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必修2期中
❶ 高一地理必修二
高中地理必修2 知识点归纳总结
第一章 人口
一、人口增长
1、影响人口增长的主要因素:生产力水平、医疗卫生条件和教育程度影响到人口的死亡率和出生率,进而影响到人口的增长模式。此外,政策、社会福利、自然灾害等也会影响到人口的增长。
2、人口增长模式(人口再生产模式):原始型:高低高(水平较低的发展中国家)、现代型:三低(发达国家)、传统型:“高低高”向“三低”过渡(水平较高的发展中国家)。
3、世界人口增长:非洲人口自然增长率最高,欧洲最低;亚洲净增人口数量最多。
4、人口问题——人口增长过快:人口压力大——控制人口(中国实行计划生育)
人口增长过慢:人口老龄化——鼓励生育、接受移民(中国靠发展生产力)
二、人口迁移
1、人口迁移的主要原因:经济(落后地区向发达地区)、政治(政治迫害、战争、国家有组织的人口迁移)、社会文化(宗教迫害、民族歧视)、生态环境、其他因素(家底和婚姻、投亲靠友、逃避歧视)。
2、人口迁移的意义(效应)
(1)利:①加强民族团结,促进民族融合 ②加强文化交流 ③减轻迁出地的人口压力 ④为迁入地提供廉价劳动力。
(2)弊:①造成迁出地人才外流 ②给迁入地社会管理增加了难度
三、人口分布与人口容量
1、人口环境承载力:一定时期,某一地域能够维持抚养的最大人口数量。
人口合理容量:所能持续供养的人口数量。人口合理容量要小于人口承载力。
2、影响环境人口容量(环境承载力)的因素:资源状况、生产力水平、开放程度和消费水平。
第二章 城市空间结构与城市化
一、城市的空间结构
1、城市功能分区——相同的城市用地类型发生集聚
(1)商业区:位于城市中心、交通干线两侧—交通便利,通信发达,人流量大;付租能力强。
★中心商务区(CBD):建筑密集、高楼林立、交通便捷——面积有限,但需求量大
(2)工业区:一般分布在城市边缘,交通便利,大多有河流或铁路、公路经过。
(3)住宅区:是城市最广泛的土地利用方式。
(4)文化区:一般要求环境优美,远离工业区和商业区。城市建设要注意保护文物古迹。
2、城市地域功能分区形成的原因:历史因素、经济因素、社会因素、行政因素
3、 城市规模与地域结构、服务范围
★小城市:地域结构的分化不明显,提供的服务种类少、级别低,服务范围小★大城市:地域结构的分化明显,提供的服务种类多、级别高,服务范围大。
二、城市化
1、 城市化的标志:①城市人口增加、②城市人口在总人口中的比重上升、③城市用地规模扩大。其中最重要的指标是城市人口占总人口的百分比。
2、 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城市化特点:①大城市发展速度超过小城市;②大城市数目不断增多;③100万人口以上的特大城市发展快。——大城市化趋势
3、 发达国家的城市化
① 特点:起步早,水平高,速度慢,出现逆城市化现象。
② 逆城市化的原因:对环境质量的要求提高,以及乡村地区和小城镇基础设施逐步完善。”
4、 发展中国家城市化
① 特点:起步晚,水平低,速度快,大城市化趋势明显。
② 我国城市化落后于工业化。③ 城市发展不合理:大城市迅速膨胀,中小城市发展缓慢,人口集聚于少数大城市。
5、城市化的一般规律:城市化——郊区城市化——逆城市化——再城市化
四、城市化对自然环境的影响
1、城市化对自然环境的影响
(1)对气候的影响: 热岛效应、 雨岛效应 、城郊热力环流 、大气污染严重
(2)对水文的影响:对地下水——下渗量减少、地下水漏斗区范围和深度增大。
对河流水——坡面流水的流速加快,河流汇水时间缩短,更易形成洪峰。
对水质——城市工业废水、生活污水造成城市水源的污染。
(3)对生物的影响:草坪和人工林品种单一;破坏生物栖息地,生物的多样性减少。
2、保护和改善城市环境——“生态城市”
① 建立卫星城,开发新区,分散城市职能。
② 改善城市交通和居住环境。扩宽主干道,建环城公路,建高架公路、地铁、轻轨交通。
③ 保护和治理城市环境。大力加强绿化建设。
第三章 人类生产活动与地域联系
一、农业区位因素
1、自然因素(气候、水源、地形、土壤):改造——温室农业、梯田、施肥、浇水。
2、社会经济因素(市场、交通、地租、政策、劳动力)
★市场决定着农业的类型和规模。
★交通条件(特别是保鲜和冷藏技术)的发展,使市场对农业区位的影响在地域上扩展。
3、技术因素(育种、机械、化肥、农药)
★培育良种(高产、耐旱、耐寒、耐储存等品种):有利于扩大种植面积。
★机械化:可以提高劳动生产率
★施用化肥、农药等:可以提高单位面积产量。
二、主要农业地域类型
1、商品谷物农业
(1)分布:主要分布在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阿根廷、俄罗斯等国。
(2)主要品种:小麦、玉米(旱地作物,便于机械化生产)。
(3)形成条件(区位优势):★自然条件:地势平坦,耕地广阔,地广人稀。
★社会经济条件:交通发达,技术水平高
★技术条件:机械化程度高。
(4)特征:生产规模大;机械化程度高;家庭农场为主
2、水稻种植业:
(1)分布:东亚、东南亚、南亚季风区
(2)区位条件:①气候:季风气候,雨热同期,适合水稻生长②地形:河流下游平原或河口三角洲,地势平坦,土层深厚,利于耕作③劳动力:(属劳动密集型农业)人口密集,劳动力丰富,利于精耕细作④历史:种植历史悠久,传统经验丰富
(3)特征:①小农经营②单产高,商品率低③机械化水平低④水利工程量大
3、混合农业
(1)主要是牲畜和谷物的混合农业。我国珠江三角洲的基塘生产主要是渔业与林业的混合农业。
(2)分布:欧洲、北美、澳大利亚(“骑在羊背上的国家”、“坐在矿车上的国家”)等。
(3)特点(墨累—达令盆地的“小麦——牧羊带”为例)
① 良性的农业生态系统:
★互惠互利:种植业为畜牧业提供饲料,畜牧业为种植业提供肥料
★休耕和轮作、(有利于恢复土壤结构,提高土壤肥力)、种植、牧场。
② 有效合理的农事安排:小麦农忙(播种5—6月、收割11—12月)正式放牧的闲时。
③ 灵活的生产选择:根据市场确定是多种植小麦还是多牧羊。
(4)区位优势:
自然因素:①气候:气候温暖湿润②地形:平坦开阔③土壤:土壤肥沃④水源:灌溉条件好
社会经济因素:①地广人稀,农场规模大②交通便利③市场广阔,面向国际市场④机械化水平高⑤科技水平高⑥政府鼓励扶持
4、大牧场放牧业
(1).分布地区(美国、澳大利亚、新西兰、阿根廷、南非等国)。
(2).特点:生产规模大、专业化程度高、商品率高。
(3).区位条件:①气候温暖、草类茂盛;
②地广人稀、土地租金低;
③距海港近、水陆交通便利。
(4)措施:①培育良种牛,加强对牛群病害的研究②围栏放牧,划区轮牧③开辟水源,种植饲料④改善交通条件
4、其他农业地域类型
地域类型
分布地区
形成原因
主要特点
迁移农业
某些原始部落地区
生产力水平低,“刀耕火种”
影响生物多样化;气候恶化
乳畜业
发达国家,我国大城市周围等
发达国家城市化水平高,大城市经济发达,人口集中,对牛奶及其制品的需求量大
商品率高;机械化水平高;
受城市分布的影响大;
集约化程度高等。
第四章 工业地域的形成与发展
影响工业的区位因素
自然因素:原料、土地、水源
社会经济因素:劳动力、市场、交通、政策、技术、动力(能源)工农业基础
4.1工业的区位因素与区位选择
1、经济效益
从经济利益看工厂应选择在具有明显区位优势的地方,以花费最低的生产成本获得最高利润。[记忆]
类型名称
典型工业部门
优势发展地区
原料指向型工业
制糖业、水产品加工业、水果加工业
所需工业原料丰富的地区
市场指向型工业
瓶装饮料业、家具制造业、印刷工业
接近产品消费市场的地区
动力指向型工业
有色金属冶炼工业、化学工业
能源供应充足的地区
廉价劳动力指向型工业
普通服装、电子装配、包带、制伞、制鞋工业
拥有大量廉价劳动力的地区
技术指向型工业
集成电路、航天、航空、精密仪表
高等教育和科技发达的地区。
2、社会效益[了解]
国家政策变化的影响:国防的需要:
个人偏好的影响:工业惯性的影响:
3、环境效益[理解+记忆]
读课本《污染严重的工业的区位选择图》,分析污染严重的工业的区位应如何选择?分析过程:某工厂——污染类型——如何治理
4.2工业地域的形成
一、工业联系——工业集聚——工业地域[理解记忆]
1.工业联系
(1)投入——产出的联系
第一种是甲企业的产出是乙企业的投入。如纺纱——织布——印染——服装制造。同一工厂中不同工序之间的联系也属于这种联系方式,如生产流水线。
(2)非生产上的空间联系
有些工厂相互之间并没有生产工序上的联系,却在地理空间上联系在一起,工厂之间这种空间联系有的为了共同利用基础设施,有的为了共同利用廉价劳动力等,如某些经济技术开发区中的不同工业企
业
3)信息联系
4.2工业地域的形成
1、工业集聚和工业地域的形成
(1)导致集聚的主导因素:道路、供水、供电等基础设施;廉价劳动力;资源和能源分布等。
(2)集聚的效益(作用)——规模效益——(降低成本,提高利润)
① 可以加强企业间的信息交流和技术协作;
② 降低中间产品的运输费用和能源消耗;
③ 共同利用工业区的道路、供水、供电、通信等基础设施,节约生产建设投资;
④ 有利于集中处理生产过程中的环境污染问题。
2、工业分散和工业地域联系
(1)工业分散的原因:为了充分发挥不同地方的区位优势(如跨国公司在全球范围寻找最佳区位)。
(2)工业分散的条件:① 现代化的交通运输方式——方便、快捷、廉价;② 现代化的通信技术和手段——世界的“同时性”。4.3传统工业区和新工业区
一、传统工业区[理解记忆]
1、主要分布:德国鲁尔区、英国中部区、美国东北部工业区、我国辽中南工业区等。
2、传统工业区的特征[记忆]
⑴一般是在丰富煤、铁资源基础上,以纺织、煤炭、钢铁、机械、化工等传统工业为主;
⑵以大型企业为轴心,逐渐发展起来的;
二、鲁尔区的发展、衰落与整治(读课本图)
1.发展的区位特点[记忆]
(1)丰富的煤炭资源(2)离铁矿较近(3)充沛的水源(4)便捷的交通(5)广阔的市场
2.衰落的主要原因[记忆] 20世纪50年代以后,经济开始衰落,其原因是:
(1)生产结构单一 鲁尔区的五大传统工业部门:煤炭、电力、钢铁、机械、化工(2)煤炭的能源地位下降(3)世界性钢铁过剩(4)新技术革命的冲击(5)用地紧张、环境污染严重
3.综合整治措施[记忆]凡世界区域的传统工业都可借鉴
20世纪60年代,鲁尔区开始实施综合整治的总体规则,主要从四个方面进行综合整治。
A、调整工业结构 (扩大单个厂矿的生产规模,新建或引入技术水平高的中小型企业)
B、调整工业布局 (向西部和南部拓展;钢铁工业向沿海转移)
C、发展第三产业 (发展科技和教育、工业旅游、金融服务业)
D、优化环境
4、资源枯竭型城市(工业区)的转型:对于资源枯竭型城市来说,城市的发展历程和城市资源(无论是矿产、土地和人力资源)都各不相同,因此不能走一条固定的模式,要按照自身的特点进行经济转型。如山西大同转型的方向主要集中在旅游、煤炭的深加工和新兴工业,河南平顶山的转型方面除煤化工外海发展盐化工。
这类型的城市或区域转型出路:可以借鉴德国鲁尔区的整治措施,一般的规律:(1)优化产业结构,(2)立足本地区位优势,培育优势产业 (3)积极发展第三产业和旅游业
三、新兴工业区的概念、分布[理解记忆]
1、 概念:新兴工业区是指20世纪50年代之后,在发达国家的一些乡村地区,逐渐形成了以灵活多变的中小企业为主的工业地域。
2、 主要分布:在意大利东北部和中部地区,德国南部地区,以及美国“硅谷”等,日本的“硅岛”(九州岛)
四、意大利新兴工业区(读课本图)
1.意大利新兴工业区发展的主要条件[记忆]
① 大批廉价劳动力是发展的当地条件;
② 20世纪70年代原料 和能源大幅度涨价是发展的国际条件;
③
国内条件
发达的信贷体系
④ 意大利高度开放的经济
⑤ 政府的大力支持
2.独特的发展模式—工业小区
(1)概念
指一个地区的中小企业(生产企业和生产企业之间、生产企业和非生产企业之间)以一项经营活动为中心,根据现代经营需要,逐步建立起来的一种相互信赖、比较稳固的 协作关系和产供销体系。
(2)作用
有助于加强专业化,提高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本,增强在国内外市场上的竞争力。
3、温州工业可以借鉴的地方:(1)企业间相互交流与协作(2)完善社会化服务体系(3)提高生产和管理人员的技术水平。
五、美国“硅谷”(读课本图)—— 微电子工业为主导[理解记忆]
1.特点
20世纪中、后期以来,在新技术革命的推动下,一些科技含量很高的新兴工业迅速发展起来。
(1) 人才:从业人员水平高
(2) 产品:研发费用高;
(3) 增长和更新速度快;
(4) 产品面向国际市场
2.崛起原因[记忆]
(1)位置优越,环境优美。 旧金山东南部
(2)气候宜人。这里属于地中海气候,温暖湿润。
(3)高等院校。斯坦福大学
(4)便捷的交通,通达速度快。主要是高速公路和航空运输(航空港)。
(5)军事订货:特殊的条件!(美国国防部)
世界区域内的高科技产业的区位因素:(1)地理位置(2)环境因素(3)交通因素
(4)科技人才因素
第五章 交通运输布局及其影响
一、主要运输方式及其特点:[理解记忆]
运输方式
优点
缺点
铁路运输
当代最重要的运输方式之一。运量大,速度快,运费较低,受自然因素影响小,连续性好
修筑铁路造价高,消耗金属材料多,占地面积广,短途运输成本高
公路运输
发展最快、应用最广、地位日趋重要的运输方式。机动灵活,周转速度快,装卸方便,对各种自然条件适应性强
运量小,耗能多,成本高,运费较贵
水路运输
历史最悠久的运输方式,运量大,投资少,成本低
速度慢,灵活性和连续性差,受航道水文状况和气象等自然影响大
航空运输
速度快,运输效率高,是最快捷的现代化运输方式
运量小,能耗大,运费高,且设备投资大,技术要求严格。
管道运输
运具和线路合二为一的新型运输方式。货物主要是原油、成品油、天然气、煤浆及其它矿浆。气体不挥发,液体不外流,损耗小,连续性强,平稳安全,管理方便,而且可以昼夜不停,运量很大。
管道运输要铺设专门管道,设备投资大,灵活性差。
二、交通运输网的形成与发展趋势:
分一种运输方式形成的运输网、两种以上运输方式形成的运输网及不同地域的综合运输网。
发展趋势:交通运输不仅日益网络化、国际化,而且日益高速化、大型化和专业化
三、[理解记忆]
交通运输线、站的区位因素:1、自然因素(地形条件和地质条件)2、社会因素(人口和城市)
3、经济因素(主导因素和决定性因素)4、技术因素(作保障)
a.影响铁路的建设的区位因素:经济、社会因素成为决定性因素。以京九铁路为例(1、合理布局交通网,2、促进沿线经济的发展,3、维持香港的长期稳定和繁荣,4、先进的科学技术是保证)
b.影响公路的建设的区位因素:修筑公路,1、要充分利用有利的自然条件,避开那些地形、地质、水文条件复杂的地段。2、尽量少占农田耕地,处理好与城镇发展的关系。
e.港口建设的条件:港口的区位不仅要受到水域条件(如航行条件、停泊条件)的影响,还要受到陆域条件(如筑港条件、腹地条件)的影响。上海港的主要区位因素主要有:一是上海港是长江三角洲的一个河口港,兼作海港,主要港区沿黄浦江分布,三角洲地势平坦开阔,为港口建设提供了条件,长江一方面为港口提供了淡水,另一方面保证了船舶航行的空间,但是三角洲坡度小,泥沙容易沉积淤塞河道;二是上海港的经济腹地是中国经济最发达的地区。三是上海港以上海市为依托。
四、重要的交通运输网[记忆]
1、铁路网(文科要求)
五横:
京包—包兰 陇海—兰新线
沪杭—浙赣—湘黔—贵昆 滨洲—滨 南昆
七纵
京沪 京九 京哈 京广 焦枝—枝柳 宝成—成昆 兰青—青藏
2、修建铁路的意义作用:
政治战略意义——(1)有利于人民的交往和文化交流,促进民族团结;(2)有利于巩固国防安全。
经济意义——(1)促进资源开发,变资源优势为经济优势;(2)促进商品生产和流通,促进沿线经济发展。(3)完善交通铁路网
四、如何解决城市交通拥堵的状况:(1)合理规划城市道路,完善道路网(2)以自行车代步出行(3)禁止大货车进市中心,在市中心小汽车实行单双日行驶制
第六章 人类与地理环境的协调发展
6.1人地关系思想的演变
一、人地关系的历史回顾:[记忆]
时期
人类思想
人地关系
采猎文明
崇拜自然
人地基本协调
农业社会
利用自然
对抗性增强,环境受到破坏
工业革命
征服自然
人地关系全面不协调
新技术革命
人类谋求协调发展
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二、直面环境问题
1、环境问题的产生 [理解记忆]
环境对人类生产、生活的排泄物具有一定的容纳和清除能力(环境自净能力)。当人类向环境索取资源的速度超过了资源本身及其替代品的再生速度,或者向环境排放废弃物的数量超过了环境的自净能力时,就会出现环境问题,
2、环境问题的表现:[记忆](1)资源短缺(2)生态破坏(3)环境污染
当今世界环境问题主要表现为环境污染(包括大气污染、水污染、土壤污染、噪声污染、固体废弃物污染、海洋污染、放射性污染)和生态破坏(包括水土流失、土地荒漠化、土壤盐碱化、二氧化碳的含量增多和臭氧的破坏、资源的枯竭、生物物种的减少)两大类。
3、环境问题的分布:[记忆]
城市地区主要表现为环境污染,乡村地区主要表现为生态破坏。发展中国家环境问题较发达地区严重(其原因是:环境承受发展和人口的双重压力;经济、技术水平落后;发达国家污染严重的工业转移)。
三、可持续发展
环境问题的防治:[理解记忆]
从环境问题产生的主要原因(人口压力、资源的不合理利用、片面追求经济的增长);从总体上,环境问题的本质就是发展问题,是在发展的过程中产生的,必须在发展的过程中解决
★2、可持续发展
(1)可持续发展的概念:它既满足其当代人的需求,而又不损害后代人满足其需求的能力。
它的内涵概括为:生态持续发展(基础)、经济持续发展(条件)、社会持续发展(目的),它们之间相互联系、相互制约、共同组成一个系统。(课本图)
(2)原则:公平性、持续性、共同性。
6、2中国的可持续发展实践
1、必然性:[记忆]
1)大的人口压力 2)资源短缺 3)深刻的环境危机
2、途径——循环经济是重要途径。[记忆]
循环经济以环境无害化技术为手段,以提高生态效益为核心,以环境友好方式利用经济资源和环境资源,实现经济活动的生态化。
1)循环经济在工业中的表现形式是清洁生产。
清洁生产从原料开采—生产制造—消费使用—废弃物处理的全过程来评估产品对环境的影响程度,克服了传统工业生产只重视末端治理的弊端。能带来良好的环境效益和经济效益。
2)循环经济在农业中主要表现为生态农业。
生态农业将农业生产和生态平衡纳入协调一致的轨道。它模拟自然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形成经济上和生态上的良性发展。留民营村是“中国生态农业第一村”
所采取主要措施:调整产业机构,开展综合利用,广开源流,开发利用新能源
3、 协调人地关系的主要途径
1、控制人口规模:减轻人口对生态环境的压力,协调人口发展与资源、环境和经济发展的关系。
2、转变发展模式
① 传统经济发展模式:以扩大生产规模、增加产品产量和提高消费水平为目的。后果:使人类的社会生产以牺牲资源、环境为代价,形成一种不可持续发展的生产方式和消费方式,使人类陷人严重的资源、环境危机。
② 可持续经济发展模式:强调环境承载能力和土地、水、森林、矿藏等自然资源的永续利用,改变传统的以“高投人、高消耗、高污染”为特征的发展模式,通过引人市场机制,平衡需求与供给的矛盾,以实现清洁生产和文明消费,减少经济活动所造成的环境压力和资源消耗。
3、自然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绿色食品市场应采取什么措施前景才会更广阔?:(1)加强对绿色食品的宣传和扶持(2)努力提高生产技术水平,降低产品价格(3)提高人们的环境意识,健康观念、消费观念,促进绿色食品的发展
❷ 高一地理必修2期中复习资料 急
第一章 人口的变化
1.1人口的数量变化
1、一个地区人口的自然增长,是由出生率和死亡率共同决定的。[记忆]
2、几个重要的人口日:“世界60亿人口日”(1999/10/12);“世界人口日”50亿(1987/7/11);中国13亿人口(2005/1/6)。[记忆]
3、人口增长的历史阶段(理解记忆)
时 期 人口变化特点 原 因
农业革命之前 人口数量少,人口增长慢 生产力水平低,死亡率高
农业革命期间 人口数量增多,增长速度较快 生产力水平提高,医疗条件改善,寿命提高
工业革命开始后 世界人口增长速度明显加快 生产力、生活质量不断改善,死亡率逐渐降低
4、20世纪以来特别过去100多年人口增长迅速的原因:(理解记忆)
过去100多年,伴随着生产工具和社会生产力等方面的进步,人类对自然环境开发利用和改造的范围不断扩大,对各种灾害和疾病的防御能力也不断提高,使人类对自然环境的利用和适应性不断增强,死亡率进一步降低。
5、某个地区人口自然增长的数量受人口自然增长率和人口基数大小共同影响。(理解记忆)
6、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人口变化比较:(理解记忆)
自然增长率水平 人口增长特点 原因分析 今后变化趋势 典型国家举例
发达国家 保持较低水平 增长缓慢 社会保障制度健全,生育观念的转变等 比较稳定,一些国家的人口数量还会逐渐减少 俄罗斯、德国、日本
发展中国家 水平较高 人口增长很快,世界新增人口中,发展中国家占到80%以上 政治上的独立,民族经济的发展,医疗卫生事业的进步,人口死亡率下降 人口增长开始趋于缓慢,很多国家实施人口控制措施 中国、印度、巴基斯坦
7、人口增长模式由出生率、死亡率、自然增长率三个指标构成。(记忆)
公式:自然增长率=出生率-死亡率
8、三种人口增长模式特点(记忆)
人口模式 特 点
原始型 高出生率、高死亡率、低自然增长率
传统型 高出生率、低死亡率、高自然增长率
现代型 低出生率、低死亡率、低自然增长率
9、人口增长模式的转变:[记忆]
人口增长模式是由原始型向传统型,继而向现代型转变。
转变的因素:生产力水平、国家政策、社会福利、自然环境、文化观念
10、大部分发达国家(欧洲、北美为代表)为现代型,大多数发展中国家为传统型,中国为现代型,世界为由传统型转向现代型的过渡阶段。[记忆]
1.2人口的空间变化
1、人口迁移:人的居住地在国际或本国范围内发生改变。[记忆]
人口迁移的判断:是否发生了地域上的移动(行政区位的改变);是否有居住地的改变;时间的改变(通常为一年)
2、人口迁移的类型(按是否跨越国界):国际迁移、国内迁移
3、二战前后国际人口迁移的比较: [记忆]
迁移原因 特 点 迁移路线
二战前 1.殖民主义扩张和资本主义发展
2.地理大发现和新航线开辟 以集团性、大批迁移为主 1.欧洲人到美洲、非洲
2.非洲黑人被贩卖到美洲
3.东亚、南亚人被招工到美洲
二战后 各国经济发展不平衡 1.从发展中国家到发达国家
2.定居移民减少,流动工人增加(外籍工人) 1.拉丁美洲人到北美打工
2.南亚、南欧、非洲人到西亚打工
3.南欧、非洲人到西欧
4、中国新中国成立以来的人口迁移:[记忆]
迁移原因 特点 迁移方向
20世纪80年代中期前 1.计划经济体制
2.严格的户籍管理制度 有计划、有组织地进行 1.国家从东部城市抽调各种人员支援西部、内地和边疆地区的建设
2.大量农村人口从东部人口稠密区迁往西北和东北
20世纪80年代中期后 改革开放政策 自发迁移 1. 内地到沿海
2. 山区到平原
3. 贫困地区到发达地区、“民工潮”
5、人口迁移的意义[理解]
调节人口空间分布和人才余缺,加强民族融合和文化交流,促进经济发展和缩小地区差异。
6、人口迁移对迁入地和迁出地的影响[理解记忆]
对人口迁出地:好的影响有减少迁出地人口密度、缓解人口对环境的压力
不好的影响有人才、劳动力的流失
对人口迁入地:好的影响有人才的流入和提供廉价劳动力,有利于经济发展
不好的影响有人口密度增加,人口对环境的压力增加
7、影响人口迁移的因素:[记忆]
(1)自然环境和社会经济环境的变化(2)个人对生活或职业需求的变化
影响人口迁移的因素中,经济因素往往起重要作用。
8、中国古代和近几十年来人口迁移的因素:[理解记忆]
古代:主要是战乱(永嘉之乱、安史之乱、靖康之难),其次为开疆拓土、流放、戍边等。
近几十年:主要是国家政策、社会变革、经济发展、个人需求等。
1.3人口的合理容量
1、环境承载力和人口容量的关系[理解]
环境承载力是指环境能持续供养的人口数量。衡量环境承载力的重要指标是就是环境人口数量。
2、环境人口容量概念及制约因素[记忆]
环境人口容量是一个国家或地区在可预见的时期内,利用本地区资源及其他资源、智力和技术等条件,在保证符合社会文化准则的物质生活水平条件下,该国货地区所能持续供养的人口数量。(所能容纳的最大人口数)
制约因素:资源(成正比)、科技发展水平(成正比)、生活和文化消费水平(成反比)。
3、合理人口容量概念:[记忆]
按照合理的生活方式,保障健康的生活水平,同时又不妨碍未来人口生活质量的前提下,一个国家或地区最适宜的人口数量。
4、保持合理人口容量的紧迫性表现:[记忆]
日益严峻的人口过快增长问题、人口城市化问题、城市人口老龄化问题
5、保持合理人口容量的措施:[记忆]
(1) 国际社会倡导尽最大可能把人口控制在合理规模内
(2) 建立公平秩序保证大多数人拥有不断追求高水平生活质量的平等权利
第二章 城市与城市化
2.1城市内部空间结构
1、城市形态的概念:[记忆]
城市占据一定的空间,有着特定的外部轮廓形态。
2、城市形态的类型:[记忆]
类型 团块状 条带状 组团状
分布地区 平原地区 沿铁路或河流、谷地等被迫延伸 地形崎岖不平的丘陵山地
举例 我国的成都、合肥,美国的华盛顿 兰州、洛阳、西宁、宜昌 重庆
3、城市土地利用的集聚效应[理解]
同一种土地利用方式对用地空间和位置需求往往是相同的,这会导致同一种活动在城市空间上的集聚。
4、功能区之间并无明确的界线,某一种功能区以某种土地利用方式为主,可能兼有其他类型的用地。[记忆]
5、功能区比较[理解记忆]
6、城市地域结构模式:[记忆]
同心圆模式、多核心模式、扇形模式
7、经济因素是影响城市内部空间结构的主要因素,体现在各种活动的付租能力。影响付租能力高低的因素主要有:交通的便捷程度,距离市中心的距离。[理解记忆]
8、各类土地利用付租能力随距离递减示意图[理解]
9、影响城市内部空间结构的其他因素:[记忆]
(1) 收入的高低,导致住宅区的分化
(2) 历史文化或经济方面的声誉
(3) 种族或宗教团体(唐人街等)
(4) 早期土地的利用方式影响
10、城市内部空间结构随城市发展而逐渐形成和变化[理解]
早期:功能区分异不明显,市中心以市场、交通等优势吸引工业聚集
一定规模后:由于用地紧张、交通拥挤、环境污染等问题,工厂企业向外搬迁,城市内部空间结构发生变化。
2.2不同等级城市的服务功能
1、城市等级划分及依据:[记忆]
城市等级一般分为:集镇、城市、大城市、特大城市
我国的划分:特大城市(100万以上)、大城市(50~100万)、中等城市(20~50万)、小城市(20万以下)、以下为县城、建制镇等
依据:城市人口规模
2、城市等级与服务范围的关系[理解]
城市等级低,服务种类少,服务范围比较小;城市等级高,服务种类多,服务范围比较大。
3、上海城市等级和服务范围变化的影响因素[理解记忆]
(1) 上海位于我国南北海岸线的中点以及长江的出海口
(2) 上海市有发达的铁路网,使得上海有充足的原材料、劳动力、农产品以及巨大的市场
(3) 上海位于长江三角洲,地形平坦开阔。
4、城市等级体系:[记忆]
城市的服务种类、服务范围是与城市的等级相对应的,在同一个区域中,城市的空间分布也与城市的等级密切相关,这些不同级别的城市空姐组合,构成了一个地区的城市等级系统。
5、城市等级与城市数目、相互距离的关系[理解]
等级较高的城市数目较少,相距较远;等级较低的城市数目较多,相距较近。(德国南部为例)
6、中心地理论(结合图2.16荷兰圩田居民点设置规划图)
(1) 每一个高等级城市周围总是分布有多个等级较低的城市
(2) 每一个高等级城市服务范围包含了多个等级低的城市服务范围
(3) 不同等级城市的服务范围是层层嵌套的
2.3城市化
1、城市化的含义[理解]
城市化三个标志 城市数目增加,城市人口比重上升,城市规模扩大
2、人口向城市迁移的动力:[记忆]
推力(农村):人口增长快对土地压力大,自然灾害,收入低、社会服务短缺
拉力(城市):就业机会多,社会福利保障程度高,文化设施全,交通便利
3、衡量城市化水平的标志:城市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记忆]
4、城市化的意义:[记忆]
(1) 城市市区域发展的经济中心,能带动区域经济发展,而区域经济水平的提高又促进城市的发展
(2) 促使聚落形态、生产方式、生活方式、价值观念等的变化
5、世界城市化的进程[理解记忆]
城市化阶段 水平 发展速度 地域扩展趋势 常见的问题
初期阶段 25%~30%以下,低 缓慢 缓慢 城市各功能用地混杂布置,功能区分异不明确
中期阶段 30%~70%,较高 迅速 快 交通拥挤、环境恶化、住房紧张等出现郊区城市化
后期阶段 70%以上,高 缓慢,甚至停滞 继续增大 大城市的中心空洞化、逆城市化等
6、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城市化比较
发展中国家:起步晚,发展快;水平低;发展不合理(出现畸形发展);处于初期和中期阶段
发达国家:起步早;水平高;出现逆城市化现象;处于后期阶段
7、城市化对地理环境的影响[记忆]
来源 危害
大气污染 城市居民生活排出的烟尘;工矿企业排放的烟气;各类交通工具排放的尾气 污染物有煤烟、粉尘、二氧化硫、氮氧化物、铅等有害物质,污染空气,危害健康(伦敦烟雾事件、光化学污染、酸雨)
水污染 工业废水、生活污水 使江河湖海和地下水质变坏,危害人体健康和动植物繁殖
固体废弃物污染 工业生产、城市建设、居民消费 危害人体健康和环境(白色污染、废旧电池等)
噪声污染 交通运输、工业生产、建筑施工、社会活动 妨碍人们休息、工作、危害人体健康
8、如何建设“生态城市”:[记忆]
(1) 在城市建设中,要发展低污染的节能建筑和绿色交通,减少环境污染
(2) 使城市景观尽可能与自然景观保持协调,建立一种良性循环(“天人合一”)
会判断P38活动三种模式的有缺点(从热岛效应和用地效率两方面分析)
第三章农业地域的形成与发展
3.1农业的区位选择
1、农业的概念:[记忆]
人类利用土地的自然生产力,栽培植物或饲养动物,以获得所需要的产品。
2、农业区位的含义:[理解记忆]
(1) 农业生产的位置
(2) 农业与地理环境各因素的联系
3、农业的主要区位因素:[记忆]
自然因素:气候、地形、土壤、水源
社会经济因素:市场、劳动力、交通、政策、机械、科技
决定农业活动的类型和规模的重要因素是市场因素。
4、农业区位选择的实质:对农业土地的合理利用[记忆]
5、对农业活动主导区位因素的判断[理解]
水稻主要分布在季风区、“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气候因素)
千烟洲立体农业(地形因素。从洪涝灾害、水土流失、土层厚度等方面分析)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亚热带沿海农业景观的变迁(市场和政策)
茶叶宜在南方酸性红壤种植(土壤因素)
大城市公路边的乳畜业、园艺业(交通因素)
6、农业区位因素的变化[理解记忆]
自然因素比较稳定,社会经济因素发展变化较快。
利用科技改造自然因素例子:培育良种促进农业发展(袁隆平杂交水稻、橡胶树种植范围的扩大);改善局部自然条件发展农业(大棚农业生产反季节蔬菜)
交通运输的发展和冷藏技术的进步使世界农业出现专业化和地域化
7、农业地域的含义:[记忆]
在一定的历史发展阶段,在社会、经济、科技、文化和自然条件的综合作用下,形成的农业生产地区。农业地域的形成,是因地制宜发展农业、合理利用农业土地的结果。
8、影响农业地域类型的因素:[记忆]
(1)动植物的不同地域分布(2)自然条件(3)社会经济条件
9、澳大利亚混合农业的区位条件:[记忆](能认识P45图3.9,包括小麦牧羊带位置)
自然区位条件:气候温和,降水适中;土壤肥沃;地形平坦;水源充足
社会经济条件:市场广阔(世界主要小麦、畜产品产地);劳动力丰富;生产方式、技术先进
10、澳大利亚混合农业的主要特征:[记忆]
生产结构:种植业与畜牧业结合的混合农业(小麦—牧羊)
经营方式:家庭大农场
科技应用:划区轮牧、种植优质牧草、轮作制
农业专业化、地域化水平较高
发展措施:东水西调
3.2以种植业为主的农业地域类型
1、季风水田农业分布及作物[记忆]
分布:亚洲的季风区(东亚、东南亚、南亚都有分布)
作物:水稻为主(水稻的习性:好暖喜湿)
2、季风水田农业的区位条件:[记忆]
(1) 气候以季风为主,高温多雨适合水稻生长
(2) 地势平坦,适宜水田管理
(3) 人口稠密,劳动力丰富
(4) 人多地少,生活习惯导致粮食需求量大
(5) 水稻生产的历史悠久(7000年历史)
3、季风水田农业的特点[记忆]:“三低一高一大一小”
(1) 小农经营(生产规模小)
(2) 单产高,商品率低
(3) 机械化和科技水平低
(4) 水利工程量大
4、商品谷物农业分布及作物[记忆]
分布: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阿根廷、俄罗斯、乌克兰
作物:小麦、玉米
5、商品谷物农业的区位条件[记忆]
(1) 自然条件优越(气候温和、地形平坦、土壤肥沃)
(2) 交通运输便利
(3) 市场广阔
(4) 地广人稀
(5) 机械化程度高
(6) 农业科技先进
6、商品谷物农业的主要特点[记忆]
生产规模大,商品率高,机械化和科技水平高
3.3以畜牧业为主的农业地域类型
1、大牧场放牧业分布及生产对象[记忆]
分布:美国、澳大利亚、新西兰、阿根廷、南非(干旱、半干旱气候区)
生产对象:牛、羊
2、大牧场放牧业区位条件[记忆]
(1) 气候温暖,草类茂盛
(2) 地广人稀,地价地
(3) 距离海港近,交通便利
3、大牧场放牧业特点[记忆]
生产规模大,商品率高,专业化程度高
4、阿根廷大牧场放牧业的发展措施[记忆]
(1) 围栏放牧、划区轮牧、种植饲料、开辟水源
(2) 培育良种牛,加强对牛群病害研究
5、乳畜业的分布及农产品[记忆]
分布:北美洲五大湖地区、西欧、中欧、澳大利亚、新西兰
农产品:牛奶及乳制品
6、乳畜业的区位条件[记忆]
(1) 气候温凉、潮湿,适合多汁牧草的生长
(2) 城市化水平高,生活习惯影响,对乳畜产品需求量大
7、乳畜业的主要特点[记忆]
商品率高;机械化程度高;集约化程度高;多分布在大城市周围
※给一幅农业地域图,要能识别其属于何种农业地域类型,关键看从事何种农业
❸ 高一地理必修2的期末复习资料
这是我现在用的,感觉还可以。
❹ 高一地理必修2复习资料
地理必修二 人口与城市
考点一 人口增长模式
1.不同发展阶段人口增长的主要特点:
四个阶段 人口增长特点 人口增长模式 了解原因
出生率 死亡率 自然增长率
①原始低增长 高 高 低 原始型 生产力水平低,经济落后,死亡率高
②加速增长 高 低 高 传统型 生产力提高,经济发展快,医疗进步,死亡率下降;多子多福的观念等;
③增长减缓 下降 低 减慢 过渡型 实行控制人口政策,出生率下降
④低速增长 低 低 低 现代型 经济发达,养老福利和保险制度健全,生育观念变化,出生率低
2.不同地区人口增长的主要特点:极不平衡
(1)从大洲看:人口自然增长率较高的是 亚、非、拉 ,最高的是 非洲 ;
人口自然增长率较低的是 欧、北美、大洋洲 ,最低的是 欧洲(德、法等出现负增长);
(2)从国家看:
不同国家 目前人口增长模式 主要人口问题 金字塔图型
大多数发展中国家 从传统型向现代型过渡 人口增长较快;青少年儿童比重大; 塔基宽
发达国家 现代型(“低低低”型) 人口增长慢,老龄化严重; 塔基窄
中国 已进入低出生率阶段 人口基数大,人口增长多;老龄化严重; ---------
考点二 人口迁移
1.不同时期和不同地区的案例分析:
类型 时间 迁移方向和特点 迁移原因
国际人口迁移 二战前15—19世纪 欧洲迁移到 美洲 ;(从旧大陆到新大陆)
非洲黑人到 美洲 ;
亚洲人大量迁出当劳工; 欧洲殖民扩张;
非洲黑人被贩卖;
二战后 由 发展中国家迁往 发达 国家;短期流动工人多;(目前世界劳工聚集地主要是北美、欧洲、西亚等) 地区间经济发展不平衡;
国内人口迁移 20世纪70年代以后 由老工业区向新工业区的迁移;
如美国人口由 东北部 向 西部和南部 迁移; 新工业区由于 经济发展快(就业机会多) , 环境洁净 等,吸引人口迁入。
我国人口迁移 20世纪80年代以来 大量民工流动,从农村到城市,从西部内地到东部沿海;从较贫困地区到较发达地区。 城市经济水平较高,就业机会多,生活条件好等。
2.影响人口迁移的主要因素有: 自然因素(气候、水源、土壤、矿产、自然灾害等)
社会经济因素(经济水平、政策、战争等)
其中最主要的因素是 地区经济发展不平衡
考点三 人口容量
1.环境承载力含义:
环境承载力是指环境能持续供养的 人口数量 。(人口数量是衡量环境承载力的重要指标)
环境人口容量指一个地区资源环境能承载的 最大 人口数量,即最高人口。(它是一个 警戒值)
具体来说,是指一个国家和地区,是在可预见的时期内,利用本地 资源 及其他 资源 、 智力 和 技术 等条件,在保证符合社会文化准则的物质生活水平条件下,该国家或地区所能持续供养的人口数量。
2.人口合理容量含义:
指 最适宜 人口数,能保证合理健康的生活水平,促进社会经济和环境可持续发展的人口规模。
3.比较环境人口容量与人口合理容量
相同之处 数值大小不同
①具有不确定性和相对确定性的特点。是一个理想值、虚数、估计值。(不是精确的数值)
②研究意义:有利于制定一个国家或地区的人口战略和人口政策。 ①一般来说, 人口合理容 量要小于 环境人口容 量。
②全球环境人口容量为110亿左右,人口合理容量为60亿左右;
③我国人口承载量最高应控制在 16 亿左右,我国人口合理容量为8—9亿人。
4.影响环境人口容量的主要因素: 资源 、 科技 、 对外开放程度 、生活和文化消费水平 等。
其中最主要的因素是 资源 (主要是土地和水);与环境人口容量成负相关的因素是 消费水平。
5.我国必须谋求人口合理容量:
我国人口与可耕地、淡水资源矛盾已十分突出,应坚持实施“ 计划生育,控制人口增长,提高人口素质 ”的基本国策,使人口增长与资源利用、环境保护相协调。
考点四 城市化
1.城市化主要表现:
(1)城市人口增加;(2)城市用地规模扩大;(3)城市人口在总人口中比重上升(最重要标志);
2.城市化进程和特点:
发达国家 发展中国家
起步 早 晚
目前所处阶段 后期成熟阶段 中期加速阶段
目前城市化水平 高(70%以上) 低(平均40%左右)
目前城市化速度 城市化速度慢
出现逆城市化 城市化速度快
大量农村人口迁往城市
原因 城区环境质量下降,郊区基础设施逐步完善,交通和通信现代化等; 城市经济水平高,农村劳动力过剩等原因
3.城市化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1)有利影响:合理的城市化会促进社会经济发展。
(2)不利影响:城市化速度过快会带来许多问题。例如:
①对土地:耕地减少;绿地减少,水泥地面增多等;
②对生物:建筑面积扩大,生物多样性减少;
③对水文:河道淤塞,易形成洪涝灾害;减少降水对地下水补给(或造成对地下水的过量开采和污染);
④对气温和降水:出现“热岛”现象;烟尘排放量多,城市多雨雾天气;
⑤对环境污染:大气污染、水污染、噪声污染、固体废弃物污染等;
⑥对交通和居住等:交通拥挤、居住条件差;就业困难等。
考点五 中心地理论中的服务范围:(六边形服务范围规律)
理论中,同级别城市服务范围相互排斥的,不同等级城市服务范围是相互嵌套的。
高一级中心地服务范围是低一级中心地服务范围的三倍。
实际生活中,同级别中心地服务范围是相互嵌套的。(距离原则、交通原则、行政原则等)
考点六 城市空间结构
1.城市主要功能区:
(1)在城市发展初期,城市功能区混杂布置,功能不清。
城市功能区是随着城市发展而形成的。城市之间分工也越来越明显。
(2)目前各类城市共有的功能区是:商业区、住宅区、工业区;
功能复杂的城市还有行政区、文化区等功能区。
(3)功能区之间一般无明确的界限;往往以某功能为主,兼有其他功能;
2.城市主要功能区分布特点:
商业区 住宅区 工业区
面积 最小 最大、最基本职能、最广泛的土地利用方式 ------------
分布
特点 呈点状或块状分布市中心、街道两侧 工业革命以后出现分化
出现高级与低级住宅区,位置上背向发展 向城市外缘移动
沿交通干线分布
区位
条件 便捷的交通条件
大量的消费人口 ①高级住宅区多在城市外缘;(地势较高、上风地带、靠近文化区、环境优美的地区);
②低级住宅区多在内城和工业区附近;(环境较差); ①降低生产成本;
②保护城市环境;
3.影响城市功能区的主要因素:
因素 作用 举例
历史 城市功能分区的形成基础 北京市中心天安门广场附近形成行政区,而不是商业区;
浦东陆家嘴和浦西外滩联结,形成上海中心商务区;
经济 对城市功能区分化影响显著 地租最高的市中心和地租次高的道路相交处,形成商业区;
在地租较低的城市外缘形成工业区;
社会 主要影响住宅区的分化 收入水平差异,导致高级和低级住宅区的出现;
某个种族占优势,就形成聚居区;如北美和欧洲的唐人街、黑人区;
政策因素对城市功能区也有影响。
4.影响城市功能区形成的最主要因素:
(1)经济因素是影响城市空间结构的主要因素。
城市中每块土地用于哪种活动,主要取决于各种活动愿意付出租金的高低。
(2)影响地租高低的主要因素:距离市中心远近和交通通达度。
(3)地租分布规律: 一般来说,离市中心越近,地租越高。
距交通干线越近,穿过道路越多,地租越高。
(4)各类功能区付租差异(如图):
图中A范围为商业区,因为商业活动支付地租最高。(市中心有大量消费人群,市场最优)
图中B范围为住宅区,因为住宅区支付地租最高。(既有利上下班,又方便购物)
图中C范围为工业区,因为工业支付地租最高。(既可降低成本,又保护环境)
以上只考虑距离市中心远近因素,城市地域结构呈同心圆模式。
5.常见的城市地域结构模式(如图):
模式 形成 理解各功能区位置 共同特征
同心圆模式 自单一核心向外扩展 低级住宅区位于城市内缘;
高级住宅区位于城市外缘; ①商业区位于城市中心处;
②高级住宅区和低级住宅区背向发展;
扇形模式 沿交通线呈扇形或楔形向外延伸 低级住宅区靠近轻工业区;
高级住宅区背向发展;
多核心模式 沿不同核心发展起来 重工业区位于城市外缘;
6.地域文化对人口或城市的影响:
(1)对城市建筑的影响:
例:美国纽约等现代化大城市,市中心多摩天大楼;而欧洲城市历史悠久,则多古老建筑。
(2)对城市格局的影响:
例:北京皇宫位于城市中心,重要建筑物沿中轴线排列,体现皇权至上;美国首都华盛顿,象征民主与法制的国会大厦和白宫处于城市中心。
例:杭州山水城市,体现我国古代“天人合一”的思想文化。
地理必修二 生产活动与地域联系
考点一农业区位与农业地域类型
1.结合实例,说明影响农业区位的主要因素:
主导因素 案例
自然
因素 气候 我国海南适宜种植橡胶,古巴种甘蔗,东北春小麦等
地形 山地的立体农业,珠三角的基塘生产
土壤 江南丘陵的茶树
水源 我国新疆、河西走廊的粮棉生产
社会经济因素 市场 大城市近郊的乳肉蛋禽生产基地
交通 我国海南的蔬菜调入北方市场,山东寿光蔬菜出口到日本
政策 政府用财政补贴维持农产品价格
技术 培育良种;增施化肥;提高机械化水平等
2.主要农业地域类型——亚洲水稻种植业
(1)主要分布区: 东亚(如图A)、南亚(如图C)和东南亚(如图B)
(或 热带和亚热带季风气候、热带雨林气候区)
(2)形成条件:
自然条件:气候 夏季高温多雨 (雨热同期);
地形 平坦 ;
土壤 肥沃 ;
水源 充足 ;
社会经济条件:市场 需求量大;
人口密集,劳动力 丰富;(劳动密集型农业)
历史 悠久,种植经验丰富;
(3)发展特点:
特点(区分优点和缺点) 理解原因
①生产规模 小 , 家庭 经营为主;(小农经营) 人多地少;
②单产 高 ,但商品率 低 ; 精耕细作,单产高;人多,商品率低;
③机械化和科技水平较 低 ; 劳动力丰富,多为手工劳动;
④水利工程量 大 。 季风区水旱灾害频繁。
3.主要农业地域类型——商品谷物农业
(1)主要分布区: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俄罗斯等(为家庭经营的农场);
中国的 东北 、 西北 地区(为国营的农场)
(美国是世界最大的商品谷物生产国,主要分布在 中部大平原 。)
(2)美国商品谷物农业的形成条件:
自然条件:气候 温和,降水丰富;
地形 平坦开阔;
土壤 肥沃;
社会经济条件:地广人稀;
机械化水平 高;
交通 便利 ;
市场 广阔 ;(当地市场不广阔)
科技 水平高;
(3)商品谷物农业的基本特征: 生产规模大, 机械化水平高。
美国商品谷物农业的生产特色:专业化和区域化
4.农业生产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1)有利影响:合理的农业生产方式、生产强度,会使土地持续利用,会增加农产,提高收入等。
(2)不利影响:在半干旱地区,过度放牧(或乱挖发菜等)会引起 草场退化,土地沙漠化 ;
在干旱半干旱地区,采取漫灌的不合理灌溉方式,会导致 土壤次生盐碱化 ;
在湿润的山区,破坏森林会造成 水土流失 ;
大量施用化肥,会使 土壤板结变硬 ;广泛使用杀虫剂,会导致 土壤污染 。
考点二 工业区位与工业地域
1.结合实例,分析影响工业区位的主导因素:
典型案例 主导因素 布局地区 理解原因
甘蔗或甜菜制糖厂;
水产品加工、水果罐头加工;
原料 指向型 接近 原料产地 原料笨重,运费成本高;
原料不便长距离运输,易腐烂变质;
有色金属冶炼(炼铜、炼铝);
动力 指向型 接近 能源丰富地区 消耗能源较多;
(运输能源成本高)
印刷厂;石油加工(石化厂);
啤酒厂;家具厂;食品厂;
市场 指向型 接近 消费市场 产品运费成本高;
产品不便于运输;
普通服装、制伞制鞋;
电子装配厂;玩具制造厂;
劳动力 指向型 接近 有大量廉价劳动力地区 需大量廉价劳动力;(劳动力成本所占比例大)
集成电路、精密仪表、飞机;
电子工业;高级时装厂;
技术 指向型 接近 高等教育和科技发达地区 对技术要求高;
2.主要工业地域的形成条件与发展特点:
(1)传统工业区:
典型工业区 形成条件 发展特点
德国鲁尔区 煤炭资源丰富;(靠近法国铁矿);水陆交通便利;
市场广阔;水源充足;…… 以钢铁、煤炭等传统工业为主;
生产规模大,大型企业为主;
工业分布较集中;
美国东北部 煤铁资源丰富,五大湖水运便利,市场广阔;……
日本太平洋沿岸工业区 优越的海洋运输条件,便于进口原料和燃料;
(不利条件:原料和燃料缺乏)
(2)高新技术工业区: 美国硅谷是高新技术工业的先驱和典范,以微电子工业为主导。
典型工业区 形成条件 发展特点
美国硅谷 ①科技水平高(科研院校多);(最主要因素)
②高速交通便利;③市场稳定(军事订货);
④创新的管理环境和文化;
⑤环境洁净;⑥气候宜人;(自然因素) ①从业人员知识水平高;
②增长速度快;
③研究开发费用占销售额比例高;
④产品面向世界市场;
⑤生产规模较小 ,中小企业为主;
德国南部
日本硅岛
印度班加罗尔
北京中关村等 ①科技水平高;(最主要因素)
②高速交通便利;
③环境洁净等;
3.工业生产活动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1)有利影响:工业发展是人类文明的重要体现,极大地促进社会经济发展;
(2)不利影响:工业社会,资源能源矛盾突出,酸雨等环境污染严重;
例1:传统工业区衰落时的突出问题(联系必修3)
①环境问题:资源 短缺 ;环境污染 严重 ;
②经济问题:地价上涨,劳动力价格提高,经济增长缓慢 ;
③社会问题:失业率 上升 ,人口大量外迁 等;
例2:高新技术工业与环境污染(以硅谷为例)
① 固体废弃物 污染:废旧电子产品、航空航天产品废弃物;
② 放射性 污染:光污染、电磁污染、核放射污染等;
③ 噪声 污染:航空航天噪声危害等。
4.工业地域的形成过程:
(1)工业联系举例:
主要有三种形式 案例分析
① 生产 联系(投入产出联系): 如布、钢铁的加工过程、生产流水线等;
② 空间 联系: 如标准化厂房内的服装厂、包带厂等,可共用基础设施或劳动力;
如我国许多经济技术开发区;
③信息联系: 如工业区内加强信息交流和协作,跨国公司可通过网络等交流信息;
(2)工业集聚的好处(意义):
①充分利用 基础设施 ;②加强 交流和协作 ;③降低生产成本 ,提高经济效益 ,取得规模效益。
(3)工业地域的形成类型:
① 自发形成 的工业地域,是以生产工序上的工业联系为基础;如 钢铁城、石化工业区等 ;
② 规划形成 的工业地域,是有空间和信息共同利用的工业联系;如 经济开发区 ;
(4)工业城市形成:
①工业联系复杂,协作企业多,生产规模大,易形成工业城市;如 钢铁城、汽车城、石油城 等;
②工业联系简单,规模小,工厂少,很难形成工业城市,如很少有糖果城、糕点城等。
考点三 地域联系
1.地域联系的主要方式
主要方式 举例
① 交通运输 主要交通运输方式有: 铁路 、 公路 、 水运 、 航空 和 管道
② 通信 邮政 通信:主要业务有寄信、包裹、汇款、报刊发行等
电子 通信:主要业务有电话、传真、移动通信、数据传输等
③ 商业贸易 是指专门从事商品收购、调运、储存和销售等经济活动的部门
2.结合案例,说明地域联系的重要性
(1)交通的重要性:
以青藏铁路为例 交通意义 ①合理布局全国铁路网;
经济意义 ②加强西藏与全国联系,有利于物资输入和输出;
③带动旅游业发展,促进西藏经济发展。
社会意义 ④加快西藏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发展,有利于民族团结;
⑤巩固国防、保卫祖国西南边疆;⑥增加就业机会等。
以京沪高速铁路为例 交通意义 ①缓解南北交通运输压力;完善更为合理的全国铁路网。
经济意义 ②促进沿线地区经济发展;③促进商品流通;加强区际联系和交流;
④带动沿线地区旅游业发展;⑤带动基础设施和相关产业发展;
社会意义 ⑥增加就业机会等。
(2)电子通信的重要性:
例:随着地域联系的发展(尤其互联网),世界正在变成一个小小的“地球村”;
信息交流更快捷,改变人们交往形式,增强国际联系,促进全球化进程等。
3.交通对聚落空间形态的影响
(1)聚落空间形态:多沿 交通干线 (铁路、公路、河道等)扩展;
交通干线成为聚落的主要发展轴。聚落形态呈带状、星状等分布。
例:株洲是个典型的“火车拉来的城市”。
(2)聚落形态的变化:
4.交通对商业网点布局的影响
(1)影响商业网点的密度:
例:山区地势起伏,交通运输线路较少,商品流通不便,山区商业网点的密度 小于 平原。
(2)影响商业网点的位置:交通便利地区有利于商品流通,易形成商业网点。
例如,北京、上海、南京等城市形成商业中心,都具有交通便利的区位优势。
城市内的商业网点(零售式)多布局在交通便利、消费人群多的 市中心 ;(市场最优为原则)
大型商业网点(批发式),多建立在 环城路 或市区边缘的 高速公路 沿线。(交通最优为原则)
地理2 人类与地理环境的协调发展
1.人地关系思想在不同历史阶段的特点:
人地关系思想 主要观点 举例
采猎文明时代 地理环境决定论 ①地理环境决定人类社会发展;②人类被动地适应环境;
局限性:夸大了地理环境对人类的影响。 听天由命
……
农业工业时代 人类中心论 ①人类盲目追求征服自然;②忽略环境对人类社会的影响;
后果:人地关系对立。 人定胜天
……
20世纪60年代以来 人地伙伴论 ①人类能改造自然;自然环境对人类具有反作用力;
②人类与环境应建立平等、和谐的伙伴关系; 天人合一
……
2.人类所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
按表现形式:环境污染:人类任意排放废弃物和有害物质
如大气污染、水污染、固体废弃物污染、噪声污染、放射性污染等;
生态破坏:人类对环境的破坏,导致环境退化
如水土流失、土地荒漠化、全球气候变暖、生物种类减少等;
3.环境问题产生的主要人为原因:(具体环境问题的原因,要具体分析:如全球变暖、水土流失等)
①巨大人口压力;
②资源不合理利用;人类向环境索取资源的速度超过资源再生速度;
人类向环境排放废弃物超过环境自净能力; 就会出现环境问题
③片面追求经济增长速度; 传统发展模式是以损害环境为代价,“先污染后治理”不可取;
4.协调人地关系的途径:(联系必修3,针对材料中的问题和原因,提出有效对策)
5.可持续发展之路:
定义:既满足当代人需求,又不损害后代人满足其需求的能力。
基本内涵:
(1) 生态 持续发展是基础,强调发展与资源、环境承载力相协调;
(2) 经济 持续发展是条件,强调发展不仅要重视增长数量,更要追求改善质量、节能减废,实施清洁生产和文明消费;
(3) 社会 持续发展是目的,强调发展要以改善和提高生活质量为目的;
6.中国走可持续发展的必然性:
面临着庞大的人口压力、人均资源不足、资源利用率较低(自然资源相对短缺)、环境污染严重等挑战
7.判断符合可持续发展的行为:
(1)个人行为例举:
少用空调 随手关灯 做“公交族” 买环保电池 控制教室噪声污染 一水多用
珍惜纸张 自备餐盒 无污染旅游 损赠多余物品 少用贺年卡 用无铅汽油
回收废电池 拒食野生动物 做环保志愿者……
(2)生产行为例举:生态农业、清洁生产、循环经济等
❺ 明天期中,高中地理必修2主要应该掌握哪些知识如何去复习,我对复习有点不知所措
必修2 的知识点相对比较简单,课本知识点结合我们的生活实际进行迁移理解。人版口掌握影响人口变化权的两个原因:自然增长率和人口的迁移。城市化 :可以讲身边的城市 做类比,了解城市的3个特征,以及不同地区城市化发展的水平。还有就是随着城市等级的变化,城市的影响力的大小。农业:分析农业区位因素,注重记忆季风水田 农业、商品谷物农业、大牧场放牧业、乳畜业的分布地区,代表作物,等等。城市:记住城市的商业区、工业区、住宅区地租地价影响因素等 。
我想其中考试差不多就学到这么多知识点吧。
考试难度不会太大,认真复习,祝你好运。
❻ 08年人教版高一年级第二学期期中考试地理试卷(必修2)
2008年高一地理(人教版必修二)期中试题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30小题计60分)
1.下列哪个日期是“世界60亿人口日”( )
A. 1979年10月12日 B. 1989年10月12日
C. 1999年10月12日 D. 2000年10月12日
2.与环境人口容量呈负相关关系的影响因素是( )
A.资源的数量 B.人均消费水平 C.区域开放程度 D.科技发展水平
3.一个地区的自然增长率是由 决定的( )
A.出生率 B.死亡率 C.出生率和死亡率 D.人口基数
4.下列不属于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国际人口迁移新特点的是( )
A.人口由发展中国家流向发达国家 B.定居人口减少
C.人口由旧大陆流向新大陆 D.短期流动人口增多
5.目前,下列国家或地区属于人口主要迁出区的是( )
A.欧洲 B.北美 C.拉丁美洲 D.西非和北非的一些产油国
6.20世纪六七十年代,美国国内人口迁移的主要趋势是( )
A.从东北部向墨西哥湾沿岸移动 B.从乡村向城市移动
C.从大西洋沿岸向太平洋沿岸移动 D.从南部向西部和北部移动
读“甲、乙两地人口的抽样调查表”(每10000人中各年龄段人数及死亡率统计)。完成7~9题。
年龄 0~14 岁15~59岁 60岁以上 总计
甲 人口数 2000 6500 1500 10000
死亡率(%) 0.6 0.6 2.5
乙 人口数 3500 6000 500 10000
死亡率(%) 0.8 0.7 2.2 0.81
7.甲组人口死亡率总计是( )
A.0.775% B.0.675% C.0.885% D.0.95%
8.下列说法与表格内容相符的是( )
A.甲组人口表示发展中国家,乙组人口表示发达国家
B.各年龄段死亡率甲小于乙,因此死亡总人数也是甲小于乙
C.发展中国家的死亡率高于发达国家
D.甲组人口死亡率偏高一些,主要原因是甲组老年人口比例高
9.近年来,中国人口老龄化进程明显加快,主要原因是( )
A.经济迅速发展和城市化水平提高
B.人口自然增长率下降和生活水平提高
C.平均寿命延长和人口自然增长率上升
D.环境质量改善和人口素质提高
下图是“某地区1950~1980年人口增长图”,据图回答10~11题。
10.30年间该地区( )
A.乡村人口增长了2000万人 B.城市人口增长了500万人
C.总人口增长了两倍 D.乡村人口增长了两倍
11.30年间该城市,城市化水平( )
A.大幅提高 B.略有提高 C.没有变化 D.略有下降
12.衡量城市化水平的最重要指标是( )
A.城市人口数量的多少 B.城市数目的多少
C.城市占地面积的大小 D.城市人口比重的大小
13.在江南地区容易形成的城市形态是( )
A.团块状 B.条带状 C.组团状 D.放射状
14.市场竞争日益激烈,城市每一块土地的用途取决于( )
A.各种活动产生的社会效益高低 B.各种活动的重要程度
C.政府对各种活动的支持程度 D.各种活动愿意付出的租金高低
15.城市地域功能分区的内在原因是( )
A.城市规划的需要 B.功能活动之间的空间竞争和聚集
C.交通条件的发展 D.人口的消费需要
16.北京围绕故宫一带的市中心不是中心商务区,而是行政区,其原因是( )
A.主要受历史因素和城市性质的影响 B.该地段的交通通达度差
C.该地段地价太高 D.该地段的地形不适宜作为商业区
17.农业区位选择的实质是 ( )
A.对农业土地的合理利用 B.农作物品种的选择
C.农作物生产所选择的地理位置 D.农业与地理环境的相互联系
18.下列关于影响农业区位因素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是一成不变的 B.自然因素变化较快
C.社会经济因素变化较慢 D.各区位因素间是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的
19.世界上最大的商品谷物农业生产国是 ( )
A.中国 B.美国 C.印度 D.俄罗斯
20.商品谷物农业的区位条件一般有 ( )
①机械化水平高 ②地广人稀 ③市场广阔,交通运输便利 ④自然条件优越 ⑤农业科技发达
A.①②③⑤ B.①②③④ C.②③④⑤ D.①②③④⑤
21.乳畜业的生产对象主要是 ( )
A.奶牛 B. 奶羊 C.牛奶 D.奶制品
22.关于亚洲水稻种植业特点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机械化水平高 B.水利工程量大
C.单产低,商品率低 D.资金投入多
23.形成大牧场放牧业的自然区位条件是( )
A.有良好的海洋运输条件和先进的保鲜、冷藏技术
B.草类茂盛,大面积优良的天然牧场
C.地广人稀,且有大面积热带草原气候区
D.都有大面积干旱半干旱区,这些地区不适宜种植业,只能发展畜牧业
24.世界上大牧场放牧业的共同特点是( )
A.分布在干旱半干旱气候区 B.只出现在发达国家
C.牧牛业占有重要地位 D.属于粗放的商品农业
25.根据我国农业部2003年2月的《优势农产品区域布局规划》,四种农作物的优势生产区域如图所示。读下图回答图例①、②、③、④代表的四种农作物依次为( )
A.大豆、甘蔗、油菜、棉花 B.棉花、大豆、油菜、甘蔗
C.油菜、甘蔗、棉花、大豆 D.大豆、油菜、棉花、甘蔗
26.新疆棉花产量高、质量好的主要自然原因是( )
①降水量丰富,有利于棉花生长 ②种植历史悠久,生产经验丰富
③太阳辐射强烈,昼夜温差大 ④土壤疏松,有利于棉根伸展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安徽省亳州市下辖三县(涡阳县、利辛县、蒙城县)一区(谯城区),全市人口约530万,市区人口30多万,每年外出务工人数约120~140万,主要流向长三角和珠三角地区。据此回答27~28题:
27.影响这种人口迁移的主要原因是( )
A.政治原因 B.经济原因 C.城市化和国土开发 D.军事原因
28.亳州市区人口达30多万,按照城市等级划分,亳州市应该属于( )
A、小城市 B、大城市 C、中等城市 D、特大城市
亳州市涡阳县义门镇、苔干栽培历史悠久,被称为“苔干之乡”,近年来以义门为中心不断向四周扩散,种植面积不断扩大,去年的种植面积达到34万亩、总产量达2.7万吨,产值约4亿元,产品除在国内畅销外,现已出口至日、韩、俄、 港、澳、台等国家和地区。然而近几年特别是入世以来,亳州市的苔干产品出口面临着更为严格的出口检测标准。据此回答29~30题:
29.该地区苔干种植面积不断扩大,形成区域化种植的主要影响因素是( )
A.地形 B.科技 C.劳动力 D.市场
30.为有效增强市场竞争力,避免发达国家对亳州“苔干”出口限制的“绿色壁垒”,对该地区农业发展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生产过程机械化 B.生产过程有机化
C.生产产品品牌化 D.经营模式产业化
二、综合题(40分)
31.读图,回答下列问题。(12分)
(1)请分析改革开放前,四季青作为北京市蔬菜生产基地的原因。(4分)
(2)试从社会经济条件分析,是什么因素的变化促使海南岛成为北京蔬菜生产基地?(4分)
(3)海南岛与山东寿光相比,蔬菜生产具有什么自然条件上的优势?(4分)
32.读长江三角洲地区的城市发展图(图中黑圆圈代表城市等级),回答下列各题。(每小题3分,计9分)
(1)、下列有关长江三角洲地区城市由甲图到乙图变化过程的叙述错误的是( )
A.此过程称为城市化
B.在此过程中社会经济得到了较快的发展
C.此过程中城市人口数量增加
D.此过程中出现了逆城市化现象
(2)、有关a、b、c、d四类城市等级体系和服务功能的叙述正确的是( )
A.a城市等级最高,数目最多,服务范围最大
B.b比d的城市等级高,服务种类多,服务范围大
C.c等级的城市之间距离比b等级的城市之间距离远
D.d等级城市等级最低,但服务种类最多
(3)、你是从哪些方面来理解城市化的呢?
33.读“未来人口、资源、环境”关系图,回答:(每小题3分,计9分)
(1)目前三者发展的趋势是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 ____
______________ ____。
(2)在三条曲线的相互关系中,起主导作用的是哪一条?为什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
(3)解决人类与环境矛盾的主要途径是: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4、下图是“西欧国家农业生产结构示意图”,读图回答问题。(10分)
(1)A阶段农业生产以________为主,B阶段农业生产是种植业和畜牧业并重,C阶段则以________为主。(2)分
(2)C阶段的生产对象是________。(1分)
(3)西欧的牧草大部分分布在________气候区,我国的西部牧草分布在________气候区和________气候区。(3分)
(4)西欧人称牧草为“绿色金子”,是因为西欧________,对乳产品需求量大。(2分)
(5)我国西部人称牧草为“天然蓄水池”,是因为其具有________的作用。(2分)
高一地理(人教地理必修二)期中试题参考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1 2 3 4 5 6 7 8 9 10
C B C C C A C D B B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C D C D B A A D B D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A B D A D C B C D A
31.答案:(1)位于北京城郊;接近消费市场,运输成本低;附近水源丰富。(2)交通运输和冷冻保鲜技术的发展。(3)纬度低;光热充足;一年四季连续生产;降水较丰富。
32.答案:(1)D (2)B (3)城市人口的数量增加,城市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上升,城市数量增多,城市规模扩大,乡村地区变为城市。(任意答对三点即可给分)
33.答案:(1)人口增加、资源减少、环境恶化;(2)人口曲线;人口增多导致对资源消耗量增加排出的废弃物增多,从而导致环境恶化。(3)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素质,参加国际协作。
34.答案:(1)种植业 乳畜业
(2)奶牛
(3)温带海洋性 温带大陆性 高山
(4)经济发达,城市众多
(5)涵养水源,保持水土
❼ 高一地理必修2
一:地球运动的基本形式:公转和自转
绕转中心 太阳 地轴
方向 自西向东版(北天极上空看逆时针权) 自西向东(北极上空看逆时针,南极上空相反)
周期 恒星年(365天6时9分10秒) 恒星日(23时56分4秒)
角速度 平均1
❽ 高中地理必修二的主要内容
必修二部分(高一)第一章人口的变化§人口的数量变化1、一个地区人口的数量变化包括人口的自然增长和机械增长(人口迁移)。其中,影响人口数量变化的决定性因素是自然增长,而机械增长对人口数量的影响力随着范围的增大而减弱。2、从时间上看,世界人口数量的变化在不同历史时期是不同的,从总的趋势来看是不断增长的,二战后则进入快速增长时期,70年代后增长速度减缓。从空间上看,集中于欧洲、北美洲、大洋洲的发达国家,人口自然增长率较低,日本、俄罗斯;德国、法国、匈牙利等国家甚至出现了人口负增长现象;而集中于亚洲、非洲、拉丁美洲的发展中国家人口自然增长率较高。因此不同的国家和地区采取的人口政策是不同的。3、世界人口增长模式是由出生率、死亡率、自然增长率三项指标共同构成的,可以分为原始型、传统型、现代型三种类型。4、图中曲线①表示出生率,曲线②表示死亡率。A表示的人口增长模式是原始型,B表示的人口增长模式是传统型,C表示的人口增长模式是现代型。在表格中填出各种人口增长模式的相关特点。 5、影响人口模式转变的主要因素是社会生产力,在人口模式的转变过程中,首先出现下降变化的是死亡率。6、全球增长模式从总体来看处于由传统型转向现代型的过渡阶段,从局部看,发达国家以及中国等少数发展中国家已经进入现代型型,而大部分发展中国家仍然处于由传统型转向现代型的过渡阶段。§2人口的空间变化1、人口迁移按照是否跨越国界可以分为国际人口迁移和国内人口迁移。2、国际人口迁移总体特点是以集团性、大批量的移民为主。①19世纪以前主要迁往新发现的大陆,如由欧洲迁往美洲、大洋洲,开发了新大陆,传播了工业文明,改变了人种的空间分布。②二战后的人口迁移主要特点是定居移民减少,短期流动人口增加,迁移方向主要由发展中国家迁往发达国家以及世界性的大型能源基地,主要迁出区是拉丁美洲,主要迁入区有欧洲、北美和西亚、北非地区。3、我国人口迁移分为两个阶段:①20世纪80年代以前,为了开发边疆,主要以政策性迁移为主。②20世纪80年代以后,主要特点表现为人口迁移规模增大,频率加快,迁移方向主要为由农村向城市,由内陆向沿海。4、我国人口迁移的主要意义:①调节人口空间分布;②调节人才余缺;③加强民族融合和文化交流;④促进经济发展、缩小地区经济差距。5、影响人口迁移的因素包括自然因素、社会经济因素、个人动机和需求等,从总体上看,最主要的影响因素往往是经济因素。§3人口的合理容量1、①环境人口容量:是环境承载力最重要的指标,表示一个地区能养活的最大人口数量;②人口合理容量表示一个地区在可持续发展的前提下所能养活的最大人口数量。二者均具有不确定性性。2、影响环境人口容量的因素主要包括资源、科技水平、生活和文化消费水平等,其中最主要的因素是资源,与环境人口容量成正比的是资源和科技水平,成反比的是生活和文化消费水平。3、保持人口合理容量的关键是既要提高生活质量,又要保持好生态、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发展;对于不同国家和地区来说,保持人口合理容量的关键措施是不同的,发展中国家要尽最大可能将人口控制在合理的规模之内,而发达国家要建立公平秩序,保证大多数人追求生活质量的平等权力。第二章城市与城市化§1城市内部空间结构1、城市形态分为组团状(重庆)、团块状(北京、成都、合肥、华盛顿)、放射状(延安)、条带状(兰州、洛阳、西宁、宜昌)等。2、影响城市形态的因素有自然条件(地形、河流等)和社会经济条件(交通、经济、文化、历史等)。如:平原地区的城市形态多为团块状,山区和丘陵区的城市形态则多为组团状。3、城市中最常见的功能区主要是住宅区、商业区、工业区。各功能区之间没有明显界线;各功能区可能兼有其它土地利用方式;不同规模和类型的城市,其功能区构成不同。4、住宅区:城市最广泛的土地利用方式,中高级与低级住宅区呈背向发展。 5、商业区:需要便捷的交通及大量消费者;分布以市场最优或交通最优为原则;多位于市中心、交通干线两侧或街角路口;大多呈点状或条状。6、工业区:专业化程度较高,相互之间协作性强;不断向外缘移动;分布于交通便利地区(靠近公路、铁路、河流等)7、影响城市内部空间结构的最主要的因素是经济因素,如地租的高低(主要取决于交通便捷程度及距市中心远近)、各类土地利用方式的付租能力等。8、图中A表示工业,B表示住宅,C表示商业,由市中心向外缘递变最快的是商业,①-③中适合发展住宅区的是②,适合发展工业区的是③,适合发展商业区的是①。 9、代表性的城市地域结构包括同心圆模式、扇形模式、多核心模式。10、城市规划的合理性必须兼顾生态、经济、社会效益。例如:要有便利的交通条件;协调好相互的位置关系,以减少污染;设置必要的防护带;必要的卫星城建设等等。§2不同等级城市的服务功能1、城市等级越高,其服务种类越多,服务级别越高,服务范围越大。城市服务范围通常不固定,没有明显界线。一般城市服务范围包括城市本身、周围的小城镇以及广大农村地区;省会城市服务范围覆盖周围各县乃至全省;北京、上海、广州等城市服务范围则可扩展至全国。2、城市规模和等级与其地理位置相关,位于资源丰富、交通便利的地区,有利于城市等级的提高。3、合理布局城市的原则:①高等级城市数量少,低等级城市数量多;②低等级城市分布于高等级城市周围;③高等级城市相互距离较远,低等级城市相互距离较近;④不同等级城市的服务范围层层嵌套(高等级城市服务范围包含低等级城市服务范围)§3城市化1、人口向城镇集聚、城市范围不断扩大、乡村变为城镇的过程就是城市化。其水平高低的主要衡量标准包括城市人口比重、城市人口数量、城市用地规模和面积等,其中最重要的标准是城市人口比重的高低。2、促进城市化发展的原因主要包括:农村(推力):人口过剩(对土地压力大)、自然灾害频繁严重、收入低、社会服务短缺;城市(拉力):就业机会多、社会福利保障程度高、文化设施齐全、交通便利。3、发达国家城市化起步早,城市化水平高(城市人口比重大),发展速度慢,已经进入城市化的后期成熟阶段,多出现逆城市化现象,从而出现众多的卫星城。4、发展中国家城市化起步晚,城市化水平低(城市人口比重小),发展速度快,已经进入城市化的中期阶段,多出现郊区城市化现象,造成城市规模和面积不断扩大。5、城市化对地理环境的影响是多方面的,即可以改善环境,如平整土地、修建水利设施、绿化环境等,也可以破坏环境,产生环境污染问题(大气污染、水体污染、固体废弃物污染、噪音污染、光污染、电磁辐射污染等)和生态破坏问题(如生物多样性减少),另外还可以产生交通及居住条件差、失业和就业问题突出、社会秩序混乱、内城衰落等现象。6、人类解决城市化问题(建造生态城市)的主要对策:①发展节能建筑和绿色交通,减少环境污染。②使城市与自然环境保持协调,建立良性循环:例如:
❾ 高一地理必修二期中考试复习资料
第五单元 人类的生产活动与地理环境
1、 影响农业区位的因素
气候:热量、光照、降水影响极大;气候条件分布有明显的地域性
地形:平原——耕作业;山地——林业、畜牧业;山地农作物的垂直分布;
土壤:作物生长的物质基础;酸性红壤——种茶树
市场:市场的需求量最终决定了农业生产的类型和规模
交通运输:园艺业、乳畜业——必须有方便快捷的交通运输条件;接近城市分布
政策:如商品性农业生产基地建立
2、 农业发展与区位的关系
(1) 自然因素的利用和改造
自然因素对农业区位的影响并非都是决定性的,
A培育良种、改良耕作制度——扩大某种农作物的区位范围
如我国橡胶和双季稻生产北推;小麦种植高限扩展
B根据经济技术条件,对不适宜的自然因素进行改造
如玻璃温室(温室效应原理)——改善温度、并可对光照、通风、湿度进行调节
梯田——改造地形;较陡的山坡不适宜修筑梯田;灌溉——改造水分
(2) 社会经济因素的发展变化
农业区位的选择,更多要考虑社会经济因素的发展变化
A市场区位及需求的变化,对农业区位的影响最为突出
如城市周围成为菜、肉、蛋、奶、园艺业等农副产品基地
B交通运输条件的改善和农产品保鲜、冷藏等技术的发展,使市场对农业区位的影响在地域上大为扩展(世界大市场的形成——农业在世界范围内形成了区域专业化生产)
如美国东南部花、菜基地供应东北部工业基地;
我国北方冬季从南方大量调进蔬菜;
荷兰鲜花装点世界许多大城市;
美、加、澳、法等成为世界主要商品粮生产国;
荷兰、丹麦、新西兰等成为世界主要乳畜产品供应国
拉美、非洲以及东南亚和南亚成为世界热带经济作物的生产基地
3、 农业主要地域类型的特点(从土地利用的方式的角度)
农业地域类型 代表性地区 主要分布地区 分类 特点
水稻种植业 中国秦淮以南 东亚的亚热带季风区;南亚的热带季风区;东南亚的热带雨林区 劳动密集型
自给农业 人多地少,小农经营;
单产高,商品率低;
机械化水平低,田地规模小
水利工程量大
科技水平低
大牧场放牧业 阿根廷的潘帕斯草原 美、澳、新西兰、阿根廷、南非 密集农业
商品农业 地广人稀,大规模机械化经营;
优良的天然牧场
交通便利,促进了商品化经营
广阔的市场需求
商品谷物农业 美国中央大平原 美、加、阿根廷、澳、俄、乌克兰 商品农业
种植业
密集农业 优越的自然条件:
地势平坦、土壤肥沃、水源充足、气候温和
便利的交通运输;
地广人稀;
高度发达的工业:
为农业生产提供现代化农业机械、电力、化肥、农药
先进农业科技
混合农业 澳大利亚的墨累-达令盆地
(背风坡;灌溉成为农牧业发展的限制性条件;东水西调) 欧洲、北美、南非、澳、新西兰 商品农业
密集农业 良性农业生态系统
有效利用时间安排农事活动
农业生产有较大的灵活性和对市场的适应性;
大规模机械化家庭农场
市场广大
交通便利
4、 影响工业区位因素
(1) 经济方面:原料、动力(燃料)、劳动力、市场、交通运输、自然条件
(2) 社会方面:政府、政策、个人偏好等
(3) 环境:污染类型和污染程度
主导因素影响工业区位选择:
类型名称 典型工业部门 相关特点
原料指向型工业 制糖、水产品加工、水果加工、罐头厂 所需原料丰富地区;
原料不便运输
市场指向型工业 瓶装饮料、家具制造、印刷 接近产品消费地区;
产品不便运输
动力指向型工业 有色金属冶炼(炼铝)、化工 需要消耗大量能量
廉价劳动力指向型工业 普通服装、电子装配、包带、制伞、制鞋 拥有大量廉价劳动力地区
技术指向型工业 集成电路、航天、航空、精密仪表 高等教育和科技发达地区
5、 工业发展与区位的关系
由于社会生产力发展和科学技术等方面的发展,区位因素发展变化如下:
(1) 原料来源多、交通改善
——原料地对工业区位影响渐弱;市场影响渐强
例:鞍钢(原料、动力指向型);宝钢(市场指向型)
(2) 一些发达国家,交通运输条件对工业区位的影响有所下降
(3) 信息通信网络的通达性作为工业区位因素的重要性越来越突出
(4) 劳动力素质对工业区位的影响力在逐渐增强
(5) 国家政策变化的影响:如我国西部大开发、改革开放初沿海地区的发展
(6) 国防的需要:如我国20世纪五六十年代内地的重工业和军事工业
(7) 个人偏好:如华侨回乡投资
(8) 工业惯性的影响
(9) 环境保护的影响:
原则:大气污染企业应在居民区的下风向;或最小风频上风向;与盛行风垂直的两郊外
水污染企业应在居民区下游
固体废弃物和噪音多的企业远离居民区
气污、水污:化工厂
气污:水泥厂、火电厂、钢铁厂、化工厂
水污:印染厂、造纸厂、电镀厂、化工厂
噪污:交通线、车站、飞机场
6、 工业联系和集聚现象
(1) 工业联系:
A生产上联系:投入-产出联系
如:炼铁厂和钢铁厂;皮革厂、钢铁厂和汽车厂
B非生产上的空间联系:共用廉价劳动力或基础设施
如:天津新技术开发区内的“康师傅”和“三星”
C信息联系:计算机联网
(2) 工业集聚
好处:降低生产成本;提高利润;获得规模效益
类型:
A专业化生产集聚地域:投入-产出联系
如钢铁厂工业区和石油化工区
B新小批量定制产品的生产:协作工厂集聚并接近市场,及时反馈信息形成新兴工业区
7、 不同工业地域的形成和发展特点
形成类型:
(1) 自发形成的工业地域:有投入-产出关系
(2) 规划建设的工业地域:有投入-产出关系;或由于共同设施而集聚一起
发展特点:
(1) 农产品加工为主的工业地域:发育程度低;工业发展潜力小,面积小;如糕点厂、糖果厂等
(2) 以钢铁等生产过程复杂工业为主的工业地域:发育程度高;工业发展潜力大,面积大
可扩展成为工业城市,其区位由核心工厂区位因素而定
如钢铁工业城市鞍山、攀枝花、马鞍山
石油工业城市大庆、克拉玛依
汽车城十堰
传统工业区 新兴工业区
代表工业区 德鲁尔区;英中部区;美东北部区 美硅谷;中关村
主要区位因素 原料、廉价劳力 人才、环境、交通
主要部门 钢铁、煤炭、纺织、化工、机械 电子、航天、生物工程
工业地域特点 以传统大型企业为核心发展集聚而成 分散为主
产品特点 重、厚、长、大 轻、薄、短、小
生产规模 大 小
科技人员比例 低 高
生产增长速度 慢 快
产品更新换代周期 长 短
研发费用 低 高
发展类型 资金密集型、资源密集型、廉价劳力密集型 技术密集型
按主导区位因素分类 原料、动力、廉价劳力指向型 技术指向型、市场指向型
❿ 高中地理必修2
高一地理期末复习提纲
必修2 第四章 工业地域的形成与发展
4.1工业的区位因素与区位选择
一、 经济效益
从经济利益看工厂应选择在具有明显区位优势的地方,以花费最低的生产成本获得最高利润。
类型名称 典型工业部门 优势发展地区
原料指向型工业 制糖业、水产品加工业、水果加工业 所需工业原料丰富的地区
市场指向型工业 瓶装饮料业、家具制造业、印刷工业 接近产品消费市场的地区
动力指向型工业 有色金属冶炼工业、化学工业 能源供应充足的地区
廉价劳动力指向型工业 普通服装、电子装配、包带、制伞、制鞋工业 拥有大量廉价劳动力的地区
技术指向型工业 集成电路、航天、航空、精密仪表 高等教育和科技发达的地区。
二、社会效益
国家政策变化的影响:从20世纪80年代我国沿海地区工业的大发展,到21世纪初我国对西部地区的大开发。
国防的需要:20世纪50—70年代,我国在内地建立了一些大型工业基地,主要是重工业和军事工业。
个人偏好的影响:大批华侨和海外华人在家乡投资办厂。
工业惯性的影响:可能由于工厂搬迁的费用太高,政府的影响,出于对当地经济的考虑等,常常可以看到,某个工厂的区位不合理,但仍然留在那里,这称为工业惯性
三.环境效益
读课本P61《污染严重的工业的区位选择图》,分析污染严重的工业的区位应如何选择?
分析过程:某工厂——污染类型——如何治理
四.一个工厂的区位选择整体分析思路:
1、 经济效益
2、 社会效益
3、 环境效益
4.2工业地域的形成
一、工业联系——工业集聚——工业地域
1.工业联系
(1)投入——产出的联系
第一种是甲企业的产出是乙企业的投入。如纺纱——织布——印染——服装制造。同一工厂中不同工序之间的联系也属于这种联系方式,如生产流水线。
(2)非生产上的空间联系
有些工厂相互之间并没有生产工序上的联系,却在地理空间上联系在一起,工厂之间这种空间联系有的为了共同利用基础设施,有的为了共同利用廉价劳动力等,如某些经济技术开发区中的不同工业企业
2、工业集聚
在工业发展中,具有工业联系的一些工厂往往发生工业集聚现象。
工业的集聚的优点,可以充分利用基础设施,加强彼此之间的信息交流和技术协作,降低中间产品的运输费用和能源消耗,等,最终降低生产成本,提高利润,获得规模效益。
3.工业地域
(1)工业地域的概念
工业集聚而形成的地域,我们称之为工业地域。
(2)工业地域的形成
工业地域按照不同的形成过程,可分为两类:
①自发形成的工业地域
主要是在生产上有投入—产出联系的工业企业自发集聚形成的;
②规划建设的工业地域
既有与前者相同的类型,也有在共同的基础设施条件吸收下,不同工业集聚而形成的。
(3)工业地域的性质
工业地域按照发育程度的不同,分为两类:
①发育程度较低的工业地域
(如食品工业),以当地农副产品加工工业为主,工业联系简单、规模小、工厂少。
②发育程度较高的工业地域
(如钢铁工业区),工业联系复杂、面积大、协作企业多、生产规模大,往往能够形成专业化很强的工业城市。我国和世界许多著名的“钢城”“石油城”“汽车城”
二、工业分散与工业的地域联系
近些年来,一些科技含量高、工序复杂的工业(如飞机、汽车制造工业和电子工业等)开始出现分散的趋势。跨国企业在全球范围内寻找最优区位条件,降低成本,以最终获得最大的综合经济效益。
4.3传统工业区和新工业区
一、传统工业区
1、主要分布:德国鲁尔区、英国中部区、美国东北部工业区、我国辽中南工业区等。
2、传统工业区的特征
⑴一般是在丰富煤、铁资源基础上,以纺织、煤炭、钢铁、机械、化工等传统工业为主;
⑵以大型企业为轴心,逐渐发展起来的;
3、历史:
20世纪50年代,尤其是70年代以后开始衰落,之后许多国家对此进行了长期的改造。
二、鲁尔区的发展、衰落与整治(读课本图)
1.发展的区位特点
丰富的煤炭资源
离铁矿较近
充沛的水源
便捷的交通
广阔的市场
鲁尔区以煤炭工业为基础,以钢铁工业为主导,少数重工业部门高度集中。
2.衰落的主要原因
20世纪50年代以后,经济开始衰落,其原因是:
(1) 生产结构单一
鲁尔区的五大传统工业部门:煤炭、电力、钢铁、机械、化工
(2)煤炭的能源地位下降
(3)世界性钢铁过剩
(4)新技术革命的冲击
(5)用地紧张、环境污染严重
3.综合整治措施
20世纪60年代,鲁尔区开始实施综合整治的总体规则,主要从五个方面进行综合整治。
A、调整工业结构
B、调整工业布局
C、发展第三产业
D、优化环境
三、新兴工业区的概念、分布
1、 概念:新兴工业区是指20世纪50年代之后,在发达国家的一些乡村地区,逐渐形成了以灵活多变的中小企业为主的工业地域。
2、 主要分布:在意大利东北部和中部地区,德国南部地区,以及美国“硅谷”等,日本的“硅岛”(九州岛)
四、意大利新兴工业区(读课本图)
1.意大利新兴工业区发展的主要条件
① 大批廉价劳动力是发展的当地条件;
② 20世纪70年代 原料 和能源大幅度涨价是发展的国际条件;
③ 发达的信贷体系
④意大利高度开放的经济
⑤ 政府的大力支持
2.发展特点
工业区 意大利新兴工业区 传统工业区
生产规模 以 中小企业为主 以大型企业为主
主要工业部门 轻工业 重工业
生产过程 分散 集中生产
资本集中程度 低 高
工业分布 分散在小城镇或农村 集中布局
3.独特的发展模式—工业小区
(1)概念
指一个地区的中小企业(生产企业和生产企业之间、生产企业和非生产企业之间)以一项经营活动为中心,根据现代经营需要,逐步建立起来的一种相互信赖 、比较稳固的 协作关系和产供销体系。
(2)作用
有助于加强专业化,提高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本,增强在国内外市场上的竞争力。
五、美国“硅谷”(读课本图)
1.特点
20世纪中、后期以来,在新技术革命的推动下,一些科技含量很高的新兴工业迅速发展起来。
(1) 人才:从业人员水平高
(2) 产品:研发费用高;
(3) 增长和更新速度快;
(4) 产品面向国际市场
2.崛起原因
(1)位置优越,环境优美
(2)气候宜人。这里属于地中海气候,温暖湿润。
(3)高等院校。斯坦福大学
(4)便捷的交通,通达速度快。主要是高速公路和航空运输。
(5)军事订货:特殊的条件!
必修2 第五章 交通运输布局及其影响
一、主要运输方式及其特点:
运输方式 优点 缺点
铁路运输 当代最重要的运输方式之一。运量大,速度快,运费较低,受自然因素影响小,连续性好 修筑铁路造价高,消耗金属材料多,占地面积广,短途运输成本高
公路运输 发展最快、应用最广、地位日趋重要的运输方式。机动灵活,周转速度快,装卸方便,对各种自然条件适应性强 运量小,耗能多,成本高,运费较贵
水路运输 历史最悠久的运输方式,运量大,投资少,成本低 速度慢,灵活性和连续性差,受航道水文状况和气象等自然影响大
航空运输 速度快,运输效率高,是最快捷的现代化运输方式
运量小,能耗大,运费高,且设备投资大,技术要求严格。
管道运输 运具和线路合二为一的新型运输方式。货物主要是原油、成品油、天然气、煤浆及其它矿浆。气体不挥发,液体不外流,损耗小,连续性强,平稳安全,管理方便,而且可以昼夜不停,运量很大。 管道运输要铺设专门管道,设备投资大,灵活性差。
二、交通运输网的形成与发展趋势:
分一种运输方式形成的运输网、两种以上运输方式形成的运输网及不同地域的综合运输网。(见课本P80图)
发展趋势:交通运输不仅日益网络化、国际化(二条亚欧大陆桥、四条世界主要航海线),而且日益高速化、大型化和专业化(集装箱运输节省包装费用,便于实现装卸作业机械化,且货物运输安全)。
三、交通运输线、站的区位因素:
a.影响铁路的建设的区位因素:经济、社会因素成为决定性因素。以京九铁路为例(1、合理布局交通网,2、促进沿线经济的发展,3、维持香港的长期稳定和繁荣,4、先进的科学技术是保证)
b.影响公路的建设的区位因素:修筑公路,1、要充分利用有利的自然条件,避开那些地形、地质、水文条件复杂的地段。2、尽量少占农田耕地,处理好与城镇发展的关系。
e.港口建设的条件:港口的区位不仅要受到水域条件(如航行条件、停泊条件)的影响,还要受到陆域条件(如筑港条件、腹地条件)的影响。上海港的主要区位因素主要有:一是上海港是长江三角洲的一个河口港,兼作海港,主要港区沿黄浦江分布,三角洲地势平坦开阔,为港口建设提供了条件,长江一方面为港口提供了淡水,另一方面保证了船舶航行的空间,但是三角洲坡度小,泥沙容易沉积淤塞河道;二是上海港的经济腹地是中国经济最发达的地区。三是上海港以上海市为依托。
第六章 人类与地理环境的协调发展
6.1人地关系思想的演变
一、人地关系的历史回顾:
时期 人类思想 人地关系
采猎文明 崇拜自然 人地基本协调
农业社会 利用自然 对抗性增强,环境受到破坏
工业革命 征服自然 人地关系全面不协调
新技术革命 人类谋求协调发展 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二、直面环境问题
1、环境问题的产生
环境对人类生产、生活的排泄物具有一定的容纳和清除能力(环境自净能力)。当人类向环境索取资源的速度超过了资源本身及其替代品的再生速度,或者向环境排放废弃物的数量超过了环境的自净能力时,就会出现环境问题,
2、环境问题的表现:
当今世界环境问题主要表现为环境污染(包括大气污染、水污染、土壤污染、噪声污染、固体废弃物污染、海洋污染、放射性污染)和生态破坏(包括水土流失、土地荒漠化、土壤盐碱化、二氧化碳的含量增多和臭氧的破坏、资源的枯竭、生物物种的减少)两大类。城
3、环境问题的分布:
城市地区主要表现为环境污染,乡村地区主要表现为生态破坏。发展中国家环境问题较发达地区严重(其原因是:环境承受发展和人口的双重压力;经济、技术水平落后;发达国家污染严重的工业转移)。
三、可持续发展
1、 环境问题的防治:
从环境问题产生的主要原因(人口压力、资源的不合理利用、片面追求经济的增长);从总体上,环境问题的本质就是发展问题,是在发展的过程中产生的,必须在发展的过程中解决
★2、可持续发展
(1)可持续发展的概念:
可持续发展:它既满足其当代人的需求,而又不损害后代人满足其需求的能力。
它的内涵概括为:生态持续发展(基础)、经济持续发展(条件)、社会持续发展(目的),它们之间相互联系、相互制约、共同组成一个系统。(课本P96图)
(2)原则:公平性、持续性、共同性。
6、2中国的可持续发展实践
一、 必然性:
1、 大的人口压力
2、 资源短缺
3、 深刻的环境危机
二、 纲领:1994年3月,国务院发布了《中国21世纪议程---中国21世纪人口、环境与发展白皮书》提出了中国实施可持续发展的总体战略、对策以及行动方案。这是全球第一部国家级的《21世纪议程》。
三、 途径
1、 循环经济是重要途径。
循环经济以环境无害化技术为手段,以提高生态效益为核心,以环境友好方式利用经济资源和环境资源,实现经济活动的生态化。
2、 循环经济在工业中的表现形式是清洁生产。
清洁生产从原料开采—生产制造—消费使用—废弃物处理的全过程来评估产品对环境的影响程度,克服了传统工业生产只重视末端治理的弊端。能带来良好的环境效益和经济效益。
3、 循环经济在农业中主要表现为生态农业。
生态农业将农业生产和生态平衡纳入协调一致的轨道。它模拟自然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形成经济上和生态上的良性发展。
留民营村是“中国生态农业第一村”
所采取主要措施:调整产业机构,开展综合利用,广开源流,开发利用新能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