政治中心、文化中心、国际交往中心。
23、南方地区被称为“红土地”,四川盆地被称为“紫色盆地”,云贵高原是喀斯特地形形成。南方地区主要种植水稻,也种植小麦、棉花、油菜等。
② 七年级到八年级的所以地理思维导图图片
1.区域的认定区域地理试题一般多运用有注记的【经纬网地图】、【部分政区图】、含有特殊地理事物及注记(如湖泊、河流等)地图、地理图表、资料、文字说明等为“背景”,在此基础上进行设问,提出选择和问答的相应要求。这类区域地理试题的解答,首先要通过阅读“背景”材料(地图的、图表的、图像的、文字的等),从中提取有效信息,对试题涉及的区域进行准确的认定。所以“区域的认定”是正确解题的前提。2.区域的比较与分析试题以地图、示意图、图表、资料、文字等方式提供信息,这些信息有【地理位置、地形、气候、气象、资源、能源】等自然方面的内容,也有【政区、人口、城市、农业、农产品、工业、工业品、环境与环境问题、区域开发与发展】等人文方面的内容。题目要求考生对提供或展示的背景材料进行分析、比较回答相关问题。从近几年的高考试题我们可以看出:区域比较、分析,是运用题目提供的信息或“条件”,针对题目的设问,进行信息组合、明确正确选项进行认定的过程;是针对设问,进行知识整合、组织答案的复杂思维活动。比较、分析的内容多为区域要素的比较、分析;区域特征的比较、分析;特征成因的比较、分析;区域差异的认定、比较与分析。在区域比较、分析过程中,往往要运用高中地理学到的自然地理、人文地理相关的理论。编辑本段|回到顶部要求区域地理的复习,具有基础性和常识性的特点,又有综合性的特点。高三复习应从区域地理出发,最后再回到区域。从区域出发是指,在高中地理复习之前先安排复习区域地理,也就是初中中国地理和世界地理的有关内容,这时的复习突出基础性和常识性,要求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记住和掌握一些重要的地理事物、地理界线及重要的区域特征,为系统地理复习打下基础。如高考说明中所要求的我国和世界八个国家的位置、范围和轮廓以及重要的经线和纬线及其穿越的地区和国家等。回到区域主要是因为区域具有综合性的特征,任何一个区域都是由多个自然和社会、经济要素构成的综合体,尤其是地理选修下册,就是以中国区域为背景进行国土整治。因此区域地理自然成为高考命题的出发点,而高考涉及的社会热点本身就具有地域性。因此,高三复习以区域作为综合和运用知识的基础,帮助学生逐渐形成综合分析、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1、构建师生“脑中的地图”在刚刚开始复习地理时,学生常常会忽视使用地理图表,只对教材上的文字感兴趣。而在地理高考中各类地理图、表占有重要地位(1999年高考中各类地理图表共34幅)。教师要不时对学生强调,学好地理的关键在学好地理图表,尤其是地图。要让学生经常性地填绘地理图表,使他们养成以图表辅助思维和记忆的习惯。尤其是复习有关经纬线、时区计算、太阳高度角和中国、世界区域地理的分布、气候等内容时,图表更是有其不可替代的作用。通过大量地填绘地图,尽快帮助学生形成“脑中的地图”,这将会使学生今后的学习事半功倍。2.运用地图,“认识”区域复习区域地理,要紧的是建构中国地理、世界地理各区域的空间观念。把区域地理涉及到的自然方面的、人文方面的内容落实到相应的地图上。要运用地图,掌握地理事物的空间分布、空间结构、空间联系和空间差异。还要明确地理事物空间发展的变化过程和规律。运用地图,“认识”区域的复习宜细不宜粗,中国地理总论和分区的复习,世界地理总论和分区及重点国家的复习都力求做到逐一在有经纬网的空白图上进行填图训练。要求学生能做到区域不论大小,内容不论详略的区域图都能正确认定。3.突出区域特征及差异的复习区域地理复习也要依据内容和知识体系的特点,编制相应的知识结构,运用知识结构,全面地、系统地进行复习并突出“主干”内容的掌握。地理学科的综合性和地域性是其突出的特点。区域内各地理要素相互联系、相互作用中形成的区域地理特征以及各个区域之间明显存在的差异是区域地理复习中必须突出的重点。4.要坚持理论联系实际高考以能力测试为主导,考查学生所学相关课程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掌握和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高考对“热点”问题较为关注,高考重视理论联系实际。我国地域辽阔,各地区因地制宜发展经济。国家出台的许多重要方针、政策、区域开发中许多重大工程都没有编人教材,但这些重大的“地理时事”均可能成为命题的“素材”出现。比如西部开发、西气东输、西电东送、南水北调等内容,在近两年的高考试题中均有不同程度的体现。在国外,一些重要的“国际时政”内容,一些“热点地区”也应是区域复习时密切关注的内容。建议考生每天坚持收看“新闻联播”电视节目,及时关心国内外大事。5、专题复习,讲练结合,以练为主根据具体情况,专题有大有小,不拘一格,只要有利于学生掌握,就可以设立专题。可以是知识归纳性的专题,如“湖泊”、“岛屿”、“最”等,也可以是方法技能性的专题,如“选择题的答题方法”、“图象分析”专题等。我们可以把专题分为陈述性的专题和练习性专题两类。部分因学生能力所限归纳起来有困难或太费时间的专题,教师可以将知识以陈述性的句子写下来,印发给学生。而大部分的专题,应以练习的形式给学生自己动手做。教师精心编制题目或提示,学生归纳,这样,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将有效地调动起来,学习效果也更显著。在这些专题中,应体现地理技能的训练,促进学生动手,熟练掌握运用必要的地理技能,并在动手的同时加深以知识的理解和记忆。6.练习题要精选区域地理复习过程中,要适当做些与内容相关的练习题。考生要对所做的练习题目进行精选(建议任课教师帮助选择)。所选题目应该是立意明确,考察目标清晰。试题的情境设置和设问角度巧妙、科学、合理、恰当。题目使用的材料、数据准确;题目涉及的地图、图表规范,注记清晰;题目的答案准确,表述规范。在综合复习阶段,教师需有针对地编制一系列的综合练习,综合练习不易过深,过难。及时讲评练习,查缺补漏。做好学生的心理疏导工作,调整心理素质,提高应考能力。考生做练习要强调实效,要通过做练习题检查自己对所学基础知识、基本技能掌握程度,以提高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编辑本段|回到顶部具体的内容分析(一)中国的疆域、行政区划和民族命题趋势走向⑴地理位置及其优越性⑵国土构成:领土面积和疆域的四至点;领海、内海和国家管辖的海域;主要的半岛、岛屿、海峡及分布⑶陆上邻国和隔海相望的国家⑷行政区划:三级行政区划的设置,34个省级行政单位的名称、简称、行政中心和位置⑸中国是统一的多民族国家。我国民族分布的特点及主要少数民族的地区分布命题时,往往将这部分知识与地形、气候、交通线、工农业生产、商业和旅游业等结合起来考查;同时还常作为时政热点的切入点,考查与政治、时事历史与今后规划发展的有关问题,具有很大的灵活性。(二)中国的地形和气候命题趋势走向⑴中国地形的总体特征,各类地形的特征和分布。地势阶梯划分及各级阶梯的主要地形区⑵山脉是我国重要的地理分界线。如地势阶梯界线、河流流域界线、季风区与非季风区区界线、温度带界线、一月0℃等温线和800mm年等降水量线经过的山脉等等⑶地形对我国自然环境的影响。各类地形对经济发展的主要影响⑷中国地震带和火山的分布⑸冬夏气温分布特点及其成因、温度带⑹年降水量的分布特点及其成因。季风活动对降水的影响、降水的季节变化。季风区和非季风区,干湿地区⑺气候的主要特征及其对生产、生活的影响⑻主要灾害天气及其对生产、生活的影响⑼天气预报知识
③ 八年级上册地理地形,地势图记忆方法
④ 8年级上册地理的重要地图有哪些
中国邻国图、中国行政区图、中国地形图、中国三级阶梯分界图、中国等降水量图、中国气候图、长江黄河图、中国资源分布图、中国四大地理区域分界图等
⑤ 中国地理八年级上册
八年级地理上册期中复习资料 第一章 从世界看中国 ①我国的位置 ②我国地理位置的优越性 ③辽阔的国土 a我国的四个端点 最北端在黑龙江生漠河以北的黑龙江主航道的中心线上 最东端在黑龙江与乌苏里江主航道中心线的相交处 最南端在南沙群岛中的曾母暗沙 最西端在新疆的帕米尔高原 b三十四个省级行政区: 目前我国共有34个省级行政区,包括23个省,5个自治区,4个直辖市和两个特别行政区。北京是我们伟大祖国的首都。 三级行政区划: 省(自治区、直辖市),市(自治州、自治县、县),乡(民族乡、镇) ④众多的人口 我国的人口政策:①基本国策:实行计划生育政策(为了使人口数量的增长同经济发展和资源环境条件想适应)②人口政策: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素质 ③具体要求:晚婚、晚育、少生、优生 ⑤人口东多西少: 以黑河——腾冲一线为界,东多西少:东部地区面积占43%,人口占94%;西部地区面积占57%,人口占6%。 ⑥多民族的大家庭: 在我们伟大的祖国辽阔的土地上,共同生活着56个民族,组成了多民族统一和睦的大家庭。汉族人口最多,约占全国总人口的92%。另外55个民族人口较少,约占全国人口的8%,被称为少数民族。 各民族的分布具有“大杂居,小聚居”的特点。 民族政策: ①民族平等与民族团结,各民族不论大小,一律平等,保障少数民族的合法权利和利益。 ②在少数民族聚居地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建立自治区、自治州、自治县等,行使自治权。 ③大力发展各民族的经济文化事业。 ④各民族有使用自己的语言文字和保持自己风俗习惯的自由。 ⑤各民族有宗教信仰的自由。 (附录资料1) 我国省区之最 纬度最高的省区 黑龙江 纬度最低的省区 海南省 跨经度最广的省区 内蒙古 跨纬度最广的省区 海南省 面积最大的省区 新疆 面积最小的省区 海南省、澳门 人口最多的省区 河南 人口最少的省区 西藏 人口密度最大的省区 江苏、香港 人口密度最小的省区 西藏 少数民族最多省区 云南 华侨最多的省区 福建、广东 邻国最多的省区 新疆 邻省区最多的省区市 内蒙古、重庆 岛屿最多的省区 浙江 大陆海岸线最长的省 广东 (附录资料2)我国省级行政单位的名称、简称和省级行政中心 名 称 简 称 行政中心 名 称 简 称 行政中心 北京市 京 北京 湖南省 湘 长沙 天津市 津 天津 广东省 粤 广州 河北省 冀 石家庄 广西壮族自治区 桂 南宁 山西省 晋 太原 海南省 琼 海口 内蒙古治区 内蒙古 呼和浩特 重庆市 渝 重庆 辽宁省 辽 沈阳 四川省 川(蜀) 成都 吉林省 吉 长春 贵州省 贵(黔) 贵阳 黑龙江省 黑 哈尔滨 云南省 云(滇) 昆明 上海市 沪 上海 西藏自治区 藏 拉萨 江苏省 苏 南京 陕西省 陕(秦) 西安 浙江省 浙 杭州 甘肃省 甘(陇) 兰州 安徽省 皖 合肥 青海省 青 西宁 福建省 闽 福州 宁夏回族自治区 宁 银川 江西省 赣 南昌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新 乌鲁木齐 山东省 鲁 济南 香港特别行政区 港 香港 河南省 豫 郑州 澳门特别行政区 澳 澳门 湖北省 鄂 武汉 台湾省 台 台北 第二章 中国的自然资源 第一节 地形和地势 第一个问题: 地势呈阶梯状分布 1、北纬32度地形剖面图的地形名称。 2、三级阶梯: 第一级阶梯:青藏高原雄踞西南,平均海拔在4000米以上,号称世界的屋脊。 界限:以昆仑山脉——祁连山脉——横断山脉为界 第二级阶梯:在青藏高原的北边和东边,海拔迅速下降到1000—2000米左右,局部地区低于500米。 界限:以大兴安岭——太行山——巫山——雪峰山为界 第三级阶梯:第二级阶梯以东的地形,海拔多在500米以下,在这里,众多东流入海的河流,将携带的泥沙沉积下来,形成依山傍海,纵贯南北的冲积平原。 地势特点的优越性——水汽输入,水运沟通,水能丰富 ①有利于海上的湿润气候深入内地,形成降水。 ②使我国许多大河滚滚东流,沟通东西交通,方便沿海河内地的经济联系。 ③两级阶梯过度处落差大、水流急,蕴藏着丰富的水能资源。 第二个问题: 地形复杂多样: 四大高原:黄土高原,内蒙古高原,清藏高原,云贵高原 四大盆地:四川盆地,柴达木盆地,塔里木盆地,准噶尔盆地 三大平原:东北平原,华北平原,长江中下游平原 第三个问题:山区面积广大 我国是一个多山的国家,山地面积约占陆地面积的三分之一,加之高原,两者约占60%。其中一半是难以利用的沙漠、冰川、戈壁、高寒荒漠等。这些山地多集中在西北部地区。 地形特点评价 ①有利影响:地形多种多样,为我国因地制宜发展多种经营提供了有利条件。如平原具有发展种植业的优势,高原具有发展畜牧业的良好条件,山区发展林业、副业、旅游业和采矿业等方面的优势。 ②不利影响:山区面积广大,耕地有限,是我国农业发展的不利条件;山区交通不便是影响各行业发展的不利因素。 第二节 气候多样,季风显著 第一个问题 南北气候的差异 A、冬季,我国的南北气温差别很大。 B、夏季,除青藏高原以外,我国大多数地方普遍高温 C、根据气候的南北差异,并结合农业生产的实际,我国从北到南可以划分为5个温度带:寒温带,中温带,暖温带,亚热带,热带 另外,还有一个地高天寒,面积广大的高原气候区 第二个问题 东西干旱的差异 我国降水有南北向的差异,也有东西向的差异,年降水量的总趋势是从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逐渐递减。 我国降水最多的地方:台湾的火烧寮,年平均降水量6558毫米,最多一年为8409毫米。 我国年降水量最少的地方:吐鲁番盆地的托可逊,年平均降水量只有5.9毫米,年降水天数不足10天。 根据气候的干湿程度,我国可以划分为湿润地区,半湿润地区,半干旱地区,干旱地区 我国干旱地区面积广大,主要位于西北地区。 第三个问题
⑥ 八上地理一二章思维导图
八上地理不同版本的内容不同,思维导图也不同,建议根据这些结构,自己手写最好
⑦ 八年级地理上册的所有重要的图
八年级地理上册重要的图主要是:
在书本的7面中国政区图.
书本24面的内 图2.4 我国地形容分布大势 (中国地形图)
书本26面 图2.6 中国陆上主要山脉
书本33面的 图2.15 我国温度带的划分
书本48面的 图2.32中黄河
书本53面的 图2.36中的长江
书本91面的 图4.6 我国铁路干线的分布
书本110面的 图4.25 我国工业的分布
(主要的是以上的.其中中国政区图、我国地形分布大势 (中国地形图)最重要的,可以说是每一次考试都要考的).
以上主要是人教版的.
(其实我也是今年读八年级)
⑧ 初二地理思维导图
不用整理的,只要书抄上的基本上看一遍就好了,会考不是开卷考试嘛,初二的比较多,到时候翻翻书就可以了,初二学的地理很杂,一张纸肯定是不够滴,看看书就可以了,翻起来很快的,不是还有附加题的嘛,加点分什么的九十几肯定有的,只要多看书,考试时记得那个知识点在书上哪里就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