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教学试卷 » 1998年河南中招地理试卷

1998年河南中招地理试卷

发布时间: 2021-02-27 23:15:17

『壹』 09河南中招试卷

http://www.375e.cn/html/bzxw/22618.html
2009年河南省中考语文试卷及答案
2009年河南省中考数学试卷及答案
2009年河南省中考英语试卷及答案
2009年河南省中考物理试卷及答案
2009年河南省中考化学试卷及答案
2009年河南省中考思想品德试卷及答案
2009年河南省中考历史试卷及答案
2009年河南省中考文科综合试卷及答案
2009年河南省中考理科综合试卷及答案
⊙该文章转自[375教育资源网www.375e.cn]
原文链接:http://www.375e.cn/html/bzxw/22618.html

『贰』 1996-1998河南初级中学的地理和历史教材,请问是先学的世界地理和历史还是先学习的中国历史

初一学世界地理历史,初二学中国地理历史,中考又不是全国考试,是不是跟广东一样没有什么关联的吧

『叁』 河南省中招各科试题及解析

中招试题答案估计到7月号出来
这个博客上有部分中招题和答案
http://blog.zze.net.cn/user1/shichenxian/index.html
一般河南省的期末考试题和中招题都会在这个网站上查到:
http://www.zze.net.cn/

2007年山西省太原市中等学校招生考试数学试题
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30分)
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
01. 的倒数( ).
A、2 B、-2 C、 D、
02.方程x-1=1的解是( ).
A、x=-1 B、x=0 C、x=1 D、x=2
03.如图,直线a、b被直线c所截,如果a‖b,那么( ).
A、∠1>∠2 B、∠1=∠2 C、∠1<∠2 D、∠1+∠2=180°
04.近几年某地区义务教育普及率不断提高,据2006年末统计的数据显示,仅初中在校生就约有13万人.数据13万人用科学记数法表示为( ).
A、13×104人 B、1.3×106人 C、1.3×105人 D、0.13×106人
05.在正方形网格中,∠α的位置如图所示,则sinα的值为( ).
A、 B、 C、 D、
06.若顺次连接四边各边中点所得四边形是矩形,则原四边形一定是( ).
A、等腰梯形 B、对角线相等的四边形 C、平行四边形 D、对角线互相垂直的四边形
07.如图,CD是⊙O的直径,A、B是⊙O上的两点,若∠ABD=20°,则∠ADC的度数为( ).
A、40° B、50° C、60° D、70°
08.当x<0时,反比例函数 ( ).
A、图象在第二象限内,y随x的增大而减小 B、图象在第二象限内,y随x的增大而增大
C、图象在第三象限内,y随x的增大而减小 C、图象在第三象限内,y随x的增大而增大
09.下面有关概率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投掷一枚图钉,钉尖朝上的概率和钉尖着地的概率不相同
B、因为购买彩票时有“中奖”与“不中奖”两种情形,所以购买彩票中奖的概率为
C、投掷一枚均匀的正方体骰子,每一种点数出现的概率都是 ,所以每投掷6次,肯定出现一次6点
D、某种彩票的中奖概率是1%,买100张这样的彩票一定中奖
10.如图①是一个几何体的主视图和左视图.某班同学在探究它的俯视图时,画出了如图②的几个图形,其中,可能是该几何体俯视图的共有( ).
A、3个 B、4个 C、5个 D、6个

二.填空题(每小题2分,共20分)
11.计算:(-3)2的结果等于_______.
12.比较大小:-3___-2.(用“>”、“=”或“<”填空)
13.函数 的自变量x的取值范围是___________.
14.分解因式:a3+a2=_____________.
15.小亮的身高是1.6米,某一时刻他在水平地面上的影长是2米,若同一时刻测得附近一古塔在水平地面上的影长为18米,则古塔的高度是________米.
16.如图,在8×8的网格中,每个小正方形的顶点叫做格点,△OAB的顶点都在格点上,请在网格中画出△OAB的一个位似图形,使两个图形以O为位似中心,且所画图形与△OAB的位似比为________.
17.小明要用圆心角为120°,半径是27cm的扇形纸片(如图)围成一个圆锥形纸帽,做成后这个纸帽的底面直径为____________cm.(不计接缝部分,材料不剩余)
18.二次函数y=x2+bx+c的图象经过点A(-1,0)、B(3,0)两点.其顶点坐标是_____________.
19.如图,正方形ABCD的边长为 cm,对角线AC、BD相交于点O,过O作OD1⊥AB于D1,过D1作D1D2⊥BD于点D2,过D2作D2D3⊥AB于D3,…,依次类推.其中的OD1+D2D3+D4D5+D6D7=__________cm.
20.用长度分别为2、3、4、5、6(单位:cm)的5根细木棒摆成一个三角形(允许连接,但不允许折断),在所有摆成的三角形中,面积最大的三角形的面积为____________cm2.
三.解答题(本大题含9个小题,共80分)
21.(本小题满分7分)解不等式组: ,并把它的解集表示在数轴上.

22.(本小题满分8分)先化简,再求值: ,其中a=-4.

23.(本小题满分8分)市政府为了解决老百姓看病贵的问题,决定下调一些药品的价格.某种药品原售价为125元/盒,连续两次降价后售价为80元/盒.假设每次降价的百分率相同,求这种药品每次降价的百分率.

24.(本小题满分8分)如图①,在等腰梯形ABCD中,AB‖CD,E、F是边AB上的两点,且AE=BF,DE与CF相交于梯形ABCD内一点O.
(1)求证:OE=OF;
(2)如图②,当EF=CD时,请你连接DF、CE,判断四边形DCEF是什么样的四边形,并证明你的结论.

25.(本小题满分8分)某地区教育部门要了解初中学生阅读课外书籍的情况,随机调查了本地区500名初中学生一学期阅读课外书的本数,并绘制了如图的统计图.请根据统计图反映的信息回答问题.
(1)这些课外书籍中,哪类书的阅读数量最大?
(2)这500名学生一学期平均每人阅读课外书多少本?(精确到1本)
(3)若该地区共有2万名初中学生,请估计他们一学期阅读课外书的总本数.

26.(本小题满分9分)今年的全国助残日这天,某单位的青年志愿者到距单位6千米的福利院参加“爱心捐助活动”.一部分人步行,另一部分人骑自行车,他们沿相同的路线前往.如图,l1、l2分别表示步行和骑自行车的人前往目的地所走的路程y(千米)随时间x(分钟)变化的函数图象.
(1)分别求l1、l2的函数表达式;
(2)求骑车的人用多长时间追上步行的人.

27.(本小题满分10分)如图,有两个可以自由转动的均匀转盘,转盘A被分成面积相等的三个扇形,转盘B被分成面积相等的四个扇形,每个扇形内都涂有颜色.同时转动两个转盘,停止转动后,若一个转盘的指针指向红色,另一个转盘的指针指向蓝色,则配成紫色;若其中一个指针指向分界线时,需重新转动两个转盘.
(1)用列表或画树状图的方法,求同时转动一次转盘A、B配成紫色的概率;
(2)小强和小丽要用这两个转盘做游戏,他们想出如下两种游戏规则:
①转动两个转盘,停止后配成紫色,小强获胜;否则小丽获胜;
②转动两个转盘,停止后指针都指向红色,小强获胜;指针都指向蓝色,小丽获胜.
判断以上两种规则的公平性,并说明理由.

28.(本小题满分10分)数学课上,同学们探究下面命题的正确性:顶角为36°的等腰三角形具有一种特性,即经过它某一顶点的一条直线可把它分成两个小等腰三角形.为此,请你解答问题(1).
(1)已知:如图①,在△ABC中,AB=AC,∠A=36°,直线BD平分∠ABC交AC于点D.求证:△ABD与△DBC都是等腰三角形;
(2)在证明了该命题后,小颖发现:下面两个等腰三角形如图②、③也具有这种特性.请你在图②、图③中分别画出一条直线,把它们分成两个小等腰三角形,并在图中标出所画等腰三角形两个底角的度数;
(3)接着,小颖又发现:直角三角形和一些非等腰三角形也具有这样的特性,如:直角三角形斜边上的中线可把它分成两个小等腰三角形.请你画出两个具有这种特性的三角形的示意图,并在图中标出三角形各内角的度数.
说明:要求画出的两个三角形不相似,而且既不是等腰三角形也不是直角三角形.

29.(本小题满分12分)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ABCO的顶点O在原点,点A的坐标为(-2,0),点B的坐标为(0,2),点C在第一象限.
(1)直接写出点C的坐标;
(2)将□ABCO绕点O逆时针旋转,使OC落在y轴的正半轴上,如图②,得□DEFG(点D与点O重合).FG与边AB、x轴分别交于点Q、点P.设此时旋转前后两个平行四边形重叠部分的面积为S0,求S0的值;
(3)若将(2)中得到的□DEFG沿x轴正方向平移,在移动的过程中,设动点D的坐标为(t,0),□DEFG与□ABCO重叠部分的面积为S.写出S与t(0<t≤2)的函数关系式.(直接写出结果)

山西省太原市2007年中等学校招生考试数学试题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30分)
题号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答案 A D B C B D D B A C
二.填空题(每小题2分,共20分)
11.9
12.<
13.x≠3
14.a2(a+1)
15.144
16.2∶1
17.18
18.(1,-4)
19.
20.
三.解答题(本大题含9个小题,共80分)
21.解:解不等式2x-6>-x,得x>2
解不等式 ,得x≤4
所以,原不等式组的解集伟2<x≤4
在数轴上表示为

22.解:原式=
= •

当a=-4时,原式=3
23.解:设这种药品每次降价的百分率为x,根据题意得
125(1-x)2=80
解这个方程,得x1=0.2,x2=1.8
∵x=1.8不合题意,舍去
∴x=0.2=20%
答:这种药品每次降价的百分率为20%.
24.证明:(1)∵梯形ABCD为等腰梯形,AB‖CD
∴AD=BC,∠A=∠B
∵AE=BF
∴△ADE≌△BCF
∴∠DEA=∠CFB
∴OE=OF
(2)∵DC‖EF且DC=EF
∴四边形DCEF是平行四边形
又由(1)得△ADE≌△BCF
∴CF=DE
∴四边形DCEF是矩形
25.解:(1)这些类型得课外书籍中,小说类课外书阅读数量最大
(2)(2.0+3.5+6.4+8.4+2.4+5.5)×100÷500=5.64≈6(本)
答:这500名学生一学期平均每人阅读课外书6本.
(3)20000×6=120000(本)或2×6=12(万本)
答:他们一学期阅读课外书得总数是12万本.
26.解:(1)设l1的表达式为y1=k1x
由图象知l1过点(60,6)
∴60k1=6,k1=
∴y1= x
设l2的表达式为y2=k2x+b2
由图象知l2过点(30,0)和(50,6)两点
∴ 解得
∴y2= x-9
(2)当骑车的人追上步行的人时,
y1=y2,即 x= x-9
∴x=45
45-30=15(分钟)
答:骑车的人用15分钟追上步行的人.
27.解:(1)用列表表示所有可能出现的结果:
A
B 红 红 蓝 蓝
红 (红,红) (红,红) (红,蓝) (红,蓝)
黄 (黄,红) (黄,红) (黄,蓝) (黄,蓝)
蓝 (蓝,红) (蓝,红) (蓝,蓝) (蓝,蓝)
由列表可知,转盘A、B同时转动一次出现12种等可能的情况,其中有4种可配成紫色.
∴P(配成紫色)= =
(2)由(1)可知,P(配不成紫色)= = ≠P(配成紫色)
∴规则①不公平
∵P(都指向红色)= =
P(都指向蓝色)= =
∴规则②是公平的
28.证明:(1)在△ABC中,AB=AC
∴∠ABC=∠C
∵∠A=36°
∴∠ABC=∠C= (180°-∠A)=72°
∵BD平分∠ABC
∴∠1=∠2=36°
∴∠3=∠1+∠A=72°
∴∠1=∠A,∠3=∠C
∴AD=BD,BD=BC
∴△ABD与△BDC都是等腰三角形
(2)如下图所示:

(3)如下图所示:

29.解:(1)C(2,2);
(2)∵A(-2,0),B(0,2)
∴OA=OB=2
∴∠BAO=∠ABO=45°
∵□EFGD由□ABCO旋转而成
∴DG=OA=2,∠G=∠BAO=45°
∵□EFGD
∴FG‖DE
∴∠FPA=∠EDA=90°
在Rt△POG中,OP=OG•sin45°=
∵∠AQP=90°-∠BAO=45°
∴PQ=AP=OA-OP=2-
S0= (PQ+OB)•OP= (2- +2)• =2 -1
(3)

当□DEFG运动到点F在AB上是,如图①,t=2 -2
<1>当0<t≤2 -2时,如图②,S=-t2+ t+2 -1
<2>当2 -2<t≤ 时,如图③,S=- t2+4 -3
<3>当 <t≤2时,如图④,S=- t+4 -2

2007年河南省实验区中考数学试题
一、选择题 (每小题3分,共18分)
下列各小题均不四个答案,其中只有一个是正确的,将正确答案的代号字母填入括号内。
1.计算 的结果是( )
A.—1 B.1 C.—3 D.3
2.使分式 有意义的x的取值范围是否( )
3.如图,△ABC与△A′B′C′关于直线 对称,则∠B的
度数为( )
A.30o B.50o C.90o D.100o
4.为了了解某小区居民的用水情况,随机抽查了10户家庭的月用水量,结果如下表:
月用水量(吨) 4 5 6 9
户数 3 4 2 1

则这10户家庭的月用水量,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中位数是5吨 B.众数是5吨 C.极差是3吨 D.平均数是5.3吨
5.由一些大小相同的小正方体组成的几何体的俯视图如图所示,其中正方形中的数字表示在该位置上的小正方体的个数,那么,这个几何体的左视图是( )

6.二次函数 的图象可能是( )

二、填空题 (每小题3分,共27分)
7. 的相反数是______________.
8.计算: ______________.
9.写出一个图象经过点(1,—1)的函数的表达式_____________________.
10.如图,PA、PB切⊙O于点A、B,点C是⊙O上一点,且∠ACB = 65o,则∠P = _____度.

11.如图,在直角梯形ABCD中,AB‖CD,AD⊥CD,
AB = 1㎝,AD = 2㎝,CD = 4㎝,则BC = _________㎝.
12.已知x为整数,且满足 ,则x = __________.
13.将图①所示的正六边形进行进行分割得到图②,再将图②中最小的某一个正六边形按同样的方式进行分割得到图③, 再将图③中最小的某一个正六边形按同样的方式进行分割…,则第n个图形中,共有________个正六边形.

14.如图,四边形OABC为菱形,点B、C在以点O为为圆心的 上,
若OA = 3,∠1 = ∠2,则扇形OEF的面积为_________.
15. 如图,点P是∠AOB的角平分线上一点,过点P作PC‖OA交OB于
点C.若∠AOB = 60o,OC = 4,则点P到OA的距离PD等于__________.
三、解答题 (本大题8个小题,共75分)
16.(8分)解解方程:
17.(9分)如图,点E、F、G、H分别是平行四边形ABCD的边AB、BC、CD、DA的中点.
求证:△BEF≌△DGH

18.(9分)下图是根据2006年某省各类学校在校生人数情况制作的扇形统计图和不完整的条形统计图.

已知2006年该省普通高校在校生为97. 41万人,请根据统计图中提供的信息解答下列问题:
(1)2006年该省各类学校在校生总人数约多少万人?(精确到1万人)
(2)补全条形统计图;
(3)请你写出一条合理化建议.
19.(9分)张彬和王华两位同学为得到一张观看足球比赛的入场券,各自设计了一种方案:
张彬:如图,设计了一个可以自由转动的转盘,随意转动转盘,当指针指向阴影区域时,张彬得到入场券;否则,王华得到入场券;
王华:将三个完全相同的小球分别标上数字1、2、3后,放入一个不透明的袋子中,从中随机取出上个小球,然后放回袋子;混合均匀后,再随机取出一个小球.若两次取出的小球上的数字之和为偶数,王华得到入场券;否则,张彬得到入场券.
请你运用所学的概率知识,分析张彬和王华的设计方案对双方是否公平.

20.(9分)如图,ABCD是边长为1的正方形,其中 、 、 的圆心依次
是A、B、C.
(1)求点D沿三条圆弧运动到点G所经过的路线长;
(2)判断直线GB与DF的位置关系,并说明理由.

21.(10分)请你画出一个以BC为底边的等腰△ABC,使底边上的高AD = BC.
(1)求tan B和sinB的值;
(2)在你所画的等腰△ABC中,假设底边BC = 5米,求腰上的高BE.

22.(10分)某商场用36万元购进A、B两种商品,销售完后共获利6万元,其进价和售价如下表:
A B
进价(元/件) 1200 1000
售价(元/件) 1380 1200
(注:获利 = 售价 — 进价)
(1)该商场购进A、B两种商品各多少件;
(2)商场第二次以原进价购进A、B两种商品.购进B种商品的件数不变,而购进A种商品的件数是第一次的2倍,A种商品按原售价出售,而B种商品打折销售.若两种商品销售完毕,要使第二次经营活动获利不少于81600元,B种商品最低售价为每件多少元?

23.(11分)如图,对称轴为直线 的抛物线经过点A(6,0)和B(0,4).
(1)求抛物线解析式及顶点坐标;
(2)设点E( , )是抛物线上一动点,且位于第四象限,四边形OEAF是以OA为对角线的平行四边形.求平行四边形OEAF的面积S与 之间的函数关系式,并写出自变量 的取值范围;
①当平行四边形OEAF的面积为24时,请判断平行四边形OEAF是否为菱形?
②是否存在点E,使平行四边形OEAF为正方形?若存在,求出点E的坐标;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

2007年河南省实验区中考数学试题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题号 1 2 3 4 5 6
答案 A B D C A B
二、填空题
题号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答案


50
-1,0,1 (3n-2)

三、解答题
16.解:方程两边同乘以 ,得

解之,得
检验:当 时,
所以, 是原方程的解.
17.证明:∵四边形ABCD是平行四边形,
∴∠B = ∠D,AB = CD,BC = AD .
又∵E、F、G、H分别是平行四边形ABCD的四边中点,
∴BE = DG,BF = DH.
∴△BEF≌△DGH.
18.解:(1)2006年该省种类学校在校生总数为
97.41÷4.87%≈2000(万人).
(2)普通高中在校生人数约为
2000×10.08% = 201.6(万人).
(没有计算,但图形正确者可给满分)
(3)(答案不唯一,回答合理即可).
19.解:张彬的设计方案:
因为P(张彬得到入场券)= ,
P(王华得到入场券)= ,
因为 ,所以,张彬的设计方案不公平.
王华的设计方案:
可能出现的的所有结果列表如下:
第一次
第二次 1 2 3
1 2 3 4
2 3 4 5
3 4 5 6
∴P(王华得到入场券)= P(和为偶数)= ,
P(张彬得到入场券)= P(和不是偶数)= 因为 ,
所以,王华的设计方案也不公平.
20.解:(1)∵AD = 1,∠DAE = 90o,
∴ 的长 ,
同理, 的长 ,
的长 ,
所以,点D运动到点G所经过的路线长 .
(2)直线GB⊥DF.
理由如下:延长GB交DF于H.
∵CD = CB,∠DCF = ∠BCG,CF = CG,
∴△FDC≌△GBC.
∴∠F =∠G.
又∵∠F + ∠FDC = 90o,
∴∠G + ∠FDC = 90o,
即∠GHD = 90o,故 GB⊥DF.
21.解:如图,正确画出图形.
(1)∵AB = AC,AD⊥BC,AD = BC,
∴ .即 AD = 2BD.
∴ .
∴ ,

(2)作BE⊥AC于E.
在Rt△BEC中, .
又∵ ,
∴ .
故 (米).
22.(1)设购进A种商品 件,B种商品 件.
根据题意,得
化简,得
解之,得
答:该商场购进A、B两种商品分别为200件和120件.
(2)由于A商品购进400件,获利为
(1380-1200)×400 = 72000(元).
从而B商品售完获利应不少于81600-72000 = 9600(元).
设B商品每件售价为x元,则120(x-1000)≥9600.
解之,得x≥1080.
所以,B种商品最低售价为每件1080元.
23.解:(1)由抛物线的对称轴是 ,可设解析式为 .
把A、B两点坐标代入上式,得
解之,得
故抛物线解析式为 ,顶点为
(2)∵点 在抛物线上,位于第四象限,且坐标适合

∴y<0,即 -y>0,-y表示点E到OA的距离.
∵OA是 的对角线,
∴ .
因为抛物线与 轴的两个交点是(1,0)的(6,0),所以,自变量 的
取值范围是1< <6.
① 根据题意,当S = 24时,即 .
化简,得 解之,得
故所求的点E有两个,分别为E1(3,-4),E2(4,-4).
点E1(3,-4)满足OE = AE,所以 是菱形;
点E2(4,-4)不满足OE = AE,所以 不是菱形.
② 当OA⊥EF,且OA = EF时, 是正方形,此时点E的
坐标只能是(3,-3).
而坐标为(3,-3)的点不在抛物线上,故不存在这样的点E,
使 为正方形.

说明:
本人认为“评分标准中”的分步给分在紧张的评卷中很难严格遵守,故在参考答案中没有标出,请各位同行谅解。
如果有些数学专用符号不能正常显示的话,请安装数学公式编辑软件MathType(数学公编辑器)。
录入本试卷是为了方便大家互相交流,是无尝的,本人不负责版权等系列问题。

『肆』 2007年河南省中招试卷及答案

2007年河南省中招历史试卷试题及答案(文字版)
2007-07-06 18:10 来源:商城学网 【大 中 小】
2007年河南省中招历史试卷,并配有历史试卷详细答案和评分细则。
第一部分选择题(共20小题20分)
1、2007年6月9日是我国第二个“文化遗产日”。按照“物质文化遗产”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分类,下列哪项的存在形式明显不同于其它三项( )
A、北京故宫 B 、北京八达岭 C、 秦始皇陵兵马俑 D、 孔子的教育思想
2、我国当代一位著名的文化学者说:“废墟是昨天派往今天的使者,废墟让我们把地理读成历史。”从右图(圆明园遗址图)所示的废墟中,我们可以解读的历史是( )
A、近代中国大门被打开 B、英法联军攻战北京
C、 洋务运动破产 D、义和团抗击八国联军
3、在中国近代化进程中,下列口号或主张提出的先后顺序是
①自强求富 ②变法维新 ③民主共和 ④民主、科学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① C、③④①② D、④①②③
4、下列哪一社会现象,在当时的中国是不可能出现的
A、1905年,一位中国商人在北京东郊民巷建造住宅
B、1913年的南京街头,一对久别重逢的老朋友热烈握手
C、1917年,张謇的大生纱厂生产和销售业绩良好
D、1919年6月,《申报》报道了上海工人罢工的情况
5、近代以来,台湾与大陆的关系经历了分离——统一 ——分离的过程,这一过程与下列哪一历史事件直接有关
①《马关条约》的签订 ②戊戌变法的失败 ③中国的抗战胜利 ④国共第二次合作
A、①②③ B、 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6、“背负国耻家仇东北易帜无愧少年风范,建党民族大义西安举事堪称中华英雄”。上面有国民党撰写的挽联,称赞的历史人物是
A、叶挺 B、张学良 C、李宗仁 D、孙中山
7、对右图(《国民党军赴内战前线》图和重庆谈判毛蒋合影图)同一时段发生的两个历史场景的解读,哪项是不正确的
A、国民的积极准备内战 B、共产党努力争取和平民主
C、当时中国面临着内战危机 D、全面内战已经爆发
8、暑假期间,郑州某中学将组织“红色记忆”考察团,分赴四个地点考察。其中前往西北方向考察的主题应为
A、开天辟地 党的诞生 B、生死攸关 历史转折
C、三军会师 长征胜利 D、 开国大典 欢庆胜利
9、时代特点会在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留下烙印,人们索取的名字也能折射出不同时期的历史情况。按先后顺序排列下列名字所反映的新中国的历史进程,正确的是( )
①马文革 ②刘援朝 ③张跃进 ④季开放
A、①②③④ B、②③①④ C、 ③④①② D、 ④③②①
10、右下图(《乔的笑》)是新中国外交成就展的一张照片,文字说明为:该照片拍摄于1971年11月5日的一个重要的国际会议上。这张照片所呈现的新中国外交成就是
A、 万隆会议圆满成功 B、新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
C、 中美关系实现正常化 D、 APEC会议在上海成功召开
11、“当年曾分田翻身当家作主人,今岁又分田勤劳致富奔小康”。与这幅农家春联中的两次“分田”直接相关的是
A、土地改革和农业合作化道路 B、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
C、农业合作化和人民公社化运动 D、土地改革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12、下列哪项不是右两幅图片(昔日购物凭票抢购图和今天购物随意挑选图)所表达的历史信息
A、从物质供应匮乏到市场商品充足 B、个体经济完全取代了公有制经济
C、中国人民的生活水平明显提高 D、改革开放取得了巨大成就
13、下列哪一现象,反映了佛教传入中国的影响
A、龙门石窟的开凿 B、使用公元纪年法
C、圣诞节前青年人互赠圣诞贺卡 D、过春节时晚辈叩拜长辈
14、科学改变世界,技术优化生活。五一长假期间,家住郑州的张先生去重庆旅游,他一路享受的方便条件,那一项源于第三次科技革命的重大发明
A、乘火车到达武汉 B、乘轮船游览三峡
C、通过电子邮件向家人报平安 D、承飞机从重庆返回郑州
15、第一次工业革命扩大了资产阶级统治,下列哪国在这次工业革命后成为资本主义国家中的新成员
A、英国 B、美国 C、法国 D、 日本
16、思想理论是社会变革的先导,社会变革是对思想理论的实践。依据上述观点,下列哪项因果搭配是正确的
A、启蒙思想——《人权宣言》的发表 B、文艺复兴——拉美独立运动
C、马克思主义——英国宪章运动 D、 生物进化论——洋务运动
17、1937年著名画家毕加索在展出自己下面的画作时,一位德国军官问:“先生,这是您的杰作吗?”毕加索反讥到:“不,先生,这是你们的杰作”。这幅画揭露了德国法西斯的哪项暴行
A、制造国会纵火案 B、 策划实施“慕尼黑阴谋”
C、 屠杀西班牙无辜居民 D、在波兰设集中营大规模屠杀犹太人
18、毛泽东说:“象希特勒这样的法西斯国家的军事生命是建立在进攻上面的,进攻一结束,它的生命也就完了”。二战中的哪次战役,直接证明毛泽东的论断
A、莫斯科战役 B、斯大林格勒战役 C、诺曼底战役 D、攻克柏林战役
19、“这是一块诞生过人类早期文明的大陆,殖民主义统治下灾难深重的大陆,黑色人种聚居的大陆,至今尚不富裕大陆”。这块大陆上的大多数国家赢得独立式在
A、 新航路开辟后 B、 第一次世界大战前
C、 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时 D、 二十世纪五六十年代
20、下面是1998——2002年欧、美、日、中GDP(国内生产总值)比重示一图,图中数据表明
A、两极格局主导国际事务 B、 世界经济全球化加速发展
C、 世界格局呈现多极化趋势 D、科学技术成为经济发展的最强劲动力

第二部分 非选择题(6小题,30分)
21、(4分)阅读下面示意图,回答问题。
(1)图中(亚非欧文明区域图)英文字母分别代表了人类早期文明四个区域,请你任意选择其中的一个字母,并写出该字母所代表的文明区域名称。(1分)
选择的字母: 该字母代表的文明区域名称:
(2)人类文明在相互交流中发展。试举出古代人类文明两种交往形式的史实个一例。(2分)
(3)今天,开发的中国日益融入世界,你认为怎样对待不同国家或地区的文明?(1分)
22、(5分)阅读下面图文资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南京,中国历史文化名城,她亲眼见证了近代中国的兴衰荣辱。
材料一:这年8月的一天,清政府的代表被迫来到停泊在南京江面的英国军舰上,在一份对中国极不平等的文件上无奈地签下名字。中国近代百年的屈辱从此开始。
材料二:这是时间意义上一个新年的开始,更是历史意义上一个时代的开始。在那个元旦,“民国”取代了“帝国”,皇帝,也永远成为写在史书上的历史名词。
材料三:永远的历史警示(死难同胞300000人图)
材料四:定格的历史一页(中华民国三十八年4月23日)
(1)上述材料所呈现的历史事件中,有哪些改变了近代以来中国历史发展的走向,请把它们选出,并按材料序号写出这些历史事件的名称。(3分)
(2)请选取其中的一个重大历史事件,谈谈他对中国历史进程的影响。(2分)
23、(3分)请根据下列描述,列举出相应历史事件的名称。
(1)这是发生在帝国主义世界大战期间的一次革命。随着严寒冬夜里的一声炮响,革命在这个国家的首都爆发并迅速取胜。从此,社会主义制度在这个全球最辽阔的国家建立起来,资本主义一统天下的局面被打破。
事件: 。(1分)
(2)这时对恐怖屠杀事件的奋起反击,是中国共产党人武装反抗国民党统治的第一枪。此后,职工开始独立领导革命战争,这个日子后来被定为中国人民解放军的建军节。
事件 (1分)。
(3)在那个炎热的夏夜,横跨在北京西南永定河上的那座石桥,见证了中华血性男儿奋起抗击日寇的浴血奋战。中华民族同仇敌忾的抗战由此开始。
事件: (1)分。
24、(6分)阅读下面图文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中英香港政权交接仪式(右图)
材料二:董建华在香港特别行政区政府成立大会上讲道:香港回归祖国的形式和过程,是超凡政治智慧的创举。香港,在世界各国目光的注视下,接受了一项开创历史先河的殊荣。文明深信不疑,一定能够克服历史新事业带来的一切挑战,香港的明天会更美好。
材料三:英国前首相撒切尔夫人,在谈到中英关于香港问题谈判过程和结果时说:“对于我们来说,这不是胜利,也不可能是胜利,因为我们是在同一个是李渊在我们之上的尔有丝毫不愿妥协的对手打交道。”
(1)材料一中的场景具体发生在什么时间?(1分)
(2)材料二中“超凡政治智慧的创举”之的是什么?对香港的未来做了怎样的展望? (2分)
(3)依据材料三,结合所学知识,简单概括香港能够顺利回归的条件有哪些(3分)
25、(6分)根据提示回答问题。
(1)下面是某初三同学整理的“美国的发展壮大简表”,请根据表中的相关信息,在表中空格内填上相应的内容〉(5分)

重大事件
代表人物
对美国的历史影响

华盛顿
美国有的了国家的独立,为资本主义的发展扫清了道路

美国南北战争

扫除了资本主义发展的又一障碍,维护了国家的统一,巩固了资产阶级统治

罗斯福
维护巩固了资本主义制度,使美国度过了经济危机

第二次科技革命

美国的经济居世界第一位

比尔盖茨
美国成为全球实力最强的超级大国

(2)上面简表从推动美国历史进程的“重大事件”的角度设计,请你再尝试提出一个新的设计角度,反映出美国发展壮大的过程。(只写出设计角度,不画表格)(1分)

26、(6分)阅读下面的年代尺,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1)上面年代尺中所列大事(或现象),分别从哪些方面对不同时期中国和欧美的历史情况进行了比较 ?(2分)
(2)请你再上面的年代尺上,用 标注出“20世纪50年代”大致的相应位置,并在其下面自己画出的方框内,写出这一时期有利于我国经济发展的一件大事。(2分)
(3)请举出我国在第三次科技革命浪潮中,取得的具有世界领先水平的两项科技成就。(2分)

答案:第一部分选择题
1、D 2、B 3、A 4、A 5、C 6、B 7、D 8、C 9、B 10 、B 11、D 12、B 13、A 14、C 15、D 16、A 17、C 18、B 19、D 20、C
第二部分 非选择题
21、(1)A:古代中国 B:古代埃及 C:古代量和流域 D:古代印度
(说明:任选其中一个字母,并写出相应的文明区域名称,均可得1分)
(2)第一种:希波战争、马其顿亚历山大帝国的东征、罗马帝国的扩张等。第二种:马可波罗来华、阿拉伯人称为东西交流的使者(把中国和印度文明成果传到西方)、鉴真东渡日本传播唐朝文化、玄奘西游印度研究佛经并著《大唐西域记》等。
说明:每种文明交往形式,各自答出一个和题意相符的史实,可分别给1分,共2分。
(3)所有文明都有其自身的特点,都是人类共同的财富,都应该理解和尊重;以开发的心态对待不同的文明;合理吸收不同文明的积极成分,自觉抵制其消极成分和不良影响,反对全盘接受;提倡中华文明和其它文明平等交流,融合互补,共同发展。
评分说明:①以上说明仅作提示。②答出其中一个即可得1分,多答不加分。③如出现和提示不同的答案,只要观点正确,表述清楚,均可给1分。
22、(1)材料一:中英《南京条约》的签订。(1分)
材料二:中华民国的成立(或中华民国临时政府的成立)。(1分)
材料四:国民党政权垮台(蒋家王朝的覆灭、国民政府的统治在大陆的垮台)。(1分 )
(2)中英《南京条约》使中国开始从封建社会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中华民国的成立,结束了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使民主共和的观念深入人心;国民党政权的垮台,结束了国民党政权在中国22年的统治,中国即将进入新的历史时代。(说明:答出其中一条即可得2分,多答不给分)
23、 (1)俄国十月革命(1分) (2)八一南昌起义(1分) (3)卢沟桥事变(七七事变)(1分)
24、(1)1997年7月1日。(1分)
(2)“一国两制”的伟大构想。(1分)一定要克服发展道路上的困难,实现持久稳定和繁荣,香港的明天会更好。(1分)
(3)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建立,使中国拥有了独立自主的内政外交权利;
新中国经济建设,特别是改革开放,综合国力大大增强,国际地位明显提高;
“一国两制”的基本方针符合香港和内地的实际;
中国收回香港主权的坚决态度和坚定立场;
中华民族强大的凝聚力和向心力,强烈的爱国主义精神;
统一的历史大趋势。
(每答出其中一点给1分,打出三点即可得3分,多答不加分)
25、(1)表格第一行至第五行空格内一次填写:美国独立战争;林肯;罗斯福新政;爱迪生(或莱特兄弟等第二次工业革命中美国的主要发明家或科学家);德三次科技革命。(5分,每答对一处给1分)
(2)可从美国历史发展的时间顺序、领导或促进美国迅速发展的代表人物、归纳美国迅速发展的原因(或条件)等角度,提出表格设计意见。
26、(1)政治、经济(科学技术)、对外政策。(答出一至两个方面给1分,答出三个方面给2分)。
(2)位置标注基本准确。(1分) 大事件如:土地改革的完成、抗美援朝的胜利、第一个五年计划的建设、社会主义的改造、党的八大召开。(答出其中一件即可得1分,多答不给分)
(3)核技术领域:原子弹、氢弹爆炸成功;
航天领域:人造地球卫星、载人航天飞船发射成功;
生物技术领域:籼型杂交水稻技术居世界领先地位。
说明:每答出和题意相符的任何一项科技成就给1分,打出两项给2分,多答不加分。

『伍』 河南中招考试从1998年开始地理一科考试了几次

你的问题有些模糊啊,一次中招肯定只考一次了,希望帮到你,谢谢,

『陆』 1998年高考地理有全国统考吗

因为全国不统考,当时考试的是语数外加政治历史,或者加物理化学

『柒』 现在河南的中考考不考地理和历史除了这些,中考还考哪些各占多少分有没有开卷考试的

河南中考考试科目有七科,语文120分,数学120分,英语120分,物理70分,化学50分,政治70分,历史50分,另外还有体育加试和实验加试,其中政史为开卷考试。

热点内容
鹿特丹港国家地理 发布:2021-03-15 14:26:00 浏览:571
地理八年级主要的气候类型 发布:2021-03-15 14:24:09 浏览:219
戴旭龙中国地质大学武汉 发布:2021-03-15 14:19:37 浏览:408
地理因素对中国文化的影响 发布:2021-03-15 14:18:30 浏览:724
高中地理全解世界地理 发布:2021-03-15 14:16:36 浏览:425
工地质检具体干些什么 发布:2021-03-15 14:15:00 浏览:4
东南大学工程地质考试卷 发布:2021-03-15 14:13:41 浏览:840
中国地质大学自动取票机 发布:2021-03-15 14:13:15 浏览:779
曾文武汉地质大学 发布:2021-03-15 14:11:33 浏览:563
中国冶金地质总局地球物理勘察院官网 发布:2021-03-15 14:10:10 浏览:864