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必修一地理地球的转动
A. 高一地理必修一 第三节 地球的运动
地球自转和公转的关系:
(1)黄赤交角:赤道平面和黄道平面的交角。目前是23º26’
(2)太阳直射点在南北回归线之间的移动
二:地球自转的地理意义
(1)昼夜更替(2)地方时
(3)沿地表水平运动的物体发生偏移,北半球右偏,南半球左偏.
三:地球公转的地理意义
(1)昼夜长短和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
①昼夜长短的变化
北半球:夏半年,昼长夜短,越向北昼越长
①太阳直射点在那个半球,
北极圈以北出现极昼现象
那个半球昼长,②赤道全年
冬半年,昼短夜长,越向北昼越短
昼夜平分,③春秋分日全球
北极圈以北出现极夜现象
昼夜平分
南半球:与北半球相反
②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
春秋分日:由赤道向南北方向降低
由太阳直射点向南北
随纬度的变化
夏至日:由23º26’N向南北降低
方向降低
冬至日:由23º26’S向南北降低
23º26’N以北在夏至日达到最大值
离直射点越近高度
随季节的变化
23º26’S以南在冬至日达到最大值
越大
南北回归线之间每年有两次直射
四:光照图的判读
(1)判断南北极,通常用于俯视图,判断依据为:从地球北极点看地球的自转为逆时针,从南极看为顺时针;或看经度,东经度递增的方向即为地球自转的方向.
(2)判断节气,日期及太阳直射点的纬度
晨昏圈过极点(或与一条经线重合),太阳直射点是赤道,是春秋分日;晨昏线与极圈相切,若北极圈有极昼现象为北半球的夏至日,太阳直射点为北纬23º26’,若北极圈有极夜现象为北半球的冬至日,太阳直射点为南纬23º26’
(3)确定地方时
在光照图中,太阳直射点所在的经线为正午12点,晨昏线所包围的白昼部分的中间经线为12点,晨线与赤道交点经线的地方时为6点,昏线与赤道交点经线为18点,依据每隔15º,时间相差1小时,每1º相差4分钟,先计算两地的经度差(同侧相减,异侧相加),再转换成时间,依据东加西减的原则,计算出地方时
(4)判断昼夜长短
求某地的昼(夜)长,也就是求该地在纬线圈上昼(夜)弧的长度,这个长度也可由昼(夜)弧所跨的经度数来推算
(5)判断正午太阳高度角
先求所求地区与太阳直射点的纬度差,若所求地和太阳直射点在同一半球,取两地纬度之差,若所求地和太阳直射点不在同一半球,取两地纬度之和,再用90º-两地纬度差即为所求地的正午太阳高度
五:晨昏线与经线和纬线
(1)根据晨昏线与纬线相交判断问题
①晨昏线通过南北极可判断这一天为3月21日或9月23日前后
②晨昏线与南北极相切,北极圈内为昼,可判断这一天为6月22日前后,北半球为夏至日,北半球为夏季,南半球为冬季
③晨昏线与南北极相切,北极圈内为夜,可判断这一天为12月22日前后,北半球为冬至日,北半球为冬季,南半球为夏季
(2)根据晨昏线与经线相交关系判断昼长和夜长
推算某地昼长或者夜长,求昼长时,在昼半球范围内算出该地所在地的纬线圈从晨线与纬线圈交点到昏线与纬线圈交点,所跨的经度除以15即该地昼长,如果图上只画了昼半球的一半,要注意,图中白昼所跨经度差的2倍,除以15才是该地的昼长
-----------------------------------------------------
非常详细,这个文档为两年前的我省了不少时间。建议楼主先踏踏实实地看一遍课本,买一本配套图册辅助阅读。
B. 高一地理必修一第三节地球的运动
地球自转和公转的关系:
(1)黄赤交角:赤道平面和黄道平面的交角。目前是23º26’
(2)太阳直射点在南北回归线之间的移动
二:地球自转的地理意义
(1)昼夜更替(2)地方时(3)沿地表水平运动的物体发生偏移,北半球右偏,南半球左偏.
三:地球公转的地理意义
(1)昼夜长短和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
①昼夜长短的变化
北半球:夏半年,昼长夜短,越向北昼越长①太阳直射点在那个半球,
北极圈以北出现极昼现象那个半球昼长,②赤道全年
冬半年,昼短夜长,越向北昼越短昼夜平分,③春秋分日全球
北极圈以北出现极夜现象昼夜平分
南半球:与北半球相反
②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
春秋分日:由赤道向南北方向降低由太阳直射点向南北
随纬度的变化夏至日:由23º26’N向南北降低方向降低
冬至日:由23º26’S向南北降低
23º26’N以北在夏至日达到最大值离直射点越近高度
随季节的变化23º26’S以南在冬至日达到最大值越大
南北回归线之间每年有两次直射
四:光照图的判读
(1)判断南北极,通常用于俯视图,判断依据为:从地球北极点看地球的自转为逆时针,从南极看为顺时针;或看经度,东经度递增的方向即为地球自转的方向.
(2)判断节气,日期及太阳直射点的纬度晨昏圈过极点(或与一条经线重合),太阳直射点是赤道,是春秋分日;晨昏线与极圈相切,若北极圈有极昼现象为北半球的夏至日,太阳直射点为北纬23º26’,若北极圈有极夜现象为北半球的冬至日,太阳直射点为南纬23º26’
(3)确定地方时在光照图中,太阳直射点所在的经线为正午12点,晨昏线所包围的白昼部分的中间经线为12点,晨线与赤道交点经线的地方时为6点,昏线与赤道交点经线为18点,依据每隔15º,时间相差1小时,每1º相差4分钟,先计算两地的经度差(同侧相减,异侧相加),再转换成时间,依据东加西减的原则,计算出地方时
(4)判断昼夜长短求某地的昼(夜)长,也就是求该地在纬线圈上昼(夜)弧的长度,这个长度也可由昼(夜)弧所跨的经度数来推算
(5)判断正午太阳高度角先求所求地区与太阳直射点的纬度差,若所求地和太阳直射点在同一半球,取两地纬度之差,若所求地和太阳直射点不在同一半球,取两地纬度之和,再用90º-两地纬度差即为所求地的正午太阳高度
五:晨昏线与经线和纬线
(1)根据晨昏线与纬线相交判断问题
①晨昏线通过南北极可判断这一天为3月21日或9月23日前后
②晨昏线与南北极相切,北极圈内为昼,可判断这一天为6月22日前后,北半球为夏至日,北半球为夏季,南半球为冬季
③晨昏线与南北极相切,北极圈内为夜,可判断这一天为12月22日前后,北半球为冬至日,北半球为冬季,南半球为夏季
(2)根据晨昏线与经线相交关系判断昼长和夜长
推算某地昼长或者夜长,求昼长时,在昼半球范围内算出该地所在地的纬线圈从晨线与纬线圈交点到昏线与纬线圈交点,所跨的经度除以15即该地昼长,如果图上只画了昼半球的一半,要注意,图中白昼所跨经度差的2倍,除以15才是该地的昼长
-----------------------------------------------------
非常详细,这个文档为两年前的我省了不少时间。建议楼主先踏踏实实地看一遍课本,买一本配套图册辅助阅读。
C. 高一地理必修一 地球自转的地理意义
因为地球上的方向是用经线和纬线做标准的,而经线和纬线都随地球自转而旋转,北半球的经纬内线都在持续向左转容,水平运动物体相对向右偏,南半球相反.
北半球自西向东运动的物体,由于地球自转,该物体由于惯性会有沿这个纬圈向外的趋势。(注意该纬圈垂直于地轴,那个转盘实验可以解释,这里不再赘述),这个沿纬圈向外的趋势分解为两个相互垂直的部分,一部分垂直向上(即垂直地表面,地表面与该点相切),一部分往南(这里要注意体会,最好画图),所以向东运动的物体受到的地转偏向力分为两部分,即向上的力和向南的力。向上的力很小,一般可以忽略。
北半球自东向西运动的物体,正好相反,该物体会有沿这个纬圈向内的趋势,这个视示力分解为垂直向下和向北的地转偏向力。
D. 高一地理必修一 地球的运动 急!急!急!
下面是抄知识点归纳。袭相关习题的话还是买本好的地理资料吧。因为好多题都涉及到图片,传上来真是太麻烦了。学地理要有耐心,步步为营。 第一单元 宇宙中的地球
一:地球运动的基本形式:公转和自转
绕转中心 太阳 地轴
方向 自西向东(北天极上空看逆时针) 自西向东(北极上空看逆时针,南极上空相反)
周期 恒星年(365天6时9分10秒) 恒星日(23时56分4秒)
角速度 平均1
E. 高一地理必修一 地球的运动方面
1、看到太阳没动,所以肯定是逆着地球自转在飞行,SO B
2、飞机以赤道自转一半的速度,所以我觉得应该是北纬45°。。
3、C
F. 高中地理必修一,地球运动
春分 冬至 冬分 秋至
6点 18点 0点 12点
北半球 南回归线 昼短夜长
凌晨2点
13题、
第一个:G H
第二个:E
第三个:F
G. 高一必修一地理地球公转的小问题
由图可知,绝抄热窗户在南面,太阳最多只能直射南回归线,如果这个地方在南回归线以南,那绝热窗户就毫无作用,所以判定在南回归线以北。再看现在是冬至日,正午太阳高度角30度,南回归线以23.5度算,赤道是66.5度,所以此地判定在北半球。90-(x+23.5)=30,x=37.5,此地在北纬37.5度附近,华北平原在北纬32-40度,三江平原在北纬45度附近,巴西高原和南非高原均在南半球,所以华北平原答案更准确。望采纳。
H. 高一必修一地理试题 地球的运动方面
1、12:20
2、前一天的21点
3、第二天2点
4、120°E
5、30°W
I. 关于高中必修一地球自转的一道题
1。地球自转的地理意义:产生了昼夜交替,产生了自转偏向力,产生了地方时
2。地球公转的地理意义:产生了四季更替,产生了正午太阳高度角
选B
J. 高一地理必修一地球的运动题目
1.23°26′N,极夜范围:南极圈以内地区
2.6月22日4时
3.30°W和150°E
4.加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