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上册地理天气与气候教材分析
⑴ 七年级上册地理各气候的特点
(一)热带雨林气候
全年高温、多雨、湿度大。年平均气温在26℃左右,气温年较差很小,年降水量一般超过2000毫米,分配比较均匀。
(二)热带季风气候
全年气温高,年平均气温超过20℃,雨旱两季分明。
(三)热带草原气候
全年气温高,年平均气温约25℃,有明显干季和湿季、年降水量一般在700—1000毫米。
(四)热带沙漠气候
全年高温干旱。
(五)亚热带季风气候
冬季气温偏低,降水少;夏季高温多雨,降水季节分配不均。
(六)亚热带地中海气候
夏季炎热少雨;冬季温暖多雨。
(七)温带季风气候 主要分布在温带亚洲大陆东部,
冬季寒冷干燥;夏季暖热多雨。年较差大,年降水量500—700毫米,分配不均,相对集中在夏季。
(八)温带海洋性气候
夏季温度不高,冬季温度不低,年较差小;年降水量一般在700—1000毫米,分配比较均匀。
(九)温带大陆性气候
夏热冬冷,气温年较差、日较差都大,降水稀少,气候干旱。
(十)亚寒带大陆性气候
冬季漫长严寒,暖季温凉短促;降水量少,相对集中在夏季,蒸发弱。
(十一)极地苔原气候
终年严寒。最热月平均气温1—5℃,降水少,蒸发弱,云量较高。
(十二)极地冰原气候
全年非常严寒,各月平均气温都在0℃以下。南极大陆年平均气温-29℃—35℃,北极地区-22℃以下,全年多暴风雪。
(十三)高山高原气候
气温随高度增高而降低,气候垂直变化显著,在一定高度内,湿度大、多云雾、降水多;愈向山地上部,风力愈强。我国青藏高原,海拔高,气温低,但辐射强,日照丰富,降水少,冬半年风力强劲。气温的年较差小,日较差大。
⑵ 七年级上册地理气候类型
1、热带雨林
位于各洲的赤道两侧,向南、北延伸5°~10°左右,如南美洲的亚马孙平原,非洲的刚果盆地和几内亚湾沿岸,亚洲东部的一些群岛等。
特点:全年高温多雨
分布:赤道附近(南北纬10°之间)
成因:全年受赤道低压控制,盛行上升气流
典型地区:亚马孙河流域,刚果河流域,印度尼西亚
2、热带草原
这种气候主要分布在赤道多雨气候区的两侧,即南、北纬10°~15°左右(有的伸达25°)的中美、南美和非洲。
特点:全年高温,湿季多雨(有明显的干湿两季)
分布:非洲、南美洲附近热带雨林两侧(南北10°~15°)
成因:低压(湿季)与信风带(干季)交替控制
3、热带沙漠
它分布于热带干湿季气候区以外,大致在南、北纬15°~30°之间,以非洲北部、西南亚和澳大利亚中西部分布最广。
特点:全年炎热干燥
分布:回归线附近,大陆西岸沿岸(南、北纬15°~30°)
成因:副热带高压与信风带控制
4、热带季风
热带季风气候分布于北纬10°至25°之间的大陆东岸。主要分布在中国台湾南部、雷州半岛、海南岛,以及中南半岛、印度半岛的大部分地区、菲律宾群岛;此外,在澳大利亚大陆北部沿海地带也有分布。
特点:全年高温,夏季多雨,有旱雨两季
分布:印度半岛,中南半岛(北纬10°至25°大陆东岸)
成因:海陆热力差异和气压带风带的季节性移动
5、地中海
位于副热带纬度的大陆西岸,约在纬度30°~40°之间,大陆西海岸,包括地中海沿岸、美国加里福尼亚州沿海、南美智利中部沿海、南非的南端和澳大利亚的南端。
特点:夏季炎热干燥,冬季温和多雨
分布:南北纬30°~40°大陆西岸
成因:西风带与副热带高气压交替控制
6、亚热带季风
亚热带季风气候出现在南北纬25°~35°亚热带大陆东岸,它是热带海洋气团和极地大陆气团交替控制和互相角逐交绥的地带。
特点:夏季高温多雨,冬季温和少雨
分布:北纬25°~35°大陆东岸
成因:海陆热力差异
7、亚热带沙漠
亚热带沙漠气候是热带沙漠气候向高纬的延伸。与热带沙漠气候的共同点:少雨、少云、日照强、气温高、蒸发旺盛。
特点:全年干旱少雨,夏季高温炎热
分布:南、北纬25°~35°的大陆西部和内陆地区
成因:受副高和干燥信风作用形成
8、温带海洋
温带海洋性气候景观位于大陆西岸,南、北纬40°~60°地区。
特点:全年湿润,冬季温和,夏季凉爽
分布:南北纬40°~60°大陆西岸
成因:全年受中纬西风控制
9、温带季风
出现在北纬35°~55°左右的大陆东岸,包括中国华北和东北、朝鲜的大部、日本的北部以及远东地区的一部分。
特点:夏季高温多雨,冬季寒冷干燥
分布:北纬35°~55°左右的大陆东岸
成因:海陆热力性质差异
10、大陆性湿润
温带大陆性湿润气候位于北美大陆东部西经100°以东和亚欧大陆温带海洋性气候区的东侧。
特点:夏季炎热多对流雨、冬季寒冷少雨
分布:北美洲100°W以东、40-60°N地区
成因:从海洋来的西风经过大陆变性作用,气温较低且湿度较低。但常有锋面气旋经过。冬季降水比较少但温带海洋性气候比温带季风气候要多。
11、温带大陆性
主要分布在北纬35°~50°的亚洲和北美大陆的中心部分。
特点:冬夏温差大,全年降水少
分布:北纬35°~50°大陆内部
成因:距海较远,纬度较高
(2)七年级上册地理天气与气候教材分析扩展阅读:
我国气候的特征:
1.气候复杂多样
中国幅员辽阔,跨纬度较广,距海远近差距较大,加之地势高低不同,地形类型及山脉走向多样,因而气温降水的组合多种多样,形成了多种多样的气候。
2.季风气候显著
中国的气候具有夏季高温多雨、冬季寒冷少雨、高温期与多雨期一致的季风气候特征。由于中国位于世界最大的大陆——亚欧大陆东部,又在世界最大的大洋——太平洋西岸,西南距印度洋也较近,因之气候受大陆、大洋的影响非常显著。
⑶ 七年级上册地理气候分布特点
气候名称、特点、成因及分布
热带雨林气候-全年高温多雨
常年受赤道低压带影响
赤道附近,南北纬10度之间
热带草原气候-分干湿两季
受赤道低压带和副热带高压交替控制
南北纬10-20度,大陆西岸
热带沙漠气候-全年高温干燥
常年受副高影响
南北纬20-30度,大陆西岸
地中海气候气候-夏季炎热干燥,冬季温和多雨
受西风带和副热带高压交替控制
南北纬30-40度,大陆西岸
温带海洋性气候-全年温和多雨
常年受西风带影响(暖流的增温增湿作用)
南北纬40-60度,大陆西岸
热带季风气候-夏季高温多雨,冬季高温少雨,分雨旱两季
海陆热力性质的差异,(南亚热带季风,成因加上气压带和风带的季节性移动)
南北纬15-25度,大陆东岸
亚热带季风气候-夏季高温多雨,冬季温和少雨
海陆热力性质差异
南北纬25-35度,大陆东岸
温带季风气候-夏季高温多雨,冬季寒冷干燥
海陆热力性质差异(我国西南的季风,加上地形的影响)
南北纬35-55度,大陆东岸
温带大陆性气候-夏季温和少雨,冬季寒冷干燥
温带大陆内部,远离海洋
极地气候-全年低温,降水少
分苔原带和冰原带。苔原带主要在在北冰洋沿岸;冰原带在南极大陆和格陵兰岛
山地气候-随海拔升高,气温降低,降水发生变化
⑷ 求一下初一上册地理第三章:天气与气候的所有笔记,要全面的。
第一节 多变的天气
一.天气的定义:一个地方短时间里阴、晴、雨、雪、冷、热等大气状况。 二 天气的特点:、
1)天气反映一个地方短时间里的大气状况,它是经常变化的
2)同一时刻,不同地方天气不同:如某一时刻“现在正在下雨”,一天如“今天很闷热”,几天如“这几天阴雨连
绵”。 3)同一地方,不同时刻天气不同。如“东边日出西边雨”、“十里不同天”。
三 天气预报:
1) 目的:如果能够预知近期的天气状况,就可以及早的做好各种准备,充分利用有利的天气,避免和预防不利的天气的危害。
2) 内容:需说明一日内阴晴、风、气温和降水的情况。
3) 读懂卫星云图:(教材P46)绿色表示陆地,蓝色表示海洋,白色表示云区(云的颜色越白,表示云层越厚,
一般是阴雨区。) 4) 常用的天气符号:(教材P46)寻找规律记忆。填空或识图题。 5) 风的表示方法:风力(它是风的强弱,分0~12共13个等级)。风力符号及风向。
第二节 气温和气温的分布
一、
什么是气温
1)什么是气温:一天内,大气的温度称温度,单位为摄氏度C。
2) 气温的测定:日测3~4次(时间为北京时间8时、14时、20时、2时) 3)气温的描述:日平均气温:一天中不同时间观测的气温值的平均数; 月平均气温:一月中各日平均气温值的平均数; 年平均气温:一年中各月平均气温值的平均数。 二、气温的变化:
1)日最高气温与日最低气温:(看图3.12)陆地上最高气温出现在午后2时,最低气温出现在日出前后。
2)月最高平均气温和月最低平均气温:北半球陆地月平均最高气温出现在7月,平均最低气温出现在1月。南半球相
反。 3)气温年较差:一年内,最高月平均气温与最低月平均气温的差值。 气温年较差越大,气温年变化就越大,反之,亦成立。
4)气温变化特点:纬度不同,气温不同:纬度越低,气温越高,反之,亦成立。 产生结果:热带(终年高温炎热,变化最小) 温带(四季分明,变化显著) 寒带(终年气温很低)
5) 绘制气温曲线变化图:明确横纵轴代表的意义。
南北半球气温曲线图形状的异同:北半球:波峰式;南半球:波谷式。 二 气温的分布
水平方向的分布:用等温线表示。(教材P52图3.15)
1、等温线定义:把同一时间气温相同的点在图上用线连接起来,叫等温线。(原理同等高线) 2、等温线的特点:
1)等温线是闭合的,中心气温比周围气温低,形成低温中心,反之,形成高温中心。 2)同一等温线上,各点气温相等。
3)等温线疏密与水平方向上的气温差别:越密集,温差越大,越稀疏,温差越小。 4)相邻两条等温线的温差相等。
(二)垂直方向上的分布:气温垂直向上递减
垂直分布特点及其影响因素
1)纬度因素:低温度气温高,高温度气温低。
(读图3.17可得出结论:赤道及其附近地区气温最高,由赤道向两极,气温逐渐降低,变化的主要原因是:各纬
度接受太阳辐射的差异。年平均气温高于20摄氏度的地区主要分布在南北回归线之间,低于零下10摄氏度的地
初一全科目课件教案习题汇总语文数学英语历史地理
区主要分布在南北极圈以内。)
南北半球等温线分布规律:自北向南,北半球等温线数值逐渐增大 南半球等温线数值逐渐减小。 2)海陆因素:同纬度地带,夏季陆地气温高,海洋气温低:冬季相反。
3)地形因素:在山地,气温随着海拔的升高而降低,海拔每升高100米,气温约下降0.6摄氏度。 4)人为因素:人类向大气中大量排放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造成温室效应。
第三节 降水和降水的分布
一、
什么是降水
降水:从大气中降落的雨、雪、霜、露、冰雹等,统称为降水(自然降水)。还有人工降水。降雨是降水的主要形式。 二、降水的分布规律
1、表示方法:日月年降水量。会画降水量柱状图并能读懂。 读降水量柱状图,想得出降水的季节变化,主要看两点:(1)全年各季节降水分配是否均匀,(2)降水集中在哪几个月份,而哪个季节降水又少
2、世界降水分布规律:读图3.21影响降水的主要因素
(1)赤道附近降水量多,年降水量在200mm以上,因为:赤道地区气温较高,终年气流上升,容易成云致雨,所以多雨。 由赤道向两极,年降水量的趋势是逐渐减少,原因:两极地区气温低,终年气流下沉,不易形成降水。 综上:纬度位置:赤道地区多雨,两极地区少雨。
(2)南北回归线附近,大陆东岸降水较多,这里有鱼米之乡之称的长江中下游平原,西岸降水较少分布着全世界最大的沙漠——撒哈拉沙漠。
综上:南北回归线附近海陆位置:大陆东岸多雨,大陆西岸少雨。
在温带地区,沿海地区降水较多,如亚欧大陆东岸的我国北京,夏季多雨,西岸的英国伦敦,全年湿润。大陆内部降水较少,这里分布有我国最大的沙漠——塔克拉玛干沙漠。
综上:温带地区海陆位置:沿海地区多雨,大陆地区少雨。 (3)世界的干极和雨极:阿塔卡玛沙漠和乞拉朋齐。原因:由于地形因素造成的,乞拉朋齐位于喜马拉雅山的南坡(及迎风坡)上,这种地形有利于暖湿气流的抬升,降雨多为地形雨,而背风坡降水少。 综上:山地(或地形)因素:迎风坡多雨,背风坡少雨。
第四节 世界的气候
一,气候的地区差异:
1、 气候:一个地方多年的天气平均状况。(一年是指一般而言) 2天气与气候的区别:
(要求:对一句话能够做出明确判断,到底属于天气还是气候)
区别 天气
气候
关注时间段 某一段时间(短时间,如几天) 一年、多年或更长的时间
构成要素
温度、湿度、风力、降水等 只有温度与降水 变化情况(特点)
多变的
一般变化不大
气候
影响因素 气温
降水
例子 纬度位置 纬度越高,气温越低 纬度越低,气温越高
赤道地区降水多 两极地区降水少
P60图3.24 海陆位置
冬季陆地气温低,海面气温高 夏季陆地气温高,海面气温低 近海迎风地区降水多 远离海的地区降水少
近海无海分处降水少
夏季岸上石头热,河里温度低 地形(地势因素) 气温随海拔的升高而降低 迎风坡多雨(多为地形雨) 背风坡少雨
P60图3.25 乞拉朋齐
3.、世界的气候类型及分布(P58图2.23)(P59两个表格)
能根据特点判断出属于哪种气候类型即可。 二、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 1、因素与规律 2、因素与原因
(1)纬度位置:
a:气温:低纬度地区得到的是太阳的直射(即热带地区),获得的太阳热量高,气温就高;高纬度地区得到的是太阳的斜射,获得的太阳热量少,气温低。
b:降水:赤道地区气温高,热空气上升,遇冷空气,容易成云致雨,故多雨。向两极地区靠近,空气温度较低,气体下沉,不易成云致雨。(在赤道和两极地区比较明显) (2)海陆位置:
a:气温:由于陆地和海洋的物理性质不同,陆地吸热快,放热也快;海洋相反,吸热慢,放热也慢。因此,同纬度地区,夏季陆地气温高,海洋气温低;冬季相反,陆地气温地,海洋气温高。 (例子:冬季来临,气温逐渐降低,江面容易起雾)
b:降水:近海而且能受到海洋湿润气流影响的地方降水就多,远离海洋的内陆,降水就少。近海常年受不到海风吹拂的地区,降水也少。
(3)地形因素:
a:气温:海拔每升高100米,气温约下降0.6摄氏度。
b:降水:迎风坡,暖湿气流被抬升,遇到上方冷空气,容易成云致雨;而背风坡没有这种优势,冷空气下沉,气温降低,不宜成云致雨,降水就少。
(例子:世界雨极:乞拉朋齐就位于喜马拉雅山的南坡(迎风坡),容易形成地形雨,降水最多。)
⑸ 七年级地理上册天气与气候复习
第四章:世界的气候
1、天气:一个地方短时间内的大气状况(风雨、冷热、阴晴等),天气是短时间的,经常变化的。
气候:一个地方多年的天气平均状况,气候是长时间的,比较稳定的。
2、知道常用的天气符号。
3、气温是指大气的温度,单位是℃,测定方法用温度计。
4、一天中的气温有变化,陆地最高气温一般出现在午后2时左右,最低气温出现在日出前后。
一年中的气温有变化,北半球陆地月平均最高气温是7月份,最低气温是1月份,南半球相反。
5、气温日较差:一天中的最高气温与最低气温的差值。
气温年较差:一年中最热月的平均气温与最冷月的平均气温的差值。
6、气温的垂直变化:同一地点,海拔每升高100米,气温下降0.6℃。
7、学会阅读世界年平均等温线图。
8、世界年平均气温的分布规律:
全球气温从低纬度向高纬度递减;
同纬度海洋和陆地气温不一样;
同纬度高原、山地气温低,平原气温高。
9、学会阅读气温曲线图。
10、降水:空气中的水汽以雨、雪、雹等形式降落大地面,称为降水。测定方法用雨量器,单位是毫米(mm)。
11、能分析一个地方降水的季节变化。
12、学会阅读世界降水量分布图。
13、世界降水的地区差异:
赤道地区降水多,两极地区降水少;
南、北回归线附近,大陆东岸降水多、西岸少;
温带地区,大陆内部降水少、沿海降水多;
山地迎风坡降水多,背风坡降水少。
14、学会阅读降水柱状图。
15、世界气候的主要影响因素:纬度位置、海陆位置、地形等。
16、知道主要的气候类型及分布。
17、能举例说明气候对生产和生活的影响。
⑹ 求七年级上册人教版地理笔记,天气与气候第三课时(影响气候的因素)
影响抄气候的主要因素包括太袭阳辐射(纬度位置)、大气环流、海陆位置、地形、洋流和人类活动。其中,大气环流是影响气候的重要因素。
1、太阳辐射是大气运动的根本能源,由赤道向两极递减,决定着热带和气温的高低分布。
2、大气环流能够调整全球热量和水汽分布。
3、海陆位置的影响,越靠近海洋降水越多,离海洋越远降水越少。
4、地形的影响,山地区,迎风坡降水多,背风坡降水少。
5、洋流的影响,暖流增温增湿,寒流降温降湿。
6、人类活动间接的影响了大气和水汽等的分布,对气候具有间接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