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必修二人教版地理教材分析
❶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二总结
第一章 人口的变化
知识点重现
本章知识点逻辑联系:
1.1人口的数量变化
1、一个地区人口的自然增长,是由出生率和死亡率共同决定的。[记忆]
2、几个重要的人口日:“世界60亿人口日”(1999/10/12);;中国13亿人口(2005/1/6)。
3、人口增长的历史阶段(理解记忆)
时 期 人口变化特点 原 因
农业革命之前 人口数量少,人口增长慢 生产力水平低,死亡率高
农业革命期间 人口数量增多,增长速度较快 生产力水平提高,医疗条件改善,寿命提高
工业革命开始后 世界人口增长速度明显加快 生产力、生活质量不断改善,死亡率逐渐降低
4、20世纪以来特别过去100多年人口增长迅速的原因:(理解记忆)
过去100多年,伴随着生产工具和社会生产力等方面的进步,人类对自然环境开发利用和改造的范围不断扩大,对各种灾害和疾病的防御能力也不断提高,使人类对自然环境的利用和适应性不断增强,死亡率进一步降低。
5、某个地区人口自然增长的数量受人口自然增长率和人口基数大小共同影响。(理解记忆)
6、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人口变化比较:(理解记忆)
自然增长率水平 人口增长特点 原因分析 今后变化趋势 典型国家举例
发达国家 保持较低水平 增长缓慢 社会保障制度健全,生育观念的转变等 比较稳定,一些国家的人口数量还会逐渐减少 俄罗斯、德国、日本
发展中国家 水平较高 人口增长很快,世界新增人口中,发展中国家占到80%以上 政治上的独立,民族经济的发展,医疗卫生事业的进步,人口死亡率下降 人口增长开始趋于缓慢,很多国家实施人口控制措施 中国、印度、巴基斯坦
7、人口增长模式由出生率、死亡率、自然增长率三个指标构成。(记忆)
公式:自然增长率=出生率-死亡率
8、三种人口增长模式特点(记忆)
人口模式 特 点
原始型 高出生率、高死亡率、低自然增长率
传统型 高出生率、低死亡率、高自然增长率
现代型 低出生率、低死亡率、低自然增长率
9、人口增长模式的转变:[记忆]
人口增长模式是由原始型向传统型,继而向现代型转变。
转变的因素:生产力水平、国家政策、社会福利、自然环境、文化观念
10、大部分发达国家(欧洲、北美为代表)为现代型,大多数发展中国家为传统型,中国为现代型,世界为由传统型转向现代型的过渡阶段。[记忆]
1.2人口的空间变化
1、人口迁移:人的居住地在国际或本国范围内发生改变。[记忆]
人口迁移的判断:是否发生了地域上的移动(行政区位的改变);是否有居住地的改变;时间的改变(通常为一年)
2、人口迁移的类型(按是否跨越国界):国际迁移、国内迁移
3、二战前后国际人口迁移的比较: [记忆]
迁移原因 特 点 迁移路线
二战前 1.殖民主义扩张和资本主义发展
2.地理大发现和新航线开辟 1.从旧大陆到新大陆
2.从已知开发国家到未开发地区 1. 洲人到美洲、非洲
2.非洲黑人被贩卖到美洲
3.东亚、南亚人被招工到美洲
二战后 各国经济发展不平衡 1.从发展中国家到发达国家
2.定居移民减少,流动工人增加(外籍工人) 1.拉丁美洲人到北美打工
2.南亚、南欧、非洲人到西亚打工
3.南欧、非洲人到西欧
4、中国新中国成立以来的人口迁移:[记忆]
迁移原因 特点 迁移方向
20世纪80年代中期前
1.计划经济体制
2.严格的户籍管理制度 有计划、有组织地进行
1.国家从东部城市抽调各种人员支援西部、内地和边疆地区的建设
2.大量农村人口从东部人口稠密区迁往西北和东北
20世纪80年代中期后 改革开放政策 自发迁移
1. 内地到沿海
2. 山区到平原
3. 贫困地区到发达地区、“民工潮”
5、人口迁移的意义[理解]
调节人口空间分布和人才余缺,加强民族融合和文化交流,促进经济发展和缩小地区差异。
6、人口迁移对迁入地和迁出地的影响[理解记忆]
对人口迁出地:好的影响有减少迁出地人口密度、缓解人口对环境的压力
不好的影响有人才、劳动力的流失
对人口迁入地:好的影响有人才的流入和提供廉价劳动力,有利于经济发展
不好的影响有人口密度增加,人口对环境的压力增加
7、影响人口迁移的因素:[记忆]
(1)自然环境和社会经济环境的变化(2)个人对生活或职业需求的变化
影响人口迁移的因素中,经济因素往往起重要作用。
8、中国古代和近几十年来人口迁移的因素:[理解记忆]
古代:主要是战乱(永嘉之乱、安史之乱、靖康之难),其次为开疆拓土、流放、戍边等。
近几十年:主要是国家政策、社会变革、经济发展、个人需求等。
1.3人口的合理容量
1、环境承载力和人口容量的关系[理解]
环境承载力是指环境能持续供养的人口数量。衡量环境承载力的重要指标是就是环境人口数量。
2、环境人口容量概念及制约因素[记忆]
环境人口容量是一个国家或地区在可预见的时期内,利用本地区资源及其他资源、智力和技术等条件,在保证符合社会文化准则的物质生活水平条件下,该国货地区所能持续供养的人口数量。(所能容纳的最大人口数)
制约因素:资源(成正比)、科技发展水平(成正比)、生活和文化消费水平(成反比)。
3、合理人口容量概念:[记忆]
按照合理的生活方式,保障健康的生活水平,同时又不妨碍未来人口生活质量的前提下,一个国家或地区最适宜的人口数量。
4、保持合理人口容量的紧迫性表现:[记忆]
日益严峻的人口过快增长问题、人口城市化问题、城市人口老龄化问题
5、保持合理人口容量的措施:[记忆]
(1) 国际社会倡导尽最大可能把人口控制在合理规模内
建立公平秩序保证大多数人拥有不断追求高水平生活质量的平等权利
第二章 城市与城市化
2.1
1、城市形态的概念:[记忆]
城市占据一定的空间,有着特定的外部轮廓形态。
2、城市形态的类型:[记忆]
类型 团块状 条带状 组团状
分布地区 平原地区 沿铁路或河流、谷地等被迫延伸 地形崎岖不平的丘陵山地
举例 我国的成都、合肥,美国的华盛顿 兰州、洛阳、西宁、宜昌 重庆
3、城市土地利用的集聚效应[理解]
同一种土地利用方式对用地空间和位置需求往往是相同的,这会导致同一种活动在城市空间上的集聚。
4、功能区之间并无明确的界线,某一种功能区以某种土地利用方式为主,可能兼有其他类型的用地。[记忆]
5、功能区比较[理解记忆]
6、城市地域结构模式:[记忆]
同心圆模式、多核心模式、扇形模式
7、经济因素是影响城市内部空间结构的主要因素,体现在各种活动的付租能力。影响付租能力高低的因素主要有:交通的便捷程度,距离市中心的距离。[理解记忆]
8、各类土地利用付租能力随距离递减示意图[理解]
9、影响城市内部空间结构的其他因素:[记忆]
收入的高低,导致住宅区的分化
历史文化或经济方面的声誉
种族或宗教团体(唐人街等)
早期土地的利用方式影响
10、城市内部空间结构随城市发展而逐渐形成和变化[理解]
早期:功能区分异不明显,市中心以市场、交通等优势吸引工业聚集
一定规模后:由于用地紧张、交通拥挤、环境污染等问题,工厂企业向外搬迁,城市内部空间结构发生变化。
2.2不同等级城市的服务功能
1、城市等级划分及依据:[记忆]
城市等级一般分为:集镇、城市、大城市、特大城市
我国的划分:特大城市(100万以上)、大城市(50~100万)、中等城市(20~50万)、小城市(20万以下)、以下为县城、建制镇等
依据:城市人口规模
2、城市等级与服务范围的关系[理解]
城市等级低,服务种类少,服务范围比较小;城市等级高,服务种类多,服务范围比较大。
3、上海城市等级和服务范围变化的影响因素[理解记忆]
上海位于我国南北海岸线的中点以及长江的出海口
上海市有发达的铁路网,使得上海有充足的原材料、劳动力、农产品以及巨大的市场
上海位于长江三角洲,地形平坦开阔。
4、城市等级体系:[记忆]
城市的服务种类、服务范围是与城市的等级相对应的,在同一个区域中,城市的空间分布也与城市的等级密切相关,这些不同级别的城市空姐组合,构成了一个地区的城市等级系统。
5、城市等级与城市数目、相互距离的关系[理解]
等级较高的城市数目较少,相距较远;等级较低的城市数目较多,相距较近。(德国南部为例)
6、中心地理论[理解]
前提:环境几乎一样的平原地区,人口分布均匀,区域的运输条件一致
分离的圆形服务范围 相切的服务范围 六边形的服务范围
2.3城市化
1、城市化的含义[理解]
土地的城市化(乡村用地变为城市用地)
人口的城市化(乡村人口变为城市人口)
一个城市等级提升的过程
一个区域城市等级体系形成的过程
2、人口向城市迁移的动力:[记忆]
推力:人口增长快对土地压力大,自然灾害,收入低、社会服务短缺
动力:就业机会多,社会福利保障程度高,文化设施全,交通便利
3、衡量城市化水平的标志:城市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记忆]
4、 城市化的意义:[记忆]
(1)城市市区域发展的经济中心,能够带动区域经济发展,而区域经济水平的提高又促进城市的发展
(2)促使聚落形态、生产方式、生活方式、价值观念等的变化
5、世界城市化的进程[理解记忆]
城市化阶段 水平 发展速度 地域扩展趋势 常见的问题
初期阶段 25%~30%以下,低 缓慢 缓慢 城市各功能用地混杂布置,功能区分异不明确
中期阶段 30%~70%,较高 迅速 快 交通拥挤、环境恶化、住房紧张等
后期阶段 70%以上,高 缓慢,甚至停滞 继续增大 大城市的中心空洞化、逆城市化等
6、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城市化比较
发展中国家:起步晚,发展快;水平低;发展不合理(出现畸形发展);处于初期和中期阶段
发达国家:起步早;水平高;出现逆城市化现象;处于后期阶段
7、城市化对地理环境的影响[记忆]
来源 危害
大气污染 城市居民生活排出的烟尘;工矿企业[排放的烟气;各类交通工具排放的尾气 污染物有煤烟、粉尘、二氧化硫、氮氧化物、铅等有害物质,污染空气,危害健康(伦敦烟雾事件、光化学污染、酸雨)
水污染 工业废水、生活污水 使江河湖海和地下水质变坏,危害人体健康和动植物繁殖(骨痛病等)
固体废弃物污染 工业生产、城市建设、居民消费 危害人体健康和环境(白色污染、废旧电池等)
噪声污染 交通运输、工业生产、建筑施工、社会活动 妨碍人们休息、工作、危害人体健康
8、如何建设“生态城市”:[记忆]
(1) 在城市建设中,要发展低污染的节能建筑和绿色交通,减少环境污染
使城市景观尽可能与山、河、湖、海、植被等自然景观保持协调,建立一种良性循环(“天人合一”)
❷ 高一地理必修2总结(必须是人民教育出版社的 课程教材研究所)
新课程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2复习提纲
第一章 人口的变化
知识点重现
本章知识点逻辑联系:
1.1人口的数量变化
1、一个地区人口的自然增长,是由出生率和死亡率共同决定的。[记忆]
2、几个重要的人口日:“世界60亿人口日”(1999/10/12);;中国13亿人口(2005/1/6)。
3、人口增长的历史阶段(理解记忆)
时 期 人口变化特点 原 因
农业革命之前 人口数量少,人口增长慢 生产力水平低,死亡率高
农业革命期间 人口数量增多,增长速度较快 生产力水平提高,医疗条件改善,寿命提高
工业革命开始后 世界人口增长速度明显加快 生产力、生活质量不断改善,死亡率逐渐降低
4、20世纪以来特别过去100多年人口增长迅速的原因:(理解记忆)
过去100多年,伴随着生产工具和社会生产力等方面的进步,人类对自然环境开发利用和改造的范围不断扩大,对各种灾害和疾病的防御能力也不断提高,使人类对自然环境的利用和适应性不断增强,死亡率进一步降低。
5、某个地区人口自然增长的数量受人口自然增长率和人口基数大小共同影响。(理解记忆)
6、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人口变化比较:(理解记忆)
自然增长率水平 人口增长特点 原因分析 今后变化趋势 典型国家举例
发达国家 保持较低水平 增长缓慢 社会保障制度健全,生育观念的转变等 比较稳定,一些国家的人口数量还会逐渐减少 俄罗斯、德国、日本
发展中国家 水平较高 人口增长很快,世界新增人口中,发展中国家占到80%以上 政治上的独立,民族经济的发展,医疗卫生事业的进步,人口死亡率下降 人口增长开始趋于缓慢,很多国家实施人口控制措施 中国、印度、巴基斯坦
7、人口增长模式由出生率、死亡率、自然增长率三个指标构成。(记忆)
公式:自然增长率=出生率-死亡率
8、三种人口增长模式特点(记忆)
人口模式 特 点
原始型 高出生率、高死亡率、低自然增长率
传统型 高出生率、低死亡率、高自然增长率
现代型 低出生率、低死亡率、低自然增长率
9、人口增长模式的转变:[记忆]
人口增长模式是由原始型向传统型,继而向现代型转变。
转变的因素:生产力水平、国家政策、社会福利、自然环境、文化观念
10、大部分发达国家(欧洲、北美为代表)为现代型,大多数发展中国家为传统型,中国为现代型,世界为由传统型转向现代型的过渡阶段。[记忆]
1.2人口的空间变化
1、人口迁移:人的居住地在国际或本国范围内发生改变。[记忆]
人口迁移的判断:是否发生了地域上的移动(行政区位的改变);是否有居住地的改变;时间的改变(通常为一年)
2、人口迁移的类型(按是否跨越国界):国际迁移、国内迁移
3、二战前后国际人口迁移的比较: [记忆]
迁移原因 特 点 迁移路线
二战前 1.殖民主义扩张和资本主义发展
2.地理大发现和新航线开辟 1.从旧大陆到新大陆
2.从已知开发国家到未开发地区 1. 洲人到美洲、非洲
2.非洲黑人被贩卖到美洲
3.东亚、南亚人被招工到美洲
二战后 各国经济发展不平衡 1.从发展中国家到发达国家
2.定居移民减少,流动工人增加(外籍工人) 1.拉丁美洲人到北美打工
2.南亚、南欧、非洲人到西亚打工
3.南欧、非洲人到西欧
4、中国新中国成立以来的人口迁移:[记忆]
迁移原因 特点 迁移方向
20世纪80年代中期前 1.计划经济体制
2.严格的户籍管理制度 有计划、有组织地进行 1.国家从东部城市抽调各种人员支援西部、内地和边疆地区的建设
2.大量农村人口从东部人口稠密区迁往西北和东北
20世纪80年代中期后 改革开放政策 自发迁移 1. 内地到沿海
2. 山区到平原
3. 贫困地区到发达地区、“民工潮”
5、人口迁移的意义[理解]
调节人口空间分布和人才余缺,加强民族融合和文化交流,促进经济发展和缩小地区差异。
6、人口迁移对迁入地和迁出地的影响[理解记忆]
对人口迁出地:好的影响有减少迁出地人口密度、缓解人口对环境的压力
不好的影响有人才、劳动力的流失
对人口迁入地:好的影响有人才的流入和提供廉价劳动力,有利于经济发展
不好的影响有人口密度增加,人口对环境的压力增加
7、影响人口迁移的因素:[记忆]
(1)自然环境和社会经济环境的变化(2)个人对生活或职业需求的变化
影响人口迁移的因素中,经济因素往往起重要作用。
8、中国古代和近几十年来人口迁移的因素:[理解记忆]
古代:主要是战乱(永嘉之乱、安史之乱、靖康之难),其次为开疆拓土、流放、戍边等。
近几十年:主要是国家政策、社会变革、经济发展、个人需求等。
1.3人口的合理容量
1、环境承载力和人口容量的关系[理解]
环境承载力是指环境能持续供养的人口数量。衡量环境承载力的重要指标是就是环境人口数量。
2、环境人口容量概念及制约因素[记忆]
环境人口容量是一个国家或地区在可预见的时期内,利用本地区资源及其他资源、智力和技术等条件,在保证符合社会文化准则的物质生活水平条件下,该国货地区所能持续供养的人口数量。(所能容纳的最大人口数)
制约因素:资源(成正比)、科技发展水平(成正比)、生活和文化消费水平(成反比)。
3、合理人口容量概念:[记忆]
按照合理的生活方式,保障健康的生活水平,同时又不妨碍未来人口生活质量的前提下,一个国家或地区最适宜的人口数量。
4、保持合理人口容量的紧迫性表现:[记忆]
日益严峻的人口过快增长问题、人口城市化问题、城市人口老龄化问题
5、保持合理人口容量的措施:[记忆]
(1) 国际社会倡导尽最大可能把人口控制在合理规模内
建立公平秩序保证大多数人拥有不断追求高水平生活质量的平等权利
第二章 城市与城市化
1、城市形态的概念:[记忆]
城市占据一定的空间,有着特定的外部轮廓形态。
2、城市形态的类型:[记忆]
类型 团块状 条带状 组团状
分布地区 平原地区 沿铁路或河流、谷地等被迫延伸 地形崎岖不平的丘陵山地
举例 我国的成都、合肥,美国的华盛顿 兰州、洛阳、西宁、宜昌 重庆
3、城市土地利用的集聚效应[理解]
同一种土地利用方式对用地空间和位置需求往往是相同的,这会导致同一种活动在城市空间上的集聚。
4、功能区之间并无明确的界线,某一种功能区以某种土地利用方式为主,可能兼有其他类型的用地。[记忆]
5、功能区比较[理解记忆]
6、城市地域结构模式:[记忆]
同心圆模式、多核心模式、扇形模式
7、经济因素是影响城市内部空间结构的主要因素,体现在各种活动的付租能力。影响付租能力高低的因素主要有:交通的便捷程度,距离市中心的距离。[理解记忆]
8、各类土地利用付租能力随距离递减示意图[理解]
9、影响城市内部空间结构的其他因素:[记忆]
收入的高低,导致住宅区的分化
历史文化或经济方面的声誉
种族或宗教团体(唐人街等)
早期土地的利用方式影响
10、城市内部空间结构随城市发展而逐渐形成和变化[理解]
早期:功能区分异不明显,市中心以市场、交通等优势吸引工业聚集
一定规模后:由于用地紧张、交通拥挤、环境污染等问题,工厂企业向外搬迁,城市内部空间结构发生变化。
2.2不同等级城市的服务功能
1、城市等级划分及依据:[记忆]
城市等级一般分为:集镇、城市、大城市、特大城市
我国的划分:特大城市(100万以上)、大城市(50~100万)、中等城市(20~50万)、小城市(20万以下)、以下为县城、建制镇等
依据:城市人口规模
2、城市等级与服务范围的关系[理解]
城市等级低,服务种类少,服务范围比较小;城市等级高,服务种类多,服务范围比较大。
3、上海城市等级和服务范围变化的影响因素[理解记忆]
上海位于我国南北海岸线的中点以及长江的出海口
上海市有发达的铁路网,使得上海有充足的原材料、劳动力、农产品以及巨大的市场
上海位于长江三角洲,地形平坦开阔。
4、城市等级体系:[记忆]
城市的服务种类、服务范围是与城市的等级相对应的,在同一个区域中,城市的空间分布也与城市的等级密切相关,这些不同级别的城市空姐组合,构成了一个地区的城市等级系统。
5、城市等级与城市数目、相互距离的关系[理解]
等级较高的城市数目较少,相距较远;等级较低的城市数目较多,相距较近。(德国南部为例)
6、中心地理论[理解]
前提:环境几乎一样的平原地区,人口分布均匀,区域的运输条件一致
分离的圆形服务范围 相切的服务范围 六边形的服务范围
2.3城市化
1、城市化的含义[理解]
土地的城市化(乡村用地变为城市用地)
人口的城市化(乡村人口变为城市人口)
一个城市等级提升的过程
一个区域城市等级体系形成的过程
2、人口向城市迁移的动力:[记忆]
推力:人口增长快对土地压力大,自然灾害,收入低、社会服务短缺
动力:就业机会多,社会福利保障程度高,文化设施全,交通便利
3、衡量城市化水平的标志:城市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记忆]
4、 城市化的意义:[记忆]
(1)城市市区域发展的经济中心,能够带动区域经济发展,而区域经济水平的提高又促进城市的发展
(2)促使聚落形态、生产方式、生活方式、价值观念等的变化
5、世界城市化的进程[理解记忆]
城市化阶段 水平 发展速度 地域扩展趋势 常见的问题
初期阶段 25%~30%以下,低 缓慢 缓慢 城市各功能用地混杂布置,功能区分异不明确
中期阶段 30%~70%,较高 迅速 快 交通拥挤、环境恶化、住房紧张等
后期阶段 70%以上,高 缓慢,甚至停滞 继续增大 大城市的中心空洞化、逆城市化等
6、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城市化比较
发展中国家:起步晚,发展快;水平低;发展不合理(出现畸形发展);处于初期和中期阶段
发达国家:起步早;水平高;出现逆城市化现象;处于后期阶段
7、城市化对地理环境的影响[记忆]
来源 危害
大气污染 城市居民生活排出的烟尘;工矿企业[排放的烟气;各类交通工具排放的尾气 污染物有煤烟、粉尘、二氧化硫、氮氧化物、铅等有害物质,污染空气,危害健康(伦敦烟雾事件、光化学污染、酸雨)
水污染 工业废水、生活污水 使江河湖海和地下水质变坏,危害人体健康和动植物繁殖(骨痛病等)
固体废弃物污染 工业生产、城市建设、居民消费 危害人体健康和环境(白色污染、废旧电池等)
噪声污染 交通运输、工业生产、建筑施工、社会活动 妨碍人们休息、工作、危害人体健康
8、如何建设“生态城市”:[记忆]
(1) 在城市建设中,要发展低污染的节能建筑和绿色交通,减少环境污染
使城市景观尽可能与山、河、湖、海、植被等自然景观保持协调,建立一种良性循环(“天人合一”)
第三章 农业地域的形成与发展
3.1农业的区位选择
1、农业的概念:[记忆]
人类利用土地的自然生产力,栽培植物或饲养动物,以获得所需要的产品。
2、农业区位的含义:[理解记忆]
(1)农业生产的位置
(2)农业与地理环境各因素的联系
3、农业的主要区位因素:[记忆]
自然因素:气候、地形、土壤、水源
社会经济因素:市场、劳动力、交通、政策、机械、科技
决定农业活动的类型和规模的重要因素是市场因素。
4、农业区位选择的实质:对农业土地的合理利用[记忆]
5、对农业活动主导区位因素的判断[理解]
水稻主要分布在季风区、“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气候因素)
千烟洲立体农业(地形因素)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亚热带沿海农业景观的变迁(市场和政策)
茶叶宜在南方酸性红壤种植(土壤因素)
大城市公路边的乳畜业、园艺业(交通因素)
6、农业区位因素的变化[理解记忆]
自然因素比较稳定,社会经济因素发展变化较快。
利用科技改造自然因素例子:培育良种促进农业发展(袁隆平杂交水稻、橡胶树种植范围的扩大);改善局部自然条件发展农业(大棚农业生产反季节蔬菜)
交通运输的发展和冷藏技术的进步使世界农业出现专业化和地域化
7、农业地域的含义:[记忆]
在一定的历史发展阶段,在社会、经济、科技、文化和自然条件的综合作用下,形成的农业生产地区。农业地域的形成,是因地制宜发展农业、合理利用农业土地的结果。
8、影响农业地域类型的因素:[记忆]
(1)动植物的不同地域分布(2)自然条件(3)社会经济条件
9、澳大利亚混合农业的区位条件:[记忆]
自然区位条件:气候温和,降水适中;土壤肥沃;地形平坦;水源充足
社会经济条件:市场广阔(世界主要小麦、畜产品产地);劳动力丰富;生产方式、技术先进
10、澳大利亚混合农业的主要特征:[记忆]
生产结构:种植业与畜牧业结合的混合农业(小麦—牧羊)
经营方式:家庭大农场
科技应用:划区轮牧、种植优质牧草、轮作制
农业专业化、地域化水平较高
发展措施:东水西调
3.2以种植业为主的农业地域类型
1、季风水田农业分布及作物[记忆]
分布:亚洲的季风区(东亚、东南亚、南亚都有分布)
作物:水稻为主(水稻的习性:好暖喜湿)
2、季风水田农业的区位条件:[记忆]
(1)气候以季风为主,高温多雨适合水稻生长
(2)地势平坦,适宜水田管理
(3)人口稠密,劳动力丰富
(4)人多地少,生活习惯导致粮食需求量大
(5)水稻生产的历史悠久(7000年历史)
3、季风水田农业的特点[记忆]
(1)小农经营(生产规模小)
(2)单产高,商品率低
(3)机械化和科学水平低
(4)水利工程量大
4、商品谷物农业分布及作物[记忆]
分布: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阿根廷、俄罗斯、乌克兰
作物:小麦、玉米
5、商品谷物农业的区位条件[记忆]
(1)自然条件优越(气候温和、地形平坦、土壤肥沃)
(2)交通运输便利
(3)市场广阔
(4)地广人稀
(5)机械化程度高
(6)农业科技先进
6、商品谷物农业的主要特点[记忆]
生产规模大,商品率高,机械化和科技水平高
3.3以畜牧业为主的农业地域类型
1、大牧场放牧业分布及生产对象[记忆]
分布:美国、澳大利亚、新西兰、阿根廷、南非(干旱、半干旱气候区)
生产对象:牛、羊
2、大牧场放牧业区位条件[记忆]
(1)气候温暖,草类茂盛
(2)地广人稀,地价低
(3)距离海港近,交通便利
3、大牧场放牧业特点[记忆]
生产规模大,商品率高,专业化程度高
4、阿根廷大牧场放牧业的发展措施[记忆]
(1)围栏放牧、划区轮牧、种植饲料、开辟水源
(2)培育良种牛,加强对牛群病害研究
5、乳畜业的分布及农产品[记忆]
分布:北美洲五大湖地区、西欧、中欧、澳大利亚、新西兰
农产品:牛奶及乳制品
6、乳畜业的区位条件[记忆]
(1)气候温凉、潮湿,适合多汁牧草的生长
(2)城市化水平高,生活习惯影响,对乳畜产品需求量大
7、乳畜业的主要特点[记忆]
商品率高;机械化程度高;集约化程度高;多分布在大城市周围
第四章 工业地域的形成与发展
4.1工业的区位因素与区位选择
一、 经济效益
从经济利益看工厂应选择在具有明显区位优势的地方,以花费最低的生产成本获得最高利润。
类型名称 典型工业部门 优势发展地区
原料指向型工业 制糖业、水产品加工业、水果加工业 所需工业原料丰富的地区
市场指向型工业 瓶装饮料业、家具制造业、印刷工业 接近产品消费市场的地区
动力指向型工业 有色金属冶炼工业、化学工业 能源供应充足的地区
廉价劳动力指向型工业 普通服装、电子装配、包带、制伞、制鞋工业 拥有大量廉价劳动力的地区
技术指向型工业 集成电路、航天、航空、精密仪表 高等教育和科技发达的地区。
二、社会效益
国家政策变化的影响:从20世纪80年代我国沿海地区工业的大发展,到21世纪初我国对西部地区的大开发。
国防的需要:20世纪50—70年代,我国在内地建立了一些大型工业基地,主要是重工业和军事工业。
个人偏好的影响:大批华侨和海外华人在家乡投资办厂。
工业惯性的影响:可能由于工厂搬迁的费用太高,政府的影响,出于对当地经济的考虑等,常常可以看到,某个工厂的区位不合理,但仍然留在那里,这称为工业惯性
三.环境效益
读课本P61《污染严重的工业的区位选择图》,分析污染严重的工业的区位应如何选择?
分析过程:某工厂——污染类型——如何治理
四.一个工厂的区位选择整体分析思路:
经济效益
社会效益
环境效益
4.2工业地域的形成
一、工业联系——工业集聚——工业地域
1.工业联系
(1)投入——产出的联系
第一种是甲企业的产出是乙企业的投入。如纺纱——织布——印染——服装制造。同一工厂中不同工序之间的联系也属于这种联系方式,如生产流水线。
(2)非生产上的空间联系
有些工厂相互之间并没有生产工序上的联系,却在地理空间上联系在一起,工厂之间这种空间联系有的为了共同利用基础设施,有的为了共同利用廉价劳动力等,如某些经济技术开发区中的不同工业企业
2、工业集聚
在工业发展中,具有工业联系的一些工厂往往发生工业集聚现象。
工业的集聚的优点,可以充分利用基础设施,加强彼此之间的信息交流和技术协作,降低中间产品的运输费用和能源消耗,等,最终降低生产成本,提高利润,获得规模效益。
3.工业地域
(1)工业地域的概念
工业集聚而形成的地域,我们称之为工业地域。
(2)工业地域的形成
工业地域按照不同的形成过程,可分为两类:
①自发形成的工业地域
主要是在生产上有投入—产出联系的工业企业自发集聚形成的;
②规划建设的工业地域
既有与前者相同的类型,也有在共同的基础设施条件吸收下,不同工业集聚而形成的。
(3)工业地域的性质
工业地域按照发育程度的不同,分为两类:
①发育程度较低的工业地域
(如食品工业),以当地农副产品加工工业为主,工业联系简单、规模小、工厂少。
②发育程度较高的工业地域
(如钢铁工业区),工业联系复杂、面积大、协作企业多、生产规模大,往往能够形成专业化很强的工业城市。我国和世界许多著名的“钢城”“石油城”“汽车城”
二、工业分散与工业的地域联系
近些年来,一些科技含量高、工序复杂的工业(如飞机、汽车制造工业和电子工业等)开始出现分散的趋势。跨国企业在全球范围内寻找最优区位条件,降低成本,以最终获得最大的综合经济效益。
4.3传统工业区和新工业区
一、传统工业区
1、主要分布:德国鲁尔区、英国中部区、美国东北部工业区、我国辽中南工业区等。
2、传统工业区的特征
⑴一般是在丰富煤、铁资源基础上,以纺织、煤炭、钢铁、机械、化工等传统工业为主;
⑵以大型企业为轴心,逐渐发展起来的;工业分布高度集中。
3、历史:
20世纪50年代,尤其是70年代以后开始衰落,之后许多国家对此进行了长期的改造。
二、鲁尔区的发展、衰落与整治(读课本图)
1.发展的区位特点
(1)丰富的煤炭资源(2)离铁矿较近(3)充沛的水源
(4)便捷的交通(5)广阔的市场
鲁尔区以煤炭工业为基础,以钢铁工业为主导,少数重工业部门高度集中。
2. 衰落的主要原因
20世纪50年代以后,经济开始衰落,其原因是:(1)生产结构单一
鲁尔区的五大传统工业部门:煤炭、电力、钢铁、机械、化工
(2)煤炭的能源地位下降 (3)世界性钢铁过剩
(4)新技术革命的冲击 (5)用地紧张、环境污染严重
3.综合整治措施
20世纪60年代,鲁尔区开始实施综合整治的总体规则,主要从五个方面进行综合整治。A、调整工业结构 B、调整工业布局 C、发展第三产业 D、优化环境
三、新兴工业区的概念、分布
1、 概念:新兴工业区是指20世纪50年代之后,在发达国家的一些乡村地区,逐渐形成了以灵活多变的中小企业为主的工业地域。
2、 主要分布:在意大利东北部和中部地区,德国南部地区,以及美国“硅谷”等,日本的“硅岛”(九州岛)
四、意大利新兴工业区(读课本图)
1.意大利新兴工业区发展的主要条件
①大批廉价劳动力是发展的当地条件;
②20世纪70年代 原料 和能源大幅度涨价是发展的国际条件;
③发达的信贷体系
④意大利高度开放的经济
⑤ 政府的大力支持
2.发展特点
工业区 意大利新兴工业区 传统工业区
生产规模 以 中小企业为主 以大型企业为主
主要工业部门 轻工业 重工业
生产过程 分散 集中生产
资本集中程度 低 高
工业分布 分散在小城镇或农村 集中布局
3.独特的发展模式—工业小区
(1)概念
指一个地区的中小企业(生产企业和生产企业之间、生产企业和非生产企业之间)以一项经营活动为中心,根据现代经营需要,逐步建立起来的一种相互信赖 、比较稳固的 协作关系和产供销体系。
(2)作用
有助于加强专业化,提高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本,增强在国内外市场上的竞争力。
五、美国“硅谷”(读课本图)
1.特点
20世纪中、后期以来,在新技术革命的推动下,一些科技含量很高的新兴工业迅速发展起来。
(1)人才:从业人员水平高 (2)产品:研发费用高;
(3)增长和更新速度快; (4)产品面向国际市场
2.崛起原因
(1)位置优越,环境优美 (2)气候宜人。这里属于地中海气候,温暖湿润。
(3)高等院校。斯坦福大学(4)便捷的交通,通达速度快。主要是高速公路和航空运输。
(5)军事订货:特殊的条件!
第五章 交通运输布局及其影响
一、主要运输方式及其特点:
运输方式 优点 缺点
铁路运输 当代最重要的运输方式之一。运量大,速度快,运费较低,受自然因素影响小,连续性好 修筑铁路造价高,消耗金属材料多,占地面积广,短途运输成本高
公路运输 发展最快、应用最广、地位日趋重要的运输方式。机动灵活,周转速度快,装卸方便,对各种自然条件适应性强 运量小,耗能多,成本高,运费较贵
水路运输 历史最悠久的运输方式,运量大,投资少,成本低 速度慢,灵活性和连续性差,受航道水文状况和气象等自然影响大
航空运输 速度快,运输效率高,是最快捷的现代化运输方式
运量小,能耗大,运费高,且设备投资大,技术要求严格。
管道运输 运具和线路合二为一的新型运输方式。货物主要是原油、成品油、天然气、煤浆及其它矿浆。气体不挥发,液体不外流,损耗小,连续性强,平稳安全,管理方便,而且可以昼夜不停,运量很大。 管道运输要铺设专门管道,设备投资大,灵活性差。
二、交通运输网的形成与发展趋势:
分一种运输方式形成的运输网、两种以上运输方式形成的运输网及不同地域的综合运输网。(见课本P80图)
发展趋势:交通运输不仅日益网络化、国际化(二条亚欧大陆桥、四条世界主要航海线),而且日益高速化、大型化和专业化(集装箱运输节省包装费用,便于实现装卸作业机械化,且货物运输安全)。
三、交通运输线、站的区位因素:
a.影响铁路的建设的区位因素:经济、社会因素成为决定性因素。以京九铁路为例(1、合理布局交通网,2、促进沿线经济的发展,3、维持香港的长期稳定和繁荣,4、先进的科学技术是保证)
b.影响公路的建设的区位因素:修筑公路,1、要充分利用有利的自然条件,避开那些地形、地质、水文条件复杂的地段。2、尽量少占农田耕地,处理好与城镇发展的关系。
e.港口建设的条件:港口的区位不仅要受到水域条件(如航行条件、停泊条件)的影响,还要受到陆域条件(如筑港条件、腹地条件)的影响。上海港的主要区位因素主要有:一是上海港是长江三角洲的一个河口港,兼作海港,主要港区沿黄浦江分布,三角洲地势平坦开阔,为港口建设提供了条件,长江一方面为港口提供了淡水,另一方面保证了船舶航行的空间,但是三角洲坡度小,泥沙容易沉积淤塞河道;二是上海港的经济腹地是中国经济最发达的地区。三是上海港以上海市为依托。
❸ 高一地理必修二复习提纲!人教版的
第一章 人口的变化
知识点重现
本章知识点逻辑联系:
1.1人口的数量变化
1、一个地区人口的自然增长,是由出生率和死亡率共同决定的。[记忆]
2、几个重要的人口日:“世界60亿人口日”(1999/10/12);;中国13亿人口(2005/1/6)。
3、人口增长的历史阶段(理解记忆)
时 期 人口变化特点 原 因
农业革命之前 人口数量少,人口增长慢 生产力水平低,死亡率高
农业革命期间 人口数量增多,增长速度较快 生产力水平提高,医疗条件改善,寿命提高
工业革命开始后 世界人口增长速度明显加快 生产力、生活质量不断改善,死亡率逐渐降低
4、20世纪以来特别过去100多年人口增长迅速的原因:(理解记忆)
过去100多年,伴随着生产工具和社会生产力等方面的进步,人类对自然环境开发利用和改造的范围不断扩大,对各种灾害和疾病的防御能力也不断提高,使人类对自然环境的利用和适应性不断增强,死亡率进一步降低。
5、某个地区人口自然增长的数量受人口自然增长率和人口基数大小共同影响。(理解记忆)
6、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人口变化比较:(理解记忆)
自然增长率水平 人口增长特点 原因分析 今后变化趋势 典型国家举例
发达国家 保持较低水平 增长缓慢 社会保障制度健全,生育观念的转变等 比较稳定,一些国家的人口数量还会逐渐减少 俄罗斯、德国、日本
发展中国家 水平较高 人口增长很快,世界新增人口中,发展中国家占到80%以上 政治上的独立,民族经济的发展,医疗卫生事业的进步,人口死亡率下降 人口增长开始趋于缓慢,很多国家实施人口控制措施 中国、印度、巴基斯坦
7、人口增长模式由出生率、死亡率、自然增长率三个指标构成。(记忆)
公式:自然增长率=出生率-死亡率
8、三种人口增长模式特点(记忆)
人口模式 特 点
原始型 高出生率、高死亡率、低自然增长率
传统型 高出生率、低死亡率、高自然增长率
现代型 低出生率、低死亡率、低自然增长率
9、人口增长模式的转变:[记忆]
人口增长模式是由原始型向传统型,继而向现代型转变。
转变的因素:生产力水平、国家政策、社会福利、自然环境、文化观念
10、大部分发达国家(欧洲、北美为代表)为现代型,大多数发展中国家为传统型,中国为现代型,世界为由传统型转向现代型的过渡阶段。[记忆]
1.2人口的空间变化
1、人口迁移:人的居住地在国际或本国范围内发生改变。[记忆]
人口迁移的判断:是否发生了地域上的移动(行政区位的改变);是否有居住地的改变;时间的改变(通常为一年)
2、人口迁移的类型(按是否跨越国界):国际迁移、国内迁移
3、二战前后国际人口迁移的比较: [记忆]
迁移原因 特 点 迁移路线
二战前 1.殖民主义扩张和资本主义发展
2.地理大发现和新航线开辟 1.从旧大陆到新大陆
2.从已知开发国家到未开发地区 1. 洲人到美洲、非洲
2.非洲黑人被贩卖到美洲
3.东亚、南亚人被招工到美洲
二战后 各国经济发展不平衡 1.从发展中国家到发达国家
2.定居移民减少,流动工人增加(外籍工人) 1.拉丁美洲人到北美打工
2.南亚、南欧、非洲人到西亚打工
3.南欧、非洲人到西欧
4、中国新中国成立以来的人口迁移:[记忆]
迁移原因 特点 迁移方向
20世纪80年代中期前 1.计划经济体制
2.严格的户籍管理制度 有计划、有组织地进行 1.国家从东部城市抽调各种人员支援西部、内地和边疆地区的建设
2.大量农村人口从东部人口稠密区迁往西北和东北
20世纪80年代中期后 改革开放政策 自发迁移 1. 内地到沿海
2. 山区到平原
3. 贫困地区到发达地区、“民工潮”
5、人口迁移的意义[理解]
调节人口空间分布和人才余缺,加强民族融合和文化交流,促进经济发展和缩小地区差异。
6、人口迁移对迁入地和迁出地的影响[理解记忆]
对人口迁出地:好的影响有减少迁出地人口密度、缓解人口对环境的压力
不好的影响有人才、劳动力的流失
对人口迁入地:好的影响有人才的流入和提供廉价劳动力,有利于经济发展
不好的影响有人口密度增加,人口对环境的压力增加
7、影响人口迁移的因素:[记忆]
(1)自然环境和社会经济环境的变化(2)个人对生活或职业需求的变化
影响人口迁移的因素中,经济因素往往起重要作用。
8、中国古代和近几十年来人口迁移的因素:[理解记忆]
古代:主要是战乱(永嘉之乱、安史之乱、靖康之难),其次为开疆拓土、流放、戍边等。
近几十年:主要是国家政策、社会变革、经济发展、个人需求等。
1.3人口的合理容量
1、环境承载力和人口容量的关系[理解]
环境承载力是指环境能持续供养的人口数量。衡量环境承载力的重要指标是就是环境人口数量。
2、环境人口容量概念及制约因素[记忆]
环境人口容量是一个国家或地区在可预见的时期内,利用本地区资源及其他资源、智力和技术等条件,在保证符合社会文化准则的物质生活水平条件下,该国货地区所能持续供养的人口数量。(所能容纳的最大人口数)
制约因素:资源(成正比)、科技发展水平(成正比)、生活和文化消费水平(成反比)。
3、合理人口容量概念:[记忆]
按照合理的生活方式,保障健康的生活水平,同时又不妨碍未来人口生活质量的前提下,一个国家或地区最适宜的人口数量。
4、保持合理人口容量的紧迫性表现:[记忆]
日益严峻的人口过快增长问题、人口城市化问题、城市人口老龄化问题
5、保持合理人口容量的措施:[记忆]
(1) 国际社会倡导尽最大可能把人口控制在合理规模内
建立公平秩序保证大多数人拥有不断追求高水平生活质量的平等权利
第二章 城市与城市化
1、城市形态的概念:[记忆]
城市占据一定的空间,有着特定的外部轮廓形态。
2、城市形态的类型:[记忆]
类型 团块状 条带状 组团状
分布地区 平原地区 沿铁路或河流、谷地等被迫延伸 地形崎岖不平的丘陵山地
举例 我国的成都、合肥,美国的华盛顿 兰州、洛阳、西宁、宜昌 重庆
3、城市土地利用的集聚效应[理解]
同一种土地利用方式对用地空间和位置需求往往是相同的,这会导致同一种活动在城市空间上的集聚。
4、功能区之间并无明确的界线,某一种功能区以某种土地利用方式为主,可能兼有其他类型的用地。[记忆]
5、功能区比较[理解记忆]
6、城市地域结构模式:[记忆]
同心圆模式、多核心模式、扇形模式
7、经济因素是影响城市内部空间结构的主要因素,体现在各种活动的付租能力。影响付租能力高低的因素主要有:交通的便捷程度,距离市中心的距离。[理解记忆]
8、各类土地利用付租能力随距离递减示意图[理解]
9、影响城市内部空间结构的其他因素:[记忆]
收入的高低,导致住宅区的分化
历史文化或经济方面的声誉
种族或宗教团体(唐人街等)
早期土地的利用方式影响
10、城市内部空间结构随城市发展而逐渐形成和变化[理解]
早期:功能区分异不明显,市中心以市场、交通等优势吸引工业聚集
一定规模后:由于用地紧张、交通拥挤、环境污染等问题,工厂企业向外搬迁,城市内部空间结构发生变化。
2.2不同等级城市的服务功能
1、城市等级划分及依据:[记忆]
城市等级一般分为:集镇、城市、大城市、特大城市
我国的划分:特大城市(100万以上)、大城市(50~100万)、中等城市(20~50万)、小城市(20万以下)、以下为县城、建制镇等
依据:城市人口规模
2、城市等级与服务范围的关系[理解]
城市等级低,服务种类少,服务范围比较小;城市等级高,服务种类多,服务范围比较大。
3、上海城市等级和服务范围变化的影响因素[理解记忆]
上海位于我国南北海岸线的中点以及长江的出海口
上海市有发达的铁路网,使得上海有充足的原材料、劳动力、农产品以及巨大的市场
上海位于长江三角洲,地形平坦开阔。
4、城市等级体系:[记忆]
城市的服务种类、服务范围是与城市的等级相对应的,在同一个区域中,城市的空间分布也与城市的等级密切相关,这些不同级别的城市空姐组合,构成了一个地区的城市等级系统。
5、城市等级与城市数目、相互距离的关系[理解]
等级较高的城市数目较少,相距较远;等级较低的城市数目较多,相距较近。(德国南部为例)
6、中心地理论[理解]
前提:环境几乎一样的平原地区,人口分布均匀,区域的运输条件一致
分离的圆形服务范围 相切的服务范围 六边形的服务范围
2.3城市化
1、城市化的含义[理解]
土地的城市化(乡村用地变为城市用地)
人口的城市化(乡村人口变为城市人口)
一个城市等级提升的过程
一个区域城市等级体系形成的过程
2、人口向城市迁移的动力:[记忆]
推力:人口增长快对土地压力大,自然灾害,收入低、社会服务短缺
动力:就业机会多,社会福利保障程度高,文化设施全,交通便利
3、衡量城市化水平的标志:城市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记忆]
4、 城市化的意义:[记忆]
(1)城市市区域发展的经济中心,能够带动区域经济发展,而区域经济水平的提高又促进城市的发展
(2)促使聚落形态、生产方式、生活方式、价值观念等的变化
5、世界城市化的进程[理解记忆]
城市化阶段 水平 发展速度 地域扩展趋势 常见的问题
初期阶段 25%~30%以下,低 缓慢 缓慢 城市各功能用地混杂布置,功能区分异不明确
中期阶段 30%~70%,较高 迅速 快 交通拥挤、环境恶化、住房紧张等
后期阶段 70%以上,高 缓慢,甚至停滞 继续增大 大城市的中心空洞化、逆城市化等
6、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城市化比较
发展中国家:起步晚,发展快;水平低;发展不合理(出现畸形发展);处于初期和中期阶段
发达国家:起步早;水平高;出现逆城市化现象;处于后期阶段
7、城市化对地理环境的影响[记忆]
来源 危害
大气污染 城市居民生活排出的烟尘;工矿企业[排放的烟气;各类交通工具排放的尾气 污染物有煤烟、粉尘、二氧化硫、氮氧化物、铅等有害物质,污染空气,危害健康(伦敦烟雾事件、光化学污染、酸雨)
水污染 工业废水、生活污水 使江河湖海和地下水质变坏,危害人体健康和动植物繁殖(骨痛病等)
固体废弃物污染 工业生产、城市建设、居民消费 危害人体健康和环境(白色污染、废旧电池等)
噪声污染 交通运输、工业生产、建筑施工、社会活动 妨碍人们休息、工作、危害人体健康
8、如何建设“生态城市”:[记忆]
(1) 在城市建设中,要发展低污染的节能建筑和绿色交通,减少环境污染
使城市景观尽可能与山、河、湖、海、植被等自然景观保持协调,建立一种良性循环(“天人合一”)
第三章 农业地域的形成与发展
3.1农业的区位选择
1、农业的概念:[记忆]
人类利用土地的自然生产力,栽培植物或饲养动物,以获得所需要的产品。
2、农业区位的含义:[理解记忆]
(1)农业生产的位置
(2)农业与地理环境各因素的联系
3、农业的主要区位因素:[记忆]
自然因素:气候、地形、土壤、水源
社会经济因素:市场、劳动力、交通、政策、机械、科技
决定农业活动的类型和规模的重要因素是市场因素。
4、农业区位选择的实质:对农业土地的合理利用[记忆]
5、对农业活动主导区位因素的判断[理解]
水稻主要分布在季风区、“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气候因素)
千烟洲立体农业(地形因素)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亚热带沿海农业景观的变迁(市场和政策)
茶叶宜在南方酸性红壤种植(土壤因素)
大城市公路边的乳畜业、园艺业(交通因素)
6、农业区位因素的变化[理解记忆]
自然因素比较稳定,社会经济因素发展变化较快。
利用科技改造自然因素例子:培育良种促进农业发展(袁隆平杂交水稻、橡胶树种植范围的扩大);改善局部自然条件发展农业(大棚农业生产反季节蔬菜)
交通运输的发展和冷藏技术的进步使世界农业出现专业化和地域化
7、农业地域的含义:[记忆]
在一定的历史发展阶段,在社会、经济、科技、文化和自然条件的综合作用下,形成的农业生产地区。农业地域的形成,是因地制宜发展农业、合理利用农业土地的结果。
8、影响农业地域类型的因素:[记忆]
(1)动植物的不同地域分布(2)自然条件(3)社会经济条件
9、澳大利亚混合农业的区位条件:[记忆]
自然区位条件:气候温和,降水适中;土壤肥沃;地形平坦;水源充足
社会经济条件:市场广阔(世界主要小麦、畜产品产地);劳动力丰富;生产方式、技术先进
10、澳大利亚混合农业的主要特征:[记忆]
生产结构:种植业与畜牧业结合的混合农业(小麦—牧羊)
经营方式:家庭大农场
科技应用:划区轮牧、种植优质牧草、轮作制
农业专业化、地域化水平较高
发展措施:东水西调
3.2以种植业为主的农业地域类型
1、季风水田农业分布及作物[记忆]
分布:亚洲的季风区(东亚、东南亚、南亚都有分布)
作物:水稻为主(水稻的习性:好暖喜湿)
2、季风水田农业的区位条件:[记忆]
(1)气候以季风为主,高温多雨适合水稻生长
(2)地势平坦,适宜水田管理
(3)人口稠密,劳动力丰富
(4)人多地少,生活习惯导致粮食需求量大
(5)水稻生产的历史悠久(7000年历史)
3、季风水田农业的特点[记忆]
(1)小农经营(生产规模小)
(2)单产高,商品率低
(3)机械化和科学水平低
(4)水利工程量大
4、商品谷物农业分布及作物[记忆]
分布: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阿根廷、俄罗斯、乌克兰
作物:小麦、玉米
5、商品谷物农业的区位条件[记忆]
(1)自然条件优越(气候温和、地形平坦、土壤肥沃)
(2)交通运输便利
(3)市场广阔
(4)地广人稀
(5)机械化程度高
(6)农业科技先进
6、商品谷物农业的主要特点[记忆]
生产规模大,商品率高,机械化和科技水平高
3.3以畜牧业为主的农业地域类型
1、大牧场放牧业分布及生产对象[记忆]
分布:美国、澳大利亚、新西兰、阿根廷、南非(干旱、半干旱气候区)
生产对象:牛、羊
2、大牧场放牧业区位条件[记忆]
(1)气候温暖,草类茂盛
(2)地广人稀,地价低
(3)距离海港近,交通便利
3、大牧场放牧业特点[记忆]
生产规模大,商品率高,专业化程度高
4、阿根廷大牧场放牧业的发展措施[记忆]
(1)围栏放牧、划区轮牧、种植饲料、开辟水源
(2)培育良种牛,加强对牛群病害研究
5、乳畜业的分布及农产品[记忆]
分布:北美洲五大湖地区、西欧、中欧、澳大利亚、新西兰
农产品:牛奶及乳制品
6、乳畜业的区位条件[记忆]
(1)气候温凉、潮湿,适合多汁牧草的生长
(2)城市化水平高,生活习惯影响,对乳畜产品需求量大
7、乳畜业的主要特点[记忆]
商品率高;机械化程度高;集约化程度高;多分布在大城市周围
第四章 工业地域的形成与发展
4.1工业的区位因素与区位选择
一、 经济效益
从经济利益看工厂应选择在具有明显区位优势的地方,以花费最低的生产成本获得最高利润。
类型名称 典型工业部门 优势发展地区
原料指向型工业 制糖业、水产品加工业、水果加工业 所需工业原料丰富的地区
市场指向型工业 瓶装饮料业、家具制造业、印刷工业 接近产品消费市场的地区
动力指向型工业 有色金属冶炼工业、化学工业 能源供应充足的地区
廉价劳动力指向型工业 普通服装、电子装配、包带、制伞、制鞋工业 拥有大量廉价劳动力的地区
技术指向型工业 集成电路、航天、航空、精密仪表 高等教育和科技发达的地区。
二、社会效益
国家政策变化的影响:从20世纪80年代我国沿海地区工业的大发展,到21世纪初我国对西部地区的大开发。
国防的需要:20世纪50—70年代,我国在内地建立了一些大型工业基地,主要是重工业和军事工业。
个人偏好的影响:大批华侨和海外华人在家乡投资办厂。
工业惯性的影响:可能由于工厂搬迁的费用太高,政府的影响,出于对当地经济的考虑等,常常可以看到,某个工厂的区位不合理,但仍然留在那里,这称为工业惯性
三.环境效益
读课本P61《污染严重的工业的区位选择图》,分析污染严重的工业的区位应如何选择?
分析过程:某工厂——污染类型——如何治理
四.一个工厂的区位选择整体分析思路:
经济效益
社会效益
环境效益
4.2工业地域的形成
一、工业联系——工业集聚——工业地域
1.工业联系
(1)投入——产出的联系
第一种是甲企业的产出是乙企业的投入。如纺纱——织布——印染——服装制造。同一工厂中不同工序之间的联系也属于这种联系方式,如生产流水线。
(2)非生产上的空间联系
有些工厂相互之间并没有生产工序上的联系,却在地理空间上联系在一起,工厂之间这种空间联系有的为了共同利用基础设施,有的为了共同利用廉价劳动力等,如某些经济技术开发区中的不同工业企业
2、工业集聚
在工业发展中,具有工业联系的一些工厂往往发生工业集聚现象。
工业的集聚的优点,可以充分利用基础设施,加强彼此之间的信息交流和技术协作,降低中间产品的运输费用和能源消耗,等,最终降低生产成本,提高利润,获得规模效益。
3.工业地域
(1)工业地域的概念
工业集聚而形成的地域,我们称之为工业地域。
(2)工业地域的形成
工业地域按照不同的形成过程,可分为两类:
①自发形成的工业地域
主要是在生产上有投入—产出联系的工业企业自发集聚形成的;
②规划建设的工业地域
既有与前者相同的类型,也有在共同的基础设施条件吸收下,不同工业集聚而形成的。
(3)工业地域的性质
工业地域按照发育程度的不同,分为两类:
①发育程度较低的工业地域
(如食品工业),以当地农副产品加工工业为主,工业联系简单、规模小、工厂少。
②发育程度较高的工业地域
(如钢铁工业区),工业联系复杂、面积大、协作企业多、生产规模大,往往能够形成专业化很强的工业城市。我国和世界许多著名的“钢城”“石油城”“汽车城”
二、工业分散与工业的地域联系
近些年来,一些科技含量高、工序复杂的工业(如飞机、汽车制造工业和电子工业等)开始出现分散的趋势。跨国企业在全球范围内寻找最优区位条件,降低成本,以最终获得最大的综合经济效益。
4.3传统工业区和新工业区
一、传统工业区
1、主要分布:德国鲁尔区、英国中部区、美国东北部工业区、我国辽中南工业区等。
2、传统工业区的特征
⑴一般是在丰富煤、铁资源基础上,以纺织、煤炭、钢铁、机械、化工等传统工业为主;
⑵以大型企业为轴心,逐渐发展起来的;工业分布高度集中。
3、历史:
20世纪50年代,尤其是70年代以后开始衰落,之后许多国家对此进行了长期的改造。
二、鲁尔区的发展、衰落与整治(读课本图)
1.发展的区位特点
(1)丰富的煤炭资源(2)离铁矿较近(3)充沛的水源
(4)便捷的交通(5)广阔的市场
鲁尔区以煤炭工业为基础,以钢铁工业为主导,少数重工业部门高度集中。
2. 衰落的主要原因
20世纪50年代以后,经济开始衰落,其原因是:(1)生产结构单一
鲁尔区的五大传统工业部门:煤炭、电力、钢铁、机械、化工
(2)煤炭的能源地位下降 (3)世界性钢铁过剩
(4)新技术革命的冲击 (5)用地紧张、环境污染严重
3.综合整治措施
20世纪60年代,鲁尔区开始实施综合整治的总体规则,主要从五个方面进行综合整治。A、调整工业结构 B、调整工业布局 C、发展第三产业 D、优化环境
三、新兴工业区的概念、分布
1、 概念:新兴工业区是指20世纪50年代之后,在发达国家的一些乡村地区,逐渐形成了以灵活多变的中小企业为主的工业地域。
2、 主要分布:在意大利东北部和中部地区,德国南部地区,以及美国“硅谷”等,日本的“硅岛”(九州岛)
四、意大利新兴工业区(读课本图)
1.意大利新兴工业区发展的主要条件
①大批廉价劳动力是发展的当地条件;
②20世纪70年代 原料 和能源大幅度涨价是发展的国际条件;
③发达的信贷体系
④意大利高度开放的经济
⑤ 政府的大力支持
2.发展特点
工业区 意大利新兴工业区 传统工业区
生产规模 以 中小企业为主 以大型企业为主
主要工业部门 轻工业 重工业
生产过程 分散 集中生产
资本集中程度 低 高
工业分布 分散在小城镇或农村 集中布局
3.独特的发展模式—工业小区
(1)概念
指一个地区的中小企业(生产企业和生产企业之间、生产企业和非生产企业之间)以一项经营活动为中心,根据现代经营需要,逐步建立起来的一种相互信赖 、比较稳固的 协作关系和产供销体系。
(2)作用
有助于加强专业化,提高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本,增强在国内外市场上的竞争力。
五、美国“硅谷”(读课本图)
1.特点
20世纪中、后期以来,在新技术革命的推动下,一些科技含量很高的新兴工业迅速发展起来。
(1)人才:从业人员水平高 (2)产品:研发费用高;
(3)增长和更新速度快; (4)产品面向国际市场
2.崛起原因
(1)位置优越,环境优美 (2)气候宜人。这里属于地中海气候,温暖湿润。
(3)高等院校。斯坦福大学(4)便捷的交通,通达速度快。主要是高速公路和航空运输。
(5)军事订货:特殊的条件!
第五章 交通运输布局及其影响
一、主要运输方式及其特点:
运输方式 优点 缺点
铁路运输 当代最重要的运输方式之一。运量大,速度快,运费较低,受自然因素影响小,连续性好 修筑铁路造价高,消耗金属材料多,占地面积广,短途运输成本高
公路运输 发展最快、应用最广、地位日趋重要的运输方式。机动灵活,周转速度快,装卸方便,对各种自然条件适应性强 运量小,耗能多,成本高,运费较贵
水路运输 历史最悠久的运输方式,运量大,投资少,成本低 速度慢,灵活性和连续性差,受航道水文状况和气象等自然影响大
航空运输 速度快,运输效率高,是最快捷的现代化运输方式
运量小,能耗大,运费高,且设备投资大,技术要求严格。
管道运输 运具和线路合二为一的新型运输方式。货物主要是原油、成品油、天然气、煤浆及其它矿浆。气体不挥发,液体不外流,损耗小,连续性强,平稳安全,管理方便,而且可以昼夜不停,运量很大。 管道运输要铺设专门管道,设备投资大,灵活性差。
二、交通运输网的形成与发展趋势:
分一种运输方式形成的运输网、两种以上运输方式形成的运输网及不同地域的综合运输网。(见课本P80图)
发展趋势:交通运输不仅日益网络化、国际化(二条亚欧大陆桥、四条世界主要航海线),而且日益高速化、大型化和专业化(集装箱运输节省包装费用,便于实现装卸作业机械化,且货物运输安全)。
三、交通运输线、站的区位因素:
a.影响铁路的建设的区位因素:经济、社会因素成为决定性因素。以京九铁路为例(1、合理布局交通网,2、促进沿线经济的发展,3、维持香港的长期稳定和繁荣,4、先进的科学技术是保证)
b.影响公路的建设的区位因素:修筑公路,1、要充分利用有利的自然条件,避开那些地形、地质、水文条件复杂的地段。2、尽量少占农田耕地,处理好与城镇发展的关系。
e.港口建设的条件:港口的区位不仅要受到水域条件(如航行条件、停泊条件)的影响,还要受到陆域条件(如筑港条件、腹地条件)的影响。上海港的主要区位因素主要有:一是上海港是长江三角洲的一个河口港,兼作海港,主要港区沿黄浦江分布,三角洲地势平坦开阔,为港口建设提供了条件,长江一方面为港口提供了淡水,另一方面保证了船舶航行的空间,但是三角洲坡度小,泥沙容易沉积淤塞河道;二是上海港的经济腹地是中国经济最发达的地区。三是上海港以上海市为依托。
❹ 人教版高一地理必修二第一章思维导图
第一节 人口增长模式
1、人口增长快慢的 根本原因 生产力的发展水平 直接原因 人口自然增长率=出生率-死亡率
2、人口增长模式:
(1)工业革命以前 原始人口增长模式 特点 高高低 原始社会 传统人口增长模式 特点 高高较低 奴隶社会,封建社会,资本主义社会
(2)工业革命时特点 高低高(18世纪——19世纪末20世纪初)欧洲
(20世纪50年代)起普遍存在于大多数发展中国家
(3)近现代 特点 三低 世界主要发达国家 (原因:现代科学知识的普及和医疗卫生技术的进步,人们的生育观念及行为的变化)
3、人口零增长国家:意大利,匈牙利,俄罗斯,德国等
人口负增长国家;英国,比利时,芬兰等
4、促使中国人口出生率迅速下降的因素主要有三个:1 社会经济因素 2制度因素 3计划生育因素。
5、世界人口达到50亿:1987 7 11 达到60亿:1999 达到65亿:2006 2 28
年龄结构0——14岁65岁(中国60岁)以上
年轻型大于等于40%小于4%
成年型30%——40%
老年型小于30%大于7%|60以上大于10%
自然增长率小于等于1.0%为低增长,出生率小于等于1.5%为较低增长
❺ 人教版高一地理必修二第一章思维导图。
第一节 人口增长模式
1、人口增长快慢的 根本原因 生产力的发展水平 直接原因 人口自然增长率=出生率-死亡率
2、人口增长模式:
(1)工业革命以前 原始人口增长模式 特点 高高低 原始社会 传统人口增长模式 特点 高高较低 奴隶社会,封建社会,资本主义社会
(2)工业革命时特点 高低高(18世纪——19世纪末20世纪初)欧洲
(20世纪50年代)起普遍存在于大多数发展中国家
(3)近现代 特点 三低 世界主要发达国家 (原因:现代科学知识的普及和医疗卫生技术的进步,人们的生育观念及行为的变化)
3、人口零增长国家:意大利,匈牙利,俄罗斯,德国等
人口负增长国家;英国,比利时,芬兰等
4、促使中国人口出生率迅速下降的因素主要有三个:1 社会经济因素 2制度因素 3计划生育因素。
5、世界人口达到50亿:1987 7 11 达到60亿:1999 达到65亿:2006 2 28
年龄结构0——14岁65岁(中国60岁)以上
年轻型大于等于40%小于4%
成年型30%——40%
老年型小于30%大于7%|60以上大于10%
自然增长率小于等于1.0%为低增长,出生率小于等于1.5%为较低增长
❻ 人教版高一必修二前三单元地理总结
二、重难点知识讲解
(一)人口数量的变化
一个地区人口数量的变化主要有两个原因:一是人口的自然增长,取决于人口出生率和死亡率的变动;二是人口的机械增长,主要是由人口迁移引起的,它取决于人口迁移量的大小。考察的地域范围越大,人口迁移对人口数量变动的影响就越小,从全球的范围看,人口迁移对世界人口数量变动并不产生影响,决定人口变动的因素仅仅是人口的自然增长。
(二)环境对人口数量变化的影响
环境对人口数量变化的影响,主要是通过影响生育率和死亡率来实现的。生育率是指一定时期内出生人数与育龄妇女(指15岁到49岁妇女)数之比,它是决定出生率大小的基础。
1、环境因素对生育率的影响
任何地区生育率的变化主要是该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婚姻制度、生育政策、避孕技术、文化及宗教等社会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如“按受教育程度统计的我国35岁到45岁妇女生育的子女数(1981年)”图反映出受教育程度对生育率的影响。
妇女受教育程度越高,生育的子女数越少。农村妇女生育的子女数多,城市妇女生育的子女数少。我国计划生育工作的重点在农村。提高经济和文化落后的农村地区妇女受教育程度,大力发展农村经济是落实计划生育工作的重要途径。
自然环境因素对生育率的影响极小,到目前为止,还没有直接的证据说明不同地区的人口因气候等自然环境因素的影响,产生了生育率的差异。
2、环境因素对死亡率的影响
与生育率不同,死亡率不仅受社会环境因素的影响,同时也明显受自然环境因素的制约。
(1)社会环境因素对死亡率的影响
经济因素、政治因素、受教育水平和医疗卫生条件等是影响死亡率变化的主要因素。
(2)自然环境因素对死亡率的影响
气候、水、土壤等对死亡率的影响较为明显。其中,有些因素的影响是直接的。例如,某些地方的水土中含有令人体不适的某些元素,或者缺乏人体必需的某些元素,都会使人体产生病变,对当地居民健康的危害非常突出。科学证明,克山病、地方性甲状腺肿大、某些恶性肿瘤的发生与水土因素有密切关系。
大的自然灾害,如地震、火山爆发、洪水、风暴等,往往给人类的生命和财产造成重大损失,使受灾地区死亡率大幅度上升。下表为1947~1970年全世界死于自然灾害的人数。
自然灾害
火山爆发
地震
水灾
热带风暴
死之人数
0.72万
15.1万
17.3万
74.5万
3、环境污染对死亡率的影响
环境污染也是造成死亡率上升的重要因素之一。科学研究表明,人类癌症的发生大多与环境因素有关,在环境污染较严重的地区,癌症死亡率明显高于其他地区,即使某一地区环境污染程度较低,如果在此地长期生活,多样化的有害物质可能对人的机体产生不间断的微小损害,积累的结果能导致人体生理和免疫功能的退化,使发病率和死亡率提高。
(三)人口数量变化对环境的影响
在不同的历史时期,生产力发展水平不一样,人口数量也不一样,对环境的影响也不同。
原始社会
生产力水平低
人口数量很少
人类的生存主要依赖自然环境
人类活动对环境的影响也很小
农业社会
生产力水平提高
人口数量增多
人类的生产活动影响和改造自然
工业社会
工业革命和科技进步使生产力水平大大提高
人口数量剧增
人类对自然环境的改造活动进一步加剧,对自然环境的影响越来越大
人口数量增长对环境的影响:
人口增长与环境污染并不呈现正相关,不能认为人口多,环境污染程度就高,人口少,环境污染就轻。换一个角度看,某一地区人口多,增长快,其环境污染并不一定严重;另一地区人口少,增长慢,也不见得其环境污染就轻。这不难从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的对比中得出结论,发达国家人口少且增长慢,但环境污染的程度并不比发展中国家轻。
先进的科学技术,当然有利于环境的改善和保护,但技术能不能完全解决现有的环境污染问题,先进的技术能不能被掌握,并应用到改善环境中,这些都是问题,况且技术发展的本身也会对环境产生影响。
(四)人口再生产类型及其转变
1、人口再生产的概念
人口内部的老一代陆续死亡,新一代不断出生,世代更替的过程,使人口总体不断地延续下去,这称为人口再生产。
2、人口再生产类型及其转变
(1)人口再生产类型的决定因素
人口再生产类型与一定的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相适应,它是由人口出生率、死亡率和自然增长率所决定的。
(2) 人口再生产的基本类型
类型
历史时期
特点
形成原因
出生率
死亡率
自然增长率
原始型
采猎文明时期
极 高
极高
极低
生产力水平极低,人们主要依靠天然食物来维持生存,抵御疾病和自然灾害的能力极低,加上部落间的战争频繁,人口死亡率极高,平均预期寿命短,尽管出生率很高,但人口增长速度极低
传统型
农业文明时期
高
高
较低
农业的出现带动了人类历史上第一次生产力大发展。在以手工劳动为基础的农业经济条件下,虽然生产力有所提高,生存环境有一定改善,死亡率有所下降,但死亡率仍然较高,出生率很高,人口增长速度有所加快
过渡型
产 业 革 命 时 期
高
低
高
产业革命带来了人类历史上的第二次生产力大发展。产业革命使人类的生存环境得到极大改善,营养水平提高,医疗卫生事业进步,导致人口死亡率快速下降。但是由于出生率没有保持同步下降,因而人口快速增长
现代型
后 工 业 化 时 期
低
低
低
随着生产力的进一步提高,特别是现代科学技术进步,人类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进入了崭的发展阶段,在死亡率下降到很低水平并稳定后,出生率也持续下降到与死亡率相当的水平,人口发展表现为低增长或负增长
(3)人口再生产类型的转变
①出生率高和死亡率很高,人口自然增长率偏低;
②出生率高,死亡率快速下降,人口增长迅速;
③死亡率进一步下降,出生率也开始下降,人口自然增长率下降;
④死亡率下降到很低水平稳定下来,出生率也趋于稳定,人口自然增长率普遍偏低。
人口再生产类型的转变是从死亡率的下降开始的。这是因为人口再生产类型转变的根本原因在于社会生产力的发展。生产力水平的提高,使人们逐步摆脱了完全依赖自然环境的状况,人们的营养水平和保障生命的各种条件,特别是医疗卫生条件得到改善,也就是说人们的生存环境发生很大的变化,这些都是死亡率下降的必要条件。可见,生产力的发展对死亡率的作用是直接的,这也正是人口再生产类型转变首先从死亡率下降开始的基本原因。
最后阶段处于人口再生产类型的转变后阶段,属于“现代型”,人口平均预期寿命进一步延长,世代更替缓慢,人口年龄结构呈现老年型,即老年人口比重大,而老年人的死亡率一般较高。
(五)人口再生产类型的地区分布
不同国家或地区由于生产力发展水平不同,社会、经济、文化及环境等存在差异,人口再生产类型的转变并不具有同步性,也存在着各自的一些特点。
地区
出生率(%)
死亡率(%)
自然增长率(%)
全世界
2.2
0.9
1.4
发达国家
1.1
1.0
0.1
发展中国家
2.5
0.9
1.7
非洲
3.8
1.4
2.4
北美
1.4
0.9
0.6
拉丁美洲
2.4
0.6
1.8
亚洲
2.2
0.8
1.4
欧洲
1.0
1.1
-0.1
大洋洲
1.8
0.7
1.1
1、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的差异
从上表中可以看出,目前发达国家或地区已完成了人口再生产类型的转变,即人口再生产类型已经处于低出生率、低死亡率和低自然增长率的“现代型”;发展中国家人口再生产类型属于高出生率、低死亡率和高自然增长率的“过渡型”。
由于发展中国家人口约占世界总人口的80%,因此总的来说,世界人口再生产类型属于“过渡型”,正处在向“现代型”转变的阶段。
人口出生率最高的是非洲,其次是拉丁美洲和亚洲;人口出生率最低的是欧洲,其次是北美洲和大洋洲。
非洲生产力水平最低,生存环境、营养水平以及医疗条件相对较差,因而死亡率最高。
2、发达国家之间的差异
发达国家人口再生产均已处于“现代型”,但也存在明显差别。德国、匈牙利等国家人口已连续多年出现负增长,整个欧洲人口自然增长率呈负值,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新西兰等国家人口自然增长率稍高,日本等国家人口自然增长率较低。
3、发展中国家之间的差异
亚、非、拉及大洋洲人口再生产虽然总体上处于“过渡型”,但各个国家之间差别很大:非洲国家出生率和自然增长率都很高;亚洲的韩国、新加坡等国,拉丁美洲的古巴、乌拉圭等国,人口再生产已进入或正要进入“现代型”;中国由于大力开展计划生育工作,人口转变的速度较快,目前已接近“现代型”。
(六)环境人口容量的概念
1、环境人口容量概念产生的背景
目前,只有地球上有适合人类生存的条件,而地球的空间和资源是有限的,面对世界人口快速增长的事实,人们必然关注人口增长与环境承载能力的问题,从而提出了环境人口容量的概念。
2、环境人口容量概念的含义
环境人口容量,简单地说就是环境所能容纳的最大人口数。联合国科教文组织曾对环境人口容量下了一个较为精确的定义: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环境人口容量,是在可预见到的时期内,利用本地资源及其他资源和智力、技术等条件,在保证符合社会文化准则的物质生活水平条件下,该国家或地区所能持续供养的人口数量。
上述这一定义,其实包含以下几层意思:(1)谈环境人口容量,应指具体的时期,因为环境人口容量是时间的函数,具有不确定性;(2)资源、科技水平是制约环境人口容量的重要因素;(3)生活(包括物质和文化生活)水平也是制约环境人口容量的重要因素;(4)如果研究某一国家或地区的环境人口容量,要以该国或地区所能利用的资源和技术为依据,而所能利用的资源和技术,不见得完全就是本地的,也可以是定义中所说的“其他”(如国外或地区以外的)资源和技术,这一点对地区环境人口容量的估计结果有较大的影响。
3、制约环境人口容量的主要因素
(1)资源
资源是制约环境人口容量的首要因素,人类的生存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资源状况,资源越多,能供养的人口数量越多。资源的种类繁多,一般在研究中主要考虑的是几种人类生存所依赖的资源,如土地、淡水、能源等。
(2)科技发展水平
人类获得的资源数量,与科技发展水平密切相关。科技水平的提高,必然带来获取和利用资源在手段、方法等方面的改变,从而带来环境人口容量的改变。比如在原始社会,人类几乎没有掌握多少科技知识,所能获得的资源也十分有限,因此环境人口容量很小。今天地球上的60亿人口,在原始社会条件下是无论如何也不能、也不可能想象的。
(3)生活消费水平
人是社会性动物,人类的生活除了满足吃、喝等生理方面的需求以外,还有精神生活的需求。生活消费不仅指物质生活消费,同时也包括文化精神生活的消费。由于不同时期、不同地域人口的文化和生活消费水平并不相同,而且随着社会的发展,人口的文化和生活消费水平也在不断变化。因此,确定什么样的消费水平,对环境人口容量产生较大的影响。
(七)环境人口容量的估计
1、环境人口容量的不确定性和相对确定性
(1)环境人口容量的不确定性
制约环境人口容量的因素是不确定的。例如,现有的资源总数并不确定,科技发展水平及人口消费水平等也在不断变化,这就决定了环境人口容量具有不确定性。
(2)环境人口容量的相对确定性
在一定历史阶段内,在假定技术水平、资源的基础和潜力相对稳定,以及人口消费水平变化不大的条件下,可以对环境人口容量进行相对定量的估计。这就是环境人口容量的相对确定性。
为了简便,在实际中通常把某一种或几种资源能供养的人口数,例如土地资源所能供养的人口数,作为环境人口容量的估计值。
2、地球的环境人口容量
在环境人口容量的估计中,假定的条件不同,估计的方法不同,必然得出不同的估计结果。在地球究竟能容纳多少人的问题上,存在着截然不同的观点。
(1)悲观者观点
面对当前人口增长和资源加速利用的现状,以及由此引出的种种问题,悲观者认为,现今世界上的人口太多,已经大大超过了地球环境人口容量。依照目前科学技术发展的速度,不能解决人口过多带来的环境污染和生态退化问题,人口的进一步增长,后果不堪设想。
(2)乐观者观点
乐观者着眼于尚未被人类开发利用的资源,以及未探知和未发现的领域,认为未来世界的人口,不会达到地球环境人口容量的极限值。在经济高度发展、科技进一步提高的未来,人类有足够的力量制止环境退化,推动人口与环境关系的良性循环。
(3)多数学者对地球环境人口容量的估计
多数学者认为未来全球环境人口容量在100亿左右。1972年联合国人类环境会议公布的报告认为,将全球人口稳定在110亿或略多一些,可使地球上的人维持合理健康的生活。
(4)地球环境人口容量的正确认识
环境人口容量是在假定条件下得出的,假定的条件不同,估计的方法不同,结论也会不同。结合人类发展史来考察,每一个时期应该有各自的环境人口容量,这意味着在当时科学技术水平条件下所能容纳的最大人口数,但人类的人口数从未达到过最高的人口容量。可以乐观地相信,地球的人口增长不会达到自然环境的最高人口容量,因为科技水平在提高,新科技能为人类的生存与发展提供更为广阔的未来;另外人类对其自身与自然界关系的认识不断地加深,已能主动调节人口增长与环境的关系,世界人口会得到有效的控制。但必须强调的是,乐观的态度并不表示忽视环境人口容量估计的意义。在特定的时期和一定的科技发展水平下,过快的人口增长对环境的负面影响是相当大的,对人类的发展也是有害的。
3、我国的环境人口容量
(1)我国环境人口容量的估计
1991年,中国科学院自然资源综合考察委员会发表报告《中国土地资源生产能力及人口承载力研究》,该报告认为,我国人口承载量最高应控制在16亿左右。这里的16亿主要是基于土地承载力而估计出来的。并不完全等同于我国的环境人口容量,这正如前面提到的,在实际中通常把某一种或几种资源的人口承载力(如土地人口承载力)作为环境人口容量的估计值。
(2)我国人口与环境关系的矛盾突出
我国人口与环境,特别是人口与一些资源之间的矛盾已十分突出。
①人口与可耕地的矛盾突出
几个国家人均耕地面积比较表(1991年)
国家
中国
加拿大
美国
印度
日本
全世界
人均耕地面积(公顷)
0.08
1.69
0.75
0.19
0.03
0.25
我国目前人均可耕地不足世界人均可耕地的1/3,属于世界人均可耕地最低的国家之一。随着人口增长和城市化的发展,生活用地和生产用地不断增加,可耕地总数和人均可耕地存在继续减少的趋势。
②人口与淡水资源的矛盾尖锐
我国人均淡水占有量仅为世界人均占有量的四分之一,淡水资源严重不足。由于缺水,工农业生产受到较为严重的影响,人们不得不大量开采地下水,有些地区已出现地下水枯竭的现象。
(3)缓解人口与环境矛盾的基本国策
我们必须正视我国人口增长与环境关系的矛盾,为了逐步走上可持续发展的道路,必须坚定不移地执行计划生育和环境保护这两项基本国策。
研究环境人口容量的意义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①让人们更加清楚地认识环境与人口的关系;②有利于人们了解各种环境问题;③促使人类自觉地保持与自然环境的良性平衡关系。
❼ 高一地理必修二教案
第一章 人口的增长、迁移与合理容量 第一节 人口增长的模式及地区分布
人口增长 自然增长:自然增长率=出生率—死亡率。自然增长率高则出生人口多(×)
机械增长:人口迁移
1、世界人口增长特点 总趋势:持续增长
特点:阶段性 工业革命以前:缓慢增长
工业革命以后:增长加速,二战后:快速增长
对人口增长起决定性作用的是生产力的发展。
2、人口增长的五个阶段和金字塔(5页图1-1-3):
人口增长的转变从死亡率下降开始,出生率的下降使迅速增长的势头得以遏制,最后实现零增长。
人口自然增长率(‰)
15
10
5
0
① ② ③ ④ 时间
3、近代人口增长模式及特点
模式 特点 分布 举例 利 弊
高低高模式 高出生率、低死亡率、高自然增长率 发展中国家、工业化初期人口再生产模式 埃塞俄比亚、坦桑尼亚、肯尼亚 人口增长快,劳动力充足 人口年轻化,物质资料需求量大,资源短缺,环境、就业、住房压力大
三低模式 低出生率、低死亡率、低自然增长率 发达国家 英国、日本、德国(负增长)、新加坡、中国 克服了人口增长过多、过快的问题 人口老龄化,劳动力短缺,国防兵力不足,养老费用增加,年轻人负担重
过渡模式 过渡 接近或已达到发达国家水平的发展中国家 土耳其、阿根廷 ————————
[探索]中国与欧洲人口增长的比较:出生率:中国>欧洲,死亡率:欧洲>中国(原因,欧洲人口老龄化),欧洲后期出现负增长
4、中国人口变化模式(9页案例研究):六个阶段
人口加速增长阶段(1949-1957年):原因,建国后,经济发展,社会稳定
人口负增长(1957-1961年):三年自然灾害
人口高速增长阶段(1961-1970年):经济水平高,补偿性生育
人口减速增长阶段(1970-1980年):计划生育
人口波动增长阶段(1980-1991年):人口滞后效应
人口低速增长阶段(1992-至今):三低模式 我国自然增长率下降依赖于出生率的下降(计划生育)
第二节 人口的迁移
1、移动到一定距离之外(跨越行政区域界线),改变定居地的行为
人口移动(空间上位置改变)包括:①人口流动:暂时离开常住地,例旅游、出差②人口迁移
[思考]①出国旅游属国际人口流动 ②我国大学生赴美国攻读硕士学位属国际人口迁移
2、分类:按照人口迁移的范围是否跨越国界分为:国内人口迁移和国际人口迁移
按迁移方向分为:农村向城市迁移(发达国家历史上,发展中国家当前)和城市向农村
迁移(发达国家新趋势)
3、特点
国际人 ①新大陆发现前:迁移集中在旧大陆,跨国迁移多,跨洲迁移少
口迁移 ②新大陆发现后:跨洲迁移,从旧大陆亚洲、欧洲、非洲迁往新大陆南、北美洲、大洋洲
③二战后(现代),发 外籍工人(劳务输出)成为国际人口迁移的主要形式
达向不发达地区迁移 国际难民(包括环境难民)数量增加,持续时间长
发展中国家优秀人才移民
人口迁移流向 欧洲:迁出变为迁入、拉丁美洲:迁入变为迁出
北美洲、大洋洲:一直是迁入
亚洲、非洲:一直是迁出
国内人 历史上 迁移的最直接原因是:移民支边、战争和自然灾害
口迁移 2个阶段 清以前:由黄河流域迁往珠江、长江流域,原因是战争
清—新中国:闯关东、走西口,原因是经济
建国后 改革开放前:响应国家号召,开发新疆等,迁移少,原因是计划经济,严格户籍管理
改革开放后:从落后地区迁往发达地区,人口流动频繁,规模加大
迁移原因:推拉效应 迁出地不利条件,迁入地有利条件
4、原因 经济原因(主要因素):例如,三峡移民(开发性移民)
政治因素:政治迫害(乌干达)、战争(巴以战争)、国家有组织移民(移民戍边)
社会文化:宗教迫害(印巴分治)、民族歧视(印第安人)、文化传统(中国叶落归根)
生态环境:生态环境差异、环境恶化(爱尔兰水灾移民)
5、其他 家庭、婚姻:男女婚嫁、两地分居
性别、年龄:男性比女性易迁移,年轻人比儿童、老人易迁移
〔思考〕美国老年人迁往阳光地带原因:良好的自然环境(气候条件)、较低的生活费用
第三节 环境承载力与合理人口容量
环境承载力 ①定义:养活的最大人口数,“生存”角度
(环境人口容量)②影响因素:资源(主要因素)(由最短缺的资源决定 木桶效应)、经济等
阳光、空气对环境承载力没有限定。目前,用粮食生产来估算承载力应用最广泛
③特点:不确定性和相对确定性。世界100亿,中国 16亿。
合理人 定义:养好的最大人口数,更有意义,“发展”角度
口容量 影响因素 ①自然环境:正相关(现实人口间接地反映合理人口容量的大小)
②地域开放程度:正相关(日本、荷兰、比利时利用别国资源)
③本国自然资源:正相关 ④生活质量、消费水平:负相关
⑤科技发展水平:不确定 当多开发的资源>多需要的资源:正相关
当多开发的资源<多需要的资源:负相关
⑥贫富差距:负相关
特点:相对性。世界60亿,中国8-9亿。
第二章 城市的空间结构与城市化 第一节 城市的空间结构
〔探索〕英国终年盛行西风 工业区一般布局在东部
河流自西向东流 西部环境好,为高级住宅区,东部为低级住宅区
1、城市功能分区
功能分区 组成 区位 特点
中心商务区CBD 大商场、公司、大银行(例上海外滩和浦东陆家嘴) 一般位于市中心 ①建筑密集,高楼林立②交通便捷,通信发达③人口数量昼夜差别大④内部存在明显分区
商业区 商业街、百货商店、金融中心 ①市中心(无CBD)②CBD外侧③街道两侧 ①交通便捷,多层大厦②人口密度、流量大③人口昼夜差异大④土地利用最集约
工业区 同类工厂 ①城市边缘②交通干线两侧 ①厂房巨大,烟囱高耸②交通便利,多有污染
住宅区 成片住宅楼和配套服务设施 ①企业单位职工住宅②市政统一规划住宅 ① 环境不好
② ②商品房,环境好
行政中心区 行政机构 ①单独区域②与其他功能区混杂 人口昼夜差异大
文化区 大专院校、科研单位、图书馆 距工业区远,交通便利,通信发达,自然环境好
混合区 综合功能
郊区 卫星城、农业区、住宅 城市外围 为城市服务
〔思考〕①占有空间最大的是住宅区 ②最主要的三种是商业区、住宅区和工业区
③城市功能区没有明显界线,某一功能区内也有其他功能用地,只是以某一种功能为主。
④住宅区分类 高级住宅区:面积大,独立庭院,位于城市边缘,多与高坡、文化区相联系 背向
(按收入) 低级住宅区:面积小,拥挤,与低地、工业区联系,拥挤在内城和工业区附近 发展
2、形成原因
(1)历史因素 功能延续:东京江户高级住宅区(武士住宅的延续)
功能改变:北京故宫,原为行政中心,现为文化游览区
(2)经济因素(最重要因素),直接影响经济地租高低的主要因素 距市中心远近
通达性高低
(3)社会因素:主要影响住宅区的分化 社会地位:高级、低级住宅区
生活方式:美国纽约唐人街、山东村
宗教信仰:济南回民小区
(4)行政因素:行政规划,例北京方庄住宅小区
3、一般的,城市规模越大,地域结构的分化越明显。
中心地 ①高级中心位于正六边形中心,六个低一级中心地分布在六个角上(服务范围为正六边形)
理论 ②嵌套包围 ③同级服务范围相互独立,不重叠
④低级中心地服务功能小,数目多 ⑤高级中心地是低级中心地面积的3倍
⑥假设状态,现实不存在,但可以指导商业网点和城市布局
一般的,城市规模越大,服务功能越强。但不能说:城市规模大小与城市服务功能大小成正比(桂林等旅游城市,某一方面功能很强,其服务区域可达全国)
第二节 城市化
一、 城市化 三个内涵:农村人口向城市集中、农村地域向城市地域转化、城市文明向农村地区扩散
主要标志:城市人口增加、城市人口比重上升、城市用地规模扩大、数目增加
最主要标志:城市人口比重上升,判断两个城市城市化水平,计算城市人口比重即可
二、 世界城市化进程
当今世界城市化两大突出特点 城市化进程加快
大城市化趋势明显(发展中国家更突出)
世界大城市化趋势一个突出表现为:形成了城市群(37页图2-2-4,大体了解城市群分布在什么地方)
发达国家 发展中国家
起步 早 晚
城市化水平(城市人口比重) 高 低
城市人口 少 多
现代发展速度 慢 快
与经济关系 相适应(与工业化相伴成长) 不适应(工业化滞后于城市化)
现代新动向 城市郊区化、逆城市化、再城市化
城市化为主,大城市过度膨胀
原因:市中心“产业空心化”,经济萧条
原因:郊区环境质量好、乡镇配套设施完善、交通便利,城市环境质量不好
三、城市化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环境污染 大气污染 主要污染源:汽车尾气、工矿企业燃煤、居民燃煤
对交警危害最大的污染物:碳氢化合物和氮氧化合物(汽车尾气排放)
水污染污染源:工业污水、生活污水、垃圾堆放
固体垃圾污染:污染大气、水和土壤
破坏原有生态环境:物种减少
地面沉降:原因为过量开采地下水、挖煤
其他:交通拥挤,住房紧张,就业困难,失业人多
第三节 地域文化与城市发展
1、地域文化:物质基础是地理环境
特点 形成:自然和人文因素 内容:物质、非物质
范围:可大可小,可单、多要素 状态:一定时期相对稳定,不断变化
举例:耕地:南水北旱;饮食:南甜北咸;民居:华北四合院、黄土高原窑洞,傣家竹楼、建筑间距 由南向北扩大;服饰;交通;民歌。
2、地域文化对城市的影响:最能体现地域文化特征的是城市中的建筑
建筑空间布局 美国:中心摩天大楼,外围建筑高度逐渐下降,立体化发展,现代城市布局
欧洲:市中心为广场、教堂,中心及四周建筑物高度差别小,高层建筑一般在城市外围,体现了历史文化和现代文化的融合
建筑结构 围墙 中国:保守,建筑外一般有围墙
西方:很少有围墙
园林 中国:讲究含蓄、显而不露 内向、封闭
西方:整齐划一、对称、和盘托出 外向、开放
建筑风格 中国:宫廷式建筑: 红墙、黄瓦、飞檐、楼台殿阁 突出皇权的地位
西方:喷泉、雕塑、洋房、草地 突出教堂的地位
第三章 生产活动与地域联系 第一节 农业区位因素与地域类型
一、影响农业区位的因素
自 气候(最重要的自然因素) 热带:橡胶、椰子、菠萝、甘蔗
然 温度 亚热带:柑橘、荔枝、龙眼(湿桂圆)、甘蔗 南蔗北甜
因 温带:梨、桃、苹果、甜菜
素 高寒:青藏高原青稞
降水:水多,种水稻;水少,种小麦。
光照:短日照植物、长日照植物、新疆哈密瓜、塑料大棚
土壤:作物生长的物质基础,养分来源 肥力:东北平原为黑土;长江中下游水稻土、“鱼米之乡”
酸碱性 耐酸性(中国南方):茶树、马尾松、杜鹃花
耐碱性(中国北方):柏树、碱蓬、柽柳
地形 平原,易于发展种植业,利于实现农业水利化、机械化,三江平原机械化水平最高
山地,发展畜牧业和林业(不易发展种植业,发展畜牧业和林业可以保持水土)
水源:河西走廊粮棉生产、南疆棉花生产、河套平原(干旱半干旱地区,降水少)
社 市场(决定性作用,决定类型、规模):自然条件决定能种什么,到底种什么取决于市场
会 交通 交通发达,速度提高
因 保鲜技术
素 一般运输距离越远,单位运费越低
集约化程度越高,成本越低,农作物生产越可以远离市场
政策:政府补贴,提供技术支持等
农业生产技术
在自然和社会因素中,自然因素相对稳定,社会经济条件多变,所以要更多地考虑社会经济因素。
[主导因素] ①以色列无土蔬菜栽培(技术)②江南丘陵茶树(土壤)③城郊乳牛、花卉(市场)
④横断山区立体农业(地形) ⑤海南岛天然橡胶、青藏高原青稞(气候)⑥新疆哈密瓜又香又甜(气候) ⑦冬季,南方蔬菜运往东北(交通)⑧我国大部分地区实行了农村税费改革(政策)
二、农业地域类型
1、按发展阶段
原始农业(贫穷、落后的热带雨林地区):游牧业、迁移农业、初步定住农业
传统农业(发展中国家):稻作农业、传统旱作谷物农业、传统混合农业(桑基鱼塘)、地中海式农业
现代农业(发达国家):种植园、现代谷物农业、现代混合农业、乳畜业、市场园艺、大牧场放牧业
(美国农业地带) (在城市郊区) (阿根廷潘帕斯草原)
美国、中国海南岛橡胶园 荷兰,鲜花王国
2、按生产对象:种植业、畜牧业、混合农业
3、按投入多少 粗放农业:投入少,靠扩大土地面积增产
集约(密集)农业(劳动力密集型、资金和技术密集型):投入多,靠提高单产增产
4、按产品用途:自给农业和商品农业
原始迁移农业 传统旱作谷物农业 现代混合农业
农业类型 原始、粗放、自给 传统、劳动密集、自给 现代、资金技术密集、商品
主要耕作方式 刀耕火种 劳动力多,精耕细作 据市场变化灵活种植谷物和放牧牲畜、轮作
耕地状况 不断迁移变换 耕地、房屋稳定,持续耕种 耕地、房屋稳定、调整经营
生产动力 人力 人力、畜力 机械
生产技术 靠自然 凭经验 靠科技
目前主要分布地区(54、55、56图) 热带雨林(非洲、刚果盆地、南美亚马孙流域、太平洋岛屿) 温带大陆东岸及亚热带干旱山地(中国三北、东南半岛、印度、尼罗河、两河等文明起源地) 西欧、北美、澳大利亚、新西兰、南非
分布地区状况 贫穷落后 发展中国家和地区 发达国家和地区
环境问题 人少:无;人多:生态失衡、物种少 水土流失、土壤盐渍化 生态破坏、环境污染
三、澳大利亚混合农业:世界出口羊毛最多的国家,也是重要的小麦出口国
1、小麦和绵羊同时进行—小麦牧羊带
2、分布:西南,东南(墨累—达令盆地,主要分布地区)(57页图)
3、优点:①轮作,保持肥力,使农场成为一个良性农业生态系统 ②互惠互利,种植业秸秆作为饲料饲养绵羊,羊粪作为肥料 ③ 时间互补,合理安排农事:冬小麦,5-6月秋种,11-12月春末夏初收;绵羊冬季忙④收入稳定 ⑤灵活性和对市场的适应性:据市场需求决定种、养
4、限制因素:灌溉。墨累—达令盆地位于大分水岭的雨影区,东水西调
四、农业活动对环境的影响
对地理景观的影响:大部分地区由农业景观取代自然景观
对资源的影响:对森林态度 采集、狩猎 农业阶段为障碍 资源(涵养水源、调节小气候)
对环境的影响:生态破坏、环境污染(大水漫灌,导致土壤盐渍化)
[思考]50和52页杜能模式和辛克莱模式
第二节 工业区位
一、影响工业的区位因素
主导区
位因素 工业类型 区位选择原则 部门举例 工业特点
原 材 料
原料指向型 接近原料产地 钢铁厂、甜菜制糖厂、甘蔗制糖厂、水产品加工厂、水果罐头厂、采掘业 原料不便于长距离运输或原料运输成本高、产品运输成本低的产业(失重)
市 场 市场指向型 接近消费市场 啤酒厂、汽水厂、家具厂、印刷厂、汽车制造厂、石油加工厂、食品厂 产品不便于长距离运输或产品运输成本高、原料运输成本低的产业(超重)
运 输 条 件 运输指向型 布局在沿海、沿港或铁路枢纽等交通便利的地区 美国东海岸的钢铁工业、日本太平洋沿岸工业地带、加拿大炼铝工业、上海宝钢 影响一个地区资源的开发程度;高效率运输系统使原料地对工业区位选择的影响减弱;
劳动力素质 技术指向型 接近劳动者素质高的地区 集成电路、卫星、飞机、精密仪表 生产技术要求较高
劳动力成本 廉价劳动力指向型(劳动力密集型) 接近有大量廉价劳动力的地方 普通服装、电子装配、制鞋、珠江三角洲的崛起 须投入大量劳动力的工业
能源 动力指向型 接近能源供应地(火电厂或水电站) 冶金(炼铝或炼铜厂)、化学等重工业、电镀厂 需要消耗大量能源的工业
环境条件 环境指向型 注重经济和生态效益 感光器材、电子厂、电影工业、慕尼黑 好的环境会吸引某些特定的工业
其它因素 寻找最优区位 有利的地点、集聚作用、厂商的个人喜好、工业惯性、政策等。
纺织工业:劳动力,新疆纺织工业:原料(长绒棉)
二、工业地域
工业 生产上的联系 总厂与分厂的联系:汽车生产
联系 “上下游”的联系:上游工厂的产品一般是下游工厂的原料:钢铁工业、服装生产
非生产上的联系:共同利用基础设施、廉价劳动力等
意义:降低生产成本,利于处理环境污染
工业集聚 共同利用廉价劳动力:我国沿海地区多层建筑的标准厂房内,有服装、雨伞、鞋帽等工业
共同利用交通:上海宝钢所在工业区、日本港口附近的工业区
共同利用资源:黄河上游的有色金属长廊、炼铝厂和砂轮厂都靠近铝土矿产地
共同利用能源:克拉玛依石油城、黄河上游的有色金属长廊
工业地域 工业点:工业地域类型的基层单位,小城镇和乡镇的经济主体,例:济钢
工业区:工业地域类型的中心环节,中等城市经济主体,例济南东部济钢和炼油厂工业区
工业枢纽:一般对应工业城市,例:济南、天津
工业地区:多个工业城市,在经济协作区或全国工业生产中占重要地位,例:沪宁杭等
工业点、区、枢纽、地区在内外联系、经济作用强弱、工业部门多少、综合性大小方面逐级增强
[思考]世界主要工业区:主要集中在北半球中纬度地区
欧洲西部工业区:工业化最早的地区,现代工业高度发达
俄罗斯-乌克兰工业区:以重工业为主,核工业、宇航工业在世界上占重要地位
北美工业区:工业现代化程度高,微电子工业在世界上占有重要地位
日本-中国工业区:大力发展海上航运、劳动力丰富、进口原料和燃料,出口产品,加强国际合作
[补充] 大气污染企业:水泥厂、酿造厂
水污染企业:印染厂、造纸厂、电镀厂、皮革厂
大气污染、水污染企业:化工厂、炼油厂
大气污染、固废污染企业:发电厂、钢铁厂
无污染企业:服装厂、印刷厂、玩具厂
[例]某城镇建钢铁厂、造纸厂、啤酒厂、服装厂,从
A、B、C、D、E、F中选最佳区位
钢铁厂:
造纸厂:
服装厂:
啤酒厂:
第三节 地域联系
地域联系主要方式:交通运输、通信、商业贸易
一、交通运输
1、五种交通运输方式
铁路:当代最重要的运输方式之一,运量大,运费低,受自然因素影响小,连续性好
公路:发展最快,应用最广,机动灵活,周转速度快,对各种自然条件适应性强
水路:历史最悠久的运输方式,运量大,投资少,成本低,受水文、气象条件影响大
航空:最快捷的运输方式
管道:运具与线路合二为一的新型运输方式
2、五种方式按运量、速度和运费排序 运量:水运>铁路>管道>公路>航空
速度:航空>公路>铁路>管道>水运
运价:航空>公路>铁路>管道>水运
3、选择最好的运输方式:“多快好省”原则
运距 近:公路 铁路 高:铁路
远 航空 大 运费
铁路 量 水运 低:水运
水运 小:航空
〔思考〕①广州某热电厂向秦皇岛订购了20万吨煤( )②淄博炼油厂所使用的胜利油田的石油( )③由武汉到郑州探亲( )④从拉萨到西宁沿途参观访问( )⑤从重庆到武汉,沿途观赏三峡风光( )⑥从乌鲁木齐到北京开会,第二天必须到达( )
分类 方式 任务
邮政通信 交通运输工具 实物(信函、文件、包裹)
电信通信 电磁系统 信息(文字、符号、图像、声音、语言)
二、邮电通信
三、商业
环节:收购 存储、调运 销售 (78图3-3-9,商业中心形成条件)
(商业活动前提)(购销时空矛盾缓冲器)(商业活动终结)
国际贸易:商品贸易、资本投入、劳动力和技术流动,贸易比商业范围广
四、交通对聚落形态的影响
水路交通与城市的兴起 影响城市区位和形态 区位:江岸渡口和河流交汇处 武汉、宜宾、重庆
形态外部:沿河呈带状、团块状西安:泾、渭河交汇
内部:棋盘状
对城市发展的影响 木船时代:沿河发展
轮船时代:沿江海发展
铁路、公路使城 改变了城市沿江河分布的单一形式
市沿交通轴发展 催生了新一代城市:石家庄(案例)、株洲(火车拉来的城市,京广、湘黔、浙
赣)、郑州(京广、陇海—兰新)
综合交通使城市多方向综合发展 集中式团块状 分散状
单一 多方向
内聚 沿轴放射状
受交通线路衰落而衰落的城市:大运河淤塞,海运、铁路、公路发展,扬州、济宁运河城市发展缓慢
五、交通对商业网点布局的影响(类似于对城市的影响)
1、商业网点区位:帆船、马车时代:河流、大道汇合处,公、铁路时代:公铁路沿线和交通枢纽处
2、商业网点区位变化
①传统中心商业区衰落原因:建筑密集、道路狭窄、汽车通行能力受到很大限制;用地紧张,缺少必要的停车场②商业网点由城市中心向城市边缘交通便利处发展的原因:私人小汽车普及;高速公路;城市郊区快速道路网;城市郊区化
❽ 人教版高一地理必修二知识要点
一:地球来运动的基自本形式:公转和自转
绕转中心 太阳 地轴
方向 自西向东(北天极上空看逆时针) 自西向东(北极上空看逆时针,南极上空相反)
周期 恒星年(365天6时9分10秒) 恒星日(23时56分4秒)
角速度 平均1
❾ 如何写高中地理教材分析呢
高中地理选修模来块
(人教版)地理选修源 整体教材分析
(一)课本内容体系结构分析
(二)课本对课标要求的体现和对课标内
容的覆盖情况
(三)教学目标分析(细化、拓展)
(四)编写特点分析
(五)教学策略及教学方法建议
一)本单元教材在整体中的地位、承前启后的关系和前后联系。
讨论:以人教社版第一章地球和地图、第二章 陆地和海洋、第三章天气与气候、第四章居民与聚落及亚洲、日本等为例分析。
(二)本单元教材内容体系结构分析
—— 通读本单元课本,明确本单元体系结构,绘出本单元知识结构图。
二)本单元教材内容体系结构分析
三)教学目标分析
——依据课标确定本单元的基本教学目标和拓展性教学目标。(见后页)
课堂讨论: “黄河”的教学目标?
课程标准:“在地图上找出我国的主要河流,说出长江、黄河的概况。” ——显然弹性空间很大!
知识与技能
过程与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❿ 高一地理必修二总结
你如果用的是人抄教版大纲,我今年高考袭刚结束,可以说说。本册书重点介绍人文地理,即从人类社会角度来学习地理。在农业、工业、城市、交通、通讯、商业、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方面均有论述。它与现实生活紧密结合,不仅叙述了各个社会事业的最佳区位条件,同时阐明了世界上不同地区在这些方面的发展现状,同时系统讲解了发展方法和未来规划,对今后的专业选择和职业取向有很大帮助。在高考中为必考内容,分值占大约30%,通常给出一个地区,要求你分析某一方面的区位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