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必修二一到六章知识点总结
❶ 高一地理必修二知识总结
一、城市化
1、问题
①环境质量下降环境污染
②交通拥挤,居住条件差
③增加就业困难,失业人数增多
其他:贫困问题、内城衰落问题、人口老龄化问题、社会治安问题
2、解决办法
①建立卫星城,开发新区
②改善城市交通和居住条件
③保护和治理城市环境
3、城市化特点
发达国家
①起步早
②城市化水平高。③出现逆城市化现象。发展中国家
①起步晚,发展快。②城市化水平较低。③城市发展不合理。二、人口迁入、迁出
1、对迁入区的影响
(利)引进廉价劳动力,促进经济发展和文化交流
(弊)人口对环境压力增大,社会治安
2、对迁出区的影响
(利)减少人口密度,缓解人口对环境的压力
(弊)人才和劳动力的流失
三、农业区位因素
1、自然因素:气候;地形;水源(充足);土壤(肥沃)
2、社会经济因素:
市场(广阔);交通(便利);科技(水平高);政策(支持);人口稠密、劳动力(丰富)
四、工业区(以鲁尔地区为例)
1、区位优势
①丰富的煤炭资源,离铁矿近
②水源充足
③交通便利
④市场广阔
2、衰落原因拯救措施
调整工业布局①煤炭能量地位下降
②世界性钢铁过剩
③生产结构单一调整工业结构,发展第三产业
④新技术革命的冲击发展高新技术产业,产业升级换代
⑤环境污染严重治理污染,美化环境
五、交通运输布局(南昆铁路修建的意义)
1、促进经济发展
2、促进民族团结
3、铁矿资源丰富,加强外运
4、科技发展,能够克服自然条件的限制
5、合理布局交通网
六、污染:大气污染、噪声污染、水污染、固体废弃物污染
可持续发展:经济、社会、生态的可持续发展
可持续发展原则:共同性原则、公平性原则、持续性原则
❷ 谁有高一地理必修二知识点总结
地 球 和 地 图
第一章地球和地图——在宇宙中
一、宇宙的天体
自然天体——恒星、星云、行星、流星体、彗星……
⒈天体
人造天体——宇宙飞船、人造卫星……
⒉天体系统
地 球
地月系
太阳系 月 球
银河系 八大行星系
总星系 其他恒星系
河外星系
⒊恒星、星云
高速运动
炽热气体
a.恒星 自身发光
体 积 大
密 度 小
b.星云——云雾状的天体
体积更大、密度更小
⒋太阳外部结构
光球——黑子
色球——耀斑 太阳活动11年
日冕——“太阳风”
⒌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
a.光热——生命
b.自然现象
c.短波
d.指南针
e.极光
⒍太阳系
a.中心——太阳(99.86) 近日行星(类地行星) 共向—自西向东
b.九大行星:水金地火|木土|天海冥 巨行星 共面
远 日 行 星 近圆
c.小行星:火、木之间
d.卫星:土卫(最多)
彗核——冰
e.彗星 彗发——气体
彗尾
f.流星体——陨星 陨石
陨铁
g.行星际物质
⒎地球是唯一有生命的行星
a.远近适中→温度适中→液态水(0~100℃)
b.质量体积大小适中→大气→O2→生命
第二章地球的大小、形状、运动
一、地球仪
⒈赤道——周长:2πr≈4万㎞
⒉地轴
⒊两极
⒋赤道半径——6378㎞ 平均半径6371㎞
⒌极 半 径——6356㎞
⒍形状——赤道略鼓,两极稍扁,不规则球体
⒎表面积——5.1亿㎞2
南 北 方 向
⒏经线 等长
不能自成圆圈
0°本初子午线 180°W 0° 180°E
经度 西经 东经
大小小大
东西半球:20°W→160°E
东 西 方 向
⒐纬线 不等长
能自成圆圈
纬度: 90°N
60° (0°~30°低纬,30°~60°中纬,60°~90°高纬)
30°
0°
30°
60°
90°S
⒑经纬网——定位、定向
例:A(50°N,116°E),B(70°S,160°W)
自转
二、地球转动 公转
物质运动
一地球的自转
中心——地轴 北极上空看——逆时针
⒈概况 方向——自西向东
周期——24小时 南极上空看——顺时针
⒉地理意义
⑴昼夜交替
晨昏线
不发光
不透明 调节地球“体温”
自转
⑵时差
a.时间 刻
段
1°——4′
b.地方时 15°——1小时
360°——24小时
c.时区 24个
东 一 区
中零时区
西 一 区
22. 5W 7. 5W 7. 5E 22. 5E
相差一个时区,相差一小时
东早西晚,“东+西-”
东十二区比西十二区早24小时(一天)
东西十二区时刻相同,日期差一天
日界线180°经线 “之”字形
“北京时间”——东8区的区时,120°E的地方时
“乌鲁木齐时”——东6区
⒊水平运动物体发生偏向——气流;水流
北半球——右偏
南半球——左偏
二地球的公转
中心——太阳
⒈概况 方向——自西向东
周期——365(366)5时48分46秒
近日点 远日点
1月初 7月初
⒉怎么公转?
a.地轴与公转轨道平面成66.5°交角
(赤道面与公转轨道平面成23.5°交角)太阳直射点的回归运动
b.地轴的指向不变
3.21 春分直射点——→赤道
6.22 夏至——→北回归线
9.23 秋分——→赤道
12.22冬至——→南回归线
⒊地理意义
a.引起正午太阳高度(角)的变化
3.21春分9.23秋分由 赤道 向 两 极 递 减
6.22夏至由北回归线向南、北递减 由直射点纬度向两侧递减
12.23冬至由南回归线向南、北递减
b.引起昼夜长短的变化
3.21,9.23昼夜平分
6.22 北半球 昼>夜 纬度越高,昼越长 66.5°N以北,极昼
南半球 昼<夜 纬度越高,昼越短 66.5°S以南,极夜
12.22 北半球 昼<夜 纬度越高,昼越短 66.5°N以北,极夜
南半球 昼>夜 纬度越高,昼越长 66.5°S以南,极昼
c.四季的变化
天文四季:
夏季:太阳高度最大,昼最长——热
秋季:太阳高度渐小,昼渐短——凉
冬季:太阳高度最小,昼最短——冷
春季:太阳高度渐大,昼渐长——温
民间四季:
立春、立夏、立秋、立冬
积温四季:
春:3、4、5月 夏:6、7、8、月
秋:9、10、11月 冬:12、1、2月
d.五带的划分
热带、北温带、南温带、北寒带、南寒带
第三章地图
一、地图三要素
N
W E
⒈方向 S
经纬线、经纬度
在两极上空看:N——逆;S——顺
指向标
⒉比例尺(缩尺)=图距实地距离 =1x
a.线段式
1∶10000000
一比一千万
b.数字式 1千万分之一
110000000
c.文字式:图上1厘米代表是第100㎞
比例尺越大,表示范围越小,内容越详细
比例尺越小,表示范围越大,内容越简略
⒊图例(符号),注记(文字,数字)
二、地图上的高度
⒈绝对高度——(海拔)
⒉相对高度——(H-h)
⒊等高线
a.等高线密集——陡
b.等高线稀疏——缓
c.陡崖:
d.山峰:
e.鞍部:
f.等高线向高处弯曲凸出——山谷
g.等高线向低处弯曲凸出——山脊
⒋地形剖面图
⒌分层设色地图
蓝——水(乳白色——大陆架>-200米)
绿——平原<200米
浅绿浅黄——丘陵
黄——高原
褐——山地、高原
第四章地壳和地壳运动
一、地球内部圈层
⒈地壳
化学元素(氧12、硅14)—→矿物—→岩石
山地高原50~70㎞
海沟 6㎞ 平均厚度17㎞
陆地 33㎞
⒉地幔——2900㎞,铁、镁、软流层——岩浆源地
⒊地核——2900~6371㎞,铁、镍
二、陆地地形
⒈山地
⒉丘陵
⒊高原
⒋平原
⒌盆地
三、海底地形
⒈大陆架
⒉大陆坡
⒊大洋底
四、地形变化与地质作用
力的来源 表现 结 果
⒈内力作用
放射性元素蜕变
地壳运动、岩浆活动(火山、地震)、变质作用
崎岖不平
⒉外力作用
太阳能、重力能
风化、侵蚀
搬运堆积
固结成岩
平坦
五、地壳的水平运动与升降运动
⒈水平运动☆——高大褶皱山系
⒉升降运动——高低起伏
a.褶皱
b.地堑——谷地、裂谷
c.地垒——山
六、火山
⒈构造
死 火 山
⒉分类 休眠火山
活 火 山
⒊分布:环太平洋、东非大裂谷、地中海、大西洋
山西大同——死
⒋中国 台湾、新疆——活
东北——休眠
七、地震——波
⒈岩石圈口天然震动
⒉先上下颠,左右前后摇晃
⒊有关名词
⒋震级——能量大小
⒌烈度——受到的影响和破坏程度
⒍影响烈度因素
a.构造地震(火山、陷落)
b.震级大小
c.距震中远近
d.震深
e.建筑物强度
⒎分布
八、板块学说
⒈岩石圈由六大块拼合而成
⒉大洋板块(太平洋板块)
⒊板块内部稳定,交界处地壳活动
⒋板块处在运动中 张裂 ← →裂谷,海洋
相撞 → ←山脉,海沟
九、外力作用与地表形态
⒈风化作用——对岩石的破坏作用 物理
⒉侵蚀作用——对岩石的破坏作用的再破坏 化学
生物
风力搬运——干旱地区(风蚀蘑菇、柱、城堡、沙丘)
⒊搬运作用 流水搬运——湿润地区(冲击岛、冲积平原、三角洲)
冰川搬运
海浪搬运
风力
⒋堆积 流水 分选(有规律)
海浪
冰川——无分选
⒌固结成岩——沉积岩
十、人类活动与地形
⒈地形是影响人类活动
四大文明古国—农业国—冲积平原—河流
⒉人类改变地形——填海造陆(荷兰、日本……)
第五章地球上的大气
一、天气——短时间 大气物理状况
气候——长时间 天气平均气温、降水、气压、风
二、气温℃ 平均气温
最高气温
最低气温
三、气温日变化、年变化
最高——午后2点(14点)
⒈日 变 化
最低——日出前后
最高月 北半球7月(8月)
⒉年 变 化 南半球1月(2月)
最低月 北半球1月(2月)
南半球7月(8月)
四、气温的水平分布
⒈气温总是由赤道向两极递减
⒉南半球平直,北半球弯曲
⒊一月北半球等温线:大陆上向低纬;海洋上向高纬
七月北半球等温线:大陆上向高纬;海洋上向低纬
⒋最热不在赤道,北回归线,北非撒哈拉沙漠
冷北半球——西伯利亚(寒极)
南半球——南极大陆 -89℃(寒极)
五、气温的垂直分布
-0.6℃/100M↑
六、降水(雨、雪、雹);㎜等降水量线 水汽不饱和→饱和
促使空气上升的动力
⒈类型 午后2点 (热雷雨)
a.对流雨 赤道附近
冷锋
b.锋面雨 暖锋
准静止锋——“梅雨”,6月上旬~7月中旬(淮河——南岭)
c.地形雨——高大山脉的迎风坡山腰
d.台风雨——热带低气压——气旋——台风—→强台风(逆)
⒉降水的季节变化和年际变化
夏雨型
a.季节变化 冬雨型
年雨型
b.年际变化
七、气压——大气对下界的压力(百帕)
⒈气压与高度的关系——反比
⒉气压与气温的关系——反比
⒊气压与风——空气从高压流向低压
⒋地球上的七个气压带、六个风带
极地高压带
副极地低气压带
副热带高气压带东北、信风带
赤道低压带
⒌气压带、风带随太阳直射点的移动向南北位移
1月南移
有些地区一年中交替控制
7月北移
⒍季风
海洋与陆地热力性质差异→气温中心→风
气压带风带位移(亚洲南部)
八、影响气候的因素
⒈纬度(最基本):寒、温、热
不同的气压带、风带,气候不同
在相同的气压带,风带,气候不同
⒉大气环流 亚热带 东岸冬干夏雨的亚热带季风气候
(气压带、风带、季风) (冬西风、夏副高) 西岸冬雨夏干的地中海气候
低纬吹向高纬的风——多雨
高纬吹向低纬的风——少雨
大陆性(气温、降水)
海洋性
⒊地面状况 海拔
地形 高大山地——迎风坡、山腰降水多
暖流——增温、增湿
洋流 寒流——降温、减湿
CO2↑气温升高(全球)
⒋人为影响 氟化物——臭氧层—→紫外线
局部
九、世界上的主要气候类型
(类型:特点、成因、分布)
冬夏
70°
60°
50°
40°
30°
20°
15°
10°
极 地 气 候(苔 原、冰 原) 夏冬
70° 高
纬
60°
50°
40°
35°
30°
20°
旱
10°
亚 寒 带 针 叶 林 气 候
↑
温带
↓ 温 带
海洋性
气 候
温带
大 陆 性
气候
温带
季风气候
亚热带 地中海气候
亚热带季风气候
↑
热
带
↓
热 带 沙 漠 气 候
热 带 季 风 气 候
雨
热带草原气候
热带雨林气候
0° 0°
亚 洲 缺少:温带海洋性气候、热带草原气候
北美洲缺少:热带季风气候、温带季风气候
南美洲缺少:热带季风气候、亚寒带针叶林气候、极地气候、温带季风气候
欧 洲 缺少:热带沙漠气候、热带雨林气候、热带草原气候、热带季风气候、亚热带 季风气候、温带季风气候(四种热带气候和季风气候)
大洋洲缺少:热带季风气候、温带季风气候、亚寒带针叶林气候、极地气候
非洲:除地中海气候、热带雨林气候、热带草原气候、热带沙漠气候外都缺少
南极洲:只有极地气候
十、气候类型的判断(图、表格、文字)
⒈先看气温——温度带——1月、7月
⒉再看降水——总量,分配——1月、7月
⒊综合判断——心中有数
第六章地球上的水
一、水循环
海陆间循环(大)
⒈方式 海上内循环(小)
内陆循环(小)
大气圈
水 水圈
岩石圈→各个环节→发生连续运动的过程
生物圈
能量交换,物质迁移
⒉意义 水资源成为一个可更新系统
改变地表形态
二、海水
⒈盐度(钠、镁……)——35%
a.分布规律——由副热带海域、分别向南北两侧递减
降水与蒸发的关系
b.影响盐度的因素 大河流入(波罗的海最低)
洋流——暖流增高、寒流降低
⒉湿度:由赤道向两极递减
⒊洋流 暖流
按温度分 寒流
a.洋流分类 风海流
按成因分 密度流(地中海→大西洋)
补偿流(地中海←大西洋)
b.洋流的分布规律 北半球——顺时针
①南北半球在中低纬度存在一个闭合的洋流圈
②北半球中高纬有一个逆时针方向洋流圈 南半球——逆时针
③南纬40°~60°——西风漂流
④北印度洋有季风洋流
冬——东→西(逆)
夏——西→东(顺)
气候——寒流——降温、减湿
纽芬兰
生物——渔场 北海道 寒暖流交汇
c.洋流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北海
秘鲁
航行 顺
逆
三、陆地水(冰川、河、湖、沼泽、地下水)
地表水
⒈水系和流域
a.水系=干流+支流
b.流域 外流区域(入海)——外流河
内流区域(不入海)——内流河
⒉河流的补给
a.降水(雨水)——最普通
b.积雪——温带、寒带(春汛)
c.冰川——夏季
d.湖泊——起调节作用 一般河流地下水→河流
e.地下水——最稳定,可靠
⒊地下水 黄河下游河流→地下水
分布区与补给区一致
a.潜水 水位在变化
合 理 利 用 不干净
防“漏斗区” 补给区与分布区不一致
b.承压地下水 水位稳定
较洁净
第七章陆地上的自然带
一、地理环境——地形、气候、岩石、土壤、生物、水组成为一个综合体
⒈地理环境整体性——各要素相互性
⒉地理环境差异性
二、自然带
位置不同——气候不同¬—→土壤不同——植被不同(镜子)
①占有一定宽度 ②一定延伸方向 ③带与带之间没有明显界线,是逐步过渡的
⒈纬度地带性规律 东西延伸
(以热量为基础) 南北更替
⒉经度地带性规律 南北延伸 中纬最明显
(以水分为条件) 东西更替
⒊垂直地带性规律 水平延伸
(海拔) 垂直更替
⒋非 地 带 性 规 律 南半球缺少:亚寒带针叶林带、苔原带
(海陆分布、地形起伏) 南半球巴塔哥尼亚沙漠
世 界 地 理
第八章世界的陆地和海洋
一、陆地 29%
北半球
二、大洋
北冰洋
四大洋 印度洋
大西洋“S”
太平洋——马里亚纳海沟——11034m
三、大洲(七大洲)
⒈名称
⒉洲界
亚洲—欧洲———乌拉尔山—乌拉尔河—高加索山—土耳其海峡
亚洲—非洲———苏伊士运河
亚洲—北美———白令海峡
欧洲—非洲———直布罗陀海峡
南美—北美———巴拿马运河
南美—南极———德雷克海峡
第九章亚洲
一概述
一、是世界第一大洲
⒈临三大洋
海岸线曲折
小亚细亚半岛
多半岛 阿拉伯半岛
⒉轮廓 印度半岛
中南半岛
多边缘海——孟加拉湾
多岛屿 斯里兰卡岛
马来群岛
二、地形——山地高原为主3/4
⒈中高周低
⒉青藏高原、帕米尔高原(山结)
⒊山脉
⒋平原和高原相间分布
三、河流
⒈河流呈放射状
⒉最大湖——里海(咸)
最深湖——贝加尔湖
四、气候
⒈气候复杂多样
a.地跨热温寒三带
b.东西跨径度大
c.面积最大
d.地势地形复杂
⒉季风气候显著
a.热带季风气候(印度半岛、中南半岛) 气压带风带位移
b.亚热带季风气候 海陆热力差异 最大
c.温带季风气候 东亚、北亚(太平洋)—— 海陆热力差异
二日本
一、多火山多地震的群岛国家
富士山、关东平原
二、资源贫乏
森林、水力、硫磺
三、气候——海洋性季风:温带、亚热带
工业基础脆弱——世界上最大原料、燃料进口
国,产品主要依赖出口
工业:高度发达————— 典型加工工业国 京滨
四、经济 阪神
农业:不重要,高度发达 分布在太平洋沿岸——濑户内海沿岸 名古屋
(北海道渔场) (接近原料、燃料地、消费市场) 九州北部区
国土南北两端分散
东京
五、城市 大阪
神户
三东南亚
一、“十字路口”的地理位置——“马六甲海峡”——新加坡
湄公河(最大国际河)→太平洋
中南半岛——北高南低、山河相间、大河南流
二、组成 萨尔温江→印度洋
马来群岛——岛(山地、多火山地震) 大河下游平原——水稻(泰国)
山区:名贵木材
热带季风气候(马来群岛小部分、中南半岛大部分)
三、气候
热带雨林气候(马来群岛大部分、中南半岛小部分)
四、物产丰富
油棕、橡胶——马来西亚
⒈热带经济作物 椰子、蕉麻——菲律宾
金鸡纳、胡椒——印度尼西亚
⒉稻米(泰国出口量第一)
⒊名贵木材
⒋矿产 石油(文莱)
锡——缅甸、泰国、印尼、马来西亚(世界最大锡矿带)
五、城市人口、港口
四南亚
一、南亚次大陆(喜马拉雅山以南至印度洋)
内陆三国:(尼泊尔、不丹、锡金)
二、三种类型国家 沿海国:(巴基斯坦、印度、孟加拉国)
岛国:(斯里兰卡、马尔代夫)
喜马拉雅山
三、三种地形 印度河平原、恒河平原
德干高原(熔岩高原)
印度河
四、三大河流 恒河——黄麻产区
布拉马普特拉河
热带沙漠气候——(灌溉)
五、三种气候 热带季风气候——(旱、雨季)——洪涝
热带雨林气候——(乞拉朋齐——地形雨) 高山气候
五印度
一、世界人口第二多
二、人种——白种人(佛教、印度教) 文明古国(农业)
三、农业
⒈热量充足
⒉降水丰沛
高原——亚洲耕地面积最大
⒊地形平坦
平原
火山土
⒋土壤肥沃
冲积土
⒌水源——恒河
小麦
水稻(进“口”)
⒍农产品 棉花
茶叶 出口
黄麻
四、工业
⒈矿产丰富 麻纺
传统工业:钢铁—机械制造—化学—电力、纺织
⒉工业 棉纺
新兴工业——电力
新德里(首都)
五、城市 孟买——最大港口,棉纺中心
加尔各答——最大城市,二大港口
六中亚
一、位于亚洲中部
二、以高原平原为主
三、典型的温带大陆性气候(小麦、棉花、畜牧业)
额尔齐斯河(外)
四、河流、湖泊 锡尔河 咸海
(多内流河) 阿姆河
里海
矿产——■、▲、有色金属——冶金工业
五、物产 小麦
农产品 棉花 三大产棉区:中、美、中亚(乌兹别克斯坦)
细毛羊、羔皮羊
六、亚欧大陆桥 首都——阿斯塔纳
七、哈萨克斯坦——最大内陆国
最大城市——阿拉木图
七西亚
一、三洲、五海之地
⒈苏伊士运河——沟通红海、地中海
⒉土耳其海峡——沟通黑海、地中海
⒊霍尔木兹海峡——沟通波斯湾、阿拉伯海
⒋两个跨两大洲国家:埃及、土耳其
海
⒌古、今 陆要冲
空
二、石油的海洋
⒈最大油带
⒉主要产油国——两伊、联两特(伊朗、伊拉克、阿联酋、沙特阿拉伯、科威特)
产量大——1/3
储量大——60%
⒊特点 分布广
埋藏浅
出口多——60%(90%)
油质好
⒋输出————————————————油田—→地中海
西欧 →波斯湾
北美 直布罗陀←地中海 日本
海峡 苏伊士运河
海 ↑
上 红海 马六甲海峡
生 霍尔木兹海峡 霍尔木兹海峡
命 地中海
线
好望角
⒌畜牧业、灌溉农业
a.畜牧业:伊朗(羊)、阿富汗(紫羔皮)、土耳其(安卡拉羊毛)
b.农业——伊拉克(枣椰)——美索不达米亚平原(两河平原)
⒍阿拉伯国家
第十章非洲
一、第二大洲
半岛少——索马里半岛(非洲之角)
⒈海岸线平直 海湾少
岛屿少——马达加斯加岛(第三大岛)
①东南向西北倾斜
埃塞俄比亚——“非洲屋脊”
⒉地形 ②以高原为主 东非高原——乞力马扎罗山(5895)
(700m) 南非高原
东非大裂谷(地堑)
热带雨林气候
①以热带为主 热带草原气候
热带沙漠气候
⒊气候 地中海气候
②干旱区面积广大
③对称
④南北半球季节相反
⒋河流 白——雨林气候区
①尼罗河(泛滥)
(最长) 青——草原气候(干、湿)
②尼日尔河(灌溉) 水量多→少→多 雨林
③赞比西河(大裂谷的起点) 水量大 盆地
④刚果河(水利资源最丰富) 支流多
1/5 落差大(高原→盆地)
⒌湖泊
维多利亚湖——最大
坦噶尼喀湖——最深
⒍富饶的非洲
①气候资源(热量、水)
森林——名贵木材 咖啡(埃塞俄比亚)
②植物资源 枣椰
草原——农作物故乡 油棕
猴面包树(波巴布树) 香蕉
石油——非洲北部、几内亚湾沿岸(尼日利亚)
磷酸盐——摩洛哥
③矿产 金刚石——刚果(金)
铜——赞比亚 矿储量大
黄金——南非
黑人
④水力
⒎居民、国家
①两头白,中间黑
高出生率
②7亿人 高死亡率
最高增长率☆
埃及
③“二战前”三个独立国 埃塞俄比亚
利比里亚
⒏发展中的民族经济
“单一经济”——“民族经济”——多样化
二、埃及
⒈地跨亚、非的非洲国家
⒉苏伊士运河——捷径 谷地
⒊尼罗河——水源(绿色长廊) 三角洲
灌溉
肥料
①阿斯旺水坝——生态问题 血吸虫病
盐碱化
②长绒棉:(出口最多) 三角洲后退
苏伊士运河 沙丁鱼
③旅游
金字塔
④劳务输出——侨汇
⑤石油
⒋开罗
⒌亚历山大
塞得
第十一章欧洲
一、亚欧大陆的半岛 斯堪的纳维亚半岛——北欧
多半岛 巴尔干半岛
亚平宁半岛 南欧
⒈海岸线最曲折 伊比利亚半岛
多边缘海——爱琴海、亚得里亚海、比斯开湾、北海、波罗的海
多海峡——土耳其海峡、直布罗陀海峡、英吉利海峡
⒉地形 北:古老的、低缓的斯堪的纳维亚山(峡湾、湖泊——芬兰)
①南北高、中间低
南:年轻、高耸的多火山、地震的阿尔卑斯山(宽谷、湖泊)
②以平原为主(海拔最低)
西欧平原 中欧平原(波德) 东欧平原(最大)
③冰川地形广布 南北高、中部低地势、西风带
⒊气候 温带海洋性气候显著 北大西洋暖流+
①以温带气候为主 海岸线曲折
②过渡性 温带大陆性气候广大
⒋河流
①众多——运河多——水流平稳——利于航行
②最长内流河——伏尔加河—→里海
运输最繁忙——莱茵河——鲁尔区—→北海(鹿特丹)
流经国家最多——多瑙河——黑海(芦苇)
③湖泊——里海
⒌居民、国家
①人口密度大 低出生率
人口增长率最低 死亡率→老龄化
增长率
②语言——印欧语言
二、德国 北欧
⒈十字路口 西欧 东欧
南欧 北海——波罗的海运河
⒉现代化工业高度发达
■褐煤之首
重工业发达 ▲ 钢铁→机械制造→车辆
⒊鲁尔区 钾盐 化学、光学
鲁尔区 ■▲△ 丰富——冶金——钢铁——化学
(北部) 河运(莱茵河、鲁尔河)
萨尔区——慕尼黑(啤酒)、电子
⒋首都 波恩
柏林
❸ 高中地理必修二的每一节知识点的总结
http://high.school.zxxk.com/SoftList.aspx?ClassID=967
希望对你有帮内助容
❹ 高一地理必修二知识点总结
地理必修二
第一章 人口的变化
第一节 人口的数量变化
一、 人口的自然增长
1、10年来人口增长
历史时期 人类的生产劳动 人口数量和增长情况 人口变化的原因
农业革命之前 主要从事采集和狩猎 人口数量化少,增长缓慢 人们获取食物的能力低,抵御疾病和灾难水平差,死亡率高
农业革命至工业革命期间 利用简单的工具从事农业活动 人口数量增多,增长速度加快 耕作和灌溉技术发展,食物供应变得稳定而可靠,死亡率下降
工业革命以后 工业生产活动迅速扩大和发展 人口数量继续增加,增长速度更加迅猛 用科学技术武装起来的人类不断壮大着改造自然的能力,人们能获得充足的食物和完善的医疗服务,死亡率降低
2、人口自然增长最根本因素:生产力水平的高低
决定因素:自然增长率、出生率、死亡率
3、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人口增长差异
自然增长率水平 人口增长特点及成因 今后变化趋势
发达国家 保持较低水平 受生育观念、生活质量、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影响,增长缓慢 今后几十年,人口数量将比较稳定,一些国家还会逐渐减少
发展中国家 水平较高 由于政治独立,民族经济发展,医疗卫生事业进步,死亡率下降,人口增长很快 采取了控制人口的措施,人口增长速度将趋缓,但人口数量还将增加
中国 水平较低 增长缓慢 人口基数大
4、人口的发展一定要与经济社会发展相协调,与环境的承载力相适应.
二、人口增长模式及其转变
5、人口增长模式与相应人口问题
人口增长 人口问题
历 原始低增长阶段——“高高低”模式——原始型 人口增长过快
史 加速增长阶段———“高低高”模式——传统型——————儿童比重过大
轨 增长减缓阶段—— 人口增长缓慢
迹 低速增长阶段——“低低低”模式——现代型———————人口老龄化
6、影响人口模式转变的因素:生产力水平、国家政策、自然环境、社会福利、文化观念
7、为什么大多数发展中国家的人口增长模式尚未进入现代型?生产力水平低、城市化水平低、社会制度.
第二节 人口的空间变化
一、 人口的迁移
1、 人口迁移就是人的居住地在国际或本国范围内发生改变.
人口迁移三要素:居住地变更、时间上长期性(1年以上)、市空间位置变化是否跨越行政界限
2、 不同时期的国际人口迁移
时期 特点 迁出地区 迁入地区 原因 意义
19世纪以前 以集团型、大批量移民为主 旧大陆(亚非欧) 美洲、大洋洲等新大陆 欧洲殖民主义扩张、新大陆的开发 在客观上开发了新大陆,传播了工业文明,也改变了人种的空间分布
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 人口从发展中国家流向发达国家;定居移民减少,短期流动人口增加 拉丁美洲、亚洲、非洲等 西欧、北美、西亚、北非 迁入地区经济发展快 调整了劳动力空间分布不均
3、 一个地区人口数量的变化包括人口迁移和人口数量增减.
4、 不同时期的国内人口迁移
自给自足的农业经济脆弱;战争频繁;自然灾害;政府组织“屯垦戍边”
时代 影响因素 迁移特点 流向
古代 深受统治者及其行政力量的束缚;自给自足的农业经济脆弱;战争频繁;自然灾害;政府组织“屯垦戍边” 大批迁入 迁往自然条件较好的地区
当代 性中国成立到20世纪80年代中期 受国家政治政策影响大
国家实行计划经济体制和严格的户籍管理制度 有计划、有组织 东部——西北和东北
沿海——内陆
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来 国家改革开放政策
经济因素起主导作用 (改革开放政策) 迁移流量大,流向改变 西部——东部沿海城市和工矿区
农村——城市
5、 我国人口迁移的意义:调节人口空间分布和人才短缺;加强民族融合和文化交流;促进经济发展,缩小地区差异.
6、 人口迁移效应
对迁入地区 积极 提供廉价劳动力,节约教育费用,促进迁入地经济发展
消极 造成不安定因素,加剧人地矛盾
对迁出地区 积极 缓解人地矛盾,改善环境,增加收入(外汇),加强与经济发达地区经济、社会文化交流
消极 人才外流
其它效应 改变人口分布,人口结构;促进民族经济文化交流;促进人口群体基因交流和融合
二、影响人口迁移的因素
1、主要因素:一是自然环境和社会经济环境的变化;二是个人对生活或职业需求的变化.
——经济因素、生态环境、政治因素、社会变革、宗教、个人动机和需求
在某种特定的时空条件下,任何一种因素都有可能成为促使人口迁移的决定性因素.
2、美国
1)促使美国成为移民国家的因素:
①新大陆为开发,需要大量劳动力
②15—16世纪,欧洲圈地运动,失业工人和破产农民为了追求更好的经济待遇迁往美洲
③新航线开辟,为人们顺利迁移扫清障碍
④殖民扩张,掠夺美洲资源财富
2)美国国内人口迁移
时期 迁移的原因 迁移流量
19世纪中期 南北战争——政治 人口大规模西移
19世纪和20世纪之交 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发展——经济 由乡村流入城市
20世纪20年代到60年代 农业危机、自然灾害——经济、生态环境 南部人口迁往北部和西部
60年代末到70年代初 东北老工业基地环境恶化,西部、南部有新资源、新兴工业的阳光地带——经济、生态环境、个人动机需求 由东北部迁往南部和西部
70年代以后 城市环境改善和老工业区经济重建(经济、生态环境) 人口向老工业区和城市回流
第三节 人口的合理容量
一、 环境承载力
1、 环境承载力,只环境能持续供养的人口数量.
人口数量是衡量环境承载力的重要指标.
2、 环境人口容量: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环境人口容量,是在可预见的时期内,利用本地资源及其他资源、智力和技术等条件,在报政府和社会文化准则的物质生活水平条件下,该国家或地区所能持续供养的人口数量.
3、 环境人口容量的各因素之间的关系
科技发展水平——————决定开发数量
资源————环境人口容量
生活和文化消费水平———决定消耗数量 最主要因素
在各因素中,科技发展水平与华努境人口容量成正相关关系,生活和文化消费水平与环境人口容量呈负相关关系,资源与环境人口容量成正相关关系.
4、 环境人口容量具有不确定性,和相对稳定性.
二、人口合理容量
1、人口合理容量:按照合理的生活方式,保障健康的生活水平,同时又不妨碍未来人口生活质量的前提下,一个国家或地区最适宜俄人口数量.——一个理想的、难以确定精确数值的“虚数”.
2、意义:对于制定一个地区或国家的人口战略和人口政策又总要意义,进而影响区域的经济社会发展战略.
3、对整个世界来说
(1)国际社会要倡导各国政府,尤其是发展中国家要尽最大可能把人口控制在合理的规模之内.
(2)建立公平的秩序,保证大多数人拥有不断追求高水平生活质量的平等权利.
(3)尊重人地协调发展的客观规律,因地制宜制定本地区持续发展战略,既保持良好生态平衡,又不断提高人民生活质量.
第二章 城市与城市化 第一节 城市内部空间结构
一、 城市形态
城市形态 团块状 组团状 条带状或放射状
影响因素 市中心吸引作用
平原地区 城市用地限制或河流阻隔、规划控制等
山地、河流阻隔 沿交通线分布或受地形限制
河谷地区
地域形态 各组成部分比较集中,连成一片 城市由几片组成,每篇就近组织各自的生产生活,各片互不相连 城市地域沿主要交通干线或地形区延伸
主要优点 便于集中设置比较完善的基础设施,各种设施利用率高,方便生活,便于管理,节省投资 便于城市扩大规模,有利于保护城市环境 城市各部分接近郊区,亲近自然
主要缺点 易造成城市污染 用地分散,各片联系不方便,市政建设投资大 城市交通主要集中于一方向,且运距长
城市距离 成都、合肥、华盛顿 重庆、上海浦东新区 洛阳、西宁、宜昌、兰州、延安
二、城市土地利用和功能分区
1、功能分区:城市各项经济活动相互间发生空间竞争,导致同类活动在空间上高度集中.
2、划分:商业区、住宅区、工业区、市政与公共服务区、工业区、交通和仓储区、风景与城市绿地、特殊功能区等
3、中心商务区(纽约的CBD——曼哈顿)特征:
①中心商务区是城市经济活动最繁忙的地方 ②人口数量的昼夜差别大 ③建筑物高大稠密 ④中心商务区内部存在明显的分区
5、 三种基本城市地域功能分区
功能分区 形态 特征 位置
商业区 占地面积小、呈点状或条状 经济活动最繁忙;人口数量昼夜差别大,建筑物高大稠密;内部有明显分区 市中心,交通干线两侧、街角路口
工业区 集聚成片 不断向市区外缘移动,并趋向域沿主要交通干线 市区外缘,交通干线两侧
住宅区 占地面积大,是城市主要功能分区,工业化后出现分化 建筑质量上,高级于低级住宅分化;位置上,高于于低级住宅分区背向发展 高级 城市外缘与高坡、文化区联系
低级 内城与低地、工业区联系
三、城市内部空间结构的形成和变化
1、在城市中,不同功能区的分布和组合构成了城市内部的空间结构,也叫做城市地域结构.
2、城市地域结构模式:
结构模式 特点 成因 举例
同心圆模式 城市形态集中紧凑,城市功能区为少市中心呈同心圆状 平原地形,城市各功能区经过不断侵入和迁移,冲同心圆状自核心向外扩展 成都
扇形模式 城市各功能区呈扇状向外扩展 交通(各功能区沿交通线延伸) 沈阳
多核心模式
城市并非依托单一核心发展,而是围绕着几个核心形成中心商务区、批发商业区、住宅区、工业区和郊区,以及相对独立的卫星城等多功能区,并由他们共同组成城
市地域 随着城市不断扩展,原有市中心地价高、交通和居住拥挤等原因,在远离市中心的郊区出现新核心,同时也受河流、地形等因素影响 淄博
3、影响因素:
主要因素:经济因素——取决于各功能分区付租能力,地租水平高低(交通通达度、距市中心远近)
历史文化(北京市)、种族宗教(黑人区)、建筑设计(欧洲中世纪城市绕教堂布局)、自然条件(城市高坡和低地)、行政因素
第二节 不同等级城市的服务功能
一、 城市的不同等级
1、 城市等级划分标准:以城市人口规模来划分
特大城市——100万人口以上 大城市——50-100万人口 中等城市——20-50万人口 小城市——20万人口以下
2、 不同等级城市服务范围和种类不同,大城市提供服务种类多,级别高,服务范围相对较大.
3、 影响城市服务范围的因素:
影响因素 影响 表现
资源条件 位于资源丰富地区的城市,能够获得支撑城市进一步发展的资源条件 为城市提供丰富物质条件、丰富劳动力条件、丰富城市用地
交通条件 位于交通枢纽上的城市,能够通过便利的交通为更远的居民提供服务,使其服务范围扩大 铁路枢纽城市、公路枢纽城市、港口城市等
人口条件 城市为服务区内居民提供货物和服务,服务人口要达到一定规模 位于人口稠密地区的城市服务范围相对较小;相反,位于人口稀少地区的城市服务范围相对较大
二、德国南部城市等级体系的启示
1、同一区域内,不同级别的城市空间组合,就够成立一个地区的城市等级体系.
2、不同等级城市的服务范围层层嵌套.
3、不同等级城市数目、相互距离、服务范围、城市职能的关系:“高少远大多,低多近小少,大的嵌套小”(城市等级高,城市树木烧,相互距离远,服务范围
大,城市功能多;城市等级低,城市数目多,相互距离近,服务范围小,城市职能少.不同等级城市服务范围层层嵌套,大的嵌套小的.)
4、中心地理论:
(1)一个中心地的服务范围围绕中心地呈六边形.
(2)是市场原则的作用
(3)高一级中心地服务范围相当三个低一级中心地服务范围.
第三节 城市化
一、 什么是城市化
1、 人口向城镇聚集和城市范围不断扩大、乡村变为城镇的过程,就是城市化.
2、 城市化的标志:
① 城市人口占总人口比重持续上升
② 劳动力从第一产业向第二、三产业逐渐转移
③ 城市用地规模不断扩大
3、 城市发展的动力:社会经济发展——主要动力
(1) 推力:哪些是的人群里开向村的因素.(农村人口增长快,对土地压力大;农村收入低,社会服务短缺;农村受自然灾害影响大)
(2) 拉力:吸引人群来城市的因素.(城市就业机会多;城市社会福利保障程度高;文化设施齐全;城市交通便捷.
4、 一个国家城市化水平的衡量指标:城市人口占总人口比重来表示,它体现了社会经济发展水平.
5、 城市化的意义:人口转变、产业结构变化、工业的发展、科技的发展、缩小城市与乡村距离,文化、思想、观念、生活方式渐趋同.
二、世界城市化的进程
1、世界城市化的进程
城市化发展阶段 特征 出现问题 发展新趋势 出现的国家和地区
初期阶段 城市化水平较低、发展较慢 问题极少,处于城市化低水平时期 发展中国家
加速阶段 人口和产业向城市迅速聚集,城市化推进很快 出现了劳动力过剩,交通拥挤、住房紧张、环境恶化 出现郊区城市化现象
后期阶段 城市化水平比较高,城市人口比重的增长趋缓甚至停滞 中心区表现出衰落迹象 出现逆城市化现象 发达国家
2、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城市化进程的差异
国家类型 起步时间 目前速度 城市化水平 城市人口比重 所处阶段 原因
发达国家 早
(英国最早18世纪中叶)
趋缓(停滞)
高
高(70%以上)
后期成熟阶段 资本主义发展较早,农业现代化发展,大批农业劳动力向城市移动
发展中国家 晚
(20世纪中叶) 速度加快 低 低(不到40%) 初期和中期加速阶段 民族独立运动胜利经济迅速发展
4、 郊区城市化:城市规模不断扩大,城市人口和产业向郊区扩散的过程.
逆城市化:由于城市人口高度集聚,导致市区过度拥挤、环境恶化、用地紧张、生活质量下降
三、城市化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1、影响的表现:生物多样性减少;土地质量下降;对水循环的影响;对气候的影响.
2、城市化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3、解决城市环境问题主要措施:1)严格控制大城市规模,分散大城市职能,建设新区和卫星城,努力推进郊区城市化,以缓解城市中心区的压力;2)对城市进行合理规划,加强对城市的管理,妥善处理好城市个功能分区的关系.
4、降低城市化对地理环境影响的途径:一方面在城市建设中,发展低污染的节能建筑和绿色交通,减少各类活动对环境的污染;另一方面是城市景观尽可能与山河湖植被等自然景观保持协调,建立一种良性循环.
下面继续...
❺ 新课标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二知识点总结
地理必修二
第一章 人口的变化
第一节 人口的数量变化
一、 人口的自然增长
1、10年来人口增长
历史时期 人类的生产劳动 人口数量和增长情况 人口变化的原因
农业革命之前 主要从事采集和狩猎 人口数量化少,增长缓慢 人们获取食物的能力低,抵御疾病和灾难水平差,死亡率高
农业革命至工业革命期间 利用简单的工具从事农业活动 人口数量增多,增长速度加快 耕作和灌溉技术发展,食物供应变得稳定而可靠,死亡率下降
工业革命以后 工业生产活动迅速扩大和发展 人口数量继续增加,增长速度更加迅猛 用科学技术武装起来的人类不断壮大着改造自然的能力,人们能获得充足的食物和完善的医疗服务,死亡率降低
2、人口自然增长最根本因素:生产力水平的高低
决定因素:自然增长率、出生率、死亡率
3、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人口增长差异
自然增长率水平 人口增长特点及成因 今后变化趋势
发达国家 保持较低水平 受生育观念、生活质量、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影响,增长缓慢 今后几十年,人口数量将比较稳定,一些国家还会逐渐减少
发展中国家 水平较高 由于政治独立,民族经济发展,医疗卫生事业进步,死亡率下降,人口增长很快 采取了控制人口的措施,人口增长速度将趋缓,但人口数量还将增加
中国 水平较低 增长缓慢 人口基数大
4、人口的发展一定要与经济社会发展相协调,与环境的承载力相适应。
二、人口增长模式及其转变
5、人口增长模式与相应人口问题
人口增长 人口问题
历 原始低增长阶段——“高高低”模式——原始型 人口增长过快
史 加速增长阶段———“高低高”模式——传统型——————儿童比重过大
轨 增长减缓阶段—— 人口增长缓慢
迹 低速增长阶段——“低低低”模式——现代型———————人口老龄化
6、影响人口模式转变的因素:生产力水平、国家政策、自然环境、社会福利、文化观念
7、为什么大多数发展中国家的人口增长模式尚未进入现代型?生产力水平低、城市化水平低、社会制度。
第二节 人口的空间变化
一、 人口的迁移
1、 人口迁移就是人的居住地在国际或本国范围内发生改变。
人口迁移三要素:居住地变更、时间上长期性(1年以上)、市空间位置变化是否跨越行政界限
2、 不同时期的国际人口迁移
时期 特点 迁出地区 迁入地区 原因 意义
19世纪以前 以集团型、大批量移民为主 旧大陆(亚非欧) 美洲、大洋洲等新大陆 欧洲殖民主义扩张、新大陆的开发 在客观上开发了新大陆,传播了工业文明,也改变了人种的空间分布
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 人口从发展中国家流向发达国家;定居移民减少,短期流动人口增加 拉丁美洲、亚洲、非洲等 西欧、北美、西亚、北非 迁入地区经济发展快 调整了劳动力空间分布不均
3、 一个地区人口数量的变化包括人口迁移和人口数量增减。
4、 不同时期的国内人口迁移
自给自足的农业经济脆弱;战争频繁;自然灾害;政府组织“屯垦戍边”
时代 影响因素 迁移特点 流向
古代 深受统治者及其行政力量的束缚;自给自足的农业经济脆弱;战争频繁;自然灾害;政府组织“屯垦戍边” 大批迁入 迁往自然条件较好的地区
当代 性中国成立到20世纪80年代中期 受国家政治政策影响大
国家实行计划经济体制和严格的户籍管理制度 有计划、有组织 东部——西北和东北
沿海——内陆
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来 国家改革开放政策
经济因素起主导作用 (改革开放政策) 迁移流量大,流向改变 西部——东部沿海城市和工矿区
农村——城市
5、 我国人口迁移的意义:调节人口空间分布和人才短缺;加强民族融合和文化交流;促进经济发展,缩小地区差异。
6、 人口迁移效应
对迁入地区 积极 提供廉价劳动力,节约教育费用,促进迁入地经济发展
消极 造成不安定因素,加剧人地矛盾
对迁出地区 积极 缓解人地矛盾,改善环境,增加收入(外汇),加强与经济发达地区经济、社会文化交流
消极 人才外流
其它效应 改变人口分布,人口结构;促进民族经济文化交流;促进人口群体基因交流和融合
二、影响人口迁移的因素
1、主要因素:一是自然环境和社会经济环境的变化;二是个人对生活或职业需求的变化。
——经济因素、生态环境、政治因素、社会变革、宗教、个人动机和需求
在某种特定的时空条件下,任何一种因素都有可能成为促使人口迁移的决定性因素。
2、美国
1)促使美国成为移民国家的因素:
①新大陆为开发,需要大量劳动力
②15—16世纪,欧洲圈地运动,失业工人和破产农民为了追求更好的经济待遇迁往美洲
③新航线开辟,为人们顺利迁移扫清障碍
④殖民扩张,掠夺美洲资源财富
2)美国国内人口迁移
时期 迁移的原因 迁移流量
19世纪中期 南北战争——政治 人口大规模西移
19世纪和20世纪之交 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发展——经济 由乡村流入城市
20世纪20年代到60年代 农业危机、自然灾害——经济、生态环境 南部人口迁往北部和西部
60年代末到70年代初 东北老工业基地环境恶化,西部、南部有新资源、新兴工业的阳光地带——经济、生态环境、个人动机需求 由东北部迁往南部和西部
70年代以后 城市环境改善和老工业区经济重建(经济、生态环境) 人口向老工业区和城市回流
第三节 人口的合理容量
一、 环境承载力
1、 环境承载力,只环境能持续供养的人口数量。
人口数量是衡量环境承载力的重要指标。
2、 环境人口容量: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环境人口容量,是在可预见的时期内,利用本地资源及其他资源、智力和技术等条件,在报政府和社会文化准则的物质生活水平条件下,该国家或地区所能持续供养的人口数量。
3、 环境人口容量的各因素之间的关系
科技发展水平——————决定开发数量
资源————环境人口容量
生活和文化消费水平———决定消耗数量 最主要因素
在各因素中,科技发展水平与华努境人口容量成正相关关系,生活和文化消费水平与环境人口容量呈负相关关系,资源与环境人口容量成正相关关系。
4、 环境人口容量具有不确定性,和相对稳定性。
二、人口合理容量
1、人口合理容量:按照合理的生活方式,保障健康的生活水平,同时又不妨碍未来人口生活质量的前提下,一个国家或地区最适宜俄人口数量。——一个理想的、难以确定精确数值的“虚数”。
2、意义:对于制定一个地区或国家的人口战略和人口政策又总要意义,进而影响区域的经济社会发展战略。
3、对整个世界来说
(1)国际社会要倡导各国政府,尤其是发展中国家要尽最大可能把人口控制在合理的规模之内。
(2)建立公平的秩序,保证大多数人拥有不断追求高水平生活质量的平等权利。
(3)尊重人地协调发展的客观规律,因地制宜制定本地区持续发展战略,既保持良好生态平衡,又不断提高人民生活质量。
第二章 城市与城市化 第一节 城市内部空间结构
一、 城市形态
城市形态 团块状 组团状 条带状或放射状
影响因素 市中心吸引作用
平原地区 城市用地限制或河流阻隔、规划控制等
山地、河流阻隔 沿交通线分布或受地形限制
河谷地区
地域形态 各组成部分比较集中,连成一片 城市由几片组成,每篇就近组织各自的生产生活,各片互不相连 城市地域沿主要交通干线或地形区延伸
主要优点 便于集中设置比较完善的基础设施,各种设施利用率高,方便生活,便于管理,节省投资 便于城市扩大规模,有利于保护城市环境 城市各部分接近郊区,亲近自然
主要缺点 易造成城市污染 用地分散,各片联系不方便,市政建设投资大 城市交通主要集中于一方向,且运距长
城市距离 成都、合肥、华盛顿 重庆、上海浦东新区 洛阳、西宁、宜昌、兰州、延安
二、城市土地利用和功能分区
1、功能分区:城市各项经济活动相互间发生空间竞争,导致同类活动在空间上高度集中。
2、划分:商业区、住宅区、工业区、市政与公共服务区、工业区、交通和仓储区、风景与城市绿地、特殊功能区等
3、中心商务区(纽约的CBD——曼哈顿)特征:
①中心商务区是城市经济活动最繁忙的地方 ②人口数量的昼夜差别大 ③建筑物高大稠密 ④中心商务区内部存在明显的分区
5、 三种基本城市地域功能分区
功能分区 形态 特征 位置
商业区 占地面积小、呈点状或条状 经济活动最繁忙;人口数量昼夜差别大,建筑物高大稠密;内部有明显分区 市中心,交通干线两侧、街角路口
工业区 集聚成片 不断向市区外缘移动,并趋向域沿主要交通干线 市区外缘,交通干线两侧
住宅区 占地面积大,是城市主要功能分区,工业化后出现分化 建筑质量上,高级于低级住宅分化;位置上,高于于低级住宅分区背向发展 高级 城市外缘与高坡、文化区联系
低级 内城与低地、工业区联系
三、城市内部空间结构的形成和变化
1、在城市中,不同功能区的分布和组合构成了城市内部的空间结构,也叫做城市地域结构。
2、城市地域结构模式:
结构模式 特点 成因 举例
同心圆模式 城市形态集中紧凑,城市功能区为少市中心呈同心圆状 平原地形,城市各功能区经过不断侵入和迁移,冲同心圆状自核心向外扩展 成都
扇形模式 城市各功能区呈扇状向外扩展 交通(各功能区沿交通线延伸) 沈阳
多核心模式 城市并非依托单一核心发展,而是围绕着几个核心形成中心商务区、批发商业区、住宅区、工业区和郊区,以及相对独立的卫星城等多功能区,并由他们共同组成城市地域 随着城市不断扩展,原有市中心地价高、交通和居住拥挤等原因,在远离市中心的郊区出现新核心,同时也受河流、地形等因素影响 淄博
3、影响因素:
主要因素:经济因素——取决于各功能分区付租能力,地租水平高低(交通通达度、距市中心远近)
历史文化(北京市)、种族宗教(黑人区)、建筑设计(欧洲中世纪城市绕教堂布局)、自然条件(城市高坡和低地)、行政因素
第二节 不同等级城市的服务功能
一、 城市的不同等级
1、 城市等级划分标准:以城市人口规模来划分
特大城市——100万人口以上 大城市——50-100万人口 中等城市——20-50万人口 小城市——20万人口以下
2、 不同等级城市服务范围和种类不同,大城市提供服务种类多,级别高,服务范围相对较大。
3、 影响城市服务范围的因素:
影响因素 影响 表现
资源条件 位于资源丰富地区的城市,能够获得支撑城市进一步发展的资源条件 为城市提供丰富物质条件、丰富劳动力条件、丰富城市用地
交通条件 位于交通枢纽上的城市,能够通过便利的交通为更远的居民提供服务,使其服务范围扩大 铁路枢纽城市、公路枢纽城市、港口城市等
人口条件 城市为服务区内居民提供货物和服务,服务人口要达到一定规模 位于人口稠密地区的城市服务范围相对较小;相反,位于人口稀少地区的城市服务范围相对较大
二、德国南部城市等级体系的启示
1、同一区域内,不同级别的城市空间组合,就够成立一个地区的城市等级体系。
2、不同等级城市的服务范围层层嵌套。
3、不同等级城市数目、相互距离、服务范围、城市职能的关系:“高少远大多,低多近小少,大的嵌套小”(城市等级高,城市树木烧,相互距离远,服务范围大,城市功能多;城市等级低,城市数目多,相互距离近,服务范围小,城市职能少。不同等级城市服务范围层层嵌套,大的嵌套小的。)
4、中心地理论:
(1)一个中心地的服务范围围绕中心地呈六边形。
(2)是市场原则的作用
(3)高一级中心地服务范围相当三个低一级中心地服务范围。
第三节 城市化
一、 什么是城市化
1、 人口向城镇聚集和城市范围不断扩大、乡村变为城镇的过程,就是城市化。
2、 城市化的标志:
① 城市人口占总人口比重持续上升
② 劳动力从第一产业向第二、三产业逐渐转移
③ 城市用地规模不断扩大
3、 城市发展的动力:社会经济发展——主要动力
(1) 推力:哪些是的人群里开向村的因素。(农村人口增长快,对土地压力大;农村收入低,社会服务短缺;农村受自然灾害影响大)
(2) 拉力:吸引人群来城市的因素。(城市就业机会多;城市社会福利保障程度高;文化设施齐全;城市交通便捷。
4、 一个国家城市化水平的衡量指标:城市人口占总人口比重来表示,它体现了社会经济发展水平。
5、 城市化的意义:人口转变、产业结构变化、工业的发展、科技的发展、缩小城市与乡村距离,文化、思想、观念、生活方式渐趋同。
二、世界城市化的进程
1、世界城市化的进程
城市化发展阶段 特征 出现问题 发展新趋势 出现的国家和地区
初期阶段 城市化水平较低、发展较慢 问题极少,处于城市化低水平时期 发展中国家
加速阶段 人口和产业向城市迅速聚集,城市化推进很快 出现了劳动力过剩,交通拥挤、住房紧张、环境恶化 出现郊区城市化现象
后期阶段 城市化水平比较高,城市人口比重的增长趋缓甚至停滞 中心区表现出衰落迹象 出现逆城市化现象 发达国家
2、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城市化进程的差异
国家类型 起步时间 目前速度 城市化水平 城市人口比重 所处阶段 原因
发达国家 早
(英国最早18世纪中叶)
趋缓(停滞)
高
高(70%以上)
后期成熟阶段 资本主义发展较早,农业现代化发展,大批农业劳动力向城市移动
发展中国家 晚
(20世纪中叶) 速度加快 低 低(不到40%) 初期和中期加速阶段 民族独立运动胜利经济迅速发展
4、 郊区城市化:城市规模不断扩大,城市人口和产业向郊区扩散的过程。
逆城市化:由于城市人口高度集聚,导致市区过度拥挤、环境恶化、用地紧张、生活质量下降
三、城市化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1、影响的表现:生物多样性减少;土地质量下降;对水循环的影响;对气候的影响。
2、城市化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3、解决城市环境问题主要措施:1)严格控制大城市规模,分散大城市职能,建设新区和卫星城,努力推进郊区城市化,以缓解城市中心区的压力;2)对城市进行合理规划,加强对城市的管理,妥善处理好城市个功能分区的关系。
4、降低城市化对地理环境影响的途径:一方面在城市建设中,发展低污染的节能建筑和绿色交通,减少各类活动对环境的污染;另一方面是城市景观尽可能与山河湖植被等自然景观保持协调,建立一种良性循环
❻ 新课程地理必修二复习提纲(1.2.3.4.5.6章)
第一章《人口与环境》
1、人口增长
人口增长模式
“高高低”模式
“高低高”模式
“低低低”模式
人口增长的原因
直接原因:自然增长率
根本原因:生产力的发展水平
人口增长模式的转变首先是从死亡率下降开始的
世界人口的“J”形曲线增长
环境承载力:指环境能持续供养的人口数量。是一个警戒值。(环境人口容量)
人口合理容量:指一个国家或地区最适宜的人口数量。是一个理想值。
人口容量的三个特点 临界性、相对性、警戒性
一般而言,人口合理容量小于环境人口容量
人口合理容量不是地球空间能容纳多少人口
引起人口数量变化的原因有自然增长和机械增长(人口迁移)
引起人口迁移的因素很多,包括自然生态因素、经济因素、政治因素、社会文化因素等。其中经济因素对人口迁移是主要的、经常起作用的因素,是引起自发性人口迁移的最根本因素。
①三峡移民不属于“环境难民”。
②政治因素不等同于政策因素,政策因素属于政治因素,战争也纳入政治因素,因为战争是政治的延续。
经济发展不平衡是我国现阶段人口大规模流动的主要原因。家庭和婚姻是影响青年人人口迁移的重要原因。
促进经济的发展
提高人口数量、文化素质
推动这种变化的根本原因是社会生产力水平和社会生产方式的进步。
第二章《城市与环境》
1.住宅区
分布面积最广;出现高级与低级住宅区的分化,且有背向发展的趋势
高级住宅区在城市外缘,低级住宅区在内城和工业区附近
2.商业区
呈点状或条状,分布在市中心、交通干线两侧或街角路口
(CBD经济活动繁忙,建筑物高大稠密,不仅是商业活动中心也是服务中心)
3.工业区
为降低成本、保护环境,不断向城市外围移动;沿主要交通干线分布
①便捷的交通联系
②排放废气和废水的工厂应布置在居住区的下风向和河流的下游地带的远郊区
③应布置卫生防护带。
城市化的标志:
①城市人口增加
②城市人口在总人口中的比重上升
③城市用地规模扩大
其中最重要的指标是城市人口占总人口的百分比。
1、城市区位因素和城市空间分布特点
①自然地理区位:对城市的影响是相对稳定的。在邻近河流、湖泊、海洋的地方,水源较好的山前平原和荒漠地区的绿洲,有利于城市形成;在河流干、支流汇合处,在大河入海口,有利于形成比较大的城市,如宜宾、重庆、武汉、上海。
②经济地理区位:指城市与周围经济事物的空间关系。便利的交通,工业和商品农业基地,都利于城市的兴起。如:株洲、石家庄、杭州都位于铁路的枢纽位置上。因交通的变迁。城市也会出现兴衰,如:淮安、扬州就因京沪(津浦)铁路的建设,出现了衰落。
2、城市土地利用的主要类型
城市用地可划分为商业用地、工业用地、政府机关用地、住宅用地、休憩用地及绿化地带、交通用地和其他公共事业用地、农业用地和水面。
3、城市功能分区的分类和主要的影响因素:
功能区即城市土地的不同利用方式,可划分为商业区、居住区、市政与公共服务区、工业区、交通与仓储区、风景旅游区与城市绿地、特殊功能区等。影响城市功能分区的主要因素有自然地理条件、历史文化因素、经济发展水平、交通运输状况等。
城市空间结构的形成原因:
1.主要因素——经济因素,体现在各种活动的付租能力。影响付租能力高低的因素主要有:交通的便捷程度,距离市中心的距离
2.其它因素——收入的高低,导致住宅区的分化
3.历史文化或经济方面的声誉(知名度)
4.种族或宗教团体(唐人街等)
5.早期土地的利用方式影响(历史因素)
城市规模越大,等级越高,服务功能越强(服务种类多、级别高、服务范围大)
城市规模越小,等级越低,服务功能越弱(服务种类多、级别高、服务范围大)
中心地理论————→正六边形服务网络
中心地等级与服务范围的关系:高级中心地服务范围大,数量少。
中心地职能间的关系:从区域总体看,高级中心地包容低级中心地,高级服务范围覆盖低级服务范围,从而构成层次分明的空间网络系统。
5、城市化的含义和标志
城市化又叫城镇化,是指人口和产业在空间上集聚、乡村地区转变为城市地区的过程。
标志:城市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不断上升;劳动力从第一产业向第二、三产业逐渐转移;城市用地规模不断扩大。
6、社会经济的发展是城市化的主要动力
城市化与工业化的关系:工业是城市经济的主要支柱,能够安排大量劳动力就业,并为服务业提供广阔的发展空间
城市化与第三产业的关系:经济繁荣的城市,服务业相对发达。
【城市化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有利影响:
合理的城市化可以改善环境,使得环境向着有利于提高人们生活水平和促进社会发展的方向转变,降低人类活动对环境的压力。
不利影响:
城市气温、降水等要素也发生变化
影响了日照、风速和风向
使水质、水量和地下水运动发生变化
生物的多样性减少
对城市土地质量产生不良影响
环境污染、交通拥挤、住房困难、就业困难、秩序混乱等
城市化的意义:城市是区域发展的经济中心,能够带动区域经济发展,而区域经济水平的提高又促进城市的发展;促使聚落形态、生产方式、生活方式、价值观念等的变化
《第三章》人类生产活动与地域联系
一、农业区位因素
1、自然因素(气候、水源、地形、土壤)
改造——温室农业、梯田、施肥、浇水。
2、社会经济因素(市场、交通、地租、政策、劳动力)
★市场决定着农业的类型和规模。
★交通条件(特别是保鲜和冷藏技术)的发展,使市场对农业区位的影响在地域上扩展。
3、技术因素(育种、机械、化肥、农药)
★培育良种(高产、耐旱、耐寒、耐储存等品种):有利于扩大种植面积。
★机械化:可以提高劳动生产率
★施用化肥、农药等:可以提高单位面积产量。
二、主要农业地域类型
①、商品谷物农业
1)分布:主要分布在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阿根廷、俄罗斯等国。
2)主要品种:小麦、玉米(旱地作物,便于机械化生产)
3)形成条件
★自然条件:地势平坦,耕地广阔,地广人稀。
★社会经济条件:交通发达,技术水平高
★技术条件:机械化程度高。
4)特征:生产规模大;机械化程度高;家庭农场为主
②、水稻种植业:
分布
东亚、东南亚、南亚季风区 亚洲
1.季风气候,雨热同期,适合水稻生长
2.河流下游平原或河口三角洲,地势平坦,土层深厚,利于耕作
3.劳动力
(属劳动密集型农业)人口密集,劳动力丰富,利于精耕细作
4.种植历史悠久,传统经验丰富
③、混合农业
(1)主要是牲畜和谷物的混合农业。我国珠江三角洲的基塘生产主要是渔业与林业的混合农业。
(2)分布:欧洲、北美、澳大利亚(骑在羊背上的国家、坐在矿车上的国家)等。
(3)特点(墨累—达令盆地的“小麦——牧羊带”为例)
1.良性的农业生态系统:
★互惠互利:种植业为畜牧业提供饲料,畜牧业为种植业提供肥料
★休耕和轮作、(有利于恢复土壤结构,提高土壤肥力)、种植、牧场。
1 有效合理的农事安排:小麦农忙(播种5—6月、收割11—12月)正式放牧的闲时。
2 灵活的生产选择:根据市场确定是多种植小麦还是多牧羊。
④、其他农业地域类型
迁移农业
某些原始部落地区
生产力水平低,“刀耕火种”
影响生物多样化;气候恶化
乳畜业
发达国家,我国大城市周围等
发达国家城市化水平高,大城市经济发达,人口集中,对牛奶及其制品的需求量大
商品率高;机械化水平高;
受城市分布的影响大;
集约化程度高等。
三、农业生产活动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1、对生物的影响:
①开垦耕地、砍伐森林等
②人工培育良种
③过渡放牧导致草场破坏,出现荒漠化
④施用农药会使农产品遭到污染,导致农产品质量下降。
2、对土壤的影响:
①大水漫灌导致土壤盐渍化
②长期施用化肥会使土壤板结,变酸变硬。
3、对气候的影响:
砍伐森林与植树造林、修建水库与引水灌溉都改变了下垫面性质,改变了大气的热源和水源条件。
4、对水文特征的影响:
①修建水库和引水灌溉:改变了河流径流的流量过程
②开垦梯田、砍伐森林、植树造林:影响河流含沙量
四、工业区位因素
1、影响工业区位的因素
(1)自然因素:矿产、土地、水源、气候等。
(2)经济因素——接近原料、燃料(如有色金属冶炼、重化工基地)、市场——节省运费。
(3)劳力和技术:需要大量劳动力的工业,工资在产品成本中的比例较高(劳动密集型工业),工厂要布局在有大量廉价劳动力的地方。技术密集型工业要靠近高等教育和科技发达的地方。
(4)工农业基础和协作条件:包括生产协作和社会协作
(5)环境:工业布局要注意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①风向 ②水源 ③离城市距离
2、工业区位因素的变化:
(1)原料地对工厂的影响逐渐减弱,市场对工厂区位的影响在逐渐加强。原因:工业所用的原料范围越来越广,交通运输条件的改善;
(2)交通运输:沿海沿江的港口、铁路枢纽、高速公路沿线地区,对工业具有很大的吸引力(近年来,一些发达国家交通运输已相当完善,交通运输不再成为他们考虑的主要因素);
(3)信息通信网络的通达性作为工业区位因素的重要性越来越突出;
(4)劳动力素质的影响逐渐增强。
3、工业区位指向类型
原料指向型
原料不便长距离运输或运输原料成本高
接近原料产地
采掘工业、制糖业、水产品加工业、水果加工业等
动力指向型
需消耗大量能源
接近能源基地
有色金属冶炼厂
市场指向型
产品不便远距离运输或运输产品成本高
接近产品的消费市场
瓶装饮料业、家具制造业、印刷、石油加工业等
劳动力指向型
需投入大量劳动力
接近有大量廉价劳动力地区
普通的服装、电子装配、包带、制伞、制鞋工业等
技术指向型
技术要求高
接近高等教育和科技发达地区
集成电路、精密仪器等
五、工业地域的形成
1、工业集聚和工业地域的形成
(1)导致集聚的主导因素:道路、供水、供电等基础设施;廉价劳动力;资源和能源分布等。
(2)集聚的效益(作用)——规模效益——(降低成本,提高利润)
① 可以加强企业间的信息交流和技术协作;
② 降低中间产品的运输费用和能源消耗;
③ 共同利用工业区的道路、供水、供电、通信等基础设施,节约生产建设投资;
④ 有利于集中处理生产过程中的环境污染问题。
2、工业分散和工业地域联系
(1)工业分散的原因:为了充分发挥不同地方的区位优势(如跨国公司在全球范围寻找最佳区位)。
(2)工业分散的条件:① 现代化的交通运输方式——方便、快捷、廉价;
② 现代化的通信技术和手段——世界的“同时性”。
六、传统工业区
1、区位选择的主导因素:传统工业区多在丰富的煤、铁资源基础上形成和发展起来的。
★我国鞍钢发展的条件:煤铁资源丰富、交通便利
★我国宝钢发展条件:交通便利、市场广阔(铁矿石主要从澳大利亚、印度等国进口)
2、存在的问题:
① 以重工业为主,生产结构单一;
② 原料、能源消耗量大,运输量大,经济效益下滑;
③ 环境污染严重等。
3、解决措施(以德国鲁尔区为例)
(1)调整经济结构:发展新兴工业和第三产业,改造煤炭和钢铁工业,促进经济结构多样化
(2)发展科技:发展科技,促进旅游,繁荣经济,促进可持续发展
(3)优化环境:消除污染,植树造林,美化环境
4、资源枯竭型城市(工业区)的转型:对于资源枯竭型城市来说,城市的发展历程和城市资源(无论是矿产、土地和人力资源)都各不相同,因此不能走一条固定的模式,要按照自身的特点进行经济转型。如山西大同转型的方向主要集中在旅游、煤炭的深加工和新兴工业,河南平顶山的转型方面除煤化工外海发展盐化工。
5、我国四大工业基地
辽中南地区
重工业基地
煤铁资源丰富,交通便利
水资源缺乏
京津唐地区
北方最大的综合性工业基地
丰富的铁、石油、海盐资源,便利的交通,靠近山西能源 基地,统一的电网
水资源缺乏
沪宁杭地区
全国最大的综合性工业基地
历史悠久,工业基础雄厚;交通便利;雄厚的技术力量; 丰富的资源
常规能源资源缺乏
珠江三角洲地区
以轻工业为主的综合性工业基地
靠近港澳,侨乡,易吸引外资;经济特区开发早,有技术 和管理优势;劳动力丰富
常规能源资源缺乏
七、新兴工业区
1、主要新兴工业区:美国“硅谷”、日本“硅岛”等。
2、区位选择的主导因素:科技发达、交通便利(高速公路和机场)、环境优美
二、工业地域
工业联系
生产上的联系:总厂与分厂的联系:汽车生产
“上下游”的联系:上游工厂的产品一般是下游工厂的原料:钢铁工业、服装生产
非生产上的联系:共同利用基础设施、廉价劳动力等;意义:降低生产成本,利于处理环境污染
工业集聚
共同利用廉价劳动力:我国沿海地区多层建筑的标准厂房内,有服装、雨伞、鞋帽等工业
共同利用交通:上海宝钢所在工业区、日本港口附近的工业区
共同利用资源:黄河上游的有色金属长廊、炼铝厂和砂轮厂都靠近铝土矿产地
共同利用能源:克拉玛依石油城、黄河上游的有色金属长廊
大气污染企业:水泥厂、酿造厂
水污染企业:印染厂、造纸厂、电镀厂、皮革厂
大气污染、水污染企业:化工厂、炼油厂
大气污染、固废污染企业:发电厂、钢铁厂
无污染企业:服装厂、印刷厂、玩具厂
第三节 地域联系
地域联系主要方式:交通运输、通信、商业贸易
一、交通运输
1、五种交通运输方式
铁路:当代最重要的运输方式之一,运量大,运费低,受自然因素影响小,连续性好
公路:发展最快,应用最广,机动灵活,周转速度快,对各种自然条件适应性强
水路:历史最悠久的运输方式,运量大,投资少,成本低,受水文、气象条件影响大
航空:最快捷的运输方式
管道:运具与线路合二为一的新型运输方式 2、五种方式排序
运量:水运>铁路>管道>公路>航空
速度:航空>公路>铁路>管道>水运
运价:航空>公路>铁路>管道>水运
三、商业
环节:收购存储、调运、销售
国际贸易:商品贸易、资本投入、劳动力和技术流动,贸易比商业范围广
四、交通对聚落形态的影响
水路交通与城市的兴起,影响城市区位和形态
区位:江岸渡口和河流交汇处 武汉、宜宾、重庆
形态外部:沿河呈带状、团块状西安:泾、渭河交汇;内部:棋盘状
对城市发展的影响:综合交通使城市多方向综合发展,集中式团块状、分散状、多方向沿轴放射状
木船时代:沿河发展
轮船时代:沿江海发展
铁路、公路使城市改变了城市沿江河分布的单一形式:沿交通轴发展,催生了新一代城市:石家庄、株洲
(火车拉来的城市,京广、湘黔、浙赣)、郑州(京广、陇海—兰新)
受交通线路衰落而衰落的城市:大运河淤塞,海运、铁路、公路发展,扬州、济宁运河城市发展缓慢
五、交通对商业网点布局的影响
1、商业网点区位:帆船、马车时代:河流、大道汇合处
公、铁路时代:公铁路沿线和交通枢纽处
2、商业网点区位变化
①传统中心商业区衰落原因:建筑密集、道路狭窄、汽车通行能力受到很大限制;用地紧张,缺少必要的停车场
②商业网点由城市中心向城市边缘交通便利处发展的原因:私人小汽车普及;高速公路;城市郊区快速道路网;
城市郊区化
❼ 急需高一地理必修二知识点详细总结
高一 地理 必修二 复习 提纲
第一章 人口的变化
知识点重现
本章知识点逻辑联系:
1.1人口的数量变化
1、一个地区人口的自然增长,是由出生率和死亡率共同决定的。[记忆]
2、几个重要的人口日:“世界60亿人口日”(1999/10/12);;中国13亿人口(2005/1/6)。
3、人口增长的历史阶段(理解记忆)
时 期 人口变化特点 原 因
农业革命之前 人口数量少,人口增长慢 生产力水平低,死亡率高
农业革命期间 人口数量增多,增长速度较快 生产力水平提高,医疗条件改善,寿命提高
工业革命开始后 世界人口增长速度明显加快 生产力、生活质量不断改善,死亡率逐渐降低
4、20世纪以来特别过去100多年人口增长迅速的原因:(理解记忆)
过去100多年,伴随着生产工具和社会生产力等方面的进步,人类对自然环境开发利用和改造的范围不断扩大,对各种灾害和疾病的防御能力也不断提高,使人类对自然环境的利用和适应性不断增强,死亡率进一步降低。
5、某个地区人口自然增长的数量受人口自然增长率和人口基数大小共同影响。(理解记忆)
6、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人口变化比较:(理解记忆)
自然增长率水平 人口增长特点 原因分析 今后变化趋势 典型国家举例
发达国家 保持较低水平 增长缓慢 社会保障制度健全,生育观念的转变等 比较稳定,一些国家的人口数量还会逐渐减少 俄罗斯、德国、日本
发展中国家 水平较高 人口增长很快,世界新增人口中,发展中国家占到80%以上 政治上的独立,民族经济的发展,医疗卫生事业的进步,人口死亡率下降 人口增长开始趋于缓慢,很多国家实施人口控制措施 中国、印度、巴基斯坦
7、人口增长模式由出生率、死亡率、自然增长率三个指标构成。(记忆)
公式:自然增长率=出生率-死亡率
8、三种人口增长模式特点(记忆)
人口模式 特 点
原始型 高出生率、高死亡率、低自然增长率
传统型 高出生率、低死亡率、高自然增长率
现代型 低出生率、低死亡率、低自然增长率
9、人口增长模式的转变:[记忆]
人口增长模式是由原始型向传统型,继而向现代型转变。
转变的因素:生产力水平、国家政策、社会福利、自然环境、文化观念
10、大部分发达国家(欧洲、北美为代表)为现代型,大多数发展中国家为传统型,中国为现代型,世界为由传统型转向现代型的过渡阶段。[记忆]
1.2人口的空间变化
1、人口迁移:人的居住地在国际或本国范围内发生改变。[记忆]
人口迁移的判断:是否发生了地域上的移动(行政区位的改变);是否有居住地的改变;时间的改变(通常为一年)
2、人口迁移的类型(按是否跨越国界):国际迁移、国内迁移
3、二战前后国际人口迁移的比较: [记忆]
迁移原因 特 点 迁移路线
二战前 1.殖民主义扩张和资本主义发展
2.地理大发现和新航线开辟 1.从旧大陆到新大陆
2.从已知开发国家到未开发地区 1. 洲人到美洲、非洲
2.非洲黑人被贩卖到美洲
3.东亚、南亚人被招工到美洲
二战后 各国经济发展不平衡 1.从发展中国家到发达国家
2.定居移民减少,流动工人增加(外籍工人) 1.拉丁美洲人到北美打工
2.南亚、南欧、非洲人到西亚打工
3.南欧、非洲人到西欧
4、中国新中国成立以来的人口迁移:[记忆]
迁移原因 特点 迁移方向
20世纪80年代中期前 1.计划经济体制
2.严格的户籍管理制度 有计划、有组织地进行 1.国家从东部城市抽调各种人员支援西部、内地和边疆地区的建设
2.大量农村人口从东部人口稠密区迁往西北和东北
20世纪80年代中期后 改革开放政策 自发迁移 1. 内地到沿海
2. 山区到平原
3. 贫困地区到发达地区、“民工潮”
5、人口迁移的意义[理解]
调节人口空间分布和人才余缺,加强民族融合和文化交流,促进经济发展和缩小地区差异。
6、人口迁移对迁入地和迁出地的影响[理解记忆]
对人口迁出地:好的影响有减少迁出地人口密度、缓解人口对环境的压力
不好的影响有人才、劳动力的流失
对人口迁入地:好的影响有人才的流入和提供廉价劳动力,有利于经济发展
不好的影响有人口密度增加,人口对环境的压力增加
7、影响人口迁移的因素:[记忆]
(1)自然环境和社会经济环境的变化(2)个人对生活或职业需求的变化
影响人口迁移的因素中,经济因素往往起重要作用。
8、中国古代和近几十年来人口迁移的因素:[理解记忆]
古代:主要是战乱(永嘉之乱、安史之乱、靖康之难),其次为开疆拓土、流放、戍边等。
近几十年:主要是国家政策、社会变革、经济发展、个人需求等。
1.3人口的合理容量
1、环境承载力和人口容量的关系[理解]
环境承载力是指环境能持续供养的人口数量。衡量环境承载力的重要指标是就是环境人口数量。
2、环境人口容量概念及制约因素[记忆]
环境人口容量是一个国家或地区在可预见的时期内,利用本地区资源及其他资源、智力和技术等条件,在保证符合社会文化准则的物质生活水平条件下,该国货地区所能持续供养的人口数量。(所能容纳的最大人口数)
制约因素:资源(成正比)、科技发展水平(成正比)、生活和文化消费水平(成反比)。
3、合理人口容量概念:[记忆]
按照合理的生活方式,保障健康的生活水平,同时又不妨碍未来人口生活质量的前提下,一个国家或地区最适宜的人口数量。
4、保持合理人口容量的紧迫性表现:[记忆]
日益严峻的人口过快增长问题、人口城市化问题、城市人口老龄化问题
5、保持合理人口容量的措施:[记忆]
(1) 国际社会倡导尽最大可能把人口控制在合理规模内
建立公平秩序保证大多数人拥有不断追求高水平生活质量的平等权利
第二章 城市与城市化
1、城市形态的概念:[记忆]
城市占据一定的空间,有着特定的外部轮廓形态。
2、城市形态的类型:[记忆]
类型 团块状 条带状 组团状
分布地区 平原地区 沿铁路或河流、谷地等被迫延伸 地形崎岖不平的丘陵山地
举例 我国的成都、合肥,美国的华盛顿 兰州、洛阳、西宁、宜昌 重庆
3、城市土地利用的集聚效应[理解]
同一种土地利用方式对用地空间和位置需求往往是相同的,这会导致同一种活动在城市空间上的集聚。
4、功能区之间并无明确的界线,某一种功能区以某种土地利用方式为主,可能兼有其他类型的用地。[记忆]
5、功能区比较[理解记忆]
6、城市地域结构模式:[记忆]
同心圆模式、多核心模式、扇形模式
7、经济因素是影响城市内部空间结构的主要因素,体现在各种活动的付租能力。影响付租能力高低的因素主要有:交通的便捷程度,距离市中心的距离。[理解记忆]
8、各类土地利用付租能力随距离递减示意图[理解]
9、影响城市内部空间结构的其他因素:[记忆]
收入的高低,导致住宅区的分化
历史文化或经济方面的声誉
种族或宗教团体(唐人街等)
早期土地的利用方式影响
10、城市内部空间结构随城市发展而逐渐形成和变化[理解]
早期:功能区分异不明显,市中心以市场、交通等优势吸引工业聚集
一定规模后:由于用地紧张、交通拥挤、环境污染等问题,工厂企业向外搬迁,城市内部空间结构发生变化。
2.2不同等级城市的服务功能
1、城市等级划分及依据:[记忆]
城市等级一般分为:集镇、城市、大城市、特大城市
我国的划分:特大城市(100万以上)、大城市(50~100万)、中等城市(20~50万)、小城市(20万以下)、以下为县城、建制镇等
依据:城市人口规模
2、城市等级与服务范围的关系[理解]
城市等级低,服务种类少,服务范围比较小;城市等级高,服务种类多,服务范围比较大。
3、上海城市等级和服务范围变化的影响因素[理解记忆]
上海位于我国南北海岸线的中点以及长江的出海口
上海市有发达的铁路网,使得上海有充足的原材料、劳动力、农产品以及巨大的市场
上海位于长江三角洲,地形平坦开阔。
4、城市等级体系:[记忆]
城市的服务种类、服务范围是与城市的等级相对应的,在同一个区域中,城市的空间分布也与城市的等级密切相关,这些不同级别的城市空姐组合,构成了一个地区的城市等级系统。
5、城市等级与城市数目、相互距离的关系[理解]
等级较高的城市数目较少,相距较远;等级较低的城市数目较多,相距较近。(德国南部为例)
6、中心地理论[理解]
前提:环境几乎一样的平原地区,人口分布均匀,区域的运输条件一致
分离的圆形服务范围 相切的服务范围 六边形的服务范围
2.3城市化
1、城市化的含义[理解]
土地的城市化(乡村用地变为城市用地)
人口的城市化(乡村人口变为城市人口)
一个城市等级提升的过程
一个区域城市等级体系形成的过程
2、人口向城市迁移的动力:[记忆]
推力:人口增长快对土地压力大,自然灾害,收入低、社会服务短缺
动力:就业机会多,社会福利保障程度高,文化设施全,交通便利
3、衡量城市化水平的标志:城市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记忆]
4、 城市化的意义:[记忆]
(1)城市市区域发展的经济中心,能够带动区域经济发展,而区域经济水平的提高又促进城市的发展
(2)促使聚落形态、生产方式、生活方式、价值观念等的变化
5、世界城市化的进程[理解记忆]
城市化阶段 水平 发展速度 地域扩展趋势 常见的问题
初期阶段 25%~30%以下,低 缓慢 缓慢 城市各功能用地混杂布置,功能区分异不明确
中期阶段 30%~70%,较高 迅速 快 交通拥挤、环境恶化、住房紧张等
后期阶段 70%以上,高 缓慢,甚至停滞 继续增大 大城市的中心空洞化、逆城市化等
6、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城市化比较
发展中国家:起步晚,发展快;水平低;发展不合理(出现畸形发展);处于初期和中期阶段
发达国家:起步早;水平高;出现逆城市化现象;处于后期阶段
7、城市化对地理环境的影响[记忆]
来源 危害
大气污染 城市居民生活排出的烟尘;工矿企业[排放的烟气;各类交通工具排放的尾气 污染物有煤烟、粉尘、二氧化硫、氮氧化物、铅等有害物质,污染空气,危害健康(伦敦烟雾事件、光化学污染、酸雨)
水污染 工业废水、生活污水 使江河湖海和地下水质变坏,危害人体健康和动植物繁殖(骨痛病等)
固体废弃物污染 工业生产、城市建设、居民消费 危害人体健康和环境(白色污染、废旧电池等)
噪声污染 交通运输、工业生产、建筑施工、社会活动 妨碍人们休息、工作、危害人体健康
8、如何建设“生态城市”:[记忆]
(1) 在城市建设中,要发展低污染的节能建筑和绿色交通,减少环境污染
使城市景观尽可能与山、河、湖、海、植被等自然景观保持协调,建立一种良性循环(“天人合一”)
第三章 农业地域的形成与发展
3.1农业的区位选择
1、农业的概念:[记忆]
人类利用土地的自然生产力,栽培植物或饲养动物,以获得所需要的产品。
2、农业区位的含义:[理解记忆]
(1)农业生产的位置
(2)农业与地理环境各因素的联系
3、农业的主要区位因素:[记忆]
自然因素:气候、地形、土壤、水源
社会经济因素:市场、劳动力、交通、政策、机械、科技
决定农业活动的类型和规模的重要因素是市场因素。
4、农业区位选择的实质:对农业土地的合理利用[记忆]
5、对农业活动主导区位因素的判断[理解]
水稻主要分布在季风区、“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气候因素)
千烟洲立体农业(地形因素)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亚热带沿海农业景观的变迁(市场和政策)
茶叶宜在南方酸性红壤种植(土壤因素)
大城市公路边的乳畜业、园艺业(交通因素)
6、农业区位因素的变化[理解记忆]
自然因素比较稳定,社会经济因素发展变化较快。
利用科技改造自然因素例子:培育良种促进农业发展(袁隆平杂交水稻、橡胶树种植范围的扩大);改善局部自然条件发展农业(大棚农业生产反季节蔬菜)
交通运输的发展和冷藏技术的进步使世界农业出现专业化和地域化
7、农业地域的含义:[记忆]
在一定的历史发展阶段,在社会、经济、科技、文化和自然条件的综合作用下,形成的农业生产地区。农业地域的形成,是因地制宜发展农业、合理利用农业土地的结果。
8、影响农业地域类型的因素:[记忆]
(1)动植物的不同地域分布(2)自然条件(3)社会经济条件
9、澳大利亚混合农业的区位条件:[记忆]
自然区位条件:气候温和,降水适中;土壤肥沃;地形平坦;水源充足
社会经济条件:市场广阔(世界主要小麦、畜产品产地);劳动力丰富;生产方式、技术先进
10、澳大利亚混合农业的主要特征:[记忆]
生产结构:种植业与畜牧业结合的混合农业(小麦—牧羊)
经营方式:家庭大农场
科技应用:划区轮牧、种植优质牧草、轮作制
农业专业化、地域化水平较高
发展措施:东水西调
3.2以种植业为主的农业地域类型
1、季风水田农业分布及作物[记忆]
分布:亚洲的季风区(东亚、东南亚、南亚都有分布)
作物:水稻为主(水稻的习性:好暖喜湿)
2、季风水田农业的区位条件:[记忆]
(1)气候以季风为主,高温多雨适合水稻生长
(2)地势平坦,适宜水田管理
(3)人口稠密,劳动力丰富
(4)人多地少,生活习惯导致粮食需求量大
(5)水稻生产的历史悠久(7000年历史)
3、季风水田农业的特点[记忆]
(1)小农经营(生产规模小)
(2)单产高,商品率低
(3)机械化和科学水平低
(4)水利工程量大
4、商品谷物农业分布及作物[记忆]
分布: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阿根廷、俄罗斯、乌克兰
作物:小麦、玉米
5、商品谷物农业的区位条件[记忆]
(1)自然条件优越(气候温和、地形平坦、土壤肥沃)
(2)交通运输便利
(3)市场广阔
(4)地广人稀
(5)机械化程度高
(6)农业科技先进
6、商品谷物农业的主要特点[记忆]
生产规模大,商品率高,机械化和科技水平高
3.3以畜牧业为主的农业地域类型
1、大牧场放牧业分布及生产对象[记忆]
分布:美国、澳大利亚、新西兰、阿根廷、南非(干旱、半干旱气候区)
生产对象:牛、羊
2、大牧场放牧业区位条件[记忆]
(1)气候温暖,草类茂盛
(2)地广人稀,地价低
(3)距离海港近,交通便利
3、大牧场放牧业特点[记忆]
生产规模大,商品率高,专业化程度高
4、阿根廷大牧场放牧业的发展措施[记忆]
(1)围栏放牧、划区轮牧、种植饲料、开辟水源
(2)培育良种牛,加强对牛群病害研究
5、乳畜业的分布及农产品[记忆]
分布:北美洲五大湖地区、西欧、中欧、澳大利亚、新西兰
农产品:牛奶及乳制品
6、乳畜业的区位条件[记忆]
(1)气候温凉、潮湿,适合多汁牧草的生长
(2)城市化水平高,生活习惯影响,对乳畜产品需求量大
7、乳畜业的主要特点[记忆]
商品率高;机械化程度高;集约化程度高;多分布在大城市周围
第四章 工业地域的形成与发展
4.1工业的区位因素与区位选择
一、 经济效益
从经济利益看工厂应选择在具有明显区位优势的地方,以花费最低的生产成本获得最高利润。
类型名称 典型工业部门 优势发展地区
原料指向型工业 制糖业、水产品加工业、水果加工业 所需工业原料丰富的地区
市场指向型工业 瓶装饮料业、家具制造业、印刷工业 接近产品消费市场的地区
动力指向型工业 有色金属冶炼工业、化学工业 能源供应充足的地区
廉价劳动力指向型工业 普通服装、电子装配、包带、制伞、制鞋工业 拥有大量廉价劳动力的地区
技术指向型工业 集成电路、航天、航空、精密仪表 高等教育和科技发达的地区。
二、社会效益
国家政策变化的影响:从20世纪80年代我国沿海地区工业的大发展,到21世纪初我国对西部地区的大开发。
国防的需要:20世纪50—70年代,我国在内地建立了一些大型工业基地,主要是重工业和军事工业。
个人偏好的影响:大批华侨和海外华人在家乡投资办厂。
工业惯性的影响:可能由于工厂搬迁的费用太高,政府的影响,出于对当地经济的考虑等,常常可以看到,某个工厂的区位不合理,但仍然留在那里,这称为工业惯性
三.环境效益
读课本P61《污染严重的工业的区位选择图》,分析污染严重的工业的区位应如何选择?
分析过程:某工厂——污染类型——如何治理
四.一个工厂的区位选择整体分析思路:
经济效益
社会效益
环境效益
4.2工业地域的形成
一、工业联系——工业集聚——工业地域
1.工业联系
(1)投入——产出的联系
第一种是甲企业的产出是乙企业的投入。如纺纱——织布——印染——服装制造。同一工厂中不同工序之间的联系也属于这种联系方式,如生产流水线。
(2)非生产上的空间联系
有些工厂相互之间并没有生产工序上的联系,却在地理空间上联系在一起,工厂之间这种空间联系有的为了共同利用基础设施,有的为了共同利用廉价劳动力等,如某些经济技术开发区中的不同工业企业
2、工业集聚
在工业发展中,具有工业联系的一些工厂往往发生工业集聚现象。
工业的集聚的优点,可以充分利用基础设施,加强彼此之间的信息交流和技术协作,降低中间产品的运输费用和能源消耗,等,最终降低生产成本,提高利润,获得规模效益。
3.工业地域
(1)工业地域的概念
工业集聚而形成的地域,我们称之为工业地域。
(2)工业地域的形成
工业地域按照不同的形成过程,可分为两类:
①自发形成的工业地域
主要是在生产上有投入—产出联系的工业企业自发集聚形成的;
②规划建设的工业地域
既有与前者相同的类型,也有在共同的基础设施条件吸收下,不同工业集聚而形成的。
(3)工业地域的性质
工业地域按照发育程度的不同,分为两类:
①发育程度较低的工业地域
(如食品工业),以当地农副产品加工工业为主,工业联系简单、规模小、工厂少。
②发育程度较高的工业地域
(如钢铁工业区),工业联系复杂、面积大、协作企业多、生产规模大,往往能够形成专业化很强的工业城市。我国和世界许多著名的“钢城”“石油城”“汽车城”
二、工业分散与工业的地域联系
近些年来,一些科技含量高、工序复杂的工业(如飞机、汽车制造工业和电子工业等)开始出现分散的趋势。跨国企业在全球范围内寻找最优区位条件,降低成本,以最终获得最大的综合经济效益。
4.3传统工业区和新工业区
一、传统工业区
1、主要分布:德国鲁尔区、英国中部区、美国东北部工业区、我国辽中南工业区等。
2、传统工业区的特征
⑴一般是在丰富煤、铁资源基础上,以纺织、煤炭、钢铁、机械、化工等传统工业为主;
⑵以大型企业为轴心,逐渐发展起来的;工业分布高度集中。
3、历史:
20世纪50年代,尤其是70年代以后开始衰落,之后许多国家对此进行了长期的改造。
二、鲁尔区的发展、衰落与整治(读课本图)
1.发展的区位特点
(1)丰富的煤炭资源(2)离铁矿较近(3)充沛的水源
(4)便捷的交通(5)广阔的市场
鲁尔区以煤炭工业为基础,以钢铁工业为主导,少数重工业部门高度集中。
2. 衰落的主要原因
20世纪50年代以后,经济开始衰落,其原因是:(1)生产结构单一
鲁尔区的五大传统工业部门:煤炭、电力、钢铁、机械、化工
(2)煤炭的能源地位下降 (3)世界性钢铁过剩
(4)新技术革命的冲击 (5)用地紧张、环境污染严重
3.综合整治措施
20世纪60年代,鲁尔区开始实施综合整治的总体规则,主要从五个方面进行综合整治。A、调整工业结构 B、调整工业布局 C、发展第三产业 D、优化环境
三、新兴工业区的概念、分布
1、 概念:新兴工业区是指20世纪50年代之后,在发达国家的一些乡村地区,逐渐形成了以灵活多变的中小企业为主的工业地域。
2、 主要分布:在意大利东北部和中部地区,德国南部地区,以及美国“硅谷”等,日本的“硅岛”(九州岛)
四、意大利新兴工业区(读课本图)
1.意大利新兴工业区发展的主要条件
①大批廉价劳动力是发展的当地条件;
②20世纪70年代 原料 和能源大幅度涨价是发展的国际条件;
③发达的信贷体系
④意大利高度开放的经济
⑤ 政府的大力支持
2.发展特点
工业区 意大利新兴工业区 传统工业区
生产规模 以 中小企业为主 以大型企业为主
主要工业部门 轻工业 重工业
生产过程 分散 集中生产
资本集中程度 低 高
工业分布 分散在小城镇或农村 集中布局
3.独特的发展模式—工业小区
(1)概念
指一个地区的中小企业(生产企业和生产企业之间、生产企业和非生产企业之间)以一项经营活动为中心,根据现代经营需要,逐步建立起来的一种相互信赖 、比较稳固的 协作关系和产供销体系。
(2)作用
有助于加强专业化,提高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本,增强在国内外市场上的竞争力。
五、美国“硅谷”(读课本图)
1.特点
20世纪中、后期以来,在新技术革命的推动下,一些科技含量很高的新兴工业迅速发展起来。
(1)人才:从业人员水平高 (2)产品:研发费用高;
(3)增长和更新速度快; (4)产品面向国际市场
2.崛起原因
(1)位置优越,环境优美 (2)气候宜人。这里属于地中海气候,温暖湿润。
(3)高等院校。斯坦福大学(4)便捷的交通,通达速度快。主要是高速公路和航空运输。
(5)军事订货:特殊的条件!
第五章 交通运输布局及其影响
一、主要运输方式及其特点:
运输方式 优点 缺点
铁路运输 当代最重要的运输方式之一。运量大,速度快,运费较低,受自然因素影响小,连续性好 修筑铁路造价高,消耗金属材料多,占地面积广,短途运输成本高
公路运输 发展最快、应用最广、地位日趋重要的运输方式。机动灵活,周转速度快,装卸方便,对各种自然条件适应性强 运量小,耗能多,成本高,运费较贵
水路运输 历史最悠久的运输方式,运量大,投资少,成本低 速度慢,灵活性和连续性差,受航道水文状况和气象等自然影响大
航空运输 速度快,运输效率高,是最快捷的现代化运输方式
运量小,能耗大,运费高,且设备投资大,技术要求严格。
管道运输 运具和线路合二为一的新型运输方式。货物主要是原油、成品油、天然气、煤浆及其它矿浆。气体不挥发,液体不外流,损耗小,连续性强,平稳安全,管理方便,而且可以昼夜不停,运量很大。 管道运输要铺设专门管道,设备投资大,灵活性差。
二、交通运输网的形成与发展趋势:
分一种运输方式形成的运输网、两种以上运输方式形成的运输网及不同地域的综合运输网。(见课本P80图)
发展趋势:交通运输不仅日益网络化、国际化(二条亚欧大陆桥、四条世界主要航海线),而且日益高速化、大型化和专业化(集装箱运输节省包装费用,便于实现装卸作业机械化,且货物运输安全)。
三、交通运输线、站的区位因素:
a.影响铁路的建设的区位因素:经济、社会因素成为决定性因素。以京九铁路为例(1、合理布局交通网,2、促进沿线经济的发展,3、维持香港的长期稳定和繁荣,4、先进的科学技术是保证)
b.影响公路的建设的区位因素:修筑公路,1、要充分利用有利的自然条件,避开那些地形、地质、水文条件复杂的地段。2、尽量少占农田耕地,处理好与城镇发展的关系。
e.港口建设的条件:港口的区位不仅要受到水域条件(如航行条件、停泊条件)的影响,还要受到陆域条件(如筑港条件、腹地条件)的影响。上海港的主要区位因素主要有:一是上海港是长江三角洲的一个河口港,兼作海港,主要港区沿黄浦江分布,三角洲地势平坦开阔,为港口建设提供了条件,长江一方面为港口提供了淡水,另一方面保证了船舶航行的空间,但是三角洲坡度小,泥沙容易沉积淤塞河道;二是上海港的经济腹地是中国经济最发达的地区。三是上海港以上海市为依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